2023年围城读后心得体会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11 22:31:35
2023年围城读后心得体会大全
时间:2023-05-11 22:31:35     小编:cyyllee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围城读后心得体会篇一

方鸿渐为了糊弄父亲和岳父,从爱尔兰骗子手里买了一张假博士文凭。回国后看到他岳父登报夸耀,羞愧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之后他决心像罪犯隐瞒犯罪情节一样把自己造假的事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在三闾大学,他被校长高松年聘为副教授,而且还让他教选修课。韩学愈拿着和方鸿渐同样的美国克莱登大学的造假博士文凭,被高松年聘为历史系教授。又因为韩的简历上还写着在美国有名杂志上发表过文章,高校长更是刮目相看,又把系主任的头衔给了他,而且他的工资待遇在真正取得美国大学博士文凭的赵辛楣之上。高松年始终没看到韩学愈发表的文章,韩说杂志可能在战乱中遗失了。见到此种现象,方鸿渐只恨自己没有勇气像韩学愈那样把造假进行到底。方鸿渐鄙视韩学愈,韩学愈却用自己无耻得来的利益暗自嘲讽方鸿渐。

李梅亭因为高校长答应他当文学系主任的条件没有兑现,跟高松年好一阵闹。最后以高松年答应学校以他出的价钱买他从上海带来的药做为补偿方才罢休。李梅亭接着又给自己争取到了训导长的职位,并以此监督老师,拉拢学生。高松年前面给方鸿渐的聘书上写的也是聘他做教授,而来到以后却是副教授,并且这副教授还是赵辛楣替他争取来的。方鸿渐心里不痛快,也拉不下脸来找高松年去理论,只好吃哑巴亏。所谓爱哭的孩子有奶吃。方鸿渐这样憋着不哭的孩子只好眼巴巴看着别人享受了。

方鸿渐最后被三闾大学解聘了。鸿渐遭到解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韩学愈怕方鸿渐抖搂出他的底细,指使学生在方鸿渐的课上挑毛病,提意见。韩学愈一箭双雕。赶走了方鸿渐,他的博士头衔就安稳了,另外方鸿渐代的外语课就可以让他的洋太太顶替了。

外语系的刘东方主任也因为方鸿渐没有答应和他妹妹的婚事,扫了他当哥哥的面子,由支持方鸿渐倒向支持韩学愈。刘东方也暗中搜集学生的意见,准备赶走方鸿渐。

李梅亭因为方鸿渐揭他的短,讨厌他、陆子潇因为方鸿渐抢了孙柔嘉恨他;高松年因为方鸿渐说话没分寸,且不知天高地厚,不喜欢他。高校长更怕方鸿渐从赵辛楣那里知道了那天晚上他在汪太太面前的糗态,所以他也想赶走方鸿渐。于是,那本共产主义的册子便成了陆、李、高撵走方鸿渐的直接证据。

赵辛楣走后,方鸿渐在三闾大学四面楚歌,只能灰溜溜走人。唯一有面子的事是,带走了心甘情愿嫁给他的孙柔嘉。

方鸿渐不谙世事,在三闾大学树敌一片,搞得工作也丢了。他在爱情上同样幼稚。赵辛楣在来三闾大学的船上就提醒他,孙小姐有点故作单纯,实际上很不简单,他不信。孙柔嘉利用一封根本不存在的匿名信把他套牢了。不过前提条件是方鸿渐并不讨厌孙小姐。

方鸿渐开始觉得他和孙柔嘉这样平平淡淡的感情其实也挺好,至少不会像对唐晓芙的感情那样在心上造成很大的困扰。俩人订婚后,他发现自己多了一个女主人。

孙柔嘉出于面子,不许方鸿渐投靠赵辛楣。赵辛楣原来和他们一样,并且离开三闾大学的时候也很狼狈。自从进了重庆国防委员会后,混得风生水起,渐渐地方鸿渐得仰攀他了。不过赵辛楣很讲义气,时时处处为方鸿渐着想。替他在香港筹办婚礼,买船票,还送了厚礼。还邀请他去重庆另谋事业。

孙柔嘉不堪自己的丈夫和阔绰的赵辛楣相比之下的落差,不愿意见辛楣。他们因为辛楣吵架,因为碰见了高高在上的苏文纨吵架。苏文纨一副瞧不起鸿渐夫妻的高傲神情,深深地刺痛了孙柔嘉,引来他对方鸿渐的一通抱怨,最后他们一个说苏文纨俗,一个说苏文纨贱,一边作践着苏文纨,他们停止了吵架。

鸿渐见到苏文纨,受苏文纨冷落还在其次,这今昔之比使人伤心。一年前跟苏文纨完全是平等的,现在,苏文纨高高在上,跟自己的地位完全是云泥之别。他想,当初如果答应娶了苏文纨,自己的境况可能会有很大不同吧。苏文纨从自身条件到家境,都是优秀男子争娶的对象。方鸿渐想,自己的清高孤傲进入社会后一文不值。

方家和孙家都不阔绰,互相嫌弃。方鸿渐和孙柔嘉两头受气。方家嫌弃孙柔嘉,孙家看不起方鸿渐。孙柔嘉比方鸿渐处事老练。她从小就讨有钱有地位的姑母喜欢。姑母在自己的工厂里给柔嘉安排了理想的工作,薪水比鸿渐在报馆挣的要高。顺便说一下,方鸿渐依旧傲气,不愿去讨好柔嘉的姑姑。他的工作依旧是赵辛楣帮忙介绍的。

姑母鄙夷方鸿渐,连家里的女佣人也站在孙小姐的立场上跟方鸿渐顶嘴。孙柔嘉虽然极力维护鸿渐的面子,但是架不住方鸿渐口不择言的用话刺激,气得连声骂他懦夫。方鸿渐失业了,本想回家吃饭,不料和妻子大吵一架出来。他兜里一个子没有,饿着肚子走在漆黑的街上。

赵辛楣说过一句话一语中的。他说,方鸿渐虽然不令人讨厌,但是全无用处。方鸿渐虽然聪明,善良,正直,但他玩世不恭,缺少奋斗拼搏的精神。既然有机会出国留学,为什么不努力拿到文凭!一个人要干出一番事业,首先得有真才实学,其次必须适应社会。不能适应社会,就等于不给自己展示才能的机会。社会的不公平,用人制度的不合理是造成方鸿渐失败的一大原因,另一原因就是他自身修养不够。他的不谙世事,说话尖刻,锋芒毕露,又不脚踏实地,放在今天也是做不好事的。

围城读后心得体会篇二

都市是四四方方一座城,围住了人心,欲望,情感,理想和太多的无可奈何。

最近读完了《围城》。没读之前,以为写的是关于婚姻。读罢两天后,细想书中的情节。其实不然,围城中每一个人,都是我们自己。

“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进了去,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看见有评论说,年少读不懂《围城》,读懂已是城中人。始读的时候,觉得方鸿渐这个人并不讨喜,甚至有点讨厌。倒也喜欢钱钟书的文笔,幽默,讽刺,有趣。这世界上太多的人像方鸿渐,包括自己。忙忙碌碌不甘于平庸,不付诸努力又踏不出原地。结果终是败给了现实和无奈。

不想把书中繁琐的细节,都罗列出来。想读过的人大抵上应该明白。一边感慨钱钟书的文笔之好,一边佩服他竟能把书中的人情世故描写的精彩,分析的透彻。倒是觉得该向老先生学一学,如何看懂人心。又如何老于世故。

读到书中的情感纠葛,想起张爱玲说:每个男人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一个是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中的一颗朱砂痣。

方鸿渐年轻时候喜欢唐晓芙,真真正正是爱情的样子。是想起她就会坐立不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那种。见了面,又紧张的不知该说什么。我想,每个人心中的角落里,许是都有这样一个人。很多年后再想起,还是会说:嗯,她真的挺好。

没缘分也好,败给了现实也罢。

最终,还是娶了那个不讨厌,但合适自己的人。就像书中的方鸿渐,最后娶了孙小姐。走进了婚姻的围城,再也出不来。

但若他娶了唐晓芙,可能别的女人就变成了床前明月光吧。一样的围城,只是人不一样罢了。

“我们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亲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见过面的人。真正想一个人,记挂着他,希望跟他接近,这少得很。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到,想到而已。”

想来,比起白月光和朱砂痣,在平淡生活中仅存的那一丝念想。即使是围城,我也宁肯在这城中活着。每日吵架,和好,茶米油盐和粗茶淡饭。一直烦你到老,也比天边的云要好。

读到小说最后,结局戛然而止。刚开始以为读了盗版书,后来看到杨绛写的书评才知道。故事戛然而止,然生活还在继续。不过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淡。不过是被围在城中的人,总是想冲破牢笼走出去。反反复复折腾许久,恍然间才发觉半生已过。

庆幸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读这本书。现在读懂了,然也深知自己走不出这座城。

只愿,我们在城中深处,都能做自己。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88233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