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游记9回读后感20字优秀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12 09:31:21
2023年西游记9回读后感20字优秀
时间:2023-05-12 09:31:21     小编:cyyllee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西游记9回读后感20字篇一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

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 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西游记9回读后感20字篇二

《西游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书中的每个故事都那么精彩、引人入胜,以至于不喜欢看书只爱玩的我也被深深吸引住了。

《西游记》具体介绍美猴王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师傅唐僧,历尽千辛万苦,一路降妖除怪,去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里面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觉呢?

比如在三打白骨精一段中,白骨精得知唐僧要打此经过,心中十分喜欢,只要吃了他的肉,就能长生不老呢!但是孙悟空是个麻烦,白骨精知道唐僧是个出家人,心地十分善良,就假装变成一个荒山野岭迷路的小女孩,孙悟空有火眼金睛一看就知道她是妖怪,而唐僧以为那是一个真正可怜的小姑娘,因此孙悟空是没有上当,上前提起金箍棒,就打死了那姑娘。当然,唐僧马上责怪悟空:“悟空,你怎么随便杀人!”悟空说:“她是妖怪啊!”随后,白骨精又变成小姑娘的母亲和父亲来寻找亲人,又被孙悟空一一打死。唐僧见悟空连杀无辜一家三口,就再也无法忍受悟空的恣意妄为,草菅人命,就下定决心赶孙悟空走。于是开始念紧箍咒,疼得悟空死去活来,满地打滚,悟空只好离去。之后失去悟空保护的师徒三人很快被白骨精抓住,此时唐僧方才明白,是他错怪了悟空!流下了后悔的泪水。最后的危急关头还是孙悟空来解救了唐僧师徒三人,打死了妖怪白骨精,悟空和唐僧冰释前嫌。

在这个故事情节中,对待白骨精唐僧有点不可理喻,把妖怪非要当成好人,容易被假象蒙蔽;尽管如此,孙悟空还是忠贞不渝的,一路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最后助唐僧取得了真经,功德圆满。我们要学习孙悟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学习他忠贞不二的赤胆忠心,学习他嫉恶如仇的战斗精神!

《西游记》不愧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同学们,你们赞同我的观点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88456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