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狼牙五壮士读后感字篇一
市三小 苏静
教材简析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课文通过记叙某部六班五位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舍身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战士热爱祖国和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英雄的事迹所吸引。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学生也会较多地积累英雄人物的事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巧设疑问
1、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的事迹。
2、从题目的字面上能理解到什么?
3、为什么不说“五战士”而说“五壮士”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
精读课文,思中释疑(一)学习第二部分:
1、课文怎样具体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时的神态表情?
3、从五壮士的动作中,你有什么感受?
5、小结学习步骤:
①找出描写五壮士动作、神态的词
(二)、学习第四部分
过渡:在狼牙山顶峰,五壮士又是怎样英勇歼敌呢?(按以上学习方法学习)
2、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结合插图)
过渡:当五壮士的任务胜利完成以后,他们站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部队远去的方向,他们的心理一定感到无限的欣慰。因为拖住了敌人,群众转移了。
2、讨论:从“屹立”、“纵身”、“昂首挺胸”等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五位壮士怎样的精神?
小结:
板书设计:
胆 壮
狼牙山五壮士 行 壮
气节壮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市三小 苏静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课文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文章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突出了一个“壮”字。因此,教学时我扣住这个“壮”字,由课题入手,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领悟思想与情感。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在初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画出五壮士痛击敌人时的动作、神态的词语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语句,努力读出感情。再通过全班交流与教师点拔,明确这些语句所体现的五壮士的伟大精神,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采用指名读、齐读、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指导朗读中,采用创设情境、渗透历史资料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学生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用心去读,动情而读,产生情感的共鸣。
课文教学的重点在理解描写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全文写出了五壮士胆壮、行壮和气节壮,体现了五壮士的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文章中的语句体现了五壮士的爱国情感,通过感情朗读,可以把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我指导学生抓住五壮士的语言和行动进行感情朗读,学生能朗读出味道,感受到五壮士的精神。
篇2: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实录
设计人 刘贵梅
【教材分析】
《狼牙山五壮士》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勿忘国耻”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二是通过阅读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教学目标】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
(一)学生依据预习提纲,课下自主预习
预习提纲:
接受任务→()→()→()→跳下悬崖
(二)小组交流,互帮互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圆明园的毁灭,让我们倍感屈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狼牙山
五壮士》,看看五位壮士怎样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的壮歌。
二、检查预习,交流展示
1、认读生词,纠正字音:
师:出示字词
龙王庙 日寇 任务 大吼 抡一圈 绷得紧紧的 崎岖 尸体 斩钉截铁 坠落 雹子 满腔怒火 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粉身碎骨 壮烈豪迈 坚强不屈 生1:??
生:齐读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师: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出示:接受任务→()→()→()→跳下悬崖 生汇报,完成板书: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3、师:一起看一下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碰到了哪些疑问?(可投影出示,也可课前事先副板书)
(1)题目为什么是“狼牙山五壮士”而不是“狼牙山五战士”或“狼牙山
五烈士”呢?
(2)为什么说石头像雹子一样,而不说像其它事物?
(3)战士们跳崖时会想些什么?
三、赏析品读,体验感悟
(一)带问题读文
(二)汇报交流
师:“痛击敌人”这一部分,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战士们的英雄气概?
1、随生答出示句段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师:先说说你的感受?
生:沉着、狠狠地、大吼一声、抡一个圈、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 生:浑身的力气
师:随生答将字体变红
师: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
生:读
同学们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此时战士们的表现吗?(板书:同仇敌忾)
2、师:在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的时候,战士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1)出示投影填空: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前面有两条路:一条通往(),走这条路可以(),意味着他们可以(),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容易();另一条路是通向(),走这条路就意味着()。走哪一条路呢?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在班长后面。
师: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完成投影上的填空,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
师:谁愿意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读读班长的这句话?
生:读
师:他是“斩钉截铁”地说的吗?
师:谁再来试一试?
生2:读
师:对班长的这个决定,战士们有疑义吗?
师: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生:热血沸腾、紧跟
师出示句段: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一个成语形容英雄们在这一段的壮举吗?
生:舍生取义、勇往直前??,板书:舍生取义
3、战士们一路射击,攀向顶峰,可是当他们打到顶峰的时候,子弹已经打光了,此时,战士们又是怎样做的呢?随生答出示句段3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师:班长为什么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而用石头砸?
师:谁来读读班长马宝玉大声喊出的这句话:“同志们,用石头砸!” 师:指名读,师: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读?
生:?? 师:你重读了“石头”,说说你这样读的理由是什么?
师范读: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师:石头像雹子一样,说明什么?
生:石头砸下非常密
生:读
师: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一段英雄们的壮举,你觉得哪个成语合适?
生:临危不惧、坚强不屈、不屈不挠??(板书:临危不惧、)
四、
总结
写法,领悟表达师:这节课,我们先学到这儿,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剩下的几个自然段,虽然仅仅交流了几个段落,但五位壮士的形象已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想一想,作者是抓住什么把他们写活的?
第二课时
一、继续赏读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五个自然段,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剩下的部分,你还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五位战士的英雄壮举?
随生答出示: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生2:他们跳崖的时候是昂首挺胸,像发起冲锋一样,我觉得他们太伟大了。
师:“如果把第一句中的“屹立”换成“站”,表达的效果一样吗?”
生:“屹立”还比喻坚定不可动摇,这说明五位壮士的意志非常坚定。师:一起来看一下,课本120页的这幅插图。
生:我想知道此时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
师:是呀,五位壮士跳崖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
生:仇恨 ?? 师:把你们的感受填到下面这个句子中,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读
师:如果用成语形容英雄们在这一段的壮举,你觉得哪些成语合适?
生:气壮山河、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师板书:气壮山河
师:让我们带着对五壮士的崇敬把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这一部分分角色齐读一遍:
男: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 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生:壮士
生充满激情地齐读课题:狼牙山五壮士
二、总结写法,领悟表达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师:文章五部分内容,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单?
师:为什么这样安排?
生:??
1.看看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中,你认为哪一个比较难写? 2.师在田字格范写。
四、课后拓展延伸(
1、必做,2、3自由选择)
板书:
狼牙山五壮士
△△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同仇敌忾 舍生取义 临危不惧气壮山河 ?? 篇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人教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设计
图片已关闭显示,图片已关闭显示,图片已关闭显示,图片已关闭显示,图片已关闭显示,图片已关闭显示,图片已关闭显示,篇4:《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认识10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八年。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4.自学检测:
①认读生字
②课件出示:
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大举进犯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仔细体会读第一行与读第二行的不同感受。
③齐读
1. 1941年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五壮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精神感动着今天的我们。
3、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板书:接受任务 跳下悬崖
5.课文的2—5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写的什么?能跟老师一样给每部分标上一个小题目吗?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1、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绝路,英勇跳崖的故事中,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
晋察冀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也叫晋察冀边区。
惊天动地:惊动了天地。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
3、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篇5:《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英勇悲壮的故事家喻户晓,可五壮士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
二、明确任务,以悟促读,激发情感 a.学习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
2、【课件出示,重点分析】:
⑴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_____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师:“斩钉截铁”的意思是_____。
⑵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b.学习第四部分(第四、五自然段):
1、生默读
4、5自然段,思考:在顶峰歼敌的战斗中,写得最详细的,五壮士最令你感动的举动是什么?(预设:用石头砸)
思考: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让你感动?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汇报交流)(相机进行朗读训练“同志们!用石头砸!”)
【课件出示句子比较】①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向敌人头上砸去。②石头向敌人头上砸去。
3、师小结:这才是英雄本色,这才是壮士本色,英勇顽强、血战到底,这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老师仿佛可以看到马宝玉是那么从容,脚步是那么坚定。战士们昂首挺胸,没有丝毫犹豫,相继往下跳。c.学习第五部分(第六至九自然段):
从“屹立”可以感受到什么?“眺望”说明了什么?
2、【课件出示】:“五壮士跳崖”的画面
(1)师:这幅画面就是五壮士英勇跳崖前的样子,观察图中人物,你从他们的神态中看出了什么?
(2)此时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想像:望着向上爬的敌人,五壮士的心里可能会怎么想?
4、是什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6、师:五壮士壮烈牺牲了,此时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生交流)
三、总结全文
1、课题引申:
学完了课文,我们回到课题上来,课题《狼牙山五壮士》的“壮士”指什么样的战士?
2、纵览全文,你有哪些收获?
四、补充阅读,激情励志
2、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缅怀,再一次回到历史中去,用心来感受他们那伟大的精神。
五、作业
板书设计:
顶峰歼敌
英
引上绝路
勇
诱敌上山 跳
接受任务 崖
气壮山河
篇6:狼牙山五壮士优秀教案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示狼牙山风景图)同学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风景区。在这里,有一座特别的建筑,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它记录着五位英雄的动人故事。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壮士?(勇敢的)勇敢到什么程度才能被称为壮士呢?你觉得是为胜利能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二、检查字词,理清脉络
(一)字词部分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能读准确吗?
(出示)大举进犯、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叽里哇啦、纷纷滚落
2、这一组谁来读?男生读、女生读
(出示)全神贯注、昂首挺胸、居高临下、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壮烈豪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哦,很自豪、很骄傲、很有力量)
3、这两组词语,描写对象有什么不同?(是的,一组是描写五壮士的,另外一组是描写敌人的)
描写对象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同学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像这样关注到两组词语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色彩,那你对人物的理解一定会更加深刻。
4、在抄写这些词语的时候,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
你提醒大家,“昂”字不要多了一撇
(二)理清文章脉络
1、词语预习得不错。
大家同意吗?
三、合作学习,细读感悟
1、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也对五壮士有了初步的了解。要想进一步了解五壮士的英雄品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入到课文中,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读,走进五壮士的内心世界。
2、全班交流,引导体验
①五壮士包括哪些人?
(班长: “沉着”:镇定、不慌张——神态描写;
葛振林:“满腔怒火”——心情描写;
宋学义:“扔手榴弹抡一个圈”——动作描写;
③从这些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
默读思考: ①摆在战士们面前的是两条什么路?他们是如何选择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班长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是什么态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④战士们与班长的想法一致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的头上砸去
(5)说罢,他把那只从敌人手里??从悬崖往下跳
①画出五壮士跳崖前的动作,从中体会到什么?
②五壮士喊出了什么口号?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这仅仅是五壮士的心声吗?
三、回顾升华:
课文几次写了战士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重点写了哪一次?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了两次,第三自然段有一次,第六自然段有一次。重点写了第二次,这样写更突出了五位壮士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一)品读“引上绝路”部分 a品读“走”
课件出示: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部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b品读“紧跟”
请你们接着交流
明明知道这是一条绝路,五位壮士——(生接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部队主力?? 小结:壮士们这一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五壮士?
过渡语:刚才我们抓住一个“走”字,细品一个“紧跟”,逐渐走进了五壮士的内心。
(二)品读“顶峰歼敌”部分 a品“举”
这位同学重点处理了马宝玉的几个动作,读得非常生动。
b品“砸”
你从“砸”字中体会到战士们的力量大,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
像这样体会着人物的感情去读,就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用这种方法,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小结:壮士们这一举,这一砸,尽显英雄本色。
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五壮士?
(三)品读“跳下悬崖”部分
此时,前是万丈深渊,后是咆哮之敌,是玉碎还是瓦全?他们毅然做出了选择。
a品“屹立”
你们认为“屹立”这个词语最能表现出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哦,屹立就是站得很直。有点道理,你还有补充?就是像山一样笔直不动摇的挺立着。
b品“望”
想像一下:他们还望到了什么?
是的,想到群众和部队已经成功转移,面对死亡,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这就是—(视死如归)
c品读“跳”
小结:说得真好!在祖国和生命之间,他们毅然选择了前者,这种精神、这种气概,正是来自于对祖国,对人民深深的爱呀。d理解最后一句
引读:此时,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小结:这豪迈的声音告诉我们,这是怎样的五位壮士?
这就是我们的——(生齐读课题)舍生取义的《狼牙山五壮士》
此时,让我们把这五位壮士的名子深深刻在心里,他们是:(课件出示)
四、拓展升华,激发情感
让我们用朗读来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们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生齐读此段)
让我们用朗读来告诉世界:这就是我们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生齐读此段)
五、课堂总结,推荐阅读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带着一份感动,重温了七十多年前那难忘一幕的几个片断,对五位英雄的品质有了进一步了解,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北国雄师——赵尚志》
《中国陆军战神——张自忠》
《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
例句: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6、一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填空
接受任务——()——()——()——跳下悬崖
篇7:《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及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与反思
冶河中心小学 王辉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壮士”是什么意思?就是豪壮而勇敢的人。
1、师:上节课我们已读明白了,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主要写了五个部分,分别是那五部分?(板书:接受任务——诱敌上山—
2、师:结合板书,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交流)
师:请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哪部分的描写是最令人敬佩、最为之自豪的?也是最壮烈的?
2、师生评价读得怎样?
(1)、个别读。
(2)师生评,齐读。
(1)谈体会,师:同学们,读了课文,观看了这悲壮的一幕,你 想说什么吗?(感动、伤心、敬佩。。
(2)师生合作朗读这部分,师:让我们一起读出对五壮士由衷的敬意!读出五壮士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4、总结学法:
(1)同学们,这部分,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方法来学习的?
自读课文(2——5段),用幻灯出示自读要求:
2、按自读要求学习。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战斗过程中最能体现战士的勇敢壮烈的句子画出来。
3、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a.“副班长葛振林打?*******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b.“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c.“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提供成语。
成语: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大义凛然 不屈不挠
舍生取义 视死如归 慷慨就义 顶天立地
师:回顾课文精彩的内容,这里的任何一个词都可以表现出文中五壮士的英雄形象。
六、拓展: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涌现了无数抗日英雄,让我们课外去了解了解,铭记英雄,勿忘历史!好吗?
板书设计: 22 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 掩护
诱敌上山
引上绝路 战斗英勇豪壮
顶峰歼敌
跳下悬崖 牺牲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冶河中心小学 王辉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学法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朗读体会,阅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的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是运用媒体,创设情境时,教师的情绪未能带动同学入情入境。 在课文重点处,运用视频,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重点内容。
二是在以情促读,总结读法,运用学法,读中感悟这一环节时,对文本的理解还不深入,应该从深度挖掘,充分与文本产生对话。我引导学生运用学法,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感悟战斗的悲壮时,虽然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体现了从扶到放的教学特色。
狼牙五壮士读后感字篇二
小学生狼牙五壮士读后感500字
【篇1】
俗话说:“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读完《狼牙山五壮士》,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课文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接到了掩护群众和主力转移的任务。他们引诱了许多大部分的敌人,并且对敌人开始痛击,接着把敌人引上了绝路,然后在狼牙山顶峰消灭一些敌人,最后跳下悬崖,大部分壮士壮烈牺牲了。
每当回想起五壮士惊人的壮举我就感到非常羞惭。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退却,有时甚至就放弃了。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遇到的这点困难与他们相比算得了什么?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我又怎么能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羞愧万分,不断地责备自己。们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他们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永垂不朽……不知不觉,我心中耸立起一座雄伟而庄严的丰碑,上面镌刻着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让我们永远记住1941年秋日的这一天吧。狼牙山五壮士向我们展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光照千秋。
【篇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唱。在共产党的奋斗史中记载着不少可敬可佩的英雄人物,如: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今天,我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被书中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多少年来在中华大地作为表现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楷模而广为传扬。在这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了解他们的丰功伟绩。正是怀着如此崇敬的心情,我认真阅读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故事发生在1941年秋日军集中七万于大军向我国晋察冀边区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七连六班的同志奉命接受掩护连队主力和群众转移的任务。五位战士把敌人引上了绝路,他们子弹打完了还用石头砸。最后面对敌人步步逼近五位战士英勇跳崖了。
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多少年来在中华大地作为表现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楷模而广为传扬。这是他们用鲜血写成的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看完这个故事我热血沸腾。五位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祖国解放和民族解放壮烈献身的崇高精神对他们充满了敬意。五位壮士是中国人民的代表,歌颂了五壮士在保护祖国的伟大斗争中,英勇战斗、坚强不屈的崇高品质和英雄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应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这才是对先烈们的纪念。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93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