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2 13:26:03
最新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
时间:2023-05-22 13:26:03     小编:zx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

使学生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课件、三角板、量角器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

(1) 什么叫做角?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分辨不同类型的的角,研究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平角和周角

师:我们已经知道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就能形成不同的角。(同时演示),同学们用活动角代替扇子也把活动角旋转,看看形成的角。 (1)认识平角(学生分组讨论)

电脑展示,全班同学观察讨论:这种情况是角吗?为什么?它有多少度?这样的角叫什么角?(平角)它的边有什么特点?找一找身边的平角。

(2)认识周角(教法同上)引导学生分别说出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

(设计意图:有意识的让学生在旋转活动角的过程中出现的两个特殊角自己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了质疑的空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把这几种角进行分类 课件展示:

问:看着这么多的角,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体验感知,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好多种分类方法,选择最合理的一种) 师按照学生的分类板书

(三)认识五种角的内在联系。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根据度数,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将这五类角排列顺序。

三、应用拓展,发展思维

1、随堂练习(略)

2、巩固练习(略)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略)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角的分类》是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角的知识,有了度量角的简单基础。直角、锐角、钝角是学生经常见到的角,关于它们的定义应通过学生在分类后进行比较、想象、推理后正确的叙述出来。在学生对角已经认识的基础上,呈现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等图形。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三个特殊角同时出现,形成一个问题的模块,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时间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素材,教师尽量提供学习空间,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第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第三、适时组织小组讨论。

在探索新知角的分类部分的教学环节,由于根据不同的标准,必然有不同的分类结果,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机会,相互交流的平台。于是,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这样,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在小组交流中发现思维的漏洞,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不足之处,在教学周角时,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周角的形成过程,及这个360度怎么得出的,没有和学生好好探讨。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二

《角的分类》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中的第三课时的内容。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里已有了初步的接触,但大多是直观的描述。本课时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认识两种特殊的角:平角和周角;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度数范围及大小、倍数关系。

运用图中隐藏的平角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听:“一件东西手中握,东摇西摆风拂过,热天打来冷天缩”,打一个生活用品。这是什么呀?

生:扇子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也带来一把扇子,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扇子里的数学知识。

1、认识平角和周角。

师:下面我慢慢儿地打开这把扇子,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你要有什么发现可要赶紧说。

师慢慢打开扇子。

生发现角,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锐角、直角、钝角。

当师打开到平角时,有生认出平角。师:对,这就是一个平角。板书:平角。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角叫平角?

生: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就是一个平角。

师:如果把这个平角画下来,你会画吗?

请一学生到讲台上画一个平角。

师:同学们认为他这样画可以吗?

生思考。

师:我认为这是经过这点的一条直线,怎样让大家看出这是一个平角而不是一条直线呢?

生:还需要再画上平角的形成轨迹。

师补充。

师:这是一个平角,可是这样画平角还不够规范,下面看老师来规范得画一个平角。(指明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继续打开扇子。生发现周角,师板书:周角

师:关于周角你知道它的什么知识?它有什么特点?

生:周角的两条边靠在一起了。

师:用数学语言说周角的两条边重合了。

结合刚才画平角的过程,你认为怎样画周角最规范。大家说,老师画。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平角和周角,指一指它们的顶点和边。通过画,让学生明确平角与直线、周角与射线的本质区别。

2、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师:生活中除了在扇子里见到平角和周角,在看表时也经常见到。看表中几点了?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一个什么角?

生:六点,组成一个平角。

师:你能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生思考后举例。

师:看(课件中的)这个大风车,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叶片就组成一个平角;每个叶片旋转一周会形成一个周角。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会发现许多这样的数学现象。

3、探究五种角的度数范围及关系。

(1)问题提出。

刚才我们打开扇子一周,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角的知识(板题:角)

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遍扇子的打开过程,看屏幕,不仅仅要说出是哪一种角,还要看它们的形成过程,发现五种角之间的关系。

师:好,我这儿有两个问题,一能不能用度数来描述这些角?二这些角之间有哪些关系。同学们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注意每个结论都要说出理由。

(2)学生小组活动,师巡视。

(3)汇报:

师随生回答,板书各种角的度数。

生: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

平角等于180°。

师:你怎么知道平角等于180°?

生1:在量角器上有一个平角,就是180°

生2:把两个三角尺的直角拼在一起,就是180°。

师让生操作验证:a让学生都来观察量角器上的平角;

b动手用两个三角尺拼一个平角。指出平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在哪里。

生:周角等于360°,把两个量角器拼在一起就是一个周角。

学生操作演示,指周角的两条边。

师:那这些角之间有哪些关系呢?

生1、两个直角等于一个平角。生边说边拿起两个三角尺拼成的平角说。

师:你的眼光真独到,发现了平角和直角之间的倍数关系,还有吗?

生2:一个周角等于两个平角。生拿起两个量角器拼成的周角说。

生3:我还要补充:一个周角等于四个直角。我是通过度数发现它们的关系的:180÷90=2,360÷180=2,360÷90=4

师肯定同学们的做法。

师:同学们有高有矮,那这些角呢?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生4: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4)师:这些角中你认为哪些角比较特殊?为什么?

生认为周角、平角和直角比较特殊,它们都有确定的度数。

三、应用拓展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五种角,下面我想让你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看这幅图仔细观察,除了∠1到∠4还有其他的特殊角吗?

生发现相邻的两个角组成一个平角。

师:那如果知道∠1=130°,你能算出其他三个角的度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

汇报:∠1=∠3;∠2=∠4、

师:我也看着∠1=∠3;∠2=∠4、,可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你能说出根据吗?

生:∠2=180°-130°=50°……

师:180°在题目有没有里直接告诉你?(没有。)看来,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用直接告诉我们的条件,还要善于发现题里的隐藏条件,隐藏条件也非常重要!

生计算出结果。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认识了平角和周角;知道了各种角的度数。

生2:我还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3: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发现和运用题目里隐藏着的条件。

师:我用一首诗来总结了一下:

一周二平四直角,关系密切不得了。

钝角介于平直间,锐角不大比直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97574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