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素养与教学艺术心得体会 教师艺术素养网络研修心得篇一
新一期的国培终于开始了,作为新晋教师,我非常高兴参加这次全省组织的网络“国培”计划。通过观看裴纯礼老师的视频讲座,我从中得到许多体会与有效教学实践经验,受益匪浅,对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教师要确立“有效教学”这一先进理念
教学效益问题是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和无法回避的。作为在一线教学的教师,我深有体会:学生学习负担重,教师轻松不起来,是现今教育的普遍现象,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建立“有效教学”这一先进理念,认真学习人家的现代先进的教学理论,掌握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和方法,并努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并认真贯彻教育局的“三维互动、五步导学”的教学法。
二、教师必须掌握并在实践中娴熟地运用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只有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统一,才相得益彰,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心理品质才能胜任某学科的教学。但如何把教材内容很好教给学生,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和发展他们的智力,就必须有娴熟的教学艺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善于随机应变,挖掘课本中的情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三、教师教学技能的掌握
教师掌握教学技能是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教学技能的掌握需要在反思中构建,〈1〉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认真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教学过程才能使教学操作经验上升为个人的内在素养。〈2〉教师要主动构建经验的意义,教师发挥主体能动性去提升经验,提高技能应用的自觉性,其对教学技能的独到理解与创造
性的应用凝聚着教师的理性的思考和对规律的尊重。
四、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的言行往往对学生影响很大,尤其是正处在模仿能力极强的小学,教师的言行将对学生的言行举止都有着着重要的影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传道”,而且是放在第一位的,可见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多大。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教师把自己不良道德的一面显露在学生面前,不但致使自己的“苦口婆心”变的十分苍白,而且会在学生心灵深处打下烙印。
教师素养与教学艺术心得体会 教师艺术素养网络研修心得篇二
第五章教师艺术素养艺术素养是支撑教师做好教育工作,获得教育智慧的重要支柱。然而大量事实说明,不少教师是严重缺失这种素养的,缺失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不了解这种素养的内涵,也不清楚如何让自己拥有艺术素养。而有的即使拥有,也不知如何让其在教育
教学
中发挥作用。不了解、不清楚的结果就是盲目,而盲目必然带来诸多的困惑。本章就从艺术素养的内涵谈起,并结合教师的日常工作进行阐述、分析,力图为教师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提供可行之路。第一节艺术素养概述
艺术素养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与学生共同经历成长过程的教师来说,拥有良好的艺术素养既是职业所需,也是让自己拥有智慧人生的重要指标。李政道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对此我们就不得不反思:什么是艺术素养?我们拥有艺术素养吗?当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时候,是否想到,没有艺术素养的支撑,科学素养又能走多远呢?身处汹涌的教改大潮,作为教师首先要静下心来,反思自身是否具备了弄潮儿的本领,反思艺术素养对教育教学的意义,并寻求培养自身艺术素养的途径。
一、艺术素养的内涵 (一)艺术的起源
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艺术形象,以人为中心对社会生活做出感性与理性、情感与认识、个别性与概括性相统一的反映,把创造性的生活与表现情感结合起来,并用语言、音调、色彩、线条等物质手段将形象物质和外观转变成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形象性与审美性是艺术作品最突出的特征。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并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人类自由创造能力的体现,它在发展过程中早已成为独立的精神活动领域。艺术活动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全体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推动历史的前进。可陶冶人的情操与性情。
1.艺术素养是什么
关于艺术,古今中外解释不尽相同。现今对艺术的解释有两种:广义的是指:凡是含有技术与思虑的活动及其制作,皆谓之艺术,这和“技术”意义很近;狭义的艺术是指:凡含有审美的价值的活动及其活动的产物,而能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及情感,并与接触者产生共感者,谓之艺术。
关于“素养”,辞海中有四种意译,即修习涵养;平素所供养;素质与教养;平时所养成的良好习惯。就是说,“素养”是一个人内在的某种品质,通过后天的修习形成特定外显行为能力,并基于j隋感态度价值观升华为具有积极意义的精神风貌。
【案例1】
听听于漪老师的开场白
于漪老师讲《孔乙己》时先讲了这么一段话:“据鲁迅先生的朋友说,鲁迅先生对他的小说中的人物,最喜欢的是孔乙己。鲁迅先生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他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呢?你们认真读课文以后,就能得到回答。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我们学完课文以后,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当我们听到这样一段别开生面的课堂导入时,首先会折服于于漪老师高超的教学水平。然而反思后会得出这样的评价,对于一名语文老师来说,她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除了丰厚的知识底蕴和娴熟的教学技能之外,就是她对文章的艺术再现。也就是说,她将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对人物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悟,借助准确的语言深刻地传达出来。这是非具有高超的艺术素养不能实现的。
或许有人会认为,艺术素养是只有艺术教师才能具有的,艺术就是琴棋书画,是学生在文化学科学习之外修习的内容。其实不然,语言的表达、行为的表现、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力,等等,是每一个人成长中必要修习的,这些都属于艺术素养范畴。正如19世纪晚期的主要社会理论家、小说家托尔斯泰所说:“艺术是一种人类活动,这种活动是这么构成的:一个人,通过某些外在的符号,把自己体验过的那些感情送交别人,别人就被这些感情感染了,也体验这些感情。”
西方对“艺术”(art,拉丁文称为ars)的界定就非常客观,他们认为“艺术”与“技术”意义相近。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艺术是自然的模仿”,看待模仿自然是一种技术。在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就把制作一件器物、一幢房屋、一尊雕像、一条船、一件衣服等工作所需的技术称为“艺术”。中国古文“艺”字也有多种解释,《书经》:“纯其艺黍稷”,《孟子》(滕文公):“种艺五谷”,《荀子》:“耕耘树艺”,这些“艺”自有“种植”的意思。《礼记》乐记:“艺成而下”,《论语》(庸也):“求也艺”,《史记》(儒林传):“能通一艺以上者”,此“艺”字有“技术”或“才能”之意。即使所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与才艺或技术有关。从这个角度来说,课堂教学也是一门技术,自然也是一门艺术。所以当我们叹服于漪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时,我们就能体会到“艺术素养”对教学的意义,也就能够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若具有高超的艺术素养,将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2.艺术素养的内涵结构
艺术素养的核心是“立美”,它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一起,履行教育“求真、向善、立美”的神圣职责,追求对人类本质和终极价值的关怀。艺术素养的内涵包括艺术知识与技能、艺术学习与研究的过程及方式方法、艺术精神三个方面。
【案例2】
下面是笔者记录的一节音乐课的听后感: 在音乐中飞腾
这位老师不像音乐老师,因为她既无艺术老师与众不同的装扮,似乎也无一见面就能将令人晕眩的艺术气息传递出来的特质。年老、干瘦、微驼、短发,一个很朴素的老师而已。16名四年级小学生,东倒西歪地围坐在地板上,面前摆放着不同形状的鼓。老师说了几句话后,小孩子笑盈盈地面向我们,齐声说:“你好。”然后就不再看我们,因为这个时候老师做了一个奇怪的动作——双膝微曲,两臂张开,双手向下按压。想来是要求学生肃静。接下来我看到这样的情形:老师或缓或急或轻或重地行走,学生则根据教师的步伐用手操控着鼓,同样发出或缓或急或轻或重的声音。每当有一名学生不和音调,教师就停下来,用手指向这名学生,如此反复几次后,鼓声逐渐和谐,特别是最后,在教师脚步的指挥下,鼓声响亮而持久,顿时将学生和听课者的情绪调动到高潮。
高明!我在心里暗赞。用脚做指挥,我曾经经历过。当年我参加合唱训练时,请来的一位据说是音乐高手的指导者就曾经这样指挥过。记得那位老师一言不发,只是踏着步伐,而我们就像着魔一样被迷惑着,发出令自己都震撼的声音。记忆犹新呀!今天,我又看到了这样的场面。
接下来怎么办呢?老师依然是一言不发,用手指向一名男生,通过手势我知道她要让男孩子来做指挥。这名男生并不熟练,但是经过刚才的训练还是把握住了要领,所以也算较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我观察学生,他们面对男生时的表情比刚才面对老师时更加放松,甚至有调侃的味道,也正因如此,课堂气氛越发融洽。
接下来是这位男生指定的一位女生来做指挥。女孩子的乐感不算强,但是她很自信,脸上始终流露着神秘的笑容,因为她想难住大家。但是其他孩子反而更加配合,小心翼翼地敲着鼓。此时学生表现出的乐感比刚才进步了很多,鼓音更加协调。
第三位男生很有音乐天赋呀。不但脚蹈之,手也舞之,手舞足蹈的他真把自己当成一名摇滚手了,他的痴迷感染着他的同学、感染着我们,就像一团火炬,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整个班级就像沸腾的水,而学生则像撑起了飞腾的翅膀。
我的心也沸腾了,因为学生的表现,因为和谐统一的鼓声,因为学生投入的表情,因为教师大气沉着的教态。直到下课,还意犹未尽。很简洁的一节课,很大气的一节课!此时再看教师,仍然像刚才一样朴素,但是却不再显得年老,她释放出的对音乐特殊的理解让她整个人鲜亮起来,似乎背也不再驼了。
而学生呢,也不像刚才那样松散,因为有了对乐感的感悟和自我展示的快乐,眼中充满着智慧。我甚至想,这其中将要诞生音乐家了。是的,热爱,在热爱中飞腾起来,必然要走向音乐家的行列。
听完课我在反思,这样一节出色的课,教师做什么了?什么也没做,不过是动动脚、挥挥手而已,况且她的姿态甚至不如学生优美。所以,几乎令人感觉不到她的存在,直到下课,我都是在学生的表现中振奋。但是这正是老师的高明呀!让自己存而不在,让学生因此而存在,就是学生腾飞的前提。让自己隐匿,就能让学生显形,老师的价值不就是加油站吗?虽然汽车奔跑时,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汽车的性能,但是没有油的汽车是无论如何不能走上高速的。这就是老师!
这样的老师必然塑造出精彩的课堂,精彩的学生。
学生做什么了?不就是模仿一下老师的身姿吗?为什么每个学生都能释放出不同的火花呢?因为激扬,因为他们的潜能和兴趣被教师激扬成了浪花,所以他们就竭尽所能的歌唱。
这就是艺术,是艺术的课堂!
从这个案例描述中不难看出,音乐教师并没有很多繁复的课堂教学设计,更没有刻意去雕琢一堂课的教学流程,只是“顺势”而为,顺应学生的情绪发展态势,顺应音乐教学的引领价值,也顺应教师自己艺术素养的自然流露。这位老师知道她的课堂上学生是飞舞的精灵,她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精灵的灵魂放飞。她也知道教学绝不是一件流于表面的一个程序,没有精神的感召和生命的感悟,课堂就没有灵魂,她要向学生传递一种高尚的艺术情怀。r虽然以这堂课来试图阐释艺术素养的内涵尚显单薄,但是却从一个角度说明,“艺术素养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一起,履行教育“求真、向善、立美”的神圣职责,追求对人类本质和终极价值的关怀”这一神圣的教学目标。
(二)艺术与艺术教育 1.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关于艺术的本质,在艺术史上有以下三种主要看法: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从古希腊以来,“模仿说”一直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
从艺术的特征角度来说,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1)形象性。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各个具体艺术门类,它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雕塑、绘画、电影、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则必须通过音响、语言等媒介才能问接地感受到。但无论怎样,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
(2)主体性。艺术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主体性。如前所述,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毫无疑问,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因而,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3)审美性。艺术还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案例3】
罗丹为巴尔扎克塑像
19世纪末叶,当法国文学会为纪念大文豪巴尔扎克,委托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为巴尔扎克创作雕像时,罗丹抱着崇敬的心情,决心以雕像来再现大文学家的英灵。为此,罗丹不但阅读了许多有关资料,亲自到巴尔扎克的故乡采访,还找到几个外貌酷似大文豪的模特儿,甚至专程去找到当年为巴尔扎克制衣的老裁缝,从那里找到巴尔扎克准确的身材尺寸作参考。经过这样艰苦的努力,几年间易稿竟达40多次,罗丹终于找到了创作的灵感,选择了巴尔扎克习惯在深夜写作时穿着睡袍漫步构思,来作为雕像的外形轮廓。
上述案例说明的是艺术的形象性。艺术形式之所以能感动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体现出了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独特的艺术再现方式。
【案例4】 孔子为兰花弹琴
相传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却到处受到冷遇,他在返回鲁国的途中,经过一段幽蔽的山谷,看到那里浓郁芬芳的兰花开得特别茂盛,不仅感慨万千,认为兰花,应当为皇帝诸侯开放。现在单独在山谷里,只与杂草生长在一起,实在可惜!于是他架起琴鼓,为兰花弹起《猗兰操》。这个案例显示的是审美体验。显然,孔子因为得不到重用而倍感伤心,于是移情于山谷的兰花,为之弹琴歌唱。当审美者把自己的情趣外射到欣赏对象又把对象的形象情趣吸收到自身时,就出现了审美中的“物我同一”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下,审美体验的主角,得到的就不仅仅是情绪的宣泄,他还能体验到音乐美带来的心灵愉悦,更能欣赏到来自兰花——这另一生命存在的价值。这种体验本身,就是艺术。
2.艺术教育的本质与特征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能够运用艺术的语言表达丰富美好的情感和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健康个性,并由此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谐,简而言之,艺术教育之根本目的是要创造美好。和谐的个体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
“艺术在人类社会中的根本功能,是改善人类的感性环境,使人享受生活的美,以及培养人的感性素质,使人产生对良好的感性环境的要求,进而创造文明的物质生活。当然,创造精神文明与先进文化是它最直接的功能体现。这是艺术以及艺术教育最本质的,也是不依附于其他功能的社会功能。”
“艺术教育是感悟教育。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无疑是要使受教育者理解感悟到某一种艺术所蕴涵的基本意义。从本质上说,艺术教育首先是满足人们能够从艺术语言中获得的共鸣、间接抒发自我感情的需要,学会欣赏(听懂或看懂)艺术语言。”
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这样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可见,艺术实际上是一种情感,艺术教育既是一种创造美好、和谐个体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创造精神文明与先进文化的感性素质教育;又是一种抒发自我感情、传达自我感情的情感教育。因此,“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它通过审美这一中介化解对人产生间接的影响,促进个体情感、道德、智力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激励人们去追求真、善、美,促进个体全面和谐地发展。”④雷默认为:“凭借最没有艺术特征的价值来证明艺术在教育中的地位,就达不到真正要达到的目的。”“当艺术被看做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了任何非艺术的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性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的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
因此,艺术教育的本体,也是最基本的目的,必须是使受教育者具备基本的艺术审美素养,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艺术美的感受、想象、鉴赏、理解能力和创造艺术美的能力。
【案例5】 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首词是作者归宋后的作品,书写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后的悲恨。其内容虽无可取之处,但从艺术上看,却颇可玩味。作者起笔便突兀掷出一“恨”字,不知恨从何来?及读下句,方知恨起“昨夜梦魂中”。可是,梦中故国昔日的繁华,游娱活动的盛况,何以引发其所“恨”者之恨呢?联系词人由帝王变为“臣虏”,“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境况,可知其所“恨”者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事情,而是昨夜这场梦本身。梦中情事固然是他时时眷恋着的生活,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更令他倍感悲怆,他怎能不产生无限的悲恨呢?正如王夫之所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可取得“一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这首词可说是“正面不写写反面”的艺术手法成功运用的范例。
黑格尔说:“美的艺术用意在引起情感,说得更确切一点,引起适合我们的那种情感即快感。”凝聚着浓烈的情感艺术,正是以此打动人、感染人。李煜的亡国之恨、别国之情、思国之切,都情真意切地通过他的作品传递出来。当作者能够设身处地的欣赏、玩味时,得到的就是来自文字艺术美的震撼,这也是一种艺术熏陶。
二、艺术素养的形成与修炼 (一)艺术的种类与艺术素养的形成 1.艺术的种类
绘画、雕塑、工艺、建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游戏等,艺术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艺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
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
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
依据艺术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分为:行为艺术、肢体艺术、语言、表情等。
从媒介的角度大约可分为视象(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听象(音乐艺术)、心象(文学艺术)和视听形象(电影、电视艺术)等。
【案例6】 校园一景
一堂语文课上,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用相机摄下的校园一景,并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点。只见学生或以组为单位或个人展示,纷纷将自己镜头中的校园景象通过多媒体呈现在课堂上。有的拍下的是校园中的一棵树,有的摄下了师生和谐相处的镜头,有的展现了班级中同学的身影,等等。展示的同时,无不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自己拍摄的动机和感受,表现出良好的语言素养。特别是学生的配乐朗诵,为课堂增添了色彩。整堂课非常有意境,充满美感。
纵观这节课,似乎不像语文课,但是听完课后谁也不能否认这就是语文课,因为让学生能说能写,能形象、艺术地再现自己的内心活动,就是语文的最高境界。所以,这不能不说是一堂匠心独运充满艺术气息的课堂。而本节课中,融合了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语言艺术等艺术手段,和谐的再现了教师教学的艺术处理和艺术再现,达到了较高的教学境界。由此可见,艺术不是单一呈现的,艺术的课堂也不是只有一种艺术形式能够体现出的,它是多种艺术形式共生的综合体现。
2.艺术素养的形成艺术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人们经过不断的学习感悟才能获得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我国传统哲学中的中庸、无为、禅宗,艺术审美意境、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君子不器、修齐治平、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超我”境界,我们常把艺术素养发展水平分成三个层次,即本我需要、自我需要、审美与超我追求。也就是说,人们只有在长期的艺术素养的积累中,才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走向艺术的最高境界。
【案例7】 书法秘诀寓水中
王羲之(32l—_379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因当过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官,故又称其为王右军。作为中国艺术史中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书界赞美他“贵越群品,古今莫二,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其刻苦磨炼,精研体势,独辟蹊径,坚韧而行的精神,一直是后人的楷模。王羲之最小的儿子王献之随其练字,几载之后,书法居然可观。王献之年小志大,决心要赶上父亲的名望,便有些急于求成。一日,他趁父亲表扬他的机会,向父亲讨求练字的秘诀,王羲之听罢微微一笑,招招手把献之领到庭院中,指着院中18口大水缸说:“练字的秘诀就在这18口缸的水里,从明天起,你就用这缸里的水磨墨,直到18口缸中的水全用完了,秘诀也就知道了。”王献之非常聪明,知道父亲话里的深刻含义,就毫不贪懒、日以继夜地舀水研墨,越发苦练起来,终于练得一手好字,直到后来的成就竟与父亲齐名,父子二人在书法史上并称“二王”。
上述案例也许更强调勤学苦练的重要性,并常常用来鞭策人们恒定心志,学而不辍。但是,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任何一项技艺的形成都是经过艰苦训练才能获得的,也就说明艺术素养的形成过程之长久。现在被人们广泛赞赏的年轻的钢琴家朗朗,也是经过几乎堪称没有快乐童年的磨砺,才有了今天的成果。虽然在先进教学中我们更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成长和快乐成长,更加重视发展学习者的兴趣,但是任何一项技能的形成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艺术修养的形成也是这样。只有当学习者能够在不断修炼中获得心灵的感悟和情操的升华时,他才能体会到“境界”的意义,体会到“艺术”的美感和“素养”对自己一生的影响。纵观很多优秀教师,都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才成就自己娴熟的技能,才塑造出艺术的课堂,也才拥有了对教学艺术再现的能力。
(二)艺术素养的修炼
艺术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规律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是符合科学的哲学、美学思想的。结合对艺术发展轨迹的梳理和艺术特性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艺术具有民族性、综合性、多元化等特征。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艺术发展更要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由此可见,要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艺术素养的人,就要对艺术有着良好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1.形成良好的艺术感知能力
一片树叶、一段枯木、一只鸟雀、一块石头,都会因为欣赏者的不同心境和艺术感悟能力而被赋予美的特质。罗根说:“耳朵听到的旋律是美妙的,但是,听不到的旋律更美妙。”也就是说,由于每个人的感受能力不同特别是艺术心境的高低不同,都会对事物的存在有不同的观点。
【案例8】 邰丽华的故事
邰丽华两岁那年,因高烧而失去了听力,也失去了像常人一样快乐的童年。邰丽华小时候刚进聋哑学校时,一堂“律动课”对她后来从事舞蹈事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天,老师踏响木地板上的象脚鼓,把震动传给站在地板上的学生,让孩子们由此知道什么是节奏。当同学们为脚下变化无穷的震动兴奋不巳时,小丽华已全身匍匐在地板上,她指着自己的胸口告诉教师:“我喜欢!”她努力地感受不同的震动,娇小的身体随之摆动。她突然发现,这是一种属于她的语言。在这以后,她就在别人看来毫无价值的匍匐中,“听”出了自己的艺术之路,也舞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上述案例中的邰丽华有着残疾的身体,但是却比常人多一份艺术的心境。在别人看来那样枯燥乏味的脚步声,对她来说却有着非比寻常的魅力。正是这种“魅力”的驱使,让邰丽华能够走上舞台,用自己对艺术的特殊欣赏和感悟,感染了观众,让大家与她一起成为美的欣赏者。,很多艺术家所以能够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也是因为不同凡响的艺术感悟能力。就像一片枯叶,在一般人眼中是毫无价值的,但是假如用艺术的眼光来欣赏它,就能“看”到枯叶的生命轨迹和与众多生物乃至人类一样的情感,就会在对枯叶命运的反思中,获得人生哲学,并得到智慧的提升。由此艺术的心灵也就形成了。所以,形成良好的艺术感知能力,就是要重视客观存在的内在机理,并用充满生命质感的想象力来撰写自己心中的“童话”。塞·约翰逊认为,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也就是说,要成为一名拥有艺术情怀的人,首先就要对人生有丰富的感悟能力。
2.拥有良好的艺术创新能力
艺术是鲜明的也是个性的,拥有生命活力的艺术一定是艺术家在艺术的再创造中形成的。拥有良好的艺术创新能力,也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着艺术修养的人的必要素养。而要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首先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案例9】 华佗的“五禽戏”
华佗不仅精通医术,而且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作用。有一次,华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门闩来回晃荡,他立即想到古书上“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话,人为什么不也这样天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后来,华佗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编出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拳法,名叫“五禽戏”。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可以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可知“五禽戏”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对中国医学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也许华佗不能被称为“艺术家”,但是从他的所作所为来说我们是无法否认他的艺术情怀的。他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都是成为一名艺术家必不可缺的基本素养,所以,在这里引用他的案例来说明,也就很合适宜。正如李政道所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能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①也就是说,拥有良好的艺术创新能力,是形成良好艺术素养的一项重要素质。
艺术素养的内容非常广,音乐、美术、雕塑、书法、舞蹈、戏剧、影视,等等,都在艺术修炼范围之内。但是拥有良好的艺术素养,绝非是说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所有的艺术门类,那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不能否认的是拥有对艺术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创新能力,做生活的观察者、感悟者、创造者,是让自己拥有艺术素养的必由之路。
三、
艺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一)艺术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根据不同的标准,学习方式可以划分为多种多样。
根据对学习内容是否理解、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情况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根据学习者对整个学习过程的控制程度分为自主学习和他主学习(他控学习)。根据组织形式分为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根据学习过程中对直接经验的强调程度以及情感参与程度,可以分为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
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方式中,存在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借助语言获得知识的接受学习;另一种是借助结构化材料,操作、观察和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探究学习。由艺术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有意象生成性、情感体验性、自由创作性三种形式。
1.意象生成性
意向的体验层面有广义、狭义之分,一是就人生境界而言,一是就艺术品的内涵而言。这两种含义又往往混为一体,艺术家对人生的体悟融人到艺术作品中,既表现出了艺术家的人生境界又表现出一种非经验的意境。
【案例10】 齐白石的“意境”
齐白石有一幅画,叫做“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9l岁时,作家老舍来访,引用清代诗人查初白的诗句请老人作画。齐白石一挥而就。画面上一条溪流从长满青苔的乱石中泻出,几只蝌蚪在溪水中嬉戏,顺流而下。这幅作品,有巨大的虚空、空白和不确定性。数尺长的画卷,不足十里,更无法客观复制蛙声。但是,你是否看到了在十里之外,有许多碧绿的、身上背着三条金线的青蛙在溪水中、池塘里跳跃?假如你看到了也听到了,那么,你就在“象”与“意”的空白间搭建了桥梁,就是对作品的虚空、空白和不确定性做出了填补,你就欣赏了齐白石的名作。
不止绘画存在意境,往往艺术作品的意境就体现在意境中。
仔细观察罗丹的《思想者》,我们注意到“思想者”的右肘放在左腿上,这是一个很别扭的姿势,不能长久地这样坐着。为什么罗丹要给“思想者”安排这样的坐姿呢?按照常理,人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时要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右肘放在右腿上。于是,我们展开想象,思想者思考的那个问题应该是一个很复杂、很困难的问题,右肘放在右腿上的坐姿时间太长了,他太累了;于是,他换了一个姿势,把右肘放在左腿上,就是现在的坐姿。但是这个姿势是更容易疲劳的姿势,坚持不了太久,以后,他的右肘又会放在右腿上。罗丹的雕塑,给接受者留下了虚空、空白和不确定性。这是罗丹的高妙之处。接受者填补了这些不确定性,这是接受者的高明之处。那么,我想考一考读者,运用由静止见运动的思维方式,我们是否可以填补米勒名画《倚锄的男子》中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通过这幅静止的画面,读者是否想象到画面男子劳动的前后过程?画中男子如此疲劳,在这之前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不能坐下或躺下休息,而只是倚锄小憩片刻呢?如果读者可以由静止的画面想到男子劳动的前后过程,你就真正学会了艺术欣赏,理解了艺术的本质。
2.情感体验性
如果说形象性是艺术的外在标志,那么情感性就是艺术的内在规定。对艺术的情感性,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把握:首先,从创作过程来看,情感是创作活动的内在动力,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都伴随着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其次,从艺术作品的内容来看,各类艺术或各种艺术作品的侧重点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艺术作品的内容都离不开情感。再次,从艺术接受来看,艺术效果的产生是通过情感的感染作用来实现的。
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艺术创作实例也启迪我们:艺术创作的突破口和爆发点是情感。无论是对先进人物崇高的品德,还是对凶残险恶人物卑鄙的品行,无论是对落后腐朽的风气,还是对爱岗敬业的现象,无论是对旖旎美妙的风光,还是对凌乱肮脏的环境,只要能使创作者产生赞美、歌颂或憎恨、厌恶的情感,它都会成为创作的动力。情感作为创作的喷火口,它的主要特点是冲动的。创作者在生活的急流中,接触、经历了大量的生活现象和素材,头脑中就会见景生情,激起开展摄影创作的冲动。这种创作冲动鲜明地表现为情感的爆发,情感推动形象,形象深化情感。
【案例11】
贝多芬创作《月光曲》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s-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贝多芬正是在皮鞋匠兄妹的真诚赞美和对月光如水的真情体验中,创作出了这首享誉百世的佳作。
3.自由创作性
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启发人的自由生命与创作力,而创作力培养的最佳途径之一便是艺术教育与艺术学习。
艺术创作自由在主体层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情感体验的自由,二是物化方式的自由。情感自由的达成在艺术创造中必须以外物资料做烘托。物化的自由意味着把心之自由移情人物,使物也自由起来,只有找到心与物达成自由交融的契合点,创造自由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案例12】 屈原与离骚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上述案例中的屈原在艺术创作中几乎完全处于自由状态。因为此时他只是抒发着自己的心怀,畅言着自己真实的感受。也正因如此,我们无法拒绝他的作品中释放出的大美,并被其深深感染着、陶醉着。
任何一种艺术,从道理上看,它是一种特殊的脑力劳动。他不像工业产品,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来制造,而是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根据生活阅历和对于生活的认识,调动想象力,创造出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学形象。他们在具体构思和写作的过程中,“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上引语见刘勰《文心雕龙》),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形象思维。这是一个排除任何外部干扰的过程。如果他们不是这样,而是时刻考虑别人会怎么说,他人的好恶等,那他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艺术家。老作家孙犁在他的散文《黄鹂》一文中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关键看能不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它发挥到极致。这里所说的良好的环境,其中之一即包含自由的环境。
(二)体验式艺术学习中的审美体验
接受式、体验式、探究式是艺术学习的重要方式,其中,体验式学习对学习艺术来说尤为重要。从内容角度划分,体验式艺术学习可以划分为艺术语言的体验、艺术形象的体验、艺术结构的体验、艺术意境的体验;从体验发展过程来看,又可分为感知性体验、理解性体验和创造性体验。而对于体验式学习,审美体验又可称为艺术学习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1.审美体验的层次
对于审美体验的层次划分,中西美学史上历来众说纷纭。庄子把审美体验分为“惧”“怠”“惑”三个阶段或三种境界。金圣叹把审美创作体验的层次划分为格物、忠恕、动心三层。李泽厚提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其实不论怎样描述审美的层次,都说明人在认识美感知美中,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
【案例13】 林黛玉听琴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曾经描写过林黛玉鉴赏《牡丹亭》的一段具体的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文艺鉴赏的大致过程。
作品这样写道: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道:“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通过这段细致入微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出林黛玉进行鉴赏时的心理过程:先是漫不经心,很快便被吸引而“止步侧耳细听”,继而“心动神摇”,再而“如醉如痴”,“细嚼”“滋味”,从而联想到许多相关的描写、相关的事物,终于“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感官的被吸引(“笛韵悠扬,歌声婉转”),也有意志的自我控制(“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既有一定的理性判断(“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更有恒定的感情取向;尽管复杂微妙,但却脉络清晰。这里的描绘,虽然说的是林黛玉,却无疑融汇着作家曹雪芹的切身体验,从中我们也很清晰地看到了审美的层次性。
【案例14】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一、发现美
上课一开始,在贝多芬的钢琴曲《命运》这一背景音乐中,老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来讲讲美。”并在黑板上用红笔写了一个大大的“美”字。老师继续微笑着提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美?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美的?”美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但学生从未探讨过这一问题,现在经老师提出后,学生积极性很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美就是好看的意思。”有的说:“美的东西让人看了很舒服。”有的说:“美还包括心灵美。”也有的说:“富春江的景色很美。”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回答说:“老师的微笑很美。”此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及时引导说:“法国著名画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所以今天,我们不仅用我们的眼睛,更用我们的心、我们的情感去寻找生活中的美,去理解美的更为深广的含义。”这里教师开始引入美育,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欣赏美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舞蹈《千手观音》,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介绍《千手观音》的成功和它背后的故事,引出海伦·凯勒。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老师补充,并给学生观看海伦和莎莉文老师的有关图片,让他们有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带着爱美的心,以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配乐朗读课文,寻找课文写得最美的小片段,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同时展示几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图片,如繁花似锦的夏季的图片,海伦与老师莎莉文在树上共进午餐的图片,太阳出来之前天空中云彩的图片等,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欣赏课文,欣赏美。
三、感悟美
理解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探讨自莎莉文老师来了之后,海伦的生活中开始获得了哪些美?同学们积极地投入到小组探究活动中,认真研读课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小组认为海伦认识到了文字,感到了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理解了“爱”的含义,开始远离孤独、无助、黑暗的生活,这时她生命中开始拥有了美的东西。有的小组认为莎莉文老师给了海伦以帮助、关爱,使她重新获得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是一种美。有的小组认为海伦能拥有一颗好学的心、感情丰富的心,具有坚毅的意志,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到后来成功了,为世界盲人服务,献身于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这是一种美好的精神品质。也有的小组认为莎莉文老师不仅让海伦认识到了大自然的友善、仁慈,也让她感受到了大自然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以及莎莉文老师对她的耐心教育,循循善诱,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美。
四、创造美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体会后,老师进一步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对课文美读中品味文章的美,展开创造性想象。学生思考,描绘一幅自己心目中的美的画面。老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大家欣赏得意之作,培养学生欣赏的眼光。学生有的描绘了乌语花香、小桥流水的优美景色;有的描述夕阳西下,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携手走在夕阳下,回忆种种往事的画面;有的从好人好事、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中看出了人的本性美、心灵美;有的从挫折、逆境中看到了不屈不挠、努力抗争、永不言败的美;也有的感受到了默默无闻、无私付出,为人类作贡献中蕴涵的美;同时有很多学生提到了张海迪、贝多芬、保尔·柯察金、瞎子阿炳等,他们身残志不残,同病魔作不屈的斗争,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把欢乐留给了后人,从他们的人生中感悟到了美。最后老师激励评价,小结。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化艺术作品的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变得高尚,在思想情感方面得以健康发展。正向上述案例描述的那样,语文老师就是在把握“美的层次”的前提下,将学生从表象的美引向心灵,让学生从物质的美走向意境的美。
苌弘在回答孔子关于“《韶乐》《武乐》谁优谁劣”这一问题时说:“《韶乐》是虞舜时歌谣,《武乐》为周武王曲调。如果讲论功勋,舜继尧业天下大治,武王伐纣解救万民,都是功高与日月争光,不分高下。然而就乐论乐,《韶乐》声容宏盛,字义尽美;《武乐》声容虽美,曲调却晦涩隐含,稍为逊色。所以《武乐》尽美而不尽善,唯有《韶乐》可算尽善尽美了!”从苌弘的话语中我们也能看出,音乐之美也是有层次的。正如靡靡之音带给人们感官的刺激,而经典音乐却能穿透岁月一般,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内在的底蕴。对于学习艺术的人来说,只有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才能体验到艺术美的层次。
2.审美体验的本质在于超越
审美体验被称之为人的“最高体验”。因为它最能够充分展示人自身自由、自觉的意识以及对于理想境界的追寻。因此在审美体验中,主体超越了有束缚的感性生命的有限而进入到无限的精神生命的自由境界。也就是说,超越性是审美体验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质,也是审美愉悦的重要根源。
【案例15】 孔子学琴于师襄
孔子在向师襄学琴时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师襄教给孔子一首乐曲让他练习。当孔子弹奏了半个多月后,依然没有停止练习。师襄觉得孔子弹奏的已经相当好了,就劝他:“这个曲子你确实已经会了,学一首新的吧。”孔子却说:“曲调是学会了,可是奏曲的技巧还尚未学好。”过了几日,师襄认为孔子的技艺很娴熟了,又劝他:“技艺已经学好,该学新曲子了。”孔子还沉潜在曲调中,好一会儿才回答说:“我还没有能够全部领会这首曲子的志趣神韵呢。”又过些日子,细心的师襄清楚地觉察出,自己的这个学生已经将曲子的志趣与神韵真正把握住了,便再次郑重劝他:“志趣神韵都有了,可以学习新曲子了。”但是让师襄想不到的是,孔子还是坚持要继续学习这一支曲子。他向师襄请求:“再等等吧,等我体察出这个曲子的作者是谁并想象出他的精神风貌,再学新的曲子吧。”
终于有一天,孔子在琴声缭绕的余音中站起身,推开窗子,向着遥远的天边抬头仰望,许久,才若有所思地说:“我已体察到作者的为人风貌了,这样的曲子,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得出来呢?!”此语一出,师襄顿感震惊。他一下子从座位上站起来,向着二十七岁的孔子连连作揖道:“是呀是呀,我的老师向我传授此曲的时候,正是说此曲名叫《文王操》呀!” .孔子的艺术感悟能力非同一般,他不仅在曲韵中感受乐曲的灵动之美,更能在灵动的乐曲中探本索源,升华音乐的内涵。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艺术的审美体验是个性的,也是灵性的,灵性的体验来自于对自我心境的超越。孔子所以能够体味出乐曲的真谛,就在于他不同凡响的对音乐艺术的超越。
其实不止对音乐应该有超越的能力,凡是美的艺术都需要在超越凡俗的基础上得到认定。欣赏美术、欣赏雕塑、欣赏戏剧影视,等等,都不能将视角停留在表层,正如孔子那样,只有走进艺术深处的人,才能得到艺术的真谛。【思考题】
1.你是如何理解艺术素养的? 2.你具备哪方面的艺术素养?
3.在教学中你会利用自身的艺术素养创设艺术的课堂吗?
第二节教师艺术素养提升的途径
提升教师的艺术素养绝非一日之功,但是让自己拥有良好的艺术素养亦绝非如“蜀道之难”。重要的是当自己认识到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后,能够学会为自己开辟不同的走向艺术素养的路径,能够在生活工作中,用艺术的心灵感悟艺术的美好,并收获艺术的教育人生。
一、艺术素养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及我国艺术素养的现状 1.艺术素养对提高国民艺术素养的重要性
(1)有利于唤起全社会对我国国民艺术素养的关注和重视。
艺术素养越来越成为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可以说,没有艺术素养的人是不完整的人。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中外交流的不断扩大,生活中图像的日益丰富,高雅艺术与大众艺术的界限不断被打破,艺术正日益渗透到当前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些都改变着国民对艺术的态度,越来越多的国民有了追求艺术的要求和热情,有了一定的体验和创造艺术的经历。可以说,当今中国人的艺术素养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我国总体的国民艺术素养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比如中国人参观艺术博物馆的人数和频率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城乡差异的存在,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与艺术还有很大的距离。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国民的艺术素养状况与时代的发展还不相适应,部分国民艺术素养的欠缺和低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了中国国民在世界的形象,也制约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研究意义正在于唤起国民对自身艺术素养的关注,通过有效地开展艺术素养教育,从而提升整体国民的艺术素养。
(2)有助于提升我国国民艺术素养教育的整体水平。
国民艺术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有效的国民艺术素养教育。我国有着非常优秀的艺术素养教育传统,比如先秦的乐教理论和实践。然而到了现当代,我国的艺术素养教育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功利化、技艺化的倾向。另外,整个社会对艺术素养教育还不够重视,各种社会文化机构和设施还没有充分发挥提升国民艺术素养的教育作用,家庭的艺术素养教育还存在一定的误区。相比而言,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国民的艺术素养教育,他们不仅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研究,而且许多大中小学都在积极开展艺术素养的教育,全社会亦有着非常好的国民艺术素养教育的氛围。如发达国家的各类艺术博物馆的数量远远多于我们国家,而且这些博物馆都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有效地开展对国民的艺术素养教育,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同时家庭也在艺术素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繁荣发展。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国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人自身的和谐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艺术素养教育正有助于人自身的和谐,因为“和”是艺术的重要特征。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正是要消除各种对立冲突,实现各种异质的和谐统一。所以两者又在“和”的层面可以得到沟通。中国古代孔子所倡导的乐教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实现乐教的社会价值的。“大乐与天地同和”,所以孔子认为乐可以激发、顺畅、平和人的内心情感世界,由此乐可以发挥“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从而达到彼此的了解,增进相互的友善,建立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所以研究意义还在于:通过改革我国的国民艺术素养教育,丰富和调和人的情感体验,提高整体国民的艺术素养,完善国民的文化素质结构,从而使社会群体和谐有序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国民艺术素养教育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重要关系。一方面凡是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国民的艺术素养就相对较高。反过来,国民艺术素养的提高又会进一步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文化事业和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的各种文化机构和设施日渐丰富,已经构成了由娱乐市场、演出市场、音像市场、电影市场、艺术品市场等组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民对艺术需求的不断增加。由此可见,国民艺术素养的高低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2.我国教师艺术素养的现状
教师的艺术素养究竟如何?时代的推进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教师要迅速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然而,目前我国教师艺术素养的水平并不十分乐观,艺术的学习不被许多老师所理解和重视。调查结果显示:
(1)从艺术的理解方面来说,大多数教师承认艺术的重要性,但是艺术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价值和功能却说不清楚。
(2)从艺术学习方式方法角度来说,有的教师从来就没上过艺术课,自己很少有艺术学习的亲身体验,不懂得艺术的学法和教法。
(3)从艺术能力方面来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连乐谱都不识。
(4)从地域发展状况来说,地域发展水平层次不齐。相对来说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好一些,广大农村地区的艺术教育非常薄弱,教师的艺术素养就可想而知。造成教师艺术素养薄弱的原因有很多,不仅与教师自身有关,也与社会环境和社会导向有关。
(二)艺术素养对教师的重要性 1.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主要依靠教师来实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可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好学生。”
当代教师的职业发展与角色变化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与学生一起,实现艺术审美的、辅德益智的价值与功能。拥有良好的艺术素养,不仅能提升自身对教育的艺术再现能力,还能在艺术欣赏和艺术修炼中提升人生境界,获得幸福人生。
【案例16】
追求美的教学艺术——李吉林
李吉林老师非常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作为情境教学的创始人,她提出一系列审美教育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分辨美与丑、判断善与恶、识别真与伪,以真善美陶冶儿童的情操。她设计的情境要美化,图形要美化,音乐要美化,板书要美化,更主要的是教师语言要美化。
李老师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的教学艺术中美的要素无时无刻不彰显着、释放着,她以她对美的理解和感悟,影响学生、陶冶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得到艺术的熏陶。也正因为李吉林老师拥有的精湛的艺术素养,才成就了她和她的情境教学。其实不止李吉林老师是这样的,很多教育家、科学家都具有良好高深的艺术素养。如爱因斯坦常常同普朗克在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他还推崇文学。他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斯妥耶夫斯基和萧伯纳的作品。在青年时代,他常常同友人在一起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大家知道,高斯是18、19世纪的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可是在爱因斯坦的心目中,陀斯妥耶夫斯基比高斯更重要:“陀斯妥耶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是相通的,还在于两者都要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倘若没有诗人般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怎能以惊人的洞察力阐明相对论的原理?他自己就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对于教师来说,教育生涯中是否充满教育情怀,是否能够与学生在教与学中相互交融,也决定于艺术素养的高低。艺术素养已成为教师职业成长中的重要因素。
2.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
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据专家们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一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的40年工作生活之所需。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必须把十二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八十年制”的终身学习,才能在这迅变的时代中生存、发展、成功。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强烈要求:学习化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理想和结果,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一个人人生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和理想境界。而艺术学习是人类一生的高级需要和审美追求。
教育创新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育创新需要在艺术学习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师只有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和良好的艺术修养,才能更适应对创新能力成长的要求。
二、艺术素养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一)艺术素养在教学中的作用
1.良好的艺术素养是教师能够艺术设计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在教学中,拥有良好艺术素养的教师总是能够更生动地开展教学。而对学生来说,艺术素养丰厚的教师对他们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笔重要的学习资源。
【案例17】
学生为什么充满激情?
一位数学老师走上讲台,将自己课前做好的各种自制教具展示给学生看。其中有服装设计图纸,教学楼设计样板、给学生画的素描,等等,所有图纸的色彩都具备协调、美观等特征,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正在学生赏析之余,老师顺手在黑板上又画出一幅自画像,问学生:“大家能谈谈对这几幅图画的感受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自己的感受。在老师的引导下,本节课的课题《比例》就顺理成章地凸显出来。整节课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上述案例中的数学老师显然具有良好的美术素养,借助自己的艺术特长开展教学活动既是教师的智慧也体现出这一素养对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性。试想,教师完全可以用其他形式,譬如下载图片等,也许会同样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但与之相比,总不会像现在这样生动。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对教师除了尊重之外还兼有崇拜之情。在这种状况下学习,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如有的老师富有音乐素养,有的老师写得一手好字,有的则文学功底深厚,其实不论哪一种素养,都会在教学中不自然的绽放。常听学生带有崇拜的语气描述自己的老师如何“有本事”,那种敬仰绝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辛勤工作就能换取的,在一定程度上说,艺术素养是教师赢得课堂赢得学生的重要技能。
【案例18】
《小小水精灵》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本课题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完鲁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自然界的水》之后的一节单元综合探究活动。$ai-~的内容较为抽象,对于乍接触微观世界的初三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粒子的运动和运动方式,单靠教师引导,很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知识。而平时的教学,又因时间的限制,难以充分让学生展开想象,故而学生对本单元的理解和对化学粒子性的认识处于较浅层面。本次探究活动的创设,旨在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让学生感受到微观世界的灵动性和生命性,借助同伴互助的力量,将知识形象化,从而较真实的认识到粒子的存在。
一、知识目标
1.深入理解分子的存在方式和性质。2.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3.初步学会根据课题设计舞台剧的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99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