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东南亚语种就业篇一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翻译人才必不可少。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处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边界线总长为4000多公里,与缅甸、老挝、越南毗连,拥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窗口,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近年来,随着桥头堡建设的深入实施,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各国不断推进和深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既对云南省小语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也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事实上,语言翻译人才的匮缺已成为云南省实施“走出去”建设规划的重要制约因素。云南省政府早在2006年就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召开了系列会议,采取了相应措施推动云南省高校开展东南亚、南亚语种(简称“小语种”)的人才培养工作。目前看来,云南省高校小语种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如何破解云南省高校小语种人才培养的难题,突破发展瓶颈是一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云南省高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成绩
2006年迄今,云南省小语种人才培养工作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动下,通过高校自身努力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
(一)学生规模增长快速
2006年云南省只有9所高校设置18个小语种专业。目前已有43所高校设置62个小语种专业,其中有省级重点建设小语种专业点11个。在学人数从2006年的不足2000人增加到目前的近6万人;攻读小语种专业的语言类学生也从原有的5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6000多人。
(二)师资建设水平有突破
2006年云南省高校小语种教师不足100人,且学历偏低,目前已增至400人以上(包括外聘教师147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约80%,职称结构也显著提高。有130多名教师通过国家和省级公派留学项目到国外进修半年以上。高校小语种公共外语教研室也从无到有。2006年以来云南省一共支持高校建设56个教研室,小语种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三)教学资源日渐丰富
迄今已编写出版、在编和列入编写计划的教材近30部。省内有25门小语种精品课程在建。全省高校购置语言对象国的图书资料和各种资料就达到5万多册(件),办学资源大幅度增加。部分高校还建起了小语种数据库和同声传译室、多媒体教室,安装了语言对象国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可收看语言对象国电视节目。
(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各高校通过“1+3”“3+1”“2+2”“2+0保担0保怠钡榷嘀止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把语言专业的学生送往语言对象国,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提升语言应用能力。除语言专业学生培养外,一些高校对小语种人才的培养还采取“东南亚语+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形式,以针对非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学习小语种[1]。
二、云南省高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问题与瓶颈
云南省高校的小语种人才培养在过去数年主要取得了规模和数量上的发展,但在内涵发展上还有待突破瓶颈,实现飞跃。笔者认为,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水平师资紧缺。全省高校小语种专业教师中,教学经验丰富、高水平的教师偏少,某些新增小语种专业的院系,仅有1~2名专业语言教师,教师数量相对不足。二是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大部分毕业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欠缺,而真正掌握会议谈判、经贸商务、农林矿产、机械设备等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翻译人才更是稀缺。造成上述问题主要因素:首先,复合型小语种翻译人才培养还存在许多机制方面的障碍。复合型人才培养涉及打破院系甚至校际之间的壁垒,实现跨学科、跨学院甚至校际之间联合培养人才。目前这一设想还存在诸如校内、校外的双学位认定、跨专业或是跨校修读学分的收费、教师和学生管理等诸多问题。上述障碍不扫除,“小语种”人才培养就难以真正实现“复合”,学生也难有参与修读的积极性。然而这些障碍的清除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高校自身,解决起来非一朝一夕。其次,小语种作为新起步专业,教师数量少且年轻化、经验不足,亟需相应的培训,以及加强与其他高校的本专业教师进行合作交流。但是全省高校的小语种教师群体还未形成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这使教师的自我发展受到阻碍。此外,这一群体的发展还需要外界给予政策、资金上的大力扶持。目前,这些政策和资金问题还有待政府管理部门进一步解决。
三、云南省高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突破与建议
其一,针对目前复合型小语种翻译人才培养还存在的机制障碍,笔者认为可以实施“专业+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云南省很多所高校在大学公共外语课中开出了小语种课程,在选修课中也有小语种课程,这无疑大大扩展了小语种学习的学生规模。但是为了保障和提高英语四、六级过级率,目前高校的普遍做法是鼓励英语基础差的学生选择学习小语种,这样的结果是小语种学习人数在规模扩大的时候,质量却得不到保证。其实完全可以鼓励英语基础最好的学生学习小语种,这些学生的英语通过自主学习和训练完全可以通过四、六级考试。大学公共外语在很多高校每周还有四节课时,再在选修课模块补充开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小语种课程,那些有较好语言学习能力并且学有余力的其他非小语种专业学生则基本可以在不需要太多额外经济付出的前提下学习小语种,从而实现“专业+小语种”的复合。要切实鼓励其他专业优秀学生学习小语种。
一是要做好宣传工作。现在大学生对小语种人才需求情况完全缺乏了解,没有学习热情,因此,加大宣传十分必要。
二是要建立省级层面的东南亚、南亚小语种翻译能力资格考试体系,并且把这一考试体系做好做强,使其获得全社会的认可,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认可的资格认证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引导小语种语言教学和学习朝“翻译”这一实践应用方向发展,同时也能较好解决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认证问题。这就如同英语有笔译和口译各级翻译资格考试一样,一个跨专业学习英语的学生,不需要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如能考取翻译资格证,在就业市场则更容易获得认可。
三是可以在云南省院校研究生招生中增设小语种作为外语科目,这将有效激励非语言类学生学习小语种。事实上,鼓励其他专业优秀学生学习小语种,实现“专业+语言”的能力复合相对在生源质量上更有保证。客观而言,在大学四年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要在本专业外再学一门知识或技能,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刻苦精神是一极大挑战。从生源质量而言,云南省的小语种专业学生除云南民族大学属于一本以外,其他都是二本三本生源,某些非知名院系的小语种专业学生基本依靠调剂,生源质量并不令人乐观。要求这些学生在原本只学语言的同时,再学习其他专业或领域的知识技能,其学习能力能否实现这种跨越确实令人质疑。长远来看,各级管理部门还需共同努力,消除双专业/双学位等复合型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障碍。各校则可依据自己的生源和师资情况,灵活选择“专业+语言”或是“语言+专业”等各种复合型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各展所长,特色发展。其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可行措施。
(1)建立省级集资源共享、教师培训、经验交流、科研合作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交流平台,包括以网络为媒体的网上交流平台和传统的实体平台,并使平台呈常态化运转。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而这种交流对于年轻化程度高、经验相对缺乏的小语种教师而言尤为珍贵。鉴于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在办学质量、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各方面都领先于云南省其他兄弟院系,建议打造以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为基础的实体交流平台―――云南省小语种教师交流中心,同时由其负责创建网上交流平台。交流中心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学术讲座、教学竞赛、教学观摩等交流活动。中心的运行经费支出可由政府和高校共同承担,同时也可通过社会服务获取资源和经济资助。
(2)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稳定的小语种交流合作机制,这种合作包括在政府和民间学术协会两个层面进行教师互访、科研合作等,从而共同打造我国高校的东南亚、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广西与云南同为我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相对云南,广西的小语种教学起步早,人才培养质量相对更高,中国―东盟国际会议上的翻译人才多为广西的高校培养。云南省小语种教学应积极主动地向广西“取经”,派青年教师到广西小语种教学的知名院系学习交流。
(3)通过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鼓励高校在职青年教师赴国外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或短期进修访问,在较短时间内改善云南省高校小语种教师的学历结构。要利用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基金、云南公派出国留学基金、西部特殊人才培养项目、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等为云南省高校小语种教师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朱华山,伊继东,王永全.云南省高等教育年度发展研究(2014)[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
[2]卢铁城.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1(11):17.
[3]张秀琴.推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j].世界教育信息,2013(9):7.
[4]苏森琴.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3(9):20.
东南亚语种就业篇二
论文关键词 东南亚语种 多语教学 高职教育
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快,东南亚语种专业的人才需求和办学规模都急剧上升。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教学过程中都面临东南亚语种、英语、汉语言文化的多语教学和专业方向课程教学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东盟国家语言政策和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兼顾高职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中东南亚语、英语、专业方向、汉语及民族文化教育的多语教学问题提出了建议以供借鉴。
1 东盟国家语言政策概况
东盟各国都是多民族国家,语言种类繁多且状况也较复杂。东盟国家的官方语言一般都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如新加坡有4 种官方语言:马来语、华语、泰米尔语和英语。印尼、柬埔寨、泰国有3 种官方语言。越南、文莱、老挝有两种官方语言,其中英语和华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新加坡政府从1966年开始全面实行强制性的双语政策,要求新加坡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英语和母语。而缅甸独立后,学生从学前班开始就学习英语。此外,由于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睦邻关系,双方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有合作与交流,而在这些国家中,华侨、华人人数众多,华语在东南亚国家的影响较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四个国家把华语列为本国的官方语言之一。
2 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教学现状
广西和云南都有十余所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东南亚语种专业。以云南省高职院校为例,据5月份的统计数据,云南省37所高职院校中现有11所开设了东南亚语种专业,其东南亚语种教学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专业方向型、双语型和选修型。11所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大多数都立足于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采用“东南亚语种+专业方向”的形式,设定专业方向的大都为旅游、商务和法律等方向。其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三部分: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和通识课程。核心课程主要由语言知识课程与专业知识课程组成,语言知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东南亚语种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专业知识课程包括经贸知识、旅游知识、经贸法律知识等,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的语言应用能力。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开展相关课程,如,在学生学习经贸知识的核心课程基础上,开设商务谈判、报关知识等课程以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识课程中开设英语的目的仍是通过全国应用英语能力考试。从人才模式上看,多半采用“2+1”(即国内2年,国外合作1年或半年)的模式。
东南亚语种就业篇三
3.1 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应以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为主
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数在秉承“语言+专业方向”的理念下,以培养社会所需的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东南亚语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行业外语(东南亚语种)培养为主,这既是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和高职生未来就业领域所决定的,也是在就业市场避免与本科东南亚语种专业毕业生正面冲突的需要。在语言能力培养方面,有别于英语,学生的东南亚语都为“零起点”,而掌握东南亚语语言能力是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区别于其他高职专业的立足点,同时,由于该专业现有的专业方向一般以文科类的旅游、商务、贸易、法律等为主,技术性并不太强,在人才培养中应科学处理好语言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关系,即必须以语言课程为主,增加东南亚语种在开设课程门数、学分要求和学时的比重,专业方向应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强调专业方向的自学和拓展,这样的话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才具备基本的发展空间,也拓展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3.2 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走实用英语教学道路
由于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而东盟国家的官方语言之一仍为英语,因此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仍需重视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反思高职英语专业不断萎缩和本科英语类专业就业日益困难的局面,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直接定位于行业东南亚语无疑是合理的。但在高职有限学制内多语教学的问题也决定了必须对现有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避免以英语应试教育为主(考级),压缩传统的通用英语的教学学时和内容,强调英语辅助交流的作用,以实用为主,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注重培养英语听、说能力,加强专业英语课程,树立东南亚语种为主,英语为辅的教学观念,才有可能避免学生毕业后东南亚语种、英语、专业方向都不精的“四不像”局面。
3.3 重视结合东南亚国家文化开展语言课程的教学
不少学者都对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语言与文化背景脱节的问题进行了反思,高等教育阶段通用英语的教学,常会出现过分强调语言的工具作用,忽视对西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介绍的问题,学生死记硬背英语,学习效果差,达不到第二外语本身应有的对思维、逻辑能力培养的作用。以此为借鉴,东南亚语种作为小语种,通用性并不强,结合东南亚国家文化背景的.介绍开展东南亚语言课程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东南亚语种,也为今后从事对外行业的对象国文化知识进行了必要的贮备。
3.4 紧跟汉语国际化脚步,弘扬我国汉语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语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重视,特别是在华人、华侨聚居的东南亚地区,汉语文化更是倍受关注,部分东南亚国家中汉语是其官方语言之一。为避免在多语教学过程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在培养应用型的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人才时不能忽略汉语文化教育,特别是在通识课程的设置方面,可开设中国汉语语言文化教育的相关课程,代替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由于不少东南亚语种毕业生都将在国外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加强我国汉语语言文化教育,既可促进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又可推进汉语国际化,增强国家的地区影响力。
另一方面,作为主要承担东南亚语种专业人才培养的云南、广西等省份,其独有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也是该地区的特色优势之一,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将优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地区,打造民族文化品牌都成为政府发展的战略之一。
4 结语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快,东南亚语种专业的人才需求和办学规模都急剧上升。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教学在多语教学中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分清主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重视东南亚国家文化和我国汉语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化问题在教学中的要求是开展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多语教学的关键。
注:云南省教育厅205月基金项目和年4月院级重点课题项目总结论文
参考文献
[1] 张居设.东盟国家官方语言及其相关政策的启示.东南亚纵横,2011.6.
[2] 张雨兰.中国视角下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j].考试周刊,(37)
[3] 朱虹,袁长林.云南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西南教育论丛(季刊),2011(2).
东南亚语种就业篇四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高校女教师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她们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教育体系的深化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推陈出新,高校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的竞争日趋激烈,使许多女教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她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严重影响了她们学术职业的发展,因此深刻剖析高校女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瓶颈,从而提出改进措施,对于促进高校的学术进步,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女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瓶颈分析
(一)角色冲突使女教师陷入两难境地
传统定型化的角色教育模式要求女性以家庭生活为生命的中心和重心,在文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当今社会中仍主导着社会对女性的角色价值定位。“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高校女教师群体身上表现仍然突出,多数高校女教师还是家务劳动的主要力量。据中国妇女网报道,在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女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工会女教职工委员会所作的“上海高校女性人才的研究与对策”的调查中,家庭中主要由妻子做家务的占了被调查者的66.1%,主要由丈夫做家务的仅占11.4%。有54%的高校女教师认为“家庭与事业难以两全”是阻碍她们事业成功的最大障碍。一方面,操持家务和抚养子女等家庭责任占用了她们较多的时间,耗费了她们较多的精力,另一方面,她们在承担繁重的家庭责任的同时还要努力追求自己事业,并有所成就,加之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学术领域日新月异,女教师必须要时刻了解学术前沿动态,紧跟学术发展脚步,这使得女教师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了明显的矛盾冲突和力不从心,从而陷入困惑之中。
(二)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价值取向使女教师在科研和晋升中处于明显的劣势
一方面,高校女教师大多担任学校的教学工作,受其工作自身结果表征难的影响,教学成就往往是抽象的且周期较长。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教学的成效,因此,对教学成就的评价具有滞后性,这就导致了高校评价中对教学工作的忽视。另一方面,高校的.发展是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科研成果易于量化,能直接服务于社会并在短期内取得经济效益,受此影响,对高校教师的评价即呈现出“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价值取向。”这就使得大多担任教学工作的高校女教师在晋升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影响了其个人的职业发展。
(三)女教师的自我意识和发展定位普遍较低
受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高校女教师从自我意识和发展定位上普遍较低。作为社会女性,她们习惯用社会的普遍观点和行为规范来塑造自己,受男权思想影响,大多数女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家庭中,更多的在意她们家庭角色的扮演,心甘情愿的做丈夫的贤内助和孩子的良母,把他们的成功当做自己最大的目标。而对于她们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则没有太多的期望和要求。当事业与家庭发生矛盾时,她们往往更倾向于顾家庭。樊秀娣曾在同济大学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女教师据惧怕事业上的成功,及成功后带来的孤独和非难,害怕来自家庭、社会和同事的不理解。这是因为与男性成功后获得的赞扬和满足感相反,女性成功带来的则是不理解,冷言冷语,更有甚者,女性在成功路上可能由于偏于事业而冷落了家庭从而导致家庭破裂。
二、促进高校女教师学术职业良好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社会外部大环境的支持
1.将社会性别纳入决策主流
政策制定者们必须认识到,没有女性的平等参与,任何社会发展都不是可持续的,将性别意识纳入政治、经济决策的主流。男女共享政治和经济活动空间,使女性改变权利的性质而不是权力改变女性的性质,只有这样,女性才可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机遇和发展空问。将社会性别纳入决策主流,首先应关注于社会性别理论公共管理实践领域,提高决策者、实践者和普通民众对社会性别问题的敏感性,启发人们在社会性别问题上的自觉意识,从而推动社会性别的政策实践进程。其次是创建新型社会性别的观念氛围,建立新型的社会性别行为规范,提高社会对性别问题的认知、表达和规范能力,构建和谐的社会性别关系,并在实践中将社会性别理论作为公共管理的基本意识和基本知识加以倡导和运用。
2.倡导社会媒体积极塑造优秀女性形象,构建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及网络等传媒既是社会舆论形成的渠道,又是社会舆论不可缺少的载体,对人们社会性别观念的建构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意义。大众媒体在传播与塑造女性形象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改变以往对女性以家庭形象为主的宣传,而更多塑造女性作为与男性平等的性别群体的新形象,注意体现和宣传女性的社会价值,积极构建有利于女性作为职业形象自由发展的外部环境。 3.改变家务劳动的传统分工模式
首先,均衡男女承担家务的义务。家庭是夫妻共同组成的,男女应平等地分担家庭责任,我们要弱化男人供养家人的角色认同感,鼓励男性承担家务劳动。承认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从而平缓两性角色冲突与压力,促进女性职业生涯发展。其次,促进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大力推进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服务,即大力发展家政等直接为家庭服务的第三产业,把家务劳动逐步从家庭转移到社会,成为社会性劳动,将女性从家务劳动的繁琐中解放出来,缓解女性角色冲突的压力。
(二)高校管理中加强对女性群体的关注,积极引导其学术职业发展
1.优化评价机制
目前,国内外的教师职称晋升评价机制均是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而这对于主要担任教学工作的高校女教师来说,无疑是缺乏公平的,因此,优化现有的教师绩效评估机制势在必行。高校管理者需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充分考虑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制定教师绩效评估的各岗位的考评指标体系,对教学人员应实施劳动过程与劳动结果兼重的考核,即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并重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估和晋升。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女教师对学术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和高校整体办学水平。高校管理者要建立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从女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阶段人手,
分析女教师在此阶段生理心理的需求,运用激励理论,有计划地对女教师予以有效的刺激、引导与鼓励,从而提高女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她们学术职业的健康自由发展。
(三)高较女教师自身要更新观念,自信、自强、自立
1.正确定位,合理规划自己的学术职业生涯
作为高校女教师,要使自己的学术职业获得持久健康的发展,除了外部环境的支持外,更重要的自身角色观念应改变,需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把事业和家庭摆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认识到事业成功对家庭和谐的助推作用,克服其消极思想的影响。合理规划自己的学术职业生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才智,注意自身人力成本的投资和积累,从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促进事业的稳定发展。
2.实现角色与能力的和谐统一
高校女教师应在双重角色的冲突中勇于承担不同的责任,担当不同的角色,以实现家庭角色与职业能力的和谐统一,摆正自己在家庭、婚姻与事业中的位置,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价值所在,从自己的个性特长出发,不断地对自己提出阶段性的目标,设计出自己的人生目标,用理性和睿智理顺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角色所需的各种能力,为自己谋求充分的发展,减少社会角色对自己的压力,确立自身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从而超越小我,追求自我人格的健康发展,最终完成女性的人生追求和实现女性的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女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工会女教职工委员会.上海高校女性人才的研究与对策[z],中国妇女网
[2]刘华钢,高校女教师的事业心理分析[j],广西高教研究,,(1):2-5.
[3]王极盛.现代妇女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4]万琼华,传统性别分工的现实存在与高校女教师的应对[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3):37-39.
[5]蔡瑞燕,苏静华,女教师的培养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37-40.
东南亚语种就业篇五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摘要:新时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本文通过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分析思考和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解析,提出以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性的创新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导向。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才
新时期,高等教育不仅是智力的训练和提高、个人的自我实现,更是从全人类的科技、经济发展与文化、价值发展相统一的角度,培养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并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丰富创造力的综合型素质人才[1]。在综合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根本的导向作用,并向其它素质的培养提供不竭的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以及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交往教育、幸福教育[2]等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言行规范要求通过各个方面内容的引导教育对学生进行训练和陶冶,使其形成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才层次越高,思想政治素质也要求越高。由此,在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时,更应注重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究和创新。
一、创新人才的培养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砥砺
创新性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精华[3]。从内涵来看,它既涵盖了对人才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也涵盖了对人才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的要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进取的精神信念,怀着对社会和历史的高度使命,以主人翁的意识积极投身到国家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宏伟事业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思想品质的要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勇于创新的思想观念、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在强烈使命感的驱动下,以不畏艰难险阻、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激励自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对敏锐洞察力、准确判断力、灵活应变力等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精神动力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良好的氛围中始终秉承优良的精神品质,深刻意识到要履行好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断提升自己,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创新精神的推动下提升创新能力,做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精神动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期,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人才的竞争将不再是数量与结构的竞争,而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竞争。
(一)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渐退
万光侠先生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特指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灌输’为主要手段,以工具性的目的为唯一目的,以培养无个性的‘服从型’人为主要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4]。这种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长期的战争年代以及以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工作中有着必要性和合理性。然而,其过于强调受教育者的服从性、可塑性和统一性,导致“灌输论”“强制论”的泛滥,缺乏自我教育热情,在新时期下愈显其与时代和受教育者特征的不相宜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流于形式,过于理想化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政治教育替代道德教育,缺乏时代性、生动性,忽视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和现实生活情况。长期以来,注重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注重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忽视受教育者的实际利益和素质提高,注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视从主观能动性引导激发。多讲理想少讲实际,多讲理论少讲规则,缺乏实践性和灵活性,不能引导受教育者在当下社会背景中思考人生、实现人生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偏离现实倾于理论
当代大学生受改革开放思潮的影响,思想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传统空洞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缺乏时代感、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学生思维也多被禁锢、个性多被束缚,难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偏于理论脱离现实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其不能很好地起到应有的教育引导作用。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性创新的诉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以下简称16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新的历史时期,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应当代社会和受教育者发展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则迫在眉睫。
(一)高校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走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5]。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人们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模式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重视现实的人的社会性,强调尊重人的精神性[6]。因此,这种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顺理成章的应当作为当代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教育工作积极践行的导向理念。
(二)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积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体系
高校应从办学育人、以人为本的层面思考,依托专业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以及媒体教学平台的建设,形成一个与专业教育相衔接,与受教育者成长相适应、心理特征相协调、发展方向相吻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系统。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体系时,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的落脚点,不断深化完善教育内容,不断探索改进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审核反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时代的鲜活性和生命力。
(三)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大力加强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高校教育思想,对不适应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结合各学科、各层次的培养实际,制定体现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教学计划,由单一的培养模式逐步向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型培养模式转变。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的变革,在教学改革中,通过学分制替代学年制、推行主辅修制、专业方向调整等办学特色,可使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择业标准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课程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处理好基础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关系,加强实践锻炼与创新能力提高的关系。
(四)加强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完成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人为本”不仅只关注“教与学”关系中的受教育者,同时也要关注教育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重点,校、院党政管理干部、班主任为辅助,创新机制,建设起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技能辅导,不断加强他们的教学、科研以及理论研究的素养,使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积极有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五)营造良好的“教与学”关系和氛围,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应努力改变传统教育活动中单纯“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系[7]。只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常会低估受教育者在建构人生规划和价值体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只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则会出现受教育者以自我为中心、放任自流、盲目自大、缺乏正确引导,同时无法获得成年人有益人生经验的启示、宝贵人生阅历的启迪。因此,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双向交流的教学关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地位,在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中,启发、激励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激发受教育者对知识创造的内驱力,即探索未知、追寻真理的强大精神和不懈追求。这一切来自于受教育者对社会、国家和人类的高度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以受教育者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和思想道德品质为培养重点,并为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因此,在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应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通过理论创新与现实践行相结合,探索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充满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树立坚固的理论导向。
参考文献
[1]陈锡坚。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3):34—36。
[2]闫艳,王秀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4)。
[3]蔡峋。创新性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5:83—84。
[4]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160。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j]。高教探索,2001(1):47—51。
[6]宇业力,顾友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两种基本理论及其时代走向[j]。教育科学,,26(3):87—91。
[7]曹东勃。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两大困境及其破解[j]。高教探索,2010(5):139—147。
东南亚语种就业篇六
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高科技经济产业也随之进行着不断的变迁。与此同时,传统经济也逐渐向生态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式上转变。这就促使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的大力改革与建设。作为传播与生产知识的重要领域,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在对新兴技术的开发,创新知识的传播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1.高校人才培养促进区域创新。
由于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大潮中,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正朝着高技术产业迈进,这就要求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而作为人才培养的集中营,高校在区域人才的培养、文化的传承以及科学的研究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高校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发挥着最为基础的作用,并由于高校的学科能够交叉融合,因此其对建立区域高科技产业群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我国高校的这些图书馆、数据库等基础设施,也可以为区域创新带去一定的物质基础,使区域创新资源得到优化。
2.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我国某权威报告显示,截至,在全国2408家软科学研究机构中,高等学校的软科学研究机构占1171家。20,高校科技研发人员占全国总量的11.3%,科研经费占全国总量的8.5%,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总量的55.4%;与上年相比,当年高校科研人员增长5.3%,科研经费比上年增长了27.6%;较之上年,高校申请专利数比上年增加17753件,增长28.8%,高校专利授权数为43153件,比上年增长54.4%,发明专利授权数为19036件,比上年增长32.3%。这些数据说明,在区域经济的向前迈进中,高校一直保持着较高层次的专家水准,并在技术设备上拥有着极大的优势。高校在对区域的科研计划的承担中,为获得全新的科研成果,将自身对巨大信息资源的整理,与产学的结合互相促进,使高校在经验积累中愈加丰富,因此区域创新在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对技术的支持,还是文化的提升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3.高校为区域创新传播知识、培养人才。
知识的内在需要,使地方高校不断促进着区域的创新。并作为区域信息科技系统的核心部分,高校所具有的巨大的知识系统,使其一直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轴心位置。高校不仅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着知识上的支持,而且可以使区域创新中的技术知识,以最快的速度在社会中传播,为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随着知识的广泛传递,高校凭借自身人才培养模式与浓郁的学习气氛,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出符合其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二、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建设中所存的问题
1.在参与区域经济建设中,高校缺乏实质性合作。
虽然在与地方区域经济进行合作时,高校促成了一些合作项目。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在进行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双方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并不具有具体的可操作性。此外,相较于地方区域经济贸易等各种利益关系,高校方面显得较为封闭,缺少实质性的合作。在进行合作时,由于双方只进行共性技术的研究,对核心技术无法达到共享,因此也就导致了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合作,一直都只能流于形式。
2.在校企双方的相互合作中,高校存在人才流失问题。
高校在与地方区域经济进行合作时,也会有一些并不如人所愿的现象的发生。一些拥有雄厚经济基础,力量强大的龙头企业,对高校的科研人员,采取物质诱惑的方式,进行人才的挖掘。最终造成由于物质待遇的差距悬殊,使的高校人才流失严重,并对高校科研队伍的稳定性与高校的学科建设产生强烈的冲击。
3.高校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缺乏服务社会的意识。
我国高校具有服务社会、培养人才和服务科学这三大功能。但一些高校却只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科学的服务,而忽视了对社会的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组织机制不协调,无法很好转化的科研成果等。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依旧是对服务社会的意识淡薄,并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造成这一体系未能得到相应的设置与完善。最终导致物质技术实力的无法得到提高,科学定位的不合理,以及与其他科研单位的脱轨,从而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应对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在对高校人才进行培养时,高校要遵循区域经济的市场需求与职业岗位的需要,以培养可以熟练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大力为区域经济提供其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并要将高校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合作平台得以有效的利用,着重发挥教学实践环节的功能,鼓励高校师生在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中,开展具有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
2.高校要强化师生参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激励力度。
在对高校教育模式的改进中,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要把教学工作作为基本出发点,并要求教师在进行应用开发研究中,要将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作为基点,来推动科研成果向产品开发、技术服务与政府决策等方面进行快速转化,并为学校教学资金进行多元化的筹集。此外,应对地方在区域经济建设的教学实践、与科技成果的转化中作出贡献的教师,加以奖励,并以此鼓励更多的教师投入进区域经济建设的产学合作相关项目中来。同时,在进行职称晋升与提拔的工作时,高校要加入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创造等内容,把专利实施、成果应用作为职称评定与职责考核的重要因素,并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对待。
3.构建服务平台,完善合作机制。
高校在进行与区域企业的信息沟通时,要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来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实习场所,使高校科研成果能够得到迅速的转化,从而将人才培养基地建立成能够真正在节约科研教学资金的基础上,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场所。当然要搭建好校企的沟通平台,还要对校企双方的沟通合作制度以及利益分配制度进行完善与强化,并要规范与完善科技成果的价格评估认证体系,从而实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学、科研、实践三大方面的统一结合。
4.加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与创新性建设。
高校在注重对人才培养和科学服务这两大功能发挥的同时,也要增强对其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视,建立健全高校对区域经济的服务体系,进行科研的发展建设,并依靠转化的科研成果,以及社会的物质资助,来进行先进设备与师资力量的大力引进,从而保证其良性的发展。或者通过区域间的协作,使两所高校就这一问题,进行积极的交流,以此深化对社会服务的认识。此外,通过校企间的合作,还可以增强高校科研项目的实用性。在对高校的社会服务体系进行建设时,可以通过转让科研成果、加大对师生的激励等方式,来促进校园内创新性建设。
四、结语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高校如何发挥其自身优势,培养出适合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以及如何应对在校企结合中产生的问题,已成为现今高校所关注的重点。笔者针对上述情况,从高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入手,对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建设中所存的在参与区域经济建设中,高校缺乏实质性合作,在校企双方的相互合作中,高校存在人才流失问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高校更好的贯彻办学理念,于服务区域经济有所帮助。
东南亚语种就业篇七
浅谈交互广告学科设置与高校人才培养论文
信息技术变革着人类社会,使人类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改变着人际沟通的规则,广告作为人类沟通的商业行为,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正面临着革命性的巨变。中国广告业从招贴画到因特网广告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风雨历程。最初,广告通过物理的媒介进行传播,然而随着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广告也可以通过数字交互媒介进行传播,媒介的差异导致其策划、创作、设计、运营方式的不同。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广告业带来的诸多问题,同时又为我们提出探索价值的新问题,媒体技术的革新、信息传播模式的拓展,广告形式不断变幻,刺激我们神经的陌生感。这正是广告界和实业界面向数字化转型时期的一场及时雨。
1.交互广告与传统广告
交互广告的发展与运用紧随信息时代的步伐,自1994年10月14日wired杂志在其网上广告以来,传统广告不能代替的强大生命力,广告活动的交互性特征,由此成为新的.广告传播形式的代名词。一方面,作为信息传达的行为和意图,人类最初的广告与我们今天的广告并无二致,广告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传”与“受”,以及针对“受”后的信息反馈,进一步对广告宣传活动实施调整其实就是一种互动;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信息传达的方式和媒介,基于网络、数字技术的交互广告无疑极大地延伸了信息传达影响力的维度,其即时性、适应性等特征进一步强化了信息传达的实效性和可控性,并将对广告主和广告受众带来无穷的灵感和全新的体验,对于从事髙校广告学研究、广告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新的课题。
2.高校交互广告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
髙等院校的学生把交互广告的发展与运用纳入日常生活,研究并运用它就成为当今大学生在观念行为上的一种先进与时尚。中国广告业内已经有了敏锐的认识,已经产生探索新出路的热情,但髙等院校里开设交互广告学科的很少,多数停留在传统广告的教学思路上,对于市场上的主要交互广告形式,基本上以技术教学为主,缺少新技术、新理念与广告理论的融会贯通,然而紧随时代步伐的广告设计大学生开始尝试交互形式,他们大胆利用交互手段,为的是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的沟通模式并为之服务。学生对于新媒体的新形势、新技术吸收很快,但由于课题新,遇到的困难很多。因此,髙等院校缺少对交互广告作系统的基础教学,交互广告学科的设置就迫在眉睫。
10月,广州美术学院率先在装潢艺术设计系开设了为期两周的交互广告可,授课对象是四年级毕业班的广告专业本科生,授课和完成作业的过程暴露了交互广告这一新领域的教学难点,以学生作业为例进行剖析,作业要求:选择一个熟悉的或感兴趣的品牌网站,分析它的市场背景、品牌内涵、目标消费群、媒体技术结构特征、用户使用情境、采用的交互机制以及信息构架,以此为基础,对这个网站重新进行信息构架,画出信息构架草图,并设计出网站首页。大部分本科生对新知识的总体理解力很强,创作出可以直接投入市场使用的才华横溢的作品,但是他们普遍对“媒体技术结构特征”和“用户使用情景分析”的描述表现出困惑,正是这种困惑促使我们对交互广告学的研究与学习。灵智大洋广告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施密特勒曾说过我们必须拆除把广告中最有创造力的人才和开发因特网的专家分开的障碍。”交互广告涉及的学科众多,包括计算机科学、运筹学、营销学、传播学、广告学、消费者行为学、设计艺术学、统筹学等多种学科,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尤其需要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的能力。
3.交互广告学科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之前景
交互广告课程的设置应围绕着以上学科进行综合教学设计,目前国际上对交互广告的研究基本上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对交互市场营销的研究、对交互广告的传播载体的研究,交互广告的定义、交互广告的实际交互性与感知交互性的试验研究,消费者对广告的感知交互性与对网站的态度、对品牌的态度和购买意图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对交互广告效果测评的研究。美国、日本、欧洲的交互学科建设较为领先,其课程集中在.?综合课、交互广告、数字传播和在线直接回应。类似的本科课程还包括数码影像图形创作、视频作品创作、试验声响和电子音乐创作、网页互动及多媒体光盘互动设计等。学生可以在一个真实的创作产品环境在线工作,并可以直接与从著名广告代理公司请来讲者和客座教师对话。这些国家的交互广告人才培养方法和课程设置给予我们很好的示范,面向未来的交互广告人才的培养,应重视培养他们对交叉知识的学习,并且应着重培养他们综合运用交叉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以便更好适应信息技术带来的广告变革。
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适应性结构化关系,以及先进的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让我们看到交互广告让广告模式从传达上升到互动沟通,所带来的将是人类社会大踏步发展,所以交互广告理论的铺垫,对于广告学子步入信息时代,踏入社会,以及面对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对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均是一个前沿的思维与准备。广吿与市场是密不可分的,让髙校广告专业学生了解当今广告的前沿面貌,开拓学生的视野,树立扎扎实实做学问的范式。
东南亚语种就业篇八
校语文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联系紧密。现阶段,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其教育教学模式也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及专家开始意识到这门课程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艰难的,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错误,而高校语文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亦是如此。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复合型人才的定义和特征,接着分析当前高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高校语文教学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融合的具体路径。
一、复合型人才概述
(一)定义。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指具备两个及以上的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创新人才,不仅包括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多重复合,而且也涵盖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复合。所以,“复合”二字代表了不同两者及以上的有效交融,既要在专业技能上有所突出,同时又要拥有其他技能。
(二)特征。首先,复合型人才具有综合性特征。主要表现在:雄厚的理论基础及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有助于能力培养,但并非是不同学科能力的单纯堆积,而应当扬长避短,基于多重能力来增强综合能力,并且发挥其综合效用。其次,复合型人才通过多学科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交融而实现对已有知识和能力的突破,换言之就是以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提出可行的对策。当然,这不仅是人们创造力的激发,更是人体智能的逾越。
二、当前高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落后。当前,高校语文教学仍采用落后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不仅使课堂氛围变得沉闷而不活跃,而且也难以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如果长期处于这种被动式的教学环境中,那么学生就很容易丧失学习动力和激情。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本应占据主动、积极的地位,但因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忽略了其主体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视不够,亟须进一步提升。
(二)创新思维缺乏。在高校语文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多陈旧、老套,形式也较为单一化。在此情况下,大学语文教材循环往复,但“换汤不换药”,无法得到及时更新。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滋厌烦心理。而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在于:我国高等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大学语文作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其覆盖面宽广、知识丰富。现有文学素材中具有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但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素材系统,高校语文教学应在素材更新上发挥积极作用。现阶段,由于我国高校语文教材没能得到更新,加之形式也无法得到创新,所以进一步制约了我国高校语文教育的发展。此外,任课教师的创新意识薄弱、教学体系的落后等诸多因素,影响了高等语文学科教育的进步,同时也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人文素质不受重视。素质教育倡导“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似乎已发展为一种固定化的口号,但是很多学生进入到大学后就不再有这般感觉。高校语文教学应遵循听、说、读、写四大基础性原则,并始终围绕这一原则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文学类学科,大学语文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其所覆盖的文学、处世、人性以及为人等内容,构成了我国高校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倘若只开展语文实践教育或人文素质教育,都是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片面化解读,而且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前,高校语文教学多采用“听、说、读、写”模式,不仅僵化了现代语文教育思想,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文化灿烂,其文学瑰宝也亟待我们挖掘。
三、高校语文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融合路径
(一)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渊博学识
高校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而且还要拥有渊博的学识,不断追求学者化风范。所谓“学者化”,就是指从事高校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教师应是与文学相关专业的学者或专家,其主要包含两种涵义:①知名学者或专家担负起高校语文课程教学的任务,上世纪初就不乏名师执教的传统,比如沈从文、闻一多和朱自清等,而改革开放以来,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仍然保持这样的传统;②对于已从事于高校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当将“成为一代名师”视为前进的方向。另外,任课教师要对不同的文化领域或层面进行涉猎,丰富自身的人文学识,将自己经历过的坎坷道路、积累到的人生经验、体验过的生活经历以及参透过的人生哲理与语文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形成对自然宇宙、社会生活、人生理想、历史文化、教育教学等的深入理解,并使其融入到整个语文课内外教学过程中,悄无声息地感染并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生活保持乐观,对人生存有信念。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高校语文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功能。而且,在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时,教师要做到灵活、机智,熟练地掌握不同教学方法的使用,结合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因素以及课堂氛围等,遵循“因势利导”原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譬如体验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提问式教学等诸多模式,打破“教师中心化、教材中心化、黑板中心化、课堂中心化”的落后局面,专注于文学作品赏析和情感培养,引导学生鉴别文学趣味,感悟人文意蕴,纵情观赏我国文学之风景,进而达到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营造多元化教学环境,突破单纯的课内教学气氛,将教学延至课外。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因此,可通过创建文学社团、举办人文讲座、设立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文学知识竞赛等,创造生动的、积极的人文氛围,以此培育更多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断磨炼自我意志,逐渐培养对本民族、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的情感;树立起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将文学知识以体验感悟或亲身实践的形式渗透到自我文化生命与知识血肉之中,慢慢汇聚强大的人格力量。
(三)拓宽专业学习,实现主辅相结合
我国大部分高校都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现状,在招生录取上,采用文理学科划分方式,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贯穿相邻专业课程,扩大语文学科覆盖面,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其他专业的知识,从而为学科交流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培育了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采用这一招生方式后,学生对所学专业或学科具备深入的了解,通过结合现实情况来调整院系专业,不仅有效避免了大学生因知识面狭窄而“漏洞”百出的.尴尬局面,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辅双修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其适用范围较广,能够调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积极性。所谓“主辅双修”,就是指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中心,基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由学生自主选择两个专业,其中一个是主修,另一个是辅修,结合各高校具体规定,主辅双修课程必须达到学分比例,方可准许毕业。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不仅节省了教育成本,而且提高了我国科技竞争力。另外,也可将大学语文作为公共选修课供学生学习。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很多跨学科或专业的选修课程,其知识覆盖面较广,涉及了文学类、艺术类、理工类等专业,比如中西方文学史、文学作品鉴赏、名著阅读、摄影入门等诸多千奇百怪的课程。开设这些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睿智地使用社会,从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言行层面,人们的言行举止无不凸显其文化修养,展现其文化素质。由于受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很多文人雅士无不具有高尚的道德思想、纯真的艺术操守以及较高的文化修养等,这些均是人文素质的客观体现。高校大学生应在时间的积淀下找寻语文学科的真谛,并从言行层面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在内涵层面,内涵修养可通过外在肢体进行表现。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内涵修养和外在肢体才能成为有意义的人,但这一切都需要依赖于大学语文学科。由于该学科拥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汇聚我国大量的文化传统、东西方先进思想以及经典文学作品等,所以高校语文教学有助于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纪楠.浅谈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及意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1).
[2]刘忠喜.试论高校语文教学与复合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j].语文建设,(3).
[3]黎红.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文教资料,(19).
东南亚语种就业篇九
一、應用型人才培养是我校未来发展趋势
每年的毕业季,在我国都出现一种结构性怪现象,即学生老是喊着找工作难,企业喊着招工难。造成这种“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格局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知识结构满足不了企业需求,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企业的实践性不强。这也就是业界经常说的产学落差比较大。如何缩短产学落差甚至达到产学零落差则是当前和今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20xx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大学扩招后600多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职业技术学院,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这无疑为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供了一个方向性指导。
我校响应教育部号召,有幸入选首批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则成为了今后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二、社会环境对我校应用型发展战略的误解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对我校应用型发展战略的误解
虽然应用型人才发展已经成为了我校未来发展的趋势,我校也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但是社会环境依然对我校应用型发展战略存在着疑虑和误解。具体表现在:
1、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培养基层工人
很多家长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误解,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毕业后就是下基层当工人,东莞人比较保守,都有望子成龙的思想,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毕业后能够在写字楼里从事比较体面的工作,而不是充当“工业的黑手”。持有这种思想的人不在少数,无疑这不利于学习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
2、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是降格的表现
很多学生、家长甚至高中老师存在着一个印象,认为应用型人才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型就是职业教育,如果东莞理工学院发展应用型,那么不是自损名声,将自己公办本科的身份直接降格成职业教育,这样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没什么两样?特别是这次的试点,广东省主推东莞理工学院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这就进一步加深很多家长的印象,认为东莞理工学院未来的发展之路跟职业技术学院一样的,这本身就是降格的表现。
3、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不利于学校招生
除了学生家长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不理解外,学校的老师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误解,也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不利于学校招生,从而不敢大肆宣传,这就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在我校推广增加了难度。
(二)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误解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
1、学校宣传力度不够
学校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职能部门本身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着模糊认识,从而使得社会各界不了解、也不熟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意义。这其中必须要求学生、教师、家长明白何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与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有什么不同。一般认为,应用型本科人才与研究型本科人才是本科教育平行发展的两个层次,而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应用型高职高专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高低不同的两个层次。与研究型本科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重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而非发现新知的能力。在应用型人才系列中,应用型本科人才重在培养“能够把原理性知识转化为运营、管理以及运行决策的人才”,而高职高专教育则重在培养“能够运用智力技能或操作技能,把运营、管理以及运行决策变换为物质形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人才”。[1]
2、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存在着误解
社会各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着误解,不了解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内涵以及发展要求,从而盲目的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就等于培养学生成为产业工人。这就必然会产生发展应用型战略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产业工人的疑虑[2]。
三、推动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建议
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已然成为了我校发展的大趋势,实际上我校也一直致力于探索建立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之路,应该说我校的发展战略是与教育部的决议不谋而合的。不过,面对着社会舆论的压力,在主推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过程中,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宣传力度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误解,因此,学校应该利用媒体的力量,加大应用型人才战略目标的宣传力度,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观念能够深入人心。这样的宣传可以考虑三步骤:首先,定期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讲座,让师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熟悉和了解,从而让师生对学校的战略有信心,通过师生特别是广大学生向家长以及社会宣传应用型发展战略的意义;其次,将校园开放日真正的办起来,定期的聘请学生家长、企业以及媒体来学校参观,让社会各界了解理工学院、了解应用型培养战略。最后,深入全省高中,宣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含义和意义,让高中的老师和学生了解其内涵,为学生报考理工免除后顾之忧。
(二)练好内功,切实有效地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除了向外界大力宣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外,最重要的还应该是练好内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改革。具体来说:
1、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当前,我校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由于受到教师自身水平、教学条件、社会舆论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过多的强调学生理论知识的储备,而轻视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这却正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要转变观念,以校企合作作为突破口,将人才培养的目标转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除了懂得理论外还必须懂得实操。对于当前我校各专业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理论基础知识是不缺的,最缺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有必要将企业引进学校,树立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观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该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策略。比如,经贸系开设“经贸大讲堂”,每学期聘请企业专家来校为师生讲学,协助广大师生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同时,经贸系在寒暑假组织夏令营和冬令营,组织师生到企业特别是企业的工厂去参观、学习,感受企业的氛围,了解工厂的运作。这些都无疑会推动应用型人才发展战略。
2、人才培养方案的再设计
人才培养的关键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四年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关键是其在开学之初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怎么设计的。为了适应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应该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将本着“基本理论+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以缩短产业落差为目标,依托于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充分吸纳企业的建议和意见加以完成。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再设计,应该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产学实验班的建立等多方面入手加以进行改革。
3、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建构
传统的本科培养评价体系只是留于学校层面,即便是企业参与也是浅层次的走形式,使得人才评价体系流于形式。学校应致力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建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突出企业的作用和参与,构建出学校、学生、企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应更具有指向性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评价标准和方法的确立。
学校应协同相关企业制定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应该说,很多企业都有一整套的培训员工的体系和标准。充分综合这些已有的标准,并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制定一整套综合评价体系和标准。使得在企业实施的教学活动,将会采用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办法制定评价标准。这样更能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企业技术人员会更得心应手。同时在教师的辅助下,能够保证这些评价标准和方法不会偏离高等教育的要求。制定这些标准的同时,也将充分考虑企业的特有属性[3]。一般来说,东莞本土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企业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规范性,其企业文化强调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做事的程序性,这与高校要求的评价规范性是一致的。
(三)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
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就应该发挥校友的作用。在“教师——学生——校友”之间形成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即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应用型技能,等学生毕业后以学校校友的方式向社会宣传学校的同时还可以回到学校向师弟师妹传授经验,从而真正形成“在校期间,我以学校为荣,毕业后,学校以我为荣”的氛围。虽然我校建校时间比较短,但是算上专科时期,我们的校友特别是在东莞工作的校友数量还是很多的,有些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就应该将这些校友资源整合起来,可以定期举行茶话会、座谈会等将校友请回学校,加强与这些校友的联系,让这些校友定期的以讲座的方式给我们的学生传授经验,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及时地了解校外的实际情况,做到学习有的放矢。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校友的亲身经历,向社会宣传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减少社会的误解,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东南亚语种就业篇十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构建体科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实践数学管理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面论述了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校教学管理体制
一、构建本科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1.建立和完善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体系。
要建立课程管理委员会[1]。课程管理委员会由各个学科中的教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用人单位组成,主要负责课程的设置、审核和管理。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分两级设立,一个是学校层面,另一个是院(系)层面。学校层面设立的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院(系)层面设立的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院性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管理委员会中既有懂管理方面知识的人,又有懂高深专门知识的专家,既根据市场需求,又根据学生需求,使管理委员会发挥组织、指导、评估、协调、宣传的功能。
2.课程体系应设置一定比例的本科生科研学分。
将本科生科研纳入本科生培养计划,参加科研是本科生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凡达到一定要求,参加科研的本科生便可得到科研学分。科研学分的设立,使本科生尽早接触“真刀真枪”的科研,对加快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及日后更高水平上的科研将大有裨益。
3.构建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本科生课程结构。
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可以通过设置三个课程模块组构建完善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2]。
(1)新课程模块:按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建立起新的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到课程形式等都应围绕“研究”这一核心词汇进行;
(2)专业课程模块:专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而设置的课程,培养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所必须的研究方法,训练研究能力,端正研究态度,提高研究意识,提升研究素养;
(3)研究性课题模块:为学习者开设研究性课题,围绕某个主题建设综合课程,让学习者有机会运用他们的研究性能力去研究真正的专题。
4.适当开设综合性课程。
综合化是当今课程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家都开设了不同形式、不同数量的综合课程[3]。当代许多重大科学问题即全球性社会问题,如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生态保护、能源消耗等为题都需要综合治理,要求课程内容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质。只有重视课程的综合化,才能向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认识不仅符合科学综合化的要求,而且富有创造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更好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5.开设一定数量的创新理论、技能的课程。
创新理论与技能是构成大学生创新素质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大学生通过创新技能的训练,可以提高创新思维速度,拓宽创新思维广度,扩大创新思维深度。美国麻省理工学az院早在1948年就开设了“创新力开发”课程。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各县都创办了“星期天发明学校”,1974年又创办了“少男少女发明俱乐部”,开展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经过学习培训以后,发明创新的效率提高10倍。
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根据专业教学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安排一定时间的专业野外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见习、专业考察等,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根据课程需要设计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成为学生验证、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增加社会实践项目,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社会的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建新型的教学网络。
社会经济发展是教学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大学教学与社会经济实践相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活水之源,而且可以形成一个完备、开放的教学过程,弥补学校培养人才的不足之处。将课堂教学和完成科研、生产任务统一于一个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学校与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形成一个适合人才培养的开放的教学网络。 3.建立双向教师流通机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
高校可以聘请研究机构、产业部门的科研人员担任教师,产业部门可聘请高校、科研机构的教师担任生产项目负责人。建立这种双向教师流通机制,可以很好地整合产、学、研各部门的人才资源,为教师队伍的成长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1.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
学校管理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科研机会,在科研中使学生体味科学道路的艰辛与快乐,吸引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雄厚的科研实力,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许多高校规定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应给予相应的学分;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等各种学术活动。例如湖南大学的大学生创新计划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创新研究,接触工程实际,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
举办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把创新实践寓于活动之中,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如国内外有的高校举办的“创新俱乐部”、“创新社团”“各种学术沙龙”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学校还可以委托这些创新团体完成一些科研项目。
四、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加快考试改革,完善评价体系。
加快考试改革,使考试制度规范化、考试内容多元化、考试形式和题型多样化、成绩构成多样化、成绩评定科学化,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试形式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多样化,除传统的笔试外,还应增加开卷、半闭半开卷、口试、讨论、撰写论文、产品设计、产品制作及实验操作或制作等,并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提倡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方法,探索科学评判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严格平时考查,成绩构成多样化。
2.积极探索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途径。
配合“选课”制,教学管理部门在每学期开课前将必修课、选修课及其授课教师基本情况予以公布,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学校可以印发选课指南,包括选课原则、选课办法、选课程序、时间安排及选课单等;组建由学生组成的教学信息员队伍,通过电子邮件、书面调查报告、当面汇报等形式向教学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反馈教学信息;建立学生关心和参与教学研究制度。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师一起对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
3.促进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派管理人员到兄弟学校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把工作做细、做精,使之成为行家里手,同时还鼓励他们在自身岗位上争先进、搞创新,对作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逐步形成一个有力的高质量的创新型管理团队,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钟丽萍.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5.
[2]张洋.基于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5.
[3]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4.
[4]匡令芝.高校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d].湖南大学,,10.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004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