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金坛区高中篇一
这位牧羊人,不知道1914年的战争,也不知道1939年的战争,他天天和树打交道,和树相依为命,他用心灵的语言和树谈心,默默地交流,过的是“淡泊生活”。他通过亲身经历证实了孤独者“找到了过得美满幸福的好办法——爱让生活多份阳光”。
这位牧羊人几十年置身于荒无人烟的地域,他每种下一棵树,就感到在人世间就又多了一个亲人。他的事业是“堪与上帝比美的事业”。由于充满了改造现实世界的强烈愿望和对树的极度热爱,这位牧羊人在实践中逐渐发现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他深深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后人造福。
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人生充满忙碌,但人们依然可以选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繁琐而艰辛,但宁静的心灵和满腔热忱会弹奏出精彩的乐章!
爱是人生之源,一个人的心中倘若没有爱的泉水,那也就不会有人生的绿荫。有了爱,纵然是满眼阴云、遍地荆棘,你都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无限的迷恋和神往。爱造就人成为独一无二的动物,物质的贫缺只会导致人生的艰难,而爱的匮缺则会使人生空虚和灵魂孤独。
令人心痛的是,在这个越来越崇拜物质的年代,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物质左右着他们的心灵,其心灵世界犹如干涸的沙漠。心不乏则身不累,有人说,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这样的人,其生命一定是阳光般灿烂炫美。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还是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
爱能使人懂得忧伤与痛苦,同时也能使人摆脱忧伤与痛苦,令平凡的生活充满情趣与意义。英国著名诗人兰德暮年时在一首诗中写道:“我不和谁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热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兰德的这首小诗表现了一个走进暮色的老人通达从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宁静淡泊、铅华洗尽的人生境界。爱让生活多份阳光,种树的牧羊人不也正是如此吗?
人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为追求心中的'光明耐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爱是一种德行,崇高的爱,不但能体验美,还能创造美。爱是种子,谁播种爱,谁就能收获美丽。
金坛区高中篇二
微风带着寒意,轻轻地吹绿了树梢,吹醒了田野,吹化了松花江……在我眼中,家乡的春是有着独特景色的春。
我的家乡哈尔滨是一座四季分明的城市。每个季节都有它特有的魅力。很多人都知道哈尔滨的冬天,是冰的世界、雪的海洋,是一个让人欢愉的童话世界;哈尔滨的夏天,乐声悠扬、微风徐徐,是一个消夏避署的好去处;哈尔滨的秋天,硕果累累、五谷丰登,肥沃的黑土地是祖国的大粮仓。但却很少有人了解哈尔滨的春。
春意盎然、阳光明媚、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等等,这些寻常春色一直都是在文人的笔下流淌……可哈尔滨的春天真的是这样吗?
南方的春,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来到了身边,溢满大家小巷。那是在绿色世界中的春、在微风细雨中的春、在鸟语花香中的春……而哈尔滨的春,是在白色世界里的春、在冰河流水里的春、在鸟唱枯枝中的春。
北方的春,总是要来的晚一些,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样子,只能在哈尔滨人的脑海里想象着。乍暖还寒,四月雪舞,“乱穿庭树做飞花”的景象也时有发生。家乡的春,总是需要反反复复地冲破凛冽的北风和反攻的寒潮才能降临人间。早春时节,满眼都是还未完全消融的积雪,偶尔享受几次暖阳的轻抚,有的蒸发了,有的化成了水,还有的在夜晚又结成了冰,第二天再化成水……如此循环着。
家乡的春,虽然会晚,但从不缺席。
无情的北风呼呼地刮着,已是三四月份的天气了,还需要穿上厚厚的棉衣抵御倒春寒的偷袭。寒风吹的树木都快抵挡不住了,发出嗖嗖的呻吟声。可他们仍没有放弃对生命的向往,你看那荒芜的土地上,有奋力探出头的小草,在努力地向人们宣告春天的脚步近了。更加让我惊喜的是,我永远都不知道会是在哪个清晨醒来,翠绿的嫩芽儿爬满了树梢、苍翠的小草铺满了大地、紫色的花瓣布满了枝头、出巢的小鸟唱起了欢歌……挨过料峭的春寒,万物苏醒,乘风破浪,它们蓄力了漫长的时间,终于在最后一刻爆发,浸染全城。放眼望去,漫天繁华,尽收眼底,给人们长久的期待带来了无尽之美。
哈尔滨的春是凄美的,是幽香的,是充满希望的。风,柔柔地吹;枝头,悠悠地闪;明媚的春光,洒在身上,暖在心里。站在春天的门槛,不得不感叹,哈尔滨的春天来得实在不易!如果可以,我愿做一朵春天的花,在人生路上,奋力生长,尽情绽放。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028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