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教育文化理念心得体会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14:02:36
监狱教育文化理念心得体会
时间:2023-08-07 14:02:36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监狱教育文化理念心得体会篇一

第一段:引言(包括问题/现象的提出)

监狱教育的目的是帮助罪犯认识错误、改变思想,为他们的重返社会做好准备。然而,长期以来,监狱教育很少得到关注和重视。作为一个监狱教育工作人员,我深入研究了监狱教育的文化理念,对监狱教育所产生的效果和变化深感兴趣。在此,我愿分享我对监狱教育文化理念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正文1(简要介绍监狱教育的文化理念)

监狱教育的文化理念主要是指一种帮助罪犯修复自我、改变行为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认为,罪犯作为人类,他们也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他们也有权利接受教育和受到文化的熏陶。监狱教育的文化理念强调教育工作者应该从根本上改变罪犯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使他们认识到罪行的错误,并帮助他们逐渐回归社会。

第三段:正文2(具体讲解理念的实践和产生的效果)

监狱教育的理念提倡关注罪犯的自我修复能力,通过培养罪犯的认知能力、职业技能和自我价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实践中,监狱教育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课程和文化活动,激发罪犯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这些教育活动有助于罪犯积累知识,拓宽眼界,并且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第四段:正文3(对理念的分析和反思,并提出建议)

监狱教育的文化理念是一种积极的尝试,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监狱教育的资源和条件不足,很多监狱缺乏供罪犯学习和接受文化熏陶的场所。其次,一些罪犯对教育缺乏积极的态度,他们可能在教育过程中遭遇内外因素的干扰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监狱教育的投入,并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罪犯解决内心的困扰,激发他们对教育的积极性和意愿。

第五段:结论

监狱教育的文化理念是帮助罪犯认识错误,改变行为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种理念可以有效地改变罪犯的行为和世界观,帮助他们回归社会。然而,监狱教育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加大对监狱教育的投入和改善监狱教育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监狱教育的目标,为罪犯的改造和重返社会做出贡献。

监狱教育文化理念心得体会篇二

监狱教育文化是指在监狱内部,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囚犯进行教育,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修养和文化素质的过程。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监狱教育文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起到惩罚作用,更重要的是帮助囚犯改变自己,重新融入社会。本文将分享我在监狱教育文化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了解犯罪背后的根源

在监狱教育文化中,我第一次了解到犯罪背后的根源问题。很多犯罪行为并非单纯因为个人道德缺失,而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失败等多种因素导致。在教育囚犯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侧重于对犯罪行为的谴责和审判,更要深入探究犯罪行为背后隐藏的各种问题。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并正视这些问题,才能找到更切实可行的教育方式,帮助囚犯摆脱犯罪的泥潭。

第三段:培养囚犯自我认知和责任感

在监狱教育文化中,培养囚犯的自我认知和责任感至关重要。通过教育课程和辅助活动的组织,我见证了许多犯人从内心深处产生的触动和转变。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错误,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引导他们正视自己的问题,更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并纠正错误。只有囚犯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拥有从内心深处改变自己的愿望,他们才能真正从监狱教育文化中受益。

第四段:促进囚犯文化素质的提升

监狱教育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提升囚犯的文化素质。通过开设各种文化课程和活动,我们帮助囚犯拓宽视野,培养兴趣爱好,并且推动他们接受高尚的文化熏陶。我发现很多囚犯充满了潜力和才华,他们只是因为各种原因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通过监狱教育文化,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重新认识自己、发展自身潜力的机会。只有通过提升文化素质,囚犯才能够在重返社会之后更好地适应和融入。

监狱教育文化不仅仅是为了囚犯个人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为了社会整体的进步和繁荣。囚犯的改变不仅对他们个人有利,也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当一个囚犯经过教育文化的培养后,他将带着改变的态度和行动走出牢笼,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因此,监狱教育文化在提高社会安全、减少犯罪率、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监狱教育文化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其重要性和影响力。通过了解犯罪背后的根源问题、培养囚犯的自我认知和责任感、提升囚犯的文化素质,监狱教育文化不仅改变了囚犯个人的命运,更为整个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变化。希望在未来的监狱教育文化中,我们能够更加注重个体的关怀和引导,为囚犯的改变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监狱教育文化理念心得体会篇三

监狱教育文化是指在监狱中开展的一种特有的教育活动,它不仅仅旨在对囚犯进行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培养囚犯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振作,最终实现社会重新融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有幸在监狱教育工作中有所参与,深受益于这一过程。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经历,分享我对监狱教育文化理念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监狱教育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教育改造,人人有责”。监狱作为惩罚和改造的场所,其目的是通过教育机会和环境改变囚犯的行为和思想。在监狱教育文化中,教育改造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和犯人的责任,更是全体员工和社会各界的责任。无论是在给囚犯开展知识教育还是心理辅导,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囚犯提供积极的改造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心”的理念,它不仅号召了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感和付出,更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次,监狱教育文化理念注重个性化教育。每个囚犯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他们的犯罪原因和行为特征各不相同。因此,只有针对个体的差异性进行精准的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对囚犯的全面了解和把握,通过心理测试、访谈和行为观察等方式分析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为其量身定制教育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尊重每个囚犯的独特性和个人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权和尊严。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针对他们的问题提供协助和支持,促进他们的成长和改变。

再次,监狱教育文化理念倡导艺术教育的力量。艺术教育在监狱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不仅能够启发囚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监狱教育中,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和机会,例如音乐、绘画、书法、戏剧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发现艺术教育能够激发囚犯内心的激情和渴望,使他们感受到美和希望,从而激发出积极向上的动力。这种力量是其他形式的教育无法比拟的,它可以深入人心,为囚犯的心灵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我认为监狱教育文化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监狱不仅仅是一座高墙和铁窗,更是一个有机的教育场所。在监狱教育中,我们关注囚犯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心理状况,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学习和发展机会。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和课程,我们帮助囚犯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从而增加他们未来融入社会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每个囚犯都是一个有尊严和潜力的人,只要给予他们适当的教育和资源支持,他们就有可能重新回到社会,并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总之,监狱教育文化理念的实施对囚犯及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通过参与监狱教育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力量。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改变囚犯的行为和思想,帮助他们重建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同时,监狱教育工作也提醒我们,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每个人的广泛参与和努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坚守初心,不断创新和改进,为囚犯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改造机会,助力他们成功重新融入社会。

监狱教育文化理念心得体会篇四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任务更多地由“传授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立足于激发和培育高昂而持久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终身学习,随时随地学习。而教师需要率先接受终身教育,这也是新世界教师职业的基本条件。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发展成人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的积极参与必将推动终身教育的发展,而终身教育的发展也将为教师提高素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为坚实的保证。

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现代教育必须以思维教育代替记忆教育。因此,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只有主动接触新事物,积极探索善于观察和总结,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学工作才能不断有新的进展,才能有所创新。

根据教育“三个面向”的战略指导方针,教育要面向世界,着眼未来,就必须学习发达国家在师资培训方面行之有效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不仅要请进来,搞智力引进,还要走出去;不仅要派教育科研人员走出国门,还要支持和选派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走出国门,进行考察进修,掌握第一手的先进教育教学资料,了解教育的前沿动态,研究国外教师的素质现状及提高教师素质的方法和途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只有不断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增强实施教育的能力,教师才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监狱教育文化理念心得体会篇五

空闲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教育新理念》这本书。通过阅读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只有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才能与时代同步,才能有足够的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学生。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改变与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当你以批评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出发,而不真正是对学生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学生都应是有天才的一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特别是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无疑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学生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教育新理念》中,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了。

目前,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有时也迷失了方向,把握不住了重点,一学期下来不知道让学生们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对自己教学产生了怀疑,不知从何处入手。这不由得引起问们深思的是,教育的真正功能究竟是什么?在文中,袁教授给予了回答。他提出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其中包括两层含义。

其一:对教师而言,教会学生致知的方法,求知的渠道,学会判断知识和信息,要比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本身是多变的,不断更新的。

其二:现代文明的成果并不能通过传授内化成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那么,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智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这不由又落实到最根本的就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究竟应该教什么,怎样教?通过阅读《教育新理念》这本书对我真的收获不浅!

监狱教育文化理念心得体会篇六

根据学院的总体安排,结合学习活,开展了研讨活动。通过学习,深受启发。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我院由三校合并近十年来,经过整合和融合,取得了可喜成绩,也面临诸多难题,尤其面临加快发展的艰巨任务。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有待进一步更新,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教师,还存在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的情况。所以学校要严格管理制度,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把优秀教师和教学资源向教学倾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最基本特性,也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把精神文明教育同道德品质教育紧密结合,使受教育者能够自觉遵守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树立守法、用法、护法的法治观念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从业观念。

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又培育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品和过硬的技能,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始终把实际应用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途径,以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职人才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目标。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加大投入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现代化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根据国内外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高职学生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模拟实训——实际应用”的链式培养模式进行,充分利用现代先进设备和管理经验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成长,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人才定位和培养规格的必由之路。

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是实现人类社会文明发达的源泉,是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动力,也是青年学生成才与成功的保障,更是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的灵魂。

为此,要在学科专业建设工作中,体现学科专业建设与现代职业岗位群相结合,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的原则,实习产、学、研一体化,从学科专业建设入手,精心打造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是高职教育的自身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如办学体制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学科专业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等。二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呼唤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职人才。三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高职人才。要培养高职学生的事业开创能力,运用已掌握的职业技能投身经济建设的大潮,甚至能够以独特的视角、独有的技能、独立的见地在某一技术和管理领域一显身手,为经济发展做出更突出的贡献。

作为高职教育战线的一员,人人都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作为财务人员,要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意识,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和为教学、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为湘潭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作出我们的不懈努力。

监狱教育文化理念心得体会篇七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教育是人学。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

(二)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学生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

教育需要严师,但更需要“爱”与宽容。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一名教师应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体谅学生的“不成熟”,宽容他们一时的过错。

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胸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广阔的心胸;宽容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让他们先做一件好事,然后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时,做好事后心灵深处的旧我和新我是怎样论战的,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生活中许多有特殊天赋的人、有着异乎常人的大智慧的人,一开始通常不会被人理解,反而被称为愚蠢或傻瓜。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需要教师关注个性差异,允许每个学生自由地发展与个性充分地张扬。我们对待学生不能象“割韭菜似的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我们应当善于用欣喜的目光去发现去培养有独特个性,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与鼓励作为给学生们的礼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天才出现。

以上只是我的几点感想,其实书中的每条建议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我想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将这些教育智慧赋注于教育实践中,努力成为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师。

监狱教育文化理念心得体会篇八

有人说:读书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在课余时间,我有幸拜读了《教育新理念》这本书。这本书阐述了:作为教师究竟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理论,转换哪些旧观念。在教育模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在转换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应如何去做?通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反观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出发,而不真正是对幼儿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由于个体差异,绝对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孩子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孩子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有天才的一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欣赏者”。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特别是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同时袁先生提出的“知识的综合与知识的综合教育。”也让我颇多受益。书中举了个鲜活的例子:一位教初三数学的教师向全班学生提出——教室的体积有多大?这个问题的每一个具体知识对初三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简单的,可是把它们综合起来(先利用身上的尺量出教室的长宽高再计算)解决一个问题时,全班四五十个同学却一筹莫展。这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是“我们的学生普遍的考试成绩都不低,他们对相当精深的专门知识都能掌握。遗憾的是,在生活中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很低,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他们是完全拥有的。”与之相反的是大神探福尔摩斯的例子。福尔摩斯的各种专业知识非常有限,有的甚至为零,却能够无所不通、料事如神,这靠的是在需要的时候他能调动所具有的有限的知识,当他觉得知识不够用时,能及时补充。从这里我也联想到了我自己。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平时看有关语文教学的文章,读文学作品,听语文课我是乐在其中,而听其他学科的教研课我就不得已而为之了。因为我一直认为既然自己是语文专任教师,教好我的语文课足已。事实上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提出“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每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而要使学生能够“沉浸其中”,教师首先要进入这一“境界”。我们不求胜任二三门课程的教学,但有必要熟悉学生所学习的全部内容,能够在学科间相互沟通。

袁振国教授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关注现实。在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事例典型吸引人,文笔通俗而优美,文中所阐述的观点,我觉得有很多自己以前朦朦胧胧仿佛感受到的地方,经他或以事例说明或引经据典般地娓娓道来,不觉大受启发。对于文中倡导的“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以及学会如何生存。”有了更深的认识。

因此,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急迫了。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吸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09900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