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走访慰问老师心得体会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30 02:42:40
职高走访慰问老师心得体会
时间:2023-08-30 02:42:40     小编:影墨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职高走访慰问老师心得体会篇一

岁末年初,走访慰问正是“高峰期”。走访慰问是党内关怀的有力抓手,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更是解民忧抒民困的有效方式。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走访慰问的本质和意义,用心点燃走访慰问的“烟火气”,让“寒冬”变“暖冬”,做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暖心人。

靶向发力送“诚心”,点燃走访慰问“真情火”。

走访慰问是访察民情、听取民意的重要形式,而非“完成指标任务”“送去米面油”的形式主义。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用“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真情实意做好调查研究,用“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工作作风靶向发力,推动走访慰问精细化。要聚焦重点工作,全面理解走访慰问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文件及政策解读,为走访慰问取得实效提供坚实保障;能够立足本地实际,制定具体走访方案及走访台账,因地制宜开展好走访慰问活动,确保不漏一人、不落一户、不丢一片。要“投其所好”,以全面调研为基础,充分了解群众“喜好”,准确掌握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诉求,进而对走访对象、慰问方式等进行精细化分类,确保走访慰问“所送”即为群众“所需”。

真情问需送“暖心”,点燃走访慰问“亲情火”。

好事要办好,走访要走实。走访慰问是一件暖民心聚人心的好事,决不能带着“任务论”在“送到签字留影走人”中草草了事。各级党组织要把群众作为亲人,在真情问需中提升走访慰问温度,切实将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心坎里。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真正走近群众,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坐农家炕头,唠唠家长里短,谈谈民生民情,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所想,传递党的声音,送去党的恩情。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引导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做好“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和“__”获得者有关待遇的落实和走访慰问工作;做好对因公去世基层干部家属的走访慰问、照顾救助和帮扶工作;倾听了解老党员、老干部、困难党员的诉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取得“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推进落实送“决心”,点燃走访慰问“热情火”。

走访慰问是解决群众困难的有力举措,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决不可“一走了之”。各级党组织在走访中要增强解决群众困难的决心,提高办事力度,既要在过程中有倾听有了解,也要在走访后有推进有落实、有反馈有总结,真正做到感情融入、精力投入、作风深入。对于群众的实际困难,要竭心尽力为其排忧解难,能解决的现场给予解决方法,解决不了的要耐心解释、做好记录,以高度热情做好群众“贴心人”。走访慰问后也要做到“掷地有声”,认真梳理群众诉求和困难,及时反馈至涉及单位及部门,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做好跟踪处理和反馈,切实解决群众家政服务、医疗服务、紧急救助、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确保群众事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声,真正让走访慰问活动成为凝心聚力的“暖心工程”。

职高走访慰问老师心得体会篇二

20x年春节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局、镇党委重要指示,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离退休教师和困难教师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春节期间,我校把走访慰问离退休教师、困难教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学校自接到县教育局、镇党委要求后,学校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认真安排,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离退休教师,对于发扬我党关心爱护老干部的光荣传统,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排出离退休教师、特困教职工名单,并成立走访慰问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做好组织慰问的具体工作。

二、创新形式,丰富内容。

我校离退休教师虽只有两人,但居住分散,针对以上情况,校领导对慰问小组明确分工,利用春节前几天时间对他们进行慰问。

第一小组由校长带队到沈庄村对教师进行慰问,向他传递了上级领导和校领导的温暖关怀,组织对他以前所作的贡献是肯定的,对他的付出表示真诚的谢意,同时简单的向他介绍了我校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真诚的希望他对我校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

当场不能解决的带回经校委会讨论寻求方法解决,确实不能解决的要给予情况说明,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的的心坎里。

第三小组由后勤主任带队对在岗困难职工进行慰问,对他们一年来克服家庭困难、辛勤工作表示肯定,对他们的努力付出表示感谢,学校会尽全力帮助他们,真诚的希望他们照顾好家庭,理解党和学校的温暖,继续努力工作。

三、相互了解,增进感情。

我校慰问组通过走访慰问、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离退休教师进行春节慰问。在走访慰问中,我校领导向各位离退休教师通报了我校20x年工作开展情况和20x年工作计划,重点介绍我校过去的教育教学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宣传介绍我县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的成绩,倾听了离退休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以走访慰问为契机,加强与离退休教师、困难职工的思想沟通,准确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慰问组都认真听取,对提出的困难能当时解决的全部当场解决,当场不能解决的提交校委会研究后都及时给予解释说明,鼓励他们发挥自优势,以实际行动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建设新睢宁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勉励离退休教师积极养老,科学养老,鼓励家庭子女尽心尽孝,使离退休教师健康长寿,欢度晚年。通过慰问交谈,组织和离退休教师、困难职工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相互之间增进了感情。

职高走访慰问老师心得体会篇三

近期,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活动。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个别领导干部走访慰问时,存在“身入心不入”的问题,他们重“形”不重“效”,看似在下面,实则浮在上面。“车子转一转,房子看一看,群众见一见,照片拍一拍”,走访慰问就结束了。这种“作秀式”的行为不但没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反而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走访要入身,慰问要入心。只有“身心皆入”,走访慰问工作才能真正达到暖民心、聚人心的效果。

胸有成竹地“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好走访慰问工作,前期必须做足准备。要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开展实地走访、接待来信来访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系统掌握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的详细情况,做到分门别类、靶向慰问。针对生活困难的党员,要搞清楚他们困难的原因,多备几条帮扶措施,既雪中送炭,解决燃眉之急,又着眼于长远,想好治本之策,提升“造血”功能。针对老党员、老干部,要深入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人生阅历,多挖挖隐藏在岁月中的闪光点,多问问沉淀在经验中的治理良策,努力让他们的“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发展的“金钥匙”。

满怀深情地“慰”。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必须身入、心至、情到。面对生活困难的党员,要带着“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的悯护之情,既拿出真金白银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真实诉求,又要结合实际谋长远,送政策、送理论、送就业致富新路子,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面对老党员、老干部,要带着“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崇敬之情,多拉拉家常,多听听心里话,更加注重精神关怀,通过举办讲故事、学经验等各类交流活动,把他们的红色事迹宣讲好、红色精神弘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

真刀真枪地“办”。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扎扎实实地做好走访慰问“后半篇文章”,是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的关键点。要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__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对走访慰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认真分析、缜密研究,务实高效地解决一批实事难题,真正把承诺落在行动上。要善杀“回马枪”,建立健全长效反馈制度,定期组织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了解走访慰问对象困难诉求解决进度、满意程度和其他意见建议,切实让走访慰问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和桥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职高走访慰问老师心得体会篇四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在重大传统节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已经成为党内关怀的“老话题”。细品“走访慰问”,把“老话题”品出新味道,有助于用心用力用情做好“走访慰问”工作。

细品“走”的内涵。

《新华字典》解释:“走”,是会意字,其古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本意是“跑”,后引申为趋向、走向。“走访慰问”中的“走”字,既有“跑”的本意,体现各级党组织对老党员、老干部和生活困难党员的高度重视,急于第一时间送上党和政府的温暖;又有“趋向、走向”的引申义,到老党员、老干部和困难党员家里,要“身”入,更要“心”入。惟有真心实意地“走”,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传递到位。

细品“访”的意义。

《汉语字典》对“访”字有两种解释:向人询问,调查;探问,看望。“访”,最早见于篆文,是形声字,从言,方声。本义是中央派人慰问边域方国,后来扩大引申为专程前往问候、交流等。“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在重大传统节日,党中央要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参与,通过“访”的形式,专程前往慰问、看望那些为成就党和国家事业作出贡献的老党员、老干部,体现的是不忘历史和对英雄的崇尚。

细品“慰”的深意。

《说文》曰:“慰,安也。”现代汉语释义:“慰”,是形声字,从心,尉声。本意是安慰,使人心里安适;心安。《后汉书·隗嚣传》有句“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良厚。”其中“慰藉”体现的是对有功之士的特殊待遇。在重大传统节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摒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放下“官架子”,丢掉“官腔”“官话”,用心用情与老党员、老干部和困难党员交流,使之心里安适。

细品“问”的内容。

《说文解字》解释:问,其本义是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即所谓的“讯也”,由此引申出论难、考察、寻访、探望等含义。在《农村调查》中指出,要“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在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甘当“小学生”,虚心向老党员、老干部求教,面对面相处,心贴心交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问计于民、问策于民、问需于民,不断汲取发展前进的不竭力量。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是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举措,惟有细品“走访慰问”,用心用力用情践行,才能取得走访“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实效!

职高走访慰问老师心得体会篇五

中共中央组织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活动。走访慰问是凝心聚力的“暖心工程”,基层干部要添加一点“味道”,切实把走访慰问活动做牢做好。把“暖心”传递,让“暖心”变得“更暖”。

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不是为了完成组织上规定的“硬性任务”,不能为了走访而走访,而是“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秉承着共产党人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谋福利的初心和使命,切实把党中央对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的深切关怀送到实处,在走访慰问多一些“初心”之味。以“初心”践行走访慰问的实质意义,确保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做实,对所负责的辖区内的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进行摸底,调研,统计,确保所管辖服务区内符合条件的走访慰问对象不缺一人、不少一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以“量体裁衣”式的关怀,切实做好“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要贯彻落实走访政策,一五一十地落实老干部应当得到的优厚待遇,制定为老干部长期服务、定期回访的服务策略,切实把党中央的温暖送到老同志的“心坎”上。

走访慰问要多一点“求真”之味。

“走访慰问”,走访是慰问的首要前提,没有走访,谈不成“慰问”。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问问情况,不能克服形式主义,就难以充分了解慰问对象的真实情况,将走访慰问真正发挥实效。因此,做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全面发挥共产党人的“求真”精神,秉承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革命理念,切实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开展走访,切忌随意找人“代劳”“顶替”,杜绝隔着手机微信走访、隔着车窗玻璃了解实际问题情况,让“暖心工程”变“寒心工程”。要清楚知道“屏幕对屏幕”代替不了走访过程中的“面对面”,杜绝以出差、在外地、工作忙为借口,对于走访“一概而过”,让实际走访变为“电话走访”、邮寄包裹、微信转账。要把走访当成获取“锦囊妙计”的重要手段,让元旦春节期间的走访慰问有广度、有深度、有力度。

走访慰问要多一点“务实”之味。

个别“王婆卖瓜”式干部,说话夸夸其谈、讲道理妙语连珠,其实都是耍嘴皮、“假大空”,这样的干部做派,很容易将走访变为“作秀”,把慰问当作“送钱、送物”,所到慰问对象之处尽是“摆姿势拍照”,且不知,这样的“弄虚作假”与走访慰问的实质意义背道而驰。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把走访慰问做牢做实,发挥共产党人勇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务实”精神,要精准对接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的现实忧虑,加快走访慰问的实际效率,摒弃拍照交差、胡诌乱扯的“走过场”心态,要切实以身示范,弯下身子、迈开步子、切实深入走访对象家中,听听走访对象的“心里话”“真诉求”,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要放下“官架子”、压实自身“担子”,坚持慰问实际问题导向出发,捋清难题现状、出良策、解实招。真正做到用“真心”去“暖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27963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