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跑步对学生的意义 学生责任教育心得体会(大全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31 03:34:09
最新跑步对学生的意义 学生责任教育心得体会(大全6篇)
时间:2023-08-31 03:34:09     小编:笔砚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跑步对学生的意义 学生责任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最近,我县开展了责任主题教育活动,利用业余时间我们单位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习两种方式进行了系统的责任教育,本人认真学习了《责任比能力更重要》一书,感触很深。通过参加此次责任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明确了本人的责任意识、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

责任有两个内涵:一是指分内应该做好的事;二是指如果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扮演不同角色,每一个角色又都承担了不同的责任。责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责任感则是人走向社会的关键,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资本,因此,每个人在对待自己的工作的时候,都要把责任很好的融入进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的工作当成毕生追求去爱它。有了责任心,将会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充分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

其次,实践证明,有责任心是履行好岗位职责必须具备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是履行好岗位职责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认真地思考,勤奋地工作,细致踏实,实事求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做每一件事都会坚持到底,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定能主动处理好份内与份外的相关工作,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都能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推卸责任。有强烈的责任心就会不讲价钱履行职责,就有完成工作任务的信心,无论工作中遇到多少困难,他都会不急不躁迎接每一个挑战,主动去思考做好工作的最佳办法,树立强烈的责任感正是这次活动给我的一个启示。要想做好本职工作,不仅需要一股热情和冲动,更需要一份把工作做好的责任感!

工作举措,进而形成什么样的工作氛围。能力强的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能力相对弱的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把工作越做越好。时代在变化,岗位也在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本职工作干得更好。

跑步对学生的意义 学生责任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有地球之肺的美称,它能大量地吸收二氧化碳,不断制造人类和其他生物所需的氧气。森林是氧气制造厂、是粉尘过滤器、是天然蓄水库、是天然空调。森林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好处!森林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它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森林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是森林却时刻面临着火的威胁!火可以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化为乌有!火可以导致人们失去宝贵的生命!有多少人类文明在火中消失有多少宝贵财富在火中消失。

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种,其中,人为因素占了主要比重。人为因素主要有野外用火开荒;野外用火取暖;野外用火驱兽;野外抽烟乱丢烟头等。水火无情,可不是闹着玩的,有句古训说得好:玩火者必自焚!人们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可以给森林带来灭顶之灾,给人类自己带来不尽的伤痛!是人们薄弱的防火意识导致了一次次惨痛的后果!地球是人类母亲,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为人类提供了最舒适的生存环境。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

即时现在人类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多数都盖上了水泥房。可是盖房子都要用到木材啊!我们用的桌椅都是木头,我们生活中是离不开木材的。比如我学过的《林海》这一课中,讲作者老舍先生游兴安岭的感受,由木材联想到人民安居乐业,祖国繁荣昌盛。大兴安岭为祖国建设提供了大批良材,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这些木材给我们多大的帮助啊!才使我们的家园有今天的辉煌。

森林里的树木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希望,也是动植物需要的唯一家园。那我们怎样做才能使绿色植被保持平衡的发展,永远造福人类呢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我们有一个美丽的家园,首先要做到森林防火"十不准",最重要的一条,不准烧山开荒。许多人都在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是环境还是遭到了严重的损失。这是因为有些人没有对环保方面引起重视,随意破坏了森林环境,在不小心之中,烧毁了很多树木,给森林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有时还会发生水灾或引起沙尘暴,给人类严重的惩罚。

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是谁带着春天的信息,使冰雪融化,树木抽芽,鲜花开放,更使冬眠的动物睁开惺忪睡眼醒过来的,皆如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灿烂无比的春天;是谁泛起万点金光,像一颗颗晶莹的小星,顽皮地向人们眨着眼睛;是谁蹦蹦跳跳地驰聘过田野,使田野立即成了金色的海洋;是谁像巨大的、轻柔的羊毛毡子,覆盖在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烁着银光。使自然风光无限,魅力无穷。是一种绿色的力量使我们可爱的家园变得如此美丽。绿色是生命的源泉,绿色是世界的希望。绿色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是动物和植物的家园,绿色是和平与安宁,绿色是实现与梦想!

让我们多一份绿色的'环境,少一份火灾的危害。小朋友们,快加入我们的队伍来,为我们的美好家园增一份绿色吧!

跑步对学生的意义 学生责任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随着祖国的日益繁盛,我国人口越来越多,同样适龄教育儿童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愈发明显,尤其是青少年问题,目前在社会上已经处于一个不可忽视的状态,青少年属于成长期间,刚好是位于中学阶段,又是人生中性格最叛逆的时期,中学教育对于学生们来说,重要性不容质疑,其安全教育的成败可以直接影响到一名青少年将来人生的道路,随着学校的不断增多,周边不断扩大,校区环境现状也变得日益复杂了,伴随而来的各种教育新问题,安全事故不容忽视,因此,开展中学生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一、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必要性

抓好中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保障中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还是引导特殊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更是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提出的新要求。

二、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安全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应与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相联系,应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也还会出现新的范畴。除了进行传统的、必要的遵纪守法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教育等,农村中学还应该重视网络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这样才能结合实际,优化中学生心理素质,促成其健康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1、切实提高对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安全教育是维护中学生安全的一项基本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人才保障的根本教育,它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发生学生安全事故,不仅仅是个别学生受到伤害的问题,还会牵动学生家长,涉及其他学生的情绪,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甚至还会影响到部分地区的社会稳定。因此要把做好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到能不能营造优良育人环境|、能不能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能不能实现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这一高度来认识,时刻把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2、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齐抓共管

学校要发挥思想教育阵地的作用,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和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因人因事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教育。但是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仅靠保卫部门和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学生管理工作者、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和人员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突出重点、注意提高教育实效

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开,更要有重点地进行。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要以防人身伤害、防财务受损、防心理失常、防违法犯罪、保学业完成为重点,并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开展不同内容的教育。如对有不良行为的“后进生”要以防违法犯罪为主要内容;对有心理失常表现的学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等等。

4、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学校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如经常召开各班学生干部会,讨论安全管理问题等活动。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经常开展创“文明班级”、“创三好”、“模范团员”、“优秀班干部”和“出色兴趣小组”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模范榜样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争取相关部门协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在加大对校园安全保卫力量的投入、提高保卫人员素质和学校安全教育水平的同时,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公安机关的支持,严厉打击危害学校及中学生安全的不法行为,切实改善校园周边治安状况,优化育人环境。对校门口的一些摊点,对中学生存有安全隐患的一切问题,该取缔的取缔,该打击的打击,该解决的尽快解决。对校内发生的治安事件或安全事故,要依法处理,及时通报。对违反安全规章的学生应予以批评教育,甚至必要的纪律处分,对已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此创造一个安全、文明的育人环境,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祖国的繁荣,为了祖国的昌盛,我们要时刻谨记,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

跑步对学生的意义 学生责任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假期中借阅了尹建莉的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是我品读她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在几年前的一次家长会前夕,突发奇想想与家长交流一下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到书店挑选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读后如沐春风,家长会过后好多家长纷纷借阅,并通过飞信、qq等进行了热情交流。

孩子6岁之前的人格已经基本形成,尤其3岁之前是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和外界建立清晰的认知,他最依赖的人就是母亲,母亲即世界,世界即母亲,母亲对待他的态度,就是这个世界和他自己对待自我的态度。这个时期,母亲和孩子怎么亲密都不为过,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允许他亲自动手、动脚尝试这个世界,允许犯错,亲自照顾他的衣食起居,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

很多人说这样会惯坏孩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正是父母之爱应该有的深度,让小婴孩时刻感知到自己是被呼应的,他对这个世界自然是感觉安全的,自我认知也得到强化。如果这个时刻错失了,孩子终生内心都有一处深深的“心灵黑洞”,那种不安全感会深深影响日后的人际交往。

爱之深,情之切,很多父母往往陶醉在这种“给予”的幸福中,殊不知他们又进入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替代”父母,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替他决策人生的交友、学习、游玩等事项,这就是“溺爱”,本质是父母爱自己的“伟大”与“奉献”。

做了父母的我们,总是想教孩子这个,指导那个,殊不知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操作不当,孩子终生在我们划定的圈圈里打转,无法发展、成就自己的人生。虽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是如果为了某一个规则和事件,整天呵斥、纠结、改正,父母和孩子之间岂不成了“猫抓老鼠”,那孩子的某一个缺点恰恰得到强化,孩子怎么能跟我们敞开心扉,彼此形成对立冲突关系。

生命可以很轻松,比如一件很小的事情,可以大化小,小化了,如果揪住不放,孩子每天就战战兢兢,整天花费能量在考察你的目光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发展自己。放平心态,孩子是普通人,开心、快乐、自由、健康最重要,其他的都是惊喜,没有必要为了面子、权威意识、规则,而让双方纠缠不清,彼此敌对,这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书中提到,近期有专家发现,自闭症孩子很多都出生在高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父母就寄予厚望,要么父母忙于事业学业,将孩子托付给长辈,丧失了最宝贵的亲子时刻,要么从小对孩子各种“严格要求”,代价就是失去了亲密的关系和内心的自由。

著名教育学家孙云晓说过,亲子教育的前提就是亲子关系,没有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只靠权威管教孩子,终有一天将发生巨大的叛逆,也有可能孩子的自由意志被深深压制,终身陷入自我封闭的枷锁中,人生的幸福大打折扣。

我去年暑假突然接到一个孩子母亲的电话,哭诉孩子跳楼自杀了,惊出我一身冷汗。冷静之后才知道原来是一场虚惊。孩子父亲生意失意,债台高筑,常年外出打拼但从没放弃对孩子的厚望,无形中给了孩子莫大的心理压力,孩子在日记中说到了自己的那份孤独和恐惧,轻生的念头有过多次了,第三次转学的时候她甚至连续十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那时就感觉活着太累了。谁能想到,一个十几岁的成绩优秀的女孩子,心理会有如此难以承受之重。

孩子母亲过后哭着告诉我,父母每次吵架都能感受到孩子眼中的那份胆怯和无望,只是没想到孩子会动了轻生的念头。值得庆幸的是,在孩子即将从十五楼跳下去的时候,她想起了一些让她留恋这世间的人和事。

她想起了病中的妈妈,想起了老师和同学,想起了那些让她渴望展现自我的一系列活动。在一节笑对烦恼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上,我说,当你真有一天有了那处在黑房子里的感觉时,请你记住,打开窗户,让阳光透进来;开启心门,让自己走出去。

把一切交给时间,明天永远充满希望!在一次数学竞赛活动后,我为每一个获奖的学生花七元钱买了一个洁净无瑕的玻璃杯,并对他们说,请你们记住,要把美好的自己当做一个完整无缺洁白无瑕的杯子,好好呵护,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最棒,永远别放弃自己!现在想来,留意每一个孩子的情绪变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由自在的享受美好童年,是何等价值连城。不经意间,也许,你就成就了一颗幼苗,甚至是一颗参天大树。让我们认识到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别让意外发生在蓓蕾初开的季节。

还有什么比信任孩子更能让孩子内心升华起自我的荣耀感和愉悦感,当我们每天都质疑、否定孩子的动作、思想、言行的时候,孩子怎么能自信,这样的质疑其实就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力量,自己设定一个“法则”,孩子为了取悦父母,终身纠结困顿其中,而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动力。虽然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却不要总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灌输给孩子,这样就是取代孩子成为他灵魂的主人。

简单说,时刻记得自己和孩子是平等的,不要以父母的身份自居,高高在上的教导与训诫,一旦失去了这种平等,孩子就很难和父母交心。对于孩子合理合份的要求,要慷慨地给予,不要质疑孩子的动机,处处为难,甚至指责“奢侈”、“虚荣”,让孩子以“乞讨”的姿态出现,更不能在孩子有求父母的时候,趁机换条件,只会让孩子自尊心受挫,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孩子有无限的人生可能,祝福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爱和自由之中,也让我们在最简单的教育生活中尽享那份幸福与安宁。

跑步对学生的意义 学生责任教育心得体会篇五

国之古语:人命大于天!虽简单几个字,却道出了各行各业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阅古览今:从大的方面来说,国之盛状是“国泰民安”,人民是“安居乐业”;从小的方面来说,家人外出,也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可见安全是人之根本,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在培养祖国栋梁的校园,“安全”更似警钟长鸣,不能有丝毫松懈之处。作为教师,只有抓好安全教育工作,才能让学生安心学习,茁壮成长。自参加工作十年来,我对安全教育有如下几点小小的体会。

一、校园的安全教育与教学质量必须双管齐下。

正如“安居乐业”一词中的“安居”与“乐业”是相辅相成的一样,若不“乐业”,能“安居”吗?同理,一个学校,学生以“学习”为主,学习是学生的“业”;教师以“教学”为主,教学是教师的“业”。抓好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自主地学习。让学生养成爱看书,爱查阅资料,爱追踪讨论、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但须注意,中国是历经长久的科举考试,以及前期的应试教育,令许多人走入了“死读书,读死书”的胡同中。教师在抓教学质量时也会走入一天到晚都是作业的魔鬼似训练,虽然让教室里的孩子们变乖了,不到处惹事了,但低视力的、低能力的学生却是一大片。这是教育中的糟粕现象,我们应该抛弃。古人常提“棋、琴、诗、画”,“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文韬武略”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无不说明了教育的多方面发展。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在各科教学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发兴趣。学生只有爱学习————-乐业,才会杜绝在校打架斗殴,无所事事的不良现象。才会让校园真正平安。

二、必须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铸就人的性格,显示人的魅力,体现人的修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关系着祖国未来的社会风气。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应该赏罚分明,公平公正地对待,才能让孩子们“知荣辱,辨是非”,只有爱憎分明,才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普法教育迫在眉睫。

面对是非观念弱,荣辱感不强的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身体的成长让他们对许多事产生好奇感。在农村,由于一些家长的乱开玩笑的语句,更让孩子们带进了校园,不加辨别地说和做。给其他同学带来伤害。我觉得,学校应该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肖像权”、“名誉权”等,加强法律意识,安定校园环境。

四、亟待整顿的家长教育。

目前,在很多的家庭中,一是独苗苗成了公婆的手上明珠,父母的心中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溺爱现象随处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谈不上严格。二是父母天天沉溺于麻将馆,地主桌,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孩子放学要么守在喧闹的麻将桌旁,两眼发困不能回家,还挨赌输了的父母的气;要么钻进网吧,也昏天黑地玩游戏,看图像;要么独守“空”房,饱一顿,饥一顿;要么三五成群,从这个山坡,浪荡到那个街角,打架斗殴没话说。三是留守儿童,公婆管其生活,却不能引导心灵的成长。孩子对公婆的逆反心重,不听公婆絮絮叨叨念陈旧的教育。特别是放任自流性的家长,学生在学校闹事,教师请家长,家长“忙”,总请不来;教师家访,家中大门紧闭。学校与家庭这一教育环节严重脱钩,加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难度。故,家长理应接受“培养孩子”的教育。

五、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润物细无声”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写照。我们常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身正何谓范?一位教师,哪怕学富五车,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修养),是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何谈敬仰?作为教师,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修养),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还会引以为荣,减弱学生的正义感。

面对学生,教师要“肚里能撑船”。宽容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当我们的孺子犯错时,我们应该弄清事情的原委,给他讲清楚“错在什么地方”,并指明“他应该怎样做”的方向。只有学生认识到错误,才会心服口服地改正错误。切不可以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好恶来评价学生,一旦学生与教师处于对立面,教育只有失败,更谈不上安全教育了。

校园的安全教育与教师、学生、家长、校园、家庭、社会都息息相关。不可忽视安全教育,更应该从各个方面加强安全教育,才能真正建立“平安、和谐”的校园。

跑步对学生的意义 学生责任教育心得体会篇六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研究

1、加强师德理论学习。我们在教师政治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省、市教委有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件资料等,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

2、积极参与德育科研活动,我们以新课程理念努力转变班主任的角色,并通过小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案例撰写等形式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提高了自身的德育理论水平。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1、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德育处认真抓好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开展好“读书漂流活动”读书活动,并根据学校有关要求,组织了征文比赛。学生通过读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爱国热情。

2、安全法制教育: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继续抓好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工作,签定有关责任书,规范制度,落实好各种措施。本学期此项工作运行良好,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各班继续深入学习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一些苗头性现象及时加以教育,杜绝学生的各种违纪现象;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黑板报、专题广播等,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3、环保教育: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上好《环境教育》课。我们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4、文明礼貌教育本学期,本人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开展“文明班级百分赛”活动,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督察队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切实加强家校联系

为真正提高家校联系质量,本学期制定了家长学校各种制度并开展活动,还对班主任或其他任课老师提出一定的要求,使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更为紧密,构建立体的教育网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28758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