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观看大国工匠后的心得体会 大国工匠度人物心得体会篇一
九十年代起,中国经济大潮汹涌澎湃,使大多数人产生了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好多年轻人都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要么经商做生意,要么考公务员,使得我们制造业一线年轻技术工人严重断层。全国劳模大会的召开,是对我们一线工人的充分肯定,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崇尚劳动已成为我们劳动者永不消失的荣耀。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每天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推出了"大国工匠"系列报道,每期介绍几位制造业的国家级高级技师,有的是在生产一线制造火箭的焊接工,有的是在生产一线装配"蛟龙"号、高速列车、飞机的钳工。他们这些人都没有多么高的文凭,从学徒开始,靠自己的勤奋钻研、实干和敢于探索的精神,最终成为国家级高级技师,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就我公司的实际,谈以下几点看法和感受。
一、不要认为没有文凭就自卑。我们的一线职工大多是工作20_年以上的老工人,高中以下文凭占大多数,但大家在我们生产的胶合板机械领域个个都是技术能手,无论是焊接,还是加工和总装,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像谷延春、郭同虎等的焊接技术;沙崇光、燕春伟等的加工技术;高大明、刘玉宁等的装配技术,在公司乃至全国都是高手,他们大都没有多么高文凭,但是在本职工作中都很出色,在行业内都是好手。只要好学、勤学,手艺就会练成,练成手艺就会成为行业高手,也可享受高工资、高待遇。我们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善于琢磨、善于钻研、善于总结,怎么干才能干得快、干得好,要有自己一套独到的工作方法,你才会超越别人,有了高超的的技能你也会成为国家级高级技师的。
二、抓质量要一丝不苟。"大国工匠"中的几位高级技师,生产的都是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一批质量要求相当高的产品,如有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坠落、高铁可能脱轨,轮船可能沉没,这些产品要求的是100%的保证质量。我们的干部和职工在平时质量管理中动不动就是"差不多"、"还凑合",这些词都不能用在我们的质量管理中,我们的产品质量也要求是100%。这就需要我们的一线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要一丝不苟,想办法、动脑子,把质量确确实实提上来。我们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机械制造业的品牌不是靠广告宣传能换来的,是靠过硬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从用户的口碑中换来的。我们全体员工要时刻把质量放在心中,不合格的工件坚决不入库,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出厂,要有持之以恒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把产品做好,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不断地发展壮大,大家才能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三、你不一定爱厂但一定要热爱你的工作。无论工厂怎么对你好,有个别同志总是在抱怨;无论工厂怎么感化你,有个别同志仍然是无动于衷。这些同志不热爱自己的工厂可以理解,但一定要热爱你自己的工作,工厂有千万家,但你从初期学的工种可能只有一种,无论你在那个工厂工作,你干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不会吃上饭的。只有你热爱了你的工作,你才能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你才能提高你的技能,你才有立足于企业的本钱,如果你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不出一定的价值,到任何一个单位都不会收留你的,现今的企业,没有任何一个单位愿意收留一个闲人的。无论你从事任何工种,都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自我约束和要求自己,把自己培养成高技能人才。
四、未来的高级技术工人会大有作为。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已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粗放式的发展,过度依赖于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也使得中国的制造业量大而不精,因此,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要转型升级,就必须有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再先进的机器也是通过人制造出来的,没有能人产品永远也不可能升级。我们企业过去是生产中小型产品为主的企业,我们的部分职工过去只是制造小型产品,现在升级为制造大型数控产品及生产线,这些都要求我们的一线职工要提高自身素养,学习先进技术,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过去的生产一线工人是最底层,现在的生产一线工人是最顶层,尊重知识、崇尚劳动,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望全体职工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提高了,你才会大有作为。
请大家看一下"大国工匠"这个报道,向全国各行业的优秀技师学习,大家会从中受到启发的。希望全体一线职工勤学习,肯钻研,爱岗敬业,在不久的将来,很多人都会成为百圣源的工匠,成为中国的工匠。
观看大国工匠后的心得体会 大国工匠度人物心得体会篇二
今天,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央视新闻推出的一档《大国工匠》节目,讲述了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震撼而又感人的故事。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1.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2.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的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錾刻大师-孟剑锋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也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零失误,他的标准是追求零失误。
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顾秋亮,被誉为两丝钳工。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
4.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__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5.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允展,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
6.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
7.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
8.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他在工作时,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感谢学院领导组织的这次观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而在学习中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知识,我们要不断地进步,争取做好自己。
观看大国工匠后的心得体会 大国工匠度人物心得体会篇三
观看了大国工匠特辑,不禁赞叹我国工匠是那么的身手不凡,他们在技艺中散发出的光芒是那么的耀眼,极具震撼!工匠秉持着扎扎实实干活,问心无愧做人的敬业精神,细致用心,这是工匠的境界。匠人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大学生去学习,去传承并弘扬。
对我而言,匠人精神是极具震撼的。工匠们能够日以继夜的进行繁杂的工作;能够在对待自己工作上一丝不苟,细致用心;还能够享受工作,对自己的工作有自豪感,看淡名利。工匠们拥有细致用心、不怕吃苦、严于律己、对工作的极致热爱等优良品质。这样的优秀品质让人敬佩,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
接下来,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大工传世中大艺法古的精妙吧!所谓工匠技艺,是从古代一代代传下来的,有史有据。古人的智慧可谓聪明绝顶,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古法技艺。而我国的工匠们能从中找寻方法,结合自身熟练的技艺从而再次制造出极大价值的艺术品。在此过程中,工匠们既能感受到前人的大智慧,又能实现与前人的隔空碰撞、交流。
而作为观影者的我们,透过镜头看到的是大国工匠们工作态度,能感受到其对工作的享受与自豪。制造宣纸的大拿毛胜利,既制作出超大三丈三宣纸,又能使“薄如蝉翼洁如雪”的极品宣纸再现。在制作超大三丈三宣纸晒纸过程中,毛胜利先是以干净的第一刷开头,掌握纸张定位,再运用娴熟的技艺,动作行云流水,使得晒出的每一张纸都非常平整。毛胜利虽然是个粗人,但是在对待宣纸时的那份细致用心,非常人所及。就如其在制作“薄如蝉翼洁如雪”的极品宣纸为例,制作极品宣纸的晒纸环节,毛胜利遵循古法以擦培的方式画圈(最可行的方法),需要用极难的点纸手法,用手指将纸贴上的纸点开,一块纸贴上用500张纸,每一“点”都需要用力,做到恰到好处才能将宣纸张张分开。这一极其困难的的过程,都在毛胜利粗糙的手上实现了。极品宣纸的制成,是毛胜利对工作的细致用心态度与对工作有自豪感的情感表现。也是宣纸行业的骄傲。毛胜利的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并发扬,从小事细节做起,做事细致用心,不含糊,不糊弄,一步一步地培养自己的“工匠精神”,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观看大国工匠后的心得体会 大国工匠度人物心得体会篇四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央视播出了一系列纪录片《大国工匠》,忠实地记录和颂扬了植根于中国劳动者的“工匠精神”。有这样一群工人,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高中或大学,而是追求自己专业技能的完善和完美。通过继承和学习,以他们的专注和坚持,成为了国宝级的顶尖技师,以工匠的名义成为了某一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八个“工匠”的故事,主题是热爱职业,奉献精神。其中有中国航天界第一个焊接火箭“心脏”——发动机的人,载人潜水器“双线”钳工顾,高速钢轨打磨器宁,港珠澳大桥等。深海装配工严观安,装配工胡双千,坐大飞机的,刻骨铭心为apec会议做礼物的孟剑锋,钓鱼纸大师。他们文化不同,年龄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亮点: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敬业。他们之所以能巧妙地构建梦想,靠的是传承和学习,靠的是专注和磨练。
“三百六十行,各行其是”,这些伟大的匠人给我们的财富,就是深深地植下“光荣的劳动,珍贵的技艺,伟大的创造”的理念,继承中国悠久的工匠精神和精湛的工艺,让“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释放出更耀眼的光彩。
伟大的乡村工匠,匠心打造梦想——每个五金制造商都是工匠,都有一份责任。每个产业工人都应该以“伟大的乡村工匠”同样的精神标准,尽职尽责,赢得尊重。
观看大国工匠后的心得体会 大国工匠度人物心得体会篇五
班主任组织我们全班同学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系列片《大国工匠》,看后感触颇深。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艺术创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专业执着,甚至是痴迷。
大国工匠中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十分高的产品。如果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
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第二。
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一线奋斗。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
此刻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我不是制造业专业,而是烹饪专业学生,我们需要不断的理解烹饪艺术的学习。
烹饪不难,但做好不易,烹饪操作技巧确实很难掌握,专业教师对我也十分的关心重视。
学习虽然是辛苦的,环境也热,但苦中有乐,每当我学会了一道菜肴,听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赞扬,便会十分的开心与自豪,可是还是会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细节是需要装饰的。不能安于现状,要越来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个个难点,用时间用心去练习。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会高手如云,而我,也要确立自我的目标,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提高,更上一层楼!
在那里,这篇观后感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始。此刻我要做的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朝着技能竞赛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情去获取最终的胜利。
观看大国工匠后的心得体会 大国工匠度人物心得体会篇六
今天,单位团支书告知,速度写篇大国工匠的观后感。可能过去一年总是给单位写写两弹元勋、正能量之类的文章,给别人留下了又红又专的印象。只不过,在这个又红又专的内心深处,还有一颗胡思乱想的种子。
《大国工匠》,看了,当然有感。可这种感,却是悲感多过喜感。只是这就不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了,那就当无感吧。因为,这只能叫《大国工匠》,无法叫强国工人。
《大国工匠》中,讲述了8位工人(我没有用工匠,因为我尊敬他们),用自己飞凡的工作能力,缔造了各种中国“神话”。看了每一集故事,那么生动,那么逼真。相信但凡去过工厂工作的人,或者了解工厂的人,甚至对工厂没有概念的人,在看了他们的故事后,都会由衷佩服他们。而在贯穿全集的故事中,有几个词,听到了,却是那么无感。
我尊敬佩服每一位用自己双手,辛勤工作,努力生活的人们。而提到工人,我对他们又有另一种感情。我的爸爸妈妈都工作在工厂之中,用今天评价一个人的方式评价他们,他们很失败,因为他们是工人出身(有时候荣誉也同地位一样,代表着成功,只不过他们都不是“工匠”)。但对于家庭,他们很成功,很伟大。他们夫妻恩爱,养育了孩子,孝敬了父母,行得正,坐得端,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也正是如此,我对工人的认识,跟不是工人家庭出身的人相比,可能又多了一点点。
我对15岁时的一个记忆片段,至今印象深刻。那时候,爸爸带我去了他所在的工厂,让我和他一起在里面站5分钟。那5分钟,我闻到了炙热而又夹杂着汗水和油污味道的的空气,轰隆刺耳的声音夹带着机械加工的废屑向我排山倒海般打来。当5分钟时间到了时,爸爸在我耳边叫我。可第一次经历如此场景的我,不知道是被身处的场景所震撼了,还是被吵杂的噪声所淹没了,根本听不到爸爸近在耳边的声音。从工厂里出来,我浑身上下早已湿透。爸爸对我说,你以后要是学习好点,学到点本事,有能力就去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吧。如果没那个能力,爸爸最多是带你到这里来工作。如果,你对这里的工作也不能胜任,那我就送你一个箩筐(我家乡,职业为捡破烂的人们,都是背个箩筐到处捡东西)。那时候,我对工人,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恐惧。我也第一次对所有努力工作,为生活努力的人,有了一份敬意。而这份敬意,也一直让我尊敬所有努力的人。
记得刚工作时,也曾少不经事,傻里傻气的说,感受不到传承。当我说完后,老人笑我傻,中人说我笨。只因为,我说了句“假”话。可如果今天还让我说,我还会坚持说一样的傻话,笨话。而我对《大国工匠》的无感,也正是源于此处。我们推崇着集体主义,可在荣誉面前,却竖起了英雄主义。对于大国工匠中的每一位大师而言,他们通过《大国工匠》得到了荣誉,可他们的单位的同事得到了什么?这些大师们的年轻同事们,要不是饭桶,要不是混日子的,否则,比这些大师年轻的工人们,去做了什么?学习,大家都懂得。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不好,是学生们自己不努力。于是,一代又一代的长江后浪,没有得到前浪的传承,靠着时间,拍死了前浪。当一代又一代的后浪,经过时间洗礼,终于摸清了前浪的精髓时,自己也变成了长江前浪。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28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