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篇一
校车安全和pm2.5监测首次写入政府报告,房价回归仍然是主线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昨天上午开幕,温家宝总理作了政府
工作报告
。平实、稳重的报告中大有亮点。同时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不避民生难题,直面民意关切,报告对会前媒体等民意调查中的8大民生热点都有“回应”。启动pm2.5监测 花大力解决入园难
1、搞活流通、降低成本
搞活流通、降低成本。严格执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2、重点区域监测pm2.5
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3、加强对农民工人文关怀
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
4、花大气力解决入园难
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5、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6、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7、全面推开8类大病保障
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
8、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
加快建设城镇住房信息系统,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9、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
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
10、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
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房价回归是主线 保障房建管是重点
民意期待:各类两会民意调查显示,“房地产调控”位居关注度前列,人们关心2012年楼市政策是否或如何“微调”。
报告回应: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抓紧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
委员点评:张泓铭委员认为,关键是“严格执行”与“逐步完善”的统一。保障房建设除了“保量”,今年会更加重视分配、退出等制度建设。房产税已经试点一年,今年稳步推进正当其时。
食品价格重稳定 “中间成本”要降低
民意期待:物价“高位回稳”后走势如何,关注度高居新华网两会民意调查第二位。公众期待平衡好“稳增长”与“控物价”的关系。
报告回应: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多管齐下,切实把流通效率提上去、中间成本降下来。坚决治理交通运输领域乱收费乱罚款,纠正大型零售商业企业违规收费行为,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篇二
“教育经费占gdp的4%,我觉得与教育思想、教育指导思想体制这些方面来比,当前的经费并不是主要问题,我们的经费是怎么合理使用的问题。有些学校的经费,浪费惊人,有些学校需要经费的又确实没有钱。”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也表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担忧的是,虽然我国教育在教育投入增长的背景下有大发展,却没有大变化。教育和人才在规模上快速发展,却缺乏质量。
他表示,《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考试升学制度改革,都直指当下的教育问题要害,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这些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阻力较大,进展缓慢。
共
4
页,当前第4
页1
2
3
4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篇三
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展望今后五年的重点发展方向——“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8.7万元提高到12万元以上。届时,我国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这将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既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也是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实施一批水利、农机、现代种业等工程,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到2020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三大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
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我们要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2016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展望十三五重点发展举措内容“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新的突破。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服务贸易比重显著提升,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逐步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格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中华文化传承等工程。我们既要让人民的物质生活更殷实,又要让人民的精神生活更丰富。
一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今后五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阶段,各种矛盾和风险明显增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科学发展,妥善应对挑战,使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破浪远航。
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从根本上说,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只要闯过这个关口,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浴火重生、再创辉煌。
展望今后五年,我们充满必胜信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人民生活将会更加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篇四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解读最新《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答:1999年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由省一级人大颁布的法律援助地方性法规。它的颁布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法律援助工作的全面发展,促进政府法律援助机构网络的建立和健全,促使法律援助经费保障得到初步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它的颁布实施促进困难群众“打官司难”问题的有效缓解,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至1999年上半年,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096件,而1999年条例颁布实施至今,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共接待来访群众约75.236万人次,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7646件,其中刑事案件43630件,民事案件43437件,行政案件579件。受援人总数达11.7721万人。
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项国家保障社会贫、弱、残者平等地实现其合法权益的司法保障制度,建立和实施法律援助制度的事实充分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维护公民的法律权利,高度重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在我省,法律援助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9年条例出台于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刚起步的时候,时至今日,有些条款已不适应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与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国务院条例)有冲突。为了保证法制统一性,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我省法律援助制度,省人大对1999年条例进行了修改。
答: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是衡量申请人是否符合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条件的尺度。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作为参照的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确实门槛太高,客观上使法律援助覆盖面太窄,不能将更多经济困难的老百姓纳入法律援助对象。1999年条例规定经济困难参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主要是因为那时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刚刚起步,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还很薄弱,客观条件使然。经过十一年的发展,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已取得长足进步,有能力也有责任为更多的老百姓服务。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扩大法律援助对象和范围,同时在财政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新条例将经济困难标准参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的规定删除,规定了政府制定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的相关原则,以后政府制定的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将会更科学,让更多的困难群众成为法律援助对象。
答:新条例实施后,老百姓将更充分地享受法律援助权利,能获得更方便、高效、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条例降底了门槛,扩大了法律援助对象和范围,更多的老百姓可以运用法律援助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新条例规定了受援人在接受法律援助的过程中享有的多项权利,有权向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申请缓收、减收或者免收案件受理费、诉讼费、仲裁费,受援人不会因交不起这些费用而立不了案;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受援人申请司法鉴定、勘验、评估、审计时,有权获得相关费用的减免缓收等。三是享受民政部门社会救济的人员申请法律援助无须提供经济困难证明,凭相关证件可以便捷高效地获得法律援助。四是放宽了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使在我省工作的外省农民工可以在我省直接申请法律援助。五是通过规范法律援助人员的行为,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质量。新条例规定,法律援助人员在办理法律援助过程中,不得拖延办理法律援助事务;不得擅自终止或者转交他人办理法律援助事务;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不得向受援人收取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受援人也可以监督为其办案件的法律援助人员的行为。
答:新条例规定了公民可以获得法律援助的三个条件:所申请的法律援助事项在本省审理或者处理;符合省人民政府及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同时,为了保证政府有限的法律援助资源用于确有法律援助需求的弱势群体,结合司法和法律援助实践,新条例规定了六种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这些情形有的是不可诉的,有的是已用尽司法救济手段的,有的即使可诉但难以达到申请人诉求的。这是相当明确而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可以避免法律援助机构审查和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随意性,实际上对法律援助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真正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篇五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深入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报告起草组汇总后逐条研究,最终对报告进行了78处修改,为历年最多。”韩文秀介绍说。
他表示,这些修改涵盖了约80%的意见建议,有的一处综合吸收了多条意见,修改后报告篇幅增加了560多字。
这78处修改包括,补充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做好因病等致贫返贫群众帮扶”“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有效治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坚决治理政务失信”等重要内容。
此外,还将“防止脱实向虚”改为“坚决防止脱实向虚”;将“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研究”改为“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的解析和雾霾形成机理研究”等。
韩文秀认为,以上这些修改,使报告更好地反映了社会各方面关切,更好地体现了人民的心声心愿心念,有利于更好地凝聚共识、推动工作。
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大会高票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尽管是本届人大最后一次投票,但赞成票比例不降反升,高达99%以上,着实出乎起草组意料之外。”韩文秀告诉记者。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3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