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叠被子的方案有哪些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4 18:18:44
设计叠被子的方案有哪些
时间:2023-09-04 18:18:44     小编:琴心月

当面临一个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来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时间的安排以及风险的评估等,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设计叠被子的方案有哪些篇一

对各村(居)委会上报关于50人以上(含50人)用餐情况相关信息,实行奖惩制度。

对各村(居)食品药品安全经办人员实行奖励。

各村(居)食品药品安全经办人员要负责本村集体聚餐相关信息收集、备案和上报,并配合镇食安办、食品安全宣传员、食品安全信息员做好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工作。

一是登记上报:婚丧嫁娶需要集体聚餐的聚餐前在5天与具体承办人员签订《农村集体聚餐安全告知承诺书》并填写《农村集体聚餐申请备案登记表》一式两份(丧事需要集体聚餐的当天完成备案工作),并在第一时间上报镇食安办。

二是检查指导:在聚餐前一天或者聚餐当天,由食品安全宣传员或食品安全信息员现场检查指导并填写《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指导记录表》,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书面意见并督促整改。

明确纪律确保镇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上报备案工作有序开展。

1、每完整备案一件集体聚餐相关信息,给予村(居)具体经办人员20元工作经费。

2、发现一例应报未上报的集体聚餐,扣除具体经办人员工作经费,本年度发现5例未上报,取消该村当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评先评优资格,出现重大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的,除扣除全年工作经费外,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每年考核结束后,由镇食安办汇总各村集体聚餐备案情况,根据工作开展实际情况兑现工作经费。

设计叠被子的方案有哪些篇二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水珠,了解水珠的特点和作用,了解水的自然循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水珠,了解水珠的特点和作用,了解水的自然循环。

重难点突破法:朗读法讨论法

能力训练点: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朗读能力

拓展:了解水的自然循环。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什么东西是可以通过劳动种出来的呢?你们家都种了些什么?他们都是用什么种出来的?你们想种什么?有一个小朋友他的愿望可特殊了,她想种水珠,板书课题。

二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1学生读题。

2读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三初读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范读。学生轻声跟着读。

3指名分段读,互相评议。

4集体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认识水珠。

1小朋友们,水珠是什么样子的呢?画水珠。

2引导学生观察水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水珠是什么样子的?

3课文中的水珠是怎么来的?它又是什么样子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读文,了解水的作用。

1“我”为什么要种水珠呢?

3水珠为什么不会长出来呢?

4小结:水珠和小树不一样,它没有生命,一落地变成了水,流进了土里,自然找不着了,也不可能长出来。

5那水珠躲到土里干什么去了呢?

6你们呢,想到哪里种水珠啊?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小水珠是亮晶晶的,我可喜欢水珠了,看到地上能长草长花,就把水珠种到地里,可水珠一下就找不着了,因为它被花草树木吸收了。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画出文中你喜欢的词语,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

1读生字词。

2我想种水珠,把水珠种到地里去,水珠能从地里长出来吗?

二拓展,了解水的循环。

1是呀,水珠种到地里是长不出来的,那它躲到地里干什么去了呢?

2其实,水珠也不全跑到地里灌溉花草,它还去了许多地方,介绍水的循环:这些水珠可淘气了,它们跑到江河里去了,又到处灌溉农田了,飞到天上看世界去了,有时变成云,有时变成雪,可有意思了。

三语文实践。

1引导学生做课后练习题。

2自由读,指名读,看看这四句话有什么关系?

四指导写字。

1范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学生观察。

3、教师总结强调。

4、学生书写,师巡视,个别辅导。

5、作业点评,鼓励学生把字写好。

设计叠被子的方案有哪些篇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园林作为小区的重要配套,是小区居民最重要的生活配套之一。园林景观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在绿色生活的理念进一步得到推广的背景下,做好园林的设计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就小区园林设计过程中的三个不同角度进行方案设计。

以自然为本,构想突出的设计理念 也就是说,可以从形夸、风格、手法、材质等方面与目然结合,将广场、硬地、小品等融入到自然之中,并创造性地将草坪广场、木质景廊、卵石硬地、叮步路等融入到广场设计中,解决广场、小品等形象生硬的设计难题。此外,以自然为本的同时,也需要体现在整个设计构思的其他方面。

如笔者在某小区的景观设计中,就通过曲线形道路、开阔草坪、中心立体雕塑喷水台、休闲广场、健身道路、儿童天地等设置,体现现代欧洲景观:大气中不失细致,独特中不失细致。小区沿东西向中心轴线分别布置了珍珠广场、美林广场、半心雕塑涌泉、梦幻欢乐广场、欢乐休闲绿廊、小天使园。

其中珍珠广场将一般意义上的广场化整为零,形成多个小珍珠广场,分别可为老人、少年,情侣所用,又互不干扰。而布置的幼儿活动广场与青年晨练区,则方便居民就近安全使用。

美林广场是小区的空间重点。自然的草坪缓坡上点以几组观赏树丛、花灌木丛,体现开阔的空间效果草坡上卵石路与石板路穿行于绿野中,曲径通幽。动态的弧线组合空间形成了浓浓的拉丁文化氛围。圣心雕塑涌泉是景观轴的交汇点,涌泉池被整形花灌木围于其中,音乐水珠绿色交相辉映。

梦幻欢乐广场与欢乐休闲绿廊为小区的文娱休闲中心。在广场中设置了旱喷泉灯光音乐广场,春夏季水从地上喷涌而出,人们活动于其中增添了不少情趣。小天使园是小区的儿童活动中心,布置沙地、秋千、滑梯等组合游具,让整个园林充满童趣。

从整体的角度,去塑造整个园林的规划,将园林的各相关部分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园林小区景观设计的一种常用方法。

2.1规划设计

紧扣环境主题,组团以景观主轴将各部分的中心绿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各个休闲步行绿轴向每一个组团绿地、休闲绿地、宅间绿地渗透,形成一个连续的由点到面的整体绿化景观系统。利用住宅的空中绿化达到立体的绿化景观效果,在每一个组团都设有老年及儿童活动场地,方便老年人和儿童的运动与休闲。规划布置的绿带就展现在每幢住宅楼的旁侧,并将东南风带入小区,保证绿景常在、空气清新、活动便利的健康生活。各住宅之间的南北间距为18.4~20.8m,满足日照、通风、采光的要求。东西之间的间距为6.6~8.5m,达到消防的规范要求。

2.2建筑设计

住宅单体的造型设计做到既统一又生动活泼,打破了一般住宅建筑的单调性。顶部四坡顶形式及部分玻璃顶的造型充分显示现代建筑的唯美主义,出挑的大窗更利于室内观景,变化的阳台丰富了建筑立面中部的形体语言。层叠的横板线角将窗套与空调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便于隐藏雨水管与空调冷凝水管。竖向的挂板确立了建筑挺拔的.身姿。

2.3道路交通规划

小区的道路交通的规划应综合考虑,合理布置。如某小区三期工程道路采用二级道路规划形式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该工程项目主入口布局在青山湖路处,体现环境的生态作用。主要道路为总体规划中的环行车道,道路路面宽度为5m,其次为入户道路,其道路路面宽度为2~28m。

2.4环境景观设计

小区环境景观的整体设计主要以中心绿地及中心广场为规划主体。如某小区绿化系统由点、线、面环境系统组成。环境设计风格以规则式的景观风格差主。景观设计围绕总体规划中的中心绿地展开。中心绿地由一半圆形的广场,以及两条放射状的道路组成。中心广场两侧整体的硐坛与广场的柱廊形成呼应宅间绿地的布局充分体现了规划布局畔的住宅的均好性,使得“户户有绿,推窗笮景”的规划理念得以变成美好的现实。

3.1功能定位

对小区园林的功能定位,是设计园林景观样式和布置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小区居民会进行各种自发的随机的或有组织的活动,包括平日、节日、白天和晚问,如表演、健身、体育锻炼、约会、观赏等。同时,有些大型的小区,可能会有商业服务功能:应满足广场地区及周围的商业服务集聚的地位,以及市民和旅游者的购物、餐饮和娱乐需求。

3.2设计目标

(1)提高效率的交通体系。在大规模的小区园林规划中,设计者必须要考虑到小区活动举办过程中,会有大规模的交通集散,需要高效率的交通体系为支撑。在步行交通和公共交通优先的前提下,合理组织区内交通体系,保障交通的安全与便捷。

(2)提高品质的物质环境。高品质环境的园林景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造优良的整体城市意象,形成独具特色、整体和谐的物质环境风貌。2)塑造多层次的外部空间,形成生动的开放空间,丰富的驻留场所,连续的步行体系和宜人的空间尺度。3)发掘物质环境的人文内涵,体现区域生活氛围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3.3规划结构

在城市广场绿地设计中,规划设计了三条空间轴线四片功能片区及七种空间类型。三条空间轴线分别为规划如下。主轴线南北纵贯广场,成为最主要的广场对称轴,从主入口进入主广场,再到水园广场,最后空间聚收于博物馆会展中心综合楼。两条副轴线东西横贯,一条从西瓜路西侧商贸楼前小广场指向水园广场至工青妇活动中心,另一条从金融大厦与综合大楼之间的小广场至主广场。

3.4景观体系

(1)广场区。广场绿化设计意向为沿中轴线的开放,广场两侧辅以绿色,为丰富广场活动、体现当地的吴越文化内涵,在广场中部安排四根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立柱。安排设置居民活动广场与丰富居民活动的舞台,周围以旱地喷泉映衬,象行青山湖的水风光。中心广场东两两侧设计展示地方历史文化的“文化长廊”,二者都与绿地紧密结合,成为居民公共活动 休憩的最佳场所。

(2)绿化生态景观。生态景观绿化布局突出对自然的尊重,在塑造人工活动空间的同时,强化多层次植物群落的种植和水体的保留与结合,再造多种生物的栖息环境,形成中心区的“绿肺”。人工塑造的以山、水为主题的园区,隐喻奇伟的天目山与秀丽的青山湖,绿化配置间种银杏,体现“市树”主题。

(3)广场竖向形态组织。广场竖向设计主要布置于广场主轴线系列开放空间中,以打破硬地平铺直叙的单调从主入口进入广场后,上三级踏步到达主广场:观演空间,标高为 +0.45m,观演空间的中心为演出空间,标高为+0.9m。

总之,在小区园林的设计方案中,设计者需要根据小区的特点,根据小区的功能,来设置景观的规模、布局,营造出良好的生活空间环境,以优良的自然环境,形成充满吸引力、优雅的、有秩序的,具有历史感的小区园林景观。

设计叠被子的方案有哪些篇四

在执教《雪被子》阅读教学中,当我提出“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后,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雪被子能为小麦苗保暖,也能为小麦苗挡风。”这是学生从书中了解的内容:有的学生说:“读了课文,我仿佛看到了小麦苗正在跳集体舞,也仿佛看到了小麦苗正在唱丰收歌。”这是学生在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不同层面的回答让我深深意识到,因为课堂上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所以,学生有话可说,创造性也因而得以发挥。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教师的主体作用,正在于调动学生的主体精神,如何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对于这篇课文,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创设学习语文的境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首要方法。不论阅读或作文,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富于激发儿童情绪、情感和思想的情境,将儿童引到情思的情境之中,当儿童的情思被激发起来,使之产生愿意读书、急于表达的愿望时,读书、作文才能达到好效果。我们要善于引导、激发儿童的想像、思维和情感。这样,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儿童的思维活跃、情绪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 中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先是以情导入  ,激发情感;再师生载情读文,文中悟情,以达到师生情感与文本作者情感的共鸣。在教学《雪被子》第一段时,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雪花吗?它会落到什么地方呢?学生众说纷纭。师:落到麦地里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让我们一起看看。接着出示图,让学生说说体会。身处这样的意境,学生怎么会不联想翩翩,奇特的感受就会油然而生。

音乐和美术具有独特的魅力,它能够激发人的想象,这与“语文学科应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为重点”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可将音乐和美术引入到课堂中来,根据不同的课文,选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的想象,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第三小节时,进入课文的重点段,学生的学习氛围也已进入高潮。此时,让学生来唱一唱《小雪花》,雪花,雪花,满天飞,你有几个小花瓣?我用手心捧住你,让我快来数数看……让歌声来表达学生当时对雪被子喜欢的心情。课文结束时,你想把它美美的画下来吗?正进入意境的学生怎么会不想表露一下自己的真实情境和独特感受呢?通过画画图,欣赏一下音乐,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还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美好的意境中学习。

努力营造自主空间和创新氛围,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个性发展,形成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走进新课程的教育中,我们要努力转变教师角色,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谦虚的领路人,把个性还给学生,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只要我们努力,就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回到追“梦”的故园,使他们在课堂上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

设计叠被子的方案有哪些篇五

本课教学内容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0—72页“倍数和因数的认识”。本课虽是传统教学内容,但新教材重建了知识体系,依据学生熟悉的乘法算式中积与乘数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本课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认识倍数和因数;第二段,找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前者是形成概念,后者是应用概念。要求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倍数,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同时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其数学思考的水平。

流程1:导入新课

流程2:认识倍数和因数

流程3: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流程4:完成“试一试”,总结一个数倍数的特点

流程5: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流程6:完成“试一试”,总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流程7: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流程8: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流程9:数学游戏

流程10:课堂总结

流程11:教学“你知道吗?”

第一段:导入新课

流程1:导入新课

师:(拿数学课本,手指“数学”)同学们,这是我们的数学书。“数学”包括了许多有关数的学问。你们身边有数吗?我想如果请同学们举例的话,说都说不完,因为我们身边的数实在太多了。数中有很多学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第二段:认识倍数和因数

流程2: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12张同样大的正方形纸片,前后四人一组摆一摆。

师:要求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每排摆几个?摆几排呢?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可以拼出这样一些长方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可以拼成一行,或者是拼成一列,用乘法算式12×1=12表示;也可以拼成2行,每行6个;或者拼成2列,每列6个,用乘法算式6×2=12表示;还可以拼成3行,每行4个;或者拼成3列,每列4个,用乘法算式4×3=12表示。

师:同学们,由乘法算式4×3=12,我们可以说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那根据另外两个乘法算式,同学们会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请同桌相互说一说 (学生活动)。

师:12×1=12,12是1的倍数,12也是12的倍数,12和1都是12的因数;6×2=12,12是6的倍数,12也是2的倍数,6和2都是12的因数。

师:同学们是这样说的吗?这里还有几个算式,同桌的两个人继续练习说一说(学生活动)。

师:刚才我们都是根据算式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的。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描写冬天景色的诗,一起来看一看。诗有11个数,同学们还能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学生活动)

师:(出示)如果有同学这样说: 8是倍数,4是因数,你们认为可以吗?为什么?(学生议论)

师:同学们,倍数、因数指的是两个自然数之间的一种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可以改成这样“8是4的倍数,4是8的因数。”关于倍数和因数,老师还要补充说一点,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第三段:探索求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流程3: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先想一想,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怎样才能准确地写出3的倍数?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一定能想到,3的倍数就是3和除0以外的一个自然数相乘的积。例如3×1=(3),3×2=(6),3×3=(9),括号里的数都是3的倍数。这样我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乘法就可以有条理地说出3的倍数了,它们是:3、6、9、12、15、18。能把3的倍数全部说完吗? 说不完,那应该怎样表示问题的答案呢? 因为3 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写的时候要借助省略号来完整地表示出结果。

流程4:完成“试一试”,总结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分别写出2的倍数和5的倍数。注意要有顺序地思考,并且规范地表示出结果。(学生活动)

师:老师和同学们核对一下答案,如果出错了,一定要分析原因,再订正。(核对答案)

师: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并用这样的方法分别求出3、2、5的倍数,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例子,你们能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大胆地说出你们的想法。(学生活动)

师小结:仔细观察,同学们会发现: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流程5: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那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同学们愿意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吗?面对新问题,看看谁能挑战成功。

师:你能找出36所有的因数吗?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什么样的数是36的因数。如果有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6,那么这两个数都是36的因数。例如,1×36=36,那么1和36都是36的因数。

师:怎样才能有条理地找出36的因数呢?能把36的因数全部写出来吗?请同学们试着在作业本上写一写。(学生活动)

师:从1开始,想哪两个数相乘得36,我们就可以成对地写出36的因数,一直找到两个乘数最接近为止。

师:在除法算式36÷1=36中,我们可以找到36的两个因数1、36。同学们能接着有顺序地往下写吗?小组里讨论后,完成课本71页上这道例题的填空。(学生活动)

师:看看老师的填法和你一样吗?

师:求一个数的因数,可以想乘法算式,也可以想除法算式,但都要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流程6:完成“试一试”,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或熟悉的方法分别写出15的因数和16的因数。(学生活动)

师:你的答案和屏幕上的一样吗?

师:我们又找到了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并分别求出了36、15、16的因数。(出示)观察这几个例子,关于因数你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

师小结: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第四段:深化认识,巩固方法

流程7: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师:下面我们运用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解决两个实际问题。首先请看课本72页上的想想做做第2题。

师:填表后再讨论回答这样几个问题:表中每栏的“应付元数”各是怎样算出来的?都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还能说出哪些4的倍数?能把4的倍数全部说完吗?(学生活动)

师:表中“应付元数”都是4的倍数,4的倍数还有12、16、20等等,有无数个。

流程8: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师:请看想想做做第3题。先填表,再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表中每栏的“每排人数”各是怎样算出来的?“排数”和“每排人数”都是24的什么数?在填表的过程中你还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活动)

师: 24÷3=8,÷4=6,÷6=4,÷8=3,÷12=2,÷24=1,表中“排数”和“每排人数”都是24的因数。在填表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对一对地找一个数的因数比较方便。

第五段:数学游戏

流程9:数学游戏

师:请同学们拿出写有自己学号的卡片,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看一看,想一想,你卡片上的数是否符合下面的条件,符合的请举起卡片,挥一挥。(出示)我是5,我找我的倍数;(学生活动)我是18,我找我的因数;(学生活动)我是9,我找我的倍数;(学生活动)我是56,我找我的因数。(学生活动)

第六段:全课总结 拓展延伸

流程 10: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倍数和因数,探索了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根据乘法算式,用这一个数分别乘1、乘2、乘3……可以有顺序地找到它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想乘法算式,把一个数写成两个数相乘的积,乘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也可以想除法算式,用一个数依次去除以1、2、3……,能得到整数商的,除数和商就是它的因数。写因数时根据算式有顺序的一对一对地写比较方便,不容易遗漏或重复。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流程11:教学“你知道吗?”

师:最后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和因数有关的数学小知识——完美数。

师:什么是完美数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任何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中都有1和它本身,人们把小于它本身的因数叫做这个自然数的真因数。例如6的所有真因数是1、2、3, 1+2+3=6。像这样,一个数所有真因数的和正好等于这个数,数学家就把这个数叫做完美数。

师:在1—400的自然数中,还有一个完美数,它比20大,比30小,同学们有兴趣分小组找一找吗?(学生活动)

师:数学家们至今才发现了29个完美数。关于完美数的研究还没有到此为止,新的探索等待着同学们一起去参与。

设计叠被子的方案有哪些篇六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悟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并学习“爸爸”的好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读好第二自然段。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24.好学的爸爸

每天

一……就……

学电脑

电脑的用处大

敲打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生字、说话、写笔顺数笔画、写出带有某一偏旁的字然后组词。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1.板书课题,齐读。

2.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上一课写的是“爸爸”学外语的事。这一课又是写“爸爸”的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边听边思考。

课文写好学的“爸爸”做了什么事?

2.听后回答,相机出示:电脑。

学习“电”、“脑”:指名认读、指导扩词、指导写法、学生描红。

3.看图认识电脑。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1.抽读生字。

2.检查难读的句子。

3.指名读课文。

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写字。(电、脑)

4.写笔顺,数笔画。

电——————()画。

脑——————()画。

第二课时

1.读生字卡片。

2.指名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迷”的意思。

(3)指导朗读。

(4)齐读。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

(3)读后回答。

(4)理解一、二句话。

a.指名读。

b.看实物,认识“键盘”、“屏幕”。

c.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爸爸”迷上了电脑?

d.“爸爸”是怎么打电脑的?引导学生观察图。

“嗒嗒嗒嗒”是什么声音?“随即”可以换成什么词?

“嗒嗒嗒嗒”、“随即”说明了什么?

e.指导读一、二句话。

(3)理解三、四句话。

a.指名读。

b.理解“爸爸”的话。

出示“爸爸”的话。提问:“爸爸”说了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c.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

3.讲读第二自然段。

(1)齐读。

(2)“又”、“敲打”说明了什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用“用处”、“真行”练习说话。

第三课时

1.说说电脑有哪些用途?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1.总结:这一课通过写“爸爸”学电脑的事,进一步说明了“爸爸”爱好学习。

2.齐读课文。

1.出示生字。开火车读、用生字扩词。

2.识记字形。

3.指导书写。

4.练习在书上描红。

1.练写生字。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

王-----()月-----()亻----()彳----()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4006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