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经营权评估报告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4 21:56:55
出租车经营权评估报告
时间:2023-09-04 21:56:55     小编:雁落霞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出租车经营权评估报告篇一

金台区敬老院、新星流浪儿童救助中心

1、上午九时在5路终点站集合进入敬老院,与老人们聊天,交流彼此生活中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帮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中午为老人们送去一顿可口的爱心饭菜。

3、下午抽出一定时间在新星流浪儿童救助中心与那的孩子们一起游戏。

4.晚上活动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举行聚会,不做强制要求.

5、做好后期的宣传工作,争取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

1、活动参与人员请在群空间内报名,便于统计。最好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2、此次活动将按照老人和孩子的具体人数以每人2块月饼的标准统一购买,所产生的费用和购买其他物品的钱算在一起由参与活动的人员*摊,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3、希望参加活动人员去时能够适当购买一些水果,此项群内不做统一要求。

4、参加活动人员须按时到达集合地点。

出租车经营权评估报告篇二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背景论证科学合理

目前建筑类施工企业需要的中职毕业生是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技能型人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的特点:一是理论教学难理解、枯燥;二是专业教学本身对实践教学要求高;三是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施工过程复杂、具体工程项目不可逆。这些特点要求本专业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性教学比重,在理论教学中亦要与实践教学很好结合,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技能。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原来采用的是“3+1”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弱,不能完全适应目前施工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

方案根据建筑类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定位和培养规格,分析本专业技能型人才所需的能力、素质、知识结构。以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改变原有“3+1”单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四段三结合”的“3122”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模式下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评价模式改革。 “3122”人才培养模式把 “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的三个对接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调整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关系和先后顺序,并使教学过程与施工过程相对接,加强了学生的技能培养,以最大程度地适应企业的用人标准。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科学细致

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职教集团土木工程校企合作理事会,共同确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中调研资料充分,外聘专家参与人数多,在改革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议研究通过后才能实施,确保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过程和成果科学合理。

三、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科学准确

人才培养定位是面向建筑行业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测绘单位,可担任施工员、试验检测员、造价员、内业技术员、监理员、测量员、钢筋工、混凝土工等职业岗位的工作。此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目标,毕业生在经过若干年的工程经历实践锻炼后,应能胜任分项工程技术主管的工作。

方案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现代化工程建设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岗位分析科学到位

根据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进行了准确的就业方向及岗位工作定位。对各目标职业岗位的职业行动领域、主要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态度要求等进行了分解和具体准确描述。

五、能力分析指标科学透彻

方案对专业职业能力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行了具体细化和分解,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级指标分解合理科学明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深入具体

七、配套教学各项教学改革跟进到位

进行了与专业教学相适应的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并采用六现场实践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一体化教室、实训场地等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并与专业特色结合紧密。

构建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与生产过程系统性相适应、与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相适应、与本专业的教学方法相适应的迥异于传统方法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使评价模式更加合理。

八、方案实施条件保障充分

1.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良好,为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保障。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9名,企业兼职教师8名,完善了兼职教师资源库30人,职称结构合理,双师比例90%,教师团队整体素质较高,为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保障。

2.高标准的实训基地建设,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支撑。校内建设了土木工程检测中心、建筑构造技术实训室、建筑装饰技术实训室、建筑工程设计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招投标实训室、建筑设备(水暖电)实训室、建筑施工技术实训室、钢结构技术实训室、水暖管道施工技术实训室等。校外与齐翔建工集团、哈尔滨铁路局铁房建筑工程公司等多家建筑类企业合作建设了多处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支撑。

3.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方向性保障。

以开展校企合作为依托,进行有针对性的企业调研、专业研讨会,定期召开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职教集团土木工程校企合作理事会,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完成这些岗位规定任务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确保“3122”人才培养模式正确方向,确保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目标实现。

4.科学的管理,确保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到位。

小组。同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出台一系列管理考核办法等文件。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设项目执行小组按照学校制定的专业建设项目执行小组责任分工和相关文件,全面负责本专业的建设工作,确保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到位。

5.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为方案实施提供支撑。本专业有计划地进行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实现与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对接。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3门校级精品课程已经评审通过, 3门省级精品课程已经申报。核心课程标准、考核标准、教学计划等已经完善。

九、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试点实效显著

学校根据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建筑专业2011级教学中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试点工作。通过两年来的教学全过程监督、总结和评估,此方案相比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其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职业技能大幅度增强。说明改革是可行的,而且成效显著。

十、认真自查、查找差距,不断完善培养方案

1.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应再细化。方案中针对本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不具体,应根据具体课程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

2.评价模式改革应深入。评价模式改革中叙述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应根据每门课程特点单独制定各门课程的考核标准。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学校学术指导委员会评估,认为制定过程科学;人才培养定位准确、培养目标清晰;能力分解指标明晰,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深入;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到位;评价模式改革科学合理;方案实施条件保障充分。经过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试点工作说明改革是成功的。对改革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应持之以恒推进和持续改进,对存在问题专业项目建设小组应有针对性研讨和完善。

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

2015年3月5日

1.自我评价

焊接技术专业自创办以来,通过多年的教学教改研究与实践,初步建立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机制,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企业+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积极探讨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院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院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以酒钢产业发展对焊接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探索建立“校中厂”、“厂” 、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形成了实践教学基地的规模,推动了实践教学改革。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与酒钢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酒钢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极大地拉近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实际需要的距离,专业设置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2.学生评价

本专业毕业学生大多在各大型企业一线生产工作,他们认为培养方案中专业技能课程与工作岗位需要非常接近,同时方案中还注重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既有岗位技能又有职业素养,在企业很快就能成为单位的骨干。

3.企业评价

毕业生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沟通能力强,工作态度好,能很快适应现代化企业生产的要求。企业人事部门对学生工作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本专业培养方案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理念符合焊接技术应用的生产实际,教学方法运用得当,教学效果很好。

4.社会评价

我院自2015年成立了材料工程(焊接加工方向)的普高大专班以来,在招生、就业方面踞学院历年历届首位,同时也成为了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的主体专业,经我校培养的焊接专业的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在全省各类焊接比武中屡列前茅。各个用工单位的焊接专业毕业生大多受到单位领导的一度嘉奖和好评。

(二)推广分析

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推广指导意义

焊接技术专业所形成的“市场导向确定专业定位,校企互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技能为主构建课程体系,工学结合开展课程建设,订单培养提高专业适应能力,顶岗实习落实毕业生就业”专业建设思路,摆脱了传统的学科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宜于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新路子,为区域内职业院校开展专业建设提供了样板。

2、专业群综合实训平台建设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有推广价值

器培训站、第四十六、四十七职业技能鉴定站、甘肃省二级安全师资培训基地、特种作业安全培训基地,组织专业教师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服务、师资培训服务、特种作业安全培训等项目,为甘肃省焊接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及酒钢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巩固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化专业及课程改革,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扩大课程改革覆盖面,依托地方合作企业,将更多的生产项目引入课堂,全面推进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除了为地方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外,更好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围绕甘肃省、及酒钢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及范围,做甘肃省、及酒钢企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出租车经营权评估报告篇三

根据中央、省委、苏州市委关于积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意见和我市《全市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施办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我市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结合我局规划编制及行政许可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总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在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中,正确把握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关系,力争做到对群体性事件及苗头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了,处置得好,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营造一个长期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范围及评估主要内容

(一)评估范围: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重大决策,涉及城市老城改造项目、城市建设中的规划变更调整等。

2.老城区改造地块

3.重大项目规划方案

4.对周边影响较大、涉及利害关系人较多的规划行政许可

5.住宅项目规划方案变更等

(二)评估主要内容:

实施风险评估必须包括下列内容:

1.合法性评估。主要评估决策、项目、方案是否符合法律政策规定,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

2.合理性评估。主要评估决策、项目、方案是否考虑到各方面群体的利益,是否兼顾群众的现实与长远利益等。

3.可行性评估。主要评估决策、项目、方案决策时机是否成熟,与本地区经济社会以发展总体水平是否相适应。

4.安全性评估。主要评估决策、项目、方案实施后是否会有引发重大社会矛盾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这些隐患能否得到有效消除,是否有相应预案。

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步骤

1.确定评估事项,制定评估方案。业务科室及其分管领导在规划编制及行政许可中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评估建议。由领导小组确定列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事项,责任科室要及时制订评估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领导,组织形式,时间安排及具体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广泛调研论证,预测预判风险。根据实际情况,责任科室要采取专家咨询、专题座谈、实地勘察、公示公告、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的诉求。并对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力求准确判定可能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

3.科学评估分析,形成评估报告。责任科室对可能引发的各种社会稳定风险事项进行分析预测,特别是对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涉及对象、范围、反映的问题和激烈程度做出综合判定,形成《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报告》,对事项提出可实施、暂缓实施或暂不实施的建议。并根据稳定隐患,制定应对策略和应急预案。

4.审查评估报告,建立备案制度。责任科室应在评估结束后3天内将《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报告》报送领导小组。评估领导小组审核报告,审查决定事项的实施、暂缓实施或不予实施。并报送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5.坚持全程跟踪,实行动态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事项经分析评估付诸实施后,责任科室要不间断地听取相关群众意见反映,及时发现新风险隐患,跟进对策措施,确保评估事项顺利推进。

四、责任追究

将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内容。对因没有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而存在重大隐患或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且造成重大影响的,对责任科室,分管领导及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

五、领导小组

组 长:许振敏

副组长:盛雪东

成 员:单俊炜、何剑鸣、沈 军、陈立新、邵桂林、张玉梅

协 调:办公室(法规科)

出租车经营权评估报告篇四

中国加入wto,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日趋激烈。许多企业开始认识到培训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纷纷加强培训!但是,如何去评估培训的效果,历来是培训主管关心也深感头痛的事情。的确,当问及受训员工的感觉时,他们的反应通常都是"效果不错"或者"收获颇多",但"不错"到什么程度?"颇多"是什么意思?却并非人人有数。许多企业老总已经将培训看成是一项对未来的投资,他们更加关注培训的实际效果。那么作为一名主管,如何评估培训的效果?如何总结经验将培训活动开展得更好呢?本文就是自己长期从事培训和管理顾问生涯中经验的总结,以告诉培训主管应该如何进行全面的培训评估。

培训主管在进行培训评估之前,首先必须明确评估的重要意义,只有端正态度,才能将评估正确地开展。许多企业已经将培训看成是一项对未来的投资,那么就应该考察这种投资是否起到作用?也就是说培训是否真正起到作用了?投资培训的决策层都应该明确回答这个问题。否则,就会产生盲目投资的行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培训主管以后培训项目的立项和审批。

一级评估需要注意学员的反应。反应层评估是指学员对培训项目的看法,包括对讲义、师资、设施、方法和内容等的看法。反应层评估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在培训结束时,收集学员对于培训的效果和有用性的反应,学员的反应对于重新设计或继续培训项目至关重要。反应问卷调查易于实施,通常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如果设计适当,反应问卷调查也很容易分析、制表和总结。问卷调查的缺点是其数据主观,很大程度建立在学员个人意见上。学员意见的偏差有可能夸大评定分数,而且,在培训结束前,学员对课程的判断很容易受到经验丰富的培训员或培训机构领导者富有鼓动性的总结的影响,所有这一切均可能在评估时减弱学员原本对该培训的印象,从而影响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二级评估需要检查学员所学知识。这种检查可能以考卷形式进行,也可能是实际操作;学习层评估是目前最常见、也是最常用到的一种评估方式。它是测量学员对原理、事实、技术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层评估的方法包括笔试、技能操练和工作模拟等。培训组织者可以通过笔试、绩效考核等方法来了解学员在培训前后,知识及技能方面有多大程度的提高。另外,强调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有利于增强学员的学习动机。

三级评估试图衡量学员工作表现的变化。这是为了记录学员是否真正掌握了课程内容并运用到工作中去。如果他们没有学以致用,那么就说明培训对学员是一种浪费。行为层的评估往往发生在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由上级、同事或客户观察学员的行为在培训前后是否有差别,是否在工作中运用了培训所学知识。这个层次的评估可以包括学员的主观感觉、下属和同事对其培训前后行为变化的对比,以及学员本人的自评。这种评价方法要求培训部建立与职能部门的良好关系,以便获得员工的行为信息。培训目的是要提高员工工作中的效率,因此,如果培训后员工的行为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这也说明过去的培训是无效的。

四级评估要衡量培训是否有助公司业绩的提高。如果培训达到了让员工改变工作态度的目的,那么就需要考察这种改变是否对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起到作用。结果层评估上升到组织的高度,即组织是否因培训而经营得更好。这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来衡量,如事故率、生产率、员工流动率、质量、员工士气等。通过对这些组织指标的分析,企业能够了解培训带来的收益。例如培训主管可以比较事故率,分析事故率下降有多少归因于培训,从而确定培训对企业的贡献。

在评估培训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时,投入产出比率所得到的数值并不是那么有把握,因此做四级评估是有相当难度的。企业培训主管必须重视培训的全面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培训正确地开展,才能更好地提高培训部工作满意度,才能真正发挥企业在培训方面投入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效用。评估是为了改进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因此,针对评估结果,重要的是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并不断跟踪,而不是评过就完事了。

出租车经营权评估报告篇五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背景论证科学合理

目前建筑类施工企业需要的中职毕业生是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技能型人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的特点:一是理论教学难理解、枯燥;二是专业教学本身对实践教学要求高;三是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施工过程复杂、具体工程项目不可逆。这些特点要求本专业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性教学比重,在理论教学中亦要与实践教学很好结合,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技能。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原来采用的是“3+1”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弱,不能完全适应目前施工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

方案根据建筑类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定位和培养规格,分析本专业技能型人才所需的能力、素质、知识结构。以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改变原有“3+1”单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四段三结合”的“3122”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模式下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评价模式改革。 “3122”人才培养模式把 “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的三个对接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调整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关系和先后顺序,并使教学过程与施工过程相对接,加强了学生的技能培养,以最大程度地适应企业的用人标准。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科学细致

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职教集团土木工程校企合作理事会,共同确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中调研资料充分,外聘专家参与人数多,在改革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议研究通过后才能实施,确保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过程和成果科学合理。

三、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科学准确

人才培养定位是面向建筑行业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测绘单位,可担任施工员、试验检测员、造价员、内业技术员、监理员、测量员、钢筋工、混凝土工等职业岗位的工作。此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目标,毕业生在经过若干年的工程经历实践锻炼后,应能胜任分项工程技术主管的工作。

方案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现代化工程建设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岗位分析科学到位

根据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进行了准确的就业方向及岗位工作定位。对各目标职业岗位的职业行动领域、主要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态度要求等进行了分解和具体准确描述。

五、能力分析指标科学透彻

方案对专业职业能力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行了具体细化和分解,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级指标分解合理科学明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深入具体

七、配套教学各项教学改革跟进到位

进行了与专业教学相适应的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并采用六现场实践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一体化教室、实训场地等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并与专业特色结合紧密。

构建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与生产过程系统性相适应、与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相适应、与本专业的教学方法相适应的迥异于传统方法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使评价模式更加合理。

八、方案实施条件保障充分

1.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良好,为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保障。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9名,企业兼职教师8名,完善了兼职教师资源库30人,职称结构合理,双师比例90%,教师团队整体素质较高,为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保障。

2.高标准的实训基地建设,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支撑。校内建设了土木工程检测中心、建筑构造技术实训室、建筑装饰技术实训室、建筑工程设计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招投标实训室、建筑设备(水暖电)实训室、建筑施工技术实训室、钢结构技术实训室、水暖管道施工技术实训室等。校外与齐翔建工集团、哈尔滨铁路局铁房建筑工程公司等多家建筑类企业合作建设了多处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支撑。

3.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方向性保障。

以开展校企合作为依托,进行有针对性的企业调研、专业研讨会,定期召开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职教集团土木工程校企合作理事会,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完成这些岗位规定任务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确保“3122”人才培养模式正确方向,确保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目标实现。

4.科学的管理,确保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到位。

小组。同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出台一系列管理考核办法等文件。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设项目执行小组按照学校制定的专业建设项目执行小组责任分工和相关文件,全面负责本专业的建设工作,确保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到位。

5.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为方案实施提供支撑。本专业有计划地进行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实现与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对接。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3门校级精品课程已经评审通过, 3门省级精品课程已经申报。核心课程标准、考核标准、教学计划等已经完善。

九、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试点实效显著

学校根据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建筑专业2011级教学中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试点工作。通过两年来的教学全过程监督、总结和评估,此方案相比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其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职业技能大幅度增强。说明改革是可行的,而且成效显著。

十、认真自查、查找差距,不断完善培养方案

1.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应再细化。方案中针对本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不具体,应根据具体课程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

2.评价模式改革应深入。评价模式改革中叙述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应根据每门课程特点单独制定各门课程的考核标准。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学校学术指导委员会评估,认为制定过程科学;人才培养定位准确、培养目标清晰;能力分解指标明晰,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深入;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到位;评价模式改革科学合理;方案实施条件保障充分。经过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试点工作说明改革是成功的。对改革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应持之以恒推进和持续改进,对存在问题专业项目建设小组应有针对性研讨和完善。

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

2015年3月5日

出租车经营权评估报告篇六

“x”培训评估总结报告

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和职业素养,在“计划”期间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结合07年培训计划,公司在x月x日在x厅举行“x”的培训。各职能部门普通员工共x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和主动性,而且容易把条件理解为问题,表现为过分追求企业和上级的支持、为绩效表现不好找外部原因和借口,从而大大降低了组织效率。

一、培训反馈

客观问卷反应情况

a课程与工作的相关度

1、对于课程是否符合我的需要的评价

满意层次优良良好尚可较差极差

所占比例37%59%4%0%0%

总体满意度(良好以上):96%

2、对此次培训实用性的评价

满意层次优良良好尚可较差极差

所占比例38%50%12%0%0%

总体满意度(良好以上):88%

3、针对此次课程内容是否清晰,易于理解的评价

满意层次优良良好尚可较差极差

所占比例28%59%13%0%0%

总体满意度(良好以上):87%

b 培训讲师(导师)的效率

1、对讲师是否准备充分、组织有效的评价

满意层次优良良好尚可较差极差

所占比例38%46%16%0%0%

总体满意度(良好以上):84%

2、利用各种培训手段,有效引导学员加深对课程的感悟、理解

满意层次很好好较好一般差

所占比例20%58%12%10%0%

总体满意度(好以上):78%

c 学习效果

1、对接受培训后,对工作的认识水平有提高的评价

满意层次很好好较好一般差

所占比例16%53%16%14%1%

总体满意度(较好以上):85%

2、对此次培训能接触到新的观点、理念和方法的评价

满意层次优良良好尚可较差极差

所占比例42%48%8%2%0%

总体满意度(良好以上):90%

3、对此次培训有助于梳理工作思路和工作流程的评价

满意层次很好好较好一般差

所占比例35%50%10%5%0%

总体满意度(较好以上):95 %

d、学员自评

1、在参加课程之前我做了充足的准备和了解

层次很充分充分较充分一般不充分

所占比例30%30%22%16%2%

2、培训中我是否能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分析

层次能不能

所占比例28%22%

3、对讲师和其他学员的观点我是否常常深入思考和判别

层次是的不是没有想过

所占比例75%23%2%

4、本次培训内容在工作中运用的机会

层次有很多机会有机会没有机会

所占比例23%72%5%

主观问卷反应情况

1.培训中哪几部分内容对您启发最大?

(略)…………

统计排名(前三位)

1.…………

2.…………

3.…………

2.一句话点评

xx:受益非浅。

xx:无

xx:85%以上满意,学习的方法。

xx:收获颇丰

xx:无

xx: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情绪控制能力和时间管理的知识,并将运用到工作中。

xx:有些概念的知识个人理解不透彻。总体满意。

xx:在今后工作中有所帮助。

xx:无

xx:对于在工作中理性思考有很大的帮助。

xx:有必要,有帮助

xx:效果好,自己收获较多。

xx:培训效果对于我来讲比较好。

xx:内容通俗易懂,讲师讲的精彩,不过大部分内容平时我已经做了。故收获较小。

xx: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及方法。

xx:把这些观点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利于工作绩效提高。

xx: 收获很好。

xx:无。

xx:如果能够将很好的观点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将有利于工作的提高。

xx:让我对控制情绪有了更好的认识。

xx:无

xx:如果10分满分,应该有7分。

xx:无

xx:让自己学习到了很多与工作和生活相关的东西。

xx:无

xx:好

xx:有较新的理念观点,使用价值高。

xx:生活强者,必是情绪控制的能者。

xx:对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

xx:无

二、培训考核

1、应到人,实到人,请假

2、考试平均分,优秀

3、前三名,后三名

二、培训小结

其中做得比较好的方面:

2、学员反响比较好,纷纷表示此次学习对自己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和群体有较大的帮助,对学习到的知识对家庭、婚姻和学习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改进措施:

从此次培训整体来看主要遇到的问题:

首先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参加培训的员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参加此次培训,根据《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的要求,人力资源部将对员工参加培训的情况做详细的记录并做相应得处罚。

其次员工的活力和积极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所以人力资源部还有很多基础的工作要继续扎实地开展,接下来也将对此次培训进行持续的调研、跟踪和评估。

人力资源部

x 年x月x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4208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