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战略规划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0 15:12:16
人才战略规划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3-09-10 15:12:16     小编:曼珠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才战略规划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篇一

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是示范区顺应信息化时代潮流,突破地域空间限制,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创新创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也是示范区扩大品牌影响,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举措。通过对区内电子商务企业深入调研,全面了解浙江义乌、遂昌等电子商务发达城市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示范区实际,制定杨凌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方案。

一、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示范区电子商务产业正历经从起步到发展的过程,从电子商务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看,政府主导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是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目前,杨凌农科城金字招牌已经树立,安全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认证、溯源体系等质量标准体系已基本完善,区内企业借助电子商务转型发展的意识日趋强烈,各类人才依靠电子商务创业的热烈氛围已经形成。同时,中省一系列关于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政策也为示范区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带来重大利好,省政府从今年起已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作为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工作重心,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出台政策支持各地利用资源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因此,建设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整合各类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示范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正当其时。

二、园区建设内容

(一)建设思路及运营模式

1、建设思路:政府引导、协会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

2、运营模式:由管委会整合区内现有资源,在园区建设、招商、运营阶段给予一定资金和政策支持;以示范区电子商务协会为主导驱动,按照市场化运营模式,带动示范区电子商务产业链形成和发展,促进示范区涉农产业,尤其是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电子商务化,逐步形成“电子商务协会+网商+传统产业”相互作用,促进信息时代的区域经济发展。

(1)产品整合:由专业公司整合资源,建设包括产品采购、包装、设计、展示、代运营、检测、培训、技术服务、人才服务、招商服务为一体电子商务产业链,由生产企业直接参与同运营商合作,以杨凌产品为主体,树立安全健康杨凌品牌形象。

(2)销售推广:以专业运营商为主体,搭载生产企业,逐步建立委托运营与企业自营相结合的电子商务销售推广模式。

(3)物流配送: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配送社会化、信息化水平,为电子商务提供高效物流支撑。

(4)电子支付:丰富电子支付方式,加强第三方支付平台建设,促进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集成发展。

(5)实体店建设:支持在全省及国内大中城市,建立突出杨凌品牌的综合超市、品牌直营店、社区店、专柜、地铁提货点等销售平台,逐步形成网上下单、线下自提,产品与服务相结合,线上线下共同促进的杨凌品牌推广模式。

(二)建设目标

建成“杨凌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产品定位为:以杨凌地产品以及在省内外推广基地资源为主体,同时吸纳全国符合杨凌标准体系的产品,进行统一品牌推广。逐步形成包括电子商务产品包装整合、销售、服务、仓储、物流等较完整电子商务产业链。到20xx年底,聚集专业电子商务销售企业30家,服务企业10家,仓储企业5家,物流企业10家,年度园区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5亿元,培训电子商务人才20xx人,带动大学生创业500人。

(三)建设内容

1、电商企业基地:与中农盛源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引导电商企业入驻,建设规模化电商企业总部、小型电商企业办公区等。

2、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公共服务企业入住,逐步建立包括研发、组织、运营、美工、客服、仓储、物流、人才培训、品控等较为完备的电子商务产业链。

3、产品展示中心:通过资源整合,荟萃国内外优质农产品,实现展示直销、看样订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多种功能。

4、大学生创业基地:通过园区与区内高校对接,建立大学生园区实训基地,推动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就业。

三、园区选址

杨凌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初步选址在陕西中农盛源物流园区,其中:综合办公区面积1600平方米(办公区1000平方米、产品展示区200平方米、会议培训区400平方米)。物流仓储区7100吨(常规仓储区5000吨、冷库仓储区1500吨、气调库仓储区600吨)。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管委会分管领导任组长,杨陵区政府、示范区有关部门组成的示范区电子商务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推进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协调指导示范区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制定落实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政策。

(二)强化政策支持。示范区经贸部门、杨陵区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主要牵头责任,加快推进园区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园区建设资金支持,按照项目进度及时拨付相关资金;招商和投资服务部门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电商及相关服务企业入驻园区;科技部门要加强园区政策宣传,招引创业团队入园发展;农业部门、农业园区公司要加强对区内外农产品资源整合,加快杨凌安全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工商部门、税务部门要积极制定切实可行优惠政策,营造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良好环境;质监部门、食品药监部门要加强对园区销售产品质量监管,指导企业规范经营;旅游部门要大力做好涉农旅游项目与电子商务产业融合发展;工业园区公司、创新创业园公司要加快各类市场主体培育,促进涉农产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电子商务化。

(三)加大资金投入。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以管委会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20xx年园区建设资金由财政实报实销;从20xx年起,在示范区商贸流通业发展促进资金中增加电子商务发展资金,专门用于扶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二是积极争取中省专项资金支持,推进园区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三是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园区。

(四)加强媒体宣传。加强对建设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重要性的宣传,提高社会参与意识;积极推介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各种优惠政策,引导专业电子商务企业入园发展,调动全社会关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人才战略规划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篇二

根据学校办学特色、目标与定位,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突出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坚持“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学科)基础、鼓励(学科)交叉、多次选择(专业)”的原则,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面向未来国家发展需要,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拥有健全人格和批判思考能力,具有社会关怀和国际视野,经过严格科学思维训练,掌握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扎实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在相关基础学科领域或工程领域具有领军作用潜能的拔尖创新人才。

1. 推进全人教育 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应积极推进通识教育,强化前期基础教育,优化后期专业教育,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和人格养成为一体。

2. 促进个性化培养 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质,在课程设置中为学生选择专业、课程模块和成才路径提供充分的机会。培养方案在规定全校性必修课程和专业类必修课程后,允许学生选修其余课程,在导师指导下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案。

3. 统一规范性和开放性 培养方案的制定参照学科专业标准,构建规范和符合教学规律的知识、能力、素养培养架构与课程体系,并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包纳学科前沿知识,体现国际先进特色,适度压缩专业必修课的比例,提高选修课的比重。

4. 优化学分配置 根据个性化培养的要求,科学合理配置必修课和选修课间的学分比例,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保留空间;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的有效经验进行教学安排,合理设置各学年、学期所修学分的比例,有效实现培养目标,并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5. 鼓励学科交叉 积极建设跨学科、跨专业的“整合课程”、向全校开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从事科学研究、开展创新训练,并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6. 加强实验(践)、创新类课程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充分整合和挖掘实验实践类课程资源,尽可能多地设置多类型、多层次、交叉型的科研训练和实习、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通识通修教育必修课程:包括工具性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知识、思想政治品德类、社会历史传承类和经济法律类知识等课程。

(2)专业基础类课程:各专业基础类课程根据学科门类设置课程模块,各课程模块之间的部分课程可以有所交叉,鼓励学生选修跨学科的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开设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

(3)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专业核心位置,并具有生成力,且有别于其它专业的那部分课程,这类课程计划在第三学年下学期、第四学年上学期开设。

(4)人文科研素养与能力拓展课程:包括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通识选修课分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跨学科修读) 、社会文化与人类文明、文史经典与中华文化传承、艺术与美学四类。专业选修课由各系根据各专业的具体特点而设定。此类课程在满足学生不同个性需求的前提下,更有效地、系统地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实现全人教育培养目标。

2. 实践课程类别 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创新能力拓展项目等内容。

(1)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尤其是课程的整合、设计,力求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设置实验,将最新的研究成果纳入到实验内容中,真正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人格养成落实到实处。

(2)实践环节:指必修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各专业开设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大型作业、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军训等。

(3)创新能力拓展项目:此类项目主要根据“兴趣驱动、自主实践”的原则设置或安排,包括各类本科生科研活动、学科模拟竞赛、科技创新性项目、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国内外进修(交换)等。

我校各本科专业均设置毕业最低学分,学生只有满足各专业的学分要求方可毕业。

人才战略规划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篇三

一、核心课程

护理技术:主要内容是护士素质与角色、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相关理论、护理程序、护理安全与防护、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及生活支持护理技能、生命体征的观察与维护技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技能、诊疗技能。使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职业自豪感;获得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健康评估:内容包括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以及其他检查等。使学生获得诊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为学习各临床课程和开展社区医疗保健工作奠定必需的基础。

内科护理:介绍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有关检查、诊断要点、防治原则等知识;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病人进行整体评估,制订护理计划,并进行评价;学习内科常见急救方法、临床操作、心肺监护、机械通气等临床技能。通过讲课、实习,使学生不但掌握内科常见病的基本知识与临床操作技能,而且会将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贯穿到护理实践中,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整体护理。

外科护理:主要内容是外科学总论、手术的基本知识、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外科病人营养支持的护理、麻醉病人的护理、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损伤病人的护理、外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及外科护理操作方法训练。使学生运用上述有关知识,以护理程序的方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帮助病人康复。正确运用外科护理操作并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

妇产科护理:主要内容是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正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围生期母儿的护理、异常妊娠孕妇的护理,以及妇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计划生育等以及妇产科护理操作方法训练。使学生根据妇女生理特点运用已学的妇产科知识和护理程序对孕产妇及妇产科病人、新生儿进行整体护理;并具备开展妇女保健、计划生育的能力。

儿科护理:主要内容是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小儿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用儿科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儿科护理操作方法训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护理技能,能对儿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帮助个体、家庭、社区小儿获得最大程序的身心健康。

急救护理与重症监护:主要内容是院外急救护理、急诊设置与管理、重症监护的工作范围和任务、重症监护的护理技术、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救护,以及常用急救护理技术和重症监护技术的基本知识。

二、主要实践环节

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训、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临床实习等。

1.实验实训:第1~4学期,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实验实训,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

2.教学见习:第4学期,临床医院教学见习2周。

3.临床实习:第5、6学期,综合医院进行为期40周的临床实习。

就业面向

就业面向:面向各级医院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等工作。

其他

毕业后可参加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取得护士资格证书。

社会人才需求

通过对国内护理专业职业技术领域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临床一线对护理人才的学历层次需求量排序分别是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中专和博士研究生,结合临床一线护理人才学历结构情况,可见未来护理专业技术领域对护理人员专科学历需求最大,尤其是中部地区对专科学历需求最大,其次是本科和中专。调查结果还表明高职护理专业具有较高的就业率,护理专业就业率达90%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5%以上,主要分布在各级各类临床护理岗位、少数在社会举办的卫生健康相关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护理岗位上。

河南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预防、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老龄人口的增加、以及妇女儿童的特殊健康服务,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种高科技手段迅速运用于医学领域,现代诊疗技术越来越现代化、综合化、自动化、智能化,护理工作也由单纯的护理技术操作发展到运用多种高科技手段直接为病人独立解决健康问题,科技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1993年以来,我国护理教育一直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主,低于世界护理教育的普遍水平。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和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护士均为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培养。全国120万护士中有本科学历的不足1%。我省专科以上毕业生数量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河南省20xx年对48家三级综合医院和11家专科医院进行“十大指标”运行数据统计显示,全省三甲医院床位与临床一线护士比低于0.6。这种状况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极不适应、不协调、不同步,严重制约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增设护理专业,调整护理教育结构,提高培养层次,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十分必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护士由单纯协助医生做治疗、按医嘱发药、打针等简单、重复性的技术操作和生活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服务。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已使护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护理工作在医疗和恢复病人身心健康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然而,以中专毕业生为主体的护理队伍,在中专教育阶段,由于受年龄、知识、学历的限制,基本上没有接受社会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等人文与行为科学知识,所以在素质上难以达到对病人进行整体化护理的要求。开设护理专科教育,开展高等护理教育,满足医学模式转变、整体化护理对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求。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迅速,随着人民群众医疗保健和医学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立志献身护理事业成为众多考生的迫切要求;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地市级以上医院急需高层次的护理人才;广大护理人员也渴望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具有提高自身素质的求知热情。高等护理教育落后,与社会需求不适应成为制约我省护理事业发展的瓶颈。开展高等护理专科教育,满足医疗单位对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求,同时也给护理人员提供很好的发展空间。

人才战略规划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篇四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根本任务,坚持服务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本地就业为导向;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创新我院招生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着力点;以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岗位任职标准与职业能力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学校教育资源与企业培训资源对接、学校教育项目与企业生产项目融合、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深度融合为基本路径;围绕满足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推进教育教学机制创新,探索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为促进随州“中国专用汽车都”、“国家首批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在湖北省招生制度改革的框架下,通过与行业、企业协商制订《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协议》,面向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实施单独招生考试,探索基于单独招生招工一体化制度。

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以车身设计及加工、车身安装调试、整车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为主要方向,通过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与齐星公司、中国恒天、江南东风、程力专汽、重汽华威、全力集团等合作企业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等教学资源、共同实施教学、共同组织考核考评,探索建立政府主导、校企双主体一体化体制机制。

以试点专业为基础,建设“互聘互用、协同育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形成双导师制。明确师资队伍的选拔、聘任、管理、评价原则,确定专业教学团队的规模、结构和教学任务。探索建立学校教师流动编制或设立兼职教师岗位,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试点院校将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学院与随州专用汽车机械相关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制定并不断完善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育人的系列规章制度,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联合重汽华威专汽、程力专汽、江南东风特种汽车、中国恒天、全力集团以及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重点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以汽装专业为基础,不断积累经验、丰富培养形式、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和规模。

重点任务




具体措施




牵头单位




备注




(一)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处、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








教研室





(二)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







招就处








招就处











教研室




合作企业














教研室




合作企业











教研室




合作企业











教学办




合作企业








教研室





(四)建设校企互聘、协同育人的师资队伍







人事处




合作企业











人事处




合作企业





(五)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







教研室








教学办








教学办








教学办





(六)总结推广










办公室




宣传部





(一)政策保障

20xx年湖北省教育部职教改革相关要求召开的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省相关职能部门制订相关配套的政策与文件,鼓励、支持、指导相关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20xx年1月,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出台了《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特色随职”建设方案》,明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打造地方特色、服务专用汽车之都建设、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

(二)组织保障

1.成立汽车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在学院领导及教务处的统筹指导下,定期会商和解决有关试点工作重大问题,统筹推进汽装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组 长:童加斌

副组长:梁学军、陈安民 贺剑、赵恒、

成 员:夏章建、王军、汪勇、舒文鑫

2.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组

负责汽车制造与装配试点工作的研究、组织、实施、推广;制定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组织制定并实施与现代学徒制配套的学校规章制度;负责组织实施试点专业现代学徒制。具体实施本专业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专业工作组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确保试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实施。

组长: 贺剑

成员:夏章建、舒文鑫、汪 勇、周俊、王军

(三)制度保障

学院拟将制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招生招工一体化、教学管理、教师培养、资金支持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

1.校企联合制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1)执行学徒优惠政策。经学院和企业考核合格的学生(徒),可同时获得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和企业颁发的“岗位资质证书”,被合作企业录用后,不需经过试用期,直接成为正式员工,并享受相应的待遇。

(2)企业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纳入企业工作内容,并享受带徒津贴。

(3)评选并奖励先进试点班、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师傅及学徒。校企联合设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专项奖励基金,对在试点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予以专门的奖励。同时,被合作企业评为优秀师傅的员工,在晋升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时作为破格条件之一,可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与企业自主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优先晋升职业技能等级;学院评出的现代学徒制活动中产生优秀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或评优时,予以优先考虑。

2.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

(1)根据学徒培养工学交替的特点,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办法》。

(2)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校企共同建立教学运行制度,制订《现代学徒制招生(工)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含选拔、管理、培养)、《现代学徒制带教师傅管理办法》(含选拔、管理、培养)、《现代学徒制校企定期例会制度》、《学生(徒)转为员工(毕业)制度》、《学生(徒)实习召回制度》等,共同加强过程管理。

(3)校企共同制订《现代学徒制学生(徒)实习管理制度》、《学生(徒)实习安全措施与违纪处理办法》,根据学徒培养需要,科学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保证学生学徒津贴等合理权益,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确保人身安全。

(4)创新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制订以育人为目标的《学生(徒)评价考核办法》,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四)经费保障

1.多渠道、多途径筹措经费,保证试点工作资金需要。

(1)根据《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特色随职”建设方案》及《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特色专业申报书》申请学院特色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每年30万元,其中20万元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项资金。

(2)积极争取企业职工培训及省级专项建设资金。

2.加强经费管理,保证项目资金产生最大效用

制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建立严格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和监控制度,加强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严肃性和合理性,使资金的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五)科研保障

各试点专业要坚持边试点边研究,及时总结提炼,把试点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上升成为理论,形成推动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制度措施,促进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积极开展国际比较研究,系统总结相关国家(地区)开展学徒制的经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条件保障等。

(六)宣传保障

持续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网络、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将试点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研究成果及时总结、及时推广。

1.形成一套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度。编写《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汇编》、《现代学徒制制度汇编》、《现代学徒制案例汇编》等制度文件。

2.校企共同开发一批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课程标准与特色教材。

3.完成《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总结报告》,对首批试点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

5.总结、提炼本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公开发表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成果研究论文并辐射到我院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院推广现代学徒制提供可资借鉴的基层探索案例和经验。

1.政府尚未出台鼓励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激励政策,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效果。

应对措施:在学院现代学徒制的有关管理规定中、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协议中,对合作企业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合作企业参与积极性。并且,校企双方可共同争取政府支持。

2.政府还没有现成的招生招工一体化制度,学院探索与现代学徒制配套的招生招工一体化制度,在实施中会走弯路、会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应对措施:与合作企业协商签订《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协议》,报请政府同意,采取单招等方式。

3.学院制定的与现代学徒制配套的管理制度,与政府现行的政策不匹配,与企业考虑存在差异。

深入调研企业,要了解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能够得到什么?企业最担心的是什么?企业应该做什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制定与现代学徒制配套的管理制度、确定双方的责任、义务,并与企业、学生三签订相关协议。

人才战略规划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篇五

白银时代,人才对房企的重要作用更为凸显。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提出了“先人后事”的企业管理理念,他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当企业这辆车启程之时,首先要把合适的人请上车,让大家各就各位,再让不合适的人下车,然后才决定把车开向哪里。人才盘点的重要作用,在于搞清楚谁该走、谁要留下来、谁该重点培养等一系列问题。

一、确定盘点目的与评价标准

人才盘点是一个企业或组织,为了解所拥有的人力存量及其结构,透过系统化的科学方法加以分析、评量的一套程序。

进入白银时代,房企开始进入一个平台期,一方面是人才的分化,另一方面是人员过多造成的人力资源成本过大。通过对公司现有人员进行盘点,可以帮助企业夯实未来的人力资源规划;找到自身优势,同时发现不足;最终帮助企业达成转型战略目标。

公司不同,人才标准也不一样。成本领先类的公司需要员工学习性强、忠诚度高、遵循既定计划、关注流程、注重稳定等;业务创新类公司要求员工有探索精神和长期目标,是多面手,并关注成果等;服务优化、客户至上的公司则希望员工以客户为重、预估客户需求、寻求客户信息等等。

对于房企来说,随着行业的分化逐步扩大,有领导者,有追随者,有挑战者。白银时代,即便是过去的成本领先型企业,同样需要业务创新,由过去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当然,在这三者之间,不同企业会有不同侧重,自身战略定位的不同决定了每个企业对人才的诉求也不一样。

明晰以上四个问题,可大致梳理总结出企业人才储备和培养的方向,为制定人才盘点的标准提供依据。通常,企业也会构建其人才素质模型,以此作为选拔、培养和发展人才的指引,这也是盘点的重点参考标准。由于房地产的产业链条很长,一般而言,在梳理盘点标准时,除了支撑企业战略发展的通用的能力素质标准外,还应充分体现专业度。

二、选择盘点方法和盘点内容

确定标准后,接下来就要根据盘点内容对盘点对象进行测评。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一方面,人才盘点可以“全体盘点”——盘点整体人才情况,众多职能、多个职级全部覆盖,以便有整体和全局性的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人才盘点也可“重点突出”,对于房企而言,城市公司总经理是组织最为关键的群体,详细的盘点和发展他们,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1.“重点突出”——深度测评后的盘点

首先,用相对完整和多样的测评方法和手段,深入测评能力/潜力,结合其他数据如业绩等,归纳出每个人的优劣势,甚至进行一定的打分评定(如表1所示)。

其次,绘制人才地图。一方面,按岗位类别和层级,把关键岗位绘制在一张图表上,包括包括目前有人的岗位、空缺的岗位、将来要新设的岗位、要砍掉的岗位;另一方面,把关键岗位上的人才放入目前所处岗位,根据其测评结果/打分,用颜色标准为“胜任”、“有上升潜力”、“有待提升”等。

全体盘点,一是基于九宫格的盘点方法,二是采用多维度评分表。

基于九宫格的盘点方法,“绩效+潜力”是最常用的工具,绩效维度可以采集最重要的kpi指标,换算成分数;潜力维度可以借助一些简捷工具,如360度在线调研,换算成分数。然后把不同所有人绘制在地图中。

这是相对快捷的方法,但过程中需要注意360的效度和数据真实性问题,最好通过“盘点会议”来讨论这些数据,进行校准和调整。为了使盘点更为精准,可将核心指标设为“业绩、能力、潜力”三个。

1、图2,通过绩效盘点对被盘点人的业绩、能力、结果进行整合,得到了绩效的总体结果。绩效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a、b、c等级的员工进入第二次人才盘点。

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比较细致,先盘清楚绩效,保证利润和基本贡献,然后再看潜力谈未来,有利于发现问题,理清未来发展思路;而缺点在于它是一种理想模式,而且复杂,需要盘两次。

(2)“一会”模式之“现状为主,未来为辅”

企业如果业绩不理想或者人员整体胜任能力不足,此时应以盘点现状提升绩效为主,则设计模式以“业绩-能力”为主,“潜力”为辅,表现形式为业绩、能力分别设置成矩阵的横纵轴,然后用星级表示不同潜力,譬如三颗星表示高,两颗星表示有,一颗星表示无,如图3所示,例如张三的人才盘点结果表现为:业绩高、能力高、潜力高,赵五的的人才盘点结果表现为:高业绩、中等能力、有潜力。

(3)“一会”模式之“未来为主,现状为辅”

企业如果业绩稳定且人员整体可以胜任岗位,盘点则以盘未来为主,目标是发现高潜员工,设计模式以“绩效-潜力”为主,“能力”为辅,表现形式为绩效、潜力分别设置成矩阵的横纵轴,然后用坐标以及星级表示不同业绩、能力,仍然是三颗星表示高,两颗星表示中,一颗星表示低,如图4所示,既可以展现三个核心结果的整合结果,也可以分别看到三个结果,张三的人才盘点结果为高绩效高潜力的明星人才,其三个核心结果表现为:业绩高、能力高、潜力高,赵五的的人才盘点结果为中绩效中潜力的核心人才,三个核心结果分别为:业绩高、能力中、潜力有。

(4)“一会”模式之“现状与未来并重” 企业如果组织结构相对稳定,且绩效表现良好,盘点以组织稳定为目标,同时关注人员的效能提升与能力发展,则盘点可以组织结构方式直观展现,将三个核心结果用颜色或符号或数据予以展示,如图5所示,其中颜色表示潜力,数字表示业绩,字母代表能力,都分别与前述九宫格中的颜色、数字、字母相对应。

采用多维度评分表,则是设计一些评分表,列出评价的各方面维度(含业绩、多方面能力等),先由直接上级填写、评分,并准备好理由和数据;之后每层经理人通过盘点会议讨论和碰撞,对下一层级的所有人应该放入“九宫格”的哪个格子,达成一致意见。

三、盘点结果输出与人才盘点注意点

针对盘点对象的盘点结果出具相应的个人盘点报告,样例可按表2的格式印制。

在人才盘点过程中,会出现后期跟进不及时、参与人不积极、评价结果难以公平、组织资源支持不足等问题。可见人才盘点工作是一柄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充分发挥每一名员工的价值,但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评价是敏感的、主观的,评价结果短期内可能体现不出作用,因而会使得人才盘点工作失去其原本的作用,人力资源部付出了大量精力,换来的却是不满和抱怨。

因此,做好人才盘点务必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1)评价标准对每位员工是公开的,评价结果对其他员工是保密的;(2)评价标准尽力客观化,让主观的评价人给出客观的评价结果;(3)做好闭环管理,给员工期望,而不能让员工失望;(4)盘点过程尽力简洁化,不要让评价成为员工的额外负担。(5)确保测评工具的准确有效、简单易用、客观公平。(6)要结合过去较多的时间段来连续观测趋势并做出判断。

人才战略规划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篇六

对于高潜人才的定义,各个企业有各自的认识,我们也看到过不少咨询机构的观点,我个人比较认同合益(hay group) 提出高潜人才的四个特质标准:高度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高度的跨领域思考能力、高度的社会洞察力和同理心、高度的韧劲和情感成熟度。也就是说,高潜人才是那些始终充满好奇心,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的人;同时,他们也能够超越自己的工作局限、专业局限以及经历局限,进行突破思维、跨界思维;他们又拥有对组织和个人的洞察力,并且能够保持情绪稳定,甚至锲而不舍、屡败屡战。当然要在上述四个领域做到面面俱到似乎并不容易,但企业在选拔高潜人才加以重点培养或任用的时候,确实需要事先对这些素质做到心中有数。否则,选错人可能酿成战略性的失败。

高潜人才的识别,一般都会采用测评的方法来确定,我们在实践中特别推荐问卷测评、关键行为观察、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综合考察。当然在综合测评之前要对测评的维度和关键行为的观察点进行设计,要对各个维度进行定义,关键行为观察点进行行为分级。由于潜力相关的行为表现较多,所以要对被测评人进行360度测评,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被测对象的情况。在这里通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测评工作量巨大,组织测评工作部门依靠自己的力量一般很难完成,在此建议引入专业测评机构。一方面专业测评机构在测评维度和行为观察点上可以给企业更多专业的意见,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减轻测评的工作量。

其次,为了减少被测评者的人际关系对测评结果的影响,还需要进行重点访谈的方式来收集关键行为事件,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关键行为事件可以采用案例采撷的方式进行,依据score法则作整理,再依据行为等级定义进行考察。此外,在重点访谈时直接上司是访谈的关键,上司是下属行为的直接观察者,能提供较为丰富的行为案例,同时为了避免上司凭感觉进行评价,影响评估的有效性,特别建议在访谈前一段时间提前给上司一个对高潜对象进行行为记录的任务,以客观地掌握信息。

全业务副位培养就是以未来需要为导向,结合公司业务的形态和组织管理特点,根据高潜人才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个人职业规划等因素,为高潜对象设置目标导向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并以副职的身份进入各培养部门顶岗锻炼的方式。这个培养计划要求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并确立每个阶段的考核标准,阶段结束考核通过才进入下一个阶段。培养结束后回进入高潜人才储备池,随时候用,当然这里需要建立相对应的激励机制。从实践来看,这种培养方式由于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考核标准确定,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好的效果。

全业务副位培养的培养方式是让高潜人才在企业内部快速成长,以完成基础性的成长准备,而特殊项目历练则是让高潜人才进入突破性成长阶段。在这个不确定时代,企业面临的挑战性会越来越多,有系统有计划地加速高潜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在完成基础性培养后特别重要。这种的培养可以考虑以新市场的拓展、新团队建设、管理不熟悉的专业领域等为契机来历练性高潜人才,让其在新的挑战中快速积累经验。

对于高潜人才的培养,实践中我们还推荐用导师计划进行配合。导师必须由在行业内或者专业上有丰富经历、经验的人来担任,也可以成立联合导师组,让高潜人才随时都能得到指导,同时导师也可以其行为进行纠正和控制,避免风险行为造成损失。同样的这里也少不了导师管理机制的配合。

当然,对于高潜人才的识别和培养还有很多内容和方式,我们也特别期望和大家进行深入地交流!

人才战略规划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篇七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电力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社会对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的增加都需要优秀的人才作为支撑,电力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取决于企业人员配置的质量[4]。因此对于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必须着眼于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

高技能员工的发展既要注重个性化再培养方案也要注重激励机制,只有在良好的激励促进措施的指引下,给在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才能给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并快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1 实施高技能人才再培养方案 在实施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时,应该主要针对知识型、技术型和复合型三类人才,为了能有效组建一支专业的队伍,要严格控制对人才的考核、选拔和培训等环节,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全面加强建设人才队伍的工作力度,造就一支适合一线岗位工作且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储备的人才队伍。

1.2 实施关键岗位人才储备培养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关键岗位人才的素质才能确保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需要建立各专业多层次的优秀人才储备库才能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5]。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加强有针对性的培养,全面提高后备人才的工作适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要制定一个巩固基础、增强能力、口径宽阔的培训开发计划,促使职务晋升和转换渠道具有合理性。加快对年轻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进行培养,进而使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果得到优化。

1.3 实施对一线在岗人才发展方案 以“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原则为核心,建立长效的动态管理机制[6]。企业要通过优化机构管理设置和定期动态考核淘汰制度,一方面促进电力企业人员的流动,进而可以减少多余人员的进入,另一方面,可以对一些优秀员工进行奖励,还可以去除一些不合格人员。把管理人员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稳步提升生产人员比例,实现人力资源结构的最优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1.4 实施激励型绩效薪酬管理方案 建立合理、公平的选拔机制,结合岗位自身特点及个人绩效的差异,设计多种分配形式,将成果与贡献度作为评价标准,推行员工工资与绩效直接挂钩的薪酬机制[7]。建立长、短期相结合的激励制度,层层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至部门和个人,打造“企业—部门—岗位、战略—目标—指标”逐层分解和细化的岗位责任链条,通过实施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敦促员工的自我管理。

2.1 建立激励和发展协同的长效机制 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企业只有把培养、使用、考核和待遇这四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确保人才为企业持续创造价值获得长期良性循环。

2.1.1 完善并合理制定企业用人的依据 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应建立完善的“人才蓄水池”,首先通过审核员工业绩并了解个人培养计划的完成情况,同时结合职业导师的评价,优先将一些优秀员工纳入企业后备人才库,进入“人才蓄水池”,然后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随时从“人才蓄水池”中择优选用。

2.1.2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 企业需建立严格的职业导师制度。把符合职业导师条件的人才在公司内公开公布,根据自身需求和专业要求,员工可以自由申请导师,导师可以择优挑选出学生,从而确立“师生”关系。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来明确技术带头人、管理专家等核心人才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责任。

2.2 建立新型薪资结构机制 通过运用薪酬分配杠杆,建立岗位供需自动调节机制,改变传统的以岗定薪、供需失衡的薪酬分配方式,逐渐从原有的分配原则,转变为新兴的按需分配,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分配机制。改变现有薪资结构,可以通过对职工的责、权、利有效想结合,增加倾斜分配在薪资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从而拉开员工薪资档次。使员工根据企业岗位及自身发展的需要,从富余岗位主动向紧缺岗位流动,化解有人无事可做和有事无人可做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局部冗员与结构性缺员矛盾、职工薪酬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为盘活人力资源,挖掘和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的潜能达到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能可持续的发展。

2.3 改善公司竞聘机制 通过开展竞聘上岗,拓宽选人用人机制,努力营造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促使中级技能或中等能力人才向高水平、强能力方向迈进。另外,还应加强对于过剩人员的转岗培训力度,提高转岗人员的岗位技能水平,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人才存量,改善人才流动机制,最大限度的提高人才使用效益。通过引入竞争机制,疏通岗位流动渠道,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克服现存的局部人力资源匮乏问题。 创建并完善企业内部竞争机制,给有能力有理想的员工创造机会。严格贯彻用人标准,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等方面出台配套措施,建立充满生命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及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争取实现“人适其位,位适其人,人尽其才”的效果,努力为各类人才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

2.4 建立系统化教育管理机制 在提高各类人才能力时,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有效分类。通过企业管理培训,要对培训人员进行已有知识巩固,并努力提高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企业管理能力和对市场透析能力。通过定课题、压担子和选派到高校、科研院所深造等途径,着重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为了加快培养紧缺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企业可以采取企校联合、内培外培等方式多途径、多层次进行人才培养。

2.5 建立具有制约性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 企业应从业绩表现,对员工做出评估之后,发掘出一些真正有潜能的优秀人才,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给予优秀员工获得培训的机会。通过培训,让培训成绩好员工可以在工作中获得充分的表现机会,进而使员工不断在实践中进步。企业在评定职称、岗位晋升、提拔任用时,应把培训激励机制与企业人事劳资制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即把是否经历过培训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同时,还要针对某些特定岗位,进行不定期培训,对于不参加培训的员工,列入不得继续留用和晋升名单。随着制约性培训机制的建立,要实现企业内部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2.6 建立对核心人才完善的管理机制 设计科学合理的招聘—培养—激励机制,以实现吸引、留住核心人才的目的。首先,企业要确定核心人才的标准,在考核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作为参考。然后,通过建立核心人才选拔机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核心人才。最后,着力对核心人才进行多元化培训,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机制和薪酬机制。

人才战略规划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篇八

英语专业是我校重点扶持建设的特色专业之一。 本专业秉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实践教学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本专业依托我校雄厚的法学、商学教育背景,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在充分强化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兼修法律和国际商务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成为既有英语语言优势又有专业特长的适应社会经济国际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注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有一支团结敬业、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学成绩斐然。硕士研究生考试通过率稳定在20%以上;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一次性平均通过率85%,高出全国通过率29.7个百分点;专业八级考试曾以85.14%的一次通过率创得佳绩,高出全国43.11%的平均水平。另外,我系学生在“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21世纪杯”、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山东省科技英语大赛等国家级、省级比赛中多次获奖,并被授予“山东省外语优秀人才培养基地”的光荣称号。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因既掌握英语又兼修法学、国际商务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宽厚的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法律、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英语人才。

4.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6. 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9. 掌握日语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

10.鼓励学生获得至少一种专业能力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能力证书: 英语专业四级证书、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全国英语翻译证书、上海外语口译证书、托福、雅思等。

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导游资格证、法律英语证书、律师资格证等。

基本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修业年限3到6年。

总学时:2416学时。

总学分: 165.5学分,其中,必修课128.5学分(通识必修课27.5学分,专业必修课52.5学分,实践必修课48.5学分);选修课34学分(通识选修课8学分,专业选修课16学分,实践实训选修课10学分);素质拓展3学分。

五、授予学位

按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核心课程

1.基础英语 20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必修、精修课程,它旨在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专业技能,为学生高年级阶段进一步学习《高级英语》及相关后续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

2.高级英语 8学分

本课程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主干课,它旨在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丰富学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整体素质。

3.英语泛读 4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教学的一门必修课,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语篇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积累语言知识,加深英语语言文化的积淀。

4.英语听力 16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本科专业一、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必修课。它旨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正规严格的听力技能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对各类视听语料的理解能力,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打下基础。

5.英语口语 8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旨在是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

6.英语写作 2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英语思维能力、篇章组织能力和表达艺术,有助于书面表达的准确性、条理性、生动性和说服力。

7.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 3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通过对英国文学各个阶段的主要作家和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英国文学主要文学流派及其创作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综合人文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

8.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 3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美国文学的主要文学思潮、流派、名家名作,了解美国文学的发展演变规律、异域文化特质和审美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研究、评价美国文学思潮流派、经典作家作品,提高综合的文学批评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9.英语翻译 4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英汉互译基本理论和实用技巧,注重提升翻译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胜任英汉互译任务的专门人才。

10.英语语言学 3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旨在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语言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义等方面,把握语言与语境、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学、语言与教学等各种关系,并提高对语言的重要性的认识。

通识选修课见山东政法学院通识选修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其他课程见附件: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战略规划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篇九

根据新一年的工作需要,公司共招收了12名08级新员工,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团体。但是,由于刚进入公司不久,及员工的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大家的优势并没有达到最大化发挥,工作能力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积极性也有所欠缺。

因此,计划开展公司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展现员工的才能,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有效利用,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目的

1.通过鼓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公司的工作;

三、实施方案

1.引入竞争机制。每月评出“公司标兵“及”优秀小组长“一名,并颁发纪念品。

2.在全面发展员工各方面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员工本身的优势,重点培养某一方面的才能,如物资管理方面,组织能力方面,及创新方面的人才。

3.加强团队精神。不定期的部门餐会,户外活动(体育运动),部门小联谊及与其他部门的联谊等,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

4.员工参与制。多让员工参与到一些条例或者重要事项的商讨过程中,充分考虑员工的意见,让其更好地关心本部门及整个协会的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40944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