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是一种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具,也是一种组织和管理的工具。我们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冀教版篇一
1.通过观察、猜测、实践等活动,找出最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掌握简单的组合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理解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3,这两张卡片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师:这是我们昨天学习的内容,有序的排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方法——组合。
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学生用数字卡片组成的两位数。
小组讨论:如果把每个两位数中两个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加起来,得到的和分别是多少?会有几种情况呢?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每个两位数中两个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加起来,得到的和都是5,只有一种情况。教师小结:因为是求两张数字卡片的和,两个数字互相调换位置的和是不变的,所以得数只有一种结果,这种跟位置无关的方式叫“组合”。
2.密码箱的奥秘(学习例2)。老村长给了喜羊羊一个密码箱,里面有很重要的东西,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课件出示例2)同桌合作。在动手操作之前向学生提出要求:一个同学摆,一个同学记录,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做得最好。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
3.学生汇报方法和结果。
三、拓展提升
1.老师买了三种口味的棒棒糖,甜甜想要两种不同口味,有几种可能?3种
2.妈妈将20元钱装在一个信封里,对果果说:“我这里有7张人民币,共20元。”想一想,这7张人民币的面值分别是多少元?(没有2元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10元、5元、1元、1元、1元、1元、1元。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还有哪些问题?
五、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二十四第3、4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用旧知引出新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学生动手操作,重在让学生感悟,体验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通过对比排列与组合,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组合与顺序或放置位置无关。
成功之处:本节课主要以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通过动画故事的引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冀教版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掌握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冀教版篇三
数学是折射世界发展的一滴水珠,二年级数学老师应让学生体悟到科学的博大与精深。二年级数学老师的教学工作离不开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是他们进行教学活动的保障。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二年级数学冀教版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
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一、引入课题。
播放《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配音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听后谈感受与收获,引出并板书课题:辨认方向。
二、调动原有经验,感知现实中的新方向。
(一)、复习。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哪四个方向?(东、南、西、北)你能在教室里辨认吗?如果到了一个新环境,你怎样辨认这些方向?(观察太阳、树木、利用指南针……)
(二)、探究新知。
1、你还听说过哪些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果有学生说出南东、北东、南西、北西,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对应板书。
2、借助人们生活语言习惯,统一对方向的描述性词语。
学生可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汇报,总结:东方与南方的中间,是东南方。
以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辨认东北、西南、西北三个方向。
(三)、深化体验。
1、活动体验二: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学生先自主找一找,再指名汇报。
2、活动体验三:指名两位同学到讲台前,让其他同学说一说学生甲在学生乙的什么方向?学生乙在学生甲的什么方向?然后思考讨论交流:同是两位同学,但对他们位置的描述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使学生真切体验到方向的相对性。
二、生活经验升华,探究地图新方向。
(一)、复习。
教师出示方向板(小黑板出示)谁能在老师的方向板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指名板演。总结强调:方向板上的方向特点。
(二)、探究新知。
1、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方向板上标出其余四个方向。学生可小组交流合作、互相帮助,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汇报总结,展示自己制作的方向板。
完成“认一认”。
3、深化感知。说一说动物园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学校在动物园的哪个方向?
三、拓展应用。
1、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练一练”的第1题。
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向北的方向标,然后进行辨识方向的训练。
2、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练一练”的第2题。
先让学生小组内互说,再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法运用:
讲解法 分析法 引导法 练习法
学法指导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复习
1.能填几?(指名口答)
二、初学新课探索新知
(初步探究)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寻找信息:有22人、每条船限乘4人
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3.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4.让生仔细观察图弄懂题意。
5.让生独立思考。
三、引导释疑
(合作学习)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2÷4=5(条)……2(人)
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2人。4×5+2=22。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3人,一条3人。4×4+6=22。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2可让学生在草稿本上用纸画月亮代表小船,用小棒代表人。
3根据摆的图列出算式。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四、拓展学习
(深入探究)
1.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2.全班交流总结。
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进行交流。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当堂检测、练习巩固
(学习诊断) 完成练一练1,2,题
1.先弄懂题意
2.在列式解决
3.指名汇报。
4.集体订正。
5.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六、课堂小结
(梳理归纳)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你学的好吗?
1.小组交流。
2.指名汇报。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租船
22÷4=5(条)。.....2(人)
答至少要租6条船。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冀教版篇四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例1给出了一幅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教材以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生活场景为依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将学习活动置于模拟情景中,给学生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今后学习组合数学和学习概率统计奠定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照《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实物投影、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做到:
a、创设情境 活用教材
我对教材进行了灵活的处理,创设了六一参观体育馆这样一个情境,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中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和组合规律的过程,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发现规律。
b、关注合作 促进交流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马上就是六一儿童节了,你们打算怎么度过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老师决定今天这节课带大家去体育馆玩一玩,你们愿意吗?
(课件出示体育馆的场景,学生兴趣盎然。)
二、合作学习,构建模型
1.初步感知。
师:瞧!有这么多运动员在这儿参加比赛,现在想请大家给运动员试着编一个号。
课件显示:
学生同桌讨论,指名回答:12和21。
2.合作探究。
师:(课件在原基础上加一个3)如果是1、2、3三个数字呢?能编出几个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请大家拿出数字卡片动手摆一摆,组长把大家的讨论结果记录在答题卡上。比比看,哪个组找的最多。
(活动开始,教师巡视。)
以组为单位派代表上台汇报,将答题纸展示在投影仪上。
(鼓励方法的多样化,对各组的不同方法进行肯定和表扬。)
结合发言,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选出优胜组。
师生共同归纳:用数字排列组成数,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确定十位上的数,然后考虑个位上有哪些数可以与其搭配。
板书:不重复、不遗漏、有顺序
3.握一握。
师:刚才各组同学都合作得非常好,大家真了不起!(走到优胜组旁边,伸手和优胜组的4名同学握手)向你们表示祝贺!
师:握手是我们见面时表示礼貌的一种方式,提到握手啊,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如果组内的4名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呢?猜猜看!
(指名回答,学生进行猜测。)
师:究竟是几次呢?请大家互相握握看吧!
请一个组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同学一起数数。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乒乓球赛。
师:这里在干什么?
(课件播放录像片段:乒乓球比赛。)
师:三个运动员每两位只打一场,他们要决出冠军需要进行几场比赛?
如果老师也参加进去呢?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
2.搭配服装。
(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拿出学具卡片,独立解决问题。
汇报交流,投影展示,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设计。
师:你想让他们穿哪套呢?你是怎么想的?
3.付钱问题。
师:为了奖励获奖运动员,组委会决定给他们买一份特别的奖品。
(课件出示奖品盒以及标价:5元。)
现在有一张5元,2张2元、5张一元,可以有几种拿法?
学生摆学具,上台汇报,教师及时进行表扬。
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师:今天大家玩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学习收获。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小组合作为主,改变了重教师讲知识、轻学生构知识的教学模式,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和儿童的认知特点,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置于参观体育馆这样一个模拟情境中,凸现了数学学习的生活化。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给了学生很大的学习空间,创设了给运动员编号、搭配衣服、买奖品等活动情境,使得学生始终在玩中感受数学,在玩中体会排列的知识,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使学生完全在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总之,这节课教师注重把数学和生活相沟通,让学生在知识的活动中得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习得知识,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冀教版篇五
冀教版科学教学计划
(一)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1、知识方面,划分为四个教学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通过对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的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只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结实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地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光焕发分为四部分,让我们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太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拭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2、能力方面
实验能力:实验操作方法,对比实验,模拟实验。
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制作能力,创造能力。
3、德育方面
(1)通过讲述我国的珍稀生物,我国古代在天文科学方面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自然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可以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各单元都要求学生亲身经历过程,这一过程也将延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四、相关措施
1、根据自然学科的特点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自然课仍然要加强直观,重视课本上的图画和实践操作。
2、重视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
3、不同的课型用不同的教学思路。如探究各种自然变化规律,原因的采用“问题――观察实验――思考――结论――应用”或”“问题――假设――观察实验――结论――应用”的结构;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多采用“认识构造,原理,方法――分步操作――反复练习”的结构。
4、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与生活生产社会的联系。
5、注意发展儿童智力,培养能力。
6、注意与其它年级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五 基本活动: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月日 教学内容 教时 执行情况
(二)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2、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3、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4、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及奋斗目标
1、教学重难点:
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2、奋斗目标
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六、教学专题研究计划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七、尖子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学困生有:黄倩倩、张萧、程铭静,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2)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习,使他们不被落下。
2、尖子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
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习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平常学习,也要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八、课时安排
******
(三)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开展本学期科学学科的教学,现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5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7人,他们大多数年龄在10--11岁之间,他们身心健康,活泼可爱,接受知识的能力强。由于科学接近生活,大多数同学对科学很感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抓住学生新奇、爱动的特点,创设多种观察实验的情景,多给学生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实验中发展智力和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班内的优秀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能及时完成,能大胆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些同学学习方法得当,模仿能力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表演能力强,成绩突出。
中等生同学好动,欠细心,但能认真刻苦学习,成绩良好。
学困生:有部分同学大脑比较灵活,但缺乏吃苦精神,他们有好玩的思想,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不刻苦,学习成绩较差。如:陈泽儒、黄海辰等。
针对以上情况,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搞好优生优培和困难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大面提高教学成绩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25课,分为五个单元。
“变化的世界”是全册的起始课,目的是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变化现象的兴趣,感受自然界中各种变化的奇妙。同时也突出本学期以获取资料、设法记录各种变化的能力为训练重点。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心天气变化,利用自己建立的“小小气象站”观测、记录天气变化,并坚持做长期天气观测,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分析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中培养学生坚持长期观测、研究天气变化规律的兴趣和能力。
第二单元,“物质的状态”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帮助学生发现、判断物质的状态及各种状态物质的特点,如水的三态变化,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科学结论的能力。
第三单元“生长与变化”为学生提供了亲历种植、饲养的机会,在观察、测量、记录生物生长过程和主要变化等活动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生物生长的资料,利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发现。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生命的伟大和宝贵。
第四单元“有趣的变化”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变化现象提出疑问,帮助学生利用实验探究一些物体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发现物质的变化过程有的是可逆的,而有的是不可逆的,鼓励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第五单元,农业与技术是本册书的结束单元,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发展,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农业技术发展带来的好处,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畅想未来农业,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和能力。
“展示会”是全册书的总结,围绕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设计了一个较完整的设计、布置、展示活动。目的是通过整理本学期对“变化的世界”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总结、归纳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从小养成良好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学会自己确定标准,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统。并通过展示与同学交流,达到分享学习成果的目的,从而充分体会成功学习的乐趣。展示会活动,也是对学生本学期学习效果的一次较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应分别从活动组织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概念系统掌握三个方面,对各小组给予综合评价。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学习,帮助学生:
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特点进行观察、记录;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事物变化的信息,利用简单工具(包括自制的)对一些变化进定量的测量;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展示各种天气、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化,并能通过分析数据或图表,找出变化的规律;能通过亲历各种活动,搜集各种变化现象的有关资料,并尝试探究、解释变化的原因。
2、能从自己日常生活入手,仔细观察周围常见的变化,并有兴趣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愿意参与同学进行分工、合作,体验讨论与交流的乐趣;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或实验结果;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的体验;能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完成设计任务。
3、能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变化,列举天气变化对动物行为、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能描述植物、动物、人生长发育的过程和主要变化,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的区别;能说出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通过实验发现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能说出有一类变化仅仅是形态的变化,不会产生新物质;而有一类变化则不仅是形态的变化,还会产生新物质。
4、能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变化的现象和问题,如热胀冷缩、去锈、去污;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天气预报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本学期教学重难点及奋斗目标
奋斗目标:
本学期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册书中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力争使70%的学生进入优秀之列,100%的学生及格,期末成绩位列全街道同课前五名。
重点: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3、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
4、学习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
5、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
6、掌握水的蒸发、沸腾、凝结和水的三态变化。
难点:
1、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例如:说明自然界中雨是怎样形成的,物体的生长与变化,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
三、教学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主要措施:
本册教材主要是围绕“运动与变化”这一组统一概念设计编写的,即四年级(上册)围绕“运动”、四年级(下册)围绕“变化”统整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容。因此在进行本册教学时要通过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的分析,帮助学生初步体会自然界是变化的,变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教学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
3、加强观察、实验、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用。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5、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加强直观教学,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6、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7、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四、优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学困生有:王晓东、李宁,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2、优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
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习的兴趣。
(3)对优生的平常学习,也要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5、实施实验操作。例如:说明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声音的产生,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
6、注意通过实验发展儿童智力,培养儿童的能力。
7、让学生多动手,亲自实验广泛合作讨论。让学生多联系实际,并且将实验应用到实际中。
六、课时安排及教学进度
*****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冀教版篇六
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理解有关0的除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理解有关0的除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一课时。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一、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会用除法算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接着学习除法。
二、探索新知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提出问题: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3.学生说自己的做法,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0÷5。
4.小组讨论学习: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讨论后指名回答,老师板书。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板书: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三、自主练习
1.先让学生看图自己列式计算,然后引导学生套用规律进行计算。
2.综合练习,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讲解。
3.第三题只给出了条件,让学生在自己提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列式计算。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先讲解再让学生完成。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大部分同学内容能够掌握有关0的除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是很熟练,必须多做练习。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冀教版篇七
课 时:1课时
课题《寓言成语故事多》 学习领域:造型练习
本课内容简介: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 词组或短句。成语大都来源于生活,言简意赅。有些成语有一定的出处和来源,因此,成语背后都有一个丰富文化内涵的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学生都很熟悉,以《寓言成语故事多》作为造型的课业练习,适合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寓言或成语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在构思、设计、制作的过程,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体验创作的乐趣,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设计与应用的关系。本课教材向我们展示出语言与绘画的完美结合,目的是从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学生的作品更多从造型的运用上给学生以提示。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并以此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想象、创新地设计、制作出富有个性的画面。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学习寓言成语故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成语。
2、通过绘画(文字、图形、图文结合)进行艺术表现,发展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
3、欣赏成语故事艺术作品,增加对成语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绘画创作寓言成语故事。
学习难点: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作业创作一幅成语词汇画面用具准备
学生:素描纸、色笔等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图片学习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路径
一、进入情境: 同学们,学过古诗吗?
二、自主学习: 思考:
1、寓言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寓言成语故事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纯文字的、纯图片的、图文结合的)你会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
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三、合作交流:(此环节支撑目标 就自主学习中的三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1、观看自主学习里都有什么成语?和你的同学分享你知道的寓言或成语故事。小组讨论,讨论后小组派代表给出答案,集体交流、教师归纳。
2、创作要求
a.形式多样表现寓言成语。b.美观又通俗易懂。
c.构图完整,色彩鲜明,多样化。
四、拓展提升
除寓言成语外还有很多可以进行绘画创作的中华传统文化。举例说明:故诗词、歌曲戏曲…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对寓言成语故事做了一定了解,并进行了绘画创作,在此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表现,都有所收获。课下我们可留心身边中华传统文化,并进行尝试创作。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冀教版篇八
一、本学期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21名学生,其中有7名同学学习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有6名同学聪明伶俐,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有4、5名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成绩良好。有两名同学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差。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和落实市教育局及中心校在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本校本班特点,把本学期的工作落到实处。
三、本学期教学总目标和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本学期四年级教学总目标和要求:
(1).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孩子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辞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谊方面的作用。
(3)关于习作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
(4)关于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
2.能复述别人的说话。
3.能阐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方法和措施
1.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借助字典、辞典或其他工具书独立识字。
2.与课外阅读及习作结合起来。
3.重视写字的指导。
4.采取朗读与默读结合的方法联系阅读。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冀教版篇九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本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1、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2、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3、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4、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1、教学重难点:
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2、奋斗目标
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学困生有:黄倩倩、张萧、程铭静,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2)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习,使他们不被落下。
2、尖子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习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平常学习,也要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47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