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浙江神仙居导游词篇一
温州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南端,是一座有1620xx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下辖11个县、市、区,面积11784平方公里。人口705万。有25万华侨分布在62个国家和地区,有10万温籍港、澳、台同胞。
温州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旅游度假胜地。温州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有雁荡山、楠溪江、南麂、乌岩岭等4个,省级风景、保护、旅游度假区有仙岩、洞头、百丈漈、瑶溪、滨海--玉苍山、泽雅、寨寮溪、瓯江、氡泉等9个,市级风景区有天柱、南雁门、桐溪、茶山、岷岗、圣井、铜盘山、赤岩山等8个。有森林公园9个,县级风景名胜区5个。风景旅游区密度大、种类多、品位高、特色鲜明,集山、江、海、岛、湖、泉大成。风景旅游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2.23%,名列全国前茅。此外,还有2个国家级文保单位,44个省级单位,358个市县级文保单位。
温州是我国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1997年城乡人均收入分别为7848元和3658元,名列全省之首。乡镇经济发达。电器、服装、皮鞋、纽扣、灯具、打火机、雨伞等产品名气国内,远销世界各地。
温州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海运四通八达,温州港为全国枢纽 1 / 12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港之一。机场开辟了49条国内航线和香港、澳门2条地区声母。公路104和330国道线贯通温州。另外金温铁路已于1998年6月11日开通。温州通讯发达,电力充沛,为旅游提供了可靠保证。
温州,沿海港口城市,位于中国东南部,东经119°37′-121°18′、北纬27°03′-28°36′,瓯江下游南岸,为中国浙江省辖市,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全市陆域面积1178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08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xx年底,全市常住人口912.21万,居浙江省各市第一位。20xx年3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自然保护区,还有7个省级风景区,8个市级风景区。旅游景区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4。
【地名由来】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处州析置温州,这是温州得名的开始。据《浙江通志》引《图经》:“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意思是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不酷热,气候温润,所以称为温州。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唐时始称温州,简称“瓯”或“温”。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制作陶器。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瓯语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
【自然资源】
温州土壤肥沃,河流湖泊众多,海洋资源丰富,是江南“鱼米之乡”。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柑橘、茶叶、枇杷、杨梅、甘蔗等160余种。
海洋鱼类有带鱼、黄鱼、鳗鱼等370余种、贝类有430余种。沿海滩涂养殖面积达6.5万公顷,养殖蛏、蚶、虾、蟹、蛤等。用材林有松、杉、栎等280余种。
非金属矿产资源有明矾石、花岗石、石英石等,始终明矾石矿储量占全国储量及产品质量、花色品种均居全国前列。
温州港现有生产性泊位5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7个,3 / 12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洞头、乐清湾等天然深水良港开发前景很好,可建20万吨级码头泊位10个。
温州以东近海大陆架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泰顺县乌岩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是浙南的绿色宝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自20xx年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始以来,通过全市性普查,共确定非遗线索55万余条,有价值项目27000余个。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和公布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7项,省级78项,市级2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6人,省级64人。
【区划人口】
截止20xx年底,温州市辖3个市辖区(鹿城、龙湾、瓯海)、6个县(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代管2个县级市(瑞安、乐清),共有60个街道、64个镇(其中2个民族镇)、6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324个社区、208个居民区、789个农村新社区。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男性人口为479.74万人,占52.59%;女性人口为432.47万人,占47.4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0.93;0-14岁人口为130.53万人,占14.31%;15-59岁人口为680.92万人,占74.6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0.76万人,占11.0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9.54万人,占7.62%;具有大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5.0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5.04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34.44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67.99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02.20万人,占66.0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10.01万人,占33.98%。
【民族风俗】
根据20xx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初步汇总,温州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有30.17万,占我市常住人口的3.3%。全市有少数民族52个,超万人的少数民族有6个,分别是畲族、上家族、苗族、侗族、布依族、回族。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言除瓯语外,还有闽语、“蛮话”、“蛮讲”、畲客话、金乡话、大荆话和罗阳话等。
温州民间比较隆重的节日民俗有正月拜年、元宵灯会、端午龙舟、中秋赏月等。在温州传统节日民俗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莫过于近年来逐渐恢复兴旺起来的“拦街福”民间祈福活动。现在,一些西方著名的节日民俗也在温州流行起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
【历史沿革】
温州,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公元前192年是东瓯王驺摇的都地。
公元320xx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
公元675年始称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远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锛、石刀、石凿、石镞、石网坠、石矛及纺轮等劳动工具。尚有夹炭陶片和夹粗沙陶片。先民从事渔猎和耕作。前475-前220xx年战国时代),前333年(楚威王七年),楚威王破越国,杀越王无疆。越部分族迁东瓯定居。
公元前220xx年,秦王政统一中国,划天下为36郡,温州属闽中郡。
公元前192年(西汉惠帝三年)惠帝刘盈立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
138年(东汉顺帝永和三年)分章安之东瓯乡置永宁县,西犹兼处州地,户不满万。县始于瓯江北岸。是为温州建县之始。320xx年(东晋明帝太宁元年),析临海郡温峤岭以南地区置永嘉郡,治所设于永宁,辖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建郡城于瓯江南岸,相传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后名鹿城。是为永嘉建郡之始。420xx年(南朝宁武帝永初三年)谢灵运贬宁永嘉,遍历诸县,多有题咏,成为山水诗鼻祖。前此数年,郑缉之撰《永嘉群记》,是温州最早的地方志,今存孙诒让辑本一卷。
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四县合并,称永嘉县,属处州。后三年,处州改名为括州。州治设于括苍(今丽水市)。
620xx年(隋炀帝大业三年)改括州为永嘉郡,郡治仍于括苍。辖永嘉、括苍、松阳、临海四县,计10542户。
7 / 12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620xx年(唐高祖武德四年)改永嘉郡为括州。次年,析括州之永嘉县置东嘉州,辖永宁、安固、乐成、横阳四县。自此以后,历1300余年至今,州名无改,州境亦无大变。675年始称温州。
720xx年(唐玄宗天宝元年)改温州为永嘉郡,辖四县,共计42814户,241690口。
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复改永嘉郡为温州。
1920xx年(清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11月29日,温州组成军政分府,徐定超任临时都督。翌年7月废温州军政分府,置温州府。1920xx年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
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区。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8年4月,改称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改称为温州区专员公署。其后,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
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温州市气候概况
8 / 12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温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夏季炎热;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多样。
冷热适中·热量丰富:温州常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这是人类活动较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根据温州气象台历年各月逐日逐时气温记录及人的冷热舒适要求,温暖舒适期(10-28℃)每年长达9个月,出现时数可达3500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5%。全年0℃活动积温约5250℃,无霜期275天,是全省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东瓯名城”温州,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沿海九个港口之一,公元320xx年,著名学者郭璞选址始建温州城。相传建城时,有一只白鹿衔花跨城而过,所到之处一片鸟语花香、祥云腾飞,故又名“鹿城”。
“东瓯山水甲江南”,温州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的雁荡山,号称“天下第一江”的楠溪江,以及峰险洞幽的百丈漈三个国家级名胜风景区;有以“东方夏威夷”著称的南麂山列岛和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乌岩岭自然保护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温州还是改革开放较早的前沿城市,商业经济相当发达。温州人几乎家家户户经商,专业市场遍地开花。一方面,外资大量涌入温州,使其迅速发展成为科技先进、经济繁荣、文明富裕的现代化商贸港口城市;另一方面,温州人开办的公司遍布五洲四海。“温州模式”、“温州速度”、“温州商人”,享誉海内外。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温州市场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曾以“小商品、大市场”闻名全国,是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先发地区和股份合作经济的民祥地。曾被新闻界、理论界称为“温州模式”,也有叫“温州经济格局”、“温州发展路子”。经过20多年的演变,温州经济格局不断得到创新,更加凸现出自己的特色。
温州人凭借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第一个实行金融利率改革,第一个制定私营企业条例,第一个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第一个实行国有土地有偿转让等。200余万温州人在全国、在世界各地建起了众多的温州城、温州街、温州村、温州店。走南闯北的温州人,把温州经济与全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联系在一起,这成为我国一个独特的经济现象,它不仅促进了温州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温州人的贡献。——建设东南沿海大商港,包括交通枢纽港、商贸港、金融港、信息港,使温州成为区域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
——建设国际性轻工城,使温州成为世界轻工产品的重要生产基 11 / 12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地、集散基地和创新基地;——建设最具活力的开放城,使温州成为机制活、商机多、投资回报率高的创新之城、活力之市;——建设滨海山水文化名城,实现温州城市发展由“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跨越,由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迈进,同时搞好生态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使温州成为宜居、宜商、宜创业的地方。
12 / 12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浙江神仙居导游词篇二
仙居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在永安溪中下游河谷平原上,就已聚居着仙居人的祖先—瓯越族人。
战国时,仙居为越国领土。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鄞县回浦乡。东汉时,仙居是国内高僧名道涉足之地,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建造的“石头禅院”(即石牛“大兴寺”),比国清寺建寺早400多年。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仙居立县,名乐安。隋、唐间几经废置,至五代吴越宝正五年(公元930年),改名永安。宋时,仙居是国内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20xx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诏改今名。立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
仙居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自唐至清,出过245位进士,其中首位进士是唐代著名诗人项斯,影响较大的有南宋名臣吴芾、左丞相吴坚,明代太子少师王一宁、刑部尚书应大猷、勇斗严嵩的右都御史吴时来、监察御史应朝卿等。此外,还有北宋开仙居办学风气的陈襄、揭竿起义的吕师囊,南宋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专著《菌谱》的作者陈仁玉,元代大书画家柯九思等。
仙居地处浙江东南、台州西部,东连临海、黄岩,南接永嘉,西邻缙云,北与磐安、天
台分界。县域面积20xx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1612平方公里)占全县80.6%,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地形属浙南山区一部。仙霞岭延伸至缙云分叉,绵亘本县南北边境,成钳形对峙。南为括苍山,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4米。北为大雷山,主峰青梅尖,海拔1314米。全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9座。永安溪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境内全长116公里。全县地形从外向内倾斜,略向东倾,其间有大小不等、错落相间的谷地和盆地,其中下各、城关、田市、横溪等4个河谷平原面积较大。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8.3℃,1月份平均气温5.6℃,7月份平均气温28.5℃。全年无霜期240天左右。雨量充沛,历年平均降水量20xx毫米左右,呈双峰型分布,前峰为梅雨,后峰为秋雨,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
仙居是旅游资源丰富、景色秀丽的人间仙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7.9%,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158平方公里,遍布奇峰异石,流湍飞瀑,是高自然度、原生态的风景名胜区,清翰林院编修潘耒游仙居后曾留言“天台幽深、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逐渐形成了以中国最美绿道——仙居绿道为纽带,,串联起以游山为主要特征、被称为“浙江一绝”的大神仙居景区和响石山景区,以玩水为主要特征的永安溪漂流景点,以探林为主要特征的淡竹原始森林景区,以访古为主要特征的皤滩古镇、高迁古民居、桐江书院景点和以赏月为主要特征的景星岩景区等特色景区框架。
浙江神仙居导游词篇三
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我们藏龙百瀑景区。首先,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______是这里的景点讲解员。大家就叫我______好了。很高兴今天能为大家讲解。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我提出,我将尽力为大家解答,希望大家能喜欢我的讲解,并祝大家旅途愉快!
我们藏龙百瀑是原始生态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区。占地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61米。这里是江南最壮观的瀑布之地,浙江境内最大的瀑布群。由于瀑布众多,故名百瀑,其中瀑布最高落差达60米。飞流而下,曲折婉蜒,极为壮观。景区内山石峥嵘、林木葱茏、流泉飞瀑、涧深壑幽,有一种原始古朴,钟灵敏秀的韵味。我相信,大家游玩之后,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还有一点请大家要注意:进入景区游玩要注意安全,不走回头路。
我想大家都吃过香榧吧。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棵大树,就是香榧树。大家有没有发现:它张开它那粗干的臂膀,欢迎四方宾朋的到来.这棵树高22米,底部胸围2.2米,已经有1200多岁了。而且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葱葱的。香榧树属不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它的果实经第一年开花结果,到第二年才成熟。所以才有一树同结两年果的现实。所以到了果实成熟的时候,要爬上树一颗一颗地用手摘,而不能用棒打。果实经烘焙,香稣可口,且有润肺止咳的药用价值。这种树在安吉只有大溪才看的到。请大家注意,不要用手去摸它,因为树上的细毛沾在皮肤上会奇痒难受。
景区为了增加景点的趣味性还养了一些小动物。在我们左边有六只活泼可爱的猴子。那只体形彪悍,英俊稳重的就是猴王,今年十四岁。可惜美中不足的是在一次争夺统治地位的斗争中,不慎失足,落下个独臂将军的称号。我们右边还养了孔雀。大家看到这两只雄孔雀,拖着长长的尾羽,色彩斑谰,小巧漂亮的头上高高顶着三羽绿冠,特别精神。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种小竹子。叶片很大,叫箬竹。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包裹粽子。当地人还用这它来包装笋干、茶叶,具有防潮的作用。以前还有用人它来当瓦片盖房子的,经久耐用。箬竹据说六十年开一次花。开花之后就会结出大麦粒一样的果实,去壳之后就是雪白的米粒,可以烧成饭,也可以磨成粉做成糕点、汤圆,润滑似糯米。1961年,粮食困难时期很多人饿死,而安吉县境内箬竹遍地开花结果。人们就靠吃箬食度过难关,人们说这是老天爷来救济百姓的,至今传为佳话。箬竹开花结果后当年就死去,其籽掉在地上又会长出新的来。现在有时也会有一两株开花结籽,但不普遍。关于这箬竹,还有一个故事,说是外国人要和我们中国的竹子比大小,我们国家就摘了两张粽叶去和他们比,外国人一看竹子的叶子都这么大,那竹子不知道有多大了。现在由于人为的破坏,箬竹仅存过去的百分之一,不过人们已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相信箬竹也会多起来的。
我们安吉被称为中国竹乡,这可是李鹏总理亲笔题写的。你们看这里的毛竹亭亭玉立,每到春季竹笋就破土而出。竹子用途很多,可以用来作建筑材料,新竹的竹节上有一层白色粉末,这白色粉末可以入药,具有止血功效,据说效果可与云南白药相媲美。就连竹根也可以用来做成竹根雕工艺品。可以说竹子上上下下浑身是宝。我们安吉人靠山吃山,山上有竹子就有笋,是佐饭的佳肴,列为山珍之一,吴昌硕大师有诗云:客中常有八珍尝,哪及山家野笋香。如今我们安吉的笋已大量出口。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片山核桃树,也是大溪的一大特产。它的果实油脂较高,含有多种营养,是补肾壮阳的滋补品。核桃树每年五月初开花。到了九月初,白露以后采摘,采摘时当地百姓都会拿我们左右两边一样的竹杆,爬到树上把核桃给撬下来。安吉80%的核桃都产自我们大溪村,在当地核桃树林有180多亩,是浙江省第三大核桃故乡,产量最多的是临安,第二是淳安。据县志记载:嘉庆十年,这里的山核桃被选为朝廷贡品。可见,古时山核桃就已成为珍贵的食品为人们所喜爱了。大溪山核桃已有数万年的历史,非人为载种,均系自然生长。每到丰收年可收获山核桃六十万斤。这里的山核桃口感好,质量上乘。价格要高出一般的同类产品。
藏龙百瀑景区共有六大景点,二十五个小景点。每个景点风景独特,各具特色,真可谓一步一景,步步胜景。
我们一路走上来,大家是不是觉得前段景点水流很小,其实现在大家脚下有一条水沟已经把水截成两段了,这水被引送到亚洲第一大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去发电了。
现在我们要登上扶梯,请大家注意安全。这里就是一号景点神龟听瀑。大家看前方那块大石头像不像一只大乌龟背着一只小乌龟啊?它们俩正在静静地聆听这瀑布声,这种纯天然的龟石是经过千百万年的水流冲击而成的,由于日积月累,自然就形成了这一奇石。这种天然的景观在我们景区可谓是比比皆是。
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了龙须瀑,因瀑布飘洒而下形似龙须,在瀑布旁边的岩石上还长着许多龙须草,二者相映成趣,故名龙须草。这种龙须草可以制成精美工艺品,还可以做药材,治疗像高血压,风湿病等病疹。
大家已经走了不少路了,在此休息片刻,我们现在所在位置是观音桥,这里是上下山的必经之路。
景区自太平军占据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段历史时期曾出现过许多人文景观,我们站在这里朝左前方看会发现远处有一个山洞,这便是当地百姓口中的观音洞,据说,当年观世音菩萨在此修炼过。以前当地百姓路过此地都会停下来朝拜,以求子孙平安。
浙江神仙居导游词篇四
仙居地处浙江东南、台州西部,东连临海、黄岩,南接永嘉,西邻缙云,北与磐安、天台分界。南北直线距离为57.6公里,东西直线距离为63.6公里。下面是带来的浙江仙居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仙居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在永安溪中下游河谷平原上,就已聚居着仙居人的祖先—瓯越族人。
战国时,仙居为越国领土。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鄞县回浦乡。东汉时,仙居是国内高僧名道涉足之地,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建造的“石头禅院”(即石牛“大兴寺”),比国清寺建寺早400多年。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仙居立县,名乐安。隋、唐间几经废置,至五代吴越宝正五年(公元930年),改名永安。宋时,仙居是国内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20xx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诏改今名。立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揭竿起义的吕师囊,南宋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专著《菌谱》的作者陈仁玉,元代大书画家柯九思等。
仙居地处浙江东南、台州西部,东连临海、黄岩,南接永嘉,西邻缙云,北与磐安、天
台分界。县域面积20xx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1612平方公里)占全县80.6%,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地形属浙南山区一部。仙霞岭延伸至缙云分叉,绵亘本县南北边境,成钳形对峙。南为括苍山,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4米。北为大雷山,主峰青梅尖,海拔1314米。全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9座。永安溪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境内全长116公里。全县地形从外向内倾斜,略向东倾,其间有大小不等、错落相间的谷地和盆地,其中下各、城关、田市、横溪等4个河谷平原面积较大。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8.3℃,1月份平均气温5.6℃,7月份平均气温28.5℃。全年无霜期240天左右。雨量充沛,历年平均降水量20xx毫米左右,呈双峰型分布,前峰为梅雨,后峰为秋雨,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要特征、被称为“浙江一绝”的大神仙居景区和响石山景区,以玩水为主要特征的永安溪漂流景点,以探林为主要特征的淡竹原始森林景区,以访古为主要特征的皤滩古镇、高迁古民居、桐江书院景点和以赏月为主要特征的景星岩景区等特色景区框架。
“仙居,好地方呀!一定得去”这是从仙居旅游回来的朋友告诉我最多的一句话。如今我也来到了这里,望着这被众人所夸的宝地,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刚到那儿便直奔“神仙居”,那儿也许是最能表现这块宝地的地方。
神仙居的水真清呀!不大的湖面,却“装”满了水。这水犹如一面未经磨拭的镜子,把陆地,天上,水里的景物照的一片光亮。你瞧!这碧绿的山,这蔚蓝的天,这五彩斑斓的鱼……在神仙居里的水的照耀下变得更加光彩夺目。
神仙居的水真秀呀!五彩斑斓的鱼在湖中来回穿梭,红的、蓝的、黄的、绿的、紫的……真是各式各样,好似一朵朵争奇斗艳的花朵。棕黑色的鹅卵石也在小鱼的衬托下,显得洁白纯净。再加上旁边五彩缤纷的花花草草和高大挺拔的大树,真是美不胜收!神仙居的山真绿呀!山上栽着许许多多的树,爬到山的最顶端望下看,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像条龙似的绕在山丘上。晚上,一片片绿色的叶子在晚风中飘溢,回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但我最喜欢的而是神仙居里的奇峰。
3 / 7
我很久以前就想去大神仙居游览一番了,但是一直没机会,星期六终于可以去游玩一次了,我兴奋得一夜都睡不着觉。
星期六早晨8点左右,我们一家人出发前往大神仙居。别人都是从一个叫官坑的地方上山,而我们却是从神仙居景区的正门进入,其实也只是想多看些景点罢了。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啼哭,所以有待考证。”
从正门进入30分钟左右就是一直通往山顶的台阶,我们走得越高,路就越窄,到最后竟然没路了,有的只是一些荆棘小丛。放眼望去,只见千山万岭,连绵不绝,悬崖绝壁,高耸入云。每爬一段路,眼前的景色都会有所不同,同一块岩石,换个角度就会看出不同的味道。到了山顶,我们长吼一声,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虽然大家都汗流浃背,但是我们脸上都还挂着登顶的喜悦。
到达山顶后,我们眺望远方,一条长长的栈道镶嵌在悬崖峭壁之上,酷似一条巨龙,吸取天地精华,等到日后腾飞之用。这条镶嵌在悬崖上的“天路”,是工人们一点一点辛辛苦苦地镶到岩石中的,尽管现在已有栏杆保护,但是还有很多人都靠着栈道里面走。我们漫步在这条“天路”上,往下一看都觉得心惊肉跳。满眼的“绿”尽收眼底,正在山底建设的小房子此刻都渺小得如卡片一般。
沿着栈道走着,走了一会儿,我们忽然发现一个由钢筋交错组成的观景台,我们兴奋了起来,立刻跑到了观景台上。我往下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我们几乎是悬空站在观景台上的,这观景台离地面大概有30多米,为了测试一下它的高度,我捡了一根树枝,向下扔去,竟然过了十几秒才落地。站在观景台上,感受着大神仙居的神奇,转身向四周远眺,望着高耸入云的岩石,我终于亲身体会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含义了。
走过了栈道,来过了观景台,接下来的著名景点应该就是那连通 5 / 7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两山长达400多米的铁索桥了。因为风有些大,再加上铁索桥还没有完工,所以本来牢固的铁索桥显得有些摇摇晃晃。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了长征时“飞夺泸定桥”的情景,想到长征,我又不禁念起了毛泽东的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当我们心惊胆战地走过铁索桥时,衣服早已湿透了大半。
走过铁索桥,我们沿着山路,走上对面的山峰。沿路上,有几个极具特色的凉亭,带着雕刻的古色古香门头煞是好看。对面的山峰,山势险峻,往右是下山之路,往左是通往另外一个观景台的路。正当我们犹豫之时,从上面回来的几个“驴友”跟我们说:“去那边的观景台看看吧!不去就太可惜了,保准你们喜欢!”既来之则安之,听了他们的建议,我们选择了往左走,去观景台看看!才往上爬了100多米,我们就看到了观景台,那是一个修筑在一条“龙”上的观景台。我们穿过“龙背”,来到“龙头”,也就是观景台。在观景台上,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天柱岩——大神仙居的一个著名景点。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仰望天柱岩,如今平眼就能看见,却别有一番滋味:现在的天柱岩如同观世音娘娘双手合十,低头冥思一般。在云雾飘渺的时段,半个岩都被围绕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让人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慎,生怕跌倒,在回去的路上,我们竟然看到了几棵从岩石中迸发而出的松树,看到这幅景象,我心中佩服得五体投地。真可谓“山峰峻如华山,松树奇如黄山,雾景美比三清山”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这句诗用来形容现在的大神仙居最贴切不过了。
7 / 7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浙江神仙居导游词篇五
大家好,欢迎各位朋友来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神仙居景区观光旅游,非常高兴能陪同大家一起游览神仙居住的地方,希望大家能玩得开心,玩的尽兴。
神仙居由西罨寺、韦羌山和聚仙谷三大景观群构成,景区面积22.32平方公里,属典型的火山流纹岩地貌。景区内有观音岩、如来像、迎客山神、将军岩、睡美人、十一泄飞瀑等100余个景点,被赞其“兼有天台之幽深、雁荡之奇崛”。
现在我把景区的概况给大家介绍一下。神仙居景区位于白塔镇南部,总面积14.93平方公里。神仙居景区是仙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以西罨幽谷为中心,形成峰、崖、溪、瀑的幽深奇崛景观。景区内景观丰富而集中,山崖陡峻,奇峰环列,峰崖的相对高差多在100米以上,基岩落石处处成景,溪水与瀑布常年不断。景区有迎客山神、将军岩、睡美人、象鼻瀑、十一泄飞瀑等80余个景点。
神仙居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宜乔木、灌木树种生长,其地带性植被以木荷、甜槠为典型代表的常绿阔叶林。神仙居景区的景观主体是森林风景资源,森林植被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类型多样,整个景区被多种植物所覆盖,主要树种有松树、枫香、木荷、连蕊茶、柏木、红楠、垂柳、杉木、樟树、继木、深山含笑、女贞、无患、苦槠、甜槠等上百种。植物衬托了岩景、水景并且更突出了岩景、水景。以垂直变化的植物群落为基景,伴以气象季节的色相变化,衬托出一幅幅奇峰怪石,飞瀑流泉的自然景观画。
景区内茂密的天然阔叶以及宜人的气候条件,给野生动物的繁衍、生存造就了有利条件,景区内动物资源较为丰富,丛林中栖息着上百种鸟类和野兽。
葱郁翠绿的森林、姿态万千的绝壁飞瀑、清澈见底的幽谷溪涧溶合成一体,“奇、险、清、幽”兼具。
神仙居景区既是仙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国家4a级旅游区,还曾被评为“游客最喜爱的美景乐园”、“浙江省精品景区”和“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神仙居风景旅游管理处被评为“省环境教育基地示范单位”、“省文明行业示范单位”、“市文明示范单位”和“市青年文明号”。
该景区自1998年边开发边营业以来,门票收入增长迅速,20xx年,共接待游客7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008万元,成为仙居名副其实的龙头景区。
我们先来看一下导游图,图上比较清晰地反映了景区的总体框架,分为三个层次,先是从入口处到飞天瀑,一路尽显奇峰异石,妙趣横生;第二层次从飞天瀑至天槽瀑,是叹为观止的瀑布群;最后就是环游道。一、二两个层次都是在山谷里走,仰望四周的奇峰异石,第三个层次我们就能登上山顶,俯视山峦。
景区内有天然的四大天门:景区的入口是北天门,景区最为壮观最为开阔是西天门,东天门有道奇观叫“双峦架日”,南天门最为狭小,其间有一种景象“遥看瀑布挂前川”,瀑布群就在南天门里。
各位朋友,请注意游览线路和时间,便于您安排,这里到“天槽飞瀑”,如果原路返回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如果从环游道返回大概要花二个半小时。游览摩天峡谷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
各位朋友,大家看,在我们的右边就是西罨寺遗址,据光绪《仙居县志·寺观》记载,西罨寺香火曾经十分兴旺,还是宋代雪崖禅师的卓锡之地。何为卓锡?僧人、法师云游时皆随身执持锡杖,锡杖又名智杖、德杖,因为《锡杖经》说,爱持锡杖可“彰显驾圣智”、“行功德本”。名僧挂单某处,便称为“住锡”或“卓锡”,即立锡杖于某处之意。
到明代,白塔镇厚仁村人吴时来曾在此寺发愤苦读,每天挑灯夜读到深夜,累得吐血。功夫不负有心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他终于考中了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品官),相当于现在检察院检察长。吴时来正气凛然,爱憎分明,在历史上以弹劾大奸臣严嵩而名留青史。明万历年间(1583年)僧广正有募捐重建,成为规模宏大、僧人众多、香火旺盛的宝刹古寺。因时代变迁及风雨侵蚀,如今已是寺毁成墟,钟声不再。然以其壮丽独特的自然风光,成为目前我县游客最旺的一处国家级旅游胜地,从而赢得了“神仙居”、“桃源仙境”等众多赞誉。现在我县旅游局正在着手规划引进外资,重建西罨寺,恢复它昔日的辉煌。
神仙居风景区位于白塔镇与淡竹乡境内,离县城约20公里,已开发景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所属山系为括苍山脉韦羌山系,是火山熔岩形成,多石泡流纹岩。关于韦羌山,《赤城志》记载:“韦羌山,在县西四十里,绝险不可升。按《临海记》云:'此众山之最高者,上有石壁,刊字如蝌蚪。晋义熙中周廷尉为郡,造飞梯以蜡摹之,然莫识其义。俗传夏帝践历,故刻此石。其后守阮录携吏民往观,云雨晦冥,累日不见而旋。'旧有绿筠庵。”在神仙居的巍巍巨石间,神秘的蝌蚪文深藏其中,魅力无穷。
我们到了“仙人茶庄”,我们来品一杯仙茶,做一回仙人吧。
说到茶,仙居种茶炒茶有悠久的历史,相传2520xx年前,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兵败退至金坑,也就是现在的仙居溪港乡金坑村。为摆脱吴兵,他挥鞭让心爱的白马向前驰去,自己则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等吴国追兵远去之后。又渴又饥的越王来到村里向百姓讨茶喝,当地百姓献上一碗绿茶,越王饮毕,赞不绝口。
越王在此战役中失掉了心爱的白马,为了纪念白马,他命名此茶为白马茶,金坑村的那座山为白马山。
越王灭掉吴国后,白马茶成为贡品。
仙居历史上有多种地方名茶,如:白雪背茶、苍岭甜茶、龙皇堂仙龙岩茶、苗辽碧绿、三桥廿四涧、朱溪紫龙茶等,这些茶的产地都地处高山,常年云雾缭绕,土地肥沃,因此茶叶的品质十分优良。
民国期间,仙居是全省15个产茶区之一。1933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记载,仙居茶园面积有1750亩,年产茶叶3000多担,茶树均系野生。
目前,仙居有茶叶基地25000亩,是中国有机茶之乡,仙居名茶有:仙居碧绿、仙居云峰、仙龙香茗。其中仙居碧绿曾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及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仙居云峰曾获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仙龙香茗曾获中国国际博览会国际名茶金奖。喜欢喝茶的朋友不要忘了买些仙居名茶回去尝尝。
这边便是聚仙亭,站在这个亭子里往前方看,前面是连续不断的三折瀑,远处我们可以看到聚仙台。我们转过身来往下看,羊肠小道,曲径通幽,小桥流水诗情画意,青山奇石美景层出,鸟语花香世外桃源。层层青山把十一泄飞瀑半隐半掩,时藏时露,仿佛有一种“不识如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各位朋友,神仙居的游览已全部结束了,相信我们的情谊并没有结束。我衷心地希望神仙居的奇山奇水、美景美色、神话传说、历史文化能给您一种美的享受,留下美好的记忆。欢迎大家再次光临,谢谢大家对我的工作的支持!在此祝各位朋友,在接下来的旅途中玩得开心,玩得尽兴!再见!
浙江神仙居导游词篇六
欢迎大家到碧坞龙潭风景区观光旅游!
各位都知道莫干山吧,这里就在莫干山的北麓,是莫干山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地属德清县莫干山镇碧坞村。为什么称碧坞呢 那是源于一个悲壮的传奇故事。
中国历史上有十大名剑,其中干将,莫邪是一对雌雄双剑,也是一对夫妻的名字。据《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末期,群雄称霸,吴王想要争当盟主。得知在吴越边境也就是今天的德清县境内,有一对夫妇叫干将,莫邪,是铸剑的高手,就命其为之铸造一把绝世宝剑。夫妇俩来到这山里,采集精铜,日夜铸炼,历时三年,铸成双剑,剑锋犀利,吹毛断发,削石如泥,飞起刺人,血不见痕。
当时,莫邪正有孕在身,干将一人去献剑。临别时对妻子莫邪说,吴王残暴多疑,我很可能一去不回,所以把雄剑留下。如果我被害,等孩子长大为我报仇。吴王得到宝剑后果然杀害了干将。后来莫邪生了个儿子,眉宽三寸,鼻子通红,故称赤鼻,也叫眉间尺。母子俩相依为命,隐居于这山谷。十六年后,赤鼻长大成人,持雄剑为父复仇,最后与吴王同归于尽。
鲁迅先生就根据这个传说写成著名小说《铸剑》。二千多年,世事沧桑,但是这个悲壮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后人把当年干将莫邪夫妇铸剑的山叫做莫干山,把赤鼻母子隐居避难的山谷称之鼻屋,因为谐音,就习惯称之碧坞了。这里四面环山,竹海连绵,四季常绿,即使是冬天依然生机盎然,所以碧坞这个名称也是名副其实。
这座桥廊原来是个祭台,叫应雨台,又称祈雨台。山谷里面还有一座龙王庙。龙王庙大多建在江河,湖泊或海边,很少建在山谷里。这正是碧坞山谷的一个奇特现象。传说碧坞龙潭住着一条小白龙,所以山中水流永远不断。古时候每逢干旱季节,山下的百姓就在这里焚香叩拜,齐声祈祷,只要空谷回声,天上的雨滴便会应声而降,十分灵验。看这岩石上的四个大字灵应祷雨,这是清代著名书法家赵谦之的手迹,取其中二字便是应雨台的名称。
据传,碧坞龙王就是干将剑变化的小白龙。干将莫邪的儿子赤鼻持雄剑为父报仇,自己也牺牲了。死后灵魂附剑,飞回碧坞山谷,剑魂变成白龙,剑鞘变成龙潭,永远守护在母亲身边。小白龙热爱母亲,心地善良,却历尽磨难,危难中得到观音菩萨救助。所以,他把感恩化为对世间女性的关爱,赐福天下母亲。因此,凡是女性到这碧坞龙王阁祈祷,总是特别灵验。
对面山崖上有一个脚印,这是雷公留下的脚掌印。传说八仙中的汉钟离和韩湘子最喜欢下棋,俩人只要一到这里就下棋,一下棋就几天几夜没完。雷神和八仙是好朋友,又是个棋迷。有一回,雷神在这里观棋误了时间,到了施雷时刻连打雷工具也没有准备,这可糟了!原来这下雨打雷工作的纪律特别严格,必须按天条不折不扣地执行,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打雷,下几点雨打几声雷,都得按规定办,差一点就是犯了天条。雷公情急之下,猛蹬一脚,把这里的山崖踢塌了半壁,轰隆山崩混作雷声。因此,这山崖上就留下了他的脚印。谁知这下子却把这里的山神爷给得罪了,山神爷就赶到玉皇大帝那儿告状。玉帝一听特别生气,你雷神犯天条不说,还要弄虚作假,罪加一等。雷神是八仙的好朋友,更因为是观棋误事,八仙也有责任,能见死不救吗 所以钟离汉他们连忙到玉帝面前去求情,又以实际行动弥补过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立马在这里重造了一座山崖,才救了雷振子。所以,这山崖就称雷公岩。
我们登上去看,这块山岩感觉象什么 就象老鹰嘴,也就象雷公嘴。雷公就是《封神榜》里的雷振子,脸形长着一付鹰嘴,他原来是姜子牙手下的一员大将,后来封了雷神。这里石壁上还刻着他的一幅画像,旁有北宋书法家米芾题刻神明相佑,意思是说,神仙之间也得互相帮助啊。
前面已经说到干将莫邪的儿子赤鼻为父亲报仇的故事。干将去献剑,临别时对妻子莫邪说,吴王向来多疑,又极残忍,这回我们给他炼成了世间无二的剑,他很可能会杀掉我,免得我再去给别人炼剑。我把这雄剑留下,如果我一去不回,那一定是不在人世了。你不要悲哀,待生了儿子,好好地抚养。一到成人之后,你便交给他这雄剑,给我报仇!
十六年后,赤鼻长大成人,莫邪详告家史,并将雄剑交给儿子。赤鼻怀着满腔仇恨,在这山崖前试宝剑,剑风飞舞,坚石俱裂,山崖上留下一道道剑痕。所以称之试剑崖。
赤鼻告别母亲,要到吴王宫报仇。行之半路遇见父亲生前好友之光,之光对他说,王宫戒备森严,而且吴王已经得到告密,正下令缉捕你。孩子,你若真要报仇,我可以帮你,但你必须给我两件东西。赤鼻问哪两件 之光冷峻地说,一是你的剑,二是你的头。赤鼻竟然毫不犹豫,立刻挥剑自刎。之光将头献给吴王,吴王下令用金鼎沸水煮烂刺客首级,可是头在沸水中跳舞居然三日三夜不烂。吴王奇怪,俯身去看,之光突然拔出宝剑,一剑斩下吴王头,落入沸鼎,然后又自刎,自己的头也落进沸鼎。结果三个头都煮烂了,分不清谁是谁,只好把他们合葬一起,名叫三王墓。
三国时曹丕所著的《列异传》,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以及后汉赵晔的《铸剑记》都有相同的记载。
这就是莫干山一绝碧坞龙潭。 两道峭壁犹如刀劈斧削,峭壁下一潭方形水池,恰似鬼斧神工,两道峭壁缝隙间夹一条五丈多高的瀑布直泻池中,瀑声轰呜,空谷回荡。
这龙潭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中干将莫邪的儿子赤鼻为了报父仇,自己也牺牲了。少年死后,灵魂附剑,飞回母子居住的碧坞山谷。可是母亲等不到儿子回来,已经哭干眼泪化为石头。于是,剑魂变成白龙,剑鞘变成龙潭,永远守护在母亲身边。看这龙潭形状恰似剑鞘之口,而这瀑布远处看去犹如一条白龙在池中上下飞腾。真是名副其实的啊!
大家当心脚下!这龙潭原来深不可测,凉气袭人,人不可近,当地农民曾经试过,用毛竹一支接一支往下插,插了十几支还不到底。十几年前一场山洪爆发,被泥石流堵了大半,虽然遗憾却少了一分危险。右侧石壁上刻着藏龙二字,是北宋大文人苏东坡的手迹。苏东坡游遍天下名山,先在杭州做官,又到湖州上任,这碧坞龙潭也是他常来的地方。
这里为什么叫三望庐呢 请大家仔细看这尊岩石,好象一个妇女久久地站立在那儿,正向远处眺望。这石头就是莫邪的化身。她在望什么 第一回久久的眺望,是在盼望丈夫献剑后能够平安归来,可是盼来的是一个噩耗;第二回久久的眺望,是在盼望儿子报仇后能够平安回家,可是盼来的又是一个噩耗。她绝望了,眼泪流尽了,就化成了一块石头永远站立在这里。后来儿子化成白龙回到母亲身边,却因为触犯天条被压在山下。已经化成岩石的母亲还在这里眺望,是在盼望观音菩萨能够救出自己的儿子,这一回她终于盼到了希望。这块地原来就是莫邪与儿子赤鼻居住的茅屋地,所以称之庐,这就是三望庐的来历。
上面这道瀑布叫天泉瀑,传说是从观世音菩萨的净瓶里倒出来的。
干将莫邪的儿子赤鼻变为小白龙后,非常爱护当地的老百姓。在他的护佑下,碧坞村风调雨顺,庄稼茂盛,百姓安居乐业。但是有一年入夏以后突然天象大变,连续两月滴雨不下,庄稼枯萎,百姓饥渴,山下的村民扶老携小到碧坞龙潭来取水救命,可是连龙潭的水也快干枯了,村民们悲怆呼喊莫干,莫干。小白龙在龙潭底下听着于心不忍,抓起一根竹梢就往自己的鼻孔刺去,随着一声巨大的喷嚏声,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老百姓得救了,可是小白龙违抗天命,私下大雨,触犯了天条,玉帝下令把小白龙镇压在莫干山下,并且封堵碧坞龙潭。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听说小白龙奋不顾身拯救百姓的壮举,深为感动,她向玉皇大帝陈说百姓的苦难和小白龙舍身救民的义举,终于说服玉帝,消除旱灾,并降旨赦免小白龙。于是,观世音菩萨亲自到碧坞来救小白龙。就站在这山坡上施法,她用杨柳枝一点,龙潭倾刻畅通,再把净瓶水一倒,顿时飞出一道瀑布,溪流奔腾。小白龙遇到水就活了,从山底下腾空飞出,回归龙潭。天泉瀑因此得名。
这条路是从前上莫干山的主道,所以称作莫干古道。100多年前,美国传教士霍士敦就是从这条路上山,发现了山上的避暑胜地。为了吸引更多的朋友上山,他还花钱铺设路面,加上铁索栏杆。后来,慕名而来的洋人越来越多,各个国家的都有,就在山上盖起了风格各异的别墅,形成为如今的万国建筑博览群。
红豆杉又名紫杉,赤柏松,属红豆杉科,四季常绿的大乔木。它是第四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物种,被称为植物王国的活化石,是世界珍稀宝贵的濒危植物。红豆杉果实成熟时红果满枝,艳丽多姿,因酷似相思豆而得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有净化空气的作用。红豆杉更可贵之处是,它的根,茎,皮,枝,叶,果,籽,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治疗癌症,艾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有特效,十分珍贵,被视为植物黄金,我国将其列为国宝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主要分布在云南,东北及西藏地区海拔2500—3000米处,成材需50—250年,江南地区极罕见。碧坞村有红豆杉10余棵,实为奇迹。其中这棵最大的红豆杉,高达20多米,胸径近1.5米,冠幅达15米,树龄逾千年。《吴越杂记》中称其为江南红豆杉之王,有风水神木之称。
浙江神仙居导游词篇七
安昌古镇景区位于绍兴县西北部,1。2平方公里的古镇区保存完好,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安昌古镇现存三里长的依河古街市,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粉墙黛瓦的台门民居,曲折幽深的石板弄堂,古老多姿的各式石桥,穿梭往来的乌篷小船,风貌古朴迷人,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之美誉。陈从周教授生前曾三临安昌,称道安昌是绍兴保存最完好的水乡古镇。
安昌古镇最动人之处,则在于这里的民俗风情。虽经千年岁月,但古镇人家依然保持着许多传统生活习俗,成为外地游客心仪神往的观赏内容。老街自古商业兴旺,今日古镇的传统商文化依然原汁原味,这在小城镇中,甚至许多江南古镇中也不可多得。特别是腊月时节,古镇人家纷纷忙着操办年事,搡年糕、裹粽子、灌腊肠、扯白糖,“祝福”祭祀,婚礼寿庆,处处风情处处景,体现着浓郁的越地民俗文化特色。景区建有民俗风情馆、绍兴师爷博物馆、石雕馆、穗康钱庄、中国银行旧址、城隍殿等六处人文景点,并已连续举办八届“腊月风情节”。走进安昌古镇,真如置身于“水乡文化的长廊,市井风俗的长卷”,品尝着一盅滋味淳厚的陈年绍兴老酒。
安昌古镇景区包括三里老街、城隍殿、师爷馆、安昌民俗风情馆、义和当台门等。 古镇保存有数里长的依河古街市、古色的店铺、凝重的台门,别具特色的作坊,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弄。 古老的石桥小巧精致,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态,古朴典雅,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
绍兴几千年的民俗风情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热闹的水乡社戏,喜庆的船上迎亲,传统的手工酿酒、酱油制作,穿梭的乌篷小船……腊月里人们忙着祝福,搡年糕、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等,构成了喜庆、祥和、古老、淳朴的水乡古镇风情。
安昌可以说是绍兴最原汁原味的古镇了,沿河的三里街市还保留着质朴的生活气息,腊肠和酱油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这里几乎没有旅游团,更多的是悠闲生活的当地人,很多人说,这就是十年前的西塘。
古镇依河而建,北岸为商市,南岸是民居,水上众多石桥连接两岸的往来。古镇联票里的收费景点基本分布在河流两岸,在古镇入口的售票可以领到印刷精美的导游图。
从景区入口往里走,北岸依次是文史馆(城隍殿)、穗康钱庄、石雕馆、绍兴师爷博物馆。其中,绍兴师爷博物馆是最值得一看的,绍兴最著名的特产除了黄酒,就是师爷了,博物馆里展有师爷的历史、分类,以及生活用物和日记等等,让人对这个行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石雕馆是一个三进的老台门,收集了大量的绍兴石雕石碑,颇有趣味。沿着河的南岸,可以在中国银行旧址看国有银行的气派,规模宏大的安康寺,而安昌民俗风情馆里大量的图片和生活用品,可以一窥安昌的生活风俗。
如果只是在古镇街上走走,感受安昌的风土人情,是不需要买门票的。走在河边的廊棚下,有许多当地人摆的小摊。不同于其它商业化古镇清一色的义乌小商品,安昌人出售的小玩意更接地气,从毡帽到鞋刷、纽扣,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还有些扯白糖、箍桶、做布鞋的老手艺人,一辈子坚守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手艺。
此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安昌的腊肠和酱油远近闻名,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播出后更是火遍全国。挂在河岸边竹架子上密密麻麻的腊肠也是古镇一道特有的风景,古镇上的“仁昌酱园”不仅是一景,也是安昌腊肠好吃的秘诀之一,来到这里的人总要顺手买些回去。
在安昌古镇坐最实惠的乌篷船体验水乡生活,也是许多人选择安昌的理由。这里的乌篷船比绍兴其它地方便宜很多,推荐体验一下。
安昌古镇最好玩的时候是每天元旦3天的腊月风情节,此时虽然天气寒冷,但别有风味。除了乡土气息浓厚的社戏、民间宣卷演唱,还常常能遇到热闹的水上婚礼船队。
来这里游玩的人一般会在游玩后会回到绍兴市区,不太会在古镇过夜,但你一定不能错过古镇上乌毡帽饭店的霉干菜烧肉、笋干,或者在三张桌子的宝麟酒家要一份自制腊肠,来一壶自酿的花雕,非常享受。
浙江神仙居导游词篇八
兰亭位于绍兴古城西南约13公里处的兰渚山下,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绍兴对外接待的.当家景区之一。由于兰亭地理位置正好处于绍兴平原、水网地带与丘陵山区的接缘之处,山地景观与水乡风貌得到充分而和谐地体现,因此,早在1600多年前,这里就是非常有名的风景游览地。兰亭所以有这么大的名气,完全源出王羲之等风流人物的一次历史性雅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和修禊”。
古人在每年的三月初三,为消灾除凶,祈求平安,常在水边组织修禊仪式,同时作为一种水边嬉戏的游乐。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集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四十二人在此修禊,组织“曲水流觞”活动。曲水流觞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击鼓传花式的即兴娱乐,不过曲水流觞比我们现代人多了一点自然,而少了一点人为控制,谁出节目,完全由水中漂着的觞来决定。淌水的小溪中有许多“港湾”式的小曲,从上游漂下的觞停在谁面前的“港湾”中,谁就得使出自己的绝活,或者事前约定的节目。王羲之等文人雅士们约定的活动是即兴作诗,诗不成就得罚酒。当时参与修禊的四十二人中,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徐丰之、孙统、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袁峤之等十一人各赋诗二首。郗昙、王丰之、华茂、庚友、虞说、魏滂、谢绎、庾蕴、孙嗣、曹茂之、华平、桓伟、王玄之、王蕴之、王涣之等十五人各得诗一首。九岁的王献之等十六人诗句不成,各各罚酒三觞以助兴。王羲之将已成之诗汇编成集,并应众人之邀,乘着酒兴在集子之前写了一篇324个字的序文,举世闻名的《兰亭序》就此诞生。《兰亭序》也称“禊帖”,还称“临河序”,非但文采灿然,书法艺术更是精绝,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也因此而成了历代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及其他文人雅士的朝圣之地和江南的著名园林。兰亭地方不大,但非常雅致,主要的景观建筑有鹅池碑、兰亭碑、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右军祠、书法博物馆等。
鹅池碑是一座三角形石质建筑,碑上“鹅池”二字相传为王羲之父子合写,称“父子碑”,又同是著名书法家,因此使此碑身价百倍。据传,王羲之正在写“鹅池”二字时,刚写好“鹅”字,就听到接圣旨的呼声,身居当地右军将军的王羲之当然不敢怠慢,立即搁笔接旨。其时正在父亲身边观看的王献之,忍不住提笔续写了一个“池”字。碑侧鹅池是纪念性建筑,除与鹅池碑相呼应外,还同王羲之一生爱鹅有关。王羲之喜欢看鹅,喜欢写鹅字,也喜欢养鹅,因此也就有了王羲之书写“道德经”换鹅的故事,凡是与纪念王羲之有关的地方大多有鹅池建筑。
兰亭碑也称小兰亭,亭中碑刻“兰亭”二字,为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御书。中间有断痕,为文ge时所遗留。80年恢复时,无论如何找不回两字之间的一小块碑石。虽然已经精工相接,但旅游者总是深感遗憾,喜欢以自己的想象在缺陷处用手指去弥补摩画,时间久了,“兰亭”二字中间的残缺部分似乎隐约重现,兰亭碑也就被人们戏称成了“君民碑”。
曲水是留在地面上的一条弯弯曲曲小溪,流觞指的是漂在曲水上的酒杯,临水而坐,一觞一咏组成了著名的曲水流觞。可以说,没有当时王羲之等人的曲水流觞活动,就没有《兰亭序》的诞生,当然也不可能有兰亭如今这样的知名度,曲水流觞应是兰亭景区的灵魂所在。曲水畔,常有风雅之人仿古流觞。
面对着曲水流觞处的建筑就是流觞亭,是纪念曲水流觞的场所,现建筑为清代所成。亭内陈列曲水流觞图、名家书作、当年曲水流觞所成诗文等。
御碑亭在流觞亭之后,为八角重檐结构建筑。亭内有御碑高6.8米,宽2.6米,厚20厘米,重1.8万公斤,是我国最大的古石碑之一。碑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序》全文,碑后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的《兰亭即事》。与前面的父子碑、君民碑一样,此碑被人们称之祖孙碑,同为兰亭景区的“三绝”。
右军祠在流觞亭的东侧。右军祠结构巧妙,四周环水,水上建堂,堂中有廊,廊侧有池,池中有亭,亭旁架桥。祠内可观天、地、日、月、星五景,可赏唐、宋、元、明、清墨宝。右军祠常作为举行各种纪念和交流活动之地,尤其是书艺交流的重要场所。
书法博物馆在御碑亭后,过溪流石板桥便是。博物馆占地10亩,环境十分幽静,是展示我国书法悠久历史和陈列中外名家作品的地方。
天章寺位于兰渚山山脚,与兰亭隔溪相望。现在的天章寺因已毁多年,很少有人专程游览,但一些专业人士和兰亭有特殊情感之人,仍不忘前去实地浏览。
天章寺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曾为越中名寺。天章寺建成时间远远早于现在的兰亭,是当时兰亭建筑的一部分。天章寺虽然被毁,但大势依旧,屋基完整,环境清幽,值得一游。
兰亭处处成景,处处幽雅,是人们放松心情的好地方。八十年代在日本当时很有影响的顶尖级画家高山辰雄曾经访问过兰亭,来绍兴的目的是为写生,原先计划三天的行程被延长至七日,其中有一个半天完全泡在兰亭鹅池的东侧草地上。那天,高山先生在兰亭之内转了一圈之后,对陪同人员说:“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让我们什么事都别干,静静地坐着享受吧。”他一眼就看中鹅池东侧一块不大的草地,席地而坐,一直到公园关门他才不得不起身回到宾馆。
兰亭本身就是很有档次的园林杰作,而且是历史文化含量非常丰富的园林,但对到达兰亭游览的人来说,除欣赏兰亭的景观之外,最让人陶醉的还是兰亭建筑之外的大量的动人故事。
浙江神仙居导游词篇九
楠溪江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北部的永嘉县境内,东临雁荡,南距温州,西连仙都,北接仙居,景区面积达625平方公里,被誉为“中国山水画摇篮”。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
楠溪江,融天然山水、田园风光、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的独有特色而闻名。其中以清澈见底的江水和众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为最。经检定,江水中的含沙量仅为每立方米万分之一克,ph值为7,被专家们誉为“天下第一水”。而那些以“七星八斗”、“文房四宝”以及以阴阳风水等思想构筑的古村落,更是为楠溪江增添了无穷魅力。
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曾经大声宣布:“我可以负责任地向全世界宣告:楠溪江是很美的!”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所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块不断激发文人墨客文思灵感的美丽而梦幻的地方!
位置:位于浙东南瓯江北岸的永嘉县中部,与雁荡山风景区毗邻。
面积:600多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隶属于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风景区中心岩头镇距温州市区23公里i。
概貌: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25平方公里,共分为楠溪江及沿江农村文化(又称岩头景区)、大若岩、石桅岩、水岩、北坑、陡门和四海山七大景区,共计800多个景点。悠悠三百里楠溪江融天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名闻遐迩,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
三百里楠溪江,逶迤曲折,有36湾、72滩之称。楠溪江贯穿永嘉南北,流域集雨面积2429平方公里,溪流自北往南,末处注入瓯江,流归东海。
楠溪江,美在原始古朴、野趣天然;楠溪江;美在纯净柔和、绝无污染。经检定,含沙量仅为每立方米万分之一克,水质呈中性,ph值为7,符合国家一级水标准,被专家们誉为“天下第一水”。溪流清荣峻茂,秀丽多姿,随江倒影,水清见底,游鱼碎石,历历在目。如日间泛舟坐筏漂游江上,远眺绵绵青山,近看郁郁滩林,俯赏碧蓝江水,饱览溪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如夜间游江,见渔火点点,闻渔舟晚唱,受江风柔拂,聆淙淙流水,足以尽抒幽情逸致;如歇息滩林,横柯上蔽,草坪如茵,白昼如昏,朦胧幽静,促膝谈心,诗意盎然,此乐何极。
楠溪江上游溪深源远,素湍绿潭,随处可见。山高岩峻之处,悬泉瀑布飞泻其间。百丈瀑、罗阳瀑布、崖下库含羞瀑、石门台九漈瀑、北坑龙潭三折瀑,各有其形,各显其妙,远望疑是银河,天汉倾落;近观飞流冲泻,气势磅礴......
楠溪江的奇岩险峰,星罗棋布,有绝壁奇观太平岩,深潭凝碧三角岩,天然盆景狮子岩,九丈奇峰朝天龟,溪中天柱石桅岩,峥嵘入云十二峰,屯兵扎营南崖寨。真山真水真画图,宜晴宜雨,宜歌宜赋,宜酒宜诗。无处不宜人,无处不醉人,无处不引人入胜。这些奇岩险峰,多生幽洞,清雅幽致,奇妙无穷。人们还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谣:“楠溪多山又多岭,峰峰岩岩数不清;洞洞都说神仙府,哪有神仙驻其中?”
风韵独具的楠溪江,至今还遗存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唐宋元明清时的古塔、桥梁、路亭、牌楼和古战场,保存着以“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宝”以及阴阳风水构思而建筑的古村落;留存着大批完整的百家姓宗谱、族谱等。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可以使我们了解我国古代“耕读社会”和“宗族社会”的梗概。
楠溪江山灵水秀,出产也清新自然。楠溪香鱼、杨梅、大鼋、素面都是这里的名产。楠溪人的一切都是家常制作,尤其是做“挂面”,非常别出心裁,相信会让你觉得别有一番风味。这里没有很发达的餐饮行业,如果你很讲究,建议就在下榻的宾馆用餐;如果想在街上用餐,需要有与店家“斗智斗勇”的思想准备,岩头镇上餐馆都是私人经营,所有菜单都不标明菜价,需与店家到厨房现场定夺菜谱和价钱,绝对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到楠溪江,乘竹筏漂流为一大乐事。三百里楠溪,逶迤曲折,有36湾72滩,清澈见底,秀丽多姿,游鱼碎石,历历在目。
楠溪江水面宽而浅,一般水深1米左右,少数深潭可达数米。滩有急流而不凶险,潭水平静而不阻滞,宜游玩。根据楠溪江水文水景的特点,十分适宜乘坐竹筏漂流畅游。
楠溪江水清澈见底,秀丽多姿,游鱼碎石,历历在目。日间泛舟坐筏漂游江上,远眺绵绵青山,近看郁郁滩林,欣赏碧蓝江水,饱览溪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夜间游江,见渔火点点,闻渔舟晚唱,受江风柔拂,聆涓涓流水,足以尽抒幽情雅致。
浙江神仙居导游词篇十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德清来旅游!德清旅游有句形象口号,叫做“玩水下渚湖,游山上碧坞”。下渚湖是德清旅游的王牌,就是闻名遐迩的“江南第一湿地”,上碧坞就是我们现在要去游览的景区,叫“碧坞龙潭”,它位于德清县的莫干山镇。大家知道莫干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的朋友可能还游览过莫干山,可是你们知道莫干山最美的景色在哪里吗?就是碧坞龙潭。因为碧坞龙潭开发的时间还不长,所以许多人还不知道,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可称为“养在深闺未人识”。以后可以告诉你的朋友,下次再来德清旅游,游莫干不游碧坞,等于白来了。
朋友们,从湖州市区到碧坞龙潭大约1小时行程,刚才经过的这个镇叫埭溪镇,是在吴兴区与德清县的交界处。
下面我们将会看到一个规模非常大的水利工程,“老虎潭水库”叫。
这是一座以防洪为主,集供水、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综合功能的大型水库,水库面积5.3平方公里,总库容量近1亿立方米,年供水量6796万立方米。计划到07年底工程竣工,08年开始向湖州市区供水。届时一个风光秀丽的人工湖就将出现在这里,这个地方必将成为湖州旅游一个新的热点,碧坞龙潭就在老虎潭水库的旁边,所以这条路今后一定是湖州最美丽的旅游风景线。
我们已经到了碧坞村,看到这些大大小小的招牌了吗?这些都是“农家乐”,碧坞村虽然不大,但是“农家乐”已经有20多家。过去这里的农民靠山吃山,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山上的毛竹,现在农民也搞旅游了,观念也变了,我们都是最受欢迎的客人。到这里吃住条件一应俱全,等会用餐时就让大家品尝一下碧坞农家菜的特色风味。
看,这就是景区大门,山峡之间一座高高的城楼,好象隋唐演义中的瓦岗寨,一夫档关,万夫莫开。游览碧坞龙潭就从这里开始——。
碧坞是个古老的山村,走在这段古村小路上,这里还在人间,前面就是另一个世界了,这叫渐入仙境。大家抬头看山壁上的题词,“莫干幽谷,碧坞龙潭”,这八个字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题写。赵孟頫是湖州人,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名家之一,他夫人管道升是德清人,是古代最著名的才女之一,他们夫妇俩经常到碧坞来游览。从现在开始,我们进入了景区的峡谷区,这里悬崖峭壁,怪石丛生,请大家在游览时一定注意脚下安全。
看到瀑布吗?迎接大家的第一条瀑布叫“福水瀑”,福水降临好兆头啊!这座桥廊原来是个祭台,叫“应雨台”,又称祈雨台,传说碧坞龙潭藏着一条小白龙,所以山中水流永远不断。古时候每逢干旱季节,山下的百姓就在这里焚香叩拜,齐声呼唤小白龙,只要听到空谷回声,天雨便会应声而降,十分灵验,故称“应雨台”。看这山崖上的四个大字“灵应祷雨”,这是清代著名书法家赵谦之的真迹,取其中二字便是应雨台的名称。左边又是一条瀑布,叫“清凉瀑”。莫干山被誉为“清凉世界,避暑胜地”,其实莫干山最清凉的地方还是在碧坞,盛夏天站在清凉瀑周围,比空调还凉。
请看上面这块山岩,感觉象什么?对,就象老鹰嘴,当地老百姓称之为“雷公岩”。
我们登上去近看,这里石壁上刻着一幅画像,是《封神榜》里的雷振子。雷振子原来是姜子牙手下的一员大将,后来封神,他封的就是雷神。雷振子的形象长着一付鹰嘴,所以把这山岩叫做“雷公岩”。其实真正的缘由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因为碧坞山谷美如仙境,所以八洞神仙经常在这里聚会游乐,其中汉钟离和韩湘子最喜欢下棋,俩人只要一到这里就下棋,一下棋就几天几夜没完。雷神和八仙是好朋友,又是个棋迷,是最忠实的观众。有一回,雷神观棋观得误了时间,到了施雷时刻连打雷工具也没有准备,这下可糟了!原来这下雨打雷工作的纪律特别严格,必须按天条不折不扣地执行,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打雷,下几点雨打几声雷,都得按规定办,差一点就是犯了天条。
《隋唐演义》中有一个情节,说的是东海龙1王为了跟一个算命先生打睹,到了下雨时刻有意少下几点,结果犯了死罪,被唐皇李世民的承相魏徵在梦中斩下龙头。所以雷神能不急吗?情急之下,猛蹬一脚,把这里的山崖踢塌了半壁,轰隆山崩不也象雷声嘛,只好滥竽充数了。看,对面的山壁上还留着他的脚印呢!谁知这下子却把莫干山的山神爷给得罪了,山神爷就赶到玉皇大帝那儿告状。
玉帝一听特别生气,你雷神犯天条不说,还要弄虚作假,得罪加一等。这时候八仙可急了,雷神是好朋友,更因为是观棋误事,自己也有责任,能见死不救吗?所以连忙到玉帝面前去求情,又赶紧做山神爷的工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立马在这里重造了一座山崖,才救了雷振子。这山崖就称之“雷公岩”,以示教训。从那以后,雷公对碧坞深感愧疚,每逢打雷总有意避开这里,所以碧坞村从来没有发生过雷击伤害。旁有北宋书法家米芾题刻“神明相佑”,正应此说。
谁能猜到八仙下棋的地方在哪?肯定就在附近。对,前面这座楼阁叫“聚仙阁”旁,边这个亭子叫“八仙亭”,都是八仙聚会的地方。看这激流奔腾的溪沟中,横卧着多少奇形怪状的石头,当中最突出的这块巨石就是汉钟离和韩湘子经常下棋用的,百姓称之“棋盘石”,又称“仙枰石”。原来这石面非常平整,上面都刻着棋纹,后来因为雷公踢塌山崖,山崩下来毁了棋盘一只角,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但部分棋纹尚依稀可辨。旁有苏东坡题刻“云龙仙石”,还有雍正皇帝的题词“山中无年”,连皇帝老子也知道碧坞。
“山中无年”四个字什么含义?这是个比喻,古语有云,“天上一刻,人间十年”,八仙在这里下一盘棋,人世间不知道过了多少年。这个比喻是用时间概念来表达对碧坞美景的极其赞叹,喻义真是太巧妙、太深刻了!各位团友,请留意“八仙亭”上方的这片峭壁,是否感觉与周围山崖的形貌明显不同?这里犬牙交错、棱楞凹凸,仿佛刀劈斧砍似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上面记铭刻着一桩发生在2400多年前的复仇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485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