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8 19:24:02
2023年二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汇总9篇)
时间:2023-09-28 19:24:02     小编:书香墨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篇一

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本单元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样,学生就认识了常用的各个长度单位。教学分米和毫米要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知道它们有多长;要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根据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要知道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全单元内容分三部分编排,先教学分米,再教学毫米,最后教学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

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分米和1毫米,逐步建立正确的概念。知道1分米、1毫米是多长,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需要通过活动体会。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教学活动。

1、在引出单位时产生鲜明的第一印象。教学长度单位时首先要引出单位,教材在原有认知背景和新的认知冲突中引出分米和毫米,力求使学生产生比较清晰、深刻的第一印象。在引出分米时,出示了一个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的文具盒,告诉学生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这样引出新的单位分米,能让学生知道表示文具盒的长、宽各多少,除了用厘米作单位还能用分米作单位,同时还知道1分米比1厘米大(10厘米才是1分米)。在引出毫米时,用直尺量数学书的厚,发现不到1厘米。比1厘米小的长度怎样表示呢?需要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2、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直尺是度量长度的工具,尺上的刻度比较准确。因此,通过看直尺上的1分米和1毫米能让学生准确地感知它们的实际长度。在看直尺上的1分米时,教材承接前面的“10厘米是1分米”,在直尺的上面用红线括出10厘米长的一段,并注上1分米,便于学生观察。还要求学生用直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再次感受1分米的实际长度。在看直尺上的1毫米时,教材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在教材的指点下感知1毫米是很短的。

3、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在直尺上感知1分米和1毫米固然准确,但往往不牢固,离开了直尺或间隔了一段时间,首次感知的印象会淡忘。因此,教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通过说可以有两点收获:一是反馈、检查学生在直尺上的首次感知是否有效,可以从他们说的物体是不是大约长1分米看出来。二是借助学生身边的、熟悉的、自己找到的物体帮助长时记忆1分米是多长,以后在回忆1分米有多长或判断其他物体的长是不是大约1分米时,可以把熟悉的物体的长作为参照。1毫米是很短的,让学生寻找长1毫米的物体比寻找1分米的物体难。所以,教材编排作了相应调整。先列举了一些实例,如1分硬币、银行卡或电话卡、10张纸叠在一起的厚度都大约1毫米,让学生知道1毫米的物体还是比较多的。然后改变问题的提法,不是问学生“哪些物体的长或厚是1毫米”,而是问“哪些东西的长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凡是比较短的、薄的,不到1厘米的物体的长或厚,如米尺的厚度、蚂蚁的身长都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显然,后面的问题容易回答。

4、用手势比画1分米和1毫米。学生进行了观察直尺、寻找实物等感知长度的活动,这些感知对象的共同特点是长1分米或长1毫米。用手势比画1分米和1毫米,是建立相关概念的活动。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用手势比画,把直尺上的、物体长度上的共同特征——1分米或1毫米提取出来,这样的动作拉动了思维就是形成概念。学生在用手势比画时,还可以经历“比画—在尺上验证—修正比画—再验证……”的过程,使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逐渐做到尽可能地准确。另外,学生掌握了用手势比画1分米、1毫米后,就好像随身带了一把尺,便于他们随时进行估测。

5、和1米、1厘米建立结构性联系。1分米的长度介于1米和1厘米之间,比1米短、比1厘米长。1毫米的长度比1厘米短得多。把新教学的长度单位和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联系起来,从小到大、从大到小依次排一排,想想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有益于学生在熟悉的1米、1厘米的概念上建立1分米、1毫米的概念,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整理长度单位,可以结合第28页第5题或第30页第4题进行。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6~28页的内容。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意义。

课件、米尺、一分硬币、银行卡、光盘、固体胶水、磁带等。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我们班听课,是不是有点紧张啊?没关系,我们先来轻松一下,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首好听的歌,一起来听,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后面一起唱。

谈话:好听吗?那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吧?看来小朋友们都挺喜欢这部动画片的。谈话:认识他吗?大名鼎鼎地懒羊羊。

谈话:最近懒羊羊开始写数学日记了,写得可有意思了,你们想不想看啊?这就是他的日记本,我们随便来看其中的一篇吧。谈话:我想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谁愿意的?(清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来。拿起13米长的牙刷,挤出1米长的牙膏刷牙。吃完饭后,走了90厘米远的路来到学校参加升旗仪式。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15厘米高的旗杆上,我心里真高兴呀。回到教室打开长23米,宽17米的数学书,开始学习。

谈话:小朋友,你们为什么会笑啊。别急,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同桌。然后商量怎么改正,开始吧。

谈话:好,小朋友往这儿看,谁来当小老师帮他改正的。(请同学改正)谈话:这个小朋友已经改完了,同意的小朋友点点头。都同意。那再请你比划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

谈话:再请你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

谈话:米和厘米是我们上学期认识的两位老朋友了,谁来说一说他们之间的关系。谈话:小朋友们的表现真不错,看,喜羊羊也来了,他想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有没有信心迎接挑战。

谈话:谁愿意当喜羊羊来提问呀?

(1)要测量教室的长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请你选一位小朋友来回答。

(2)要测量文具盒的长和宽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请你选一位小朋友来回答。

2.实践操作,主动探究,认识分米

谈话:说到文具盒,昨天美羊羊买了一个新文具盒。她想知道这个文具盒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于是就量了量。

谈话:我们一起来看它量的过程。首先,用学生尺量了量文具的长,又量了量文具盒的宽。

谈话:10厘米还有一种说法,谁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谈话:我们来听听村长是怎么说的吧。村长的话还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谁知道?谈话:请小朋友把这个关系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

谈话:那一分米有多长呢?请小朋友在学生尺上看一看吧。谁愿意上台指给小朋友看的。

谈话:再请你1厘米1厘米的数,数出10厘米。其他小朋友在心里和他一起数。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谈话:你们能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吗?画好后,同桌交换量一量,看看画得是不是1分米。

谈话:刚才我在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一位小朋友是这样画1分米的,他从刻度1画到刻度11,他说这样也是1分米,你同意吗?为什么?谈话:小朋友通过刚才的画一画,已经对1分米有了一定的印象,现在请小朋友学着老谈话的样子,这样拿着学生尺。用这个手的食指和拇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这两个手指要固定不动,然后轻轻拿开学生尺。同桌两个小朋友比一比,看看谁比划的1分米最准确。

谈话:我们还可以请学生尺做小帮手,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同桌两个小朋友先讨论一下。

谈话:谁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谈话:接下来,我们来验证,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米尺,请同学们数一数,米尺里有多少个1分米。

谈话:通过刚才的验证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验证的结果小朋友们同意吗?谈话:请小朋友大声把这个关系说一遍。

3.实践操作,主动探究,认识毫米

谈话:前面我们帮助懒羊羊纠正了数学书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接下来老师想请小朋友们估计一下这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呢?谁敢来估一估。

谈话:喜羊羊他们实际去量了量,你们想不想看他们测量的结果?

谈话:需要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毫米。当测量的物体长度不到1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来做单位。

谈话:那1毫米究竟有多长呢?我们还是请村长来介绍介绍吧。

谈话:听了村长的介绍,谁来说一说这本数学书的厚度可以用什么来做单位?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分米和米的关系,那厘米和我们现在学的毫米有什么关系呢?先来听一听村长的要求。用铅笔尖指着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几小格。

谈话:请小朋友数一数,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听听村长的答案。谈话:谁来确定的说说,1厘米等于几毫米。谈话:请小朋友把这个关系在心里默默的说一遍。

谈话:请小朋友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物品,量一量他的厚度。

谈话:请小朋友用食指和拇指捏着你的物品,用另一只手轻轻地把他抽掉,小朋友看,两根手指都快怎么样了?差不都合上了,手指之间有一个小小的缝,这条小缝的宽度就是1毫米。感受一下。

谈话:还有不同排法吗?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呀?

谈话:在国际上为了书写方便。这四个长度单位还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谁当小老师来介绍介绍。你知道哪一个就说哪一个。

4.全课总结。

谈话:小朋友,现在请大家在脑海里把这四个长度单位固定一下。

谈话: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的毫米并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还有原来学的米也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可以查一查资料。

二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篇二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环节

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1、理解加法的意义。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或1142+814=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环节

2、理解减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

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环节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14+1142=1956

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800=450+350

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

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6.练习“做一做”

四、总结

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

二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篇三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直角,感知直角的特点——直角的大小是一定的,直角是一类特殊的角。

2、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题。

3、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难点:正确画直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折纸、课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出示任意角,请学生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出示书中例图,请学生说出例图中是否有角。

(2)揭示课题

让学生观察例图,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并告知有此类特点的角为直角。

从例图中抽象出直角的图形,让学生认识直角的标志。

画三个边长长短不等的直角板书,强调直角的大小不随边的长短变化,直角的大小是一定、固定不变的。

二、认识直角

(1)请学生拿出三角板,找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说明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的方法(叠合法):先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要判断的角的顶点对齐,再将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条边和直角的另一条边重合,若重合是直角,若不重合不是直角。

(3)让学生用三角板量一量数学书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

(4)请学生拿出折纸,亲自动手折直角,并验证是否是直角。

三、画直角

课件出示3幅连续的直观图,呈现了三角板上的直角画直角的方法(重复判断直角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数一数课本“做一做”第2题中的直角。

二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篇四

教科书二年级(上册)44页例题和4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2.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具准备

学具: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

教具:吸管两根(一曲一直)、课件。

教学过程

一、曲直对比,引入新课

1.师:出示两根吸管(一直、一弯)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2.师:图上的两组小朋友在玩什么?(一组跳绳、一组拔河)

两组同学手中的绳子有什么不同?

3.师:观察你桌上的毛线,你发现什么?(弯的)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

(1) 师:你能想办法把这根弯的毛线变直吗?(板书:直)试一试。

(2) 请生汇报演示:你是怎样做的?

若出现:a 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

(3) 师: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板书:线段)

观察同桌手中的毛线,哪一段是线段?互相指一指。

(4) 师演示:同学们捏住的毛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5) 师:你认为线段有哪些特点?(直,两个端点)

2.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过渡: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物体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的情况存在呢?

(1) 师示范: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边,你有什么感觉?

再用两手去捏住边的两边,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直尺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我们就可以把这条边看作是一条线段。

(2) 师:你还能在课本上、黑板上找到直的,有两个端点的边吗?

总结:直尺、课本、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3) 师:线段具有哪些特点?(直、有两个端点)

3.根据特征,自建线段模型

(1) 师:你能根据感受到的线段的特点,把它画在纸上吗?试一试。

(2)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画线段的?为什么这样画?

部分作品实物展台下展示对比,让学生根据线段特点进行判断。

(4) 师适时示范线段画法。师:线段就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请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

(5) 依据线段模型练习。

p45第1题 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师:为什么是线段(不是线段)?

三、联系应用,拓展认识

1.p45第2 题 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出示校园环境图片,请学生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吗?根据学生汇报,软件同时在该物体某边上呈现出线段。

2. p45第3题 下面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1) 请学生指出某图形横向、纵向各一条线段的顶点,让学生感受公共点。

3. p45第4题

(1) 用长方形纸任意折一下,观察折痕,你发现什么?(cai演示,折痕就是一条线段)

(2) 请学生折一条比垂直折痕长的线段,短的线段。(对不能直观看出长或短的线段,引导学生比较)

4.p45第5题

(1) cai出现两个点,师:你能以这两点为端点画出线段吗?你能画几条线段?

(2) cai出现三个点,并同时出现题目。

师:“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是什么意思?猜一猜画出来是什么图形?

(3) 学生独立练习,实物展台展出,集体讲评。

5.p45第6题

(1) 猜一猜你能画出几条线段?画一画。

(2) 实物展台展出学生不同的作品,进行评价。

6.全课总结:

和大家交流,你今天有什么收获?你最满意自己的哪一方面?

7.课外作业:请你向爸爸、妈妈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

二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篇五

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数万以内的数。

3、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认识万以内的数。

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数器课件

一、情境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大的数是大量存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数——万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旧知识引入新课,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规则。)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计数器

这个数表示的是多少?说一说你的想法。(出示计数器:拨数9999)。

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再添上1个珠子是多少?

教师总结: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个珠子就是一万。

2、数一数

(1)出示问题: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学生讨论并汇报。

3、认识“一万”

小组数一数,并汇报: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

总结:10个一千是一万。(师板书)

(设计意图:对学生刚学习的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巩固,既引导了学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又让学生得到10个一千是一万的结论。)

4、课件出示问题:你能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吗?大家一起数一数。

还可以怎么数?学生讨论并汇报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里数一数,看谁数的又对又快。学生小组内数数,师巡视了解情况。

5、课件出示问题: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大数?

学生讨论并汇报。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从计数器上拨数,从“八千九百”到“一万”

2、第23页练一练第二、三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设计意图:最后的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

练一练第四题

板书设计:

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个就是一万

10个一千是一万

二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篇六

课本第102页期末复习第16—18题.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已学过的四则运算的意义,从而正确

解决有关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选择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从问题出发选择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的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解题思路复习

出示;(1)有5盘杯子,每6个放一盒,一共能放多少个杯子?

(2)有30个杯子,每6个放一盒,一共能放几盒?

(3)有30个杯子,平均放在5个盒子里,每个盒里有几个杯子,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

(1)提问;为什么第(1)题要用乘法算?

小结;按已知条件来看,要求的如果是求几个几是多少,要用乘法来算.

(2)提问:为什么第(2)、(3)题要用除法来算呢?

小结:根据应用超的两个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如果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或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就要用除法算.

三、解决问题

1.完成期求复习第16题。

(1)完成第(1)题。

学生展开讨论,全班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2)解答第(2)、(3)题。

2.完成期末复习第17题。

(1)出示题目,读题.

提问;“买1枝钢笔的钱可以买6枝圆珠笔”是什么意思。

(2)学生解答.并说说自己的解厘思路。

3.完成期末复习第18题。

随堂练习四

1.列式解答:

(1)把2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40里面有几个5?    (3)45除以9,商是多少?

2.解决问题:

(1)食堂买来56千克豆苗.分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2)6个小朋友折小船,每人折7只,一共折了多少只?

(3)妈妈买来两块布料,每块长6米,布料一共长多少米?

拓展训练:

3位老师带68名同学到郊外游玩,每辆车限坐9人,有8辆这样的车。能坐下吗?

二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篇七

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重点: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难点:理解每句乘法口诀表示的含义。

课件、小棒若干。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课件显示)

1、情景

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问:有几个2?(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

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个)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联系乘法算式2×2引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

想想:2×1=你用哪一句口诀?

2、情景二、玩荡秋千

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

想一想:3×1=3×2=你用哪一句口诀?

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3相加得多少。

3、情景三:小朋友坐火车

一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几个?3节呢?4节呢?小组合作,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

车厢的个数1234

人数4

1个42个4相加3个4相加4个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

板书:1×4=4,2×4=8,3×4=12,4×4=16

交流:你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想一想:

4×1=4×2=4×3=

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

4、教学试一试

1×1=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

板书:一一得一。

1、读读2、3、4的乘法口诀。

2、课本第27页“想想做做”。

第1题,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

第2题,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

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

3、游戏:找朋友。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说说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鼓励学生相互评价)

二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篇八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3、5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内容。本单元学生将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材用烤面包的情境提供了现实素材。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结合已知条件分析问题,为列式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学生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进行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在理解题意和分析解答环节将采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改进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导入新课

1.根据下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明有20元钱,买钢笔用去10元。

2.要解决下面的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每个面包多少钱?

3.师:同学们的数学感觉真好!能从日常生活中准确地发现问题和提出数学问题。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逛一逛面包店,又有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解决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铺垫孕伏的过程就是唤醒旧知的过程,为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情境图,理解题意

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师:今天的信息有点复杂,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楚的理解题意,请出我们的小助手“色条图”来帮忙吧!

师:怎样在“色条图”上表示出这些信息和问题呢?

学生独立思考:在“色条图”上表示出信息和问题。

展示交流:为什么这样表示?

(设计意图:借助“色条图”这一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信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在表示和交流的过程中也就理解了数量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解决问题

师:想一想,该怎么解答呢?

学生尝试解答。

师: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呢?

(设计意图: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引导学生解决出问题,还渗透了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对比与小结

师:比较一下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和今天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解决出了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

2.完成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力图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3、5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内容。本单元学生将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材用烤面包的情境提供了现实素材。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结合已知条件分析问题,为列式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学生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进行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在理解题意和分析解答环节将采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改进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导入新课

1.根据下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明有20元钱,买钢笔用去10元。

2.要解决下面的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每个面包多少钱?

3.师:同学们的数学感觉真好!能从日常生活中准确地发现问题和提出数学问题。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逛一逛面包店,又有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解决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铺垫孕伏的过程就是唤醒旧知的过程,为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情境图,理解题意

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师:今天的信息有点复杂,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楚的理解题意,请出我们的小助手“色条图”来帮忙吧!

师:怎样在“色条图”上表示出这些信息和问题呢?

学生独立思考:在“色条图”上表示出信息和问题。

展示交流:为什么这样表示?

(设计意图:借助“色条图”这一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信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在表示和交流的过程中也就理解了数量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解决问题

师:想一想,该怎么解答呢?

学生尝试解答。

师: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呢?

(设计意图: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引导学生解决出问题,还渗透了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对比与小结

师:比较一下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和今天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解决出了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

2.完成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力图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

二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篇九

设计理念:

《纲要》中提到:引导幼儿对身边的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兴趣。秋天丰富多样的树叶给幼儿提供了探索、发现、表达的广阔空间。幼儿园老师经常带小朋友开展着捡落叶的活动,这些颜色不一,大小不一的落叶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和好奇,“老师这是黄树叶,老师你看这是片树叶真大呀!”,当小班的孩子们高举这些落叶向老师诉说的时候,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激动。设计树叶分类的科学活动,能够满足孩子的探究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认知,尽情畅游在树叶多彩的世界里。

活动目标:

1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树妈妈和树叶宝宝的浓浓亲情。

2 能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一颗大树(树干为主),树叶(大小不等,合计60多片,黄色多些,绿色略少)

幼儿每人一个盒子,里面放3片树叶,放在椅子底下。

活动重点:

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难点:

能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一、 树叶宝宝问个好——区别颜色

1、秋天到,秋风吹,小树叶一片一片落下来。看看,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黑板上拿起一片绿色树叶)——提问几名幼儿(绿树叶宝宝)

2、那和绿树叶宝宝问个好吧。

3、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方法同上)

二、树叶妈妈找宝宝——巩固颜色,初步感知分类。

1、你们喜欢树叶宝宝吗?那请你们去捡树叶,听清楚,每个小朋友轻轻地到这里(老师指着黑板)捡一片树叶。(捡好树叶的小朋友轻轻地回到座位)

2、老师拿一片黄树叶,问:黄树叶宝宝在哪里?黄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黄树叶宝宝举起来。

3、老师拿一片绿树叶,问:绿树叶宝宝在哪里?绿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绿树叶宝宝举起来。

重复几次。

三、送树叶宝宝回家——颜色对应,操作中学习分类。

1、大树妈妈想念树叶宝宝了,我们送树叶宝宝回家吧。(出示颜色标记——绿房子和黄房子,放在大树的两边)

2、请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分批摆放树叶)

3、小结:树叶宝宝又回到了妈妈身边,真开心。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真好。

四、帮助大树妈妈——在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分类。

1、秋风吹,又有许多树叶飘落下来,帮助大树妈妈,给树叶宝宝按绿色、黄色分一分。(出示塑料篮子4个,2个黄色,2个绿色。)

2、每个幼儿椅子底下放一个小盒子,里面放2—4片树叶。

3、操作后简单讲评幼儿操作情况。

五、延伸活动,激发继续探索的兴趣

1、请幼儿按黄、绿两种颜色排排队。

2、我们到外面去捡树叶,找一找还有哪些颜色的树叶宝宝。

设计意图:

和树叶宝宝问个好,使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并认知绿、黄树叶宝宝,为下环节做铺垫。

角色扮演,使幼儿感受浓浓的亲情,并初步感知了分类的意义。

通过送回家的游戏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分类,满足幼儿的需要。

在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颜色的分类。

延伸环节让幼儿继续保持对分类活动的兴趣和激发研究愿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59160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