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
1、复习圆、三角形、正方形。
2、知道这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1.地上画圆、三角形、正方形,每种图形都有4种不同的尺寸,分别标1—4个点,图形标上几个点,图形内就可以站几个人。
2.作业卡。
活动过程
一、图形游戏
1、幼儿分成3组,每组分别站进圆、正方形、三角形内。
2、音乐响起,游戏开始,幼儿在场内自由活动。
3、音乐停止,幼儿迅速站进自己的图形里,动作又快又准确的组为优胜组。
4、各组互相轮换,再做三次,使每人都有机会站到不同的图形里。
二、幼儿做练习
1、将图形分类计数,并将数量用圆点表示出来。
2、将图形分类计数,并比较多少,找出最多和最少的图形,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3、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用所给图形拼成适当的图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二
1、感受和表现音乐的不同性质,学习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2、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小朋友散步》的音乐;太阳、打雷、下雨的图片。
一、谈话引出主题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散步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你平时散步的时候是几个人去的?
教师小结:我们散步的时候要踩着音乐的节奏走,可以一个人去散步,也可以两人或者三个人。
二、感受并表现乐曲
(一)播放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1、用手指表现小朋友散步的样子。
2、用身体表现小朋友散步的样子。
3、幼儿和教师,踩着音乐的节奏在原地散步。
(二)边播放音乐边出示图片,感受音乐的变化
1、我们去草地上散步的时候,天气突然有了变化,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我们在散步的时候下雨了该怎么办呢?
(三)踩着音乐节奏,变化散步的动作
1、下雨了,撑起我们的小伞,踩着音乐的节奏去草地上散步吧!
2、下雨了,我们跑着回家,跑的时候也是要踩着音乐的节奏散步。
三、游戏“小朋友散步”
1、天晴了(出示太阳),我们又可以去草地上散步了。
2、邀请客人老师跟我们一起去散步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三
幼儿园小班厨房教案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很有必要的教案,很多幼儿都存在着挑食的小毛病,有的幼儿甚至不只是挑食,还有浪费粮食的毛病,我们要让幼儿体会到厨师的辛苦,让他们以后不要浪费食物,最好不要挑食。
1、初步了解幼儿园里出示的工作,直到在幼儿园里吃的美食都是他们为大家做的。
2、体会厨师的重要和辛苦,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
3、学习就餐的基本礼仪,尽量不撒饭。
体会厨师的重要和辛苦,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
学习就餐的基本礼仪,尽量不撒饭。
1、与厨房联系好参观的具体时间。
2、一些美食的图片。
3、娃娃家玩具。
厨房里。
1、 带领幼儿来到厨房,请幼儿看看叔叔、阿姨在干什么,他们是怎么干的。
2、 引导幼儿认识厨房的各种设施。了解炊事员的劳动过程,知道叔叔阿姨工作很辛苦。
3、 认识厨房的炊具
小结:
厨房的叔叔阿姨每天都要为小朋友做香喷喷的饭菜,洗很多菜,切很多菜。炒很多菜,非常辛苦。
三、 教育活动“珍惜粮食,热爱厨房的叔叔、阿姨”
四、 说说自己在家中进餐的鱼贯堕入活动。
五、 看图片进行讨论应该怎样就餐。
橡皮泥手工活动:我来做美食。
幼儿分组活动,进行进餐游戏。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幼儿参观厨房没有适度的自由空间。
2、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可能是我刚转岗,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不太了解,引导的不够,感情升华的不够。
3、 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互动的不够,可能是我比较拘谨。
4、 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教学目标是明确的,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少安排一部分学生,分批次参观。这样可以减少拥挤和安全事故,并使每位学生能感受的更深。可以请一部分学生家长参与,当时听课的老师说学生的互动有点少,老师讲的有些多,说明我的引导还是不够,以后应该多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教学反思篇四
1、知道和狗一起玩耍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在情景中学习背狗追赶是的正确因对动作。
1、小狗、大狗和男孩玩偶各一个。
2、邀请陪班教师进行表演。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1、谈话,唤起幼儿关于与狗玩耍的已有经验。
教师:
1)小朋友们,你们 看谁来了?
2)你们喜欢和狗一起玩耍吗?你是怎么和小狗一起玩的。
2、通过对话,知道和小狗一起玩耍时不能揪狗尾巴,不能打扰狗吃东西。
3、与幼儿共同观察看教学挂图,知道大狗追赶时的应对方法。
4、与幼儿共同练习背狗追赶时正确的应对方法。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五
1. 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2. 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3. 能从周围环境中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感受长短认知的乐趣。
4.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 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重点:认识长短,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难点: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巧虎玩偶、多媒体ppt课件、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
1.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2)通过谈话法,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教室中还有哪些物品有长的,也有短的?请你们找出来,说一说。
(让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说一说如何比较长短)
3.小结:知道物体有长有短,比较长短时,要使物体的一端对齐(利用并置比较的方法比较长短)
边说边操作:两个朋友比长短,先躺下,左对齐;眼睛向着右边看,就能比出长和短。
1.利用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
2.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体验长短认知的乐趣。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教学反思篇六
(一)认知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和排序图片,用完整的语句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讲述图片内容。学习词:着急。
2、发展幼儿思维的发散性和独创性。
(二)情感目标
知道在自己或别人有危险时,要积极勇敢地自救或帮助他人。
(一)物质准备
1、蜜蜂木偶,教师用大图片一套,字卡:着急、录音机、磁带。
2、幼儿每人一套小图片、排序板。
(二)知识经验准备了解蒲公英的特性与作用。
1、出示木偶,引出课题。
教师操作小蜜蜂木偶,放录音:小朋友,我是小蜜蜂。昨天我去采花蜜时遇到了危险,你们想知道我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吗?我的同伴将这件事拍了下来,现在将相片带来给你们看。
2、出示图1,发展幼儿思维的扩散性及独创性。
教师出示图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内容,理解图意:相片上是什么地方?有谁?它怎么了?你知道小蜜蜂为什么快要掉到湖里了?(让幼儿从图片内容联想到图片外的内容)小蜜蜂快要掉进湖里了,它的心情会怎样?(学习词:着急)让幼儿进行讨论:如果你是小蜜蜂,这时候你会怎样使自己不掉进湖里?如果你去救小蜜蜂会用什么方法?怎样救?启发幼儿大胆想像,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然后老师与其他幼儿进行集体分析,分析方法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对于幼儿的独创性想像给予肯定。出示木偶小蜜蜂:谢谢小朋友们给我想出这么多的方法。
3、出示图2、图3,理解图意,进行排图讲述。
教师操作小蜜蜂木偶:你们想知道后来我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吗?
你们看了这两张相片就知道了。出示图2及图3,请幼儿分别讲一讲图中的内容:这两张相片中又有谁呢?它们在干什么?教师:这三张相片里讲了小蜜蜂的故事,但是前后位置弄乱了,请小朋友帮助小蜜蜂将相片排好,并将故事内容讲给大家听,要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幼儿操作图片及排序进行排图讲述。教师巡回指导,让幼儿能遵循事情发展的规律进行排图讲述。最后请有代表性的幼儿进行讲述,要求幼儿讲述时语言完整、连贯。
4、增添新的讲述经验。
师:除了用这样的顺序排列相片,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排这些相片?故事的内容又是怎样的?让幼儿再重组图片进行讲述,如有不同的排列,请幼儿讲述给大家听,集体分析这种方法行不行。只要故事的情节合乎客观规律,有说服力,就给予肯定。
5、引导幼儿知道在自己或别人遇到危险时要积极勇敢地自救和帮助他人。
活动结束: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意见。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七
活动目标:
1、观察并认识观察自己的脚,说出自己的感受
2、学习保护自己脚的方法
3、积极参加活动、体验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知道脚的基本特征
活动难点:说出脚的不同感受
活动准备:
1、布置不同感受活动区(粗糙、冷热、硬软等感受区)
2、脚y木偶一个;体验脚的作用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脚y木偶,通过教师和幼儿共同玩游戏“脚y来旅行”,体验脚的重要作用。
1) 出示脚y木偶,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的小脚y藏在哪儿?我们一起喊它们出来吧。
2) 教师和幼儿一起在软垫上脱鞋袜,露出脚。
3) 教师带领幼儿在创设好的场景中光着脚旅行,让幼儿充分体验触摸粗糙、硬软、冷热等感觉。
4) 引导幼儿说出脚y旅行的感受,教师并进行小结。
教师:刚才小脚丫走了很远的路,在走这些路的时候你的小脚感到怎样,有什么感觉?(幼儿说出小脚不同的感受)
5)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小脚可以感受冷、热、软、硬、疼(因为走粗糙的桥面感到硌脚,有疼的感觉)不同的感觉。
2、教师和幼儿共同观察脚,知道脚的基本特征,并体验活动的快乐。
教师:我们的小脚真能干,一起来表扬表扬它碰碰小脚挠挠脚心吧!
1)游戏“挠脚心”,让幼儿认识脚心,感受痒痒,体验快乐。
2)“拍拍脚”认识脚背
3) “动一动”,认识脚趾;脚趾上硬硬的是什么?(脚趾盖)并点数
4) “比脚y”,认识脚后跟(此环节中通过踮踮左、右脚跟,让幼儿分辨左右)
5) 小结:教师同幼儿边说儿歌边拍脚的相应部位巩固加深对脚特征的认识脚心脚背脚趾头,脚趾上有脚趾盖,再用脚跟踮一踮,小脚乐得笑开怀。
6)通过教师语言、情感,激发幼儿体验活动中的快乐
教师:小朋友,小脚找到好朋友很快乐,那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
7)小结: 小朋友如果有了自己的好伙伴会更加快乐
3、在幼儿讨论基础上,结合课件,让幼儿知道脚的作用。
1)出示教具脚y,通过脚y自述,引起幼儿讨论兴趣
2) 幼儿简短的自由讨论并有机地结合课件,感受脚y作用。
3) 教师小结:小脚y能做好多事情,如跳舞、跑步、踢球、走路、爬楼梯,我们不能没有脚。
4、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保护的方法
1) 教师:怎样爱护你们的小脚y呢?(幼儿相互交流)
2) 教师小结:天冷及时穿袜子、穿鞋,勤洗脚、剪指甲,不用脚踢硬东西,避免受伤。
5、活动结束:现在让我们的小脚来跳跳舞,暖和暖和吧
在音乐伴奏下,教师边说”伸出左脚、伸出右脚、再让脚趾跳跳舞……”,边与幼儿做动作,并自然引导幼儿到活动室外穿好袜子和鞋。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教学反思篇八
1、通过游戏,使幼儿掌握理解海绵的性能,从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2、有初步的测量和比较的经验。
1、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海绵人手一块,相同大小的水盆六个,其中三个装满水。
2、铃鼓一个,能测量的尺,红、黄、绿标记。
3、轻音乐。
1、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出示海绵宝宝)
2、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各样形状的海绵宝宝,谁来说说,你的海绵宝宝是什么形状的呀? (幼儿从椅子下拿出海绵)
3、师:请你捏一捏海绵宝宝,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4、师:你们想不想让海绵宝宝去水里玩呀?玩得时候要小心一点,不要把水弄到地上。
5、幼儿分组把海绵放进水里自由地玩,并请幼儿说说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探索用海绵吸水、挤水的过程。
6、幼儿回座位。
2、师:老师把你们分成了红、黄、绿三队,请你们根据身上的颜色标记站在相同颜色的圈圈里。然后比一比哪一队吸的水最多。
4、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并示范:当铃鼓响时,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用海绵宝宝把水盆里的水吸好运到对面的水盆里,当铃鼓响停止时,大家就停止吸水,吸的水最多的那队就是冠军。
5、播放轻音乐,游戏开始,教师巡回指导。
6、比赛结束,教师和幼儿一同来测量哪个队的水最多。教师测量时,为每个队贴上他们相应颜色的刻度标记。引导幼儿观察尺上的标记,什么颜色的标记最高,哪个队的水吸得最多?奖励得胜的一队,并颁发奖品,鼓励其他两队。
师:我们今天学到了一个新知识,知道海绵宝宝不但能吸水,还有弹性呢,请你们回家找一找哪些东西也是用海绵宝宝做成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656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