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数学日记三年级(精选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4 14:59:19
2023年数学日记三年级(精选11篇)
时间:2023-10-14 14:59:19     小编:梦幻泡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一

在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关于数字和几何形状的知识。这一学期,我学习了加减法和图形的性质。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和解决问题,我深刻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和乐趣。下面我将分享我的数学日记心得体会。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在课堂上,老师教了我们很多有趣的加减法运算示例,比如跳跃法和进退法。我很喜欢用跳跃法进行加法运算,它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加法的本质。通过课堂上的练习和课后作业,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计算能力。我发现,加法和减法运算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用来解决问题,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解决实际的计数和计算问题。我在购物、做作业和解决游戏问题时都能灵活运用这些技巧。

其次,我学习了图形的性质。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不同形状的名称、特征和分类方法。我学会了识别和描述正方形、矩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常见图形。我喜欢用玩具积木或纸片来拼接这些图形,通过实际操作,我更好地理解了它们的性质。我还学会了测量图形的边长、周长和面积,这让我觉得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后,我还会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到更多的图形并测量它们的属性。通过这些实践,我对图形的认识更加深入。

除了了解加减法和图形的属性,数学还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常常给我们一些有趣的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例如,通过观察一些数字规律来推测下一个数字是什么,或者通过找正方形的特点来解决一个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我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敏捷,我也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我也学会了认真听讲、思考和团队合作,这些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非常重要。

数学日记的写作也让我更好地总结和复习所学的知识。每周,我会把当周学习到的重点知识、解决的问题和我的感想记录下来。通过写作,我不仅可以回顾所学的知识,还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让我更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同时,数学日记也是老师了解我们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每次写作时,我也会思考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升的地方,这让我有目标地去学习和进步。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数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不仅学会了加减法运算和图形的性质,还培养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写数学日记,我更好地总结和复习所学的知识。数学的重要性和乐趣在我的心中种下了种子,我期待着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和探索。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相信它将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二

最近,我们又学了新知识——搭配。

今天,傅老师给我们看了幻灯片,大屏幕上显示着3件上衣和3条裙子,接着傅老师问我们:“一次只能穿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傅老师刚说完,我便开口了:“一件上衣有3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一共有3件上衣,就是3×3=9(种)。”“那么再增加一件上衣,会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傅老师又问。“增加一件上衣就是4件上衣,那么就是4×3=12(种)。”傅老师听了,就在黑板上给我们又出了一道题。

这道题就是:一个人的早餐饮料有豆浆、牛奶和绿豆汤,而点心则有蛋糕、油条、炒饭和饼干,他只能点一样饮料跟一样点心,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这道题简单的很,一看就能算出来:一种饮料跟一种点心,豆浆就能和蛋糕、油条、炒饭和饼干搭配,一共有4种,后面牛奶和绿豆汤也是一样,一共有3种饮料、4种点心,所以3×4=12(种)。

今天学了搭配这种新知识,我的知识又增长了,真高兴啊!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三

这让大家很担心,但是老师笑着说:“我给你五分钟时间思考。”

天啊,才过了五分钟,心算不可能这么快!看到有同学列出了公式;有些人很快就用电脑来计算。我呢,直接用高斯算法,我的回答被老师否决了。

五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学生来算。

老师不慌不忙的走上讲台,小心翼翼的说话:“同学们,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的规律,依次增加了4。刚才有同学直接用了高斯算法。为什么不对?我们来看看。高斯的算法是:(第一项和最后一项)项数2,为什么这个公式不能直接应用于这个问题?”老师讲得越慢,越能引起学生对关键问题的兴趣。这就是梁先生的班风。“本来,问题就在于这个物品的数量(人们把一个号码叫做一个号码),从‘5913.80.

“那你怎么问?”学生们异口同声地问。

”后来,人们总结出一个计算项目数的公式,(第一项-最后一项)4(即公差)1=项目数。最后放入数据,即:(581)[(81-5)41]2=860。老师用电脑算了一下,答案是一样的。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计算问题,同学们,你们明白吗?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四

阳光明媚的一天,宋宇韬的表叔带着我和栩力、赵林泽、宋宇韬以及我们的妈妈们在霍尔果斯口岸在哈萨克斯坦的`商店里去购物,到了商店后,我看见了各种各样的饼干和糖。我一看东西上的价目表都是标得人民币的价,妈妈个了我100元让我自己买,“这是在给我出数学题吗?”我心想。接过妈妈手里的钱我便选了起来,我拿了5包果仁糖和2包饼干。果仁糖的标价是10元一个,饼干的标价是15元一个。

到了收银台,妈妈说:“你先算一下,这些要花多少钱啊?”我数了数:“5×10+2×15,嗯。50+30=80元!”妈妈笑着点了点头,我很自信的把100元递给了售货员阿姨:“阿姨找20。”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五

一天下午,我想玩哥哥的电脑,哥哥想考考我,说:“我给你一把20厘米的尺子,用5分钟把客厅的周长量出来,我就给你玩。”我听后想,这么简单的题也来考我,真是小菜一碟,但看着这么大的客厅,只用20厘米的尺子量,那要量多久啊!

我想起老师教我们的估量法--用步子量。长我走了28步,我用尺子量了我的.步子,一步是20厘米,长大约是:28×20=560厘米。我再走宽,走了20步,宽大约是:20×20=400厘米,那么客厅的周长大约是:(560+400)×2=20xx厘米。

我把方法和答案告诉哥哥,哥哥说:“不错,你这种方法很好,答案基本也算对了”。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六

早上吃完饭妈妈看到电视上说衣服大甩卖,于是就问我说:一件衣服先涨价10%,后又降价10%,现在的衣服价格与原来相比,是升高了、降低了还是没变呢?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当然是没变了,妈妈又问:那一斤棉花和一斤铁比,谁重?这个更简单,当然是铁了。妈妈没说对错,只是让我好好想想。我恍然大悟,都是一斤,当然一样重了,难道上个题看似简单也暗藏玄机?我拿来纸和笔,假如一件衣服原价一百,先涨百分之十就成了100*(1+10%)=110,然后又降百分之十110*(1-10%=99,原来真的变了啊!对啊!老妈那么聪明,不是真的.便宜了,她怎么想着去买呢?数学无处不在啊!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七

课堂上,我知道了一个物体的`平移,可我觉得,生活上的平移远不止这一引起,所以我决定去看一看。中午,擦黑板的同学拿着板擦,左擦右擦,我觉得这是平移;马路上,一辆辆汽车飞快行驶,这也是平移;天气变冷,寒风吹来,关上窗户,也是平移;超市里,手推车在地上慢慢的平移;鼠标在鼠标垫上平移。。。。。。

哦,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平移,我还得去好好观察观察呢!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八

一天下午,我想玩哥哥的电脑,哥哥想考考我,说:“我给你一把20厘米的.尺子,用5分钟把客厅的周长量出来,我就给你玩。”我听后想,这么简单的题也来考我,真是小菜一碟,但看着这么大的客厅,只用20厘米的尺子量,那要量多久啊!

我想起老师教我们的估量法--用步子量。长我走了28步,我用尺子量了我的步子,一步是20厘米,长大约是:28×20=560厘米。我再走宽,走了20步,宽大约是:20×20=400厘米,那么客厅的周长大约是:(560+400)×2=2000厘米。

我把方法和答案告诉哥哥,哥哥说:“不错,你这种方法很好,答案基本也算对了”。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九

今天我在家做家务,爸爸看了很高兴,爸爸奖励了我50元。让我去超市买自己想买的`东西,我加上存钱罐的7元3角一共57元3角,和爸爸来到超市,一进超市发现里面有好多人。

去二楼看到有布娃娃,我买了一个小象布娃娃,又有零食,我买了一包吸吸冰一共要了28元,57元3角元减去28元还有29元3角,我又买了一个奶片和冰棍一共要了4元,29元3角减去4元还剩下25元3角,最后我又买了个橡皮泥要了3元5角,25元3角减去3元5角,还剩下21元8角,回到家我把剩下的钱存进了攒钱罐内。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十

买完喝的,我和爸爸就去买吃的了,我们买了一包薯片,一包是五元,我买了两包,一包给我,一包给妹妹。我又买了两根棒棒糖,一根是香橙味,一根是蓝莓味的,一根五毛,两根一元。买完吃的,就去买文具,买了一根笔,是一元,又买了一块橡皮。

买完,我就去付钱了,我先放了棒棒糖,再放了薯片,再放了笔,然后放了橡皮,然后又放了可乐,红茶。放完,然后我算了算,我先算喝的,3+4=7(元),然后又算了吃的,5+5+1=7(元),然后算了文具,1+2=3(元),合计,7+11+3=21(元)。然后爸爸付了25元,收银员收爸爸25元,收银员找了爸爸4元。买完,我们回家了。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十一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表示什么?余数表示剩下的,按要求没有分完的`。有余数的除法有两大特点:1、商乘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第一步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第二步相乘,把除数和商相乘,算出总数里共分走了多少。第三步相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第四步相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学了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算分不够的东西了,妈妈买了16个苹果,我们3个人分,每个人分了5个,还余1个。

我学会了算有余数的除法,心里很高兴,但也得感谢我的数学老师,是她教会了我们。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72856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