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昆虫记昆虫读后感篇一
整本书所写的的昆虫事物感到有趣之极。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小学生作文《昆虫大世界》读后感》。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个。“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等,这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来。光是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细致描写,是整本书变得生动、有趣、具体、引人入胜和引人入胜。
昆虫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是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怎么样?聪明吧!像蚂蚁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块,然后顶在头上,搬回窝里,然后原路回,再搬。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做到无处不文章,无处不动笔。
小昆虫有大学问,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这就是我读完《昆虫大世界》的感受。
昆虫记昆虫读后感篇二
《昆虫王国》读后感大自然有数不清的东西,可我偏偏就对昆虫“情有独钟”。
“蝉。歌唱家背后的辛酸”“蟋蟀。充满活力的音乐家”……我看到这些题目的时候,不由得激动了起来。
我心潮澎湃地翻开第一章:“蝉。歌唱家背后的辛酸”――被冤枉的歌者。这篇故事讲述的是《蝉和蚂蚁的寓言》人们以为蝉是懒惰的昆虫,在整个夏天和秋天都在歌唱,没有为冬天做任何准备,而蚂蚁储备了很多粮食,当蝉来问蚂蚁乞讨食物的时候,蚂蚁不但不给,还嘲笑了蝉一番。
读到这里,我心中不免对蝉滋生了一种看不起的感觉。可是往下面一读,我不免对蝉的.看法又改变了。
其实蝉不是个懒鬼。蝉的寿命很短,根本活不到冬天。再说,蝉不会吃,只会喝,所以粮食对它没有任何价值。
蝉不但不是个懒虫,还是个乐于助人的热心肠呢!
在骄阳似火的天气,小池塘的水干了,()许多昆虫找不到水喝,可是蝉可不怕。它们可以吸吮书上的汁液,蝉一边唱着歌,一边喝这可口的汁液,那感觉肯定很美妙!
可是,在大自然里,总有许多不劳而获的强盗,而数量最多的,就属蚂蚁了。
蚂蚁虽然小,但是它们却很霸道,拼命来到蝉的身下向里挤。好心的蝉不计较,让蚂蚁过去喝到汁液。可是蚂蚁还不肯罢休,猛力地拔蝉的吸管,一心想把蝉赶走。蝉被这些蚂蚁弄的不耐烦了,拍拍翅膀飞走了。
读到这里,我便对蝉十分敬佩。它不仅热心的帮助别人,还非常勤劳工作,而那些蚂蚁却让我十分讨厌,它们抢别人东西,真是可恶至极!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冤枉蝉。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应该好好反省了,还要为蝉平反。
昆虫记昆虫读后感篇三
凄凄一方荒石园,煌煌十卷《昆虫记》。 《昆虫记》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科学界,它让人们震惊的目光聚焦在这方小小的荒石园,聚焦在这位平日“毫不起眼”,甚至有些“卑微”的人身上。
“他们探究已死的虫子,而我研究活着的生命。”这句话或许就是《昆虫记》与其他死板生物书籍的最大不同所在。法布尔书中的昆虫不是躺在实验室里冷光灯下被开膛破肚的“微小而恐怖的东西”,而是在蔚蓝的天空下,鸟语花香中自由的生命。如果说《昆虫记》是为了和那些学者和哲学家们写出的作品一决高下而诞生,那么法布尔则更愿意说这本书是为了年轻人而写。
“我希望使年轻人热爱这门已经被弄的令人憎恶的生物学。”这是法布尔的愿望,而且他做到了。 法布尔用生动的文笔和呼之欲出的生命虏获了孩子们的心。可以这么说,《昆虫记》是一扇窗,让久困书房的孩子们看见了大自然的光;《昆虫记》是一扇门,连接着繁华的都市与魅力的自然,孩子则是这扇门的主人,他们可以上一秒还沉醉在乡村夏夜螽斯的情歌,下一秒就漫步在灯火缭乱的都市街头。它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人类对昆虫的偏见之门,让人类真正看清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它就像是一块放大镜,让人们清楚看见昆虫并不只是那些“讨厌的东西”,“哦,原来昆虫的生活也可以那么细腻!”所有看过《昆虫记》的人都会发出这样一声惊叹。
“这种昆虫仪态万方地半立在那里,庄严而肃穆。它那宽大的绿色薄翼像亚麻布裙一样长长地拖曳在地上,前腿伸向天空,俨然一位身着绿衣的修女在向上天祷告。”在《昆虫记》之前,从来没有一位学者在有关螳螂的论文中这样描述过它,在他们看来,这是“不严肃的”,但是在孩子们看来,这是美的。在《昆虫记》之前,“生物”与“美”总是有一层隔膜,而法布尔就是第一个打破常规的人,他抛开了那些僵硬的学究,用生动平和的文字描绘出了真正的昆虫,真正的大自然。 法布尔是一块放大镜,他向全世界展现了生物的细腻,他不用那些让人头疼的所谓专业术语让人感到生物的遥远,而是那用平和的文字让人感受到触手可及的生物,触手可及的科学。 科学是美的。
科学的方阵中法布尔从不是孤身一人,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和《我们身边的事物》同样用平凡创造了不朽。 科学的诞生,是从人类提出第一个“为什么”开始,科学的初衷是探索,探索我们身边的事物,探索我们周围的事物,探索我们的世界,探索我们的宇宙……宇宙好像是一本书,我们所有“为什么”的答案都在书中,但是“为什么”太多了,答案也太多了,书页的大小却是有限的,那么答案的字就不得不小些,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科学”这个放大镜,随着科学的探索,我们将一点点摘下无知的眼罩,用科学看清世界。 “宇宙是怎样形成的?”“生命的源头是哪里?”“为什么会有四季交替?”一个个的问号就是科学的基石,一次次的探索便是进步的阶梯。宇宙无穷尽,科学无穷尽,探索的脚步无穷尽! 让我们都做一个“法布尔”,发现在生活中的科学,探索在生活中的科学!
昆虫记昆虫读后感篇四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昆虫记》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费毕生精力完成的昆虫学巨著。作者在书中讲到,他非常喜欢昆虫,可他的家人却不喜欢昆虫。他住在偏僻的乡村,那里有许多的昆虫,作者一看见昆虫活动或听见他们的叫声,都会情不自禁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走去,去寻找那神秘的昆虫,如果没有找到的话甚至还会在那里过夜呢!
书中有许多关于昆虫的知识,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种昆虫叫卷心菜毛毛虫。这种虫子其实就是菜粉蝶的幼虫,我外婆家田里的卷心菜上就有一些这样的小虫子,它们刚从卵里出来时,长得黑黑的,像一堆鸟粪,鸟类看了以为是粪便就不会吃他了。
菜粉蝶的成熟时期和卷心菜成熟时期一样,都是每年的四五月份和10月。也就是在农民收割卷心菜时,他们也快要从茧里飞出来了。菜粉蝶喜欢把卵产在向阳的叶子上,黄色的卵在阳光的照射下,看去亮闪闪的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一星期后,卵就变成了毛虫。毛虫从卵里出来时,要先把自己的卵壳吃掉,卷心菜的叶子很滑,要想在上面爬行,必须先在身上吐一些丝,吃掉卵壳,就可以吐出丝了。
可他们也有天敌,科学家称他们为“小侏儒”,当菜粉蝶产卵后,“小侏儒”就赶过去把自己的卵产在毛虫的卵里,一只毛虫卵中往往就有好几只“小侏儒”。毛虫长大后,看起来很正常,可他们总是无精打采的,还越来越瘦。那是因为“小侏儒”一直在它们的体内吸收他们的血呢!
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昆虫的知识,如:蝉是怎样脱壳的,小条纹碟是怎样相互联络的……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觉得昆虫的世界太奇妙了,真让我着迷。
法布尔的探索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想他之所以成功,肯定付出了很多很多。他热爱昆虫,把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研究昆虫的事业中,我们也要向法布尔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地奋斗努力!
昆虫记昆虫读后感篇五
暑假期间我读到了法国作家法布尔的`著名文章《昆虫记》,这是我听说而未看过的巨著!
法布尔以生花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位子。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一生的时间与精力,他通过仔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进行的斗争,并将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也因为多种文字出版,所以他被誉为“昆虫诗人”,我国也翻译出版了他的大量作品。其中《昆虫记》被译成许《我国昆虫记》作者被当时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他不但在法国赢得众多读者,在欧洲、在全世界《昆虫记》作者的大名也为广大读者所敬仰。听爸爸说,他上学的时候,课本上就有法布尔的作品《蝉》,他就是通过这篇课文,了解了我们常见的昆虫蝉的一生。
回头爸爸有空了让他带我到郊外去,到野地里去找几种昆虫,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它们的生活是不是跟书上一样的。
昆虫记昆虫读后感篇六
在语文老师的范本下,我去新华书店买了几本世界名著。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这本由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撰写的《昆虫记》,通过作者美好的童年回忆,我很快被带到宝地荒石园,走进了那神秘的昆虫世界。
听!歌唱家蝉小姐在树枝上欢快地一展歌喉。
看!美丽的小阔条纹蝶成群结队地在花园里翩翩起舞。
远不止这些呢!昆虫的世界多姿多彩,还有充满着团队精神的松毛虫;和平相处、互帮互助的椎头螳螂;勇敢勤劳的天牛幼虫……这些昆虫都是我们的大自然“小老师”,它们一个个轮流给我们上课,授予我们许许多多的知识和道理。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在野生环境中对昆虫的仔细观察,通过自己的想象、思考,写出了1篇篇生动鲜活、细致感人的观察报告,整理成书。书里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使我读得津津有味、兴致盎然。
此外,作者也给我解开了困惑我以久的问题,那就是草原上有许多牛、马、羊等牲畜,他们每天要在草原上遗留无数的粪便,为什么草原还依然绿草如茵、风光无限呢?原来是因为圣甲虫把这些粪便做成粪球运回家了。
来,让我们一起在昆虫的世界里探索、发现吧!
昆虫记昆虫读后感篇七
法布尔写的《昆虫记》深爱生物学家的喜爱,它从各个方面揭晓了昆虫的习性,讲述了昆虫的秘密,。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昆虫大多数是害虫,但它们也有益。
白蚁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它们的功能会怎样?人们将白蚁作为害虫,因为它啃食木头,是危害桥梁,码头和提防的大害。家蚂蚁常常危害房屋和其他木制建筑。从森林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因为它取食木材,似乎是有害的。但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发展中,正因为他/它在木材中挖掘坑道,取食木材,加快朽木的分解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有益的。因为树木死后或枯萎后倒伏在地,就成为新一代树木发芽生长的障碍。正是由于白蚁把枯树啃食掉,把树木和落叶分解转化为肥料,才利于幼树的生长。因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白蚁既是林木死后的清扫着,又是土壤的培肥者,对树木的更新是有益的。
我想大家对蜘蛛比较熟悉,尽管它们会自相残杀,会用毒液至人类于死地,但它们也和白蚁一样,是有益的。蜘蛛的腹部后端有七个吐丝器,每个吐丝器有许多小孔。总共有一千多个小孔,每个小孔分泌出一细滴粘液,经过拉扯变细变长,在空中凝固成丝。一根蛛丝就是这样由一千多根这样的细丝合并起来凑成。蜘蛛这套器官叫做吐丝器,现在人造纤维的喷丝头就是模拟蜘蛛的喷丝器设计的,也能很快的速度将胶液拉成细丝。
上面的两种昆虫都是有益的,但同时也对人们有害的。尽管它们的害处很大,但用处很大,我们根据昆虫发明的许多东西,比如蜻蜓,它对人类航空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科学家根据它翅膀改变设计的飞机非常安全就连令人望而生厌的苍蝇都对我们有益处。苍蝇在生长的过程中,幼虫会合成抗菌素,使其对自己携带的细菌有免疫作用。黑蝇,肉蝇体内产生的种对革阴细菌有杀伤力的蛋白,3种抗阳性细菌的蛋白。科学家目前正在提取些抗菌素,果蝇的最长寿命相当于2岁了,它们将会帮助人类实现“长命百岁”的愿望;家蝇中有几丁聚糖,它在医疗中被称为蛋白质,糖,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之后人体的第六大生命要素;苍蝇除了眼物别出色外,它的嗅觉也是异常敏锐。苍蝇的嗅觉器官能很好的收集飘在空中的各各种气味,甚至能嗅到km以外的食物源。科学家研究了其嗅觉敏锐的奥秘,研发了电子鼻和气体分析仪的性质。电子鼻在战场上,地震后受到很大的用处它体电子仪被被用于测定如潜艇,飞机。航天飞机等等舱内气体含量和成分,等等。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就连昆虫也亦是如此。我们不能光看表面事物的一面,如果这一面有益的便去模仿它,如果有害你便去抛弃它,将它列入“黑名单”。我们更应该去看看另一面,无论有害或无害,我们至少应该去了解它。不只是昆虫,其他也是这样,水是必不可失的东西,但它会把动物淹死,会给我们带来灾难;火是吃饭的基本物质但它会把树木烧死,对我们构成威胁;钱,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它让人们之间有了间隔。世界上的所有都是这样,我们只有拟补它们的不足,才会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利用事物都两面性,为我们服务。
昆虫记昆虫读后感篇八
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吧,他1823年2月22日降临在法国南部一个叫圣莱昂的小村庄里面,现在就让我们去细细的观察下他写的.那些昆虫吧!
法布尔在《昆虫记》里具体说了12种不同昆虫,他们分别是蝗虫、天牛、长腹蜂、圆网蛛、蟋蟀、松毛虫、萤火虫、螳螂、蝉、寄生虫、蝈蝈、肉蓝蝇。
神奇、多彩、变化多端、充满哲理、甚至还有些诡异,昆虫的世界居然如此精彩,大自然居然如此奥妙!这种感觉在我读了《昆虫记》这本书后突然显得那样的强烈。我被昆虫的世界震撼了,所以,我要感谢法布尔!
早已熟知的萤火虫居然是食肉动物,且手段“罕见的恶毒”?可它看上去憨厚、柔弱,况且,它那闪烁的光亮给人们尤其是我们小朋友带来了无限的兴趣。叫我如何能接受?!
太多的奇妙之处,太多的生命百态,太多的牵扯关联,与人类社会何其地相似?它让我感动、让我惊讶、也让我无奈,五味杂陈的感觉伴着浓浓的兴趣读着每一章每一节,我能感受到字里行间包含的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无限热爱。
我也爱这神奇的昆虫世界、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一起为大自然的神奇而喝彩,为生命的多姿而喝彩!
读完《昆虫记》以后,让我自我感觉收获颇丰。因为我对昆虫的了解,已经止步于仅仅对他们的厌恶来的那么肤浅了。所以,以后,我应该看更多更多这些方面的课外书,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昆虫记昆虫读后感篇九
曾经有人说,如果昆虫像人一样大,那么主宰着世界的一定是昆虫。这的确是一个恐怖的想象,但同时更体现出昆虫世界的伟大文明。我们热衷于研究昆虫的科学,享受昆虫带来的乐趣。小小昆虫,带来科学的探索和哲学的思考。
《昆虫记》是法国作家法布尔以散文式的文笔描绘出的妙趣横生的昆虫世界。其内容丰富广泛,包含各种昆虫的特征、习性、饮食起居甚至习惯性格,描写的极为生动细致。它就像一本昆虫的百科全书,但不可磨灭的'是其中的哲学思想与美学艺术的结合。法布尔耗尽毕生精力,以积极思考,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用《昆虫记》将我们带入昆虫的微观世界。
《昆虫记》全书由多个篇章组成,其中不少篇目并未以“这几天我们去某地观察某虫”开头引发内容,而是采用例如“人们不会模仿素昧平生的人……(催眠状态自杀)”这样以人的行为习惯开头,从而引发出“昆虫对它有限的生命有预感吗?”等疑问,那么思考与实验就会随之而来。这样巧妙的由人对比联想到昆虫,不仅清楚地展现出昆虫的行为形象,更不乏思想的深度,在探索与对比中获得真相和哲理。对比是直白的,那么用大量精妙语言描绘出的昆虫行为反射出的真理就更容易使人接受和具有美感了,例如大孔雀蝶一篇中“它毫不迟疑勇往直前,它越过重重障碍蜿蜒曲折地飞翔,对它来说,黑暗就是足够的光明。”就暗示出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昆虫也是人身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毅力与力量。它是活生生的情感与精神,摆脱了大多数科普书籍的硬邦邦的书卷气,提高了人的精神境界。
《昆虫记》就像暮色中的一滴露珠,能够折射人间百态,形成一个真理这里,更主要的是它总是适用于任何我们生存的时代。譬如昆虫界的阶级矛盾。任何时代,只要有贫富差距,人类社会必然会产生阶级矛盾。昆虫世界中也能体现这一点,昆虫也有食素昆虫、食肉昆虫以及食粪虫等分,他们的阶级之分就在于食物的不同。素食爱好者总是拥有资本,然后他们追求品质的生活,挑剔进食,他们是视野狭窄的专家,而食肉者明显是不挑剔的秉持着“有就吃”信念的生活上的粗胚,至于食粪者,他们当然也有分化,食用腐叶当然和食用粪球的阶级不一样。我们大多数的老百姓属于食肉者,俗人眼中享受生活的“有钱人”当然就是食素者,他们在生活“过”我们的时候,已经学会了“过”生活,当然不管是哪一方,都总不能避免他们其中有“食粪者”这样特立独行的人出现。法布尔经过实验,发现有很多的食素者和食肉者都能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适应起对方的生活,这和人类在生存中对环境的适应是如出一辙的,毕竟一切都是为了生存,谁会为了用餐时一点点的不合口味、不顺心,就对整个世界失去信心呢?但也有那些顽固不化的虫子们和人们,就像书中说的“让它放弃用之不尽的财富、温湿的环境、及其安全的住所,去寻找低劣的、危险的、被路人践踏的食物,它才不会干这种傻事呢。”这样相互矛盾的结果不仅使法布尔感到茫然,很多人现在都不明白。
小小的昆虫,出神入化的描写,带来了真理,也反映着世界。
昆虫记昆虫读后感篇十
刚刚看到《昆虫记》这本书的时候,看到封面上"昆虫"两个字时,不禁兴趣大失。这比起《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的刺激探险,比起《童年》《简爱》的一个个令人回味的故事,似乎看起来平淡无奇。
拿起这本书,渐渐的被这本书的内容所吸引起来,作者法布尔用他轻松诙谐,细腻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可爱的昆虫:为快乐而高声放歌的蝉,不知动脑的建筑家黄蜂,恐怖而又对自己儿女慈祥至极的迷宫蛛,还有绿色蝈蝈等等。一个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昆虫被作者描述成了一个个感情丰富的,栩栩如生的小生灵。
特别是蝉的故事:它在地下,等待了四年,当钻出土后只能活一个月,却仍然放声高歌,蝉那珍惜自己,活出自己的精神让我感动,作者说道:它们不仅为大自然的美好而高歌,更是在为自己的复苏而歌唱,这句话久久刻在我的心里。
还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趴在地上看蚂蚁。当那暗红色的小东西,穿过密密麻麻的草丛,我总喜欢把手按在它前面,等它爬上"肉乎乎的大柱子",再把手抬起来,这样蚂蚁就只能在我的手上,漫无目的的乱跑了,看着它们细细的脚快速地来回交织着,那焦急的样子,总让我忍不住笑出来。我当时是那么痴迷这种游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渐渐对此失去了兴趣。而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与热爱,并一直延续和坚持着这份热爱,才会写出如此真实,文学和科学融为一体的《昆虫记》!
真想不到,昆虫的世界是如此丰富。昆虫,如此微小的生命也能这样精彩,我们应该保护昆虫,爱护大自然。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像法布尔一样,对自己的目标多一份热爱!多一份执着!多一份努力!
昆虫记昆虫读后感篇十一
无论是谁,都会有着一片向往的天空,笼罩在心底的那一片净土,自我催眠似的做着这样的幻想。在那片纯净的土地上,各种昆虫都有着自己的思想,有的努力工作,有的好逸恶劳,有的……这是世人心中的理想之地,却近乎无人到达。
不得不说,法布尔很伟大,一生致力于研究昆虫,达到如痴如醉的境界,把昆虫的生活绘声绘色的描绘下来,仿佛身处其境。我喜欢他把昆虫当做人来写,把昆虫们写出了生气,也写出了心中的喜爱。
法布尔不愿以解剖等方法研究昆虫,用荒石园高大的围墙挡住了尘世的纷扰,为昆虫们创造了一片和平的土地,在这方面,我敬重法布尔。而他在出了第一本书后,继续留在荒石园的举动更让我看到了他淡泊名利的心。
世人往往以为,钱和权是是通往理想之地的道路,于是紧紧抓住前方的光亮,真正踏上那个至高点后才发现,真正的理想之地在遥远的身后,在这条路的起点,而自己,永远回不去了。
是起点,亦是终点。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74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