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先进事迹篇一
武汉科技大学教工宿舍28栋97门9号。普通的三室一厅。
进门右手一间房,摆着两张床。一张是气垫的,58岁的董艳清平躺在上面,脸庞很干净,头部不时抖动,偶尔发出一两声呻吟;另一张是可折叠的钢丝小床。
每年季节交替时,患有右侧丘脑胶质瘤的董艳清的病情常出现反复,她的儿子李丹就会在母亲房里陪着,时刻观察母亲的变化。
气垫床是李丹特别购买的,他从网上看到,这种床可以防止病人生褥疮,“坏了一个,这是第二个了”。
客厅的角落里,摞着十个纸箱,大约2米高,从箱体的文字看,里面装的全是尿不湿,旁边还挂着些洗净的床单。
医生预测母亲生命只有3个月
20xx年12月2日,刚从武科大化工学院副院长任上退居二线的董艳清,晚上洗澡突然跌倒;12月4日,她早上起床时,再一次无缘无故地倒在地上。
父子俩陪董艳清到武科大附属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做脑部ct,在观察室的李丹一见母亲头部片子出现一块瘤状物,顿时心生不妙。20xx年12月13日,他们又转到华中大同济医院,经该院pet中心确诊为右侧丘脑胶质瘤晚期。
李丹将母亲送到协和医院后,开始四处打听治疗办法,医生告诉他,从病人年龄、病情综合考虑,要做三次开颅手术,才可能将病灶切除干净。医生也明确告诉他们,手术风险较大,有可能就倒在手术台上。
李丹和父亲反复考虑,决定采用保守治疗。
从确诊到20xx年8月,董艳清先后在省肿瘤医院和协和医院进行放疗和化疗,每天下班,李丹就赶到医院陪伴母亲,还抽空和父亲拿ct片四处请教专家,多位专家私下对他们说,按通常情况,如果不手术治疗,病人生命只能维持三个月。
“我知道爸妈的同事中也有类似病例,大多是发病后,几个月就走了。”李丹回忆说,当时,听了医生的话,大家心里已经有这种准备了。
母亲和前程李丹面临抉择
20xx年8月,结束化疗,李丹将母亲接回家,请了一个护工,“爸爸有高血压,自己都需要人照顾。”李丹说,当时他想的是自己要好好工作挣钱,保证母亲的救治费。
名人先进事迹篇二
武汉科技大学教工宿舍28栋97门9号。普通的三室一厅。
进门右手一间房,摆着两张床。一张是气垫的,58岁的董艳清平躺在上面,脸庞很干净,头部不时抖动,偶尔发出一两声呻吟;另一张是可折叠的钢丝小床。
每年季节交替时,患有右侧丘脑胶质瘤的董艳清的病情常出现反复,她的儿子李丹就会在母亲房里陪着,时刻观察母亲的变化。
气垫床是李丹特别购买的,他从网上看到,这种床可以防止病人生褥疮,“坏了一个,这是第二个了”。
客厅的角落里,摞着十个纸箱,大约2米高,从箱体的文字看,里面装的全是尿不湿,旁边还挂着些洗净的床单。
名人先进事迹篇三
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
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基辛格一惊,疑惑地问道:“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什么不公布?”
周恩来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我们怎么没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寒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名人先进事迹篇四
20日下午,省委书记张庆伟在哈尔滨亲切接见载誉归来的全国爱国拥军先进典型“最美拥军人物”付淑芝。
在刚刚结束的由中宣部、民政部组织的10位“最美拥军人物”评选中,我省“一门双烈”、几乎用全部心血关心部队官兵的大爱“兵妈妈”付淑芝老人,当选为全国“最美拥军人物”。
张庆伟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付淑芝老人载誉归来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他与付淑芝老人进行了亲切交谈,并详细询问付淑芝老人平时生活情况、身体状况。他说,付淑芝老人的事迹感人至深,她的亲人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党、献给了消防事业。在悲痛面前,付淑芝老人坚毅地挺起大爱的脊梁,把对亲人的思念、对亲人的爱转移到消防官兵身上,用青春和心血温暖了绿色军营,谱写了一曲曲“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感人赞歌,有力地推动了双拥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庆伟指出,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是国家对全社会爱国拥军典范的重要褒奖,是赋予爱国拥军先进典型的至高荣誉。要在全社会开展好向付淑芝老人学习活动,学习她坚强面对生活的品格、忠烈无私的精神、心系国防的大爱。要广泛宣传付淑芝老人的爱国拥军先进事迹,让先进事迹家喻户晓,在全社会广泛流传。省、市、区三级双拥、民政部门要对付淑芝老人的生活多加关心,确保老人晚年生活幸福、身体健康。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拥军优属工作,积极支持国防和部队建设。
省领导李海涛、张雨浦,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哈尔滨市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接见。哈尔滨市消防支队相关同志介绍了付淑芝老人先进事迹。
名人先进事迹篇五
曾宪邦,桃江县浮邱山乡回龙湾村人,_年出生,黄埔四期毕业。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时任国民革命军14军83师498团上校团长的曾宪邦,受命增援29军,奔赴一线抗击日军。他率部与日军在宛平激战八天七夜,以身殉国,年仅_岁。牺牲后,曾宪邦被国民政府追授少将军衔,成为中国抗战史上牺牲的第一位少将、第三位将军。此前,牺牲了一位上将和中将。
血溅疆场成就英名
开赴抗战前线后,曾宪邦所部的任务是坚守髫髻山。该地是北平城西南约30公里处的一个战略要地,地势险要,是拱卫北平的`一道屏障,对手是日本王牌牛岛师团。1937年9月初,战斗打响后,日军从三面进攻。曾宪邦指挥官兵浴血奋战,历经多次拉锯战、肉搏战,全团官兵无人退缩,伤亡惨重。
9月13日上午,日军开始新一次进攻。战斗中,曾宪邦左腿被打断,部下劝其退下火线,他断然拒绝,带伤指挥战斗。激战到下午3时左右,曾宪邦再次被敌人机枪击中腹部,小肠外流,他昏了过去。苏醒后,他用颤抖的手,在指挥手册上写下一首七绝:“有志男儿卷战事,锋前不惜国人头。烟尘百战留青史,报国丹心应未酬。”下午4时,在日军猛烈炮火轰击中,一块弹片击中曾宪邦,他英勇地为国捐躯了。噩耗传到师部,师长刘堪亲令一个步兵排抢回了曾宪邦的遗体。
后来,曾宪邦遗体被运回故土安葬。他的棺柩抵达桃江时,秋风萧萧、淫雨霏霏。桃江乡亲组成长蛇阵,护送棺柩直往浮邱山鸟山湾。沿途乡亲无不垂泪默哀,悼念这位抗日忠烈。
浮邱含悲吊英魂
“髫髻山前歼日寇,北平城外斩牛师。截肠决战群山泣,抛脑捐躯举国悲。侠骨还乡芳故土,浮邱常翠伴忠碑。”抗战胜利_周年之际,家乡人民没有忘记抗日英烈。目前,桃江县浮邱山乡政府已对曾宪邦将军坟墓进行修缮,并会同有关部门拿出进一步修缮方案。有关部门正在多方收集将军遗物。当地政府与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把曾宪邦将军的墓地建成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名人先进事迹篇六
写在每寸固有领土
每寸蓝色海疆
写东方雄狮舞盛世雄风
中华巨龙腾飞
叱咤风云,于九天之上”
这首诗写出了习近平主席的“中国梦”,写出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强国梦”!
作为一名普通的消防兵,也许,我不能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也许,我不能为祖国的强大而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也有自己的梦想。
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找不到很好的词语来形容,但我坚信,我的梦想紧随“中国梦”。
每每想起北京奥运绽放的美丽焰火,每每想起神州七号和天宫一号笑傲苍穹,每每想起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入列,我的心中充满了骄傲,我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骄傲;每每看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每每看到高耸入云的楼群,每每看到那车水马龙的都市,我的心中都充满了自豪,我为自己是个消防兵而自豪。多少年来,消防战士们为了守卫祖国奉献血汗,多少年来,消防兵们为守护家园而浴血奋战,多少年来,“中国梦”始终作为“消防梦”的灵魂,消防兵们始终朝着中国梦在奋斗、在拼搏。
好男儿用自己的青春,在历史的扉页上镌刻下了闪光的印记!众将士用自己的热血,为中国消防事业书写下了无悔的铮铮誓言!
还有余海,黄建平,黄钦华……那一个个让人心痛的名字!
面对洪水泛滥和决堤,他们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身体当沙袋堵上去。站在危机四伏的火灾现场,他们舍生忘死为老百姓创造生的希冀。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践行着一个消防兵的神圣职责!他们把军营给予他们的一切,加倍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我骄傲,我是一名消防兵,我梦想着,只要组织需要,我这一辈子都要跟随消防事业。
绿叶无悔扑向大地,是为报答泥土芬芳的情意,鲜花无悔飘落于风雨,是因为它曾有一段生命的美丽。我们消防官兵,愿在璀璨的星空中默默的闪烁,愿在浩浩的沧海中静静的流淌,我们选择了消防,就选择了忠诚,就选择了大爱。
名人先进事迹篇七
上世纪50年代起,卓嘎的父亲带领子女坚守在西藏山南玉麦乡守卫国土。玉麦出行要翻越5000多米的雪山,生活物资以前要靠牦牛拉进来。因为不方便,很多人陆续搬离玉麦,乡里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卓嘎一家三人守护。父亲去世后,卓嘎、央宗姐妹俩接过守边重任。如今,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也在大学毕业后回到了玉麦。中共中央宣传部19日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卓嘎、央宗姐妹的先进事迹,授予她们“时代楷模”称号。
卓嘎、央宗一家三代人爱国守边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播发后,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卓嘎、央宗一家三代人舍小家、顾大家,体现了爱国守边的高尚情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需要像卓嘎、央宗一家这样的坚韧与奉献。西藏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被她们所感动,纷纷表示要以她们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坚守在祖国边陲奉献青春。
“卓嘎、央宗一家在以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甘愿牺牲自己的幸福,守护好了国土。她们得到的荣誉实至名归。”玉麦乡党支部书记达娃说,“我们全乡干部将一起传承好忠诚奉献精神,发扬苦干实干的优良传统,带领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噶尔县扎西岗乡党委书记杨爱民,留在阿里一待就是20多年。“卓嘎、央宗一家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将以此激励自己,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杨爱民说,“乡里虽然条件艰苦,但在上级部门指导关心下,近几年乡里发展很快,我们有信心将这里建设得更好。”
连日来,在西藏雅鲁藏布江堰塞湖险情救援现场,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救援人员奋战在一线,全力保障群众生活。“我们从新闻上了解了卓嘎、央宗一家几十年如一日守边固土的感人事迹,队里很多人都在议论。”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政委徐先海说,“她们无私奉献的事迹让人震撼,激励着我们在抢险救灾中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贵州省凯里学院学生会主席张建明2016年自愿进藏工作,坚守在平均海拔超过4700米的那曲市班戈县。“卓嘎、央宗姐妹俩的事迹坚定了我扎根西藏的决心。”张建明说,“在党的关怀下,班戈县近年来实现了供氧、供暖,生活工作环境大为改善。我们一定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艰苦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
林芝市米林县公安局组织党委班子、各党支部和全体民警学习了卓嘎、央宗一家爱国守边的感人事迹,每个民警还写了心得体会。“我们将传承和发扬好爱国守边精神,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让人民群众享受平安快乐的幸福生活。”米林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尼玛说。
名人先进事迹篇八
1981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外交部亚洲司,自此,王毅开始了自己的职业外交生涯。1989年9月,王毅被外派到驻日本使馆工作,前后共五年。
1994 年3月,返回国内的王毅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次年晋升亚洲司司长。1997年8月至1998年2月,王毅公派美国乔治敦大学外交研究所当访问学者;回国后不久,即升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兼政策研究室主任。1999年9月起,王毅在外交学院攻读国际关系专业的博士学位。2001年2月他升任主管亚洲事务的副部长,成为当时外交部中最年轻的副部长。
从一名普通的外交工作人员,到亚洲司的主管,王毅在亚洲司前后工作了11年;即便是在担任副部长时,他依然主管的是亚洲事务。1990年代初,在日本工作的五年时间,使王毅有了“日本通”的雅号。而真正使得王毅在国际外交界崭露头角,还要归于朝鲜问题六方会谈。在会谈的前三轮,王毅作为中方代表团团长,以他对亚洲事务的详熟和掌控问题的能力,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外交风度。
2008年6月,王毅接替陈云林任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成为北京对台事务的新。
外交部素有“金龟大本营”之称,指的是外交部的元老们都爱提携自己的东床快婿。前外交部副部长、现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王光亚的岳父,是前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前外交部长李肇星的岳父是老外交官秦力真;前外交部副部长、党委书记、现任国务委员、外事办主任戴秉国的岳父,是前外交部副部长黄镇……。
而王毅身后的“老泰山”钱嘉东也非同一般,在王毅步入职业外交生涯的初期起了关键的作用。
钱嘉东,1924年出生,又作钱嘉栋,上海人。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任上海市政府外事处科员。
1953年,钱嘉东调任外交部亚洲司工作,先后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和中印边界划界谈判等重大活动,任处长、专员等职。1966年调任周恩来的外事秘书,后成为周的两名主要秘书之一,与纪东并称为“一文一武”。
周恩来逝世后,钱嘉东回到外交部工作,任综合研究室研究员。1983年,赴瑞士日内瓦出任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在瑞士的其它国际组织代表处副代表兼裁军事务大使,1985年升任代表处代表。1986年7月10日,是钱嘉东奉命向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提交要求恢复中国缔约成员方身份的申请函。
名人先进事迹篇九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双拥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营造爱我人民爱我军浓厚氛围,动员激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双拥办7月30日联合发布“最美拥军人物”先进事迹。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镇院夼村“拥军船”船长集体和次仁罗布等9名个人被授予“最美拥军人物”称号。他们中有接力拥军61年为驻岛部队义务接送人员物资的“拥军船”船长集体,有用自身战斗经历传递爱国主义精神的_革命老战士涂伯毅,有扎根雪域高原、矢志拥军守边的村支书次仁罗布,有以大爱守护伤残军人的好军嫂宋妍嫱,有16年如一日关心爱护边防官兵的烈士母亲张兴会,有坚守北疆卫国巡边30余年的牧民护边员阿迪雅,有倾注一生为革命老人养老尽孝的优抚工作者贺晓英,有积极致力部队急需人才培养事业的教育界人士郭海明,有参战立功退役后热忱拥军的优秀企业家莫浩棠,有把拥军当家训接续传承的曹恒。他们自觉弘扬爱国拥军光荣传统,大力支持部队建设改革和练兵备战,满腔热情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排忧解难,书写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时代新篇章,必将激励广大军民见贤思齐、勤奋敬业,自觉投身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实际行动,为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汇聚起磅礴力量。
发布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现场采用播放视频、访谈互动等形式,讲述“最美拥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工作生活感悟。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双拥办有关负责同志为“最美拥军人物”颁发荣誉证书。
“最美拥军人物”评选发布活动自_年至今已累计举办3届,激发了全社会参与拥军的极大热情,树起了尊崇军人职业的鲜明导向。
名人先进事迹篇十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号称弟子三千,每一个无不是平步青云的,他还因为良好的品德素养被人们称为圣人。按现在的说法,孔子也该称得上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优秀教师了。
教师节,是一个关于老师的节日,由西方传入中国并开始沿用。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师节便是报答老师对我们无私奉献的契机。
孔子和教师节看似没有多大关联,毕竟有教师节的时候孔子已逝去多年了。但孔子不是一个大教育家吗?那么他也该过教师节吧!九月十日是现在国定的教师节,但近年来许多学者和有关组织都呼吁把教师节改在九月二十八日,因为那是孔子的诞辰。孔子有那么大的魅力吗?甚至让我们改变已沿用多年的节日。答案是肯定的,我认为把教师节改在九月二十八日是对这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的肯定和对教师们的尊敬。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开创了中华大地历史文明的先河。孔子一生在各国游历,发扬他的思想却在当时没有多少人接受,而孔子死后,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写成了一本书,那就是流传至今仍为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之一的《论语》。而孔子的思想也从那时开始影响中国一代代的儿女。孟子便是遵循了孔子的思想从而创作了《孟子》,即使是那史册上的暴君秦始皇也无法磨灭儒家思想的传递,更是有数不清的帝王俱废百家,独尊儒学。其实我一直认为,中华文明五千年便是从孔子开始的。
如果说那是孔子过去的辉煌,那么现如今,他依旧是不朽的。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学习汉语,世界各地都开办孔子学院,在美国,汉语成了大学必修课之一,而教材就是《论语》。孔子的魅力开始由中国向外传播,一点点渗透了世界。我在网上看到过一篇帖子,是网友投票选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人物,而孔子便首当其冲,名列第一。
如此伟大的人,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去纪念他,所以把教师节改为九月二十八日不得不让人深思,也不得不让人首肯。这表示孔子的魅力影响至深,孔子的魅力已远播海外,那也是中国的魅力。教师节的改变如果确定,也意味着中国的古文明已经开始被世界所认同,被世界所融和,孔子的魅力即是中国的魅力。
还记得那首《中国话》吗?“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名人先进事迹篇十一
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别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人。
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这年9月的一天,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中国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壮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不幸,致远号中了鱼雷,船体爆炸,沉入海底。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邓世昌曾被部下用救生圈救起,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毅然退出救生圈,沉入大海,献出了生命。
名人先进事迹篇十二
如果执教基础,新生的起点一定更高更稳。影响一生。
如果问:1946年,徐悲鸿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时,教几年级?你也许答不出。但要问:现在中的教几年级?你一定脱口而出——毕业班。且不说大学,就说一窝蜂扩招的名中学,师资匮乏,便让高二老师教高三,高一老师教高二,初三老师晋高一,依此拆低补高,最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教初一。
但当年徐悲鸿反其道而行之。他亲授一年级课,教新生起稿、观察、修改、乃至铅笔、纸张、油彩等工具的用法,还到学生宿舍指导写生。二年级由吴作人等名家任课。三年级,待学生好规矩养成,才交给青年老师带班。新师应该得到尊重,可教育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新生刚起步,如果执教基础,新生的起点一定更高更稳。影响一生。
悲鸿大师用心良苦,大师何以如此?一是心有学生,尽力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二是教学理念崇高,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这也许是那时既不扩招收费、也不以“升学率”为考评标准的缘故。由开启智慧,乃三生有幸。当代人唯有羡慕的份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75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