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节日散文八年级(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7 12:36:11
最新节日散文八年级(优质10篇)
时间:2023-10-17 12:36:11     小编:XY字客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节日散文八年级篇一

总希望你的天空月朗星稀。

悠悠的云掠过温暖的岸,悠悠的水润着静谧的晨。

悠悠的时光趟过潮湿的薄暮。

悠悠的往事踱进心之驿站。灯火通明的驿站鞍马劳顿。

依旧槐上明月,依旧月色撩人。

枕畔落满那夜桂芳,阶下蛩声仍然时闻。

多年以后,再次夜宿这有些儿荒莽的庭院,我竟禁不住泪落如雨。

石桥冷眼静观云飞雾散,幽巷平铺满悠闲落杏落。

野渡无人。似乎等待那还没来临或者已经离去的远客。

满月在星群里穿行,寻觅七夕之夜织女丢失的那串情话。

温馨陈年淌过深夜梦岸。彼岸彼年,年少的我曾将一季芳华拒之门外。门外,烟花堆岸,山花烂漫,彩霞满天。

多想与你再合唱一曲,可幕已落下。

旅途中最美的时光总是最疾的离去,譬如落日,譬如晨曦。

哪怕一位观众也是多余。只需要一个人的舞台,好让我:

像河流在草原的腹地无忌的放浪,像苍鹰在雪山之巅恣意游弋,像野百合,在无人的山谷忧伤着美丽。

节日散文八年级篇二

翻开日历,刚才过罢五一节和母亲节,接着六月十七日是父亲节,十八日是端午节,现在的节日越过越多,到底节日多了好还是节日少了好?到底过节的目的和初衷是什么,过了这个节又有什么感想,又有什么收获,一下子还真说不上来个所以然。

记得曾经和父亲谈起过过节的事,父亲说:“过去过节,財东家过年,穷人家过难。如今过节白馍细面的`,天天都在过节过年,却一个个还在挑剔生活,只贪图享乐的人是不会有出息的。”听着父亲这些话,深夜一个人的时候,也曾经仔细的思索过,父亲无非就是说,人要珍惜当下的好日子,人活在世上要知道满足。生在福中不知福,人生贪得无厌,欲望值太高了,那么自己的日子过得并不快乐,人生历程也就比较累,再说还有可能走上歧路。

那时候年轻,根本把父亲的话没当作一回事,只想着父亲年龄大了,他说他的,我自己做自己的,路是自己走的,也是用自己的脚一步一步量出来的,父亲当时说的那些话,对自己好像根本没有什么用处,因此年轻时候,把父亲的话都不以为然。

仔细回忆过节的印象,在自己的大脑深处,过节已经好像很陌生,已经想不起她的模样,更想不起她的味道,过节已经定格在自己的少年时代。今这几年虽然说每一次过节,都和项目部的同事、工友们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喝醉,一起唱歌,一起聊天交心,然而,从内心里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异乡游子,是戈壁上一颗无名的小草,或者是一个小小的沙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节日的浓郁气氛总是那么地不协调、不搭调,因此大凡过节,自己的心情,一直显得都很平淡也很泰然自若,从来都没有把喜悦和愉快,挂在自己的表情上,当别人过节嬉戏打闹,喝酒划拳猜令,自己总好像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在躲避着什么,经过仔细思索,我才知道自己不喝酒闻不惯那酒味,也见不得人家喝了酒说那些肉麻或者虚伪的话题。因此,遇见喝酒场合我尽量不去的,我会独自一个人去听音乐、听秦腔、去看书,去练自己的书法,或者一个人去想自己的心事。

小时候过节因为物质紧张,总是盼望着能够美美的让我吃上一顿好吃的,以解我的馋嘴,然后从大人那里,得到一点意想不到的惊喜,一个简单的礼物,那怕是一颗水果糖,或者是一件学习用品,过节时候的欲望,好像父亲也从来没有因为我的贪婪而说过什么,因此那种感觉还是很值得回忆的。虽然花钱不多,总是为之喜悦而跳跃好几天,那种感觉没想到陪伴我度过了半生,如今已经都成了遥远的记忆。

如今,回过头来再仔细思索父亲的话语,忽然发现自己的思想,怎么竟然和父亲的想法如出一辙啊?原来自己真的到了知命之年已经老了,什么过节不过节的,”如今过节白馍细面的,天天都在过节过年,却一个个还在挑剔生活,只贪图享乐的人是不会有出息的。”我再加一句,还是多干点实在的事吧!别再那么浮躁了!

今天,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地,不论是元宵节、清明节、母亲节还是父亲节、端午节等等节日,这些节日的纪念意义虽然都懂了,我们也知道值得纪念,也给孩子们经常讲这些,让她们懂得感恩。可是由于为了生活,为了自己的人生旅途的那个终点,一切都觉得那么的淡然,那么的无所谓了。

人常说:“吃饭家常饭,穿衣家常衣。”平平淡淡就是福。有一份清新的小日子,有一份自己觉得舒心的工作,有一个自己终生盼望回去的家、有父亲、有妻子、有儿有女、有小孙孙的人生已经该知足了,我们还贪婪什么呢?还在期盼什么呢?什么都不用想也不必再想。今日唯愿家人平平安安,我的每一天都是节日。

说到这儿,忽然心里明朗多了,其实人活着的日子过的是什么?让我说就是一份好的心情,有一份好的心情我们天天都过节,心情不好的时候,过节又能怎么样?如果那样,过节也是在过人生的鬼门关啊。

但愿我的每一位亲人,每一位好友,每一位同事,还有我人生的每一位遇见,心里爱的,爱我的人,天天都是好心情,天天都过节。

顺便祝福我的父亲、天下父亲、和所有当了父亲,还有即将要当父亲的男人们父亲节快乐,端午节快乐。

节日散文八年级篇三

剪檐下雨丝将零落的梦瓣串连。

来时路径上那一串歪斜的脚印蓄满思念。

夜雨寄北。

总于春风里寻你,花色里旖旎的你总也看不清影迹。

又在夏花中望你。黄昏你放牧晚笛,清晨你纺织熹曦,午后你灿烂着归期。

终于等到,冲天香阵透长安。

一袭杏衣,袅娜迤逦。雁影蛩声里你将秋色横抹故都的绿阶苍邸。

彼时,我已辨不出:唐宋风雨,旧时楼台,杨柳陈曲。

大雪淹没了香车宝马的逶迤羁旅,封锁不住的是梅的讯息。

挑灯,不为寒窗。乡愁,自皲裂的夜的罅隙渗出,滴就一阕天净沙。

节日散文八年级篇四

祝我父亲节快乐!

我没有傻。因为我一直没有想过,没有注意过我的角色经常转换。一直以为许多年来,本不该我做的事却一直由我来做。一直在许多时候觉得自己很委屈。直到今天,我才知道答案,那就是我是吃河水长大,管得太宽了。所以,我放弃了晚上的跳舞,把这一刻的感想写下来。舞伴说:“你干嘛呀?明天没日子了?”我说:明天太阳还会升起,但,明天不是父亲节。

在父母膝前的日子,我是女儿,真正的女儿,做着女孩子的事。但是嫁为人妻,我却经常迷失自己,不断地、不知不觉地做着我份外的事。那么投入,那么仗义,那么成功。

婚后的十多年里,生活一度拮据,好像只有我知道要过日子,我从娘家想法来解决当时的窘迫,那时候,我还是个女人,一个有了困难去妈妈面前诉苦求援的女儿。

丈夫出了事故,停职停薪近一年,我在支撑着家,最困难的时候,五元钱卖掉妈妈给我的两块银元,维持了四口人一个月的生活,说出来人家都认为是天方夜谭。当然,那时一斤米的价格是一毛二分钱。

老公病重,我一趟趟地往单位找人报销药费,一次次因为单位没钱空手而回,求亲告友借钱,因为只有我能去了,孩子们都小,我看惯了人家的冷脸,我向讨债的赔笑脸,为了死马当作活马医,在做最后的挣扎。

这辈子,我领手盖了六次房子。第一次,我和男人一样抬墙基石,搬砖卸瓦。还要四处筹措资金,然后一点一点地还账,还了许多年。最后一次盖房,是我动了大手术后两个月,房子盖了十个月,大到木料钢筋,小到一颗钉子,是我亲自去买。几乎没人与我分担,每天夜里,躺在床上,我会感到疲乏、委屈,但是第二天又会精神抖擞地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朋友们一致评价我能干,有的调侃我:谁让你象男人婆那样能干?我不知道是因为我能干,才让本来应该做着这些的人懒了下去,还是没人出头逼的自己将担子挑起来。

大伯子在部队,家里准备盖房子不能回来,寄回钱,让我备料;小叔子要成亲,公公交钱给我,让我准备三十桌的酒菜和新房要用的一切。我不知道我在他们眼里究竟是什么角色,我只会将接下来的每件事做得完满。

有的女人样样靠人家安排,没了丈夫象塌了天,我没有这个感觉,因为他在时,样样是我干,他不在,依然是我。但是,我的内心一直希望有人帮我一把,哪怕是让我换换肩。我也想只做属于女人的活儿,我也想小鸟依人地享受爱人给我的一切。

外面的人说我能干,我多了许多可干可不干的事;儿女因为我的能干而习以为常,有了事情找妈妈不找爸爸。

所以,我吃够了作为女人的苦,所以,我下辈子不愿再做象我一样的女人。

傻傻地几十年过去了,习惯不讲价钱地接过担子,既然没处叫苦,干脆以苦为乐。

今晚,一个好友送我一束花(假的,看得见摸不着),祝我节日快乐,我以为他傻了,我说:等下辈子吧。

他说:虽然今天是父亲节,我还是要祝你节日快乐,我知道你既是一位母亲,更多的扮演父亲的角色,今天特殊的日子,我送一束鲜花给你,你辛苦了。

我很感动,因为竟有人体会到我的甘苦,知道我的心酸无奈。我说:那倒是,这么多年,我都忘记自己的性别了。

“所以你要好好歇一歇,今天想很久,你真不容易的。”

我抢过了许多属于男人干的活,所以,我当之无愧地决定在这个父亲节,给自己一个节日的祝福。

节日散文八年级篇五

独坐公园的一角,有阴凉的地方,一个长条椅旁就是一棵垂柳,软软的枝条繁茂,郁郁葱葱,与细叶蓬住了十点多种的阳光。离湖边很近,大概也就5米的距离。眼底是一片茸茸的小草,如一片绿地毯,围绕整个的湖边。清清的湖水,偶尔能看见鱼儿游来游去,有的还腾跃出水面,就像跳水运动员,在高空划出一道弧线,轻盈的又钻进水里。

其实园中有好多的绿地板块,绿草中植的有叶子观赏树,白桦树,小松树,还有花树,享受着六月初,绽放的天气。有的花树开的一朵一朵都是蓝的,有的花树开的一朵一朵都是粉红的,装扮着园中,交相辉映,显得格外美丽。那些花朵散发出阵阵的清香,沁人肺腑,让我半陶醉在这个园中。

当一进园门,就能看见路的两旁都是花,榆树和槐树紧贴着公园围墙。那大朵月季花,有金黄的,红的,灰白的,黑的,争相斗艳,引来蝶飞蜂舞,炫彩眼目,让沉寂多时的心一下子有了盎然生机。

湖是葫芦形状的,南小,北面积大,湖的南北中轴线,架着一座东西方向的石拱桥,白色大理石块砌成的,船可以从它的下面来回通过。这座石拱桥,大概长15米,宽4米,两边的方柱栏杆也是白色大理石的。上面只能过行人,车辆是过不了的。上这座石拱桥,有14步台阶,坡度比较陡,然后才是平面。桥头两边都是石狮子,就像士兵日夜在忠诚的看守着。桥东头是两间简易房的照相管,此时后面扎着长长头发的摄影师,给一对红男绿女手挽手的在捏影。

一片浮云飘过湖面,就像一段灰色的感情掠过心头。瓦蓝的天空,透过心的粉红,放平了舒坦。然而,又让一群信鸽调动起来的情愫,却不知道它们带着竹哨往哪里飞翔,翅膀急促扇动大气的声音,清晰可听见。小燕子湖面轻轻点水,然后就像过山车翻腾一周,虽然没有规律飞行,但能感知它的灵动,不是一般飞鸟能有的本领。

当我再次走进园中,走进园中的逸园,对着门口是一座灰色大理石小山峰,如石林相似,它矗立逸园的草木中。它的背后是一池塘,里面养着各种各样的好多金鱼,可是荷花还没有开,碧茎很挺拔,叶如小伞,和池水中央六根水泥柱支撑的六角小凉亭衬托,还有南北连接凉亭的石板小桥。逸园门口里靠着墙两边植的黄花菜,一簇簇,小小黄花朵朵朝向东方,一只白蝴蝶在它们丛中漫不经心的翩翩飞寻。我靠在池旁的钢管栏杆,向逸园的北墙观看,是描绘一座城市的八大景图案,由东向西依次是:盘坡积雪,督亢秋成,邵村花田,胡良晓月,拒马长虹,楼桑春社,双塔晴烟,通会灯市。每个图案都配一首诗。春风初到月初圆,不夜城中沸管弦;万盏灯光双塔影,一时辉映鼓楼前。----《通会灯市》。

可我朝园来时的路途,就路过城中的鼓楼,鼓楼大街道路两旁,基本不见最初鼓楼青砖碧瓦的风采,也许年代久远,有的户主对门面房已经改建了。但是这条街再早是进京城的必经之路,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回来路过此地,有幸题字: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然后立牌匾,以示纪念。如今这里依然繁华,基本被服装商贩占领,风味小吃也不少。也许今天是双休日,五月节到了,逛这条街的人群比平常多的多,交头接耳,熙熙攘攘,车辆川流不息。我骑绅士自行车,见空就钻,好不容易又来到园门口。

园门楼,是仿古长城建筑,青砖垒成,白水泥勾缝,右半墙爬满了藤叶。园门虽然有人值班,但进园门是不收费的,这让我感到很意外,只是存车收一元钱。

园中陆地还有旋转木椅,体能乐园,动物小园,高低木马,健身广场,喜洋洋欢乐车,航校赠给的报废单行飞机,在园的西南角,被铁栏杆拦着。高空游览车,建在湖边的四周,乘坐高空游览车,可以看到园所有的景色,还有那一小片苏州园林呢。有奖飞镖场,电子射击场,图彩,恐怖城堡,都在湖的北部。体能乐园有蜻蜓点水,木板窄桥,知难而上。知难而上高20米,坡度60,用安全网撑面,网孔密度很小,可以猫腰用手抓,用脚蹬着,攀爬而上。不少小朋友在体验,不屈不挠。等他们使用浑身力气攀到顶端,坐在那横梁上,早已气喘嘘嘘。歇一小会,并向观看它们的爸爸妈妈微笑,欢呼,雀跃,站起致敬。看到他们攀爬胜利模样,他们爸爸妈妈感到很自豪,精神许多,因为他们知道拥有一个勇敢的孩子了。然后,我穿过一片竹林,竹子有高粱秸秆粗细,一房子来高,可是有的竹叶发黄,让我感觉一阵心疼,是不是这种竹子叶要新老交接呢,心想。走过这一节,远远听见,非常真切,有飞机穿云破雾的别致声音,我顺着这样的声音而去,原来是带气缸飞机旋转游乐场,音响发出的声音。

湖里还新添置的电瓶船,喷水船,塑料滚筒。塑料滚筒,软塑料制,两层,中间是气体,晶莹透明。当孩子钻进去,把进口用安全网扎好,孩子用脚向上踏着前进,塑料滚筒转动,但塑料滚筒上有根绳子,固定在岸边的,不会出什么危险。

当我转身要返回的时候,天气更阴沉了,突然下起了零星小雨,雨丝很细,是为我形影单只的心情而下吗?因为没有带伞,我走在一棵叶大白桦树底下开始避雨。我穿一条黑色休闲裤,上身是黑色带白道的尼龙半截袖的衬衫,还不算冷,因为没有刮一点风。雨丝稍倾斜,由北向南,断断续续。我便想起了,那片竹林有的叶子发黄,经过这阵小雨的润色,明天会焕然一新吧。雨丝粘住了所有枝条和叶子上的灰尘,往下缓缓地滑落,不过那些花在雨丝中该微笑的还在微笑,不该微笑的面目有些全非,不如茸茸的小草在雨丝中碧绿的如一条饿狗遇到了包子,心中欣喜若狂。雨停了,园中却变得有点雾气昭昭,慢慢的向四处散去。

当我走出园门,蓦然回首,那一片花丛中,那一瓣瓣飘落的紫色的花瓣,那是我想你带血的泪。

写于涿州6月6日

节日散文八年级篇六

寒雾,如飘动的轻纱,萦绕着周边的世界,虚无缥缈之中,只有远处的一面颓墙,异样清晰。迷惑的步子止于墙壁之下,瞳眸里闪烁出异样的光芒,墙壁正中间有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淡雅不落俗气,圣洁不可侵犯。突然,自梅枝杆处呈一裂痕,展开,接着整个墙壁轰然倒塌。

梦醒,窗外的雾如梦境飘渺,给这个特别的日子镶嵌了几分诡异的气息。很久之前大家就开始青睐这个话题,茶余饭后,乐此不疲。你不能说它与你毫无关联,你跟它有着不诉前缘。这就是末日,末日,有玛雅人最早预言,有圣经源启录的准确记载,计算着,日历掀开一页又一页,这一天终究到来。人云亦云,虽然我并没有对这个特别的日子情有独钟,梦中墙壁坍塌,潜意识里带着的一份忧郁,一份来自地震水患后遗症的忧郁,更是一份对预言真实性的忧郁。我不禁对今天的世界,世界的城,城中的大街小巷滋生一种好奇之情。是悲戚?对末日的妥协。是绝望?对生命的终结。

每个时代都是特有的,结果我们用简单的言行举止证明了自己的愚笨,没有傲骨,没有灵魂,是不是应正了老一辈说我们是毫无建树的等闲之辈。

我敢喘一口气说,我想多数人为末日到来,牵动了神经,为之欢呼的情感,直冲到嗓子上来。然而古人日: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矣。你可否记得,末日当天亦是冬至,冬至,据说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论历史虽不及末日预言久远,但它却是我国地道的传统节日。谈舆论也不及末日来的猛烈,它更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值得我们永远珍藏。《后汉书礼仪》又云:“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那么你游走在笑语喧哗的街,可否惦记有人在菜市场为今晚丰盛的晚餐绞尽脑汁,是不是非等到一家人围坐着热腾腾的饺子。老人们的谈话提醒你,伴你度过冬至日。

关于梦中素梅,我有幸在回家路上感受到一份惬意。那是个不大的土地祠,低矮的三面水泥墙与周边的高楼大厦大相径庭,里面摆有一尊土地公像,两边立着两个大小一致的烛台。墩台上摆满了各种食物水果,几只半燃的香任由灰烬散落在铜钵里,祠庙外地面有残留的鞭炮皮屑,想必是不少人前来行祭祖之礼。一个身着粗布袈裟的僧人站在路边的摊位前,上面摆有素梅的图画,近看,一瓣两瓣,八十有一,这正是我梦中的不解之物。僧人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微笑道:

“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贴绘这九九消寒图是民间的习俗,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希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

原来,有些东西,无需刻意记忆,依旧魂牵梦绕。

节日散文八年级篇七

从牡丹之约诗词座谈会上回来,我和王主席把张占林,陈秀菊和赵哥送上了公交车,我向母亲家走去。今天是母亲节,一定要去看看母亲。来到小区的门前,又忘了带钥匙,一定要按房间的门铃才可以打开。按了半天也不见母亲给我打开小区的房门,我又一个劲的打电话,还是不见母亲开门,心想母亲一定是在睡午觉。急的我就使劲按一楼住户的房门,一会儿一楼的大哥下来了,张着哈欠,我经常来,有点面熟,“又不带钥匙,我的觉都被你耽误了”我吐了吐舌头进了小区。

上楼来到房门前,又是一阵敲门,打电话,还是不见母亲开门,我着急了,母亲的耳朵不至于这么聋了吧。记得我们小时后父亲跑外,母亲带着我们三个孩子在家,屋外有一点风吹草动,她总是第一个警醒的。不会出什么事了吧,晕倒?犯病了?我就不往好的地方琢磨了,赶忙给弟弟打电话,弟弟正在班上,不行,赶紧回来吧,我都叫半天门了,老太太就是不开门,别再出什么事。弟弟慌忙赶回家,拿着钥匙开门进了屋,客厅内电视的声音开的老大,进了卧室,只见母亲专心致志的.在那里摸着电话机,我和弟弟一声喊叫把她吓了一跳,母亲看见我们,转瞬就甜甜的,满足的微笑起来“闺女,你们两个都打电话来啥事儿啊?看见你们的电话号,拿起来就没声音,我这正担心有啥事儿呢”哎,这就是母亲,无时不刻在挂念着她的孩子们,我拉着母亲的手,让她刚才担惊受怕的心快点儿平静下来,“我们刚才打电话是我在楼下想进来,你老也不开门,我们着急你出啥事儿”原来是电话坏了。

为了等我们电话,母亲还没有吃饭,我赶忙的把米饭和菜端上桌子,豆腐炖海带,这是我两天前给她买来的,说不定她这两天一直都在吃这个。自从父亲去世后,家境困难,母亲就很少吃肉,把肉都给我们吃。她说不爱吃肉,其实是想让我们多吃点儿,我们都正在长身体,家穷,买不起太多的肉,直到现在她仍旧是把肉留给孙子和儿女们吃。只要是进了家门,一定要吃她做的饭,不然她就看着你不肯吃饭,我又津津有味的吃了一碗饭菜,为了让母亲安心,刚吃饱饭的我还是又吃了饭菜,母亲做的饭菜就是好吃。

吃完饭,我跟母亲聊起天,母亲见了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话匣子。前五百年,后五百载的说起来,我就咪咪笑着听她讲故事,虽然有的事情我都听她说了n次了。没办法,我和弟弟都忙,母亲跟前说话的时间太短,她就是以电视为伴,相聚的时刻尽量让母亲多说几句。

超市里那有卖松紧带的啊,就是有我也不会给她买的,我不想母亲在余下的光阴里穿的太寒酸,一生节俭,现在我们生活都好了,咋还能让她过的如此辛苦呢。我一下子给她和侄子买了好几条秋裤和短裤,还有袜子,又给母亲买了染发剂和护脸霜。

母亲的头发全花白了,听姐姐说,他侄子刚学的烫发手艺,执意给母亲做了一个新潮的发型,真挺漂亮的。侄子说再给母亲的头发染上黑色,母亲说什么也不干,怕人家孩子费钱,又怕姐姐欠人家人情。母亲就这样要强,固执。

到家后,我尽管悄无声息的,母亲还是没有躺下休息,看我买回来这么多菜和衣服,开始叨叨,不攒钱过日子,儿子大了得盖房,娶媳妇上大学什么都要钱,买这多肉菜干啥!【其实家里就还有两个土豆了】,超市里挺贵的,衣服还有得换呢就行了。我任由她唠叨,笑着看她不停地翻看着兜子。

我骗了母亲,其实那染发的是无氨水味道的,品牌的,打完折扣还要四十元,面霜是保湿补水的品牌的打完折也得三十元,我就怕母亲又唠叨我花这么多钱,我就糊弄母亲,染发剂三块五,面霜五块,母亲将信将疑的看看我,我赶忙背过身去偷笑。

感觉跟母亲呆着时间过得太快,转眼下班时间快到了,我得赶回店中算账。母亲非要给我做白萝卜炖丸子汤吃,我极力的阻止她,妈妈,你就歇歇吧,今天是你的节日,你快休息一会儿吧。

节日散文八年级篇八

逛公园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种喜好,不如说是一种习惯。每当下午下班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离家最近的振堂公园走上一遭,其目的就是缓解一下一天的疲惫。逢到周末,更要步行到十里以外的人民公园消遣一把。去过外地的公园也不在少数,在我看来,家乡的公园,比起那些大地方的公园来,也就是规模小了点,景致却也大同小异的。本来嘛,公园无非就是刻意制造一些美的景致,为人们提供一处闲暇时消遣娱乐的去处罢了。

在微信上发现了本县堂阳文友社的几位文友游览城南南湖公园的一个帖子,图片上五光十色的风景,配以精美的小诗文,给人以美轮美奂的感觉。南湖公园是我县正在兴建中的最大规模的公园,是依托南赵村南的一大片天然洼地进行改造加工的一座水上公园。南湖公园我去年的时候光顾过的,留在我印象里的,除了门口坐落的整石雕刻的“南湖公园”四个巨大的立体方字外,再就是突出水里的一个弓形的大平台,扒在平台的石栏上,可以观看到微风吹拂下一湖泛着波光的神秘莫测的水,那便是所谓的家乡的南湖了。与帖子上的图片相比,一年的光景,公园的变化如此之大,我忽然也就产生了一睹为快的强烈冲动。

翌日上午九点多,我满怀欣喜来到公园,立刻就被眼前耳目一新的景观吸引了。与我县其它公园相比,这里更富自然神韵。公园远离市区,与周围的田野融为一体。碧绿的草坪,装点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和高高低低的装饰树种。灿烂的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更是把公园幻化成美轮美奂的神奇世界。放眼望去,暗红色的凉亭古朴典雅,乳白色的拱桥展翅欲飞。湖面之上,廊桥回环,芦苇摇曳,浮萍点点,三两游船,飘游其间。方石搭起的小路上,行人络绎;湖边,三三两两的垂钓者屏息凝神,不时有一两个垂钓者甩起钓竿。沿通幽小径缓慢前行,更是一步一景,美不胜收。特意找到文友们拍摄的景点处,打开微信图片,精心实地领略一番那每首小诗的意境:“云接柳岸画难描,细草青青雨后娇。看取波心深几许,回环九曲过廊桥。”“此番风雨过南湖,旧日埃尘一洗无。喜事逢来皆恣意,柳条池苇任风流。”……虽说今日无雨,诗歌的韵味大打了几分折扣,但顿觉在造诣颇深的文友面前,我的审美能力还是自惭形秽了!

走累了,我便停下脚步,坐在水边石砌的湖沿上休息。忽然,沿下岸边的那似曾相识的景象就那么恍惚间闯进我的记忆。从石沿上小心翼翼地下来,那岸边的水草,泛着苔藓绿色的水底,还有那无意丢落的几块碎砖瓦,这多么像我小时候村南那一大片水塘。一个个赤条条的身体,伴着童年无忧无虑的欢闹,是那么模糊,又那么清晰地展现在我记忆的脑海里。

那时,每当夏季来临,尤其是一场大雨过后,在我们村南的大水塘里,便会迎来一群欢蹦乱跳的小伙伴们。他们来到坑边,顺势甩掉背心和裤头,欢闹着冲进水塘。立刻,双腿击水的扑通声,和着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欢笑,溅起了阵阵水花,一时间,这里便成了我们欢闹的乐园。我们进入水里的第一件事,便是把一团热乎乎的尿尿到掌心里,然后,捂到肚脐眼上,据说那样可以防止肚子疼。之后,“狗刨”“仰凫”“蛙泳”各显身手,比游程,打水仗更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争最激烈的,要算水中憋气比赛了。先在水面上吸足一口气,然后一猛子扎进水里,看谁呆在水里的时间长,谁就是最后的赢家。论起憋气,谁也比不上三胖,一口气下去,足足能呆一分多钟,直憋到脸红脖子粗,伴着一声水花四溅的脆响后,他才把头露出水面。可三胖却每每败在我的手下,根本原因可不是我肺活量大,而是事先买通其他小伙伴,半路换好几次气,直到最后才煞有介事地喘着粗气,以迷惑三胖。这件事直到很久以后才因一个小伙伴的“出卖”而水落石出。直到现在,见了三胖,他还会把我当年的“光辉事迹”当话把儿。诚然,那时家长和学校老师也阻止我们下塘游泳,采取的措施也很多:最简单的方法是在胳膊上划一道印,然后根据印记的辨识度进行判断;再就是搞突然袭击,从天而降一般出现在坑塘边,眼见着我们一个个落汤鸡似的赤条条从水里钻出来,站成一排。我们也因此挨过大人们的不少训斥,甚至责罚,但童年美好的回忆,却并没为此而削减一丝一毫。一些胆大的小伙伴,每每结队故意从滏阳河桥的中间跳落河中,然后你追我赶地游向岸边。我们的童年,就在与大自然亲近和较量中充满了激情和快乐,增长了无穷无尽的阅历,练就了各种各样的本领,这些在我们以后的成长道路上都是受益匪浅的。

不觉已到十一点多钟了,金灿灿的阳光下,南湖水光潋滟。我站起身来,向园外走去。回望公园,我对这里的美似乎并未产生太多的留恋,因为我知道,再美的景观,在你几次三番造访过后,也会因熟视无睹而失去原有的兴致。相反,留给我的最深刻的感受是,另一种美,却在我的心里悄然滑落,再也拾不起来。

节日散文八年级篇九

如果老师是一位辛勤的园丁,我们就是被他们精心照料的小树苗;如果老师是一位贴心的饲养员,我们就是被他们精心呵护的宠物;如果老师是一位细心的画家,那我们就是老师笔下一幅幅美丽的画。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上一座明亮的指明灯,指引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老师,像我们的朋友一样,与我们一起开心过,伤心过;老师,像我们的母亲一样,关怀我们,教育我们。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让我们难以忘怀的老师。

这天,为了能多玩一会儿,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学校里,可是,这时办公室里,已经有老师了,我不禁感叹“那位老师这么好,对学生们这么负责啊。”透过办公室的窗户,我看到了英语老师,她正坐在她的办公桌上,为我们批改作业,此时,我贪玩的心,立刻被撼动了,没想到,平时看起来很令人讨厌的英语老师,竟是这样一位对学生们认真负责的老师,回到教室中,我还停留在刚才看见的一幕幕中,不能忘却。

此后的我,便开始认真的学习英语了,但真正让我想用心学英语的时候,还是在接近期末考试的时候,虽然那个时候对于这一学期来说,已经晚了。

还有几个星期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进入这一阶段的同学们,都提起精神了,准备最后的冲刺,这是在这个时候,英语老师却因为工作的疲劳,伤了手臂,但英语老师依然带病坚持工作,她说,一定要带同学们复习好英语,完成好最后的冲刺。听到老师的这句话,我很感动,仔细想想,为什么老师会受伤呢?还不都是为了我们,上课在黑板上不停的写着知识点,不厌其烦的写了一遍又一遍,下课则在办公室里给我们批改作业。而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只能考个好成绩,给以老师回报。老师,我发誓,虽然我现在没学好英语,但以后一定用心学习英语,不辜负您对我们的期望。

英语老师,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您这位对待学生和工作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的蜡烛,是为了使命而献身的春蚕,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

节日散文八年级篇十

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

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恐龙之乡”的四川省自贡市更是由于采用各式材料制作各式精巧花灯并举办“恐龙灯会”而闻名遐迩。

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燃放烟花爆竹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75732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