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稿(实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8 08:07:05
电视新闻稿(实用9篇)
时间:2023-10-18 08:07:05     小编:琉璃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电视新闻稿篇一

(导语)从昨晚开始,玉树地震灾区遭遇震后最大一次雨雪天气,救援部队官兵与当地各方力量紧急行动起来,采取措施确保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正常。

(现场)本台记者王卫国:这里是玉树赛马场受灾群众安置点,因为降雨时间比较长,现在山上已经形成了一层积雪,安置区的'河水也上涨了。

(解说)在结古镇一些路段,积水无法排出,低洼地带帐篷被淹,消防官兵带着抽水机前来救援。在很多安置点,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挨家挨户排查,加固帐篷,安装防雨设施,挖掘排水沟。第二炮兵医疗队还为村民们送来了熬制好的驱寒姜汤和感冒药。

(同期声)玉树州结古镇红卫村村民尼玛卓玛:今天天气特别冷,解放军送来了姜汤,我们心里特别暖和。

(现场)本台记者王明生:这里是玉树民政宾馆,也是这次抗震救灾物资的存放点。为了避免雨水对物资的损坏,兰州区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通信连的官兵们正在对物资进行转运,以及防雨处理。

(解说)青海省军区独立团组成地质勘测小分队,与当地村民配合,沿山脚和河流低洼地段展开全面排查,避免降雨可能带来的次生地质灾害。

电视新闻稿篇二

发布新闻之前要先写一下新闻稿,那么电视新闻稿范文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电视新闻稿范文,欢迎阅读。

吴邦国会见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

(导语)当天下午,吴邦国在温哥华会见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坎贝尔。

(解说)吴邦国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加拿大距离中国最近、同中国交往历史最久的省份。

近年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同中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双方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地方交往蓬勃展开,人文交流十分活跃,在中加关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他指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资源丰富,科技发达,在林业、渔业、矿业等传统产业和信息、生物、医药、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优势。

双方在这些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希望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中方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为推动中加关系深入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解说)坎贝尔对吴邦国委员长在访问途中经停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表示热烈欢迎,认为这对加强加中关系意义重大。

他说,作为通向亚太地区的门户,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愿在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从而成为连接加中两国乃至北美同中国友好合作的桥梁。

(解说)吴邦国委员长是在前往古巴等国访问途中在温哥华做短暂停留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等主要陪同人员同机抵达。

抵达温哥华时,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戴伊等加方高级官员到机场迎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兰立俊和中国驻加使领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代表也到机场迎接。

《中国之路》解说词(摘登) 人们也许记得:过去我们曾害怕市场经济发展,也曾苦于市场经济不能发展。

因为怕,不敢发展,商品就自然少了;商品少,经济发展因此缓慢,生活也就必然要苦。

苦和怕的循环,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小生产方式和小农经济思想的必然产物。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苦?为什么要怕?为什么不能从苦和怕的恶性循环中冲杀出来?首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有没有思想的解放和解放的勇气!怕市场经济,说穿,无非是怕所谓“资本主义”!其实,市场经济是没有国界的,既不姓“资”,也不姓“社”。

它在自身发展中开拓世界,也在世界竞争中选择强者。

资本主义之所以是资本主义,不是因为有了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也不是因为没有市场经济。

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是社会基本制度问题。

一个曾经在历史上走在世界前列的民族,怕市场经济,难道就不怕落后?不怕挨打?不怕被开除“球籍”? 这不能不使人沉思。

这不能不使人奋起。

历史在哪里沉思,道路就从哪里开拓。

邓小平同志庄严宣告:“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东方的宣言,中华民族面对世界与未来的一个伟大宣言。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航船,终于扬起风帆,驶出那个停泊已久的港口,又以一往无前的雄姿出现了!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牢牢地把握着舵轮,在社会的海图上,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划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航道——中国之路。

行进在这条航道上,我们是新世纪的开拓者!开拓,要有旗帜。

我们的旗帜,就是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这面旗帜,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一条从起点到目标的时代航线! 伟大的宣言必然产生伟大的行动。

伟大的行动必然开拓伟大的事业。

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第一步,用10年左右时间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创造过古代辉煌。

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镌刻在大地上永不磨灭的形象。

中国,也必定再度辉煌。

东方宣言,从此揭开一个彪炳于世界文明史册的伟大事业的新的序幕! 这是共和国的第30个冬天。

“三十而立”,预示着共和国的又一个春天,正挟着漫天风雪,从地平线上朝着自己的人民走来。

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里,共和国的最高层会议和最基层会议都在进行着同一个内容——改革。

在同一内容的不同会议上,共和国的最高领导者和普通劳动者都在关注着同一个问题——未来。

面对关于国运兴衰的抉择,党心和民心又交汇一起。

一场伟大变革的序幕就这样被拉开了!人们从这里隐隐听到的,是那滚动的春雷和澎湃的潮声。

这一方土,是令人瞩目的。

这一方人,也是永驻史册的。

这里,是第一位农民出身的皇帝的故乡。

这里,又是第一个发起联产承包的地方。

历史性的两个“第一”,从这块过去贫瘠的土地上先后生长出来,延伸着一个历史追求,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和力量! 来到这里,虽然悲怆的岁月已经远去,但从那一曲曲凤阳花鼓声里,你仍然会感受到那撼人肺腑的历史回声!用不着再去叙述那悲壮的一幕了!中国的农民无疑是现实而勇敢的。

他们知道,人有嘴,有嘴就要吃。

吃饭的问题,从来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过去曾经把他们同革命联系起来,举起了“打倒土豪”的`旗帜,现在又把他们同改革联系起来,点燃了“联产承包”的星火。

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历史巧合吗? 当然,他们当时不会知进,这样“冒”,这样“闯”,就是改革!但是,他们终归看到了:“冒”和“闯”的结果,是满囤的粮食,好大的丰收。

革命,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改革,也同样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

突破,首先从农村开始。

这就是结论。

1980年9月,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纪要》指出:凡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

这是中国改革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纪要》的措词是审慎的,但随之而来的行动却是大胆的。

联产承包这一农村经济改革形式,终于被历史肯定下来。

中国大地上的股股热流,便从此汇合成不可遏止的改革大潮。

1980年3月,实行联产承包的生产队仅占全国总数的28%;同年10月上升到83%;到1981年增至92%。

时间只1年,而1年,只是历史的一瞬。

就在这一瞬之间,五色土被激活了!古老的中国农村,开始彻底地变了!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5000多公里长度,百万年历史,这就是黄河的时空。

在这个时空里,有一个叫府谷的地方。

这里以贫穷闻名,也以多英雄豪杰著称于世。

传说,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登基,紫禁城的上空突然滚过一道惊雷。

这惊雷便来自府谷。

揭杆于府谷的李自成大起义,如同烽烟不绝的历史舞台上的历次农民大起义一样,那泪的奋争,血的拼搏,追求的是永驻民族心中生生不灭的梦,一个争生存、求温饱的梦……然而,350年过去了——从明朝到清代,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府谷几多沧桑变化,仍未挣脱贫困的阴影。

当联产承包的潮汛循着黄河而上,府谷的门再一次敞开了,府谷的人又一次醒悟了,府谷这块贫瘠的土地便开始生长出亘古未有的人间奇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前石畔确确实实变了。

前村长说:“现在我们有固定资产2100万元,18个企业,总产值750多万元,人均产值15000元,人均收入已达3100元”。

那支悲怆的歌,终于被滚过田野的那一声春雷淹没了!新的时代旋律,开始回荡在古老的黄土高坡。

是啊!“只有政策好了,国家才好;国家好了,百姓才好”。

从这里,我们听到的是心的搏动,感到的是创造奇迹的力量!位于燕山脚下的遵化县,多山少地。

贫瘠的水土造就了这一方人敢为人先的气魄,也造就了这一方人改天换地的智慧和毅力。

然而,土地只有挣脱“一大二公”的束缚才会生长出丰收的希望;艰苦奋斗也只有同改革开放的政策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迸发出劳动创造世界的光辉! 过去,这里没有水;现在有了,是自来水。

过去,这里没有工业;现在有了,是乡镇企业。

过去,这里有山,是光秃秃的。

现在还有山,却是郁郁葱葱的。

一片果林,透出一片迷人的花香。

人们还依稀记得,在一个时期,一张即使简约到不标县名的中国地图,也总有一个红点标定着大寨——当年那个农业样板村落的位置。

或许是因为沉积的历史太沉重了吧。

从小岗刮起的改革之风,直到1982年才刮进这个红火过一个时期的偏僻山村。

拂去岁月的烟尘,大寨变了,大寨的人也随着改革整个地变了。

他们,正在追逐着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时代潮流。

风风雨雨。

虎头山下的这棵百年老柳,是大寨沧桑变化的历史见证。

过去,大寨人战天斗地,治沟治坡,几十年没有挖掉穷根;而今天,他们也同全国一样,在开始高扬起奔向富裕和文明的时代风采。

花了几十年,懂得一个真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值得!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劳动与土地的结合,是财富涌流的第一源泉。

联产承包,即使农民获得经营自主权,又没有让土地私有化,在劳动土地的结合上,解决了一个大的体制问题。

所以,财富之源也就被不断开拓出来。

面对群众的创举和带来大发展的事实,党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思考: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人民公社的生产关系大大超越了牛耕人锄的生产力水平。

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水平是一种束缚,超越生产力水平又何尝不也是一种束缚呢?变革人民公社体制是必然的! 当年,我们以无比热切的心情选择了人民公社。

今天,我们又勇敢地把那超越真理的一步退了回来。

因为除了真理,我们别无选择。

朴素的语言,述说的是一个历史的结论:只要我们选择真理,真理的阳光就一定会无私地照亮我们生活的田园。

1981年,全国有800万农户盖起新房,建筑面积达6亿平方米。

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亿吨,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

长生茅屋的田野,长出了林立的楼群;靠母鸡下蛋换回油盐的双手,也扛回了一件件洋里洋气的东西。

变化,仿佛在一夜之间!面对这瞬间的变化,昔日那布满菜色的脸,而今怎能不容光焕发?昔日那干涸的心,而今又怎能不春潮激荡,涌起对明天更加美好的憧憬? 改革5年,实现温饱。

这在今天听起来是如此寻常。

但只要我们把它放在人类命运的历史天平上,我们就会感到它那海一样的丰富和山一样的重量! ——让我们的思绪上溯岁月之河。

周口店的石斧告诉你:自从土地上生存着人类,饥饿就几乎像影子一样伴随着岁月跋涉的脚步。

——让我们用双手去翻开尚未尘封的历史册页。

饱经沧桑的长者会告诉你:当年,司徒雷登断定,没有哪一个中国政府能够填饱这个饥饿民族的肚子,这个预言曾经用浓墨记载在美国政府的白皮书上。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此时此刻的另一世界。

联合国的报告还会告诉你:粮食短缺的阴影笼罩着全球5亿人口,每天有55000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但求温饱,这是几千年来人类用血与泪写下的夙愿”。

“但求温饱”,这也是几千年来农民用火与剑追求的目标。

但几千年的追求,却仿佛是一个破碎的梦。

而今天,经过一场大改革的风雨,这场梦终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实现了! 这是一次神话般的跨越!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世界为之惊叹!共和国为之激动!多少农民又为之流下了欢喜欲狂的热泪!中国有用节日表达心愿的传统。

而这一年的春节,又似乎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河南宜阳一位中年妇女,拿着一个红纸包,步行50多里,找到县委,说要给党拜个丰收年。

——预东黄泛区的一位老农,用老茧重叠的手点上香案,眼噙热泪,遥望北京,真诚地祝愿:“共产党,万年长。” ——川西高原的农家摆上丰收喜酒。

托人捎信,要和小平好好喝上一壶。

8亿农民最虔诚的祝愿,最憨厚的情意,最淳朴的希望,都一起凝聚在这古老的礼仪上。

马克思曾经指出,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是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把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帷幕拉开了。

一幕又一幕充满勃勃生机的商品生产的活剧,就从这里导演出来。

商品经济把农民推向市场,市场又不断刺激着农民增加商品数量的欲望和投入商品生产的热情。

一大批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专业户”,如雨后春笋,顶开板结的土地“咔咔”拔节。

商品经济促进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要求生产的专业化,也要求生产的社会化。

而它们一旦被改革催生出来,就随即踩着改革的脚印,步入每一处山寨,跨进每一家门槛,改变着人,改变着村庄,也改革着那个延续得很久很久的“男耕女织”的时代。

绽开花蕾的农村商品经济之树,呼唤着科学技术——那个催动春华向秋实转化的使者!一项改革政策,就像一阵春风,催的是一朵又一朵时代的花蕾。

耕耘在五色土上的数百万科技人员,也就像蜜蜂传授花粉那样,把致富的希望播撒在时代的沃土上。

绿色田野的希望,在科学技术的投入上。

这是一个事实,农民承认了;这也是一个真理,农民接受了。

农民耕作观念的变化,预示着小农经济在中国的消失,现代农业在中国的崛起。

6年来,国家已组织20万科技大军对664个县进行科技扶贫。

90%以上的贫困农民已经解决温饱问题。

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趋势,孕育着农业发展的科技化趋势。

虽然,科技的投入起步较晚,但只要把潜力挖掘出来,在本世纪末农业产量再实现一个翻番是大有希望的。

毫无疑问,科技的投入越多,劳力的投入必然越少。

这一“多”一“少”,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迫使农民同土地的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空间。

改革把农民与土地紧紧扭在一起,似乎相对缩小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但改革的不断深化,又使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限扩大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这就是历史前进的辩证法。

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因为国家的工业化需要农村提供剩余劳动力。

但对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化的道路,决不能以牺牲农村去换取城市繁荣,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走过的那条带来社会振荡的历史老路。

怎么办?农村的改革又面临一次新的抉择。

1984年,党中央作出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依托农村发展乡镇企业的战略性决策。

离土不离乡——中央的决策是深谙中国国情的。

结果,犹如春笋拔节,仿佛在一夜之间,乡镇企业的幼芽拱出温润的五色土地。

毫无疑问,农村的改革和建设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要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坚持依靠科技和教育兴农;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而要这样,关键的一环是要深化农村改革。

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不断完善和长期稳定下来。

未来,已经孕育在今天的现实之中。

不是吗?短短几年,在联产承包的推动下,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前后出现的农业经济商品化、科技化和工业化趋势,开始绘织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前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的雏形,正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母腹中躁动。

现在,可以告慰于先人的是: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农民形象,终于在这一代开始改变含义,改变模样,也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习惯看法。

在这些时而下田,时而进厂,时而出现在游乐场的农民身上,正高扬起中国农村的未来和希望。

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也享受到了原是城市人的专利——文化夜生活。

从这里人们感觉到的,难道不正是城乡差别的逐步消失,和农民的生存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历史变化? 城市化的程度,也是人类文明的程度。

农民从这里走向城市,也从这里走向世界。

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是这样自信,这样豪迈,这样挺拔! 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心中装的是东方的一片热土,眼里看的是历史的奔涌潮头!这就是中国农民的现代风姿!这样的风姿又何尝不可以倾倒世界?几乎与中国历史一样古老的中国农业,在改革中涅,在改革中新生,在改革中聚起一股又一股对生活乃至对整个社会的推动力量。

农村在向城市进逼。

农村在向城市挑战! 城市沸腾了!经过改革洗礼的农民,走出土地,开始用那布满茧花的大手拍打厚重的城墙。

滚过田野上空的春雷,又在撞击都市的大门,期待着城市改革的回应,那一曲震撼人心的绝响!

电视新闻稿篇三

(导语)当天下午,吴邦国在温哥华会见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坎贝尔。

(解说)吴邦国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加拿大距离中国最近、同中国交往历史最久的省份。

近年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同中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双方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地方交往蓬勃展开,人文交流十分活跃,在中加关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他指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资源丰富,科技发达,在林业、渔业、矿业等传统产业和信息、生物、医药、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优势。

双方在这些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希望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中方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为推动中加关系深入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解说)坎贝尔对吴邦国委员长在访问途中经停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表示热烈欢迎,认为这对加强加中关系意义重大。

他说,作为通向亚太地区的门户,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愿在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从而成为连接加中两国乃至北美同中国友好合作的桥梁。

(解说)吴邦国委员长是在前往古巴等国访问途中在温哥华做短暂停留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等主要陪同人员同机抵达。

抵达温哥华时,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戴伊等加方高级官员到机场迎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兰立俊和中国驻加使领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代表也到机场迎接。

电视新闻稿篇四

1月1—2日,全国新课程有效教学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在我区召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田慧生研究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处长陈如平研究员,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书记楚江亭教授,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办公室副主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聘专家万福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主持人韩立福博士,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吉林,市教育局副局长于卫东,区委书记杜永光,区委宣传部部长高志勇,区政府副区长方玉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宗华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区政府副区长方玉美在会上致了欢迎词。

此次会议在我区召开,是对我区多年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工作的充分肯定,是我区教育对外展示的一次绝佳的机会,也是我区教育走向全国的一次非常难得机遇,对于我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成长与发展等都将会起到积极地推动和促进作用,标志着我区在巩固发展区域性教育中心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与会专家做了五场专题报告,区教育局和我区6所学校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枣庄十六中、枣庄四十一中、枣庄十三中、实验小学、文化路小学、红旗小学的成果现场展示,现场观摩了有效教学课堂。与会人员还观看了我区新课程成果展示文艺演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发展区域性教育中心,努力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教育发展水平逐年提高。自20xx年我区被确立为“全国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实验区”以来,我区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入手,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织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工作推进计划,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培训教师和增添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各学校按照统一部署安排,积极推进各项实验工作,有效推动了实验区整体工作的开展。抓实了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推行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找准结合点,认真落实了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积极探寻评价方式改革的新路子。积极致力于教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教科研基地5处,省级14处,市级30处,共有全国和省市级实验课题236项,教科研工作已经延伸到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对全区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电视新闻稿篇五

《中国之路》解说词(摘登)人们也许记得:过去我们曾害怕市场经济发展,也曾苦于市场经济不能发展。

因为怕,不敢发展,商品就自然少了;商品少,经济发展因此缓慢,生活也就必然要苦。

苦和怕的循环,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小生产方式和小农经济思想的必然产物。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苦?为什么要怕?为什么不能从苦和怕的恶性循环中冲杀出来?首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有没有思想的解放和解放的勇气!怕市场经济,说穿,无非是怕所谓“资本主义”!其实,市场经济是没有国界的,既不姓“资”,也不姓“社”。

它在自身发展中开拓世界,也在世界竞争中选择强者。

资本主义之所以是资本主义,不是因为有了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也不是因为没有市场经济。

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是社会基本制度问题。

一个曾经在历史上走在世界前列的民族,怕市场经济,难道就不怕落后?不怕挨打?不怕被开除“球籍”?这不能不使人沉思。

这不能不使人奋起。

历史在哪里沉思,道路就从哪里开拓。

邓小平同志庄严宣告:“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东方的宣言,中华民族面对世界与未来的一个伟大宣言。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航船,终于扬起风帆,驶出那个停泊已久的港口,又以一往无前的雄姿出现了!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牢牢地把握着舵轮,在社会的海图上,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划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航道——中国之路。

行进在这条航道上,我们是新世纪的开拓者!开拓,要有旗帜。

我们的旗帜,就是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这面旗帜,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一条从起点到目标的时代航线!伟大的宣言必然产生伟大的行动。

伟大的行动必然开拓伟大的事业。

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第一步,用左右时间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创造过古代辉煌。

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镌刻在大地上永不磨灭的形象。

中国,也必定再度辉煌。

东方宣言,从此揭开一个彪炳于世界文明史册的伟大事业的新的序幕!这是共和国的第30个冬天。

“三十而立”,预示着共和国的又一个春天,正挟着漫天风雪,从地平线上朝着自己的人民走来。

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里,共和国的最高层会议和最基层会议都在进行着同一个内容——改革。

在同一内容的不同会议上,共和国的最高领导者和普通劳动者都在关注着同一个问题——未来。

面对关于国运兴衰的抉择,党心和民心又交汇一起。

一场伟大变革的序幕就这样被拉开了!人们从这里隐隐听到的,是那滚动的春雷和澎湃的潮声。

这一方土,是令人瞩目的。

这一方人,也是永驻史册的。

这里,是第一位农民出身的皇帝的故乡。

这里,又是第一个发起联产承包的地方。

历史性的两个“第一”,从这块过去贫瘠的土地上先后生长出来,延伸着一个历史追求,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和力量!来到这里,虽然悲怆的岁月已经远去,但从那一曲曲凤阳花鼓声里,你仍然会感受到那撼人肺腑的历史回声!用不着再去叙述那悲壮的一幕了!中国的农民无疑是现实而勇敢的。

他们知道,人有嘴,有嘴就要吃。

吃饭的问题,从来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过去曾经把他们同革命联系起来,举起了“打倒土豪”的旗帜,现在又把他们同改革联系起来,点燃了“联产承包”的星火。

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历史巧合吗?当然,他们当时不会知进,这样“冒”,这样“闯”,就是改革!但是,他们终归看到了:“冒”和“闯”的结果,是满囤的粮食,好大的丰收。

革命,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改革,也同样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

突破,首先从农村开始。

这就是结论。

1980年9月,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纪要》指出:凡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

这是中国改革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纪要》的措词是审慎的,但随之而来的行动却是大胆的。

联产承包这一农村经济改革形式,终于被历史肯定下来。

中国大地上的股股热流,便从此汇合成不可遏止的改革大潮。

1980年3月,实行联产承包的生产队仅占全国总数的28%;同年10月上升到83%;到1981年增至92%。

时间只1年,而1年,只是历史的一瞬。

就在这一瞬之间,五色土被激活了!古老的中国农村,开始彻底地变了!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5000多公里长度,百万年历史,这就是黄河的时空。

在这个时空里,有一个叫府谷的地方。

这里以贫穷闻名,也以多英雄豪杰著称于世。

传说,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登基,紫禁城的上空突然滚过一道惊雷。

这惊雷便来自府谷。

揭杆于府谷的李自成大起义,如同烽烟不绝的历史舞台上的历次农民大起义一样,那泪的奋争,血的拼搏,追求的是永驻民族心中生生不灭的梦,一个争生存、求温饱的梦……然而,350年过去了——从明朝到清代,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府谷几多沧桑变化,仍未挣脱贫困的阴影。

当联产承包的潮汛循着黄河而上,府谷的'门再一次敞开了,府谷的人又一次醒悟了,府谷这块贫瘠的土地便开始生长出亘古未有的人间奇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前石畔确确实实变了。

前村长说:“现在我们有固定资产2100万元,18个企业,总产值750多万元,人均产值15000元,人均收入已达3100元”。

那支悲怆的歌,终于被滚过田野的那一声春雷淹没了!新的时代旋律,开始回荡在古老的黄土高坡。

是啊!“只有政策好了,国家才好;国家好了,百姓才好”。

从这里,我们听到的是心的搏动,感到的是创造奇迹的力量!位于燕山脚下的遵化县,多山少地。

贫瘠的水土造就了这一方人敢为人先的气魄,也造就了这一方人改天换地的智慧和毅力。

然而,土地只有挣脱“一大二公”的束缚才会生长出丰收的希望;艰苦奋斗也只有同改革开放的政策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迸发出劳动创造世界的光辉!过去,这里没有水;现在有了,是自来水。

过去,这里没有工业;现在有了,是乡镇企业。

过去,这里有山,是光秃秃的。

现在还有山,却是郁郁葱葱的。

一片果林,透出一片迷人的花香。

人们还依稀记得,在一个时期,一张即使简约到不标县名的中国地图,也总有一个红点标定着大寨——当年那个农业样板村落的位置。

或许是因为沉积的历史太沉重了吧。

从小岗刮起的改革之风,直到1982年才刮进这个红火过一个时期的偏僻山村。

拂去岁月的烟尘,大寨变了,大寨的人也随着改革整个地变了。

他们,正在追逐着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时代潮流。

风风雨雨。

虎头山下的这棵百年老柳,是大寨沧桑变化的历史见证。

过去,大寨人战天斗地,治沟治坡,几十年没有挖掉穷根;而今天,他们也同全国一样,在开始高扬起奔向富裕和文明的时代风采。

花了几十年,懂得一个真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值得!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劳动与土地的结合,是财富涌流的第一源泉。

联产承包,即使农民获得经营自主权,又没有让土地私有化,在劳动土地的结合上,解决了一个大的体制问题。

所以,财富之源也就被不断开拓出来。

面对群众的创举和带来大发展的事实,党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思考: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人民公社的生产关系大大超越了牛耕人锄的生产力水平。

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水平是一种束缚,超越生产力水平又何尝不也是一种束缚呢?变革人民公社体制是必然的!当年,我们以无比热切的心情选择了人民公社。

今天,我们又勇敢地把那超越真理的一步退了回来。

因为除了真理,我们别无选择。

朴素的语言,述说的是一个历史的结论:只要我们选择真理,真理的阳光就一定会无私地照亮我们生活的田园。

1981年,全国有800万农户盖起新房,建筑面积达6亿平方米。

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亿吨,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

长生茅屋的田野,长出了林立的楼群;靠母鸡下蛋换回油盐的双手,也扛回了一件件洋里洋气的东西。

变化,仿佛在一夜之间!面对这瞬间的变化,昔日那布满菜色的脸,而今怎能不容光焕发?昔日那干涸的心,而今又怎能不春潮激荡,涌起对明天更加美好的憧憬?改革5年,实现温饱。

这在今天听起来是如此寻常。

但只要我们把它放在人类命运的历史天平上,我们就会感到它那海一样的丰富和山一样的重量!——让我们的思绪上溯岁月之河。

周口店的石斧告诉你:自从土地上生存着人类,饥饿就几乎像影子一样伴随着岁月跋涉的脚步。

——让我们用双手去翻开尚未尘封的历史册页。

饱经沧桑的长者会告诉你:当年,司徒雷登断定,没有哪一个中国政府能够填饱这个饥饿民族的肚子,这个预言曾经用浓墨记载在美国政府的白皮书上。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此时此刻的另一世界。

联合国的报告还会告诉你:粮食短缺的阴影笼罩着全球5亿人口,每天有55000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死亡……“但求温饱,这是几千年来人类用血与泪写下的夙愿”。

“但求温饱”,这也是几千年来农民用火与剑追求的目标。

但几千年的追求,却仿佛是一个破碎的梦。

而今天,经过一场大改革的风雨,这场梦终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实现了!这是一次神话般的跨越!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世界为之惊叹!共和国为之激动!多少农民又为之流下了欢喜欲狂的热泪!中国有用节日表达心愿的传统。

而这一年的春节,又似乎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河南宜阳一位中年妇女,拿着一个红纸包,步行50多里,找到县委,说要给党拜个丰收年。

——预东黄泛区的一位老农,用老茧重叠的手点上香案,眼噙热泪,遥望北京,真诚地祝愿:“共产党,万年长。”——川西高原的农家摆上丰收喜酒。

托人捎信,要和小平好好喝上一壶。

8亿农民最虔诚的祝愿,最憨厚的情意,最淳朴的希望,都一起凝聚在这古老的礼仪上。

马克思曾经指出,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是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把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帷幕拉开了。

一幕又一幕充满勃勃生机的商品生产的活剧,就从这里导演出来。

商品经济把农民推向市场,市场又不断刺激着农民增加商品数量的欲望和投入商品生产的热情。

一大批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专业户”,如雨后春笋,顶开板结的土地“咔咔”拔节。

商品经济促进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要求生产的专业化,也要求生产的社会化。

而它们一旦被改革催生出来,就随即踩着改革的脚印,步入每一处山寨,跨进每一家门槛,改变着人,改变着村庄,也改革着那个延续得很久很久的“男耕女织”的时代。

绽开花蕾的农村商品经济之树,呼唤着科学技术——那个催动春华向秋实转化的使者!一项改革政策,就像一阵春风,催的是一朵又一朵时代的花蕾。

耕耘在五色土上的数百万科技人员,也就像蜜蜂传授花粉那样,把致富的希望播撒在时代的沃土上。

绿色田野的希望,在科学技术的投入上。

这是一个事实,农民承认了;这也是一个真理,农民接受了。

农民耕作观念的变化,预示着小农经济在中国的消失,现代农业在中国的崛起。

6年来,国家已组织20万科技大军对664个县进行科技扶贫。

90%以上的贫困农民已经解决温饱问题。

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趋势,孕育着农业发展的科技化趋势。

虽然,科技的投入起步较晚,但只要把潜力挖掘出来,在本世纪末农业产量再实现一个翻番是大有希望的。

毫无疑问,科技的投入越多,劳力的投入必然越少。

这一“多”一“少”,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迫使农民同土地的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空间。

改革把农民与土地紧紧扭在一起,似乎相对缩小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但改革的不断深化,又使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限扩大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这就是历史前进的辩证法。

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因为国家的工业化需要农村提供剩余劳动力。

但对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化的道路,决不能以牺牲农村去换取城市繁荣,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走过的那条带来社会振荡的历史老路。

怎么办?农村的改革又面临一次新的抉择。

1984年,党中央作出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依托农村发展乡镇企业的战略性决策。

离土不离乡——中央的决策是深谙中国国情的。

结果,犹如春笋拔节,仿佛在一夜之间,乡镇企业的幼芽拱出温润的五色土地。

毫无疑问,农村的改革和建设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要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坚持依靠科技和教育兴农;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而要这样,关键的一环是要深化农村改革。

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不断完善和长期稳定下来。

未来,已经孕育在今天的现实之中。

不是吗?短短几年,在联产承包的推动下,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前后出现的农业经济商品化、科技化和工业化趋势,开始绘织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前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的雏形,正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母腹中躁动。

现在,可以告慰于先人的是: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农民形象,终于在这一代开始改变含义,改变模样,也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习惯看法。

在这些时而下田,时而进厂,时而出现在游乐场的农民身上,正高扬起中国农村的未来和希望。

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也享受到了原是城市人的专利——文化夜生活。

从这里人们感觉到的,难道不正是城乡差别的逐步消失,和农民的生存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历史变化?城市化的程度,也是人类文明的程度。

农民从这里走向城市,也从这里走向世界。

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是这样自信,这样豪迈,这样挺拔!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心中装的是东方的一片热土,眼里看的是历史的奔涌潮头!这就是中国农民的现代风姿!这样的风姿又何尝不可以倾倒世界?几乎与中国历史一样古老的中国农业,在改革中涅,在改革中新生,在改革中聚起一股又一股对生活乃至对整个社会的推动力量。

农村在向城市进逼。

农村在向城市挑战!城市沸腾了!经过改革洗礼的农民,走出土地,开始用那布满茧花的大手拍打厚重的城墙。

滚过田野上空的春雷,又在撞击都市的大门,期待着城市改革的回应,那一曲震撼人心的绝响!

电视新闻稿篇六

电视新闻稿件模板应该怎么写?我们看了那么多新闻联播,是否学会怎么书写新闻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电视新闻稿件模板,欢迎参考!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

以下有几种新闻的格式:

写作要律:具有新闻价值、正确的格式、动人的标题。

简洁切要的内容、平易友善的叙述、高度可读性、篇幅以1至2页为宜(一页尤佳)。

写作技巧:清晰简洁、段落分明、使用短句、排版清爽。

切忌偏离事实、交代不清、内容空洞。

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把握主诉求与正确的格式外,行文应力求简洁切要,叙述应有事实基础,文稿标题则以简要、突出、吸引人为原则,用字要避免冷僻艰深,以提高文稿的可读性。

倒金字塔

一种是源于美国新闻界的“倒金字塔”式,这种格式由于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今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

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

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新华体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

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

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消息报道的格式。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

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

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

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针对印刷媒体而言)。

华尔街日报体

补充一点,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1月1-2日,全国新课程有效教学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在我区召开。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田慧生研究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处长陈如平研究员,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书记楚江亭教授,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办公室副主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聘专家万福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主持人韩立福博士,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吉林, 市教育局副局长于卫东,区委书记杜永光,区委宣传部部长高志勇,区政府副区长方玉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宗华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区政府副区长方玉美在会上致了欢迎词。

此次会议在我区召开,是对我区多年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工作的充分肯定,是我区教育对外展示的一次绝佳的机会,也是我区教育走向全国的一次非常难得机遇,对于我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成长与发展等都将会起到积极地推动和促进作用,标志着我区在巩固发展区域性教育中心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与会专家做了五场专题报告,区教育局和我区6所学校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枣庄十六中、枣庄四十一中、枣庄十三中、实验小学、文化路小学、红旗小学的成果现场展示,现场观摩了有效教学课堂。

与会人员还观看了我区新课程成果展示文艺演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发展区域性教育中心,努力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教育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自2003年我区被确立为“全国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实验区”以来,我区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入手,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织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工作推进计划,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培训教师和增添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

各学校按照统一部署安排,积极推进各项实验工作,有效推动了实验区整体工作的开展。

抓实了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推行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找准结合点 ,认真落实了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

积极探寻评价方式改革的新路子。

积极致力于教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

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教科研基地5处,省级14处,市级30处,共有全国和省市级实验课题236项,教科研工作已经延伸到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对全区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0月14日,《市中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评审会议在区招待所二楼会议室召开。

来自国家旅游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旅游报社、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等部门的七位旅游专家担任《规划》评审委员会委员。

区委副书记、区长朱国伟,区长助理胡安玉参加了评审会议。

会议由市旅游局副局长张玉涵主持,区委副书记、区长朱国伟致欢迎辞。

评审委员会专家在认真听取了北京大衍致用旅游规划设计院课题组的《规划》文本和图件展示和汇报后,逐一进行了会议评审发言。

专家评审意见认为:该《规划》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结构清晰,体例科学,图件完备,符合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和《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

旅游主题与产业目标定位准确,功能分区合理,产品设计科学,项目规划富有创意且十分详细,规划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和很强的可操作性。

采取的“4162”的技术路线、swot-p分析、旅游形象系统设计、线路营销,旅游项目黑帝城、齐鲁武当山,旅游产业中的旅游餐饮、特色旅游商品的设计以及规划体例结构富有创新性。

同时,《规划》能够依据区位特色,以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核心竞争力,为我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

评审专家还对《规划》中诸如法规依据、与周围城市衔接、非优势旅游地区如何打造度假目的地和大企业参与旅游事业等方面提出的修改意见。

最后,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本规划是一部国内同类规划中具有领先水平的区域旅游规划成果,同意通过评审。

会议结束后,区委书记杜永光会见了评审专家。

电视新闻稿篇七

人们也许记得:过去我们曾害怕市场经济发展,也曾苦于市场经济不能发展。

因为怕,不敢发展,商品就自然少了;商品少,经济发展因此缓慢,生活也就必然要苦。

苦和怕的循环,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小生产方式和小农经济思想的必然产物。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苦?为什么要怕?为什么不能从苦和怕的恶性循环中冲杀出来?首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有没有思想的解放和解放的勇气!怕市场经济,说穿,无非是怕所谓“资本主义”!其实,市场经济是没有国界的,既不姓“资”,也不姓“社”。

它在自身发展中开拓世界,也在世界竞争中选择强者。

资本主义之所以是资本主义,不是因为有了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也不是因为没有市场经济。

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是社会基本制度问题。

一个曾经在历史上走在世界前列的民族,怕市场经济,难道就不怕落后?不怕挨打?不怕被开除“球籍”? 这不能不使人沉思。

这不能不使人奋起。

历史在哪里沉思,道路就从哪里开拓。

邓小平同志庄严宣告:“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东方的宣言,中华民族面对世界与未来的一个伟大宣言。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航船,终于扬起风帆,驶出那个停泊已久的港口,又以一往无前的雄姿出现了!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牢牢地把握着舵轮,在社会的海图上,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划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航道——中国之路。

行进在这条航道上,我们是新世纪的开拓者!开拓,要有旗帜。

我们的旗帜,就是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这面旗帜,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一条从起点到目标的时代航线! 伟大的宣言必然产生伟大的行动。

伟大的行动必然开拓伟大的事业。

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第一步,用10年左右时间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创造过古代辉煌。

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镌刻在大地上永不磨灭的形象。

中国,也必定再度辉煌。

东方宣言,从此揭开一个彪炳于世界文明史册的伟大事业的新的序幕! 这是共和国的第30个冬天。

“三十而立”,预示着共和国的又一个春天,正挟着漫天风雪,从地平线上朝着自己的人民走来。

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里,共和国的最高层会议和最基层会议都在进行着同一个内容——改革。

在同一内容的不同会议上,共和国的最高领导者和普通劳动者都在关注着同一个问题——未来。

面对关于国运兴衰的抉择,党心和民心又交汇一起。

一场伟大变革的序幕就这样被拉开了!人们从这里隐隐听到的,是那滚动的春雷和澎湃的潮声。

这一方土,是令人瞩目的。

这一方人,也是永驻史册的。

这里,是第一位农民出身的皇帝的故乡。

这里,又是第一个发起联产承包的地方。

历史性的两个“第一”,从这块过去贫瘠的土地上先后生长出来,延伸着一个历史追求,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和力量! 来到这里,虽然悲怆的岁月已经远去,但从那一曲曲凤阳花鼓声里,你仍然会感受到那撼人肺腑的历史回声!用不着再去叙述那悲壮的一幕了!中国的农民无疑是现实而勇敢的。

他们知道,人有嘴,有嘴就要吃。

吃饭的问题,从来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过去曾经把他们同革命联系起来,举起了“打倒土豪”的旗帜,现在又把他们同改革联系起来,点燃了“联产承包”的星火。

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历史巧合吗? 当然,他们当时不会知进,这样“冒”,这样“闯”,就是改革!但是,他们终归看到了:“冒”和“闯”的结果,是满囤的粮食,好大的丰收。

革命,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改革,也同样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

突破,首先从农村开始。

这就是结论。

1980年9月,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纪要》指出:凡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

这是中国改革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纪要》的措词是审慎的,但随之而来的行动却是大胆的。

联产承包这一农村经济改革形式,终于被历史肯定下来。

中国大地上的股股热流,便从此汇合成不可遏止的改革大潮。

1980年3月,实行联产承包的生产队仅占全国总数的28%;同年10月上升到83%;到1981年增至92%。

时间只1年,而1年,只是历史的一瞬。

就在这一瞬之间,五色土被激活了!古老的中国农村,开始彻底地变了!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5000多公里长度,百万年历史,这就是黄河的时空。

在这个时空里,有一个叫府谷的地方。

这里以贫穷闻名,也以多英雄豪杰著称于世。

传说,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登基,紫禁城的上空突然滚过一道惊雷。

这惊雷便来自府谷。

揭杆于府谷的李自成大起义,如同烽烟不绝的历史舞台上的历次农民大起义一样,那泪的奋争,血的拼搏,追求的是永驻民族心中生生不灭的梦,一个争生存、求温饱的梦……然而,350年过去了——从明朝到清代,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府谷几多沧桑变化,仍未挣脱贫困的阴影。

当联产承包的潮汛循着黄河而上,府谷的门再一次敞开了,府谷的人又一次醒悟了,府谷这块贫瘠的土地便开始生长出亘古未有的人间奇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前石畔确确实实变了。

前村长说:“现在我们有固定资产2100万元,18个企业,总产值750多万元,人均产值15000元,人均收入已达3100元”。

那支悲怆的歌,终于被滚过田野的那一声春雷淹没了!新的时代旋律,开始回荡在古老的黄土高坡。

是啊!“只有政策好了,国家才好;国家好了,百姓才好”。

从这里,我们听到的是心的搏动,感到的是创造奇迹的力量!位于燕山脚下的遵化县,多山少地。

贫瘠的水土造就了这一方人敢为人先的气魄,也造就了这一方人改天换地的智慧和毅力。

然而,土地只有挣脱“一大二公”的束缚才会生长出丰收的希望;艰苦奋斗也只有同改革开放的政策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迸发出劳动创造世界的光辉! 过去,这里没有水;现在有了,是自来水。

过去,这里没有工业;现在有了,是乡镇企业。

过去,这里有山,是光秃秃的。

现在还有山,却是郁郁葱葱的。

一片果林,透出一片迷人的花香。

人们还依稀记得,在一个时期,一张即使简约到不标县名的中国地图,也总有一个红点标定着大寨——当年那个农业样板村落的位置。

或许是因为沉积的历史太沉重了吧。

从小岗刮起的改革之风,直到1982年才刮进这个红火过一个时期的偏僻山村。

拂去岁月的烟尘,大寨变了,大寨的人也随着改革整个地变了。

他们,正在追逐着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时代潮流。

风风雨雨。

虎头山下的这棵百年老柳,是大寨沧桑变化的历史见证。

过去,大寨人战天斗地,治沟治坡,几十年没有挖掉穷根;而今天,他们也同全国一样,在开始高扬起奔向富裕和文明的时代风采。

花了几十年,懂得一个真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值得!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劳动与土地的结合,是财富涌流的第一源泉。

联产承包,即使农民获得经营自主权,又没有让土地私有化,在劳动土地的结合上,解决了一个大的体制问题。

所以,财富之源也就被不断开拓出来。

面对群众的创举和带来大发展的事实,党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思考: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人民公社的生产关系大大超越了牛耕人锄的生产力水平。

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水平是一种束缚,超越生产力水平又何尝不也是一种束缚呢?变革人民公社体制是必然的! 当年,我们以无比热切的心情选择了人民公社。

今天,我们又勇敢地把那超越真理的一步退了回来。

因为除了真理,我们别无选择。

朴素的语言,述说的是一个历史的结论:只要我们选择真理,真理的阳光就一定会无私地照亮我们生活的田园。

1981年,全国有800万农户盖起新房,建筑面积达6亿平方米。

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亿吨,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

长生茅屋的田野,长出了林立的楼群;靠母鸡下蛋换回油盐的双手,也扛回了一件件洋里洋气的东西。

变化,仿佛在一夜之间!面对这瞬间的变化,昔日那布满菜色的'脸,而今怎能不容光焕发?昔日那干涸的心,而今又怎能不春潮激荡,涌起对明天更加美好的憧憬? 改革5年,实现温饱。

这在今天听起来是如此寻常。

但只要我们把它放在人类命运的历史天平上,我们就会感到它那海一样的丰富和山一样的重量! ——让我们的思绪上溯岁月之河。

周口店的石斧告诉你:自从土地上生存着人类,饥饿就几乎像影子一样伴随着岁月跋涉的脚步。

——让我们用双手去翻开尚未尘封的历史册页。

饱经沧桑的长者会告诉你:当年,司徒雷登断定,没有哪一个中国政府能够填饱这个饥饿民族的肚子,这个预言曾经用浓墨记载在美国政府的白皮书上。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此时此刻的另一世界。

联合国的报告还会告诉你:粮食短缺的阴影笼罩着全球5亿人口,每天有55000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但求温饱,这是几千年来人类用血与泪写下的夙愿”。

“但求温饱”,这也是几千年来农民用火与剑追求的目标。

但几千年的追求,却仿佛是一个破碎的梦。

而今天,经过一场大改革的风雨,这场梦终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实现了! 这是一次神话般的跨越!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世界为之惊叹!共和国为之激动!多少农民又为之流下了欢喜欲狂的热泪!中国有用节日表达心愿的传统。

而这一年的春节,又似乎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河南宜阳一位中年妇女,拿着一个红纸包,步行50多里,找到县委,说要给党拜个丰收年。

——预东黄泛区的一位老农,用老茧重叠的手点上香案,眼噙热泪,遥望北京,真诚地祝愿:“共产党,万年长。

” ——川西高原的农家摆上丰收喜酒。

托人捎信,要和小平好好喝上一壶。

8亿农民最虔诚的祝愿,最憨厚的情意,最淳朴的希望,都一起凝聚在这古老的礼仪上。

马克思曾经指出,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是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把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帷幕拉开了。

一幕又一幕充满勃勃生机的商品生产的活剧,就从这里导演出来。

商品经济把农民推向市场,市场又不断刺激着农民增加商品数量的欲望和投入商品生产的热情。

一大批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专业户”,如雨后春笋,顶开板结的土地“咔咔”拔节。

商品经济促进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要求生产的专业化,也要求生产的社会化。

而它们一旦被改革催生出来,就随即踩着改革的脚印,步入每一处山寨,跨进每一家门槛,改变着人,改变着村庄,也改革着那个延续得很久很久的“男耕女织”的时代。

绽开花蕾的农村商品经济之树,呼唤着科学技术——那个催动春华向秋实转化的使者!一项改革政策,就像一阵春风,催的是一朵又一朵时代的花蕾。

耕耘在五色土上的数百万科技人员,也就像蜜蜂传授花粉那样,把致富的希望播撒在时代的沃土上。

绿色田野的希望,在科学技术的投入上。

这是一个事实,农民承认了;这也是一个真理,农民接受了。

农民耕作观念的变化,预示着小农经济在中国的消失,现代农业在中国的崛起。

6年来,国家已组织20万科技大军对664个县进行科技扶贫。

90%以上的贫困农民已经解决温饱问题。

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趋势,孕育着农业发展的科技化趋势。

虽然,科技的投入起步较晚,但只要把潜力挖掘出来,在本世纪末农业产量再实现一个翻番是大有希望的。

毫无疑问,科技的投入越多,劳力的投入必然越少。

这一“多”一“少”,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迫使农民同土地的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空间。

改革把农民与土地紧紧扭在一起,似乎相对缩小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但改革的不断深化,又使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限扩大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这就是历史前进的辩证法。

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因为国家的工业化需要农村提供剩余劳动力。

但对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化的道路,决不能以牺牲农村去换取城市繁荣,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走过的那条带来社会振荡的历史老路。

怎么办?农村的改革又面临一次新的抉择。

1984年,党中央作出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依托农村发展乡镇企业的战略性决策。

离土不离乡——中央的决策是深谙中国国情的。

结果,犹如春笋拔节,仿佛在一夜之间,乡镇企业的幼芽拱出温润的五色土地。

毫无疑问,农村的改革和建设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要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坚持依靠科技和教育兴农;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而要这样,关键的一环是要深化农村改革。

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不断完善和长期稳定下来。

未来,已经孕育在今天的现实之中。

不是吗?短短几年,在联产承包的推动下,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前后出现的农业经济商品化、科技化和工业化趋势,开始绘织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前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的雏形,正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母腹中躁动。

现在,可以告慰于先人的是: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农民形象,终于在这一代开始改变含义,改变模样,也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习惯看法。

在这些时而下田,时而进厂,时而出现在游乐场的农民身上,正高扬起中国农村的未来和希望。

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也享受到了原是城市人的专利——文化夜生活。

从这里人们感觉到的,难道不正是城乡差别的逐步消失,和农民的生存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历史变化? 城市化的程度,也是人类文明的程度。

农民从这里走向城市,也从这里走向世界。

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是这样自信,这样豪迈,这样挺拔! 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心中装的是东方的一片热土,眼里看的是历史的奔涌潮头!这就是中国农民的现代风姿!这样的风姿又何尝不可以倾倒世界?几乎与中国历史一样古老的中国农业,在改革中涅,在改革中新生,在改革中聚起一股又一股对生活乃至对整个社会的推动力量。

农村在向城市进逼。

农村在向城市挑战! 城市沸腾了!经过改革洗礼的农民,走出土地,开始用那布满茧花的大手拍打厚重的城墙。

滚过田野上空的春雷,又在撞击都市的大门,期待着城市改革的回应,那一曲震撼人心的绝响!

电视新闻稿篇八

电视系列片    《中国之路》

解说词

(摘登)    人们也许记得:过去我们曾害怕市场经济发展,也曾苦于市场经济不能发展。因为怕,不敢发展,商品就自然少了;商品少,经济发展因此缓慢,生活也就必然要苦。苦和怕的循环,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小生产方式和小农经济思想的必然产物。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苦?为什么要怕?为什么不能从苦和怕的恶性循环中冲杀出来?首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有没有思想的解放和解放的勇气!怕市场经济,说穿,无非是怕所谓“资本主义”!其实,市场经济是没有国界的,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它在自身发展中开拓世界,也在世界竞争中选择强者。资本主义之所以是资本主义,不是因为有了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也不是因为没有市场经济。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是社会基本制度问题。一个曾经在历史上走在世界前列的民族,怕市场经济,难道就不怕落后?不怕挨打?不怕被开除“球籍”?    这不能不使人沉思。这不能不使人奋起。    历史在哪里沉思,道路就从哪里开拓。    邓小平同志庄严宣告:“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东方的宣言,中华民族面对世界与未来的一个伟大宣言。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航船,终于扬起风帆,驶出那个停泊已久的港口,又以一往无前的雄姿出现了!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牢牢地把握着舵轮,在社会的海图上,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划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航道——中国之路。    行进在这条航道上,我们是新世纪的开拓者!开拓,要有旗帜。我们的旗帜,就是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政策。这面旗帜,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一条从起点到目标的时代航线!    伟大的宣言必然产生伟大的行动。    伟大的行动必然开拓伟大的事业。    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第一步,用10年左右时间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创造过古代辉煌。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镌刻在大地上永不磨灭的形象。    中国,也必定再度辉煌。东方宣言,从此揭开一个彪炳于世界文明史册的伟大事业的新的序幕!    这是共和国的第30个冬天。“三十而立”,预示着共和国的又一个春天,正挟着漫天风雪,从地平线上朝着自己的人民走来。    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里,共和国的最高层会议和最基层会议都在进行着同一个内容——改革。在同一内容的不同会议上,共和国的最高领导者和普通劳动者都在关注着同一个问题——未来。面对关于国运兴衰的抉择,党心和民心又交汇一起。一场伟大变革的序幕就这样被拉开了!人们从这里隐隐听到的,是那滚动的春雷和澎湃的潮声。    这一方土,是令人瞩目的。这一方人,也是永驻史册的。这里,是第一位农民出身的皇帝的故乡。这里,又是第一个发起联产承包的地方。    历史性的两个“第一”,从这块过去贫瘠的土地上先后生长出来,延伸着一个历史追求,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和力量!    来到这里,虽然悲怆的岁月已经远去,但从那一曲曲凤阳花鼓声里,你仍然会感受到那撼人肺腑的历史回声!用不着再去叙述那悲壮的一幕了!中国的农民无疑是现实而勇敢的。    他们知道,人有嘴,有嘴就要吃。吃饭的问题,从来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过去曾经把他们同革命联系起来,举起了“打倒土豪”的旗帜,现在又把他们同改革联系起来,点燃了“联产承包”的星火。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历史巧合吗?    当然,他们当时不会知进,这样“冒”,这样“闯”,就是改革!但是,他们终归看到了:“冒”和“闯”的结果,是满囤的粮食,好大的丰收。革命,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改革,也同样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突破,首先从农村开始。这就是结论。    1980年9月,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纪要》指出:凡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    这是中国改革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纪要》的措词是审慎的,但随之而来的行动却是大胆的。联产承包这一农村经济改革形式,终于被历史肯定下来。中国大地上的股股热流,便从此汇合成不可遏止的改革大潮。1980年3月,实行联产承包的生产队仅占全国总数的28%;同年10月上升到83%;到1981年增至92%。    时间只1年,而1年,只是历史的一瞬。就在这一瞬之间,五色土被激活了!古老的中国农村,开始彻底地变了!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5000多公里长度,百万年历史,这就是黄河的时空。在这个时空里,有一个叫府谷的地方。这里以贫穷闻名,也以多英雄豪杰著称于世。传说,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登基,紫禁城的上空突然滚过一道惊雷。这惊雷便来自府谷。    揭杆于府谷的李自成大起义,如同烽烟不绝的历史舞台上的历次农民大起义一样,那泪的奋争,血的拼搏,追求的是永驻民族心中生生不灭的梦,一个争生存、求温饱的梦……然而,350年过去了——从明朝到清代,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府谷几多沧桑变化,仍未挣脱贫困的阴影。    当联产承包的潮汛循着黄河而上,府谷的门再一次敞开了,府谷的人又一次醒悟了,府谷这块贫瘠的土地便开始生长出亘古未有的人间奇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前石畔确确实实变了。前村长说:“现在我们有固定资产2100万元,18个企业,总产值750多万元,人均产值15000元,人均收入已达3100元”。那支悲怆的歌,终于被滚过田野的那一声春雷淹没了!新的时代旋律,开始回荡在古老的黄土高坡。是啊!“只有政策好了,国家才好;国家好了,百姓才好”。从这里,我们听到的是心的搏动,感到的是创造奇迹的力量!位于燕山脚下的遵化县,多山少地。贫瘠的水土造就了这一方人敢为人先的气魄,也造就了这一方人改天换地的智慧和毅力。然而,土地只有挣脱“一大二公”的束缚才会生长出丰收的希望;艰苦奋斗也只有同改革开放的政策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迸发出劳动创造世界的光辉!    过去,这里没有水;现在有了,是自来水。过去,这里没有工业;现在有了,是乡镇企业。过去,这里有山,是光秃秃的。现在还有山,却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果林,透出一片迷人的花香。    人们还依稀记得,在一个时期,一张即使简约到不标县名的中国地图,也总有一个红点标定着大寨——当年那个农业样板村落的位置。或许是因为沉积的历史太沉重了吧。从小岗刮起的改革之风,直到1982年才刮进这个红火过一个时期的偏僻山村。    拂去岁月的烟尘,大寨变了,大寨的人也随着改革整个地变了。他们,正在追逐着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时代潮流。风风雨雨。虎头山下的这棵百年老柳,是大寨沧桑变化的历史见证。过去,大寨人战天斗地,治沟治坡,几十年没有挖掉穷根;而今天,他们也同全国一样,在开始高扬起奔向富裕和文明的时代风采。花了几十年,懂得一个真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值得!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与土地的结合,是财富涌流的第一源泉。联产承包,即使农民获得经营自主权,又没有让土地私有化,在劳动土地的结合上,解决了一个大的体制问题。所以,财富之源也就被不断开拓出来。面对群众的创举和带来大发展的事实,党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思考: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人民公社的生产关系大大超越了牛耕人锄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水平是一种束缚,超越生产力水平又何尝不也是一种束缚呢?变革人民公社体制是必然的!    当年,我们以无比热切的心情选择了人民公社。今天,我们又勇敢地把那超越真理的一步退了回来。因为除了真理,我们别无选择。朴素的语言,述说的是一个历史的结论:只要我们选择真理,真理的阳光就一定会无私地照亮我们生活的田园。    1981年,全国有800万农户盖起新房,建筑面积达6亿平方米。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亿吨,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长生茅屋的田野,长出了林立的楼群;靠母鸡下蛋换回油盐的双手,也扛回了一件件洋里洋气的东西。变化,仿佛在一夜之间!面对这瞬间的变化,昔日那布满菜色的脸,而今怎能不容光焕发?昔日那干涸的心,而今又怎能不春潮激荡,涌起对明天更加美好的憧憬?    改革5年,实现温饱。这在今天听起来是如此寻常。但只要我们把它放在人类命运的历史天平上,我们就会感到它那海一样的丰富和山一样的重量!    ——让我们的思绪上溯岁月之河。周口店的石斧告诉你:自从土地上生存着人类,饥饿就几乎像影子一样伴随着岁月跋涉的脚步。    ——让我们用双手去翻开尚未尘封的历史册页。饱经沧桑的长者会告诉你:当年,司徒雷登断定,没有哪一个中国政府能够填饱这个饥饿民族的肚子,这个预言曾经用浓墨记载在美国政府的白皮书上。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此时此刻的另一世界。联合国的报告还会告诉你:粮食短缺的阴影笼罩着全球5亿人口,每天有55000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但求温饱,这是几千年来人类用血与泪写下的夙愿”。“但求温饱”,这也是几千年来农民用火与剑追求的目标。但几千年的追求,却仿佛是一个破碎的梦。而今天,经过一场大改革的风雨,这场梦终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实现了!    这是一次神话般的跨越!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世界为之惊叹!共和国为之激动!多少农民又为之流下了欢喜欲狂的热泪!中国有用节日表达心愿的传统。而这一年的春节,又似乎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河南宜阳一位中年妇女,拿着一个红纸包,步行50多里,找到县委,说要给党拜个丰收年。    ——预东黄泛区的一位老农,用老茧重叠的手点上香案,眼噙热泪,遥望北京,真诚地祝愿:“共产党,万年长。”    ——川西高原的农家摆上丰收喜酒。托人捎信,要和小平好好喝上一壶。8亿农民最虔诚的祝愿,最憨厚的情意,最淳朴的希望,都一起凝聚在这古老的礼仪上。    马克思曾经指出,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是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把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帷幕拉开了。一幕又一幕充满勃勃生机的商品生产的活剧,就从这里导演出来。    商品经济把农民推向市场,市场又不断刺激着农民增加商品数量的欲望和投入商品生产的热情。一大批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专业户”,如雨后春笋,顶开板结的土地“咔咔”拔节。    商品经济促进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要求生产的专业化,也要求生产的社会化。而它们一旦被改革催生出来,就随即踩着改革的脚印,步入每一处山寨,跨进每一家门槛,改变着人,改变着村庄,也改革着那个延续得很久很久的“男耕女织”的时代。    绽开花蕾的农村商品经济之树,呼唤着科学技术——那个催动春华向秋实转化的使者!一项改革政策,就像一阵春风,催的是一朵又一朵时代的花蕾。耕耘在五色土上的数百万科技人员,也就像蜜蜂传授花粉那样,把致富的希望播撒在时代的沃土上。绿色田野的希望,在科学技术的投入上。这是一个事实,农民承认了;这也是一个真理,农民接受了。农民耕作观念的变化,预示着小农经济在中国的消失,现代农业在中国的崛起。    6年来,国家已组织20万科技大军对664个县进行科技扶贫。90%以上的贫困农民已经解决温饱问题。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趋势,孕育着农业发展的科技化趋势。虽然,科技的投入起步较晚,但只要把潜力挖掘出来,在本世纪末农业产量再实现一个翻番是大有希望的。    毫无疑问,科技的投入越多,劳力的投入必然越少。这一“多”一“少”,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迫使农民同土地的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土地是农民的生存空间。改革把农民与土地紧紧扭在一起,似乎相对缩小了他们的生存空间。但改革的不断深化,又使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限扩大了他们的生存空间。这就是历史前进的辩证法。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因为国家的工业化需要农村提供剩余劳动力。但对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化的道路,决不能以牺牲农村去换取城市繁荣,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走过的那条带来社会振荡的历史老路。怎么办?农村的改革又面临一次新的抉择。    1984年,党中央作出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依托农村发展乡镇企业的战略性决策。离土不离乡——中央的决策是深谙中国国情的。结果,犹如春笋拔节,仿佛在一夜之间,乡镇企业的幼芽拱出温润的五色土地。毫无疑问,农村的改革和建设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要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坚持依靠科技和教育兴农;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而要这样,关键的一环是要深化农村改革。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不断完善和长期稳定下来。    未来,已经孕育在今天的现实之中。不是吗?短短几年,在联产承包的推动下,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前后出现的农业经济商品化、科技化和工业化趋势,开始绘织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前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的雏形,正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母腹中躁动。    现在,可以告慰于先人的是: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农民形象,终于在这一代开始改变含义,改变模样,也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习惯看法。在这些时而下田,时而进厂,时而出现在游乐场的农民身上,正高扬起中国农村的未来和希望。    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也享受到了原是城市人的专利——文化夜生活。从这里人们感觉到的,难道不正是城乡差别的逐步消失,和农民的生存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历史变化?    城市化的程度,也是人类文明的程度。农民从这里走向城市,也从这里走向世界。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是这样自信,这样豪迈,这样挺拔!    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心中装的是东方的一片热土,眼里看的是历史的奔涌潮头!这就是中国农民的现代风姿!这样的风姿又何尝不可以倾倒世界?几乎与中国历史一样古老的中国农业,在改革中涅,在改革中新生,在改革中聚起一股又一股对生活乃至对整个社会的推动力量。    农村在向城市进逼。    农村在向城市挑战!    城市沸腾了!经过改革洗礼的农民,走出土地,开始用那布满茧花的大手拍打厚重的城墙。滚过田野上空的春雷,又在撞击都市的大门,期待着城市改革的回应,那一曲震撼人心的绝响!

电视新闻稿篇九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叙述新闻事实,供播音员诵读的文字稿。

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音画兼备的电视新闻。

所以,电视新闻稿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

然而,近几年电视新闻稿却出现诸多值得大家深思的些问题。

词藻华丽实功虚做

以最通俗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使受众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应该是电视新闻人不懈的追求。

但有的稿件却刻意堆砌华丽词藻,稿件看似文采斐然,但和画面结合起来却如画蛇添足。

如某电视台播出新闻《新年第一天:××山雪淞醉游人》,文稿如下:

“雪后的××山处处银光闪烁,山峰林海变成了雪淞世界,万仞白峰,苍穹更显高远。串串雪挂沿树枝或树梢蜿蜒伸展,有的像银龙飞舞,有的似珍珠翡翠,晶莹剔透。簇簇松针宛如玉菊绽放,莲花盛开。”

这样的描述看似华丽诱人,但配在丰富多彩的电视画面上就显得多余。

而且,比喻和描述性语句并不是电视新闻的语言,颇有卖弄文采之嫌。

形似报告缺乏活力

电视新闻稿本应采用与画面匹配互补的语言来说明和阐释新闻事实,语言应追求新鲜灵活,尽量减少抽象、笼统、概括。

而有些报道却形似报告,毫无鲜活灵气。

如某电视台播出一篇关于农村新型实用人才建设的新闻,文字表述如下:

“……为使新型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市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仅2006年就投入800多万元,先后组织实施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百千万’工程,选拔市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100名、乡镇级1086名,培训农村党员干部8000多人次,4560名农民技术员获得农民技术职称或绿色证书。……”

这简直就是一篇工作汇报。

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字指标完全湮灭了观众解读新闻的乐趣。

思维混乱漫无边际

电视新闻稿在结构上应该具备三个特点,即主题明确,构思新颖,层次分明。

但《××市30万群众告别吃水难》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现场主持:观众朋友,这里是××市饮用安全水工程的奠基现场,……年底工程完工后,这个市又将有30多万氟区群众用上安全水。……”如此阐述,将一件进行状态中的事件改写成完成状态,如果记者不是有意混淆事实,那就说明该记者的思维混乱,说理不清。

表里不一声东击西

有些稿子声画两张皮,而有些则是表里不一,甚至连题目和内容都难作到一致。

如《××成为第一个用电量过100亿千瓦时的革命老区》,从题目看,稿件要反映的是老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用电量的增加,但文稿子却是另一回事:

“今年以来,××供电公司坚持活跃经营机制,加大投资力度,全年电网建设总投资14亿元,增加主变容量105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00公里,全面开展标准用电村建设,完成145个标准用电村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市电网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为××市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动力保障。”

稿子全没说到点子上,像是供电公司的一个年终总结。

夸大事实信口开河

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不切实际,既是工作态度的问题,又是一个职业道德的问题。

而在一些电视新闻记者的稿件中,对事实不负责任的夸张,缺乏依据的夸大等并不少见。

另外,在一些稿件中记者不加调查,不动脑筋,随意对某一个工程、某一项成果冠之以“亚洲最大”、“中国第一”、“全省之首”等头衔,没有把精力放在新闻事实本身的特征上,而是在表象上做文章,而且消息来源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这些都是要不得的。

不明就里采访肤浅

有一篇反映小学生义卖献爱心的稿子: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小朋友又成交了一笔对她来说不小的买卖。

记者:你都卖了些什么东西?

×××:我卖了一些吃麦当劳赠的玩具,还有家长帮我画的画,还有日历,还有一些小玩具等,然后,我想把它卖了钱捐助那些贫困的人。

……小学生们的推销能力还真不错,不到三个小时,摊上琳琅满目的小人书、玩具、文具已所剩无几。

他们把义卖所得的钱全放进了“爱心箱”。

经合计,此次活动义卖得款共3000多元。

这篇稿子从立意上来讲没任何问题,由于采用了现场声整体上也比较鲜活生动,但有一个关键因素记者没有交代,这些旧玩具被谁买走了?稿件里面没有交代,这样处理稿件难免会让受众对此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在记者发现这一问题时,活动已经结束,稿件留下很大的遗憾。

由于前期采访的不用心造成的缺陷靠后期是无法弥补的。

缺乏关爱追求噱头

有一篇报道一起连环车祸造成人员伤亡的稿子:

“……您瞧这个主还没爬出来,后面又来了一辆,只听‘咣’的一声,两辆车亲一块了,这边还没反应过来呢,紧跟后面的又一个伙计一头撞了上来……真是一场惊险刺激的汽车大冲撞啊!”

由于采用了调侃的语言风格,把一场人命关天的悲剧事件,变成了冷眼旁观、幸灾乐祸、缺乏关爱的笑料,明显反映出对生命的不尊重。

照抄术语愚弄观众

有一篇题目为《山东信息公共平台》的稿子开头就是:

“氧化铬催化剂制备是××集团绿色环保制冷剂 134a的核心技术,从氯化铬制备的氧化铬系列催化剂,结晶度很低,催化性能有一定波动,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搞清楚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关键因素,一度影响了绿色环保制冷剂134a的生产能力……”一系列专有名词陈述下来,观众对电视台所报道的内容依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因而,作为记者和编辑人员应该认真领悟电视新闻稿件要传达的.新闻事实的内涵,更准确、更通俗地加以表述,使电视新闻稿更好地服务于画面。

电视新闻文字稿件与电视画面就像人的两只手。

同等重要。

要做出一件好的新闻作品,除了注重电视画面的拍摄,更要注重文字稿件的处理。

电视新闻文字稿应具备以下特点:1、明确实在.听觉鲜明。

要提供鲜明的视听形象。

使新闻事物实在化、具体化、形象化、立体化。

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和编辑在采摄编写工作时。

尽量减少抽象、笼统、概括性的语言文字。

多采用形象鲜明与画面匹配或逻辑性强的语言。

表达、说明、阐释新闻事实.力求多用新闻事实说话.多用写实性文字。

2、注重细节描写。

要尽量采用具体生动活泼的细节来说明新闻事实,加深观众的视听印象。

3、取材精练,篇幅短小。

首先要多搞一些“小口子”新闻。

一条新闻只集中写一个问题或一个侧面,突破口。

就容易写得集中.写得深刻,并且能够缩短报道篇幅。

再者,要精选事实,用最能反映主题思想本质的事实即。

新闻核心来说明观点。

具体到电视新闻写作。

无论是倒金宇塔结构、螺旋式结构、金字塔结构还是散文式结构,在语言安排和文稿写作上,都必须注重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等几个方面协调划一。

整体操作。

(一)一条电视新闻能否引起观众的兴趣,能否以新鲜的,强烈的,集中的内涵刺激观众涣散的注意心态,变无意注意为有意关注。

饱含信息要旨的导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写导语最重要的原则是把观众最感兴趣的东西和记者最需要告诉观众的东西写在导语中。

这样的导语就像“吸铁石”一样吸引着观众不得不看下去。

具有吸引力的导语。

就是一个好的导语。

如何把导语写好,国内外新闻学专家教授和新闻工作者已经归纳出了规律性的准则o l.开门见山烘托出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2.简明扼要。

中心突出。

导语要写得言简意赅,要选择最精彩、最重要的细节.突出一、二个新闻事实,不要罗列过多新闻事实,不能面面俱到。

3.讲求新意。

写出特点。

导语最忌老套,要力求新颖独到有特色。

4.具体形象,生动活泼。

要体现电视新闻导语声画并茂、视听兼备的优势,包括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出图像、念文稿、出镜导播和现场采访。

总之,导语不管怎样写作,最终目的是吸引观众往下看或听。

应不拘一格.变化多样。

(二)电视新闻的主体是导语之后的承接部分,围绕导语提出的问题全面展开,用有说服力的材料,阐述和说明全篇的中心意思。

要求紧承导语,讲清导语中提到的观点和问题。

语言文字以及其它材料安排要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表述简练。

这就要认真消化新闻材料,提出观点。

并根据表达新闻主题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新闻规律和逻辑顺序有条不紊、错落有致地写作出来。

(三)新闻背景资料的运用。

电视新闻背景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的说明.对新闻事件发生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的解释,在写作上占有重要比例和地位,需要花大力气去研究突破。

电视新闻报道在于把新闻事件的不凡之点、独特之处揭示出来,这得依靠背景材料的交待。

电视新闻背景材料可以按直接带进、穿插交叉等方式交待出来。

(四)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做好同期声。

同期声作为电视新闻再现社会生活的重要表现符号之一。

增加了电视新闻的可信度和现场感。

增添了电视新闻的独特魅力。

因此,电视新闻要注重同期声的运用,进一步解决目前大量电视新闻存在的有影无声、声画错位、音效粗糙等问题。

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感和可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好同期声应注意以下三点:一要言之有物。

避免空泛表态。

要尽量围绕主题,有实质性的内容,回答观众急需知道的问题。

二是被采访对象的谈话要符合其身份。

要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通过他们的谈话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

三要抓住重点。

简明扼要。

把最能表现主题.最能说明问题的内容让被采访对象说出来。

这样的同期声就有权威性,更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一条好的电视新闻,不仅应该有一个好的导语,而且应该有一个俏皮的结尾。

这样。

才能使电视新闻在形式上更加突出全面,使电视新闻主题得到进一步提示和深化,增强感染力。

引起观众共鸣与思索。

电视新闻的结尾部分应该有实实在在的内容。

杜绝空泛议论;要紧扣主题,深化新闻事实,升华新闻核心;应当自然贴切。

水到渠成,切忌仓促唐突、生硬跑题、公式化、概念化。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76503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