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读后感(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0 15:13:03
颜氏家训读后感(大全10篇)
时间:2023-10-20 15:13:03     小编:念青松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颜氏家训读后感篇一

《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颜氏家训》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自其诞生之日,就受到世人推崇,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颜氏家训》说:“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时代,是自媒体时代,是创新的时代,也是欲望奔腾的时代。

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横行,投机与取巧的聪明人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人在欲望之中飘荡无依,找不到立身处世的原则,找不到回归心灵家园的路。颜先生教人立身处世的原则如同当头棒喝,给失途之人以指引。

从三聚氰胺奶粉及屡禁不止的瘦肉精、地沟油,到各种各样应用在考场里的作弊设备乃至高科技产品,再到贪污了惊天巨款的官员……失途之人的身影活跃在社会的每一处。

诗人杜荀鹤说:“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失途之人虽多,而你只要做好你自己,当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太阳离你很近,月亮离你很近,星星和流莹都发着光,簇拥着你前行。而你,只需静心轻嗅山间野茉莉的芬芳,聆听蝴蝶的轻吟浅唱,静心,然后做最好的自己。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篇》中曾说:“光阴可惜,譬诸逝水。”时光易逝,人的一生命何尝不似流水,川流不息,不舍昼夜。不同的是自己的耕耘者,这一生的光阴我们可以用双手紧握,使之盛放。

我不去羡慕郑亚旗幼年辍学、自学成才;我不因马克・扎克伯格离校建脸谱网大获成功而盲目效仿;我不因李娜网球场上的英姿而弃学从体;我不因夏达漫画纵横画坛而决意学画。他人的成功因时因地而宜,我有自己的轨迹。

“夜觉晓非,今悔昨失。”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并且知道犯错后不思悔改,反而一味地对错误加以延伸。因为根本就没有一种积极的态度,敷衍了事,搪塞推之,找种种借口推脱责任、洗刷罪名,这样的人最终只会自食其果!

过去教会我认清航向,现在要求我笔直向前,不因他物改变人生方向,让这贵如春雨的青春蹉跎下去。

纠正错误的能力使一个人成就自己的伟大能力。有错就改,才是我们的明智之举。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底蕴深厚,是华夏民族不断发展强大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国学经典即是其中的代表。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新世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承和发展,是中国梦的再一次诠释,也是中国发展的方法论和发展的目的。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懂得阅读国学经典,欣赏国学经典,并传承和弘扬国学经典,更要将国学经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做一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的践行者。

颜氏家训读后感篇二

走进书店,各式教育成果的展示让人眼花缭乱,哈佛女孩,剑桥男孩,北大才子,清华状元等等,感觉身处一个英才倍出的时代!相信大多家长会生出这样的想法:若是自己的孩子也位其中,那有多好!但在看过了这些热门图书之后,翻翻书几上静放了许久的《颜氏家训》,顿觉古往今来,教育之法,一以贯之,且忌急功近利!

教育之先,以仁为本,不仁不义,纵有满腹经纶,也为人所不齿,!而今,总有许多父母在提及自己的孩子时,伤心落泪,孩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骄横放肆!究其原因,正如颜氏所言,在孩子幼儿时期"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此有爱而无教也!

养而不教,禽犊之爱!小孩子要吃什么,要做什么都从心所欲,该训斥的时候反而夸奖,该责罚的时候反而欢笑,待到长大,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再怒不可遏地去打骂教育,只会增加孩子的叛逆与怨恨!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商场,公园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一旦愿望得不到及时满足,便大喊大叫,撒泼打滚,弄得家长狼狈不堪!这都是从小养就的毛病!因为大人总是交枪投降!日积月累,若孩子日益膨胀的物欲得不到有效控制,即如洪水猛兽,家就成了银行,父母就成了奴婢,恶语相向,拳脚相加,甚至弑父杀母的都大有人在!这是难道仅是孩子的过错吗?所以,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宠物,吃好喝好穿好就行了!施以教化,才能尽享天伦。

颜氏家训读后感篇三

一书洞明世事沧桑,遗训尽显人情冷暖。

这是我读《颜氏家训》的感慨。

《颜氏家训》是北齐颜之推所作。颜之推出身望族,生于乱世,长于戎马,历经坎坷,社会的动乱和屡屡劫后余生让他洞明世事,明白使自己家族趋利避害,继续绵延的.真谛,这也是他作此书的目的。在今天我们读来,不仅要崇德尊贤、勤奋求知,更应反思自身,正自身,正家风,培养孩子优良的操行。

《颜氏家训》这本书总共二十篇,其有关教育思想的论述主要集中在《教子》,《治家》,《慕贤》,《勉学》,《音辞》,《杂艺》等篇章。我最为欣赏的是《教子》篇,颜之推的每句话如醍醐灌顶,对我起到警醒作用。

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处理好教育和爱护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是有害的。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确的立场,首先要重视品德教育。坐而有姿,站而有样,对孩子我们从小就要严格,养成教育不可或缺。现在教子有人强调尊重孩子天性,其实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就是溺爱。而颜氏教子刚柔相济,值得我们学习。颜氏认为,父母威严而又慈爱,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加教育,只是一味溺爱,总是任其为所欲为,该告诫阻止的反而夸奖鼓励,该斥责的反而和颜悦色。孩子长大懂事以后,就会认为理应如此。若一味顺从孩子,孩子骄横傲慢的习性已经养成,才想到要去管束制约,为时已晚。这一点是每一个家长要考虑重视的。家庭教育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颜氏家训》清晰地对家庭教育提出了很多良好的观点,我们可以借鉴。

慕贤篇云:“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不嫉妒但学习,吾日三省吾身,不嘲笑不如自己的人,不嫉妒优于自己的人,在顺境和逆境中都保持一颗淡定自得的心足已。

为人处事当如是。

颜之推谆谆教导,学习不可一日放松,所以人生在世,终究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但学习要保持独立性,不要死读书。“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意思是凡采纳一个建议、办理一件事情,这就是得到别人的帮助,应该表明,不该窃取他人成果,当成自己的功劳。做人要有自主性,不能被他人左右,失去主见,正如尽信书不如无书一样。

反观现实,高官巨富有之,但能快乐淡定的有几人?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颜氏家训》这部书洞明世事,对人性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能触动人的心灵。我深有感触,就对个人的影响来说,颜氏家训让读者找到心灵的归宿。

颜氏家训读后感篇四

夜读颜氏家训,其中之“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意思人人都对传闻的东西、对远处的东西看重,而轻贱身边的事物。其实客观比较一下,远处的尚不如身边的亲眼见到的.。今日社会之蔽正是利用了人的这一弱点。譬如考核干部不考察他的亲近朋友,而是莫名其妙地在网上看大家对他的反映,或者通过民主投票问他的为人,其实最了解他的应是他的父母、子女、妻子、兄弟、朋友与邻居,然而最了解的人却没有更重要的发言权,与陌生人一样,而陌生人也只是听闻媒体,被媒体左右,为什么今日媒体宣传的正人君子往往时间一长又成了坏人恶人,原因正在此。

再如,听其名不看其实。现代社会造名甚嚣尘上,造名之法下外乎制定标准,评价等级或者排名次,时日久了名即实,实即名。其实不然,某一标准是从某一角度进行标准制定的,按此标准衡量只是一种角度;即使如此名与实仍然不吻合。诺贝尔奖获得者难道是这个社会的最高成就吗?其获奖者只是在这一选拔标准下之最髙者,若以另一标准则必是另外一匹人,这其中的操控因素尚未计其列。

高校排名更是怪像,此中之学术标准、打分标准,更是被学术利益所操作。然而这些排名时间久了,在人们头脑中就形成理念,总认为哈佛剑桥好,如此西人通过教育而控制了文化之导向。因为好从而人民趋之若鹜,将优势资源集中于它,它真的越发具足了优势。北大清华若此,不是清华北大真能培养人才,而是北大清华名气大,如阳澄湖,所有的大闸蠏要在此泡一泡,沾沾名而已。

前几日回家,很多人托我进西安高新一中、交大附、西工大附等,对此我深表担心。我对他们讲,名校最初是造出来的,某一年也许考试成绩好了一些,但并不能说明它每一年都好,如果此校借题发挥大肆宣传,造名校之声誉就会发生乘数作用,集中好学生,从而垄断优势资源;分析之后我建议选择历史悠久的,环境偏僻的,学校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离家近的,名次虽不在前列但也不落在后面的,比如长安一中等学校并不比西工大附、交大附等差,而且学生来源广朴实,接地气,空气好,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如果一个学校年年排在第一,一定是造出来的。试想一个好学生每次要保持第一,牺牲的是全面发展,为考高份而牺牲了更多方面的发展,借用西方经济学的名词,边际成本太高,意思是当你考试成绩保持八十分以上,你很轻松,有足够时间进行体育活动以及人事交际等,但你若每次都要保持九十分甚至前几名,你会用所有的时间去学习,你所得到是名次,失去的是全面发展。

珍惜我们周围的名校,不要被媒体所误,被名次所误。珍惜我们周围熟悉的忠信者,孔子之伟大在鲁国也被排除在外,耶稣之圣在其熟悉的故乡,也不过就是铁匠之子。

颜氏家训读后感篇五

书是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也是我们拥抱崭新时代的见证。新年我读了《颜氏家训》这本书,作者是颜之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诗人、文学家。他的传世之作有《颜氏家训》、《还冤志》等。《颜氏家训》共20篇,范围很广泛,是以儒家的思想教育子弟的。

其中,我最喜欢的还要数第六篇《风操》了。因为这一篇是讲关于礼仪的,有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规矩在包含在里面,提醒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其中,有一段话“兄弟之子已孤,与他人言,对孤者前,呼为兄子弟子,颇为不忍,北土人多呼为侄”意思是说兄弟的儿子死了父亲,你与别人谈话时,当了他们的面,称他们为兄之子或弟之子,颇不忍心,北方人大多数称他们为“侄”。从这段话中我学习到了,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礼貌对人,讲话做事要能考虑对方的感受。

在世界文明的长河里,我们是现代文明的使者。真正的礼仪不是虚情假意,而是真情流露。高雅的气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懂得了好多礼仪,做一个尊礼明仪的使者。

颜氏家训读后感篇六

《颜氏家训》是一本家训类教育书籍。经过颜家后人再三翻刻,因此也成了家训类教育书籍中流传最广的.家训之一。

它成书于隋文帝杨坚时期。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即《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内容广泛涉及儒学、佛学、道家、玄学、史学、文学、音韵、训诂、风俗习惯以及当时各地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中也有许多意义积极的见解。如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各种技艺和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对南朝士大夫虚浮柔弱之风进行了深切的揭露和批判。书中还对南北朝社会风气、习俗经常提出批评,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其中《文章》篇专谈文学问题,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归心》篇宣传佛教思想,这也说明颜之推思想的复杂性。

《书证》、《音辞》两篇讲古书训诂、音韵问题,表现出作者在这方面造诣很深。有人便据这《归心》、《书证》、《音辞》等篇将《颜氏家训》归入杂家。《颜氏家训》,使该家族出了许多人材。颜家十几代人都极为富贵荣耀,担当朝廷要职,这与颜氏家学熏陶是分不开的。颜氏族人在世所得家产最终往往散放社会,只留给后辈这本祖训,并训谕后人谨遵不违,这才有了颜家十几代兴旺。这些事实印证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家族生存竞争的重要意义。现代暴发户总是昙花一现。某市曾于九十年代评出“十大青年企业家”,当年他们是何其风光,却没有几个想到禀祖训,立家规,塑造家学文化。

到今天,才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十大青年企业家”只剩下寥寥无几。其他人要么犯案进了监狱,要么难以支撑而宣布破产,更何以谈三代富贵?与古人相比,差异实在太大。

颜氏家训读后感篇七

其实早就听说《颜氏家训》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了,可是一直没时间去读,这次有这样好的机会学校推荐我们看这本书。我翻开了这本经典的教育名著。读完《颜氏家训》后,有很多的收获和感悟,发现其中的很多理论和思想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初看《颜氏家训》的大概,发现其共有七卷,二十篇。卷第一,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共六篇;卷第二,风操、慕贤共两篇;卷第三,勉学共一篇;卷第四,文章、名实、涉务共三篇;卷第五,省事、止足、诚兵、卷生、归心共五篇;卷第六,书证共一篇;卷第七,音辞、杂艺、终制共三篇。我认为,其中,教育思想最为集中的是“教子”、“勉学”、“涉务”三篇。

1、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2、论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

3、论士大夫教育。

4、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颜氏家训》是一部思想混杂、瑕瑜互见的教育著作。直开后世“家训”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这样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蕴的作品,不失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一种,它在家庭伦理、道德修养方面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对我们青少年,尤其具有非常深刻的指导作用。

颜氏家训读后感篇八

引发我阅读《颜氏家训》,是20xx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不久,又在网上看到习近平与夫人及女儿,用手推车推着父亲游转公园的照片,其间透露了传承“勤俭持家,清清白白做人”的习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北齐教育家颜之推编著的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宏大的家训著作。其中“教子篇”更让人深深难忘:“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意即:我见到世上对孩子不讲教育只有慈爱的人,常常不以为然。要吃什么,干什么,放纵孩子,不加管教,应该训诫的反而夸奖,应该训斥的反而欢笑,直到孩子懂事时,还视之当然。直到孩子骄傲怠慢已成习惯时,才去制止,纵使把孩子鞭打得要死也树立不起威信,愤怒得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等到孩子长大,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这段家教、家训折射出一个哲理: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就是天性,习惯成自然。家教、家训是告诫子孙后代的言行规范,也是经典国学。如今全社会倡导教教、家训、家风的传统教育,意在传承一种道德力量。

颜氏家训读后感篇九

《颜氏家训》为颜之推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颜之推,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播迁南北,历经坎坷,在经历过太多事情之后明白了要使自己的家族避免受到伤害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所以继续绵延造福子孙便成了他的责任,这也是他作此书的目的。此书七卷,共二十篇,其内容涉及范围广,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不仅起着训教子孙后代的作用,而对我们现代仍有很大的影响。

颜之推著写这本书时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所以他在写这本书时把自己在当时的所见所闻及自己的见解、借鉴全部都体现在此书中,从而使得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囊括的内容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家庭伦理教育,包括《教子》、《兄弟》、《后娶》、《治家》四篇。这一部分主要侧重于讲述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义务和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强调了教育子弟、尊老爱幼、和睦家庭的重要。二是品德智能教育,包括《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四篇。主要讲述如何培养和造就子弟成才的问题如培养优良的操行、崇德尊贤、勤奋求知、提高本领、树立良好的文风等。三是思想方法教育,包括《名实》、《涉物》、《省事》、《止足》四篇。目的在于培养子弟观察、认识与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如名与实的关系:怎样取得美好的声誉,人生的意义和如何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博”与“专”的关系:个人的发展应当有所侧重,不要放纵欲望和贪心不足等。四是养生教育,包括《诫兵》、《养生》两篇,目的在于教育子弟不要依靠卖弄勇力与利用战争来取得显达,应当首先保全生命,摄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但也同时指出生命不可不惜,也不可不当惜而惜,为冒险贪得而丧生,不应该;为忠孝仁义而牺牲是值得的。五是知识教育,包括《书证》、《音辞》、《杂艺》三篇。介绍了古籍文字考据知识、音韵知识和文人涉及的各项杂艺知识。对各项杂艺并根据实用价值分别提出了不同要求。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教子篇》中说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应在母胎时就对婴儿进行胎教,再者就是在孩子懂得识人脸色时进行教导训诫,父母既要有威严又要有慈爱,孩子自然就会尊敬有孝行了。要会教,教好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是需要父母同心协力,奖罚结合可以使得家庭教育更加有成效。而在品德智能教育中的《勉学篇》中说到,连帝王都不能不学习更何况普通人呢,士大夫的子弟没有不受教育的,但是有些人却在谋一官半职之后不再学习,就这样碌碌无为浪费自己的生命,颜之推推崇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学习,因为在幼小时期,精神专一,长成以后,思虑分散,不便于学习,所以学习要趁早,而且要终身学习,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以读书为主,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对南朝士大夫虚浮柔弱之风进行了深切的揭露和批判,对南北朝社会风气、习俗经常提出批评,这些在颜之推的书中都能深刻体现。

现今我们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我们常听到别人对孩子一种评价语:“没家教”或“家教好”。指的是孩子有没有教养、风度、气质,也就是他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高雅。人们普遍都认为,“教养、风度、气质”等不只是先生老师教育的结果,更主要是家庭父母熏陶训练的结果。一个人走路的姿势,说话的方式,动作举止都是体现着他的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有些东西是内在的,是不能伪装出来的。当然在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具体要求,而如果能够从小得到“规行矩步,安辞定色”的。训练,也许代表着他的家庭教育比较成功,能够从小事做好规范。在《三字经》中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不仅成就了孩子,同时也成就了家长乃至整个家族的声誉。还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如同一张白纸,没有善恶美丑真假的概念,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的。所以,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关键点,能够决定者孩子以后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颜氏家训》也告诫我们后人要重视家庭教育。

虽说《颜氏家训》对我们后现代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它,这是颜之推所作,所以其中带有很多他个人的观点,也就是存在唯心主义的因素,我们不能够全盘的继承或者全盘的否定。在现今的科学技术时代,我们要懂得辩证真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对我们现代有意义的一部分,去除一些不切实际的做法,消除《治家篇》中对妇女的轻视,批判的继承以达到传承我们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

总的说来,《颜氏家训》是一部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从中我知道了家庭教育的重要,重视早期教育,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性等等不论什么方面都要严格要求,不仅是父母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这一本书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财富,是我们对人生的思考,所以我们对待有意义的古籍要精读,读懂其中的含义,这会使我们受益良多。但是辩证的看待也很重要,不要盲目追寻,要换位思考,去挖掘其中的深刻内涵,传承经典文化。

颜氏家训读后感篇十

这个星期天,我读了《颜氏家训》。顿觉古往今来,教育之法,一以贯之,忌急功近利。教育之先,应以仁为本。不仁不义,纵有满腹经纶,也为人所不齿!而今,总有许多孩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骄横放肆,究其原因,正如颜氏所言,在孩子幼儿时期“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此有爱而无教也!

养而不教,禽犊之爱!小孩子要吃什么、要做什么都从心所欲,该训斥的时候反而夸奖,该责罚的时候反而欢笑,待到长大,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再怒不可遏地去打骂教育,只会增加孩子的叛逆与怨恨。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商场,公园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一旦愿望得不到及时满足,便大喊大叫、撒泼打滚,弄得家长狼狈不堪,这都是从小养就的毛病。因为大人总是缴枪投降。日积月累,若孩子日益膨胀的物欲得不到有效控制,即如洪水猛兽,家就成了银行,父母就成了奴婢,恶语相向、拳脚相加,甚至弑父杀母的都大有人在。这难道仅是孩子的过错吗?所以,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宠物,吃好喝好穿好就行了。施以教化,才能尽享天伦!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78931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