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篇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劳动一直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过分析劳动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揭示了商品价值实质的来源和生成过程。在我对劳动价值的学习和思考中,我深刻体会到劳动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劳动价值对于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段:理解劳动价值的内涵与作用
劳动价值是相对于商品价值而言的,是劳动者通过付出劳动力而产生的价值。劳动价值的核心观点是,商品价值取决于劳动时间的多少。换言之,劳动者付出的努力和时间越多,创造的价值就越大。这一理论贯穿于商品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全过程,形成了价值规律。通过劳动价值理论,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每一个劳动者的付出对于经济的贡献,为合理分配资源、调整社会经济结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段:发掘劳动价值的实践表现
劳动价值不仅限于物质层面,还可以表现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创造性劳动中。例如,知识产业中的创意工作者、科学研究中的科学家、教育领域中的教师等,他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思想、文化、知识创新上。这些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为社会带来了新的知识、技术和思想,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知识劳动的重要性,这既反映了社会生产力裂变的进步,也印证了劳动价值的多元化。
第三段: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性
劳动是人类生活的根本需要,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方式。弘扬劳动精神可以激发每个人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富强。劳动的过程中,人们不仅通过劳动获得物质上的满足,还能够塑造性格、提升素质。劳动价值的传播可以激发更多人关注劳动者的权益和尊严,推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作为个体,我们应该积极投身劳动,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第四段:深化劳动价值发展的意义和路径
深化劳动价值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劳动价值教育,让每个人都认识到劳动价值的重要性,形成珍惜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社会氛围。其次,我们需要完善劳动价值的评价体系,从多维度、多角度对劳动者的贡献和付出进行公正评价。最后,我们还应该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完善劳动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第五段:劳动价值心得与展望
在学习和思考劳动价值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劳动是社会进步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劳动者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尽职尽责,珍视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只有在每个人都认可劳动价值、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社会才能实现公平正义,经济才能健康稳定发展。未来,我将继续加强对劳动价值的学习和思考,并积极参与劳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劳动价值是一种基本的经济理论,它揭示了商品价值的本质和生成过程,是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石之一。通过发掘劳动价值的内涵与实践表现,我们能够更加具体地理解劳动的作用和意义。劳动者通过付出努力和时间创造价值,劳动价值的发展需要弘扬劳动精神、完善评价体系和保护劳动者权益。作为个体,我们应该通过积极工作和投身劳动,为实现社会进步和个人价值作出贡献。
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篇二
第一段:引言(150字)
劳动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劳动中对价值的认同和追求,是一种价值取向的指导原则。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深刻体会到劳动价值观的重要性,它不仅使我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还助推了我的个人发展,同时也使我意识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劳动。
第二段:对劳动的认同和热爱(250字)
劳动对我而言并不仅仅是为了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在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把工作做好,主动付出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不仅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还能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对于每一份工作,我都认真对待,不论大小,都全力以赴。因为我相信,只有在努力工作中,才能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第三段:劳动价值观对自我发展的推动(300字)
劳动价值观激发了我追求卓越的动力。在日常工作中,我主动学习新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也善于团队合作,注重沟通和协作,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贡献,从而推动整个团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劳动价值观不仅帮助我对自己的定位和目标更加明确,也使我更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第四段:劳动价值观对社会进步的作用(300字)
劳动价值观不仅对个人的成长有益,对于社会进步也起到关键作用。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的社会能够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的繁荣。而如果每个人的劳动意识不强,只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社会就难以进步。所以,培养和弘扬劳动价值观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每一个人都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时候,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与进步。
第五段:总结(200字)
通过对劳动价值观的体会和理解,我深刻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并明白了劳动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之间的紧密联系。劳动价值观激发了我追求卓越的动力,让我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挑战。未来,我将继续坚持劳动价值观,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并尽自己的努力去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篇三
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决定产品和收入的分配在有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我们必须避开的第二大理论误区是: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看作是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为了给“按要素分配”的主张找理论根据,为个人获得非劳动收入辩护,而极力宣扬“资本、土地也参加生产、也创造价值”。这里说的“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产品和收入的一种分配制度,它使每个人都依据归其所有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和土地等非劳动生产要素得到个人收入。
其实,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是他主张在社会主义下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把劳动价值论当成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这是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误解,是把马克思当成了一个浅薄的“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强调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决定产品和收入的分配,连主张非劳动收入合理性的萨伊等人实际上也不能否认这一观点。
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论体系本身就说明,他的劳动价值论根本就没有否认资本主义所有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的现实。相反地,整部《资本论》恰恰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个人如何能获得利润和地租这样的非劳动收入。在《资本论》最后部分里,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劳动力、资本、土地的所有者分别得到工资、利润和地租这3种收入(注:《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00-1001页,第296页。)。这是极鲜明的一幅“按要素分配”的图景。也只有在资本所有者必须得到利润这种非劳动的个人收入的条件下,而且是在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本身就体现了“按要素分配收入,资本家得到利润”的原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主张“按要素分配”的人的最大不同只在于,它把个人的非劳动收入都定性为“剥削”。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中之所以会有“按要素分配”,个人之所以会得到资本的利润、土地的地租等非劳动收入,是因为有这些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生产资料“首先表现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这些资本家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受托人,但是他们会把从这种委托中得到的全部果实装进私囊”。这样就产生了利润收入。而地租收入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土地所有权”“把已经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资本的口袋里转移到它自己的口袋里”(注:《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00-1001页,第928页。)。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系统地说明了他主张的“共产主义”最初阶段的分配方式。他在那里清楚地说明,他主张的“按劳分配”只是这个时期在个人之间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原则。社会总产品在个人之间分配之前,必须先扣除“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和“扩大再生产的部分”,这当然是因为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而这个时期之所以没有非劳动的个人收入,也只能是因为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非劳动的生产要素都归公共所有,个人没有什么可以据以获取收入的非劳动生产要素。
从上述两个方面都可以看出,是实行“按劳分配”还是“个人由非劳动要素得到收入”,取决于是否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里的关键在于所有制。《资本论》的全部分析都是为了说明,即使全部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的,由于资本和土地由少数人私人所有,就使资本家和地主得到了利润和地租这样的非劳动收入。所谓的“按要素分配,个人由非劳动要素得到收入”,不过是证明了马克思的著名论断:由于劳动受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制约,“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其它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他人做奴隶。他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生存”(注:《哥达纳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尽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私有制下“按要素分配”的现实完全可以并存,近来,中国经济理论界的那些主张“按要素分配”的人,却一直致力于以“3种不同的生产要素都创造价值”之说取代(或“发展”)劳动价值论,好象这样就可以为他们“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主张提供什么坚固不拔的理论基础。他们采取这样一种奇怪的论证方式,只是因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把一切非劳动的收入都判定为“剥削”,这使享受非劳动收入的人感到极不舒服。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种理论上的努力,想通过否定劳动价值论来说明非劳动收入的合理性。
这种论证其实是西方主流经济学1个半世纪中已经用惯了的理论说法。自萨伊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就在宣传:“劳动、土地、资本都是生产上必不可缺的3要素”,“3种要素都是生产的、都创造价值,因而都应当得到报酬”。现代西方的主流经济学还进一步论证了,每一种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得到的报酬,取决于该种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我们可以把这一套理论观点概括为“要素创造价值论”或“要素报酬论”。
可是实际上,一切以非劳动要素的生产性来论证个人非劳动收入的合理性的学说,在逻辑推论上都存在着根本的缺陷。把它们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比一下就可以认清这一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但承认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都参与使用价值的创造,而且实际上也承认非劳动的生产要素可以增加单个生产者(包括单个资本家的企业)所生产的价值:尽管它强调在不同的商品之间,决定它们的价值的只是其生产上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但是它也承认,不同的生产者所生产的每一单位同种商品都有相同的价值(在《资本论》中还把这种价值具体化为“社会价值”或“市场价值”)。但是如果我们假设不同的商品生产者有同样的生产函数,则在以同样的劳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中间,使用更多的资本和土地等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生产者会生产更多的该种商品,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因为每单位同种商品具有相同的价值。
在马克思自己的论述中,上述情况被说成是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企业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其“社会价值”或“市场价值”(注:《资本论》第1卷,第352-353页,第199-202页。)。尽管讨论的角度不同,实际情况却很清楚: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中,有更多人均资本和人均土地的企业每人平均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也就是价值)。近年国内有一些学者力图据此来论证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但是他们不能否认,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不过是因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承认每单位同种商品必定有同样的价值,承认非劳动的生产要素参与决定商品产量;而且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每单位商品的价值仍然仅仅取决于该部门平均的劳动耗费。
我们这里所关心的是事情的另一方面:即使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非劳动生产要素也会影响价值量的大小。情况越是如此,我们越有理由发问:既然如此,为什么马克思还那样固执地否认非劳动收入的合理性?仔细的思考会告诉我们,如果不承认非劳动生产要素归私人所有的合理性,光靠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生产性,哪怕是承认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也无法论证非劳动收入的合理性。
“要素报酬论”坚持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者应当由这一类要素获得收入,其理由是这些要素也生产财富。
在这样推论的过程中,它最喜爱使用的论点就是“谁生产的就应当归谁所有”。用这样一个论点来论证自己的主张,这是“要素报酬论”得到很多人支持的主要原因。
可是实际上,“要素报酬论”在这里玩弄了一个逻辑上的花招。即使非劳动的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创造财富或价值的也是非人的、物的生产要素本身。按照“谁生产的就应当归谁所有”的原则,与此相应的产品和收入应当归物的要素本身――土地创造的财富归土地,资本品创造的财富归资本品。当然,这样一种分配方式不仅不可行,也绝不是拥护“要素报酬论”的人所主张的。他们所主张的,是由要素的私人所有者获取物的生产要素所创造的财富(或价值)。可是这样一来,他们就将“谁生产的就应当归谁所有”的原则,偷偷地换成了“谁的财产生产的就应当归谁所有”的原则。这是地地道道的偷换概念。恰恰是对于非劳动的生产要素来说,这两个原则是绝对无法混为一谈的。
对于非劳动的生产要素来说,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是物,而不是人。它的所有者作为人,并没有创造财富,更没有创造价值。一块肥沃的土地可能对农业的生产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它的主人――地主却可能不作任何事情,从而对财富的创造没有任何贡献。如果这些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也去创造财富,他们也只是作为劳动者而对生产过程投入了劳动这种生产要素。当他们把非劳动的生产要素对生产的贡献化作非劳动收入收归己有时,他们本人对生产自己所获得的东西并没有作出贡献。他们之所以能获得这些非劳动收入,原因并不在于他们自己生产了与此相应的财富,而是在于他们所有的财产对财富的生产作出了相应的贡献,而他们自己是这些财产(生产要素)的所有者。
由此看来,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者将这一类要素创造的财富收归己有,靠的是自己的所有者权利,靠的是社会的法律和财产制度,而不仅仅是这一类生产要素能够创造财富。亚当・斯密就是这样看待地主从其私有的土地上得到的地租:“一国土地,一旦完全成为私有财产,有土地的地主,象一切其他人一样,都想不劳而获,甚至对土地的自然生产物,也要求地租”(注:亚当・斯密:《国富论》第一篇第六章,第44页。)。青年时代的马克思赞赏地引用了斯密的这一类有关地租的论述,说它“证明了国民经济学把土地肥力变成土地所有者的属性的这种概念的颠倒”(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6页。)。
有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剥削理论的争论,曾经长期纠缠在劳动和非劳动的生产要素究竟谁剥削了谁上。有人甚至论证说,由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在的问题是工人在“剥削”机器人。明白了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非劳动要素的生产性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争论是多么可笑。在收入分配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上,问题根本就不在于劳动和非劳动的生产要素谁剥削了谁,而在于由谁、由哪些人来“剥削”非劳动的生产要素。无论实行什么样的所有制,非劳动生产要素所创造的财富反正是要被人类拿去享用的。用不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采用机器人,其实从有人类那天起,人类就在“剥削”一切非人的生产要素:人类总是把一切物的生产要素对生产的贡献作为社会的产品和收入收归己有。没有这种“剥削”,人类社会就一天也存在不下去。真正的分歧在于,人类所“剥削”的这些非劳动的生产要素所创造的财富,是应当由这些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者独享,还是应当作为整个社会的公共财产而由全体人民共同享受。
实际上,如果非劳动的生产要素真有什么与人的行为无关的“生产力”的话,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必定是最公平合理的制度,因为那样就可以使全体人民公平地分享这些要素创造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并不是由任何人创造的,却无论如何都要归某一部分人享用。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马克思才主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但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制度下,任何个人都不可能靠对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有权获得收入,也不可能有与按劳分配不一致的“按要素分配”。
其实,那些高水平的“要素报酬论”者早已认识到,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者由这一类要素获得收入,首先靠的是这一类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要论证非劳动收入的合理性,就必须先证明非劳动生产要素归私人所有的`合理性。最早系统论述“要素报酬论”的萨伊就指出:“处理收入的专有权利乃是生产手段专有权利或生产手段所有权的结果”;之所以要有这种生产要素私有权,是因为“安稳地享有自己的土地、资本和劳动的果实,乃是诱使人们把这些生产要素投于生产用途的最有力动机”,因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是极其有益的制度”(注: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篇,第二章,第一篇第十四章,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萨伊的论述清楚地表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才是“个人由非劳动要素得到收入(要素分配论)”的制度基础和思想理论基础。要说明“按要素分配”是合理的,先必须说明非劳动要素的私人所有制是合理的。
对不劳而获者的历史判决
尽管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等经典文献中高度评价了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没有说清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有制对社会和经济的积极功能。但是,即斯实事求是地充分考虑了私有制的积极作用,我们仍然可以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当代的人类社会有着巨大的意义,它的意义恰恰在于它对不劳而获者作出了历史的判决。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非劳动收入是剥削,因为获得这种收入的人分享了社会的总产品,自己本人却没有对社会作出与这种收入相对应的贡献。与此相对应的是,要说明非劳动收入的合理性,就必须说明对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的合理性,说明它对社会有什么积极功能。
依据现代的经济理论,我们可以确定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可以起到两方面的积极功能:一方面是这些要素的私人所有者本身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人们在争取成为这种所有者时可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经指出,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者本身有最强的动力去发挥两方面的有益功能:“监督防偷懒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这就是他们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但是光有强烈的动力而没有足够的能力,也不足以保证他们很好地发挥这两种功能。不仅如此,这些要素的私人所有者要想履行这两种有益的功能,还必须付出相应的“劳动”(或努力),而这些“劳动”又都总是与他们凭借对要素的所有权而进行的剥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了这种剥削而进行的。这样,非劳动生产要素私人所有者本身之所以能发挥积极作用,完全是因为他们付出了努力或“劳动”,只不过这种劳动是为他们的剥削目的服务的。这些要素私人所有者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并没有超出我们理解的劳动价值论的判断。
我们所处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一项伟大的任务:设计有效的机制来把本来由要素的私人所有者们履行的两项积极功能与他们的剥削功能分离开来。现代公司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我们达到这一目标指出了道路。要达到我们的目标,就需要有某种范围、某种程度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但是它又不同于传统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有着适当的激励机制。
不归私人所有的条件下解决好监督防偷懒问题和资源有效配置问题,对这种要素的私有制就并不是必不可缺的。这一点特别适用于土地和自然资源,因为它们相对易于管理。正因为如此,当代西方的发达国家也普遍征收高额的地产税,或者将拍卖土地的收入收归国有。这等于将地租收入公有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消了土地的私有权。我们应当在这方面走在前头,原则上不允许土地私有,防止地租收入为个别人所垄断。不过,应当在土地制度上采取措施,尽可能在全体农民之间平均分配农村土地的收益,以作为对贫困的农民的生活补贴。
人们在争取成为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时所可能起到的积极作用,主要通过他们将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而发生。其它成为私有者的途径,如盗窃、掠夺、欺诈,对社会多半起着破坏的作用。本文的第一部分指出,私人储蓄可以增加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由此增加财富的生产,从而成为个人在其劳动之外对社会提供的另一种“贡献”。为了鼓励人们作出这种贡献,就需要储蓄者得到储蓄形成的资本的边际产品,由社会的产品中得到相当于资本利息的收入。但是这样一来就证明了利息收入的正当性,从而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冲突。
为了实事求是地承认个人储蓄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某些利息收入的合理性,我们似乎应当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作出重大的修改。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把个人储蓄看作是为社会生产所“必要”的,把利息性的收入看作是“非生产的必要费用”。
但是我们要严防由承认私人储蓄合理性而滑向放弃劳动价值论。我们很难将私人的储蓄称作一种经济上的“活动”或“行为”,因为储蓄只是对个人收入的不消费,宁可说它是一种“不活动”或“不行为”。正是由于私人储蓄的这种难于描绘的性质,19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西尼耳才将储蓄所形成的资本称作“节欲”,用以表示资本所有者为储蓄所作出的“牺牲”。而这种“节欲论”遭到了马克思的辛辣批判。如果我们说,通过储蓄而形成资本需要资本所有者作出牺牲,为鼓励他们作出牺牲而应当给他们利润或利息式的报酬,那我们应当清楚,这样论证利息收入合理性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所批判的“节欲论”,而不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现代社会的一系列特点,使我们不应当夸大私人储蓄利息收入的合理性而贬低劳动价值论的意义。这些特点包括:
――当代的实际经济生活和宏观经济理论都证明,市场经济中有可能出现储蓄过度,由此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过高的储蓄倾向还会造成宏观总需求不足,从而减少社会生产的财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是降低利息,刺激消费和投资,私人储蓄的利息收入则成了对社会利益的危害。
国内的经济学界目前有一种倾向,把靠非劳动收入致富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说成是现代的时髦。其实,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社会思潮恰恰表明,现代社会的人并不认同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更不赞赏不劳而获的非劳动收入。崇尚勤奋劳动、崇尚靠个人自己的奋斗来生存和发展,才是现代人的时髦。正是基于这种意识,发达国家才大都实行高额的地产税,由国家拍卖土地并获取其收入,从而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消灭了私人的地租收入和土地私有权。也正是基于这种意识,美国才实行高额的遗产税。这不仅会大大减少私人的非劳动收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堵死了非劳动收入的来源,是对“神圣”的私有财产的侵犯。而当美国总统布什提出要取消遗产税时,出来反对的正是比尔・盖茨等“美国首富”,他们反对的理由恰恰就是那个现代的时髦观念:自己不劳动而靠祖上的遗产过活不是什么好事情。
凯恩斯曾以赞赏的口吻谈到,实行他的扩张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降低利息率,会使坐收利息这个阶级(rentiers)“慢慢自然死亡”。“我认为,资本主义体系中之有坐收利息阶级,乃是一种过渡时期现象,其任务完毕时即将消灭。”(注: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凯恩斯表述的才是现代西方人的主流思潮:要让不劳而获靠财产收入过活的社会集团消亡。
18世纪和19世纪的中国之所以在经济发展上大大落后于西方,原因之一就是不劳而获的地主和高利贷食利者消费了过多的社会产品,妨碍了资本的积累。从这个意义上说,斯密和马克思系统表述的劳动价值论揭示的恰恰是现代西方社会兴起的秘密。尽管当代的西方人不接受劳动价值论,他们的社会思潮却清楚地表明,他们实际上认同劳动价值论对不劳而获者的历史判决。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看起来像是一句宣传口号: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它以社会性的劳动来衡量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强调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公开主张站在最下层的劳动者一边,将劳动捧上决定人类命运的宝座。但是在这个简单思想的后边隐藏着深刻的历史判决: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人类和人类社会,都是因为有了社会性的劳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中译本,分别载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3卷(1972年版)、24卷(1972年版)、25卷(1974年版)。
3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载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2卷(1979年版)。
4马健行、郭继严:《〈资本论〉创作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
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
6朱绍文:《经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篇四
“撸起袖子,开始干活!”厨师长一声令下。今天我们七个人去饭店体验服务员的工作,在厨师长的带领下,我们一个个撸起袖子,士气高昂地干起活来。
看!柳懿轩用她那纤细的手指剥玉米,剥得是那样认真,兔起鹘落,三下两下就剥好了一个玉米,一位厨师看着我羡慕的样子,就接过我手中的玉米示范给我看,只见他一手拿着玉米,一手从上往下轻轻地一撕,玉米皮就离开了玉米棒,他又把手中的玉米轻巧地倒了个面,又是轻轻一撕,三下五除二就剥好了一个玉米,我照葫芦画瓢,还是比不上老练的'厨师,看来我的技术有待提高。哈哈!刘智塬和扈坷铭正在干苦力活呢——洗生蚝。大伙忙得不可开交,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开班前会的时候,我认认真真地记下自己的任务,生怕做错什么。班前会散后,我跟着我的师傅来到厨房,端着香喷喷的虾片送到每一张桌子上,鼻子里闻到虾片的味道,好叫人嘴馋呀!可是 ,小服务员是不能在客人面前吃东西的,我忍不住偷偷地掰了一小块塞到嘴里,好险呀!幸好没被人发现。接下来,有两个人跟着服务员站在门口迎接客人。我小心翼翼地从杯架上取下三个水杯,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慢慢地拿起水壶,缓缓地把水倒进杯里,蹑手蹑脚地走进包间,“打扰一下,这是您的水。”我轻声细语地说。客人看到小孩来送水,有些不知所措,等他明白过来,才笑容满面地说:“谢谢你。”
我们的劳动得到了回报,工作结束后,店长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五元钞票作为劳动报酬。经过几个小时的亲身体验,让我懂得了劳动的辛苦,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父母辛勤工作,金钱来之不易,我今后要更加勤俭节约,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
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篇五
二月的一天,外面雪花飘飘,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厚厚的奶油蛋糕,风呜呜作响,像把锋利的刀把这个奶油蛋糕劈成了碎片。大家都不愿意出门,不得不去户外的人肯定穿着厚棉袄,生怕把自己冻成奶油味的小布丁。这鬼天气,正是吃饺子的好天气。那天我们打破了吃速冻饺子的惯例,亲手包了顿饺子。为什么那么特殊呢?因为那天是弟弟的生日,爸爸妈妈也想让我学会包饺子。妈妈告诉我,饺子对中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食物。有了喜庆的事儿或是重要的事都要吃饺子,还有冬至不吃饺子就要冻掉耳朵的说法。
刚开始,我不以为然,说:“饺子就是饺皮裹馅,肯定很简单。”我自己包起来,但我的饺子皱皱巴巴,垂头耷脑,好像斗败的大公鸡。爸爸妈妈包的快如闪电,包出的饺子又好看又自然。爸爸妈妈那边都包了一大堆了,我这里才包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丑八怪。我忍不住问:“到底怎样才能包好啊?”妈妈说:“是谁刚才说很简单的,来,仔细看。”其实饺子并不是一点一点捏成的,正确的方法是,左手拿起一个饺皮,挑起一团不多不少的肉馅放在饺皮的中央,然后,双手交握,做成斗的形状,双手虎口往里轻轻一推,就包成了一个饱满的元宝饺子。于是我深吸了一口气。照着妈妈的样子学起来。有时肉馅太多,像顽皮的孩子滚来滚去不听话,一挤,满手都是,一急,又蹭到了脸上。我体会到了郑屠被花和尚鲁智深扔了肉馅在脸上的感觉,那腻歪,甭提了。有时肉馅太少,饺子包成了扁馅饼,要是煮出来,肯定溃不成军四散逃窜。总之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可以做到,先拿起一个饺皮放在左手上,用筷子夹起一小团肉馅,不多不少,然后把手型握好,双手发力,力度适中。一合一挤一个小元宝,一合一挤一个小元宝,又好又快又省劲。我终于学会包饺子啦!
饺子出锅喽,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看看闻闻就心满意足。吃一口我亲手包的饺子,和速冻饺子大有不同,饺皮洁白新鲜,咬下去,比窗外飘飞的雪花还清新一层。馅料醇香健康,咬下去,像窗外的风呼的一下,飞龙在天,让我立刻心花怒放开心到爆。
通过包饺子这件事我体会到了做事情不能眼高手低,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努力练习,才能收获。自己包饺子好吃又好玩,真是太难忘了!
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篇六
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象劳动,既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
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你坐在小汽车享受个人的流动空间,当你坐在巴士享受公众的效益,当你坐在远行的大船享受旅途的潇洒,当你飞入蓝天把世界变小,您可知道劳动的美丽。
不停留在已得的成绩上,而是英勇地劳动着,努力要把劳动的锦标长久握在自己手里。
做事,不止是人家要我做才做,而是人家没要我做也争着去做。这样,才做得有趣味,也就会有收获。
劳动是一首永恒的赞歌。你看万里长城、葛洲坝、高速公路、立交桥、一座座高楼、通讯设备、交通工具、服务功能、智能化运作等等,都是劳动人民的勤劳汗水与智慧结晶。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劳动相当于一种责任意识,只要生存在这种环境里,就应该意识到这种责任存在。
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是劳动,建成了今天的万丈高楼;是劳动,筑就了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劳动,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是劳动,使浩翰的荒原变成了亩亩良田。
劳动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他们用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劳动,建成了今天的万丈高楼;是劳动,筑就了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劳动,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是劳动,使浩翰的荒原变成了亩亩良田。
好事总是需要时间,不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劳动是做不成大事的。想吃核桃,就是得首先咬开坚硬的果壳。
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人类是如此的进步,一切的一切无不来自于我们的艰苦劳动、平凡的劳动,劳动是那样的默默无语。
劳动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分享,分享劳动,也就是分享快乐,分享幸福,分享累累果实。从一个人对劳动的看法中,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他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
经过费力才得到的东西要比不费力就得到的东西叫能另人喜爱。一目了然的真理不费力就可以懂,懂了也感到暂时的愉快,但是很快就被遗忘了。
在楼外高楼,在亭外长亭,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豪情万丈,血气方刚的唱一首大江东去,把全世界劳动者的心愿送给远方,送给明天。让我们为明天喝彩,为五月高歌,为劳动者击掌。
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
劳动是神奇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班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全世界的劳动者致敬!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劳动的一生,不劳动等于不珍惜生命。劳动最光荣,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才能自己的生活更充实更辉煌。
劳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劳动,是拉动社会发展的纤绳;劳动,是帮助时代进步的阶梯。
无论科技发展多么的进步,劳动依然是快乐之源,幸福之本。
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麽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
于是我们俩就从六楼开始往下抹,抹得很细心很投入也很高兴,边边角角都给抹到了。汗水从我俩的脸颊上流了下来,衣服也都湿透了,我俩没有叫苦也没有歇歇,抹布脏了就透一透,水脏了就换一盆。
说干就干,我拿来笤帚和簸箕,先把屋子从里向外地认真扫了一遍,把垃圾和细灰搓到簸箕里倒掉,然后我拿来拖把,又打来一桶清水,先把拖把在桶里涮干净,再提起来把拖把上的水空干净。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那一个月过的是舒服生活,就好象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
只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劳动才能从繁重的负担转变成轻松而愉快的生理要求的满足。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劳动是最可靠的财富。因为劳动,人类社会才不断进步发展。
人类要生存,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强盛,个人要发展,确实都离不开劳动。不畏艰辛,诚实劳动,方显英雄本色。真正的人生幸福,只能从忘我的劳动、创造和工作中获得,这已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我们离不开教师的劳动、父母的劳动、农民的劳动、商人的劳动、工人的劳动、警察的劳动,因为有了劳动,才有了我们生活的蒸蒸日上,才有了如今的国泰民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智慧、勤劳付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养活了整个社会。
愉快只是幸福的伴随现象,愉快如果不伴随以劳动,那麽它不仅会迅速地失去价值,而且也会迅速地使人们的心灵堕落下来。
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篇七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劳动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劳动价值理论就是探讨劳动与价值的关系,在经济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我接触劳动价值理论这门课程之后,我对于劳动价值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使我对于经济学的认识更加全面。以下是我对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心得体会。
一、对劳动的认识更加深刻
通过学习劳动价值理论,我逐渐明白了劳动的本质。劳动是人类获取物质资料和生命必需品的手段,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因此,无论在商业、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人们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劳动的体现。这让我理解了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对价值的了解更加全面
在学习劳动价值理论的过程中,我了解价值的来源不仅仅是来自一个物品本身的内在因素,还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数量和价值之间是有着很大差别的。例如,10元钱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所能够购买的物品是不同的,这个差别就体现了劳动价值的作用。如果我们只看价值而不看劳动,就很难准确判断物质的价值和交换的公平。
三、提高了对商品价值的认识
在学习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劳动价值理论的应用也逐渐显现出来。商品的价值不仅仅是由它的生产物給予的价值,还包括了生产这个商品所花费的任何人工、设备、设施的价值、以及商品的稀缺性等等因素。劳动价值理论让我更加认识到了一个商品的内在价值,并且能够在交易过程当中更好地判断该商品在交易中所应该具有的价值。
四、对经济发展趋势的认知更加深入
在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劳动的需要不断减少,这就决定了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的投入量是成反比的。而在现代服务经济的时代,由于人力资本、技术的不断提升,而其本质是对于劳动的不断依赖,这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于时代发展趋势的认识。
五、对人类社会的认识更加全面
通过学习劳动价值理论,我更深入地了解到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生存的重要条件。而经济发展又是以劳动为中心的,这正是人类社会的本质所在。人们在社会中追求价值、追求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所以,通过对价值的认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人类社会的运行机制。
总之,劳动价值理论涉及到经济、社会、人类等多个方面,在学习过程中,我能够更全面地认知这些方面,并且对这些方面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认知。这也让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对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入。
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篇八
劳动价值是经济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揭示了劳动对于商品价值形成的作用。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我对劳动价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劳动价值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根据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劳动价值的核心概念、实际运作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些心得将帮助我更好地应用劳动价值理论,提升自己的经济学素养。
首先,劳动价值理论指出劳动对于商品价值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劳动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劳动,人们能够创造出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包含的劳动量。这一理论为我们解释了为何不同的商品会有不同的价值。通过认识到劳动价值的存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商品价格的形成,从而更准确地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
其次,劳动价值理论对于生产和分配的实际运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通过劳动创造出商品,而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获得满足。劳动价值理论指导着生产者将资源配置在具有高劳动价值的领域,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同样地,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了解商品的劳动价值,更好地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商品。劳动价值的理论为市场经济的顺利运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劳动价值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和技术进步,而劳动价值的理论可以激励人们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源到创新领域。当人们意识到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更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造新的价值。同时,劳动价值的理论也为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参考。通过了解不同商品的劳动价值,我们可以更好地决策如何调整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最后,劳动价值理论也对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劳动价值理论让人们认识到自己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可以通过劳动为社会做出贡献,创造价值。劳动价值理论强调了个体的劳动对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性,从而提升了个体对于事业和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通过劳动价值的认识,我们也能够更好地为自身职业发展进行规划和选择,找到符合自己劳动价值的工作和事业方向。
综上所述,劳动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商品价值形成、实际运作以及个人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深感通过学习劳动价值理论,我对经济学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也更加意识到劳动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个人责任的价值。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劳动价值的运用,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学素养,为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篇九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大基础理论。它是对商品价值的分析和研究,不仅能够深入解释商品交换的本质,还可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在我学习劳动价值理论这门课程后,我对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段: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
劳动价值理论指出,物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物品所需的劳动时间。也就是说,用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它的唯一来源。而这个价值是通过交换来实现的。因此,商品拥有价值,而不是价格。价格是根据市场交换的现实情况而定的,有时可能高于或低于商品的价值。
第三段:劳动价值理论的应用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一,劳动价值理论在社会经济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劳动力市场上,个人的工资所反映的应该是他们提供的劳动价值。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也是依据这个原则来进行的,劳动力的价格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最终达到与工人所创造价值相匹配的水平。
第四段:劳动价值理论的启示
劳动价值理论不仅在学术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在社会实践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例如,在现代生产中,大量的机器和机械设备已经代替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因此,我们需要对劳动分工、生产组织等方面进行再思考,以使劳动者和整个社会的收益保持平衡。同样,对于那些不创造实际价值的经济活动,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其社会意义和作用,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地配置。
第五段:结尾
总之,学习劳动价值理论让我深刻认识到商品交换的本质及其中蕴含的社会关系,我们应该坚持通过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向更加公正和谐方向发展。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运用劳动价值理论,探究更为深刻的研究和应用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篇十
马克思的最大贡献,不在于他那些扯淡的乌托邦的理论,而是他证明了劳动创造价值。
马克思说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途径,虽然很难接受,但这个说法是对的。人类社会财富,完全就是由劳动创造的。
西方经济学并不否认劳动创造价值,但同时也认为资本能创造价值。他们的一个例子,就是利息,房租等资本收益,咋看之下很有道理,借钱还利息,借房子付房租,天经地义。马克思将利息和房租等资本收益,解释为剥削。这个说法很难令人接受,颠覆了人们对于常理的认识。不过,对整个社会来说,这是事实。社会财富没有增加,房租和利息,只是财富发生了转移。
将资本收益说成剥削,确实难听了一些。但的确是剥削。在脱离金本位的情况下,更为复杂。实际上统治阶级以一次次的超发货币,掠夺老百姓的财富,这是赤裸裸的剥削。但在负债表上表现为资本收益。非金本位的情况就不讨论了,那是马克思都没看到的情况。
但是对个体来说,财富转移到了自己口袋里,这是真真实实的增加了自己的财富。
其实,马克思经济学,还是世界上最合理的`基础经济学。只是我们受到了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太多,当今世界金融环境,以及信用货币的情况,又过于复杂。而且国内很多经济学家自己也是一知半解。连到底是个体,社会,和世界,这样的主题都没搞清楚,就瞎定义这个对,那个错。
而中国人又是那种以成败论英雄的民族。当一种理论失败了之后,中国人会否定这种理论所有正确的地方,而接受另一种理论。就好比倒掉一盆脏水和婴儿,换了另一盆脏水和婴儿。
我只是一个草民,并不宣传极端恐怖主义,这里只是作为一个引子。
对社会来说,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途径。
对个体来说,劳动和资本,都能“创造财富”。只是劳动是你创造了价值。资本收益,是你合法或非法掠夺了别人创造的价值。
在这个模型中,对社会来说,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途径。那么对个体来说,劳动创造价值,必须作为“创造价值”的主体存在,而不是“掠夺价值”作为主体。不然这个模型就会被颠覆。如果人人都靠资本掠夺为生,或者资本掠夺占到了主体,那么这个社会的崩溃将成为必然。因为对社会来说,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途径。
于是你看到了一个民族的集体狂热,以获利为荣,却不问钱财出处。黑猫白猫灰猫,变成了黑色收入,白色收入,灰色收入,只要是收入,就是“人上人”。
颠覆自然规律的代价,就是人伦的丧失,必然导致礼崩乐坏的时代。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社会现象,人类历史上的耻辱。马加x和药家x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对马加x来说,他一生无论如何努力,都可能无法抵上未来药家x一年的收入。而对药家x来说,马加x的价值恐怕还不如一匹名贵的马。这就是颠覆经典的代价。
我们在创造货币的同时,却创造了万妓女,禽兽般的教师,魔鬼般的医生。我们的一代,正在失去应有的理想,创造力,爱情和底线。这是被历史所抛弃的一代。
人类最邪恶的发明有两个,一个是纸币,一个是凯恩斯主义(凯恩斯的时代,仍是金本位制)。这两种邪恶的思想,与中国文化中“人上人”的糟粕思想,巧妙的结合,发酵。毒害整整一代中国人。
我不希望中国金融战败,因为对于13亿劳动人民来说,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是如果躲过这一劫,那么政府注定将会继续肆无忌惮的吹泡泡,得寸进尺的掠夺民众。
所以,我希望中国金融战败,有这样一场大的洪水,洗净中国国民内心的肮脏。
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篇十一
在人类历史上,劳动一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也发生着变化。在当今的社会中,我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以下是我的体会:
一、劳动的价值不仅是经济价值
劳动的价值不仅包括物质价值,还有道德、历史、文化等多种价值。比如,通过劳动,我们可以获得实际的经济收益,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中学习到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在劳动中我们还能体验到团队精神的力量,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或者团队共同实现的目标时,内心会感到莫大的满足。
二、劳动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劳动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工作中,人们经常遇到困难和挑战,通过克服这些困难我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经验,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未来工作的挑战。此外,劳动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也有所助益。
三、劳动可以提高生活品质
劳动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让我们更加地享受生活。通过劳动获得的收益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可以得到更高品质的生活体验和更多的生活资源;同时,通过工作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享受生活,增强我们的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
四、劳动是社会正常运转的生命力
劳动是社会正常运转的生命力,没有劳动就没有社会。人们的生产活动为社会提供了许多的经济财富,没有劳动就无法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同时,劳动也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工作和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正常运行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五、劳动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
劳动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通过劳动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认可。工作不仅是养家糊口的手段,更为重要的是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有所帮助。在劳动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综上所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但在任何时期都是重要的和必要的。未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积极投入到各项生产和创造活动中,发扬劳动精神,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贡献。
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篇十二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解释商品价值的重要理论之一。在学习和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这一理论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同时也对我们理解社会生产和发展、分配与公平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劳动价值理论的本质
劳动价值理论的本质是强调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即产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这个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和劳动的有机构成等因素。这一理论强调了人们对生产过程的重视,也强调了产品价值来源的基础所在。
二、劳动价值理论的价值
劳动价值理论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特别是对于解释商品价值和价格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生产和供给方面,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劳动生产率对产品价值的影响;在需求方面,劳动价值理论则阐述了需求对产品价格的影响。这些都对我们理解和预测市场运动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三、劳动价值理论与商品流通
商品的流通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劳动价值理论对于商品流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根据劳动价值理论,商品的价格应该等于劳动时间和劳动有机构成的成本,而不是货币形式的支付。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压缩非生产成本、抑制通货膨胀等问题。
四、劳动价值理论与公平分配
劳动价值理论也对于公平分配问题有着非常大的启示作用。根据劳动价值理论,对于同样的劳动付出,都应该得到同样的报酬。那么,我们在一些社会领域中就可以采取一些方案,比如说优先采用按劳分配的方式,让所有人都能真正得到公平的待遇。
五、劳动价值理论的局限性
劳动价值理论虽然是解释商品价值和价格问题的有效理论,但是它的局限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实践中,商品的价格往往受到供求关系、市场环境、社会价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应用劳动价值理论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总之,劳动价值理论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它为我们理解市场行为、实现公平分配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启示。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劳动价值理论,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刻分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更好的贡献。
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篇十三
劳动,是生活的必需。歌唱生活、歌唱劳动是人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勤劳的民族在抒发情感的时候,用歌唱表达劳动中的喜怒哀乐是再合适不过了。劳动也是歌曲的源泉,最早的歌曲是与劳动生活相结合的,内容也是以劳动生活为主,传说神农时人们所歌唱的“扶犁之歌”,即是人们在田间耕作时唱出的旋律。
淮南子道应训所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举重劝力之歌”正是原始工人们的劳动歌。这样的劳动歌,实际是一种生产斗争的手段,是生产技术的一部分。它可以整齐集体的动作,组织劳动的过程,一面可以减轻劳动的疲劳,同时又可使劳动秩序化而增加劳动的效果。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是保存在《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的一首原始劳动歌谣,题目叫《弹歌》。这首歌谣仅8个字,是中国古代现存的最短的诗歌。这首歌谣反映了我国远古渔猎时代人民的劳动生活,描写了他们砍竹、接竹、制作弹弓,并发射弹丸捕猎禽兽的全过程。语言淳朴、自然,概括力极强,以非常简短的诗句真实地描绘了一幅原始先民狩猎图。诗句中流露着原始人对自己学会制造狩猎工具的自豪和喜悦,也表现了狩猎劳动的紧张、活泼和愉快,以及原始人要求获得“采采芣苡,薄言采之。”这首《芣苡》是《诗经》里很有名的一首诗歌。本诗是妇女集体劳动生活的赞歌,热情歌颂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高贵品质,全诗洋溢着欢愉之情,准确地传达出那欢快的劳动节奏。
四季更替,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倾斜的方向是不变的,一年中,随着地球公转的位置不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也会有规律的变化着,地球各地接受光照的多少也随着变化,这种冷暖便不停地交替着,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更替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把四季分成了二十四节气,并编写了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体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智慧。
在古诗里聆听劳动,聆听劳动的赞歌。感受着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生活态度,感受着劳动者积极创造物质财富的乐观精神,感受劳动的魅力与光荣,那是一种无比幸福。劳动着,创造着,丰富着,精彩着,劳动点缀了生命的天空,也点亮了人生的路遥,更富足了心灵的殿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793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