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读梁家河有感(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3 15:49:03
最新读梁家河有感(精选9篇)
时间:2023-10-23 15:49:03     小编:ZS文王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梁家河有感篇一

总书记从当年一位十五岁的北京知青到如今的党的总书记,他的信念从未改变。他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我如今面临着同总书记当年一样的困惑,迷茫,彷徨,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我要向总书记学习,在成长的过程中为自己树立一个坚定的人生信念,用信念为我们的情绪和欲望指引方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除了享受之外,还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总书记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从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

我们还没有平天下的能力,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总书记看书的涉猎面就很宽,就连美术书他都会认真鉴赏。所以,我们也要努力认真的去学跨专业的知识。虽然很难,但是我们要有攻坚克难的精神,总书记都敢去弥补大自然的不足,我们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弥补天地造物的不足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而在梁家河,总书记敢于挑战从未有过的事,即使有人对总书记说:“好后生哩,别逞能,四川暖,延川冷,沼气在咱这儿办不成!沼气过不了秦岭”,有的表示怀疑:“挖那么个坑,填上粪,就能着火?不可能!”有的人断言:“要是沼气能点灯煮饭,除非母鸡叫鸣,公鸡下蛋。”正是在各种不赞同的声音下,总书记建起了第一个沼气池,在山沟里打河坝,做坝田,正是敢于攻坚克难,才能弥补天地造物的不足。

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我们就不去做,任何一件没有做过的事都存在着不同大小的困难,经验是在实干中积累出来的,不干永远不知道怎么干,在平日的工作中,如何干好工作,如何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在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优化的。所以,我们需要考虑清楚面临的问题都可能有什么,如何去解决。

总书记还叫小伙伴们的小名,石春阳发言,刚念了开头:“尊敬的习近平副主席——”习近平马上打断他的话,说:“碎娃,你咋也这么称呼我呢!”王宪平说:“那时候咱们年纪都小,不过,我当年要知道你现在能当这么大的官,就不敢和你摔跤了!”总书记哈哈大笑,说:“你看你这是啥话嘛!”总书记并没有因为发小还是村民就高高在上,在总书记的心理,曾经梁家河的村民和他的关系从来没有改变过。

在我们组工这个大家庭里,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有人胖,有人瘦,有人学习成绩好,有人学习成绩差,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善待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总书记讲的“一碗水端平”。

读梁家河有感篇二

“我年轻时读了不少文学作品,涉猎了当时能找到的各种书籍,不仅其中许多精彩章节、隽永文字至今记忆犹新,而且从中悟出了不少生活真谛。文艺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去年3月,我访问俄罗斯,在同俄罗斯汉学家座谈时就说到,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年轻时读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后,在我心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今年3月访问法国期间,我谈了法国文艺对我的影响,因为我们党老一代领导人中很多到法国求过学,所以我年轻时对法国文艺抱有浓厚兴趣。在德国,我讲了自己读《浮士德》的故事。那时候,我在陕北农村插队,听说一个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就走了30里路去借这本书,后来他又走了30里路来取回这本书。”

我的思考:功夫不负有心人,你所有的过往、所有的积淀,都会沉淀在你的身体里、气质里、举手投足间……,没有一本书是白读的,当你若干年后在某种重要的外交场合里,或在对你很重要的一次会议里……,你的脱口而出,你独到的见解和卓越的才能会让对方对你刮目相看,你的知性让你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读梁家河有感篇三

习近平担任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后,一心想着为当地群众们办实事,试图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在梁家河,他做了一件件实事,无不都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他带领村民们打井淤坝、发展沼气、修筑梯田、植树造林,为村里通电源、建磨坊、办缝纫社、代销店、铁业社……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知行合一,实践着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和誓言。

读完《梁家河》,掩卷沉思: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何尝不正是需要习近平总书记身上的这种“泥土味儿”呢?俗话说:“忧民之溺,由己之溺;忧民之饥,由己之饥”,从一个党员、一个教研员的角度讲,这里的“民”就是指基层广大的教师们,党员教研员就要有这种忧“民”情怀,要想基层教师之所想,急基层教师之所急。多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到教师之中,倾听基层心声,帮助基层学校解决在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真正把身子沉下去,让身上沾满“泥土味儿”,教师们才肯跟你走近,你才能了解到在日常中看不实的教育教研实情,听到在办公室里听不到的“真心话”,摸到在很多“调研文章”中摸不到的基层民意。

当然“泥土味”并不是多下几次基层学校就能形成,它需要我们要有一颗为基层学校服务的心,需要我们有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脑,有一双落实行动的手和脚,有一身敢作敢为、敢为人先的胆,实实在在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自己身上有了“泥土味儿”,在基层教师的心里,眼前的教研员才真正具有“人情味儿”。你身上“泥土味儿”有多重,基层教师就会对你有多亲,基层学校就会对你有多满意!

希望我的教研同仁们,在今年的工作中,努力践行梁家河精神,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尽快地拥有这种难得的“泥土味儿”!

读梁家河有感篇四

学习梁家河精神,就是要读懂习近平七年的知青岁月所形成的生活态度、劳动观念、为民情怀。在插队期间,他始终与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时刻不忘“什么叫群众”,乡亲们来串门,坐在炕上,他毫不介意他们身上带的土是否会弄脏被褥和枕头,更不担心有人带来跳蚤、虱子。正是这些原因,人们才喜欢到他这里串门,和他谈天说地,听他讲历史、讲外面的新鲜事,他也成了梁家河的一份子。他与民同吃、同劳动、同生活,积极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别人怎么做,他就跟着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向村里人请教,渐渐地所有农活都熟悉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习近平总书记从一个北京娃,“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十五六岁孩子”,锻炼成为群众眼里“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学习《梁家河》,就是要永葆“立根原在群众中”的为民情怀,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对群众视如亲人、饱含真情,与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把人民的期待作为奋斗目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读梁家河有感篇五

梁家河村位于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乡插队7年的地方。近日,反复研读纪实文学《梁家河》,每看一遍都有不一样的体验,梁家河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的青春岁月,记录了他从初到梁家河的迷茫到坚定为人民做实事的心路历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可从书中不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

二是过了“饮食关”,粗粝的杂粮咽得下、吃得香;

三是过了“劳动关”,成了种地的好把式;

四是过了“思想关”,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真正融入到乡亲们之中。身处逆境中能够有坚定的意志,殊为不易。联系到自身,大多数我们青年干警的成长经历都相对顺利,遇到挫折相对较少,这尤其需要我们努力学习青年习近平的不怕挫折,勇于正视未来人生可能遇到的低谷和困难,锤炼出刚毅坚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有为才会有位。实干是青年干部的“基本功”,只有脚踏实地实干、苦干、巧干,才能不成为“庸碌人”。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经历就是对青年人努力前行最好的指引,青年人理应少说多做,踏踏实实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前行,不讲任何理由和借口,充分发挥青年人实干精神,实实在在的苦练服务本领。要牢固树立“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把握机遇,找准定位,顺势而为。做到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结束,对定下来的工作、承诺的事项,盯紧抓牢、一抓到底,真正做到说到和做到相统一,不让工作年复一年的“涛声依旧”。青年人更要树立“精品”意识,高标准、严要求,好中求好,优中求优,干一流工作,创一流成果。

习总书记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梁家河曾是一片贫瘠却淳朴的黄土地,一方艰苦却磨砺的红色热土,可正是小小的梁家河,却蕴藏了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大智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始发站”,随着阅历的增加,职位的变化,我们在人生的“列车”上不断前行,会经历“有的人下车、有的人上车”,亦会经历形形色色的人群,可唯一不变的是那些砥砺奋进做实事的岁月和经历,我们要守护好梦开始的地方。无论日后走向什么的岗位,经历过多么辉煌的过往,都要牢牢记住那些培育过我们、鼓励过我们、帮助过我们的地方和人。

《梁家河》这本书完整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15至22岁的人生经历,只能感叹陕北是个神奇的地方,梁家河精神需要实践传播,需要内心感悟,我们每个共产党人都应时刻不忘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不忘本,砥砺奋进做实事。(吴堡县示范幼儿园 慕艳红)

梁家河的阳光

--读《梁家河》有感

文/远山近水

梁家河是一张名片,记录了同甘共苦的艰难,照出了一个政党俯身为民的光芒;

梁家河是一种精神,它是延安精神的新体现,它书写着共产党人与人民的鱼水深情,它演绎着中国农村发展的新气象。

植根沃土,才能收获人生的春天,向群众寻求智慧,才知道谁是推动历史前行的动力。为民办事的心,早在梁家河当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时候就已种植,于是,无论走到哪里,牵挂成了一份厚重的力量,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那份为百姓办好事的初心一直都在。七年的磨砺,在梁家河生成一种信念,一种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信念。它像一束阳光,把人民的心房照亮,那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任何时候都如此坚定。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对人民的牵挂成了一份浓浓的恩情,对梁家河的牵挂成了一种责任与一份深深的牵念。

因为改变,所以总是难以忘怀。走遍梁家河的每一个角落,记忆的橱窗里总映着曾经的岁月,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不仅有回忆,更有记忆深处不变的初心。温暖的家,美好的过往,亲切的滋味,埋藏已久的回忆,一切都是同甘共苦的情景。在人民大海里掀起的朵朵浪花,泛着些许的波纹,荡漾一池的笑靥。总书记的笑是舒心的,告别贫困的梁家河人已经过上了好日子。梁家河的笑,是快乐的,也是富足的,因为牵挂已温暖,日子已红火。

在梁家河,那些有温度的事情挥也挥不去,和梁家河一起成长的日子,总萦绕在心头,那些在人民的生活里汲取智慧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人,只有融入自己生活的圈子,才会珍惜彼此相遇的真情,一份酸菜,却是一份情怀的展露,更是一个脱贫攻坚使命的开始。在梁家河的艰难日子里,吃苦成了一种修炼,修得苦中苦,方知万事难。梁家河,中国农村发展的窗口,人民与党心连心,深情厚谊不老情,逐梦征程在路上。那个绣着“娘的心”的针线包,弥足珍贵。却是一份真情的传递。真情感怀,只待花开。一份情意,一份珍藏。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梁家河的经历,让生命的过滤有了守护与牵挂。人都是这样的,一旦对人,对村庄有了感情,一生都企盼那个地方,那些人有快乐的未来。陕北高原给了总书记一个信念,那便是改善民生,让善良的中国农民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人民的福祉而奋斗”,似乎就是梁家河精神的写照。穿越千山万水去牵挂,只因你的幸福要有获得感。六一儿童节前夕,总书记给照金北梁孩子们的信,照亮了孩子们的心,这才是伟大的关怀。传承红色基因,便是传承中国优秀的文化。有些问候是要送给人民的,因为我们的党植根于人民,这些问候的送达,是如此温暖,如此坦然,这才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岸的情怀。

延安,革命的圣地,中国命运的转折点。延安精神的力量源泉。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不忘初心,牢记党心,心系民心,只为修身。共产党人,只有深入生活,了解人民的需求,才是一个共产党人的追求,也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是人民幸福的梦,是人民富足的梦,是文化传承的梦。为民奉献的信念是每个共产党人信守的承诺,为民奉献的信念源于延安,源于梁家河。这便是总书记人生大手笔启程的开始。共产党人只有心里有人民,始终解决人民的疾苦,始终想着人民的幸福,这样的政党,才会有力量,中国的发展才会有方向。改变世界,实现人民幸福的梦想必一路顺畅。唱响共赢,文明才会更灿烂。

梁家河

挥之不去的乡情

拂之不去的责任与使命

几多回忆

几多牵挂

那片陕北神奇的土地里

生长着为民服务的丝丝信念

那个小小的梁家河

却是共产党人

为民谋福祉的精神高地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是人民孜孜追求的目标

那些朴实的话语里

有中国崛起的万丈光芒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

只有共同富裕

过上美好生活

才是中国留给世界最美的风景

当年的知青下乡,像星星,落入人间,带来知识与实践的伟大探索。梁家河让这种实践结出了硕果。一带一路源于中国,却属于世界。总书记的治国理政,为创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声音铿锵有力,“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中国人的朝气与力量让世界惊奇。层出不穷的中国制造,联通着世界。世界需要中国,中国引领世界。

与书结缘的人,一生都是富足的。在艰苦的环境中,甚或安逸的生活中,与书结缘,才能一世美好,永远年轻。书是生命的力量,书是瞭望世界的窗口。文学滋养并盛放梦想,历史的回眸孕育并变革生命。伟大源于书本。伟大的思想则缘于深度的思考。“锅里有了,碗里就有了”“国家强了,人民就幸福了”。大格局,才能有大方略。正是梁家河的经历,才让中国发展有了硬实力,有了世界目光。帮助,只为发展,只有帮助,才能赢得回报。这便是梁家河的视角。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工作好不好,全靠群众讲。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这便是梁家河的阳光。

2018年6月4日

读《梁家河》有感投稿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从《团结就是力量》中汲取前行力量

《梁家河》心得体会

读梁家河有感篇六

近日,细读了《梁家河》一书,感受颇多。该书记录了习总书记七年知青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展现了青年时期总书记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民造福的初心,也给我们基层的党员干部在思想和人格上树立了榜样。

我们党通过的奋斗,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面对十九大确定的“三步走”到“两步走”战略,新的征程,路险且艰,我们任重道远。

书中习总书记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做为一名乡镇干部,要在新时代伟大的工程中做出大贡献,就必须树立坚定的信心,植根群众,融入农村,把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实干巧干,全面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和农民生活条件,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开花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定党性信仰,夯实执政基础。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需要不断升华,坚定党性信仰对其至关重要。有了坚定的信念,武装了思想,才能在真理路上披荆斩棘,直抵彼岸。习总书记在梁家河自学求知提升了自身境界,在担任村支书期间率领群众改变了面貌,完成自我升华,践行了党性信仰。我们也要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基础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和力量。一要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不断加强作风建设,让“思想奠基·党性塑造”发挥实效,使镇村干部主动作为。二要借村“两委”换届机遇,选出一支“人品好、素质高、能力强,爱农村、爱农民、懂农业”的农村带头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能人”提供一个平台,为乡村振兴夯实人力资源。

强化责任担当,打赢脱贫攻坚。在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生活中,他把自己看成是黄土地的一部分,与群众融在一起,铡草、挑粪、放羊、修地,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改变贫困山区、传播知识文化的责任驱使着他,在离开梁家河时他说,我有一种想法,如果将来我有机会从政,我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工作。在全民奔小康的今天,做实事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活是当头大事。一要在产业培育上用足心思,紧紧抓住产业增收这个牛鼻子。围绕全县“两长两短+n个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加大规模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二要加大技术培训和政策宣讲力度,让群众不断加深对各项政策的理解,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培育出一批新的农民队伍,示范带领脱贫致富,提升群众自主脱贫意识。

读梁家河有感篇七

梁家河,这是一个见证艰苦奋斗的地方。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八个红色大字依然在知青窑洞的外墙上醒目所在,窑洞旁边的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就是习近平当年带领乡亲们所建的。

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里,习近平总书记带领群众开荒山,挖水窑,建沼气,办铁铺,筑淤坝……这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同群众苦干实干的革命精神,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人民情怀。

梁家河,这是一部中国农村发展建设进步的光辉史。细读《梁家河》,让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真正理解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现实意义,使我真正感受到了人民领袖的伟大风范。这就是习近平,坚定的信念,坚韧的品质,为民的情怀在梁家河的山山峁茆历练了他七年难忘的知青岁月。七年的农民生活,人生的大课堂,造就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优秀品格。

今天,我们在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正朝着新时代的新征程而奋进!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光荣而艰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教师读梁家河有感心得体会

读梁家河有感篇八

6月30日,在熟读《梁家河》一书后,我有幸随着区人社局全体党员踏上梁家河这片神圣的土地,近距离参观《梁家河》书中讲述的一幕幕情景、一处处实物,详细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度过的七年时光。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总书记当年离开北京插队到梁家河,从一个15岁的少年成长到22岁的青年,从被动、抵触地适应这片土地到主动、用心地带领这片土地上生活贫困的乡亲们战天斗地、创造新生活,是这片宽厚包容的土地接纳了当年无依无靠的他,是这里朴实、厚道的乡亲们从自己嘴里省下粮食分给他吃,是这里的黄土地用7年时光磨练了他,让22岁离开梁家河的习近平不再迷惘、不再彷徨,而是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反复阅读《梁家河》一书后,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从陕北黄土高原上走出来的“人民公仆”——习近平,他身上所承载着的如黄土厚实般坚韧、沉稳的性格,以及透过这些所折射出优秀共产党员忘我、无私、永保初心的人格魅力。

这次走进梁家河实地参观,是一次精神洗礼,脑海中仿佛闪过一幕幕梁家河人民挖沼气池、修梯田排子、打水坠坝火热的劳动场景。年轻后生们扑满灰尘的脸上流淌下的汗珠,姑娘、媳妇们憧憬新生活露出的欢欣笑容,老人们爬满皱纹的脸上被岁月写下的沧桑,孩子们迎着新时代的朝阳茁壮成长,这里孕育着希望,这里窖藏着信念的磅礴力量,就是这块曾经贫瘠的土地用实干孕育出了中国梦新的希望。

通过阅读《梁家河》,又走进梁家河,,我对习总书记的知青岁月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梁家河有了新的解读。这次在梁家河实地参观学习,令我印象深刻,我最大的感受就是:40多年前,年轻的习近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做一名干部的重要遵循,他在梁家河谋事、创业、做人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读梁家河有感篇九

纪实文学《梁家河》用细腻的文笔描写了_和梁家河群众的深厚感情,提供了深入学习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我们学习研究梁家河蕴含的精神,就是要从_七年知青岁月中探寻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源泉,进而获取投身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从《梁家河》中汲取人民至上的初心力量。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青年_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实现了从迷惘、彷徨到充满自信的转变,孕育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从《梁家河》中汲取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丰厚滋养,深入领会_立根群众、造福群众的工作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在实处,在选拔干部时多到基层一线了解干部、观察干部;在制定政策时,多听取各方面意见,综合把握群众意愿,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精选优秀学习范文 从《梁家河》中汲取舍我其谁的担当力量。__20 岁出头就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建公路,件件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以铁一般的担当推动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从中汲取面对困难敢闯会干,敢于担当进取的力量,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真正把那些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难时候豁得出来的干部用在关键岗位上。

从《梁家河》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奋斗力量。苦,是__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面对艰难困苦,他没有怨言,而是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坝,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学习_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把党赋予的各项工作完成好,以苦干实干成就事业。同时,有意识地把年轻干部选派到急难险重的实践中去淬炼、去升华,让他们在攻坚克难中完善自身、成就人生。

从《梁家河》中汲取向我看齐的表率力量。__七年知青岁月就是一部以上率下的奋斗史。在打坝淤地时,水沟旁铲土是谁都不愿干的苦差事,每次_同志总是主动去水沟旁铲土。修筑梯田过程中,乡亲们都怕冷不想下水,每次_同志都是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正是他的模范带头,梁家河村先后建成了 14 座淤地坝,成为了乡亲们收入的聚宝盆。

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从中汲取向我看齐的表率力量,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领导干部当“头雁”,走在前、干在先、作表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凝聚起爬坡过坎、追赶超越的强大合力。

二 《梁家河》读后感二

精选优秀学习范文 “要为人民做实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_同志和社员一道打井、打坝、修公路,带领大家开挖出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办铁业社、开代销店等。从 15 岁来到黄土地时的迷惘、彷徨,到 22 岁离开黄土地时,他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一步一步都镌刻着要为人民做实事历史印记。

xx 村也是一块红色革命土地。作为村支部书记,我要传承__“要为人民做实事”的优良传统,把 xx 村建设得更富裕更美丽。

当年,_带领干部群众,建起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和第一家代销店,体现出_同志身上那种“敢吃第一只螃蟹”的智慧和勇气。当前扶贫进入决战期,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更要向_学习,大力弘扬梁家河蕴含的精神,凡是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就要勇于创新、敢闯敢干,不断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

把当前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件老百姓的关心事做好做实做到心坎上,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把困难群众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全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切实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__ 20 岁出头就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广大社员苦干实干,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水井,建立了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和第一座磨坊,建成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这一桩桩鲜活的事例,生动诠释了_同志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责任担当。我们要传承习_当年在梁家河当大队支书时,时刻把群众利益记挂心头,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好作风。结合当前正在大力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思路,选好产业,扩大渠道,用好用足国家各项好政策,带头实干、立说立行,切实将梁家河蕴含的精神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带领村民尽快脱贫致富共奔小康。

三 《梁家河》读后感三

精选优秀学习范文 阅读纪实文学《梁家河》,习_在梁家河的艰苦磨砺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青年_在窑洞里读书求知,在磨砺中脱胎换骨,在逆境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起“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那么,我们这一代青年基层党员干部该如何淬炼自己,成为新时代的优秀基层组工干部呢? 我们要向_坚如磐石的人生信仰对标看齐,把牢思想之舵。我们要从_的成长历程中汲取深厚养分,寻找力量源泉,多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摸爬摔打,用苦难磨砺自己,在基层干出一片天地。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我们要学习_孜孜以求的尚学精神,向书本学习,在实践学习,加强工作能力的学习,补足精神之钙。

我们要向_实干攻坚的使命担当对标看齐,坚定扛起责任。在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环境中,青年_带领村民打淤地坝,挖深水井,建沼气池,办铁业社,“有决心、有毅力,轻易不说出口,只要说出口的话,只要认定了的事,他就坚持到底。”作为基层一线的组工干部,我们要牢记_“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教诲,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着力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加强各领域党的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突破,体现责任担当。

会 参观梁家河心得体会

精选优秀学习范文 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他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梁家河,_度过了七年青葱岁月的这个陕北高原上的小山村走进了全世界人的视野,从此名传五湖四海,声扬神州大地。

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在梁家河村_入了党,并被推选为村支书。

据梁家河村民们回忆,_主要为他们做了几件事:第一件是他带头建了四个淤地坝,挖了水井。在_的带领下,从 1973 年开始,村里开始有余粮了;第二件是修了沼气池。1974 年,_带领大家修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第三件是种蔬菜,为村民改善生活。此外,_为村里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小店(代理小商店)。

从_为村里办的几件事中可以看出,习_当年在梁家河切身践行着延安精神,其中“心系群众、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一身正气”的品质值得我们党员干部学习,在当今的工作中仍然具有指导作用。我们要像习_当年一样,把延安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精选优秀学习范文 记挂着村民,多次给村民们回信。看了习_与百姓的交情后,我明白了不是群众不愿与你交朋友,而是你有没有真心跟他交朋友;不是群众不跟你讲感情,而是你首先有没有倾入真感情。

二是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也是延安精神的标志,也是每一个_员,每一个革命家的作风。_同志当年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不等不靠不要,带领梁家河村的村民们埋头苦干,筑淤坝,造良田,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今天,我们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我们应该立足自身条件,勇于开拓,不断进取。

三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也是延安精神的精髓。_同志当年敢于在梁家河建成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其思想的解放程度可想而知,我认为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正是当今创新精神的雏形。我们要对文化进行创新,使文化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约,这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领导干部的作风,会对社会风气产生直接的影响,正所谓上行下效也。我们作为一名干部要自觉践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

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

按照区委中心组的统一要求,我深入学习了纪实报告文学《梁家河》,重点对__在梁家河插队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行了认真研读,结合工作实际,现将个人学习心得体会和大家交流如下:

一、梁家河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

精选优秀学习范文 的精神,有埋头苦干的作风,有攻坚克难的意志,有中华复兴的梦想。这些都是我们学习领会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的生动教材。

所以,梁家河精神是新时期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就是要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带头维护核心、拥戴领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锐意进取,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我们党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葆_人的政治本色,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梁家河精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党作为一个拥有 8000 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够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的话,那就是背离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丢失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与艰苦的食宿条件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正是陕北这艰苦生活的步步磨练,锤炼了__坚忍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志存高远的情怀,并最终使他成为高瞻远瞩的大国领袖。“艰难困苦,玉汝于成”,__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启示我们,经历就是财富,苦难也是锻炼,学会吃苦是人生的必修课。艰难困苦磨砺坚强意志,有了坚强意志,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坚韧不拔、充满自信地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从《梁家河》一书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__梁家河担任村支书时,一心为民办实事,带领村民打淤地坝,修建沼气池,打水井,开铁业社、缝纫社,办扫盲班,村子很快焕发出一片生机。诚如村民王宪平评价的“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是受苦受难的七年,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七年”。正是__这种“用双脚丈量黄土高原”求真务实、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成就了他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81908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