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总结的经验是浪费的经验,我们应该及时总结并加以应用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总结是对自己一段时间内的努力和收获进行总结,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用的总结句式和词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技素养心得篇一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愈发突出。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而人文素养则是保证我们在科技发展中不失去人性的基础。我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并认为要实现人文与科技的和谐发展,必须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人文素养是保障思考之本。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人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人手中的智能设备和软件不断地为我们提供各种信息,有时我们会过多地依赖这些信息,而忽略对于事物本质和人文深度的思考。因此,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训练,使人们懂得如何思考、如何提问、如何分析、如何判断,从而走出“看得见的世界”,从思想层面去发掘事物的内涵,提升我们的理性决策能力。
二、科技应该服务于人文。科技是产业与科学的合体,而人文是人类的智慧与文化的体现。科技的日益发达给人们带来了便捷与效率, 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吞噬了很多价值观和文化底蕴。只有将科技与人文融合,将科技服务于人文,方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例如,在游戏开发中,创造力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一款好的游戏不仅有吸引力的游戏性,还应该包含人类智慧的灵魂,有戏剧性的设计和处理人性及社会问题的反思,这样才会比那些单纯玩耍的游戏更具有人文价值。
三、人文素养带来更好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现代科技领域,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深度掌握,还需要创新思维和视野的拓展。人文素养可为科技创新带来不一样的思考方式与创新灵感。“文以载道”之类的传统文化理论,可以让科技人员感受语言、文学、艺术、哲学等的魅力,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发现新的应用和灵感,“艺出科”之类的另类科技产品,实际上就是在运用人文素养方面的才能创造出来的。因此,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是跨学科的视界拓展,也是激发科技创意的重要途径。
四、人文素养是科技交流的桥梁与纽带。科技交流的发展是全球化的趋势,这不仅体现在技术方面,在文化、观念和价值观方面也同样影响深远。人文素养的培养与交流是创造性与跨文化交流中的紧密联系。有丰富人文素养,才能理解文化的差异,促进与不同背景的人和团队的沟通,减少因文化差异引发的冲突情况。科技交流是跨文化互动的过程,有了人文素养建立起来的纽带,才能打造出更加强大和牢固的共性。
五、人文素养的培养缺失是文化的陨落和人性的缺失。在当今速度更快、信息更准确、生活更便捷的科技时代,人文文化的缺失会导致人类与自然、人类与人本身的分裂。科技可以让人们实现想象的任何可能性,但是在追求效率和方便的同时却疏远了文化、缺少思考、不重视伦理。如果我们从事一项工作不单纯为获利而是能够从自己的职业和身份中感受到动力,达到不断突破自我和不断创造的境界。我们的心灵就会因文化的陶冶而更加充实,因着文化的熏陶而更加美好。
总之,人文素养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该注重的要素,更是在当前快速科技进步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时刻保持在心中的,这也是保证科技与人文的和谐发展之基础,我们需要不断强化人文素养教育,将其纳入到教育和社会管理的主流中,使更多的人们能够意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让科技与人文共同拓展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科技素养心得篇二
科技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获取和利用科技知识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素养。在参加科技素养行的活动中,不仅学到了许多有关科技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实践动手的能力,并且收获了一些行动中的心得体会。本文将从参加科技素养行的目的、学习到的科技知识、实践中的感悟、自我提升以及未来发展等五个方面来展开叙述。
首先,参加科技素养行的目的是培养科技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学校里,我们通常只是通过书本或幻灯片来学习科技知识,而缺乏实践的机会。而参加科技素养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通过亲手操作、实地体验,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技知识,加深对科技应用的理解。此外,参与科技素养行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团队合作中感受到了科技活动的乐趣。
其次,通过科技素养行,我们学到了丰富的科技知识。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在科技素养行中,我们接触到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如电子电路、编程、机器人等。学习这些知识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科技素养,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我们还学到了一些实践中的技巧和技巧,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接下来,通过实践中的感悟,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科技的力量。在科技素养行中,我们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而是主动地去实践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通过思考、尝试和探索,我们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些实践中的经验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科技素养,也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和实践,我们就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再次,参与科技素养行也是一种自我提升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在科技素养行中,我们有机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主动实践,这些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参与科技素养行,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在科技素养行中,我们还有机会与其他团队交流和合作,互相学习和借鉴,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最后,通过参加科技素养行,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和目标。科技素养是一种终身追求的能力,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跟上科技的发展步伐。通过参与科技素养行,我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热爱得到了更加的激发,我们意识到自己真正感兴趣和擅长的方向。将来,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并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综上所述,通过参加科技素养行,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通过实践中的体会,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科技的力量和应用的重要性。通过参与科技素养行,我们能够自我提升,明确自己的未来方向和目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成为具有较高科技素养的人才,为社会的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技素养心得篇三
科技日新月异,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具备高水平的科技素养,才能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这学期的科技素养课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科技素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很多收获与启发。
首先,科技素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步入工作岗位,我们都需要面对和应用各种科技技术。具备科技素养,不仅能够更好地处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还可以提高效率和创造力。比如,在学习科研中,科技素养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电子资源和科技工具,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和数据,并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和建模。这种科技素养的训练,对于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其次,科技素养的提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各种科技产品和服务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具备科技素养,我们不再被科技虚拟世界所迷惑,能够理性看待和使用科技。比如,在健康管理方面,科技素养的提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使用各种健康监测仪器和APP,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并进行科学的保健措施。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在线教育平台和自学网站来拓宽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
再次,科技素养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当科技进入到各行各业时,人们对科技素养的需求将变得越来越大。在这个科技革命的时代,我们需要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科技知识,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比如,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很可能需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来解决问题和优化流程。具备科技素养的大学生,将更容易适应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另外,科技素养的提高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科技发展的同时,网络犯罪也日益增多。了解科技的原理和运作机制,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同时,科技素养的提高还可以帮助我们辨别信息真伪,避免被虚假信息和谣言所蒙蔽。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综上所述,科技素养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具备科技素养不仅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科研,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保护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因此,我们大学生应该重视科技素养的培养,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技素养水平。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科技素养心得篇四
科技素养是指一个人对科技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素养在各个领域都变得非常重要,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科技的帮助。为了提高自己的科技素养水平,我参加了一次科技素养培训,并在此次培训中有了很多收获和体会。
首先,培训让我对科技的重要性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科技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社交娱乐、工作还是学习,我们都需要利用科技来提高效率和获取信息。培训过程中,我了解到科技在企业管理、社交网络、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如何使用科技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这让我意识到,不掌握科技,就会被时代抛在身后,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其次,培训让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利用科技工具。在过去,我对于一些科技工具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只会简单地使用一些基本功能。但在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科技工具的高级应用技巧,比如如何高效地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来完成复杂的数据分析,如何正确地运用搜索引擎来获取准确的资讯,如何通过网络会议工具进行远程协作等。这些技能的学习让我在工作和学习中更加熟练和高效地利用科技工具,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
另外,培训还帮助我了解到了科技的风险和挑战。虽然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风险和挑战。在培训中,我了解到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习了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避免网络诈骗和侵犯。同时,我也了解到了科技发展对一些传统行业和就业形势的影响,如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对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冲击,我们作为个体需要积极适应科技变革带来的挑战。
最后,参加培训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科技素养方面的不足,并提醒了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的重要性。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技工具和技能层出不穷。通过参加培训,我意识到自己现有的科技素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不断学习和跟进新的科技发展。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科技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参加科技素养培训是一个提高自己科技素养水平的良好机会。通过培训,我对科技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利用科技工具,了解了科技的风险和挑战,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科技素养,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科技素养心得篇五
科技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化社会中,正确使用科技工具,理解科技应用的原理与手段,运用科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技素养的提升对于现代人来说至关重要,而参与科技素养行的过程更加是一种锻炼自身能力的过程。在我参与一次科技素养行活动后,我深刻体会到科技素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科技素养行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科技的力量。科技的进步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我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通过参与科技素养行活动,我了解到了大量科技知识和最新科技应用,比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这些科技的发展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也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医疗、教育、交通等。科技的力量让我深感科技素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了解科技的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其次,科技素养行活动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活动中,我们面临了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通过运用科技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逐渐培养了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运用创新思维来寻求解决方案。比如,在设计一个智能家居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各个智能设备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通过科技素养行活动的锻炼,我深感科技素养不仅需要运用已有的科技知识,还需要具备跨界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再次,科技素养行活动培养了我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活动中,我们需要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我们需要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活动过程中,我和我的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通过不断地交流和分享,我们能够更高效地完成任务,并从中各取所长。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提高活动的效果,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科技素养行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提高了我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最后,科技素养行活动让我更加关注和思考科技的伦理和社会影响。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人们过度依赖科技,造成社交孤立;科技带来的信息泛滥问题等等。通过参与科技素养行活动,我开始思考科技应用的正义和公平性,以及个人在科技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科技素养行活动激发了我对科技伦理和社会影响的思考,让我更加关注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总结起来,通过参与科技素养行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以及科技素养对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科技素养行活动不仅提高了我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还培养了我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活动也使我更加关注和思考科技的伦理和社会影响。科技素养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我将继续提升自己的科技素养,应用科技知识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科技素养心得篇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素养也成为了当今时代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为了提升自己的科技素养,我参加了一次科技素养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科技素养的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科技素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科技素养指的是一个人在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运用信息化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训中,我们了解到科技素养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无论是处理日常生活的问题还是在职场上展现自己,科技素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我深切地意识到科技素养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提升科技素养的必要性。
其次,培训中,我们进行了许多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自己的科技素养。比如,在一次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在一次模拟场景中运用Excel软件对一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这个活动,我学习到了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也提升了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在另一次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网络搜索和筛选信息。通过这个活动,我学会了更高效地获取和利用网络信息,提高了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
此外,在培训中,我们还进行了团队合作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需要与队友共同解决一些问题,通过合作来提升科技素养。通过与队友的紧密合作,我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交流、合作和互相帮助,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科技素养。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科技素养不仅是个人能力的提升,更是一个团队之间相互支持和合作的体现。
最后,在培训的总结环节中,我们对自己的培训经历进行了反思和总结。通过这个环节,我发现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和收获,思考到如何将科技素养应用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个总结环节使我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坚定了提升科技素养的决心。
总的来说,科技素养培训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掌握了科技素养的理论知识,还通过实践活动提升了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同时,团队合作和反思总结也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科技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积极地运用科技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
科技素养心得篇七
科技的发展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同时也促使了人们对人文素养的重视。在我与科技和人文素养相伴的日子中,我深深体会到科技和人文素养的相互关联和互补性。科技的进步不仅促进了人文素养的提高,同时,人文素养的培养也能塑造人们对科技的正确认知和使用。以下是我对科技与人文素养的心得体会。
首先,科技的发展为人文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平台。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限制,而科技的引入使得教育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例如,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更加灵活。通过科技的辅助,学生们可以在家里轻松地接收到老师的授课,并进行互动。科技的创新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如网络搜索引擎、电子书籍等。这些全面提升了人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在培养人文素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人文素养的培养能够引导人们正确使用科技,防止科技滥用和依赖。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网络成瘾、信息泛滥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反过来促使人们更加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学会正确使用科技。通过学习人文科学、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人们能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念,明白科技只是一种工具,不能完全取代人的思考和判断。同时,人文素养也能让人们用更加理性和负责的态度使用科技,避免身陷科技的陷阱和依赖中。
另外,科技的创新需要有人文素养的支撑。科技的发展不仅需要工程师和科学家提供技术支持,同样也需要具备人文素养的人才来引领和指导。科技产品除了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外,还需要在人文素养的指导下注重产品的用户体验、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一个好的科技产品往往需要与艺术、文学、哲学等人文领域相结合,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益处和愉悦。在这个过程中,人文素养成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能够提供更细腻、更真实、更人性化的科技产品。
此外,科技与人文素养的结合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展望。科技的进步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伦理难题。例如,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下,人们对于隐私保护、机器人伦理等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这需要人们具备扎实的人文素养,能够积极参与社会讨论和决策,在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中寻找到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人类的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科技与人文素养是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科技的发展为人文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条件,人文素养的培养又能引导人们使用科技,避免科技滥用和依赖。同时,科技创新也需要有人文素养的人才来指导和推动,而科技与人文的结合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展望。在这样一个科技与人文素养相互交织的时代,我们应当不断地加强对科技与人文素养的重视和培养,使二者形成更加有机的结合,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
科技素养心得篇八
科技素养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对于大学生来说,掌握科技素养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为未来的就业和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科技素养的重要性和作用。首先,科技素养培养了我主动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其次,科技素养拓展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在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最后,科技素养使我学会了合理使用科技工具,并且为我打开了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
首先,科技素养培养了我主动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在大学里,科技逐渐渗透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需要使用各种科技工具来获取信息、完成作业和学习知识。掌握科技素养,对于我们主动学习和创新非常关键。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会主动寻找有效的学习资源,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获取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同时,科技素养还培养了我创新思维的能力,教会了我在问题解决中运用科技手段,通过搜索引擎、数据分析工具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科技素养拓展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在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更加便捷,它不仅改变了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还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通过学习科技素养,我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对信息的筛选和分析能力。我学会了利用网络平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资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有科技素养的大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信息的挑战。
最后,科技素养使我学会了合理使用科技工具,并且为我打开了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科技工具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效率、拓展视野、创造价值。通过学习科技素养,我学会了合理使用电脑、手机、软件等各种科技工具,让它们为我服务。我能够利用电脑进行高效的文献检索和论文撰写,利用手机和社交媒体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利用各种软件和应用程序提升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科技素养的提高为我打开了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我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竞争。
综上所述,科技素养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不可低估。通过培养科技素养,大学生可以提高主动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拓展视野,提高在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并且合理使用科技工具,为个人发展打开更多机会和空间。因此,大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科技素养,通过学习与实践,提高自身在科技时代的竞争力和综合素质。只有在科技素养的基础上,大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为自己的发展赢得更大的机遇。
科技素养心得篇九
作为一名演员,我深深地理解到,成功的表演并不仅仅依赖于技巧和技艺,更重要的是演员本身对角色、对剧情的理解和把握。这份心得旨在分享我在表演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经验。
首先,演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表演基本功,包括声音、动作、表情等方面的训练。这些技能是演员塑造角色的基础,使演员能够更好地表达角色内心的情感和情绪。然而,仅仅拥有基本功是不够的,演员还需要具备更深层次的素养,包括对角色的理解、情感的控制以及与角色的共情能力。
在表演过程中,演员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深入探索角色的内心世界,并与角色建立起情感共鸣。这种共鸣需要演员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演员需要在表演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变,以适应不同情境和角色需求。与此同时,演员还需要具备自我批评和不断提高的精神,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在实践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挑战。例如,在表演过程中,我有时会陷入自我,无法真正融入到角色中。通过反思和调整,我学会了更加专注于角色,并逐渐找到了与角色之间的联系。此外,我还发现,与其他演员合作时,互相学习和借鉴技巧,能够提高整个团队的表演水平。
总之,演员素养不仅包括技巧和技艺,更重要的是演员对角色和剧情的理解和把握。在表演过程中,演员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深入探索角色的内心世界,并与其他演员相互学习,以提高整个团队的表演水平。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我逐渐领悟到这些演员素养的真谛。
科技素养心得篇十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我们全体班主任在政教处召开了班主任核心素养交流会,听老师分享自己的培训心得:
案例1,一学生由于不喜欢数学老师,导致不喜欢数学课,从而在被问到对数学老师印象时,用丑陋的语言来描述本来很漂亮的数学老师,数学成绩也一踏糊涂。
启示:喜欢老师的课,从喜欢老师开始。所以作为老师,首先要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你,进而喜欢所教的课。
案例2,上午放学后,两位老师分别留了两个学生在办公室,一个是因为学生上课违反纪律,一个是想给本来优秀的学生拔高一下。违反纪律的学生因为他的错误在受批评,成绩优的学生在更上一层楼,15分钟后,结束各自的工作,两位老师及学生离开办公室,到校门口发生的一幕令人感慨,受批评的学生马上跑到门口卖火烧的地方给老师买了两个火烧,送给老师并让老师给自己年幼的孩子一个,而成绩好的那位同学早已走的无影了。
启示:对学生的爱通过行为,语言,事例传达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爱的信息,正所谓"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亲亲我",这样,即使有时候因他所犯错误而批评了他,也让他感到和理解老师的苦心和爱心。
对于学生,特别对于所谓的差生,用心感化,相信是块冷铁也有被捂热的时候。
科技素养心得篇十一
作为一名演员,拥有良好的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演员不仅要在镜头前表现出最佳的状态,还要在镜头背后付出大量的努力。以下是我对演员素养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演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表演基本功。基本功包括正确的站姿、走姿、说话的语调、面部表情等等。这些基本功虽然看似简单,但是要想做到位却不容易。我曾经在电影《追梦赤子心》中饰演一个热爱篮球的少年,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篮球,了解篮球文化,这样才能够在镜头前更真实地展现出角色的特点。
其次,演员需要具备情感感知能力。演员要能够深入到角色内心,真实地表现出角色的情感。在电影《爱情的边疆》中,我饰演一个对爱情充满憧憬的女孩,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角色的情感,我认真研究了剧本,与导演和演员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第三,演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演员是一个团队,需要与其他演员、导演、摄影师等合作才能完成一部作品。在电影《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我饰演的是一个受到网络暴力的年轻人。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角色的状态,我与导演、编剧、摄影师等进行了多次讨论,并与其他演员进行了多次排练,最终才呈现出了一部优秀的作品。
最后,演员需要具备自我管理能力。演员需要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和情绪,保持最佳的状态。在电影《红海行动》中,我饰演的是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士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角色的状态,我进行了严格的体能训练,并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最终,我的努力让角色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总之,演员素养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基本功、情感感知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演员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
科技素养心得篇十二
通过学习《学术素养概论》这门课程,自己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在课堂上,各位老师用生动的案例,诙谐的语言把这门课讲的有声有色,系统阐述了学术道德与人文素养、知识产权、专利、文件检索等方面的内容,对以后的研究生生涯具有极大的帮助。下面我谈一下学习这门课程的的心得体会!
“学术素养”,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在学术方面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学术素养是研究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主要由学术意识、学术知识、学术能力以及学术伦理道德组成。它体现的是研究者的创新精神和执行能力,是获得重大研究成果的保证。作为研究生的我们,更需要提前理解学术素养在研究中的深刻内涵,提早做起,从和自我做起。研究生不同于一般的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人,其主要任务是掌握已有的专业理论和知识,而研究生是为了进一步培养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能力而继续接受教育的群体,其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和创造新知识。因此,学术素养便成为研究生最应具备的素养之一。
首先学校要加强学风建设。优良学风是高校的治学之本,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此外,优良的学风还对人才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将来得以成长成才的基础性保证。优良的学风,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其次导师加强指导作用。导师是与研究生接触最多的人,导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许多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的学者,在回顾自己学术生涯的时候,都会提到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对自己学术研究的影响。同样,严瑾的治学精神可以薪火相传,这种精神可以融入到日常对研究生的指导中,如在论文写作中要求研究生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充分收集资料,认真研读和整理资料,认真核对引文出处等,这种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对学生学术素养的提高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的。
构件来说,一是理论,二是方法。方法与理论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二、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研究生阶段要重视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要经常地把某个理论与它所对应的现实相对照;把关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论观点相对。通过反复比较,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认真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在具体方法和技巧上,有两点可供参考。一是根据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一段时间里专门思考一个学术问题而不是多个学术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精力集中、思维集中、信息密度大,容易产生思想火花,形成自己的主见。二是积极开展同学间的讨论和辩论。课程教学计划中安排的课程讨论;学生宿舍里自发的自由辩论;学生社团组织的专题讨论等都是放飞思想、探讨学术的好形式。三、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学术品德。科学的精髓就是求“真”。一个求“真”的人,首先应该使自己“真”。要把学术品德的培育置于提高个人学术素养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融入个人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从头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步养成端正做人、认真做事的习惯。如果一个人在平时就抄袭作业(包括从网上下载),在考试时违纪作弊,他就很难做到学术态度端正、学术行为规范,也就很难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这是不言而喻的。
有人说,在科学的入口处犹如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探索真理的实践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求知者具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尊重他人成果而又不盲从的质疑和创新的精神,还要有不为学术以外的东西所诱惑的素心。研究生作为未来学术的探求者要有为学术献身的决心和勇气,在科研的过程中用古代君子的“慎独”精神鞭策自己。
所谓慎独就是无论别人看到与否,别人听到与否都警醒自己的言行,尤其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研究生这种内省外化到学术研究中,就是要自觉地将科学的求真务实落实到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的写作中,对待论文写作的态度就是创新、求实。科学包括采用真实、客观、充分的基本资料,不能弄虚作假,不能杜撰,更不能抄袭、剽窃。研究生学术素养的提高包括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提高和学术品格的升华,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日常科研中一点一滴积累,导师要重视研究生的学术素养的养成教育,使他们真正成为未来学术的接班人。
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我一定以规范严格约束自己,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严谨踏实的学风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硕士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要从日常学习、研究的每一个细节做起。最重要的就是诚实正直,包括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正确引用;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等完整准确;署名真实,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负责。同时,关注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不但要注重保护我们所拥有知识产权,更应该注重保护我们的权利,同时我们要善于与别人分享我们的知识,师夷长技以制夷,相互学习,取得共同进步。加强对文件检索方面的学习,平时必须多练习、多搜索,经常去查询、去摸索,并且要仔细的静下心来学习,只有真正熟悉了各种数据库的检索方法,掌握正确的检索方法,才能够快速而准确的找到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文献资料,才能对自己的科研之路有所帮助。
总的来说,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加深了我对学术道德及人
文素养、知识产权、专利、文件检索等方面的学习和认知,也端正了我的学习态度,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开拓了自身的视野,对自身的科研之路帮助很大。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学术素养的培养,争当一名合格的研究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技素养心得篇十三
摘要:本文试图从中国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科技队伍的实际状况出发,在分析当代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对科研工作者应具有的素养进行论述。论文提出了科技工作者提升自身素质的关键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并通过对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相关阐述,着重强调两者的内在一致性,旨在提出合理的素质结构,为科研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科技工作者;科学素养;人文素养
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怎样的素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近年来,随着国家相继推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开展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如何造就具有卓越科研能力和优秀人文素养的新世纪领军型科学家就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当代科技工作者担当时代所赋予的重要使命,所以科技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有效地建构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素质结构,使其不仅具有专业的学术知识,而且要有开阔的学术事业和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
新世纪是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为人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同时,激烈的国际竞争、深层次的经济矛盾和问题也给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人才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因此,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就确定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全社会形成了激励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氛围。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目前在尖端科学研究领域仍然没有发言权,诺贝尔奖依然是国内广大科技工作者心中的痛。除了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创造有利于科学研究的环境之外,人们更应该深刻反思的是科技工作者自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们的教育体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这样的人才。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社会良性发展和国家不断进步的必要前提。
以2006年显示的数据为例,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800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00万人,增长8.6%;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力资源数从2005年的268人增加到289人,人口科技素质继续上升。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增加到2006年1600万人,其比重从2000年的40.0%提高到2006年的42.1%。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美国具有大学学位的科学与工程劳动力总量(相当于中国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1999年为1300万人,2003年为1570万人,中国本科级以上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赶上美国。
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高了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的供应能力。以2006年为例,包括普通高等院校、成人高等院校和网络学院在内共招收本科生381.8万人、专科生461.9万人,分别是2000年招收量的3.3倍和4.5倍;全国共招收研究生39.8万人,是2000年的3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从2000年的12.5%提高到2006年的22%。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2006年底达到2500万人。
“十五”期间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大幅度增长,2005年普通高等院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本专科毕业生达到152.8万人,其中工学为109.1万人;医学为20.3万人;理学和农学分别为16.5万人和7.0万人,为国民经济各行业输送了大量的科技人才。
从上面的统计资料以及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中国科技人才队伍稳步壮大,规模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科技人才储备总量较为充足,这为中国科技的腾飞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储备的基础。
关于科技工作者所应该具有的素养问题,最早始于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提出了科学工作者不单要懂自己的专业,还要懂艺术,培养自己的情趣,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大师级的科学家。他的观点意义深远,为我们培养科学家提供了重要依据。那么具体地当代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怎样的素养呢,我想不是一种素养,而应该是两种素养的有机结合,即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
所谓科学素养是指能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其重点在于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民众进行科学素养的教育逐渐兴盛起来了。西方的研究认为,在科学素养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科学精神。它是指一个科研工作者对于科学的事业和具体的工作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对科学研究所持有的怀疑和论证精神,科学研究的开放性、接纳不同意见和看法的胸怀以及社会的正义感等。
科学家的人文素养主要包括哲学素养、音乐素养、美术素养、文学素养。这些人文素养一方面能帮助他们树立起一个良好的世界观、认识观,从而更清楚地明白自己所肩负的科学使命及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能促使他们有一个安静的心态,去放松、陶冶自己的身心,从而更有利地从事自己的科学工作。此外,不仅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他们自身的生活态度也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在机械时代的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是骨骼,人文素养的注入能赋予它肉体与灵魂。从这一点上来说,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之间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因此,一名科技工作者应该既具有良好的理性思维(好的数学基础),又具有哲学思维和审美情趣;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与交叉学科知识有关的广博知识储备;既要有勇于探索、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又应有思维的敏感性和灵感;既要有科学的团结协作精神气质,又要有奉献社会的精神。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当代的科技工作者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上两者不可偏废。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中国很多科研工作者缺乏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也存在不足。甚至很多科研人员只是机械地重复一些操作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可言。因此,必须大力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素养并不是短时间可以培养起来的,教育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方面是从制度建设上,在学校教育上要打破专业的壁垒,尤其是初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开始阶段,打破文理科的限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人文熏陶和科学训练,培养多方面的学科兴趣,打下比较广泛的学科基础;另一方面,开展通识教育,很多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已经开始实践,很多高校都开始了通识教育课程。同时科技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建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使两者有机统一,应有意识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学科兴趣,扩大科研活动的范围,加强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交流,多关心社会问题,多与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交流。同时要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通过审美,能很好地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更好地推动自己的科研能力。
以上是笔者对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统一的一点看法,也许很不成熟,而且也没有什么体系。确实素养的养成不是一件易事,但它对科学研究的意义非常大,所以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重视在日常学习和科研中很好地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3]李建珊,刘洪涛.世界科技文化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基金项目:2012年天津市教育工作委员会重点调研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继东,男,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天津理工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
科技素养心得篇十四
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人们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甚高,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教师的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我所理解的教师人文素养的构成主要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教师要有职业认同感,这是教师人文素养构成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一点,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也是认识自身价值的前提。因为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对教育事业抱有执着的追求,才能摆脱名利的困扰,坚定自己的选择,在当前“追求经济利益化”的环境中保持一颗平常心,甘于寂寞,甘为人梯,才能在平凡而伟大的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寻找到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意义。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教师对它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需要的是以献身教育为荣、为乐的思想情怀,教师只要有了这些,就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一朝聆教诲,终身铭师德”。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教师的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因此,我认为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首先要培养教师强烈的职业认同感,这是教师人文素养构成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也是认识自身价值的前提。因为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会视教书育人为己任,才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科学文化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践行“两纲”精神,才能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其次,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把学生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善于鼓励学生,关注他们的未来,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师爱与智慧的阳光。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且是‘常流水’”。作为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是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另外,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以外,要广泛涉及与本专业有关或对自己的素质提高有积极作用的各方面技能。只有这样,我们在进行教育时,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教师对社会的新知识、新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使学生能在教师的身上学到更多除了书本以外比科学知识更有实际意义的本领,从而激发学生对各方面技能掌握的兴趣,真正达到全面发展。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人文素养外在表现为人格魅力——即一个人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行为上果敢、作风上的刚毅等所产生的感召力量。
美一教育家花了40年时间,收集了9万份学生来信,概括出作为一个好教师的12种素质,包括: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的每个人,仁慈和宽容;耐性,兴趣广泛,良好的品性,良好仪表,公正、幽默感,对个人的关注、坦率,有方法。这集中反映出受欢迎的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情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我国现阶段,有人提出教师的人文素养除了具有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热爱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外,还应该注重“五心”修养。“诚心”是“五心”修养的基础修养。“精心”,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做到不讨厌一个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安心”是敬业爱岗的前提条件。“恒心”是为人师表的长期要求。“雄心”是成就事业的心理品质。教师也需要雄心壮志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在不断创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从而担负起实施人文关怀的重任。
传授知识,自然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但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责任。目前,为数不少的教育从业者还未意识到,教师作为施教者,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往往成为孩子一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健康人格。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敬的人,是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素养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有了这样的“心心相印”,学生的人格的成长会在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的教师的影响下,逐步成熟与完善起来,而学生的人格的完善,是一切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基础。
而长期以来,由于我们习惯于把学生看着是一个“认知体”,把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扩展学生的知识内涵作为基本目标,重思想教化而忽视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无视表达热情。因而导致许多学生缺乏一定的公德意识和人文关怀意识,在校内和校外呈现“两面人”现象。而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实际上是一种灵魂的缺失,它容易使人迷失自我。因此,追寻人文精神的回归,是我们教育的当务之急,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与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完善。
一位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肯定是一位有抱负有追求的教师,往往呈现出人格形象完整,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性格坚毅,乐观向上,作风严谨,给人以力量感。在他教育与影响下的学生,必会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加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这样会自觉不自觉的树立远大的目标。反之,一个没有深厚人文素养,举止猥琐,语言粗俗,庸俗无聊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个没有恒久引力与缺少人格魅力的教师。历的杨昌济之于毛泽东,闻一多之于臧克家,沈从文之于汪曾祺,鲁迅之于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些伟大的教师,永远会让他们的同样伟大的学生铭记不忘,学生的成功为这些伟大的精神导师的人生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因为,教师的追求与抱负已经深深的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指标;教师的努力与成功,激励他们的学生追求更远大的目标与成功。
中学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表现的比较单纯,情绪化比较重,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影响力从哪里来,以前的师道尊严,可能很难约束现在的个性化强的中学生了。而在这方面研究颇为深入的可能要算河北省的衡水中学了,他们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了长期研究后发现:一个学生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好坏,与他是否喜欢教这门功课的教师相关。他们对学生进行了跟踪,发现学生往往因为不喜欢某一老师而不喜欢他所教的课,许多学习上偏科的学生都能从此找到原因。衡水中学慢慢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的师德状况、人格水平是他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能力固然很重要,人格修为同样很重要。衡水中学校长李金池用了一个函数式来表达教师人格修为与教学能力、教育观念以及二者与教师的“教育力”之间的关系:y=kx。因变量y表示教师的教育力,系数k表示教师的人格修为,自变量x表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观念等。其实,这里所谓的“教育力”,最终还是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些,而这一切还是取决于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与监督者,教师的行为举止与爱好习惯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依据个人的理解,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表现在向学生指出应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即具体的学习习惯;二是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习惯的形成。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榜样被学生所模仿,并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发生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或模仿,可以抽象出榜样的行为特征,形成规则,并通过对这些规则的重新组织,形成全新的行为。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首先考虑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识,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识如何,直接制约着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其次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监督和评价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快慢产生影响。再次教师自身的形象作用。如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集中反映了教师的精神风貌,它包括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认知策略、对学生的态度及其教师的主观追求等。拥有独特的教学风格的教师,在学生中自然拥有较强的影响力,这样,教师的正确要求就容易化为学生的行动。
由此,我们呼唤教师的儒雅风度,寻求精心打造富有人文素养的教师形象思路,可能的挖掘教育资源,为了学生的健康心理的成长与完善,作出我们作为教师的最细致、面、最合乎教育规律与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的努力。
科技素养心得篇十五
科学素养是指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并做出实证结论的能力,以便通过人类活动了解和决定自然界以及自然界的变化。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科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基于科学学科内容与特征,笔者认为应该包含科学思维、科学实验、科学表达、科学态度这四个方面:
1.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指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良好思维品质,基于观察与实验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进行科学思考、科学推理、科学论断。在此过程中,学生运用直觉思维进行猜想,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用发散性思维进行类比、用创新思维进行释疑,在科学学习中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思维品质。这是进行科学学习最宝贵的学习品质之一。
2.科学实验。科学实验素养,是学生具备科学实验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在老师的实验指导下大胆开展实验假设,有条不紊地落实实验步骤,规范操作科学实验,并能够在实验基础上进行信息处理、得出实验结论等等。科学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学生通过科学学习要掌握简单的科学实验尝试以及操作技能。
3.科学表达。科学表达,是指以准确的语言描述科学现象,以有逻辑、有条理的语言总结科学实验结果,通过口头表述以及实验报告为主的口语以及书面语来有序、有条理、综合地阐述科学学习过程。科学表达具备三个基本特性:一是语言的准确性,做到符合科学事实;二是条理性,做到有序表达、有逻辑表达;三是规范性,掌握常用的科学专业术语,掌握科学总结汇报的规范表达方式。科学表达时科学思维在语言表达上的反映,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书面材料写作能力的培养等大有裨益。
4.科学态度。科学态度,是指学生对待科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态度,主要包括:一是浓厚的科学兴趣,积极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热爱科学。二是严谨的科学精神,基于证据与推理,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三是良好的科学道德品质,在科学学习中乐于合作分享,具有崇高的科学理想等。积极而端正的科学态度是科学学习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之下,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科学表达、科学态度四项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思考,以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为例,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论述:
1.提炼核心问题,发展科学思维品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驱动思维的最有效载体,科学思维建立在科学探究问题的基础之上。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很多幼儿怀着“好玩”的心态对待科学知识,怀着“看表演”的心态看待科学实验,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在科学学习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也就没有自己的观点看法,更没有自主探究的发现。要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教师就要善于利用核心问题来驱动学生进行科学思考,让科学课洋溢、闪烁思维与智慧之光。教师在科学课堂上要善于设计核心问题来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比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的教学中,教师运用核心问题来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的大脑思维,思考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1)ab两杯同样的水中,分别放入白砂糖和冰糖,哪个溶解得快?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ab两杯同样的水中,分别放入相同的冰糖颗粒,a用棒子搅拌,b静止不动,谁溶解快?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ab两杯盛相同多的水,a为热水,b为凉水,再放入相同量(足量)的食盐,哪个溶解得快?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先以三个并列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知识经验,或以科学实验的方式来验证。学生能想到颗粒大的物体比颗粒小的物体容易溶解,搅动比静止不动更容易溶解物体,热水比凉水更容易溶解物体。教师再以核心问题“从以上三个结论,你能总结出溶解的快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来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总结出影响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包括:溶解物体体积大小、是否有搅拌、液体温度等,从现象出发思考科学规律,总结科学发现,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得到很好的提升。
2.开展实验操作,提升科学实验素养。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科学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学科,科学知识的发现与论证都需要科学实验的支撑。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设计、开展、总结全过程,在科学实验中提升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一是科学严谨的设计。科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对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在课堂内外的科学小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独立地或者在同伴合作探究下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科学严谨的实验方案,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检查和指导,优化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效率。如测量肺活量的实验中,在没有测量袋的情况之下如何做这个实验?教师让学生设计一个可行性高的方案。起初,有学生提出可以借助吹气球的方法来收集呼出的气,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吹气球的过程中已吹入气球中的气与口中呼出的气会形成阻力,甚至有的肺活量小的学生存在吹不起气球的现象。因而可以推断气球采集的气量要低于真实呼出的气,因而实验会产生较大误差。最终综合考虑之下学生决定采用皮管吹气到倒置的放在水中的塑料桶,标明刻度,最后看呼气后水面上升的体积的肺活量测量方法,思路严谨,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二是认真细致的观察。科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实验现象需要实验者认真观察并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客观、完整地记录实验过程,为发现实验现象、探究实验结果做好准备。比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观察发声物体》的实验中,教师让学生亲手操作将敲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提问:“请问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有学生说:“水面有很多波纹。”“这些波纹刚开始很快,波纹也大;慢慢的波纹辐射的速度就慢了下来,波纹也小了,最后水面恢复了平静。”通过认真细致观察,学生不仅仅发现水面振动产生了波纹,且波纹辐射的频率和大小都被观察到,为进一步地发现实验的原理做好了准备。三是科学规范的操作。科学实验容不得随意和马虎,不规范的操作不但会影响科学实验结果,甚至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科学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素养的重中之重。在科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严格管理实验课堂组织纪律,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操作。比如,在《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中,在取高锰酸钾颗粒时,要强调切忌用手直接取,而要用小勺取,避免高锰酸钾对人体的侵蚀伤害。在《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安全地点燃和熄灭酒精灯;实验完后不要立即触碰蒸发皿、酒精灯、三脚架和石棉网,以免被烫伤。只有在实验过程中严格要求,建立规则,规范操作,才能在确保实验安全的同时顺利完成实验。
3.组织交流汇报,培养科学表达能力。科学表达是以规范的科学语言来阐述科学思考与科学观点,体现了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理解与感受,强化学生的自主化表达,是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下进行科学学习汇报、总结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创设开放性的课堂对话氛围,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一是口头表达与交流。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要能够以清晰的思路、准确的语言来阐述科学。比如,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尝试口头描述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有条理地阐述实验操作的过程,并就实验结果以及结论进行口头的汇报,在口头表达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和提升,在表达交流的过程又进一步加深了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感受。二是书面总结与汇报。科学学习的总结和汇报过程中,实验报告的写作是一种高阶的科学能力与素养,学生将科学实验的实验计划、实验思路、实验目标、实验数据、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等条分缕析地书写到科学实验报告中,通过一两次的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学生对科学实验步骤、流程、注意事项等有了全方位地把握,能够独立参与或者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书写科学实验报告,将思考、操作、表达有机整合起来。
4.落实生本评价,激发积极科学态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良好的科学态度是学生科学学习过程中强大的精神动力,教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教学评价方式,从多个维度对学生的科学学习进行激励评价,培养学生积极的科学态度。一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参与积极性。在学科学习中,学习兴趣、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与积极情感是极为关键的主观因素,这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科学课堂中学生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进行科学实验的操作示范,以及对科学课程的浓厚兴趣,都是难能可贵的科学学习态度。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之中树立典范,将科学课堂实验以及课后探究实验中的积极分子进行表扬肯定,在班级内营造出浓郁的科学探究兴趣,形成人人爱科学、人人会科学的学习氛围。二是科学学习过程中的良好态度。对学生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积极思考和创新的科学思维予以积极评价。比如,在《食盐会和水一起蒸发吗》的实验课中,学生提出质疑:“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杯中的水蒸发,这也太慢了,何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呢?”的确,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中看到实验结果。学生积极思考,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加热蒸馏的方式提高蒸发速度,浓盐水马上就析出盐来。教师对学生爱动脑、敢于质疑的科学学习精神予以表扬。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合作交流的品质,乐于分享和承担的精神都是良好科学态度的重要表现,是宝贵的科学学习精神。如学生的分组探究学习活动中,部分学生能够主动承担脏活、累活以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的任务,在小组学习活动中付出更多心血,应该予以表扬肯定。
综上所述,当前的基础教育中各学科的教学都以核心素养教育为核心,科学教学也应该如此。尽管当前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尚无定论,但有学科就有学科核心素养,这是毋庸置疑的。本人认为,科学思维、科学实验、科学表达、科学态度是对科学学习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集中概括与体现,是学生科学学习的高阶化目标,从这四点出发进行培养与强化,对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极为重要。
科学素养,在如今的这个大文化的时代是必不可缺的,我们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难题时,便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科学素养变主导这一切。
话说中华上下5000年的文明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经过漫长的创新开拓,才发展成现如今具备科学素养的国家。
国家具有科学素养,便意味着公民也就会慢慢就要科学素养,但也总会有“科学尴尬,”的时候,比如微信朋友圈中“喝白酒能抗癌,”“闪电不会两次击中同一个地方,”等缺少科学依据的言论出现,所以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提高科学素养,离不开的便是老师,老师在其中具有引领的作用,老师也得学生如何具备科学素养,在其中应注意什么?防止学生在其中迷失方向,或误入歧途。
还记得瑞士的桑拜恩吗?他在厨房做实验时,不慎将化学试剂打翻,他立刻脱下围裙擦干,并将它放在火边烘干,但突然围棋哗的一声子变起火了,桑拜恩就这件事陷入了深思,通过运用所学的知作文https:///识,多次实验研制出了烈性炸药。
我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屠呦呦在制备青蒿素的过程中,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他和他团队的不懈努力下,通过运用大量的科学知识,最终成功研制出了解救素人性命的生命药剂---青蒿素。
黄生甸村村书记黄大发经过23年的不懈努力,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初心不变,开创了大发渠,让大伙吃上了白米饭,从此他们不会再因缺水而感到困惑。
他们都具备了科学素养,并运用科学素养来提高自己的才识,提高国家素养。
据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18年具备科学素养,公众比例达到了8。74%,表明我国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我国公民素养素质提高了,但在如今这个发展的时代来看还远远不够,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的科学素养,全国公民都要不断努力,共同创造国家素养,相信不久的未来,我们都是一名良好科学素养的公民,让我们为创造良好国家素养共同努力吧!
崇尚科学精神,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和了解必要的科学常识是构成公民科学素养的三大维度。精神是根本,它统领方法,创造知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实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方法和知识,是提升科学素养的基本方向。
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第一要义,也是其方法总纲,以及真伪知识的评判标准。各级政府要做到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要敬畏人民,尊重、爱护、信任和依靠学者专家,不断增强对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的洞察力,以及领导人民依规律设小康社会的能力;还要学会应用科学提高其监管知识生产的能力,完善法律法规,及时打击抄袭、造假、代抄等学术腐败行为,遏制浮躁之风。高校管理要遵从学术发展规律,逐步去行政化。公平合理地分配学术资源,减少教师行政事务,合理调配师生比例,加大对学生学业和道德的督导力度,形成以学术和教学为中心的教授治校模式。学者和媒体要加强自律,共同抵制虚浮学术;要经得起利益诱惑,杜绝研制瘦肉精、包装宣传“张悟本神医”等罔顾公众权益的学术乱象再次出现;还要担当起以大众媒体为平台,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方法和知识的公共义务。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崇尚理性、追求真理。这是公民掌握科学思维和试验方法,增加科学知识,从而提升科学素养的必由之路。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我们有时不免迷茫,一些以神秘为迷雾,以许诺众多、简单易行为特点的歪理邪说,如超级养生、风水、卜卦算命等,会趁机侵入我们的思想。这时,理性不只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它会指导我们排除邪说迷雾,洞悉事物实际规律,从而掌握正确的养生、工作和致富之道。政府、科学工作者、媒体,以及社会公众都必须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发扬和习惯这种精神、方法和知识。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还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勇于探索。这是弘扬科学精神,完善方法和丰富知识以提高素养的不竭动力。政府要细化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要特别鼓励和保护科学创新成果。高校要顾及学术创新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特别优待那些从事原创性工作的学者,否决淘汰低水平重复的科研项目。同行和媒体要努力呵护和传播开创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革新。社会公众要乐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
科技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是一项关乎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成败的战略任务。时不我待,我们必须倾全党全国之力带领全国人民积极投身于这项伟大事业。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943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