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朗读【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朗读【通用10篇】一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和班主任在教室里观看了由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而且还是第一期呢!它的主题是,遇见。
董卿亲自去了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等等等等。终于寻找到了无数才华横溢的优秀人才。其中第一期就出现了七位嘉宾。他们分别是知恩图报的濮存昕,乐于助人的无国界妇产科医生蒋励,才华横溢的商业大鳄柳传志,相亲相爱的周小林,殷洁夫妇,世界小姐张梓琳和中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还要数乐于助人的无国界妇产科医生蒋励,她和她的团队在阿富汗每天最多接生四十多名新生婴儿,并且无一伤亡,有的人会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只要技术高超就行了。可是当时的阿富汗是一个充满硝烟的战场,随时随地都会有生命危险。并且你根本就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会被从天而降的炮火“临幸”,或是在睡觉时被孕妇的呻吟声惊醒。而她和她的团队们却在那里坚持了数十曰,他们真的太伟大了!
生命不会因沉默而沉沦,却会因阅读而闪亮。静下心来聆听心海的涛声,不必在乎咬音嚼字,不必在乎抑扬顿挫,只要随心而读。我想这应该就是朗读者的含义吧!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朗读【通用10篇】二
正月十五元宵节古诗词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斤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缝,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也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折桂令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朗读【通用10篇】三
今天,我在家里,背四首古诗:《春晓》,《凉州词》,《登鹳雀楼》,《过故人庄》。
前三首,我背得,因为都学过,最后一个嘛,在记忆里好像学过,有好像没学过。我向妈妈要来手机,打开百度,搜索《过故人庄》。
我看完这首诗,恍然大悟,我学过了,我在四年级时学过,我十分惊讶,我学过了!
所以,学过的东西要多看多读,不然就会忘记,温故而知新嘛!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朗读【通用10篇】四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诗中讲蜂采花配蜜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人们。这首诗歌颂了蜜蜂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情操。蜜蜂为采蜜终日忙碌,走遍山野田地,从来没有偷懒过,而配出诱人的、又香又甜的蜜却不是留给自己享用,而是留给人们享用的。诗人用诗句寄托自己对蜜蜂无私奉献的精神所赞叹。读到最后2句,不禁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班主任林老师。清秀的她做事细心,勤勤恳恳,无微不至爱护我们,对教学认真负责。今天,我发现林老师放学前不时地咳嗽,但她还是不停地说话,那声音十分沙哑,比平时小声了点,但远比平时吃力,还一个一个点名叫那些作业做错的同学的名字,请他们上到讲台,辅导他们补做和订正。
林老师就像默默无闻的蜜蜂一样,总是辛勤地工作、无私地奉献,从来不求回报。上课时,老师总是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传给我们,爱护关怀着我们。
我喜欢蜜蜂,读着这首诗,还让我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要学习蜜蜂这种默默无私奉献和不求回报的精神,这样你也会永远受到别人的欢迎。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朗读【通用10篇】五
古诗词朗读的“微创新”
新学期开学了,我们五(2)班也迎来了新的面孔,新学期、新气象,老师、学生、家长,都憋足了劲儿要为了新学年而努力。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读作为每天早上的第一节“非正式课程”,显得尤其显眼和重要。而伴随晨读的古诗词手册,我居然成功的完成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微创新”。
事情发生在十一长假回来的一天课间,因为每节课的课前都有两分钟的预备时间,“无所事事”的我拿起晨读古诗词手册读了起来,因为古诗词都比较短,等到正式上课时,在短短两分钟时间里,我已经读了整整三遍古诗词。“咦?原来这两分钟时间还可以这么用啊?!”此后,我每节课的课前预备时间都朗读晨读古诗词手册。三天过后,坐在我旁边的五六位同学也学着我的样子,拿起晨读古诗词手册读了起来;五天过后,十几位同学加入了进来;半个月以后,全班同学都加入了课前预备时间诵读晨读古诗词手册的队伍......有效利用了这课前两分钟,我感到了一种成就感,班主任于老师也发现了班里的这一变化,于是干脆就让我担当起了课前预备时间的古诗词“朗读手”,带领班里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好这两分钟的“碎片化”时间。
此后,课前预备时间朗读古诗词也成了五(二)班的“常态课程”,我们的古诗词掌握得也越来越熟练和透彻。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朗读【通用10篇】六
西安,一个十三朝古都,丝绸之路的起点。没想到,今年暑假我能来到这里大饱眼福和口福。
傍晚,刚下了飞机,第一次踏入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时,并没有想象中的古老和漫天黄沙飞扬。途中,无论是小巷还是大街,都干干净净,街道两旁的路灯上都挂有灯笼和中国结。一处处复古的建筑,在温暖的灯光下显出它唯美的形态:飞檐翘角、房梁屋瓦都是古铜色。西安,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和谐、温暖。
第二天早上天气放晴,我们随导游登上了明城墙。西安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这里有护城河、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至今完好无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墙。遥望城墙,一种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城墙之高之大之长让人叹为观止。近看,则大气辉煌,宽阔的城墙古道能容下五辆马车并肩而行。城墙上旌旗招展,风声咧咧,我仿佛看到了古时这座城墙雄伟的场景。
相信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应该家喻户晓。当年李隆基十分宠爱杨贵妃,可惜的是华清宫这座富丽堂皇的殿宇,在安史之乱后被烧成灰烬,后来是经人工修复,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这是金碧辉煌的建筑群,据说华清池里常年流淌70多度的温泉,无论是避暑还是防寒,都是养生的好地方,这里光汤池就有五个,也凸显当时唐朝的富足昌盛。
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举世闻名,暑假期间更是人山人海。隔着厚厚的人墙,我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兵马俑。兵马俑是秦始皇的殉葬品,这是一支庞大的军队,马俑拉着木质战车,武士俑、将军俑、跪射俑都一一并排列队,我仿佛听到了马的嘶鸣,看到了尘土飞扬、刀光剑影的古代战场。只见将军俑面部严肃,身穿铁甲,右手搭在左手上,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当和兵马俑面对面时,我感觉到其神态、动作都仿若真人,让人不得不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技艺精湛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西安不仅历史悠远,美食也是一大亮点。当去了小吃一条街永兴坊后,我的美食观似乎也变了,以前那种精致的西餐,我才会觉得好吃,但现在我觉得越传统的东西越好吃。在永兴坊的角落里,有一家泡馍店生意红火,这个店很有特色,他会给你一个碗,碗里有面饼,得你自己把面饼撕碎成小片,再放入羊肉汤。当吃了羊肉泡馍浑身大汗时,会有一种很爽很舒服的感觉。华灯初上,夜幕降临,一家家复古的门店对外开张,在弥漫的香气中,人们欢笑着,时不时还有秦腔响起,我仿佛穿越来到了古代,穿梭在热闹的夜市中,这可是大唐的不夜城啊!
如今,我仍在怀念香喷喷的羊肉泡馍和历史悠久的明城墙。虽然在西安的美好时光已转瞬即逝,但对西安的美好印象和回忆将永远长存。西安,这座古今交融的城市,让人为过去喝彩,对未来神往。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朗读【通用10篇】七
清明小长假,爸爸开车带我去旅行,上演了一个现实版的"爸爸去哪儿"。一路上我都很兴奋,很快天就黑了,到达目的地——古城西安已经凌晨两点过了。爸爸好辛苦啊!
第二天一早,爸爸带我游玩了大雁塔。大雁塔可雄伟了,高高的塔有九层,里面珍藏着唐僧取回的经书。噢,原来《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有其人呀!这时,我又想起了机灵的猴哥和贪吃的猪八戒一路上保护师傅西天取经的情景……
爸爸还带我去参观了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博物馆"。我走进大门一看,哇!这里有武士俑,将军俑……他们身材高大,身披铠甲,昂首挺胸,形态名异:有的拿弓,有的拿剑,有的拿盾……还有好多好多,真是千姿百态!
后来爸爸带我品尝了好多好吃的小吃,我肚子都涨得圆圆的了。
西安真美!兵马俑真壮观!爸爸真爱我!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朗读【通用10篇】八
西安什么多?
小吃多。
Biang biang 面、肉加馍,
饭店一个连一个,
处处香味吸引我。
西安什么多?
古迹多。
兵马俑、华清池,
碑林城墙多又多,
盛名远扬全中国。
西安什么多?
高校多。
西交大、西工大,
高校处处遍地花,
神舟发射贡献大。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朗读【通用10篇】九
暑假一到,因为要阅读考级的原因,我又得背枯燥无味的古诗了。不过,我是能拖就拖,实在躲不过了,也就只好背了! 上个星期,我已经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背了中长篇的古诗《马说》,昨天晚上临睡前,妈妈突然又叫我背古诗了,我懒洋洋地躺在床上不吱声,妈妈就自己挑了一篇刘禹锡的《陋室铭》让我背。 这篇还不错!我心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几句我本来就会背的,况且我还在赵老师办公室里看到一幅字写的就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我一起身从妈妈说里夺过打印纸,快速瞄了一眼,又躺下来眯起眼睛准备背。前面几句很快就过了,妈妈接着念下一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又解释了诗文的意思,我记住了,然后妈妈从头开始把诗文意思说了一遍,让我对照说原文,就这样,很快地我就已经背了一半的内容了! 看我背得还行,妈妈干脆就直接用解释来让我猜原文,这下我不干了!妈妈说:“猜不出来也没关系,试试看嘛!”她接着就念:“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弹……”“是调!”“哦,可以调……素……琴……”“对!”“太好了,你看,我文学天赋很高吧!哈哈……”我们都笑了起来。就这样,我连猜带蒙地很快把后面的诗也给背下来了! 老妈又出了一招,她报出诗里面的词语,让我来解释,靠着前面的记忆,我也很快地把意思说出来了!这下老妈没招了!哈哈!今天背诗太有成就感了!虽然背诗有时很无聊,不过要是都这样背,也会变得好玩!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朗读【通用10篇】一十零
看着“春风又绿江南岸”,赏着“漠漠水田飞白鹭”,听着“无边落木萧萧下”,又道“燕山雪花大如席”。我手捧一本《古代优秀诗文选》,一边摇头晃脑地吟诵,一边品着冒着热气的绿茶,仿佛也身临其境了。也许是遗传的缘故,我从小便受了妈妈的熏陶,不由自主地爱上了读《古代优秀诗文选》,喜欢那种跟着诗人的心情跌宕起伏的感觉,从里面,我总可以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从《爱莲说》里,我感受到了周敦颐高尚清廉的刚正品格;从《陋室铭》里,我领悟到了刘禹锡高标挺立、不入俗流的品德:从《醉翁亭记》里,我又体会到了欧阳修的快乐……
从《出师表》到《水调歌头》,从《念奴娇》到《浣溪沙》,这些包含这许多哲理,许多典故的诗文,我都能体会到许多许多的乐趣……
记得一次上语文课,我们学习刘禹锡的古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大家顿时陶醉在黄河的雄姿中。这时,老师问道:“谁知道刘禹锡的《陋室铭》?”《陋室铭》?我当然知道了。我环顾四周,同学们有的不知所云地挠着脑袋,有的悄悄的在问同学。我赶紧举起手,说:“我知道!”老师微笑着示意我回答。我站起来,清了清嗓子说:“《陋室铭》是刘禹锡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老师点了点头,问:“你能背诵吗?”“当然了!”我胸有成竹地回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当我背诵完时,老师和同学们都自发地鼓起掌来,有同学还说:“xx的知识面很广,怪不得作文写得好。”我听了,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从一个呀呀学语的小孩变成了一个6年级的学生,由于从小爱看古诗文,写作上也提高了不少,我还成为了学校“星星梦文学社”的一员呢!这是对我一个鼓励,也是一种不小的荣誉吧!
漫游在古诗问选的天空下,我就是最快乐的那片云!因为,我从中体会到了无穷的乐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9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