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作业成本法心得大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7 21:26:14
专业作业成本法心得大全(19篇)
时间:2023-10-27 21:26:14     小编:字海

透过总结的镜头,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自己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和问题。有许多方法可以达到较为完美的总结,但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经验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一

岗位职责:

1、建立健全公司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及管理流程,制定相关标准;

2、执行公司成本控制目标,对项目实施各阶段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管理与分析;

3、负责对工程项目进行预、结算审核,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和成本核算考核;

4、负责公司招投标项目的具体实施,参加招投标中商务标的编审;

5、负责公司合约管理,对合同条款、价格及成本进行评审及谈判;

6、负责造价信息库的建立、维护、管理工作;

7、负责本部门的其他工作的统筹管理。

任职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工民建等相关专业;

3、精通预决算管理、经济分析、成本管理、招投标管理和合同管理,熟悉行业发展动态与建材市场行情,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二

成本法是一种管理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制定价格和成本。在我所在的公司,我们使用成本法来管理成本和价格,我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深刻体会到了成本法的重要性和实际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成本法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将所有成本计入到生产成本中去,最终形成产品的成本。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成本结构,控制成本,并深入了解产品的成本构成和价格制定。在我们公司,成本法成为了一种核心的管理方式,应用广泛,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提升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段:成本法的具体应用

在我们公司,成本法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来实现的。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交付过程,成本法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把所有的直接成本(如原材料、人工、能源等)和间接成本(如设备折旧、租金、维护费用等)都核算了进去,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每一个产品的成本构成,从而合理定价。

第三段:成本法的优点

成本法管理方法有很多优点,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它能够帮助企业理解自己的成本构成,从而制定出合理的价格和销售计划。另外,成本法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运营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我们公司而言,成本法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式,更是一种员工绩效评估体系,通过对成本的合理控制,能够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寻找节约成本的途径,提高绩效。

第四段:成本法的挑战

尽管成本法有很多优点,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成本法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对于新手而言学习成本法不容易。其次,成本法还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如果不够系统与专业,很容易出现误判成本,导致企业损失。

第五段:总结与结论

总之,成本法对于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成本结构,并通过合理的价格制定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但是,成本法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加强体系建设和管理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成本法的知识和应用,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三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会计方法,用于计算和分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变动成本。这种方法具有诸多的理论依据和实证研究支持,全球范围内的许多企业都在使用。通过运用变动成本法,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收支情况,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决策依据。在我个人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对此法有一些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变动成本法的应用帮助我更加了解企业经营决策的核心因素,即成本控制。在周全考虑各种成本因素的前提下,企业经营者才能做出更为科学和合理的决策。对于企业来说,成本控制是提高利润水平、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运用变动成本法,我能够将各种成本变动因素归类整理,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评估各种管理活动对成本的影响。这样,我可以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成本的策略,并及时调整经营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其次,变动成本法的运用使我对企业成本的计算和核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的计算和核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变动情况。变动成本法提出了一种相对集中和简化的计算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成本的组成和变动情况。通过对各种成本项目进行归类和分析,我更容易了解每个成本项目的性质和特点,并计算出相应的成本变动幅度。这样,我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成本的变化趋势,还可以在经营决策中更加准确地考虑成本因素,从而降低经营风险。

再次,变动成本法的运用还使我对企业成本结构的优化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面对经营问题和挑战时,我了解到企业成本结构的优化对于提高经营效益和降低经营风险至关重要。通过变动成本法的运用,我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评估不同成本项目的贡献度和重要性,并确定哪些成本项目对企业的经营效益具有重要影响。这样,我可以有针对性地优化各个成本项目,降低那些对企业并不重要的成本开支,提高那些对企业经营效益有重要贡献的成本项目的投入和比重。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成本结构,我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资金利用率,从而实现更好的经营效益。

最后,变动成本法的运用也激发了我对企业管理的创新思维。在实践过程中,我意识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通过变动成本法的运用,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各种成本项目的关联关系和影响因素,这为我提供了一种寻找和创新管理模式的思路和方法。我可以基于成本变动的经验和知识,寻找新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从而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实践。这样,我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通过学习和实践运用变动成本法,我对企业成本和经营决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意识到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核心要素,而变动成本法为分析和评估成本变动提供了一种简化和集中的方法。通过运用这种方法,我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和核算企业成本,并及时调整经营决策。这种方法还激发了我对企业管理的创新思维,促使我寻找和创新管理模式,为提高企业效益做出更大的努力。变动成本法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更准确、更科学的成本分析和决策依据,帮助我们在日常经营中更加精细地把控和运营企业。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四

计划成本法是一种管理项目成本的方法,通过将项目分解为各个可管理的活动,确定每个活动的成本,并进行预算和控制,从而达到实现项目目标的目的。在实践中,我学习了计划成本法,并应用于一个实际项目中。通过这次经验,我深刻体会到了计划成本法的重要性和效果。下面,我将分享我对计划成本法的心得体会。

首先,计划成本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项目的成本,从而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在项目初期,通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预算,我们能够准确地估计项目的总成本,并分配到每个活动中。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进展情况来调整成本计划,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算进行。这样,我们就能够避免项目成本超支或者造成项目进度延误的情况发生,保证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其次,计划成本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项目风险,确保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制定项目计划和预算的过程中,我们会考虑到一系列的风险因素,如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开发风险等。通过统计分析和模拟计算,我们可以预测这些风险因素对项目成本的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这样,一旦风险事件发生,我们就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项目不受到严重影响。

第三,计划成本法能够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通过将项目分解为各个活动,并为每个活动分配成本和资源,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项目的进度和资源消耗情况。同时,我们还可以对比不同方案的成本效益,选择最优的方案进行实施。这样,我们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项目的效率和成本效益。

第四,计划成本法还能够提高项目团队的沟通和协作效果。在制定项目计划和预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与项目团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定每个活动的成本和资源需求。这样,项目团队成员就能够更好地理解项目目标和约束条件,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项目经理也能够更好地监控项目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计划和资源分配,保证项目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计划进行。

最后,计划成本法还能够提高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预算,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管理项目的成本和风险,从而保证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同时,我们还能够通过对比不同方案的成本效益,选择最优的方案进行实施,提高项目的效率和成本效益。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并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总之,通过学习和应用计划成本法,我深刻体会到了它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和效果。计划成本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项目的成本,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项目风险,确保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能够提高项目团队的沟通和协作效果;能够提高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我将继续学习和应用计划成本法,以提高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并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五

计划成本法(PBC)是一种用于项目管理和控制成本的方法,通过将项目的计划和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来确保项目的预算得到合理的跟踪和管理。在实施PBC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优点,下面我将从目标设定、资源分配、成本管理、决策支持和风险控制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目标设定是实施PBC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目标设定需要明确项目的整体目标和预期成果,以及相关的成本、时间和质量要求。只有清楚明确的目标才能引导后续的资源分配和成本管理,使得项目能够按照计划进行。我在实施PBC的过程中意识到,目标设定需要尽可能细化和明确,以减少后期的变更和调整,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和成本效益。

其次,资源分配是实施PBC的关键环节。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通过使用PBC,我们可以根据项目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来对资源进行预算和分配,从而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完成。在实施PBC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资源分配不仅仅是按照项目计划进行,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以应对项目中出现的变化和风险。

第三,成本管理是实施PBC的核心内容。通过对项目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跟踪和管理,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超支或不合理使用的问题。在实施PBC的过程中,我认识到成本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并配备专业的人员进行实施和监督,这样才能确保项目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并更好地支持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四,在实施PBC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对项目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到项目的进展和问题,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在实施PBC的过程中,我发现决策支持是PBC的一项重要功能,通过合理地利用PBC所提供的信息和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做出决策,提高项目的整体效果和绩效。

最后,风险控制是实施PBC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并减少其对项目的影响。在实施PBC的过程中,我认识到风险控制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和方法,并进行持续的监督和评估。只有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才能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成功实施。

综上所述,实施计划成本法对于项目的管理和控制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目标设定、资源分配、成本管理、决策支持和风险控制等五个方面的实施,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项目的成本,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实现项目的成功。因此,我认为深入学习和实施计划成本法是非常有意义和必要的。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六

职责:

1.利用erp系统,进行产品生产核算,成本,费用分析,定期编制分析报表;

2.进行会计报表编制,保证合并报表编制按时完成,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根据公司经营目标,协助编制公司预算;

4.根据公司营运情况,对比预算,进行分析;

5.监控公司重大投资项目,是否按照财务计划执行;

6.协调财务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

7.管理与银行,税务,工商及其他机构的关系,并协助办理公司相关业务;

8.协助培训本公司财务人员;

9.协助本公司财务团队管理,建设个工作;

10.领导指派的其他工作。

岗位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财务会计相关专业。

2.具有两年以上财务会计或成本会计工作经验。

3.熟练掌握计算机,财务软件等操作方法。

4.中级会计师及以上资格证书。

5.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严谨,细致。

6.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与人合作。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七

变动成本法是一个管理会计工具,用于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变动成本。它通过分析和计算关键成本因素,帮助管理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和应用变动成本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变动成本法能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其成本结构。在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成本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数字,也包括了一系列会随产品数量、生产能力等因素而变化的费用。这些费用被称为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等。通过使用变动成本法,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例,进而衡量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效益。

其次,变动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当企业需要决策时,如是否接受一个新的订单、是否关闭某个产品线等,变动成本法可以非常有助于决策者评估不同选项的成本和效益。通过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变动成本,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衡量利润和亏损,并根据这些数据做出决策。

此外,变动成本法还能帮助企业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成本控制是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使用变动成本法,企业可以识别出哪些成本项目对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贡献最大,进而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策略。通过降低关键成本项目的开支,企业可以提高效率和利润率。

然而,在应用变动成本法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首先,对于某些企业来说,确定所有的变动成本可能会非常困难。有些成本项目可能无法被准确地归类为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因为它们与产品数量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其次,变动成本法忽略了固定成本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估计不准确。最后,变动成本法的结果往往只是理论的指导,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变动成本法是一个有用的管理会计工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成本结构、做出决策和实施成本控制措施。然而,在应用变动成本法时需要注意其局限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只有在谨慎地评估和应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够最大化其利润,并取得长期的发展。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八

近年来,“计划成本法”在管理学和项目管理领域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运用。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和工具,它为企业的决策制定和项目实施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在我个人的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计划成本法”的重要性和灵活性,特在此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使用计划成本法让我深刻认识到项目管理中计划和成本的关系。我们经常说“时间就是金钱”,而对于项目管理而言,“计划就是成本”。通过合理而详细的计划编制,我们可以事先预测项目所需要的资源、工期和预算,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项目效率。同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及时的项目进度和成本控制,有利于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投入。计划成本法让我深刻体会到,项目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计划和成本的精准把控。

其次,使用计划成本法让我更好地理解了项目的风险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而计划成本法通过对项目的全面风险评估和预测,为我们提供了应对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事先确定项目的关键风险点,以及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我们可以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及时应对风险事件,从而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计划成本法让我在项目管理中更加注重风险预测和应对,提高了项目的成功率。

第三,使用计划成本法提高了我对项目管理的系统思维能力。计划成本法要求我们在制定计划和预算时全面考虑项目的各个环节和因素,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思路。这种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我在实施项目时更加注重整体的协调和配合,而不是局限于个别环节的优化和追求短期利益。通过系统地考虑项目的目标、资源、技术和风险等方面的关系,我能够在项目管理中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第四,使用计划成本法让我更好地理解了项目管理的关键要素和方法。计划成本法通过对项目的全面分析和评估,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例如,通过工作分解结构(WBS)和网络计划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确定项目的工作范围和时间节点,并梳理出项目的逻辑关系和依赖关系;通过成本估算和预算编制,我们可以事先掌握项目的资源消耗和成本分配,从而合理安排项目的资金需求。这些方法和工具使我在项目管理中更加规范和有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使用计划成本法让我认识到项目管理需要坚持不懈的追求和改进。计划成本法虽然提供了一种科学和系统的管理方法,但在实际实施中,仍然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改进。每一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模板可循。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我意识到项目管理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和不断改进。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在项目管理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计划成本法是一种在项目管理中十分重要和实用的管理方法和工具。通过使用计划成本法,我深刻认识到了计划和成本的关系,更好地理解了项目的风险管理,提高了系统思维能力,掌握了项目管理的关键要素和方法,并意识到了项目管理的持续改进和追求。我相信,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将能够更好地运用计划成本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九

成本法是一种计算企业产品成本的方法,本文将通过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我对成本法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成本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计算精确,可以更好地掌握成本构成。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需要确定产品成本的各种组成部分,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非制造费用等。而成本法是通过针对每个部分进行细致的计算,最终得出产品成本总和,从而实现计算精确。

其次,成本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除了在制造企业中常用的产品成本计算外,对于服务型企业,成本法同样具有很高的适用性。例如,在餐饮行业中,成本法可以帮助我们精确计算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从而更合理地定价。

第三,成本法能够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当我们掌握了产品成本的构成和精确计算方法后,就可以通过对不同部分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成本偏高的地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成本。通过这种逐步优化的方式,企业就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成本,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

第四,成本法也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在面对买卖、进出口、投资等大大小小的决策时,成本法可以为我们提供决策的参考。通过准确计算各项成本,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制定更加科学的经营决策。

最后,成本法虽然具有很高的精度和适用性,但是操作起来也需要非常谨慎。如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考虑各种材料价格和人工工资等因素,同时还需要分类计算,对于小企业或未接受过相关财务知识的人,操作也容易失误。

综上所述,成本法无疑是企业在制定各种决策和管理成本时的得力工具。我们必须认识到其优点,同时也要注意其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这样才能将其最大化地发挥效用。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十

所谓的施工成本管理即使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题下,对工程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工作,实现预定的成本控制目标,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费用,实现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管理办法,施工成本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的施工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项目法施工中要做好施工成本管理,关键在于搞好施工前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施工中施工成本过程控制,施工后施工成本分析总结。

一、施工前编制好施工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计划是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施工成本控制方案,既包括预定的具体成本控制目标,又包括实现控制目标的措施和规划,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导性文件。项目部在一项工程施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选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就会不同、所需机具也就不同。因此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项目法施工中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台同工期为依据,联系工程的实际情况,同时制定几个施工方案,从中优选方案,同时拟定经济可行的技术施工措施,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中,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生产要素等配置情况,按施工进度计划、确定项目的月、季成本计划和项目总计划,计算出计划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作为控制施工过程生产成本的依据。

二、施工中进行施工成本过程控制

1、人工费控制

人工费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施工项目部通过与有资质的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合同,按照成本计划所含的'人工费将作业用工的零星用工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综合确定用工数量与单价,实现人工费的过程总量控制。

2、材料费控制

项目施工中材料费占建设工程总造价的60%-70%,其重要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实际施工材料价格应主要通过掌握市场信息,应用招标和询价等方式控制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材料用量可以采用消耗定额控制、计划指标控制、计量控制、包干总量等方法进行控制。

3、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对成本管理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高层建筑。据统计,高层建筑地面以上部分总费用中,机械费约占6%-l0%。因此项目部应从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提高设备利用率、避免不正确使用造成机械设备停置等方面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

4、节约减少现场管理费支出

施工项目部临时设施投入尽量本着经济适用原则,易于回收周转利用。现场经费应精简,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促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减少管理费用支出。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十一

在会计行业中,成本核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现实经济中,成本核算是公司管理的重要业务之一,直接关系到企业盈利和发展能力。实训变动成本法是成本核算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十分有效。本文将从概念认识、应用过程和心得总结三个方面,探讨实训变动成本法的心得体会。

概念认识

实训变动成本法是将销售成本、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分配到产品上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每个产品的成本被单独计算,并分配到每个产品上,这样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的成本,更好地管理产品的盈利能力。此法是实际生产成本的反映,能够真实地反映一个企业产品的成本情况。

应用过程

实训变动成本法的应用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计算变动成本,第二部分是分配变动成本。其中,计算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分配变动成本的过程是将计算得到的变动成本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到产品上,其中包括单位产品成本、产品库存成本和销售成本。

心得总结

实训变动成本法的经验实践说明,这种成本核算方法可以在不同企业环境下被广泛使用。作为一种比较复杂的成本核算方法,实训变动成本法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高度的精细操作,同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可行性问题。在实践中,企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内部管理,针对实际情况将实训变动成本法与其他成本核算方法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已有的管理方法,以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实训变动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实践验证,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企业控制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在实际的操作中,企业需要深入理解该方法的应用过程,掌握具体实现方法,注重内部管理优化,持续不断地改进方法,以提高成本核算的精度和效率。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十二

一、煤制油企业成本核算概述

煤制油生产主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一是直接液化,二是间接液化。直接液化方面,目前只有神华集团鄂尔多斯分公司成功实现了年产100万吨煤直接液化项目实现了商业化运行,公司煤直接液化主产品有柴油、石脑油、汽油、液化气等,副产品有油渣、粗酚等,年产100万吨油品。二是间接液化方面,目前只有南非的萨索尔公司在大规模生产。该公司已建成3个间接液化工厂,年产113种化工产品,年产760万吨,其中油品占60%左右。煤制油属于多步骤工序连续式复杂生产,根据产品连续生产、顺序加工的特点,按生产装置、成本费用属性项目归集成本,以每种产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对各装置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的,应分别列为成本核算对象。煤制油成本核算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在主要参照国内炼化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联产品系数法进行各种油化品成本核算。

二、煤制油企业成本核算过程

一般的,煤制油企业将煤化工生产成本分为直接生产成本(原料和主要材料、化工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和人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并选取原料及主要材料、化工辅料材料、制造费用等项目具体核算内容主要分为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具体核算过程如下:

(一)确定成本核算会计科目

成本信息的输出主要是从成本核算所需要的会计科目为基础的,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会计科目是成本核算的必要基础。根据煤制油企业生产装置的不同功能,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会计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主要核算能够生产出主要油品的各生产装置所发生的费用,比如直接材料、辅助材料、人工费用等;辅助生产成本主要核算提供水、电、汽、风等公用工程的各生产装置所发生的费用。制造费用主要核算各生产装置发生的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费用。

(二)划分成本核算装置

单元成本核算单元是成本核算的最小部分,合理划分生产装置单元能够准确计算出产品各工序、步骤的加工成本,是准确计算出产品的基础。煤制油企业将生产装置按单元进行划分,分为基本生产核算单元和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单元。基本核算单元主要包括煤液化装置、煤制氢装置等,辅助核算单元主要包括空分装置、环保装置、热电中心等装置。

(三)归集直接成本

煤制油公司按生产单元对直接成本进行归集,即将每个生产单元领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投入的直接人工、发生的折旧费用以生产单元为归口进行归集。其中将基本生产核算单元发生的直接成本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将辅助生产核算单元发生的直接成本计入辅助生产成本。

(四)归集分配制造费用

煤制油公司制造费用首先按核算单元作日常费用归集,分配以生产单元进行分配。每月末将本月各核算单元发生的制造费用结转到相对应的辅助生产成本和基本生产成本中。对于质检中心提供的化验分析费用按提供人工服务的比例分别分配到其他核算单元。

(五)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煤制油公司辅助生产单元生产的辅助产品除供其他生产单元使用外还有少量对外销售。公司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采用计划分配法,即首先根据内部价格经验数据确定每种辅助产品的单位成本,然后确定各生产单元耗用的辅助产品数量以及对外销售辅助产品,进而计算出各生产单元应当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以及对外销售的辅助产品应当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各月实际发生的辅助生产成本与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全部转入基本生产成本。

(六)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

在对制造费用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分配后,与生产相关的成本费用全部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即完工成品与在产品共同承担的成本。月末通过各生产装置单元固定时点内所剩余原料的数量以及相应原料的内部计划单价来确定月末在产品应当分配的成本,总生产成本扣除期末在产品分配的成本即为本月产成品应当结转的成本。

(七)计算完工产成成品的成本计算

三、煤制油化工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费用确认

计量成本核算必须要有准确的生产数据作支撑,煤制油前期建设期间有些计量课仪表并不完善,比如空分装置,两套空分装置只有一套电表计量,车间统计人员只能根据空分装置设计用电量区分每套装置耗电量,财务人员只能根据车间统计人员提供的耗电量按比例分摊每套装置耗电费用,而这并不能真实反映装置所发生的费用。

(二)成本费用分配问题

1、间接费用分配煤制油企业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划分为直接生产成本费用和间接费用两大部分。对于日常直接归属于单个装置的材料耗用、动力消耗和、人工支出和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相应装置中。但对于为其他装置提供服务的质检中心、检维修中心等发生的费用需要按一定比例分摊到受益的各装置里去。煤制油企业不同于传统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序很高。煤制油生产设备投资大,机器设备折旧费用也很高。煤制油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制造费用在整个煤制油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很高,这种分摊方法遇到了两大问题:其一,是固定制造费用比重增大、直接人工比重下降,从而制造费用分配率很大,很容易造成产品成本失真。其二,随着与工时无关费用的快速增加,用具因果关系的直接人工去分配这些费用,必定产生虚假的成本信息。制造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时受分配标准的影响是很大的,而该方法在选择费用分配标准时是单一的、不科学的,会影响到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2、半产品成本分配柴油、石脑油、液化气与其他化工副产品所耗用的主要原料都是洗精煤,且具有相同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煤液化装置化学反应生产出液化轻油、液化重油、油渣等半成品。各种油品产量受装置负荷,操作条件影响很大,不同的操作条件和负荷会生产出产量不同的各种产品。煤制油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往往在年初制定柴油、石脑油、液化气等半成品计划价格,企业根据这个计划价格在每个月末进行半产品成本分配。这个半成品计划价格在一个会计期间内保持固定,不再改变。这样做优点在于简化成本核算,减少了工作量,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实际上,生产装置月度之间的投入产出系数是不均衡的,有时会有较大差距,价格固定化也存在弊端,不能横向、纵向比较其实际的生产绩效。另一方面采用计划价格计算装成品成本,然后再计算各联产品之间成本也不合理,这会误导产品定价、各种油品产量比例或外销等企业经营决策。如煤液化装置、加氢稳定装置产品成本分配采用系数法,直接影响柴油和石脑油成本准确性,进而又影响油渣、粗酚等产品成本准确性。

(三)成本核算方法

目前,煤制油企业成本核算把柴油、石脑油、液化气、稳定轻烃、汽油等产品合并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先计算出联产品总成本,然后按主产品和各关联产品系数换算为柴油产量,最后分配计算出各品种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这种方法对于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情况却拿不出准确数字,企业无法及时对生产进行优化安排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这种方法是脱离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一种准则式的方法,其计算出的产品成本存在着扭曲。例如,按照这种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和进行效益分析,液化气、油渣等成为最赚钱的产品,显然产品成本信息被扭曲了,更谈不上作为生产决策的依据,财务管理对生产决策的支持作用很弱。另一方面,现有成本核算方法不能反映生产过程的因果关系,很难准确确定中间产品的成本,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析非常困难。例如:分析生产一吨柴油实际耗费了多少洗精煤这个基本的成本还原问题,现在的成本核算方法就很难甚至无法实现。再比如,生产计划部门需要财务部门对其生产计划方案进行利润测算和分析,但现有的成本核算方法根本无法提供能反映实际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的成本价格体系,无法进行有效的利润测算,更谈不上从宏观控制角度预测分析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效益和提出合理的成本控制标准。

四、煤制油企业成本核算改进措施

(一)加强成本核算基础数据管理

成本核算精确与否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成本核算离不开生产一线提供的.基础生产数据。比如流量仪表,这些基础工作有些可以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完善,但成本核算基础工作更应该贯穿企业兴建之初及生产全过程中去,也就是说,从项目建设开始就应该认真考虑和生产成本核算相关的基础设施、计量仪器仪表是否完备和准确。煤制油企业生产装置多,工艺复杂,各个生产装置应指定专人负责统计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化工三剂、动力等投入产出的基础数据,在月末及时上报。对于计量仪器仪表不完善的要请专业人员想尽办法安装或更新,对于在读取数据中不准确的仪器仪表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校正。

(二)结合作业成本法改进现有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应该与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特点相适应,应当与成本管理、绩效考核相结合。煤制油企业在成本核算上主要是借鉴制造企业所采用的联产品系数法,其成本核算程序比较简单。由于成本核算简单,企业只能将成本管理的重点集中在“产品”这一层次上,不可能深入到每一个“作业”层次。因此,这一成本核算模式不可能实现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真正相结合,也不可能将成本核算与企业绩效考核相结合,也就不可能调动广大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真正关心产品成本管理的只是与最终产品成本高低相关的少数高层管理人员。从成本管理角度来讲,最终的产品成本信息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成本管理,所以,煤制油企业目前采用的联产品系数法的成本核算体系尚没有进入成本管理会计阶段,只是进行了会计核算,并没有真正实现成本管理,不能为成本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从这种意义上讲,作业成本法比产品成本法更实用和更有效。煤制油企业应结合生产实际状况,充分利用sap系统的集成性、先进性,开发实施基于作业的成本管理系统,将现在的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核算逐渐转变成以作业为中心。把能独立进行投入产出的生产活动定义为一个作业,作为最小核算单位,比如热电中心、质检中心可以作为一个最小核算单位;有多个独立作业的生产装置就细分为工段,比如凝结水装置、污水汽提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可以分别作为一个工段;拥有多套生产装置的联合车间则作为一个作业中心,比如煤液化生产中心可以作为一个作业中心,中心所属的液化备煤装置、煤液化装置、加氢稳定装置、加氢改质装置可以作为工段。在煤制油企业作业成本核算中,可以按柴油和汽油分别确立两大生产流程,确认相应生产成本核算作业点,每月进行统计,形成作业成本核算框架。

五、结束语

在煤制油企业产品制造成本结构中,洗精煤占整个制造成本的25%以上,材料成本分摊是否准确合理直接影响到各种产品的成本。由于煤制油行业在生产工艺方面的复杂性和在成本核算中的特殊性,这种方法其实也就是一种折衷处理的办法,如果要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上升到完全成本控制角度,还是应该考虑尽量对全产品,全过程进行测算,结合作业成本法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公司生产成本处于受控状态,有利于及时消除不增值因素,增加增值作业,促进效益增长。成本核算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与可持续发展。当前,炼化企业产能过剩,煤制油作为生产柴油、石脑油等产品也受到了供大于求影响。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加强和完善成本核算管理是每个企业必须重视的事情。煤制油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着直接材料成本偏高、直接人工成本逐步上升、制造费用难以控制等问题,因此企业要认清存在的问题,改进成本核算方法,建立目标成本控制体系等的措施和方法,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来有效的控制企业的制造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在煤化工行业中的竞争力。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十三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system,简称为abc,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对各种主要的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分配率进行费用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根据作业消耗的资源来归集各作业的成本。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由美国的gartner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erp系统是一个集合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来进行有效的计划和控制,以达到最大效益的集成系统。erp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在对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影响的情况下,并未提出明确可行的成本制度等等。而作业成本制度发展至今仍未获得广泛认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尚未广泛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制造环境。将作业成本管理引入erp系统中,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是一个双赢的结合,必将使erp焕发出新的活力,在企业实践中真正的发挥提高企业经营决策能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探讨erp环境下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可行性,得出了可以将作业成本管理引人erp系统的结论,并分析了其中的具体应用和关键因素。

一、erp环境下作业成本法应用的现实意义

相对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更科学,更先进,但是,作业成本法理论的应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对我国企业而言,尤其要考虑其适应性。孟焰在其所著的《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一书中提到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条件:

1、间接费用占全部制造成本的比重较高;

2、管理当局对传统成本计算系统提供信息的准确程度不满意;

3、生产经营活动十分复杂;

4、产品品种结构十分复杂;

5、经常调整生产作业,但很少相应调整会计核算系统;

6、企业拥有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生产设备;

7、较好的实施了适时生产系统(jit)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tqc),

可以说,我国企业在各方面都跟条件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最后三点。然而erp系统正是为了适应适时生产系统(jit)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tqc)等一系列先进管理系统和思想,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而发展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适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情况。而作业成本法使用基于实际消耗的作业材料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使成本的分配更加符合生产的实际情况,这样不仅能够真实地核算成本,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还能及时反应在企业生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企业改进生产管理。

二、erp环境下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麻省理工学院哈默教授认为,企业流程(即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应为企业以输人各种原料和顾客需求为起点,到企业创造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终点的一系列活动。erp这种反映现代管理思想的软件系统的实施,必然要求有相应的管理组织和方法与之相适应,即要对企业内部原有的经营管理方式和业务流材进行改造和重建,寻求以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满足顾客需求。作业观念下的成本观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表现为一个由此及彼、由内而外的“作业链”。每完成一项作业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到下一个作业,按此逐步推移,直到最终把产品提供给企业外部的顾客,以满足他们的需要。由此可见,“为用户的需求制造的思想”是erp和作业成本管理追求的共同理念。

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目的是以顾客链为导向,以作业链一价值链为中心,对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彻底的改造,强调协调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从企业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消除作业链中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促进企业整体价值链的优化,确立企业竞争优势。erp系统的核心管理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即将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看成是供应链上的环节,并将这些活动之间的关系转化为一种信息流。erp系统的最终目标也是通过对企业资源的优化,提高企业的市场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可见,作业成本法和erp系统的核心管理思想都是基于供应链管理,最终目标都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因而两者并无原则上的差异。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十四

3.1a医院的作业识别及确认a医院的部门首先可以划分为四类科室:临床服务类: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科室,临床服务类又可划分为临床门诊和临床住院。a医院有13个临床门诊,11个临床住院;医疗技术类:为临床服务类科室及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的科室,a医院目前具有20个医疗技术类科室;医疗辅助类:服务于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为其提供动力、生产、加工等辅助服务的科室,a医院有10个医疗辅助类科室;行政后勤类:除临床、医技、辅助科室之外的从事院内外行政后勤业务工作的科室。a医院设11个行政科室、9个后勤科室。科室各项作业的识别主要通过调查和分析,通过直接分析各个科室来确定作业。确定各个科室是否符合划分作业的要求,若符合,就划分为一个作业,若不符合就对科室进行细分,如化验科可根据流程划分为登记、化验及报告三个作业,细分后再分析是否符合划分作业的要求,不符再细分直到满足作业划分要求。3.2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根据项目,可以将a医院的资源费用划分为医务劳动成本(如医生费用)、医疗消耗作业成本、药品成本、能源支出(如电费)、设备成本(如医疗设备折旧)、建筑设施成本及行政管理成本等。以化验室涉及的人员经费为例,将其分别划分到三个作业中。归集科室资源成本时,按照由上至下逐层分解的顺序进行;对价值很高的资源的归集要做进一步细化;运用可行的方法,在保证相对准确而且符合经济原则的理念下进行成本核算,达到精确性和效率的统一。3.3分摊作业成本到作业中心将各作业的成本汇集到作业中心,形成作业成本库。间接成本的划分较为复杂,其鉴定与划分会对作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要根据医院的具体科室进行划分,如化验科的检查作业就包括了人员经费、房屋折旧费、设备折旧费、维修费、水电费、消毒费、清洗费、管理费等。3.4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中心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要将作业分配到成本对象,必须识别作业中心、作业及作业动因,以作业动因作为医院科室成本的分配动因。可以将a医院分为两大作业中心:服务成本库和间接资源成本库。其中,服务成本库饮食的作业主要是医务人员如医生、护士等,其成本动因与服务患者数量密切相关;而间接资源成本则要复杂得多,可以分为资源费用、设施维护费用、建筑维持费用及行政后勤费用等,相应的成本动因与不尽相同,如资源费与科室人员数量相关,建筑维护与科室面积相关,行政后勤费用与科室人员及服务患者都相关。在成本动因确认后,要收集成本动因相关数据,利用收集计算出的诊疗项目所消耗各成本中心的作业动因数量来进行成本中心费用分配。3.5医疗项目成本的计算将成本中心汇集到的所有消耗进行汇集,便可以计算出作业总成本。根据作业数量计算出单位作业成本,将单位作业成本按顺序累加,就可得出每个医疗项目的成本。

4作业成本法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结论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思想与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从而对医院的管理活动提供准确的信息基础,帮助及进行成本控制及定价管理等活动,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但是,在运用过程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运用作业成本法需要利用到大量数据分析,这就对医院的成本信息准确度要求非常高,成本动因的数据归集要求有精确的数据,这些都涉及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必须完善,才得简化工作量,也才能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另外,由于作业成本法工作量大,其实施成本大幅提高,在医院进行引进时,必须考虑其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作业成本法的根本目标是推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如果医院在进行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其成本的增加超过了经济效益的增加,那就要考虑其使用的可行性。并不是所有医疗单位的医疗项目都适用于作业成本法。因此,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医院应将重点放在如何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与决策,以促进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但同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将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并行,结合使用,从而获得更准确的成本数据和高质量的成本信息。

参考文献

[1]赵存现,李景波.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7(2).

[2]路敏,于柏玲,胡滨。探析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医院成本控制[j].中国卫生经济,2007(7).

[3]刘随生医院内部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7(4).

[4]黄坚,王佳波,古瑾香.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经济,2008(10).

[5]周伟.基于标准成本的估时作业成本法改进研究[d].兰州大学,2010.

[6]杨开伦.估时作业成本法在单病种费用核算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11(12).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十五

实训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成本问题。如何合理地控制成本,达到最佳效益,是我们在实训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关于实训中使用变动成本法的实践经验。

第二段:变动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用于成本控制的方法,它是指根据产品产量或销售量来计算单位成本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和产量有关的成本,例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变动成本法的核心思想是,只有产品产量或销售量增加,才会导致这些与产量相关的成本发生变化。在变动成本法中,固定成本是不变的,只有变动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变化而调整。

第三段:在实训中使用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在实际的实训中,变动成本法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例如,在制作一个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该方法计算每个产品的生产成本。在计算成本时,我们需要确定每个产品所需的直接材料量、直接人工工时数和制造费用等。通过将这些成本与产量相关联,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此外,变动成本法还可以用于制定生产计划和预测销售价格。在制定生产计划方面,我们可以根据某种单位变动成本的设想量,来制定生产计划。在预测销售价格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某个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以及行业内类似产品的市场价格,来预测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应该定价多少。

第四段: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相比,变动成本法有其显著的优势。首先,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成本和收入之间的关系。通过只考虑与产量有关的成本,可以有效地保证我们的成本控制精准有序。其次,它非常适用于贴近实际的产品制造和销售场景。通过现场实操、动态分析和不断验证,可以进一步提高变动成本法的实用性。

第五段:总结

综合来看,变动成本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成本控制方法,在实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将变动成本与产量关联,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和生产力,这对于我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和学习生涯都是非常有益的。希望我们在实训中能够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和运用变动成本法,打造更加高效精准的实训体验。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十六

[摘要]在现代生产环境下,要推广作业成本法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控制系统。

在作业成本法下,一个完整的成本控制流程应包括作业链分析与再造、确定成本控制对象、制定标准成本、成本差异分析与采取对策共计五个环节,但经常性的控制循环可以仅通过后三个环节来完成。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十七

新医院财务制度明确提出了医院要进行成本管理,明确了医院要进行科室成本核算,三级医院及其他有条件的医院还应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同时新医院财务制度对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新医院财务制度第二十六条指出,成本管理是指医院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疗成本的活动。第二十八条提出,成本核算是指医院将其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a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工作用房占地面积71.78亩,建筑面积7.68万平方米,总资产8.32亿元;编制病床1500张,实际开放床位1529张。医院在岗职工2238人,是玉溪市的成本核算较为规范的公立医院,拥有比较完善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a医院目前对成本核算主要采用全成本核算法。a医院目前的成本核算以科室成本核算为基础,分为三大基础部分:一是医技科室,二是医辅科室,三是管理科室。同时结合进行部分项目成本核算、人员成本核算、设备成本核算,将全部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直接计入各成本对象,间接成本按某一指标统一分摊到各成本对象。计算出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组成医院级全成本核算系统。目前,我国的医院大部分都是采用此种成本核算方法。用全成本核算法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分摊间接成本,割裂了成本和成本对象之间的固有联系,容易造成成本失真,特别是分摊标准选择失当时尤其明显;其次,用此法计算的成本不可回朔,对成本无法进行回顾分析,无法进行深入的成本管理,成本核算的意义不能被充分利用。

2作业成本法在a医院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2.1作业成本法在a医院运用设计中涉及的相关概念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为原则,根据作业过程将间接费用归集到对象的过程。具体来说,首先,确认和计量资源动因,将资源成本归集至作业上,计算出作业成本;再进一步确认、计量作业动因,最终将作业成本归集到成本对象的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在作业成本法中,资源先归入作业成本再归入产品成本。作业成本的实质是起到桥梁的作用,通过作业完成资源耗费与产品之间的分离、归纳及组合,最终形成各种产品成本。由此可见,基于作业成本法,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均是产品或服务所消耗的作业成本,其扩大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保证产品或服务最终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与客观性。分析a医院作业成本法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资源费用是指开展经济活动所发生的各项劳动耗费,对医院而言,其资源包括医务工作者的人工成本、材料耗费及建筑、设备投资等。作业是指基于特定目的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对医院而言,作业即是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整个过程,包括诊断、化验检查、手术、护理等。作业的划分与医院科室的划分不尽相同,很多时候一个作业需几个科室共同完成,或者一个科室完成几项作业。在a医院作业成本法中,作业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合并为一组,形成作业中心,以最大程度上降低费用归集及分配的次数,使得成本核算过程更加简单。成本对于作业成本法而言,其成本包括以下三种:首先,直接成本,即可直接追溯至某个特定服务的成本;其次,间接成本,主要指仅能追溯相关的作业,无法追溯至产品及服务成本;最后,还有一种成本为不可追溯成本,即无法追溯作业的成本,也无法追溯产品或服务成本。a医院作业成本中可追溯间接成本的归集,不可追溯成本不予考虑,通过其他分配手段进行分配。作业成本库。归集每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即可形成作业成本库。成本库不同,在进行成本的分配时所选择的成本动因也各不相同,这种方法可有效改变单一分配标准存在的不够全面的问题,以提高成本信息的可靠性与精确性。成本对象是成本分配的最后一环,即作业产出的结果,体现在医院中,成本对象往往是指某项具体的医疗服务项目,这也同新医院财务制度的'要求是一致的。成本动因是诱导成本发生的原因,同时也是成本最终进行分配到对象的标准,是成本与分配对象之间某种必然联系的体现,可以说是作业的量化基准。按其在资源流动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成本动因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所谓资源动因是资源成本分配至作业时选择的分配标准,作业动因则是向成本对象分配作业成本的依据,比如就诊病人数量即是医技科室的作业动因之一。

2.2作业成本法在a医院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1)医院服务项目多,间接成本占比高。医院服务项目多,要想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医院各科室相互分工合作,各方对医院诊疗服务项目要求较高,以致医院诊疗服务项目操作流程较复杂;科室多,而且每个科室都有辅助科室成本费用,如门诊科室辅助成本费用,住院部辅助科室成本,药品辅助科室成本等,这些医疗项目及科室的间接费用涉及面广,复杂性高,在医院总成本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如a医院医疗总成本为239193170.99元,其中直接成本135,624,603.62元,间接成本103568567.37元,占总成本比重43%;a医院医疗总成本232,122,191.35元,其中直接成本147,180,387.14元,间接成本84,941,804.21元,占总医疗成本比重37%。间接成本不易分摊,传统成本法在分摊过程中容易出现分摊标准不合理,导致成本核算准确性不高。而作业成本法恰恰适用于品种多、间接成本占比大的行业,医院诊疗服务项目种类多样,且各类服务项目成本消耗存在较大差距;医院诊疗服务项目间接成本占比较大,这些都符合作业成本法的核算范围。(2)a医院的管理层对会计信息重视程度提高,信息化较为完善。随着国家对管理会计发展的大力推进,医院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学习,不断加深对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识。同时,由于医院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也必须加强医疗成本管理,降低医疗成本。现在的医院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会计核算系统信息化,而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医院良好的信息化系统可以保证及时获取和处理相关数据,从而保证作业成本法顺利实施。基于以上方面,作业成本法适用于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作业成本法在医院进行成本核算具有可行性。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十八

【摘要】本文通过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成本管理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的分析,对战略作业成本法的形成和决策框架进行探讨,旨在构建全新的战略作业成本管理模式。

【关键词】战略;作业成本法;整合

一、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成本管理的差异性与互补性

(一)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成本管理的差异性

1.二者的着重点不同。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成本管理的着重点不同。作业成本法关注的重点在生产阶段,深入到作业的具体环节;而战略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在前期阶段(即开发、设计、投入阶段)和后期的售后服务阶段,主要是从宏观、长远着眼。作业成本法是深入到作业的一种精细的成本分析管理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而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物料供应、产品生产、质量检验、装运到销售的全部过程。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善增值性作业、优化作业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使损失、浪费降到最低程度。作业成本法着眼于成本动因,依据资源耗费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析,进而进行成本控制。战略成本管理的立足点是寿命周期成本,其重点是在设计开发阶段进行科学成本规划,在成长期迅速将创新成果转换为生产力,并利用知识产品降低成本的优势快速占领市场,赚取利润,收回投资,再用于新一轮的战略开发。同时,就一般而言,越是处于寿命周期成本的前期阶段,能确定的成本额就越大,其功能、结构变更的容易程度也就越高,将使前期阶段降低成本的潜力大增。

2.二者实施动因分析的角度不同。作业成本法是实施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这两种分析是针对企业具体的生产活动而展开的。战略成本管理是实施结构成本动因分析和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这两种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长远目标而展开的。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与作业成本动因分析的源流管理思想是一致的,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在成本发生的源流与过程。从业务流程看,由于既定的条件限制了成本降低的最低限度,因此,成本进一步降低只能靠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从空间即外部环境看,成本管理重点应转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转向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机会的最大限度地结合利用;从时间上看,成本管理的重点是事前成本控制,特别是利用先进技术降低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成本管理的互补性

1.二者的分析方法具有互补性。两者都需要采用价值链分析法,战略成本管理采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对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环节进行分解和分析,从而发现企业可以改进的环节,同时对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以提高整个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价值链与作业链相关性很大,作业成本方法实际上是价值链分析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中的运用。因为每个企业内部都存在着许多业务单元之间及这些业务单元内部的价值链,每个价值链又包括着若干作业,按照“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这一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每完成一项作业就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同时又有一定的价值链和产出转移到下一个作业,照此依次传递下去,直至最后一个步骤将产品提供给顾客。作业的转移同时伴随着价值的转移,最终产品是各部分价值的集合。因此,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作业成本法能够协调、组织企业内部的各种作业,使各种作业之间环环相扣,形成较为理想的“作业链”,以保证每项必要作业都以最高效率完成,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而扬长避短、改善成本构成和提高作业的质量及效率。

2.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是相互渗透的。作业成本法体现战略成本管理思想,而战略成本管理也使用成本动因分析方法。作业成本法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性,体现了先进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能有效地改善企业的战略决策。从作业成本法角度看,它不是将成本简单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而是以作业作为划分成本习性的依据,进行动态的价值链分析,根据这种准确的成本信息所进行的动态分析和管理活动,具有更大的战略相关性。而且,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战略管理,是立足于企业的作业链和价值链管理,把握了市场需求动向、企业生产过程和售后服务等经营的全部过程,能够使企业经营战略更及时地应对市场风险,适应环境的变化。战略成本管理致力于寻求并创造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从战略高度对成本结果与成本行为进行全面核算、控制和改善,目标是获取成本的增值,因而它具有前瞻性。作业成本法寻求的是获取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提供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提高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最终增加企业的价值。

3.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成本管理在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上是互补的。战略成本管理是在进行企业全局规划时就对企业的地理位置、市场定位、经营规模等一系列具有源流与过程特质的成本动因进行全面全盘综合的考虑,旨在从企业生产经营的源头上控制成本的发生情况。此外,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阶段,为避免成本的不当发生,可以尽力设计满足战略成本管理要求的产品。作业成本法是在过程中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通过对资源逐步消耗过程的细致而具体的分析和控制来优化作业链与价值链,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工艺和生产环节之间的协同作用,充分利用资源、实现良好的成本与效益目标。这就是将成本管理的着眼点与重点从传统的产品或商品转移到了作业层次,以作业为成本分配对象,这样不仅能够合理地分配各种制造费用,提供较为客观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通过作业分析追根溯源,不断改进作业过程,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作业成本法能消除和精简非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同时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实现战略成本管理向作业层面的渗透。而战略成本管理是将作业成本法拓展到战略层面的一种运用,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为依托,两者的结合可达到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控制,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二、作业成本法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整合:战略作业成本法

战略作业成本法(战略abc)是在充分认识作业成本法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差异性及互补性的基础上,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整合型方法。战略abc使业务组合由代价高、无利润的应用转向有更多收益的应用而发挥效用,基于对作业的初步分块实施战略,战略abc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决策:一是产品组合与定价;二是顾客关系;三是供应商选择与关系;四是产品设计与开发。

(一)产品组合与定价

为使战略abc发挥实际作用,企业必须采用一些措施来改进所产产品的鲸形曲线(实践中abc的累积收益率曲线是一个“鲸形曲线”),提高其产品的收益率,主要的战略abc措施包括:

1.重新为产品定价。通常企业生产的产品有很大的价格调整空间,特别是在高度定制的产品上。对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产品而言,可以采取作业成本法正确分摊低批量特制产品成本,使得大批量标准产品的成本下降。对于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产品,随着产品多样化的增加,间接的支付性费用将会大量增加,为应付增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需要有作业成本法来计量增加的多样性和定制程度的成本,从而发现顾客是否愿意支付昂贵的价格来补偿产品的高昂成本。当然,如果企业能够在不引起成本巨增的情况下使其产品和服务与众不同,这种能力就会被作业成本法所识别,企业也就不一定必须为其别具一格的特色和服务寻求溢价收益了。

2.生产替代产品。企业可以运用现有的低成本产品替换低收益定制产品,而不采取提价策略来增加利润。当然,定价和产品替代是互补的,营销代表可让顾客在为高性能支付高价和放宽对产品细节的要求而支付低价之间作出选择,充分利用作业成本信息,营销人员可在功能、独特性和要价等方面与顾客进行交易。产品革新和多样性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战略abc给出了一些原则:保证顾客从新的、不同的产品中得到的价值足以抵销其所支付的产品成本,若这种价值不高,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就会更好地从现有的产品上得到满足,而不是企业提供的新的、多样化的产品,也就意味着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必要,而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失误。

3.重新设计产品。由于高成本的产品设计,使得某些产品非常昂贵。如果没有作业成本法指导的产品设计与开发决策,工程师会忽视许多由于元件或产品的多样性与复杂程度而造成的成本。他们设计产品的功能,却不考虑新增加的独特元件、新推销员和复杂的生产流程所需的成本。通过合理的设计,降低产品的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最佳时机是在产品的首次设计时,若当设计已经完成时,价格被商定之后,再改变当初的决策为时已晚。

4.改进生产流程。传统成本系统,对单位产品层次的可追溯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机器工时、分摊给单位产品的经常性费用)的关注,提供了一个不利捕获准时制(jit)方式带来的成本节约的环境,缓慢的速度产生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存货积压成本和大量的搬运成本。而战略abc则反映了长时间规划的巨额费用,明确了jit方式,减少和避免成本的目标。战略abc可以通过改进技术与资本、增加培训、作好生产经营准备等方式对生产流程加以改进。

5.投资于柔性技术。柔性生产系统(fms)和其他诸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管理的信息密集型生产技术的功能,以及保持高速自动化生产效率不变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了实施业务的成本。这些业务包括从一种产品到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更换、排定生产工序、检验产品、搬运原料以及设计产品等。只有企业开发了战略abc系统来衡量这些成本,它们才能被觉察。目前可以观察到的巨额批量成本和产品维持成本,成为用于计算机整合的生产技术新投资所要消除的主要对象。

6.放弃产品。企业可以采取以上多种措施将无收益的产品变为有收益的产品,如果这些措施不可行或不经济,就不得不采取放弃产品的最后策略。

(二)正确处理与客户的关系

战略abc通过追溯与客户和分销、配送渠道有关的业务成本,企业能够正确处理与客户的关系,提高企业的收益。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识别隐性损失客户和隐性收益客户。战略作业成本法有助于企业成本管理人员认清那些使服务成本或高或低的特征,其中高服务成本意味着隐性损失,低服务成本意味着隐性收益。隐性损失客户具有如下特征:订购定制产品;小额订单;不可预见订单的到达;定制的交付;改变交付要求;手工处理;大量的售前支持;大量的售后支持;要求公司持有存货;付款迟缓。隐性收益客户具有如下特征:订购标准产品;大额订单;可预见订单的到达;标准的支付;交付要求没有变化;电子化处理;几乎没有售前支持;没有售后支持;生产补给;按时付款。通过对两类损失进行战略abc分析,可以尽量避免隐性损失,将隐性收益显性转化出来。

2.降低分销和零售的服务成本。服务成本定价主要发生在对超市零售供应链的销售中,与公司合作、减少分销流中无效率环节的批发商和零售商,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支付公司的产品。公司可以对一些客户想要而其他客户不想要的服务索取更高的价格,实施以所有客户都享受的服务的基本标准加上对以专门要求的服务为基准的定价方式,如类别管理、单向货盘与其他的可以为零售商节省资金的选择。为使这种合作关系发挥作用,企业需要以战略abc来监控产品的成本发生额和节约额。

3.管理无收益的`客户。一些当前无收益的客户可能是企业较新的客户,为吸引他们也许会发生大量的费用。此外,这些客户可能会通过相对苛刻的要求,仅仅给予他们总业务的小部分来考验供应商。如果企业需要培养与这些新客户的长期关系、有收益的关系,对客户而言,战略abc所揭示的最初损失也许是对取得新客户投资的一部分,企业可以从以后年度的大批量和更有收益的业务组合中得到回报。

4.终止与一些客户的关系。可能有一些客户不属于以上类型中的一种,这样的客户既无收益,又不受将这种无收益的关系转变为有收益关系的影响,也不是一家新客户,战略abc就要求终止与这些客户的关系,保护企业的价值不受到更大的损失。

(三)正确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

当被运用于供应商关系时,战略abc能够帮助企业基于总成本而非只基于采购价格来选择和评估供应商,处理好与供应商的关系。

1.实现由对抗型的供应商关系向协作型供应商关系的转变。历史上,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曾经是以一种疏远的对抗型模式,采购要求取得尽可能低的价格。主要方式有:大批量采购以获得大量折扣;从质量、可靠性和交货表现不算突出的边缘供应商那里采购;从低工资的供应商处采购;从由于对技术和系统投资不足而具有低管理费用的供应商处采购;从具有有限的工程和技术资源的供应商处采购。这些措施的确可以降低采购价格,但通常也会牺牲企业的产品质量。20世纪70~80年代,部分领先的日本企业采用了协作型的供应商关系模式,这些企业选择较少数量的供应商一起工作,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的关系,甚至达到对关键供应商进行权益投资的程度,以使供应商参与到以降低企业材料采购总成本为目标的关系中来,便于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供应商实现一体化的准时制生产模式。

2.选择低成本而低价格的供应商。最好的供应商是那些能够以最低总成本而非最低价格发送货物的供应商,一个理想的供应商使得一个企业能够避免由发送货物造成成本中的许多成本,包括无缺陷、使用电子数据换取、免检、准时制、直接达到制造流程、使用内部工资资源、没有发货单、使用电子资金转移支付等。通过实现战略abc,企业与供应商均能知道对方的产品设计决策是如何影响另一方的制造成本的,这种理解使得双方都能作出更好的决策来减少整个供应链的总制造成本。

3.降低供应商支持成本。战略abc可以将作业成本法的作业等级同供应商的关系的成本联系起来。除了采购价格本身,只有数量非常有限的采购成本是产品单位相关的。一些成本,如订购、接收、检查、搬运和支付原材料联系在一起的,是批量相关的,其他成本是产品支持的,即设计和维持个别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规格要求的成本。供应商支持成本是同一个独立于所购物品的数量和种类的特定供应商联系在一起的成本,这类成本包括各方之间正在进行的关于公司产品计划的争论、送货要求和生产计划;保管关于供应商特点和绩效的文件;对供应商绩效的阶段性评估。由于供应商支持成本的存在,企业不能选择太多的供应商,以便使工作更有成效,并在较少供应商的条件下更有效率地工作。此外,建立紧密的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也可以促进企业工程技术的发展,即企业和它的供应商在相同时间进行他们各自产品的设计工作,同时,工程使得任何与供应商供应的零部件相关的设计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都能更早地发现,从而使双方都能及时地对产品设计作出更多的根本性改进。

(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由于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阶段就影响着制造成本所取得的巨大杠杆作用,实践中一般有80%的制造成本在设计与开发阶段就已经确定,因此,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阶段就充分利用战略abc,是降低企业产品成本的重要环节。

1.选择产品成本设计的业务成本驱动源。利用战略abc影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要求在两个重要目标之间取得平衡:一是普通的作业成本计算目标,提供产品制造和服务成本的经济性相对准确的信息;二是提供产品工程师可以理解和应用于其设计决策的信息。关键在于第二个目标,其实现必须准确识别业务成本驱动源。企业通过建立一个足够精确以至于设计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不会对其丧失信任,而且足够简单以至于产品工程师可以立即理解它从而决定其取舍。随着工程师认识的加深,将有更多的业务驱动源被添加进来,这种反复设计过程将一直持续,直到系统达到足够的复杂程度以至于源自添加新驱动源的精确性回报开始减少时为止。

2.强调贯彻科学的成本分摊观点。战略作业成本法强调从战略性角度进行作业成本的计算与分摊,和流程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成本分摊观点确定了需要在设计阶段积极缩减成本的现在和未来生产的产品。在产品设计阶段,流程驱动源,例如零件的数量和类型,能够相对容易地改变。流程观点确定了对未来服务的驱动源,使产品能够以较低的间接成本和支持成本被生产出来。

3.尊重客户的建议。为使用企业产品的设计活动成本的新信息能促进客户与企业进行更多有意义的对话,企业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当尊重客户的建议。战略abc可以对设计和工程活动进行更加详细的细目分类,使得客户能够了解所有为了他们而发生的活动成本与关联成本。客户可以决定现有的所有活动是否真正有必要开展,这使得企业能够预测客户提议,改变设计成本,从源头上控制好作业成本的合理发生。

【主要参考文献】

[1]林万祥.《成本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版.

[2][美]罗伯特.s.卡普兰,罗宾.库珀.《成本与效益》.张初愚,张倩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

[3]andarajan.strategiccostmanagement.thefreepress,1993.

作业成本法心得篇十九

标准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的一种核算方法,它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成本来评估和控制企业的经营成本。近期,我们进行了一次标准成本法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其中,我对标准成本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第二段:认识标准成本法

首先,实验过程让我认识到了标准成本法的重要性。通过与实际业务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标准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出经营活动中较为显著的成本差异,并从中找到改进的方向。同时,标准成本法还可以让企业更好地推动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第三段:标准成本法的应用

其次,实验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应用标准成本法。我们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标准成本。制定标准成本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材料价格、人工成本、设备效率等。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通过这些比较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识别出问题,制定出改进方案。

第四段:标准成本法存在的问题

然而,实验中也暴露出了标准成本法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标准成本的制定可能存在不确定性。由于企业环境和经营活动的变化,制定好的标准成本可能并不能完全适应实际情况。其次,标准成本的使用需要基于充分的数据支持。如果企业的数据不充分或不准确,那么标准成本的使用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第五段:对标准成本法的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运用标准成本法,我们需要在几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制定标准成本时,我们可以参考历史数据和行业标准,以提高制定标准的准确性。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数据管理和数据质量控制,确保标准成本的计算和使用基于准确和完整的数据。此外,我们也需要保持对标准成本法的深入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标准成本法应用能力。

总结:

通过这次标准成本法实验,我对标准成本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标准成本法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识别成本差异和问题,还可以提高企业效益。然而,标准成本法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数据管理和制定准确的标准来改进。只有不断加强标准成本法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应用这一管理工具,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99507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