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可以通过文字、图表、表格和图像等形式来展示信息,提高可视化效果。在报告中,我们可以运用图表、统计数据和实例等手段来增加信息的直观性和可读性。通过认真阅读这些范文,我们能够积累写报告的经验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一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民族众多,文化灿烂。其传统节日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物展通过七个展厅,近三百件节日民俗文物以及相关图片、多媒体等陈列形式从多角度让观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十二生肖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纪年的符号,也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生辰标记。十二生肖民俗——狗展中,此次展出的一百多件各个时代、不同质地、形态各异的生肖狗精品文物,主要是来自民间艺术家白大成先生多年的精心收藏,也有部分展品是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品。
人类的历史就是从生产工具的创造开始的。人类最早创造和使用的工具是木器和石器,之后才有了铜器和铁器。生产工具是随着人类生活领域的不断开拓,而逐渐发展、分化和丰富起来的,并且分工渐趋细致,也向专门化、规范化和配套化的方向发展。各种功能和类型的专业工具也相继出现,一般按用途分为农业工具、手工业工具和辅助工具三大类。
生产工具展览展示的是近代动力机械发明以前,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的生产工具,它们不仅有实用作用,而且在造型、结构、质地和装饰上具有形式美感。
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记载着古代先民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反映了人们张弛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节律。结合中国传统岁时节令举办民俗活动是北京民俗博物馆的一项重要传统。我们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味老北京的民俗风情,感悟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我们对一些民俗活动进行了了解。
春节是中国人的盛大节日。自元代以来,北京东岳庙就有举办庙会的记载,是北京最早的庙会之一,具有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此次活动推陈出新,突出文化品位,让我们在尽情参与民俗活动,品位老北京民俗风情的同时,又接受民俗情趣的陶冶。目前,东岳庙会已成为北京春节文化庙会的重头戏。
在“端午民俗游园”中,生动的展现了老北京人过端午的习俗。我们亲自包粽子,缅怀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买艾草、菖蒲,喝雄黄酒,戴长命缕,挂五彩粽,佩香包„„同时还有端午习俗知识有奖竞猜。人们将在游园活动中领悟老北京端午节俗的无穷魅力。
每逢中秋,北京民俗博物馆都将举办相关的民俗展览,还有传统中秋礼俗的场景复原,介绍古老的中秋文化,宣扬中华民族团圆美满、平安宁静、血浓于水的亲情、友情诚信传统。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在民间广为流传。北京民俗博物馆在节日期间举办《九九重阳展》,从重阳节的历史演变、风俗习惯、传说故事等几方面,向游客介绍重阳节知识。同时还举办免费健康咨询、老有所乐手工才艺展、书画展等。我们在此得到健康的启迪和收获。观官感受 我们参观了益智游戏、技巧游戏、声音游戏等,里面的拨浪鼓、吹的小哨子也和皮影一样都是我国几百年来劳动人民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它们曾经给无数人带来快乐,现在却濒临失传。
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进入,我总觉得我们的民俗文化在渐渐离我们远去,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常复习我们的民俗文化。不知道为什么有种莫名的伤感,总觉得我们的民俗文化被我们一代代的遗忘了,怀念小时候各种各样的乡间故事。民俗文化的日薄西山是我们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遗忘了那些存留的文化?希望我们有关部门能重视,把我们的民俗文化发扬光大,继往开来。
我们应该让更多人了解和熟悉这些民间游戏,越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就越不能忘记中国的传统文化,把它们完整地保留给子孙后代。
我们应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传承民俗文化,以留给后人永恒的经典。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二
为了体现以人为本,以实物地质资料为本,为社会服务的设计理念,为把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5月5日,我中心一行33人在中心团委的组织下,调查首都博物馆及北京自然博物馆。在调查过程中,着重了解两个博物馆的馆藏职能及及先进的办馆理念,结合本中心的馆藏职能及发展特点,调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两博物馆概况:
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内设: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地下车库等。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北京市举办礼仪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民群众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去处。建筑设计重视博物馆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图以清晰的、简明的、富于逻辑的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区间的关系。主要的功能区分为:展陈区、社会教育区、综合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地下停车库、行政办公区、安全保卫区、藏品库区、设备区。
文物安全的环境监控: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将文物库房和展厅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控制在2%以内,极大地保证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时又使展厅温度随外界自然气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动,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
高度,也为丰富多样的展陈设计提供了理想空间。3000余平方米的临时展厅将为国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台。智能化温湿度控制系统、安防消防系统,为举办最珍贵级别的文物展提供了条件。
数字放映厅超宽视角弧形银幕,可播放高清晰数字影片,该设备分辨率为国内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辉煌的北京》;今后将制作立体数字影片。
接待服务拥有多语种服务咨询、物品寄存柜、公共饮水台、休息座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等。并为残障人准备了残障人电梯、轮椅、残疾人电话;为婴儿准备了婴儿室、童车等。同时配备了6台为残疾人士或不方便行动的人使用的触摸屏。导览与讲解服务为观众免费提供多语种导览图、展览的中英文版展览彩页;提供多语种讲解员讲解、专家讲解专场;触摸屏查询电脑、多语种智能化语音导览机,以及在全国率先采用的多语种个人掌上电脑(pda)导览。休闲经营服务餐厅、咖啡厅、茶室、纪念品商店、书店、自动取款机、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对观众开放。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
北京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0平方米。自然博物馆有四个基本陈列和一个恐龙世界博览。馆藏文物、化石、标本10余万件,大型整体古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居世界第二,黄河古象化石、恐龙化石名扬海内外。动物陈列按系统发育顺序展示了现生主要动物类群,反映了动物界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历程。植物陈列展示了原核生物的细菌、蓝菌,真核生物的藻类、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的大量标本及生态照片,展现了诸位的多样性,再现了植物演化的历程,反映了植物对动物、人类的生存所具有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古生物陈列踏着史前生命的足迹,通过大量的化石标本展示了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由变温到恒温、由卵生到胎生的演化历程。人之由来陈列展示了由猿到人的历史进程,以及个体的人十月怀胎的诞生过程,勾画出人类自身的发展轨迹。恐龙世界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恐龙复原,配以声光电,让观众仿佛回到了亿万年前的远古生态环境中,因而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乐园。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三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北京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同时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北京也充满着竞争活力和令人窒息的压力。对于生活于钢筋水泥森林的现代人来说,实在是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来调节一下神经,细细体会一下先人们的勤劳和智慧,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曾经发生过什么,有过怎样的辉煌。于是在一个晴朗的周末,我走进了位于北京长安街上的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古今交融,大气十足。从外面看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三部分组成。据了解,这种设计源自于对历史与未来的描绘,传统的材料与现代的材料并置,倾斜的青铜体破墙面而出,生出文物发掘的意象;悬挑的大屋顶融入中国传统出檐的设计手法;悬挂式框架砖墙模糊了古代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线;广场的起坡烘托了宏伟的巨构,也取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充分体现了博物馆沟通古今的功能,使人在进入馆内欣赏文物之前就油然而生一种对历史的崇敬和向往。
进入宽敞的大厅,迎面一座大型景德街牌楼,这块牌楼是新首博中最大的文物,原来竖立在历代帝王庙前,后来被拆除,但所有的构件一直保留着,如今重新复原,被很好地安置于博物馆内。可惜的是,调查时由于准备不足,我没有仔细地观察一下这座精美的文物。因为印象中文物都是残破不堪晚景凄凉的,它这般光鲜亮丽地站在我面前,我反而以为是现代人的仿作。环顾馆内,会发现这里设施新,场地大,北部有绿色文化广场,东部有下沉式竹林庭院,翠竹环绕其间,阳光温和地洒在地面,你会感到一种历史情怀扑面而来,缅怀历史,这样的环境是再适合不过了。馆内主要是圆形展馆(也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倾斜的青铜体的室内部分)和方形展馆两大部分,分别进行古都历史文化篇,城建篇,民俗篇,瓷器,玉器,佛像,书法绘画等十几个展览。根据兴趣,我主要选择了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古都北京城建篇和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进行了详细调查。
历史文化篇的展览运用大量珍贵的文物向我们展现了北京自史前原始部落开始,经过封建王朝,走向民主共和的过程。一对出土于房山琉璃河1193号大墓的青铜酒器克盉和克罍是北京最早建城历史的实物证明,刻在其器盖内壁上的铭文证实了燕国始封地就在琉璃河镇的董家林村,这就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城。还有东胡林人的项链、骨镯,老山汉墓出土的凤纹棺罩,金陵铁剑,修复白塔寺时意外发现的密封册、经书,科举考试的试卷和作弊的夹带,乾隆皇帝的缂丝龙袍等,各种珍贵文物,无不让人流连忘返。馆内通过声、光、电等各种高科技的运用,再现了元大都积水潭码头、明北京保卫战、五四运动、开国大典等历史画面和经典镜头,这样一个展览看下来,我们仿佛沿着时空隧道走了一遭,又一次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交融和各族人民的勤劳智慧,见识到了我们祖国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北京也展现了其作为一个千年古都的历史沧桑和文化底蕴。城建篇则着重从地理格局、城市建设方面介绍了北京城的演变,展现了其西拥太行,东临渤海,北依燕山,面南称王的霸气。永定门城楼的木牌匾、已经消失的清代大理院建筑模型、记录着等级制度的6种清代宅第大门146组件文物与大量图表、照片构成的展厅记录着北京城建筑历史的沿革。最让人兴趣盎然的是老北京民俗展,在这里,由四个专题洞房花烛美姻缘、降龙诞凤添人丁、古稀大寿福如海、爆竹辞旧迎新春组成的展览,反映了老北京生活中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同时展现了老北京的商业文化和胡同文化。复原制作的实景门楼、四合院大门的实物、门墩、上马石等胡同实物,让人如临清末民初的老北京。在胡同人家,以一位老北京的回忆自述,串联起人生礼俗的种种事项。在婚礼厅,鲜艳的洞房,精美的家具,还有各种婚庆的用具摆放整齐,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真正的婚礼现场。而年俗专题里一组精致的面人则给我们展示了老北京人过年的喜庆和热闹,请佛龛、请财神、买窗花、花炮、黄历、风筝、买年画,对联,花灯,还有精巧的麻将和牌九,大人小孩可以说都各得其乐。展览还布置了一块儿童游戏区,里面摆放着毽子、兔儿爷、九连环、七巧板、陀螺等老北京的玩具,以及《三字经》、《百家姓》等书籍,小朋友可以免费在这里玩耍。
由于时间不允许,对青铜艺术、瓷器艺术、佛像艺术等其他展览,我只能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虽然与它们只能是匆匆的一面之缘,但那种平静之下的震撼力必定会在我心头留下最强烈的烙印。作为一个外地人,我十分羡慕北京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不光是在博物馆里看到的这些,即使走在大街上,有名的景点、文物也是俯拾皆是,在这样一个城市的人们里一定生来就有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回头想想自己的家乡,那是一个安静闲适的海边小城,虽然有着优美的环境和宜人的气候,但是作为一个城市,历史却太过短暂,显然文化底蕴不够丰富,因为也就少有文人墨客闻名于世了。与我同去博物馆的朋友也是老乡,去的路上还说前几天在网络上看到有人评价家乡是文化沙漠,这种状况的确让人痛惜。但是一个地方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日之功,必定是几代人的积累和付出,所以我深切感受到不管在哪里都要奋发图强,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以期将来有一天能回报家乡对自己的哺育,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实,无论以前人们曾有过多么的辉煌的文明,都无一例外地将被历史的烟尘所湮没,人类在不断地创造着新的文明,也在不断破坏着旧的文明这是永恒的法则。于是,我们就通过博物馆这个途径去寻找这些文明的踪迹。而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文明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重重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从小里说,这是源远流长的地方历史的重要见证;从大里说,这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在首都博物馆里,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为我们祖国灿烂的历史文明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博物馆都被建立成爱国主义基地。在这里,面对曾经的辉煌和强盛,想不爱国都难,同时,馆内先进的设备也让人叹为观止。比如,目前世界上首次用于博物馆的全息立体放映技术、标准的多媒体影院、休息区触摸屏导览系统、音视频节目数据库和点播系统,甚至观众可以通过电脑或者电话拨号自由地点播所希望收听、收看的曲艺、戏曲节目。通过历史的和现实的双重作用,每一个进馆的人都会激荡起深深的爱国情怀,当然,对我们的首都北京也是充满崇敬。
然而,在这些崇敬与热爱之后,我却突然而生一种惆怅。纵然新旧更迭是历史不变的规律,永恒的法则,那我们就可以真的肆无忌惮地破坏与重建了吗?有多少静静躺在博物馆的文物本还应该站在自己原来的岗位上,并没有到寿终正寝的时候?难道所有的历史都将化为文物、音像、图片和记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老北京的历史不应该仅仅在博物馆里看到,更应该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老北京离我们远去的速度越来越快了,拆迁、危改、市政建设一点点的把老北京吞噬掉了,然后把它的残垣断壁变成文物装进博物馆,但博物馆里的老北京收藏和现实中的老北京毕竟不是一回事。我们实实在在生活其中的北京失去了这些老的东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又从何谈起呢?在城市的飞速发展的背后,我们的历史又在承受怎样的灾难啊!在新华社记者王军所著的《城记》一书中,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一批文弱的读书人为保护历史遗产所进行的艰苦的斗争。据说,上世纪50年代在那座精美的景德街牌楼被拆除的时候,梁思成曾经痛哭不已。而毛主席给的评价是北京拆牌楼,城门打洞也哭鼻子。这是政治问题。
今天,我们看牺牲掉那许多历史记忆而建造起的新北京城,似乎并没有多么让人舒心。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缺乏,甚至有许多人在公开或私下地讨论着迁都的问题。一方面是大量的文物古迹被拆毁,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却涌现出许多弊端。我们不禁要重新认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城市究竟该怎么发展才能获得双赢?而其实巴黎很早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巴黎为了完整保护老城,在1958年将城市的新的发展放到了老城之外的拉德方斯建设。新城既有工业,又有办公楼、事务所和其他公共设施,以便为居民创造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情报、通讯、行政管理、文化、商业和娱乐等设施被安排在了新城的中心区,使得新城居民能在工作、生活和文化娱乐方面享有与巴黎老城同等的水平。由于新城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营造了优美的环境,所以较之老城,更具魅力。同时,巴黎政府力图保持老城特色,新建筑的建造和老建筑的改造都要经过严格审批,一些不重要的老建筑改作他用时,内部可以变化,但老的外墙必须保留,以维持老城的整体效果,每年还要斥巨资维护它的古建筑。我们的近邻印度首都新德里也是这样的情况。德里是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过去的.城市,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记载,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班度族曾在此建都。它又是印度历史上7个王朝的遗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可以说是印度历史文物的宝库,这一点与我们的首都北京市多么的相似。而新德里是于19在旧德里南面的荒野陆续兴建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现在已经成为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一座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市。这样的规划,既给了新城充足的发展空间,也有效地保护了老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实这样的设想我们不是没有过,五十多年前,梁思成和陈占祥共同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设》(史称梁陈方案),两位富有前瞻性的建筑师本着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城市规划原则,大胆进言:把中央行政中心放到西郊,为未来北京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自然延续城市社会结构及文化生态;另一方面,提出平衡发展城市的原则,增进城市各个部分居住与就业的统一,防止跨区域交通的发生,设想了一套新北京和老北京辉煌历史遗存相映成趣、携手发展的城市蓝图。只可惜,当一个纯粹的城市规划问题上纲上线为一个政治问题时,一个时代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留下它的伤痕和烙印。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们的决策者们仍然没有深刻意识到这其中的错误。不仅仅是首都,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发生着这样的悲剧,比如杭州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杭州繁衍生息,史称良渚文化。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杭州更是大自然赐予的人间天堂,尤其是西湖,正如苏东坡七绝所赋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情画意境界,无论是每一天阴晴显晦、雨雪雾霭的天气变化,还是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异,她都显得十分出众,赋予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然而,在11月1日的《南方周末》上,我却看到了西湖边即将耸立起一座85米的高楼的消息。在利益的诱惑下,现在西湖岸边被越来越多试比高的摩天大楼挤占,从西湖往东看,早就没有可以与其风景相媲美的粉墙黛瓦中式建筑了。现代化的进程,使得西湖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不难想象,如果不加限制地发展下去,早晚有一天,西湖也要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被我们供奉在博物馆中,静待着后人观赏凭栏感叹了。
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曾经告诉我们读史使人明智,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一切的真相,其实走进博物馆就是一次读史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更直观,更让人印象深刻。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东西可能很多,但是真正关键的遗产却只是一小部分,而这很少的一部分却在城市发展的名义下被无情地摧毁,这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无异于切断了历史的联系,割断了生存的命脉。就在今天,我还看到由于南水北调工程造成了许多文物遭到损坏的新闻,面对许多文物工作者无奈的面孔,我想我们该怎么向子孙后代交代?为什么历史在我们的手里断层?我想博物馆的作用不在于仅仅是缅怀先人,回顾历史,更大的意义在于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现在,保留一座完整的老北京已经是无从谈起,支离破碎的老北京也在迅速消失。首都尚且如此,别的城市可想而知。如果每个城市都失去了其自身的特色和历史的传承,我们的国家将如何自立于世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啊!亡羊补牢,尤未晚矣。历史不能重来,是时候让我们更投入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制定合理的规划,科学统筹城市的发展了,唯有如此,才能给我们的后代多一些身临其境的机会,少一些辛酸的怀念和纪念。
北京不是梁思成的故乡,但是北京消失的时候,他最心痛。希望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这句话不要成为永恒的畿语。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四
一、两博物馆概况:
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内设: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地下车库等。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北京市举办礼仪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民群众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去处。建筑设计重视博物馆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图以清晰的、简明的、富于逻辑的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区间的关系。主要的功能区分为:展陈区、社会教育区、综合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地下停车库、行政办公区、安全保卫区、藏品库区、设备区。
文物安全的环境监控: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将文物库房和展厅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控制在2%以内,极大地保证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时又使展厅温度随外界自然气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动,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
高度,也为丰富多样的展陈设计提供了理想空间。3000余平方米的临时展厅将为国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台。智能化温湿度控制系统、安防消防系统,为举办最珍贵级别的文物展提供了条件。
数字放映厅超宽视角弧形银幕,可播放高清晰数字影片,该设备分辨率为国内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辉煌的北京》;今后将制作立体数字影片。
接待服务拥有多语种服务咨询、物品寄存柜、公共饮水台、休息座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等。并为残障人准备了残障人电梯、轮椅、残疾人电话;为婴儿准备了婴儿室、童车等。同时配备了6台为残疾人士或不方便行动的人使用的触摸屏。导览与讲解服务为观众免费提供多语种导览图、展览的中英文版展览彩页;提供多语种讲解员讲解、专家讲解专场;触摸屏查询电脑、多语种智能化语音导览机,以及在全国率先采用的多语种个人掌上电脑(pda)导览。休闲经营服务餐厅、咖啡厅、茶室、纪念品商店、书店、自动取款机、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对观众开放。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
北京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0平方米。自然博物馆有四个基本陈列和一个恐龙世界博览。馆藏文物、化石、标本10余万件,大型整体古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居世界第二,黄河古象化石、恐龙化石名扬海内外。动物陈列按系统发育顺序展示了现生主要动物类群,反映了动物界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历程。植物陈列展示了原核生物的细菌、蓝菌,真核生物的藻类、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的大量标本及生态照片,展现了诸位的多样性,再现了植物演化的历程,反映了植物对动物、人类的生存所具有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古生物陈列踏着史前生命的足迹,通过大量的化石标本展示了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由变温到恒温、由卵生到胎生的演化历程。人之由来陈列展示了由猿到人的历史进程,以及个体的人十月怀胎的诞生过程,勾画出人类自身的发展轨迹。恐龙世界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恐龙复原,配以声光电,让观众仿佛回到了亿万年前的远古生态环境中,因而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乐园。
二、博物馆的历史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北京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同时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北京也充满着竞争活力和令人窒息的压力。对于生活于钢筋水泥森林的现代人来说,实在是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来调节一下神经,细细体会一下先人们的勤劳和智慧,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曾经发生过什么,有过怎样的辉煌。于是在一个晴朗的周末,我走进了位于北京长安街上的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古今交融,大气十足。从外面看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三部分组成。据了解,这种设计源自于对历史与未来的描绘,传统的材料与现代的材料并置,倾斜的青铜体破墙面而出,生出文物发掘的意象;悬挑的大屋顶融入中国传统出檐的设计手法;悬挂式框架砖墙模糊了古代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线;广场的起坡烘托了宏伟的巨构,也取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充分体现了博物馆沟通古今的功能,使人在进入馆内欣赏文物之前就油然而生一种对历史的崇敬和向往。
进入宽敞的大厅,迎面一座大型景德街牌楼,这块牌楼是新首博中最大的文物,原来竖立在历代帝王庙前,后来被拆除,但所有的构件一直保留着,如今重新复原,被很好地安置于博物馆内。可惜的是,调查时由于准备不足,我没有仔细地观察一下这座精美的文物。因为印象中文物都是残破不堪晚景凄凉的,它这般光鲜亮丽地站在我面前,我反而以为是现代人的仿作。环顾馆内,会发现这里设施新,场地大,北部有绿色文化广场,东部有下沉式竹林庭院,翠竹环绕其间,阳光温和地洒在地面,你会感到一种历史情怀扑面而来,缅怀历史,这样的环境是再适合不过了。馆内主要是圆形展馆(也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倾斜的青铜体的室内部分)和方形展馆两大部分,分别进行古都历史文化篇,城建篇,民俗篇,瓷器,玉器,佛像,书法绘画等十几个展览。根据兴趣,我主要选择了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古都北京城建篇和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进行了详细调查。
历史文化篇的展览运用大量珍贵的文物向我们展现了北京自史前原始部落开始,经过封建王朝,走向民主共和的过程。一对出土于房山琉璃河1193号大墓的青铜酒器克盉和克罍是北京最早建城历史的实物证明,刻在其器盖内壁上的铭文证实了燕国始封地就在琉璃河镇的董家林村,这就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城。还有东胡林人的项链、骨镯,老山汉墓出土的凤纹棺罩,金陵铁剑,修复白塔寺时意外发现的密封册、经书,科举考试的试卷和作弊的夹带,乾隆皇帝的缂丝龙袍等,各种珍贵文物,无不让人流连忘返。馆内通过声、光、电等各种高科技的运用,再现了元大都积水潭码头、明北京保卫战、五四运动、开国大典等历史画面和经典镜头,这样一个展览看下来,我们仿佛沿着时空隧道走了一遭,又一次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交融和各族人民的勤劳智慧,见识到了我们祖国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北京也展现了其作为一个千年古都的历史沧桑和文化底蕴。城建篇则着重从地理格局、城市建设方面介绍了北京城的演变,展现了其西拥太行,东临渤海,北依燕山,面南称王的霸气。永定门城楼的木牌匾、已经消失的清代大理院建筑模型、记录着等级制度的6种清代宅第大门146组件文物与大量图表、照片构成的展厅记录着北京城建筑历史的沿革。最让人兴趣盎然的是老北京民俗展,在这里,由四个专题洞房花烛美姻缘、降龙诞凤添人丁、古稀大寿福如海、爆竹辞旧迎新春组成的展览,反映了老北京生活中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同时展现了老北京的商业文化和胡同文化。复原制作的实景门楼、四合院大门的实物、门墩、上马石等胡同实物,让人如临清末民初的老北京。在胡同人家,以一位老北京的回忆自述,串联起人生礼俗的种种事项。在婚礼厅,鲜艳的洞房,精美的家具,还有各种婚庆的用具摆放整齐,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真正的婚礼现场。而年俗专题里一组精致的面人则给我们展示了老北京人过年的喜庆和热闹,请佛龛、请财神、买窗花、花炮、黄历、风筝、买年画,对联,花灯,还有精巧的麻将和牌九,大人小孩可以说都各得其乐。展览还布置了一块儿童游戏区,里面摆放着毽子、兔儿爷、九连环、七巧板、陀螺等老北京的`玩具,以及《三字经》、《百家姓》等书籍,小朋友可以免费在这里玩耍。
由于时间不允许,对青铜艺术、瓷器艺术、佛像艺术等其他展览,我只能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虽然与它们只能是匆匆的一面之缘,但那种平静之下的震撼力必定会在我心头留下最强烈的烙印。作为一个外地人,我十分羡慕北京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不光是在博物馆里看到的这些,即使走在大街上,有名的景点、文物也是俯拾皆是,在这样一个城市的人们里一定生来就有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回头想想自己的家乡,那是一个安静闲适的海边小城,虽然有着优美的环境和宜人的气候,但是作为一个城市,历史却太过短暂,显然文化底蕴不够丰富,因为也就少有文人墨客闻名于世了。与我同去博物馆的朋友也是老乡,去的路上还说前几天在网络上看到有人评价家乡是文化沙漠,这种状况的确让人痛惜。但是一个地方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日之功,必定是几代人的积累和付出,所以我深切感受到不管在哪里都要奋发图强,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以期将来有一天能回报家乡对自己的哺育,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实,无论以前人们曾有过多么的辉煌的文明,都无一例外地将被历史的烟尘所湮没,人类在不断地创造着新的文明,也在不断破坏着旧的文明这是永恒的法则。于是,我们就通过博物馆这个途径去寻找这些文明的踪迹。而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文明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重重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从小里说,这是源远流长的地方历史的重要见证;从大里说,这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在首都博物馆里,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为我们祖国灿烂的历史文明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博物馆都被建立成爱国主义基地。在这里,面对曾经的辉煌和强盛,想不爱国都难,同时,馆内先进的设备也让人叹为观止。比如,目前世界上首次用于博物馆的全息立体放映技术、标准的多媒体影院、休息区触摸屏导览系统、音视频节目数据库和点播系统,甚至观众可以通过电脑或者电话拨号自由地点播所希望收听、收看的曲艺、戏曲节目。通过历史的和现实的双重作用,每一个进馆的人都会激荡起深深的爱国情怀,当然,对我们的首都北京也是充满崇敬。
然而,在这些崇敬与热爱之后,我却突然而生一种惆怅。纵然新旧更迭是历史不变的规律,永恒的法则,那我们就可以真的肆无忌惮地破坏与重建了吗?有多少静静躺在博物馆的文物本还应该站在自己原来的岗位上,并没有到寿终正寝的时候?难道所有的历史都将化为文物、音像、图片和记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老北京的历史不应该仅仅在博物馆里看到,更应该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老北京离我们远去的速度越来越快了,拆迁、危改、市政建设一点点的把老北京吞噬掉了,然后把它的残垣断壁变成文物装进博物馆,但博物馆里的老北京收藏和现实中的老北京毕竟不是一回事。我们实实在在生活其中的北京失去了这些老的东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又从何谈起呢?在城市的飞速发展的背后,我们的历史又在承受怎样的灾难啊!在新华社记者王军所著的《城记》一书中,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一批文弱的读书人为保护历史遗产所进行的艰苦的斗争。据说,上世纪50年代在那座精美的景德街牌楼被拆除的时候,梁思成曾经痛哭不已。而毛主席给的评价是北京拆牌楼,城门打洞也哭鼻子。这是政治问题。
今天,我们看牺牲掉那许多历史记忆而建造起的新北京城,似乎并没有多么让人舒心。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缺乏,甚至有许多人在公开或私下地讨论着迁都的问题。一方面是大量的文物古迹被拆毁,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却涌现出许多弊端。我们不禁要重新认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城市究竟该怎么发展才能获得双赢?而其实巴黎很早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巴黎为了完整保护老城,在1958年将城市的新的发展放到了老城之外的拉德方斯建设。新城既有工业,又有办公楼、事务所和其他公共设施,以便为居民创造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情报、通讯、行政管理、文化、商业和娱乐等设施被安排在了新城的中心区,使得新城居民能在工作、生活和文化娱乐方面享有与巴黎老城同等的水平。由于新城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营造了优美的环境,所以较之老城,更具魅力。同时,巴黎政府力图保持老城特色,新建筑的建造和老建筑的改造都要经过严格审批,一些不重要的老建筑改作他用时,内部可以变化,但老的外墙必须保留,以维持老城的整体效果,每年还要斥巨资维护它的古建筑。我们的近邻印度首都新德里也是这样的情况。德里是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过去的城市,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记载,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班度族曾在此建都。它又是印度历史上7个王朝的遗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可以说是印度历史文物的宝库,这一点与我们的首都北京市多么的相似。而新德里是于19在旧德里南面的荒野陆续兴建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现在已经成为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一座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市。这样的规划,既给了新城充足的发展空间,也有效地保护了老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实这样的设想我们不是没有过,五十多年前,梁思成和陈占祥共同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设》(史称梁陈方案),两位富有前瞻性的建筑师本着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城市规划原则,大胆进言:把中央行政中心放到西郊,为未来北京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自然延续城市社会结构及文化生态;另一方面,提出平衡发展城市的原则,增进城市各个部分居住与就业的统一,防止跨区域交通的发生,设想了一套新北京和老北京辉煌历史遗存相映成趣、携手发展的城市蓝图。只可惜,当一个纯粹的城市规划问题上纲上线为一个政治问题时,一个时代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留下它的伤痕和烙印。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们的决策者们仍然没有深刻意识到这其中的错误。不仅仅是首都,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发生着这样的悲剧,比如杭州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杭州繁衍生息,史称良渚文化。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杭州更是大自然赐予的人间天堂,尤其是西湖,正如苏东坡七绝所赋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情画意境界,无论是每一天阴晴显晦、雨雪雾霭的天气变化,还是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异,她都显得十分出众,赋予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然而,在11月1日的《南方周末》上,我却看到了西湖边即将耸立起一座85米的高楼的消息。在利益的诱惑下,现在西湖岸边被越来越多试比高的摩天大楼挤占,从西湖往东看,早就没有可以与其风景相媲美的粉墙黛瓦中式建筑了。现代化的进程,使得西湖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不难想象,如果不加限制地发展下去,早晚有一天,西湖也要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被我们供奉在博物馆中,静待着后人观赏凭栏感叹了。
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曾经告诉我们读史使人明智,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一切的真相,其实走进博物馆就是一次读史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更直观,更让人印象深刻。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东西可能很多,但是真正关键的遗产却只是一小部分,而这很少的一部分却在城市发展的名义下被无情地摧毁,这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无异于切断了历史的联系,割断了生存的命脉。就在今天,我还看到由于南水北调工程造成了许多文物遭到损坏的新闻,面对许多文物工作者无奈的面孔,我想我们该怎么向子孙后代交代?为什么历史在我们的手里断层?我想博物馆的作用不在于仅仅是缅怀先人,回顾历史,更大的意义在于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现在,保留一座完整的老北京已经是无从谈起,支离破碎的老北京也在迅速消失。首都尚且如此,别的城市可想而知。如果每个城市都失去了其自身的特色和历史的传承,我们的国家将如何自立于世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啊!亡羊补牢,尤未晚矣。历史不能重来,是时候让我们更投入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制定合理的规划,科学统筹城市的发展了,唯有如此,才能给我们的后代多一些身临其境的机会,少一些辛酸的怀念和纪念。
北京不是梁思成的故乡,但是北京消失的时候,他最心痛。希望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这句话不要成为永恒的畿语。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五
调查地点:浙江省博物馆
文物名称:弦纹瓶
文物年代:南宋
文物器形:梅瓶
文物用途:贮酒器
所属窑口:龙泉窑
器物介绍:此次博物馆调查中,重点调查的文物是图中的南宋龙泉窑弦纹瓶。从器形看,属于梅瓶,在宋时为贮酒器。器物外施梅子青釉,是薄釉发展成多次上釉的实物例证。
龙泉窑是我国历史上一大名窑,其主要产区在浙江西南部的龙泉,故得名龙泉窑。龙泉窑烧制的历史始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其间共经历1600多年,故龙泉窑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一个瓷窑系。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其出产瓷器的总体风格以两宋交替时期为分水岭:北宋早期以前,龙泉窑瓷器的风格受到越窑、瓯窑和婺州窑的影响,表现出与这三窑相似的特征,即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龙泉窑在北宋中晚期有了较大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具体表现为胎体较厚重,造型规整,釉色由淡青转为青黄,用刻花、划花和蓖纹装饰。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烧制成功使南宋龙泉窑扬名中外,并达到瓷器艺术的顶峰。
此次调查的这件南宋龙泉窑弦纹瓶就是龙泉窑的鼎盛时期的典型代表。可以看出,生产此器物时,龙泉窑已由从越窑、瓯窑和婺州窑承袭下来的薄釉风格转变成为多次上釉形成的梅子青釉。
梅瓶之所以得名,是因其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从整体器型来看,梅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正如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所说,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i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以元代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
梅瓶的起源于契丹民族有密不可分的渊源。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畈,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ii陶瓷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具,在民族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契丹人运用制瓷技术,生产出一种储水器鸡腿平。鸡腿瓶瓶身细高如鸡腿,小口、短颈、圆肩、收腹、上粗下细。契丹人在与汉族的交流中将鸡腿瓶传入中原地区,鸡腿瓶也逐渐演变成宋时的经瓶,即我们所说的梅瓶。到了南宋时,梅瓶器型变得短矮,瓶身没有早期梅瓶修长,肩部也不如北宋时期饱满丰润,总体上看此时的梅瓶给人以浑圆感觉。
梅瓶从起源时的鸡腿瓶起作为储水器一直流传下来,在宋朝,梅瓶作为实用器主要用于盛酒。在上海博物馆中,就有两件宋朝带的磁州窑梅瓶,其中一件上有铭文请沽美酒,另一件上有铭文醉乡酒海。梅瓶作为酒器的功用一直延续到元明时期,桂林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出土于明墓的梅瓶,肩部堆雕了天长地久四字,隐含了天藏地酒谐意,这就从侧面表明了梅瓶储酒功能在明朝的存留。除此之外,梅瓶也兼具陈设装饰的功能,明中晚期以后直至清代,梅瓶的装饰功能越来越明显,其中清代梅瓶传世甚多,其中以景德镇青花梅瓶为甚。
在浙江博物馆展出的这件藏品是南宋龙泉窑的作品,体现出典型南宋梅瓶特点,即模仿古风,在器形上追求温厚典雅,具体则表现为瓶身不再如北宋时修长,肩部亦不似北宋时丰满圆润,整体体现出浑圆的特点。
弦纹是古代陶瓷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纹饰,其纹样是在器物表面刻画出的单一的或若干道平行的线条,排列在器物的颈、肩、腹、胫等部位。用弦纹做器物装饰的做法在原始陶器上就有体现了,弦纹的出现与原始制陶中轮制方法的产生有关,工匠利用转轮在陶器表面旋刻出来平行的纹路,故弦纹又称旋纹。弦纹有细弦纹和粗弦纹两种。细弦纹像一条细长的带子平缚于陶器之上;粗弦纹作宽带状,中间呈凹槽状,犹如板瓦,亦称瓦纹。两种纹饰有的在一件器物上同时出现,有时弦纹与其它纹饰配合使用。
这件器物通体使用弦纹装饰,属于粗弦纹、凸弦纹和单线弦纹,弦纹质朴的特点体现出泉州窑简洁、雅致的神韵,而弦纹作为从新时代时期就出现并沿用至后世甚久的纹饰,也体现出南宋瓷器仿古的倾向。
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南宋龙泉窑的艺术巅峰,它们被共同誉为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而二者之中,梅子青釉釉色,浓翠莹润,如青梅色泽,可与高级翡翠媲美,故在很多人眼中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
梅子青釉所配的胎是白胎,采用的瓷土是龙泉境内的细如粉、白如雪的白粘土,同时为了使胎色深沉而不致过分显露,又在白粘土中掺入少量的紫金土,达到白中带灰的程度。iii之所以龙泉窑可以将薄釉改进为多次上釉,是因为南宋时龙泉窑采用了石灰碱釉。石灰碱釉在高温下粘度大,避免了石灰釉在高温时易于流釉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将瓷器的釉层上得更厚,使器物外观更为饱满。粉青釉的烧制过程中,工匠通过控制烧成温度和还原气氛,使瓷器获得一种柔和淡雅,犹如青玉的艺术效果。这是因为粉青釉的釉层中含有大量小气泡和未熔石英颗粒,它们使进入釉层的光线发生强烈散射,从而使粉青釉与普通玻璃釉有完全不一样的艺术效果。而梅子青釉的烧成温度比粉青釉要高,釉的玻化程度也比粉青釉高。比粉青釉更强的还原气氛和比粉青釉更厚的釉层使得梅子青釉的釉层略带透明,光泽度亦较高。
梅子青釉确实是这件藏品最重要的特色,但这也是笔者的困惑之处。根据已阅读的文献资料及网络上梅子青釉的照片,南宋龙泉窑的梅子青釉应该是釉质光亮,釉层厚而透明的,而浙江省博物馆的这件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弦纹瓶符合釉层厚的特点但釉色并不透明,而且釉层中似乎有未熔的石灰,这是为什么尚有待继续调查。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六
班级:10级文化产业管理1班 姓名:xx
2013-3-13
目录
前言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河北省唯一一家省级民俗类专题博物馆,以收藏古代、近现代民俗文物和民俗资料并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弘扬传统文化为主要任务,是向广大群众进行思想道德、乡土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公益性事业机构。河北省民俗博物馆1998年6月挂牌成立,1999年10月22日正式对社会开放。
1、规模简介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是河北省唯一一家省级民俗类专题博物馆,以收藏古代、近现代民俗文物和民俗资料并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弘扬传统文化为主要任务,是向广大群众进行思想道德、乡土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公益性事业机构。河北省民俗博物馆1998年6月挂牌成立,1999年10月22日正式对社会开放。同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获得国家二级博物馆等级资格。2008年增设成立了“河北省工艺美术馆”。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主体建筑为仿清园林式建筑,风格清雅别致,简明朴素,建筑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其中展厅6个,面积为2000余平方米,另有文物库房、办公楼等。馆区的绿化和建筑浑然一体,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优美舒适的参观环境。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河北省民俗博物馆自200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开始正式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通过取消人们参观博物馆的门槛,让更多的观众走进了博物馆,感受博物馆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实现优秀文化的人民共享。此举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观众络绎不绝,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多年来,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注重加强业务基础建设,不断充实馆藏民俗文物和传统工艺珍品,积极改造和整修展览环境,努力提升陈列水平和接待能力,强化、拓展宣传教育功能,坚定不移落实文化惠民政策,在我省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陈列展览
为了更好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据馆藏文物特点,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先后推出了以
《明清工艺珍品展》、《清代家居陈设展》、《武强年画艺术展》、《民间扇面收藏展》、《明清瓷器珍品展》和《民间用品收藏展》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文物专题基本陈列。展览内容喜闻乐见,文物精美独特,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化特色。通过对文物内涵的发掘和陈列展示,反映了传统文化特有的魅力。使观众能在咫尺之间,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其中《民间收藏专题展》于2000年荣获全国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提名奖”。
随着对民俗文化研究和展示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俗文物、藏品的不断丰富,省民俗博物馆相继推出了《新内画艺术展》、《河北蔚县民间剪纸艺术展》、《辛集农民画展》、《民间剪纸艺术展》、《郭氏兄弟铁板浮雕艺术展》、《辛集皮贴画艺术展》、《白洋淀芦苇艺术展》等极富民族情趣和河北特色的民间工艺系列展。使深具河北特色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进入博物馆,与观众近距离接触。从不同角度展现出迷人的冀中田园风情和农家的生活情趣,也展示了民间绘画作者、艺术大师的艺术才华。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这些展览对发掘民间艺术内涵,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民间手工艺的弘扬和传承、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武强年画艺术展
年画,是我国民间在过年时装饰居室环境的节日艺术品,是伴随着欢庆新春的风俗而出现和发展的。它源于汉代的门神,宋代始有木版刷印年画的作坊。河北武强在明永乐时期便是“家家点染,户户丹青”的我国北方最大木版年画生产地之一。
展览精选了138幅武强年画作品,全面的展示了武强年画的艺术特色,其浓艳的色彩、粗犷的线条,具有传统的燕赵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武强年画最早全用手工描绘,叫“生笔画”,产量较低,价格较高。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发展,改手工描绘为半印半画以至全部套印。我们现在所见的大宗生产的武强年画均是套印的。武强年画的制作,一般要经过绘图、刻版、套印三道工序。即作品先由画师画出样稿,刻版师雕版,再印刷套色。武强年画,传承着古老的节俗文化,它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它随着社会变迁而发展。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深受人们喜爱的武强年画——这颗古老的艺术明珠在民族艺术的大花园中将会更加绚丽夺目。
(2)清代家居陈设展
河北是历史上的京畿之地,是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目前我馆收藏的大量明清家具,无论其用材质地、雕刻工艺、器物造型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展览围绕“家居陈设”主题,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及河北地区传统居家陈设的特点。科学地多方面揭示文物价值,以求突出优秀的河北传统文化特征。文物陈列以表现清代民俗文化现象为主要目的,兼顾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为了便于揭示文物价值与内涵,文物按居室功能分类。给观众一个溶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舒适性于一体的高层次展示环境。使人们在古典、宁静、深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展室内,品味一下中国家室的优雅,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3)河北陶瓷艺术展
该展览分为如雪似玉的丰姿、黑白交织的艺术、色彩斑斓的梦幻、鬼斧神工的韵律四部分,精选了百余件工艺美术大师的陶瓷精品,展示了半个多世纪河北陶瓷的丰硕成果。《河北陶瓷艺术展》的开幕吸引了省会各新闻媒体的朋友,河北省电视台、河北省电台、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燕赵晚报等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当天,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还专程组织学生前来参观,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的理念相结合的陶艺作品备受同学们的喜爱。无论是对质地细腻,釉面光润,色彩斑斓的唐山陶瓷,还是洋溢着浓郁的民间风情和乡土气息的磁州窑瓷器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整个上午,展厅参观气氛热烈,观众被这些精美的陶瓷艺术品深深的吸引,在展台前流连忘返。
(4)村里的日子——泥塑作品展
从女娲抟土造人开始,中华民族就与泥土结下了不解之缘,数千年来精彩的泥塑作品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弘扬和展示传统文化,丰富陈列内涵,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将于2010年9月25日推出《村里的日子——马若特泥塑作品展》,展览分为好日子、山里娃、山里人、禅之缘四部分,共展出泥塑作品100余件(套)。
当代马若特的泥塑继往开来,更是将一团团的黄泥注入了灵魂和生命。其作品以农村为背景,以农民生活为主题,以社会发展为旋律,真实地反映了农民——这一朴实而庞大的社会群体的精神世界。
马若特,河北省曲阳县人,中国雕塑协会会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毕业于曲阳雕刻艺术学校,深造于天津美术学院,回乡后创办“泥禅坊”工作室。他曾多次赴京举办个展,并多次参赛获奖。作品《黑土地》荣获中国首届环境雕塑大赛“槐花奖”,被中国雕塑博物馆收藏,得到业界高度评价。
他的泥塑作品,以农民众生相为载体,顽皮活泼的孩童、憨厚质朴的汉子、饱经沧桑的老人„„或喜悦、或夸张、或平和。这些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泥塑作品,在造型上粗犷朴实,刻画细腻,具有独特的原生态的题材和雕塑语言及艺术风格。在内容上既有对社会进步由衷的赞美和欣赏,又有对过去生活不尽的眷恋,更有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希冀。这些曾经通过画面、影像感动过我们的一幅幅农村生活场景,不再只停留在关于童年和农村的记忆中,而是通过泥塑艺术品活生生地,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以深深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震撼力。透过这些泥塑作品,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创作者追求艺术的执著,更深深体会到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的魅力。
3、馆藏精品
作及李铁映同志陶瓷作品的入藏,极大丰富了我馆藏品体系,填补了我省博物馆界无当代传统工艺珍品类藏品的空白。其中包括文物精品和近现代工艺珍品。
博物馆现馆藏的文物精品有:文房雅玩、瓷器、玉器以及老月份牌广告画等。近现代工艺精品有:河北花丝、杜立锁陶艺作品、董雪内画烟壶以及郭氏兄弟铁板浮雕。真实记录了民间的艺术历程,体现了河北的文化底蕴。
4、学术研究与活动
博物馆先后开展“中华传统美德讲座”、“中国传统节俗展—中秋节”、“文化遗产在我身边”等系列讲座,并召开一系列专家论坛。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先后开展系列活动:(1)为迎接文化遗产日,展示该省唐山陶瓷的艺术风采,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于2012年6月8日举办《鸟语花香——河北唐山彩瓷艺术展》活动;(2)举办“学绝活 快乐过暑期”活动,邀请民间艺术家走进民俗博物馆与广大青少年朋友一起欣赏和制作民间手工艺术;(3)为“全球青年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讲座,走进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举办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座”。
5、社会影响
在做好馆内各类陈列展览的同时,河北省民俗博物馆积极向外延伸,扩展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及教育功能,坚持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的发展方向。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该馆举办实施的巡回展览,活跃在省会的厂矿、社区、中小学校和全省的部分县市,把传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党的政策法规送到了千家万户,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
6、现状及发展
馆,但也多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体,如云南省民族博物馆、黑龙江省民俗博物馆、北京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等。其收藏、展示的内容大多都是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风情及服饰用具等。而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民族的民俗文化以及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民间文化,至今也没有一个比较权威且具有一定规模的收藏展示场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的渐进,目前中华传统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2005年,韩国将“江陵端午节”申报抢注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例,更加引发了国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关注和反思。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辉煌时期。在各级领导和文化(文物)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图书馆及文化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民俗文化游、胡同游、古代民居游等成为一种文化旅游的时尚;以蔚县剪纸、唐山皮影为内容创作的文艺节目也纷纷登上了舞台,有的还选入了大型的春节晚会,并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事实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特别是在短时间内能够迸发出如此灿烂的光芒,就在于她早已深藏于我们华夏子孙的心底,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早已融入到了我们的血液之中。遗憾的是:虽然,眼下对民俗文化的宣传热闹非凡,然而就民俗(民族)博物馆的建设来说,较之火热的民俗文化旅游现象,以及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迫切需求,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首先从数量上来说,民俗(民族)类等专题性博物馆近几年虽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就其规模和总体数量上,还相差甚远,还不能与一些国外民俗馆和国内历史、综合性博物馆相比。其次从陈列展示来看,国家级的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是一个老馆,主要展示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展示手段和内容都相对陈旧。一些省市级民俗馆则大多依托于古建筑、古民居或名人故居等文物保护单位而建,所展示的内容基本以本地域的婚丧嫁娶、节日风俗为主,服务于当地旅游开发的需要,成为当地旅游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藏品研究、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由于资金的不足,依然是力不从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年轻一代,崇洋媚外,追求新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冷淡和无知,甚至是排斥,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究其原因主要为:
1、学校课本教育中传统文化内容少。由于当前我国教育制度以应试教育为主导,在中小学填鸭式的教育手段,几乎抛弃了传统文化,注重的只是方法和技能的培训,缺少对青少年进行文化的熏陶,文化传承的链条在青少年这一代出现了断裂。
2、社会民俗活动、传统节日逐渐被冷落,甚至遗弃。由于商品经济的急功近利,几乎产生于农耕文明的所有节日和民俗活动都被弱化,一些节日和民俗活动的红火和热闹只是成为商家进行促销的简单手段,传统节俗深蕴的文化意义渐去渐远。
3、具有实物展示功能的民俗(民族)博物馆较少。大多数博物馆都把收藏和展示历史文物作为主要任务,对民俗文物、民间工艺则重视不够,进行展示的更不多见。因此,人们无法通过参观博物馆获取传统文化知识,无法直观地了解我们的民俗文化。
4、社会风俗日益西化。近年来洋节日给青少年以新的兴奋点,西方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被八十年代后的所谓“新新人类”欣然接受,他们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为理念都被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
5、民俗文化符号被现代审美意识取代。信息全球化正在使得中国文化失去传统,商业的繁华使得属于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符号逐渐被替代,以西方文化为主的现代审美意识进入了更多人的脑海,我们生活的土地长满了冰冷的钢铁水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情正在逐渐消失,具有中国特色的吉祥文化符号也在日益丢失。
以上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同时也更加要求文化(物)工作者和文化(物)部门做出应对和决策。就博物馆工作而言,文物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应该加大抢救、保护、记录那些即将逝去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同时也应下大力气抢救和保护那些近现代民俗文物或地域性较强的特色文物,进而为博物馆的民俗文化陈列及专题性陈列提供支持,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乡土知识教育提供实物资料。笔者认为,只有加强专题博物馆的建设,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了解我们祖先在历史上作出的成就与贡献,才能培养人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结,才能使观众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
可喜的是目前除了一些小型的专题馆发展较快外,在一些综合性大馆陈列中,民俗文物、民间艺术、地域特色文化也成了重头戏,如首博的《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陈列,不仅为北京人、也为世界各地的观众津津乐道。杭州市的中国丝绸博物馆、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河北磁县磁州窑博物馆等,同样是各地游客观众争相参观学习的好去处。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位于杭州龙井路中国茶叶博物馆。这是一座以茶与茶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自1991年4月对外开放以来,成果丰硕,她集收藏、研究、社会教育、文化传播及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于一体,不仅成为目前国内外影响较大的专题性博物馆,同时还为当地经济乃至中国茶文化的弘扬传播作出了贡献。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成年人喜欢、青少年喜欢、国外游客也喜欢,因此,加强专题性博物馆建设,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张扬博物馆的个性,突出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应是我们博物馆发展的方向。
结束语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积极向外延伸,扩展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及教育功能.同时,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在实践中认真学习、深入研究,逐步提高了学术研究水平。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特别是《河北民俗文化从书》(共10册)的编撰出版,对于进一步研究河北的民俗文化、推广河北民间艺术、宣传河北、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保护民俗文化,做好文化的传承与传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光荣使命。我们深信,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中国博物馆事业必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七
“博”指“多、广”,物指“文物”,“博物馆”即收藏多种文物的处所。我曾参观过多处博物馆,而今日午时,我和同学们一齐走进了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的外观宏伟,主体建筑物旁还种出几片竹林。我们跟随大部队领取了讲解器,跟随讲解教师的脚步走上三楼,来到今日的第一个目的地——中国瓷器展展厅。
我们在展厅内席地而坐,听讲解教师介绍厅内两件珍品——姜黄六方珐琅套瓶和珊瑚红底珐琅彩花鸟纹瓶。起源于康熙五十九年,胜于雍乾,在乾隆时期过后便再无炼制的珐琅瓶工艺复杂,是唯一一种不在景德镇官窑烧制、而是在宫廷内部制作完成的瓷器。瓶上的花纹昳丽精美,每一种纹饰都是由匠人绘好烫样呈给天子过目后,方可描到瓷瓶上。所以,存在年代短暂的珐琅瓶又被称为“宫廷秘器”。
珊瑚红瓶是雍正年间的珍品,外描鸟雀栖枝婉转歌唱、簇簇新竹茂盛开放,显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姜黄六方瓶则是一件极珍惜的套瓶,是圆明园遗失文物中的一只。经过瓷器展厅内的讲解,我们对珐琅瓷器的认知更加深入了。展厅内的胭脂釉、霁蓝釉、青花瓷等精美展品让大家啧啧称奇,对中国古代工匠的巧手赞不绝口。
出了瓷器展厅,我们又在多媒体厅听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北京历史讲座。北京历经燕蓟两国、金、辽、元、明、清,是名副其实的六朝古都,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讲解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我们互动,大家进取踊跃举手,对北京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入了。
站在展柜前聆听历史的回响,仿佛大梦千年,梦回故朝盛世之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八
在我踏出首都博物馆的最终一步时,不禁连想感慨:这是一个蕴含着多么璀璨礼貌的瑰宝呀!我很庆幸今日能与相识已久的同学们一齐观光,一齐分享,一齐收获。好奇的来,惊喜的走。满载着无限的乐趣与满足。从一层逛到五层,映入眼帘的一切都一向在充实着一颗空虚的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刻,向我展开了。
岁月流转,几十,几百,甚至是几千年的东西,今日依旧那么清晰。看似简单的,其实这些全都是让人洒尽汗水的。远处金碧辉煌,活灵活现的佛像,往近处细细斟酌,才明白这一道道的刻画有多么不容易。
看着那些古代玉器,看着那一道道形态不一的花纹,不一样的形状,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条理不一的瓷器,各具风韵的京城旧事,开拓眼界的书房珍玩,辉煌的古都北京历史……一幅幅赞不绝口的画面在眼前出现,这是一个令人多么难以忘却的时刻呀,在博物馆里,玻璃架上的,立在地面上的,挂在墙上的,无不反应出了以前北京人的聪慧。
在这个非凡的境界里呆了三小时,感受,品味,斟酌了许多非凡的东西。心里不禁生出了一丝羡慕,欣赏。为何上一代的人如此伟大为何中华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真期望,在将来的某一天,被称赞的是我们。品味着这一本收获,触动着笔尖,记录着这一段记忆。在千里之外,好像又听到了赞叹。
今日在学校的领导组织下,我们来到位于北京长安街沿线的首都博物馆。刚来到这个壮观的比武官时,我们的心境是无比的激动,从外观上看这个比我馆的设计是十分独特的,有一个像绿色的大钟似的东西突出来,拒收这是一个十分大的放映厅。从总体上看这个东西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
一进入博物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硕大的老北京式大牌坊,顿时一股浓浓的京味气息扑向我们。我们首先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在这个馆中有272件展品是英国博物馆捐献出来的,展品出自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不一样时期与各大洲。同时记录了不一样人群和个人的多样化表现。在这次展览中有许多的展品都是举世无双的藏品,并且是首次在中国展出。如来自新西兰的毛利人战时用哨,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版画代表作《三个十字架》,达·芬奇的《裸体男子画像》,拉斐尔的《圣女像》等。我想这些展品的展出意味着我国与别国文化的交流。经过展出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世界,了解我们的历史。当然看完大英博物馆的展出,让我不得不向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侵略”别国的文化如果少一些侵略和掠夺,每一个国家都能够完好的把持各国的文化,在以后各国的交往中,能够享受一下各国的文化历史的特点。还有在以后的交往中就会少一些纠纷!
中午午饭过后,我们来到首都博物馆的其他展馆。这个展馆一共有五层,每一层都据有各自的特点,并且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明祖的特点与风采。二层的展区主要是一些历史事件及一些关于历史事件的产品,在这一层,我们找到了许多关于历史课上的指示,经过兰立体电影与详细地介绍,让我们对历史这一学科更加得感兴趣,并且知识也掌握得更加牢靠。同时也明白了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几个重要转折点的实践与电表的人物,经过这一层参观让我更加的热爱祖国,并且有一种想为祖国献出自我全部力量的决心。而第三层则是我国的建筑,进入展馆,我们能够看见许多的古建筑的模型和一些门上的装饰品,在那里我了解到我们北京的几个“门”的分布及名称。经过我们对“门”和建筑装饰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看出,我国古代人的生活气息及生活习惯。才能够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的生活质量。
而四层则是以宗教为主,大多数是以宗教为主,大多数则为佛像的展出,这些佛像显得十分的庄重,并且具有神圣的感觉,每个国家的佛像都是不一样的,都具有各国的特点。从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以前的人们拜宗教的程度以及信仰与爱好。以便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研究。
最具有民族气息的就是五楼的展出,在那里我们能够找到许多的旧式玩意,如“七巧板,抖空竹,抓周盘”等,这些都是老北京的特色玩意儿,并且还有描绘,嫁娶的展馆。真是京味十足呀!让我们感觉到了老北京人的热情与热闹。并且经过这些东西的展出让我们明白了许多北京的习俗,和国粹“京剧”的历史!
总体来说,这次的首都博物馆仅有是有意义的,有必要的。因为经过参观我学习到了许多历史知识,还看到了世界闻名,让我了解了许多历史事实的真相,认识了自然。了解到了老北京是如此的热闹与好玩。这让我更加的热爱学习,热爱历史,热爱自然。热爱祖国!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九
博物馆筹建与1953年,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也是全省考古勘探,发觉和文物保护研究的中心。目前拥有各类馆藏文物20余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6件,国家一级文物800余件。珍贵的有反映湖北地区革命斗争史实的实物和领导人的信札、手稿以及照片、报刊;太平天国的纪年武器和城门石刻;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布告、入城证和一部分文献。在历史文物方面,最突出的是出土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青铜器、漆器等,尤以屈家岭文化、楚国历史和古代乐器等方面的藏品最为典型,其中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和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大型成套编钟极为珍贵,出土以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珍视。 该馆建馆以来,举办各类陈列展览近百个,主要有《湖北省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展览》、《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湖北战国秦汉漆器展览》、《董必武同志纪念展览》、《新四军第五师革命斗争史展览》 等。其中《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陈列了从该墓出土的1万余件文物中挑选的青铜器、漆器、兵器、乐器等精品600件,并吸收了多年来有关曾侯乙墓研究的科学成果,内容丰富,形式设计亦较新颖。主要出版物有《京山屈家岭》、《云梦睡虎地秦墓》、《随县曾侯乙墓》。
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滨,占地6。5公顷。四周交通便利,周围建筑迎合了博物馆建筑的外观风格,因此使博物馆显得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另外,博物馆与湖北省艺术馆相临,与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省博物馆总平形式采用了对称的形式,主馆综合馆位于正中,两边楚文化馆与编钟馆相对而建,与主馆形成了一个三面围合的空间,空间与入口处的大型集散广场相连,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大于小的对比。展厅围合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庭院,庭院中设有水景与有装饰作用的交通坡道,这个坡道以桥的形式形成了一个参观导航枢纽将参观的友人引入各个馆内。各馆之间既不干扰,有将各馆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此博物馆有着浓郁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布局特点,但在建筑外观上又符合现代建筑的风格,也体现了展览性建筑的特征。
另外,主馆位与地势较高的平台上,两个小馆地势相对较低。所以在立面上形成了高低错落。丰富了人的视觉感受。博物馆内部平面布局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一面,编钟馆与楚文化馆都有两层,一层入口均是大厅,左右两边分别为出入口,由入口进入展厅,展厅内部均为走廊式。参观流线简单,便捷。展柜分布在四周与中心,中间留出走道。这样的布局正好体现了展览性建筑的内部布局特色。我各热认为编钟馆是整个博物馆中最有特色的一个,也是处理最恰当的一个展览馆。编钟体形较大,因此不能与其他文物一同展出。所以,将编钟展厅布置在最中心的位置,一层与二层连通,这样就给编钟提供了一个大型的空间,游客在一层可以看到编钟的各个面,在二层又可以俯视编钟,这样的处理,将功能与游客的观赏范围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
在室内的装饰方面,编钟馆在大厅出采用了比较粗糙的装饰材料烘托出楚韵楚风的文化气息。而楚文化馆大厅采用了比较光滑的装饰材料,与编钟馆形成强烈的对比。另外,灯光果在室内装饰方面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两个展馆都采用人工照明,整个展览厅靠展柜中灯光采光,制造了一种独特的气氛,是参观的人在心里上与文物融合在一起,仿佛也走进 当时的生活当中。以往博物馆建筑必须有自然采光,但是省博物馆的人工采光更能体现出这个博物馆建筑所要展现给人们的一种文化气息。所以,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而选择不同的采光方式来达到不同的效果。
综上所述,省博物馆的建筑特色在我们心里对博物馆建筑有了一个更具体化的体现。也让我们在其中能吸取其精华部分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创造,与构思,设计出自己心中的完美博物馆。当代博物馆的发展已经逐渐现代化,但是面对展的内容不同,我们要做的是更好的现博物馆建筑能否能否在迎合当地文化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寻求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所以此的省博物馆参观给我们一个很好的举例,也让以后的博物馆设计有了一个最理想的初步构思与规划。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十
博物馆调查报告精选(一)
在郑州市农业路中段,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19个展厅,是一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院区中央为主展馆、东西两侧配厅及文物仓库楼,四隅分布着电教楼、临展楼、办公楼和培训楼等,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筑形式新颖别致,气势雄浑,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整个院区绿草成茵,环境幽雅,馆中有园,园中有馆,展厅内部陈列精致,文物荟萃。
大多数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常年举行诸如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等等属于文化范畴的展览,并且相对长时期稳定。这一类型的展示与商业展示和专题展示都大相径庭。与商业和专题展示的区别在于这是一种提倡文化交流和保存艺术珍品的展览空间,并且展览时间较长,甚至是永久的展示。
早期的艺术馆、博物馆等大多沿用传统建筑加以改造,转而对外开放,观众群从贵族雅士慢慢扩大到普通民众。
走进博物馆,当我们要领略艺术的美丽时,往往先被展馆空间所营造的艺术气氛感染,而后才能静心品味单体展品,类似这样的艺术馆不计其数,每一种艺术流派都会有合适的展馆空间。
第一宽敞疏松的平面格局。
文化展示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首先体现在合理的平面功能布局上。一个井然有序的参观线路会使观众在舒适安逸的心理状态下品位展品。参观线路有入口开始,保持一定量的交通线路,才用串联式与发散式结合。展区的排列方式类似于商业展示。文化展示的展板、展架多数都依靠展馆建筑本身的界面,在结构支撑和构造上相应比较简单。对于单体的艺术品或文物,根据其身的体量需要有合适的观看距离和范围,它们的陈列不能和商品或其他商业性的产品那样布置得琳琅满目,尤其对于稍大体量的艺术品或文物,应该多留一些空间并给观众以充分的观赏时间。甚至在展品前有供休息的座椅,让人品味。
第二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恬静的展馆气氛
从整体环境上给人以清净安逸的感觉,因为这类展品多数是艺术品、文物等,展览中心除了突出展示的展品外,尽量避免其他物品的干扰。只是为了烘托展品,需要精心设计出适宜的展具和陈设,但不能有过多渲染,以免喧宾夺主。
在展馆中为陈列出极具情调的艺术气氛,必须对每一件精美的展品都加以分析。正是这种艺术品或文物的独立特征,才能使博物馆处处显得精美别致。
第三柔和自然的照明设计
在展示空间里,由于其展品多数都是珍贵的艺术品或文物、标本等有保留价值的东西,所以在关照度上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并且许多展品必须提供日光效果的照明才能完全真实的表现,但又要避免直接日光的照射,以防紫外线对其侵害,所以展馆提供柔和自然的照明配置。
第四风格统一的展示空间
博物馆展示在风格上较统一。因为没有过多的企业和品牌商业形象的干扰,展示空间叫纯粹,而且往往直接利用展馆空间的界面作展示,没有过于复杂的展板、展架等构造,不用额外的刺激观众的视觉与心理,而是强调展品本身的冲击力,简化单一的立体空间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与回味。在这些展馆中,有的质朴无华,有的冷静深邃。这些都应是展览建筑空间本身的艺术美感,它们能让观众步入其中并感受到艺术与文化的神圣与魅力,而并非喧宾夺主,华而不实。
最近几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国内的大中城市开始对大展览馆进行大规模改造。主要原因就是老的展馆环境已不能适应现代展示观念的需要。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原有的单一局限的展示手法逐渐被新的变幻莫测的声光电等技术代替,信息化为展示陈列提供了超大容量的平台,电脑软件技术的飞跃发展为展示场景的表达提供了无限可能性。更为重要的改变是展示方式从单方面的说教转向互动行为,观众的素质普遍提高,已不满足于简单的物品罗列,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观展中通过体验的方式去感受。
博物馆调查报告经典(二)
20**年5月5日调研报告为了体现“以人为本,以实物地质资料为本,为社会服务”的设计理念,为把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20**年5月5日,我中心一行33人在中心团委的组织下,参观首都博物馆及北京自然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着重了解两个博物馆的馆藏职能及及先进的办馆理念,结合本中心的馆藏职能及发展特点,调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两博物馆概况:
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内设: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地下车库等。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北京市举办礼仪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民群众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去处。建筑设计重视博物馆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图以清晰的、简明的、富于逻辑的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区间的关系。主要的功能区分为:展陈区、社会教育区、综合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地下停车库、行政办公区、安全保卫区、藏品库区、设备区。
文物安全的环境监控: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将文物库房和展厅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控制在2%以内,极大地保证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时又使展厅温度随外界自然气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动,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
观众现场服务:在博物馆各大门内、大厅均安装参观导览系统,让公众自由地浏览、查询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参观信息。售票验票系统出售本馆的全价、优惠价等各种参观券,能够自动识别参观券的真伪、面额,并允许观众当天即使中途临时出馆、仍可返回继续参观。
信息化服务:信息技术将以往历史的音视频数据数字化所建立音视频节目数据库和点播系统,可让观众通过计算机屏幕或者电话拨号自由地点播想收听、收看的曲艺、戏曲节目。
多功能报告厅:通过数字化网络、电台、电视网(有线/无线)和现场视频直播、数据网络交互式播发、后期电子出版物制作,实现现场会议与网络会议的相结合。互联网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浏览本馆局域网的方式实时地参与现场学术讨论。展厅不同类型展厅相对独立,既便于观众有选择地参观、缩短参观路线,又便于安防管理。宽阔的展厅面积和充足的高度,也为丰富多样的展陈设计提供了理想空间。3000余平方米的临时展厅将为国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台。智能化温湿度控制系统、安防消防系统,为举办最珍贵级别的文物展提供了条件。
数字放映厅超宽视角弧形银幕,可播放高清晰数字影片,该设备分辨率为国内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辉煌的北京》;今后将制作立体数字影片。
为每一位参观的游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以完善先进的设备设施为基础,以人性化服务理念为原则;接待服务拥有多语种服务咨询、物品寄存柜、公共饮水台、休息座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等。并为残障人准备了残障人电梯、轮椅、残疾人电话;为婴儿准备了婴儿室、童车等。同时配备了6台为残疾人士或不方便行动的人使用的触摸屏。导览与讲解服务为观众免费提供多语种导览图、展览的中英文版展览彩页;提供多语种讲解员讲解、专家讲解专场;触摸屏查询电脑、多语种智能化语音导览机,以及在全国率先采用的多语种个人掌上电脑(pda)导览。休闲经营服务餐厅、咖啡厅、茶室、纪念品商店、书店、自动取款机、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对观众开放。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
北京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0平方米。
自然博物馆有四个基本陈列和一个恐龙世界博览。馆藏文物、化石、标本10余万件,大型整体古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居世界第二,黄河古象化石、恐龙化石名扬海内外。“动物陈列”按系统发育顺序展示了现生主要动物类群,反映了动物界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历程。“植物陈列”展示了原核生物的细菌、蓝菌,真核生物的藻类、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的大量标本及生态照片,展现了诸位的多样性,再现了植物演化的历程,反映了植物对动物、人类的生存所具有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古生物陈列”踏着史前生命的足迹,通过大量的化石标本展示了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由变温到恒温、由卵生到胎生的演化历程。“人之由来陈列”展示了由猿到人的历史进程,以及个体的人十月怀胎的诞生过程,勾画出人类自身的发展轨迹。“恐龙世界”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恐龙复原,配以声光电,让观众仿佛回到了亿万年前的远古生态环境中,因而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馆藏标本约20余万件,其中有相当数量为国家一、二类保护的动物植物标本,还拥有一定数量的模式标本以及具有特殊意义的珍贵标本,许多标本在国内、国际上都堪称孤品,包括世界闻名的古黄河象头骨化石、长26米的巨型马门溪龙、世界上最早鸟类之一的三塔中国鸟以及完整的整窝恐龙蛋化石等。
北京自然博物馆现有四个大型基本陈列:古生物陈列(古爬行动物厅、古哺乳动物厅、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厅、无脊椎动物的繁荣厅)、植物陈列(绿色家园厅)、动物陈列(动物人类的朋友厅,动物的奥秘厅)、人类陈列(人之由来厅)。这四个陈列构筑起一个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并以生物进化为主线,以生物多样性为主要展示内容,向观众普及生命科学知识。馆内还设有几个专题展馆,如“人体真奇妙”、“水生生物馆”、“恐龙世界”等,以及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新开辟的互动式探索自然奥秘的科普教育活动场所探索角。同时,本馆每年都会推出若干个临时性展览各种临时性专题展览,影响较大的包括“优生优育”、“人与生物圈”、“香港自然风光”、“人体真奇妙”以及连续12年推出的“动物生肖”展览等,其中青春期教育展览“男孩女孩”展览被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最佳活动”奖和“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最佳活动创意”奖。目前博物馆常年还保持12个优秀展览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
二、调研的收获与思考
针对这次调查研究,我深深体会到首都博物馆以及北京自然博物馆不仅在建馆理念上还是在基础建设上都处在国内一流馆藏机构行列。对于此次调研,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1、在文物库房及文物环境安全的环境监控方面,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既保证了文物的存放安全,又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在今后的实物资料收集过程中,我们也会接收到一些特殊环境下的样品及标本,比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采集的样品或者古生物的化石,在存放安全方面都需要把环境的因素考虑进去,做到“零损害存放”。
博物馆调研报告3篇3篇博物馆调研报告3篇3篇2、在信息化服务方面上,两馆都在官方网站上有相关的信息发布及专业知识介绍;同时在馆内也有专用电脑,用以查询馆藏物品的信息。在这方面,我中心应更完善网站信息服务,应及时向公众提供馆藏更新情况,同时应添加相关实物地质资料的专业背景知识;在馆内设置专用电脑用以查询馆藏样品的资料及概况。
3、在展厅设置方面,两馆都有主要展厅,可以开展很多主题日和专题的展览。由于缺少展厅,实物中心只能在露天的条件下开展一些主题日或者专题的展览,例如前一阶段举行的“地球日”矿物岩石展览,为周边大学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地球日、了解解相关的地质知识,起到了对社会进行地质科普教育的作用。我中心应该多结合主题日举办相关的地质展览,突出我们作为一个科普教育基地应对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职能,扩大我们的公益影响力。
4、在观众现场服务方面,我中心也应当加强观众现场服务,首先要为来参观的观众提供展览的信息以及单位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有提供参观信息的媒介比如说大屏幕滚动播出参观信息,在网上发布参观信息,印制相关展览信息的宣传手册;同时也应该采取参观者预约参观的方式,按照我们实际的接待能力,保证观众有质有量的参观活动,实习实名制预约参观也可以保证中心日常管理工作能够安全、有秩地进行。
5、多功能报告厅:我中心有功能齐备的学术报告厅,但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在举办相关主题日及专题展览的同时,可以邀请与展览相关的专家、学者为参观者做学术报告。这样就可以加强我中心与其他单位、学者有更多机会、更深层次的学术交流,能更好的提高实物中心的业务水平及知名度。
6、数字放映厅:我中心应筹备相#fromend#关地质资料的影片片段可以为参观者定时播放,实现展览手段多样化。同时也可以结合gis软件,立体模拟相关地质作用,使得参观者可以更直观、更容易地理解地质作用的过程。
7、科普教育方面:北京自然博物馆从生物角度揭示了地球的发展进程,而实物中心以地质学的角度为主线向参观者揭示宇宙与地球的起源、组成以及地球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依次介绍宇宙的起源、太阳系的组成、地球和月球的起源及地球的圈层结构、物理性质、年龄和演化;同时介绍内动力地质作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造山运动和板块运动等。西侧主要介绍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向参观者系统的普及地球科学知识。
8、在馆藏标本的种类上,北京自然博物馆就收藏了很多世界级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珍贵标本。所以实物中心除了收集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及危机矿山项目的实物地质资料外,我们还应当采集国内外具有典型意义的实物地质资料,例如划分地层依据的“金钉子”剖面等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实物地质资料,充分发挥实物中心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职能。
9、在组织各主题日及专题展览方面,北京自然博物馆及首都博物馆都给了我们很多有借鉴意义的启示。实物中心也应该积极开展各种临时展览,包括主题日展览及相关专题展览。在指导思想上要紧贴国际思想趋势,在组织型式上要体现新颖、寓教于乐等特点,争取做出我们特有的精品展览,例如:观赏石展览及危机矿山矿石类型展览等,宣传出我中心公益性职能的特色。
10、在接待服务方面,我中心也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条件,尽可能多的为参观者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从根本上就是要树立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意识。
11、在导游与讲解方面,实物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为参观者提供专业的讲解,也可以与相关地质大学及科研院所结合,开展相关专业大学生志愿讲解活动。
12、休闲经营服务,要为参观者提供休闲经营服务:开发餐厅、咖啡厅、茶室、纪念品商店、书店、自动取款机、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对观众开放。
以上就是我们参观首都博物馆及北京自然博物馆后,根据本单位职能的一些研究、体会,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博物馆调查报告推荐(三)
一、调查时间、地点
时间:
地点:苏州博物馆
二、调查指导教师***************
三、实习内容及要求
1、了解建筑空间环境组成: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
2、了解空间功能构成:功能关系、流线组织;
3、体验空间:空间属性、空间限定、空间组合方式、空间的穿插与贯通;
4、体验建筑:建筑的基本形体、构成关系;5、了解建筑技术:建筑的结构、设备、材料等。
四、调查目的
通过参观城市建筑,让学生在建筑空间中体会和深入理解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专业发展的新动向。通过建筑实习对城市及其建筑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理解城市的建筑文脉,体会建筑发展的历史环境,分析其空间形式组合特点,借鉴、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得到一定的充实和提高。
五、调查报告内容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元旦,是一座苏州地方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36件,二级文物1146件,三级文物13657件,珍贵文物数量占到文物收藏总数的一半以上。此外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0种3121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为全国首批古籍保护工作试点单位之一。馆藏文物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是苏州地区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的中心。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享誉世界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近半个世纪来,苏州博物馆多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和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各项业务基础工作规范有序,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借助新馆建设契机,苏州博物馆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公众免费开放后,苏州博物馆年接待海内外观众达百万人次,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建筑空间环境组成
苏州博物馆卫星图
苏州博物馆主入口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市东北街,1960年建立,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
建筑室内空间
建筑室外环境
博物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博物馆空间功能分析
a东北街大门
苏州博物馆平面图
该建筑群坐北朝南,主要分为三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地下室设有新石器时代和吴文化文物的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卫生间,藏品储藏库等。
体验建筑空间组合方式与基本形体
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未超出周边古建筑的最高点。新馆正门对面的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杨柳依依,苏州博物馆侧视。桃花灿灿。小广场两侧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的一组沿街古建筑,古色古香,成为集书画、工艺、茶楼、小吃等于一体的公众服务配套区。简洁的几何体、现代的建筑工艺,却有着古朴的建筑外形,未入大门,抬头所见的建筑体,粉墙黛瓦,灰色线条与白色墙面,以及用菱形几何体组成的屋顶,用钢结构为支撑的大门,感觉有些新意,但是总觉得有点另类。用混凝土浇注的屋顶,直接浇注出瓦片形状,省去了中式的瓦片,远看像黛瓦结构,近看确是几何体的组成,在功能上确保了博物馆的安防问题,也减少了渗雨漏水现象对展品的破坏。几何体的简洁形成的现代感,让每一个准备来参观历史的人,在尚未踏入大门就感到了我们是从历史中走来的,是带着现代的心,去回顾历史。
建筑屋顶设计,加入了江南民居及江南园林的元素,很好的传承了当地的文脉。
屋顶
在走廊边上设一个六边形的框子,采用框景的手法,把远处的小亭子及绿化树木包含在内,使人的视线高度集中在远处的小亭子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得更加美好。恰似一幅镶嵌于镜框中的图画,增加了景色的深度,产生了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就像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框景的真实写照。走廊窗子建筑的结构、设备、材料。当进入苏州博物馆的时候,顿时觉得凉爽宜人。习惯性的向上张望希望看到空调出风口。可是,我转了一圈也没有看见一个空调出风口。而屋顶的百叶窗却让屋内异常透亮。而为外面35度高温飘洒热度的太阳,却没有随着光线进入屋内,毫不令人拍案叫绝。
百叶窗
我们都知道人们的身高一般在1.9米之内。也就是说地上2米是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而屋顶的部分我们是不用考虑降温的。虽然冷空气重量较大。会下沉到地面。但是在上面冷却的温度却浪费了能源。于是,让本身就有空气动力的冷空气直接在人类活动范围循环,会降低能耗。简单的道理,却常被忽略,而这里却没有。
出风口
把外围空间与内部空间之间安装一个空调出风口,空调的自然风,在这里形成了一道空气墙,通过这个隐形墙割断了外界空间和内部空间的温度关系,确保留了人们的视觉需要。
阻热墙
众所周知,我们古代的建筑多为木结构,因此,椽隼结构会让屋顶的观赏性下降,规则而繁琐的屋顶结构,表明了我国古人的智慧,美观略差。而大师用线条形成了大块的结构,让简练变得繁,让他们共同形成了新的现代艺术的简约美。材料就地取用,钢材和玻璃的加入,以及传统的灰白色调,无一不体现出屋顶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再点缀更为简单的灯饰,于是,美无处不在了。
时间过得很快,一周的实习时间眨眼间就过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了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感觉受益匪浅。苏州博物馆的建设对于贝聿铭来说完成了一个家乡人的愿望,可是,它所带给我们的建筑理念却是全新的。从此,我们发现站在空间和时间的不同端,江南园林和江南民居的无限魅力均可有非凡的景象。贝聿铭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如果,我们敢于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可以画出翻天覆地的故事,并且从此故事将延续。
博物馆调查报告热门(四)
一.博物馆简介
博物馆筹建与1953年,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也是全省考古勘探,发觉和文物保护研究的中心。目前拥有各类馆藏文物20余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6件,国家一级文物800余件。珍贵的有反映湖北地区革命斗争史实的实物和领导人的信札、手稿以及照片、报刊;太平天国的纪年武器和城门石刻;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布告、入城证和一部分文献。在历史文物方面,最突出的是出土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青铜器、漆器等,尤以屈家岭文化、楚国历史和古代乐器等方面的藏品最为典型,其中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和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大型成套编钟极为珍贵,出土以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珍视。该馆建馆以来,举办各类陈列展览近百个,主要有《湖北省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展览》、《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湖北战国秦汉漆器展览》、《董必武同志纪念展览》、《新四军第五师革命斗争史展览》等。其中《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陈列了从该墓出土的1万余件文物中挑选的青铜器、漆器、兵器、乐器等精品600件,并吸收了多年来有关曾侯乙墓研究的科学成果,内容丰富,形式设计亦较新颖。主要出版物有《京山屈家岭》、《云梦睡虎地秦墓》、《随县曾侯乙墓》。
二.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
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滨,占地6。5公顷。四周交通便利,周围建筑迎合了博物馆建筑的外观风格,因此使博物馆显得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另外,博物馆与湖北省艺术馆相临,与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三.省博物馆建筑特点
省博物馆总平形式采用了对称的形式,主馆综合馆位于正中,两边楚文化馆与编钟馆相对而建,与主馆形成了一个三面围合的空间,空间与入口处的大型集散广场相连,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大于小的对比。展厅围合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庭院,庭院中设有水景与有装饰作用的交通坡道,这个坡道以桥的形式形成了一个参观导航枢纽将参观的友人引入各个馆内。各馆之间既不干扰,有将各馆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此博物馆有着浓郁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布局特点,但在建筑外观上又符合现代建筑的风格,也体现了展览性建筑的特征。
另外,主馆位与地势较高的平台上,两个小馆地势相对较低。所以在立面上形成了高低错落。丰富了人的视觉感受。博物馆内部平面布局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一面,编钟馆与楚文化馆都有两层,一层入口均是大厅,左右两边分别为出入口,由入口进入展厅,展厅内部均为走廊式。参观流线简单,便捷。展柜分布在四周与中心,中间留出走道。这样的布局正好体现了展览性建筑的内部布局特色。我各热认为编钟馆是整个博物馆中最有特色的一个,也是处理最恰当的一个展览馆。编钟体形较大,因此不能与其他文物一同展出。所以,将编钟展厅布置在最中心的位置,一层与二层连通,这样就给编钟提供了一个大型的空间,游客在一层可以看到编钟的各个面,在二层又可以俯视编钟,这样的处理,将功能与游客的观赏范围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
在室内的装饰方面,编钟馆在大厅出采用了比较粗糙的装饰材料烘托出楚韵楚风的文化气息。而楚文化馆大厅采用了比较光滑的装饰材料,与编钟馆形成强烈的对比。另外,灯光果在室内装饰方面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两个展馆都采用人工照明,整个展览厅靠展柜中灯光采光,制造了一种独特的气氛,是参观的人在心里上与文物融合在一起,仿佛也走进当时的生活当中。以往博物馆建筑必须有自然采光,但是省博物馆的人工采光更能体现出这个博物馆建筑所要展现给人们的一种文化气息。所以,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而选择不同的采光方式来达到不同的效果。
综上所述,省博物馆的建筑特色在我们心里对博物馆建筑有了一个更具体化的体现。也让我们在其中能吸取其精华部分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创造,与构思,设计出自己心中的完美博物馆。当代博物馆的发展已经逐渐现代化,但是面对展的内容不同,我们要做的是更好的现博物馆建筑能否能否在迎合当地文化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寻求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所以此的省博物馆参观给我们一个很好的举例,也让以后的博物馆设计有了一个最理想的初步构思与规划。
博物馆调查报告最新(五)
在郑州市农业路中段,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19个展厅,是一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院区中央为主展馆、东西两侧配厅及文物仓库楼,四隅分布着电教楼、临展楼、办公楼和培训楼等,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筑形式新颖别致,气势雄浑,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整个院区绿草成茵,环境幽雅,馆中有园,园中有馆,展厅内部陈列精致,文物荟萃。
大多数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常年举行诸如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等等属于文化范畴的展览,并且相对长时期稳定。这一类型的展示与商业展示和专题展示都大相径庭。与商业和专题展示的区别在于这是一种提倡文化交流和保存艺术珍品的展览空间,并且展览时间较长,甚至是永久的展示。
早期的艺术馆、博物馆等大多沿用传统建筑加以改造,转而对外开放,观众群从贵族雅士慢慢扩大到普通民众。
走进博物馆,当我们要领略艺术的美丽时,往往先被展馆空间所营造的艺术气氛感染,而后才能静心品味单体展品,类似这样的艺术馆不计其数,每一种艺术流派都会有合适的展馆空间。
第一宽敞疏松的平面格局。
文化展示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首先体现在合理的平面功能布局上。一个井然有序的参观线路会使观众在舒适安逸的心理状态下品位展品。参观线路有入口开始,保持一定量的交通线路,才用串联式与发散式结合。展区的排列方式类似于商业展示。文化展示的展板、展架多数都依靠展馆建筑本身的界面,在结构支撑和构造上相应比较简单。对于单体的艺术品或文物,根据其身的体量需要有合适的观看距离和范围,它们的陈列不能和商品或其他商业性的产品那样布置得琳琅满目,尤其对于稍大体量的艺术品或文物,应该多留一些空间并给观众以充分的观赏时间。甚至在展品前有供休息的座椅,让人品味。
第二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恬静的展馆气氛
从整体环境上给人以清净安逸的感觉,因为这类展品多数是艺术品、文物等,展览中心除了突出展示的展品外,尽量避免其他物品的干扰。只是为了烘托展品,需要精心设计出适宜的展具和陈设,但不能有过多渲染,以免喧宾夺主。
在展馆中为陈列出极具情调的艺术气氛,必须对每一件精美的展品都加以分析。正是这种艺术品或文物的独立特征,才能使博物馆处处显得精美别致。
第三柔和自然的照明设计
在展示空间里,由于其展品多数都是珍贵的艺术品或文物、标本等有保留价值的东西,所以在关照度上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并且许多展品必须提供日光效果的照明才能完全真实的表现,但又要避免直接日光的照射,以防紫外线对其侵害,所以展馆提供柔和自然的照明配置。
第四风格统一的展示空间
博物馆展示在风格上较统一。因为没有过多的企业和品牌商业形象的干扰,展示空间叫纯粹,而且往往直接利用展馆空间的界面作展示,没有过于复杂的展板、展架等构造,不用额外的刺激观众的视觉与心理,而是强调展品本身的冲击力,简化单一的立体空间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与回味。在这些展馆中,有的质朴无华,有的冷静深邃。这些都应是展览建筑空间本身的艺术美感,它们能让观众步入其中并感受到艺术与文化的神圣与魅力,而并非喧宾夺主,华而不实。
最近几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国内的大中城市开始对大展览馆进行大规模改造。主要原因就是老的展馆环境已不能适应现代展示观念的需要。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原有的单一局限的展示手法逐渐被新的变幻莫测的声光电等技术代替,信息化为展示陈列提供了超大容量的平台,电脑软件技术的飞跃发展为展示场景的表达提供了无限可能性。更为重要的改变是展示方式从单方面的说教转向互动行为,观众的素质普遍提高,已不满足于简单的物品罗列,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观展中通过体验的方式去感受。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十一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着,各地依据自身优势和实际情况纷纷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创意企业形成集聚发展的态势。我们选取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明显资源特色优势,并且政府明确提出要鼓励、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后期之秀广东省为考察对象,分析我国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这个经济大省相较于北京、上海等文化之都,它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资源支持。我们这次选取了广州和深圳这两个具有特色的城市进行考察,和深入的剖析。
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较为迅速,它成为4个国家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之一,已初步形成了以网络游戏、动漫、手机游戏和与游戏相关的产业链。截止20xx年底,广东全省已建、在建和规划待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67个,入驻企业4000多家,园区数量和入驻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其中广州市占据了34个。这些园区大致可分创意设计(含动漫设计)、展示交易、旅游休闲和工艺制造四大类,其中,创意设计类占主导地位。
深圳市很早就提出了文化立市、创意深圳的口号,积极构建创意设计之都,在巩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源地地位的基础上,加大对影视动漫制作、印刷、传媒、文化旅游业的投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正逐步走向高端化。截至20xx年9月,深圳市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个,其中田面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世纪工艺品文化广场、怡景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汉玉立体艺术创意园等4个园区位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第二批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深圳市现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的经营主体以企业为主,仅3家由政府管理,其他均以企业为主体进行营运管理,民营企业已成为深圳市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的主导力量。
我们选取了其中的一些代表性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一、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于1957年开始筹备,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是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及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主要配置有展馆、藏品保藏系统、教育服务设施、业务科研设施以及安防、公共服务、综合管理系统等。目前馆藏品已达16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404件,二级文物7273件,三级文物12606件,自然标本、化石4万余件(套)。展馆分为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和临展馆四大部分。新馆陈列展览以广东历史文化、艺术、自然为三大主要陈列方向,在展陈内容编写上遵循功能、经济、创新、信息、科技、艺术、合理的原则,充分反映了岭南文化的独特个性和广东省博物馆的馆藏水平。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以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为建设目标,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力争成为广东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心。
二、关山月美术馆
关山月美术馆是以我国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先生名字命名的政府全额拨款的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以收藏和研究关山月及其所处的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为特色,具备国家美术馆的各项功能。建馆以来,根据自身特点和美术馆发展的长远目标,确立了以关山月艺术研究为核心,兼顾20世纪中国美术及当代艺术研究的学术定位,举办了人文关怀关山月人物画作品专题展、激情岁月毛主席诗意和革命圣地作品专题展、建设新中国20世纪50―60年代中期中国画专题展等一系列学术专题展览,并出版了一系列的学术研究成果。关山月美术馆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100平方米,拥有8个室内标准展厅、一个中央圆形大厅和一个户外雕塑广场。展厅总面积4000平方米,展线总长600米,可同时或分别举办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大型艺术展览。展厅采光柔和,视野开阔,颇具气派。此外还拥有配备了先进的中央空调、恒温恒湿和自动防火、防盗监控系统、设施完善的大型现代化艺术品收藏库、6层多功能办公大楼、会议厅、学术报告厅、贵宾休息室、茶艺馆、餐厅、艺术家画廊和国际艺术家交流之家等配套设施,是当代艺术家、学者进行作品展示、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一个理想场所。
考察心得
这些天的广州之行,整体来给我梦一般的感受,让我见识到了我从没见过的东西。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十二
20xx年10月18日星期五
广东省博物馆
10月18日,周五下午2点,我和另外一位同学从学校出发,乘坐地铁前往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省博物馆)。经过大概1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成功到达省博物馆。在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里,我们参观了“旗装雅韵”——清代满族服饰展、“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毛利碧石”——新西兰文化艺术珍品展,以及“异趣同辉”——馆藏清代外销艺术精品展。其中我们参观的重点是“旗装雅韵”——清代满族服饰展。直到五点,省博物馆的闭馆时间到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再次搭乘地铁返回学校。
我们这次参观的是省博物馆的新馆,坐落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其设计运用“宝盒”的理念,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由于展馆是由巨型钢桁架悬吊出来的,中间没有一根结构柱,为陈列展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到省博物馆,从馆外看,方方正正的,的确像一个“宝盒”,再走近看,就感觉一个“宝盒”迎面而来,壮观而宏伟。灰色与红色的色调让省博物馆充满了历史的气息,神秘的气氛。
走进馆内,入眼便是宽阔的大堂,四周挂着红灯笼,满满的中国传统气氛;抬头望去,每一层均呈四方环形,既整齐又别致。除了一个个展览厅外,馆内还设有纪念品区、用餐区、咖啡厅以及几家小商铺,果真是设想周到,参观、休闲、购物皆不误。
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是服饰历史上继“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突变。无论款式品种、衣着特点都直接影响了我国近、现代服饰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是中国服饰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清初,满族统治者为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三令五申,强制广大汉族军民“剃发易服”。满族长期骑射生活所形成的旗袍、马褂、箭袖、旗鞋、剃发垂辫来取代汉族自古形成的宽袍、大袖、蓄发、绾髻的传统装束,尽管在清代服饰的演变和发展中,也吸收了汉族服饰的某些特点,但在清代整个服饰的发展当中,仍没有离开过满式衣冠的结构和风格,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服饰,对我国服饰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从八旗甲胄到各式佩饰,从异彩缤纷的民服到品秩有序的官服,我们看到了满族服饰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
在我看来,服饰是会对人们产生影响的,这是一种文化软力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慢慢地改变着人们。比如,在清初,满族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强制要求剃发易服,甚至采用了如“留发不留头”等铁血手段,可见其重要性。就是因为汉族文人知道改变服饰、剃发等会让他们忘记国仇家恨、数典忘祖,所以才宁死不屈;就是因为满族统治者知道通过服饰的改变能同化汉人为其所用,所以才坚决实施“剃发易服”。而服饰的变化,也正正体现了民族融合、文化融合。如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满族女子中也渐渐出现“三寸金莲”,宽大直筒的旗装慢慢变得纤细显腰身;满族男子也开始喜欢手持折扇,好一副文人雅士的样子。而旗装服饰中的花样、饰品工艺,也在不断地体现着古代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场景、美好祝福。如女子衣衫上多绣有彩蝶、花草、石榴瓜果等,寓意多子多福、幸福安康;男子服饰上多绣有竹、松、鹤、鹭、虎等,寓意勇猛果敢、长寿多福。而官服,则更能体现出服饰的妙处了。在清代,文武官员朝服和常服的样式、色彩、质料、纹样等均有具体规定,甚至在穿着方法上也有法定形式。
清代文武百官品服有朝冠、吉服冠、朝服、补服、蟒袍等。品秩差别主要看冠服顶子、蟒袍以及补服的纹饰。冠后插有翎枝,其制六品以下用蓝翎,五品以上用花翎;百官蟒袍,一品至三品绣五爪九蟒,四品至六品绣四爪八蟒,七品至九品绣四爪五蟒;补服,自亲王以下皆有补服,其色石青,前后缀有补子,文禽武兽。文官一品饰仙鹤,二品饰锦鸡,三品饰孔雀,四品饰云雁,五品饰白鹇,六品饰鹭鸶,七品饰鸂鶒,八品饰鹌鹑,九品饰练雀;武官一品饰麒麟,二品饰狮子,三品饰豹,四品饰虎,五品饰熊,六品饰彪,七品八品饰犀牛,九品饰海马。根据官员的不同服饰,我们可以判断出他的官职属性和官位高低。服饰总有着它独特的一面,展览中的每一件旗装都透露出历史的文明,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清代曾经的繁华,更能看见中国清代文化的蕴含。
离开“旗装雅韵”——清代满族服饰展的展厅后,我们又参观了“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毛利碧石”新西兰文化艺术珍品展,以及“异趣同辉”馆藏清代外销艺术精品展。在参观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平时不太了解注的事物,看到了许多历史悠久、价值匪浅的珍品,更了解了许多不同于、不局限于课本的历史知识。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十三
20xx年10月18日,星期五
广东省博物馆
10月18日,周五下午2点,我和另外一位同学从学校出发,乘坐地铁前往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省博物馆)。经过大概1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成功到达省博物馆。在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里,我们参观了“旗装雅韵”——清代满族服饰展、“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毛利碧石”——新西兰文化艺术珍品展,以及“异趣同辉”——馆藏清代外销艺术精品展。其中我们参观的重点是“旗装雅韵”——清代满族服饰展。直到五点,省博物馆的闭馆时间到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再次搭乘地铁返回学校。
我们这次参观的是省博物馆的新馆,坐落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其设计运用“宝盒”的理念,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由于展馆是由巨型钢桁架悬吊出来的,中间没有一根结构柱,为陈列展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到省博物馆,从馆外看,方方正正的,的确像一个“宝盒”,再走近看,就感觉一个“宝盒”迎面而来,壮观而宏伟。灰色与红色的色调让省博物馆充满了历史的气息,神秘的气氛。
走进馆内,入眼便是宽阔的大堂,四周挂着红灯笼,满满的中国传统气氛;抬头望去,每一层均呈四方环形,既整齐又别致。除了一个个展览厅外,馆内还设有纪念品区、用餐区、咖啡厅以及几家小商铺,果真是设想周到,参观、休闲、购物皆不误。
根据我们事先的了解,知道目前有一个关于服饰的展览备受关注,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往该展厅走去。雍容华贵的旗袍、威武气派的马褂、别致美观的旗鞋,这些只在古装戏里看到的华美服饰,我们均在“旗装雅韵”——清代满族服饰展中一一亲眼目睹。清代,是中国古代服饰。
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是服饰历史上继“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突变。无论款式品种、衣着特点都直接影响了我国近、现代服饰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是中国服饰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清初,满族统治者为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三令五申,强制广大汉族军民“剃发易服”。满族长期骑射生活所形成的旗袍、马褂、箭袖、旗鞋、剃发垂辫来取代汉族自古形成的宽袍、大袖、蓄发、绾髻的传统装束,尽管在清代服饰的演变和发展中,也吸收了汉族服饰的某些特点,但在清代整个服饰的发展当中,仍没有离开过满式衣冠的结构和风格,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服饰,对我国服饰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从八旗甲胄到各式佩饰,从异彩缤纷的民服到品秩有序的官服,我们看到了满族服饰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
在我看来,服饰是会对人们产生影响的,这是一种文化软力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慢慢地改变着人们。比如,在清初,满族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强制要求剃发易服,甚至采用了如“留发不留头”等铁血手段,可见其重要性。就是因为汉族文人知道改变服饰、剃发等会让他们忘记国仇家恨、数典忘祖,所以才宁死不屈;就是因为满族统治者知道通过服饰的改变能同化汉人为其所用,所以才坚决实施“剃发易服”。而服饰的变化,也正正体现了民族融合、文化融合。如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满族女子中也渐渐出现“三寸金莲”,宽大直筒的旗装慢慢变得纤细显腰身;满族男子也开始喜欢手持折扇,好一副文人雅士的样子。
而旗装服饰中的花样、饰品工艺,也在不断地体现着古代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场景、美好祝福。如女子衣衫上多绣有彩蝶、花草、石榴瓜果等,寓意多子多福、幸福安康;男子服饰上多绣有竹、松、鹤、鹭、虎等,寓意勇猛果敢、长寿多福。而官服,则更能体现出服饰的妙处了。在清代,文武官员朝服和常服的样式、色彩、质料、纹样等均有具体规定,甚至在穿着方法上也有法定形式。
清代文武百官品服有朝冠、吉服冠、朝服、补服、蟒袍等。品秩差别主要看冠服顶子、蟒袍以及补服的纹饰。冠后插有翎枝,其制六品以下用蓝翎,五品以上用花翎;百官蟒袍,一品至三品绣五爪九蟒,四品至六品绣四爪八蟒,七品至九品绣四爪五蟒;补服,自亲王以下皆有补服,其色石青,前后缀有补子,文禽武兽。文官一品饰仙鹤,二品饰锦鸡,三品饰孔雀,四品饰云雁,五品饰白鹇,六品饰鹭鸶,七品饰鸂鶒,八品饰鹌鹑,九品饰练雀;武官一品饰麒麟,二品饰狮子,三品饰豹,四品饰虎,五品饰熊,六品饰彪,七品八品饰犀牛,九品饰海马。根据官员的不同服饰,我们可以判断出他的官职属性和官位高低。服饰总有着它独特的一面,展览中的每一件旗装都透露出历史的文明,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清代曾经的繁华,更能看见中国清代文化的蕴含。
离开“旗装雅韵”——清代满族服饰展的展厅后,我们又参观了“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毛利碧石”新西兰文化艺术珍品展,以及“异趣同辉”馆藏清代外销艺术精品展。在参观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平时不太了解注的事物,看到了许多历史悠久、价值匪浅的珍品,更了解了许多不同于、不局限于课本的历史知识。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十四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在迎接.....建党90周年和中国改革开放33周年之际,为回顾.....成长、发展、壮大走过光辉历程,缅怀革命先辈为新中国建设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落实首汽修理公司党委工作计划,修理公司团总支组织各团支部青年员工特于5月4日统一前往首都博物馆参加名为开阔眼界、引以为鉴的主题团日活动。
首汽腾迪团支部一行五人一早便到指定地点集合并在展馆前手持团旗合影留念。合影后我们透过安检排队进入硕大的展馆,高大而个性的楼顶,富有西方浪漫色彩的建筑,全方位、立体化地呈此刻我们面前,对于我们这些年青人来说真是一种震憾。我们按照大厅醒目处的指示牌,清楚地了解了展馆整个布局。
我们一行人首先从顶层开始参观,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很多人十分喜爱青白玉,看上去十分的纯净,称得上是晶莹剔透,惹人喜爱。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在那里仿佛又回到了电视里那个街边大院的场景,感觉到地道的北京味,真是回味无穷。
四层是我们一行人最关注的也是看的最仔细的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同时,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也在该层,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情绪。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十五
20xx年10月18日,星期五
二、参观地点
广东省博物馆
三、参观过程
10月18日,周五下午2点,我和另外一位同学从学校出发,乘坐地铁前往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省博物馆)。经过大概1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成功到达省博物馆。在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里,我们参观了“旗装雅韵”——清代满族服饰展、“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毛利碧石”——新西兰文化艺术珍品展,以及“异趣同辉”——馆藏清代外销艺术精品展。其中我们参观的重点是“旗装雅韵”——清代满族服饰展。直到五点,省博物馆的闭馆时间到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再次搭乘地铁返回学校。
四、参观感想
我们这次参观的是省博物馆的新馆,坐落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其设计运用“宝盒”的理念,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由于展馆是由巨型钢桁架悬吊出来的,中间没有一根结构柱,为陈列展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到省博物馆,从馆外看,方方正正的`,的确像一个“宝盒”,再走近看,就感觉一个“宝盒”迎面而来,壮观而宏伟。灰色与红色的色调让省博物馆充满了历史的气息,神秘的气氛。
走进馆内,入眼便是宽阔的大堂,四周挂着红灯笼,满满的中国传统气氛;抬头望去,每一层均呈四方环形,既整齐又别致。除了一个个展览厅外,馆内还设有纪念品区、用餐区、咖啡厅以及几家小商铺,果真是设想周到,参观、休闲、购物皆不误。
根据我们事先的了解,知道目前有一个关于服饰的展览备受关注,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往该展厅走去。雍容华贵的旗袍、威武气派的马褂、别致美观的旗鞋,这些只在古装戏里看到的华美服饰,我们均在“旗装雅韵”——清代满族服饰展中一一亲眼目睹。清代,是中国古代服饰。
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是服饰历史上继“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突变。无论款式品种、衣着特点都直接影响了我国近、现代服饰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是中国服饰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清初,满族统治者为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三令五申,强制广大汉族军民“剃发易服”。满族长期骑射生活所形成的旗袍、马褂、箭袖、旗鞋、剃发垂辫来取代汉族自古形成的宽袍、大袖、蓄发、绾髻的传统装束,尽管在清代服饰的演变和发展中,也吸收了汉族服饰的某些特点,但在清代整个服饰的发展当中,仍没有离开过满式衣冠的结构和风格,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服饰,对我国服饰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从八旗甲胄到各式佩饰,从异彩缤纷的民服到品秩有序的官服,我们看到了满族服饰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
在我看来,服饰是会对人们产生影响的,这是一种文化软力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慢慢地改变着人们。比如,在清初,满族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强制要求剃发易服,甚至采用了如“留发不留头”等铁血手段,可见其重要性。就是因为汉族文人知道改变服饰、剃发等会让他们忘记国仇家恨、数典忘祖,所以才宁死不屈;就是因为满族统治者知道通过服饰的改变能同化汉人为其所用,所以才坚决实施“剃发易服”。而服饰的变化,也正正体现了民族融合、文化融合。如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满族女子中也渐渐出现“三寸金莲”,宽大直筒的旗装慢慢变得纤细显腰身;满族男子也开始喜欢手持折扇,好一副文人雅士的样子。
而旗装服饰中的花样、饰品工艺,也在不断地体现着古代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场景、美好祝福。如女子衣衫上多绣有彩蝶、花草、石榴瓜果等,寓意多子多福、幸福安康;男子服饰上多绣有竹、松、鹤、鹭、虎等,寓意勇猛果敢、长寿多福。而官服,则更能体现出服饰的妙处了。在清代,文武官员朝服和常服的样式、色彩、质料、纹样等均有具体规定,甚至在穿着方法上也有法定形式。
清代文武百官品服有朝冠、吉服冠、朝服、补服、蟒袍等。品秩差别主要看冠服顶子、蟒袍以及补服的纹饰。冠后插有翎枝,其制六品以下用蓝翎,五品以上用花翎;百官蟒袍,一品至三品绣五爪九蟒,四品至六品绣四爪八蟒,七品至九品绣四爪五蟒;补服,自亲王以下皆有补服,其色石青,前后缀有补子,文禽武兽。文官一品饰仙鹤,二品饰锦鸡,三品饰孔雀,四品饰云雁,五品饰白鹇,六品饰鹭鸶,七品饰鸂鶒,八品饰鹌鹑,九品饰练雀;武官一品饰麒麟,二品饰狮子,三品饰豹,四品饰虎,五品饰熊,六品饰彪,七品八品饰犀牛,九品饰海马。根据官员的不同服饰,我们可以判断出他的官职属性和官位高低。服饰总有着它独特的一面,展览中的每一件旗装都透露出历史的文明,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清代曾经的繁华,更能看见中国清代文化的蕴含。
离开“旗装雅韵”——清代满族服饰展的展厅后,我们又参观了“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毛利碧石”新西兰文化艺术珍品展,以及“异趣同辉”馆藏清代外销艺术精品展。在参观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平时不太了解注的事物,看到了许多历史悠久、价值匪浅的珍品,更了解了许多不同于、不局限于课本的历史知识。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十六
博物馆筹建与1953年,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也是全省考古勘探,发觉和文物保护研究的中心。目前拥有各类馆藏文物20余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6件,国家一级文物800余件。珍贵的有反映湖北地区革命斗争史实的实物和领导人的信札、手稿以及照片、报刊;太平天国的纪年武器和城门石刻;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布告、入城证和一部分文献。在历史文物方面,最突出的是出土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青铜器、漆器等,尤以屈家岭文化、楚国历史和古代乐器等方面的藏品最为典型,其中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和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大型成套编钟极为珍贵,出土以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珍视。该馆建馆以来,举办各类陈列展览近百个,主要有《湖北省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展览》、《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湖北战国秦汉漆器展览》、《董必武同志纪念展览》、《新四军第五师革命斗争史展览》等。其中《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陈列了从该墓出土的1万余件文物中挑选的青铜器、漆器、兵器、乐器等精品600件,并吸收了多年来有关曾侯乙墓研究的科学成果,内容丰富,形式设计亦较新颖。主要出版物有《京山屈家岭》、《云梦睡虎地秦墓》、《随县曾侯乙墓》。
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滨,占地6。5公顷。四周交通便利,周围建筑迎合了博物馆建筑的外观风格,因此使博物馆显得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另外,博物馆与湖北省艺术馆相临,与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省博物馆总平形式采用了对称的形式,主馆综合馆位于正中,两边楚文化馆与编钟馆相对而建,与主馆形成了一个三面围合的空间,空间与入口处的大型集散广场相连,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大于小的对比。展厅围合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庭院,庭院中设有水景与有装饰作用的交通坡道,这个坡道以桥的形式形成了一个参观导航枢纽将参观的友人引入各个馆内。各馆之间既不干扰,有将各馆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此博物馆有着浓郁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布局特点,但在建筑外观上又符合现代建筑的风格,也体现了展览性建筑的特征。
另外,主馆位与地势较高的平台上,两个小馆地势相对较低。所以在立面上形成了高低错落。丰富了人的视觉感受。博物馆内部平面布局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一面,编钟馆与楚文化馆都有两层,一层入口均是大厅,左右两边分别为出入口,由入口进入展厅,展厅内部均为走廊式。参观流线简单,便捷。展柜分布在四周与中心,中间留出走道。这样的布局正好体现了展览性建筑的内部布局特色。我各热认为编钟馆是整个博物馆中最有特色的一个,也是处理最恰当的一个展览馆。编钟体形较大,因此不能与其他文物一同展出。所以,将编钟展厅布置在最中心的位置,一层与二层连通,这样就给编钟提供了一个大型的空间,游客在一层可以看到编钟的各个面,在二层又可以俯视编钟,这样的处理,将功能与游客的观赏范围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
在室内的装饰方面,编钟馆在大厅出采用了比较粗糙的装饰材料烘托出楚韵楚风的文化气息。而楚文化馆大厅采用了比较光滑的装饰材料,与编钟馆形成强烈的对比。另外,灯光果在室内装饰方面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两个展馆都采用人工照明,整个展览厅靠展柜中灯光采光,制造了一种独特的气氛,是参观的人在心里上与文物融合在一起,仿佛也走进当时的生活当中。以往博物馆建筑必须有自然采光,但是省博物馆的人工采光更能体现出这个博物馆建筑所要展现给人们的一种文化气息。所以,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而选择不同的采光方式来达到不同的效果。
综上所述,省博物馆的建筑特色在我们心里对博物馆建筑有了一个更具体化的体现。也让我们在其中能吸取其精华部分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创造,与构思,设计出自己心中的完美博物馆。当代博物馆的发展已经逐渐现代化,但是面对展的内容不同,我们要做的是更好的现博物馆建筑能否能否在迎合当地文化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寻求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所以此的省博物馆参观给我们一个很好的.举例,也让以后的博物馆设计有了一个最理想的初步构思与规划。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十七
20**年5月5日调研报告为了体现以人为本,以实物地质资料为本,为社会服务的设计理念,为把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20**年5月5日,我中心一行33人在中心团委的组织下,参观首都博物馆及北京自然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着重了解两个博物馆的馆藏职能及及先进的办馆理念,结合本中心的馆藏职能及发展特点,调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两博物馆概况:
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内设: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地下车库等。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北京市举办礼仪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民群众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去处。建筑设计重视博物馆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图以清晰的、简明的、富于逻辑的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区间的关系。主要的功能区分为:展陈区、社会教育区、综合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地下停车库、行政办公区、安全保卫区、藏品库区、设备区。
文物安全的环境监控: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将文物库房和展厅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控制在2%以内,极大地保证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时又使展厅温度随外界自然气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动,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
观众现场服务:在博物馆各大门内、大厅均安装参观导览系统,让公众自由地浏览、查询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参观信息。售票验票系统出售本馆的全价、优惠价等各种参观券,能够自动识别参观券的真伪、面额,并允许观众当天即使中途临时出馆、仍可返回继续参观。
信息化服务:信息技术将以往历史的音视频数据数字化所建立音视频节目数据库和点播系统,可让观众通过计算机屏幕或者电话拨号自由地点播想收听、收看的曲艺、戏曲节目。
多功能报告厅:通过数字化网络、电台、电视网(有线/无线)和现场视频直播、数据网络交互式播发、后期电子出版物制作,实现现场会议与网络会议的相结合。互联网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浏览本馆局域网的方式实时地参与现场学术讨论。展厅不同类型展厅相对独立,既便于观众有选择地参观、缩短参观路线,又便于安防管理。宽阔的展厅面积和充足的高度,也为丰富多样的展陈设计提供了理想空间。3000余平方米的临时展厅将为国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台。智能化温湿度控制系统、安防消防系统,为举办最珍贵级别的文物展提供了条件。
数字放映厅超宽视角弧形银幕,可播放高清晰数字影片,该设备分辨率为国内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辉煌的北京》;今后将制作立体数字影片。
为每一位参观的游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以完善先进的设备设施为基础,以人性化服务理念为原则;接待服务拥有多语种服务咨询、物品寄存柜、公共饮水台、休息座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等。并为残障人准备了残障人电梯、轮椅、残疾人电话;为婴儿准备了婴儿室、童车等。同时配备了6台为残疾人士或不方便行动的人使用的触摸屏。导览与讲解服务为观众免费提供多语种导览图、展览的中英文版展览彩页;提供多语种讲解员讲解、专家讲解专场;触摸屏查询电脑、多语种智能化语音导览机,以及在全国率先采用的多语种个人掌上电脑(pda)导览。休闲经营服务餐厅、咖啡厅、茶室、纪念品商店、书店、自动取款机、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对观众开放。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
北京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0平方米。
自然博物馆有四个基本陈列和一个恐龙世界博览。馆藏文物、化石、标本10余万件,大型整体古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居世界第二,黄河古象化石、恐龙化石名扬海内外。动物陈列按系统发育顺序展示了现生主要动物类群,反映了动物界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历程。植物陈列展示了原核生物的细菌、蓝菌,真核生物的藻类、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的大量标本及生态照片,展现了诸位的多样性,再现了植物演化的历程,反映了植物对动物、人类的生存所具有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古生物陈列踏着史前生命的足迹,通过大量的化石标本展示了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由变温到恒温、由卵生到胎生的演化历程。人之由来陈列展示了由猿到人的历史进程,以及个体的人十月怀胎的诞生过程,勾画出人类自身的发展轨迹。恐龙世界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恐龙复原,配以声光电,让观众仿佛回到了亿万年前的远古生态环境中,因而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馆藏标本约20余万件,其中有相当数量为国家一、二类保护的动物植物标本,还拥有一定数量的模式标本以及具有特殊意义的珍贵标本,许多标本在国内、国际上都堪称孤品,包括世界闻名的古黄河象头骨化石、长26米的巨型马门溪龙、世界上最早鸟类之一的三塔中国鸟以及完整的整窝恐龙蛋化石等。
北京自然博物馆现有四个大型基本陈列:古生物陈列(古爬行动物厅、古哺乳动物厅、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厅、无脊椎动物的`繁荣厅)、植物陈列(绿色家园厅)、动物陈列(动物人类的朋友厅,动物的奥秘厅)、人类陈列(人之由来厅)。这四个陈列构筑起一个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并以生物进化为主线,以生物多样性为主要展示内容,向观众普及生命科学知识。馆内还设有几个专题展馆,如人体真奇妙、水生生物馆、恐龙世界等,以及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新开辟的互动式探索自然奥秘的科普教育活动场所探索角。同时,本馆每年都会推出若干个临时性展览各种临时性专题展览,影响较大的包括优生优育、人与生物圈、香港自然风光、人体真奇妙以及连续推出的动物生肖展览等,其中青春期教育展览男孩女孩展览被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最佳活动奖和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最佳活动创意奖。目前博物馆常年还保持12个优秀展览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
二、调研的收获与思考
针对这次调查研究,我深深体会到首都博物馆以及北京自然博物馆不仅在建馆理念上还是在基础建设上都处在国内一流馆藏机构行列。对于此次调研,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1、在文物库房及文物环境安全的环境监控方面,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既保证了文物的存放安全,又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在今后的实物资料收集过程中,我们也会接收到一些特殊环境下的样品及标本,比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采集的样品或者古生物的化石,在存放安全方面都需要把环境的因素考虑进去,做到零损害存放。
博物馆调研报告3篇3篇博物馆调研报告3篇3篇2、在信息化服务方面上,两馆都在官方的网站上有相关的信息发布及专业知识介绍;同时在馆内也有专用电脑,用以查询馆藏物品的信息。在这方面,我中心应更完善网站信息服务,应及时向公众提供馆藏更新情况,同时应添加相关实物地质资料的专业背景知识;在馆内设置专用电脑用以查询馆藏样品的资料及概况。
3、在展厅设置方面,两馆都有主要展厅,可以开展很多主题日和专题的展览。由于缺少展厅,实物中心只能在露天的条件下开展一些主题日或者专题的展览,例如前一阶段举行的地球日矿物岩石展览,为周边大学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地球日、了解解相关的地质知识,起到了对社会进行地质科普教育的作用。我中心应该多结合主题日举办相关的地质展览,突出我们作为一个科普教育基地应对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职能,扩大我们的公益影响力。
4、在观众现场服务方面,我中心也应当加强观众现场服务,首先要为来参观的观众提供展览的信息以及单位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有提供参观信息的媒介比如说大屏幕滚动播出参观信息,在网上发布参观信息,印制相关展览信息的宣传手册;同时也应该采取参观者预约参观的方式,按照我们实际的接待能力,保证观众有质有量的参观活动,实习实名制预约参观也可以保证中心日常管理工作能够安全、有秩地进行。
5、多功能报告厅:我中心有功能齐备的学术报告厅,但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在举办相关主题日及专题展览的同时,可以邀请与展览相关的专家、学者为参观者做学术报告。这样就可以加强我中心与其他单位、学者有更多机会、更深层次的学术交流,能更好的提高实物中心的业务水平及知名度。
6、数字放映厅:我中心应筹备相关地质资料的影片片段可以为参观者定时播放,实现展览手段多样化。同时也可以结合gis软件,立体模拟相关地质作用,使得参观者可以更直观、更容易地理解地质作用的过程。
7、科普教育方面:北京自然博物馆从生物角度揭示了地球的发展进程,而实物中心以地质学的角度为主线向参观者揭示宇宙与地球的起源、组成以及地球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依次介绍宇宙的起源、太阳系的组成、地球和月球的起源及地球的圈层结构、物理性质、年龄和演化;同时介绍内动力地质作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造山运动和板块运动等。西侧主要介绍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向参观者系统的普及地球科学知识。
8、在馆藏标本的种类上,北京自然博物馆就收藏了很多世界级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珍贵标本。所以实物中心除了收集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及危机矿山项目的实物地质资料外,我们还应当采集国内外具有典型意义的实物地质资料,例如划分地层依据的金钉子剖面等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实物地质资料,充分发挥实物中心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职能。
9、在组织各主题日及专题展览方面,北京自然博物馆及首都博物馆都给了我们很多有借鉴意义的启示。实物中心也应该积极开展各种临时展览,包括主题日展览及相关专题展览。在指导思想上要紧贴国际思想趋势,在组织型式上要体现新颖、寓教于乐等特点,争取做出我们特有的精品展览,例如:观赏石展览及危机矿山矿石类型展览等,宣传出我中心公益性职能的特色。
10、在接待服务方面,我中心也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条件,尽可能多的为参观者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从根本上就是要树立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意识。
11、在导游与讲解方面,实物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为参观者提供专业的讲解,也可以与相关地质大学及科研院所结合,开展相关专业大学生志愿讲解活动。
12、休闲经营服务,要为参观者提供休闲经营服务:开发餐厅、咖啡厅、茶室、纪念品商店、书店、自动取款机、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对观众开放。
以上就是我们参观首都博物馆及北京自然博物馆后,根据本单位职能的一些研究、体会,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十八
调查主题:
走进上海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
调查地点及简介:
上海博物馆是1950年4月开始筹建,1952年12月21日开馆。建馆初期,馆址在南京西路325号(原跑马厅大厦)。1959年迁至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1991年,在龙吴路1118号建造4,000平方米文物仓库。1992年,在虹桥路1286号建立上海博物馆分馆中国钱币馆。同年,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上海博物馆建造新馆,选址在人民广场中轴线南侧人民大道201号,与市政府大厦遥遥相对。1995年局部建成,试行开放,10月12日全面竣工,举行开馆仪式。新馆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高29。5米,总投资5。7亿元。新馆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馆名上海博物馆系建国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所书。
建馆初期,隶属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53年7月,划归上海市文化局领导;1960年9月,市文管委与上海博物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87年1月,上海博物馆升格为副局级单位;1988年10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委恢复独立建制,上海博物馆划归市文管委领导;9月,上海市文物局成立后,原市文管委管理单位除上海博物馆外悉数划归文物局领导,上海博物馆直属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
建馆初期,上海博物馆机构设置仿照苏联博物馆模式,采用三部一室制,设立保管部、陈列部、群工部、办公室。1958年,设立文物修复工场;1960年,设立文物保护技术科学实验室;同年6月,上海市裱画生产合作社并入上海博物馆,在文物修复工场建立书画装裱组。1974年,为了加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设立陈列研究部,下设青铜、陶瓷、书画、工艺、陈列设计5个研究组以及考古部;1985年,各研究组升格为部,电脑组升格为室,同时增设文化交流办公室。到1995年,为了使机构设置与新馆建设的形势相适应,又作了相应调整,设15个部、7个室、3个处。
近60年来,上海博物馆的陈列体系作过4次重大调整、修改。建馆初期,基本陈列是按历史时代分设史前时期、商代、西周到近代工艺品等十大陈列室,集中反映中国历代艺术发展的概貌。1959年迁馆后,改为按社会发展阶段排列,分设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前期、后期,近现代工艺品等陈列室。1966年开始,上海博物馆陈列被迫撤除。1972年开始恢复业务活动,综合陈列改为专题陈列,先后设立了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古代雕刻4个专题陈列,展品1400余件,陈列面积3,400平方米。1986年开始,先后投资620万元,改造了4个陈列,面貌焕然一新。19新馆全面竣工,有青铜馆、陶瓷馆、书法馆、绘画馆、雕塑馆、玉器馆、钱币馆、家具馆、玺印馆、少数民族工艺馆和胡惠春捐瓷专馆暂得楼陶瓷馆,以及3个临时展览厅,陈列面积1。2万平方米,比老馆陈列面积增加2倍。
调查目的:
1。了解黄浦区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历史留下的印记
2。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的文化以及鼓古代文物
3。让同学们收到历史以及文化的熏陶,更加深刻的感受历史与文化的魅力
调查内容:
探访上海博物馆参观馆内藏品,了解这一标志性建筑的历史变迁。
调查过程:
19位学生走进上海博物馆,参观青铜馆、陶瓷馆、书法馆、绘画馆、雕塑馆、玉器馆、钱币馆、家具馆、玺印馆等各各场馆参观。
询问关内工作人员,听讲上海博物馆这一上海标志性建筑,从建馆初期到十年内乱时期再到如今的变迁。
调查收获:
探访上海博物馆参观馆内藏品,在繁华的市中心感受历史给我们带来的独特魅力,了解这一标志性建筑的历史变迁。
调查思考:
通过调查,了解上海博物馆的历史情况,知晓上海博物馆从建馆初期到十年内乱时期再到如今的变迁。感受到了我们先人所创造的任何一个邦域都无法比拟的工艺和文化成就。
让我们深刻了解到我们祖国以及上海的历史文化信息,也让我们领悟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使我们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以及文化更加的尊重。也让我们知道了传承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上海博物馆本身的馆史也可以说是上海在解放后历史文化的缩影,通过了解它的坎坷的历史让我们深刻的了解了上海在各个时期的文化背景。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十九
20xx年5月5日调查报告为了体现“以人为本,以实物地质资料为本,为社会服务”的设计理念,为把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20xx年5月5日,我中心一行33人在中心团委的组织下,参观首都博物馆及北京自然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着重了解两个博物馆的馆藏职能及及先进的办馆理念,结合本中心的馆藏职能及发展特点,调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两博物馆概况:
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内设: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地下车库等。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北京市举办礼仪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民群众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去处。建筑设计重视博物馆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图以清晰的、简明的、富于逻辑的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区间的关系。主要的功能区分为:展陈区、社会教育区、综合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地下停车库、行政办公区、安全保卫区、藏品库区、设备区。
文物安全的环境监控: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将文物库房和展厅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控制在2%以内,极大地保证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时又使展厅温度随外界自然气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动,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
观众现场服务:在博物馆各大门内、大厅均安装参观导览系统,让公众自由地浏览、查询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参观信息。售票验票系统出售本馆的全价、优惠价等各种参观券,能够自动识别参观券的真伪、面额,并允许观众当天即使中途临时出馆、仍可返回继续参观。
信息化服务:信息技术将以往历史的音视频数据数字化所建立音视频节目数据库和点播系统,可让观众通过计算机屏幕或者电话拨号自由地点播想收听、收看的曲艺、戏曲节目。
多功能报告厅:通过数字化网络、电台、电视网(有线/无线)和现场视频直播、数据网络交互式播发、后期电子出版物制作,实现现场会议与网络会议的相结合。互联网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浏览本馆局域网的方式实时地参与现场学术讨论。展厅不同类型展厅相对独立,既便于观众有选择地参观、缩短参观路线,又便于安防管理。宽阔的展厅面积和充足的高度,也为丰富多样的展陈设计提供了理想空间。3000余平方米的临时展厅将为国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台。智能化温湿度控制系统、安防消防系统,为举办最珍贵级别的文物展提供了条件。
数字放映厅超宽视角弧形银幕,可播放高清晰数字影片,该设备分辨率为国内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辉煌的北京》;今后将制作立体数字影片。
为每一位参观的游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以完善先进的设备设施为基础,以人性化服务理念为原则;接待服务拥有多语种服务咨询、物品寄存柜、公共饮水台、休息座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等,并为残障人准备了残障人电梯、轮椅、残疾人电话;为婴儿准备了婴儿室、童车等。同时配备了6台为残疾人士或不方便行动的人使用的`触摸屏。导览与讲解服务为观众免费提供多语种导览图、展览的中英文版展览彩页;提供多语种讲解员讲解、专家讲解专场;触摸屏查询电脑、多语种智能化语音导览机,以及在全国率先采用的多语种个人掌上电脑(pda)导览。休闲经营服务餐厅、咖啡厅、茶室、纪念品商店、书店、自动取款机、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对观众开放。
二、调查的收获与思考
针对这次调查研究,我深深体会到首都博物馆以及北京自然博物馆不仅在建馆理念上还是在基础建设上都处在国内一流馆藏机构行列。对于此次调查,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1、在文物库房及文物环境安全的环境监控方面,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既保证了文物的存放安全,又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在今后的实物资料收集过程中,我们也会接收到一些特殊环境下的样品及标本,比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采集的样品或者古生物的化石,在存放安全方面都需要把环境的因素考虑进去,做到“零损害存放”。
2、在信息化服务方面上,两馆都在上有相关的信息发布及专业知识介绍;同时在馆内也有专用电脑,用以查询馆藏物品的信息。在这方面,我中心应更完善网站信息服务,应及时向公众提供馆藏更新情况,同时应添加相关实物地质资料的专业背景知识;在馆内设置专用电脑用以查询馆藏样品的资料及概况。
3、在展厅设置方面,两馆都有主要展厅,可以开展很多主题日和专题的展览。由于缺少展厅,实物中心只能在露天的条件下开展一些主题日或者专题的展览,例如前一阶段举行的“地球日”矿物岩石展览,为周边大学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地球日、了解解相关的地质知识,起到了对社会进行地质科普教育的作用。我中心应该多结合主题日举办相关的地质展览,突出我们作为一个科普教育基地应对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职能,扩大我们的公益影响力。
4、在观众现场服务方面,我中心也应当加强观众现场服务,首先要为来参观的观众提供展览的信息以及单位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有提供参观信息的媒介比如说大屏幕滚动播出参观信息,在网上发布参观信息,印制相关展览信息的宣传手册;同时也应该采取参观者预约参观的方式,按照我们实际的接待能力,保证观众有质有量的参观活动,实习实名制预约参观也可以保证中心日常管理工作能够安全、有秩地进行。
5、多功能报告厅:我中心有功能齐备的学术报告厅,但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在举办相关主题日及专题展览的同时,可以邀请与展览相关的专家、学者为参观者做学术报告。这样就可以加强我中心与其他单位、学者有更多机会、更深层次的学术交流,能更好的提高实物中心的业务水平及知名度。
6、数字放映厅:我中心应筹备相关地质资料的影片片段可以为参观者定时播放,实现展览手段多样化。同时也可以结合gis软件,立体模拟相关地质作用,使得参观者可以更直观、更容易地理解地质作用的过程。
7、科普教育方面:北京自然博物馆从生物角度揭示了地球的发展进程,而实物中心以地质学的角度为主线向参观者揭示宇宙与地球的起源、组成以及地球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依次介绍宇宙的起源、太阳系的组成、地球和月球的起源及地球的圈层结构、物理性质、年龄和演化;同时介绍内动力地质作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造山运动和板块运动等。西侧主要介绍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向参观者系统的普及地球科学知识。
8、在馆藏标本的种类上,北京自然博物馆就收藏了很多世界级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珍贵标本。所以实物中心除了收集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及危机矿山项目的实物地质资料外,我们还应当采集国内外具有典型意义的实物地质资料,例如划分地层依据的“金钉子”剖面等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实物地质资料,充分发挥实物中心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职能。
9、在组织各主题日及专题展览方面,北京自然博物馆及首都博物馆都给了我们很多有借鉴意义的启示。实物中心也应该积极开展各种临时展览,包括主题日展览及相关专题展览。在指导思想上要紧贴国际思想趋势,在组织型式上要体现新颖、寓教于乐等特点,争取做出我们特有的精品展览,例如:观赏石展览及危机矿山矿石类型展览等,宣传出我中心公益性职能的特色。
10、在接待服务方面,我中心也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条件,尽可能多的为参观者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从根本上就是要树立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意识。
11、在导游与讲解方面,实物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为参观者提供专业的讲解,也可以与相关地质大学及科研院所结合,开展相关专业大学生志愿讲解活动。
12、休闲经营服务,要为参观者提供休闲经营服务:开发餐厅、咖啡厅、茶室、纪念品商店、书店、自动取款机、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对观众开放。
以上就是我们参观首都博物馆及北京自然博物馆后,根据本单位职能的一些研究、体会,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二十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着,各地依据自身优势和实际情况纷纷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创意企业形成集聚发展的态势。我们选取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明显资源特色优势,并且政府明确提出要鼓励、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后期之秀广东省为考察对象,分析我国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这个经济大省相较于北京、上海等文化之都,它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资源支持。我们这次选取了广州和深圳这两个具有特色的城市进行考察,和深入的剖析。
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较为迅速,它成为4个国家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之一,已初步形成了以网络游戏、动漫、手机游戏和与游戏相关的产业链。截止20xx年底,广东全省已建、在建和规划待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67个,入驻企业4000多家,园区数量和入驻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其中广州市占据了34个。这些园区大致可分创意设计(含动漫设计)、展示交易、旅游休闲和工艺制造四大类,其中,创意设计类占主导地位。
深圳市很早就提出了文化立市、创意深圳的口号,积极构建创意设计之都,在巩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源地地位的基础上,加大对影视动漫制作、印刷、传媒、文化旅游业的投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正逐步走向高端化。截至20xx年9月,深圳市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个,其中田面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世纪工艺品文化广场、怡景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汉玉立体艺术创意园等4个园区位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第二批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深圳市现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的经营主体以企业为主,仅3家由政府管理,其他均以企业为主体进行营运管理,民营企业已成为深圳市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的主导力量。
我们选取了其中的一些代表性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一、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于1957年开始筹备,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是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及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主要配置有展馆、藏品保藏系统、教育服务设施、业务科研设施以及安防、公共服务、综合管理系统等。目前馆藏品已达16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404件,二级文物7273件,三级文物12606件,自然标本、化石4万余件(套)。展馆分为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和临展馆四大部分。新馆陈列展览以广东历史文化、艺术、自然为三大主要陈列方向,在展陈内容编写上遵循功能、经济、创新、信息、科技、艺术、合理的原则,充分反映了岭南文化的独特个性和广东省博物馆的馆藏水平。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以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为建设目标,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力争成为广东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心。
二、关山月美术馆
关山月美术馆是以我国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先生名字命名的政府全额拨款的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以收藏和研究关山月及其所处的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为特色,具备国家美术馆的各项功能。建馆以来,根据自身特点和美术馆发展的长远目标,确立了以关山月艺术研究为核心,兼顾20世纪中国美术及当代艺术研究的学术定位,举办了人文关怀关山月人物画作品专题展、激情岁月毛主席诗意和革命圣地作品专题展、建设新中国20世纪50―60年代中期中国画专题展等一系列学术专题展览,并出版了一系列的学术研究成果。关山月美术馆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100平方米,拥有8个室内标准展厅、一个中央圆形大厅和一个户外雕塑广场。展厅总面积4000平方米,展线总长600米,可同时或分别举办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大型艺术展览。展厅采光柔和,视野开阔,颇具气派。此外还拥有配备了先进的中央空调、恒温恒湿和自动防火、防盗监控系统、设施完善的大型现代化艺术品收藏库、6层多功能办公大楼、会议厅、学术报告厅、贵宾休息室、茶艺馆、餐厅、艺术家画廊和国际艺术家交流之家等配套设施,是当代艺术家、学者进行作品展示、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一个理想场所。
三、考察心得
这些天的广州之行,整体来给我梦一般的感受,让我见识到了我从没见过的东西。
博物馆调查报告篇二十一
走进上海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
上海博物馆是1950年4月开始筹建, 1952年12月21日开馆。建馆初期,馆址在南京西路325号(原跑马厅大厦)。1959年迁至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1991年,在龙吴路1118号建造4,000平方米文物仓库。1992年,在虹桥路1286号建立上海博物馆分馆中国钱币馆。同年,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上海博物馆建造新馆,选址在人民广场中轴线南侧人民大道201号,与市政府大厦遥遥相对。1995年局部建成,试行开放,1996年10月12日全面竣工,举行开馆仪式。新馆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高29。5米,总投资5。7亿元。新馆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馆名上海博物馆系建国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所书。
建馆初期,隶属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53年7月,划归上海市文化局领导;1960年9月,市文管委与上海博物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87年1月,上海博物馆升格为副局级单位;1988年10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委恢复独立建制,上海博物馆划归市文管委领导;2010年9月,上海市文物局成立后,原市文管委管理单位除上海博物馆外悉数划归文物局领导,上海博物馆直属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
建馆初期,上海博物馆机构设置仿照苏联博物馆模式,采用三部一室制,设立保管部、陈列部、群工部、办公室。1958年,设立文物修复工场;1960年,设立文物保护技术科学实验室;同年6月,上海市裱画生产合作社并入上海博物馆,在文物修复工场建立书画装裱组。1974年,为了加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设立陈列研究部,下设青铜、陶瓷、书画、工艺、陈列设计5个研究组以及考古部;1985年,各研究组升格为部,电脑组升格为室,同时增设文化交流办公室。到1995年,为了使机构设置与新馆建设的形势相适应,又作了相应调整,设15个部、7个室、3个处。
近60年来,上海博物馆的陈列体系作过4次重大调整、修改。建馆初期,基本陈列是按历史时代分设史前时期、商代、西周到近代工艺品等十大陈列室,集中反映中国历代艺术发展的概貌。1959年迁馆后,改为按社会发展阶段排列,分设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前期、后期,近现代工艺品等陈列室。1966年开始,上海博物馆陈列被迫撤除。1972年开始恢复业务活动,综合陈列改为专题陈列,先后设立了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古代雕刻4个专题陈列,展品1400余件,陈列面积3,400平方米。1986年开始,先后投资620万元,改造了4个陈列,面貌焕然一新。1996年新馆全面竣工,有青铜馆、陶瓷馆、书法馆、绘画馆、雕塑馆、玉器馆、钱币馆、家具馆、玺印馆、少数民族工艺馆和胡惠春捐瓷专馆暂得楼陶瓷馆,以及3个临时展览厅,陈列面积1。2万平方米,比老馆陈列面积增加2倍。
1。 了解黄浦区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历史留下的印记
2。 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的文化以及鼓古代文物
3。 让同学们收到历史以及文化的熏陶,更加深刻的感受历史与文化的魅力
探访上海博物馆参观馆内藏品,了解这一标志性建筑的历史变迁。
19位学生走进上海博物馆,参观青铜馆、陶瓷馆、书法馆、绘画馆、雕塑馆、玉器馆、钱币馆、家具馆、玺印馆等各各场馆参观。
询问关内工作人员,听讲上海博物馆这一上海标志性建筑,从建馆初期到十年内乱时期再到如今的变迁。
探访上海博物馆参观馆内藏品,在繁华的市中心感受历史给我们带来的独特魅力,了解这一标志性建筑的历史变迁。
通过调查,了解上海博物馆的历史情况,知晓上海博物馆从建馆初期到十年内乱时期再到如今的变迁。感受到了我们先人所创造的任何一个邦域都无法比拟的工艺和文化成就。
让我们深刻了解到我们祖国以及上海的历史文化信息,也让我们领悟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使我们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以及文化更加的尊重。也让我们知道了传承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上海博物馆本身的馆史也可以说是上海在解放后历史文化的缩影,通过了解它的坎坷的历史让我们深刻的了解了上海在各个时期的文化背景。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079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