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教学计划教材分析(通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8 16:46:04
最热教学计划教材分析(通用16篇)
时间:2023-10-28 16:46:04     小编:文锋

一个好的计划能够提前预估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备无患。计划需要具备可行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时间、任务和步骤。每个人的计划都因人而异,以下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篇一

一、判断。(50)

1、我们打针会痛是因为胆子小。()

2、我们剪头发、指甲不会痛是因为没有神经纤维。()

3、疼痛感是我们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机能。()

4、果实里孕育着种子。()

5、煮熟的鸡蛋能孵化小鸡。()

6、不要随便告诉别人你一个人在家。()

7、有危险时可高声喊叫邻居。()

8、地震来时不能躲在结实的写字台下。()

9、不要用湿手触摸电源插头、开关和插座。()

10室内空气里没有病菌。()

二、选择题。(50)

1、鸡蛋孵化出小鸡需要()时间。

a、21天b、31天c、41天

2、有危险时可拨打()电话报警。

a、120b、119c、110

3、到医院打预防针时你怎么办()。

a、哇哇大哭b、勇敢忍住疼痛,配合医生。

4、下面哪个地方史地震来了不能躲的`()?

a、房间内承重墙的墙角b、狭小的卫生间c、窗台边

5、下列植物谁不能净化空气()。

a、吊兰b、芦荟c、夜来香

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篇二

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把握由“知”到“识”的飞跃,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历史的启示。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思考和辩论,应给学生预留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使历史呈现出它的阶段性特征,这特征将导向对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规律性问题的认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就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如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隋、唐;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同一历史现象在上述各时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如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而各个时期表现出来的相同历史现象也各具特色,如农民起义,表面上看,他们都成了封建王朝换代的工具,实质上其口号和纲领,也就是斗争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应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正确处理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

文科综合考试中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比列,已由原来的20%下降到14%,考试时间也大为缩短,这种客观条件使考试对知识的覆盖面降低。我认为要解决这点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是进一步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即为培养综合型创新性人才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对待高考覆盖面降低这一新问题。其次,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的关系,不能因覆盖面降低而漠视全面复习,也不能无视新情况的出现而照搬原来一套复习方法,重点复习应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之上。原有的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仍可沿袭,但教学计划应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四、正确处理高考复习中的标高问题

当前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趋势日益明显,高考招生矛盾渐趋缓和,这可能导致高考试题难度降低,促使我们重新审视高二复习的标高问题。应该依据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标高。我认为以下三点必须注意: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有利于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新形势下出台的“3+x”高考方案,正是为适应培养综合型、竞争型人才的举措之一、它必将对普通中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现就我区实行文科综合考试以来与我们高三历史教学的实践和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一,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不能以削弱能力要求为前提,恰恰相反,应以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二.高三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第二,不能放弃全面复习而去猜题、押题,对基础知识中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可不作统一要求,而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重在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在基础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第三,高考中整体难度的降低,并不排除个别学科难度的增强。高校扩招并未改变高考的选拔性考试性质,其考试成绩区分度的高低对高校新生质量仍将起着重要的影响,故寄希望于靠大幅度降低难度不太现实。应该看到,实施3+x高考后,应该是有力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有利与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降低难度,是要适当考试题历史思维水平要符合中学生特点,但减低难度并不意味着改变方向。”也不等于放弃过去在历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绩。

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篇三

今年高考采用新的模式,学生选修的科类不同,因此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一样,同一班级的学生,层次差别也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这样,对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的辅导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提问上也要分层次,基础题一般由学生来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把知识点扩展开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既有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也有针对较强能力的学生的思考题,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二、优化练习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首先,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习要全批全改,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练习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的讲评要科学化,要注重教学的效果,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板演,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限时练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四、加强应试指导培养非智力因素

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总结考前和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三、

第一轮复习是整个数学复习的基础工程

其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使之达到系统化、结构化、完整化;在老师的组织下通过对基础题的系统训练和规范训练,使学生准确理解每一个概念的高考要求和考纲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把握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所有可能考查到的题型,熟练掌握各种典型问题的通性、通法。只有真正改变教师一包到底,实施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达到夯实双基的目的。为此,我们延长第一轮的复习时间,减少第二轮的时间,目的是能使第一轮的复习确实做到细且实。

四、第一轮复习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降低复习起点,在夯实双基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阅读理解、思考判断、分析解决能力;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坚决反对脱离学生实际的任意拔高和只抓几个优生放弃大部分差生的不良做法,不做或少做无效劳动,加大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的力度,狠抓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复习效果。

五、近三年高考试题提醒我们要善于将基础问题学实学活。

要把复习内容中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体现在复习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如何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把握、数学思维方法思考、数学基本方法解题。要明确复习的最终目标是新题会解,而不是单单立足于陈题的熟练,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是永恒的话题。

六、要强化运算能力、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今年高考对运算能力的要求明显加大。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完整的规范的解题训练,对解题过程和书写表达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解题的成功率和得分率,这也是为了适应网上阅卷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处理信息与数据、和寻求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方面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的水平。

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篇四

一、学生情景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进取思考,进取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到达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资料: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资料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一样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资料,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景,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资料,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资料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资料,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资料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资料。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经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仅使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本事,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明白小括号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明白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人、读、写万以内的数,明白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明白1千克=1000克;使学生明白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景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经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趣味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团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一样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一样的发展。

(1)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本事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篇五

本学期是学生最为关注的一年,也是决定着学生能否考上大学的一年。我担任高三两个理科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是备战高考,为实现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准确定位起点,立足双基,夯实基础,瞄准高考,培养综合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重点讲解和练习能够拿分的知识点。

二、学科目标

1.构建知识网络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提高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抓好一轮专题复习,研究考试说明,捕捉高考信息。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主要为完成高三第一轮复习。指导学生参加零诊和一诊考试,完成学校下达的考试目标。作好模拟训练,增加高考经验,争取20xx年取得优异成绩。

三、教学方法及其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在认真研究教材、教纲和考纲,分析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科学的制定教学计划。

1。时间分配 半期考试前基本完成必修教材的主体复习,年底前基本完成选修教材的复习,一月作考前适应性练习。

2。知识有所侧重 注意向重点章节倾斜,做到重点知识重点复习。

行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引导,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参加高考。分层施教,要求不同,争取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6。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

7。钻研考纲和教材,研究近5年高考试卷。总结高考经验,指导好复习

(二)建立知识网络,确立教学专题

(三)选好用好复习资料

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将以步步高为复习的主体资料,参照优化设计、三维设计等较辅资料组织教学工作,充分用好资料的基础学案落实,完善考点突破和高考真题冲浪等知识,是资料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了解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等问题。

(四)选好模拟练习题,训练学生解题能力

误的重犯。教师广泛搜集资料,选择最适合学生的习题进行练习,每练必改,每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收到更大效果。

另外,在练习中千万要注意避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做练习题要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也就是做一题要懂一题而且要会一类,通过做题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增强信心,找出差距,在做题过程中,重要是弄清楚各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五)认真备课,有的放矢

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篇六

本学期带八年级5、6班的语文课。通过初一学期的教学,从整体来看,学生好的习惯如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等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乐观: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认真,不能有效按新要求学习,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1、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2、熟读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4、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5、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本学期拟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增进对语文课的认识和重视,组织好课堂教学的环节,注重课堂的实效性。

2、把好课前预习关,明确指出预习要求,最低要求是扫清字词障碍。

3、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继续加大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对学习习惯的培养。

5、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6、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优化作业管理,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9、课前一分钟演讲,锻炼表达能力。

10、加强文字书写的严格要求,力争在本学期此方面有根本改观。

11、加强课外阅读量及指导,提高阅读水平。

12、进一步培养学生动笔学习的习惯。如教会学生在书本上圈、点、批、注。养成预习时做笔记、课堂做笔记、课余时间整理笔记的习惯。

13、实行培优辅差。发挥优生的优势,对于暂时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主要引导他们在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下功夫。

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篇七

我班幼儿通过在园一学期的学习、生活以及各位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基本上每位幼儿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能做到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等。

二、教学目标:

1、以积极愉快的心情参加集体活动和游戏,能在活动中体验快乐,萌发爱集体的情感。

2、了解自己的兴趣、愿望,体验和感激他人对自己的爱,愿意关爱弱小者,有爱心和同情心。

3、愿意为他人和集体做事,初步养成爱清洁、爱劳动的习惯,有初步的自我服务能力。能遵守一日生活中的基本规则,能简单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行为,学习同伴的优点。

4、了解家乡的物产和名胜古迹,热爱自己的家乡。保护家乡的优美环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谦让和分享,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

5、了解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周围成人的劳动,尊重劳动者,懂得爱惜劳动成果。

6、遇到困难、挫折,尝试自己解决,初步养成勇敢、自信、合作等良好品质。

下一页更多精彩“幼儿小班秋季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篇八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6、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四、教学进度

周次/计划进度

一引导课,体育常识,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

二1、队列队形;2、游戏:穿过小树林;

三1、基本体操;2、游戏:守卫红旗;

四1、基本体操;2、游戏:报数比赛

五1、基本体操;2、游戏:春种秋收;

六游戏课:1、穿城门;2、夹球接力;

七1、技巧:前滚翻起立接球;2、游戏:绑腿接力;

八1、技巧:不同开始姿势的前滚翻:2、复习前滚翻

九游戏课:1、端水平衡:2、障碍赛跑

十1、技巧:复习前后滚动;2、游戏:绕木棒接力

十一1、韵律活动;2、走:各种姿势的走

十二1、队列:报数;2、复习各种姿势的走

十三1、技巧:前滚翻;2、游戏:跳垫子游戏

十四1、劳动模仿操;2、游戏:迎面接力

十五1、队列:齐步走-立定;2、复习劳动模仿操

十六1、队列:走圆形;2、十字接力

十七1、队列;行进间走;2、复习韵律操;

十八考核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生理发育的特点

1、四年级学生一般为9~10岁,属于人体发育的童年时期,总的说来,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均自9—10岁开始突增,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女生均早于男生。四年级学生相对比较是属于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2、四年级学生安静时脉搏均值比三年级相对减少;女生血压指标10岁时增长迅速;肺活量均值男女生都有递增但差异不大,男生稍大于女生。

3、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优于女生,差异不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四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

4、四年级学生骨骼成分中胶质较多,钙质较少,可塑性比较大,富弹性,坚固性较差,不容易骨折,且容易弯曲变形、脱臼和损伤,因此,要特别注意身体姿势的培养和练习前的准备活动。

(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四年级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十分广泛,几乎那项体育活动都喜欢,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

2、四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好,交换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

二、教学目的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体育课教学常规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

教案

,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6、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三、教学进度

周次 计划进度

一 引导课,体育常识,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

二 1、队列队形; 2、游戏:穿过小树林;

三 1、基本体操;2、游戏:守卫红旗;

四 1、基本体操;2、游戏:报数比赛

五 1、基本体操;2、游戏:春种秋收;

六 游戏课:1、穿城门;2、夹球接力;

七 1、技巧:前滚翻起立接球;2、游戏:绑腿接力;

八 1、技巧:不同开始姿势的前滚翻:2、复习前滚翻

九 游戏课:1、端水平衡:2、障碍赛跑

十 1、技巧:复习前后滚动;2、游戏:绕木棒接力

十一 1、韵律活动;2、走:各种姿势的走

1、 用各种正确姿势的走;2、游戏:迎面接力

十二 1、队列:报数;2、复习各种姿势的走

1、韵律活动;2、队列:报数

十三 1、技巧:前滚翻;2、游戏:跳垫子游戏

十四 1、劳动模仿操;2、游戏:迎面接力

十五 1、队列:齐步走—立定;2、复习劳动模仿操

游戏课:1、蹦蹦跳跳;2、猎人猎枪老虎

十六 1、队列:走圆形;2、十字接力

1、技巧:立卧撑;2、游戏:换物接力

十七 1、队列;行进间走;2、复习韵律操;

1、韵律操;2、游戏:单脚跳接力;

十八 1、游戏课:1、踏石过河;2、攻关;

1、技巧;仰卧起坐;2、游戏;快跳快跳;

十九、二十 考核

2

页,当前第

2

1

2

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篇九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上课喜欢玩,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生理发育的特点

1、四年级学生一般为9---10岁,属于人体发育的童年时期,总的说来,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均自9-10岁开始突增,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女生均早于男生。四年级学生相对比较是属于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2、四年级学生安静时脉搏均值比三年级相对减少;女生血压指标10岁时增长迅速;肺活量均值男女生都有递增但差异不大,男生稍大于女生。

3、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优于女生,差异不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四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

4、四年级学生骨骼成分中胶质较多,钙质较少,可塑性比较大,富弹性,坚固性较差,不容易骨折,且容易弯曲变形、脱臼和损伤,因此,要特别注意身体姿势的培养和练习前的准备活动。

5、四年级学生肌肉中含水率较高,肌肉细长而且柔嫩,大肌肉群发育比小肌肉的发育要早因此,要多安排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的练习,在注意发展大肌肉群的同时,也要注意小肌肉群的发展。

6、四年级学生的心脏容积和血管容积之比小于高年级,因此,不易进行过分剧烈或耐久性过大的练习活动。

7、四年级学生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逐渐占有主要地位,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要有意识地将体育教学的五大领域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四年级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十分广泛,几乎那项体育活动都喜欢,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

2、四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好,交换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

3、四年级学生无意记忆还占相当优势,因此,讲解不宜过长,叙述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要提纲挈领。

4、四年级学生的情感容易外露,爱争论问题,容易激动,动不动就提出批评意见,但仍愿意依靠老师,希望老师来做主。

5、男女生之间开始出现界限,男女生之间容易保持一定的距离,站队时的间距都比低年级大了,不愿意站的很近。

6、

自我评价

意识开始形成,担心自己体育成绩不佳、担心自己在练习中影响集体。开始能分辨同学中体育能力的高低及学习态度的好坏。愿意听表扬,要求老师采取公平态度,老师批评不当,就不乐意,特别是女生.

二、教学目的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三、体育课教学常规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

教案

,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6、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生理发育的特点

1、四年级学生一般为9-11岁,属于人体发育的童年时期,总的说来,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均自9-10岁开始突增,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女生均早于男生。四年级学生相对比较是属于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2、四年级学生安静时脉搏均值比三年级相对减少;女生血压指标10岁时增长迅速;肺活量均值男女生都有递增但差异不大,男生稍大于女生。

3、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优于女生,差异不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四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

(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四年级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十分广泛,几乎那项体育活动都喜欢,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

2、四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好,交换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三、体育课教学常规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2

页,当前第

1

1

2

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篇十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

2.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如学习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说明的方法。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本册教材保留了一些优秀篇目,如《落花生》还选取了一些富有时代感的文章,如《最后一分钟》。

本册教材体裁多样,课文中除了散文、古诗、新诗、小说、通讯、说明文以外,还有访问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第五组综合性学习单元选编的阅读材料,有谜语、歇后语、对联、笑话、通讯报道、韵语歌、书法作品赏析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首先,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

其次,适当调整教材体例,将“口语交际.习作”单列。

(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教学目标

(一)共性目标(参考教学参考书)

1.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10.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教学重点

1.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训练等,但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朗读、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基本的训练,本册教材有两个单元着重进行默读和背诵的训练,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

2.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本册教材的一个特点是各单元有明确的阅读、习作、听说训练点,教学中要把这些训练点的要求落到实处。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转移到训练目标导向上来。一篇课文教学2-3课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要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要发挥“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提示”的教学,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前;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中进行;还有的可以在学完课文后再巩固、加深认识。需要注意的是,本学期刚开始学习给课文分段,分段的教学一般应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以后进行,而不宜在一开始接触课文就进行。

3.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本册教材的单元训练点编排,考虑到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联系。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表达的方法,从读中学写。听说训练除了教好4次听说训练外,阅读教学中要练习听话说话,作文教学一般也要从说到写。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本册口语交际的话题主要有:策划一次与远方的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讲童年趣事;劝说;讲述一件自己感动的事;演课本剧;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讲人物故事;聊聊热门话题。高年段口语交际的安排,不仅内容更加广泛了,而且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更全面,兼顾交际和独白两个方面,难度也有所提高。

次。在第五组安排了缩写练习,并提供范例,要求学生不超过四百字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在第二组,安排了看图作文,学生要认真观察图画的内容,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这对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都是很好的训练。从以上安排可以看到,更加重视写实性作文,体现了习作为日常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思想。另一方面,习作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本册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篇十一

教材分析

《西门豹治邺》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除邪恶,除害兴利,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帮助学生理解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弄清河伯娶媳妇的来龙去脉。

学情分析

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科学地认识和了解,在阅读中能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生活并宣传破除迷信活动,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理清课文顺序,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

了解西门豹是怎样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

西门豹破除“为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注意“豹”字的写法),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师:请同学们自由课文,读完后仔细思考: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课文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美读课文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

1、小声读1-9自然段

(1)画一画:西门豹几次问话的内容。

(2)读一读:老大爷是怎样回答的。

2、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为: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师:西门豹已经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却故意说——(生读:“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西门豹到底有何打算呢?那么他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四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a、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巧妙之一:安排周密。西门豹先是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救出了新娘,同时又派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这样做既保护了新娘,又惩办了巫婆。(板书:救出新娘、惩治巫婆)

b、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巧妙之二:不动声色。西门豹假装客气,“麻烦”那些恶人去跟河伯“说一声”,在不动声色中坚决地将他们扔进漳河。(板书:惩治官绅)

c、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巧妙之三:假戏真做。西门豹自始至终严肃认真地演好“送送新娘”这场戏。西门豹很客气地“请”官绅们去催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时,官绅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西门豹等了很长时间才让他们回去,目的是要吓唬那些官绅们,警告他们不许再为非作歹。(板书:破除迷信)

d、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人的。

巧妙之四:用事实来惩治首恶,教育百姓(板书:教育百姓)

(这个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当时的科学不发达,许多人都非常迷信,使人们自然而然地破除了迷信,比劝说、命令不知好多少倍!)

5、指名分角色读这部分。

6、表演“送新娘”这段故事。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四、深化专题,体验情感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绅的河伯娶媳妇办法来惩治他们。

2、补充题目:()的西门豹

总结: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县官——西门豹。

五、作业布置

知识性作业: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趣味性作业: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迷信却依旧存在,请把西门豹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篇十二

《花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最后讲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文章思路清晰,文质兼美,突出本单元“细心观察”这个专题,激发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设定

在《花钟》一文的教学中,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具体的课时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重点是:感悟到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式。难点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三、教法学法设计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本不用老师去讲解分析。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采用“自主读书,自己感悟,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运用语言。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堂课中,我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从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鲜花入手,采取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议一议等方法,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这个环节,我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细读课文,探究发现,自读自悟

因为第一课时学生把课文读得比较熟练了,我直奔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并适时播放课件(九个时段的九种花),引读描写的九种花开的九句话。

接着,我让同学们合上课本,回忆刚才学过的内容,想想哪个词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把好词盘点出来进行小练笔。我问:你还知道哪些花在什么时候开放?能不能像作者一样来写一写呢?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我又播放课件:茉莉花,半支莲和蒲公英,并用盘点的词语或课外积累的词语进行练笔。

《花钟》原文阅读推荐: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篇十三

教材分析:

《飞吧,你飞吧!》是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主体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渴望自由,课文通过小萝卜头看远山想到家,捉虫子放虫子的所思所想的两件事,表现了小萝卜头虽然身陷困境,但他渴望自由,渴望家的温暖,对解放后的新生活充满了希望,小萝卜头这种善良、乐观、向上、渴望自由的精神是他人性的闪光点。这也是他短暂人生的典范之处。设计理念:

本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较深,距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不易理解。为了更好帮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在教学中,结合时代背景,以读为手段,以感悟语言文字为目的,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达到以情动情,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注重对学生在文学方面、情感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一个生字,写9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在监狱的痛苦生活。

3、体会革命者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与向往。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空笔”,体会革命者对解放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

教具:有关小萝卜头的课件。教法:读中感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们,说起革命英雄,你的眼前能浮现出哪些人物形象?(生自由汇报)

2、这些英雄在战场上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我们敬佩不已。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认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小萝卜头图像及资料

师简介:小萝卜头原名叫宋振中,他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1岁时和父母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了白公馆监狱。他是在监狱里长大的,不知道糖是什么味,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米饭,小振中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和 所有的孩子一样,渴望读书,但他是“政治犯”,敌人不让他读书。经过地下党的斗争,他才得以在监狱里上学,由地下党员和爱国志士做他的老师。但小萝卜头从小就很懂事,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他痛恨国民党反动派,所以每当大人在监狱里商量事情时,他总是坐在门口放哨,还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传递东西。1949年他遇害时年仅9岁,重庆解放后,小萝卜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年龄最小的烈士。

二、请同学们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相信你会读得更流利、更有感情。

3、思考:题中的“你”在文中指谁?(小虫)再读课题。(飞吧,你飞吧!)

三、细读理解课文体会自由。

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虫?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能读出有关段落吗?

(投)一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了薄薄的蝉翼般的纱巾。这虫子纤细而柔弱,透过薄壳还可以看见它红珠子似的小眼睛。(学生齐读)这是一只小飞虫长得怎么样?(美丽)

2、为什么这么说?能结合这段文字中的重点语句谈一谈吗?(生自由汇报)

一年中,我们的身边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小飞虫,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普通了。但是,对于那些终日关押在窄小而又昏暗的牢房里的革命者们,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那些没有自由的革命者面前,它还是一只普通的小飞虫吗?(不是)为什么?(它是新奇的,是自由的使者,给牢房里带来了新鲜气息,带来了希望,它更能坚定革命者的信念——好好活着,勇敢斗争,迎接解放。)

也正因为如此,这只原本就很美丽的小飞虫变得更加的美丽!让我们齐读这段文字,读出对小飞虫的喜爱,读出对革命者的敬佩,读出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生齐读)

(他在想我没有自由了,不能再让小虫子也没有自由了。)是的,小萝卜头被关在监狱里,已经没有自由了,他怎么忍心让小飞虫也没有了自由。所以当他看到小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时,他就感觉小虫子是谁呀?(生齐:自己)而火柴盒就是小飞虫的(生齐:监狱),放了小飞虫,小飞虫就得到了(生齐:自由)小萝卜头相信,总有一天,自己和战友们也会得到(生齐:自由)

所以小萝卜头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出示生读:“飞吧,你飞吧!”)小萝卜头在放飞小虫时,心里一定也有许多向往。他希望小飞虫能带着他一起飞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4、同学们,请展开你的想象:放飞小虫的那一刻,小萝卜头仿佛看见了什么?(生自由汇报:仿佛看见了巍峨的群山、绿绿的草地、回到温暖的家……)

外面的世界多么广阔呀!所以,小萝卜头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吧!”

也正因为如此,当小虫子飞走那一刻,小萝卜头不但没有伤心,还高兴地拍着手叫:(出示生齐“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课件出示: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梯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栏杆,踮起脚跟,望着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7、谁来读一读?(指名读)从这段话的动词中你能读懂什么?(从这里能看出小萝卜头向往大墙外的生活,渴望自由)让我们再看小萝卜头与看守特务的对话。

出示:“你说,山那边是啥地方?”“磁器口。磁器口我去耍过一回。”“不是近处的山,我说的是那边,白云低下的山那边呀!”“北方。” “啊。爸爸说,我们家在北方!”

8、想一想这段对话中你又知道了什么?指名读。

(汇报:我知道了小萝卜头从小在牢里长大,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甚至自己家是什么样都不知道。)

是的,小萝卜头一直渴望着有一天能够冲出高墙,看看外面的世界,回到温暖的家,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当小虫飞远的那一 刻,他也由衷地感叹:(出示生齐“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小萝卜头的愿望能实现吗?(不能)

四、小结:

1、小萝卜头他牺牲了,年仅9岁的他连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都没见过,他还有许许多多的愿望没有实现。同学们,如果时光倒流,小萝卜头没有死,而是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生汇报:小萝卜头,我要带你去美丽的大自然看看。小萝卜头来我们学校上学吧,我会送你一条红领巾……)(课件音乐)

2、真是一群善良的孩子啊!的确,我们有太多的话想对他说,太多的人想送上一份祝福,但是我们无法回到从前,无法改变他悲惨的命运。小萝卜头牺牲了,无数革命烈士们牺牲了,他们用自己可贵的自由和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自由幸福的生活。真心的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都能做到:学会珍惜,懂得感恩、知道回报!

教学设计 :

9、飞吧,你飞吧!

捉住小虫

小萝卜头 向往自由、渴望自由

放飞小虫

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篇十四

实验小学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3课《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秋是古时候一位下棋能手。第二自然段讲两个学生在跟秋下棋时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第三自然段讲两个学生的学习结果各不相同。课文中的插图展示了两个学生学习时的不同表现,对比鲜明,与重点段的内容相对应,要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并借助图画理解内容,练习背诵。因识字与朗读是低年级阶段的重点,所教学目标定为: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

其中第二自然段两个学生分别是怎么下棋的是全文重点语段,也是学习的重点。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理解水平有限,把“究两个学生向同一个师傅学艺,为什么结果各不相同”作为本课学习的难点。

本文可以分三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主要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三个方面: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剩余生字。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展开丰富的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为此,本篇课文的设计思路如下:

一、读题导入

学生在齐读课题后,谈谈对下棋的了解,来引入第一段课文的学

习。古时候,有一位下围棋的能手,棋艺远近闻名。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能手、棋艺、远近闻名”。

二、指导朗读,探究两个学生学习结果各不相同的真正原因。

课文中两个学生学棋时的表现对比鲜明,教学中可抓住重点词句,通过看图比较、对比朗读等多种方法探究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习要专心的道理。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出课文中相应的语句,想一想两位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同桌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联系一位学生在学棋时“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的具体表现,通过“看、听、问”三个动作理解“专心致志”的意思:一心一意,集中精神。“一边听一边看 ……”这个句式表示“听”和“看”这两个动作同时发生,教师可以进行句式的训练,把所学的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然后带领学生朗读,体会他的认真、专心。抓住“走了神儿”、“不由得”这两个词语体会另一位学生学习不专心。此时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再一次感受两个学生学习的不同态度。对比朗读两段话,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这两位学生,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表现截然不同。“那两个学的结果怎么样呢?”自然引出第三自然段。抓住“出色”与“一直没有多大长进 ”进行对比朗读,让学生明辨是非理解学习态度与学习结果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懂得学习要专心的道理。让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

三、课外拓宽

让学生说说两位学生学棋时的想法。可选择其中一位具体讲一讲,发散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化故事寓意。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四、学习生字

一年级写铅笔字的要求是写正确,二年级要写美观了。因此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字的间架特点,笔画变化,来把字写美观。

最后说说板书:

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发现文中两个学生的学习态度。

一个学生 专心致志

另一个学生 心不在焉

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估计学生可能会说“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等等也可相机板书,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提高其自信力。

那么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出色”、“没有多大长进”,一上一下形成鲜明对比。

总之,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尝试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抓住关键字词句进行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

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篇十五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本文是一首小诗,篇幅不长,内容却很丰富。作者选取了祖国地域南北、东西的四个地方:海南岛和大兴安岭因南北地域不同而在同一季节景色各异,帕米尔高原和乌苏里江畔因东西位置不同,在同一时间里也会出现星斗满天和朝霞满天的情景。而长江、黄河则横贯祖国,把祖国的高山大海连接起来,充分展现出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的画卷。

《祖国多么广大》教学建议

一、看地图引入新课。

在中国地图上标出大兴安岭和海南岛、乌苏里江和帕米尔高原以及长江、黄河,让学生认识一下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了解一下祖国南北、东西相距非常遥远,知道长江、黄河横贯东西,是祖国的母亲河,对“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认读课文。

1.让学生先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由于本课需要认读的生字较多,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勾画出生字。2.去掉拼音读课。

文,识记字形。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均要求会认或会写。课文篇幅不算太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很容易背过,这样反而会使学生忽视字形。为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初步识记字形。如,可采用逐步缩小认读范围的做法,由读全篇、读句子到读词语再到读生字,还可以变换生字语言环境让学生认读。通过教师指名读、同桌互读、抢读、领读等形式,使全体学生都能正确地认读生字。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课文虽短,但内容丰富。前四行要抓住重点词语“已经”、“还在”,让学生体会同是春天南方和北方的不同景色。接下来的四行,重点词语“还”、“已”,突出了在同一时间东西两地不同的景色。最后两行,先写长江、黄河由西到东“挽起高山大海”,最后一句“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抒发了作者的真情。教师一定要注意指导学生认真品味,体会到我们祖国的地域广阔、山河壮丽,从而读出感情。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

意识。结合课后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导学生谈谈对祖国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如何去解决。

五、分析字形,指导生字书写。

1.记忆字形。本文会写生字中有四个是独体字,其中“已”与“己”可以比较记忆,“广”与“厂”可以比较记忆,“米”与“木”可以比较记忆。两个合体字都可以采用部件组合法记忆。

2.指导书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科学指导。已,“己”字出头即为“已”。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稍右,这样写出的“斗”字才稳。米,横竖均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撇、捺两笔要写舒展。汉字本身具有丰富的美感意蕴,融汇着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及情感,所以书写汉字要怀着对汉字的崇敬之情,写其神韵,而非空壳。

六、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一、在地图上找一找台湾省的位置。说一说台湾和大陆靠什么相连(隔海相望,骨肉亲情),可向学生简要介绍台湾省的风景名胜及风土人情,也可出示图片等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自读课文的环节,不宜过早地范读,也不必过早加以指导,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待所有学生均运用自己的心力,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读熟之后,教师再进行点拨、指导,以使全体学生均能有所收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课轻声比较多:“扬起”、“风里”、“浪里”、“告诉”。但因为这些轻声出现在诗歌中,教科书中虽标明了轻声,但不必刻意地要求学生这些词语必须读轻声。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流利之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读出一定的语气和感情。尤其要引导学生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读出自己对课文独到的感受。课前通过看地图,学生已经了解了台湾是我国的一个岛屿,它与大陆隔海相望。因此课文中写给台湾小朋友捎信要用小船。文中的词句比较简单,教师不必过多讲解。但要提示给学生,阿里山、日月潭是台湾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也是台湾的象征,因此说“捎到阿里山,捎到日月潭”就是捎给台湾的小同胞。

这首诗韵律整齐,节奏感强,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天/蓝蓝,水/蓝蓝,小小/船儿/扬起帆,风里/行,浪里/穿,捎封信儿/去台湾。捎到/阿里山,捎到/日月潭,问候/小同胞,告诉/小伙伴: “我们/举办/夏令营,大家/一起/来联欢。”

四、激发感情,拓展想象。

小帆船满载着大陆小朋友的心愿,穿风破浪,驶向台湾,这封信上会写些什么呢?如果让你给台湾的小朋友写封信,你会写些什么呢?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写,也可以画,表达自己心中的愿望。

五、指导生字书写。

本课六个生字中,“告、台”和“伙、伴”均有相同部件,可以比较字形记忆。告、台,都是上下结构,在田字格中上、下部分占位各一半。伙、伴,都是左右结构,在田字格中占位是左窄右宽。

六、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我爱大山我爱家》教学建议

一、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仍是教学要落实的第一个目标。由于这篇小韵文只有两个小节,比较短小,所以,学生很容易记住文章的内容,反而会疏忽对生字的认读识形。因此,建议教师在此环节上,多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选择教学策略。比如,可以让学生用笔将生字圈出来;利用电教手段出示去掉拼音的课文时,也可将其中的生字变换颜色,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进而达到落实正确认读生字的目的。

二、理解课文。由于韵文语言所呈现的是一个有声有色、洋溢着欢快、充满了热爱的意境,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文时,一定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比如,可指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大山里,你都听到了怎样美妙的声音?小溪和小鸟在唱什么歌?在大山里,你又看到了怎样色彩绚烂的画面?在你的心里,涌起了怎样的感受?在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经验、情感和想象以后,再将其迁移回语言,让学生动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大山的美丽,积淀爱家乡、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向生活延伸。

“总爱用五颜六色带响声的赞美之词,串成项链,献给亲近而古老的家”,这是人之常情,孩子们也不例外。因此,在朗读、理解课文之后,还要再次向学生自己的生活、情感世界拓展。喜欢唱歌的可以唱家乡,喜欢画画儿的可以画家乡,喜欢表达的可以说家乡、读家乡、写家乡„„从生活到语言,从语言再到生活,这是一个反复循环、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的孩子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长大的。

四、指导生字书写。

指导写正确: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字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科学点拨。“我”字第二笔的横,要向右向上微微上扬。第三笔是站得直、有力量的竖钩,不要写成弯腰驼背的弯钩。第五笔的斜钩要和第三笔的竖钩合谐关照,形成一种“稳定站立”之势,“我”即活脱脱地传神了。“家”字,撇画较多,且长短不一,就像各不相同的家庭成员。所以,写好“家”字,关键是要让这些“家庭成员”“和睦共处”。而且,“家”的上下两部分要紧凑,有抱团儿的温暖感觉。另外,“叫”字和“行”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不要分家,占格高低宽窄要仔细观察后再行书写。

五、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古诗二首》教学建议

一、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春晓》。1.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2.初读古诗,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出示去掉拼音的古诗,让学生反复朗读。

3.理解诗意。先指导学生理解每个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再把词语的意思连起来,理解每行诗句的意思。“春眠不觉晓”:眠,睡觉。晓,拂晓,天刚亮。这句诗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好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处处闻啼鸟”:闻,听见。啼,叫。这句诗讲,到处都能听见鸟儿在歌唱。“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两句诗讲,(诗人想到)昨天夜里的风雨声一阵又一阵,不知有多少花儿被打落了。教师可以借助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概意思即可。要把古诗学习的重点放在背诵及对诗的意境的体会和感悟上。可以让学生说说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的语调和停顿,在反复诵读中达到背诵。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采用学习《春晓》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学《离离原上草》,教师相机点拨。1.自由读古诗。

之后在小组内互相听读、检查,教师抽查,达到全班同学均能在去掉拼音后读准字音。2.理解诗句意思。

先自己理解诗句意思,再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要点拨。“离离原上草”:离离,野草茂盛的样子。原,草原、原野。这句讲原野上长满了野草。“一岁一枯荣”:岁,年。一岁,一年。枯,枯萎、干枯。荣,茂盛。这句讲野草每年从深秋到冬季要枯萎一次,春夏季节又茂盛地生长一次。两个“一”字中,后一个“一”是一次的意思。“野火烧不尽”:野火,荒山野岭燃烧起来的火。尽,完。“春风吹又生”:生,生长。第三、四句,讲冬天草枯的时候,虽然野火可以把它的茎叶烧掉,但它的根仍旧埋在泥土里,所以春风一吹,又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

三、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四、指导生字书写。

春,日部,第四笔为竖撇,与第五笔捺构成本字的主笔。处,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捺是主笔,要长至托住“卜”部件。多,上下结构,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两个“夕”的不同。少。部首为“小”,但“小”在上,竖无钩。还需注意第二、三笔均为点,而不是撇和捺。原,半包围结构,厂部。注意“小”上是“白”不是“曰”。尽,上下结构,尸部。吹,左右结构,口部。注意书写时左窄右宽。

五、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风》教学建议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风这种自然现象都不陌生,但你能说出你是怎样发现的吗?

二、读课文。

认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风的。

三、理解课文。

诗歌由三节组成。三节之间句式整齐,意思相近。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应为“但是树叶沙沙响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唱歌了”、“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跳舞了”、“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关于这几句的意思,教师不要用一种解释限制住学生的思维。可以理解为“树叶沙沙作响,好像是风儿在歌唱”、“林木频频点头,好像是风儿在翩翩起舞”、“河水泛起阵阵涟漪,好像是风儿在调皮地游戏”。也可以理解为“风来了,树叶沙沙作响,林木点头微笑,河水泛起阵阵波纹”。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是在借树木、河水等景物写风。

当然,学生也可以用文中的词语“唱歌”、“跳舞”、“游戏”,自己编诗歌。教师可以提问:还有什么时候我们能知道“风在唱歌”、“风在跳舞”、“风在游戏”?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一定会迸发出许多创造的火花。课下也可以把学生的诗作张贴出来。

五、指导生字书写。

谁,左中右结构,右边的是四横,不要写成“主”。注意左中右三部分要紧凑,不要把字写得太宽、太散。过,半包围结构,先写“过”后写“辶”,最后一笔要长。点,新出现部首“灬”(四点底),书写时四点底占位要宽,能托住上面的部件。说、沙、和,均为左右结构,但“说”、“沙”书写时要求左窄右宽,“和”是左右各半。

六、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惊蛰》教学建议

一、认读课文。

首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读的过程 中,应强调把字音读准确,然后逐步达到逐个认读生字,同时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二、理解课文。

课前,师生可共同到郊外的田野中去观察春天的动物活动和植物的变化。体会春天带给自己的感受。同时,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惊蛰及动物冬眠的资料。

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可从整体感知入手,围绕“惊蛰到了,小动物们会有哪些变化?”这一问题,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通过“你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为什么?”这一问题,抓住描写小动物们心情、动作的词句进行口味,体会小动物们的活泼欢快,进而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经验,引导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好和勃勃生机。这部分教学应以朗读、品读、讨论、交流为主要方式。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朗读指导,强调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感而读,通过朗读来感情课文的意境,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也可根据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孩子们将读书和表演结合起来,从而体会惊蛰时节小动物们的变化以及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活力。

课文的教学结束后,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节气及其气候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三、指导生字书写。

团,全包围结构,口部,注意外面的大口框在“才”写完后才能封口。出,共五笔。注意第一、四笔是竖折,一笔连写,不能写成两个“山”。青,上下结构,“月”在下,撇改写成竖。

快、地、们,均为左右结构,书写时都要求左窄右宽。注意竖心旁笔顺。“土”作左偏旁后,最后一笔横改写为提。

四、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春雨的色彩》教学建议

一、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自读,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去掉拼音读带生字的词语、句子,达到能够认读每一个生字,再通读全文。

二、再读课文。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指名读、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形式,进一步让学生感知春天的美。

三、理解课文。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想象:你眼中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展开想象,尽情地说一说。

对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面对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他们会和小动物一样产生许多奇异、美好的想法。他们往往按照自己的美好愿望和奇特想法来认识生活、编织生活。因此,每个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对春天的感受是不相同的。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拿出画笔,画一画自己眼中的春天,再在全交流。要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

对于学生的图画,教师不要作过多限定,可以讲一讲所画的内容,也可以给学生的画儿在墙报上张贴出来,题目可以叫“我们眼里的春天”、“春雨的色彩”,或由学生自己定题目。

四、结合课后两个小伙伴对话的内容,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和春雨对话,想想要问春雨什么问题。

五、分析字形,指导生字书写。

轻,左右结构,车部,共九笔,书写时左窄右宽。注意“车”作左旁底横变成提。到,左右结构,书写时左宽右窄。注意“至”作左旁,底横改成提。

对、红、听,均为左右结构,可以用熟字部件合并法记忆字形,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黄,上中下结构,注意指导学生观察每一笔画的占格位置,尽量把上中下三部分写紧凑。

六、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美的回答》教学建议

一、读课题,质疑:美的回答是什么?

二、认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三、朗读指导,理解课文。

再读课文,思考:大自然的回答是什么?怎样做才能使大自然给我们美的回答?

读课文前五句,理解是人们的劳动与爱心才能保护大自然的美。这几句中有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要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和体会:“植树——种花”、“爱护——保护——热爱”,词语的具体含义不要细分,要在朗读中让学生积累资金语言,丰富词汇。

读后四句,理解大自然给我们的“美的回答”是什么。在朗读中重点让学生体会“山间田野长满绿树,城市乡村开遍鲜花”所展示的优美意境,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对仗美。后两句“小燕子”和“小青蛙”的语言和行动可以让学生体会之后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拓展想象。

在对全文内容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拓展想象:我们还能为大自然做哪些事情?大自然又会给我们哪些美的回答呢?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可以自己思考,可以小组讨论,还可以与综合实践结合,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用辛勤的劳动和朴实爱心换来大自然“美的回答”后的喜悦与成功。

五、分析字形,指导生监察院书写。

美,上下结构,共九笔。第五笔是竖,第八笔是撇,不能合写。此字横画较多,注意笔画间距既不能太紧也不可过散。爱,上中下结构,爪部。注意上中下三部分写紧凑。市,共五笔,起笔点与第五笔竖不可连写。长,独体字,共四笔。乡,独体字,共三笔。

种,左右结构,左右占位各半。可以用熟字合并法记忆字形。

六、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尖尖的草帽》教学建议

一、初读课文。

本文相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篇幅算是较长的了。因此,认读课文应重点落实。特别是个别长句子的朗读,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示范,以便使学生能正确停顿和断句,建立正确良好的语感基础。

二、感悟课文语言。

文章中展现的和谐,流淌的感情,其实在儿童的心里都天然地存在着,我们无需再分析与教化。只要孩子们用心去读书,就能唤起他们的情感的共鸣。因此,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朗读的指导,使学生“一遍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叶圣陶先生语)”。在用心读书的基础上,可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学生重点体会“我”洋溢在脸上的微笑和内心深处亲近自然、关爱生灵的美好感情。

三、背离课文。

关于背诵,因为文章篇幅较长,切勿求急、求快,应在理解课文、用心品读的过程中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使语感、情感连同文中美好的情景一起积淀在学生的心里。

五、分析字形。指导生字书写。

指导写正确:尖,上下结构,上面为小字头,第一笔是竖而不是竖钩;“着”字可以与“看”这比较记忆字形,上半部分为“羊”字的变形,下半部分为“目”。指导写好看;“尖”字书写时,要上小下大;“着”字横画居多,要仔细观察,长短横要搭配好看;“要”字要写好看,关键在下边“女”字,而且,最后的一长横更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字,切记不要将笔画写离散;“怕”和“把”都为左右结构的字,且结构布局相似,要用心体会它们的占格,把字写好看。

六、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爸爸,你知道吗》教学建议

一、朗读课文。

低年级的阅读,首先要做到的即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是非落实不可的。那么,相应的就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好:怎样知付出劳动的过程中还能让学生感到读书是一种享受呢?这就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认读。本课也不例外。由于生字较多,认读障碍大,更需要关注学生的认读心理,让他们始终保持兴趣与自信。

二、理解课文。

理解课文,重点要放在体会小主人公说话时的心情上,揣摩“我”与爸爸说话时的语气。让学生边读边体会:“我”爱爸爸,爸爸也爱“我”。“我”不爱的是爸爸的猎枪,“我”希望爸爸像爱“我”一样去爱小动物。从中体会语气的恳切、情感的真挚。

只要放手让学生用心读书,耐心揣摩,他们就一定能够感受到诗歌中蕴涵的真情。

三、分析字形,指导生字书写。

指导写正确:爸,形声字,上面一个父亲的“父”字,下面是音旁“巴”;知,第五笔是点不是捺;道,半包围结构,先写里面的“首”,再写走之。走之第二笔为横折折撇,第三笔为平捺。指导写好看:重点指导“道”和“永”字。可借鉴书法艺术中对这两个字写法上的讲究,如“永字八法”,让学生提神静气,伴着音乐用心写写这两个字,并像搞书法展示那样,将学生写得好看的字互相欣赏展示,既落实了写字,又使学生同时获得审美的愉悦和满足感。

四、建议本课时教学两课时。

《达尔文和小松鼠》教学建议

一、认读课文。

要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准每个生字这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还要引导学生把题目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达尔文和小松鼠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使学生理解课题,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大意。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第一段只有一句话。可以结合理解“科学家”的意思,简单向学生介绍达尔文(见参考资料)。

2.第二段是课文的重点段,共有三句话。第二句“天上的„„地上的„„水里的„„他都喜欢”概括讲了达尔文对所有的动物都喜欢,喜欢的范围很广。他为什么这样喜欢小动物呢?要引导学生联系第三句中“从来不捉弄”、“观察”等词语,理解达尔文喜欢动物的原因是想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

3.第三段有两句话,可以抓住第二句,联系第一句理解。先理解“仔细观察”的意思,再思考:达尔文为什么这 样仔细观察?把第一句中“又到树林里去玩儿”和“几只从未见过的小鸟”等词语联系起来,理解达尔文不止一次来过这片树林,每次都认真观察,所以才能发现“几只从未发现过的小鸟”。加深对达尔文探索精神的认识和理解。4.第四段的三句话中要重点理解第一句。从“一动不动”、“像一根树干”理解达尔文观察时专注、入迷的程度。后两句讲小松鼠的活泼、可爱,而且从侧面说明了达尔文长时间“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全神贯注地观察小鸟。小松鼠的确把他当做了“一根树干”。使学生从中认识到:达尔文观察动物时是多么专心,注意力是多么集中。

第四段的第三句话,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松鼠妈妈“急坏了”的心情,读出着急、担心的语气。

5.第五段也是课文的重点,只有一句话。要通过学习朗读体会了“怎么会伤害小松鼠呢?”这名话是在强调达尔文决不会伤害小松鼠的。要指导学生把这种反问语气读好,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前文语句“他从来不捉弄小动物,而是观察它们怎样生活”,体会达尔文非常喜欢小动物。

三、引入生活,扩展理解。

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相机提问:你和小动物之间有过非常有趣的故事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相互交流,深化爱护小动物的真挚情感。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件、位、他,均为“亻”旁,左右结构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文,独体字,共四笔。

虫,独体字,共六笔。第五笔是提,不可写成、横。衣,共六笔。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一)机场路小学

一年级

黎兰芳

《信》是一篇优美的韵文,娓娓述说了人世间一种能使人心与心贴近、情感与情感交融的最佳方式。韵文分为四个自然段,首段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讲我学会了写信而且非常愿意写。后面三段分别述说我都写了哪些信,为什么要写这些信。这篇韵文字里行间流动着一种情感美和语言的音韵美。给人绵绵的温暖和无尽的关爱。

教材分析

(二)机场路小学

一年级

刘洁霞

本篇课文是一首儿歌,以“信”为纽带,以儿童特有的视角和口吻,描述“我”与小鸟、花朵、大海、云、树做朋友,并替它们写信的有趣故事。诗句间浸透着童心的稚嫩,对自然的亲昵,表达了孩子们运用“信”这个载体与小动物、植物等进行友情交流的喜悦之情,反映出了现代儿童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良好心理品质。《信》这首诗歌篇幅短小,层次清楚,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感到很亲切、自然。因此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围绕“作者都替谁写了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来自读自悟,并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中领悟“信”使人与人心灵沟通,是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教材分析

(三)机场路小学

一年级

刘艳芳

《信》是一篇优美的韵文,娓娓述说了人世间一种能使人心与心贴近、情感与情感交融的最佳方式。韵文分为四个自然段,首段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讲我学会了写信而且非常愿意写。后面三段分别述说我都写了哪些信,为什么要写这些信。这篇韵文字里行间流动着一种情感美和语言的音韵美。给人绵绵的温暖和无尽的关爱。

教材分析

(四)机场路小学 刘晓丽

《信》是一篇优美的韵文,作者以儿童特有的视角和口吻,描述“我”与小鸟、花朵、大海、云、树做朋友,并替它们写信的有趣故事,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娓娓述说了人世间一种能使人心与心贴近、情感与情感交融的最佳方式。诗句间浸透着童心的稚嫩,对自然的亲昵,反映出了现代儿童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良好心理品质。韵文语言凝炼,内容浅显易懂,结构段式大体相同,分为四个自然段,首段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讲我学会了写信而且非常愿意写。后面三段分别述说我都写了哪些信,为什么要写这些信。这篇韵文字里行间流动着一种情感美和语言的音韵美,给人绵绵的温暖和无尽的关爱。

《灯塔爷爷的朋友》教学建议

一、读课文。

认读本课以对话展开内容的特点,认读课文时,可让学生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你来我往,既有兴趣,又能相互督促,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理解课文。

可先出示一幅画儿,画面的主体是一片无帆无船的汪洋大海,在露出海面的礁石上,矗立着一个灯塔(如没有现在图片,也可自制)。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在图上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在看图谈话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但要注意顺着看图谈话的主题自然而然地进行,从中引出“灯塔爷爷孤单吗”的探究意向,不要强化、鼓励学生温天发问。在学生急于了解详情这时,让学生潜心读书,到书中去窥探灯塔爷爷的内心世界,了解一下灯塔爷爷都有哪些朋友,你是从书上哪些地方知道的,用笔在书上画一画,在班上和同学说一说。通过这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明白:因为灯塔爷爷有着许多朋友,所以它一点儿也不孤单。

最后,让学生给大家给介绍介绍自己都有哪些朋友,以及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在谈到自己的朋友时,学生谈到的可能多为同学或同院的小朋友,这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中小伙伴的话,把小鸟、小溪等当做朋友,谈谈自己还想把大自然中的哪些事物当做朋友,说怎样的悄悄话。用此种方式,一方面使读书所得向学生的生活延展,另一方面也从语文学习生活化的指导思想出发,让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话有自己的理解——“您把别人当做了朋友。”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明、朋、好,均为左右结构,采用熟字合并法记忆即可,书写时左右各占一半。爷,上下结构,与“爸”比较记忆,书写时上下各占一半。友,共四笔。立,共五笔。乐,共五笔。

四、建议本课教学二至三课时。

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篇十六

《花钟》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围绕“留心观察”这一主题来组织教学内容。《花钟》这篇课文是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原因,最后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奇妙做法。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课文思路清晰,语言精美。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些基本理念,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落实词语理解、朗读训练、写法感悟和迁移运用,让学生在潜心品味语言,感悟语言魅力的过程中,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38326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