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对书籍内容、主题、人物和情节等方面的个人感受和思考。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书中的故事,反思自己的情感和成长。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书籍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读完一本书后,我想我应该写一份读后感了吧?读后感是对一本书阅读体验的总结和感悟,写一份精彩的读后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用心表达。那么如何写一篇有内涵的读后感呢?首先要提炼出书中的核心思想,然后结合自身的感受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借助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来体现对书籍的理解和感悟,最后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让读后感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这是一些读者分享的读后感,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一
一个连《内经》都不曾读完的人,又怎么能成为一个上工呢?不能成为一个上工,又怎么能为百姓治病呢?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就行医,那岂不是害人吗?不要以为中医没有毒副作用,中医的毒副作用在于行医者的能力,你有能力毒副作用就小了,你没有能力。那么你就是在杀人!!!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二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现在的科学发达,对于宇宙物质构成和规律这个概念已经研究到很细,从分子论到原子论,到中子、质子、介子、夸克,再到反物质以及最近的热词“引力波”.
而研究这些物质以及能量的学科被称为物理学。物理者,自然之理也。《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我们现在的科学体系被称为自然科学,《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说,科学也是道的一种。很多科学家都是神学的笃信者,而他们所信奉的神不只是泥塑木偶,更多的是对于宇宙万物宏伟、美丽、和谐的敬畏。
牛顿在《光学》中写到:“从现象中不是可看出有一位神吗?他无实体却活着,有智慧而无所不在。”
爱因斯坦的自传中说“赞美秩序与和谐的美,相信其中存在的逻辑简单性,这种秩序与和谐我们能谦恭地而且只能是不完全地去领会。”“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和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神的概念。”
基础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中医就是对人体中的秩序与和谐的总结,是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先人对自身的经验与智慧汇集而成的一门璀璨的科学。
当下的前沿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力学。宇宙的微观粒子对于人来说是无法感知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物理学研究宇宙讲的是物质、能量,以及物质能量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中医研究人体这个小宇宙讲的是精、气、神。精即物质、气即是能量、神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表象及本质。中医常常与道相论,道追求的是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这个道就是我们所说的神。
我们都知道五脏,心肝脾肺肾。大家细心一点就会发现,五脏除心外都有月旁,月在说文解字把它归为肉旁,说明这些都还属于有形之物。唯有心,没有月旁,说明它是神的范畴。心主火,这里的火,指的就是维系我们生命的神火。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十二脏如十二官,凡十二官者,不得相失,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可见形器的东西是要依赖神明而存在的。
五行之中,唯独火为无形之物。我们所能见到火,只是一种能量的形式。我们会发现火仿佛不受地球引力影响,故曰上炎。再看我们的身体,发生上火的基本也都是在上部。可见与其它四行的差别。纵观中医各大流派,伤寒、温病、扶阳等等,究其根本就是将人体中的这股生命之火控制在最均衡的状态。说明神明之火才是生命之基。故养生善知火,是为根本。当下最盛行的扶阳派,也是深得命之本也。
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知,都是从已病这个层次认识的。单从这个层次去认识中医当然会不如西医。比喻一个突发心梗的病人,你会送什么医院呢?当然是西医,我想哪怕是医圣复生也会建议送西医院。在处理类似危及生命的急症的时候,中医确实不如西医。但我们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中医的意义是让类似心梗这类的高致死率的疾病不会发生。
当下的医学发展的两大趋势,一个是慢性病及健康管理,一个是大数据精准化医疗。无论是哪一种,目的都是治未病。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或者说压根就不让疾病冒头。可见治病于未发的疏导手段无疑是最为科学的。
要知微见著,那就得学经典。“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不易,你得学会望闻问切,很大程度上还得要靠经验和感知。所以中医学之不易,且学且珍惜。中医特色就是形而上,西医特色是形而下。一个是道,一个是器,所谓以道御器。是为上医。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三
在大学课堂上老师曾推荐《思考中医》这本书,当时不以为然,后经同学再次推荐才有了读它的念头,阴差阳错,在搬宿舍过程中偶得此书,看来是缘分的安排,不得不读了!
刘力红自己说他写《思考中医》用了十年的时间在酝酿,正是十年磨一剑啊!其实我现在写这些随笔文,何尝不是在磨剑呢?用心写的书给读者的体验是丰富的,我在书中受益匪浅,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似乎是抓住了大学五年学习中没能找到的中医学的要领。哲学课老师在分享她的写书经验时也说,一本好书,总能带给读者一些启发。
我应该用好人生最有时间的一段时光,把人生最学术的一些思考和感悟记录下来,按中学语文老师写作文的要求来操作,“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说透”,当做书稿来写,供以后回味和把玩,也许会酿造出别有滋味的美酒,把自己灌醉!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四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现在的科学发达,对于宇宙物质构成和规律这个概念已经研究到很细,从分子论到原子论,到中子、质子、介子、夸克,再到反物质以及最近的热词"引力波".
而研究这些物质以及能量的学科被称为物理学。物理者,自然之理也。《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我们现在的科学体系被称为自然科学,《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说,科学也是道的一种。很多科学家都是神学的笃信者,而他们所信奉的神不只是泥塑木偶,更多的是对于宇宙万物宏伟、美丽、和谐的敬畏。
牛顿在《光学》中写到:"从现象中不是可看出有一位神吗?他无实体却活着,有智慧而无所不在。"
爱因斯坦的自传中说"赞美秩序与和谐的美,相信其中存在的逻辑简单性,这种秩序与和谐我们能谦恭地而且只能是不完全地去领会。""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和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神的概念。"
基础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中医就是对人体中的秩序与和谐的总结,是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先人对自身的经验与智慧汇集而成的一门璀璨的科学。
当下的前沿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力学。宇宙的微观粒子对于人来说是无法感知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物理学研究宇宙讲的是物质、能量,以及物质能量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中医研究人体这个小宇宙讲的是精、气、神。精即物质、气即是能量、神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表象及本质。中医常常与道相论,道追求的是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这个道就是我们所说的神。
我们都知道五脏,心肝脾肺肾。大家细心一点就会发现,五脏除心外都有月旁,月在说文解字把它归为肉旁,说明这些都还属于有形之物。唯有心,没有月旁,说明它是神的范畴。心主火,这里的火,指的就是维系我们生命的神火。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十二脏如十二官,凡十二官者,不得相失,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可见形器的东西是要依赖神明而存在的。
五行之中,唯独火为无形之物。我们所能见到火,只是一种能量的形式。我们会发现火仿佛不受地球引力影响,故曰上炎。再看我们的身体,发生上火的基本也都是在上部。可见与其它四行的差别。纵观中医各大流派,伤寒、温病、扶阳等等,究其根本就是将人体中的这股生命之火控制在最均衡的状态。说明神明之火才是生命之基。故养生善知火,是为根本。当下最盛行的扶阳派,也是深得命之本也。
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知,都是从已病这个层次认识的。单从这个层次去认识中医当然会不如西医。比喻一个突发心梗的病人,你会送什么医院呢?当然是西医,我想哪怕是医圣复生也会建议送西医院。在处理类似危及生命的急症的时候,中医确实不如西医。但我们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中医的意义是让类似心梗这类的高致死率的疾病不会发生。
当下的医学发展的两大趋势,一个是慢性病及健康管理,一个是大数据精准化医疗。无论是哪一种,目的都是治未病。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或者说压根就不让疾病冒头。可见治病于未发的疏导手段无疑是最为科学的。
要知微见著,那就得学经典。"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不易,你得学会望闻问切,很大程度上还得要靠经验和感知。所以中医学之不易,且学且珍惜。中医特色就是形而上,西医特色是形而下。一个是道,一个是器,所谓以道御器。是为上医。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五
柴胡:味苦平。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道)、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藏。
柴胡和大黄最大的共通点,就是“推陈致新”。“陈”与“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陈”代表一种旧有的东西,旧有的状态,“新”当然就是一种相反的状态,将旧有的状态推翻,建立新的状态,这是推陈致新;促使一个事物进行变化转换,以形成另一个事物,这也是推陈致新。
现代物理学有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叫“临界相变”。所谓“相变”,说白了就是事物状态的变化,事物由此一状态进入到彼一状态,必须经历一个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某一区间或状态,对于变化是否发生、变化的进程、变化的方向,都是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这样一个区间或状态,称之为临界或临界状态,在临界状态所发生的变化,即为临界相变,因此,临界状态以及临界相变的情况决定了事物的变化情况。
临界状态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整个事物的变化,事物能否由“陈”的状态进入到“新”的状态,要看临界相变的发生情况。从这一点上来看,柴胡与大黄“推陈致新”的作用,是否就是直接作用在临界状态及临界相变上呢?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假如柴胡和大黄确实能够直接作用于临界状态,直接促使临界相变的发生,那这个意义就太大了。疾病是一种状态,健康也是一种状态,有时候我们从健康走向疾病,有时候我们由疾病回到健康,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呢?因为相变的方向不同,所以就有健康和疾病状态的不同。
古人云:“但使五藏元真通畅,则百病不生”。人为什么会生病呢?是因为五藏元真不通畅了,为什么五藏元真不通畅呢?因为四肢百骸、经络隧道、五藏六府,被结气、积聚、瘀血、血闭、风寒、痰湿水饮等等病理产物阻滞了、障碍了,因此,我们利用中药来扫清障碍,拿掉阻滞,疏通道路,这就解决了疾病的'关键问题。
《素问》讲:“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又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升降为什么会废息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这个“道”被阻滞了、障碍了。道路不通,怎么出入?怎么升降?那就只好作罢。
只有元气的升降出入有保证,神机气立才有保证,健康才有保证。阻滞了,障碍了,神机化灭,气立孤危,怎么还会有健康呢?所以就要设法疏通它。
引申开来,其实每味中药都是一个“推陈致新”的高手,它们通过参与相变、影响相变,使相变的方向朝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对此中奥秘,既可以从“推陈出新”言,也可以从“临界相变”言,这是中医认识生命,治疗疾病的精髓。中医治疗任何疾病,都不出这个法门。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六
几年前就听说有一本书叫《思考中医》,并且还在书店的书架子上看到了,随手翻看了几页也就放下了。想必是讨论中医存亡问题。
而今有同事举荐了这本书,并且摆在了我的面前,那就要好好读一遍了。经过两周阅读,颇有收获。
1,作者很执着,有学问,有见识。
2,始终以阴阳为纲领,展示了《伤寒论》六经的阴阳转化,很有新意。有些观点和我的认识有点相似。
3,文章也有一些机械的、望文生义的成分,这是我的一孔之见。
4,总之,在今天能够读到这样一本书还是很开眼界的。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七
中等卫校《中医内科学》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教材,是介绍临床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断鉴别、辨证治疗和预防护理的一门临床医学综合课程。是中医专业的临床专业课、必修课。
一、勇闯教材关,重视课堂教学,使教与学达到高度的融合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永闯教材关,把握“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教材的学习目标、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及课时的多少,进行分析灵活处理教材,适当增删教材内容,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制定确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对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授课得心应手。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从走进教室、复习、讲课、小结这个程序安排既要严谨、又要求思想活跃,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认真做好课前10分钟复习性提问,讲清每一堂课应该让学生掌握那些,熟悉那些,了解那些内容。使学生们在听课中积极配合,根据自身的特点灵活掌握,如:我校85%是民族生,故要求掌握内容就是重点内容。同时教师要注意课时的分配,授课语言的表达深入浅出,少而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易学易懂,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提出问题,采用设问、反问、讨论等多种方式答复。讲课常常联系前期学过课程的知识点,温故而知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如:板书、画图,举例、ppt及视屏等多种教学手段应用。合理安排讲解讨论教材中“链接”“手拉手”的相关内容及课后目标检测的练习内容等。使教与学达到高度的融合,学生乐于学习易于接受。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讲授《中医内科学》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只凭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和传统的授课方式很抽象,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动画、录像、特殊的符号或彩色线条来展示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诊断、防治措施,因其形象逼真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及注意力,一旦有了兴趣,学习便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同时多媒体直观,生动的教学可使学生对重点内容一目了然,降低学习难度,易于知识的`巩固、积累、掌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
三、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医学是一门精细的技术性学科,实践性非常强,所以要特别重视。实验教学方法很多如:病案讨论法、ppl教学法、实验室模拟操作法、情景教学法、临床见习及实习前的培训操作考核法等等。我校有健全的实验模拟操作室,故此法最常用,用模拟技术创设高仿真模拟病人和临床情景来代替真实病人,进行临床医学教学实验和考核,架起了医学理论通往临床实践的桥梁,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诊断能力及各项操作技能。通过模拟实验室的操作和直观教学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尽早地从死记硬背思维模式转向医生的思维模式。故在讲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时我们采用心肺听诊模拟人教学及考核,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顺利进入实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制定合理量化考核办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成绩考核工作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学过程中比较真实全面的对一个学生成绩进行考核,是一个较复杂的内容,也是一个较难掌握的工作,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医内科学》课程提出综合量化考核办法:综合量化考核分为理论知识技能,实践操作技能和学习态度三个结构组成,考虑到学生还是要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三个结构的量化标准分别定为理论知识为50%分,实践操作为30%分,学习态度为20%分,满分100分。1.理论知识又分为期终测试占70%分,平时测试占30%分,共计100分,其中平时测试可包括课堂提问、作业、考勤等。2.实践技能又分为实验操作规范70%分,病例分析30%分(提倡实验能创新),共计100分。3.学习态度可分为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觉预习,复习30分;实验操作认真主动性强,爱护公物30分;遵守课堂纪律,衣着整洁,乐于助人,文明团结,健康向上40分,共计100分。此项较难掌握,可采用将这几项列成表格由班组学生自己相互或集体评分方式进行。为了使学生较全面的掌握所学知识,理论测试命题主要以每章目标检测为主加之少量的当前临床新进展内容,让学生在较短时间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总之,教学有效果、教学有创新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其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拓展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八
一个连《内经》都不曾读完的人,又怎么能成为一个上工呢?不能成为一个上工,又怎么能为百姓治病呢?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就行医,那岂不是害人吗?不要以为中医没有毒副作用,中医的毒副作用在于行医者的能力,你有能力毒副作用就小了,你没有能力。那么你就是在杀人!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九
仅仅作为一个文本,医药学家李时珍四百年前编撰的这套《本草纲目》,在现今美学观念的折射下,可以散发别致的魅力。
早两年《昆虫记》成为流行读物的范本之一,和那位天真顽皮的法国老头法布尔相比,我们的李时珍更为纯粹。
如同一杯啤酒撇去了泡沫,在《本草纲目》中找不到感性的只字片语。当然作为严肃的专业典籍,《本草纲目》无疑与《昆虫记》牛头不对马嘴,它们之间的对照,算得上“苟且”。然而法布尔的风行确实唤起了对李时珍的记忆。
在此之前,难以想象我会在《本草纲目》上花掉整整两年的睡前时光——那等待睡意的片刻,是我全部时间的精华。事实证明,这位名垂青史的祖先给我带来的是无边的惬意,并且有效地改善了我对食物的无知。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
中医是中国悠久的传统医学,源远流长,历经千年。其中,中医古籍更是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宝贵知识。通过研读中医古籍,我深深感受到中医学说的博大精深,不但包括了丰富的理论体系,也涵盖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与这些古籍的相伴过程中,我做了一番思考和总结,这不仅让我更加敬佩中医学的伟大,也让我明白学习中医不仅仅是掌握理论,更是一种对生命的高度尊重和责任担当。
古籍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黄帝内经》。这部经典被誉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体现了中医学说最初的探索与积累。通过阅读《黄帝内经》,我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层次思考。这部经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养生方面提倡“无为而治”的观念,这与当代人们追求快节奏、高压力生活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个现代社会,人们经常在工作和繁忙的生活中紧张,并忽视了内心的平衡和身体的健康。因此,我们有必要从《黄帝内经》中汲取智慧,学会放慢脚步,关注内在的平和与谐调,以达到身心的和谐。
另外一部不可忽视的古籍是《难经》。这部经典以其“难”于理解的故事而闻名,通过阅读它,我发现中医学的独特之处。《难经》讲述了一系列中医治疗疾病的案例,其中涉及到了脉诊、针灸、草药等方面。这些案例反映了中医对个体化治疗的重视,强调了疾病治疗的整体观。相比于西医的标准化治疗手段,中医注重的是整体状况的观察与调适。通过《难经》的学习,我认识到每个人的身体特点是独一无二的,需要针对性的治疗。这也让我深受启发,明白了中医治疗的复杂性和个体化的重要性。
除了以上两部经典之外,还有《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古籍同样博大精深,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疾病的治疗都有着重大的贡献。通过阅读这些古籍,我发现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彼此之间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独立。中医学说的形成离不开千百年的临床实践,而这些古籍正是记录了这些实践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这些古籍的研读,我体会到了中医学的宝贵历史与丰富的经验,也明白了作为中医学生的责任和担当。
在结束的时刻,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古人云:临证必治,治证取法必素。大道至简,治未病为大。”这句话道出了中医学的核心要义。作为从业者,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的精髓,不断临床实践,从而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并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健康问题的困扰。同时,我们也要时刻牢记“治未病为大”的理念,提倡早期干预与预防,努力推动中医在健康保健方面的发展。
总之,通过阅读中医古籍,我深切体会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也明白了中医学的包容性和独特性。作为后来者,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的优秀传统,促进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努力学习和临床实践,我们可以为患者带去更好的健康效果,也能够为中医学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以感恩之心,将中医学经典与实践相结合,为传统中医学的辉煌赋予新的时代价值。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一
中医作为中国古老的医学体系,经过了几千年的实践和积累,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经典著作。这些古籍不仅是中医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寻求健康和治疗疾病的宝贵财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医古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也通过阅读和学习中医古籍,受益匪浅,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中医古籍给我带来了对中医理论的更深入的了解。古籍中记载了丰富的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等。通过研读这些理论,我明白了中医强调整体观念的重要性。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只有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人体的健康问题,才能找到根本原因,并给予恰当的治疗。这种整体观念在现代医学中也有所体现,但中医古籍将其发展到了更高的境界。
其次,中医古籍使我认识到中医注重调整人的内外环境。在古籍中,有许多关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方面的论述。其中强调的是要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养。比如,古籍中提到了“饮食有节,不劳勿伤,房室有常,起居有时,情志不乱”等等。这些都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和防止疾病的方法。现代人常常忽视了这些简单却有效的方法,导致许多健康问题的出现。通过阅读古籍,我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注重养生,保持健康。
再次,中医古籍给我带来了对中药的更深入的了解。中药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古籍的学习,我对一些常用的中药有了更多的了解。学习中药的炮制方法、功效和应用等等,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中药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古籍中对于中药的认识是通过千百年的实践总结而来的,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通过学习古籍中的中药知识,我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现代中药的研究和应用。
最后,中医古籍给我带来了对中医的信心和敬畏之情。中医古籍中包含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和治疗方法,通过学习这些经验和方法,我对中医的疗效和独特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虽然现代医学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医作为古老而深奥的医学体系,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崇尚科学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怀揣敬畏之心,去尊重并学习这一古老的医学体系。
总之,通过对中医古籍的阅读和学习,我对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古籍中的知识和经验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具有很高的传统性和文化价值。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医的精神,将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护好中医古籍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从中受益,感受其中的智慧和力量。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二
中医古籍是指大量中国古代的医学著作,内容涵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医药学发展史。这些古籍对中医学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许多古籍的内容包括医学基础理论、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案、药物的配伍和使用以及许多实用技巧等。这些古籍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哲学思想、历史文化和医学智慧,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
第二段:学习中医古籍的收获
对于我来说,学习中医古籍是一次极其宝贵的经历,这让我重新认识了我所处的时代和文化。通过阅读这些古籍,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其中不仅包括许多基本概念和理论,还有许多医学实践技巧和经验,这些对自己日后的医学实践都非常有帮助。例如《黄帝内经》中的“玄机”理论和《伤寒论》中的“象形”方法,深刻启示了我对于临床实践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学习古籍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中国传统医学的丰富内涵和民族文化底蕴。
第三段:认识中医古籍的难度和重要性
不可否认,学习中医古籍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由于文字久远,语言古今异义多,更何况涉及的医学术语和概念往往十分抽象。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在长时间的不断探寻中,逐渐深入理解。但是,这也正是我们不应放弃学习中医古籍的原因。无论在理论或实践层面,中医学的发展完全离不开这些古籍的推广和传承。只有通过对古籍的认真掌握,我们才有可能将中医学精华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
第四段:中医古籍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中医古籍虽然具有古老的历史,但却对现代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医学体系虽然与古籍中的理论体系不同,但实践技巧和医疗目标却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医古籍中所包含的一些传承下来的经验和临床试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治疗现代常见疾病。例如现代认为无解的慢性病,中医古籍经常有特别疗法。因此,在现代医学的取长补短中,中医古籍起到了神奇的作用。
第五段:结尾
学习中医古籍的收获是深远的,也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它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医学,领悟到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相通之处。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我将坚持不懈地学习,为中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延续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医学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我们身处一个现代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努力维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财富。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三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凝聚了几千年来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中医古籍则是学习中医的根本,它记录了我国古代医学家们的经验与智慧。在我学习中医过程中,与古籍的相伴成为了一段珍贵的经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学习中医古籍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 传承古人智慧
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我发现古籍是通往中医智慧的桥梁。古籍中包含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临床经验,对我的学习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阅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我深刻感受到中医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古籍中博大精深的理论知识以及医家们独特的诊治思路,不仅让我对中医学的认识更加全面,也使我对于中医的独特魅力深感折服。
第三段: 善于运用古籍知识
通过学习古籍,我不仅能够了解中医理论的演变与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古籍中记载的各种证候与治疗方法,例如“升本治标”、“辨证施治”等理念,对于我的临床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我发现,通过运用古籍中的理论知识,我的临床诊疗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在复杂病症诊治方面。这进一步巩固了我对中医学的信心与热爱,也让我更加珍惜学习古籍的机会。
第四段: 感受古籍中的智慧
古籍中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医学家们的智慧,阅读古籍就像与先贤们进行一次心灵对话。通过阅读中医古籍,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与治疗理念。古籍中对于人体的观察与认识,通过经络学、脏腑学等理论体系,揭示出了中医学的独特之处。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医学是一门不断演化与发展的学科,而要扎根于这门学科,就需要不断学习古籍中的智慧。
第五段: 建立理论与实践的关联
学习中医古籍的过程中,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古籍中的理论知识需要结合实际病例进行运用和检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古籍理论为临床提供了指导,而实践经验在验证与完善理论的过程中,促进中医的不断发展。学习古籍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中医的历史与文化,更是为了将这些知识融入到实践中,拓宽临床思路,提升诊疗水平。
总结:
通过学习中医古籍,我深刻认识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也更加坚定了学习和传承中医的信念。古籍中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并且让我对中医学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中医古籍,将其中的智慧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学水平,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四
中医作为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其中的古籍更是丰富而博大精深。 这些古籍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不仅是中医学的基石,更是文化遗产。在我日常研读中医古籍时,我发现古籍不仅是关于疾病和医学的知识记录,还是我们生活智慧的体现。今天,我将分享我在研读中医古籍时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一、虚实辨析
在《黄帝内经》中,有一句经典的话“治未病”,这是传统中医的特点之一。对于古人而言,“治”不仅仅是治病,更是预防疾病;“未病”不是没有生病,更是在开创人类科学之时,对人类生命健康的思考。个人认为,虚实辨析是古籍中最为重要的治疗原则。虚实是一种分析疾病症状和体征的方式,它要求我们正确识别疾病,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虚实辨析不仅可以用于中医治疗,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指导我们的饮食和锻炼。
二、平衡调节
在古籍中,“平衡调节”是医术讲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状态是一个内外平衡的和谐状态,而疾病的发生则是内外失衡的结果。平衡调节的方法非常丰富,如针灸、按摩、中药、气功等等,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治疾病,更可以调节身体的循环系统,增强身体免疫力,减轻压力,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更强壮。
三、多元交融
古籍中我们能够窥见古人对治疗的多元思考。中医治疗并不是仅仅依靠药物,而是包括饮食、针灸、按摩、气功等不同的治疗手段。这种多元化和交融给了中医学者许多思考的空间,也让我认识到中医治疗的独到之处和价值。多元交融的思想也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对于喜爱钓鱼的人来说,不同的鱼需要不同的鱼饵和钓法,只有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整体认识
中医的概念是“天、地、人”三者之间相互交融的一个整体,这种整体性的思想贯穿于中医的方方面面。这种思想要求我们从整体的来认识人体和疾病,通过观察整个人形体、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变化来进行诊断。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人体和疾病。这种“整体认识”的思想也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透过局部问题,从整个问题的角度来思考,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五、兼容并蓄
中医系统中有许多理论和实践可以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吸取了现代医学的优点,发展出许多新的诊疗方法和技术,例如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之所以能够保持活力和发展,正是由于其多元和包容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兼容并蓄,不断吸取新的思想和技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总之,中医古籍是我们珍贵的文化瑰宝,研读古籍不仅可以认识中医的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我们对人体生命健康的认知,并通过中医的养生之道进一步切实应用到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五
今天,把陈权老师的著作《遇见中医》拜读完,对陈权老师学习中医的初心、执着以及成就,真的由衷的敬佩![强]。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很荣幸参与这次“共读活动”,在杨教授、陈权老师以及各位同学的分享后,结合自己自学中医的经历,对我来说,这次共读活动,更加坚定了自学也能学好中医的信念,也对我自学中医的方法方式有了很大的启发,同时也让我对“伤寒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真的是受益匪浅!感恩在这里与大家相遇!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可是目前,不仅大部分国人对中医不认可,而且还对中医有很深的误解。所以,弘扬中医,吾辈有责。每每想到国人有点小小感冒就跑去医院打点滴深受其害的情景,真的从心里感叹“呜呼哀哉”!……,有很多想说的!最想说的,不忘初心,学好中医,弘扬中医。但愿大家在陈权老师的带领下,在中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越走越宽广!再次感谢杨教授、陈权老师、郭老师以及各位同学,日后还请大家在中医的学习上不吝赐教。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六
《问中医几度秋凉》是一本十年前阅读的书籍,讲述了作者从自己老中医母亲的一生和小中医女儿的进步中窥得的一些经历和感悟。最近有空又翻看一遍,颇有一些想法。
1、西医让人清清楚楚的死,中医使人自然而然的活。
作者的父亲是个唯物唯科技论者,他总是看不上配偶身为中医的所谓“神秘治疗法”。诚然,现代科技一日千里,声光电和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使得工具的利用率极大的提高。从前那些朦朦胧胧就致人死亡的病痛,诸如腹泻(霍乱)、咯血(肺结核),风寒(流感)等等,现在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到致病菌和致病机制,甚至可以轻而易举的使用抗生素、手术等药物手段克服病菌,快速痊愈机体。
而随着环境恶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西医手段更多地呈现出了“照病镜”而非“治疗仪”的一面,花了成千上万的开销,让病人清清楚楚的看到了长在体内的各种“瘤”、“斑块”、“脓液”,金钱散尽之后,病人也“心满意足”的死去了。
作者的母亲,在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技术之上,灵活运用了中医“黑箱”的诊治特点,因脉而治,应势而为,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病患疼痛和医疗花费。当一个个病苦难忍却又在大医院束手无策的患者们最终上门感谢母亲正确辩证调治后,作者和作者父亲才稍稍改观了对母亲的偏见。
2、西医需要具体理性的大脑学习,而中医需要用心灵去感受。
作者列举了著名中医大师文怀沙的一句名言:西医用脑,中医用心。
而更能体会万千病患微妙的个体差异对于统一临床方案的排斥。更不能不提的是同一体质的人群在不同性格和心理条件下对于疗效的巨大反差。所以对于不同的人群,必然不能冷酷理性的作一刀切。作者母亲诊不同孕妇的喜脉,感受各不相同,有的是平稳不惊正常分娩脉象,有的却是如波浪般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脉象。每每摸到后者,母亲都像品鉴艺术品一样温柔和高兴。
科技发展使得人工智能越来越精密复杂多功能,甚至阿尔法狗都能在围棋上秒杀人类,但是品酒师、品茶师,闻香师却还是成为相关价值鉴别的最终决策者,这充分说明不管哪个领域,人类的感觉是无可替代的。
3、西医无限分割将人异化,中医以人为本真正还原人的尊重。
可笑过后便是可悲,我们都知道,现在越是大型的医院,分科便越是细致具体。用作者的话形容:很多科室的“大专家”、“大教授”,却并不能独立的去处理某一病症,这当然能为学科系统化带来效率,却不得不反映了现实的可悲。
作者母亲坚决的从医院辞职,为的就是不让系统化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和异化自己独立诊疗病患的能力。超倍显微镜可以深入细胞分子结构,系统知识也把人体每一部分拆分得肉眼可见,但堆积如山的报告单和疲于奔命的步伐却永不停息。
在作者母亲那里,他们却永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可以值得倾诉,值得信任也可被抚慰身心的人。推荐这本书是因为作者实实在在用文字表达了什么叫“实践出真知”,中华文明经历太多的人世浮沉,而我们内心最难割舍的却还是那份独一无二的感觉和记忆,它刻进我们血骨,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之中,与我们所有的张惶失措,灰心丧气和苦难眼泪进行一次次最温柔的拥抱。
中医古籍读后感篇十七
《问中医几度秋凉》是一本十年前阅读的书籍,讲述了作者从自己老中医母亲的一生和小中医女儿的进步中窥得的一些经历和感悟。最近有空又翻看一遍,颇有一些想法。
作者的父亲是个唯物唯科技论者,他总是看不上配偶身为中医的所谓“神秘治疗法”。诚然,现代科技一日千里,声光电和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使得工具的利用率极大的提高。从前那些朦朦胧胧就致人死亡的病痛,诸如腹泻(霍乱)、咯血(肺结核),风寒(流感)等等,现在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到致病菌和致病机制,甚至可以轻而易举的使用抗生素、手术等药物手段克服病菌,快速痊愈机体。
而随着环境恶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西医手段更多地呈现出了“照病镜”而非“治疗仪”的一面,花了成千上万的开销,让病人清清楚楚的看到了长在体内的各种“瘤”、“斑块”、“脓液”,金钱散尽之后,病人也“心满意足”的死去了。
作者的母亲,在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技术之上,灵活运用了中医“黑箱”的诊治特点,因脉而治,应势而为,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病患疼痛和医疗花费。当一个个病苦难忍却又在大医院束手无策的患者们最终上门感谢母亲正确辩证调治后,作者和作者父亲才稍稍改观了对母亲的偏见。
作者列举了著名中医大师文怀沙的一句名言:西医用脑,中医用心。
西医可以批量生产,而中医需要灵性和开悟。从事临床工作至今,本人深知各类指南和共识的强大,严谨的循证研究拯救千万病患于痛苦之中。而更能体会万千病患微妙的个体差异对于统一临床方案的排斥。更不能不提的是同一体质的人群在不同性格和心理条件下对于疗效的巨大反差。所以对于不同的人群,必然不能冷酷理性的作一刀切。
作者母亲诊不同孕妇的喜脉,感受各不相同,有的是平稳不惊正常分娩脉象,有的却是如波浪般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脉象。每每摸到后者,母亲都像品鉴艺术品一样温柔和高兴。
科技发展使得人工智能越来越精密复杂多功能,甚至阿尔法狗都能在围棋上秒杀人类,但是品酒师、品茶师,闻香师却还是成为相关价值鉴别的最终决策者,这充分说明不管哪个领域,人类的感觉是无可替代的。
可笑过后便是可悲,我们都知道,现在越是大型的医院,分科便越是细致具体。用作者的话形容:很多科室的“大专家”、“大教授”,却并不能独立的去处理某一病症,这当然能为学科系统化带来效率,却不得不反映了现实的可悲。
作者母亲坚决的从医院辞职,为的就是不让系统化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和异化自己独立诊疗病患的能力。超倍显微镜可以深入细胞分子结构,系统知识也把人体每一部分拆分得肉眼可见,但堆积如山的报告单和疲于奔命的步伐却永不停息。
在作者母亲那里,他们却永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可以值得倾诉,值得信任也可被抚慰身心的人。推荐这本书是因为作者实实在在用文字表达了什么叫“实践出真知”,中华文明经历太多的人世浮沉,而我们内心最难割舍的却还是那份独一无二的感觉和记忆,它刻进我们血骨,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之中,与我们所有的张惶失措,灰心丧气和苦难眼泪进行一次次最温柔的拥抱。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390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