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爱的艺术读后感读后感(案例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9 04:09:15
热门爱的艺术读后感读后感(案例13篇)
时间:2023-10-29 04:09:15     小编:影墨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对书中内容和自己感受的总结和反思。读后感要注意逻辑严密,可以按照时间、空间或主题等进行组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爱的艺术读后感读后感篇一

爱的艺术说,爱是建立在博爱的基础上的',爱是决心和意愿。

是的,这就是我不承认非尔莫属,不会为了眼前的爱人而贬低其他人的原因。也是我不轻易说出爱这个字的原因。

爱的艺术说,爱需要成熟完整的人格,像爸爸一样批评和要求自己,像妈妈一样无条件原谅自己;爱是给予。不是需要。

是的,我会内疚,会学习改进甚至过程有学的四不像的犯错,我也不停的告诉自己接纳和相信自己。我努力去心疼一个人,但不让自己陷入贪图他的什么而不敢或不甘离开。

爱的艺术读后感读后感篇二

《爱的艺术》是由徳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人的长期经验导致的刻板印象确实容易让人先入为主。拿到这本书看到封面的第一反应是:这书阅读起来应该挺轻松的。结果不尽然,花了将近一周时间才费力地把这书看完。原本以为是轻松愉快的欣赏类文章,结果却是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知识。

一、爱是一门艺术吗?此书阐明爱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就要求想掌握此门艺术地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

二、爱情的理论,从前我们的观念里,爱情是爱里面的一种,跟母爱等同等并列关系。而此书里爱情则是全部:里面包含了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

三、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

四、爱的实践,爱既然是艺术,则跟画画这些艺术一样,富有理论知识后,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是的,看这书能发现育儿经验。父爱和母爱是有本质上的差别的,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并非因为孩子满足了母亲的愿望,而是因为这就是她生的孩子。而父爱不同,作为现在的父系社会,随着私有制以及将来需要继承其财产的现象的出现,通常能讨得父亲欢心,与父亲更为相似的更能得到父亲的关爱,因此父爱是有条件的。

任何一种爱都是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比如母爱,因此无条件的本质,使得孩子能够获得完全的包容,不用担心被抛弃,消极的一面是母子或母女关系过于亲密,或者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过于强势的话,容易造成依赖性过大的问题,这也是巨婴或者妈宝男的出现的一大原因。而父爱,因为其有条件性的本质,消极的一面是必须通过努力才能获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积极的一面是,正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获得这种爱。

母亲可以在生活上给予孩子安全感,而父亲可以在未来中指引孩子正视困难,当一个家庭夫妻关系和睦,家庭氛围融洽时,孩子更容易获得幸福感,更容易成长为健康的人,所有在家庭中夫妻关系是首要的,亲子关系应该排在第二位,当孩子在父母身上感受到爱,更更容易富有耐心,爱心,宽容。反之父母双方中有一方更加强势的话,还在会更多的像强势的一方靠拢,比如母亲特别溺爱孩子,而父亲对孩子的关注不够,或者如“丧偶式育儿”般情况,孩子会容易发展成为一个十分依赖母亲的人。这种人往往容易感受到无助,需要获得保护,难以获得父亲身上的独立生活驾驭生活的能力。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的学科,个人认为很多问题都可以从心理层面寻其原因,而往往知其心理也能从行动层面采取动作,比如知道了父母的行为和关系对孩子性格各方面的影响,那么如果要培养健康积极的孩子,那么从夫妻关系着手解决则容易事半功倍。

总体而言,《爱的艺术》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

爱的艺术读后感读后感篇三

读完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很好的一本薄薄的书。

人的孤独感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克服的办法一是创造,主动去改造自然,实现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另一个就是爱,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实现自我和人群之间的联通。无论是创造还是爱,都是主动性的行为;所以弗洛姆提倡“创造性的人格”。

通俗地说,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确实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说,爱情是弱者的感情,但是,过于脆弱的相互依赖的爱情可能也无法真正健康而长久。我赞成说,一个懂得并且能够享受孤独的人——独处,而不求助于各种他者的支持——才有着真正的去爱人的力量。真正的爱里,应该能够同时成就自己和他人。无论是一味索取的爱,还是按照自己的臆想一味给予并且认为对方需要的爱,都是不健康的。

弗洛姆也大量探讨了现代社会是否有利于爱的培养的问题,他认为,西方社会导致了爱的溃散;其主要论据在于,现代社会的组织方式带来了现代人与自身、与其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异化了。我赞同,在工业大革命之后,“物”在人类生活中享有了从未有过的地位,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崇拜;但是我不敢肯定,在现代社会之前,爱是普遍的,而现代社会的到来,带来了爱的溃散。可能确实现代对于人之间关系的抨击很多,从文学到哲学的各个方面,但是更加可能是由于人的信仰变化——从崇拜爱与美到崇拜物而贬低人——而造成的。我们甚至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前,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我们对自己的心灵更加敏感或者麻木。所谓协作精神和相互体谅对于相处的作用,我想不只是现代会这么要求——人和人是不同的,相处之间摩擦就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同理心和让步就是必要的润滑剂,而非某个社会形态强加在于人身上的,只不过大众媒体会不会这样坦诚。

让步假设说,现代社会确实存在爱的溃散,这也不能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美德标准带来了这样的情况来概括。如果爱——博爱、母爱、性爱,可以给人带来愉悦,那么人就不会轻易放手它们,不会因为社会崇尚协作精神,就贸然提议说,我们放弃相互之间的爱,用协作意义上的共生来替代吧。——人面对鱼和熊掌的第一反应,不会是,两者我该放弃哪一个,而首先会是,我能不能同时占用两者。另外,如果我们谈论这个话题的起意在于学会爱,获得幸福感,那么笼统而轻巧地把责任推于社会形态是一种既不负责任又无济于事的行为——我们大可以把时间花在一部电影一桶爆米花,而不是严肃的思考上。

但是,我们确实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或者说工业化的进程,确实改变了人的很多习惯、特征;这样特征和习惯的改变可能最终改变了社会里爱的现状。

确实,现代社会里更多幸福感来源于消费——或者说,人的幸福感向来部分来自于消费,而在工业化之前,消费部分占有份额受到了消费品总量的限制,无法大幅扩张;而工业化带来了这样的可能性,于是人自然地转向这部分更加容易增长的幸福来源,从而形成了大众逐利的场面;而这样的情况有可能造成了大家对于精神层面替代性的忽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也许国际贸易里“福利恶化型”增长的情况会出现。

同时,现代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习性。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里所提到了几种爱的基本要求:“自律”、“专注”、“耐心”、“极大的热情”(discipline,concentration,patience,passion)。但是现代社会的物质消费约束集确实不利于这些美德的培养,这些美德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远不如一两千年前。我们可以说,人性的的进化是缓慢的,远远慢于意识形态的演化,更加慢于生产力的提升——尤其是在生产力经历了指数甚至更快的增长之后。不可能指望植根于人性的意识形态迅速地可以适应生产力的提升,而同时保持了当初的种种坚韧不摧。因此,爱成为一种需要学习、时时注意的能力——培养这样能力之始,就是从努力靠近弗洛姆所提出的几项要求开始。

爱的艺术读后感读后感篇四

本书的作者,在通过分析当今社会爱情和婚姻模式的基础上,直言当代人懂爱者甚者,更多的,“归根结蒂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把其他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得重于爱情”。

纯粹的爱恋在物质社会已经越来越少,这已经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我们的内心都对真挚的爱情充满渴望,可是我们又太过于自我保护不敢轻易付出(纵是付出也保留很多),每一个人都如此,最终循环下来便成了一个缺乏真挚爱情的社会。

爱的艺术读后感读后感篇五

这是当代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现在记忆模糊,但其中作者对“爱”的诠释仍令我折服。这本书剖析了“爱”。首先“爱”的基本要素是“给”,其实就跟我们佛家说的“舍”和“得”一样,你先要给,才能获得你想要的回报,但偏偏爱这个东西却是不求回报的。在“爱”里面——给,是力量的表现更是心胸宽阔的体现,通过给予能表现一个人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可是现在的社会让我们大多数处在只想被爱的位置,爱也需要大家共同去学习,经营的,只有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其次,《爱的`艺术》这本书里将爱分成了: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爱在我们的作家眼里就是一门艺术,在我们每一位中又何尝不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艺术?!看着作者对母爱的剖析,我不禁联想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那绝对是无私的、博大不求回报的!母爱就如同一种祝福,总是为此无条件的付出!现在的独生子女多了,生活环境也好了,可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的“博爱”却在一步步的退化。现在,偶遇路边的老人倒了没有人再毫不犹豫的冲上去扶起来,遇到坏人没有人再敢挺身而出的扶弱一把??弗洛姆认为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人们的“爱”因为各自内心的孤独和自私正在被一点一点的蚕食掉,现在人们的思想被“互利交换”化上了等号!感慨啊,这本书在19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将人类的爱剖析的一清二楚,如今21世纪的我们却因为“爱”有待学习和实践。无论是哪一种爱都需要我们各自努力无私的先行付出,正如我们的作者所说: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表现,包括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多因素。爱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情绪,而是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的爱的能力。

爱的艺术读后感读后感篇六

“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

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爱情无关的古话,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

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

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

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

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爱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估计自己和对方在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爱情。

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爱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应该考虑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正爱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能力、有勇气,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成熟的爱情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爱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最重要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造性的爱,具备爱的能力,愿意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积极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一种“给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通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

而与之最为相反的是,极端的自私主义。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而是为了爱自我才爱他人,找到爱的对象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幸福”。这种爱,在对象能满足他们需要时,还可以维持平静的生活,而一旦对象无法满足,或者他们自己产生怀疑、动摇,或是自我空虚,他们的爱就会碎裂,熄灭。所以,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信仰,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身体力行,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之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能力”,学会与自己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行的不少心理学观点相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写到这里,谈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及如何获得爱后,那我们为什么需要爱?为什么爱情是人生永远的话题?因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人最深切的需求即克服分离,从孤独中抽身。而爱情是人类克服孤独的唯一方法,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分享彼此的秘密,人与人结合,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也切记爱情与生活并不是脱离的,爱情依附于生活。鲁迅曾谆谆告诫:“不要只为了爱而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意义全盘疏忽了。人生的第一意义便是生活,人必须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

爱的艺术读后感读后感篇七

读完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感受良多。

人的孤独感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克服的办法一是创造,主动去改造自然,实现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另一个就是爱,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实现自我和人群之间的联通。无论是创造还是爱,都是主动性的行为;所以弗洛姆提倡“创造性的人格”。

通俗地说,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确实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说,爱情是弱者的感情,但是,过于脆弱的相互依赖的爱情可能也无法真正健康而长久。我赞成说,一个懂得并且能够享受孤独的人——独处,而不求助于各种他者(包括人和物)的支持——才有着真正的去爱人的力量。真正的爱里,应该能够同时成就自己和他人。无论是一味索取的爱,还是按照自己的臆想一味给予并且认为对方需要的爱,都是不健康的。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

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孰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爱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爱的艺术》读后感2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全新方式解释了爱:弗洛姆从“激进的、人道主义的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是人类对自己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统一的巨大力量。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的一门艺术。

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通过人们了解爱的理论,然后实践爱,从而实现爱的艺术。在爱的理论中作者说到了:一、爱情对生存问题的回答,二、父母与孩子之爱,三、爱的对象,这三个方面阐述了爱的基础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和了解,它的主动特征是给予,不是接纳。很多人觉得给予的同时就意味着失去,但对于爱而言,对于一个心中有爱的人而言并不是如此,因为爱不是商品交易,你给予的越多,自己所得到的也就越多。这也就是爱的真谛。

读完这本书,感觉很美,很不一样,但也许作者的思想太深了,还没有完全理解。这只是一种爱的感觉。过去总是感动于个人的爱,总觉得两人都很幸福。但是这种迷恋,疯狂的'爱,被看作是强烈的爱的象征,作者认为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人和女人过去是多么孤独。是的,我们曾经认为爱是无限的,它不需要任何技巧。但结果大多是甜蜜交流的开始只是一种误解,疏远最终只能是短暂的陶醉在离别之后。这就是作者所说的,我们只是试图解决我们的孤独,这是不持久的。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自私的爱。我们应该把所有的爱都建立在慈善的基础上。对所有人都有责任感,关心、尊重和理解他人,改善他人的生活。这也是爱在圣经里的一种方式:爱别人就像你自己一样。普遍爱的特征是它不是唯一的。

这是一种宽广的胸怀,不仅是对他人的爱,也是对社会的爱,也是对大自然的爱,这是对整个世界的爱。这也有助于了解一些长期忍受“孤独”的孤独者,他们的事业和社会事业。我过去认为这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我觉得我太肤浅了。他们的爱不仅仅是需要为了消除寂寞的玫瑰,一种关心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对世界的一种奉献,这是一个伟大的爱,一种普遍的爱,一种消除隔阂来自上帝的爱,一种对上帝的无限的爱!

爱的艺术读后感读后感篇八

问了几个同学,他们都不知道有什么感情方面比较好的理论著作,于是自己就在知乎上搜了搜,看到这篇比较简短加之这本是top250于是先拿了这一本进行翻看。看完之后,总的来说自己并没有很多评论中醍醐灌顶的感觉,可能因为里面诸多是泛泛的表述,比如第四章里面“爱的实践”当中说爱的艺术实践需要的是规矩、专心致志、耐心、关注,这几个并不算有错,甚至放到如何做好一份工作、如何获得个人成就而言,这些准绳和经验都是成立的,或许这些其实就是爱情要素中最精华而质朴的总结,但却并未引起自己很大的共鸣和收获感,甚至有一种喝了一碗淡淡的鸡汤的感觉,好像洗涤了心灵却说不出有什么滋味,可能就如一个短评中所说“如果只从向善的角度谈话题只能流于空洞”。

但是,书中有些地方还是让自己觉得比较有收获的。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说“人类最深层次的需要是克服疏离感,是逃离孤独感”,觉得在自己仅有的生活经验中,已经略有时候会感觉到孤独和疏离,自己觉得那是一种无法通过与人接触而消除的感觉,反而只有自己独处去慢慢消化。但是想到工作之后,朋友会越来越少、属于自己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便已经开始体会到那种孤独感了。书中认为由个人逃离孤独感角度而引出群体一致性也挺有意思的:

另外,书中多处对于现代生活方式和消费的表述,与自己最近在读的《消费社会》恰巧有所呼应,甚至觉得现实就是书中描绘的那样。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三处,作者对于现代资本主义将人标准化进行了阐述,分别从“资本主义使人标准化,而将这种标准化视作‘平等’其实意味着‘雷同’”、“资本主义使人如机器般隔阂从而不得不通过程式化的娱乐消费等来体会开心”、“如同其他领域一样,人也将自己视为商品,人的价值由经济价值所决定”。在现代经济学的学习中我们都认为人口是生产要素的一部分,我们从离开校园的时候便开始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物质回报,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也会衡量一个工作的“性价比”,无论是从年薪考虑(同样工作一年为什么我比别人挣得少)还是时薪考虑(996比955高工资是正常的)我们都将自己的时间和劳动视为一件商品与公司进行交换;我们的消费路径也是相似的,女孩子会开始购入人生第一件奢侈品,开始买名牌包包、衣服、珠宝,大都向着一样的方向靠近。我并不认为自己能逃脱这种思想,我也认为自己在努力追求和获得想拥有的物质生活,但作者的这种反思却让自己好像看到了镜中的自己:

现代资本主义需要大批能够协调合作的人;这些人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这些人的口味也是标准化的,既能轻易地受外界的影响,又能被明确地预测。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人一方面感到自己是自由的、独立的、不服从于任何权威、原则或良心,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愿意执行命令,按照别人的期望做事,无摩擦地去适应这部社会机器;无须暴力就能指导,无须命令就可指挥,无须目标就可激励——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他们要好好干活,表现活跃,发挥职能,不断前进。

其实看这本书是为了获得关于爱情的理论的,书中这句话让自己觉得困惑的东西有那么一点点被解答。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桩判断,一个承诺。如果爱情仅仅是一种感情,那么承诺相爱一辈子就没有基础。

自己常常疑惑于,人都是不断在变化,即便是我也与三年前的我有了巨大的改变,我尚且只走过人生1/4的路程,如何会有足够的智慧为剩下3/4的年华做出重大的选择。而书中所说的“一桩判断”,则意味着必须要这么做,并且得由自己对自己的判断负责。或许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自己却长时间以来无法接受这样的说辞,直到看到这句话才觉得这不是我是否愿意接受的问题,而是其定义本身便已经包含了这样的责任。

总而言之,自己还得多看看其他书才能厘清自己的疑问。(自己的困惑也是一阵一阵的,这几天心情好了就似乎完全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或许过段时间自己又会陷入疑惑)下面记录一些书中让自己觉得颇为收获的文字:就像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要求商品标准化一样,社会进程也要求把人的标准化,并把这种标准化叫做“平等”

追求平等的趋势也是取消差别趋势的一部分,平等以这样的代价被买到了:妇女之所以与男子平等,是因为男女之间已经不再有任何差别在物质领域,给予意味着富足。不是拥有多的人,而是给予多的人才富足……他给了别人他的欢乐、他的兴趣、他的理解、他的知识、他的幽默以及他的悲伤有生命力的东西。

生活除了生存以外别无目标,除了公平交易以外别无原则,除了消费以外别无满足。

爱的艺术读后感读后感篇九

或许,每个人都会经历那样的一份爱,它时而酸涩、时而甜蜜、时而苦楚、时而幸福,然而,就算是心情每天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也还是依旧迷恋着那种感觉,那是初恋。青涩而懵懂的我们在还不懂什么是爱的时候爱上了彼此,在还不懂什么是分离的时候离开了彼此,在期待着永远的时候永远却变成了永远触不可及的遥远。毫无疑问,爱是一门艺术,也许只有掌握了那门艺术,才会获得持久而永恒的爱吧。

当我拿起艾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轻轻地翻开带有浓郁的爱的味道的篇章,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句句富有哲理和艺术性的话语。弗洛姆轻轻地告诉我:“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他还对我说:“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永远得不到满足”,如果想要发展爱的艺术,便首先要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因为天真的、孩童般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其次我们要有爱他人的能力,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可以爱其他的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也许这便是爱他人的一种能力吧。如果大多数人掌握了这种能力,这个世界上,便不会有那么多的爱的错过。在爱情里,最大的过错就是错过,错过了便是一生。但就是这种遗憾的美,会让我们一生珍恋,没有了地久天长,那些美好的记忆会永远伴着我们去追寻下一站幸福。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来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爱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这种脱离自己的过程、诞生和成熟的过程需要另一种品质作为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信仰。正如尼采所说是因为人有能力许诺,那么信仰就是人生存的一个条件。在爱情方面,就是要把相信自己的爱情并相信这种爱情能唤起别人的爱以及相信这种爱的可靠性看作是爱情的基本条件。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在找寻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也许上天会对你开个玩笑,让你错过,让你悔恨,让你痛苦,但仔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礼物呢?慢慢地拆开它丑陋的包装,仔细地品味它带给你的伤痛,它给你的哭,给你的笑,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在成长,在成熟,有了更多的勇气去追寻那未知的幸福。

看啊!远方那束光,那就是我的幸福。

爱的艺术读后感读后感篇十

某日在图书馆漫无目的地翻阅时,偶然瞥见了一本书,书名叫《爱的艺术》。

当时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又觉得薄薄的一本很适合闲暇之余阅读,便将它借了回来。之后便对这本外表普通的书产生了翻天覆地的看法。

“爱”这个关键词在书中反复出现——这种情感不只是所谓的“爱情”,还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博爱、亲人之间父爱和母爱、异性之间的性爱,和对自身的自爱,以及宗教仪式的神爱。

在看这本书时,我不断地向身边的人推荐这本书,现在向你们推荐。因为我想,每一位看这本书的人一定都会受益匪浅。

因为这本书以一种特别亲切的方式把我们带入爱的真谛的范畴,让我们小心翼翼的打开自己的心灵,去挖掘、去重新审视自己内心隐藏在那里的小秘密,让我们成长和成熟。

我们这辈子要做的事太多,但最重要的应该是了解和掌握爱这门艺术,因为只有这条路径能让我们在漫长的人生中感受生命的意义,感到自我的存在,感到周围人的存在,并体验到克服困难的艰辛与欢乐。

作者希·弗洛姆是著名的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 《爱的艺术》这本书是他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在这本书中,他以精神分析法研究、阐述爱的艺术,引用了不同方面的例子来证明,“爱是积极的,是给予的过程”,“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让人对“爱”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指向着一个结论

——爱是一门艺术

爱的艺术读后感读后感篇十一

曾经读过美籍作者艾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这本书,这是当代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现在记忆模糊,但其中作者对“爱”的诠释仍令我折服。

这本书剖析了“爱”。首先“爱”的基本要素是“给”,其实就跟我们佛家说的“舍”和“得”一样,你先要给,才能获得你想要的回报,但偏偏爱这个东西却是不求回报的。在“爱”里面——给,是力量的表现更是心胸宽阔的体现,通过给予能表现一个人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可是现在的社会让我们大多数处在只想被爱的位置,爱也需要大家共同去学习,经营的,只有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

弗洛姆认为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人们的“爱”因为各自内心的孤独和自私正在被一点一点的蚕食掉,现在人们的思想被“互利交换”化上了等号!

感慨啊,这本书在19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将人类的爱剖析的一清二楚,如今21世纪的我们却因为“爱”有待学习和实践。无论是哪一种爱都需要我们各自努力无私的先行付出,正如我们的作者所说: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表现,包括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多因素。爱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情绪,而是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的爱的能力。

爱的艺术读后感读后感篇十二

在读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之前,我对爱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那种言情小说中,男女主角在一个浪漫的黄昏中,相向地走在一条铺满枫树的幽静的羊肠小道上,发生一次浪漫而传奇的邂逅,并从此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当然,在此期间,男主角会面临情敌的竞争,女主角会面临男友背叛的危险,当然,虽然过程是曲折辛酸的,但最后的结果必定是完美的,男女主角必将像童话故事中的王子与公主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爱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从此长相厮守,白头偕老,儿孙满堂,死而无憾。最后,故事完结。

至于爱的艺术和爱所需要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则是呲之以鼻,对于婚后所谓的“三年之痒”更使不屑一顾,因为我认为那是失败者的婚姻,那是一场失败的婚姻,毕竟,在我的认知中,成功的婚姻是不需要保鲜的,我本来认为两个真心相爱的人结合在一起,即使是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每天只有咸鱼白菜送饭,他们依然是开心幸福的。至于网上教授的让婚后生活保持小浪漫的小贴士,我更是不会相信,因为我觉得每天早上能见到自己心爱的人一面就已经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小浪漫,有时我甚至会有如此念头:那男的做那么多的无聊的事去讨好他们的妻子,他们是不是做了一些对不起她们的事而感觉良心上过意不去,想要做这些欲盖弥彰的事,从心里上寻求安慰。

但当我读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后,我才真正发现我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因为我太天真,太无知,以至于把爱看的太肤浅,太简单,太理想化了。

因为我们人类无法避免孤独,而想要驱逐我们心中孤独感的办法一个是与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二则是去爱。所以说,爱,是我们内心对感情的需求,一个人内心强大的表现,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对此产生很深的误解,他们认为:爱情是弱者的感情。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爱情并不是单单强者或弱者需要的一种感情,它是芸芸众生均需要的一种感情寄托,就如同我们均需要亲情与友情,他们是塑造我们健康积极完善的精神世界的动力与基础,没有了爱情,我们的内心将会出现空虚与失落,我们的内心世界与精神世界是不健康的,故而,爱情是我们人生的润滑剂,爱情是我们人生的调味剂,爱情是我们人生的萃取剂,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谛,让我们品味到人生的甜酸苦辣,让我们真正无悔此生。正如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曾经说过:“我们的人生需要两样东西,一个是面包,一个是爱情。”

另外,弗洛姆也大量探讨了现代社会是否有利于爱的培养的问题,他认为,西方社会导致了爱的溃散,无可否认的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获得越来越高的物质享受的的同时,人们所追求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高,在自身及周围好友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心理追求的情况下,他们甘愿放弃他们追求的爱情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面对这些“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单车上笑”的可悲、可笑、可叹的花季少女,我们怎能不感叹经济发展导致了爱的溃散,虽然我们将如今社会出现的这种以爱情换金钱的行为归咎于经济的的高速发展有推卸责任的嫌疑,但我们无法否认它的消极的一面。

担当我们深思一层,我们又会发现我们的这个观点是如此幼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必然的结果,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亦是必然,我们不去赞叹生活方面的提高,反而降罪于他,我们是何其怪哉?细细想来,如今这种爱的溃散实际上应归咎于我们的思想层面上的建设未能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人们的思想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层面上,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所以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里所提到了几种爱的基本要求:“自律”、“专注”、“耐心”、“极大的热情”,这些品质要求正是在如今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我们应该坚守的底线,无可否认的是是现代社会的物质消费约束集确实不利于这些美德的培养,这些美德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远不如一两千年前,但正因这些品质难以培养,方显其难能可贵。

当我们获得了这些优秀的品质后,我们还必须明确坚守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毕竟爱情的最终结果是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庭,我们首先要承担作为丈夫、妻子的责任,然后就是要承担作为父母的责任,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责任,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当你尚没有对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有思想准备之前就开展爱情,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你的爱情过早夭折。

可以说,爱是一种需要学习、时时注意的能力——培养这样能力之始,就是从努力靠近弗洛姆所提出的几项要求开始,爱情需要的自律、专注、耐心需要我们对爱情的专一,面对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我们要坚守本心,虽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当我们拥有了另一半,或正在发展另一半,我们可以与他们交朋友,但决不能开展超越友情的行为,面对如今频繁出现的婚外出轨行为,我们应该进行深入反省,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不难看出那些已婚男子缺少或遗失了弗洛姆提出的那些优秀品质,面对这些情况的出现,我们更是看出这些品质的难能可贵与必要,对于这些品质的培养,我们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并且始终坚持到底,只有如此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真正爱情!

人类是群居性动物,爱情的出现是人类发展的见证与必然,面对爱情,我们将如何取舍,这可以说是一个千古难题,即使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智者亦无法准确给出一个精确的,一切均应取决于自己,实际上,只要心中拥有对爱情的执着,你必将看破虚妄,收获属于你的真正美好的爱情。

爱的艺术读后感读后感篇十三

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感情无关的古话,却在必须程度上证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但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透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潜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此刻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感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礼貌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估计自己和对方在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感情。

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感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就应思考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正感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潜力、有勇气,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成熟的感情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感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最重要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造性的爱,具备爱的潜力,愿意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用心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一种“给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透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透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透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

而与之最为相反的是,极端的自私主义。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而是为了爱自我才爱他人,找到爱的对象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幸福”。这种爱,在对象能满足他们需要时,还能够维持平静的生活,而一旦对象无法满足,或者他们自己产生怀疑、动摇,或是自我空虚,他们的爱就会碎裂,熄灭。所以,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到达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潜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信仰,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身体力行,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之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潜力”,学会与自己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行的不少心理学观点相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写到那里,谈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及如何获得爱后,那我们为什么需要爱为什么感情是人生永远的话题因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人最深切的需求即克服分离,从孤独中抽身。而感情是人类克服孤独的唯一方法,人的感情是一种用心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分享彼此的秘密,人与人结合,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也切记感情与生活并不是脱离的,感情依附于生活。鲁迅曾谆谆告诫:“不要只为了爱而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好处全盘疏忽了。人生的第一好处便是生活,人务必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61557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