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书籍的综合评价和个人感悟的表达。读后感的写作风格可以根据书籍的体裁和内容进行灵活选择,可以是客观冷静的评论,也可以是情感真挚的倾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读后感是一种心灵的碰撞,每个人的感悟都是独一无二的。读后感是文字的呼吸,让我们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与他人的思想交流。读后感是思考的真实写照,不仅展示了我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反映了我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读后感是一种沉淀,让我们从泛泛的阅读中获取思想的营养,让我们的内心得到滋养和富足。读后感是对书籍的致敬,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们与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相遇,与他们心灵相通,与他们的智慧共鸣。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一
近日,我通过阅读《极简欧洲史》一书的几个章节,了解了欧洲大陆几千年的发展和变迁。从古代的爱琴海文明,到希腊城邦的创建和扩张,再到一系列的战争、制度、民主、科技等,这些都书写着欧洲的历史。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欧洲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和许多大陆一样,战争的发展、朝代的更替、人口的增长、制度的演变、科技的发展、一个个国家的建立、一个个英雄的涌现推动着历史、种族、宗教的发展。
从一开始,爱琴海人生活在克里特岛等小岛上,他们既是坚固的城堡和辉煌王宫的建造者,也是普通的水手和工商业者。爱琴海在这些人勤劳和智慧的经营下,变成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中心。
到后来,希腊的各个城邦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各地之间的战争不断,战胜者不计后果地荼毒战败者,摧毁农作物,夷平城市,屠杀人民或将其卖为奴隶,古希腊的城邦在内斗中耗尽了力量。这是无法战胜来自外部的威胁的重要原因。同时也给社会提了个醒,要避免内耗,团结一致。但是,古希腊为欧洲和全人类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例如,古希腊创造了好几门学科,如数学、自然科学、逻辑学、社会科学等,这些学科都是欧洲课程体系的起始。
古希腊也涌现出很多著名的大家以及着作,在世界各个领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如“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文学上著名的《荷马史诗》、《伊索寓言》等着作。
古希腊开创了欧洲的历史,也从思想上摆脱了过去以神话解释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力求用已知事物和逻辑来推理解释未知事物,成为后来西方发展实验科学的创始者,也为后来社会发展奠定了科学和人文基础。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二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欧洲的文明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欢迎阅读!
澳大利亚人写的欧洲史,从文化的视角,把欧洲从古典时期到中世纪的历史脉络说得很清楚。以前看过一本《中世纪欧洲史》(维姆·布洛克曼,彼得·霍彭布劳沃 著),跟这本一结合,算是把欧洲中世纪基本搞清楚了,在脑子里不再是一团浆糊。
欧洲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几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日尔曼蛮族。
古希腊:现代人很难想像,一个小小的古希腊,为什么能创造出那么璀璨的文化。神话就不说了,各民族都有。古希腊在科学上,尤其是几何学上的研究,简直可以认为是外星人派给地球人的洋教练。古希腊人认为这个世界很简单,是可以用数学来精确的描述的,他们孜孜不倦的研究如何来描述这个世界。
基督教:自从耶稣把犹太教的道德教训变成宇宙大爱之后,就没有人能够挡住基督教的脚步了,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第一宗教。基督教认为世界是邪恶的,只有耶稣才能拯救世界。罗马从军事上征服了犹太人,基督教从思想上征服了罗马,罗马与其说是罗马人的罗马,不如说是基督教的罗马。虽然历经马丁·路德的背后一刀,牛顿的当头一棒,以及达尔文的贴地一铲,连罗马都湮灭了,基督教依旧强盛。欧洲的文明有很多的分裂、撕扯、困惑,但整体上,却是一个完整的基督教文明。
日尔曼蛮族:日耳曼蛮族对罗马的入侵,铸就了今天欧洲国家版图的基本框架,也给欧洲人的血液里注入了好战、扩张的成分。作为落后民族,日尔曼入侵罗马的初衷只是想抢点东西,并不是要灭亡对方,并不是要建立统治。所以他们入侵后反而愿意接受罗马的统治(这算什么?),甚至接受了基督教,自己变成了基督教骑士,成了罗马东征驱赶穆斯林的战士。
还有几点体会:
1.古希腊孕育的璀璨文明,和发源于意大利北部的文艺复兴,都是在城邦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是在国家极度分裂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反观中国历史,春秋战国和民国时期,也是思想最奔放的时期,这个决不是巧合。
2.法国的农民自己拥有土地(其实是小地主),所以法国农民在政治上有力量,但在经济上却没法跟租地的英国农民相比。反观国内,目前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正是从法国向英国转变,未来爆发出来的力量,非常值得期待。
3.欧洲历史上国家的碎片化,使得国王的权力很小,需要用心经营才能获得更多的税收。而中国历史上是以统一、独裁为基础,国王的权力是无限的。欧洲的原则是“不是所有的都属于国王”,我们的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是各种文化的一部分,不是一两百年的时间能改变的。对企业来说,一方面是适应文化,一方面还要寻找最能释放生产效率的方法。
4.文化的重要性。欧洲国家和君主变换不断,基督教能够两千年而不灭,还把教义传统了全世界,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我们做公司,要想长久,必须有一套有顽强生命力的企业文化,用文化去同化不同的人才,用文化却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这样才能长久。
5.事业部体制。如果把欧洲看成一家大公司,这家公司实行的则是事业部制。虽然没有中国这家公司更能集中资源,但能避免整体犯方向性错误。从欧洲整体上讲,一直是在向前进的,不像中国历史上的反反复复,原地打转。
值得一提的是,在阅读过程中,一直非常欣赏译者的文笔,感觉非常有民国范儿,找度娘一查,原来译者席玉苹是实力非常强的台湾翻译家,真是民国的,人常说见字如面,看来是真的。
希腊是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中心。
得益于希腊的几何美,初三的`几何全是满分,并且善于实现多种方法的证明;高中的立体几何亦如此。希腊人重在几何的应用,我也纠结于《亮剑》中“李云龙”用大拇指丈量鬼子机枪手的距离。
一切事物和道理的答案都具有简单。
日耳曼通过野蛮的战争取代古希腊罗马文明就像蒙古取代辉煌的宋朝灿烂文明,历史惊人的相似。
罗马帝国灭亡后,预期平起平坐的教会保存了异教徒具有的希腊和罗马的智识。
贵族将土地和军队私有化之后,私有财产变得神圣不可侵犯,国王的权利没能得以演变为专制。奠定了欧洲政府“私有财产、人权概念”的思维基石,这也是西方价值的核心。欧洲经济飞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战士变成骑士以后,开始教会所谓的正义的十字军东征以及保护女士,后来演变为绅士风度。
文艺复兴打破宗教对生活和思想的一切钳制,追寻古希腊和罗马的无与伦比的古典。新教带来的宗教改革颠覆天主教的神学和唯一,旨在重塑罗马之前的基督教会。
17世纪的科学思维采用希腊的数学方法--“世界是简单的”。
科技革命的理性思维推动18世纪的智识启蒙运动,撇开“迷信的宗教,”实现了理性、科学、进步。德意志日耳曼民族鄙视法国大革命中对理性的高度期望和空谈,急需寻找落脚点。崇尚感受、情绪等情感的浪漫主义运动开始蔓延,并催生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
古希腊的理性。
历史是包含史实、地理、经济、政治的复合学科。
对共和之制的推崇促使法国大革命。
战争带来语言的迁徙和融合。现在的英语确实由日耳曼语和法语叠加而来。
城镇化的道路是必须的,关键路子怎么走。
英国的农业革命采用的多田分类轮种,代替中世纪北欧的分季轮耕;对于果树种植,可以考虑在有效面积种植互补的经济作物。
欧洲的国王运转机制的不稳定性,促使殖民扩张和私有保护、国会的制度。教会的连绵保证了欧洲文明的完整性;而政权的四分五裂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石。
如其书名,书并没有扣一些历史的细节,而是提供了一套整体的史观,告诉你为什么欧洲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整个欧洲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三个元素: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北方蛮族。
以下为这三者关系发展的历史:
1、希腊人匪夷所思的智慧,高度发达的数学。他们认为整个世界都可以用数学来进行表述,现代科学基本就是这套思想的产物。
2、希腊没落。由于罗马帝国的包容性,他们吸收并继承了希腊的文明,成为了希腊罗马文明。(任何伟大文明的共同特征是有包容性,比如罗马、比如我们过去的唐、比如现在的美国……)
3、罗马帝国借由扶植基督教来减缓自己的衰落,基督教从少数人的信仰转变为国教。
4、北方蛮族(日尔曼人)入侵,罗马帝国消亡,但蛮族只要土地,所以他们不排斥基督教,相反还挺支持。
5、基督教保存了一切所能保存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来证明自己的教义。希腊的智慧得以保存。
6、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发生,人们感慨希腊罗马文明昔日的辉煌,让科学与宗教分离。
7、宗教改革在德国发生,马丁路德发起新教,与天主教对立。他认为教会不应垄断对圣经的解释,每个信徒都应自己阅读和理解圣经。
8、启蒙运动在法国发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日不落帝国。
以下是欧洲崛起的四个原因:
一、从1到5,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起到了一个连接作用,他连接了罗马帝国和蛮族,使得希腊所积累的文明得以传承。
反观我们,没有这么一个起连接作用的组织,要么废除百家独尊儒术,要么焚书坑儒,基本都消灭完了。
二、入侵的蛮族是分散的小团体,他们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连起码的收税都做不到。于是他们设立了封建制——分封领主管理地方,战时由领主为国王提供军队。封建制让权利更加分散,使得国家更加民主。
反观我们,从秦以后封建制就取消了。不要听信中学历史书上说我们是封建制国家,那是生搬硬套马克思对欧洲的分析,欧洲确实是从封建制发展到资本主义,而我们属于中央集权国家。所以中国的皇权空前强大,欧洲连税都收不了,我们随便就把财产给你没收了。
三、在意大利和德国,教皇和国王的权力是互相牵制的,在双方的博弈下,地方势力各自发展,国家一直处于诸侯分裂的情况下,权力更加分散。所以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发生,宗教改革在德国发生。
四、英国确立了农民和地主间自由的雇佣关系,而法国是直接把土地分给了农民。
所以英国通过圈地,完成了农业革命,(注意,这时候没有改变农耕的技术发明,仅仅是制度上的变化),农业效率提升,大量人口涌向城市,最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日不落帝国。而法国只能干瞪眼。
台湾通过375地租做了和英国类似的事情。而大陆把地主全打倒了,现在农民是怎么样的穷样,就不多说了。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三
作为一名理科生,一直对历史不怎么感兴趣,但通过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让我感觉历史还是蛮有意思。记得18年前第一次出国,到了英国、法国和德国三个国家,当时深受震撼,气势宏伟的教堂、成就非凡的大学、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如诗如画的乡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处处体现出欧洲厚重的历史和文明积淀。后来看《都铎王朝》《风中的女王》《权力的游戏》等电视剧,发现自己对于欧洲的历史知识储备太少了,欧洲为什么那么强大?欧洲为什么对世界的影响那么深远?通过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你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全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一是代表着科技和文化的古希腊罗马学术;
二是代表着政治和宗教的基督教;
三是代表着军事武力和战士文化的日耳曼蛮族。
这三个元素相互影响,相互对立和强化,首先是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公开表态支持基督教会,罗马帝国变成基督教的天下;其次是基督教为了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义,将古希腊和罗马的智力成果保存下来;再次是日耳曼蛮族入侵后,发现自己在科技、政治等方面落后太多,逐渐接受了基督教文明,最终这三大元素形成了欧洲文明的内核。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自公元1400年开始的近代欧洲史。
通过古典时期三大要素的融合,掌握着先进文明的基督教成为真正的统领者,拥有了无比的权力和财富,但宗教的腐败也从很大程度上造就了黑暗的中世纪。进入近代欧洲,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为代表,以各种方式消减了教会的权威,极大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自由更加解放,也造就了更加灿烂的欧洲文明。
第二部分由六个章节组成,均是一些细节性的描述,从战争、民主、宗教和政治、语言、平民生活等角度对欧洲历史和文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从单位管理的角度,内部控制主要有两大核心内容,一是相互监督和制约,二是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结合本书的内容,以及我国历史的兴衰来看,也要讲求内部控制,一是要加强民主监督,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是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也是欧洲自由和繁荣的基石。
历史上欧洲的国王比较悲催,既受教皇的控制,又受贵族的制约,一不小心还容易被送上断头台,所以欧洲的君王大都谨慎低调。反观我国甚至整个亚洲的历史上,因权力缺乏约束而实施暴政、纵情声色的君主屡见不鲜,造成国力衰落的同时,也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二是要依法治国。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并有效实施。从书中看,从《摩西十诫》、《查士丁尼法典》到《拿破仑法典》,欧洲的法治思想贯穿始终,现代社会的许多法律,几乎均根源于欧洲。
第三次工业革命之所以源自欧洲,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欧洲对科技文明的重视一直没有间断,从古典时期希腊人的科学精神开始,到基督教保存古希腊和罗马的'智力成果,再到科学革命对传统的挑战和颠覆,欧洲的科技文化一直没有间断过。目前的中美贸易摩擦也再度证明,科技和创新的极端重要性。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四
这原来是澳大利亚历史老师的讲义啊!当初我历史老师要是这么给我讲历史,我现在也不用到处找着补充自己的历史知识了!
印象中中学老师讲欧洲历史都是分模块的讲,于是我脑海里的欧洲就是那个几个关键词,永远串不到一块去。这本书真的是我的救星啊,让我对古欧洲文明有了个整体的认识。不过觉得读过一遍印象并不是太深刻,有时间还会二刷的!
历史评论家公孙策在“推荐序”里说:“处在新一波全球化方兴未艾的今日,回头看欧洲历史,似乎比回顾中国历史更有启发性。”刚看到这句时,百思不得其解。为啥说欧洲历史比中国历史对现在社会更具有启发性啊?直到看到下面一段,觉得说的还挺有道理的,“中国文明由于没有像欧洲文明那样,被截然不同的文化、思潮、运动,所分裂、撕扯、困惑过,所以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没有中断。
期间虽然被异族统治过,但都是异族被中华文明同化,这虽然说明了中华文明的强大,但也因此丧失了反思的机会,也就没有类似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那种再生的动力。”中国绵延几千年不断的文明史确实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资本,但是西方由于各种原因中断了文明,也正是由于这个不足,激励他们去反思,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这样看来,确实不能绝对地说哪一种文明更先进,那些对人类历史有深刻影响的文明都有它们各自的价值,对这些文明的研究都会对我们现在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五
近日,我通过阅读《欧洲史》一书的几个章节,了解了欧洲大陆几千年的发展和变迁。从古代的爱琴海文明,到希腊城邦的创建和扩张,再到一系列的战争、制度、民主、科技等,这些都书写着欧洲的历史。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欧洲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和许多大陆一样,战争的发展、朝代的更替、人口的增长、制度的演变、科技的发展、一个个国家的建立、一个个英雄的涌现推动着历史、种族、宗教的发展。
从一开始,爱琴海人生活在克里特岛等小岛上,他们既是坚固的城堡和辉煌王宫的建造者,也是普通的水手和工商业者。爱琴海在这些人勤劳和智慧的经营下,变成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中心。到后来,希腊的各个城邦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各地之间的战争不断,战胜者不计后果地荼毒战败者,摧毁农作物,夷平城市,屠杀人民或将其卖为奴隶,古希腊的城邦在内斗中耗尽了力量。这是无法战胜来自外部的威胁的重要原因。同时也给社会提了个醒,要避免内耗,团结一致。
但是,古希腊为欧洲和全人类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例如,古希腊创造了好几门学科,如数学、自然科学、逻辑学、社会科学等,这些学科都是欧洲课程体系的起始。
古希腊也涌现出很多著名的大家以及着作,在世界各个领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如“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文学上著名的《荷马史诗》、《伊索寓言》等着作。
古希腊开创了欧洲的历史,也从思想上摆脱了过去以神话解释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力求用已知事物和逻辑来推理解释未知事物,成为后来西方发展实验科学的创始者,也为后来社会发展奠定了科学和人文基础。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六
如果你是一个半吊子文科生,对欧洲历史的了解仅仅局限于高中历史课本,平日还算爱读书,但阅读范围多为社科和文学类,那么,这本书是你打开视角了解欧洲的不二之选。
首先,文字通俗易懂,绝不枯燥,讲述方式简单随意,但并不失严谨。很多处作者的幽默感都传神到你好似在大学课堂中听他娓娓道来并会心一笑,比如在阐述教皇和皇帝之间权利斗争和互相牵制角逐的复杂关系,作者将教会比喻为一个国际组织,如果日本丰田总部需要任命一个澳大利亚分公司的负责人,这个任命需要得到澳大利亚总理的许可,厂长需要当地市长指派,那么虽然这位负责人必须听从东京总公司的指令,但对地方力量也得有所顾忌。就很形象的帮助我们理解这种关系。
其次,与编年史不同,这本书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谋篇布局的,而是通过8个不同的主题将欧洲历史顺了8遍,虽然每个都有侧重点,但细节相互的补充,会让我们大脑中有一个更为立体的欧洲景象。
对于接受民族主义和丛林法则教育长大的我们,不免对于战争、进攻、侵占这些字眼多加关注,迫切想知道谁是赢的那一方,又不免要关注革命、改革、起义等标志性的事件,期待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本书更多的着眼于这事件的发展过程,聚焦于原因、环境、各种有利不利条件所造成的影响,这影响甚至是生活化的,比如欧洲语言体系的演变等,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可读性,更会教给我们一种更为灵活而全面的思维方式。
最后要提我自己很有感触的一点,即欧洲人民对于制度的信仰。从罗马式民主到法国三级会议,争取同等投票权的平民,通过不断的抗争,用持续完善的制度来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拿破仑对于《拿破仑法典》的自豪都源自于他们坚信制度的合法性和巨大的力量,用规则来改变8和2的比例,逐渐固定为无限接近5和5的现状。反观中国历史,数次朝代更迭,付出惨烈代价,却大多都是阶级重新洗牌,争夺8的主人之战。
本书文末提出一个问题:欧洲为什么可以抢第一?在作者分析的各种原因中,我想,权力永远受限制所造就的多元化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阅读本书是愉快的体验,我时时惊叹于古希腊罗马人的聪慧,也被后来人孜孜不倦求知的精神所感动,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等等几千年的淬炼,以及自始至终对于自由人权的向往和守护,欧洲文明最终演变成了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七
《极简欧洲史》将欧洲定义为一个“怪物”,一个包含并且能坚持强多元的文化混合体,全文反复阐释、证明着这一点。而这个多元的混合体,大致发轫于爱琴海沿岸的希腊雅典,文中第一章就如此说到。欧洲拥有10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然而该书却仅以爱琴海沿岸地图为封面,这也能从侧面说明作者认为希腊思想指引了欧洲千年历史的奔流。
通览该书之后,我的心中也久久萦绕着这样一个想法,欧洲为何无可争议地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为何弥漫上下5000年历史智慧光辉,经济文化发展同样繁茂的泱泱中华一直只得望其项背。其原因或许并不在教徒的控制蔓延,并不在无休止的战争及其带来的文化冲击,甚至也不在思想多元化。而在千百年来欧洲人民脑中无法磨灭的古希腊思想印记。 我认为,古希腊思想大概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古希腊思想是对民主的.不屈坚守。这体现在很多方面,无论对于国王,还是教皇;无论面对暴君还是“第一公民”,王权始终受到较大的限制。无论是雅典民主,还是罗马共和,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权利法案”也都体现出人民对民主的忠诚。“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国王的”成为一种永恒的主流思想,相对应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也是一种连统治阶级都认可或者必须认可的概念。
这种对封建体系的限制应该说对经济文化发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物权私有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而民主带来的民智则为文化的进步输送活跃的思想火花。
反观中国,自嬴政扫六合,称皇帝起,尽管此后天下分分合合,在或大或小或统一或分裂的国家领域内,王权始终是至高无上的。《诗经》中普遍流传的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以说明这一点。共产主义革命之前的所有革命,仅仅是革除某人的天命,鼓吹缔造另一个人的天命而已,农民起义之后后继的是则是另一个拥有绝对统治力的君主,本质并没有任何改变。明代的中国,出现了纸币,出现了银行的雏形“钱庄”,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也止于此,究其原因,就是无法确切保障物权私有。 并且,这样过度集权的封建体系下,民智确实很难有所发展有所作为。譬如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十分接地气的俚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甚至到现在还偶尔在官民出现分歧时被引用。然而这却实实在在是非常十分可悲的,因为不应当是“当官为民做主”而应当是“当官为民办事”,为民做主,做主人的,只能是人民自己。华夏子孙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统治阶级身上,而不是自己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华不可能出现民主,“民智未开”也是必然的,进一步说,文化发展的脚步也必将受到桎梏。
观来说也成为了局限人民思想爆发力的枷锁,遮蔽了无数先贤探索的眼睛。明代“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则加剧了浮云遮望眼的病症,直到战争的硝烟刺痛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我们才发现我们的思想究竟落后了西方人几百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人民当家作主,让思想兼容并包,只有做到这两件事,才能真正让中华民族由“后进生”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八
这本书的是讲述从希腊文明到罗马文明再到蛮族入侵,进入中世纪,再开始新教革命,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的一段发展史。整个文明的进程层层递进,希腊文明奠基了哲学、科学,罗马文明保存了希腊文明并举国支持教成为国教,而北方蛮族与东方伊斯兰的入侵让罗马帝国名存实亡,罗马帝国从此以宗教权威延续,进入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
中世纪主要分为农民、贵族、国王、教皇,国王与教皇不断争夺权力,如果国王胆敢公开反对教皇,教皇开除国王的宗教籍,国王的统治合法性降低,贵族就有不听命国王的可能,教皇本身没有真正的统治权,所以最终教皇与国王没有哪一家可以独大。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新教开始独立,新教主张上帝在自己的心中,每个人都可以自己解读圣经,虽然同样信奉上帝,但是教皇、主教的地位高速降低,以英国为主开始真正宗教独立,此时浪漫主义开始开始拥有了自己的雏形。
不知道是宗教改革的原因,还是日心说的普世,宗教开始逐渐不再成为人们的核心,像希腊科学,以及很多古典的东西变成主流,文艺复兴兴起。
而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牛顿的万有引力,直接打开了科学革命的魔盒,从此主流观开始从,古典是最好的到未来是最好的。
间接推动了人权主义,从而有了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的法国大革命(我的理解是,由于宗教的削弱,导致了王权的不稳定,所以推翻王权成为了合理的借口)
而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过程,英国率先工业革命,带领欧洲成为世界的先驱。
我在阅读全书读到的主流内容如上,在此还是需要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如果我是一个生活在中世纪的农民,我除了信仰上帝,每天种田缴税,几乎无事可做。而其实大部分人现在的生活与中世纪的农民并无区别,我们在一个黄金的时代,万类霜天竞自由,有很多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想法抱负,有很多的爱好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明朝那些事》在结尾的时候说: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希望大家能真正去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式,在目标与体验的人生中快乐的生活下去。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九
《极简欧洲史》将欧洲定义为一个"怪物",一个包含并且能坚持强多元的文化混合体,全文反复阐释、证明着这一点。而这个多元的混合体,大致发轫于爱琴海沿岸的希腊雅典,文中第一章就如此说到。欧洲拥有10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然而该书却仅以爱琴海沿岸地图为封面,这也能从侧面说明作者认为希腊思想指引了欧洲千年历史的奔流。
今天的欧洲是许多个国家组成的,但在很久很久以前,大部分的土地上只有一个帝国——罗马帝国。古罗马帝国的版图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辽阔无边。
古罗马人虽然打仗一流,但哲学、数学、艺术、文化等还是要向古希腊学习,这是第一个元素的形成。另一个元素紧接着也奇妙的开出了花,本来基督是犹太民族中的一支,是个小众宗教,罗马人不信的,但是君士坦丁大帝公开表态支持基督会,于是乎罗马人携着古希腊的文化和基督结合了,这是第一个。
然后,更好战的日耳曼人从北方打来了,当时罗马已经分为东罗马和西罗马,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这一年,作为分界线,前面是古典时期,后面就跟着中世纪了。中世纪漫漫一千年,东罗马帝国苟延残喘,欧洲真正的主人成了无知好战的日耳曼人。无知要学,好战要改,国家要建,但是他们毕竟是新手,手腕不强,各据一方,没有一个统一的帝国出现,格局就这么定下来了。
这里出现了第二个,这些国王为了维护统治,首领把占领的土地分封给他的战士们。这些战士成为贵族,条件是一旦国王需要军队这些贵族就得供应。但逐渐的这些贵族开始视土地为己有,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正因为如此,国王的权力一贯薄弱,而"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正是现代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所以欧洲搞出了民主,而中国一向专制。
到这里,还剩最后一个,日耳曼蛮族竟然也支持基督。结果是罗马帝国虽然覆灭了,但教会幸存了,带着它那套统治天下的规则,与国王们形成了联盟,当然同时也产生纠葛。直到1400年,这个怪异的联盟才告终结,近代上场了。
首先是15世纪的文艺复兴,"随着文艺复兴来到,欧洲社会开启了它漫长的世俗化过程。"
接着是16世界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还只是回望古希腊,宗教改革却是要革现有教会系统的命。宗教改革其实很简单,就是以马丁路德为首的信徒,开始从教廷手中抢夺《圣经》的解释权,加上印刷术的发明,教廷的权威一落千丈。
在这之后,17世纪,科学革命,18世纪,启蒙运动,人们开始将理性"运用在政府、道德观念、神学和社会的改造上"。随着思想启蒙,著名的英国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接踵而至。
同样比照旧时代的中国。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就此成为中华唯一的正统,人民的思想创造都不能跳出儒家思想的范畴,否则就不可能得到统治阶级上层社会的认可,不可能实现彼时时代所定义的人生价值。儒家思想无疑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结晶,它对中国乃至亚洲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甚至到如今一些诸如管理学、经济学等新兴学科都能从中汲取到不一样的养分。然而,统治阶级手中的儒家思想客观来说也成为了局限人民思想爆发力的枷锁,遮蔽了无数先贤探索的眼睛。明代"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则加剧了浮云遮望眼的病症,直到鸦片战争的硝烟刺痛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我们才发现我们的思想究竟落后了西方人几百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人民当家作主,让思想兼容并包,只有做到这两件事,才能真正让中华民族由"后进生"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十
这本书的是讲述从希腊文明到罗马文明再到蛮族入侵,进入中世纪,再开始新教革命,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的一段发展史。 整个文明的进程层层递进, 希腊文明奠基了哲学、科学,罗马文明保存了希腊文明并举国支持基督教成为国教,而北方蛮族与东方伊斯兰的入侵让罗马帝国名存实亡,罗马帝国从此以宗教权威延续,进入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
中世纪主要分为农民、贵族、国王、教皇,国王与教皇不断争夺权力,如果国王胆敢公开反对教皇,教皇开除国王的宗教籍,国王的统治合法性降低,贵族就有不听命国王的可能,教皇本身没有真正的统治权,所以最终教皇与国王没有哪一家可以独大。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新教开始独立,新教主张上帝在自己的心中,每个人都可以自己解读圣经,虽然同样信奉上帝,但是教皇、主教的地位高速降低,以英国为主开始真正宗教独立,此时浪漫主义开始开始拥有了自己的雏形。
不知道是宗教改革的原因,还是日心说的普世,宗教开始逐渐不再成为人们的核心,像希腊科学,以及很多古典的东西变成主流,文艺复兴兴起。
而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牛顿的万有引力,直接打开了科学革命的魔盒,从此主流观开始从,古典是最好的到未来是最好的。
间接推动了人权主义,从而有了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的法国大革命(我的理解是,由于宗教的削弱,导致了王权的不稳定,所以推翻王权成为了合理的借口)
而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过程,英国率先工业革命,带领欧洲成为世界的先驱。
我在阅读全书读到的主流内容如上,在此还是需要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如果我是一个生活在中世纪的农民,我除了信仰上帝,每天种田缴税,几乎无事可做。 而其实大部分人现在的生活与中世纪的农民并无区别, 我们在一个黄金的时代,万类霜天竞自由,有很多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想法抱负,有很多的爱好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明朝那些事》在结尾的时候说: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希望大家能真正去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式,在目标与体验的人生中快乐的生活下去。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十一
这本书的.是讲述从希腊文明到罗马文明再到蛮族入侵,进入中世纪,再开始新教革命,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的一段发展史。整个文明的进程层层递进,希腊文明奠基了哲学、科学,罗马文明保存了希腊文明并举国支持教成为国教,而北方蛮族与东方伊斯兰的入侵让罗马帝国名存实亡,罗马帝国从此以宗教权威延续,进入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
中世纪主要分为农民、贵族、国王、教皇,国王与教皇不断争夺权力,如果国王胆敢公开反对教皇,教皇开除国王的宗教籍,国王的统治合法性降低,贵族就有不听命国王的可能,教皇本身没有真正的统治权,所以最终教皇与国王没有哪一家可以独大。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新教开始独立,新教主张上帝在自己的心中,每个人都可以自己解读圣经,虽然同样信奉上帝,但是教皇、主教的地位高速降低,以英国为主开始真正宗教独立,此时浪漫主义开始开始拥有了自己的雏形。
不知道是宗教改革的原因,还是日心说的普世,宗教开始逐渐不再成为人们的核心,像希腊科学,以及很多古典的东西变成主流,文艺复兴兴起。
而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牛顿的万有引力,直接打开了科学革命的魔盒,从此主流观开始从,古典是最好的到未来是最好的。
间接推动了人权主义,从而有了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的法国大革命(我的理解是,由于宗教的削弱,导致了王权的不稳定,所以推翻王权成为了合理的借口)
而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过程,英国率先工业革命,带领欧洲成为世界的先驱。
我在阅读全书读到的主流内容如上,在此还是需要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如果我是一个生活在中世纪的农民,我除了信仰上帝,每天种田缴税,几乎无事可做。而其实大部分人现在的生活与中世纪的农民并无区别,我们在一个黄金的时代,万类霜天竞自由,有很多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想法抱负,有很多的爱好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明朝那些事》在结尾的时候说: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希望大家能真正去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式,在目标与体验的人生中快乐的生活下去。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十二
梵蒂冈:最小的国家世界最大的教堂世界艺术的顶峰
梵蒂冈,罗马的城中城。0・44平方公里。世界上最小的主权国家,覆盖范围只包括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艺术馆等几座建筑。是宗教的核心教会的核心世界艺术的`巅峰所在,容纳的艺术杰作远超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世界第一大教堂。
教堂前面的广场。贝尼尼设计,两道环形走廊由教堂伸出,围绕着中央的方尖碑,如一把钥匙,又如两只手臂,拥抱来自世界的信徒。
教堂的穹顶。仰头望不见细节,20余米的直径,完美的球拱,穹顶构成罗马全城的制高点。穹顶由布拉曼特始建,拉斐尔接手,米开朗琪罗主持,直到17世纪的马泰尔完成,历时一百余年。
教堂里面。790根立柱,48座讲坛,390座雕塑和不可尽数的绘画。其中有,米开朗基罗哀伤而美丽的雕塑《圣殇》,贝尼尼雕塑的教皇塑像,拉斐尔绘制的壁画《雅典学园》。
圣彼得大教堂建于圣彼得下葬的地方。
圣彼得耶稣门徒。耶稣曾问彼得耶稣是谁,彼得说是上帝之子。耶稣于是说彼得是教会的基石,交给他天堂的钥匙。彼得曾任罗马主教,后被罗马头上脚下钉死在十字架上埋葬罗马郊外。200多年后,君士坦丁皇帝为纪念他的殉难,在传说他下葬之地建立纪念堂,此即圣彼得大教堂前身。圣彼得遗骨,整整19xx年无人发现,直到1939年在清理地下墓穴教士们发现一具缺少脚掌的尸骨,经科学鉴定确属公元1世纪。
达・芬奇――让师傅改行的徒弟
15xx年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叫芬奇小村的达・芬奇(意为来自芬奇)早年在佛罗伦萨跟老师韦罗奇奥学画。后师徒二人受雇于美第奇之子豪华者洛伦佐作画。在帮韦罗奇奥绘制一幅油画时,作为助手的达芬奇所画圣约翰技法高明,老师认为超过了自己,决定就此封笔,不再绘画,专心雕塑。韦罗奇奥的雕塑至今仍留在佛罗伦萨。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十三
说《欧洲笔记》《欧洲笔记》陆春涛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xx年3月版这是一本很“私人化”的书,作者陆春涛是知名画家,20xx年,他三度赴欧洲举办个人画展,将旅欧的见闻和感受记录下来,成就了这本书。正如他自己所说:“欧洲行之前,圈内好友友情提醒,你到了艺术的殿堂,一定要用心去捡起那些闪光的碎片;用心去记下那些震撼你心灵的难忘瞬间,这在你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将受用终生……每天深夜,端坐在客房的写字台前,凝视着镜里自己的双眸。于是白天的经历在眼前频繁切换,于是眼睛看到的和心里感受到的就演绎成了方块汉字。”文字很朴实,因为朴实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真诚。你可以将这本书看作是一部“行走文学”,因为其中有参观维也纳现代艺术博物馆和艺术史博物馆的感触;有对东西方艺术观念的比较;有徜徉在欧洲古老建筑中的浮想……你也可以将这本书看作是一部“旅游指南”,因为其中有不少关于旅行的小贴士,如买了东西怎样退税,坐火车怎样买票比较合算,喝什么样的红酒才是性价比最高的……但与那些故作深沉的“行走文学”和天花乱坠的“旅游指南”相比,作者很“私人”的文字与感受却别有一番动人心处。他会写因为护照上的磁条脱落而被警告有可能被拒绝入境后,在飞机上如热锅上的蚂蚁的窘状;他会写在国外被人斩了一刀后那种又气愤又心疼的心情;他还会写在异国他乡画出得意之作时的“臭美”感觉……值得一提的还有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封面是很典雅清淡的那种,内里却别具一格。因为是日记,所以每一页的边缘都被设计成日历的形式,日记中的这个日子用红圈标出,新颖又醒目。而作者的登机牌,日记的手迹,在欧洲拍摄的各种或记录生活或显露心情的照片散落在书的各个角落,透气又好看。而书的最后是作者欧洲写生的画作,作者在这里返回到他的本行,展示了他在绘画上的实力。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十四
【导语】本站的会员leo32为你整理了“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这本书叫做《欧洲中世纪史》,.卡尔波夫著。
中世纪晚期经济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革、新型意识形态的形成、世界图景本身的变化以及人类对它的接纳在史料的性质上也有所表现,因在这些史料诞生于复杂的现实并不反映现实。在这一过渡时期,产生了与传统史料并存的新型史料。
在新时代早期,经济生活中新旧经济进程并存。物质文化基本上保留了中世纪的特点。在新技术和动力源方面,16—17世纪还没有革命性的进步。这一时期是欧洲工业化前农业文明发展的最后阶段,它结束后即迎来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另一方面,许多社会经济现象有了新特征:得益于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投资方式,某些经济领域和技术发展快、进步大。矿业、冶金业的进步,造船业和军工业的重大变革和印刷术、造纸等取得的成绩为工业革命初级阶段做了准备。
尽管在不同国家的早期资本主义成分发展不平衡,但它已经开始对欧洲经济生活的所有领域产生长期影响。早在16—17世纪,欧洲就已经是一个拥有货币、商品共同市场、形成国际劳动分工的相互关联的体系。经济成分的多样性是经济最典型的特征。社会结构更加复杂。在新时期早期,传统的封建社会结构发生变形。在原有阶层的框架下,一些收入方式独特、收入水平突出、社会和伦理定位迥异的独立群体开始分离出来。
新时期早期仍和之前一样,欧洲经济中,农业比工业占有更大优势:尽管有了一些极速发明,但普遍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在这种情况下,诸如劳动力、劳动力市场规模、每个工作人员的职业化水平等经济因素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一时期的人口进程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
15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的地理大发现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关。新商路和国家的开发、对新发现土地的掠夺促进了资本积累,为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5世纪末起,欧洲进入国际关系的新时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为其主要特点。国际经济关系体系开始形成。欧洲国家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利益冲突影响了欧洲政治。地理大发现使新产品充斥市场,它拓展了国际联系,也促成了欧洲的生产。
从16世纪起,外交关系中的宗教因素越来越退居次要位置。欧洲结盟为欧洲政治世俗化做了准备。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始,欧洲的外交最终实现世俗化,进入新时代。16世纪是战争世纪,战争连续不断,旷日持久。军事行动的重要性和规模提出了常备军和依靠雇佣军扩大常备军的问题。在雇佣军——瑞士、苏格兰和德意志的雇佣兵当中,显示出高超的军事技能的瑞士人享有优先权。从16世纪下半期起,欧洲各国君主开始积极招募新兵。民族国家的巩固及雇佣兵市场的枯竭促进了新兵招募。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欧洲笔记》读后感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唐史读后感
自然史读后感()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十五
澳大利亚人写的欧洲史,从文化的视角,把欧洲从古典时期到中世纪的历史脉络说得很清楚。以前看过一本《中世纪欧洲史》(维姆·布洛克曼,彼得·霍彭布劳沃著),跟这本一结合,算是把欧洲中世纪基本搞清楚了,在脑子里不再是一团浆糊。
欧洲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几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日尔曼蛮族。
古希腊:现代人很难想像,一个小小的古希腊,为什么能创造出那么璀璨的文化。神话就不说了,各民族都有。古希腊在科学上,尤其是几何学上的研究,简直可以认为是外星人派给地球人的洋教练。古希腊人认为这个世界很简单,是可以用数学来精确的描述的,他们孜孜不倦的研究如何来描述这个世界。
基督教:自从耶稣把犹太教的道德教训变成宇宙大爱之后,就没有人能够挡住基督教的脚步了,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第一宗教。基督教认为世界是邪恶的,只有耶稣才能拯救世界。罗马从军事上征服了犹太人,基督教从思想上征服了罗马,罗马与其说是罗马人的罗马,不如说是基督教的罗马。虽然历经马丁·路德的背后一刀,牛顿的当头一棒,以及达尔文的贴地一铲,连罗马都湮灭了,基督教依旧强盛。欧洲的文明有很多的分裂、撕扯、困惑,但整体上,却是一个完整的基督教文明。
日尔曼蛮族:日耳曼蛮族对罗马的入侵,铸就了今天欧洲国家版图的基本框架,也给欧洲人的血液里注入了好战、扩张的成分。作为落后民族,日尔曼入侵罗马的初衷只是想抢点东西,并不是要灭亡对方,并不是要建立统治。所以他们入侵后反而愿意接受罗马的统治(这算什么?),甚至接受了基督教,自己变成了基督教骑士,成了罗马东征驱赶穆斯林的战士。
还有几点体会:
1.古希腊孕育的璀璨文明,和发源于意大利北部的文艺复兴,都是在城邦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是在国家极度分裂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反观中国历史,春秋战国和民国时期,也是思想最奔放的时期,这个决不是巧合。
2.法国的农民自己拥有土地(其实是小地主),所以法国农民在政治上有力量,但在经济上却没法跟租地的英国农民相比。反观国内,目前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正是从法国向英国转变,未来爆发出来的力量,非常值得期待。
3.欧洲历史上国家的碎片化,使得国王的权力很小,需要用心经营才能获得更多的税收。而中国历史上是以统一、独裁为基础,国王的权力是无限的。欧洲的原则是“不是所有的都属于国王”,我们的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是各种文化的一部分,不是一两百年的时间能改变的。对企业来说,一方面是适应文化,一方面还要寻找最能释放生产效率的方法。
4.文化的重要性。欧洲国家和君主变换不断,基督教能够两千年而不灭,还把教义传统了全世界,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我们做公司,要想长久,必须有一套有顽强生命力的企业文化,用文化去同化不同的人才,用文化却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这样才能长久。
5.事业部体制。如果把欧洲看成一家大公司,这家公司实行的则是事业部制。虽然没有中国这家公司更能集中资源,但能避免整体犯方向性错误。从欧洲整体上讲,一直是在向前进的,不像中国历史上的反反复复,原地打转。
值得一提的是,在阅读过程中,一直非常欣赏译者的文笔,感觉非常有民国范儿,找度娘一查,原来译者席玉苹是实力非常强的台湾翻译家,真是民国的,人常说见字如面,看来是真的。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十六
这是一本很“私人化”的书,作者陆春涛是知名画家,2005年,他三度赴欧洲举办个人画展,将旅欧的见闻和感受记录下来,成就了这本书。正如他自己所说:“欧洲行之前,圈内好友友情提醒,你到了艺术的殿堂,一定要用心去捡起那些闪光的碎片;用心去记下那些震撼你心灵的难忘瞬间,这在你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将受用终生……每天深夜,端坐在客房的写字台前,凝视着镜子里自己的双眸。于是白天的经历在眼前频繁切换,于是眼睛看到的和心里感受到的就演绎成了方块汉字。”文字很朴实,因为朴实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真诚。
值得一提的还有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封面是很典雅清淡的那种,内里却别具一格。因为是日记,所以每一页的边缘都被设计成日历的形式,日记中的这个日子用红圈标出,新颖又醒目。而作者的登机牌,日记的手迹,在欧洲拍摄的各种或记录生活或显露心情的照片散落在书的各个角落,透气又好看。而书的最后是作者欧洲写生的画作,作者在这里返回到他的本行,展示了他在绘画上的实力。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十七
这是一本很“私人化”的书,作者陆春涛是知名画家,20xx年,他三度赴欧洲举办个人画展,将旅欧的见闻和感受记录下来,成就了这本书。正如他自己所说:“欧洲行之前,圈内好友友情提醒,你到了艺术的殿堂,一定要用心去捡起那些闪光的碎片;用心去记下那些震撼你心灵的难忘瞬间,这在你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将受用终生……每天深夜,端坐在客房的写字台前,凝视着镜子里自己的双眸。于是白天的经历在眼前频繁切换,于是眼睛看到的和心里感受到的就演绎成了方块汉字。”文字很朴实,因为朴实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真诚。
值得一提的还有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封面是很典雅清淡的那种,内里却别具一格。因为是日记,所以每一页的边缘都被设计成日历的形式,日记中的这个日子用红圈标出,新颖又醒目。而作者的登机牌,日记的手迹,在欧洲拍摄的各种或记录生活或显露心情的照片散落在书的各个角落,透气又好看。而书的最后是作者欧洲写生的画作,作者在这里返回到他的本行,展示了他在绘画上的实力。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十八
最近,我读了《极简欧洲史》。欧洲由古希腊发展而来。当时希腊人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人口暴涨,本土不够居住,便开始扩张。扩张后出现了罗马人。罗马人又独立成为了罗马帝国。200年后,从北欧来的日尔曼蛮族入侵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被掠夺。但日尔曼蛮族并没有掠抢东罗马,反而开始支持东罗马,日尔曼人信仰教,在罗马推广,但只有很少人听取了推广。而君士坦丁大帝便是其中一个。他成为国王后,建立教会,将教定为国教。当时的罗马人、古希腊人、日尔曼蛮族人构成了英国人、法国人和西班牙人的祖先。之后多次改革、分分合合,成为今天的欧洲。
我读这本书之后,了解到了欧洲的形成,还思考了欧洲为什么发达?我想是因为欧洲人善于交流、理性思维、改革创新,就一日日发达起来,成为今天的欧洲。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为了了解过去,更是为了铺垫创新未来。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十九
最近一直在琢磨着把我们这次外出经历记录下来,今天终于可以坐下来理理思绪,记录一下我们这次可谓是浪漫、又带点悬疑的欧洲自由行,经历了这个过程,我感觉自由行真的是最佳选择,主要是灵活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量身制作,还能锻炼自己的语言沟通与独立判断能力,而且时间完全由自己把握,不必太赶,体力上不会太疲惫。
坦白说我们这次自由行准备的很不充分,或者说根本没有准备,因为我们唯一准备做的工作就是定了两张北京往返巴黎的机票和买了一本《巴黎自由行》,根本原因是签证日期悬着,因为定的出发日期9月20日,能否在这天前拿到已签证的护照还是未知的,所以建议大家若有国外游计划的至少应提前2个月准备,以免像我们一样仓促、紧张。
9月20日早上朦朦胧胧醒来后,我对老公说我要做一次赌注,去法国大使馆呆着等护照,这时还得有一半的行李未收拾,应该说老天还是眷恋我们这对新人的,上午10点我幸运的拿到了已签证的护照,下午1点半的机票,时间很紧张了,老公在家中开始往行李箱中扔另一半行李(以至于我很多生活用品都没带上),到机场打开一看,箱中一片狼藉。。但正是因为我们为这次旅行做了最后一搏,至少节省了rmb8000块吧,长舒一口气窃喜一下:),幸运中的插曲就是临近登机还有半小时的时候发现我的登机牌丢了,急的满头大汗,恨不得把所有的行李都扬开了找。。哈,原来是好心人把你送到服务台了!
紧接着就安检、登机了,因为没有特别贵重且数量较多的物品,报关就可以略掉了。因为弦一直紧绷着,坐在机舱中仍久久不能平静,不能置信我们及时赶上了这趟欧洲之行。历经11个小时,当地时间9月20日18:40(巴黎比北京晚6个小时整,所以我们抵达时间那天仍是9月20日,感觉好像赚了一天的时间哈)我们抵达了法国戴高乐机场,取行李后乘地铁通往巴黎市内,因为太匆忙我们没来得及预订酒店,但看到眼前的这一座座欧式洋房,心里既兴奋又忐忑,我俩拖着行李盲目的在街区中寻找属于我们的那间小屋,幸亏他们的hotel标牌不是法文,否则更是两眼一抹黑了,市中心的hotel非常多,老板们也非常nice,但都告诉我们已经full了,我们寻寻觅觅了3个小时终无果,最后我们猛然想起还有一根救命稻草----我在国内打印的一份巴黎攻略上有个可以代订酒店的电话,虽然这一晚的代价是昂贵的,但我们一致认为值得!(住的是中国大使馆,接我们的是宝马车)后来才得知巴黎近期一直在搞糖酒丝绸会展,加上9月份的巴黎仍算是旅游旺季,市内的宾馆一般都是爆满的。建议想自由行但准备又不是很充分的驴友们带一台电脑,即使有些酒店没有免费得网络可用,随处都能看到麦当劳或星巴克之类的店面,在里面喝点东西就享用网络了,我们就是这样一路走下来的,订宾馆、定机票、安排行程路线等。
我们的行程路线是巴黎—日内瓦—卢塞恩—日内瓦—巴黎,前后共14天。
下面就不再记录流水账了,简单描述一下自由行经验感悟以及奇闻趣事:
1、欧洲极少有高楼大厦(走的这几个国家,仅在巴黎见过几栋高一点的建筑物),基本都在5层左右,很舒适。
2、欧洲的整体感觉是绿化环境非常好,空气质量特别好。从空中俯瞰时,能清晰看到一簇簇绿油油中裹着一栋栋小楼。巴黎部分街道的有轨电车都是在草坪上行使的,可见他们的环保意识,当然也就没见过任何草坪上标识着“小草也有生命”之类的话语,不知道是人家草的质量抗糟蹋还是人口不够多的原因。
3、水质很好,无论是饮用水还是湖水。欧洲的自来水管拧开即可饮用,我们喝了好多天肠胃完全没问题,但说实话那水不太好喝,购买的矿泉水的味道也是一样的,包括卖2.2欧的依云牌(来自于阿尔卑斯山,国内也有卖),当然口渴的时候一切都能接受了。日内瓦湖、卢塞恩湖的水非常清澈,2米多深能一眼见底,特别有捧一把水到嘴边的冲动,只碍于天鹅和飞鸟的鸣叫,那是你们的地盘哈。
4、欧洲的阳光很温和,像卢森堡公园里,日内瓦湖边等,大家都在非常放松的聊天看
报等,感觉很温馨。有mm甚至穿泳装在进行阳光浴呐。。有冲动嘛,呵呵,往下看吧:)
5、应该说世界上只有法餐可以和中餐相媲美,但不幸在这点上我们没有完全体味到。
由于这是次匆忙又冒险的旅行,我们看不懂法文,也没有提前准备词典,以至于我们每次坐到餐馆的时候都有点难为情(他们的菜单上既没图片也没英文对照,就是薄薄的一行行法文),最后只能用我的绝招,导向性原则,看看大家吃的都是什么,然后照此点菜,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大的出入的,但我老公就用这招时就有点走火入魔了,报一下糗事:老公去自动售货机买饮料,看旁边的帅哥刚买了一个不知道名字的饮料,拧开一仰头就咚咚咚见底了,看似极爽得样子,他也效仿买了那饮料,一大口下去,差点全喷出来,碍于面子就勉强一点点顺了下去。。我偿了一点,那玩意确实是怪味,后来他只认准可乐了,哈。。人的口味相差还是蛮大的。
吃的方面国人去那边可能会很不适应。毕竟西餐的种类相对较少,不像中餐那样五花八门,他们以牛排、面包、沙拉为主,我们这十几天的日子里就吃过的蔬菜只有西红柿和生菜叶吧,最后都有些内分泌失调了,那叫个痛啊,你懂的哈。。
6、欧洲的旅馆是很经济型的,但是对国人来说是比较昂贵的。我们基本上都住的是雅
高accords集团下属连锁经济型酒店,如:formule 1,etap,ibis等,平均每天的住宿费是1000rmb,但房内空间估计都不到20平米,物件排放的很紧凑,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国内的小招待所了,因为室内的物品质量都是很可靠的,譬如那床非常舒适,电梯全都是ots的,连那螺丝帽都是品牌(老公说的,偶是不认识)。我们去参观的凡尔赛宫(路易十四、十五的皇宫)中的建筑摆设,他们更讲求精美,每个角落都精心布满了各种装饰物,这点跟故宫的大气磅礴大相径庭。
7、巴黎的交通非常方便,虽然相对贵了些,出租车就更是天价了,当然随处可见奔驰、宝马牌的出租车。巴黎的地铁估计得有百岁老龄了,因此上下车是需要自己动手开门的,千万不要傻等着它自动敞开在你面前呐;还有这地铁的车轮竟然是汽车轮,现在没弄清楚利弊在哪里。到瑞士,首先让我们非常振奋的是交通工具,他们的公交、有轨电车、甚至部分火车都是free的。。就这福利政策,估计全球都没几个国家敢施行。瑞士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据说人均收入在4-5千欧,怪不得街上拎lv的mm比比皆是呢,甚至有人乘飞机时把lv托运,让我大受刺激,真想跑过去对他们说“你们怎么这么不懂得不怜香惜玉啊。。”街上的小跑,比比皆是,让我这酷爱车的老公来说大受刺激啊。
8、如果是自由行,尽量选择多一点交通工具,可以感受不同的风情。我们是飞去的日
内瓦,做火车去的卢塞恩。飞机就不多介绍了,和国内没什么区别。坐着火车看风景还是很惬意的,一路飞驰而过的几乎全部都是绿草和别墅的建筑,视觉上是很美的享受了。欧洲的火车站都是自助式的,好像没见到人工售票的地方,不必担心不会操作买票流程,因为肯定有nice的人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教你一步步操作的,这个可以是切换英文显示屏的喔;他们的火车有点像国内的流水发车,无需确定是哪班火车或是哪个座位,只要在火车票的日期之前乘坐就可以。很多人是一个人占了四个人的座啦,因为欧洲确实是人少啦,他们都是随走随买票,不会出现票量紧张或黄牛党一族的状况,而且旅游团绝不会选择这种交通工具的,相比大巴来说,火车还是贵了好多。
体会最为深刻,想想北京的交通压力,真有哭的冲动了,也对,国情不同嘛;我们去饭店吃饭,还会碰到老板给我们打折,甚至送我们牛排和那叫不出名字,说不出味道的酒品尝,还友善的跟我们合影;看到我们手中的地图,会主动问我们要去哪里,需不需要帮助,然后耐心的告诉我们路线等等。but有点接受不了的就是他们身上的气味太重了,再浓郁的香味都无法掩盖,刚去的两天我恶心的想吐。
10、我们在巴黎的具体游玩行程,全部都是参照那本《巴黎自由行》和一个叫吴睿
写的攻略进行的,内容还算可以吧,对于我们这种只认识字母的人来说还是很有用的,但有些东西还是有差距的,譬如上面标示的门票价格实际上已经上涨一大节了。我们在巴黎参观的主要景点有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凡尔赛宫等等。可惜参观卢浮宫的那天是比较没感觉的,因为我们没做功课,里面也没有中文讲解,对我们这种既没艺术细胞也没艺术细菌的人来说,除了镇宫三宝:蒙娜丽莎,自由女神和维纳斯之外,其他基本上只能靠想象力了。都知道巴黎的雕塑是很有名的,而且大尺度雕塑很多呐,你明白哈。。唯一让我困惑的是所有雕塑都是没有点睛之笔的,虽然面部以及衣着都栩栩如生,但都是没有眼珠?凡尔赛宫中的有些油画是和卢浮宫重叠的,不知道熟真熟赝啦,凡尔赛宫中是含中文讲解的,走过一遍觉得这路易十四也挺奢华的,但还是挺有品味的那种,生活也有滋有味的。夜间的埃菲尔铁塔有种别样的美,有人竟然在夜光下照婚纱照。。而且就在我们的三脚架后面,真是会选地方刺激我呐。。还好我也拥有很多了,知足啦。。
瑞士的国家都比较小,基本徒步就能把有名的景点都遍了,倘若条件具备,能租辆车游玩就会更加惬意了。因为瑞士多山多水,所以称的上世界最美的地方,近距离的去接触它,感受它,它绝对会让你回味无穷,感慨万千,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任谁都不会吝啬对它的赞美!对了,瑞士有很多无人理睬的板栗树,坐在树下的躺椅上,经常能听到爆炸出来的板栗落地,而且个头很大吆,对我这种爱吃板栗的人是极大的诱惑,要在国内我肯定拿着麻袋去捡了,他们怎么没人吃呢,真是暴殄天物啊,我的流水吆,嗖嗖的。。
12、相比之下选择巴黎购物的人群比较多,一是以为巴黎的物价比瑞士相对便宜一
点,二是巴黎的免税店和购物商场都很多,是黄种人集中淘宝的地方,几乎每家店都会有几个国人在做导购员。建议有需要购物的朋友擦亮双眼,最好在国内踩过点,有目的性的购买比较合适,因为店与店的定价和品质差别还是挺大的。可能国外人讲究生活品质吧,95%以上的店家在周日是不会开门迎客的,卢塞恩的周六下午很早就会结束营业的,365天都营业的店家boss大都是中国人啦,如果自由行一定要安排好这个时间呐,以免像我们只能在机场做最后的扫荡。。
13、欧洲的治安还是不错的,但据说巴黎的小偷是非常多的,我们有幸没有在这方
面感受到。有次在凡尔赛宫碰到了几个中国留学生,她说一天下来包被拉开了三次,还好里面确实没什么可取之处啦。
14、语言也不会有什么障碍,比照地图,能认识字母就行。简单的英文大家都懂得,肢体图文都可以用的上,再大不了就是我来比划你来猜了,相信自己可以的!
15、坦白说,对于自由行得我们来说,挺怕碰到黄种人的团啦,可能他们的时间都
是掐死的,无论是购物还是景点拍照,他们都会匆忙的血拼,总是视若无人,唯我独行的感觉,绝对不会表现出任何谦让的行为,这样匆忙的游玩心会有多大程度的放松只有自己知道吧。
差不多就这些吧,总之我们是很享受这趟旅行了,虽然我很爱国,但是做梦都有回去的冲动,呵呵,你呢,是否也在向往着呢。。祝福,祈祷,努力!
因为图片太多,没办法与文字相环绕,只能单独放置在相册唠。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二十
《欧洲笔记》陆春涛著上海文艺出版社3月版
这是一本很“私人化”的书,作者陆春涛是知名画家,,他三度赴欧洲举办个人画展,将旅欧的见闻和感受记录下来,成就了这本书。正如他自己所说:“欧洲行之前,圈内好友友情提醒,你到了艺术的殿堂,一定要用心去捡起那些闪光的碎片;用心去记下那些震撼你心灵的难忘瞬间,这在你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将受用终生……每天深夜,端坐在客房的写字台前,凝视着镜子里自己的双眸。于是白天的经历在眼前频繁切换,于是眼睛看到的和心里感受到的`就演绎成了方块汉字。”文字很朴实,因为朴实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真诚。
值得一提的还有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封面是很典雅清淡的那种,内里却别具一格。因为是日记,所以每一页的边缘都被设计成日历的形式,日记中的这个日子用红圈标出,新颖又醒目。而作者的登机牌,日记的手迹,在欧洲拍摄的各种或记录生活或显露心情的照片散落在书的各个角落,透气又好看。而书的最后是作者欧洲写生的画作,作者在这里返回到他的本行,展示了他在绘画上的实力。
战后欧洲史读后感篇二十一
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欧洲是如何诞生,如何发展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欢迎阅读!
一
西罗马的覆灭或许是必然的,因为帝国实在太庞大了,一如远在东方的中国。
在日耳曼摧毁西罗马之前,西罗马内部就腐朽堕落了。
启蒙时代的哲人在反思帝国败亡原因时,往往将罪责归于基督教。
一如五四运动的哲人,视儒学为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
就像吉本在《罗马帝国兴亡史》里,将基督教视为罗马帝国朽坏的罪魁祸首。
然而一如程朱理学是东方帝国政治失败的结果而非原因,鄙夷尘世向往天国的基督教的出现乃至兴盛与其说是帝国崩溃的原因,不如说是结果。
现代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凯撒与基督》里指出:“基督教的成长,与其说是罗马帝国衰颓的原因,勿宁说是罗马帝国衰颓所造成的结果。
在基督出现之前,旧的宗教已告瓦解……帝国征服希腊,是道德伦丧之始,至尼禄王时代已败坏到了极点,而基督教对罗马帝国伦理道德的重整,颇有裨益……人们对国家渐渐失去信心,并非由于基督教促使其如此,而是因为罗马帝国为了保全财富而不恤贫穷,为了捕获奴隶而去打仗,为了奢侈的享受而尽力课税,不可能把人民从饥饿、疾病、侵扰及贫困中解救出来。
……罗马帝国的灭亡既非由于蛮族之入侵,更非缘于基督教之兴起;事实上,在蛮族入侵,基督教兴盛之际,罗马帝国已只剩下一个空壳子了。”
而究其原因,在于大一统的迷思。
大一统是帝国出现的动力,也是帝国失败的原因。
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意识到过度扩张才是共和国变成罗马帝国的原因,也是帝国衰亡的原因。
当军事扩张到一定程度以后,限于古代落后的交通条件,帝国庞大的疆域实在难以被有效治理,这也是罗马帝国为什么会分裂成东西罗马的原因。
但即便仅是西罗马,对于当时的统治技术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重荷,皇帝陛下又选择了诉诸中央集权,于是他就只能仰仗食利寻租的官僚集团以饮鸩止渴,而臃肿庞大的为官主义不仅是低效率的代名词,更是腐朽的渊薮。
这在起初或许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便是整个社会的堕落和腐朽,勤俭朴素的风气被浮夸奢靡的新风尚取代,原本刚强雄健的罗马人放弃了立国之初的朴实传统,在纵欲和享乐当中不可自拔,末人的泛滥伴随的是整个社会生育率的下降——这是迷恋科层制的大一统吏治社会必然命运。
西罗马如是,东罗马如是,奥斯曼如是,俄罗斯如是,中华de 帝国亦如是,凡帝国末季殆无例外。
而陪伴纵欲与享乐的,则是心灵上的空虚,整个社会呼唤着能够填补心灵枯寂的学说出现,基督教就是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亦可说天命所归。
基督教的前身犹太教原本只是地中海东岸黎凡特世界一个闪族小国以色列的部族宗教,在黎凡特世界几千年孕育出来的宗教之林中并不起眼。
然而却在亚历山大打通东地中海商路带来的希腊化时代,与强势的希腊哲学相结合,孕育出了基督教。
彼时这个犹太教异端教派在黎凡特世界也不过是小小的一粒尘埃,但他放弃了犹太教只有成为犹太人才能得救的狭隘,许诺只要成为基督徒,那么不分民族、性别、年龄、贫富都能得救,真正成为一个普世的宗教。
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在接连战胜黎凡特世界各种古老宗教后统治了罗马人的心灵。
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只拜上帝不拜君王不拜他神的传统,因而在传教之初接连遭到将皇帝进行神化的帝国政府的打压。
但在一个腐朽奢靡的吏治社会里,许诺给予信徒心灵慰藉的宗教是不可能被禁绝的,只会随着社会的堕落而蓬勃壮大,帝国后期罗马人尤西比乌创作的《基督教会史》如实地记录了在皇帝间歇性地打压之下,却是基督教的狂热殉道者数量爆炸性地增长。
最后的结果,是腐朽的帝国向生机勃勃的基督教屈服,在皇帝君士坦丁治下,基督教合法化并成为国教,一切希腊异教统统被禁绝。
之后就算有所反复,基督教在罗马人心灵的统治地位也已经不可动摇。
而在君士坦丁死后不到六十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罗马,彼此分治。
与罗马一起衰落的,则是希腊文化。
许多人以为古典文明的衰落源自蛮族入侵,然而在蛮族摧毁帝国之前,古典文明在帝国境内便已苟延残喘。
传统希腊罗马神话的多神信仰仍然存活了一个多世纪,但和一神教的基督教冲突日增,亚历山大城在宗主教利罗治下,驱逐了犹太教人、焚烧了亚历山大图书馆,自称信奉基督的暴徒更是杀害了希腊哲学家希帕提娅,这进一步标志着古典哲学辉煌的时期告一段落,代之而起的是基督教神学的时代。
可另一方面,基督教对延缓罗马帝国的崩溃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异教自杀习俗的摒弃和对当时纵欲风俗的否定,使得在根基已被暴x、内战与腐朽动摇的帝国有起死回生之相。
彼时罗马帝国仿佛回光返照,尽管他的衰落其实在所难免。
而对基督教来说,虽然自君士坦丁以后,罗马帝国拜倒在上帝的十字架下。
但在一个大一统帝国里,君王的权力必然会高于教会,虽然将皇帝等同于在世神明的多神教传统已被基督教击败,然而皇帝依然被神话,进而威胁教会与基督徒的自由,就像日后东正教沦为拜占庭皇帝和沙皇掌下的玩偶。
幸运的是游牧民族从东方而来,摧毁了西罗马帝国。
此后日耳曼蛮族的野性与基督教的灵性相结合,诞下了现代西欧社会的前身。
而西罗马这个罹患癌症,垂死的帝国轰然倒下,在废墟与灰烬之中诞生的是人类文明走出吏治帝国,开启新道路的曙光。
二、
在辉格史学家麦考莱看来,西罗马的覆灭对于当时的罗马人来说是一场悲剧,然而对于整个历史来说未尝不是一场幸事,因为西欧世界久违的封建制度借日耳曼之手又重新复活了。
农耕民族必然专制,而游牧蛮族带来自由。
就像希腊的前身克里特与迈锡尼同样是埃及式专制政体,蛮族多利亚人对文明的摧毁固然带来了黑暗时代,但清新的空气引入了废墟,在灰烬之上又重新出现新的希望。
现代民主社会发端于英格兰,但英格兰政制与其说创新,不如说是复古,其实与彼时的欧陆各国也一般无二,都是社会当中阶级森严,尊卑判然,但没有一个凌驾于各阶级之上、外在于社会的强大政权,社会或者说诸社团依据王国的法统和各阶级的法权自我治理。
而这又源自日耳曼蛮族在军事殖民胜利以后,贵族废王,平民夺权,国王、贵族、平民内部争斗不休,贵族召开贤人会议推举国王,平民获得特许状内部自治。
在日耳曼人征服西欧之前,同样的历史也发生在希腊、罗马的土地上,迈锡尼、克里特都是埃及式“哔—”政体,荷马时代北方野蛮人的入侵摧毁旧制度的同时,在废墟因为内部权力斗争,而发育出古典民主政体,罗马也是偶遭异族征服,之后因为三角权力斗争方有日后贵族共和国之政体。
但日耳曼人并非文化的敌人,也没有毁灭和销毁罗马文明,相反,他们保存和发展了它。
罗马世界是被日耳曼人从内部赢得的,是长达数个世纪的和平渗透的结果。
在此期间,他们吸收罗马文化,接手帝国的管理;罗马并未衰落,罗马制度和文化一直在延续。
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历史想象不同,西罗马帝国并非突然消失的,就算帝国谢幕以后,他的遗泽也依然被后来人继承。
比利时历史学家亨利61皮雷纳在《中世纪的城市》里指出环地中海商业圈才是罗马世界的立身之本,就算在西罗马在5世纪覆灭后也没有停止运作,日耳曼人尽管涌入了西罗马帝国的疆域,但是并没有也不可能摒弃罗马文明,当罗马帝国的诸行省变成各日耳曼王国后,蛮族的君王一直都仰仗地中海商业贸易的税收使政府得以运作。
蛮族只是将帝国粗俗化,但并没有使之日耳曼化,十人团、保卫官、城市志(记载正式法律)等罗马时代的城市制度依然存续,君王们也有意识地鼓励商业的发展。
所谓日耳曼人反对城市的说法,纯属启蒙哲人的捏造,日耳曼人的入侵并没有结束古典文明的经济统一。
西罗马的覆灭在当时只是历史的微澜,只有在后人的回忆里才有大转折大激变的意义。
但8世纪初穆斯林的扩张,真正意义上地结束了古典文明。
在征服波斯、夺取叙利亚、埃及、北非和西班牙后,伊斯兰教完成了对罗马世界的包围圈,原本的商路断绝,地中海共同体就此终结。
而此时兴起的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便是对此的应激反应,一如同集权化的匈奴的崛起是为了应对南方农耕帝国的挑战。
骑士史诗《罗兰之歌》所讲诉的核心之一,就是查理曼大帝粉碎了穆斯林的进攻,使其止步于比利牛斯山脉之下。
与前代的墨洛温王朝不同,加洛林王朝治下的法兰克王国从一个海洋国家变成内陆国家,西欧文明被隔绝封闭,找不到出路。
商业的衰落导致了城市的解体,而这意味着中世纪真正的开始,黑暗的年代降临了。
城市由于缺少商业的支撑,使得市民纷纷逃向农村。
大庄园土地所有制盛行,自由农民为了人身安全投靠庄园主,变成隶农。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实是迫不得已的,因此除了自己享用外,多余的产品又能与谁交换使之成为商品,又该如何处理呢?正是在商业趋于消失的状况下,矮子丕平和查理曼才会进行货币改革,以银币取代金币。
其直接原因是贸易消失导致法兰克王国贵金属稀缺,而根本原因是商业衰落和普遍贫困导致交换经济为消费经济所取代。
可以这么说,没有穆x,就没有查理曼,也就没有中世纪。
北方的维京海盗和9世纪东方的马扎尔人(即匈牙利人)对欧洲的入侵也加剧了这一过程,仅有的北方商业也遭到了重创,同时西欧各国的王权也遭到不同的打击,法国的王权被彻底摧毁,在国王无法保护国家安全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在险要之地修建城堡以自保,骑士时代出现。
可以说,这是欧洲最黑暗的时刻。
但黑暗年代只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到了10世纪欧洲开始出现转折。
相对的和平与稳固在西欧出现,诺曼底公国的诞生标志着维京人入侵的终结,东方匈牙利人、波兰人被天主教驯化,法国的王权步入复苏。
从11世纪开始,商业在南部的意大利和北部的佛兰德斯复兴,“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人口快速增长,大面积的垦荒成为潮流,这新气象最后孕育了文艺复兴。
而1096年发动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除了宗教上的意义,最重要便的是打通商业道路,直到奥斯曼人再度兴起阻隔商路,逼迫欧洲人将视线转向大西洋。
三、
传统上视1453年拜占庭陷落于奥斯曼为中世纪的标志,但英法百年战争结束之年同样被认为是中世纪结束的标志之一,原因在于平民/步兵取代了贵族/骑兵在战争中的地位,这不单意味着战争的全面扩大化,同时也象征着欧陆贵族阶级的没落。
对暴力的垄断是现代国家的发明,而频繁的战争则是中世纪的自然状态。
战争虽说都是残酷的,但中世纪的战争乃是贵族之间的竞技,如同春秋时期,参军乃是少数人的荣誉和特权,其目的乃是恢复某种秩序。
因此战争固然频繁,其过程对平民的侵扰较小,以对方服输、屈服为目的,不论胜负双方都保留着各自的尊严。
服输之后,签订条约或协议,双方就相互遵守。
因此在这种战争中,双方在战场上也遵守着贵族的原则。
然而当战争将平民也裹挟进去以后,服兵役成为所有人的义务,战争的残酷性骤然加强,不但对平民的欺损加大,仿佛绞肉机一般将国家的气血吞噬干净,更是改变了战争规则,胜利成为最高目的,为了胜利可以不择手段,战争从游戏变成读博,赢者通吃,败者输的倾家荡产。
所谓的和平,不过是暂时的停战,为下一次更猛烈的战争休养生息。
恶性的军事竞争,破坏了中世纪/春秋的自然秩序,仿佛癌细胞病变,被称为绝对主义国家的怪兽进入了黑暗森林。
为了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就需要有更大规模的常备军,供应常备军就需要有更多的税收,收税就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就需要打压贵族的地位,破坏地方自治。
于是在恶性循环之下,中世纪的地方自治与贵族议会被不断打压,多阶级并立的封建社会扁平化,向直面王权的原子个人社会迈进。
正如佩里·安德森 在《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 里所说:“在16世纪,西方出现了绝对主义国家,法国、英国、西班牙集权化君主政体是与金字塔式的四分五裂君主制及其领地制、封臣制这一整套中世纪社会结构的决裂。”自由的封建国家被对峙的利维坦取代,浮士德挥舞着他手中的铁棍,希望以炼金术来恢复国家的元气,然而这不过是饮鸩止渴,使顺民提前了衰老的进程。
当法兰西从百年战争的硝烟当中走出后,整个欧罗巴都在这个巨兽面前颤栗。
为了阻止法兰西携战胜英格兰之余威在欧陆的扩张,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联合起来与其角力,仿佛多米诺骨牌的倒下,一个又一个新的法兰西出现,青出之于蓝而胜于蓝。
彼时欧罗巴人的心声,仿佛李鸿章在帝国末季的感慨:“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家西餐厅看到了这本书,是翻译的美国历史学家的作品,信手翻来发现其对于了解现代欧洲很有帮助而且书中的知识点也讲解的浅显易懂,作者以轻松的笔调写活了严肃的历史内容;再加上我最近也很想了解西方人是如何看待欧洲的历史进程的,特别是对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及后来的变化之间的勾稽关系,就决心要好好读读这本书。
我看的是本书的第10版,由杨宁和李韵翻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和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亚洲)出版公司合作出版。
中世纪始于5世纪,到15世纪,整整横跨了1000年,其不像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样是一个“灾难性的时代”,充满了宵禁制度、残酷专制的政府、混乱的等级制度。
恰恰相反,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我个人觉得正是这漫长的时代发展,才造就了现代欧洲的民主制度,以及主流的价值观(普世)。
通过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壮大,对于文化和大学的重视,这些都为欧洲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提到欧洲,很多人都会想到西欧和东欧的划分。
这个划分不仅仅指冷战时期东、西两个阵营的区分,其实自罗马帝国开始就有了雏形。
特别是到了君士坦丁大帝时期,他移都到现在的伊斯坦布尔更彻底的把现在的东欧和西欧划分开了。
从罗马帝国开始的亚平宁半岛到现在的地中海沿岸的阿拉伯地区,曾经都是在一个皇帝的统治之下,地中海是帝国的内海,再看现在的地中海沿岸,大大小小19个国家和地区;在看宗教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如果加上以色列的犹太教,那就是整个中世纪宗教历史的延续。
对于宗教,不得不说基督教对当时欧洲大陆的影响。
其实我们现在都了解基督教徒都非常不喜欢犹太教,可是耶稣就是犹太人,所以我一个非教人士真的很费解这里面的复杂关系。
这本书讲解的比较清晰,对于了解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渊源大有帮助。
再说基督教的分立,天主教和东正教,都信上帝,都是圣经,什么区别呢?原来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书中讲的非常透彻,公元1054年位于罗马的教皇利奥九世和君士坦丁堡的米哈伊尔宗主教互相开除对方的教籍,最终导致了基督教的分立。
历史学家们为了区分罗马帝国的分裂,把东罗马叫做了拜占庭帝国(其实人家一直把自己叫做罗马皇帝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的土耳其和叙利亚一带为什么和欧洲的习俗很相近,虽然现代他们都是伊斯兰教国家。
而西罗马,欧洲的历史学家更习惯称之为罗马帝国,也是风雨中存在了几百年。
在这过程中,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整个现在西欧的祖先们开始不停的战争和合并,并最终有了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雏形,在那个时代他们都说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现在的皇室之间都有血缘关系,因为不停的有联姻)。
在更远的现代的北欧地区,维京人由于骁勇善战已经挺进到了欧洲腹地,特别是诺曼底公国的成立,也正式把北欧融入了西欧天主教的世界;另一侧,东欧,保加利亚和乌克兰一带都钣依了东正教,而现在我们习惯意义上的波兰和匈牙利确实天主教国家。
judith m. bennett和c. warren hollister合著的《欧洲中世纪史(第十版)》,杨宁、李韵译,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11月第一版。
首先得说,这书不错,深入浅出、结构清晰、笔法流畅。
欲了解这段历史,这本书是很好的入门,千万别为我下面的“心得”骗了,以为是一八卦读物。
蓝牙(bluetooth):10世纪时的丹麦人还是蛮族,出了个牛人,国王harald blatand,“blatand”不是family name,而是绰号,翻译成英语就是blue tooth,也就是“蓝牙”,据说是这哥们儿爱吃蓝莓染的(我现在天天车上都嚼蓝莓味道的木糖醇,也没见有这效果)。
总之这位蓝牙老大天纵神武,935年登基,960年统一了丹麦和挪威,985年才驾崩,治世50年,期间使丹麦人逐渐接受了天主教,从此从“海盗”“野蛮人”开始跟上欧洲大陆的文明节奏,算是斯堪地纳维亚的开化之祖吧。
那么……话说回来,1000多年后有个技术小组,鼓捣了一无线传输技术,也用了这个“bluetooth”命名,其一,这个小组的成员来自丹麦;其二,他们希望这种技术能如“蓝牙哈罗德”统一北欧那样,统一不同的电子产品和平台。
10年过去(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 (sig)成立于1998),他们真的做到了。
“蓝牙”的那个著名logo(看下你的手机或者笔记本,多半有),就能找到khb三个字母的影子,那就是:king harald blatand。
地球是圆的:这是一条真理,好几百颗卫星就绕着这个球转呢,时不时还被中国或者美国用导弹打下一个来。
然而,通常认为,在哥伦布之前,欧洲人并不相信地球是个球体,而认为大地是平的,也就是“地平说”。
从“地平说”到“地圆说”,一向被视为欧洲人从愚昧经过文艺复兴走向科学进步的标志之一。
然而,查诸史料,恐怕古代人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不开窍。
阿拉伯的天文学家可能是最早告诉欧洲人地球是个球体的,艾哈迈德.法尔甘尼(9世纪中期)估算出地球直径为6500英里(这个数字很不幸是错的),他还英明的指出:每一次看到船消失在地平线下时最后消失的是船帆和桅杆顶端,这就是看到了地球是圆的这一事实。
这些理论为欧洲中世纪的自然哲学家们所接受。
8世纪的学者圣比德已经认为大地是个球体,13世纪的英国自然哲学家罗杰.培根和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都认为地球是球形。
中世纪的君主象征权力的持物之一就是“宝球”,以显示他们凌驾于整个世界的权威,这分明就是个地球仪。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中世纪的欧洲人迷信“地平说”呢?部分原因是因为《圣经》里如此说(104诗篇),然而4世纪的圣奥古斯丁已经在质疑圣经此处的说法。
18到19世纪的美国作家兼记者华盛顿.欧文大概也要负很大责任,1828年,他写了一本哥伦布传记,其中讲到哥伦布宣称地球是圆的,因此教会指控他是异端分子,哥伦布为此与教会领袖当面辩论。
然而……历史上不曾有过这次会面,教会也从未宣扬过地球是平的。
一切都是这个八卦记者的杜撰。
太可恶了,严重侮辱了中世纪人民的智商。
初夜权(right of the first night):又一项加诸中世纪领主老爷头上的诬陷!brave heart里就讲英格兰人统治苏格兰时曾经实行过“初夜权”制度,每个新娘第一夜都要陪宿英格兰的领主。
威廉华莱士的新娘也不能免,于是他一怒为红颜,从此与英格兰人大打,直到上了英王的儿媳妇才算报仇雪恨--不过,电影里好像是太子妃上了他(汗,我三俗)……其实,所谓“初夜权”这个东西,在中世纪从来没有真实存在过,至少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地作为制度流行过。
中世纪的封建领主确实有很多特权,但从不包括可以对他领地上的女人(农奴的妻子或女儿)要求性权利。
他可以恐吓、诱骗、威胁乃至女仆,但是从没有制度赋予他们这种权力。
一个16世纪的作家在他的书里编造了一个故事:说11世纪时候一对善良的国王和王后夫妇如何苦口婆心的劝说了他们下属的贵族们放弃了“初夜权”。
这个耸人听闻的传说就迅速的传播开,成为现代人视为漆黑一团的中世纪的恐怖之一……
贞操带:这个……想不到也是假的。
按照通常的说法,“贞操带”这玩意儿是“十字军东征”的产物。
11世纪末,在教皇乌尔班二世的鼓吹下,一批批西欧骑士背井离乡踏上夺回圣地耶路撒冷的“圣战”之旅,为了防止留在家里的妻子红杏出墙,这些离家的骑士就发明了这东西。
然而……根本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证明11到13世纪十字军东征的高潮时期曾经有过这个东西。
而且,那时候的金属冶炼技术和防锈技术都颇不成熟,即使做出来这东西,也会很快腐蚀,根本不适合长期戴在人体上。
现在发现有实物的、也比较有确凿证据存在的“贞操带”,全部是15世纪以后的产物,而这……反而是被现代人讴歌不已的“文艺复兴”时代。
卡佩王朝的稳定之谜:卡佩王朝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力的王室。
在这个王朝兴起之前,“法国国王”这个头衔的领地,只有巴黎周围一小圈的“法兰西岛”地区,而他的那些名义上的封臣,例如安茹、弗兰德斯的伯爵、诺曼底和阿奎丹的公爵,势力都要比之强大的多。
而卡佩王朝的君主们,从太祖于格.卡佩开始,连绵341年的不屑努力,终于大大扩张了法国的王权,也推动法国走向了王政国家。
这个王朝的逐渐强大,是建立在其统治持续稳定的基础上的。
所以说,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头等大事嘛。
那么……卡佩王朝的稳定究竟基于什么?书中原话:“卡佩王朝的第一个国王是通过西法兰克的权贵选举而登上王位的。但是他和他的继任者们很快就想要拥有世袭的君权。他们用惊人的、创记录的生育能力完成了这一目标--他们连续11代生出合法继承人,横跨341年。”要知道,法兰西的前身是查理曼帝国的西边部分(西法兰克),日耳曼野蛮人那时候旧俗未脱,可不象我天朝早就是父死子继天经地义,他们还习惯于部落选举出首领。
因此,国王也经常是大家轮流坐庄的。
要想传子传孙,除了自己在世的时候牛x以外,还必须得先能生出合法子孙才行。
卡佩王室牛就牛在代代能生儿子。
还得知道,那欧洲中世纪行的是一夫一妻制,而且不许纳妾,贵为国王也只有一个王后,没有三宫六院。
他虽然可以去x女人,但和王后之外的女人生出来的子女都属于私生子,不是“合法继承人”。
而且,天主教还不准离婚,妻子不能生育的话连换都没的换。
再考虑当时低劣的卫生条件和不靠谱的医学水平导致的超高婴儿死亡率……卡佩的国王们能够11连胜,哦不,是“11连生”,那绝对是一项轰轰烈烈的伟业啊!
英雄母亲布兰奇王后:卡佩王室能够11连生,很显然不全是那些国王们的功劳。
所谓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那些王后们也绝对是功不可没。
她是卡斯提尔(西班牙的渊源之一)国王阿尔方索八世之女,嫁给了法王腓力二世的儿子路易,时年12岁(她老公13岁)。
这么小的年龄结婚,毕竟有不可突破的生理学局限,因此直到5年之后,布兰奇才第一次怀孕,而且还流产了。
然而……路易皇太子无需为此哀伤,因为他娶的这个老婆绝对不会让他失望。
随后布兰奇一口气生育了8个子女,这还只是存活下来的,此外还有3个没有养大。
而这位路易皇太子,1223年成为国王路易八世,登基三年就死在镇压清洁派运动的战场上,年仅39岁。
布兰奇38岁就做了寡妇。
也就是说,从18岁到38岁,这位布兰奇王后先后怀孕12次,差不多是人不卸甲马不停蹄啊……壮哉!然而,布兰奇王后的伟业绝不仅仅是在为卡佩王朝延续香火上。
在她那倒霉丈夫英年早逝后,她又扶保着只有12岁的儿子路易九世与英国国王为后盾的法兰西贵族们对抗,一直与儿子联合执政了20多年。
路易九世1248年参加十字军东征,她还以六旬高龄再度摄政,执掌国事,真可以说是欧洲中世纪的一位女杰。
海豚皇太子:说到“皇太子”,这个中文词汇运用到欧洲中世纪史上,实际上是对于法国瓦卢瓦王朝以后的“王位继承人”的一种固定对译。
它的法语原文是“dauphin de france”。
啥?“dolphin”?没错,写成英语就是dolphin,也就是海豚……不仅如此,法国皇太子使用的盾徽上就画着两条海豚。
为啥要用海豚来称呼为王位继承人?原来在中世纪的时候,人们认为海豚乃是海中鱼类的首领--从这一点看,虽然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虽然没有鼓捣初夜权和贞操带,中世纪的人也还是比较愚昧di,连海豚是哺乳动物都不知道。
实际情况要更复杂一点。
在法兰西原本有块伯爵领地叫做viennois,哦……女读者们,我知道你们可能想起了“威妮华”,我不知道这个饰品牌子和这里的故事有什么关系,我只讲我知道的故事。
那就是这个viennois伯爵领曾经有位领主居伊八世,他的绰号就是“海豚”(le dauphin),并且开始在盾徽上使用海豚图案。
大概因为这位爷在viennois伯爵家历史上也是位太祖级的人物,他的绰号和盾徽后来就成为了viennois伯爵家的头衔,也就是这一家子不再被称为count de viennois,而是dauphin de viennois。
1349年,最后的dauphin de viennois温伯特二世将他的伯爵领卖给了法国国王,从此并入了法国王室直辖领地,而dauphin这个title也就被法国王室借用来指代王位继承人,如同英国的王位继承人称为“prince of wales”那样形成了一项传统,直到1791年法国革命期间才被废除。
而第一位“海豚皇太子”是查理五世,他的爸爸就是瓦卢瓦王朝的开祖腓力六世。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678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