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分析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写总结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罗列无关重要的细节,而是突出核心问题和要点。以下是一部分值得我们借鉴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重点实词和常用虚词的意思及用法。
2. 会翻译课文。
3. 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自学字词——翻译课文——分析细节——认识性格的方法、流程学习。
2. 以读、思促说、练,在自学的基础上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树立刻苦学习的观念。
2. 认识赵普刚毅果决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
教学重点:
疏通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细节描写。
教学突破: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结合说议,逐步深化。
教学课时安排:计划用一课时。
学前准备:
教师准备:
1. 有关赵普读书时的图片;
2. 重点实词及常用虚词的意思及用法的投影课件;
3. 板书设计课件;
4. 赵普性格特征的总结投影课件。
学生准备:
自学生字、词,试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了解赵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新课:要全面了解一个人,关键不在他的外表,了解性格、人品是极为重要的。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位古人,看看其事其人。(投影显示赵普的图片及简介课件,并放朗读录音。)
2.投影显示字词课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3.听朗读录音,要求学生注意随时标出自己读错的地方。
1.了解赵普。
2.小组内互查,并标出大家好读错写错的字词、句读。
3.听录音,作记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学习古文的常用方法(解释词语,调整语序,补全成分。)让学生对照注释,自学加合作探究课文。要求:
(1) 知道每一个词的意义,注意古今用法的差异。
(2) 通过补充成分,调整语序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2.要求学生提出疑问,归纳用法。
1. 自学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
翻译课文。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三、集体合作,质疑解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提出疑问,出示重点字词课件,集体讨论,排疑问难。
2.与学生讨论学习心得。
3.提出疑问,先小组内合作,再集体讨论疑难。
4.总结归纳学法心得。
四、分析细节,体会性格。
教师活动 学生心得
1. 让学生划出赵普学习认真的词语。
2. 划出第二段中赵普推荐人才时的细节描写的地方。说说你从中看到赵普那些性格特征? 1. 划出赵普读书不辍的词语,感悟他勤奋的精神。
2. 划出细节描写的词句子,体会赵普重用人才,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人格。
五、读思结合,背诵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出要求:边读边想,读出古人的读书的韵味。熟读成诵。 读思结合,熟读成诵。
本课总结:
本文寥寥二百字,通过人物的动作、行为的细节描写,为我们展示了赵普爱好读书,重用人才的品格。
板书设计:
5.赵普
《宋史》
爱好读书 重用人才
作业设计:
1. 翻译句子:
(1) 太祖常劝以读书
(2) 读之竟日
2. 学习本文,你受到什么启示?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二
现代散文的教学,担负的既有阅读教学的任务,又有情感教育的使命,甚至还有与之相辅相成的写作教学的指导。所以,我们的教学既要关注其文学表达,又要关注其思想情感,两者不可偏废。这篇文章就是通过特定环境下,一个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特写镜头,来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学习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写法,为学生阅读现代文尤其是散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写作中如何写人记事进行必要的指导。在此基础之上,关注思想情感的表达,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通过抒写真情的活动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八年级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文本浅层的学情分析和作为名家名篇的记实散文的文本定位,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把握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的含义。
2.学习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一个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以及从平凡琐事中提炼意蕴
丰富的写作素材的写法。
3.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过程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三
1、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线索。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4、体会文章详略描写的安排。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线索。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详略描写的安排,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讲讲、读读、议议的方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在初一时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美女蛇的故事给美丽的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故事的讲述者长妈妈,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几次都提起,可见她是一个对自己很有影响的人物.那么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走进鲁迅先生为她专门写的《阿长与》。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解决生字词。
惊骇 掳去 震悚 惶急 疮疤 诘问 疏懒 霹雳 孤孀 惧惮 粗拙 渴慕
2、 释题:结合课文内容,谁来说说阿长与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阿长买《山海经》。
那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不直接叫“阿长买《山海经》”?
还写了阿长的其他许多事情。
3、关于《山海经》
三、作家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1)回顾学过的鲁迅作品;
(2)请学生简要叙述鲁迅的生平及作品;
(3)展示图片并明确。
四、重点研读(事件、感情线索)
1、细读阿长(本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是什么?生讨论,师明确)。
2、阿长其人(提炼人物形象,概括其人其事其特点)。
3、 情系阿长(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理出一条情感变化线索)。
4、祈祷阿长(生齐读最后两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课堂小结及作业
寻找阿长——回想身边的阿长。你觉得阿长像身边的谁?是年迈不识字的老祖母,爱唠叨的母亲,还是爱管闲事的阿姨??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也许她们的方式是当时的你所不能理解或接受的。但是,有一天,你读懂了她们。请以“读懂身边的爱”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随笔。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四
一、比较鉴赏
1. 自读1 - 4 段,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
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整段的内容都是雨果在评价圆明园,代表性的句子有: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作者以全球的眼光,高度概括地评价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
“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光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作者调动充分的想象,用“恍若月光”形容圆明园,足见圆明园的美丽与神奇。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 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 是宫殿, 那就是这座名园”。“大理石”“玉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材料, “青铜”“瓷器”是中国的特产,“神像”“异兽”是圆明园里的陈设,它综合了洞府、神庙、宫殿的所有优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圆明园美的赞美。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 罗马有斗兽场, 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把圆明园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建筑相提并论,足见圆明园的地位。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这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圆明园不朽的艺术价值,窥一斑而见全豹,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象征。
2. 自读5 - 10 段,找出雨果讽刺侵略者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
雨果讽刺侵略者一直贯穿5 -10 段的始终,有代表性的句子有: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抨击了英法联军的野蛮行径,揭露了英法联军的无耻和狡猾。
“丰功伟绩! 收获巨大! 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运用反语写出了掠劫者贪婪无耻的丑恶嘴脸。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 另一个叫英吉利。”将英法帝国主义送上了历史的审判台。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不顾个人得失,表现出了一代伟人的骨气。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所干的事情。”运用事实加以对比,批判了欧洲人自鸣得意的心态。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富丽堂皇”应该是艺术的本来面目、本真状态,而掠夺已使它们支离破碎,整体的美感荡然无存,当然相比之下变成了破烂,揭露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二、整体探究
作者对圆明园的评价和对侵略者的嘲讽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性格特征?
赞美圆明园,表现了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对侵略者的嘲讽,表现出雨果不顾个人得失、公理至上的正义感和骨气。
三、深层反思
1. 中国当年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失去了圆明园,我们教训惨痛,对于身边的文化遗产,我们该拿出哪些行动来保护?
3. 文化与艺术有国界吗?
4. 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对待“历史”?
【资料整合平台】
1. 课文背景资料
影片《火烧圆明园》
2. 课文扩读材料
哭泣的圆明园张晓惠
一直以为, 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臂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
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 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 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去西洋楼您哪! 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 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 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霹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 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 耻辱呢? 血性呢?!
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该是来圆明园, 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五
1、 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2、 理解和把握课文中三个比喻句的具体含义。
3、 引导学生探求“家”的真谛。
重点:理解三个比喻句的含义
难点:1)、理解作者关于家的哲学思考。
2)、体会本文极具哲理性的语言特点。
2课时
课前预习准备:
生字词的掌握与理解
袅袅:本文指烟气回旋上升的样子。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的或异常的情况,仍像平常一样,心情平静地对待。
泰然:形容心神安定、不在意的样子。
一应俱全:一切应该有的全有。
温馨:温暖芳香,充满温情。
陶冶:比喻用良好的条件给人的思想、品格、学识等以积极的影响。
黯然失色:形容暗淡无光的样子。或形容内心沮丧,情绪低落的样子。本文中的意思取前者。
落叶归根:比喻事物都要有一定的着落和归宿。现多比喻客居异国他乡的人,终究要回到故土。
(一)情境导入
(放音乐《我想有个家》)
(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研讨课文
1、解题
“家”是人们所熟悉的名词,周国平的这篇散文从三个层面写出了自己对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2、简介作者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88年底以前的作品续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3、课文分析
a、内容分析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家是一只船”是在观察渔民以“船”为家的生活现象之后进行深入思考才得出的。在人生的长河里漂流,家承载着亲人战胜前方变幻莫测的命运。
第二部分“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将人生比作乘船远航,既是远航,就需要休息、停靠港湾、补充给养、恢复体力、放松精神、放飞自由。
第三部分“家是永远的岸”是在第二比喻的基础上提出的,既是远航,就要有目标,学要有彼岸和归宿。家就是航行的目标和停靠的彼岸。
b、请同学作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1) 引子有什么作用?
(2) 周国平认为家是什么?
(3) 作者是如何将家与船联系起来的?
(4)船是渔民的家,找出第一部分最能体现“家”特点的词语。
(5)作者的写作方式是什么?
(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探究作者对家的认识理解过程)
明确:
(1)引子的作用:起统领作用。两个比喻将人的一生所经历的时间比喻成“岁月之河”;将“人生奋斗的过程”比喻成“一种漂流”,从而引出下文的议论。
(2)作者认为“家是一只船”。
(3)作者首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写起:在南方水乡荡舟时,见迎面而来的渔船上炊烟袅袅,饭香扑鼻,孩童的嬉笑飘出船舱,荡在水面上--水上人家的温馨、安乐,让自然是“家”了。所以作者“恍然悟到,船是渔民的家。”引出结论:家是一只船。
由“渔民的家”引向了“漂泊者的家”。对于漂泊的人生来说,家是一只船。
(4)(船上炊烟袅袅;饭菜的香味;孩子的嬉笑声;食住器具,一一俱全。)
(5)作者的写作方式 :先叙写情境,写出自己的感觉、感受,引领读者一步步从感觉到思考,由形象感受到理性认识,一切顺其自然。(即先叙后议再抒情)
c、请学生朗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对“家”的感悟。
d、运用对第一部分的探究方式,按小组学习,探究“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永远的岸”两个部分。主要探究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及语言表达效果。
4、主题分析
这篇散文以家、港湾和岸为喻,由眼前的现象入手,深入思考,写出了自己对人生,对家的独特思考。
三、布置作业
每个人对“家”都有自己特殊的感受,你心中的“家”是怎样的呢?请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表达你对“家”的感受。
一、 请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二、 课文探究
1、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又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细读课文,说说这几种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
把人生比作漂流,是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是后边几个比喻的基础。
“家是一只船”的前提是“人生是一种漂流”,这个比喻是后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港湾,家是岸,是由家是船生发出去的。
“家是一只船”:是因为家的温馨安乐能使漂泊者在陌生的水域不感到陌生,因为家的牢固能使风平浪静、汹涌的波涛化为美丽的风景,因为有一个好家,就不惧怕命运的变幻莫测。家就像一只船,庇护着漂泊者。
家是船--伴侣--载我们穿过漫长的岁月;
“家是温暖的港湾”:承接第一个比喻句而来,把家比作港湾。道出了家的另一个功能:家能在漂泊者身心疲惫时供人小憩,能在寂寞时给人温暖,能在严肃中放松我们的精神。
家是港湾--憩息地--给我们慰藉;
“家是永远的岸”是前两个比喻的升华,表达了家不仅是船,还是船停泊的港湾,从人生的启示到终结来看,“家”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人生世界的起步之岸,也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
家是岸--巢和根--让我们牵挂。
2、三个比喻蕴涵了作者对家的什么情感?
明确:对家的赞美、依恋及对天下人的祝福。
三、美点欣赏
引用故事、名言,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使内容易于理解,议论更为深刻。
1、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这是尼采对女人的讥评。 引用尼采的话既引出了话题,又把对家的思考引向深入,借以讨论对家的看法,也使作者的阐述更丰满、更充分、更具说服力。
2、列举《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经历和他对女神卡吕浦索的回答,说明一个人不论他经历了什么,艰难困苦也好,飞黄腾达也罢,最后的归宿还是自己的家。
3、“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吟诵马致远的诗句,说明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4、引用《红楼梦》中的话,论说每一个生命来到和离开人世之时,都是与家息息相关,都要登临“家”这个接通现实世界和天堂世界的岸.
四、情感对接
引导学生对“家”有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爱家爱亲人的情感,学会珍惜家庭生活,增强家庭责任感。
我在教这一课时最大的收获就在这一环节中。
学生f:如果人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那么(1)家是甜甜的糖果,(2)家是让你飞翔的翅膀,(3)家是握在手里的那根风筝线。
学生g:家是很温暖的让我可以依靠可以依恋的地方。
学生h:家像我的一个支柱,时时刻刻支撑着我,无论我什么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一想到家,我就有勇气来面对它。
学生i:家是一盏为我点燃的灯,它永远地温暖着我的心,照亮着我的路。
学生j:我认为家是一棵大树,我在这棵大树的树阴下成长,它帮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它给我温暖,给我依靠。
课外:搜集有关“家”的诗文,抄写下来,并与同学交流。 拓展阅读毕淑敏的《家问》及泰戈尔的诗 。
这篇散文以家、港湾和岸为喻,由眼前的现象入手,深入思考,写出了自己对人生,对家的独特思考。
小作文《家》
家
周国平
家是一只船 思考家庭
家是什么 家是温暖的港湾
家是永远的岸 思考人生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六
1、借助于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分析三叔的人物形象;
2、理解“三颗枸杞豆”的内涵;
3、明确本文所要的表达的“珍惜时间”的主题,激励自己珍惜时间,珍惜青春,努力成才。
【教学重点】借助于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分析三叔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三颗枸杞豆”的内涵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以保尔·柯察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导入。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二、整体感知,说说三叔的故事
要求: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以第一人称用几句简要的话说一说三叔的故事。
参考:三叔有着远大的理想(想做建筑师、想当著名作家、想成为生物学家),但都因为虚度年华,遇到困难就退缩,半途而废,没有坚持,没有毅力,以致最后悔恨终生,用亲身经历来感悟“我”,教化“我”,引导“我”。
三、精读课文,品味三叔的人生。
要求:请同学们再次跳读课文,找出三叔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品析,说说:三叔是 怎样的三叔。
出示板书: 的三叔
(提示: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词语或短语,并能扣住三叔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分析理由。)
学生阅读课文,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参考:
1、浪费时间(做事半途而废、没有毅力)的三叔:(1)这是我一生的成绩三个o。(2)我从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然没有想到要捉住它。
2、瘦弱的三叔:“颤颤摇摇的身体”,“筋骨能从衣服外面数出来”,眼睛似“大大的窗户”。
3、对生命留恋的三叔:拖着病体只身来到小树林。
4、遗憾、悔恨、忏悔的三叔:“凄楚”,“苍白的面容”,“凄然的笑”,“时间不多了”,“太迟了”
5、追求、向往的三叔:(1)对野豆角花“仔仔细细地望”。(2)面对夕阳,三叔“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其实三叔想要留住时间,抓住时间。
6、对时间和生命顿悟的三叔:把太阳捉住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抓紧时间,好好利用时间学习、工作,让生命有一番作为,只有去不停地奋斗,去创造新生活,生命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7、对我充满期望的三叔: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四、品味探究,揭示三叔的用意
1、提出问题:我身上是否也有三叔的影子呢?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2、调皮捣蛋的“我”理解了三叔的行为之后,也就读懂了“三颗枸杞豆”的内涵,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三颗枸杞豆”的启示。
参考:
(1)这是三叔留下的,它是三叔一生的教训、悔恨,似三个零——三个理想无成。
(2)也似三滴泪,流在“我”心上。
(3)凝聚着三叔期望的枸杞豆,让我悟出了“生存的意义”,从而以此为起点,摆正对生活、对生命、对时间、对困难的态度。
五、联系生活,畅谈自我的认识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六、课外作业
课后积累与“惜时”有关的诗文。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的:
1、 简单了解庄子的基本思想;
2、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
3、掌握“非……则……”、“见……于……”两个特殊句式;
4、理解本文寓意;
5、分析其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在背诵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结合本文寓意进一步分析庄子的思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
主要是字词和朗读情况。
二、导入新课:
以庄子及其基本思想导入,主要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老庄”;
(二)、基本思想:
1、主张“天道无为”(故事分析-“庄子钓于濮水”);
2、主张相对主义的认识论(《逍遥游》);
3、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秦失吊老聃”-《养生主》)。
详细解说:
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作。《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庄子》一书,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庄子》一书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融于一炉,使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它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词汇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书中的寓言很多。
3、听录音:
正音,疏通文意: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秋水时至顺流而东行东面而视
(2)、古今异义词:
百川灌河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至于北海
(3)、特殊句式(并在课文中找出例句,译成现代汉语):
非……则……
见……于……
(4)、解释以下词语(并举一个例子):
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4、集体朗读,思考:
(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2)、河伯见了北海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3)、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以上三问结合课文回答)
(5)、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篇文章通过寓言设喻,说明了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只有经过的别人的比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骄傲自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
5、分析特殊句式:
(1)、闻道百……………………(定语后置)
(2)、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
(3)、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5)、百川灌河--百川灌()河。
(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7)、()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5)(6)(7)为省略句。]
三、语法总结
省略句:
1、省略主语:
例: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捕蛇者说》
2、省略谓语:
例: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鸿门宴》
3、省略宾语:
例: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当代作家周国平:并能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提高阅读水平
2、过程与方法
在不断地设疑解疑过程中,理解作者对家的三个比喻及其观点
3、情感价值观
对“家”有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爱家爱亲人的人类情感,学会珍惜家庭生活
二、教学内容(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解题
“家”是人们所熟悉的名词,周国平的这篇散文从三个层面写出了自己对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2、认识作者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88年底以前的作品续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方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关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与常情中,深入而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3、走进文本
a内容分析: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家是一只船”是在观察渔民以“船”为家的生活现象之后进行深入思考才得出的。在人生的长河里漂流,家承载着亲人战胜前方变幻莫测的命运。
第二部分“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将人生比作乘船远航,既是远航,就需要休息、停靠港湾、补充给养、恢复体力、放松精神、放飞自由。
第三部分“家是永远的岸”是在第二比喻的基础上提出的,既是远航,就要有目标,就要有彼岸和归宿。家就是航行的目标和停靠的彼岸。
b主题分析:
这篇散文以船、港湾和岸为喻,由眼前的现象入手,深入思考,写出了自己对人生,对家的独特思考。
c写法分析:
三个层次结构清晰,是一种递进的关系
阅读指导:
走进作者描述的情景和氛围中,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领悟作者的所感所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4、学法指导 (以第一部分为例)
a请同学作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1)引子有什么作用?
(2)周国平认为家是什么?
(3)作者是如何将家与船联系起来的?
(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探究作者对家的认识理解过程)
明确:
引子的作用:起统领作用。两个比喻将人的一生所经历的时间比喻成“岁月之河”;将“人生奋斗的过程”比喻成“一种漂流”,从而引出下文的议论。
作者认为“家是一只船”。
作者首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写起:在南方水乡荡舟时,见迎面而来的渔船上炊烟袅袅,饭香扑鼻,孩童的嬉笑飘出船舱,荡在水面上——水上人家的温馨、安乐,让自然是“家”了。所以作者“恍然悟到,船是渔民的家。”引出结论:家是一只船。
由“渔民的家”引向了“漂泊者的家”。对于漂泊的人生来说,家是一只船。
作者的写作方式:先叙写情境,写出自己的感觉、感受,引领读者一步步从感觉到思考,由形象感受到理性认识,一切顺其自然。(即先叙后议再抒情)
b、请学生朗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对“家”的感悟。
c、运用对第一部分的探究方式,按小组学习,探究“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永远的岸”两个部分。主要探究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及语言表达效果。
第二课时
1、研读讨论
a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又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细读课文,说说这几种比喻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
把人生比作漂流,是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是后边几个比喻的基础。
“家是一只船”的前提是“人生是一种漂流”,这个比喻是后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港湾,家是岸,是由家是船生发出去的。
“家是一只船”:是因为家的温馨安乐能使漂泊者在陌生的水域不感到陌生,因为家的牢固能使风平浪静、汹涌的波涛化为美丽的风景,因为有一个好家,就不惧怕命运的变幻莫测。家就像一只船,庇护着漂泊者。
家是船——伴侣——载我们穿过漫长的岁月;
“家是温暖的港湾”:承接第一个比喻句而来,把家比作港湾。道出了家的另一个功能:家能在漂泊者身心疲惫时供人小憩,能在寂寞时给人温暖,能在严肃中放松我们的精神。
家是港湾——憩息地——给我们慰藉;
“家是永远的岸”是前两个比喻的升华,表达了家不仅是船,还是船停泊的港湾,从人生的启示到终结来看,“家”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人生世界的起步之岸,也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
家是岸——巢和根——让我们牵挂。
b.三个比喻蕴涵了作者对家的什么情感?
明确:对家的赞美、依恋及对天下人的祝福。
2、美点欣赏
引用故事、名言,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使内容易于理解,议论
更为深刻。
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
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这是尼采对女人的讥评。
引用尼采的话既引出了话题,又把对家的思考引向深入,借以讨
论对家的看法,也使作者的阐述更丰满、更充分、更具说服力。
列举《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经历和他对女神卡吕浦索的回答,说明一个人不论他经历了什么,艰难困苦也好,飞黄腾达也罢,最后的归宿还是自己的家。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吟诵马致远的诗句,说明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引导学生对“家”有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爱家爱亲人的情感,学会珍惜家庭生活,增强家庭责任感。
4、拓展延伸:我在教这一课时最大的收获就在这一环节中。
学生f:如果人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那么(1)家是甜甜的糖果,(2)家是让你飞翔的翅膀,(3)家是握在手里的那根风筝线。
课外:搜集有关“家”的诗文,抄写下来,并与同学交流。拓展阅读毕淑敏的《家问》及泰戈尔的诗。
四、板书设计
家是一只船
思考家庭 家是什么{ 家是温暖的港湾
}
家是永远的岸
思考人生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九
在不少公开课、示范课上,有的老师采取学生分组的方式,把一篇课文分成几部分,每组分配一部分,然后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其他组回答,教师则成了课堂的旁观者,任由学生在那里艰难地摸索,这只能称之为“放羊式探究教学法”;有的则采用“保姆式探究教学法”,由于唯恐学生找不到“标准答案”,在学生开始深入探究课文之前,教师就先明确地给出了讨论的问题或范围,以便让学生讨论时“有的放矢”,少走弯路,而且在讨论中还时不时“欲说还休”地给学生们提示一下,直到最后圆满地完成找到“标准答案”的任务;也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时而让学生表演、提问,时而朗读、讨论,形式多样,但缺少对教材的深入挖掘,以至“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
二、 游离文本,看似热闹实则空洞散漫
新形势下,一套教材统治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对教材的崇拜不复存在,课本在教学中已经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已是大家的共识。但是,新课改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一节课真正和教学的文本有联系的时间常常是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或更少,甚至是没有多少必然联系的随意拓展。比如教学一首诗,再引入两三首甚至更多的诗,彼此之间只是表象的联系。读了几篇写母爱的文章,然后就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母爱的随笔。这样的课堂,成了一类文章或读写结合的大超市,文本退居在可有可无的次要位置,对文本的解读浮光掠影,更别谈对文本的整体感知、阅读品味了。
此外,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化――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我们时常看到教师们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的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讲,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很难有一个标准去衡量。然而,就语文教学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前提。就文本与活动的关系而言,文本是主干,活动是枝叶,活动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备课和上课时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偏离、忽略了文本,无异本末倒置。
三、 过多追求多媒体,忽视语文基本功:
现在的教学评价中有一种偏向:不看是否需要,都以使用多媒体为一种标准,缺少多媒体的课就不是一堂完整的课,更不是一堂好课。所以,不管有无必要都要用多媒体,不是为提高效率,而是为了赶时髦。特别是一些观摩课、公开课,似乎不采用多媒体就是保守,就是一堂失败的课。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例如有的教师把课件界面搞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学生的注意力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有的教师因为有了多媒体,干脆不再写板书,一节课下来,听课者大饱眼福,可黑板上除了课题没有其它任何痕迹;有些观摩课、公开课成了多媒体的大展览,教师只是按按键的工具,看不出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更看不出教师实践智慧的火光。
此外,一堂课就45分钟,教师不断播放多媒体,这些课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刺激,引起多种感官的兴奋,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思维动笔的时间。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却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课”,使课堂效果虚化,对抓学生的“双基”是极为不利的。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学教案反思]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十
初三的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检验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能否提高人气的最重要时期。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年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初三教师面前的不可回避的课题。为此,新学期伊始,认真地思索和总结了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的得与失,借鉴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特制定初三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方针,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为指导,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不断总结完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和听说读写能力,争取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中考两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二、现状分析
1.时间方面:初三教学时间短,各门功课都将陆续进入总复习阶段。从多年经验看,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2.学生方面:语文积累贫乏,语文视野狭窄,语文基本知识零碎或一知半解。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缺少规范。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
3.自身方面: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仍然不肯放弃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霸主地位,牢牢掌握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很小。课内忽视对课文的深入解读,课外无效资料和信息充塞,做大量练习,搞大运动量训练,看似重视了实践,其实是舍本逐末。没有初三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思想上有畏难情绪,家长和学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给自己带来较大压力。语文学习,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取得较大突破,尚需进一步的探索。
三、措施和设想
总体要求是:宏观上要活,微观上要实。教学的重点准备放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宏观上要活,是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宗旨,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着眼点,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微观上要实,就是在具体的每一堂语文课上,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认真安心读书,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精选各类练习让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基础训练。
阅读教学的重点: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2.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语法和修辞等语文知识,采用随文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有深刻的感性印象。
3.培养学生广泛和浓厚的阅读兴趣,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让学生自己感觉到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写作教学的重点:
1.培养学生对阅读内容和生活现象进行独立思考,发现蕴涵其中的意义;能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见解,书写自己的感情;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生活积累展开想象,表达自己对学习和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和积累语言材料、生活材料的习惯。
2.在写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写出对所读作品的感受或评论,做到有观点、有分析、有依据,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
3.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有感情、有内容、有中心、有条理的文章,做到语句连贯通顺,结构完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4.逐步培养专题写作的意识,对一个题材或范围,能从与他人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会写简单的自己熟悉的有关学习的规划和总结等。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十一
本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它们或着重描写少年人物形象为中心,或描写人物的变化,或从人物视角了解人生。欣赏这组作品,从中可以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享受,使学生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少年生活的故事。
《故乡》―作者以“我”回故乡的迁居为活动顺序,再现了现实中的故乡与回忆中的故乡的巨大反差,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真实内容,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文中描写少年闰土的片断历来脍炙人口,让人印象深刻。
《孤独之旅》―作者写了一个失学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经历风雨磨练后成长的故事。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描述的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于勒的冷酷无情,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心声》―作者通过描写一位与万卡有相似命运的学生李京京执着要求在语文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生活和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注意小说的体裁的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着重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及细节描写),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2、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得出自己的见解。
3、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语言环境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1、进一步认识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故事情节对人物性格的决定作用。
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课文中人物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结合生活经验和成长历程阅读体味小说的内涵、小说的主题。
2、通过整体阅读走进作者描述的世界,深入体会感悟,达到情感的共鸣与升华。
[教学的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把握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
2、辨析环境的作用。
3、欣赏小说的语言。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中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作出自己的阅读评价。
[课时安排](共10课时)
1、故乡(2课时)
2、孤独之旅(1课时)
3、我的叔叔于勒(2课时)
4、心声(1课时)
5、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2课时)
6、单元小结与达标(2课时)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十二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训练点
1.理解诗意、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题破山寺后禅院》诗词五首 教学设计。
2.背诵全部诗歌。
3.品味精妙的语言。
4.学习诗词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诵读能力,欣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诗词的意境美、韵律美和情感美。
学法引导
1.借诵读感受诗词所描绘的景致和所抒发的感情。
2.了解各篇写作的背景,深切体会诗词的意境。
3.识记理解和评价自己最喜爱的名句。
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
难点:理解其中丰富深刻的意蕴和优美的意境。
解决办法:
1.古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应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2.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时安排
作者简介,前三首诗的欣赏
教具学具
投影仪
师生互动活动
1.朗读比赛。
2.背诵比赛。
3.唐诗宋词知识竞赛。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唐代的诗人如满天的星斗一样,他们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自己的感情、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和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另外还有一首明朝夏完淳写的《别云间》。
(一)明确目标
1.学习诗歌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体会其抒情的感染力。
2.初步理解绝句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写景诗,诗人笔下清幽的景致令人忘俗;另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诗人在远贬至蓝田关时,写下的七律,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题破山寺后禅院》诗词五首 教学设计》。语言明快,风格沉郁;《明云间》作于作者在云间被捕之际,悲壮、豪迈。
(三)教学过程
1.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常建,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都不详。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县南)人。常自称昌黎韩愈,后世也称他为韩昌黎。曾先后任宣武及宁武节度使判官。任监察御史时因上书请免徭役而贬阳山令,宪宗元和十四年任刑部侍郎时又上表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在文学上既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又是著名诗人。他反对齐梁以来的浮华文风,力倡古文。在诗歌创作上,笔力雄健,气势雄伟,力求新奇,自成一家。有《韩昌黎集》。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人。9岁能诗文,15岁从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事败之后,其父、师先后死难。夏完淳复入吴易军中,参谋军事。军败后,流亡于江汉之间,继续为抗清奔走。后为人告发被捕,解送至南京。洪承畴以其年幼,欲为他开脱,夏完淳痛骂不止,凛然就义,年仅17岁,他的诗歌表现出悲壮激越、高亢雄壮的风格,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少年英雄和诗人。有《夏完淳集》。
2.诗歌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
整体感知: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宋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细腻,意境优雅。
设计问题:
(1)开头两句点出了人寺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看出了什么景色?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人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
(2)诗的三、四句写诗人的行踪到了哪里?
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
(3)从这两句诗中,你能寻找到一个成语吗?
曲径通幽。
(4)诗的五、六句写作者看到优美环境后,产生了哪些感慨?
这两句话是对仗非常工整的句子,这样幽美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消除净尽。
(5)诗的后两句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又使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这时仿佛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声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
(6)全首诗诗人通过写景,领悟出了什么道理?
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本诗的写作背景: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论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人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几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城长安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可想而知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城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下这首名篇。
讲读前两句,提问:
(1)这两句点明了什么?明确: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同时也有虽遭祸被贬亦无怨无悔。
(2)开头这两句有一对反义词,请找出来,说说有什么作用?明确:“朝一夕”说明了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外。
(3)诗的三、四句表现了韩愈怎样的性格?明确:作者在此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老而弥坚,表现了韩愈刚直不阿的性格。
(4)诗的五、六句是描写什么的?作者借写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是描写环境的。云彩浓重横在秦岭上空,我的家在哪里?雪漫蓝田关,连我骑的马都不前行。“秦岭”指终南山,云横而看不见家,也看不见京城,他此时不独系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难险阻,未免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5)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表达了作者凄楚的激愤之情。
(6)诗中运用了哪些对比手法?明确:“朝奏”和“夕贬”;“九重天”和“路八千”。
(7)诗中有没有对偶句,请找出来。
“云横秦岭家何在”与“雪拥蓝关马不前”。
(8)诗中“横”和“拥”字用得较有意境,说说这样用的好处。明确:“横”状广度,“拥”状高度,故全诗气势磅礴。
(9)说说你最欣赏哪句诗,为什么?
《别云间》
创作背景:《别云间》一诗,是明末少年英雄夏完淳就义当年写的。当年夏季,作者在家乡被捕,此诗写于解往南京、告别家乡之际。本诗除对故乡表示依恋之外,着重写他抗清失败的悲愤与至死不屈的顽强斗志。
诗句分析。
前二句点题,说明三年抗敌,今朝被捕,并将告别故乡。三、四句言志,面对山河破碎,而自身已无用武之地。五、六两句表示在就义之前的思乡之情。末尾两句预示前景,抗清的烽火一定会绵延下去,死后在天之灵,一定会看到祖国人民奋勇抗清的旗帜。最后两句显示出诗人至死不屈,希望复仇再起,反映的是一种激昂慷慨的壮美风格。
关于诗歌的一些知识。
本课所选的三首诗都是格律诗。格律诗中有绝句和律诗之分,绝句中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之分;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之分。本课三首诗都属于律诗,律诗由八句组成,前两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颔联和尾联是对偶句。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十三
一、检查第1段背诵情况。
二、讲读第2段。
1 指定学生讲述这一段的大意,并点拨下列词语:
宫中:借指皇帝宫廷里的官员。 府中:借代丞相府的官员。
陟罚臧否:陟,上升,提升官吏;罚,惩罚;臧,善;否,恶。臧、否用作动词。合起来即罚臧否,奖善惩恶。 异同:偏义词,意即“不一致”。
昭:表明,显示。形容词(明显)活用为动词。
2 分析这一段的结构层次。
板书:
三、讲读第3—5段。
1 齐读后指名学生讲述大意。
2 教师重点点拨有关词句:
此皆良实:良,善良;实,诚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形容词作动词。 以遗陛下:以之遗陛下,省略句。
裨补阙漏:裨、补,同义词,补助、弥补。阙漏,缺点和疏漏之处。阙,同“缺”。 有所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全句的意思是:得到更多的成效。
悉以咨之:悉,全部,都;咨,询问。悉以咨之,即“悉以之咨之”,都拿来问他们。所:处所。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这就是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啊!所以,……的原因。倾颓:衰败,垮台。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作法感到痛心遗憾。这里包含着必须吸取前代皇帝“亲小人,远贤臣”的反面教训。作者不便提及刘禅的“亲小人”,因而称引先帝,以先帝的“叹息痛恨”来引起刘禅深思。
3 分析这三段的结构层次。
板书:
四、讨论问题。
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是什么?
明确: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其理由是:(1)“开张圣听”“严明赏罚”是对刘禅“亲小人”而言;(2)在人事安排上,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强调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3)亲贤远佞思想是贯穿全篇的。结尾部分,要刘禅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
五、布置作业。
1、熟读2—5段。
2、预习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课后记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十四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诗歌语言的凝练性、思想的丰富性。充分朗读,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中“雨”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尝试诗歌的创作。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反复诵读,在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的意境。通过学生对话,师生对话以及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实现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感受诗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诗歌明丽清新的风格。
2、理解意象,把握主题,感受真情。
品析诗歌语言,理解诗意。
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2、运用联想想象法,指导学生把握诗歌意象。
3、运用探究学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让他们畅所欲言。
一课时。
朗读教学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背诵出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由传统诗歌引入到现代诗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朗读,初步感知
1、听配乐诗歌朗读,营造氛围。
2、学生边听边读,熟悉诗歌内容。
3、学生齐读,教师指导。(节奏、重音、语调、情感等)
4、引导学生理清诗歌内容之间的联系,把握思路。
5、运用想象,理解诗中“雨”的形象。
6、教师简介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
三、合作探究,具体研习,品味诗意
1、请学生找出每节诗中的意象,通过联想和相象,把这些意象所在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2、联系诗句,说说诗歌中“雨”的形象。
3、齐读七、八两节,品味其中的“笑”。
问题探究:这些动人的笑有什么含义吗?试品析。
从两个“勇敢地笑”中,你获得了些什么启示呢?
4、找出诗歌中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四、学生齐读全诗,师生共同总结诗歌艺术特点
五、迁移练习
春雨对孩子们说了这么多,现在,你想对春雨说些什么呢?几行诗几句话都行。
六、课堂小结
诵读全诗,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温柔可亲,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形象。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中国儿童的热爱与祝福。希望同学们也如诗人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积极观察生活,以引发我们的艺术情感。
七、作业设计
1、熟读全诗,感受诗意。
2、请用几行诗或几句话对春雨作一番描绘。
雨说
郑愁予
探访四月的大地
亲近孩子
来自遥远的地方
教孩子们勇敢的笑
快乐的安息文章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十五
学习目标:
1、能找出文章的主要观点,简述理由。
2、能恰当引用课文语句,写一段文字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对文章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7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写的一篇杂感《论美》。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的人为了让这张脸变得好看一些,花许多钞票去美容,还有甚者,不惜千金去做整容手术,当一回或人造美男。我们都不是一掷千金的富翁,当然没有那么许多闲钱花在这张脸上,那么我们如何去追求自身的美呢?那么我们学习完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能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二)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文中的句子归纳课文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说说课文论述的思路。
(三)观点运用。
1、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同学,他的脸上有一块难看的胎记,其他同学的异样眼光使他很难为情。他自己也常常为这块胎记而郁郁寡欢。作为好朋友,请你写一封信劝说他(她)。
要求:
(1)运用文中的一些观点或语句进行劝说。
(2)认真研读课文,收集有关语句,仔细揣摩。
(3)150字左右,10分钟左右完成。
(四)辨别观点。
2、仔细阅读课文,对于作者的一些见解你是否赞成?如果赞成请举一个例子证明;如果不赞成也请举一个例子来反驳。
总结:
教师寄语:拥有美,犹如拥有冬日的阳光,温暖了别人,也会温暖你自己。学会热爱,学会珍惜,学会奉献,你就是最美。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十六
人物老人、男孩
[幕启。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树下坐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
幕后传来童谣:
“枣儿甜,枣儿香
要吃枣儿喊爹娘;
爹娘给个竹竿竿,
打下枣儿一片片;
爹不吃,娘不吃,
留给娃娃过年吃。”
老人(从身旁晒满红枣的竹匾子里抓起一把枣儿,喃喃自语)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多好的枣儿。
[男孩从台侧探了探头。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儿。
老人(大声)过来!
男孩爷爷……
老人(威严地)叫你过来就过来。
男孩(无可奈何地走到老人跟前)我就捡了一颗,我没有吃,给你。
老人(将男孩衣角折成兜,捧一捧枣儿放入)全给你吃。
男孩(喜出望外)谢谢爷爷!(津津乐道)枣儿真大。
老人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男孩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
老人(自豪地)我儿子就叫枣儿。
男孩骗人!还有叫枣儿的?嘿嘿,叫枣儿?
老人不许笑。我的儿子就叫枣儿,挺好听的,又顺口。他刚生下时,有个算命先生正打门前经过,就给算了一卦,他命中缺“木”呢!哎,等你念了书,就知道枣字里面有个“木”了。你看(用手在空中比划“木”)所以他叫枣儿!
[男孩并未听,只顾忙着将枣儿往口袋里装。
老人(命令)拿出来,只准在这儿吃。(蓦然温和)爷爷帮你擦干净。
[男孩摸出枣儿,交给老人。
老人(将枣儿擦干净)给,尝尝。
[男孩默默地接过。
老人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
男孩我能爬到树上去摘吗?爷爷
老人能。
[男孩兴冲冲爬树,跌倒在地。
老人疼吗?(掸去男孩身上的灰尘)来!
[老人趴在地上,让男孩踩在自己屁股上摘枣儿。男孩仍摘不到,老人站起,让男孩骑跨在肩上摘。
老人嘿嘿嘿。
男孩笑啥?
老人有一回,我家枣儿也是这样骑着,只顾摘枣儿,撒尿了都不知道,竟尿了我一脖子。
男孩呀,脏死了。
老人脏啥,尿得我全身痒丝丝、热乎乎的!
男孩(有些羡慕地)我从来没有尿过我爹脖子上。
(摘枣儿,塞进口袋)哟,不好,我也要尿尿了。
[老人将男孩放下,男孩朝远处走。
老人喂,过来!
男孩我要尿尿。
老人(指指枣树)尿树下去,给咱枣树施点儿肥。
[男孩溜回树下尿尿。
老人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有一回,放学,直往树下奔。我以为出了啥事呢,他一到枣树底下就尿开了。撒完尿才说:“爹,我放学了。”
男孩(拍拍口袋)爷爷,我带回家吃。
老人枣儿到了口袋里凡想回家了。
男孩(低声地)……我在等我爹。
老人爹嘛,天天回来的,急什么。
男孩不,我爹他——
老人他怎么?
男孩我爹兴许今天能回来。
老人那你急啥?来——(拉着不大情愿的男孩到匾子前,拿起一颗枣儿给他)
男孩(接住,看枣)爷爷,这熟枣儿和你一样。
老人和我一样?
男孩和你的脸一样,皱巴巴的。
老人(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
男孩(拿起熟枣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
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男孩我要。(抓一把枣儿)我带回家去,给爹留着。(转身欲走)
老人又是爹呀爹的,快坐下吃。吃枣急不得。
[老人拉男孩坐,男孩不肯。
老人(对男孩)咱们学猫叫?(见男孩摇头)咱们学狗爬?(见男孩又摇头)那爷爷给你讲故事。
男孩(怀疑)爷爷有故事吗?
老人爷爷的故事三天三夜讲不完。
男孩哇,我最喜欢听故事了。爷爷快讲。
[男孩温顺地搀老人坐下。
老人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男孩认真地点点头。
老人(清清嗓子)听着。(笑)我小时候也是一个馋鬼,去村东头人家偷到一颗枣儿,舍不得吃,娘要我还人,我一急,把枣儿囫囵个儿吞下肚了。没多久,我蹲坑的地方长出了一棵小枣树。
男孩(指指枣树)爷爷,是这棵枣树吗?
[二人相视大笑。男孩吃一颗枣。
老人别小看这枣树,那一年,一个小日本站在树下端枪射我。正巧,树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咚”的一声,吓得那狗娘养的抱头就逃。
[二人开怀大笑。男孩忘记吃枣,学着做惊吓状。
男孩快讲。
老人有一年闹灾荒,村里饿死不少人。我老伴儿把仅剩的八十一颗枣儿让给我和枣儿吃,俺爷儿俩才活了下来。
[男孩忘记吃枣。老人闪着泪花,从匾子里捧起一把枣凝视。
男孩爷爷,你为啥把枣儿放在匾子里晒了又晒?
老人我等儿子回来。枣儿回来了,就喜欢一边嚼枣儿,一边听我讲故事。
男孩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人不知道。
[老人仍在沉思。
男孩咱们学猫叫?(见老人没反应)咱们学狗爬?(见老人没反应)咱们过家家?(见老人还没反应)那,我讲故事给你听。(清清嗓子)哎哟,我的故事给忘了。我爹的故事才多呢——我该回去了,我要回去等我爹。(将口袋里的枣放入匾子里)
老人时辰还早呢,再坐坐。
男孩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人(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来呢,你的枣儿甜!
老人怕是你嘴甜吧?那我问你,我树上的枣儿全光了,你还来不来?
男孩也来。
老人不骗我?
男孩骗人是小狗。
老人我们拉勾。(伸手与男孩拉勾)
老人金勾勾,银勾勾,骗人是小狗。
男孩金勾勾,银勾勾,骗人是小狗。
[二人开心地笑。
老人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孩——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老人怎么了?
男孩爹不会回来了。
老人噢?
男孩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
[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
男孩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
老人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
[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老人(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
老人(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
男孩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
[老人紧紧搂住男孩。
男孩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老人那,咱们喊喊?
男孩喊喊!我先喊!(爬到山坡上,使劲儿喊)
枣儿甜,枣儿香,
要吃枣儿喊爹娘;
爹娘给个竹竿竿,
打下枣儿一片片;
爹不吃,娘不吃,
留给娃娃过年吃。
[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
《枣儿》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
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
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方法
1.演读法
2.讨论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分角色演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剧情;引读提高,把握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层探究,合作研讨。领悟作品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延伸拓展,联系现实,关注身边孤独的人群。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
1.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其余同学点评。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2.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引读提高,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把握人物形象。
多媒体显示:
关于老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认识老人的心态?
2.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
3.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
关于男孩
4.请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5.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
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关于枣儿
6.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7.关于枣儿的童谣在剧本首尾出现两次,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长记录发言要点,并代表小组全班交流,其余小组成员可补充,也可点评。
活动成果展示:
关于老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2.老人请男孩吃枣,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3.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关于男孩
4.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挽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5.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关于枣儿
6.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7.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以这首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用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四、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揣摩语言,分析下列台词中加横线的句子的象征意味。
多媒体显示:
(1)老人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男孩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
老人(自豪地)我的儿子就叫枣儿
(2)老人(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
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
男孩(拿起熟枣儿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
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3)老人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4)男孩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人不知道。
(5)男孩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人(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来呢,你的枣儿甜!
(6)男孩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学生思考、品味。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1)并非指个子,隐含了永不褪色的亲情,永远割舍不了的乡情。
(2)老人内心呼喊儿子,因儿子没有回应而伤心;老人年老,被儿子遗忘,透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3)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4)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
(5)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征。走出去的人们,往往迷恋于外在世界,忘记了回家的路,但他们最终会回来的,喧嚣之后是平静,躁动之后是安宁。
(6)道德、伦理、亲情是每个人必须有的,但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枣儿是一座永久的家园,身影的离去愈映出心灵的坚守,时空的超越反铸成情感的皈依,走出去的人们总有回归故里的那一天。
2.探究枣儿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师提问:剧本采用了象征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枣儿象征着亲情。老人思念儿子,男孩想念父亲,枣儿凝聚着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
生2:枣儿象征着故乡。老人喜欢怀旧,表现了老人对故土的挚爱;儿子久出未归,离开故土追寻心中的梦。
生3: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代表亲情、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教师总结: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请大家谈谈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生1: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生2: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生3: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
生4:剧本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迫寻。
生5: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师总结:优秀的剧本,其主题思想往往是多义的,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供人思考,令人遐想,让读者的想象尽情飞扬。
五、延伸拓展,深化认识
学生畅谈见闻、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关心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儿童。
六、课堂小结
《枣儿》是香甜的枣儿,也是苦涩的枣儿。那一声声苍凉的、稚嫩的呼喊.发自内心,像根在呼吸,像泉在喷涌。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儿孙赖以生存的精神维系和生命依托,正是这呼喊健全着他们神经。仁满着他们的羽翼,使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枣儿是一座永久的家园,又是一座需要护理和更新的家园,我们相信,爹娘享用那移栽他乡的奇异的甜果果时,会品出那甜果果中儿孙小时的尿香味;儿孙回乡品尝爹娘留给自己的枣儿时,仍会由衷地赞叹还是家乡的枣儿好吃。
七、布置作业
2.自选角度,针对《枣儿》写一篇戏剧短评。
《枣儿》教学反思
剧本学习应该与一般的文章阅读有所区别,所以本课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1.从文本的角度读剧本。即本文的学习还是与一般的现代文阅读一样,从基本的人物、情节、主题入手,让学生建立对本剧本的基本理解力。
2.从表演的角度读剧本。这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展开的,一个方面是朗读,即分角色朗读。读是表演的基础,读也是理解人物与主题的主要手段。在读中,学生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形象与特点。另一个方面就是实在的表演,这种看似简陋的表演形式对学生理解人物与主题,具有重要意义,这实际上也符合剧本的真正用意。
3.从戏剧的角度读剧本。剧本是文学的,也是戏剧的。戏剧的核心就是冲突,学习剧本时,一定让学生在欣赏剧本中理解冲突的作用及意义,这就等于让学生掌握了戏剧基本的欣赏方法与主要欣赏内容。
总之,剧本学习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希望我们能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获得更多更好的教学经验。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十七
《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活泼欢快,充满情趣。在教学这首拟人化的诗时,我们应该在朗读诗歌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注释,用心体味,揣摩诗句,体验诗人蕴含的真情。将品析与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文章内容梳理:
二字雅词:禁锢寒浅留滞喑哑喧嚷知悉洗礼襁褓
四字短语:温声细语润如油膏
修辞佳句:
1、比喻: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2、反问: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
3、拟人:通篇将雨比作人
4、排比: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
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
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
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生动语句:
1、复说式扩展句: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2、并列式扩展句: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
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全篇特色:典雅的语句与活泼的口语相结合
1、通过朗读,把握情感,体悟诗意。
2、体会诗歌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仿写诗句,达到学以致用。
】理解诗意,把握意象,领悟诗歌主旨。
选择意象,进行仿写。
布置预习:搜集有关“雨”的诗句;2、概括每节诗的内容;3、赏析诗句,至少3处。
一、说雨——积累“雨”的诗句(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和“雨”有关的现代诗。自古以来,写“雨”的诗文不胜枚举,写“雨”的诗句随处可见,请你调动你的积累,和大家共享你积累的写“雨”的诗句。
1、学生说“雨”的古诗句。
2、填空考查积累写“雨”诗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7)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春雨一旦进入诗中,便有了新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在你的印象中春雨代表哪些含义?
春雨常常和温柔、亲切、喜悦、轻松、生机等联系在一起,但不同的诗人,会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春雨,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喜悦、轻松的心情,来聆听《雨说》,去感受春雨之美、春雨之心。
二、读雨——读出诗歌情感
1、听读——把握节奏和情感
配乐老师范读,学生听读。
要求:(1)读准字音。(2)注意朗读节奏与朗读时的感情基调。
明确:感情基调是喜悦的。朗读语调是轻快的。
2、学生展示朗读。可分成几个部分由几个学生朗读。
穿插讨论各节诗的读法和感情。
第一节:急切、企盼之情第二节:轻柔温和、关爱之情
第五节:欢快、喜悦之情第八节:高昂第九节:欣慰
3、全班分小节朗读或全班配乐齐读。
三、品雨——品读雨的形象
活动一:听雨——倾听雨的诉说
在诗中,雨“说”了些什么?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学生在文中勾画相关句子,自由讨论交流。
这首诗通篇都是“雨”说的话。雨首先说她到来之前,“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雨说要“探访四月的大地……”;雨说她是到大地上来亲近孩子们的……;雨说自己“来的很遥远”,她要教孩子们勇敢地笑……;雨说“来了就不再回去。”这些话主要表达了一个主要意思: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请按雨的行踪:“雨前----雨中----雨教----雨息”把诗分成四个部分并归纳段意。
(雨前)—(1)写春雨来前大地萧条,也因大地萧条,才来探访大地。
(雨中)二(2345)写春雨来临,大地更新,春雨的来临为大地带来了欢乐。
(雨教)三(678)写春雨告知儿童自己曾在笑中长大,教儿童要勇敢面对生活、幸福成长。
(雨息)四(9)写春雨向儿童们表达自己的最大心愿。
板书:
探访大地——滋润万物
亲近你们——播撒爱心
来自远方——勇敢地笑
不再回去——无私奉献
这些殷切的话语集中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少年儿童的热爱,期望他们快乐自由地生活,永远笑对人生,以蓬勃的生命力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活动二:说雨——诉说对雨的理解
1、在雨的自述中,感受它的浓情厚意。
请用“这是的春雨,……”的句式,在句中填入恰当的词语,感受雨的情意。
例:这是亲切的春雨,……
温柔的、充满爱心的、勇敢的、奉献的……
雨,就像一位爱的使者,悄悄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给孩子带来欢乐,带来春天,带来希望,带来欢笑,带来甜蜜。
春雨来了,大地景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比较第一节和第五节诗,看春雨到来前后大地景物的变化。
第一节:冬景——寒冷、阴暗、毫无生机
第二节:春景——温暖、明媚、生机盎然
这两节诗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联系?
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结构上,前后呼应。
点拨:冬天,这个寒冷的季节,在文学意象中,往往被赋予这样的象征意义——个人的、社会的国家的困难挫折。
那么春景象征什么呢?——幸福希望
大地象征什么?大地具体指中国。
儿童——祖国的未来
补充背景资料(投影:齐读)
《雨说》是郑愁予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当时正值我国“文革”灾难结束不久,经历十年内乱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中的“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这首诗中,雨是爱的使者,实际上也是作者的化身。诗人真诚地希望祖国的儿童拥有美好幸福的未来。
副标题点明这首诗特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概括了诗的内容,表明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有利于理解诗的主旨,同时也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理解程度。此外,也蕴涵着另外一层深意,即这首诗写于70年代末,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关注着中国大陆,看到她的变化所展现的希望,而儿童是中国的未来,因此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3、诗人说,要“教你们勇敢地笑”,你怎么理解“笑”的内涵?
九年级语文枣儿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充满感情的朗读诗歌,准确地把握诗歌感情的发展变化,并学会作者运用鲜明的意象表达情感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自读、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陶冶学生对诗歌艺术美情感的熏陶。体会作者强烈的怀乡思国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意象,通过情境体验来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谈话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课前欣赏佟铁鑫演唱的《乡愁》)
一曲乡愁唱出了许多游子的心声。是啊,每个在外求学的学生,在每个日落的黄昏,月圆的夜晚,总是会情不自禁的想家,想起家中每天操劳的父母,想起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神,想起父亲伫立远眺的身影,想起家中门前屋后的小树,总是思绪万千,涕泪涟连。我们想家的时候,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感受他那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
二、简介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当代诗人和诗评家,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诗创作。主要诗作《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诗集有《灵河》、《余光中诗选》。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细,抒情缠绵,含蓄隽永。其乡愁诗别具特色,有很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意味深长。
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大陆与台湾互不往来,几乎隔绝。
三、学习诗歌(分四个乐章来学习)
第一乐章 深情朗读(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下面我们将奏响的是第一乐章:饱含深情读乡愁)
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先听配乐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语速和朗读节奏。
这首诗的朗读基调是--深沉的,是深沉中略带哀伤的。
我们朗读时的速度应该是--缓慢的。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边标出节奏边小声朗读。
指生朗读,读后评议
学生齐读。
第二乐章 想景悟情(明月别枝柳梢头,斟满一杯乡色酒,让我们细细品味诗歌的情感,再现诗歌的意境,下面进入第二乐章:再现意境咏乡愁)
学生朗读诗歌,体味诗歌意境,感受诗歌情感。
思考问题:
1、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诗人运用什么顺序借助什么具体事物表现浓浓的乡愁?
3、这些事物分别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发展的?
学生们各抒己见,感受诗歌的意象与情感。
4、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诗是精练而含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根据意象,想象诗歌的意境,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再现诗的意境,用语言表达出来。)
老师想景悟情,想象诗人创作这首诗的情景。
一个深秋的夜晚,夜深了,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了门窗,洒进了屋里,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 眺望,一股思乡之情如潮水般地涌出,一首诗从他的心中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分小组讨论、联想后再现诗歌意境。
第一节 :生:小时候,作者外出求学,当夜深人静时总想起母亲,就拿起笔写信,把离家的思念献给母亲,看到母亲写的信会哭,穿上母亲缝的衣会哭,想起母亲翘首的期盼更会哭……望着那小小的邮票,他希望这邮票能带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第二节:背景提示:余光中婚后赴美读书,要见妻子,便要坐轮船返台。
师:此刻,儿子满是悔恨与自责,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呀,可当我们的母亲还健在的时候,谁又知道,我们的母亲在想什么呢?请看一位母亲写给自己孩子的话。
生1:我想对母亲说:妈妈,您辛苦了,我永远爱您!
生2:妈妈,我想请您放心,我会在这里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来回报您!
生3:妈妈,此时此刻,我很后悔以前对您的顶撞,我想真诚的向您道歉,希望您能原谅我的幼稚。
生4:现在,我很想我的妈妈,她是最疼我的人,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会让您永远幸福的。
第四节:生:我仿佛看到一位老人,拄着拐棍,站在海峡边的礁石上,用饱含沧桑的眼神,遥望对岸的祖国我的大陆!我多么想手挽起裤脚,在您的牵引下,赤着脚,趟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多想在您的怀里深情的叫您一声:母--亲!可现在却不能够啊!
第三乐章 研读赏析(美丽的语言,忧伤的乡愁,我们采一朵海棠红,飘一片雪花白,让我们踏着腊梅的芬芳,进入本节课的第三乐章:含英咀华品乡愁)
从整体上发现、总结诗歌的艺术美
1, 找出第一首诗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进行归类、品析。
2, 用“_____美,美在_____”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说出来。欣赏诗歌
学生发现、总结
整齐的结构美:美在富变化于统一的结构。每节诗句数,句式,字数完全相同,每一节中三短一长,长短交错,富于变化,四节结构一样,给人以美感。
深沉的意象美:美在作者从悠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概括诗人漫长生活历程和对故园深沉的怀念。
和谐的音乐美:美在运用重章叠句,回旋往复,一唱三叹,韵律优美,节奏感强。
第四乐章 佳句访写(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不同的人表达乡愁的方式不尽相同。我们在感受诗人这种真挚的情感之余,何不来尝试一下仿写。下面进入第四乐章:放飞心灵抒乡愁)
1、佳句仿写
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模仿“乡愁是--”这一句式来写乡愁。
学生们仿写展示
生1乡愁是王维登高的茱萸,是李白床前的月光,是琦君童年的一杯春酒。
生2:乡愁是乡书的封面,乡愁是乡音的呼唤,乡愁是乡情的思念
生3:乡愁是飘漾记忆中母亲做的饭菜的香味,乡愁是童年笑在嘴角边那甜甜的滋味,乡愁是生命中一段最浪漫最温馨的回味。
生4: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5:乡愁是一根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生6:乡愁是一碗老醋,每尝一口,都让人心酸。
生7:乡愁是一滴泪水,酸酸的,涩涩的。
生8:乡愁是母亲头上的乱发,理也理不清。
生9:乡愁是一缕清烟,飘忽不止。
生10:乡愁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苦的、涩涩的。
生11:乡愁是家乡的小路,让人留恋忘返。
生12:乡愁是家乡的河,永远在我们的心中流淌。
(是啊,一座山,一棵柳,一片叶,一条河,一曲歌,都能激起思念深处潜伏着的隐隐的痛--这就是乡愁。)
2、各领风骚话说愁
愁,有乡愁,离愁,国愁,也有家愁,古往今来,愁是许多文人笔下的主颠,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积累,说一句含有“愁”的古诗词句。最好能够说出作者。
冯佰珍
[《乡愁》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845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