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特别是其中的话题作文,更是常见,话题作文的主题不必从材料中提炼,而是从话题引发出来的,材料的作用在于阐发话题,启发学生作文思路,就材料本身而言,既可以运用到写作中,也可以不加采用。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篇写事作文【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篇写事作文【通用3篇】一
在肥沃的原野上,孤零零地长着一棵树。尽管四周只有它一棵树,可它并不感到寂寞,因为在它身下,长着无数的野花和小草,它们共同吸收着这块土地的养分。每当烈日当空,大树就为小花小草挡住猛烈的阳光,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年头。
因为这里接近田野,并且绿草如茵。又有大树遮阳,所以,当中午太阳最猛烈的时候,人们总爱聚在树阴下吃午饭,休息。
“这棵树真好啊!”一天,一个在这里休息的农夫这样对其他人说,“又高又大,给了我们一个多么好的休息地方。”
树听了很高兴,带着沾沾自喜的心情摇了摇树枝,想:我多么有用啊!用途真的很大!它又看看身下的小草小花,瞧,他们多无用,要不是我,它们一早就给阳光暴晒死了。其实,这里有我就够了,它们活不活倒没关系。
从此,树再也不肯给小草小花遮阳光了。不久以后,可怜的小花小草,因受不住猛烈的阳光,都一天一天地枯萎,最后,绿草如茵的草地变成光秃秃的泥巴地,大树也孤零零地立在泥地上。
“怎么会这样呢?”一天,几个农夫站在树下说,“不如把这块地开垦出来做一块田地吧。”另一个说。
几天后,农夫们带来斧头,开始砍这棵树。
“后悔呀。”树在倒下时发出一声叹息,可已经太迟了。
认为自己比别人重要的人,其实并不是十分重要。
一篇写事作文【通用3篇】二
江西高三小作文专题复习——写人记事篇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怎么?嫌贵?舍不得银子?”
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写人就是以人物为记叙对象、以故事为轴心的记叙片段,它以塑造性格鲜明而又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它的情节安排不是以“事”为主,而是以“人”为主,文中的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等方式都是为写人服务的。写人应注意肖像描写、性的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上文中的康大叔形象,就是通过行动描写来对他的流氓反动性进行刻画的。
记事就是以时间为记叙对象写就的片段,叙事时应注意交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应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及结局。
1. 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态表情、姿势声音以及生理特征等的描写。描写时应抓住人物外形的特征,体现出人物性格,并与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年龄、职业、性格等吻合,忌面面俱到。
例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三处集中描写:
初到鲁镇年纪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二到鲁镇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有泪痕,眼光也没有闲钱那样精神了。
三到鲁镇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发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消瘦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神色,仿佛是木刻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三次描写,反映了人物不同阶段的人生境遇。
2. 细节描写
记叙离不开描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描写都能产生动人的魅力,只有那些抓住一点精雕细琢的细节描写才能给人以视觉和情感的强烈冲击。它是各种人物描写手法的细微化、放大化、定格化。
《红楼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细节描写,刘姥姥到大观园进餐,凤姐和鸳鸯故意寻开心,为她准备了一双四楞象牙金筷子,让她去夹那小巧圆润的鸽子蛋,刘姥姥本来准备大吃一顿,缺无从下筷子,便站起来身来说了句不得体的逗乐话:“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头老母猪,不抬头。”便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哈哈大笑起来。接下来就由一段细节刻画每个人的笑态: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喊“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指着凤姐儿,说不出话;薛姨妈也撑不住了,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曲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的,也有忍着笑替姊妹换衣服,独有凤姐、鸳鸯撑着还只管让着刘姥姥。这段描写,有主有次,有细描,有泛写,每人一中姿态,一人一副笑脸。湘云 笑得爽快,毫无拘节;黛玉笑得娇媚,柔弱中现出节制。每个人都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表现出不同的地位。
3. 情节
情节是事件完整的具体展开。它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发展”和“高潮”部分是写作重点,重要特殊关注,文章的闪光点往往就体现在这里。
情节的构思将直接决定一篇文章的好坏。情节的构思应遵循生活的真实,符合生活实际,有“生活的合理性”。常见的情节结构有:悬念式、一波三折式、常破常规式、小高潮式等。
练习:
1. 假如你是一个城里的孩子,特地回乡看望小时候带大你如今却已病重的爷爷,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记叙探望的情景。要求运用恰当的神态。心里描写,200字左右。
2. 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写一段文字,其中包含“故乡、记忆中的门廊、夜色、气息”四个词语或短语。要求:(1)主题鲜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2)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中的任意两种修辞;(3)不超过200字;
3.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于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请以“爱是什么”为话题,从“公园里” “捐款处”“深夜里”三个特定的情境中任选一个来进行诠释。要求运用描写,不能写成故事。200字左右。
一篇写事作文【通用3篇】三
天天在键盘上敲打着些乏味的字,昨天晚上,又睡不着,熬了个通宵。大清早的,我正在整理着乱七八糟的文件。忽然听见有人在敲门,那声音很小,只是轻轻地。我放下手中的资料,轻轻地问了声谁,那个人没有反应。于是我就走了过去,这时,只看见一个小男孩,瘦小的背影,他正悄悄往回走。我迟疑了一下,忙赶上了他,问小朋友刚才是你的敲门吗?你有什么事找叔叔吗?
那个小男孩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我才知道他是我邻居的小孩,晓亮。那孩子的眼肿肿的,一看就是昨天夜里没睡好,那一双清澈的眼睛,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我忙问,亮亮,起的这么早呀?
“叔叔,刚才是我敲的门……我想……?”他一会说。
“那你找阿姨有什么事吗?告诉阿姨,阿姨如果能帮你,一定帮你。”
“阿姨,我想把这些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可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捐出去……你能帮我忙……”
这时我才发现,他双手捧着的那个黄色的储蓄罐。顿时我的眼睛模糊了……
“阿姨当然能帮你了……你放心吧,亮亮,你是个好孩子,你那么懂事,长大了一定是个好人。”
“阿姨你帮我转告那些小朋友们,希望他们能够早点好起来,我们都在等待着他们能够……重新进入校园……”
“好!阿姨答应你……”
我紧紧的抱了一下那个可亲善良的小男孩,泪儿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在想着那个可亲的孩子,他只有四岁左右大,然而他是那么的董事,为了不打扰繁忙的父母,竟然一个人早早的起来……我不知道他在我的门前,站了多长时间。只是我的心儿,曾在那一刻,被那个孩子感动了。
地震了,有很多热心的人们,主动的加入了营救的列队,他们是勇雄,是天使……那个在田园里遥望的小男孩,或许正思考着他的那些钱,会什么时候到达灾区,他则是个小天使,灾区的亲人们,不要怕,有温总理和我们在一起,你们就快要得救了,在忍耐一下,再坚持一下,有无数的天使在人间,你们不要为了失去家园而哭啼……阳光总在风雨后,让我们一起祝福那些灾难中的亲朋吧,一起为他们祈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