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和掌握情感体验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状态。一个完美的总结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逻辑,可以通过提前制定大纲来帮助撰写。推荐一些总结技巧和写作要点,供大家借鉴。
科学溯源论文篇一
——汽车尾气的危害性研究
摘要:
机动车辆或其他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排放出的废气。在现代文明中,汽车已经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但是,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汽车也带来了大气污染,即汽车尾气污染。在中国大中型城市,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污染;尾气污染危害 研究背景:
时间:2014年10月12日,下午2点——下午4点。研究人员:麻圆圆
研究地点:垟儿路中山公园旁边 研究目的:
了解汽车尾气对是否人体造成伤害?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正文:
汽车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给予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十分方便的同时,可是它的尾气排物到底是否威胁着我们呢?这是我的疑问。为了搞清楚,我便对这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研究。研究方法:
找两只身形差不多的蚱蜢并把它们装入两个玻璃瓶里,并把其中一个装满汽车尾气,另一个则装满新鲜空气,然后观察两只蚱蜢的变化,得出结论。研究过程:
第二天下午,我趁着空闲时候,来到一块大草坪上,在父母的帮助下,我抓了两只身形差不多大小的蚱蜢,把它们各放入了两只透明的玻璃瓶内。现在,两只瓶内都装满着新鲜空气,还各有一只蚱蜢。随后,我由父母陪同着来到马路上,同时,携带着两只玻璃瓶。我们请了一位驾驶员配合,我拿着其中一只玻璃瓶拧开盖子,那位驾驶员开始发动起汽车来了,汽车管道便往外排放尾气,此刻,我正朝里装汽车尾气,装满了汽车尾气后,我拧紧盖子,谢过驾驶员,迅速从身上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两个标签,在装满新鲜空气的瓶子上贴上“研究1”,又在装满汽车尾气的瓶子上贴上“研究2”。这样,便于识别。
回到家中,我把两只玻璃瓶摆放在阳台上,使它们能受到足够的光照,更有利于我观察它们的动静。刚过十几分钟,我挡不住好奇的诱惑,忍不住去瞧瞧,发现:在贴有“研究1” 的瓶子里的蚱蜢还活蹦乱跳,精神充足,而在贴有“研究2”的瓶子里的蚱蜢,精神明显差了点。于是,我更加好奇了。每隔十来分钟,我就去观察一次,发现的结果都是一样。直到第二天的上午,我又去观察了一次,有着重大的发现:在贴有“研究1”的瓶子里的蚱蜢还存活着,而在贴有“研究2”的瓶子里的蚱蜢已不再动弹了。研究结论:
汽车尾气对人体伤害和环境污染的伤害很大。原因:汽油主要由碳和氢组成,汽油正常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过量的氧等物质。但由于燃料中含有其他杂质和添加剂,且燃料常常不能完全燃烧,常排出一些有害物质。研究表明,汽车尾气成分非常复杂,有100种以上,其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会阻碍人体的血液吸收和氧气输送,影响人体造血机能,随时可能诱发心绞痛、冠心病等疾病。碳氢化合物会形成毒性很强的光化学烟雾,伤害人体,并会产生致癌物质。产生的白色烟雾对家畜、水果及橡胶制品和建筑物均有损坏。氮氧化合物使人中毒比一氧化碳还强,它损坏人的眼睛和肺,并形成光化学烟雾,是产生酸雨的主要物质,可使植物由绿色变为褐色直至大面积死亡。研究体会:
汽车尾汽对人类的危害程度很大,危及健康。当然,使用无铅汽油并不等于使的是无害汽油,因为其中也有一些有害物质。我觉得也可以做个假设,如果蚱蜢换做是我们,我们吸入的不是空气而是汽车尾气的话,我们也同样会无法生存的。所以让我们尽量不乘出租车,尽量步行或乘公交车。参考书目:
可怕的科学
尼克.阿诺德【英】
六(11)班
麻圆瓦市小学
中山校区
圆
科学溯源论文篇二
问题的论证:
大熊猫应该只吃竹子吧!它们只吃竹子,但是,有的可能还吃胡萝卜。他们吃的各式各样,连肉也吃,比如说竹鼠,它们就吃一些死去的竹鼠,所以可以证明,他们是杂食类动物。
问题的结论:
根据上网查资料,我终于明白了,他们谁么都吃,这是我查的资料。大熊猫的食谱非常特殊,几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区可以找到的各种竹子,大熊猫也偶尔食肉(通常是动物的尸体,有时也吃竹鼠)。大熊猫独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当地人称作“竹熊”。竹子缺乏营养,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营养,大熊猫逐步进化出了适应这一食谱的特性。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大熊猫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一只大熊猫每天进食12~38公斤食物,接近其体重的40%。大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部分,即嫩茎,嫩芽,和竹笋。大熊猫栖息地通常有至少两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死亡时(竹子每30~120年会周期性地开花死亡),大熊猫可以转而取食其他的竹子。但是,栖息地破碎化的持续状态增加了栖息地内只有一种竹子的可能,当这种竹子死亡时,这一地区的大熊猫便面临饥饿的威胁。
看,大熊猫的食物太特殊真要好好研究一下了。他们的食物太特别了。
问题的延伸:大熊猫的天敌是什么?它是怎样防卫自己的呢?
参考材料:《动物大百科》《动物世界》
科学溯源论文篇三
人本管理是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强调管理必须以人为核心,以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目标[1]。人本管理的内涵包括:人本管理在思想上强调人性需要的满足,以达成人性需要的满足为管理目的,尊重每一个人;人本管理注重管理者自身修养的提高,要求管理者以人为本,以礼待人,通过以身作则来影响被管理者,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人本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强调关心、理解和尊重他人,在尊重个人的基础上,凝聚人心人力;人本管理的方法注重通过教育和引导来达到管理的目的,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挖掘人的潜能。人本管理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现代组织机构管理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组织机构发展的内在动力。
2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管理的特点
要将人本管理理念真正落实到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简称“科研机构”)的管理中,首先要对科研机构管理中特定的“人”进行准确定位,把握其特点。
2.1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特点。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简称“科研人员”)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他们所从事科研工作属于创造性劳动,更多地追求自主性,要求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安排上不愿受过多的束缚;他们更多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更广的个人发展空间,并希望得到组织的认可和尊重;他们追求自身发展,对知识的更新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迫切需求,对进一步深造学习、进修培训表现出强烈的愿望;他们关注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当发现环境不适合自己的发展,很可能会另谋出路,有较强的流动意愿;他们的工作过程具有复杂性和不可控特点,过程监控、过程考核难度较大。
2.2科研机构管理者的特点。科研机构管理者一般都是本专业的学术专家,在成为领导前也都是科研人员的一份子,对科研人员在专业素养、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感同身受,但由于缺乏管理学专业背景,在管理过程中往往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激励作用,不能与时俱进地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导致科研人员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上与科研机构相对保守的管理模式之间产生矛盾。
2.3科研机构基层管理人员的特点。科研机构基层管理人员(包括科研辅助人员)普遍没有系统的管理专业背景,没有接收过相关的岗前培训,在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上也鲜有深入探索,管理水平一般,创新意识不足;他们普遍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重视,工作任务繁杂,也得不到系统的培训,奖励竞争机制不健全,导致人员流动频繁,队伍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机构的总体发展。
3人本管理理念在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人本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人本管理是必要途径。科研机构领导需要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人本理念,把尊重和关爱科研人员的人本管理落在实处,推动科研机构管理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化。
3.1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人本管理是尊重和关爱人,不是无约束的迁就,其根本落脚点是有序的规章,科研机构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机构管理的核心内容,广泛听取建议和意见,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在岗位责任制、人员流动机制、科研竞争机制等方面严格执行公平、公正、公开性原则。在制度保证的基础上,高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管理工作,拓宽精细化管理覆盖面,将人本管理纳入互联网+时代。
3.2提高领导管理艺术。要发挥制度的最佳效用,决策者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科研机构管理者需加强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沟通、执行和决策等能力,注重人本管理理念的熏陶,加强沟通艺术。在此过程中,促进关系型心理契约的确立、树立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是领导艺术的重要环节。良好的领导沟通能增强科研机构群体凝聚力、能协调成员的思想和行动、是协调科研机构内部关系的重要环节、是激励成员的一种重要手段。
3.3重视不同人员的培养。科研人员普遍具有高学历,但高学历并不代表高能力,且现代信息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能力要求扎实全面;科研管理的信息化、高效化也呼唤着基层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科研机构在用人的同时也要养人,需有计划地组织业务培训,多层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重视不同岗位人员的深造,全面提升各类人员的专业水平、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组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懂技术、善管理、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稳定的团队。科研机构的发展需要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富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管理能力的高级人才作为学术带头人,有计划的培养和选拔学术带头人在科研机构管理中尤为重要。
3.4完善职业发展规划管理。科研机构在整体发展规划的同时要充分了解成员的个人需求和发展意愿,为其成员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协助成员将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与组织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达到组织人力资本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的平衡[3],使之拧成一股劲向一个方向发力。以专业化、职业化标准推动基层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鼓励其加入科研团队中为科研工作的高效高质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3.5实施有效的考评激励手段。科研工作不是短期内出成果的,因此摈弃原有的年度成果考评方式,以期间考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的模式更为合理。对于基层管理人员的考评也需要针对性地建立量化的指标体系,扩大评价的参与面,提高互评的频率,及时改进不足。此外适时采取负激励措施,实行岗位责任制与岗位流动并存,对严重影响组织整体发展的行为推行淘汰机制,给人以一定的危机感,促进成员自我提升。
3.6构建积极的组织文化。自然科学研究也需要根植于良性循环的人文“生态环境”,优秀的组织文化可转化为成员的内在行动力,促进群体凝聚力的形成。科研机构在推动制度建设、激励政策等改革的同时,也要抓组织文化建设,积极营造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科学、民主、理性、开放的创新文化氛围,将组织价值内涵深入到每个成员心中,形成一股团队协作向心力,实现组织与成员发展互促共赢。
科学溯源论文篇四
有些同学把写科学小论文看得很神秘,认为是科学工作者的事,对我们少年儿童是高不可攀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同学们不仅能写而且可以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来。
科技小论文是学生科学研究的总结,而不是文学作品。小论文的写法有一定的规范性,它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题目要与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文不对题。题目要求简洁、新颖、吸引读者。如《为什么咸蛋黄会出油?》明了,吸引读者。研究的题目不能太大,不然无从下手。
2、引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简单说明进行该研究的目的或作者是怎样想到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起因。
3、材料和研究方法:要写清考察和观察对象、实验的材料及材料来源;采用什么研究方法以及具体研究步骤;使用了哪些仪器等,这都要如实交代清楚,以便经得起他人的重复试验。
4、结果:是论文的论据部分。除了用文字,还可用表格中的数据,图片,照片,这样具有说服力。数据的真实可靠是实验研究的关键所在。
5、讨论:这是论文的论证和论点部分。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科学结论。并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加以说明。论点必须是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为依据,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如果脱离实际,故意扩大研究成果,就失去论文的科学性,结果将是一事无成。
杠杆原理
我具有一颗好奇的心,什么事物总能吸引我的眼球,总能牵动我那好奇心。
记得那是我上三年级时候的一个中午,我自己下楼玩儿,发现工人们正在搬运东西。看到工人们努力地搬运重重的石头:“嘿呦,嘿呦!”我也不由自主的也走了过去。恍惚间,听见一个工人说:“咱们这样搬石头又累又慢,咱们还是换种方法吧!”“好,那……怎么办?”“咱们可以利用杠杆原理来搬起重物。”“嗯,我看行。”只见那个工人把一根木棍插到一块儿巨大的石头底下,几个工人齐心协力很轻松的就把那块儿大石头翘起来了,我觉得很神奇,连眼眨都不眨的盯着这些工人把一块儿块儿大石头搬起来。
回到家后,我立刻查阅了相关书籍,了解到: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哦,我明白了,原来我们的生活中玩儿的跷跷板,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呀!”.当然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奥秘,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有很大发现。
蚂蚁的特征
一种小动物,家族千百万。
春夏秋季忙,冬天洞里藏。
猜猜看,这是什么动物?对了,是在大自然常见的小蚂蚁。在大自然的观察中,我发现了蚂蚁的几个特征。
(一)“运动”小将
蚂蚁吃的食物都是从蚂蚁洞外运来的,蚂蚁们都是搬比自己大的东西。从中,我想了一个问题,使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小蚂蚁能搬起一个比自身大的东西,并且行走的速度丝毫不比不搬东西的蚂蚁逊色。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我问爸妈,都说自己去找答案。可我还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他们就说不知道,叫我去查书。于是,我只好无奈地去查《十万个为什么》。嘿!原来是这样的呀——蚂蚁脚爪里的肌肉是一个效率非常高的“原动机”,比航空发动机的效率还要高好几倍,因此能产生相当大的力量。我们知道,任何一台发动机都需要有一定的燃料,如汽油、柴油、煤油或其他重油。但是,供给“肌肉发动机”的是一种特殊的燃料。这种“燃料”并不燃烧,却同样能够把潜藏的能量释放出来转变为机械能。不燃烧也就没有热损失,效率自然就大大提高。化学家们已经知道了这种特殊“燃料”的成分,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磷的化合物。这就是说,在蚂蚁的脚爪里,藏有几十亿台微妙的小电动机作为动力。看完后,我茅塞顿开。蚂蚁真可以说是一名“运动员”啊!
要是哪天昆虫比举重的话,我想冠军非蚂蚁莫属!
(二)团结力量大
瞧,发现周围没有危险了才拖男挈女,呼兄唤弟出来搬这块“美食”。哇!这是什么劲——蚂蚁们一下子就把糖果搬进了洞里去。它们是多么的团结、齐心协力啊!我们中国西藏有些反动派就破坏08火炬传递,这既不团结,又损中国的“讲文明,迎奥运,树新风”的形象,难道那些人连蚂蚁都不如吗?俗曰:三思而后行啊!
(三)神秘的沟通方式
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蚂蚁也不例外,它们也有它们自己的“语言”,可它们是怎么沟通的呢?前不久,我做了个实验——把一只蚂蚁关在了一个小盒子里,看蚂蚁是如何逃脱的。过了一阵子,另一只蚂蚁从旁边过来了,在盒子上兜兜转。想必是来救这只被困的蚂蚁的。我迷惑不解——它们是怎么互相联系的,居然可以从一个地方联系到另一个地方的,难道它们有电话吗?我带着这个问题上网查了资料。原来是这么一件事——蚂蚁也能以声音传讯,不过是从腹部表面的发声板发出的摩擦声,频率很高,我们的耳朵听不见。蚂蚁也不“听”,它们是以脚上的侦测器接收声波引起的土壤震动。蚂蚁主要以化学信号通讯。它们全身有许多腺体,分泌费洛蒙,即通讯的体外荷尔蒙。例如找到食物的工蚁,回巢的路上腹部末端会分泌费洛蒙,以引导同类。蚂蚁分泌的费洛蒙不下20种,作“单字”时各有意义,又可组成“片语”,传递复杂信息。蚂蚁的社会秩序基本上由蚁后的费洛蒙维持与控制。它分泌的费洛蒙有些用来吸引子女在巢内生活,有些用来压抑子女性腺的发育。兵蚁也会分泌抑制弟妹发育成兵蚁的费洛蒙,因为巢里各种“职业”的“蚁口”,维持一定比例才有利于整个蚂蚁群落的生活、发展。蚂蚁的沟通方式真特别呀!
生活上有着许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发现、探求,有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呢!记得雨果说过这么一句话: 一个专心致志思索的人并不是在虚度光阴。虽然有些劳动是有形的,但也有一种劳动是无形的。许多事只要我们专心致志去做,就会成功,还有一句名言警句说:“努力了未必成功,但为了成功我们必须努力!这就是我通过观察小蚂蚁的过程的感想。
科学溯源论文篇五
学校:肖家沟小学
班级:三(1)班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科学家曾经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试验。科学家先确定一只蚂蚁,将他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原地边转圈边寻找着什么。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我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做了个试验。我首先准备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细小树枝,在树枝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我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后,他到达了糖果的地方,仿佛在闻一闻、嗅一嗅。我趁此机会将木棍的中断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过了一会儿,我又重复了上面的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通过这两次实验,我终于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的秘密了。原来蚂蚁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知道了蚂蚁的这一秘密后,我在想:是否我们可以制作一种蚂蚁报警器呢?当蚂蚁走到报警器附近时,报警器就能“闻”出蚂蚁的气味,然后发出鸣叫声,让我们知道蚂蚁跑到橱柜里了或其他地方。
蛋壳的秘密
学校:肖家沟小学
班级:五(4)班
姓名:彭丽莎
“同学们,蛋壳都带来了吗?”老师问。“带来了!”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为了今天的科学课,老师让我们带蛋壳来。带蛋壳做什么呢?是做不倒翁吗?我们都很好奇。“今天,我们要用这两个半截蛋壳做一个小实验。做之前,请大家先猜猜,我用这枝铅笔朝着蛋壳垂直往下刺,是口朝上的蛋壳先破呢,还是口朝下的蛋壳先破?”“当然是口朝下的先破!”大多数同学都抢着回答。“口朝上的先破!”同桌偏要和大家作对。老师微笑着说:“那好,下面我们就来做做实验,看谁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老师叫了一名同学上讲台,让他用铅笔对准自己手上口朝上的蛋壳。老师一声令下,同学手一放,铅笔刺到了蛋壳上,蛋壳没有破。老师又让他试了几次,铅笔第三次刺下的时候,终于刺破了蛋壳。接着,老师又让他用铅笔刺口朝下的蛋壳。“一下、两下、三下„„”我们一起数着;但那半个蛋壳就像穿了盔甲一样,被刺了十几下还是不破。“耶!我猜对了!”同桌高兴得手舞足蹈。虽然我们都不服气,但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发现,同样的两个半边蛋壳,用铅笔垂直去刺,的确是口朝上的比较容易破。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口朝上的蛋壳受力比较集中,而口朝下的蛋壳受力分散,所以就比较坚固。难怪建筑工地里的工人叔叔们都戴着口朝下的安全帽,原来就是这个道理啊!
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
学校:肖家沟小学
班级:六(1)班姓名:杨心怡
每到星期天,我总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擦鞋任务。告诉你,这可是我一星期 零花钱的来源哦拿到沾满灰尘的皮鞋后,我先把鞋面的灰尘擦掉,然后涂上鞋油,仔仔细细地擦一擦,皮鞋就会变得又亮又好看了。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对比观察。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
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 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然后,我再在皮鞋上圈出两块表面都比较粗造的 a 区和 b 区,a 区涂上鞋油并仔细擦拭,b 区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我发现 a 区擦拭后,表面明显变光滑了许多,而且放在阳光下也比 b 区有光泽。为什么两者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我想到在物理课上老师曾经讲过:影剧院墙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样可以使声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让观众不受回声的干扰。同样道理,光线照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产生反射,假如这个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线就会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这个平面是光滑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皮鞋的表面原来就不是绝对的光滑,如果是旧皮鞋,它的表面当然更加的不平,这样它就不能使光线在一定的方向上产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没有什么光泽。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颗粒,擦鞋的时候这些小颗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得更均匀些,就会使皮鞋的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线的能力也加强了。
通过实验,我终于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
科学溯源论文篇六
写科学论文的关键是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推导合理(不能牵强附会、强词夺理),结论明确。同时文章要语句通顺、语言精练,可读性强。
一、提出问题
想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想到达何目的,准备用何方法?
1、背景:
需求,包括实际应用方面的市场需求,提供新技术、新产品,创造效益;理论方面的,丰富理论知识与理论系统,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研究现状: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有待完善的地方,或未曾涉及到的问题。
2、提出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要做的事情(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3、拟采取的技术方案、技术手段、以及预期能得到的结果及其价值。
如果是开题,在此还需进行可行性分析。也就是说,前面两部分介绍了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里就要分析如何做,有什么条件和基础(包括个人基础与实验设施等),能否做成?预计能得到什么结果而且有何价值?。
二、解决问题
1、具体介绍解决问题的过程,所用的方法、手段,得到的结果。即,如何做,有何现象和结果,包括理论上的推导、计算结果与实验现象等。
2、结果分析与讨论。判断理论推导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充分、合理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对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与提炼。实验与理论的对比,结果与前人的对比。
三、结论
简要列出研究工作得到的结论;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以及展望。
科学溯源论文篇七
亚麻(linumusitatissiumul.)属亚麻科亚麻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纤维和油料作物之一,按用途可将亚麻分为3类:纤维型亚麻、油纤兼用型亚麻、油用型亚麻,习惯上将纤维型亚麻和油纤兼用型亚麻统称亚麻(flax),油用型亚麻也叫胡麻(linseed)。随着绿色、节能环保的深入人心,亚麻等绿色纺织原料越来越受追捧,亚麻学科研究不断深入,已经由过去的小作物发展为国内重要的经济作物,逐渐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近年来,亚麻学科在分子水平上有了很大的突破,生物技术研究平台已经构建完成,国内外的科研人员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为亚麻品种改良和种质资源创新进行了大量研究,获得了一些转化植株,但还没有获得可以推广的亚麻转基因品种。整体而言,亚麻学科还处于大田作物的追踪和模仿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深化。国家的资助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学科在国家层面的受重视程度,同时也为学科研究方向提供指导,本研究就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亚麻学科的资助力度着手,整理和总结该学科受资助情况,结合亚麻市场形势,分析了亚麻学科的未来发展前景及研究方向,旨在为本学科科研工作者申请国家基金提供参考。
1亚麻学科发展
我国作为亚麻栽培的起源地之一,从1906年开始引种纤维型亚麻,至今已有百年的种植历史,但相对其它作物而言,我国亚麻学科的研究比较滞后,导致我国亚麻种植面积逐年萎缩,严重影响了我国亚麻向国际市场的拓展。目前,亚麻学科的前景呈可喜态势,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年度间资助额度(见图1)及支持单位和项目分布来看(见图2),2012年以前,亚麻学科的国家基金资助为零,2012-2015年,国家基金委共立项亚麻学科基金21项,其中12项面上项目,9项青年基金项目,总资助力度达918万元,平均资助额度为43.7万元,其中胡麻12项,总资助额为550万元,亚麻9项,总资助额为368万元,总体而言,亚麻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不论从力度还是范围来看都呈上升趋势。随着亚麻基础研究项目数量的持续增加,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政策上正在逐年加大对亚麻学科基础研究的支持,为我国亚麻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支撑平台。国家基金资助的胡麻项目主要集中在胡麻油所含成分及功能分析,如:亚麻籽油调控胰岛细胞机理研究;产量相关性状的基础研究,如:油用亚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亚麻酸含量的qtl定位研究等。相对而言,亚麻的资助力度及立项的数目都不及胡麻(见图2),但亚麻的资助范围较广,涉及亚麻的纤维产量、病害、抗耐性及复合材料,如:纤维含量的基因挖掘、亚麻粉病基因的克隆及功能解析、抗性基因克隆、亚麻纤维复合材料研究等。从亚麻学科资助单位来看,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位居前三,均获得超过100万元的资助金额,其中前2个单位主要以胡麻研究为主,纤维型亚麻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主要学科之一(见图3)。综合亚麻学科获得国家自然基金情况,生命科学仍然是亚麻研究的重点,利用先进的生物前沿技术对亚麻高产、优质、抗耐机理进行阐释,挖掘其生物学调控机理,特别是亚麻生命机理机制及抗耐性功能解析是现阶段亚麻学科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对于亚麻的多用途开发及保健功能研究等工程化学及医学研究领域,未来将会是亚麻学科研究的新聚焦点。
2市场形势
目前,亚麻产品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市场空间广阔。欧美国家劳动力成本偏高导致其竞争力下降、种植面积萎缩及加工企业倒闭,造成了大量的亚麻行业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廉、亚麻产业基础雄厚等竞争优势,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地区企业资本和行业要素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另外,全球气候条件回暖致使亚麻种植北移,带动了相关企业及行业资本的北移,中国东北地区已经成为亚麻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和行业要素集聚地。现阶段国家将深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各种惠农政策和支农资金会进一步涌入农村,这必将为亚麻产业开发创造更加宽松的宏观环境。从国家政策到社会市场形势,整个宏观环境提供给亚麻学科的前景光明,目前亚麻育种新方法的研究正处在一个逐步深入的时期,相关科研单位对亚麻育种资源的重视和在育种新方法、新途径研究上的进展,将推进亚麻学科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3发展前景
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亚麻学科前景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给科研工作者提供该学科发展的方向。2000年以前,国家对农业科研的支持主要放在了粮食作物上,亚麻科研经费的投入不及粮食作物的千分之一,使亚麻学科科研投入低,人力、物力投入严重不足,亚麻研究设施手段远远落后于其它作物,更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亚麻育种、栽培等相关的基础研究力量薄弱,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技术储备不足,设备落后,加之人才队伍和硬件基础薄弱,导致亚麻品种水平和栽培技术等方面与粮食作物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科整体研究水平相对滞后。2011年以来,亚麻学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有了“零”的突破,加之亚麻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包括亚麻岗位科学家、亚麻试验站及亚麻综合观测站等重大学科建设梯队的设置,表明近年来,特别是“十五”计划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亚麻学科的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人才队伍和配套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极大的鼓舞了亚麻科研工作者的热情,不断有亚麻学科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省、市、地方层面的大力资助,亚麻学科的发展势头急剧上升,科研工作者热情高涨,相信未来几年,随着亚麻学科的不断发展及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亚麻研究工作将继续深入,通过上下游工作者们的积极合作和共同努力,亚麻学科将逐渐展现自身特有的学科魅力,为中国作物麻类产业增添新的色彩。
科学溯源论文篇八
1、理解科学与宗教的定义
1.1、什么是科学
1.2、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成长到一定历史阶段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对神明的尊奉与崇拜。一般而言,宗教就是一种信仰体系,是对客观存在的解释,一般包括仪式的遵从与信仰两个方面。宗教主要特点是,相信有一种神通的神秘力量或实体存在于现实世界之外,这种神秘力量不仅统摄万物而且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拥有绝对权威,从而使人类对这种神秘力量产生敬畏和崇拜之感,并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引申出信仰认知和仪式活动等内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这样解说宗教“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2、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2.1、科学与宗教共同生长
科学是一种认识活动,科学知识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古代文明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由于受人类社会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在一段很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代的科学知识一直依赖于充满想象和猜测的自然哲学,甚至依附于宗教神明。到了中世纪,科学逐渐发展成为神学的一个分支,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科学与宗教从混合状态走向解体,科学最终从自然哲学和宗教神话中分离出来,演变成为实证科学。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第一次宣布了近代科学与宗教神话的终极决裂。从此,科学的发展取得巨大的进步,自然科学也从宗教神学中获得解脱,科学与宗教走上了冲突对立的道路。
在人类文明刚刚开始之时,科学与宗教就各自的萌生起来。只不过当时科学认识与宗教思想都处于初始时期,相互存在于人类的原始思维形式之中,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很难找到二者的差别。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文化形式出现分化现象,不同的文化形式开始分离。在原始社会走向完结前,不同文化的分化正处于低级阶段,科学知识与宗教神明仍然共同存在,界限不分明,互相包含。正因如此,我们在最初的科学中能够看到神秘的虚幻认识的影子,而在最初的宗教中也能够发现人类经过实践积累的经验知识。
2.2、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科学不认可超自然的力量,反对采用超自然的因素和力量去解释任何自然客观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发展过程。然而,从本质上说宗教就是对超自然力量的敬仰与信封,认为世界是被超自然的上帝和神明创造的。宗教由于对超自然力量的敬仰与崇拜导致它否认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和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科学对超自然力量的否定与宗教对超自然力量的肯定之间的对立,决定了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而且这种对立是不可调和的。
科学与宗教的认识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自然科学从客观实在的各种具体形式出发,从而发现客观实在之间的联系并用经验的方法证明。而宗教认识所采用的方法是“信仰主义”,借助的是非经验、非理性的神秘主义直觉。
科学与宗教的社会作用也有很大的不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以此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被马克思主义看作是最有意义的革命力量。虽然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宗教曾经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宗教是一种含蓄的成分,因为宗教常常把客观的社会制度作为神意的展现,因而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
2.3、科学与宗教的冲突
宗教和科学是一直存在着冲突的,但二者的关系并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宗教领域同科学领域之间冲突的主要来源在于人格化了的上帝这个概念。这种象征性的内容,可能会同科学发生冲突。只要宗教的这套观念包含着它对那些原来属于科学领域的论题所作的一成不变的教条式陈述,这种冲突就一定会发生。[2]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科学与宗教的对立并不罕见,依此可以看出宗教对科学发展的干涉,比如,教会严厉反对伽利略和达尔文的革命斗争并对其进行残酷的迫害就是这样。
无论历史还是现实都向我们证明,宗教永远不会摒弃对威胁其地位的科学理论发起挑战的,不仅这样,宗教还要打击科学的教育。最典型的例子是,众所周知基督教一直没有停止对“进化论”的`攻击,因为“进化论”击中了基督教信仰的根基,这也就上演了宗教对科学的迫害。由此看来,科学与宗教的冲突由来已久并且也很难调和。
3、科学家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虽然科学与宗教在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对立冲突的关系,但是许多西方自然科学家都有宗教信仰,例如天文物理学的奠基人开普勒曾说过:“既然天文学家是自然之书最高上帝的牧师,适合我们思考的不是我们智慧的光荣,而是居于一切之上的上帝的光荣。”;还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者牛顿,他信仰耶稣基督和救世主,而且牛顿在晚年写了大量关于宗教方法的手稿,手稿内容涉及年代学和圣经研究又延伸到神学阐释;更有发展了电学和磁学基础概念的法拉第,他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积极参与教堂活动;被称为是原子理论之父的道尔顿,也是一个传统的基督徒。
笔者认为要坚持一个适度的原则,可以有信仰,要防止过犹不及。例如伽利略,可以说他一直是一位忠实的天主教徒,但是必须承认他有很高的科学素养。伽利略科因追求真理而取得了科学成就,当他的科学研究与宗教信仰产生矛盾时,他选择真理,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尊重科学事实,因此才能在科学领域取得成就。
如果科学家迷信过度,那么他们的科学之路将会充满崎岖,宗教信条有可能引导他们走上与科学相反的道路,得出一些违背科学的结论。这里我们以牛顿为典型来考察一下。牛顿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所著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被公认为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自然科学著作,无论是在天文学还是在数学等领域他都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这些成就都归功于他崇高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因为他能够正确面对科学事实,敢于破除宗教信仰的束缚。但是在晚年,他的科学观逐渐屈服于神学观,他从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进入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在那之后牛顿就没有多少的科学成就了。可见,科学家可以有信仰,但是要适度。
4、结论
科学与宗教并不是背道而驰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要承认科学与宗教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历史上科学与宗教始终存在冲突对立的关系,宗教对科学进行迫害,导致科学的发展受到阻碍。同时,我们要在看到科学与宗教的区别的基础上分析科学与宗教之间的联系,宗教与科学既对立又统一,宗教离不开科学,科学也需要宗教。在科学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我们更不能摒弃宗教信仰,要发挥其有力一面,发展科学的同时也发展宗教。
【参考文献】
[1]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伍况甫,等,译.科学出版社,195.
[2]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
科学溯源论文篇九
社会高度现代化的发展下,风险伴随发展,因此,风险社会理论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一、有关风险和风险范式研究
在众多对风险的研究中,德伯拉·勒普顿(deborahlupton)归类出三种风险范式,由玛丽·道格拉斯(marydouglas)等人为代表的利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风险的“文化/象征”理论,吉登斯和贝克为代表的“风险社会”理论以及艾瓦尔德(ewald)等人借助福柯的理论提出的“治理性”(governmentality)理论。国内以马克思思想为视角研究风险社会范式的,如:庄友刚的《风险范式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出场》、《从马克思主义视野对风险社会的二重审视》。
国内郭强《高度现代性条件下知识缺失与风险叠加》也从风险文化角度分析,认为知识是饱和又缺失的,社会知识会提高人类战胜灾害的同时也增强制造风险能力;知识缺失使我们进入风险社会时代。陈忠、黄承愈在《风险社会:知识与实在--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知识问题”与“历史超越”》中认为揭示、剖析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知识问题”,全面认识风险社会的实在本质,历史性的超越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二、有关风险社会特征的研究
国内学者刘岩在《风险社会理论新探》中总结了风险社会理论研究并且得出风险社会的独特性表现,第一,全球性风险;第二,人为性;第三,现代性变异的产物;第四,社会风险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结构性特征。庄友刚在《风险社会理论研究述评》指出风险也强调风险不确定性,风险有破坏性的同时也具有挑战性与创新性,风险与机会同在,即风险二重性。
对于国外学者的研究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具有现实性与非现实性。在贝克、吉登斯和拉什的《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中描述可能性也就是一种未来性、不确定性。发生概率不定,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回归到社会中”,不确定性掌控生活和行动。而且这样的不确定性本身就预示了风险的二重性。吉登斯《失控的世界》中风险指的是与将来可能性关系中被评价的`危险程度,是一种看作将来被征服的范围。
风险关涉领域具有广泛性。贝克在《风险社会》写到风险不仅关涉到社会还涉及到个体,不仅涉及经济还涉及政治、文化等。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中指出由于财富分配逻辑向风险分配逻辑转换,风险一开始体现在经济领域,随后逐渐蔓延到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生态领域、文化领域。
社会风险具有人为性与非先在性。吉登斯《失控的世界》指出人现在面对危险更多地来自于自己而不是来源于外界。在贝克、吉登斯和拉什的《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中总结指出人们被动的卷入由人们自己进行的实验,并且这场实验早已不受人们的控制。
道格拉斯和威尔德韦斯强调制造风险,而拉什则强调规避风险。
三、自反现代性分析的研究
国内学者中杨亮才在《现代性视域中的风险》认为社会可能面临“危险”和“灾难”人类社会处于由简单现代性向反思现代性的转变过程中,并且特别指出中国转型下虽没有进入风险社会,但是风险具有潜性且大量交织,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实现全球合作下的风险治理。庄友刚在《风险社会理论研究述评》从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角度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进行反思,而且反思的基本理论应指向对全球资本主义关系的批判的前提下的改良实质。郝建梅在《风险社会: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不仅将风险问题与自反性现代化联系并且视为风险社会的两大主题,将贝克的社会理论定位于现代理论与后现代理论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对自反性现代化的重视。
吉登斯、拉什、贝克在各自着作中分别详细对自反现代性的概念进行重构和批判。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现代社会已达到了极限的情况下现代工程没有陷落,并没有面临现代性枯竭,是第二波,只是变得激进的情况下重建。
四、风险对策的研究
温志强在《风险社会中突发事件的再认识--以公共危机管理为视角》一文中指出政府主要要从风险突发情况下转变处置突发事件的理念入手,以人为本,做到取信于民,调和各方利益的情况建立危机预警系统;齐立广在《风险社会中政府责任担当的问题》提出政府不仅应该从责任伦理、在行为导向上对风险文化、意识等逻辑转换,还要重视预警、决策、问责机制构建;吴英姿在《风险时代的秩序重建与法治信念--以“能动司法”为对象的讨论》中从司法角度指出要法治信念裁判制,社会共享价值体系重建,还要通过始终如一的适用法律,实现民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向规则之治转型司法机制;武术杰、李昭昊在《风险社会中政府的媒体管理和形象管理》中指出政府在现代社会必须学会危机管理,尤其要注意媒体管理与形象管理,否则处理不当会削弱政府合法性基础,而使政府的合法性得到巩固和加强又要从提高政策透明度和改善政府形象激励和引导公众共同克服危机入手。
纵观以上资料,对于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国内很多学者多讨论其现代性,从各学者的研究资料看出,大多学者只是对风险社会中的表象问题分析研究,少有能探究到其背后的本质问题,特别是对其风险制度、实践观问题研究及反思,即没有很好的将贝克的社会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也对其背后本质单独分析不够。
参考文献:
[1]王南湜.社会哲学--现代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郭强.高度现代性条件下知识缺失与风险叠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2(1)。
[3]庄友刚.风险范式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出场[j].山东社会科学,(5)。
科学溯源论文篇十
地缘因素所致,秦文化和楚文化深切影响着汉中文化,故这里的民间艺术呈现些许蜀风楚韵。作为小商品的汉中民间泥塑带着淳朴的风气流行于市井,其朴质、温婉的特色折射出汉中人民特有的精神面貌,在全国范围内虽不属出众,却因独有的风情深藏于世。文章以陕南汉中地区区域文化为研究背景,对汉中民间泥塑的缘起至发展现状的生命旅程作了客观的归纳与探究。
泥塑是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或彩或素的以人物和动物为主要造型的民间艺术。汉中泥塑以汉中本地细腻、色黄且粘性强的干黄土为塑形原料,以宽窄适宜的干柏木做龙骨,以藤条、草绳、细竹条为筋骨,堆叠、点压、捏塑而成。赋色上在红、黄、青、黑、白五行色的基础上适当地辅以其他颜色,统一而不失变化。自然界的万物生灵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汉中泥塑作为其中之一,深深根植于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中,这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风情有着密切的联系。汉中是一个典型的自然区域划分和行政区域划分不一致的城市,无论从气候环境、饮食习惯,还是方言特色等方面,都与陕西的关中、陕北地区大相近庭,反而与四川北部十分相似。汉水横贯、蜀道纵通,居民南来北往,西走东去,流动频繁,在这样的跨省区的文化互动中,流动人口扮演了“传播者的角色”。加之这里历来是战乱灾变的避难所,鄂豫陕蜀的先民们为了躲避战乱常迁此杂居,从而形成了多元文化混合相融的特有现象,秦文化和楚文化南北交融的特征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这里的民间泥塑则传出些许蜀风楚韵,并在其传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地方语言。
一、汉中泥塑的产生与发展
(1)明器。做源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货”玩赏的民间风俗,是中国泥塑得以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加之泥土是人类最易获得的一种雕塑材料,廉价而易于塑形,由此便形成了民间雕塑中常以泥为原料的主要原因。,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在对汉中市城固县宝山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140个大小、形状不一的火烧坑,并清理出的大量陶器和动物骨骼。据主持此次考古发掘的西北大学教授赵丛苍介绍,从“考古工作者在对出土陶器的质地、形状与相关已知年代的陶器进行对比分析后,初步推定这些烧火坑为商代遗迹”。这是迄今为止我市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关于泥塑的痕迹。“70年代在周寨村北端发现战国中期的墓葬三座……出土器物54件,计有陶器43件……另有料珠、泥球各2件”。汉代封建统治者大兴厚葬之风,先民们认为:亡灵亦如人生在世,同生者一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要使用大量的陪葬品,这为泥塑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充分的理由。汉中泥塑继承了秦以前的优良传统,泥塑技艺得到极大的发展。在东郊雷家巷平木桥曾清理过两座西汉晚期墓葬,在市区东、北部出土的东汉墓葬中,又发现大量陶俑,俑中又以家畜家禽种类为多。尤其是在武乡发现的一座西魏墓,“陶俑81件,残鸟纹铜镜一面。陶俑中有人面兽身蹲坐镇墓兽1件,残牛俑1件,双人牵马俑1件,其余都是文武士、包橱女侍俑等”,大量的陶俑、镇墓兽、陶井、陶仓、陶灶等器物,线条流畅,造型独特,构思巧妙,寄托了泥塑匠人的美好祈愿,从实物角度进一步反映出汉中泥塑业曾经的兴旺。
(2)佛教塑像。西汉以后汉中泥塑进入多面发展时期。特别是东汉末年,张鲁割据汉中,推行“五斗米道”,建立政教合一政权,至此汉中道教兴盛,全市大量兴建道观,塑神像风气浓厚,社会上也应运出现了许多以塑像为谋生手段的泥塑艺人,这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本市佛教盛于隋唐。净明寺、草堂寺、宝峰禅寺、万寿寺、金华寺都是现今遗存的佛教建筑。佛教的盛行为汉中泥塑进一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地吸引刺激了泥塑艺人的创作热情。汉中城固文化馆文物库房收藏的本县唐代墓葬出土的“三彩陶俑”、“三彩陶瓶”等器物造型精美,设计巧妙,大大超出前代水平,是汉中民间泥塑技艺高度发展的实物见证。
(3)玩具。宋代以后,小巧的泥塑玩具逐步发展起来。逢各种节庆或庙会之时,专门从事泥塑制作的艺人们便会流连于市井兜售泥偶,供小孩儿玩耍。除十二生肖外,各种顽童形象居多,造型重整体而不拘小节,设色随意活泼,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4)戏曲人物。在泥塑造型中,除了为佛寺膜拜塑像外,还有大量的戏曲人物出现,大都是吸取了各类戏曲故事的情节而创造的人物形象。“民国3年(1914)始有京剧班社”,秦腔于“明万历年间传入汉中”,汉剧于清咸丰年间、话剧于民国(1927)传入,农闲、节日都有演出活动,观赏戏曲也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时尚。为了顺应这种时尚,泥塑艺人们端倪各类戏曲,浓缩戏文精华,模仿戏曲中的着装和扮相的造型应运而生。和观看戏曲演出相比,民间泥塑所表现的戏文故事更浅显易懂、更直观,且可长久观赏。这不仅表达了人们对文化的渴求,也明确传达了艺人个人对善恶美丑的坚定判断。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佛教活动逐渐恢复,汉中民间泥塑也稍有起色。以李昌吉为代表的汉中泥塑艺人又博来众长,将绘画理念和泥塑技艺巧妙结合,创作的仙佛塑像千变万化、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奇踪异状、无一雷同,逐渐形成了汉中地区民间泥塑独特的风格。
二、汉中泥塑的生存现状
汉中泥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成熟期,从源人殉葬到佛像膜拜,再到供人们玩赏的“耍货”,其形态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着。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手工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人们的精神追求呈现多元化,泥塑不再受到重视,泥塑艺人也不再受到人们的尊崇,由此泥塑业开始衰退,传承乏人。工业的急剧发展,生产力的迅速提升,充斥人们眼球的是越来越多程式化、批量化的生活产品,在提升生活水平的同时却埋没了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因为现在我们几乎没有在市面上见过汉中的传统泥塑了,只有在汉台博物馆或周边各县级博物馆有古时的'泥俑、塑像陈列。偶尔在新建的旅游景点也会看见泥塑以各种历史人物或贫民的造型出现在陈列的橱窗里,又或是在寺院内看见翻新的泥塑神像,因为民俗民风的改变是消除迷信思想,但是允许各种宗教信仰的存在,所以泥塑得以这种形式继续出现在现代生活中。如:汉中勉县武侯墓内,宽敞、庄严的大殿神台上,诸葛亮塑像独坐其中,仍旧保持着他的一贯装扮,羽扇、纶巾、道袍、皂靴,神态淡然。坐像后面的墙壁上绘有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再现历史长河中的精彩一幕。南北厢房和南院的道观中,展示着“一代智星诸葛亮”的大型泥塑雕像,通过“崛起荆州”、“治理西蜀”、“北伐风云”这三大主题,展现了诸葛亮一生经历的重大政治、军事事件。不过,与大殿的泥塑相比,这些泥塑就显得不那么精致了。无论是从造型、气势上,还是色彩描画上来看均不拘细节、略显浮躁:人物神态、举手投足都没有深入刻画,赋色也是草草了事。不知是否为了开发旅游,为了扩展武侯墓的展示空间和内容而仓促完工。我想,这也许是受了商品社会的影响吧,过去在面对大地、山村的封闭生活中,人们的心是朴实的、诚恳的、平静的,他们做出的物品自然也是健康的、正直的,而不会昧着良心去追求各种利益。
三、小结
泥塑的产生至今已有千余年,它作为中华文明的民间文化载体,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乐趣。陕南封闭的自然环境下滋养的汉中民间泥塑,虽不如北方的“泥人张”和南方的“惠山泥人”那么名声在外,却也温婉的滋长开来,散发出独具一格的小家碧玉式的典雅气质。文章对汉中泥塑的缘起至发展现状的生命旅程作了较为客观的归纳与探究,试图以其窘迫的生存环境提醒世人对民间艺术的关注。
科学溯源论文篇十一
记得有一次我在海中潜水。穿上皮质的潜水衣,戴上密不透风的潜水镜,背上一个氧气瓶,再配一个潜水员做指导,你就可以潜水了。在潜水中,我兴致勃勃,看着海底亦奇亦幻的美景,不断地往下潜。突然,我感觉耳朵有一点疼,我觉得很好玩就忍着,又往下去了一点。哎呀,不行,耳朵疼得越来越厉害,我这才恋恋不舍地浮出海面。问潜水员:“叔叔,我为什么会感觉耳朵疼?”潜水员叔叔告诉我:“因为你潜得很深了,有8-10米,水的压力比较大,你的耳朵承受不了,所以就疼了。
我对压力产生了好奇,想知道水压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回家后,我上网查了一些资料,知道了水的压力由深度决定,水越深,压力就越大;水越浅,压力就越小。
为此我做了个试验。材料是:1个装牛奶的.矩形竖直纸盒、1卷胶带、1个钉子、1个平盘。
我放好牛奶盒,用钉子在任意一个侧面戳三个孔。三个孔的位置分别是底部、中部和上部。然后用胶带把三个孔封住,将纸盒中加满水,再将平盘放在有孔的侧面的下方,将胶布撕开。你知道出现什么现象了吗?三个孔的喷水有什么不同吗?当然不同。从底部流出的水喷射得最远,其次是中部的水,喷得最近的是从顶部喷出的水。这证实了水的深度不同,水的压力不同。水越深,压力就越大;水越浅,压力就越小。所以我在海中位于水深不同的位置,耳朵感受到的压力是不同的。
为了知道压力还和什么因素相关。我又做了个小试验:我用一根吸管插入一个小纸盒的口,插得紧紧的。然后我通过吸管往纸盒里加水。当水快到吸管口时,小纸盒的底部裂开了。多次试验,结果都是这样。原来,水压还和重量有关。因为纸盒底部须承受水的重量最大,因此承受的水压也就最大,所以纸盒在底部裂开。
压力无处不在,有水压,还有大气压,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压力真是既远在天涯,也近在咫尺啊!
科学溯源论文篇十二
[摘要]:殷周之际,周公“损益”殷商宗教,纳“德”于宗教信仰系统之中,作为天人沟通的根据,形成了“天人德合”的天命观。春秋时期,由于社会转型的外缘助力,西周天命论的内在矛盾愈益突出,构成天命论的诸多要素,特别是天、人等要素遂逐渐发生分化,并得到了相对独立的发展。春秋战国之际,老子与孔子反思三代宗教及春秋时期的政治现实,借助于西周天命论分化带来的丰富文化资源,扬弃“天人德合”的思维模式,分别建构了“推天道明人道”和“推人道达天命”的哲学体系。《易传》综合二家之说,围绕“人和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及人和社会合理存在的可能性”问题,建构了颇具特色的天人之学,奠定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思路。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当前学术研究中颇受关注的问题,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天人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它又是如何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为什么古代哲人总是喜欢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理解天人关系?对于这些问题,人们的讨论似乎仍嫌薄弱。而它直接关系到中国哲学的起源,中国哲学的特点,乃至于中国哲学的现代意义等诸多问题,因而值得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将主要围绕天人问题的起源,略陈己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哲学脱胎于宗教,是学界普遍的共识。
马克思说:“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中形成,从而一方面它消灭宗教本身;另一方面从它的积极内容来说,它自己还只在这个理想化的、化为思想的宗教领域内活动。”[1](p26)所以,考察天人问题的起源,不得不从“意识的宗教”开始。
上古时代的宗教信仰,由于史阙有间,已不可详考。目前所见最早的宗教传说,当为颛顼的“乃命重黎,绝地天通”(《国语·楚语下》)。据观射父的解释,“绝地天通”,是指改变“夫人作享,家为巫史”(同上)的混乱现状,将沟通神人关系的权利限制在巫、祝、史的手中。而在上古时代,国王通常就是这些巫、祝、史的首领,如史载殷商开国之君商汤就曾为解决当时的旱灾而“以身祷于桑林”(《吕氏春秋·顺民》)。所以,“绝地天通”,乃意味着原始宗教正在渐渐地发展为为统治集团服务的国家宗教[2](上p85)。夏代及夏代之前的史实已不可知,殷商宗教则的确表现了这一特征,《管子·国准》篇载:“殷人之王,诸侯无牛马之牢,不利其器;……诸侯无牛马之牢,不利其器者,曰淫器而壹民心者也。”不准诸侯具备“牛马之牢”,说明殷王朝对诸侯方国的祭祀权力是有所限制的。
就殷人的宗教信仰系统而言,可谓神灵多多,天神、地示、人鬼等等一应具有:“大体上说,殷人对自然崇拜,于天神有上帝、日、东母、西母、风、云、雨、雪等等;于地祗有社、方(四方)、山、岳、河、川等等;对祖先神不仅于先王、先妣有复杂的祭典,而且于名臣又有配享制度……。”[3](p97)而在自然诸神中,天神上帝的权威最大,商人把自然现象中的风、云、雷、雨,都看成是天神上帝所驱使的神灵[4](p402)。但值得注意的是,“殷人以为凡是雨量的多少、年成的丰歉、都是上帝所为……但求雨求年,就要祷告祖先,求先祖在帝左右从旁再转请上帝,而绝不向上帝行之”[5]。可见,在殷人的宗教信仰系统中,人并不直接向天神行祭,每有所求,必须通过祖神这个中介来实现。之所以这样,乃是由于“在绝地天通之后,人不能直接和天神交通,必须祭祀祈求高祖。”[6](p114)殷人几乎天天轮流祭祀先公先王的宗教习惯,恐怕就与它们的这种中介作用有关。这表明,在殷人的观念中,祖神的地位十分突出,人直接面对祖神,而不向帝神负责,帝神与人之间也因此没有共同遵循的准则。对人而言,帝神只是“一种强大而意向又不可捉摸的神灵……看不出具有理性,恣意降灾或降佑”[7]。这种文化现象,以宗教的形式反映了神与人、自然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1]。
殷周之际,政治制度及宗教思想的变革甚为剧烈,在周公的直接领导下,周初统治者对殷商宗教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在说来,在相信天神方面,周公与殷人并无实质区别[2],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对于王朝兴替、天命转移的原因进行了十分理性的思考。周公戎马一生,又摄政多年,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教训告诉他,单纯地相信天命,无助于永保周祚。因为天命也曾与夏、商两朝同在,现在又转移到周人身上。天命转移的原因是什么?是天帝的好恶吗?如果是,根据又是什么?周公反思的结果是:天之赏罚及天命转移的根据乃在于统治者的“德行”。周公说:“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得,乃早坠厥命。”(《尚书·召诰》)在这里,周公把夏商失国的原因归结为“惟不敬厥德”。因而,他谆谆告诫周初统治者:“王其疾敬德!”(同上),并强调指出,他们的祖先就是因为自己的德行而赢得了天帝的信任。这就是所谓的“以德配天”。
纳“德”于宗教信仰系统之中,作为天人沟通的根据,是周公的一大创新。由于这一创新,天神与统治者靠着“德”被统一起来,德也因此成为沟通天神与统治者的桥梁,成为天神和统治者“共同遵守”的原则。这一“原则”,就其理论意义说,至少可以演绎出两层含义:
其一,天命因统治者的“德行”而转移,天也应该且必须是“德”之化身;
其二,统治者因“德行”而配天,统治者应该且必须要把“敬德”作为第一要务。
就前者说,天神的内涵较之殷商有所增加:它除了是一种自然神、人格神外,还是“至善”;但其外延却因此而缩小:即并非如殷商时期那样毫无规律,乱行赏罚,而是有德行方面的依据。就后者说,统治者的行为受到了某些方面的限制:必须“明德慎罚”、“疾敬德”、“克慎明德”;但主动权却更大了:可以通过自己的德行谋求上天的悦纳,可以通过把握自己的'行为来把握天命。这样,殷人信仰系统的基本结构就发生了如下变化:
朝代天神祖神或时王天人关系
殷自然神、人格神祖神或时王靠祖神来沟通
周自然神、人格神、至善有德的(祖神和)时王靠德行来沟通
“以德配天”,是周公的一大发明,也是周公对传统天命观的一种“维新”。这种“维新”,把统治者的德行好坏作为天命转移的根据,从而将对“天命”的信仰,转变为统治者对自身行为的自觉。春秋时期的理性觉醒,其思想发展的逻辑根据,就隐藏在周公的这种“维新”之中了。
二、西周宗教思想内部潜存的矛盾
说到春秋时期,人们常常想到“礼坏乐崩”这一成语,它不但成为这个社会大转型期的代名词,还经常被用来作为这个大转型期思想观念变化的原因。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就思想发展的逻辑言,西周宗教思想内部潜存的矛盾可能更值得引起重视。
如上所述,经由周公“维新”的传统宗教留给人们的是“天神——有德行的时王”这样一个基本信仰模式。周公透过“以德配天”,找到了神(天命)人(统治者)统一的基础,但又何尝不是埋下了神人分裂的种子呢?由于把天命是否眷顾与人自身的德行联系了起来,人们便越来越注意人自己的努力,注意在人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在神的意志方面寻找祸福的根源。如《诗经》中说,“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竟由人。”(《小雅·节南山·十月之交》)“显示出周人开始在人的社会中,而不是在天命中,去寻找社会灾难的直接原因”[6](p212)。西周末年,由于统治者的和连年灾荒,人们有时会通过批评上帝来讽刺时王,如曰:“上帝板板,下民瘁瘅”,“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诗经·大雅·板》)等,高亨先生说:“上帝喻指周王。”[8](p436)这虽然并不表明至上神的信仰已经受到怀疑,但批评和抱怨意味着反思的开端。所以,它至少预示着天帝的威信开始打折扣了。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社会转型的外缘助力,传统天命观的内在矛盾进一步突出出来,遂逐渐发生分化:以天道自然为特征的自然主义思潮和以民本主义为特征的人文主义思潮由此产生。
天道问题,本来是传统天神信仰中自然神崇拜的内容之一,自然诸神,当然包括日月星辰等天文、天象在内。日月星辰等天文、天象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其运行所遵循的轨道称为天道。中国古代,天文、天象学十分发达,早在帝尧时期就曾“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尚书·尧典》)。但在神学时代,天时的变易,星象的变化常常被视为与社会人事有关,天道也因之包含了天命神学和道德至善等多方面内容。但天文、天象学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宗教,在一定范围内,他还保持着其客观自然性,也就是仍然保留着自然主义的理解空间。春秋时期,随着传统宗教内部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传统天道观中天人感应的两极开始出现分裂,导致了具有宗教色彩的天道观向自然主义方向的发展。如范蠡曾说:“天道惶惶,日月以为常,……阳至而阴,阴至而阳。”(《国语·越语下》)显然是从自然的意义上来理解天道的。鲁僖公时,周内史叔兴把“阴阳之事”与人事分开,强调“吉凶由人”(《左转》僖公),也无疑是对传统天人感应思维模式的超越。昭公时,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24年)的命题[3],则正是这种“超越”的必然结果。所以有学者说,自然主义的“天”是在春秋时期的天学和星象学中渐进转出的[9](p62)。
与自然主义的“天”的渐进转出相适应,这一时期用来理解自然现象的概念范畴,如五行、阴阳、气等,其内涵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五行观念渊源甚古,与原始宗教信仰关系密切。而这一时期,五行观念的神学色彩渐被抹去,成为人们理性地解释自然现象的思维工具:“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传》文公7年)等等。这些材料,或把五行看作和成百物的质料,或把五行看作切于民用的五种东西,总之都已超越了祭祀意义上的五行观念。至于“阴阳”和“气”的观念,这一时期“在智者群中已普遍流行”[9](p72),并渐渐与人事吉凶发生分化[9](p74),成为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基本要素。
春秋时期的人文思潮,是伴随着天道自然观的出现而产生的,但其思想渊源也很古老,大致说来,有两方面:即三代民本思想和西周天命论中的“敬德”思想。《尚书·皋陶谟》中说:“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这种思想,在周公“以德配天”观念的支配下,渐渐转化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的“天意在民”的思维模式[6](p191)。春秋初年,随国大夫季梁提出“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人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6年)。四十余年后,史嚣又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左传》庄公32年)这些议论,虽然仍然承认神的存在和其至善的本性(“聪明正直而一者”),但神意“依人而行”。所以,到了僖公时期,终于发展成为“吉凶由人”说。
这一时期,“依人而行”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大批界定人的行为的德目的产生。周公提出“以德配天”,目的是让统治者谨慎自守,以获得上天的悦纳。在《尚书》及西周金文中,德字频繁出现,但内涵仍嫌贫乏。有学者甚至认为,周初德字只当作一种“行为”或“作为”的意思来使用,所以《周书》里德字前面往往加上各种修饰词,以便知道是什么行为[10]。这种情况到了春秋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周公种下的“敬德”的种子,此时已是硕果累累了。陈来教授根据《逸周书》、《左传》、《国语》的相关材料作了很详细的排列,涉及德目达40多项,如:孝、悌、慈、惠、忠、恕、中、正、恭、宽、温、静、理、智、清、武、信、让、名、果、贞、仁、行、言、固、始、义、意、勇、治、禄、赏、刚、柔、和、顺、友、咨、询、度、诹、谋、周、祥、衷、敏、事、罚、临等。陈来先生得出结论,认为春秋时代是一个“德行的时代”[9](p269)。重视德行必然反思主体。所以,春秋时期伦理德目的丰富发展,为“人”的进一步发现提供了基础。
总之,天道自然观的出现和人文思潮的兴起,以及由此引发的观念“大爆炸”,表明在传统天命观的分化过程中,构成天命观的各种要素,特别是天、人而要素都得到了相对独立的发展。而这,无论从思维观念方面,还是从思想范畴的建构方面,都为春秋末期开始的哲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春秋战国之际兴起的儒道两家,正是在反思、梳理这些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的。
三、老子的思想
春秋战国之际,随着社会变化的进一步加剧,学在官府的体制被打破,“私家”学术渐渐兴起,使得一些知识分子可以自由地反思三代宗教、政治,自由地建构自己的理想国。最早从哲学的高度进行这种反思的,当推有史官背景的老子和对三代礼制很有研究且忧患意识十分强烈的孔子。
老子的思想,重视天道,具有明显的自然主义特征。如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认为天道有其自身的法则,不因人的需求而转移。如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认为阴气、阳气和冲气相互结合而生成万物。这种天道自然观,显然来源于春秋时期的自然主义思潮。老子的道论即由此产生。
老子论“道”,有两句话最值得玩味,一句是“象帝之先”;一句是“先天地生”。前者出自《老子》第四章,后者出自第二十五章。这两章,都是讨论道的本源性特征问题。其用“象帝之先”和“先天地生”来界定道,分明是针对着传统天命论和春秋时期的天道自然观而言的。就前者说,老子否认万物的生成有意识、有目的,他用道代替帝,作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正是为了突显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自然特性。可以说,为了超越传统天命论中的上帝决定论,老子把“道”界定为比上帝资格还老的本根。就后者说,老子道论虽然从天道自然观中转出,却也是要超越天道自然观的局限。张岱年先生说,春秋时代所谓天道是天之道,道是从属于天的。老子则以为道比天更根本,天出于道[11](p24)。可以说,为了超越天道自然观的局限性,老子又把“道”界定为“是谓天地根”(第六章)。而由于要完成这两个“超越”,老子在界定道时,特别拈出“无”字,来形容天地万物之本原的普遍性和非人格性特征。
本原问题,是古希腊哲学的核心问题,古希腊哲学就是由于泰勒斯提出了“水是本原”这一命题,而开始了她的求知历程。老子道论也讨论了“本原”问题,而且他提出的“道”比泰勒斯的“水”抽象程度更高。但两种本原论又有本质的不同,泰勒斯的本原论同时就是其哲学的全部内容。且其提出本原问题,恰如亚里斯多德所说:“不是为了任何别的利益,而只是因为人是自由的。”[12](p56)老子则不然,本原问题不过是他为完成上述两种超越而建构的哲学基础而已,其目的则在于“推天道以明人事”[13],即解决天人关系问题。所以,虽然老子的本原论,其起点并不低于泰勒斯,但并没有为中国哲学开出一条探求本原的知识论进路。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道法自然”即道以自然为法,是说道作为宇宙的最高原则,本质特征是自然而然。“天地之根”的本质属性是自然而然,天地的本质属性当然是自然而然。而“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同上),所以,在老子看来,人道的特征也应该体现自然而然的特征。
可见,老子的道论,吸收了春秋时期的天道自然观,扬弃了西周天命论中的天人德合说,而形成了自然主义的天人观。这种天人观,“推天道以明人事”,目的在于界定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域中有四大),在于为现实社会的存在样式及存在的合理性找到一个可靠的根据。可以说,老子的道论,是对三代宗教、政治进行哲学反思的产物。
孔子的思想,重视人道,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特征。如其评价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治长》)如其对弟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如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说:能行五者,即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就算是做到仁了(《论语·阳货》))。这些德目,无疑是源于春秋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
科学溯源论文篇十三
现代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抱着怀疑精神去推动。然而,科学的真实性是一种无法直接触及的,只能通过溯源的方式逐步揭示。科学溯源是一种把观察、实验、推论、验证等环节连接起来的过程,通过对科学事实和原理的追溯,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索,不仅加深了对科学学科的理解,也培养了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分享一些科学溯源的心得体会。
首先,科学溯源要依靠独立思考。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思考和探索。在科学溯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他人的结论和观点,而是需要自己动脑筋去思考和推论。曾经,我在一次科学溯源的实验中,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得出了一个推论,但结果并不符合预期。经过反思,我发现是自己的思考不够完整,没有考虑到所有的因素。从那以后,我开始注重在科学溯源过程中加强自己的思考能力,尽可能考虑到更多的可能性。这样,我才能有机会从不同角度去揭示事物的本质。
其次,科学溯源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溯源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的过程。在寻找问题的根源时,我们需要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只有了解了基础概念、原理和规律,才能正确进行实验和推理,并最终解决问题。我曾经在一次科学溯源中,由于对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固,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从那以后,我意识到在开始进行科学溯源之前,要先回顾和强化相关的基础知识。良好的基础知识是我们深入问题内核的保障,也是科学溯源的基石。
再次,科学溯源需要注重实践。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理论应用于实际情况。科学溯源实验是我们了解事物本质和探索未知领域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对理论进行验证,并逐步获取新的发现。在我的科学溯源之路上,实践经验的积累是最宝贵的财富之一。通过亲自动手去做实验,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同时也能够不断改进实验的方法和设计。只有不断尝试和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溯源效果。
此外,科学溯源还需要进行资料搜集与分析。在溯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广泛收集和阅读各种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查阅文献和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了解前人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为自己的溯源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差异,进而深入探索和研究。对于我来说,资料搜集与分析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耐心和细心。通过这一过程,我不仅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也提高了自己的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
总之,科学溯源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溯源的重要性和挑战。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继续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勇于追溯科学的本源,并致力于将科学溯源的方法和思想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为推动科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科学溯源论文篇十四
一天,我在一本科学书上看到糖水可以制作隐形的.墨水,于是,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起了实验。
我先把糖水调好,用毛笔蘸糖水在纸上写了“开门大吉”几个大字,然后把纸门晾干,什么都没有,我开始怀疑书了,最后,我用打火机稍微烧了一下,看见了一个“开”字呈现浅褐色的,我一见,欣喜若狂马上对正看电视的婆婆说:“婆婆,快来,我给你表演魔术!”于是,我又重新拿了一张白纸,写上“婆婆”两个大字,用吹风器把它吹干,就什么也没了,我赶忙问婆婆:“你信不信,我可以不用笔,用火能写出‘婆婆’两个字来。”婆婆,摇了摇头,显然是不信。
我找来打火机,烤了一会儿,可是烤得有点儿久,把纸不小心给烧了,婆婆笑了笑,我有点急了说:“别得意,你等一等。”我又在一张白纸在写了那两个字,然后晾干,这次我只是稍微烤了一会儿,字便显现了出来,我得意地笑着,婆婆赶快从我手中夺去纸翻来覆去地看着,就是不明白。
小伙伴们,你们明白吗,不明白,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动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糖水,还有哪些液体可以做隐形墨水呢?
科学神奇吧!
科学溯源论文篇十五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在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大千世界里,戴眼镜的人却随处可见。特别是我国在校学生3.2亿,平均近视率超过60%,其中小学生为35%,初中生为65%,高中生达79%。更令人震惊的是,有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呀!
因此,如何远离近视?这是我们小学生必须重视的问题。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谈几点如何保护眼睛的有效方法:
首先,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做到眼睛和桌面要保持一尺的距离;身体和课桌之间保持一个小拳头的间隔;握笔时手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莲看书写字时眼睛与书之间要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
其次,每当我们面对黑板或电视40分钟左右时,必须让自己的眼睛向窗外眺望或观看绿色植物。在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也不能太强。因为如果太暗,我们的眼睛看其它东西就会很模糊,这样久了就会形成近视。如果太强,眼睛就会有刺痛的感觉,还会干痒,流泪。这也会导至视力的下降。
再次,电脑使用也成为我们眼睛健康的重要杀手。因为玩电脑,现在患“干眼症”的人是随处可见。患者的年龄也越来越小。所以我们上网时也应该有一个好的坐姿,一定要身要坐正,腰要挺直。更要做到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在40厘米——50厘米之间,使用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并且要做到使用电脑不超过一小时。
最后,保护眼睛我们要多吃蔬菜。因为蔬菜里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等,这些元素可以提高我们的视力,并起到保护我们眼睛的作用。
总之,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使我们的窗户更加明亮,我们一定要使用有效的方法科学用眼。
科学溯源论文篇十六
上学期秋游时,我们游览了青岛海洋馆,见到了各式各样的鱼类和一些海中生物的标本。其中,我对一种海中哺乳动物—抹香鲸有很大的兴趣,于是我回家查了资料,对抹香鲸进行了更深的了解。
抹香鲸成体12—18米,体重可达57吨。头大,形如盒子,身体深灰棕至棕色,有18—25个具有功能的牙齿,有能力潜入1000米以下的深水,持续一个小时不上浮。
我又查了抹香鲸的另一个神奇之处—龙涎香。龙涎香是一种名贵的香料,有“香料之王”等美誉。龙涎香的香味轻灵而玲雅,有着一种特别的甜气。它可保持其香气长达数百年。龙涎香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抹香鲸喜欢吃章鱼、乌贼,而食物又有“角啄”不能消化,排出体外又会割破肠道。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抹香鲸可以把一些物质从胆囊内排出,把“角啄”包裹起来,形成一种物质,排出体外。然而,这是的这种物质不是香的,而是奇臭无比的气味。这种物质要变成龙涎香的话,必须经过日久天长的海水的浸泡、海风的吹拂和太阳的'包晒后,才能变成真正的,香味满堂的龙涎香。
龙涎香很神奇吧!但它只是抹香鲸的一部分。抹香鲸还有很多的神奇之处没被人发现呢!
科学溯源论文篇十七
科学溯源是一种对某一事物、现象或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通过追溯到其发展的过程和研究的来源,从而获得更深入和准确的认识。近年来,随着信息的快速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溯源在学术领域和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在进行科学溯源的过程中,深感其带给我思考、学习和认知的不同体验。
首先,科学溯源让我深入了解了研究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演变。在进行科学溯源时,我会阅读大量相关的文献和资料,追溯研究的起源和发展轨迹。这些历史的研究和思想成果给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当前的研究成果。有时候,我会发现一些早期的研究成果,其实已经包含了现在正在研究的内容,只是角度和方法不同。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后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其次,科学溯源让我养成了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在进行科学溯源时,我会不断地提问和追问,不仅考虑研究的结果,更关注研究的过程和推理的合理性。通过批判性思维的方式,我会审视和评估不同文献的观点、论证和数据,了解其中的利弊和局限性。这种深入思考的习惯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研究成果,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知识和结论上。
第三,科学溯源让我学会了有条理地整理和分析信息。在进行科学溯源时,我会遇到大量的文献和资料,需要从中筛选出对我研究有价值的内容。通过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研究的背景和相关的理论框架。同时,我也能够更好地判断和识别一些不太可靠或有争议的研究成果。这种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不仅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生活中的决策和判断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四,科学溯源让我意识到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在进行科学溯源时,我遇到了很多难题和困惑。有时候,我会发现一些研究存在很多互相矛盾的观点和数据,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在追溯研究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科学研究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很多研究都是基于特定的条件和假设,当这些条件和假设发生变化时,研究结果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使我明白到科学研究需要不断探索和深化,以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现有的理论体系。
最后,科学溯源为我提供了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平台。通过进行科学溯源,我不仅扩大了视野和知识面,也提高了思维和分析能力。这使我更加有自信去探索和研究前沿的科学问题,也为我今后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科学溯源是一种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通过追溯研究的历史和思想演变,我们能够更全面和准确地了解和应用现有的知识和理论。在进行科学溯源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研究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演变,养成了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学会了整理和分析信息,认识到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能力。科学溯源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和智慧的大门,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专业能力。
科学溯源论文篇十八
小学科学课程强调让学生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达到学科学、用科学的目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用自然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课程改革和学科整合理念的指导下,笔者着眼于乡土资源这一优势,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进行实践与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做法。
一、寻找源头活水丰富课堂内涵
1.利用自然资源寓教于乐
学生的科学学习应以身边的事物、现象作为学习的对象。如在学习“我们身边的动植物”“校园生物大搜素”等内容时,要求学生在周末或外出游玩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花草树木、鱼兽虫鸟等,并及时记好科学观察日记,这样学生的游玩就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嬉戏,而是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2.充实社会资源学以致用
社会生活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大课堂,广阔的校外社会生活为学生的“教学做合一”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科学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回归社会生活,解决生活问题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技能的重要渠道。
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拥有广阔的社会实践场所,作为科学老师应该不断将这些社会资源充实到孩子们的科学学习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让学习为生活服务。
二、开辟第二课堂拓展学习时空
《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活动课程是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设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体系。”
1.采集实验材料丰富教学素材
综合实践活动是科学老师带领学生到野外采集实验材料的好时机。在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将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采集回来,用于丰富科学教学的素材。例如,在研究“多种多样的植物”时,组织学生到附近背阴、陈旧的老式住宅附近采集、观察蕨类植物,一方面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蕨的比较,使学生掌握了蕨类植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以及经济用途。
2.开展实践活动拓展课堂外延
科学实践活动的可选内容较多,比如识别校园内的植物、给校园植物进行挂牌、制作叶脉书签及树叶艺术拼图、制作植物种子贴画、果树的嫁接技术、昆虫标本的采集及制作、动物行为的探究等。农村学校校园面积相对充足,开辟学生在校园中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动”起来,让校园“活”起来。
三、整合学科优势提升科学素养
科学是集操作、实践、探究为一体的学科,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发挥学科整合的优势。在科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充分利用科学学科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将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与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等学科进行优势整合,开展了课外科学探究活动,有效提升科学素养。
1.开展科技制作延伸发明创造
吸收一批热爱创造发明,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学生组建“小发明俱乐部”,进一步拓宽、延伸创造发明活动。教师及时对小发明、小制作的创造技法进行总结辅导,指导学生对发明制作进行改进,选拔优秀作品参加科技创新大赛。除了小发明活动以外,航空、航天、航海、车辆模型的制作由于趣味性强、操作难度低,同样深受学生的喜爱。
2.尝试科学考察创新活动形式
科学考察是科学探究的另一种活动形式,通过在科学考察活动中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研究,查找有关资料、分析事物或现象的特点、规律、形成原因,撰写科学小论文或考察报告。
总之,科学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敏锐的视觉、开放的教学思想;树立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教学资源观,有效拓展科学学习的时空,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和科学知识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实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史文杰.如何开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xx(11).
作者简介:陆顺生,男,小学科学教师。教学中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课余时间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近五年来,先后主持地市级立项课题2项,县市级立项课题1项,20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其中国家级获奖2篇,省级获奖1篇,地市级获奖7篇。指导的学生在市级以上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多次获奖。
科学溯源论文篇十九
我家有一把紫砂茶壶,上面雕刻着一些黑色的字,看上去很精致,但盖子上有一个小洞,我觉得很奇怪,我问爸爸:“你怎么买了个破茶壶呀?”爸爸说:“茶壶没有破,你别小看了这个小孔,它可有着大用处呢!这里面还藏着科学道理,不信你可以自己做实验研究一下啊!”
爸爸解释说:“茶壶盖上的`小孔之所以那样重要,是因为它是空气进入茶壶的唯一通道,如果没有这个小孔,水在向外流时,就会受到外界向相反方向的空气压力,由于这个空气压力大于茶壶里面的空气压力,这样就阻碍了水的流出,所以很难把水倒出。如果有了一个小孔,水在向外流的同时,就会从小孔里会新进来一些空气填补到茶壶里面,茶壶里面的空气压力和外界的空气压力就一样大了,也就不会阻碍水的流出了。
看来,茶壶盖上的这个小孔的确不能小看了它,这里面藏着空气压力的科学道理呢!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298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