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案例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0 18:11:02
专业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案例17篇)
时间:2023-10-30 18:11:02     小编:HT书生

读后感是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对书中所感受和思考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写读后感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简洁性,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接下来是一些精彩的读后感摘录,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篇一

我们的困难又算得上什么

在这本书中记录了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历经的诸多战役,描绘了一幅幅深沉凝重的场景:伤亡惨重的湘江突围、波涛汹涌的乌江天险、意义深远的遵义会议、风云变幻的雪山草地……红军战士衣衫褴褛,腹中饥饿,却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他们翻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这些壮举,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红军长征需要令人惊叹的精神: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自我牺牲精神、勇敢奋斗、一腔报国热情……在长征中,遇到的困难数以亿计,但他们都顽强地克服了,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他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勇敢地与其斗争,终于战胜困难。

这让我想起了脍炙人口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逆境中,克服一切,放弃自杀的念头,投身到写作中去,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满意义,他藐视困难,积极的人生观,勇敢、顽强,让他一次次创造了奇迹,他是万人瞩目的焦点,是众人学习的楷模。

海伦·凯勒也是一位这样的伟人。她从小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一直都过着无声、无光的日子,过着类似于与世隔绝的生活。但这些并没有打垮她,她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最终考上了一所一流的大学。这是一个奇迹,但在这个奇迹背后,蕴藏了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海伦·凯勒克服了自身缺陷,靠自己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让自己有所成就。在成长的道路中,她没有自暴自弃,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让自己得到令人满意的成绩。

回首过去,我们是否也做到了像他们一样?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缺乏这种精神来面对,我们要学会靠自己的顽强、坚持来战胜困难。当我们失败的时候,不能气馁,毕竟“失败乃成功之母”,多失败一次,离成功就近一点。要相信人定胜天,像红军战士们那样,即使有再多困难,也不能畏缩,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获得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乐观地面对困难,别泄气,想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你就会发现自己眼前的这个困难,根本算不了什么。

“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们少先队员同样要学习红军的这种顽强的毅力,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我相信所有的困难都算不上困难,所有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篇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巍迤腾细浪,乌蒙滂沱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秋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向我们展示了一副激昂雄浑的画卷。在长征的途中,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突破了敌人一道道实枪重荷的关口,用行动不知写下多少可歌可泣事,用生命留下不知多少惊心动魄魂。

1933年,红军在反击国民反动派第五“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这便是长征的开始。在经历了两年的艰苦路途后,1936年10月,进行战略转移的红军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

单从时间表上看,长征不过如此,但只要细细的了解,便会发现,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红军一共转战十四个省,历经风吹雨打,全程两万五千里,那时环境相当艰苦,红军没有充足的军需供应,没有充饥的食物,陷入了枪林弹雨与人饥马困交织的境地,他们以草充饥,煮地而食,又要披星戴月,披荆斩棘,经历了千百次的战斗,最终才获得了胜利。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就拿飞夺泸定桥来说,22名红军突击战士,早将生命置之度外,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艰难地在只剩光溜溜的铁索的泸定桥上行进,最终消灭了对岸的守敌,夺取泸定桥。当时,他们命悬一线,桥下是奔腾呼啸的大渡河,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滔滔河流,但英勇的红军战士为了长征的胜利,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惧怕,勇往直前,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红军不愧为胜利之师。红军骁勇善战,但又不失人性关怀。在穿越一望无际的草地时,到处是可以吞噬生命的沼泽泥潭,危机四伏,红军战士们表现出了可贵的团结互助精神,他们相扶相携,共度难关。记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金色的鱼钩》、《永远的丰碑》、《倔强的小红军》等描写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课文,都记录了红军让出食粮,扶老弱的生动事例。《永远的丰碑》描写的是一位老军需处长将棉衣分发给每一个战士,自己却被冻死行军路上,与大山融成一座不朽的丰碑的感人故事。

从长征胜利到现在,已有70年历史,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仍印刻在后辈人的脑海中,我要缅怀革命先烈,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建设长征,是一部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战争史书!长征,更是一座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丰碑!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做贡献。长征,是一部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战争史书!长征,更是一座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丰碑!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篇三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__周年,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摄制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昨起每天黄金时段19:30在北京卫视放映。

重走多地历经艰险

挖掘征途中的人物故事

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拍摄历时一年,来自《档案》团队的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导演组从江西出发,横跨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14个省市自治区。

翻越了都庞岭、老山界、娄山关、乌蒙山、夹金山、岷山、六盘山,渡过了潇水、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穿越了松潘大草地等大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革命意义的长征地标。

祭扫了100多处红军烈士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采访了200多位长征历史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发掘了100多份从未被发现或较少被关注到的历史档案,共拍摄素材超过1500个小时。

不同于以往的影视作品侧重于对长征过程的描述,该片着力通过对历史档案的重新发掘,揭秘这段征途中鲜为人知的人物故事。

该片不仅重现了当年那群怀揣革命理想与信仰的年轻人以及他们所经历的艰苦卓绝的壮丽征程,还以更加贴近当代年轻人心理的角度,展现一个他们不曾了解过的长征,对当今的年轻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两位讲述人同时亮相

真实手法再现历史现场

该片首次尝试双“讲述人”的方式。在角色和内容分工上,石凉是一位历史的“亲历者”,他在片中化身长征途中的多个历史角色,如通讯员、炊事员、红军连长、普通百姓,带来真实的长征体验;而谭江海更多的是一位历史的“回望者”,他以全知的身份梳理和总结这段历史,推进故事的讲述。情感上,石凉代表的是感性,谭江海代表的是理性。两个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共同完成长征故事的起承转合,为观众带来最真切的现场感、情景感和贴近感。

由于长征的历史几乎没有留下真实的影像记录,稀缺的照片和不到两分钟的视频无法支撑600分钟的篇幅,而以往关于长征的影视作品也并不能满足纪录片以真实准确为标准的影像呈现。为此,《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了长期以来对长征历史艺术创作的视觉惯性,大量采用三维地图、实地讲述、角色扮演和实景演绎相结合的方式,用镜头对话历史,用电影化手法再现惊天动地的长征场景,把观众带回__年前的历史时空,在长征的历史遗址上复原长征,在观众的心灵深处撞击共鸣,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心理感受和视觉冲击。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篇四

在这本书中记录了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历经的诸多战役,描绘了一幅幅深沉凝重的场景:伤亡惨重的湘江突围、波涛汹涌的乌江天险、意义深远的遵义会议、风云变幻的雪山草地……红军战士衣衫褴褛,腹中饥饿,却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他们翻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这些壮举,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红军长征需要令人惊叹的精神: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自我牺牲精神、勇敢奋斗、一腔报国热情……在长征中,遇到的困难数以亿计,但他们都顽强地克服了,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他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勇敢地与其斗争,终于战胜困难。

这让我想起了脍炙人口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逆境中,克服一切,放弃自杀的念头,投身到写作中去,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满意义,他藐视困难,积极的人生观,勇敢、顽强,让他一次次创造了奇迹,他是万人瞩目的焦点,是众人学习的楷模。

海伦·凯勒也是一位这样的伟人。她从小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声、无光的日子,过着类似于与世隔绝的生活。但这些并没有打垮她,她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最终考上了一所一流的大学。这是一个奇迹,但在这个奇迹背后,蕴藏了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海伦·凯勒克服了自身缺陷,靠自己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让自己有所成就。在成长的道路中,她没有自暴自弃,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让自己得到令人满意的成绩。

回首过去,我们是否也做到了像他们一样?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缺乏这种精神来面对,我们要学会靠自己的顽强、坚持来战胜困难。当我们失败的时候,不能气馁,毕竟“失败乃成功之母”,多失败一次,离成功就近一点。要相信人定胜天,像红军战士们那样,即使有再多困难,也不能畏缩,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获得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乐观地面对困难,别泄气,想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你就会发现自己眼前的这个困难,根本算不了什么。

“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们少先队员同样要学习红军的这种顽强的毅力,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我相信所有的困难都算不上困难,所有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篇五

草地,本是我梦想的地方,可是读过《红色之旅》这本书后,我的想法改变了,因为红军曾经过的草地,是吞食无数生命的“魔鬼”。

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翻越了海拔高达4900多米的夹金山,经过短暂的调整,于8月下旬向荒芜人烟的草地进军,在这个人迹罕至的草地上,隐藏着很多“陷阱”,稍不留心,便可能陷入深不可测的沼泽里,再也出不来。这里的天气也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时而晴空万里,时而大风狂吼,时而雪花飘飘,时而忽降冰雹。红军战士哪禁得住这般考验,一个个冻得脸色发青,但是,他们依然在坚持。读到这里,使我联想起平时来,有时,我一遇到困难便退缩,正如那句谚语所言“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直到现在,我还没有任何进步。与红军战士相比,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我禁不住脸红了。虽然天气风雪交加,可是红军战士并没有因天气的原因而停止前进,却更加奋发前进。又过了几天,由于食物的欠缺,战士们不得不把骡马杀掉来充饥,他们尽量节约食物,以防急需时吃。没过几天,骡马吃光了,便挖野菜,吃树皮、草根,野菜吃光了,便煮皮带吃。就这样,红军战士凭着顽强的.意志,终于走出了茫茫的大草地。

了父母以及革命先烈对我们的期望?所以,我们应该奋发读书,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篇六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__周年,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策划,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摄制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将于10月17日起每天黄金时段19:30在北京卫视播出。

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拍摄历时一年,北京卫视《档案》摄制团队从江西出发,横跨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14个省、市、自治区,采访了200多位长征历史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发掘了100多份从未被发现或较少被关注的历史档案,共拍摄素材超过1500个小时。

不同于以往的影视作品侧重于对长征过程的描述,《红军不怕远征难》着力通过对历史档案的发掘,揭秘这段征途中鲜为人知的人物故事。该片不仅重现了当年那群怀揣革命理想与信仰的年轻人以及他们所经历的艰苦卓绝的壮丽征程,还以更加贴近当代年轻人心理的角度,展现一个他们不曾了解过的长征。

该片首次尝试双“讲述人”的方式。在角色和内容分工上,石凉是一位历史的“亲历者”,他在片中化身长征途中的多个历史角色,如通讯员、炊事员、红军连长、普通百姓,带来真实的长征体验;而谭江海更多的是一位历史的“回望者”,他以全知的身份梳理和总结这段历史,推进故事的讲述。情感上,石凉代表的是感性,谭江海代表的是理性。两个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共同完成长征故事的起承转合,为观众带来最真切的现场感、情景感和贴近感。

由于长征的历史几乎没有留下真实的影像记录,稀缺的照片和不到两分钟的视频无法支撑600分钟的篇幅,而以往关于长征的影视作品也并不能满足纪录片以真实准确为标准的影像呈现。为此,《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了长期以来对长征历史艺术创作的视觉惯性,大量采用三维地图、实地讲述、角色扮演和实景演绎相结合的方式,用镜头对话历史,用电影化手法再现惊天动地的长征场景,把观众带回__年前的历史时空。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篇七

为了革命的胜利,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战胜了许多困难。

我提起笔,思想随历史的长河飘到了那一刻:

眼前是一大片望不到边的草地,天连草,草连天,似乎永远也走不出去。这里一片荒芜,没有人,没有兽,有的,只是这看似平静,却危险四伏的草海。然而,红军却要从这儿走出去。

红军的队伍小心翼翼地沿着安全的路线前进。我不免有些担心。因为只要有万分之一的不小心便会掉入恶臭阵阵的泥潭。

不好,有一位战士不小心掉了进去,但身旁的同志们每个人都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把差点丧命的战士救了上来。呼!刚提到嗓子眼的心又缓缓地落了下去。接下来,同志们就更小心了,丝毫不肯松懈。

天,阴沉沉的,却没有下雨,红军队伍仍然持续着,走了一天,每个人都累了。可食物不充足,怎么办呢?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但这并不影响红军的意志,没有一个在抱怨什么。我心想:以后好好珍惜粮食!

怕与不怕相生高考满分作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篇八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摄制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昨起每天黄金时段19:30在北京卫视放映。

重走多地历经艰险

挖掘征途中的人物故事

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拍摄历时一年,来自《档案》团队的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导演组从江西出发,横跨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14个省市自治区。

翻越了都庞岭、老山界、娄山关、乌蒙山、夹金山、岷山、六盘山,渡过了潇水、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穿越了松潘大草地等大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革命意义的长征地标。

祭扫了100多处红军烈士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采访了200多位长征历史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发掘了100多份从未被发现或较少被关注到的历史档案,共拍摄素材超过1500个小时。

不同于以往的影视作品侧重于对长征过程的描述,该片着力通过对历史档案的重新发掘,揭秘这段征途中鲜为人知的人物故事。

该片不仅重现了当年那群怀揣革命理想与信仰的年轻人以及他们所经历的艰苦卓绝的壮丽征程,还以更加贴近当代年轻人心理的角度,展现一个他们不曾了解过的长征,对当今的年轻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两位讲述人同时亮相

真实手法再现历史现场

该片首次尝试双“讲述人”的方式。在角色和内容分工上,石凉是一位历史的“亲历者”,他在片中化身长征途中的多个历史角色,如通讯员、炊事员、红军连长、普通百姓,带来真实的长征体验;而谭江海更多的是一位历史的“回望者”,他以全知的身份梳理和总结这段历史,推进故事的讲述。情感上,石凉代表的是感性,谭江海代表的是理性。两个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共同完成长征故事的起承转合,为观众带来最真切的现场感、情景感和贴近感。

由于长征的历史几乎没有留下真实的影像记录,稀缺的照片和不到两分钟的视频无法支撑600分钟的篇幅,而以往关于长征的影视作品也并不能满足纪录片以真实准确为标准的影像呈现。为此,《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了长期以来对长征历史艺术创作的视觉惯性,大量采用三维地图、实地讲述、角色扮演和实景演绎相结合的方式,用镜头对话历史,用电影化手法再现惊天动地的长征场景,把观众带回xx年前的历史时空,在长征的历史遗址上复原长征,在观众的心灵深处撞击共鸣,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心理感受和视觉冲击。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篇九

这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高举先辈的旗帜”,我被视频中红军一天只吃一粒黄豆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到了,在那个物资缺乏的时代里,那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沙坪坝区教委副主任袁宇说,学习长征精神,要做到与红岩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每所学校的建校理念、课程建设相融合。

关于长征,有这样一些粗略的统计:中央红军在路上一共368天,其中有15个整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修整一次,平均每天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座山,其中5座山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转战了11个省…看到这些数字,我当时就震惊了!红军战士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不怕艰难险阻——高大的五岭山脉、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脉在他们面前变得像“细浪”、像“泥丸”,他们还勤于思考、英勇顽强的与敌人做斗争,最后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这是多么伟大的举创!

在生活中,我也会遇到好多困难。每每都是没有开始做就放弃了。当时觉得没什么,现在才发现自己的思想是多么愚蠢。一遇困难就放弃、退缩,不是一个成功的人所表现出来的。

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时刻激励着我,今后我要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去征服学习、生活上的重重困难,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富强!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篇十

这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高举先辈的旗帜”,我被视频中红军一天只吃一粒黄豆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到了,在那个物资缺乏的时代里,那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沙坪坝区教委副主任袁宇说,学习长征精神,要做到与红岩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每所学校的建校理念、课程建设相融合。

关于长征,有这样一些粗略的统计:中央红军在路上一共368天,其中有15个整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修整一次,平均每天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座山,其中5座山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转战了11个省…看到这些数字,我当时就震惊了!红军战士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不怕艰难险阻——高大的五岭山脉、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脉在他们面前变得像“细浪”、像“泥丸”,他们还勤于思考、英勇顽强的与敌人做斗争,最后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这是多么伟大的举创!

在生活中,我也会遇到好多困难。每每都是没有开始做就放弃了。当时觉得没什么,现在才发现自己的思想是多么愚蠢。一遇困难就放弃、退缩,不是一个成功的人所表现出来的。

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时刻激励着我,今后我要用“”的精神去征服学习、生活上的重重困难,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富强!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篇十一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根据课标理念,在学习战争、战役等有关军事斗争的历史时,指导学生一定要掌握读图、用图的基本要求。因此这一节课我设计一个探究题“图说长征,重温长征路”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动态的长征路线,让学生自己去“重返长征路”找到工农红军经过的省份,越过的山脉、江河,真正体会红军经历万水千山,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长征。这也是课后“练一练”的内容。我按照教参要求设计了课件,用动态的形式设计了走过的“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四川、西康(现在分属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甘肃、陕西11个省。课堂效果也比较不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课后,有两位同学找到了我,说“老师,错了,通过看图,我们组讨论出是十四个省。在他的激励下,另一个同学提出了相同的问题,说十一个省就只是从瑞金出发的中央红军经过的省,而不是工农红军经过的,还有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军团。

对这突如其来的疑问,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另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我的教学设计中根本没想到这一问题,习惯性按照教参的要求,也是以前学习形成的思维定势。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是教参的答案”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而继续坚持原有答案。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改变了原有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下一节历史课堂我提议重新讨论,自已找自己所属军队的长征路线,找出自己所走过的省份,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老师再查一下资料,并与其他历史老师讨论一下,一定会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学生走后我立刻查阅有关资料,发现“中央红军走了11个省,若加上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共走了14个省。11个省是: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和陕西共11个省。加上红二十五方面军经过的河南、湖北两省和红二方面军经过的宁夏。另外,中央红军所走过的省份,是不是只有11个?宁夏在图中显示的非常明显。如果加上宁夏,中央红军长征走过的省份应该是12个。这样看来,红军长征共经历14省,它们是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湖北、河南和宁夏。”

我又打开了我的课件,我发现了一个具大的错误,是我错了,因为本来的设计意图是按照课本后的的探究题“是数一数中央红军长征走过的省”而却出成了“红军长征走的省”,所以同学们才有疑问。于是下一节上课时,我首先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又对这一问题重新进行了探究,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就这样,看起来就那么两个字,却出现了这么大的反应,由于少了这两个字,激发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正确态度,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这两同学对老师态度特别亲切,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老师,错了”这句话,使我认识到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对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要想使全体学生都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我们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要积极地将过去的“一言堂”模式变更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出以下几个弊端:

1、替代式。教师在教授一个新知识点时,对学生进行提问,没有等学生回答,教师就替学生先说出来了。

2、自问自答式。教师在教授对话时,对学生进行提问,由于心态比较紧张、慌张、匆忙等,在学生回答之前,给出了答案,而且对同样的问题进行3—4次的重复。这样,不仅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而且收效甚少,学生几乎没有开口说的训练机会,严重的还会让学生对此教师产生厌烦的情绪,当然也会厌倦学习了。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提倡一种开放式交流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双向交往,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强调一种互相合作的精神。教师此时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且促使所有成员在相互交往,相互激发。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语言水平,才能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享受到“用中学,学中用”的愉悦。这种课堂活动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的习惯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作出正确的评价是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注重教师的评价,还得让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来,进行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真正让学生由被动受试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不断帮助学生,激励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历史能力不断地提高。重要的是改变过去的评价机制,老师也是问题探究的参预者,所以教师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并接受学生的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老师作出评价,真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学习时进行积极思维,激活已有的图式,并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把课堂变成一种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的向知识领域积极探索的活动。

通过这一事例使我认识到:必须改变教学结构,调控教学关系,建立民主课堂,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把学生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成为我愿学,我喜欢学,我主动学。使学生能发现老师的失误,并能勇于帮助老师改正错误。师生之间这种互相改正错误,可以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点燃学生发散思维的火花。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篇十二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__周年,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摄制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昨起每天黄金时段19:30在北京卫视放映。

重走多地历经艰险

挖掘征途中的人物故事

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拍摄历时一年,来自《档案》团队的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导演组从江西出发,横跨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14个省市自治区。

翻越了都庞岭、老山界、娄山关、乌蒙山、夹金山、岷山、六盘山,渡过了潇水、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穿越了松潘大草地等大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革命意义的长征地标。

祭扫了100多处红军烈士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采访了200多位长征历史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发掘了100多份从未被发现或较少被关注到的历史档案,共拍摄素材超过1500个小时。

不同于以往的影视作品侧重于对长征过程的描述,该片着力通过对历史档案的重新发掘,揭秘这段征途中鲜为人知的人物故事。

该片不仅重现了当年那群怀揣革命理想与信仰的年轻人以及他们所经历的艰苦卓绝的壮丽征程,还以更加贴近当代年轻人心理的角度,展现一个他们不曾了解过的长征,对当今的年轻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两位讲述人同时亮相

真实手法再现历史现场

该片首次尝试双“讲述人”的方式。在角色和内容分工上,石凉是一位历史的“亲历者”,他在片中化身长征途中的多个历史角色,如通讯员、炊事员、红军连长、普通百姓,带来真实的长征体验;而谭江海更多的是一位历史的“回望者”,他以全知的身份梳理和总结这段历史,推进故事的讲述。情感上,石凉代表的是感性,谭江海代表的是理性。两个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共同完成长征故事的起承转合,为观众带来最真切的现场感、情景感和贴近感。

由于长征的历史几乎没有留下真实的影像记录,稀缺的照片和不到两分钟的视频无法支撑600分钟的篇幅,而以往关于长征的影视作品也并不能满足纪录片以真实准确为标准的影像呈现。为此,《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了长期以来对长征历史艺术创作的视觉惯性,大量采用三维地图、实地讲述、角色扮演和实景演绎相结合的方式,用镜头对话历史,用电影化手法再现惊天动地的长征场景,把观众带回__年前的历史时空,在长征的历史遗址上复原长征,在观众的心灵深处撞击共鸣,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心理感受和视觉冲击。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篇十三

教学难点  分析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在原因上的反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

2、这些起义的目的有没有完全达到?(没能直接占领大城市,还遭到严重挫折。但是,起义的部队转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革命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后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远征二万五千多里到达陕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征。(布置学生集体朗读“导入框•长征” 一诗,带着问题进入情境,阅读60——64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

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星火燎原之势形成后,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正确指挥下,红军粉碎了敌人前四次“围剿”。但是,后来党内又错误地排斥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由李德、博古等人实施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2、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可按下列提示,分层启发:

a. 遵义会议在哪一年召开?(1935年)如何记住这一年?(从1921年党的诞生到1935年,经过了xx年,从1935年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也经过了xx年。)

b. 比较这前xx年与后xx年党的历史,有什么重要变化?(前xx年里,党的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重大的失误,经受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的挫折。后xx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c. 由此可见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长征的胜利

1、指导学生完成63页“练一练”(教师在黑板上依据长征路线画示意图,突出瑞金、遵义、吴起镇三个地点,组织学生对照着课本标注出来。)

a. 红军经过哪些省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

b. 请对号入座地说出黑板上这三点的地名。(瑞金、遵义、吴起镇)

2、“活动与探究1•想一想”,(提醒同桌学生要互相配合,一个找课文,一个找图例,共同完成任务,然后在教师主持下进行“接龙”游戏:

a. 湘江     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硬仗,损失惨重。

b. 乌江     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c. 赤水河   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d. 金沙江   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e. 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3、“动脑筋”: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 困难和问题?(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还缺少粮食给养等。)

布置活动,巩固新课

1、根据65——67页活动课三《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选题、选材,组内协作完成一篇导游词,通过网站《史海撷珠》的留言板上传,老师从中选出优秀的文章予以发表。

2、提醒学生预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篇十四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而拍摄的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拍摄历时一年,现在终于展现在观众眼前了,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观红军不怕远征难有感,希望大家喜欢!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策划,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摄制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将于20xx年10月17日起每天黄金时段19:30在北京卫视播出。

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拍摄历时一年,北京卫视《档案》摄制团队从江西出发,横跨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14个省、市、自治区,采访了200多位长征历史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发掘了100多份从未被发现或较少被关注的历史档案,共拍摄素材超过1500个小时。

不同于以往的影视作品侧重于对长征过程的描述,《红军不怕远征难》着力通过对历史档案的发掘,揭秘这段征途中鲜为人知的人物故事。该片不仅重现了当年那群怀揣革命理想与信仰的年轻人以及他们所经历的艰苦卓绝的壮丽征程,还以更加贴近当代年轻人心理的角度,展现一个他们不曾了解过的长征。

该片首次尝试双“讲述人”的方式。在角色和内容分工上,石凉是一位历史的“亲历者”,他在片中化身长征途中的多个历史角色,如通讯员、炊事员、红军连长、普通百姓,带来真实的长征体验;而谭江海更多的是一位历史的“回望者”,他以全知的身份梳理和总结这段历史,推进故事的讲述。情感上,石凉代表的是感性,谭江海代表的是理性。两个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共同完成长征故事的起承转合,为观众带来最真切的现场感、情景感和贴近感。

由于长征的历史几乎没有留下真实的影像记录,稀缺的照片和不到两分钟的视频无法支撑600分钟的篇幅,而以往关于长征的影视作品也并不能满足纪录片以真实准确为标准的影像呈现。为此,《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了长期以来对长征历史艺术创作的视觉惯性,大量采用三维地图、实地讲述、角色扮演和实景演绎相结合的方式,用镜头对话历史,用电影化手法再现惊天动地的长征场景,把观众带回xx年前的历史时空。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摄制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昨起每天黄金时段19:30在北京卫视放映。

重走多地历经艰险

挖掘征途中的人物故事

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拍摄历时一年,来自《档案》团队的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导演组从江西出发,横跨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14个省市自治区。

翻越了都庞岭、老山界、娄山关、乌蒙山、夹金山、岷山、六盘山,渡过了潇水、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穿越了松潘大草地等大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革命意义的长征地标。

祭扫了100多处红军烈士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采访了200多位长征历史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发掘了100多份从未被发现或较少被关注到的历史档案,共拍摄素材超过1500个小时。

不同于以往的影视作品侧重于对长征过程的描述,该片着力通过对历史档案的重新发掘,揭秘这段征途中鲜为人知的人物故事。

该片不仅重现了当年那群怀揣革命理想与信仰的年轻人以及他们所经历的艰苦卓绝的壮丽征程,还以更加贴近当代年轻人心理的角度,展现一个他们不曾了解过的长征,对当今的年轻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两位讲述人同时亮相

真实手法再现历史现场

该片首次尝试双“讲述人”的方式。在角色和内容分工上,石凉是一位历史的“亲历者”,他在片中化身长征途中的多个历史角色,如通讯员、炊事员、红军连长、普通百姓,带来真实的长征体验;而谭江海更多的是一位历史的“回望者”,他以全知的身份梳理和总结这段历史,推进故事的讲述。情感上,石凉代表的是感性,谭江海代表的是理性。两个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共同完成长征故事的起承转合,为观众带来最真切的现场感、情景感和贴近感。

由于长征的历史几乎没有留下真实的影像记录,稀缺的照片和不到两分钟的视频无法支撑600分钟的篇幅,而以往关于长征的影视作品也并不能满足纪录片以真实准确为标准的影像呈现。为此,《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了长期以来对长征历史艺术创作的视觉惯性,大量采用三维地图、实地讲述、角色扮演和实景演绎相结合的方式,用镜头对话历史,用电影化手法再现惊天动地的长征场景,把观众带回xx年前的历史时空,在长征的历史遗址上复原长征,在观众的心灵深处撞击共鸣,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心理感受和视觉冲击。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摄制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从今晚起每晚7点30分在北京卫视首播。

xx年前,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86000多人,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占到了队伍的四成,他们是革命理想最年轻的捍卫者,也是红色政权最青春的建设者;xx年后,一批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沿着他们当年走过的路开始了另一次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导演组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 这群年轻的纪录片人在将近一年的调研与拍摄中重塑着xx年前一群同龄人的故事。从未有一部描写长征的作品以“青春”为焦点,10岁的刘福昌、17岁的郑金煜、19岁的石长阶、22岁的邓诗方……这些陌生的名字最终成为纪录片的绝对主人公,为总共九集长达540分钟的纪录片灌注进青春的理想、朝气、无畏。

《红军不怕远征难》摄制组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长征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的采访,发掘出了100多份从未或较少被关注到的史料档案。有一些档案是正本清源的重要文献,比如摄制组找到了1934年9月也就是长征前夕出版的《红色中华》杂志,里面刊登了张闻天的一篇社论,其用意是向敌人释放烟幕弹从而为转移争取时间,却从另一层面证明了长征不是一次仓促的军事行动,而是经过策划准备的战略转移。

《红军不怕远征难》从多角度讲述了长征的故事。该片包含了将近100位长征亲历者的故事,有些是党和军队的领导人,有些是从敌对者的角度,比如通过蒋介石的多封电报和书信,读出了他在围剿红军的过程中几次胜券在握、喜形于色,但事后又因国民党的“窝里斗”而导致计划落空、愤恨难平的心理等。

《红军不怕远征难》用掷地有声的史料构建出轮廓立体的历史格局,用饱含温度的笔触还原人物血肉,让主旋律纪录片的创作视角回归普通人,为平凡者树碑,用细节来说话,成为这部纪录片触动人心的关键。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篇十五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红军不怕远征难》,读完后感受到红军那不怕困难的精神无论在人和网时间、任何地点都会传承下去。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发动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大规模“围剿”,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这便是长征的开始。一路上,红军遭到数不尽的艰难困苦。但是这动摇不了红军的信心。途中,他们经历了许多次激烈的战斗,比如: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等等。其中的艰难过程可想而知,但是我们英雄的红军没有因为这些困难而放弃,他们勇敢地前进,终于在经历了数不尽的艰难险阻之后,胜利到达了陕北。

在这些艰难险阻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过草地的时候。大草地方圆数百公里,荒无人烟,到处是野草丛生的沼泽和散发着腐臭味的黑色泥潭。有些地方“人陷不见头,马陷不见颔”,不少红军战士陷入淤泥潭中牺牲了。由于粮食不足,红军只得挖野菜充饥。后续部队连野菜也找不到,只得把牛皮带、枪皮带、破牛皮鞋用水泡了煮着吃。我从战士们陷入淤泥潭时互相帮助中看出了他们的团结一心,从他们没有东西吃时吃那些难以入口的食物看出了他们的艰辛。尽管面对那么多的艰难险阻,红军战士们还是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取得了胜利,真是了不起啊!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我们学习也是这样,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做到不气馁,不轻言放弃。只要有不怕苦、不怕累、乐观积极的精神,就一定会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的这句话,道出了红军不怕困难的乐观精神。这种精神,会一直延续在我们心里,成为我今后战胜困难的动力。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篇十六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北京卫视《档案》推出大型纪录片《》,将镜头再次聚焦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用今人的眼光去重新审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成功找到了长征于当下的意义。在和平年代,战火硝烟的长征已经远去,但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却历久弥新。每一代年轻人的成长都需要一次长征精神的洗礼,在触摸历史、今昔对比的过程中感受心灵震撼,重新审视自我和当下,进而学会珍惜和敬畏,收获无往不胜的勇气。

不同于以往的影视作品侧重于对长征过程的描述,纪录片《》将这段苦难辉煌的历程作为背景,通过对史料的重新发掘,重在揭秘这段征途中鲜为人知的人物故事,将刻画的重点放在这群怀揣着革命理想与青春热血的年轻人身上,从更加贴近当代年轻人心理的角度,展现一个人们不曾了解过的长征,给当代年轻人带来震撼。这支年轻的导演组从江西出发,经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翻越了都庞岭、老山界、娄山关、乌蒙山、夹金山、岷山、六盘山,渡过了潇水、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穿越了松潘大草地,祭扫了一百多处红军烈士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采访了200多位长征历史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导演组重走长征路的目的,一是挖掘长征路上红军将士震撼人心的故事以及人性的力量,二是进行实地的资料调研,三是用现代的视角,记录红军长征途经之地今昔的对比变化。这些年轻人将自己的真实感受熔铸在纪录片中,希望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带来关于长征精神的时代重铸和热议。

电视创作需要与历史同流、与时代共进,历史不会等待懈怠者和观望者,开拓者才是电视创作者们应扮演的角色。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这要求电视节目创作者在激烈的竞争中要看清自己的前路,要始终将历史精神和文化气质的精髓传递出去。不忘初心方能守住长远,在电视泛娱乐化的背景下,《》对促进创作心态的沉淀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回归,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直以独特的讲述视角、精致的视觉效果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见长的《档案》节目坚持不断创新,在保持纪录片真实性的同时努力提高艺术性,丰富着纪录片书写的手段和形式。《》对“长征”题材进行了别具一格的呈现,在这里历史不再枯燥,纪录片也不再刻板。电影化的拍摄手法将波澜壮阔的长征历程进行了全景展现,对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史料挖掘又构成了纪录片扣人心弦的细节描写;多时空的叙事手段打通了历史与现实之间原本不可逾越的壁垒,让观众在今昔的穿梭中体悟最真实的历史和现实。

纪录片《》完全走出摄影棚,所有的拍摄全部在真实的历史场景、遗址和重建的场景拍摄。纪录片创造性地采用“双叙述人”的交叉讲述方式。在角色和内容分工上,石凉更多的是一位历史“亲历者”和“体验者”,在片中,他将体验很多不同的历史角色,比如通讯员、炊事员、红军连长甚至是某个旁观的普通老百姓;而谭江海更多的是一位历史的“回望者”,梳理和总结这段历史,同时推进故事的讲述。在情感上,石凉代表的是感性,谭江海代表的是理性。两人也分别代表着历史和现代两个时空,而两个时空的转换是由他们的交集来完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突破了长期以来对长征历史艺术创作的视觉惯性,选择符合史实、减少艺术加工和臆想的拍摄手法还原历史。在“美”与“真实”的选择中,选择把“真实”放在第一位。凭借不断求索的精神,带着对历史虔诚的敬意,踏遍祖国的万水千山。这部充满诚意和创新的作品,有望缔造新的影像传奇。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读后感篇十七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红军不怕远征难》,读完后感受到红军那不怕困难的精神无论在人和网时间、任何地点都会传承下去。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发动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大规模“围剿”,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这便是长征的开始。一路上,红军遭到数不尽的艰难困苦。但是这动摇不了红军的信心。途中,他们经历了许多次激烈的战斗,比如: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等等。其中的艰难过程可想而知,但是我们英雄的红军没有因为这些困难而放弃,他们勇敢地前进,终于在经历了数不尽的艰难险阻之后,胜利到达了陕北。

在这些艰难险阻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过草地的时候。大草地方圆数百公里,荒无人烟,到处是野草丛生的沼泽和散发着腐臭味的黑色泥潭。有些地方“人陷不见头,马陷不见颔”,不少红军战士陷入淤泥潭中牺牲了。由于粮食不足,红军只得挖野菜充饥。后续部队连野菜也找不到,只得把牛皮带、枪皮带、破牛皮鞋用水泡了煮着吃。我从战士们陷入淤泥潭时互相帮助中看出了他们的团结一心,从他们没有东西吃时吃那些难以入口的食物看出了他们的艰辛。尽管面对那么多的艰难险阻,红军战士们还是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取得了胜利,真是了不起啊!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我们学习也是这样,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做到不气馁,不轻言放弃。只要有不怕苦、不怕累、乐观积极的精神,就一定会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的这句话,道出了红军不怕困难的乐观精神。这种精神,会一直延续在我们心里,成为我今后战胜困难的动力。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38809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