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仪器管理制度试题(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8 07:53:20
最新仪器管理制度试题(3篇)
时间:2022-12-18 07:53:20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仪器管理制度试题篇一

二、国家调拨或自购的教学仪器均应及时登入学校固定资产总帐、仪器明细帐、仪器台帐。由实验教师验收,并对仪器进行校正和性能测试,合格后分类编号按教学仪器配备目录顺序,摆放在仪器柜内。自制教具要单独立帐记载。

三、教学仪器使用说明书要妥善保管,分类装订成册。按说明书要求,对教学仪器要经常保修和维修,注意防尘、防锈、防潮、防震、防磁。

四、对贵重和精密的仪器要严加保管。仪器柜内要按层设卡,列出仪器名称、规格、数量,每件仪器上要贴签编号,柜外要标明仪器类别。

五、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需用的仪器,由任课教师提前一周提出计划,填写实验记录,列出所需仪器明细,交实验教师给予准备。并对仪器进行必要的装备与调试,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六、实验时要爱护仪器,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和要求操作。实验完毕实验教师验收后放回原处,并完成实验记录的填写,留存以备检查。

七、每学期末,由学校主管领导负责,会计协同实验教师对教学仪器进行核对和清点。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八、要加强安全管理,室内应备有灭火器材。注意防火、防盗,经常通风,保持整洁卫生。

仪器管理制度试题篇二

一、实验室是实验教学专用教室,谢绝作办公和搞其它活动的场所。

二、实验室的设施布局不得随意变动。

三、电器仪表和排风系统控制台的启动须由教师操作。

四、实验室要保持安静,不得高声喧哗,严禁在室内嬉戏打闹。严禁带食物进入实验室。

五、学生实验须固定座次,实行分组管理、组长负责制。实验前后均要仔细检查本组实验台电器仪表和清点本组实验器材,并如实填写“器材使用报告单”,若有损坏、丢失,须及时声明并进行登记,任课教师要查明原因,及时做出处理。

六、实验前,学生要静听教师讲解,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有关注意事宜。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仪器仪表,节约药品,防止试剂交叉污染。严禁相互争夺和盗用其它组器材,防止事故发生和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七、要保持室内清洁,固形废物要收集于废物桶,废液要倒入废液缸,严禁随地乱扔杂物或将废液倒入水槽中。严禁在实验台上随便涂画。

八、实验完毕须将仪器、桌面擦洗干净,药品盖严,器材排列整齐,经允许后方可离室。

九、实验室的一切物品,未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取用或带出室外。

十、实验完毕,任课教师负责检查各组实验台的电器仪表、实验台面等设施是否完好无损,并填写“实验室使用报告单”。教师要安排实验班清理实验室并及时协助管理员做好器材回收整理工作。

教学仪器验收制度

一、领取或采购教学仪器,应由实验教师亲自前往。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实验室。

二、仪器在转运过程中,实验教师自始自终不得离开仪器,以防丢失,仪器放置不得挤压。

三、仪器购回后,由学校领导、总务主任、实验教师组成验收小组,对仪器进行验收。

四、验收时应以购货单据为依据,逐件查对核实,不但要验收数量还要验收质量,对仪器的主件、附件、零配件要一一清点。必要时对仪器进行组装、调试。

五、玻璃仪器及药品要开箱对照装箱单验收。容器是否破损,标签是否贴牢,塞子是否塞紧,药品是否变质,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预防意外事故发生。

六、对验收时发现问题的仪器,提出处理意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教学仪器领用借还制度

一、任课教师每学期初应填写演示和分组实验安排表。

二、任课教师应将所需的实验仪器、材料、药品通知单(演示实验通知单提前三天填写;分组实验通知单提前一周填写)实验前交仪器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按要求及时做好准备。

三、管理人员按通知单准备好仪器、材料、药品等,应先实验一次,以确保仪器性能完好,并向教师介绍仪器、药品性能、使用方法,由教师再一次实验,成功后签字领走。

四、非本学科领用仪器,应填写在仪器借还登记簿上。

五、外单位借用仪器需持介绍信,归还时要对仪器全面检查,若有损坏,按规定处理。

六、对任课教师归还的仪器要根据“通知单”、“借还登记簿”逐一查对,并把完好情况填写在通知单或登记簿上,若有损坏按规定处理。

七、学生分组实验后,由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对每组仪器逐一清查,并由管理人员复查,清查结果应填写在实验记录和实验通知单上,若有丢损,按规定处理。

八、所有仪器借用不应超过规定时限,以保证仪器正常流通。

教学仪器维修保养制度

①实验教师要不断学习维修技术,经常维修仪器,保证仪器完好。

②对损坏的仪器要及时维修,做到小修不出校。

③每次实验前后,要对仪器进行一次检查,防患于未然,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④妥善保管维修工具,一律不得作为它用。

⑤学校每年从经费中拨出一定的资金用于仪器的维修,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⑥每半年向学校领导汇报一次仪器的维修情况。

教学仪器的报废赔偿制度

①教学仪器单价在20元以下,且耐用期不满一年,属低值易耗仪器。凡低值易耗仪器及药品的损耗,要作详细记载,每学期汇总一次,并及时补充。

②其它仪器及稀缺仪器,均属固定资产仪器,固定资产仪器报废,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③仪器的报废,应由学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鉴定,并填写报废报损记录表,凡报废的仪器,要在报废报损登记簿登记,并在教学设备明细帐及总帐下帐。

④凡报废仪器单价在500元以下由学校领导审批,单价在500元以上由县(市)教育局审批。

⑤无故损坏的仪器,要查明原因,让损坏人写出检查并处以经济赔偿,一般仪器按2倍价格赔偿,贵重仪器按3—5倍价格赔偿。

⑥赔偿仪器的资金,不得随意挪用,必须用来购置仪器。

危险品保管制度

1.化学仪器室设有易燃、易爆、剧毒危险品柜。

2.危险品柜备有专用锁,钥匙有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分管校长共同保管。

3.凡任课教师需取危险品时,有实验室二位工作人员同时到场开启,并填写记录单,用后有多余的在半天内归还。

4.平时半月开锁检查一次。核对所存危险品数据。

5.备有危险品专用账单,以使查考。

实验室守则

1.实验室内要保持安静,严禁大声喧哗、吵闹。

2.学生在实验前,要预先作好课前准备,进入实验室时要有秩序,按指定的座位就座。

3.实验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实验内容、目的要求和实验步骤。

4.实验开始时,学生应先查点仪器、药品是否齐全,不得随意调换。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5.实验必须按步骤进行,并仔细观察,做好记录,课后及时写好实验报告。

6.实验时,要爱护仪器,节省药品,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丢失的仪器,必须赔偿。

7.实验结束,要将仪器整理成洗净,保持桌面、室内的整洁、由老师宣布后才能离开。

8.本守则在每学期第一次实验前,向学生宣讲。

实验室安全制度

1、为保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实验室人员以及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杜绝水、火、电、盗事故。

2、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实验室设安全员一名,具体负责安全工作,认真做好安全检查记录,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向实验室主任及有关部门报告,并督促有关部门尽快解决。

3、进入实验室必须衣着整齐,不得穿拖鞋和背心。在实验室内,不准吃东西、抽烟。

4、实验完毕,应及时切断仪器设备的电源,离开实验室时,必须检查实验室的门、窗、水、电,确保实验室安全。

5、保证消防器材完好,每学期初作一次安全检查,找问题隐患,杜绝各类安全事故。

6、检查修理电器设备时,应切断电源,严禁带电作业;更换保险丝时,应按规定选用,不得用其他金属代替。

7、严格执行易燃有毒物品领用管理规定。一切有毒气体或有恶臭物质的实验,都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仪器管理制度试题篇三

一、小学科学实验室应以符合配备标准的仪器设备和科学规范的管理,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应编制好仪器设备补充计划报学校审批购置,应根据任课教师实验计划安排编制好各年级的实验教学计划。

三、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必须具有《仪器设备总帐》、《仪器设备明细帐》、《低值易耗品明细帐》、《仪器设备报废帐》等管理帐册。在帐务管理中,应做到“记帐及时、流程规范、准确无误”。

四、仪器设备的存放应分门别类,科学有序,排列整齐,定橱定位。橱有编号,橱窗设卡(橱窗卡),物卡一致,帐卡相符。

五、仪器设备的保管应注意防火、防潮、防霉、防腐蚀、防变形、防碎裂等。

六、仪器设备借出或使用归还后,要及时清点、检测、擦净、归位,发现短缺、损坏,要按有关赔偿规定处理。

七、仪器设备借用、使用、损坏、维修必须及时记录。仪器设备应经常处于随时可使用状态。实验室应设有《借物登记簿》、《实验教学情况记录簿》、《实验教学情况统计簿》、《仪器设备损坏维修登记簿》等簿册。

八、严格执行报废规定,凡损坏而又不能维修或失去维修价值的仪器设备,应向分管领导汇报,经审批后予以报废。所有报废物品,均须记入《仪器设备报废帐》。

九、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实验室应做好财产帐务/教学业务/技术资料(说明书等)、文件资料(计划、总结、报表、申购报告、上级文件等)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年末按档案管理模式,分类装订,装盒存放。

十、做好净化、美化、防火、防盗工作。实验室应保持科学、文明的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消防设备/电器线路应定期检查,保证人身安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4348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