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书记第一讲心得(通用2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1 12:58:16
优质书记第一讲心得(通用23篇)
时间:2023-10-31 12:58:16     小编:ZS文王

坚持是实现目标和梦想的关键,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收获成功。注意总结的篇幅,不要过长或过短,一般应根据所总结的内容和要求来合理控制字数。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到更多写总结的技巧和要点。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一

7月号,单位组织我们去看根据沈浩同志事迹改编的电影《第一书记》,这部片子属于主旋律影片,看完电影后,我被沈浩同志的事迹深深感动的同时,又发现这部影片与以往主旋律电影有很大的不同,不刻意的去煽情,真实的去塑造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符号,通过导演与演员专业的表演,沈浩同志的真实形象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让人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随和。

《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虽然很多人已经看过很多沈浩同志的事迹,但是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那所有观影的人们都安静了。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与以往的宣传资料不同的是,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的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

这是一好电影,一个由好演员、好导演、好团队用心演出的好电影。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

安徽凤阳小岗村优秀村干部沈浩,在小岗村工作6年时间,写下了厚厚29本民情日记,每一页都记载着他对群众的深情厚意,每一页都流露着他情系人民的拳拳之心。在其中一篇日记里,沈浩这样写道:“作为一名选派干部又身在名村小岗,更应该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努力工作,切实为老百姓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小岗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解民情,沈浩初到小岗村一个多月时间就对全村108户跑了两遍,男女老少他没有不认识的。谁家缺粮,谁家少柴,谁家收入低,谁家有困难,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小岗人说:“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亲近”,小岗人最喜欢他“嗓门大,老远就跟人打招呼”。6年时间,小岗村处处留下他的足迹,他熟悉小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乡亲们在想什么,怕什么,爱什么。

沈浩的点点滴滴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了解民情,扎扎实实、充满感情地去读懂民意,进而用是否“真为群众办好事、真为基层办实事”的标准衡量工作的得与失,不断用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喜不喜欢”来校正工作标准。

平心而论,有些干部也想把工作干好,也想为群众多办实事,也想当沈浩那样的好公仆,但往往苦于不了解民情民意,不知道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什么,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所以,常常是工作不知从何处下手,分不清主次矛盾,干了不少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自我感觉汗没少流,心思没少用,可群众还是不满意。症结所在,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沈浩那样的调查研究,没有沈浩的“民情日记”,没有沈浩那七双满是基层泥土的鞋。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像沈浩那样,用心体察民情,时时刻刻想着群众,多做顺民心得民意的好事,只有这样,群众心里才会真正有你的位置。

沈浩在个人生活上一点也“不讲究”,却在履职尽责上一丝也不含糊。他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心里装的全是群众,他在小岗的6年,是村里发展最快的6年,是村民受益最大的6年,也是小岗村树立新形象的6年。他说,党员干部不把自己当“客人”,群众才不把你当“外人”。

方志敏在《清贫》一文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沈浩的“不讲究”启示我们:越是在个人生活有条件“讲究”一点的今天,广大党员干部越是要保持艰苦简朴的作风、淳朴的本色,与群众唇齿相依、冷暖同心。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二

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使我深受感动。这部电影根据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在影片讲述了原本在省财政厅工作的沈浩,干了多年公务员后,毅然放下优越的工作环境,抛下优越的生活条件到凤阳县小岗村进行挂职工作,并且在小岗村一干就是六年,他为小岗村铺路、修桥,帮助贫困户,招商引资进行经济改革,让几十年来驻足不前的小岗村大踏步的前进,赶上了中国经济的潮头,但当小岗村正在重现昔日辉煌时,自己却因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感人故事。作为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带领干部群众的6年探索与实践,推动小岗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赢得了群众真诚的支持和拥护,被誉为小岗村的“顶梁柱”、小岗人的“主心骨”。他以忠诚和大爱,以创新和奋斗,以青春和生命,抒写了当代中国农村优秀基层干部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诠释了优秀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树立了新时期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向沈浩同志学习什么?

一是要用心做事。沈浩书记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崇高责任感和专注于目标心无旁骛的定力,使他能够用心地去践行自己的承诺。身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把学生的冷暖挂在心上。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应该是我们的追求。

二是要敢为人先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敢闯敢试、勇于担当。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积极研究新情况,敢于解决新问题,努力在解放思想中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在更新观念中理清发展思路、激活发展动力。目前,高中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教师应该像沈浩书记那样,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参加改革创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开拓眼界,创新发展思路,促进学校发作。

三是要学习他勤奋敬业,鞠躬尽瘁的境界。在小岗村6个年头,沈浩同志夜以继日,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每一年春节都忙到大年三十才回家,过完年又急急忙忙的赶回小岗村。繁忙的工作中使他“过家门而不入”习以为常。在他的家人眼中,他是一位舍小家顾大家的人。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他的日程表上还排满了各项工作。沈浩同志为了工作,一直不辞劳苦,即使身患疾病仍在坚持,这种精神让我们非常钦佩。我们要以沈浩书记榜样,爱岗敬业。要在教育教学中,多投入精力,要在钻研文本,分析学情,认真备课上下功夫。

沈浩同志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惊人的豪言壮语。他的工作是平凡的,但他能把平凡的事扎扎实实的做好,就是不平凡。因此,他是可亲可敬的,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三

片尾沈浩书记的女儿在演奏钢琴前说了一段话深深感动了我,其中一句“大家在,我也在”透露出女孩坚强勇敢的性格,延续了沈浩书记的伟大精神,使我备受鼓舞。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一样,不计名利,不谋私利,扎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对得起自我,对得起人民百姓,更不辜负组织对于自我的期望,真正做到为人民务实、清廉、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实现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作风。价值。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四

沈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沈浩为党的事业,为“三农”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全国百名优秀村官、感动中国人物、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等荣誉。

心得一: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被选派到恭城县西岭乡新合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自三月三十一日驻村以来,我与乡村干部及乡派工作队长一起深入到村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实地考察等方式,基本掌握了该村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驻村调研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必须依靠组织,依靠集体。驻村以来,各级组织在生活上的关怀和照顾,使我感到无比的温暖,从而增强了驻村工作的信心。工作上,局领导经常抽时间听取我们汇报驻村工作,并帮助我们理清阶段性的重点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这使我充分认识到,只有依靠组织,依靠集体,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二是必须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身心俱下,摸清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平时,一有机会,我就与乡村干部及乡派工作队长一起,下村实地查看,与村民促膝交谈,不求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或立竿见影的政绩,只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扎扎实实地做些服务保障、出谋划策、鼓舞士气的工作,这也是成绩。

三是必须心系群众,任劳任怨。融入到群众中,力所能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心就会与群众贴得更紧。驻村以来,我通过调研认为该村有着“两委”班子团结、民风淳朴、生态良好、文化浓郁等特点,同时也了解到该村仍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瑶族传统文化亟待保持与传承等困难和问题。为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通过召开会议确立了今年的工作思路,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实施中,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我还常到困难户家中坐坐,几句关切问候的话语,使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常到老党员那里看看,使他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常到种养殖户的山地去转转,使他感受到上级的支持,就觉得政府真好,能考虑他们的利益。

四是必须谦虚好学,善于动脑。驻村以来,我经常和村干部一起解决影响本村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做好矛盾的疏导和化解工作,善于动脑,争取及时化解矛盾,堵塞问题隐患,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五是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村干部的参谋。首先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不管轻重,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群众反映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设想给予一揽子解决。这样不仅不可能,反而会冲淡主要任务,贻误大局。这就有一个“介入”与“超脱”的关系。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有的可以“介入”,有的则应“超脱”。问题中属于当地党委政府布置的任务的,就坚决“介入”,主抓、狠抓;不属于所布置任务或是与之联系不紧密的,就可以“超脱”,缓抓或不抓,也可以反映给当地党委、政府或有关部门去处理。

六是要抓好学习与教育。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学习他们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矢志不渝的生活理想,致富奔小康的拼搏劲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等。在向农民群众学习的同时,还依靠乡党委、政府采取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教育农民及村干部提高理论素质,掌握种养的技术,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把文明之风吹向农村,把文明的种子播向大地。

心得二:

根据丹寨县党委党的路线群众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关于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组织学习第一书记———沈浩》的通知要求,结合当前工作的深入开展,有以下几点体会:

电影讲述了作为省里选派干部的沈浩同志在凤阳县小岗村的六年风雨人生。在那里,他和当地村民一起修路、架桥,建设新农村,实现了他的到小岗村前的抱负,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同时更赢得了全村百姓的认可与爱戴。第一任期到了,全村百姓的手印留下了他;第二任期到了,百姓的手印再次留下了他,并且挽留他的人数是第一次的二倍;第三次,依然是百姓的手印,然而这一次,永远地将他留下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小岗村的第一书记,沈浩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做出选择:选择小岗的大家,舍弃自己的小家,纵然心中有对老母亲和妻儿深深的愧疚。选择执着前进,倾情奉献,虽然起初不被村民接受甚至被威胁被打。选择留下,继续奋斗,尽管前进路上有千难万险。因此,他在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感动过后,应该有更深的思考。我们的人生价值何在?什么是我们永恒的力量源泉?我们该做些什么?沈浩同志给了我们一个掷地有声的回答,那就是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用实际行动去为民谋福利,去获得人民最真诚的信任。正是坚持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沈浩才坚持留在了小岗村。

看完以后我的心情很沉重,作为一个父亲,沈浩很少有时间陪自己的女儿,偶尔的见面也总是有接不完的电话,处理不完的事情;作为一个儿子,沈浩更是把年迈的母亲送到了老家,让哥哥帮忙照顾,自己很少有时间照顾自己的母亲。有什么能比这种精神更为难能可贵。

沈浩同志的事迹值得我们全体驻村队员学习,学习他身上无私的奉献精神,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心得三:

5月30日,我参加了街道组织的集中学习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晓兵题为《牢记第一书记的使命和责任》讲话的培训班。高晓兵同志从选派第一书记的重要意义、第一书记的职责及怎样当好称职的第一书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选派第一书记的重要意义即为什么选派“第一书记”。高晓兵同志从“三个需要”即打好我省新十年扶贫开发战略攻坚战的需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需要、为党政机关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然后,明确“第一书记”的职责即“第一书记”是干什么的,就是要用党的理论和政策照亮农民群众新天地宣传队员,是建设好党在农村执政的骨干力量的党建工作队员、是当好脱贫致富的服务队员。最后,怎样做好称职的“第一书记”,一要有奋发的精神状态,二要有一颗心系群众的炽热之心,三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四要有严格自律的良好形象。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五

4月28日,大队党办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影片《第一书记》。朴素的语言,平实的画面,为人们展示了沈浩同志做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不平凡的一生。

沈浩同志在六年任期内,为小岗村做的很多实事,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农家乐生态游促进小岗村振兴发展,“大包干”纪念馆每年接待各地游客万余人次,积极探索科学发展道路,促进了小岗又好又快发展。

三年任职届满,村民集体按下手印要求他留下来;大年夜,村民们用手机给他的家人拜年;结尾处他女儿深情的告白---对我来说,这是最感人的三组镜头了!这说明,他的辛苦,他的努力,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工作和事业,真的是相对圆满的人生了,如果他没有离开人世!

在认真学习了沈浩书记的事迹之后,我不禁深思,为什么这样一位处级干部会坚定不移的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农村的事业呢?看到小岗村的现实面貌以及强劲的发展势头,我懂得,这是因为他对党忠诚,对人民群众无限深情,有无限的责任感。这样的一种责任感,使得他能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促使他为老百姓做了那么多实事,如果不是出于内心强烈的责任感,如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安排,他可能就不会对那份工作如此投入,他也不会如此不遗余力,他甚至可以只做到像模像样的程度就可以。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社会,太需要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事业精神了。

沈浩同志除了对党忠诚,有强烈的责任感之外,他还有强烈的事业心,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几年如一日,把这份工作当成一项事业,也正因为如此,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不是唉声叹气,不是怨天尤人,也不是坐以待毙,而是能够迎难而上,积极地想办法,决不妥协,决不放弃!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影片是感人的,在感人之余,我们应该从内心深处进行深层的思考,将这种感人上升到一种理性的层次,这样我们看这部影片才能真正达到受教育的目的,也能够更好的指导我们以后的工作乃至人生之路。

我想,我们学习沈浩,主要是学习他的一种精神,而不是仅仅学习他的行为,因为我们国家有千千万万的党员,不可能每个人都是要做村支部书记的,劳动无贵贱,但岗位有区别,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不同的岗位上,都体现出一名真正共产党员的特色,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共产党员的精神在每个岗位上都得到体现,得到发挥。

勿以事小而不为,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要干好本职工作,扎实做好每一件事,只要有心,即使在普通的岗位上,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作为基层单位的一名支部书记,一名党员,要认真学习沈浩书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下决心以沈浩书记为榜样,做出更大的成绩。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六

根据丹寨县党委党的路线群众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关于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组织学习第一书记———沈浩》的通知要求,结合当前工作的深入开展,有以下几点体会:

电影讲述了作为省里选派干部的沈浩同志在凤阳县小岗村的六年风雨人生。在那里,他和当地村民一起修路、架桥,建设新农村,实现了他的到小岗村前的抱负,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同时更赢得了全村百姓的认可与爱戴。第一任期到了,全村百姓的手印留下了他;第二任期到了,百姓的手印再次留下了他,并且挽留他的人数是第一次的二倍;第三次,依然是百姓的手印,然而这一次,永远地将他留下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小岗村的第一书记,沈浩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做出选择:选择小岗的大家,舍弃自己的小家,纵然心中有对老母亲和妻儿深深的愧疚。选择执着前进,倾情奉献,虽然起初不被村民接受甚至被威胁被打。选择留下,继续奋斗,尽管前进路上有千难万险。因此,他在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感动过后,应该有更深的思考。我们的人生价值何在?什么是我们永恒的力量源泉?我们该做些什么?沈浩同志给了我们一个掷地有声的回答,那就是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用实际行动去为民谋福利,去获得人民最真诚的信任。正是坚持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沈浩才坚持留在了小岗村。

看完以后我的心情很沉重,作为一个父亲,沈浩很少有时间陪自己的女儿,偶尔的见面也总是有接不完的电话,处理不完的事情;作为一个儿子,沈浩更是把年迈的母亲送到了老家,让哥哥帮忙照顾,自己很少有时间照顾自己的母亲。有什么能比这种精神更为难能可贵。

沈浩同志的事迹值得我们全体驻村队员学习,学习他身上无私的奉献精神,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七

安徽凤阳小岗村优秀村干部沈浩,在小岗村工作6年时间,写下了厚厚29本民情日记,每一页都记载着他对群众的深情厚意,每一页都流露着他情系人民的拳拳之心。在其中一篇日记里,沈浩这样写道:“作为一名选派干部又身在名村小岗,更应该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努力工作,切实为老百姓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小岗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解民情,沈浩初到小岗村一个多月时间就对全村108户跑了两遍,男女老少他没有不认识的。谁家缺粮,谁家少柴,谁家收入低,谁家有困难,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小岗人说:“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亲近”,小岗人最喜欢他“嗓门大,老远就跟人打招呼”。6 年时间,小岗村处处留下他的足迹,他熟悉小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乡亲们在想什么,怕什么,爱什么。

沈浩的点点滴滴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了解民情,扎扎实实、充满感情地去读懂民意,进而用是否“真为群众办好事、真为基层办实事”的标准衡量工作的得与失,不断用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喜不喜欢”来校正工作标准。

平心而论,有些干部也想把工作干好,也想为群众多办实事,也想当沈浩那样的好公仆,但往往苦于不了解民情民意,不知道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什么,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所以,常常是工作不知从何处下手,分不清主次矛盾,干了不少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自我感觉汗没少流,心思没少用,可群众还是不满意。症结所在,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沈浩那样的调查研究,没有沈浩的“民情日记”,没有沈浩那七双满是基层泥土的鞋。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像沈浩那样,用心体察民情,时时刻刻想着群众,多做顺民心得民意的好事,只有这样,群众心里才会真正有你的位置。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八

很早就听说过沈浩同志的事迹,所以当单位组织观看电影《第一书记》时,我便早早地赶到影院观看这部电影。这部影片采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沈浩同志从安徽省财政厅到小岗村任职6年来的点滴岁月和心路历程。

为了解民情民意,沈浩同志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将全村跑了两遍。谁家缺粮,谁家少柴,谁家收入低,谁家有困难,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小岗人说:“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亲近”,小岗人最喜欢他“嗓门大,老远就跟人打招呼”。6年时间,小岗村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熟悉小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乡亲们在想什么,怕什么,要什么。

沈浩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了解民情,扎扎实实、充满感情地去读懂民意,进而用是否“真为群众办好事、真为基层办实事”的标准衡量工作的得与失,不断用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喜不喜欢”来校正工作标准。

平心而论,有些干部也想把工作干好,也想为群众多办实事,也想当沈浩那样的好公仆,但往往苦于不了解民情民意,不知道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什么,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所以,常常是工作不知从何处下手,分不清主次矛盾,干了不少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自我感觉汗没少流,心思没少用,可群众还是不满意。症结所在,就是因为没有沈浩那样的调查研究,没有沈浩的“民情日记”,没有沈浩那七双满是基层泥土的鞋。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像沈浩那样,用心体察民情,时时刻刻想着群众,多做顺民心得民意的好事,只有这样,群众心里才会真正有你的位置。

安徽凤阳小岗村优秀村干部沈浩,在小岗村工作6年时间,写下了厚厚29本民情日记,每一页都记载着他对群众的深情厚意,每一页都流露着他情系人民的拳拳之心。在其中一篇日记里,沈浩这样写道:“作为一名选派干部又身在名村小岗,更应该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努力工作,切实为老百姓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小岗贡献自己的力量。”

坦率地说,观影过程中我数次潸然落泪,为沈浩,为沈浩精神,更为无数像沈浩一样的好干部。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九

近日,组织机关干部及全镇党组织领导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结合当前工作的深入开展,有以下几点体会:

电影讲述了作为省里选派干部的沈浩同志在凤阳县小岗村的六年风雨人生。在那里,他和当地村民一起修路、架桥,建设新农村,实现了他的到小岗村前的抱负,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同时更赢得了全村百姓的认可与爱戴。第一任期到了,全村百姓的手印留下了他;第二任期到了,百姓的手印再次留下了他,并且挽留他的人数是第一次的二倍;第三次,依然是百姓的手印,然而这一次,永远地将他留下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小岗村的第一书记,沈浩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做出选择:选择小岗的大家,舍弃自己的小家,纵然心中有对老母亲和妻儿深深的愧疚。选择执着前进,倾情奉献,虽然起初不被村民接受甚至被威胁被打。选择留下,继续奋斗,尽管前进路上有千难万险。因此,他在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感动过后,应该有更深的思考。我们的人生价值何在?什么是我们永恒的力量源泉?我们该做些什么?沈浩同志给了我们一个掷地有声的回答,那就是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用实际行动去为民谋福利,去获得人民最真诚的信任。正是坚持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沈浩才坚持留在了小岗村。

看完以后我的心情很沉重,作为一个父亲,沈浩很少有时间陪自己的女儿,偶尔的见面也总是有接不完的电话,处理不完的事情;作为一个儿子,沈浩更是把年迈的`母亲送到了老家,让哥哥帮忙照顾,自己很少有时间照顾自己的母亲。有什么能比这种精神更为难能可贵。

沈浩同志的事迹值得我们全体驻村队员学习,学习他身上无私的奉献精神,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十

上周五,党支部组织学校党员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这部片子以事实为根据,生动感人的情节向我们描述了安徽凤阳小岗村委书记沈浩同志的感人事迹。

小岗村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村,一百余户人家通过心情劳作,形成了特有的生活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很辛勤,生活的也很真实,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一代又一代,日子谈不上富裕,但很安逸,大家对眼前这一切感到很满足。

干部提干之前,往往需要到农村镀金,不少官员到小岗村只是走走过场而已,他们的口头禅是“干多了有什么意思,不干也没意思,干一点意思意思”。对于干部下乡,在小岗村人民看来在平常不过了,不过是匆匆过客,来来去去没对小岗村才来什么实惠,所以,沈浩的到来所有人都没看在眼里。然而,沈浩来到小岗村后挨家挨户调研,深入了解小岗村目前存在的问题。调研中他发现,小岗村人民经济条件差,一来是受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享受不到改革开放的春风,晒不到致富的暖阳,不少人早已习惯于男耕女织的生活;二来是物资和权力被少数人占有,人民力量分散,不能统一思想,敢怒不敢言,只能任由少数人折腾。

认清小岗村现状后,这位财政厅下来的干部仔细分析,寻求改变现状的办法,为统一思想,他反复走进农户,解决他们的困难,用真情征服了村民,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同时,不辞劳苦地和少数掌权者沟通,他说:只有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干,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面对他们的强势,沈浩书记没有退缩,他自己率先行动起来,为人民办了很多实事,证明了自己的思想,最后让那些顽固的人放弃自己的想法,和沈浩书记一条心干到底。

“要想富,先修路”。沈浩书记看着小岗村泥泞的道路,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因为条件差,企业不肯来投资。接连跑了很多单位,筹集了一部分用于修路的资金后,他冲到最前面,带领村民一起修路,团结就是力量,大家的努力铺就了一条笔直平坦的“致富路”,初战告捷。接下来,沈书记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联系企业来小岗村投资,占地开发需要迁坟,有个老太太守着儿子的坟不肯迁走,想通过这座坟留住儿子一些念想。村干部为了保证工期实行强拆,此举让年过八旬的老太悲痛不已。得知这一消息,沈浩说了一句“我马上到!”,于是匆匆离开母亲的生日宴席。最后,老太被沈书记为民着想的精神打动,说:“死人不能挡活人的路”,同意迁坟。

三年的时间很短暂,在小岗村的生活要结束了,沈书记要回城里工作。可是,三年期间与村民建立的感情促使全村一百余户人家又一次按下了红手印,如此庄重的挽留让沈浩同志无法拒绝。于是他决定继续留在小岗村干三年。沈浩的决定对小岗村来说是个好消息,然而,听说要继续留在小岗村,老婆、要升学的女儿还有老母亲却留下了眼泪,因为在过去的三年间他们吃了太多的委屈,而这一切一直憋在心里,他们实在受不了了。老母亲的话很感人,她说:为人民服务,在哪里都一样。最后同意留任。

也许是沈浩同志太卖力了,忽略了照顾自己的身体,长时间的营养不良和疲惫放倒了这个硬汉子。最终永远留在了小岗村。沈浩同志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指引着每一个人,他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影响着今天的我们。

转眼看今天我党的一些干部,不顾人民利益得失,滥有职权,中饱私囊,生活腐化,道德沦丧,沉迷于灯红酒绿之中,败坏了我党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差,这一类人穿着一身正派的服装,所为却机器让人愤恨,实属败类。他们的思想急需要清洗,利欲熏心的思想急需得到改变。如果我们的官员都具有像沈浩同志一样的奉献精神,对工作全身心投入,不辞劳苦,真正做一名人民的公仆,人们的生活必定越来越好。我们的党员同志如果都像沈浩同志一样不及利益得失,踏踏实实工作,诚信诚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必将呈现出一派新的局面。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十一

电影《第一书记》心得体会

在新闻媒体上看过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受感动。怀着崇敬的心情,我和单位同事一道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第一书记》,未及看完,已然泪眼胧,身边的同事亦然。看完电影,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光辉形象令人敬仰。

影片中感人至深的镜头:沈浩在回家过年的路上,被村民吴奶奶拦截吃年夜饭,村里人知道后,一起来凑热闹,大家抢着给沈浩的妻子打电话拜年;沈浩去世后,女儿在钢琴演奏现场对父亲的真情告慰;为了留住沈浩,村民们集体摁手印。电影的感人之处,绝非只有这几个镜头。感人的背后,沈浩同志以自己的言行展现了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的形象,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品德,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什么村民对沈浩书记有这份深情,有这份感激,那是因为爱。正是沈浩书记为理想奋斗不息的'博大情怀和崇高精神,正是他对小岗村的那份爱、对小岗村人民的那份朴素的深情厚谊,正是他面临抉择和矛盾时心里始终装着小岗村和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小岗村的人民已经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小岗村,他誓与小岗村“一起突围”,他是小岗村人民永远的第一书记。

从沈浩的身上,让我更加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给予什么。沈浩同志的精神,激励着我,引导着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国家土地督察干部,我要象沈浩同志那样,有理想、有抱负,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积极进取,敢于争先,牢记“为国督察、无尚光荣”,在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努力工作,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奉献我的全部青春。

愿我们的国家出现更多像沈浩同志勤政爱民的人民公仆,此乃中华神州人民之福祉、中华民族万世之根本!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十二

上周末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很受教育:个人奋斗目标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奋斗才会有正确的方向;通过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实现个人价值,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等等。但我最深切的感受是为沈浩书记在45岁就因心脏病离世而惋惜。英年早逝于他是壮志未酬的遗憾,对于他的家人是天塌一样的打击和永远的伤痛,对于我们的社会也是巨大的损失。

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沈浩书记这样的好人,不只是需要他做事,而是更需要他来带动良好的社会风气。但是,他前进的脚步猝然停止在20xx年11月6日。心痛的同时,我开始反思,我们在做一个好人的同时,怎么样保证自身的健康,实现“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作为一个专业的安全行业从业人员,我能为身边好人的健康长寿做些什么。

为了保证健康,我想到了安全工作中常用的检查表法。应该由专业人士搜集编写通俗易行的健康检查表,让每个普通人抽点时间都能对照自查,检查项目包括心境是否平和,心情是否愉快,饮食是否合理,生活习惯是否健康等等。这就相当于机器设备的日常保养和检查。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检查表——隐患检查表,就是针对常见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编制症状检查表,争取早点发现潜在疾病。夺命的疾病都不是一天得的,早期都有各种征兆和症状,只是我们每天忙碌,没有注意到。

如果我们的身体已经有潜在疾病,那么就要特别注意自身的保健。就好像机器带病运行,负荷要适当,维保工作必须跟上。

除了照顾好自己之外,我们也要照顾好身边的亲友和同事。除了提醒他们注意身体健康之外,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熟练掌握常见突发疾病的院前急救方法,学会做心肺复苏,会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做到上面这三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日常健康检查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防止自己得病;而在身体有潜在疾病的时候就能早发现早治疗,并在平时生活中有针对性的注意调整生活习惯,在“隐患”将变成“明火”的时候及时应对;面对身边亲友同事突发疾病的时候,能沉着应对,将他们从鬼门关拉回来。

光有美好愿望是不行的,需要行动。行动指望别人是不行的,只能自力更生,发挥身处信息时代的优势,自己动手编这些检查表。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十三

我们学习“第一书记”,首先要学习他的精神。我党在近一百年的历史沉淀后,留给我们去继承的优良品质很多,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去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优秀的个人素养是党员的基本要求,这个是我们今后做好工作的基础,沈浩同志在任职小岗村第一书记以前,这样的素质就已具备,尤其是他那种强烈的为人民服务的愿望,是他做好基层支部书记的强大动力。这里我理解为基层支部书记要有强大的“精神力”,引用雷锋同志的话就是:“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获得精神力的源泉。

基层支部书记要善于学习,我们要时刻关注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深入学习党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用科学技术武装自己,并且应用于实践,沈浩同志在到小岗村前是在省财政厅工作的,但是他在刚到小岗村村民大会上表现出的对农业科技的认识,征服了村民,这些都是在沈浩同志善于学习的基础上的;基层支部书记要善于创新,善于探索,要敢于“摸着石头过河”,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地工作中,不断提高整体的实力,如果我们因循守旧,畏缩不前,其结果一定是固步自封,缺乏生命力,为了解决小岗村“出行难”的问题,沈浩同志敢想敢做,硬是在京沪铁路线上架起了一座高架桥,正是沈浩同志的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小岗村才真正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基层支部书记要睿智,要善于洞察问题的主要矛盾,要在工作中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智慧、敏锐的眼光找出问题的关键,外企落户小岗村,给小岗村带来了无限的发展良机,在这期间遇到很多问题,沈浩同志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问题也最终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基层支部书记的能力要求有哪些呢?

基层支部书记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以下的能力:领导与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

领导能力必须建立在明确、清晰地政治工作理念,扎实的政治素养,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理论水平驾驭全局,用自己的工作热情和先进理念去打动党内外同志;同时,还要和群众密切合作,通过合理的方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发挥集体的力量,这样才能达到整体大于局部的效果。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来源于强烈的进取意识,我们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在党内融入新鲜血液,这样,我们的改革之路才能有不竭的动力。

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在基层组织中,需要支部书记的沟通与协调。支部书记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深入调查群众面临的困难处境,通过与政府或者是企业的协调,为大家解决难题。沈浩同志在这方面无疑是非常突出的,他出任“第一书记”的每一天都是在沟通与协调,可见做好这一点的重要性。

拿自己和“第一书记”来对比,我深感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进一步学习沈浩同志的事迹,提高自己的素质,完善基层支部建设,为我们生科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十四

9月15至16日,第十期乡镇党委书记培训二班的全体学员深入田阳县开展现场教学,先后实地参观考察了那满镇xx村党支部在引导村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合作化及乡村建设规划方面的经验,了解了那满镇新立村共联屯“五级党建”的组织形式及“村事民议”工作的开展情况和百育镇九合村那戈屯村级财务管理及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参观了壮族发源地——敢壮山布洛陀遗址。体验了那生屯农家乐休闲旅游这一右江百里文明河谷生态农业旅游新品牌。

每到一处,学员们都与当地党员干部深入交流,认真用笔和照相机记录下他们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当地党员干部们热情大方地回答学员们的提问,让学员们对本次现场教学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这次现场教学,也引发了本人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发展的深入思考,谈以下几点体会:

农村经济要发展,必须选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抓好班子建设。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通过这次现场教学接触的几个村党委(支部)的班子,正体现了这一特点。在保持班子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班子结构、强化整体功能”的原则,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紧紧抓住培养、选拔、管理三个环节,通过“育、找、选、促”,全力建造一支“政治素质强、带头致富能力强”的村级干部队伍,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那满镇xx村在以黄文珍支书为代表的村支部班子的引领下,村民在香蕉协会的基础上成立“福爽”香蕉专业合作社,试行土地流转,推行适度规模经营,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走市场运作的路子,确保土地流转后农民增收。事实说明,选好一个村党委(支部)班子,可以带富一个村。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要搞好农村党的建设,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光有坚强的领导班子还不够,还必须有一支能够很好领会和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组织的决策的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管好这支队伍:一是严把干部“入口关”,对党员和干部提出严格的要求。没有致富本领,本身不是科技示范户、不能带领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不能当干部;干部必须做到“两个率先”和“三个一点”,即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率先不做,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二是以乡(镇)村党校为阵地对党员和干部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对党员和干部进行争先创优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进行法律、政策教育和各种实用技术的培训。这种学法,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收到潜移默化和“吹糠见米”之效。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员活动,让党员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比如:“双学双带双培养”,即抓乡村两级党员干部赏学习理论、学习致富技能,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为致富带头人,把优秀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使党员干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领头雁。四是组织党员和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改革开放意识和发展经济的经验,开拓视野,寻找自身的差距,努力迎头赶上。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以达到有效地提高党员和干部的素质,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作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奔小康,是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景。但如果没有好的路子,想富也富不起来。因此,从本地实际出发,引领村民选准一条致富路子,就成为我们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核心。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就是必须先发展经济,即选好发展的路子,选准优势产业。那满镇xx村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助农增收,选准并创新了新农村建设的路子。那生社区的村民说,那生屯人均有果树100株,每株产果100元,2011年人均种果纯收入超过5000元。在此基础上,上级党委想群众之所想,引导村民通过建设新农村,开发了集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家乐于一体的xx新农村典型,成为xx十大魅力乡村,为村民增收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经济发展路子的确定,为农民发展生产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获得快速的发展。

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党风、政风、作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农村进一步顺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田阳县作为中央纪委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给我们作出了表率。在那满镇xx村、百育镇九合村那戈屯,我们看到了详细的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栏及“农事村办”流程图,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农事村办”服务情况,通过这种方式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形成了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继续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一是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坚持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通过走访座谈、发放调查表、上党课、参加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活动,搞好工作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切实做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十五

根据小岗村支部书记沈浩同志事迹改编的电影《第一书记》已经在全国上映了,下面是本站带来的观看第一书记

心得体会

,希望大家喜欢。

很早就听说过沈浩同志的事迹,所以当单位组织观看电影《第一书记》时,我便早早地赶到影院观看这部电影。这部影片采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沈浩同志从安徽省财政厅到小岗村任职6年来的点滴岁月和心路历程。

为了解民情民意,沈浩同志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将全村跑了两遍。谁家缺粮,谁家少柴,谁家收入低,谁家有困难,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小岗人说:“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亲近”,小岗人最喜欢他“嗓门大,老远就跟人打招呼”。6年时间,小岗村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熟悉小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乡亲们在想什么,怕什么,要什么。

沈浩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了解民情,扎扎实实、充满感情地去读懂民意,进而用是否“真为群众办好事、真为基层办实事”的标准衡量工作的得与失,不断用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喜不喜欢”来校正工作标准。

平心而论,有些干部也想把工作干好,也想为群众多办实事,也想当沈浩那样的好公仆,但往往苦于不了解民情民意,不知道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什么,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所以,常常是工作不知从何处下手,分不清主次矛盾,干了不少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自我感觉汗没少流,心思没少用,可群众还是不满意。症结所在,就是因为没有沈浩那样的调查研究,没有沈浩的“民情

日记

”,没有沈浩那七双满是基层泥土的鞋。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像沈浩那样,用心体察民情,时时刻刻想着群众,多做顺民心得民意的好事,只有这样,群众心里才会真正有你的位置。

安徽凤阳小岗村优秀村干部沈浩,在小岗村工作6年时间,写下了厚厚29本民情日记,每一页都记载着他对群众的深情厚意,每一页都流露着他情系人民的拳拳之心。在其中一篇日记里,沈浩这样写道:“作为一名选派干部又身在名村小岗,更应该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努力工作,切实为老百姓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小岗贡献自己的力量。”

坦率地说,观影过程中我数次潸然落泪,为沈浩,为沈浩精神,更为无数像沈浩一样的好干部。

7月,根据小岗村支部书记沈浩同志事迹改编的电影《第一书记》已经在全国上映了,我们由单位组织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我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看完《第一书记》后,心中感慨良多。

小岗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从那时起,他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小岗村的经济建设工作中,这一干就是六年。

在影片中,导演没有刻意的去素造人物,也没有弄的很煽情,电影从一始就没定位在“苦哈哈”上,而是以真实的角度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沈浩同志,优秀的剧本,经验丰富的导演,和具有深后演艺经验的男演员,通过这些影视人员的努力,我们在大银幕上又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沈浩同志,发现他还活在人们的心中,沈浩同志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想做实事,并不在乎人们是否知道。他是典范,但不应该被神化。沈浩在小岗生活的六年,不只有苦,也有成功和收获的喜悦。电影把这些真实地情况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观众能够接受的真实的人。

当片头音乐响起时,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电影院里的观众非常安静的在观看,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然而也有全新的感受。相对于在采访过程中听人描述、查看资料而想象的场景,电影的画面、声音等等带来的,是更直观具象的冲击力。比如,影片所呈现的没有修路、建新房之前的小岗村,与我所见到现在的小岗村的巨大反差,更让人感到沈浩工作的意义,他所付出心血的意义。

电影《第一书记》以沈浩的猝然长逝开头,以女儿的一段深情而坚强的告白结尾。在另人感动的同时,一些细节的处理却又非常幽默,引发了观众的会心一笑。通过这部电影,我了解到,中国基层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易,对于沈浩勇于改变小岗村面貌的精神十分钦佩。

这或许就是真实的力量。真实引起了共鸣,引发了思考。回想起在安徽采访结束准备返程的那一天,我们一群媒体同仁抓紧最后的时间,聚在一起交流对沈浩的理解和看法。没有人要求我们这样做,只是在知道许许多多关于他的真实后,心底里受到了触动。这种触动,已在采访者的生命中打下烙印;相信,会带给更多人一些精神上的力量。

电影里,没有脸谱化的高大全英模形象,也不是观众印象中的模式化人物,而是力求拍摄出一个为当今社会树立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希望以此将新时代农村基层干部的典范形象永远定格在胶片之上。饰演沈浩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级演员杨立新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饰演沈浩,自己深受感动并且倍感荣幸,“起初,沈浩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并无不同,他是一位在省财政厅一干十几年的科级干部,生活安康、工作稳定、与妻子女儿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但是,他之后的道路却开始不平凡,我也一度猜想,究竟是什么促使他离开家人,放弃安逸前往农村成就一番事业,又感动了村里朴实的农民3次按下红手印留他?在深入到角色内心后,我寻求到了答案——因为沈浩是农民的孩子,他对农民有着最深沉的感情,对土地是发自肺腑的热爱;因为他有理想和抱负,不愿在机关里度过余生,希望来到基层为农民们做一些实事;小岗村给沈浩提供了一个舞台,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给了他一个实施理想抱负的机会和最强有力的支持。”

《第一书记》着重挖掘了沈浩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重现了他最感人的生活细节,记者在观看影片时发现,导演没有故意把沈浩塑造成高大全的英模形象,而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会在每个人身边出现的普通人,片中他遇到困难时也会有激烈的思想斗争、面对家人和工作的矛盾时也会焦虑,这些都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形象丰满的沈浩。此外,片中表现的沈浩访贫问苦、招商引资、建纪念馆、修自来水、新村规划、经济种植、土地流转、迁坟建厂等事迹让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当看到小岗村村民为了挽留沈浩三次集体摁下红手印的情节时,一些女观众开始悄悄抹泪。影片的最后,年仅45岁的“第一书记”沈浩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小岗村人伤心欲绝,第四次摁下红手印把沈浩的骨灰留在了小岗村。

7月号,单位组织我们去看根据沈浩同志事迹改编的电影《第一书记》,这部片子属于主旋律影片,看完电影后,我被沈浩同志的事迹深深感动的同时,又发现这部影片与以往主旋律电影有很大的不同,不刻意的去煽情,真实的去塑造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符号,通过导演与演员专业的表演,沈浩同志的真实形象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让人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随和。

《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虽然很多人已经看过很多沈浩同志的事迹,但是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那所有观影的人们都安静了。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与以往的宣传资料不同的是,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的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

这是一好电影,一个由好演员、好导演、好团队用心演出的好电影。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

安徽凤阳小岗村优秀村干部沈浩,在小岗村工作6年时间,写下了厚厚29本民情日记,每一页都记载着他对群众的深情厚意,每一页都流露着他情系人民的拳拳之心。在其中一篇日记里,沈浩这样写道:“作为一名选派干部又身在名村小岗,更应该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努力工作,切实为老百姓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小岗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解民情,沈浩初到小岗村一个多月时间就对全村108户跑了两遍,男女老少他没有不认识的。谁家缺粮,谁家少柴,谁家收入低,谁家有困难,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小岗人说:“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亲近”,小岗人最喜欢他“嗓门大,老远就跟人打招呼”。6年时间,小岗村处处留下他的足迹,他熟悉小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乡亲们在想什么,怕什么,爱什么。

沈浩的点点滴滴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了解民情,扎扎实实、充满感情地去读懂民意,进而用是否“真为群众办好事、真为基层办实事”的标准衡量工作的得与失,不断用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喜不喜欢”来校正工作标准。

平心而论,有些干部也想把工作干好,也想为群众多办实事,也想当沈浩那样的好公仆,但往往苦于不了解民情民意,不知道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什么,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所以,常常是工作不知从何处下手,分不清主次矛盾,干了不少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自我感觉汗没少流,心思没少用,可群众还是不满意。症结所在,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沈浩那样的调查研究,没有沈浩的“民情日记”,没有沈浩那七双满是基层泥土的鞋。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像沈浩那样,用心体察民情,时时刻刻想着群众,多做顺民心得民意的好事,只有这样,群众心里才会真正有你的位置。

沈浩在个人生活上一点也“不讲究”,却在履职尽责上一丝也不含糊。他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心里装的全是群众,他在小岗的6年,是村里发展最快的6年,是村民受益最大的6年,也是小岗村树立新形象的6年。他说,党员干部不把自己当“客人”,群众才不把你当“外人”。

方志敏在《清贫》一文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沈浩的“不讲究”启示我们:越是在个人生活有条件“讲究”一点的今天,广大党员干部越是要保持艰苦简朴的作风、淳朴的本色,与群众唇齿相依、冷暖同心。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十六

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将递进培养计划学员和后备干部调整充实到贫困村第一书记队伍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市扶贫移民局的安排,我被选派到苍溪县东青镇东台村担任“第一书记”.参加完广元市贫困村第一书记暨驻村干部培训会后,9月23日,我正式到镇、村报到开展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深刻感受到了基层一线工作的繁琐细微和压力,也深深体会到了驻村工作的艰辛与困苦,更深切感悟到身为一名驻村干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我对驻村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把握角色定位,明确职责任务。“认知是行动的先导。”自选派担任东台村“第一书记”以来,我迅速转变角色,坚持以身作则,在东青镇党委的领导下,在市扶贫移民局的指导下,加强与村支“两委”的配合,始终坚持以“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为主线,以推动精准扶贫为“第一要务”,以健全基层组织为“第一责任”,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扶贫,虚心向村干部学习,解放思想,大胆工作,把“强班子,带队伍”的精神贯穿到帮扶工作全过程,力求提升党员的责任感和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切实为民办实事,解决了一部分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努力做到解民忧、惠民生、促发展。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十七

7月,根据小岗村支部书记沈浩同志事迹改编的电影《第一书记》已经在全国上映了,我们由单位组织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我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看完《第一书记》后,心中感慨良多。

小岗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从那时起,他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小岗村的经济建设工作中,这一干就是六年。

在影片中,导演没有刻意的去素造人物,也没有弄的很煽情,电影从一始就没定位在“苦哈哈”上,而是以真实的角度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沈浩同志,优秀的剧本,经验丰富的导演,和具有深后演艺经验的男演员,通过这些影视人员的努力,我们在大银幕上又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沈浩同志,发现他还活在人们的心中,沈浩同志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想做实事,并不在乎人们是否知道。他是典范,但不应该被神化。沈浩在小岗生活的六年,不只有苦,也有成功和收获的喜悦。电影把这些真实地情况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观众能够接受的真实的人。

当片头音乐响起时,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电影院里的观众非常安静的在观看,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然而也有全新的感受。相对于在采访过程中听人描述、查看资料而想象的场景,电影的画面、声音等等带来的,是更直观具象的冲击力。比如,影片所呈现的没有修路、建新房之前的小岗村,与我所见到现在的小岗村的巨大反差,更让人感到沈浩工作的意义,他所付出心血的意义。

电影《第一书记》以沈浩的猝然长逝开头,以女儿的一段深情而坚强的告白结尾。在另人感动的同时,一些细节的处理却又非常幽默,引发了观众的会心一笑。通过这部电影,我了解到,中国基层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易,对于沈浩勇于改变小岗村面貌的精神十分钦佩。

这或许就是真实的力量。真实引起了共鸣,引发了思考。回想起在安徽采访结束准备返程的那一天,我们一群媒体同仁抓紧最后的时间,聚在一起交流对沈浩的理解和看法。没有人要求我们这样做,只是在知道许许多多关于他的真实后,心底里受到了触动。这种触动,已在采访者的生命中打下烙印;相信,会带给更多人一些精神上的力量。

电影里,没有脸谱化的高大全英模形象,也不是观众印象中的模式化人物,而是力求拍摄出一个为当今社会树立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希望以此将新时代农村基层干部的典范形象永远定格在胶片之上。饰演沈浩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级演员杨立新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饰演沈浩,自己深受感动并且倍感荣幸,“起初,沈浩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并无不同,他是一位在省财政厅一干十几年的科级干部,生活安康、工作稳定、与妻子女儿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但是,他之后的道路却开始不平凡,我也一度猜想,究竟是什么促使他离开家人,放弃安逸前往农村成就一番事业,又感动了村里朴实的农民3次按下红手印留他?在深入到角色内心后,我寻求到了答案——因为沈浩是农民的孩子,他对农民有着最深沉的感情,对土地是发自肺腑的热爱;因为他有理想和抱负,不愿在机关里度过余生,希望来到基层为农民们做一些实事;小岗村给沈浩提供了一个舞台,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给了他一个实施理想抱负的机会和最强有力的支持。”

《第一书记》着重挖掘了沈浩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重现了他最感人的生活细节,记者在观看影片时发现,导演没有故意把沈浩塑造成高大全的英模形象,而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会在每个人身边出现的普通人,片中他遇到困难时也会有激烈的思想斗争、面对家人和工作的矛盾时也会焦虑,这些都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形象丰满的沈浩。此外,片中表现的沈浩访贫问苦、招商引资、建纪念馆、修自来水、新村规划、经济种植、土地流转、迁坟建厂等事迹让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当看到小岗村村民为了挽留沈浩三次集体摁下红手印的情节时,一些女观众开始悄悄抹泪。影片的最后,年仅45岁的“第一书记”沈浩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小岗村人伤心欲绝,第四次摁下红手印把沈浩的骨灰留在了小岗村。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十八

20xx年6月8日—12日,区委组织部采取在市委党校集中教学一天、苏州党校学习4天的“两段式”教学方法,对22位党总支第一书记(1人请假)进行了首轮年度培训。

6月8日全体学员在市委党校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开学典礼。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光飞在会上阐述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并就后一阶段的学习考察作了明确的要求。随后的专题培训第一节课由市委党校副校长程晓鹏作了题为《青年修养与领导能力》的讲座,程校长把青年所要具备的修养归纳为三个方面:学习力、执行力、组织力,从而延伸至党性源于人性,但高于人性,近似于神。市委党校高级讲师陈秋凤的《农业现代化》讲课让第一书记系统了解了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等知识。

6月9日—12日,第一书记赶赴苏州党校学习,并实地考察了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苏州太湖湿地保护等;参观了江苏省常熟市“全国文明村”―支塘镇蒋巷村;集中聆听了苏州市委党校副教授王涛《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原苏州市农委主任陶若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苏州实践》、苏州市委党校副教授方伟《苏州基层党建工作实践和思考》的报告。培训期间,大家坚持学与思结合,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思考,并就有关苏州发展情况与讲课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我在本次培训活动中也获益匪浅,现将学习体会作如下总结: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苏州

印象中的苏州是座古色古香、小巧精致的江南古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水乡、渔米之乡”这些对苏州的赞誉,早已耳熟能详。到苏州后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专家讲座、实地考察,使自己对苏州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今天的苏州不但保存了以前传统“小桥流水人家”的古色古香、古典园林般的江南古城,更是通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展经济,使其变成古典园林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经济发展引领全中国、城乡协调一体的美丽现代苏州。可谓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

王涛教授开篇用2004年cctv最具有活力城市中的颁奖词来描述:“苏州一座东方的水城,让世界读了两千五百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十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她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她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简洁的两句话将苏州的变化概括得淋漓尽致,从中更是体现出协调发展的苏州。

2、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现代苏州

陶若伦主任《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苏州实践》的讲课中谈到苏州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当今的苏州是工业高速发展的城市,搞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难点是解决“三农”问题,而城乡一体化又是破解“三农”问题的科学出路。城乡一体化必须深入实际、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基本点。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其一是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地;其二是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主要就是土地股份制等;其三是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苏州新增的“生态补偿”是一个很好的政策。陶若伦主任认为县以下基层,没有路线问题,有的就是柴米油盐的问题。县以下基层,没有什么小事,柴米油盐问题就是大事。简单的表述,道出了基层工作的真谛。

3、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活力苏州

苏州市委党校副教授方伟在讲课中概括了苏南模式的政治机理是苏州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广大基层组织成为带领人们竞相创业、创新的有效平台。常德盛的“乡情工作法”,陆仁华的“仁爱工作法”,陈惠芬的“融和工作法”都是坚持与时俱进,牢牢把握住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关键举措来抓。这也是顺应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

这次苏州之行的学习已经结束,通过这次学习不但使自己增长了见识,更多的是通过学习苏州先进的经验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启示。

一是推动农村发展不能只顾埋头苦干,更要科学谋划。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发展任务繁重,创业条件艰苦,离不开苦干实干,但不能“只顾埋头拉车,忘了抬头看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立足农村实际,着眼产业布局、土地集约、生态保护,长远谋划,统筹推进,才能走对路、快发展、有奔头。

二是农村党员干部不能只顾自己富,更要带领大家富。党员干部自己富不算富,带领群众富才是真正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就要体现在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本领上。

三是致富农民不能只顾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没有脑袋富,富起来的口袋也会瘪下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生活宽裕,还要乡风文明。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着眼物质精神双富有,着力用先进文化发展人,用现代文明提升人,大力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农村才会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农民才会更加幸福,农村才会长治久安。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十九

摘要:沈浩,生于安徽省萧县,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全国百名优秀村官、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根据丹寨县党委党的路线群众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关于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组织学习第一书记———沈浩》的通知要求,结合当前工作的深入开展,有以下几点体会:

电影讲述了作为省里选派干部的沈浩同志在凤阳县小岗村的六年风雨人生。在那里,他和当地村民一起修路、架桥,建设新农村,实现了他的到小岗村前的抱负,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同时更赢得了全村百姓的认可与爱戴。第一任期到了,全村百姓的手印留下了他;第二任期到了,百姓的手印再次留下了他,并且挽留他的人数是第一次的二倍;第三次,依然是百姓的手印,然而这一次,永远地将他留下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小岗村的第一书记,沈浩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做出选择:选择小岗的大家,舍弃自己的小家,纵然心中有对老母亲和妻儿深深的愧疚。选择执着前进,倾情奉献,虽然起初不被村民接受甚至被威胁被打。选择留下,继续奋斗,尽管前进路上有千难万险。因此,他在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感动过后,应该有更深的思考。我们的人生价值何在?什么是我们永恒的力量源泉?我们该做些什么?沈浩同志给了我们一个掷地有声的回答,那就是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用实际行动去为民谋福利,去获得人民最真诚的信任。正是坚持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沈浩才坚持留在了小岗村。

看完以后我的心情很沉重,作为一个父亲,沈浩很少有时间陪自己的女儿,偶尔的见面也总是有接不完的电话,处理不完的事情;作为一个儿子,沈浩更是把年迈的母亲送到了老家,让哥哥帮忙照顾,自己很少有时间照顾自己的母亲。有什么能比这种精神更为难能可贵。

沈浩同志的事迹值得我们全体驻村队员学习,学习他身上无私的奉献精神,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电影《第一书记》生动反映了沈浩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与以往的宣传资料不同的是,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等中央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对学习宣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提出明确要求。很多组织也开展向沈浩同志学习活动,我们也在学校要求下利用党课观看了这部电影。

《第一书记》的开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场景,只是清晰地出现几个大字“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第一书记”,却揪住了我的心,以最简单最真挚的形式表达了所有人对沈书记最深的感谢与不舍,最真的荣誉与赞扬!

。摁手印,是农民朋友们表达愿望的最直接、最真诚的方式。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数百名村名用融入他们眷眷深情的手指印,见证了党与人民的鱼水深情。沈浩是县里派下来在小岗村工作的干部,更正确的说是他甘愿放弃舒适的生活而选择小岗村。他的种种精神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他是所有党员以及想要入党的人的榜样!

刚来到小岗村,沈书记就到处奔波了解家家户户的情况,为了帮助那里的村民过上好日子,沈浩从最基本的也是最难的事情做起——修路,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富裕先修路”。修路需要大笔的资金,沈书记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也为了更有利于村民的利益,沈浩带领全村人一起修路,并把资金以工资形式颁发给村民。并在被村民殴打时,他并没有抱怨也没有放弃,但说了几句让我甚为感动的话“我是中国共产党员,我是第一书记,身上肩负着党组织的任务,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一心一意地为小岗村的幸福奉献着自己,也因此而没时间陪家人关心家人。然而,命运总喜欢跟人类开玩笑——沈浩因为劳累过度,在一个凄清的清晨,永远的离开了大家,离开了这片倾注了他全部心血,他挚爱的土地。所有人都悲痛万分。沈浩不在了,但是,沈浩的精神却永远鼓舞,帮助,指引了小岗村人,也指引着我。为了表达自己的这种对沈浩最崇高的敬意,大伙再一次摁下了自己的手印,并在村里的祠堂里树起了沈浩的塑像,写着“第一书记”。上书:站起来,你是一座雕像;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沈浩用身体力行地诠释着这个宗旨!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在任何时候,作为一位优秀党员的沈书记,是我们永远的学习目标,我们也应该始终将党的宗旨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在观看完《第一书记》以后,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虽然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但共产党员优秀的品质不变。

在观看过程中,我感觉这部电影非常的真实,反映现实的生活。诚如剧中的何冰所言,更多干部下基层完全是为了添一层金,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趋名逐利,想到的更多是个人的发展和前途,此时此刻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均已抛之脑后,有谁会去一个一无是处、没有一点生气的一个小农村呢?但是恰恰在这个时候,沈浩挺身而出,给人们眼前一亮,他敢于担当、敢于献身,无私奉献,心系群众,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真正体现出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本色。在遭受村民的不理解时,他只是默默的忍受,因为他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能获得村民们的肯定;在遭受殴打时,他也只是轻轻说了一句;我是书记,我怎么可能去打别人呢?非常朴实的一句话,但是折射出来的一位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风貌。

观看完这部电影以后,内心有许多感触、震撼、感慨,不禁为之感动。不仅普通群众需要这样的党员,需要这样的建设者和奉献者;作为青年党员,我们更需要像沈浩这样的同志学习,时刻提醒自己,学会干实事,学会奉献。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二十

怀着对沈浩同志深深的敬意,我走进了顺义影剧院,观看了这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而又伟大的《第一书记》。

500多个红手印里蕴含着小岗人民对沈浩书记的浓情厚谊,折射出一个共产党员为了践行入党誓言,为了人生理想,为了人民大众,甘愿奉献,勇担责任的高尚精神,而我们从沈浩同志身上学习的也正是这种精神。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每个人都经历了党旗下宣誓这一神圣庄严的时刻。“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短短80字,对一名党员提出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高尚的要求。一名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刻刻挂念着誓词,以此作为人生的奋斗纲领,那无论有无辉煌的成绩,他都是一个合格的党员,一个优秀的党员。

党员必须要讲奉献。这是由党员的性质决定的。因为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每个党员在申请入党之前,都有学习党的基本知识,都要明确入党的动机。复杂的社会现实让动机不再那么纯正,但是作为一名党多年考察的优秀分子,我们必须意识到,为党工作就是在为自己工作,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不讲奉献讲索取,不讲集体讲个人的党员绝对不是一名真正的党员,而是混入党员队伍的败类罢了。不能因此就否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抹煞党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重大作用。偶尔听有的党员说“用共产党的牧场,放养自己的骆驼”,便觉得悲哀,不知道出现这样的党员是党组织的悲哀,还是他个人的悲哀。总之一个党员在丧失了奉献精神之后,他的党员之名就仅仅是一件外套,只在他需要时穿上罢了。

党员必须要讲奉献。在我国这个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项社会制度还需要完善的今天,党员的奉献精神尤其重要。抗击非典,汶川救灾,冰雪侵袭、洪涝灾害,哪里有急难,哪里就有鲜艳的党旗在飘扬,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坚毅执着,勇往直前的身影。祖国的需要,人民的呼唤,就是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因为作为一名党员,就要“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党员必须要讲奉献。不仅仅在大是大非面前,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小事情中。古人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就是做小事的重要性了。在沈浩身上,我们看到的就一个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平凡普通的共产党员。说他平凡普通,是因为我们在他的言行中没有找到轰轰烈烈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那一件又一件感人肺腑的小事。为五保户送奶羊、给困难户修房子、雨天看望贫困居民、帮助村民致富、给孩子们教书等等,有的人说这些事情搬上银幕太没有必要了,太过于俗套的一些东西,看了开头,就知道了结尾。其实不然,人生中能有多少可圈可点的大事呢?能计入史书的也是少数的人和少数的事。我们实际上就在处理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中度过一生。沈浩的最难能可贵的精神也就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大是大非,很多党员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职责,都能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冲上前去,除了基本的党性外,还有一点,就是群体行为影响。站在英雄的行列里,就算是侏儒也会挺直脊梁。日常小事,多数人不屑为之,无意为之。为之而无益,不为亦无损,于是乎多一事不若少一事了。如今我们在媒体上看到很多诸如“坏人当众抢劫,围观人群无人敢管”“老人当街摔倒,过往行人视而不见”之类的新闻报道。排除社会风气的因素,可能现代人缺失的就是一种真诚和奉献精神了。

党员还要敢担当,即勇于承担责任。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为小岗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也许我的举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沈浩的工作开展也不是很顺利,在小岗村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无论多么交困难耐,他仍愿意担当。在责任、压力、困难面前,他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直面。其实,从沈浩的背景来看,他已经是省财政厅的副处级干部,在小岗村取得成绩的时候,他如果选择回财政厅,那可谓功成身退,渡了一层明晃晃的金子,升职、加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他没有,他放弃了那条金光大道,选择继续留在小岗。原因是很多工作做了一半,他不能甩下不管。质朴的话语反映出沈浩是一个勇于担当的硬汉子,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无怨无悔的把黄金岁月奉献给小岗人民。敢于担当,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更是一名党员的基本素质。那是不是可以说沈浩敢做敢当就成为英雄了,我们大家就应该学习了。其实不然,杀人犯投案自首也可以说敢做敢当,但一般是不能来学习的。只有这种敢于担当和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结合在一起时,才能迸射出灿烂的火花,才能和寒冬的梅花一样,纯洁弥香。

学习沈浩精神,主要就是他的奉献精神和责任精神,深刻领会这种精神,用一种辩证的、唯物的观点来看待当今社会发展的出现的一些负面的现象和问题,透过现象而窥其本质,拨丝抽茧而见其真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探求切实有效实现理想的正确途径。现如今,党员受到的正面的教育太少了,缺少思想的洗礼和心灵的震颤,像沈浩这样的生动感人的事迹还要更加深入的报道,鼓舞更多的共产党员讲奉献、讲责任、真诚为民、忠诚对党,把个人的事业建立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基础之上,才不会走弯路、走错路,才能在繁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踏踏实实,做一点贡献。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二十一

第一书记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者、执行者、推动者、落实者,因此要牢固树立打基础的思想,增强抓基层党建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其实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抓党建敷衍了事,做表面文章,没有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认识。所以,作为第一书记要发扬“言必行,行必果”的作风,切实履行职责,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确保党建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3是切实解决好村“两委”班子和村民小组长后继乏人问题;

发挥党员模范作用,鼓励党员带头创业,创办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基地,发展特色产业等致富项目,同时为群众致富提供信息、就业等方面的服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弘扬文明新风,化解社会矛盾问题。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二十二

20xx年x月x日,作为大亚湾地质队党支部书记,我参加了大队组织的,培训时间虽短,学习很紧凑,培训内容丰富且结合实际,从中学习到不少知识,收获颇丰,对我在日常工作中帮助很大。

这是我最深的感受。许多眼睛看着我们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就要求我们在法律、道德、言行等做得更好。廉洁自律,是党和国家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只有自己在思想上把好关,强化个人的宗旨意识,才能有效地抵御各种诱惑,确保廉洁奉公。

争取上级领导和部门的支持,主动牵头配合个部门的工作,平等协商,积极履行职责,发挥各自的优势,齐心协力完成任务。及时传达上级精神、班子决策。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指导和监督落实,增强组织协调及规范性。平时要注重加强自身的修养,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要善于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和务实的作风和态度,在工作中严以律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要做到。要带动支委会成员认真学习,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明确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然后,在支委会的统筹下,深入了解支部党员干部,要用好、培养好干部,让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共同把支部建设好。

意识到学习要与实际相结合,回到工作岗位上,及时贯彻、落实局、队相关精神,领悟到作为支部书记,平时要及时把上级精神传达到职工中,执行要到位。我及时组织开展“学习实践z地质人精神”的主题活动,以演讲选拔赛形式,把大亚湾地质队好的人才选拔出来,输送到队、局,让他们发挥各自特长。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职工的参与意识,得到职工认可,同时还动员全体职工踊跃投稿,加强单位宣传报道工作,挖掘基层各个领域好的题材。通过宣传贯彻,大家认识度提高,为今后开展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有创新的观念,在建设和谐的队伍中发挥支部的作用,把大亚湾地质队及支部建设得更和谐。

书记第一讲心得篇二十三

【篇一】

根据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今年5月份我到xx县碁山镇姜家庄村任职“第一书记”,到目前为止已经四个月了,经历了很多,感触很深,感慨很多。从当初的忐忑不安与无从下手,到现在的一腔热血与踌躇满志。期间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鼓励与支持,还有村里老党员以及朴实的村民的鼎力帮助。在四个月的时间里,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现在该村村民都在传着,“姜家庄村里来了一个好书记”,虽然我刚刚为老百姓干了一点事情,他们却给了我很高的赞誉,我深受感动,同时也倍感压力。现将这四个多月工作情况向各位第一书记交流一下:

一、踏实铺下身子,深入群众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五一”刚过就在第一时间赶到村里,召开支部班子会议,并在到任的第一天发放了党群联系卡,上面有我的联系点电话,做到每户一卡,有事可以直接找我反映。随后就独自去走访党员和村民,力争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村里的真实情况,把村情吃透,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班子比较软弱,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得不到解决,人心比较散,缺乏凝聚力。新班子想干事,却无从下手。实际上,该村在90年代和2000年初是一个比较富裕的村子,后因部分村干部不作为,造成宅基地乱,土地乱,账务乱,许多集体土地都流失,多年形成恶性循环,村里才造成现在的混乱局势。但通过走访,我感觉到每位村民都希望有好的村班子带领该村快好起来,尽管存在着悲观的状态,但都有良好的愿望。同时我决定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会尽最大努力,随后我们村党支部开了个碰头会,决定找个突破口,让人心暖起来,有利于开展下一步工作。

二、明确工作思路,干第一件最惠民心的工程。

通过半个月的走访,我了解到目前村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自来水的问题。实际上该姜家庄村是碁山镇第一个吃上自来水的村子,而后由于自来水无人管理,造成水泵和电机都损坏,无钱更换维修,最后导致在2011年该村中断自来水。现在村民靠到村头大口井挑水吃,而且此井的水不是很好喝。我就下定决心我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老百姓通上自来水。上任第二周的周末,我就向市住建委的领导当面汇报了这件事情,领导马上拍板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姜家庄村恢复自来水。在市住建委帮扶下我重新购置了进口的变频和水泵,修复被老百姓损坏的主管道,同时市住建委领导决定,对80户60岁以上老人免费安装自来水,那些挑水挑不动,抬水抬不动的老人现在不出家门就喝上了这甘甜的自来水。这次安装自来水工程市住建委共投资10万多元。

三、深化干群直通,民主讨论通过部分村规民约。

通过给老百姓通自来水,温暖了他们心,也感召了广大村民,我和村党支部经过多次酝酿和讨论,感到召开一次党员扩大会议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xx省第十届党代会召开的当天,我们召开这次党员扩大会议,吸收部分村民代表参加,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在会上讨论通过了有关村规民约,会上党员和村民代表都踊跃发言,他们都说好多年没开这样的民主的会议了。令我感动的是,有好几位得脑血栓的老党员都拄着拐棍颤颤巍巍的来了。我们在此大会上形成了决议,以后有关重村内大事项全部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通过,任何个人没有决定权。当全体与会人员以全票通过这些决议的时候,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四、加强组织建设,组织交流学习扎实落实帮扶措施。

市住建委这次帮扶非常注重村级党组织建设,主要领导多次到村里调研,做到每周听汇报,每月一调度。为此市建委党委邀请村两委和党员到xx参观学习,参观了市规划展览馆以及其它市政建设项目,并到新农村建设比较好的xx店村和申家坡村学习,召开了座谈会加强学习交流。通过这次参观交流学习开拓了党员的视野,明确了以后的发展方向,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市建委党委也非常关心党员的身体状况,为此为每位党员在镇卫生院办理了免费体检卡,及时了解党员的身体状况,真正做到了让基层党员身心都健康的发展。我还多次组织了党员义务劳动,顶着炎炎烈日清理村内排水沟,帮助困难群众进行麦收等活动。为村里32名困难群众申请了低保,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在加强了组织建设的同时,市住建委党委加大了重点帮扶力度。当了解到该村高运金今年2月份查出患有尿毒症,为治病已经倾家荡产,并负债累累。建委党委非常重视并立即开了党委会决定发动全建委职工为该村患者捐款,这次捐款共计6.77万元。市住建委许主任亲自将捐款送到患者的手中,这次雪中送炭的举动让患者高运金一家都感动的热泪盈眶。

五、高起点规划,加快农村土地的产业调整,提高农民群众的致富能力。

下一步工作打算,第一先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同时改善村容村貌,计划建设一条文明街。保护和加固自来水水源地。修两条路分别连接青云庵村和三庄村,在公路村村通基础上实现村村连,形成村与村公路网络化。利用市建委的自身优势争取给村里搞一个详细规划。第二、加快农村土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大面积发展黄烟种植,恢复该村省级黄烟种植生态村的称号。第三、在原来的基础上带领群众发展养鸡和养猪、养蚕等养殖业,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致富能力和生活水平。

经过四个月的时间,为村民干了几件小事情,存在着经验不足,能力有限等问题。希望组织上多加关怀和帮助,使我能够尽快的成长起来,以上汇报存在不足的部分请组织批评指正。

【篇二】

去年3月底,我有幸参加了市委开展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成为一名“第一书记”被派往姜屯镇商村任职,得到了这次在农村工作中摔打锻炼的机会。一年的“第一书记”生活,从刚被任命时的兴奋与紧张,到驻村之初的踌躇满志,到进入角色后的辛勤工作,再到任期结束后的依依不舍,我深刻感受到了基层一线工作的繁杂和压力,也深深体会到了驻村工作的艰苦与寂寞,更深切感悟到身为一名驻村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强村成功的经验和模式都是相似的,薄弱村的形成确各有各的原因。我所任职的商村,由于派系斗争激烈,近几届班子的公信力、凝聚力较差,战斗力不强,表现在信访形势严峻、计生管理混乱、村内开支不透明等方面。通过一年来的摸爬滚打,商村的工作局面得到了一定的改观,我自己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一下我对商村工作的几点心得:

一、以心交心,真诚对待每一位村民

要想当好“第一书记”,就得先当好一个学生,拜农民群众为师,拜党员干部为师,多请教农村工作的方法、经验。驻村后,要多与农民群众交流谈心,用真诚换取村民对你的信任和支持,这样才能逐步弄清村内各种问题的来龙去脉,掌握事情发生的真正原因,从而才能有的放矢的制定方案、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对于每一位前来反映问题的村民,思想上重视、态度上随和、言语上委婉、行动上热情,坚决摒弃敷衍、消极的工作作风。一支烟、一杯茶,往往能缓解村民激动的情绪,握握手、拍拍肩,总能争取到村民的最大的理解。承诺村民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对于某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认真思考解决方案,并将进展情况真实的进行反馈,千万不要把村民当“傻子”,采用欺骗,拖延的方式敷衍了事,这样或许能解一时之急,但长此以往,一定无法赢得村民的认可。

二、公平公正,平稳推进各项工作

在村内开展各项工作,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办事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遵循政策文件,制定妥善的工作方案。对于涉及金钱的问题,一定要将个人感情放在一边,多沟通、多请示、多汇报,借鉴之前的成功方案,深入研究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采纳群众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同时公开解决过程,公布解决结果,勇于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批评。

6月25日,辰龙机床项目落户机械工业园,此项目征用我村182亩土地。六月底七月初,正值农作物换季之时,老百姓地里的种植情况十分复杂,为了准确制定出一套合理合情的支付方案,我们对涉及的164户村民土地逐户拍照记录,详细掌握每户村民土地面积及种植情况,同时积极向镇领导请示汇报,与村民代表沟通协商,制定出合理的补偿标准,计算出准确的补偿数额,并张榜公示。本次征地自6月26日开始,7月3日完成地面附着物清理,共计8天时间,在商村历次征地工作中,用时最短、效果最好、最为稳定。

三、以身作则,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在我任职的时间里,先后有四个项目落户商村,征用土地550亩,发放征地赔偿款、青苗补偿款、地面附着物赔偿款27次,金额共计2528万元。征地过程中,我负责组织地面附着物的清点、丈量,赔偿方案的商讨、制定,户口、婚嫁等情况的界定审核,并独自完成了所有赔偿明细的录入,27次兑付,涉及村民630户,2100多人,未出现一例错误。整个过程中,我都能婉言谢绝一回回的宴请招待,都能严词拒绝一次次的礼品馈赠,对于村内部分人员向我介绍的套钱经验、敛财高招,我都能一笑了之。在我的坚持下,商村多项工作都做到了公正透明,并通过党员大会、两委会议的形势将工作模式进行了巩固,在此基础上,商村平稳完成了6000米排水沟的挖掘,平稳完成了环村路的拓宽整修,平稳完成了泰通车业、辰阳机床项目围墙建设,实现了自港台工业园征地以来六个月内零上访记录,时隔8年之后再次实现了计划生育妇检率100%。一年的“第一书记”工作,我始终坚持以身作则,在村干部面前树立了一个下派干部的良好形象。

【更多相关内容分享】

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第一书记调研报告

“挂包帮”工作心得体会

暑假家访工作心得体会

小学毕业班班主任工作心得

银行“二次创业”工作心得体会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76536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