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历史高考备考方案(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1 13:54:13
实用历史高考备考方案(通用18篇)
时间:2023-10-31 13:54:13     小编:书香墨

方案是在特定环境下制定的能够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在评估和比较各种解决方案时,可以考虑其优势、劣势、风险和可行性等因素。通过以下方案实施范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实施方案的技巧和方法。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一

1.细看试题

审题的最基本做法是把题干和备选项细看一遍,千万不要只看一半就作出选择。

2.明确结构

一般选择题的题干由选择项、主体知识和条件限定语构成。选择项是指要求选择的内容,主体知识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史实或观点),条件限定语是对选择项在时间、程度、区域等方面的限定。审题时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的选择项、主体知识和条件限定语。

3.联系知识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理解、运用。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联系相关知识,一是为了对备选项进行筛选,二是为了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

4.辨析备选项

现在的选择题,不仅难在对题干的理解与信息获取上,也难在备选项中的陷阱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特别是有的备选项,无论是史实还是观点都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因而具有较强的干扰性。辨析备选项,就是审清备选项中哪些是干扰项。备选项的干扰性主要表现在史实或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时间不符;史实或观点正确,但与题干不是同类知识(如题干要求选择的是经济方面的,但备选项是政治方面的);史实或观点错误(张冠李戴、不符合实际、以偏赅全、绝对化);前面正确后面错误(不看完题绝对出错);与题干基本符合,但不是最佳选项(需要进一步结合限制性条件并从多方面比较,确定最佳选项)。

5.运用观点

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继承与发展、对立与统一、个性与共性等,做题时要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进行选择。

二.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1、对等排除原则

即在题肢中出现了一个与你想选的选项对等(即同义表述)的选项,根据单项选择题答案唯一原则,说明两个都不对。

2、时态一致原则

即要分析题干中设问的时态,前因型是将来时,要求选项必须是将来才能实现的事情;后果型是完成时,要求选项必须是已经实现的事情。

3、就近原则

它适用于设问是针对教材上的某一结论(特别是标志性的结论)、选项是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或依据这一类型。

4、感情色彩原则

一个人或集团的言行总是代表自己所属的阶级、民族或国家的利益,这就给这个人或集团的言行赋予了感情色彩。如果选项中出现了站在对方的阶级、民族或国家的立场上的言行,那么这个选项一般不正确。

5、第一印象优先原则

即在凭第一印象选择某个选项后,在不能百分之百认定选错了的情况下,原则上不要改。因为这符合记忆规律,记忆最深的东西,即似曾相识的东西总是最先从大脑中闪现出来。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高考试卷中的选择题对能力要求较高,有时需要多种方法并用,但是再好的方法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最实际有效的方法还是应该“以本(课本)为本(根本)”。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二

这次讲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 、课改对高考的影响 二 、新课标高考命题特点 三、 高考整体备考策略。

1.课程不标准

2.课程目标不清晰,三维目标令人困惑、特别是过程与方法。

3.课堂不伦不类、讲授没有发展、自主没有进展

4.评价不到位。

高考的出路:

1.认识高考学科学习对以后生活的作用在哪里?比如数学是培养逻辑思维,体会逻辑的缜、密推理的乐趣。

2.上海实行合格性考试与等级考试。

1.命题特点:具体知识能力化,学科问题综合化、实际问题学科化、考核内容前沿化。

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发生的时事,不但文科要注意、理科也要注意,尤其要注意从中可以提取哪些知识模型;再就是注意用学科知识解决分析生活中的问题。把互联网思维用到教学中。

2.我们的教学要:

由“课堂教学”向“学科教学”转变。

由“教了什么”转化为“学到了什么”

变讲的深为扣得准,变教的妙为学得会

变听的懂为答得对,变练得好为考得好

一、以教材为起点 以课程定高度、以考纲明方向

教教材——用教材教——教自己的教材 备课时要理解编者的目的和立意

变封闭问题为开放性问题,不要只关注答案、更要关注答案如何得出

结合课标解读考纲a关注考察的内容领域b关注考察的行为目标

(了解、理解、鉴赏、运用等)

二、分步骤教学 三轮复习

学生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察,有的同学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就是从理解层次没达到运用层次。

理解能力的培养:强化试题与考点的联系,以课本例题为基础,搭建与试题的桥梁。在讲解试题时要引导学生发现试题中的课本知识。(老师要起引导作用)

运用能力的培养:检测和训练,学会分析原始问题。要想犹太人一样教孩子。检测标准变“学知识”为“提问题”保证“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由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转变。

一轮复习:零起点 慢进度深分析

二轮复习:诊断立意 整合切入 先测试再讲课、练习、辅导

三轮复习:审题训练 审视答案训练 调节生物钟 “答题卡”适应训练。

再就是讲评试卷时:由考题确定考点、由考点变换条件变成新题、基于考点归纳解题策略即归纳题型与技巧。要注意错题的反馈与讲解,学会反思(学生、或老师都要有)

这些就是本次外出学习的一部分体会,对以后的教学尤其是即将到来的二轮和三轮以及试卷讲解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三

12.1xxxx12.21复习“概率与统计”知识及章节检测

12.22xxxx20xx.1.20复习“解析几何”知识及章节检测

1.20xxxx2.10复习“算法”知识及章节检测

2.11xxxx4.21进行第二轮专题复习及月考

4.21xxxx5.26进行第三轮系统复习及大型模拟考

5.26xxxx6.6辅导学生查缺补漏,进一步熟悉知识与系统知识(以上安排视实际情况而定)

1、重视对20xx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的学习。按《考试大纲》的要求来复习,不走弯路,有针对性地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2、注重基础。在复习中一定要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命题思想是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载体,全面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时,对数学概念、公理、定理、法则、性质、公式的研究一定要透彻,不仅要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如对概念的定义可以从以下方面探究:

定义的限制条件是什么?

能否用数学符号语言来表述?

怎样对其进行否定?

有没有等价命题?

在解题过程中经常怎样使用?做题时要善于总结规律,学会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研究问题。如求参数范围,代数方法常采用分离参数化归为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若采用几何法就要明确参数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

3、严抓训练。精选习题,对学生进行系统、强化训练,培养应试能力。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做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

4、严抓落实检查。作业布置了,一定要检查,落实。

5、严抓规范答题。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被扣分。每周至少做一套模拟题,以高考心态限时完成。对照标准答案找问题,尽量做到:

小错误不犯,如列解析式别忘定义域,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不要写成钝角;

书写字迹清楚,格式规范,有条有理;

对做错的题及不会做的题要查找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防后患。

6、重反思、总结。要抓好审题的反思、思维定势的反思、解题后的反思,充分挖掘每道习题的价值,变盲目性为自觉性。每次考完后,学生自己都应认真总结,教师也要尽可能讲评到位。教师讲评最好能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

学生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哪些属于知识上、逻辑上、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原因?

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

7、加强运算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要切实要求考生动手解题,训练运算准确率,立足于一次成功。

8、要求学生做到“五心”“六到”:

1、开始学习有决心;

2、碰到困难有信心;

3、研究问题有专心;

4、反复学习有耐心;

5、向别人学习要虚心。

“六到”:心到: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眼到:勤看,多方面增加感性知识;口到:勤问、熟记一些必需知识;耳到:要勤听,发挥听觉容量的最大潜力;手到:要勤写,抄写、记录是读书关键;足到:要勤跑,实地考察或请教别人。

9、突出新增内容的地位,提高观点,减轻学生的负担。新教材增加了算法、空间向量、“五图”及“三选一”数学内容,对新增加的内容一定要学好、用好,不能把这些内容当作包袱背上、特别是对空间向量这部分内容,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工具作用——“以算代证”,在不断应用它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提高观点,降低难度,减轻负担”的含义。

10、提倡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悟结合。学的真谛在于“悟”,教的秘诀在于“导”,中间媒介是启发。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分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思维突然受阻或中断的原因.探讨学生怎样以及为什么会在认识发展的关键时刻突然萌发出新思路.以便指导学生从旧知识悟出新知识,认识知识的规律性,并且让学生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运用其知识的学习能力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要学生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更聪明。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四

我校xxxx年高考创学校开办以来的最好成绩。全校总分700分以上有6人,单科上700分以上人数48人次,重点上线人数68人,本科上线人数292人,省专上线人数686人,升学率达92%。其中杨光健同学以历史单科成绩815分、龚信礼同学以物理单科成绩798分位居全市第一,卢国祥同学以英语单科成绩771分位居全县第一。另外在“小三科”方面,我校均有历史性的突破,美术考生上重点29人,上本科线34人,入围率达85%,体育考生28人中有27人上本科线,上线率达96%,音乐4人全部考上星海音乐学院。

1、xxxx届学生人数719人,分11个班,其中生物2个班,历史2个班,物理2个班,化学2个班,政治1个班,地理1个班,美术1个班。

2、本届学生入学分数线为508分,三年前我校招生本来有58个学生超过博中分数线,但结果报名时一个都没来,也就是说该届学生没有尖子生,我们招来的线外生大都在350~480分之间,最低分229分。

今年我校高三任课教师共有40位,绝大部分老师是从高一、高二年级经过一轮轮的竞争升上来的,是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老师进行笔试后选出来的,从高三留下来的少数老师也是优中选优、强中选强。但由于今年我校有经验的教师外调比较多,导致有些科青黄不接,如生物科组,一下子就走了三个老教师,数学科组长和语文科组长也调走了,他们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是学校教学的顶梁柱,他们的调走对我们高三正常备考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这一届高三教师的整体素质远远比不上上一届。

为了争取高考出好成绩,制定如下备考方案:

1、抓好德育工作,搞好校风校纪。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搞好班风、学风建设争创文明班级、文明年级,确保高三级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抓好高考的各项备考工作。

(1)、各备课组制定好备课计划。各班制定好班级管理制度。时间:开学前两周。

(2)、各备课组要统一备考思想。做到统一进度,统一教材,统一辅导,统一考评。落实“备、讲、辅、批、考、评”等教学环节的具体操作办法,并严格实施。

(3)、继续抓好综合科目的教学,每周组织测试一次,并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4)、在抓全面教育的同时,应做好两类工作。

一是抓好尖子生的工作。对于各班的尖子生,指定专人辅导。

二是抓好临界生的转化工作,特别对偏科生的辅导工作。

(5)、搞好体、美、音辅导与训练。

(6)、改革早操方法,使学习做到劳逸结合。

(7)、认真抓好三次月考和市调研考、市模拟考。严格按高考要求组织考试。(具体时间见后面备考工作日程安排表)

(8)、抓好考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在考前一个月搞一些心理辅导板报和讲座。

(9)、组织好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指导工作。

(10)、组织好考生的体检工作。

3、做好高考配套工作:

(1)、搞好宿舍管理和卫生工作,让学生有一个舒适、卫生的学习环境。

(2)、加强学生饮食管理,让学生有一个健康身体。

(3)、加强与学校各部门的联系,协调好各项工作,使年级的工作能顺利进行。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五

1、调整心态。

对于学生们来说,不能为一时的得失而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在冲刺阶段,学生们可能会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可能没有什么大的起-,面对这些情况,不能松懈,也不能骄傲,更不能气馁,不能失望。

2、补短板。

在高考仅剩的30天里面,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想要成绩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补短板是非常重要的。高三学生们可以找出自己的短板来,然后做好计划,并且下定决心,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按照计划走。

3、坚持每天刷一部分题目。

高三学生需要的是一种良好的状态,并且把这种状态要带入考场之内,所以,学生们可以每天给自己做一定量的题目,需要有一定的针对-,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坚持每天刷题。

4、梳理和总结。

在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高三学生们一定有了一些容易忘记,容易做错的题目,这时,就需要学生们把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想办法处理这些知识点,在这些题目上下功夫,把问题解决好,成绩一定能有所提高。

5、回归课本。

在最后的30天里面,高三学生们应该回归课本。高考的试题虽然高于课本,但是,它也来自于课本,是一些课本题目的延伸。一些基础知识,可能会一些遗忘,这时,学生们需要把不太牢固的知识,容易混淆的知识,模棱两可的知识,进行复习,在复习这些课本知识的时候,学生们一定也会有新的感悟。

6、反思

反思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学生们在最后复习冲刺阶段,一定要多多思考,为什么这些题会做错,反思自己的问题,并且记录下来,在下一次遇到这样的题目时,一定要做对。

7、模拟训练。

在最后的10天里,高三学生们可以模拟高考的时间,来进行训练,这种训练能让学生体验到高考现场的感觉,保持一种高效的状态,训练学生考试的感觉。

8、把时间分块。

科学家研究发现,我们大脑处理数据时,小块的时间比大块的时间效率要高,所以,高三学生们可以在每次学习50分钟至60分钟之后,休息一下,然后,再进行复习,这样的效率会比较高。

9、固定学习的时间。

高三的学生们可以将种学科的复习时间固定化,比如,每天早上7:00至8:00是复习英语的,这样能更好地吸收这些知识。

10、利用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高三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知识点进行整理,用导图的方式,把知识画出来,建构一个知识体系。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六

俗话说: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要在历史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要了解历史高考命题的思路和现行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学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

一、近年来历史高考命题的思路和历史教材特点及学生现状

历史高考命题的思路

1、回归知识,考试内容多依托教材中重要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因此在备考时切勿脱离课本,在考试中许多考生历史知识的网络结构不够严密,答题时出现漏洞,或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同学们阅读教材不仔细,知识点掌握不牢,观点理论理解不够深刻。因此,一定要克服思维惰性和认知定势,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整理知识,窜联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的网络结构。

2、重视能力,学科特色鲜明。中学历史学科能力,主要包括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两个方面。前者体现在如何获取知识(包括获取材料和阅读材料等),处理材料(提取、甄别、解释材料的能力)和组织交流能力(概述、叙述、论述等能力);后者主要包括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逆向思维、历史形象思维等思维能力。我们常常借助于这些思维方式来解答主观题。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能够提高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有人简单地概括说:“记忆+理解+总结﹦能力”。对教材和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深入理解、有逻辑性的完整表达、及时地总结感悟,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和训练环节,仅仅靠死记硬背和搞题海战术是难以大幅度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的。

现行历史教材的特点

从教材内容看,教材基本是按照地理环境造就了区域文明特色,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形式的交往,由区域文明(古代文明)向全球文明(近代文明或现代化)的.发展线索来选择内容的。

根据教材特点,首先要建立知识结构。要有意识地运用文明史的基本理论来梳理教材,整理知识,先形成一个文明史体系架构,再挖掘主题及其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其次,对教材中的观点结论重在准确理解记忆,作为解题的理论工具。再次,重视思维方法的训练,提高思维品质。如对于文明特征的分析可以从地理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着手,要从历史基本要素的角度精确记忆、 理解历史概念,透过历史现象把握文明发展规律。

学生现状及对策:由于学生分类推进两个班情况有所不同,快班情况较好,从考试情况上看,分数在及格上下波动,优秀率寥寥无几成绩不理想。

存在问题:

2、没有积累知识习惯,不知道怎么去想问题和深化知识

3、审题能力差,解题不规范,缺少方法,不会联系

对策:

1、熟悉每一位学生,把每位学生的情况详细分类,做到有针对性的辅导,如帮助好学生找出问题的原因、差生的学法指导。

3、 在历史学科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个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只是学生没有按自己的教学习惯去做)。如:没有记笔记、写作业的习惯,即便留了作业,也习惯抄答案,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在教学中自己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有些学生考试不理想的原因。狠抓学生历史学习的习惯。从小细节抓起:课上的笔记、课后作业的检查。

4、改变复习策略,依据《考试说明》,明确高考的考查范围和重点内容,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放慢速度,夯实基础,为二轮复习打下基础。

5、 研究历年高考的题目,因为这些题目既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品,又是高考命题人意志的直接体现。在复习中,精心挑选练习题减轻学生负担,避免陷入题海之中。

二、复习进度规划

1.一轮复习:2011年7月―12年1月底。

2.二轮复习:2012年2―4月底。

3.三轮复习:20 12年5月至考前。

三、备考策略

依据课程标准,研究新高考试题,在继承中探索,逐渐建构带有特色的新高考历史复习策略和模式。

1、系统复习,夯实基础。

高三历史教学要牢固确立“学生为本”的备考观,“学生是复习备考的主体”的观念,是备战“能力立意”考查命题的关键。高考中考查的能力仍然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所以基础知识的复习整理和结构化,是十分重要的。系统复习阶段是整个高三复习这座大厦的基石,它构建的好坏直接关系高考的成败。因为,必须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搞好这一轮复习。基本思路是:从纵向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要让学生吃透教材,建立起一个符合教材要求的知识系统。在进行这一轮复习时从微观入手,起点要适当低一点,基本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具体的做法有:在全面复习的同时,着力抓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完整把握,尤其关注教材中学生学习的盲区,也就是指那些学生看书看不出来,看完后看不懂,考试又考的内容讲给学生。找准重点知识---展现历史发展逻辑关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具有现实借鉴作用的知识。善于区分重点和难点,不要认为只要是难点就是重点内容而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对重点知识的讲授应以帮助学生理解,搞清其结构及其重点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重点历史知识的整体结构为主。在复习完每一个单元之后,及时进行单元总结,主要是归纳时限范围、主要内容、阶段特征及知识拓展,而重点放在总结阶段特征和知识拓展两方面。教师应讲给学生如何总结阶段特征,这里包括总述和分说两种形式,总述从什么角度切入,分说从哪些方面着手,每个方面又从哪些具体问题去衡量,这些都要清清楚楚地交代给学生,使其逐步学会分析和归类的方法。就本单元某一知识点,联系相关内容构成相应的小范围的知识网络,把复习当中的复习和将要复习的知识连通起来,使学生获得完整、系统性的知识。

2、专题总结,提高能力。

第二轮复习是一轮复习的深化和提高,是培养学科能力的关键阶段。基本思路是:从横向的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网络化的立体知识体系,在进行这一轮复习时要从宏观入手,起点要高,要打破教材原有的体系,要体现思维的梯度,逐渐向高、新、深方向发展,让学生有学习的新鲜感,使他们有翻新的知识要学,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材进行合理整理。具体的做法有:按照新教材的内容大胆取舍,进行专题复习。

3、综合训练,补充知识。

4、回归教材,迎接高考。

前三轮复习完后,在高考前一个月,(尽量争取)则是高三复习的收工阶段,也是一、二轮复习的巩固阶段,其基本思路和教学目标是查漏补缺,进行知识的回顾。为了防止“回生”现象出现,要带领学生回归教材,认认真真把包括目录、章节顺序、正文、注释、插图、课后练习、大事年表在短时间内熟悉一遍,提高应考的自信心。现在的高考试题表现为关注现实、时代感强以及屡考热点等特点,所以在最后一个阶段复习中也可以进行热点知识讲座,用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丰富现实热点,找准历史知识与热点的切合点,这样才会相得益彰。

5、 目标到人,落实到位

在教学中,要把集体备课的工作落实到实处,有具体的任务及成果,加强集体备课,钻研考纲,同样要把各班的优生,差生做好统计,制定培优补差的计划,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习。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七

这次讲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 课改对高考的影响 二 新课标高考命题特点 三 高考整体备考策略。

1.课程不标准2.课程目标不清晰,三维目标令人困惑、特别是过程与方法。3.课堂不伦不类、讲授没有发展、自主没有进展4.评价不到位。

高考的出路:1.认识高考学科学习对以后生活的作用在哪里?比如数学是培养逻辑思维,体会逻辑的缜、密推理的乐趣。2.上海实行合格性考试与等级考试。

1.命题特点:具体知识能力化,学科问题综合化、实际问题学科化、考核内容前沿化。

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发生的时事,不但文科要注意、理科也要注意,尤其要注意从中可以提取哪些知识模型;再就是注意用学科知识解决分析生活中的问题。把互联网思维用到教学中。

2.我们的教学要:

由“课堂教学”向“学科教学”转变。

由“教了什么”转化为“学到了什么”

变讲的深为扣得准,变教的妙为学得会

变听的懂为答得对,变练得好为考得好

教教材——用教材教——教自己的教材 备课时要理解编者的目的和立意

变封闭问题为开放性问题,不要只关注答案、更要关注答案如何得出

结合课标解读考纲a关注考察的内容领域b关注考察的行为目标

(了解、理解、鉴赏、运用等)

学生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察,有的同学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就是从理解层次没达到运用层次。

理解能力的培养:强化试题与考点的联系,以课本例题为基础,搭建与试题的桥梁。在讲解试题时要引导学生发现试题中的课本知识。(老师要起引导作用)

运用能力的培养:检测和训练,学会分析原始问题。要想犹太人一样教孩子。检测标准变“学知识”为“提问题”保证“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由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转变。

一轮复习:零起点 慢进度深分析

二轮复习:诊断立意 整合切入 先测试再讲课——练习——辅导

三轮复习:审题训练 审视答案训练 调节生物钟 “答题卡”适应训练。

再就是讲评试卷时:由考题确定考点、由考点变换条件变成新题、基于考点归纳解题策略即归纳题型与技巧。要注意错题的反馈与讲解,学会反思(学生、或老师都要有)

这些就是本次外出学习的一部分体会,对以后的教学尤其是即将到来的二轮和三轮以及试卷讲解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八

为确保高考目标实现,我们必须以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落实好下列措施:

1、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团结、拼搏、奉献、进取精神的队伍。

高三作为一个团队,必须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行为要求,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首先,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以质量为核心,强化质量第一意识,采用质量形成过程来全面考核教师的工作。其次,强化职能,抓主抓重,引导师生齐努力,形成人人想高考,个个抓高考的工作局面,在发挥师生的备考激情上求实效。再次,完善制度,突出激励,在科学引导上做文章,努力形成高考备考的氛围。

2、加强常规管理,为高考备考保驾护航。

常规管理是形成高考备考良好氛围的关键,常规管理抓好了,就能保障高考备考顺利进行,相反,高考备考的顺利进行又能有力地促进常规管理的优化。因此我们要做到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从而为高考备考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管理上我们必须做到“三全”,即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

备考上我们必须做到“四导”,即思想上引导、学法上辅导、行为上指导、心理上疏导。让学生确立奋斗目标,保持昂扬的斗志和积极向上的状态,有一股顽强拼搏的精神。

3、充分发挥班主任和备课组这两条线的作用。

(1)、 班主任是各班高考备考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做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所谓“一个中心”,就是班级的一切工作都要以高考备考为中心。在这一点上,班主任必须做到三点:第一,心中有目标。班主任要时刻记住学校下达给班级的高考各类指标数;第二,目中有学生。班主任要把学校下达给班级的高考指标数进行分解,然后与各科任教师认真商榷确定各类指标的对象生,并死死地盯着这些对象生。第三,手中有措施。对于对象生的管理,我们班主任必须时常与科任教师沟通,分析查找出对象生的薄弱处,然后给他们补思想,补信心;考试之后多会诊,查找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平时要求科任老师对对象生课堂上多提问,生活上多关心,作业多批改,疑问多解答。

所谓“两个基本点”,就是治理好班级的纪律,建设好班级的学风。班主任要切实加强班风建设,加强学风建设,为高考备考保驾护航。

就治理班级纪律而言,班主任必须做到有严明的班级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然后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必须有爱心,有耐心,有细心;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到一个“勤”字:勤下班、勤点人、勤训话、勤跟寝、勤谈心......班主任还要“硬”,要敢于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让学生有一种敬畏感。

就班级学风建设而言,那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造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甚至造成一种“明争暗斗”的局面。

(2)、加强备课组的管理,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扎实有效的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常规教学中,突出落实,讲求时效性和针对性。各备课组要倡导向45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各位教师必须备好学案,真正做到吃透教材,吃透学生。

第二,加强听评课活动,努力提高授课水平,做到有听必评,以评促教,教评相长。

第三,加大高考研究力度,把握好高考方向,特别是2012年的高考是课改后的首次高考,更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高考研讨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探索命题趋势,研究命题方向。

第四,严把集体备课关,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地点,有分工,有合作。打好学科团结战,努力提高本学科成绩。

第五,严把训练落实关。教师必须立足校情、学情,优化精选练习题,以“选题要精细、密度要适度、时机要恰当、反馈要及时”和“确保中档题拿高分、带动低档题拿满分、冲击高档题拿多分”为原则,落实有效训练。训练资料要求精、易、实,并直接应对高考。不求多,但求精;不求难,但求实用,注重时效性。一是读到实处,把早读、晚听、定时抽查背诵效果落到实处。二是练到实处,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点,提高备考能力的目的。三是查到实处,学生的作业一定要经常检查,检查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不必全批改,但必须全检查,并且必须强化改错。

第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备考质量。讲授课、评讲课、复习课、练习课、自习辅导课等,都必须根据考纲要求精心设计,优化过程,落到应对高考的实处。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九

一、高考历史科情况分析

(一)2017年文综高考试卷历史试题情况分析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考察范围涵盖了高考考纲规定的知识内容,考察较为均衡的涉及(融合选修二)、经济、文化史的主干知识(选修一没有直接涉及),体现了“依纲不靠本”新教材观,全卷以能力立意,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及高考考纲规定的各项能力要求。

试卷没有延续07、08、09年广东高考历史试卷求新求变的路数,刻意求稳希望平稳过渡的意图十分明显。试卷注重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察,总体难度不大。选择题较灵活,但基本功扎实,历史思维能力强,敢于独立思考的

同学

不难拿高分甚至满分;主观题以社会群体及贸易自由化等社会热点入题,采用主题问答形式设问,没有文字阅读的障碍,命题风格与平时训练的模拟题比较类似且难度较平时低,学生只要稍稍迁移所学知识就能有话可写,有分可得,而且答题的篇幅也不需要很长。当然,得高分者注定属于历史知识渊博,历史时序清晰,思维发散性好的同学。

(二)中山市三校亡二握数据分析(由于高考文综没有历史单科的数据,这里参考广州一模的数据)

平均分

考试人数

—中

68.6

5

43

172

150

59

56

纪中

67.0

l

38

149

108

64

2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三阶段我校历史科在尖子生人数方面遥遥领先,90分以上5人(全市7人,其中纪中1人),70分以上的人数占据明显优势,平均分优势由期末考试的0.7分扩大到1.6分。数据表明,本届高三我们所采取的复习策略是相对有效的。

二、主要工作回顾

2017届文综是广东高考改革后的第一届文综高考,我们历史备课组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探索,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工作中心,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积极组织集体备课,认真分析学情、教材及教学策略,备课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课前既钻研教材,又钻研教法,课堂上善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力争帮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复习效果,力求提升高考复习备考的有效性。为此我们主要组织了三轮复习:

第一轮:

第一轮复习备考我们主要立足于无一遗漏的夯实教材基础知识、主干知识,采取四步推进策略(学生复习一考点串讲一练习讲评一小测过关)。值得提及的是,这一轮我们为了减轻学生课堂作笔记的负担,也为了更有利于其课后复习巩固,我们把课堂复习内容以复习提纲的形式印制下发,这一方法学生很欢迎,而且切实帮助学生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复习效率。

第二轮:

经过第一轮复习后,学生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初步做到了基本知识的细化和深化,但在考试过程中普遍存在答题不全、视野狭窄,思维僵化的现象。我们认识到,这种情况既与高中教材编写采用专题式体例(分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相对独立的专题),打破了时空顺序,造成了学生时序思维的混乱有关,也与部分同学对文综高考主题式、综合化、发散性的特点不适应有关。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要么审题不够深入,东扯西拉,要么答题颠三倒四,漏点严重,要么书写不太规范,错字别字连篇等等,这些现象亟待通过实战训练及总结方法来解决。

针对这些情况,第二轮复习的主要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依托教材与第一轮复习讲义,备课组成员分工合作以时空顺序编制第二轮复习提纲,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建构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全方位立体式历史知识体系。第二,面对文综历史复习时间紧,课时少的尴尬现实,课堂上采取讲练结合的形式进行,我们在大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注意收集、精选各地最新高考试题或者模拟试题,培养学生的历史阐释(归纳、概括、分析、评价)能力与发散思维,同时加强应试技巧和解题方法指导,帮助其提高审题能力,强化答题规范,训练语言表达,务求严谨、准确。

第三轮:

广一模后,高三复习进入冲刺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第二轮复习完后,在学生通史知识体系基本形成的.基础上回归到教材专题,用好《世纪金榜·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资料,以通史加专题的形式帮助其进一步落实学科主干知识,提升学科基本能力。

第二,针对文综考试主题性,综合化,发散性的命题特点(与单科考试的最大区别),多研究考题,在后阶段复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准备了一些专题。例如:中外历史上几个重要时期的阶段特征(春秋战国、明末清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新中国前后三十年、1500年前后的世界历史、17、18世纪的世界历史、20世纪60、70年代的世界历史等等)。

《高三历史高考备考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十

这次讲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课改对高考的影响二新课标高考命题特点三高考整体备考策略。

1.课程不标准。

2.课程目标不清晰,三维目标令人困惑、特别是过程与方法。

3.课堂不伦不类、讲授没有发展、自主没有进展。

4.评价不到位。

高考的出路:

认识高考学科学习对以后生活的作用在哪里?比如数学是培养逻辑思维,体会逻辑的缜、密推理的乐趣。上海实行合格性考试与等级考试。

1.命题特点:具体知识能力化,学科问题综合化、实际问题学科化、考核内容前沿化。

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发生的时事,不但文科要注意、理科也要注意,尤其要注意从中可以提取哪些知识模型;再就是注意用学科知识解决分析生活中的问题。

互联网思维用到教学中。

2.我们的教学要:

由“课堂教学”向“学科教学”转变。

由“教了什么”转化为“学到了什么”

变讲的深为扣得准,变教的妙为学得会

变听的懂为答得对,变练得好为考得好

一、以教材为起点以课程定高度、以考纲明方向

教教材——用教材教——教自己的教材备课时要理解编者的目的和立意

变封闭问题为开放性问题,不要只关注答案、更要关注答案如何得出

结合课标解读考纲a关注考察的内容领域b关注考察的行为目标

(了解、理解、鉴赏、运用等)

二、分步骤教学三轮复习

学生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察,有的同学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就是从理解层次没达到运用层次。

理解能力的培养:强化试题与考点的联系,以课本例题为基础,搭建与试题的桥梁。在讲解试题时要引导学生发现试题中的课本知识。(老师要起引导作用)

运用能力的培养:检测和训练,学会分析原始问题。要想犹太人一样教孩子。检测标准变“学知识”为“提问题”保证“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由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转变。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十一

20xx年英语高考采用新课标卷,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研究好《标准》和《考试大纲》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在试题考察角度、重难点把握上,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将会有的放矢。

特长生的学案要突出两个特点——词汇、句型、语法力求重难点突出;阅读选材要精良、新颖、贴合学生实际。特长生只有不到三个月的备考时间,想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是不现实的,所以学案的制作一定要大胆舍弃,只保留高频词汇及基本用法,具体操作见下表:

学案模块分配 各单元(各模块)课时分配内容 制作人 完成时间

必修一(1-5单元)

各单元:(重点:词汇、句型)

第一课时:重点单词识记、重点短语识记、经典原句背诵、高频词汇及基本用法(单词不超过5个,短语不超过3个)

第二课时:语境填词、选词填空、汉译英(近5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经典句子)

z 20xx5年3月5日前

各模块:(重点:各种阅读训练)

在进行每一模块复习时,训练要穿插进行。训练学案应包括七选五(3篇)、短文填空(3篇)、短文改错(3篇)、阅读理解(4篇)、完形填空(2篇)、书面表达(1-2次)

必修二(1-5单元)(要求同上)

z 20xx5年3月5日前

必修三(1-5单元)

(要求同上)

从本册起,新题型和老题型的训练量要基本持平,七选五(3篇)、短文填空(2篇)、短文改错(3篇)、阅读理解(5篇)、完形填空(2篇)、书面表达(1-2次)

z 20xx5年3月5日前

必修四(1-5单元)

(要求同上)

z 20xx5年3月5日前

必修五(1-5单元)

(要求同上)

z 20xx5年3月5日前

让学生观看新题型微课视频,在训练中引导学生尽快掌握20xx5年英语高考新题型的解题思路及技巧,复习完必修一、二后,要逐渐增加老题型,如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的训练量。教师要精讲精练,依据本班特长生实际,大胆取舍训练题。做到有做必收,有收必讲。

特长生的英语成绩不一,个别成绩优异的学生由于时间和环境限制,致使其成绩下滑,因此,课下应针对个人情况增加训练量,不断促使其更优;对于中等生,要让他们在每一次的进步中重塑自己的自信心,努力赶超优生;对于学困生,不要放弃,多给他们容易达成的任务,督促其完成,适时地运用目标激励的作用,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用好学习蓝卡的激励作用,充分激发每一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

下学期进度及时间具体安排表: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3月19日—20日 全市高三一轮检测

3月23日—27日 必修1+新题型训练 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3月30日—4月3日 必修2—3+新题型训练 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4月6日—10日 必修3—4+新题型+阅读训练 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4月13日—17日 必修4—5+新题型+阅读训练 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4月20日--24日 必须5+综合训练 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4月27日—30日 综合训练 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5月4日—8日 高考模拟 二轮测试时间待定

5月11日—15日 高考模拟 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5月18日—22日 高考模拟 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5月25日—29日 高考模拟 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十二

1、加强管理,健全机构,确保备考工作和谐、科学、有效。

2、实施目标管理,强化责任意识,目标到班到人(到教师、到学生、到分数),实施动态管理。

3、从学生实际出发,实行分层教学,分别要求,分别指导,抓重点,促全面。

4、狠抓有效课堂,确保复习备考的有效率。

5、要精细备考,树立四种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精品意识、大局意识;提倡五种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6、优化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

六、复习计划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十三

20xx年英语高考采用新课标卷,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研究好《标准》和《考试大纲》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在试题考察角度、重难点把握上,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将会有的放矢。

特长生的学案要突出两个特点——词汇、句型、语法力求重难点突出;阅读选材要精良、新颖、贴合学生实际。特长生只有不到三个月的备考时间,想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是不现实的,所以学案的制作一定要大胆舍弃,只保留高频词汇及基本用法,具体操作见下表:

学案模块分配各单元(各模块)课时分配内容制作人完成时间

必修一(1-5单元)

各单元:(重点:词汇、句型)

第一课时:重点单词识记、重点短语识记、经典原句背诵、高频词汇及基本用法(单词不超过5个,短语不超过3个)

第二课时:语境填词、选词填空、汉译英(近5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经典句子)

z20xx5年3月5日前

各模块:(重点:各种阅读训练)

在进行每一模块复习时,训练要穿插进行。训练学案应包括七选五(3篇)、短文填空(3篇)、短文改错(3篇)、阅读理解(4篇)、完形填空(2篇)、书面表达(1-2次)

必修二(1-5单元)(要求同上)

z20xx5年3月5日前

必修三(1-5单元)

(要求同上)

从本册起,新题型和老题型的训练量要基本持平,七选五(3篇)、短文填空(2篇)、短文改错(3篇)、阅读理解(5篇)、完形填空(2篇)、书面表达(1-2次)

z20xx5年3月5日前

必修四(1-5单元)

(要求同上)

z20xx5年3月5日前

必修五(1-5单元)

(要求同上)

z20xx5年3月5日前

让学生观看新题型微课视频,在训练中引导学生尽快掌握20xx5年英语高考新题型的解题思路及技巧,复习完必修一、二后,要逐渐增加老题型,如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的训练量。教师要精讲精练,依据本班特长生实际,大胆取舍训练题。做到有做必收,有收必讲。

特长生的英语成绩不一,个别成绩优异的学生由于时间和环境限制,致使其成绩下滑,因此,课下应针对个人情况增加训练量,不断促使其更优;对于中等生,要让他们在每一次的进步中重塑自己的自信心,努力赶超优生;对于学困生,不要放弃,多给他们容易达成的任务,督促其完成,适时地运用目标激励的作用,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用好学习蓝卡的激励作用,充分激发每一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

下学期进度及时间具体安排表:

日期教学内容备注

3月19日—20日全市高三一轮检测

3月23日—27日必修1+新题型训练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3月30日—4月3日必修2—3+新题型训练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4月6日—10日必修3—4+新题型+阅读训练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4月13日—17日必修4—5+新题型+阅读训练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4月20日--24日必须5+综合训练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4月27日—30日综合训练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5月4日—8日高考模拟二轮测试时间待定

5月11日—15日高考模拟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5月18日—22日高考模拟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5月25日—29日高考模拟听力每天早晚两次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十四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备考方案_工作方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校高考创学校开办以来的最好成绩。全校总分700分以上有6人,单科上700分以上人数48人次,重点上线人数68人,本科上线人数292人,省专上线人数686人,升学率达92%。其中杨光健同学以历史单科成绩815分、龚信礼同学以物理单科成绩798分位居全市第一,卢国祥同学以英语单科成绩771分位居全县第一。另外在“小三科”方面,我校均有历史性的'突破,美术考生上重点29人,上本科线34人,入围率达85%,体育考生28人中有27人上本科线,上线率达96%,音乐4人全部考上星海音乐学院。

1、届学生人数719人,分11个班,其中生物2个班,历史2个班,物理2个班,化学2个班,政治1个班,地理1个班,美术1个班。

2、本届学生入学分数线为508分,三年前我校招生本来有58个学生超过博中分数线,但结果报名时一个都没来,也就是说该届学生没有尖子生,我们招来的线外生大都在350~480分之间,最低分229分。

今年我校高三任课教师共有40位,绝大部分老师是从高一、高二年级经过一轮轮的竞争升上来的,是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老师进行笔试后选出来的,从高三留下来的少数老师也是优中选优、强中选强。但由于今年我校有经验的教师外调比较多,导致有些科青黄不接,如生物科组,一下子就走了三个老教师,数学科组长和语文科组长也调走了,他们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是学校教学的顶梁柱,他们的调走对我们高三正常备考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这一届高三教师的整体素质远远比不上上一届。

为了争取高考出好成绩,制定如下备考方案:

1、抓好德育工作,搞好校风校纪。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搞好班风、学风建设争创文明班级、文明年级,确保高三级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抓好高考的各项备考工作。

(1)各备课组制定好备课计划。各班制定好班级管理制度。时间:开学前两周。

(2)各备课组要统一备考思想。做到统一进度,统一教材,统一辅导,统一考评。落实“备、讲、辅、批、考、评”等教学环节的具体操作办法,并严格实施。

(3)继续抓好综合科目的教学,每周组织测试一次,并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4)在抓全面教育的同时,应做好两类工作。一是抓好尖子生的工作。对于各班的尖子生,指定专人辅导。二是抓好临界生的转化工作,特别对偏科生的辅导工作。

(5)搞好体、美、音辅导与训练。

(6)改革早操方法,使学习做到劳逸结合。

(7)认真抓好三次月考和市调研考、市模拟考。严格按高考要求组织考试。(具体时间见后面备考工作日程安排表)

(8)抓好考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在考前一个月搞一些心理辅导板报和讲座。

(9)组织好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指导工作。

(10)组织好考生的体检工作。

3、做好高考配套工作:

(1)搞好宿舍管理和卫生工作,让学生有一个舒适、卫生的学习环境。

(2)加强学生饮食管理,让学生有一个健康身体。

(3)加强与学校各部门的联系,协调好各项工作,使年级的工作能顺利进行。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十五

一、指导思想

根据现行高中历史新教材、新课标和高考考纲要求,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及时关注高考政策,结合历史全国卷特点,精心备考,研究方法,提高效率。

二、备考背景

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在历史

学习

上存在三大问题:

1.学习主动精神差,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太差。

2.学习方法不科学,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缺乏理解分析,即使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做题中也不能灵活运用,迁移能力差。

3.做题能力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运用知识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较差,答题习惯不规范。针对这一状况,复习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现实,低起点,高要求,夯实知识基础,构建、完善学科知识体系,重点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培养高考意识和考试能力。

三、对全国卷高考命题的分析、思考

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学习潜力以及在科学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俗地说,命题源于教材,但绝不拘泥于教材,往往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考查学生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特别是阅读和概括能力、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1.回归知识,考试内容多依托教材中重要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因此在备考时切勿脱离课本,在考试中许多考生历史知识的网络结构不够严密,答题时出现漏洞,或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同学

们阅读教材不仔细,知识点掌握不牢,观点理论理解不够深刻。因此,一定要克服思维惰性和认知定势,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整理知识,窜联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的网络结构。

2.重视能力,学科特色鲜明。中学历史学科能力,主要包括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两个方面。前者体现在如何获取知识(包括获取材料和阅读材料等),处理材料(提取、甄别、解释材料的能力)和组织交流能力(概述、叙述、论述等能力);后者主要包括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逆向思维、历史形象思维等思维能力。我们常常借助于这些思维方式来解答主观题。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能够提高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有人简单地概括说:“记忆+理解+总结﹦能力”。对教材和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深入理解、有逻辑性的完整表达、及时地总结感悟,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和训练环节,仅仅靠死记硬背和搞题海战术是难以大幅度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的。

四、针对高考全国卷的应对策略

1.整合教材,提升综合能力。

目前高中历史是以专题史的形式呈现的,同一单元的各课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但专题史的教学明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因此在历史复习中,最好按通史体例重新整合三个模块的内容,构建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抓好通史复习,既可温故,即整理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模块的知识;又可知新,即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归纳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构建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形成新的认识。

2.以教材为载体,强化历史思维的培养。

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教材为载体,借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多视角思考相关问题。例如当我们依据教材对新文化运动大加赞扬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一些学者对新文化运动的深刻反思。历史学习需要我们大胆质疑历史结论,有质疑,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3.用多元史观指导复习。

运用正确的历史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事实上,历年的《考试大纲》都明确规定,应“注重考查学生在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内容呈现来看,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确实加大了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等的考查力度。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只有掌握这些主要史观的内涵,才能准确分析、理解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才能理解、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才能在备考中运用其理论整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同时,我们还应从不同的史观切入,理解、评价同一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冲破传统历史思维的定式,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备考效率。

4.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

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复习的过程中要适当关注现实世界,具体包括:能体现国家意志,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带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的事件;既能从现实热点问题取材,又能充分联系本学科知识的现实热点;学生能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而不是纯理论的新提法和新理论。

《历史高考备考工作计划》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十六

一. 冲刺阶段复习抓住七大点

第一要回归教材,我想这是各科复习到现在都在强调的一点。

第二,这个时期作为历史科切实加强记忆,尤其在近两三年考题当中显得尤为重要。3+2考试重记忆,但是考试中单纯记忆的题目并不是很多,但是现在考试之前需要记忆的很多。

第三,注意知识的取舍。所以提这个问题,主要是说针对不同类的学生,要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熟练、充实的程度,该取的取,该舍的要大胆舍,一会儿后面我还要提到大胆的舍。 第四,检查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个阶段,作为历史科来讲,尤其到这个阶段,你的知识结构是否完整、充实。

第五,在这个阶段越临近考试,我们的知识越要向两头发展,一个是知识的粗化,另一个是知识的细化。我们的知识要粗那些梗概性的,有的时候粗化章、节的要求,为什么呢?如果你做主观性的`知识的时候,有些时候知道很多的事,但是不知道在那个地方去答,在这个时候知识的粗化能为你解决一些问题。有一些考生知识比较混乱的地方要细致,还有一些考生知识掌握不熟的地方要细,把这些混乱、不熟的知识掌握住。实际上知识的粗化和细化,就是知识的结构宏观和微观要相结合。

第六,历史关注哪些事和知识呢?关注社会重大转型时期,这个往往是命题经常爱命的一些侧重点。社会转型首先是指社会性质、形态,比如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这是一类转型。还有一类转型,历史发展进程当中一些转型,比如中国近现代史,19世纪末和20实际初这一块,高考题经常在这儿命题,这块民族危机很重要。你学了很多的东西,如果掌握了很多的知识,但是拿起笔回答题不知道从哪儿回答.主要是知识结构的差异,学,是一个学教材陈述性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是陈述,考试没有考陈述,考试都是换一个角度,以一个问题为中心组织起教材知识结构。所以,要注意把教材陈述性转换成问题性。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教材讲"五四运动"历史意义,最后教材讲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族主义的一个开端,我们讲为什么是"新民族主义的开端",在五四意义当中教材还有一句话说"五四运动"的意义是具有起到觉悟、组织、团结的作用。你要分析觉悟是什么?觉悟是马克思主义宣传,团结指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的舰队。

最后,这一阶段要有相当量的题训练,找感觉,没有这个感觉,真正答题会生,思路也不熟,我想这几个方面是这个阶段非常重要的。

二. 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记忆是一个重复的问题,这么多年、这么多拨考生,高三走了之后让他们留下一点良言,他们往往说记了就忘,忘了再记,记了再忘,这是一个重复,任何人都逃不过这一关。 怎么去重复知识呢?以前有人想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有一些人把历史的年代编成顺口溜、故事,这些都是好的方法,但是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以知识来记知识。你说把历史安排一些谐音编成一些故事,这是一个特例。

第一:最基本的要下决心,要用史实去记。我们现在说你记的东西是简化的历史的梗概。 第二:要充分的理解。历史怕机械记忆,所以在充分理解上,会帮助大家形成一些很好的记忆的相互之间的联系。

第三:是联想。在记一件事时,要多角度的展开联想,去尽可能的中外史对比的联想,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联想。还有一点是用相同的现象比较,通过比较以后,知道它有哪些特点、哪些相同、哪些不同,你对这些事情了解的深入了,你对这个事情就记忆的比较清楚了。比如"马关条约",这个条约要记。

兴趣作为非常好的一个入门,转化成对学习的责任,没有这个责任,仅是兴趣这层,学历史很难扎实、深入进去。

第四,有学生问历史要掌握多少时间,时间掌握多么细致?从现在考试来讲,不仅是文综,包括90年代以来,历史的考试,时间、地点,地点,还有一点,时间不会直接出现在考试当中,所有重点都是对时间、地点的掌握纳入到对事、过程、现象掌握当中,把它穿联起来。

最后,如果作为复习开始的时候,要下决心好好学,应该多积累,历史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以前,我们那儿有一个学生做卡片的,当然,这一定是因人而异,不是说做卡片就都做卡片,那是因为这个学生有兴趣,我们就鼓励他,如果不做卡片的话,我就看书记也是一个好办法,另外,多总结、积累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十七

时间:

9月1日——三月中旬

目标:

夯实基础,扫描所有知识点,实现知识系统化。

要求:

3、方法策略上,以学科为单位,按章节单元顺序,以学生手中的教辅资料为蓝本,精选练习题,以练为主,讲练结合,巩固知识点,培养解题能力。

第二轮复习

时间:3月下旬——4月底

目标:

围绕考点,突破重难点,在强化训练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整体提升。

要求:

1、知识层面上,紧扣主干知识,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3、方法策略上,一单元板块为线,以考纲考点为纲,精选典型试题,专题突破重难点。一方面解决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性的难点往往是考试中的易错点和易淆点,容易变成考试中的失分点,因此要采取比较、辨析的方法解决;个体性的难点由个体思维方法的差异、个体理解能力的不同或个体知识缺陷疏漏造成的,这些难点往往成为个别学生的拦路虎,要通过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的方式解决。另一方面,要关注知识的交汇点,综合分析能力弱的学生往往望而却步,因此专题复习阶段要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点的迁移能力,在学科知识的交汇点上精选典型考题进行专题辅导专题训练。

第三轮复习

时间:4月1日——5月底

目标:

紧扣高考热点,强化应试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要求:

1、知识层面上,注重学科知识的综合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交叉与整合,回归课本;

3、方法策略上,以考代练,围绕摸底诊断考试,规范解题思路,总结归纳解题规律,提升解题技能技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补充。

考前演练:

时间:5月30——高考前

目标:模拟考试,实战演练,提高高考适应性。

要求:精心组织并通过模拟实战演练,丰富应考经验,熟悉考场规则,提升考场应试技巧,增强应考信心。

考前计划安排

第一轮复习采取系统复习月考制度;第二轮复习采取专题复习周考制度;第三轮复习采取诊断性考试制度;考前演练采取模拟高考实战演练制度。

七、备考措施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篇十八

任何事情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学习也不例外。一个好的学习规律,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必备。为此,我制作了自己的高考备考方案。

1、语文:面对语文我们提升的空间并不大,我们唯有加强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无论是诗歌、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我们都要去认真领悟,把握住考点,而这些中的考点,会有对应的基础知识,例如修辞手法及病句等。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应加强对修辞进行熟悉和辨析,针对病句我们要加强训练,多掌握熟悉它的类型。对于作文的积思,应该放在平时,对于任何一个素材,都应从多方面去理解,作文素材积累不是只摘抄而是应该加入自己的想法在内。

2、数学:数学一直是我的弱项,面对它唯有从基础补起,首先应回归教材查漏补缺,对课本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整理,记熟常用的概念、定理、公式。再次,对基本题型、典型问题和常见的错误进行归纳、整理,把考试时的错题重新做一遍,力求找出结题的规律和各种类型练习之间的联系。最后,把握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

念、基本形式和功能。面对阅读,在平时我们应加强大量阅读,欣赏和背诵各种英文材料,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而在这之前,记单词是基础。每天坚持背诵单词及英语文章是前提。

4、文综:学习文综回归教材是关键,在高考前,一定要达到随说一个知识点,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它在课本中的位置,为此我们就要加强对文综的背诵,利用每天早上起床,以及饭后的时间来加强记忆;此外不只背诵,理解也是重中之重,只有对教材知识理解了,我们在答题时才能的得心应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78193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