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古诗四句 立冬古诗心得体会(汇总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1 23:35:03
立冬的古诗四句 立冬古诗心得体会(汇总10篇)
时间:2023-10-31 23:35:03     小编:紫薇儿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立冬的古诗四句篇一

立冬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意味着寒冬即将来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立冬主题。通过阅读和研究一系列描写立冬的古诗,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这些古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立冬古诗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立冬的象征意义

古人把立冬当作冬季开始的标志,这个节气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在古代农耕文化中,立冬意味着农民要开始为来年的农事做准备。古代有一句谚语“冬大于春”,意思是冬天的工作比春天要重要。立冬古诗中常常描绘人们在寒冷的冬天劳作的场景,传递了一种奋发向前、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二段:立冬的自然景象

立冬时节,自然界的景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诗中常常描绘了秋天过后大自然的沉寂和人们对冬季的期盼。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渐残金炉冷,尘缕变成寒叶飞。四十三年谁省悟,长安有了白头翁。”这句诗以实景描写的手法表现了寒冷气候下人们的怀旧心情。

第三段:立冬的哲理意义

立冬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智慧。例如宋代陆游的《立冬夜览军前台》中写道:“烽风万里吹边雁,海气千山共晓蛙。无事坐愁春满目,飞泉直到夜深多。”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战乱年代的思考,以及对和平和安宁的渴望。立冬的到来不仅仅意味着冬季的开始,更是一种象征秩序和和谐的力量。

第四段:立冬的生活习俗

立冬也是中国一些地区传统的重要节日,有着丰富的生活习俗。例如,一些地方有过冬饺子的习俗,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品尝着热腾腾的饺子,象征家庭团聚和温暖。在立冬这一天,人们还喜欢吃补益的食物,例如糖葫芦、糯米饭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寒冷的能力。通过体验这些传统习俗,人们感受到了立冬节日的独特魅力。

第五段:立冬对人们的启示

立冬古诗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更是对人们智慧和勇气的呼唤。通过阅读和体会这些古诗,我体会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大同,也领悟到了坚持不懈、奋发向前的力量。正如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人生在世确如此百年,百年之后,亦如旦夕。”立冬的到来让我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应该珍惜当下,勇往直前,在寒冷的冬季中放飞我的梦想。

总结:

通过学习和体会立冬古诗,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立冬不仅仅是一种季节的变迁,更是一种象征和哲理的表达。立冬的到来让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并体会到了奋进和勇气的重要性。无论是赞美自然的宏伟壮丽,还是探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立冬古诗都在给人们带来启示和思索。通过阅读和研究古诗,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哲学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也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有了更明确的把握。

立冬的古诗四句篇二

宋代:葛绍体

已过重阳种菊花,留连秋色带霜华。

休言明日朔风起,肠断天涯人怀家。

宋代:高登

黄茅时节瘴烟深,人在山凹第几重。

梁竦负才徒感慨,嵇康赋性本疏慵。

此生自断天休问,吾道频年世不容。

会脱帻巾还自隐,鹿门妻子惯相从。

宋代:吕本中

参差寒叶树,林鸟独依栖。

发变心同素,年迟日向西。

一水通晨夕,三山隔海溪。

尚忆鲁儒席,南楼携手齐。

立冬的古诗四句篇三

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寒冷的冬季正式开始。古人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对立冬的感受和心境,使这个节气更具诗意和内涵。下面我将结合几首古诗,从节气的特点、自然景观、人文情怀等方面,谈谈我对立冬古诗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立冬是寒冷季节的开始,是冬天的门户。《鸟鸣涧》中的“立夜思肃肃,明灯庙复初”描绘了寒冷的夜晚和初冬的气息。面对寒冷的到来,立冬使人倍感沉思和自省,感觉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立冬的到来也意味着农民们要开始准备过冬,蓄积粮食和柴草。古代诗人常使用宫体来表达立冬的寒冷和忧愁,寄托了人们对于冬季的无奈和恐惧之情,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

立冬的特点之一就是天气寒冷,万物凋零。《小立夏》的“莽野冷淡无花草,万家庭景都愁双”描绘了寒冷的自然景象,以及人们在这样景象面前的愁忧心情。古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于寒冷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于冬季到来的悲伤和惋惜之情。立冬的诗歌中也表现出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冬季美丽的展望。例如《立秋望冬》的“霜露凝微清,瑟瑟风流”,描绘了冬天自然界的静默和凛冽寒意,以及对于冬季景观的喜爱和期待。立冬的冷清和凄寂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在立冬的古诗中,有很多描绘了人们在冬季的生活和活动。《立秋登伏辰山》中的“十朝摧掳暂偏安,飜寒翔岳两三攀”描绘了人们在冬季的艰苦和奋斗。古诗中也流露出人们对名山大川的敬仰和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关系的渴望。另外,还有一些诗歌表达了人们的寒冷和孤寂。例如《立秋》的“无胎萤火昏庙堂,大荒时使黄花忘”以及《致别》的“路长人寝寒,霜劒见床时”都表现出人们在冬季孤寂和寂寞的心情。立冬的古诗中不仅仅有自然景观的描绘,更多的是对人们生活和情感的抒发,使这些诗歌更加具有人文关怀和情感的温暖。

在立冬的诗歌中,还有一些表达了对冬季和节气的寄托和美好愿景。例如《立秋和友人》的“愿得寒气平陈地,共躬田廓冒严霜”表达了对农业丰收和民众安康的祝愿。《立秋》的“飜忧遣喜同人尔,白日宴娱有此芳”则赞美了冬日的艳阳和美好时光。这些诗歌中流露出对冬天的期待和对枯寂背后的蕴藏生机的理解。古人在冬天中发现了一些属于冬天的美好,通过诗歌表达对于冬天的热爱和看重,赋予了立冬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总体而言,立冬古诗通过多样的表达方式,将对于立冬的感受和心境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传达。无论是对于冬天的寒冷、寂寞,还是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情感的抒发,这些诗歌都具有不同的意境和内涵,使人们对于立冬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立冬古诗中流露出的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更是给予了人们在冬天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通过欣赏古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冬天的冷清和凄美,更能够理解冬天背后的温暖和希望。

立冬的古诗四句篇四

元代: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元代:张翥

高秋日凄冷,且复闭门居。

蟹壮输芒后,醅香出榨初。

霜篱存晚菊,腊瓮作寒菹。

更好山翁唱,阳春恐不如。

立冬的古诗四句篇五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几千年来,立冬都被赋予了浓郁的文化内涵,不仅是农耕文化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们创作的灵感之源。其中,古代的诗人们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将他们对立冬的感受融入到了无数的诗篇中。读完这些古诗,我对立冬有了更深的理解,也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首先,立冬古诗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在《立冬》一诗中,唐代诗人王之涣写道:“触目早冬霜感多,一树接一枝独出。”这两句诗用简洁而有力的笔触,将立冬时的严寒和万物凋零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读者仿佛看到了这寒冬中孤零零的一片景象,感到了时间的无情和转瞬即逝。这让我深深地思考了时间的珍贵性,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天,努力珍惜当下。时间飞逝,唯有把握当下,才能更好地体验生活的美好。

其次,立冬古诗让我感悟到了自然的变化和变幻。在《夜泊牛渚怀古》一诗中,宋代文人张孝祥写道:“江烟渡,小舟酒乡醒梦。断梦无边,依约东风正清。”这一诗境远而清幽,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古代的江南风景被诗人描绘得魅力无穷,使人仿佛置身其中。这使我对自然的变化有了更深的体会,也意识到自然的力量是如此浩渺而无穷。然而,自然的变化也告诉我,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都是短暂的,应该以平常心对待,顺应自然规律。

再次,立冬古诗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在《立冬》一诗中,唐代文人柳宗元写道:“向晚入寒风,千树万树梨花开。乱冒沟边白诺多,登高楼上水凝霜。”这一诗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立冬的感慨之情,也抒发了他对时光和生活无常的无奈。这让我深感生活的无常性,也让我明白了在生活中要学会适应和应对各种变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不顺,都要坚持下去,要学会与环境对话,满怀希望地面对未来。

最后,立冬古诗让我领悟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宁静。在《立冬》一诗中,唐代诗人元稹写道:“菊花唐菊黄,种了满园愁。愿得庭前菊,寄寓远山秋。”这两句诗以菊花为象征,表现出对美好生活和宁静心境的向往。这让我懂得了要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只有静心感悟,才能真正领略生活的美好和哲理。

通过阅读和思考立冬古诗,我对立冬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立冬是一个寒冷的节气,但它也代表了时间的流转、自然的变化、人生的无常和生活的美好。我们应该以平常心面对生活的变幻和挑战,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静,珍惜每一天,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立冬的古诗四句篇六

(作者: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作者:仇远)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也是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下半年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此时,在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立冬习俗有的改了,也有沿袭至今的。卜岁霞浦叫“问苗”,这天农民相率到龙首山的舍人宫田祖前卜问来年的丰歉,举行丰收联欢晚宴,有些乡村演戏谢神庆丰收。“立冬”日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称“补冬”。畲族登山、巡田,到神庙卜岁称为“探宝。

1937年全国人民奋起抗日。在寒风乍起的日子,霞浦城关轰轰烈烈开展募寒衣活动,歌唱着《流亡三部曲》、《寒衣曲》,那悲壮的苍凉的歌声,牵动着干万人的心,沿街民众无不涕泪纵横,纷纷捐物、捐款。寒衣节里的壮举,己时过70多年了,霞浦人民那豪情满怀的热烈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眨眼间就来到了立冬的季节。立冬,是进入冬季后的第一个节气,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的季节。天冷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同时也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所以,立冬后要适当进补对御寒很有好处。

1.进补前先引补

立冬后进补要给肠胃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所以要做好引补。比如食用性质温和的花生红枣汤、生姜炖牛肉等。此外,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好选择。小麦粥可以养心除烦,芝麻粥可以益精养阴,萝卜粥可以消食化痰,茯苓粥可以健脾养胃。

2.多温热少寒凉

天冷的时候,适量增加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入,对抵御低温很有好处。例如多吃一些糯米、高粱、栗子、大枣、核桃仁、桂圆、韭菜、南瓜、生姜、牛肉、羊肉等温热性质的食物。

3.增加维生素a、c的摄取

增加维生素a、c的摄取,可以增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的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于新鲜水果和蔬菜。此外,冬天多吃点辣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进食欲。

4.咸味入肾补益阴血

根据“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可以适量多吃点鲜味食物,如海带、紫菜以及海蜇等,具有补益阴血等作用。

热点推荐:关于立冬的习俗|与立冬有关的气象谚语

立冬在古代很受重视,自然少不了相关的诗词。更多及相关知识,尽在,请大家及时关注!

立冬的古诗四句篇七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n,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日野外行吟》宋・释文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左传・昭公四年》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关于立冬的古诗]

立冬的古诗四句篇八

宋代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宋】仇远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宋】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宋】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宋】苏辙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立冬的古诗四句篇九

宋代:沈说

闲绕篱头看菊花,深黄浅紫自窠窠。

清於檐卜香尤耐,韵比猗兰色更多。

九节番疑今日是,一樽未觉晚秋过。

从教白发须簪遍,且任当筵作笑歌。

宋代:张侃

山城并水寒较早,鸳瓦新霜写花草。

五朝三朝风萧萧,九日十日云飘飘。

秋将归去冬又至,寒色不遮万山翠。

小窗倚徙片时间,有美人兮隔江水。

宋代:唐庚

啖蔗入佳境,冬来幽兴长。

瘴乡得好语,昨夜有飞霜。

篱下重阳在,醅中小至香。

西邻蕉向熟,时致一梳黄。

立冬的古诗四句篇十

邂逅最美的立冬古诗词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秋天的景意并未完全消尽,立冬踩着厚厚的落叶,披着清澈高远的蓝天,已急不可待地伴着纷乱的微寒粉墨登场了。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立冬自古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节气,因为立冬的到来代表着冬季来临了,而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立冬有“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自古诸多文人墨客都对立冬加以诗歌赞美。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冬景

宋-刘克庄

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

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

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

烟雨馆立冬前一日

宋-葛绍体

已过重阳种菊花,留连秋色带霜华。

休言明日朔风起,肠断天涯人怀家。

立冬即事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岁晚倚栏

宋-冯伯规

倏忽秋又尽,明朝恰立冬。

细倾碧潋滟,喜对白芙蓉。

问信迟宾雁,催寒有响蛩。

暝烟都不见,闻得望晚钟。

立冬

元-陆文圭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古诗词大全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远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立冬》

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宋】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立冬闻雷》

【宋】苏辙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论语·阳货》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何言:说过什么?

四时:四季。行:运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滋生。

《左传·昭公四年》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

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书周易·革》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何言:说过什么?四时:四季。行:运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滋生。

《论语·阳货》孔子语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愆阳:过于温暖。伏阴:夏寒。凄风:寒风。苦雨。久下不停的雨。

《左传·昭公四年》

春生者繁华,秋荣者零悴

零:草木凋落。悴:憔悴。

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曾长思书》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97758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