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移民搬迁方案(汇总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1 11:29:04
实用移民搬迁方案(汇总19篇)
时间:2023-11-01 11:29:04     小编:文轩

方案制定需要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资源、制定步骤等多个环节。编写完美的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这些方案范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移民搬迁方案篇一

为保证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包保任务顺利完成,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结合部门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时间安排

积极做好移民搬迁户的思想稳定工作,协助移民搬迁户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搬迁至移民安置点,负责与移民点所在乡镇村和安置点所在乡镇村对接干部做好协调配合,确保 月 日至 月 日两天顺利完成移民搬迁工作。

四、组织领导

移民搬迁分五个小组,具体人员名单如下:

五、职责分工

1、 担任总负责人,负责与乡和镇的联络沟通,整体协调移民搬迁相关事务。

2、各包保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各小组提前与各移民搬迁户和移民搬迁乡镇 (村)、安置乡镇(村)的联络,并提前3天进村入户做好对接,明确运输物品,针对易燃、易爆、和家禽牲畜等禁运货物,要求移民户在搬迁前处理。

3、由 负责摸底调查每天需搬迁物资,提前联络好搬运车辆和人员,确定每天移民搬迁户装运路线。移民搬迁当天,先由各包保小组分别深入移民搬迁户家中,协助移民清点物资,并将物资搬运出屋。待车辆到达,由各包保小组派一人跟车负责移民物资看护,另一人负责与安置点进行协调沟通,将移民引进新安置点,并协助搬运移民物资。

4、移民搬迁车辆装运好移民物资后,在 门口集合,由工作车辆引路,经 到达 安置点。再由各包保小组负责将各移民搬迁户安置入户,并完善移民安置手续。

5、若遇移民搬迁户物资较多,需要返程搬运的,则由所包移民搬迁户包保小组继续协助搬运安置,直到移民搬迁户所有物资全部搬运完毕并顺利安置入户。

六、相关要求

1、各包保小组要做好相互间的对接工作,及时向总负责人报告移民搬迁情况。

2、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发现矛盾、动态、信息必须及时报告,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全力确保移民搬迁户的稳定。

3、在协助移民搬迁户装运物资时,要确保轻装、快搬、慢运,确保物资清点无误后方可发车运送。

4、各包保小组要积极与移民乡镇(村组)和安置乡镇(村组)联系,紧紧依托当地党委、政府做好移民搬迁户的移民搬迁工作,确保工作不出纰漏、不出差错,圆满完成移民搬迁包保任务。

为扎实有效地搞好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确保移民搬迁工作顺利进行,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我县年深山区移民搬迁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有效地改善边远山区群众的生活条件,鼓励边远山区及地质灾害点的群众自愿搬迁移民,采取集中安置的方法。逐步帮助深山区群众实施移民搬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推动政策引导以人为本村民自愿社会支持造福群众的原则。

二是坚持“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科学选点合理规划。在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调剂土地,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配套建设的基础上由移民户分户建房。

三是坚持以居住点或自然村为基本单位整体搬迁的原则。

四是坚持“部门支持资源整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原则。整合有关部门支农项目,支持安置地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提高移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能力。

三移民任务

场村壹组(张十八)整体搬迁,逐步完善安置地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必要的社会公益设施,基本解决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四移民安置

(一)移民安置范围

场村壹组

(二)移民安置对象

移民安置对象为长期居住在实施移民安置范围内,经确认的在当地享受村集体权益和履行集体义务的集体组织成员的自愿移民。

(三)移民安置对象条件的确认

1移民安置对象的户籍登记管理截止日期以县实施方案下发为准。符合登记条件的正常婚嫁及生育的子女对象予以确认;人口登记结束后,其正常婚嫁及生育子女等新增人口不予确认。

2参军以前户籍在当地的现役义务兵及三级(含三级)以下士官予以确认。

3原当地户籍,因就学户籍迁往学校所在地的在校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予以确认。

4原有当地户籍在押的服刑人员,劳教场所的劳教人员,以及其他被限制自由的人员予以确认。

5从当地分配到其他单位(指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有企业)的在编在职工作人员(含离退休人员)不予以确认。

该工作人员的直系亲属,在登记日前是村集体成员,并在当地享受村集体权益和履行村集体义务予以确认。

6对任何寄户在本年度计划移民村组的人员均不予确认。

7出嫁妇女如户籍未迁出者(包括外孙入户),人与户籍已分离,在当地未享受村集体权益履行村集体义务的,不属移民对象。

8有子女的老人需移民搬迁的随同子女搬迁,不再单独安置。

9孤寡老人(五保户)和残疾的三无人员(持有残疾证),由民政部的协调经移民对象同意安置在乡镇级敬老院,所需共由政府负责。如不同意按其他移民对象同等对待。

10移民安置对象,在移民搬迁实施过程中死亡的,自死亡之日起取消相关政策照顾的资格。

(四)移民安置对象的审批等程序

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按照“户申请,村评议,乡审查,县批准”的`程序,由自然村村民委员会,乡镇(场)政府将移民条件和移民对象分别实行张榜公布5天无异议后,再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

(五)移民安置地点和方式

1安置地点:场村壹组搬迁至场五星分场(县老水泥厂后)。

2安置地审批程序:由村壹组提出申请,村委员会写上意见经场同意,再由场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写出申请报告。

3安置方式:采取资金补助,按照规划要求村民自行建房。

五资金管理

1严格管理移民扶贫资金,做到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人审批。

2资金发放。建房补助实行“一卡-通”管理,实行预借制。补助资金分三次下拔:地基打好经验后拔付30%,一层建好后拔付30%。二层建好后经全面验收拔付40%。

3移民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行行政主要领导负责制。

六政策措施

1移民搬迁实行政府一次性建房补助政策与天宝矿业公司移民搬迁补偿相结合。政府补助政策标准为每人3500元(省级补助3000元,市级配套400元,县级配套100元),在补助资金中按每人500元提取,用于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由安置点政府统一管理。天宝矿业公司补偿资金具体数额,由政府天宝矿业公司村民协商确定。

2移民搬迁后,属移民的财产所有权经营权保持不变,不增加新的耕地山林。移民在安置地拥有永久性居住权和土地的长期使用权。

3允许移民在自留山上依法采伐木材(每人1立方米),作为建房自用材,凭县移民扶贫办公室的准迁证明予以放行。林业部门和当地政府免收各种税费。

4移民搬迁扶贫工程实行“零税费”管理,移民建房免交耕地使用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建筑安装营业税防洪保安资金等各种税费。对各有关部门应收取的税费,采取“各司其职,各算其帐,各记其功,不带走一分钱”的办法。作为部门对移民扶贫工作的支持。

5同等条件下,对安置移民的乡村组,在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能源建设,退耕还林,公路建设,人畜饮水,学校建设,以工代赈等项目方面优先安排。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举办社会公益福利事业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6鼓励县挂钩扶贫单位实行对口帮扶,特别注重解决特困群众的搬迁困难,为移民扶贫做好事,办实事,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7将安置小区纳入下年度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七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

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室传发动,调查摸底,制定工作计划,初步选址。

(二)组织实施阶段

平整土地,办好手续,按照规划设计要求统一建房,完成公共配套设施等项目。

(三)检查验收阶段

对工程进行验收,组织有序搬迁,颁发《土地使用证》《房产证》。

八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移民扶贫工作不仅是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山库区群众的迫切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举措。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移民扶贫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认真组织,加强领导。由于搬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为顺利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经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德安县深山区库区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3强化协调,明确责任。为确保移民搬迁工作顺利实施,移民建房实施用水用电力争到点到位,道路通畅,场地平整。有关单位要履行好各自职责,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把这件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县扶贫办要全程协调相关部门,及时掌握移民搬迁动态,会同县财政局和有关乡镇管理好资金。

县发改委要及时为移民搬迁安置申报项目争取资金。

县建设局对整个安置区要按照高起点低成本的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一设计,为移民户提供建房设计和施工图纸。

县供电公司县电信公司县文广局县网络公司要把电线电话和有线电视连接到户。

县交通局要负责将路修建至移民安置点。

县水务局和县农业开发办要为移民户落实改水项目和农田村庄水沟水渠治理。

县国土资源局县农业局要把造地沼气项目同步实施。

县林业局也要力所能及地为移民扶贫提供政策支持和优质服务。

县金融部门也要力所能及地为移民扶贫政策支持和优质服务。

4严明纪律,加强监督。移民扶贫工作要接受群众监督,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监察局设立举报电话,各单位要设立举报电话,县监察局县审计局要依法对移民扶贫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对搬迁对象把关不严,搬迁任务不能按时完成,转移挤占挪用移民扶贫专项资金的,必须如数追回,并追究有相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对虚报冒领贪污私分移民扶贫资金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严格做到“五个不”,即:不吃一顿饭,不喝一碗水,不饮一杯酒,不吸一支烟,不挪一分钱。

给政府的任用

1、调查摸底。重点对本村辖区内的意向搬迁户进一步调查核实,对自愿移民搬迁的群众逐一登记造册,做到一户一表、一村一册、一乡一薄,并将拟移民搬迁对象花名册报送到镇移民办。同时要求农户填写搬迁申请书,一式二份,于5月10日前报镇移民办。

2、会议动员。全镇要在5月4日前召开由实施村村干部和乡镇干部参加的工作会议。同时各村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有关文件精神,部署全村移民搬迁工作,下达移民搬迁任务。

3、落实集中发置点。各村要因村制宜,确定落实一个移民搬迁集中发置点,安置点要选择为环境优、交通便,社会服务功能较为集中的地段,并与新农村建设、圩镇开发相结合。

(二)核查审批阶段(5月中旬至5月下旬)

5月20日前,各村要上报移民搬迁户承诺书,移民搬迁对象审批表至镇移民办,由镇移民办再上报至县移民办。

县移民办根据我镇申报的名册,派员深入村组实地核查,对符合移民搬迁条件的农户,报请县移民扶贫领导小组审批。镇政府根据县里批复与移民户签订搬迁协议。

(三)组织实施阶段(6月上旬至12月中旬)

1、征地、规划设计。集中安置的,在落实集中安置点的同时,各村要于6月15日前完成集中安置地点土地的调查及征用工作,及时做好“三通一平”。集中安置实行“四统一分”,即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基础设施建设,分户建房。移民户宅基地每户占地面积原则控制在100m2以内(人均约20-30m2)。分散安置的由移民搬迁户自行选择建房地点,镇政府进行宅基地勘界,办理有关手续。

2、房屋建设。移民户按规划设计要求拿出各自的建房计划,按期建造房屋,完成必要的装修。

3、移民搬迁。组织移民户进行搬迁,移民搬迁完毕后,将原居住地的房屋拆除,或者将房屋占地收归集体所有,改为移民临时用地。

(四)检查验收阶段(12月下旬)

移民搬迁后,镇政府要组织人员对移民新房进行检查验收,填写移民新房验收单。

移民搬迁方案篇二

为指导德保县20xx-20xx年扶贫移民搬迁农户建(购)房补助工作开展,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建设等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xx〕9号)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补助对象

补助对象为具有农村户口,到各乡(镇)政府填写搬迁申请表格并经过审核的、列入年度扶贫移民搬迁计划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及同步搬迁对象。

二、补助标准制定原则

(一)全县基准补助标准。

根据自治区的有关文件要求,德保县属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基准补助金额每人不低于2.4万元。

实际基准补助标准由县政府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评分结果、安置区域和安置方式、当地平均建设成本等因素测算确定。

(二)安置点住房建设标准和建设成本。

按照“保障基本”原则,纳入中央和自治区搬迁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需要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户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90平方米(其中:单人户每户不超过40平方米、5人户以上的不超过120平方米),户均宅基地占地面积不超过80平方米。

人均和户均建(购)房成本分别控制在4万元和14.4万元以内。

(三)根据建档立卡搬迁对象贫困程度确定到人到户补助标准。

以县政府精准识别划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数线为基准,将搬迁对象按一般贫困、中等贫困、特别贫困、极端贫困四种情形进行分档补助,上下档之间补助标准相差不超过8%。

实际补助金额不得高于控制面积内的实际建(购)房成本。

对差异化补助后仍无法筹措缺口建(购)房资金、又不具备申请移民搬迁建房贷款条件的搬迁对象,经县扶贫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同意后,可在控制建设标准内按照方案标准给予全额补助。

(四)人口较少民族到人到户补助标准。

属于自治区认定的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京族、仫佬族)的搬迁对象,在相应档次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增加0.1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资金;属于德保县认定的人口较少民族(苗族、瑶族)的搬迁对象,在相应档次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增加0.1万元,资金来源为县财政配套。

(五)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住房补助标准。

在规定的住房建设标准内,纳入“十三五”全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需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由县政府按不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搬迁户基准补助标准执行,其中属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搬迁对象,在相应档次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增加0.1万元。

所需的补助资金由县政府通过统筹自治区、市、县财政安排的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等专项助资金解决。

三、安置方式及住房价格

(一)在县城集中安置。

一种为县政府投资建设的以“老乡家园-德保县某某移民安置小区”冠名的安置住房,另一种为经过县政府认可的市场现有房源。

具体户型、面积、套数根据各年度实施方案确定。

购房价格以各年度公布的购房指导价为准。

(二)在乡镇就近安置。

乡镇安置点的选址必须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尽量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地,尤其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在乡镇就近安置的安置点建设用地由搬迁村屯农户自行协商解决,建设用地无法解决的,不列入年度计划。

由住建部门向安置农户提供统一的规划图和设计图,农户自行建设,住房建设价格由住建部门聘请有资质的单位对施工图纸及实际建设情况进行预算,报财政评审中心审定,并作为住房建设补助的依据。

(三)投亲靠友安置。

列入年度计划的搬迁对象可以通过进城务工、投亲靠友等方式自行安置。

选择投亲靠友方式安置的搬迁农户需获得亲友住房的部分或全部产权,通过审核后方可获得补助,实际补助金额不得高于控制面积内的实际建(购)房成本。

各乡(镇)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20xx年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古县县委办公室 古县政府办公室

20xx年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工作部署,根据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指导意见》(晋政发〔20xx〕29号)、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xx〕82号)和《关于印发山西省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xx〕83号)和古县《“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就全县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按照省、市决策部署,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量力而行、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确瞄准、创新机制,县级落实、乡村实施”的要求,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确需同步搬迁农户实施易地搬迁。

加大政策措施支持力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明确各级责任分工,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从根本上解决生存发展问题。

(二)基本原则

易地扶贫搬迁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灵活安置方式,合理布局安置点和人口规模。

1.坚持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

以县城和全省规划建设的重点镇为主要安置地。

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整合各类资源,同步统筹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确保“五通五有”(通水、通电、通路、通车、通网等,有医疗机构、有学校、有便民超市、有金融服务点、有敬老院或福利院等),增强城镇集聚产业、承载人口、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让搬迁群众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2.坚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县城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新社区,要与劳动密集型工业园区相结合,与发展二、三产业相结合,化农为工。

积极发展非农产业,统筹考虑安排搬迁户数与就业岗位,力争消除“零就业”家庭;重点乡镇安置的移民,建房工程与产业开发项目同步安排实施,确实满足搬迁贫困户就业创业需求。

3.坚持与旧村开发、村庄撤并相结合。

科学规划开发利用旧村宅基地和土地,按照不同的开发形式,分步拆除旧村山庄窝铺,建设规模种植园区、养殖园区;实施宜林宜草开发和恢复性生态保护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发展乡村旅游。

切实解决行政村过小过散问题,聚集整合资源,调整配置生产要素。

4.坚持与社会保障相结合。

根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分类认定情况,做好迁出村养老、救助对象、残疾人的安置和供养工作,做到“四落实”(即按不同的人员分类,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标准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保障标准调整机制。

二、目标任务和搬迁对象

(一)主要任务

20xx年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工程涉及7个乡镇、96个村、778户、2601人。

计划建(购)住房778套,建房总面积6.5万平方米。

按照安置方式:集中安置496户1618人,分散安置282户983人;

按照贫困类型:建档立卡贫困户742户2500人,同步户36户101人;

按照安置地点:行政村就近安置138户373人,新建移民新村安置87户257人,依托已有配套设施安置135户521人,货币化安置418户1450人。

(二)搬迁对象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回头看”的在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要优先瞄准无劳动能力、无自筹能力、无安全住房的“三无”特殊困难户,尤其重点解决“土窑洞”问题,对搬迁规划区域内符合条件的五保户和丧失劳动力的特别困难家庭要免费提供住房。

因合户(以公安部门出具的户口簿为准)造成易地搬迁的人口数变动的,按照建档户和非建档户区分,非建档户与建档户合户的,以建档立卡数据库中的贫困人口人数为准;建档户与建档户合户的,以合户后的人口总数为准。

尽量实现自然村整体迁出,确需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可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易地扶贫搬迁与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对象重复的,只享受易地扶贫搬迁补助。

在上述范围内,各乡镇根据工作规划和实际情况,在农户自愿前提下,自下而上核定搬迁对象范围。

搬迁农户自愿购房的,由个人提出申请,提供购房合同等证明材料,报村委会审核公示,村委会统一申报乡镇政府审查,乡(镇)政府报县易地扶贫移民搬迁领导组审核确认。

三、安置方式

统筹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城镇化进程及搬迁对象意愿,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安置方式。

对采煤沉陷区贫困村、地质灾害贫困村、重要水源地贫困村、农林交错区贫困村要实施整村搬迁。

根据实际确定抗震区域贫困村安置方式。

其余类型贫困村人口根据情况,选择整自然村搬迁或者部分搬迁。

(一)集中安置主要方式和要求

根据省、市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符合以下条件即为集中安置(迁入原移民新村、新建移民集中安置点、自然庄并入中心村、迁入县城同一座小区3户以上的)。

行政村内就近集中安置。

依托靠近交通便利的中心村,引导本行政村内的搬迁对象就近集中安置。

建设移民新村集中安置。

依托新开垦或调整使用的耕地,规划建设移民新村,引导搬迁对象就近集中安置。

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县城、工业园区附近建设集中安置区,安置周边有一定劳务技能、商贸经营基础的搬迁对象,沉陷区、涧河工业园区限制区等范围内不能迁入。

依托乡村旅游区安置。

挖掘当地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或旅游景区,引导周边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发展乡村旅游。

依托已有配套设施安置。

依托已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空地、空置房屋等资源,可由政府统一组织回购空置房屋,配套相应耕地、商铺等资源,安置部分搬迁对象,严格控制价格,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五保”集中供养安置。

属于农村“五保”对象的搬迁对象,实行集中安置和供养。

集中安置的工程项目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组织建设,由县政府或者乡镇政府按照国家住房建设项目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中心村安置要整体规划建设,可拆除危旧住房,分期建设新房。

集中安置小型规模可统规自建。

统规自建的集中安置点由村、乡(镇)出具证明即可认定;农户自行购买首套商品住房可凭县房管部门或有资质的开发商出具的购房手续认定。

(二)分散安置主要方式和要求

货币安置。

支持搬迁对象通过进城务工、投亲靠友等方式自行安置,给予易地扶贫搬迁货币化补助,迁出地和迁入地政府在户籍转移、社会保障、就业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购买现房的原则应为手续齐全的商品房或正在相关职能部门完善手续的水电暖气设施齐全的现房(各乡镇政府与住建部门沟通后落实),享受分散安置补助;购买二手住房、中心村镇农村宅院需提供有效购房手续或接收地政府出具的证明,享受分散安置补助;易地搬迁贫困户享受城镇居民购买保障性住房同等待遇,给予安置补助;符合条件的危房改造户,由村、乡镇签署意见,报县易地扶贫移民搬迁领导组核实同意后实施。

四、建设内容

(一)主要任务。

围绕改善搬迁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建设住房和必要的附属设施,以及水、电、路、气、网、暖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注重后续产业发展。

搞好迁出区土地整治和生态恢复。

(二)建设标准。

严格控制建房面积,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则,新建住房人均不得超过25㎡;宅基地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购置现有住房杜绝贫困户因移民搬迁产生额外债务而返贫。

确需同步搬迁的其他人口安置住房建设,县政府可根据居民生产生活习惯和农户自筹能力,自行确定面积控制标准。

各乡镇要认真研读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指导意见》晋政发〔20xx〕29号)、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xx〕82号)和《关于印发山西省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xx〕83号。

(三)建设方式。

移民建房由乡镇政府组织实施。

1.修建多层住房:规划3层以上住房的,由乡(镇)政府要统规统建,市场运作,严格招投标程序,严把住房标准关、安全监督关和工程质量关,要吸收移民户代表全程参与工程监督。

2.修建低层住房:乡(镇)政府摸清底数,分类规划,分类修建,在统一规划设计基础上,可由移民户自主建房。

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由乡镇政府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招投标、统一施工建设。

(四)建设期限。

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工期为二年。

具体指标要求是:当年做到集中搬迁安置工程开工率100%,分散自主搬迁对象全部审核、确认,工程投资完成率达到60%以上;第二年要实现集中搬迁安置建房工程完工、逐步入住,分散自主搬迁对象补助到位、落实安置,工程投资完成率达到100%。

(五)补助标准。

根据中央、省、市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标准的相关规定,对于集中安置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建房补助2.5万元,配套基础设施户均补助2.1万元,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户均补助1.77万元,配套设施资金统筹集中使用。

对于分散安置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建房补助2万元。

对于确需同步搬迁的人口,人均建房补助1.2万元,配套设施可以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享。

县政府可根据财政状况,适度提高同步搬迁人口的补助标准,但不能高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补助标准。

除上述补助外,剩余建房资金由搬迁户自筹解决,对于确实没有能力自筹资金的困难户,可免于自筹,具体由县政府或乡镇政府在实际工作中把握。

县政府根据搬迁成本、贫困程度实施差异化补助,统筹安排到户,重点向特困户、贫困残疾户倾斜。

同时,县政府可根据工作实际,调剂使用建房补助、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补助。

其中:建房补助与基础设施补助调剂比例控制在10%以内,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补助调剂比例控制在20%以内,公共服务设施补助不足部分,通过统筹整合使用财政资金解决。

土地整治、迁出区生态恢复和产业发展资金,县政府可根据规划要求和实施项目资金需求,在建档立卡贫困搬迁人口每人不超过1.62万元的额度内提出贷款需求。

五、资金及项目管理

(一)资金规模

20xx年易地移民搬迁工程总投资8437.9万元,其中:建房补助5879.7万元,基础设施补助966万元,公共服务设施补助814.2万元,农户自筹778万元。

集中移民建房补助:1517人×2.5万+101人×1.2万=3913.7万元

集中移民基础设施:460户×2.1万=966万元

集中移民公用设施:460户×1.77万=814.2万元

分散移民建房补助:983人×2万=1966万元

移民户自筹:778户×1万=778万元

总投资:3913.7+966+814.2+1966+778=8437.9万元

(二)资金管理

县政府设立易地扶贫搬迁共管账户,根据《山西省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省、市级下达到县级的建房资金、统筹资金、贷款和群众自筹等建设资金,以及土地出让、商业开发收益资金全部集中到共管账户,由县财政部门、扶贫部门共同管理,共同签字核报、拨付资金。

1.建房补助资金:应全部用于购建住房,直补到户,不得直接以现金的方式予以发放;

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补助资金:全县统一统筹集中调配使用。

新建移民集中点乡(镇)制定实施方案,工程开工后,按进度按一定比例分批次申请补助资金,项目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拨付完毕。

3.财政资金负担相关费用:县财政负担移民户住房第三方机构验收,移民集中点物探、规划、设计、工程监理等相关费用。

(三)验收办法

可由县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工程进行验收。

县易地扶贫移民搬迁领导组按20%抽查无误后,拨付建房补助资金。

原则上移民户自建房主体完工补助资金拨付一半,移民户入住后全部拨付。

购置住房入住后全部拨付。

(四)后续措施

根据农村宅基地“一户一证”的规定,搬迁户享受扶贫补助政策后,原宅基地使用证由国土部门按相关政策办理。

组织对搬迁后的偏僻自然村或整村搬迁的自然村的旧宅基地、房屋进行调查摸底,实行住新拆旧,在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书后进行复垦,对搬迁户宅基地和房屋合理作价补偿;复垦面积转为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城市新增建设用地优先用易地搬迁复垦土地置换,土地级差收益按一定比例分配给搬迁对象,以激励移民拆除旧房。

搬迁户对搬迁旧村耕地、林地的承包经营权交易获得的收益,全部返还搬迁农户,让搬迁群众分享资源开发、生态建设成果。

保障搬迁户各项权益。

尊重搬迁户意愿,在县城安置的可申请将户口迁入城镇;在农村安置的可申请将户口迁入新的农村。

子女上学、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社会救助等政策随户口迁移,由迁入地政府负责协调落实。

切实保障搬迁群体中适龄儿童少年教育权益,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为移民安置点合理划分学区。

所在地政府要根据安置点的人口数和周边学校容量情况,对规模较小、容量有限的学校进行改扩建。

对成规模的移民安置点,要规划建设相应规模的中小学和幼儿园,保障移民搬迁群体中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义务教育。

探索实行不动产登记制度。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易地扶贫移民搬迁领导组的领导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牵头主抓,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脱贫攻坚最艰巨的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县易地扶贫移民搬迁领导组要充分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发改、财政、国土、住建、环保、林业、民政、农发行等单位和各乡镇要共同参与,积极配合,形成合力。

(二)明确责任分工

1.县易地扶贫搬迁领导组。

负责组织动员、方案制定、细化政策、落实规划设计、搬迁用地、推进实施、迁出区生态恢复、统筹资源力量、质量监督管理等全面工作。

2.县直部门工作任务。

县扶贫办、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国土、人行负责全县规划编制、政策衔接、任务下达、考核评估等工作,统筹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县扶贫办会同各乡镇提出有搬迁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及其分布,对搬迁后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进行销号。

县发改局负责申请易地扶贫搬迁中上级资金和专项建设资金,并制定管理办法,组织落实。

县财政局负责落实地方政府债券支持政策,并研究出台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贷款贴息等其他支持政策,加大对上级资金整合力度,统筹用于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县发改局、财政局共同做好专项建设基金与地方政府债券的衔接工作。

县国土局负责研究制定我县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具体落实措施、操作办法,优先保障易地扶贫移民搬迁用地。

县住建局负责项目建设规划,并就县城回购房源做好摸底、调查协调。

县林业局负责迁出区经济林、生态林建设。

县民政局负责积极稳妥实施村庄撤并。

县人行负责研究出台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的信贷资金筹措方案,并协调县农发行做好服务。

县农发行负责编制出台信贷资金管理办法,落实所需资金,将有关情况及时向县人行报告。

3.乡(镇)党委、政府主要任务。

结合县易地扶贫移民搬迁方案,制定本乡(镇)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实施方案,同步规划旧宅基地拆迁、旧村复垦、生态修复等规划。

将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人,通过图片、影像、文字资料等形式建立档案造册登记,也要录入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做到线上与线下双落实。

每月20日按时向县领导组上报报表,每年可以对搬迁人口进行一次动态调整。

稳妥做好建档立卡与非建档立卡人员、新搬迁和旧搬迁政策的衔接工作,及早做好化解矛盾方案。

各乡(镇)书记、乡(镇)长是本辖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第一责任人,具体组织实施项目。

4.村两委班子。

宣传政策、发动群众、汇总申请、审核移民户资格、建(购)房真实情况,督促进度,协调其他事宜等。

(三)加大政策宣传

各乡(镇)政府要进一步出台政策措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要重视发挥包村领导、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三支队伍”的帮扶作用和村级干部群众的参与作用,过细做好群众工作,做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家喻户晓,贫困户充分了解国家政策。

(四)严肃纪律

严格资金管理,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督检查。

下达的扶贫搬迁资金要直补到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或手段,代领、冒领、截留、挤占、贪腐、挪用移民户的建房补助资金,对资金使用管理中出现的弄虚作假、违纪、违法现象要严肃问责,并对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予以党、政纪处理,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贫困群众身上。

(五)监督考核

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监督、奖惩兑现的原则建立工作监督考核机制。

明确主体责任,要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作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脱贫攻坚实绩考核的主要内容。

定期组织督查推进、跟踪问效,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工程项目进行跟踪评估,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监测调查和搬迁户满意度调查,对群众满意、成效明显的乡(镇)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对不按规定时序要求开展工作,搬迁效果差、群众满意度低、造成严重后果的部门和单位,按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追究和问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移民搬迁方案篇三

移民搬迁扶贫工作是我市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推进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x市发〔201x〕x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现就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20xx年起,全市每年力争实施5万人移民搬迁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对全市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15万贫困群众的移民搬迁任务,整体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移民综合发展能力,让移民群众真正实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利益趋向,激发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群众移民搬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自觉自愿接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

(二)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坚持以自然村或居住点为单位,实行整体搬迁,对贫困程度深、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居住点,优先安排。搬迁安置以县城(工业园区)集中安置为主,乡镇和中心村集中安置为辅。

(三)差异扶持、综合推进。整合相关政策,移民搬迁户可享受移民搬迁扶贫补助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补助,对特别困难的搬迁户,进一步提高建房补助标准。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一对一”帮扶,帮助扶贫对象解决搬迁安置困难和后续发展问题。

(四)统筹规划、稳步实施。科学制定移民搬迁扶贫规划和安置方案,合理确定迁出地范围和搬迁规模。科学选址,配套建设集中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

三、政策措施

(一)加大资金整合和政策支持力度。市、县财政要统筹解决好移民搬迁资金,移民户的建房资金按每人4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对移民搬迁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其中的特困户实行差别化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资金按每人5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建档立卡中的特困户建房资金按每人6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移民搬迁进城进园、乡镇、中心村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费分别按每人元、1500元、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要按照x国土资字〔〕182号文件精神,落实土地增减挂钩收益分配政策,确保农民利益。农粮、林业、水利、农网改造等涉农惠农资金,在确保资金性质、用途、管理要求不变的前提下,优先用于移民安置点建设。将移民集中安置点纳入县城和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向安置点延伸,实现共建共享。移民对象办理城镇居住证后,符合条件的可优先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

(二)强化用地保障。把移民搬迁安置用地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计划,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专项安排用地指标,并积极争取防灾避灾专项用地计划,用于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要认真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扶贫和移民办、省委农工部《关于实施贫困群众移民搬迁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x府厅发〔〕20号)“搬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点建设用地指标,由省、县两级按照各50%的原则专项安排解决”的政策,优先安排进城进园集中安置点建设工作的县(市、区)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三)保障移民合法权益。切实维护移民合法权益,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移民搬迁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经营权贷款抵押、担保。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鼓励搬迁户入股或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山林经营权,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依法保障移民对原居住地的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移民搬迁户原宅基地可通过增减挂等,依法、自愿、有偿退出。

(四)完善社会保障。落实支持贫困家庭的各项优惠政策,统筹移民对象的城乡社保、医保、低保政策。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安置的移民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困难移民户在取得城镇户籍后可申请城镇低保。允许移民对象自愿选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省市统筹时予以认可并接续,已进入企业务工的应随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不得同时参加和重复享受。

(五)优化公共服务。在县城和工业园区安置的移民户可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子女教育、公共卫生、文化服务等基本权益,并可在过渡期内享受原户口政策待遇,按规定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和国家惠农政策。教育、卫计、文化、公安、民政等部门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六)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移民搬迁的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把移民搬迁的技能培训和劳动力培训纳入“新型农民职业培训”、“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中,通过培训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对移民搬迁就业指导服务,帮助移民户在本地本园企业就近就业。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移民搬迁扶贫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亲自统筹谋划;要建立健全“县负总责、部门配合、乡镇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运转协调的工作合力,促进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科学制定规划。按照“整体搬迁、梯度安置、差异扶持、综合推进”的要求,认真分析本地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在调查摸底基础上确定整体搬迁的自然村或居住点,确定整体搬迁目标、搬迁范围和安置地点,制定好搬迁规划。在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引导移民向县城和园区集聚,并实施乡村逐级审核、县审批,“三榜”公示。

(三)明确安置方式。根据搬迁农户意愿,结合实际,采取以进县城进园区集中安置为主,乡镇和中心村集中安置为辅的安置方式。对有劳动能力,尤其已有家庭成员在县城或工业园区务工的农户,引导他们进县城进园区集中安置。其他打算长期自愿在农村发展、或不具备在县城或工业园区安置的贫困群众,在乡镇或中心村集中安置,坚决杜绝搬“富”不搬“穷”的现象,做到整体搬迁。

(四)落实工作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通力合作。各县(市、区)应在5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实施方案等前期工作,确保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将移民搬迁的贫困户纳入结对帮扶对象,精准扶持,如期脱贫。扶贫移民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监督;矿管部门负责指导搬迁安置点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安置用地保障,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规划建设部门负责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工作指导以及住房建设过程的监管;房管部门负责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的落实;环保部门负责指导进城进园集中安置点的环境评估;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工作。

(五)加大宣传力度。要积极开展实施贫困群众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政策宣传和引导,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移民搬迁的积极性。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六)完善考核机制。市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实行每季度一督查,半年一通报,年终一检查的工作制度,督促指导有关县(市、区)抓好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落实,对各县(市、区)平时检查的情况,将作为市政府年终考核县(市、区)民生工程移民搬迁扶贫专项工作的依据,确保移民搬迁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移民搬迁方案篇四

为切实做好江源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维护移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政府关于加强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的意见》(湘政发〔20**〕9号)、《湖南省水库移民开发管理局关于〈湖南郴州市江源水库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的审核意见》(湘移函〔20**〕155号)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执行国家移民安置政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分步实施江源水库移民搬迁和安置工作,确保江源水库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二、工作目标

北湖区、苏仙区政府从20**年9月启动工作,20**年7月底前完成本辖区内江源水库移民旧房拆迁和库底清理任务,20**年9月底前完成移民建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搬迁安置工作任务,搬迁安置人口共计99户、311人,其中北湖区66户198人,苏仙区33户113人;生产安置人口共计352人,其中北湖区石盖塘镇板田脚村4组198人、5组41人,苏仙区良田镇高雅岭村9组113人。

三、安置方式和补偿标准

(一)安置方式。

原则上以就近农业生产安置为主,允许部分移民实行自主投亲靠友的农业生产安置,对在城镇有固定住所并有稳定经济收入来源的移民户可采取货币安置。

货币安置应严格控制,确需货币安置的,由移民户自愿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审批合格后方可采取货币安置。

以农业生产安置的,按安置地移民实际农业人口人均水田0.8亩、旱土0.2亩的标准执行,其他安置按等量的货币安置标准执行。

(二)安置点确定。

石盖塘镇五星村冯家山组奄田奎为北湖区江源水库移民搬迁安置点,良田镇良田村四组毛边头(谢家坝)为苏仙区江源水库移民搬迁安置点。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依照政策法规,合理布局搬迁安置点功能结构,精心安排布置住宅群体空间、充足卫生的饮用水源和道路交通,力争不占用基本农田。

(三)补偿标准。

江源水库移民搬迁安置补偿,按照《政府关于加强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的意见》(湘政发〔20**〕9号)、《郴州市政府关于印发〈郴州市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的通知》(郴政发〔20**〕5号)、《郴州市政府关于公布郴州市市本级(北湖区苏仙区)征地补偿区域及标准的通知》(郴政函〔20**〕39号)和《郴州市政府关于公布郴州市征地补偿补充标准的通知》(郴政发〔20**〕3号)等文件的规定执行。

四、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年9月-20**年10月上旬)。

市、区、镇三级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层层组织召开协调会议,明确工作责任、工作要求、工作目标和任务,着手制定搬迁安置工作方案和移民安置年度计划。

市政府分别与苏仙区政府、北湖区政府签订移民安置任务责任书,市移民局、北湖及苏仙两区政府、项目业主签订移民安置三方协议书。

(二)组织实施阶段(20**年10月-20**年10月)。

按照《郴州市江源水库移民搬迁和安置工作方案》,组织实施江源水库移民旧房拆迁、库底清理、移民建房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市江源水库移民搬迁和安置工作领导小组要对搬迁和安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督促检查。

(三)总结验收阶段(20**年11月-20**年12月)。

完善各类档案资料,做好江源水库移民搬迁安置验收工作。

五、优惠政策

(一)规费减免政策。

江源水库移民搬迁项目所涉及的房屋初始登记费、房屋转移登记费、广播电视安装开通费、广播电视端口迁移费、自来水入户表安装费、移民办理建房土地使用证、户口迁移登记等费用,以及移民安置项目耕地占用税、移民户自建自用房屋各税等地方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税费减免政策按照《郴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郴州市东江水库移民避险搬迁安置办法的通知》(郴政办发〔20**〕6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二)权益保障政策。

安置后的移民在移民子女上学、就医、移民生产生活等方面与移民安置区当地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郴州市江源水库移民搬迁和安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搬迁安置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何文君任顾问,市政府副市长陈海平任组长,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局、市地税局、市移民局、郴电国际、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北湖区政府、苏仙区政府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搬迁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移民局,由市移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苏仙区、北湖区政府和良田镇、石盖塘镇分别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进驻库区开展相关工作。

(二)强化协调联动。

北湖、苏仙两区政府是江源水库移民搬迁安置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和实施主体,要把江源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作为本区政府今明两年的一件大事,在抓搬迁安置工作进度、信访维稳和“质量、资金、度汛”三个安全上下功夫,层层落实责任,签订工作责任状。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局、市地税局、市移民局、郴电国际、市自来水公司、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等有关部门在江源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应当给予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市移民局应当安排专人深入现场对水库移民的规划、搬迁、安置和经费使用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

市搬迁安置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北湖、苏仙两区每月召开一次协调布置会,统筹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严格资金监管。

江源水库工程移民补偿、搬迁安置等资金,由郴电国际及时拨付到市移民局设在市财政局的资金专户,市移民局根据年度计划和搬迁安置实施进度再拨付到苏仙区政府、北湖区政府的江源水库移民资金专户。

移民资金严格按照《湖南省移民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管理,严禁以任何形式侵占、截留、挪用、挥霍。

县级以上政府或者其移民管理机构应当加强移民资金的管理,县级以上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拨付、使用和管理情况的监督,各级审计、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拨付、使用和管理情况的审计和监察。

根据安徽省发改委、财政厅《关于金寨县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方案的批复》(皖发改移民函[2015] 985号)精神,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特制定金寨县水库移民搬迁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水库移民户脱贫解困为目标,根据水库移民避险解困第二批试点调查摸底情况,充分尊重移民搬迁户意愿,采取灵活多样的安置方式,分类实施,切实解决他们存在的居住不安全、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差、出行较为困难等实际问题,通过就地就近企业用工、山场土地流转、产业扶持、大户带动帮扶等形式,解决水库移民搬迁户生存发展、增加收入等问题,努力把改善民生、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确保在2020年前与全县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二、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工作原则:水库移民搬迁工作要做好“三个结合”,即水库移民搬迁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宅基地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扶贫搬迁工作相结合。

(二)目标任务:2016年4月1日至2017年5月底前全县完成3232户、10908人水库移民搬迁任务。

新建安置点的乡镇2016年10月底前要逐步达到搬迁入住条件,2017年5月底前基本完成搬迁任务;对消纳县城、集镇商品房水库移民搬迁户务必在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购房手续办理。

(三)执行时间:《金寨县水库移民搬迁实施方案》执行时间为2016年4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止。

三、实施对象、范围和政策

(一)实施对象:有水库移民直补人口的农户。

(二)实施范围:全县23个乡镇中居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生存环境恶劣、生产生活存在突出问题的水库移民户。

(三)奖励政策:根据中央、省相关政策规定,同时统筹考虑我县农村宅基地改革、易地扶贫搬迁、美丽乡村建设、村庄布点规划等实际情况,县委、县政府决定我县水库移民搬迁奖扶政策如下:

1、搬迁户进县城购买商品房安置的每个直补人口享受国家补助2万元。

在集镇购买商品房和集镇、规划的村庄安置点安置的每个直补人口享受国家补助1.5万元。

上述四项搬迁奖励补助政策可以叠加。

四、工作步骤

(一)选址平整阶段(3月1日——4月30日)。

1、科学选址。

凡在集镇和中心村庄有安置点建设任务的乡镇,要在3月上旬根据各乡镇总体规划,确定集镇和中心村庄建设安置点。

2、土地平整。

安置点若有房屋、树木、青苗、坟墓的,要在3月中旬完成清点、核实、登记、确认及拆迁、树木移栽、坟墓迁移及征地工作。

4月底前完成土地平整工作,并明确平整的.面积,确保建设单位正式施工建设。

(二)协议签订阶段(4月1日——5月31日)。

乡(镇)村干进村入户以村民组为单位召开群众座谈会,宣传水库移民搬迁主要政策,引导符合条件群众积极投入搬迁工作。

根据群众自愿原则分不同需求安置类型(县城、集镇、中心村庄)填表登记,以村为单位张榜公示七日后汇总上报。

并与符合条件的搬迁户正式签订《水库移民搬迁协议》,为分类安置提供可靠依据。

对符合条件的不愿搬迁的移民户,要写出放弃搬迁承诺书。

(三)工程实施阶段(5月1日——9月30日)

结合各乡镇村庄布点规划,在已经完成地勘、图纸设计的安置点启动安置点建设。

安置点的建设可以采取各搬迁理事会自管自建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乡镇政府统一招标的方式。

各乡镇政府对安置点的工程质量、外观风貌、时间进度负有监管和指导义务。

1、工程招标(5月1日——31日)。

各乡镇在5月份办理安置点工程和监理招投标手续,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同时完成工程建设相关报批手续。

采取理事会自管自建的安置点应同步签好自建协议及施工合同。

2、房屋基础建设(6月1日——30日)。

安置点由乡镇政府统建的,要在6月1日起开工建设房屋基础性设施,尽快完成地梁、管网、雨污排水、自来水等地下系统工程,6月底前达到正负零。

理事会自管自建的,要根据群众实际情况,确保实现上述目标。

3、房屋主体工程(7月1日——9月30日)。

所有安置点房屋在3个月内完成房屋主体结构。

各乡镇及监理单位要切实发挥好监督作用,确保工程按质按量完成。

(四)室内外装饰装修及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施工阶段(9月1日——10月31日)

陆续完成各安置点房屋的室内门窗安装、室外装饰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绿化、亮化、美化,达到搬迁入住条件。

(五)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阶段(4月1日——12月31日)

凡是到县城或集镇购买普通商品房的水库移民搬迁户在签订完《水库移民搬迁协议》后,应于12月底前完成购买普通商品房手续(以房管局购买房屋公示时间为准)。

(六)搬迁入住阶段(11月1日——2017年5月31日)

安置点建成后,各乡镇要积极有序组织群众搬迁入住, 2017年5月底前完成搬迁任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成立水库移民搬迁工程推进小组,负责县级规划和方案编制、配套政策制定、检查指导、绩效考核等工作,统筹协调项目推进。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扶贫移民局,抽调专人,集中办公,承担日常工作。

各乡镇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落实具体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

县扶贫移民局要督促指导乡镇移民搬迁工程实施,统筹把握实施进度;县国土局负责移民搬迁的用地指标;县规划局要做好搬迁安置点的规划设计审批等工作;县教育局、卫计委负责安排好搬迁户的子女享受教育、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县人社局负责搬迁户劳动技能培训和指导就业等工作。

乡镇是水库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

要开展搬迁户宣传动员与审查确定、安置点选址、建设规模确定、安置用地落实等前期工作,按照搬迁户意愿,科学合理选择建设方式,既可统建,也可统一规划,群众自建;负责项目实施、工程质量和进度监管,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及时修复迁出地生态和整治土地,落实奖补政策,做好搬迁户生产发展、住房分配、户籍迁移、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多方筹集资金。

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对集中、配套使用”的原则,用足用好移民后扶项目配套资金。

加大中央财政涉农资金、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统筹用于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开发等项目建设。

(四)加强项目管理。

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强化搬迁项目监管,加快工程推进;根据移民搬迁项目年度任务,采取挂图作战方式,逐项倒排工期计划,明确各项建设任务时间节点、工作要求和监管责任;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严格履行政府项目采购、建设、竣工、验收、资金拨付及报账程序,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相关制度,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五)严格政策规定。

水库移民搬迁,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精准搬迁对象、严格奖励标准、阳光规范操作。

要通过张贴宣传单、发放明白纸等形式,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做到移民搬迁政策家喻户晓。

要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接受群众监督,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六)强化考核评估。

县扶贫移民局会同县财政局、国土局、住建局、规划局等部门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根据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采取定期督查、重点调度、专项监测评估等方式,对搬迁对象选择、建设进度、工程质量等进行全面检查,与年终考评挂钩。

移民搬迁方案篇五

根据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工作部署,为确保移民安全、顺利、和谐搬迁,圆满完成我市第二批移民搬迁任务,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搬迁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总体部署,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以搞好服务、保障安全为重点,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统筹社会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努力实现“不伤、不亡、不漏、不掉一人和安全无事故”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的原则;坚持以迁入地为主、迁出地配合,各有关部门服务,各包乡联村工作组参与的原则;坚持按照“尊重民俗、平抑高峰、市内提前不等不靠稳扎稳打”的原则;坚持集中统一搬迁的原则;坚持严格按照搬迁入住条件成熟一个村搬迁一个村的原则;坚持先批准后搬迁和规模适中、鼓励轻装搬迁原则。

三、职责分工

(一)迁出地:

1.组织制订移民搬迁总体方案。

2.负责做好移民手续交接前的各项工作。

4.协助移民搬迁物品,负责移民物资看护。

5.负责搬迁前移民健康排查,以及学生、随迁教师情况摸底工作。

负责提供危重病人、高龄老人等特殊人员花名册及其搬迁物品种类和数量清单。

8.负责完成临时搬迁道路和停车场建设,做好水运摆渡船只的协调、组织和安检,确保移民搬迁需要。

搬迁停车场地要有专人指挥协调,并佩戴袖标或胸卡,保障搬迁车辆有序通行。

9.做好人口核定。

11.负责组织举行移民搬迁欢送仪式;

12.配合迁入地组织好移民搬迁欢迎仪式;

13.负责做好移民库区房屋拆除、库底清理及移民搬迁后遗留问题处理工作;

14.负责县内安置和出县投亲靠友移民安置及随迁人口的搬迁工作

15.负责做好移民村搬迁期间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工作,严防盗窃、哄抢、打架斗殴、乱砍滥伐等事件发生。

负责做好搬迁稳定隐患的排查化解、拒迁户搬迁动员及留置人口的思想教育工作;

17.做好移民搬迁其它工作。

(二)迁入地:

1.配合迁出地制订移民搬迁总体方案,负责制订本辖区移民搬迁实施方案和详细搬迁计划并组织实施。

做好移民个人和集体财产运输工作,负责移民搬迁车辆编号、编制乘车安排;

2.搬迁前全面完成移民新村建设并达到搬迁入住条件。

提前做好移民生产用地调整划拨工作;

4.按照迁出地提供的用车计划,提前做好搬迁车辆组织调配工作,每批次加派一辆客车、一辆货车、两辆警车、一辆救护车、一辆消防车同时向迁出地提供每批次移民乘车人员座次表。

每辆客车应派一名干部护接,护接干部要佩戴标志明显的袖标或胸卡,并为每位移民准备一顶帽子、一朵光荣移民胸花。

严禁临时在淅川县内组织车辆搬迁。

5.负责搬迁途中的交通安全、医疗保障、饮食供应及饮食安全。

每批次搬迁应派出足够交警、巡警、医护人员和车辆维修人员全程跟踪服务。

每批次搬迁车队由一辆警车带队、一辆警车盾后护送。

搬迁前车辆安全监测部门要对搬迁运输车辆进行一次安全监测,并出具合格手续,确保每辆运输车和驾驶员证照合法有效、手续齐全。

做好防暑、防雨工作;

7.提前上报每批次搬迁申请和搬迁预告;

9.负责做好移民接收工作。

10.负责协助移民做好物品卸车搬运工作。

成立移民物品卸车服务队,帮助移民及时、安全卸车并协助做好搬运工作;

11.组织好移民欢迎仪式。

在本县市区高速公路出口处或移民新村组织锣鼓乐队、燃放鞭炮、张贴标语。

到达移民新村后,要举行隆重、热烈、简朴的欢迎仪式;

12.负责安排好移民搬迁后临时应急生活必需品。

13.负责做好随迁人口的安置工作;

14.负责提前为每个移民办理一份搬迁途中的人身、财产保险;

15.制订移民搬迁应急预案,预防和妥善处理搬迁途中突发事件,确保顺利搬迁;

17.做好移民搬迁其它工作。

(三)市直有关部门:

市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移民搬迁的统一协调,组织制订全市移民搬迁实施方案;收集掌握移民搬迁工作的具体情况,编排全市移民搬迁日程,负责组织上报和发布每批次搬迁预告和搬迁指令;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处理搬迁工作中的具体事宜,对搬迁各项工作进行督查、指导。

市移民局——积极筹措资金,及时下达投资计划及下达移民搬迁费和搬迁奖励经费,确保移民搬迁顺利推进;协调做好移民有关手续转接办理和人口复核工作,及早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准备工作;负责随时解答、咨询移民政策;协调解决移民搬迁中遗留问题处理;及早做好移民生产用地手续办理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协调指导各有关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组织运输车辆并负责车辆安检,做好水路转运船只筹备和安全检查;负责协调物流公司组织运输车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租车费用;对移民搬迁运输车辆技术性能按成本价进行检测,确保技术状况良好;负责搬迁道路整修、抢修、巡逻,确保道路畅通;负责移民搬迁运输途中车辆的应急维修保障工作;协调高速收费站点开辟绿色通道、免除移民搬迁车辆通行费,积极开展服务和支持移民搬迁活动。

市公安局——负责移民搬迁期间社会治安,维护好交通秩序,加强运输线路车辆疏导和管理,建立畅通的交通信息通报渠道,必要时对关键路段实行交通管制,保障搬迁运输畅通;按成本价对参运驾驶员进行体检、驾驶资格审查、培训和安全教育;做好应急预案,处理突发事件,确保移民搬迁途中的安全保卫;及时为移民办理户口迁移和户口本、身份证等证件。

市卫生局——负责移民搬迁医疗保障工作,制订移民搬迁医疗、公共卫生保障预案;做好搬迁过程中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防止传染病流行,保证移民搬迁期间的公共卫生安全。

对每批次搬迁协调迁入地选派医疗专家和护士组成专门医疗队伍,配备救护车和必备药品、医疗器械,做好移民搬迁过程中的医疗救护、救治工作;组织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搬迁移民健康排查、特殊人群搬迁的特殊护理;组织做好搬迁前移民住房、参与搬迁车辆的集中防疫消毒工作和移民食品检测、降温防暑等工作,预防和妥善处置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协调做好移民新农合手续迁转。

组织好库底清理卫生防疫工作;组织做好移民新村卫生室检查验收工作。

市教育局——组织做好移民学校检查验收、移民学生转学、就读和随迁教师的安置工作,解决好暑假前搬迁移民学生的学习问题;做好移民学校设施配套、师资力量配备和教材征订工作,确保移民学生按时就学。

市民政局——做好移民搬迁后军烈属、残疾人、五保户、低保等优抚对象手续的迁转等工作。

市林业局——负责指导库区淹没线上成片林园地处置;做好移民搬迁期间林木运输检验和库底清理服务工作,负责移民林木采伐运输手续办理。

市气象局——负责为移民搬迁提供相关区域天气预报与预警,每周一提供未来7天预报,逐日滚动提供未来3天预报,遇灾害性天气时随时提供预警预报。

市供电公司——负责移民搬迁期间用电安全,保证移民村用电供应。

组织专门移民搬迁供电服务队,配备足够的移民照明应急设备,确保移民搬迁用电安全。

市直包乡联村工作组——按照督促检查、协调迁安、对口帮扶的职责,配合所包乡镇做好移民搬迁相关工作,参与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移民搬迁工作,承担搬迁具体职责,完成所在县市区、乡镇安排的搬迁任务;受市移民安置指挥部委托,对所包乡镇移民搬迁申请审查提出意见。

市直其他委局:结合各自职能,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四、总体安排

(一)搬迁任务:我市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市内计划搬迁54658人,其中淅川县内集中安置10415人(省市考核9个集中安置点安置5257人,其他县内后靠集中安置点安置5158人),分散方式安置2386人。

我市丹江口库区第二批外迁移民集中搬迁涉及淅川县7个乡(镇)46个移民村,10206户,47114人,规划建设外迁移民集中安置点55个;安置在我市7个县市区,涉及35个乡镇。

我市各有关县市区的集中搬迁任务是:邓州市计划集中安置移民3783户17327人,涉及移民村13个,安置点16个。

唐河县计划集中安置移民2070户9539人,涉及移民村7个,安置点9个。

社旗县计划集中安置移民1477户7021人,涉及移民村10个,安置点9个。

新野县计划集中安置移民486户2083人,涉及移民村1个,安置点3个。

宛城区计划集中安置移民466户1881人,涉及移民村2个,安置点2个。

卧龙区计划集中安置移民913户4006人,涉及移民村2个,安置点6个。

淅川县计划集中搬迁移民2212户10415人,集中安置在8个乡(镇)34个安置点(省考核9个集中安置点为1011户5275人)。

(二)搬迁时间:我市第二批移民统一搬迁时段为:2011年5月4日零时至8月31日24时。

移民在此时段搬迁,免缴路桥通行费,开辟绿色通道,开展服务帮扶活动。

凡在2011年8月31日24时前完成建房搬迁的移民给予奖励。

(三)搬迁安排:我市第二批外迁安置集中搬迁移民10206户47114人。

计划分60个批次完成。

总搬迁车辆11492辆次,其中客车1685辆次、货车8746辆次、工作用车1061辆次。

8月31日前完成集中搬迁任务。

淅川县内后靠集中搬迁1201户5158人、分散搬迁2386人,分别由淅川县组织实施。

(四)完成标准:移民个人完成搬迁的标准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需搬迁的个人财产必须全部搬入迁入地,并自行拆除库区房屋或出具委托迁出地乡镇政府拆除清理的承诺书。

同时移民户籍、学籍、党团关系及农村低保、新农合、各种涉农补贴等在规定时间内转移到迁入地。

五、工作安排

(一)搬迁准备:

1.制订搬迁实施方案。

在迁安双方充分沟通对接的基础上,市及迁安双方县市区、乡镇分别拟订搬迁实施方案,并报上一级指挥部进行审查。

方案要将责任分解到岗,落实到人;时间要细化到天,明确到时。

并要组织完成方案评估、模拟演练、搬迁培训等工作。

2.搬迁申请与批准。

县市区移民安置指挥部对第二批移民新村建设验收合格后,向市移民搬迁指挥部提出搬迁申请,经市移民搬迁指挥部对拟搬迁移民新村复验、审查搬迁实施方案和搬迁后续工作安排后,凡达到搬迁条件的方可批准搬迁,同时向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备案,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搬迁。

3.搬迁物资准备。

提前组织筹备搬迁物资、搬迁车辆,确保足额、及时到位。

同时备好移民搬迁后一周的生活必需品,包括米、面、油、肉、菜、调味品、炉具、暖水瓶、鞭炮、对联等,同时要考虑民族习惯,确保移民到新家就能生火做饭,开始新的生活。

4.制定奖励措施。

鼓励移民“轻装”搬迁或限定每户携带物品数量,有效减轻搬迁运输压力。

5.及早落实搬迁基础性工作。

迁出地提前对搬迁移民特殊人员(老、弱、病、残,憨傻、痴、呆、鳏、寡、孤、独)、学生、教师和特殊物品等进行登记造册;做好集中搬迁移民确认书的签订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好移民相关债权债务及其他手续、证件等工作;完成移民建房缺口资金收缴划拨、移民淹没线上成片林园地处置和集体财产分割、移民人口和实物指标错漏登复核、债权债务处理、移民“两会”存款兑付等影响搬迁的工作。

6.确保移民房屋建设达到入住条件。

对移民房屋交付使用前,组织县建设部门、监理部门、移民迁建组织和移民代表逐户检查验收,同时市移民搬迁指挥部组织全面检查,并报经省移民安置指挥部抽检合格后,组织移民看房签字确认,确保移民满意、达到入住搬迁条件。

(二)搬迁组织

1.移民乘车和移民物品装卸、看护。

由迁出地分安置点按批次统一组织移民及移民物品,在规定时间内集结到指定的乘车、装车地点,并按照车辆编号、座次号,人物分开、人畜分乘,对号乘车、按号装车,确保移民不漏一人、移民物品不漏一件;货物运输使用厢式货车,不是厢式的要用防雨布捆严扎实,确保移民物品安全、不丢不掉一件;严禁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物品乘车;迁出地要提前统计好棺材等特殊物品数量,安置地备好专用车辆;迁入地要制作移民标志证,迁出移民必须佩戴,迁出地负责发放移民标志证,迁安两地要安排专人分别在迁安两地帮助移民装卸、看护物品。

移民物品搬迁、装卸、看护工作,在出发前由迁出地负责,出发后直到安置点由迁入地负责。

2.搬迁车辆通行。

迁安两地在搬迁道路的各个重要部位设置专门交警指挥岗和指示标志,加强运输线路的疏导和管理;在迁安两地停车场均设置指示标志,安排交警进行指挥;按照既定搬迁日程和搬迁计划分批次组织搬迁,每批次搬迁车辆要于搬迁之日前一天下午统一组织进驻到迁出地指定的停车场,到达后即开始组织货物装车,第二天上午统一组织车队返回安置地。

车队进入迁出地,按先远迁点后近迁点的顺序依次进驻;车队返回时,按先近迁点后远迁点依次驶出迁出地。

各迁入地搬迁车队在库区期间,要服从淅川县的统一指挥。

3.搬迁规模确定。

为错峰搬迁,原则上中、小型移民村一次性完成搬迁,大型及以上移民村可分批次搬迁。

每批次搬迁车队根据安置点和迁出地移民居住分布情况,合理排列组合车辆,确保有序停放、有序通行、有序装卸物资。

4.影响按时搬迁问题的处置。

在整个搬迁阶段,如遇恶劣天气不宜搬迁或发生其他特殊情况不能如期搬迁的,要逐级上报,经批准后,影响搬迁的移民村另选择时间组织搬迁,其他移民村按原计划正常实施搬迁。

车队到达迁入地如遇降雨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卸车,迁入地要妥善解决好移民食宿问题。

(三)搬迁运输:

1.搬迁车辆按照xx县市区xx号,由迁入地县(市、区)级移民安置指挥部在车队出发前统一编号。

2.迁入地负责移民搬迁运输车辆组织及运输,实行人、物分离运输,客车在前,货车在后,特殊人员派救护车运送,警车前后引领护运。

3.迁安两地协同清点乘车移民、装车物品。

种类、数量,确认无误后,由迁入地带队领导下达发车命令。

4.车队沿预定行车路线按规定时速行驶。

其间根据路程远近可选择途中停靠点休整,并准备好茶水、食品等。

车辆中途停放按原行车顺序排列,保持人员有序上下车,并适时清点人数、物品,防止发生混乱、出现事故。

5.西峡县政府配合省、市移民搬迁指挥部成立指挥中心,错峰调度车辆,确保搬迁车队经过西峡县境内有序畅通。

(四)迁后安置:

从移民搬迁到迁入地之日起,迅速开展以下后续帮扶工作:

1.移民搬迁到迁入地当天:搬迁车队到达迁入地指定地点后,迁安两地共同清点移民人数及物品等,确认无误后,迁出地乡镇政府与迁入地乡镇政府办理交接手续;迁入地移民物品卸车服务队负责配合做好移民物品卸车工作,做到及时安全、搬运到位;迁入地负责逐户发放移民基本生活用品,为移民提供一周内必要的临时生活保障。

2.搬迁后第一周:迅速落实县级有关部门或乡镇干部“一对一”帮扶措施,帮助移民熟悉环境,解决搬迁后遇到的有关问题,尽快适应生活。

3.搬迁后第一个月:及时启动房屋维修、供水、供电、医疗卫生服务等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好移民村生活必需品供应,及时解决移民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组织按月发放过渡期生活补助,弥补因搬迁对移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做好对移民脆弱群体的慰问、心理抚慰和重点照顾,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4.搬迁后第二个月:完成各种关系和相关证照的办理,做好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延续,确保移民群众利益不受影响;着手谋划拓宽就业门路,开展技能培训,加大转移二三产业就业力度。

5.搬迁后第三个月:组织开展移民资金结算,完成资金兑付;帮助移民群众发展生产,开拓收入渠道,提高收入水平。

在此基础上,各地还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8月底前,按照“移民小学生就近入学、中学生同等从优”的原则,做好移民学生转学、入学工作,确保新学年移民学生在迁入地就学,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好随迁教师的工作;暑假前搬迁的要妥善处理好移民学生转学、考试、升学等问题。

麦收前搬迁的要帮助移民做好麦收工作;9月底前,做好生产用地划拨、移交,对需要整理的土地,完成整理任务;要制订生产用地分配方案,及时将土地分配到户,确保移民按时种上小麦。

同时,移民搬迁后,迁出地要严格按照库底清理办法组织实施建(构)筑物清理、卫生清理。

林木清理待水库蓄水前再实施。

移民房屋、附属物等可由移民自行拆除,也可委托统一拆除。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搬迁工作,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县市区、乡镇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

成立南阳市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搬迁指挥部,负责全市移民搬迁组织、指挥、协调、检查、指导工作。

市指挥部下设9个工作组,在淅川县设置前线指挥部。

各有关县市区、乡镇要成立相应规格的移民搬迁指挥部。

同时实行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和指挥部领导包县制度、安全稳定责任追究制度。

各级移民搬迁指挥部要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运行有力的工作体制、机制,要明确一名副指挥长具体负责本地整个移民搬迁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充分准备。

分级分部门制订详细周密的搬迁计划和实施方案,包括搬迁总体方案、搬迁运送方案、保障实施方案及突发应急预案。

要对搬迁启动时间、运送批次及数量、交通运送工具及数量、运送路线、交接地点、护送组织及职责、运送责任人等全面部署,周密安排,细化到户、到人、到车、到批、到时。

特别要做好军烈属、五保户、鳏寡孤独、老弱病残孕及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的运送工作,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加大移民安置遗留问题处理力度,确保移民安全顺利搬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强劲的舆论声势。

充分发挥思想教育优势,重点做好抗迁拒迁户的思想转化工作。

组织好迎送仪式,迁出地在每村第一批搬迁时,举行适度规模的欢送仪式;欢迎仪式各县市区原则上组织一次,其它由乡镇组织,但迎送仪式不超过30分钟,确保仪式隆重、热烈、简朴。

(三)强化沟通。

为保证移民搬迁的顺利实施,迁安两地要切实加强协调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实现“无缝对接”。

一是实行联络员制度。

迁安两地各确定一名专职联络员,具体负责移民搬迁的上下沟通,横向联系工作。

二是实行24小时值班、日报告和搬迁预告制度。

第二批移民搬迁工作启动后,迁安各地要实行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制度。

每批次搬迁前72小时,要向市指挥部报告搬迁计划,从5月5日开始每日17时前上报移民搬迁进度和问题。

包括搬迁户数、人数等有关情况。

重大问题要随时上报,不得迟报、虚报、漏报、瞒报,否则要从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精心组织。

搬迁期间正值高温天气和汛期,要密切注意移民群众降温防暑、防汛和饮食安全,严格执行人货分离规定,做好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员和少年儿童的搬迁。

针对移民的民风习俗,迁安双方都要讲究策略,注意方法,灵活安排,通过多种形式做好慰问和帮扶工作。

(五)严格奖惩。

严格按照《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督查办法》和《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奖惩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强化督导检查和奖惩,确保2011年8月31日前完成搬迁任务。

对搬迁中表现积极的移民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良好的搬迁氛围;对于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因工作不力、推卸责任、影响移民搬迁并造成重大事故的,要追究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对抗迁、拒迁和破坏移民搬迁的组织和人员,视其情况按有关规定及时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确保稳定。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做好移民信访稳定工作,全面排查第二批移民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努力做到积极主动搬迁、平安和谐搬迁。

迁出地要切实做好移民人口核定、分房到户、建房资金缺口收缴、债权债务处理、集体财产分割、线上林园地附着物处置等工作,特别要做好淹没线上留置人口思想教育工作,为移民顺利搬迁创造条件;迁入地要保质保量及时完成移民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移民房屋完成后要经移民签字验收,同时要做好当地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制订好应急预案,预防和稳妥处置突发事件,维持好搬迁秩序,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我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工作,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目前,移民房屋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公益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紧进行,搬迁入住条件基本具备。

按照移民试点工作计划,即将进入搬迁阶段。

为切实搞好移民搬迁工作,圆满完成试点移民任务,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试点移民搬迁工作,坚持分级负责、县为基础的原则,实行迁入地为主、迁出地配合的工作机制。

要以统一组织、统一搬迁为基础,以搞好服务、保障安全为重点,以“不漏、不掉、不伤、不亡一人”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详细计划,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试点移民顺利搬迁、平安搬迁、和谐搬迁。

二、基本原则

(一)新村建设验收合格后方可搬迁原则。

试点移民基本具备搬迁的条件是完成房屋主体、内外粉刷、地平及门窗安装,供水、供电、有线电视完成入户,排水工程完工,且质量合格。

试点移民搬迁条件具备后,由县级移民部门提出申请,经市级移民部门初验合格后上报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省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未经验收批复,不得擅自搬迁。

(二)统一组织、集中搬迁原则。

鉴于南水北调移民搬迁人数较多、时间紧迫,为确保移民顺利搬迁,原则上实行统一组织、集中搬迁。

实行集中搬迁的移民要出具同意集中搬迁的确认书。

对于个别确实不愿集中搬迁的,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并积极做好协调服务,不得强制。

(三)迁入地为主、迁出地配合原则。

试点移民搬迁工作,以迁入地为主、迁出地配合。

双方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四)限定时间内完成搬迁原则。

按照移民试点搬迁工作计划,试点移民要在20**年9月10日24时前搬迁结束。

三、职责分工

(一)迁出地

1、配合迁入地政府制定详细的搬迁实施方案,提出移民搬迁用车计划。

2、做好试点移民的宣传发动和教育引导工作,动员移民积极搬迁。

3、8月10日前完成移民临时搬迁道路建设,需要水运摆渡的,做好船只的协调组织,确保移民搬迁需要。

4、配合迁入地做好移民个人和集体财产运输工作。

5、负责做好拒迁户的搬迁动员工作。

6、负责试点移民中干部职工家属的集中安置工作。

7、负责试点移民户籍、学籍、党团关系和其它证件手续的迁出工作。

8、负责试点移民库区房屋拆除及验收工作,做好库底清理工作。

9、做好搬迁期间试点移民村的治安工作,严防盗窃、哄抢、打架斗殴、乱砍滥伐等事件发生。

(二)迁入地

1、会同迁出地制定移民搬迁实施方案。

2、负责搬迁车辆的.组织和迎接移民工作。

3、负责移民搬迁途中的交通安全、医疗保障和饮食安全。

根据工作需要,派出干警、医护人员和车辆维修人员跟随搬迁车队服务。

4、负责安排好移民搬迁后临时应急生活。

5、负责统一办理移民搬迁保险。

6、负责做好移民户籍、学籍、党团关系和其它证件手续的迁入办理工作。

7、组织移民村做好移民生产用地的分配到户工作。

8、负责移民搬迁后新村治安工作。

(三)省直有关部门

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试点移民搬迁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组织制定移民搬迁实施方案,检查督促移民搬迁进度,解决移民搬迁出现的有关问题,验收并下达移民搬迁奖励经费。

省文明办:负责与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省交通运输厅组织服务支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试点移民文明搬迁创建活动。

省交通运输厅:协调市县交通部门帮助移民组织运输车辆,做好移民搬迁道路的整修维护;协调各收费站点,积极开展服务支持移民文明搬迁创建活动,免除移民搬迁路桥通行费。

省公安厅:负责移民搬迁期间的社会治安,维护好交通秩序,保障搬迁道路畅通。

省卫生厅:做好移民搬迁医疗保障和卫生防疫,保证移民搬迁期间的公共卫生安全。

省林业厅:做好移民搬迁期间林木运输检验和库底清理服务工作。

四、时间安排

20**年9月10日24时前,移民需搬迁的个人财产必须全部搬入安置地,并自行拆除库区房屋或出具委托地方政府拆除清理的承诺书。

20**年8月31日24时以前完成搬迁视为提前完成,20**年9月10日24时以前完成搬迁视为按时完成。

试点移民分村搬迁时间计划安排见附表。

五、有关事宜

(一)搬迁费支付。

由迁入地负责统一组织搬迁的,按承诺确认的费用,从移民个人搬迁运输费中扣除。

验收后,余额支付给移民户。

移民个人实施搬迁的,搬迁费由移民户自行支付。

(二)保险办理。

试点移民搬迁过程中的人身保险,由迁入地县级政府或县级移民部门协调有关保险公司办理。

(三)搬迁车辆路桥费免除。

为鼓励移民按时搬迁, 8月10日24时至9月20日24时,为移民统一搬迁时段。

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省文明办、省交通运输厅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服务支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试点移民文明搬迁创建活动的通知》,并负责协调有关收费站点,积极开展服务支持移民文明搬迁创建活动,在移民集中搬迁时段免除搬迁运输车辆路桥通行费。

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制作500张“移民搬迁车”和50张“移民搬迁指挥车”通行证。

搬迁期间,搬迁运输车辆及搬迁指挥车辆凭通行证,在符合规定的时段、路段,经查验后免费通行。

“移民搬迁车”通行证由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统一分配,集中调度,周转使用。

“移民搬迁指挥车”通行证发放的范围是:6个省辖市中南阳市3个、其他市每市2个;10个安置县每县2个,淅川县移民局4个;淅川县8个乡(镇)每乡(镇)1个,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统筹使用5个。

(四)库底清理。

库底清理要严格按照库底清理标准实施,包括建(构)筑物清理、卫生清理。

林木清理待水库蓄水前再实施。

试点移民的个人房屋等建筑物可由移民自行拆除,也可委托统一拆除。

委托统一拆除的,移民户要出具统一拆除委托书。

对拒绝拆除的,由县、乡(镇)政府依法组织强制拆除。

在拆除有关建筑物和清理林木时,按照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安全。

卫生清理按批准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南省丹江口水库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试点规划报告》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五)搬迁验收及奖励。

试点移民提前或按时完成搬迁的,经迁入地县级移民部门会同迁安有关乡(镇)政府检查验收认定,逐级上报。

省移民安置指挥部验收合格后,下达奖励资金,由迁入地县级移民部门兑付。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试点移民搬迁工作,切实加强对搬迁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靠前指挥。

各级都要成立移民搬迁指挥部,宣传、文明、移民、财政、交通、公安、卫生、民政等职能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制定实施方案,积极配合,全程参与,支持服务好试点移民搬迁。

(二)精心准备。

一是各地要制定详细的搬迁方案。

搬迁方案要考虑周全,细化到户、到人、到车、到批、到时,同时要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二是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加强对移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重点要宣传移民政策,讲明移民新村的情况和移民搬迁费用的支出原则。

三是做好移民文明搬迁创建活动。

各协调各收费站点要按照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与省文明办、省交通运输厅的部署,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开展好试点移民文明搬迁创建活动。

四是加大移民安置问题处理力度。

迁出地政府要及早处理好移民有关补偿补助、“两会”存款以及移民村债权债务和集体财产分割等问题。

(三)强化沟通。

一是按照制定的搬迁实施方案,迁安双方要及早互派联络员进驻,尤其是安置地要派人到库区试点村进行调研,了解和掌握搬迁移民需运输的人员和物资情况,制定详细的运输方案,要注意做好鳏寡孤独及特困户的搬迁运输工作,特别要做好高龄老人、身患重病人员、临产孕妇等人员的搬迁。

二是试点移民搬迁运输启动后,迁安各地要实行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制度,每日下午6点以前逐级上报移民搬迁进度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重大问题要随时上报,迟报、漏报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是试点移民搬迁期间,迁安各地都要确定一名专职联络员,具体负责联络工作,保障24小时通讯畅通。

(四)精心组织。

搬迁期间正值高温天气,要注意移民群众降温防暑和饮食安全问题。

针对移民“六腊月不搬家”的习俗,要讲究策略,注意方法,灵活安排。

在搬迁期间,迁安双方要举行送迎仪式,营造浓厚的氛围,要通过不同形式做好移民慰问和帮扶工作。

(五)严格奖惩。

在移民搬迁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督查办法》和《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奖惩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强化督导检查和奖惩工作。

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于因工作不力或失职失责,影响移民搬迁或造成重大事故的要追究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对搬迁中表现积极的移民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并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良好的搬迁氛围。

对于抗迁拒迁的要做好思想工作,对故意破坏移民搬迁的人员要视其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六)确保稳定。

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做好移民信访稳定工作,全面排查试点移民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解决移民搬迁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积极主动搬迁、平安和谐搬迁。

同时要制定好稳定工作预案,及时稳妥处置好突发事件,维持好移民搬迁秩序,确保社会稳定。

移民搬迁方案篇六

为保证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包保任务顺利完成,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结合部门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时间安排

积极做好移民搬迁户的思想稳定工作,协助移民搬迁户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搬迁至移民安置点,负责与移民点所在乡镇村和安置点所在乡镇村对接干部做好协调配合,确保 月 日至 月 日两天顺利完成移民搬迁工作。

四、组织领导

移民搬迁分五个小组,具体人员名单如下:

五、职责分工

1、 担任总负责人,负责与乡和镇的联络沟通,整体协调移民搬迁相关事务。

2、各包保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各小组提前与各移民搬迁户和移民搬迁乡镇 (村)、安置乡镇(村)的联络,并提前3天进村入户做好对接,明确运输物品,针对易燃、易爆、和家禽牲畜等禁运货物,要求移民户在搬迁前处理。

3、由 负责摸底调查每天需搬迁物资,提前联络好搬运车辆和人员,确定每天移民搬迁户装运路线。移民搬迁当天,先由各包保小组分别深入移民搬迁户家中,协助移民清点物资,并将物资搬运出屋。待车辆到达,由各包保小组派一人跟车负责移民物资看护,另一人负责与安置点进行协调沟通,将移民引进新安置点,并协助搬运移民物资。

4、移民搬迁车辆装运好移民物资后,在 门口集合,由工作车辆引路,经 到达 安置点。再由各包保小组负责将各移民搬迁户安置入户,并完善移民安置手续。

5、若遇移民搬迁户物资较多,需要返程搬运的,则由所包移民搬迁户包保小组继续协助搬运安置,直到移民搬迁户所有物资全部搬运完毕并顺利安置入户。

六、相关要求

1、各包保小组要做好相互间的对接工作,及时向总负责人报告移民搬迁情况。

2、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发现矛盾、动态、信息必须及时报告,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全力确保移民搬迁户的稳定。

3、在协助移民搬迁户装运物资时,要确保轻装、快搬、慢运,确保物资清点无误后方可发车运送。

4、各包保小组要积极与移民乡镇(村组)和安置乡镇(村组)联系,紧紧依托当地党委、政府做好移民搬迁户的移民搬迁工作,确保工作不出纰漏、不出差错,圆满完成移民搬迁包保任务。

根据陕南移指发(2011)30号和市商移办发(2011)26号通知精神,贯彻落实、县政府关于移民搬迁安臵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移民搬迁安臵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搬的出、稳的住、能致富”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分类指导、相对集中,统筹规划、产业支撑,基础先行、服务配套,有业安臵、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与农民进城入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破区域界限,突出重点区域,先易后难,稳步推进,利用10年时间使镇内地质灾害区、洪涝灾害区、环境恶劣区、落后贫困区、重点工程区的住户和农村危房户分阶段全部得到搬迁安臵,住进安全、经济、实用的房屋,过上富裕、和谐、安康的新生活,使全镇面貌大改观。

二、基本原则

制定规划,优化城乡布局,有效配臵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搬迁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用地布局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居民居住规划与全镇移民搬迁安臵规划相衔接。

(二)政府主导,农民自愿。要在紧紧依靠搬迁群众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制定优惠政策、加强政府服务、优化发展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自愿选择搬迁方式、搬迁地点和搬迁时间,不搞强迫命令。要正确处理“农民自愿”与“服务规划”、“强迫命令”与“引导服务”的关系,让搬迁户积极向集中安臵点和中心村集中。

(三)避灾减贫,有业安臵。 把消除安全隐患、减少贫困人口、实现长治久安作为移民搬迁安臵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移民搬迁农户住房、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六大建设,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持续发展。采取发展现代农业和二、三产业、加大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设臵社区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发展产业、鼓励创业、扩大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地。

(五)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采取市场化运作和政策补助相结合的办法,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参与移民搬迁安臵工程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要把移民搬迁安臵与保障性住房建设、集镇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结合起来,在保证移民建房质量安全和安臵小区典型示范的前提下,尽力降低搬迁安臵投资成本,减轻搬迁户经济负担。

(六)公开公正,阳光操作。根据移民搬迁安臵确定的范围和标准,确定移民搬迁对象要做到公开公正,实行村评议、镇申报、县审批的“评议审批”制度和村、镇、县“三榜公示”制度。严格执行补助标准,到户建房补助实行“一卡-通”,杜绝暗箱操作、以权谋私等行为发生。

三、目标任务

通过移民搬迁安臵工程,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一)移民搬迁户有安全、经济、实用住房;(二)每户有1-2人掌握至少一项实用技术,每村有1-2个主导产业;(三)移民安臵小区交通、电力、通信、能源、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完善,达到或接近集镇水平;(四)搬迁安臵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充分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五)移民搬迁安臵后,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力争达到安臵地居民、农民的平均水平。

四、搬迁对象

(二)对长期受到洪水灾害威胁及易引发次生灾害地区的农户进行搬迁;

(五)对因水库修建、交通、管道运输、高压输变电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工程项目建设,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和威胁地区的农户进行搬迁。

搬迁重点是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涝灾害高发区、边远贫困山区以及农村危房的移民搬迁安臵对象。关键是无能力自主建房需要政府组织安臵的特困户。要坚决禁止在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区域新批建房。

五、安臵方式

臵方式。

(一)进城安臵。鼓励有条件的`搬迁安臵对象举家到县城、中心城市臵房定居;鼓励农村老人随子女在城镇定居。移民搬迁安臵对象进城居住的,除享受移民搬迁安臵到户补助政策外,可同时享受有条件农民进城的各项优惠政策和保障性住房优惠政策。

(二)集镇安臵。结合集镇建设,整合现有集镇、社区资源,加大改造力度,拉大集镇骨架,扩张集镇规模,鼓励搬迁对象到集镇建房或购房。移民搬迁安臵对象在集镇安臵的,除享受移民搬迁安臵到户补助政策外,可同时享受有条件农民入镇的各项优惠政策和保障性住房优惠政策。

(三)社区安臵。加大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力度,对现有社区进行整合、扩张和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接收移民搬迁安臵对象。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选择符合安全条件、有利产业发展、已有一定居住规模和扩张条件的安臵点,引导移民搬迁安臵对象建设“土地集约、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设施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

(四)园区安臵。把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与建设移民搬迁安臵小区结合,鼓励在产业开发园区就业务工的农民,在园区就近购买和新建住房。

享受移民搬迁安臵到户补助政策外,可同时享受农民进城的各项优惠政策。

(六)分散安臵。不能通过以上方式进行安臵的搬迁对象,可在农村地质稳固和水、电、路等设施较为完善的区域自主建房,也可购买砖混结构二手房,但不得在原搬迁区域购买。在规划审批分散安臵建房时,要避免新增单庄独户,尽量促进相对集中。

六、优惠政策

(一)移民搬迁建房的相关规费,实行减免政策,即省市必须收取的费用,各部门按最低标准收取,属县本级收取的费用,一律免收,各部门只收取证照工本费。

(二)简化审批手续。移民搬迁对象和安臵点确定后,向国土部门、县移民搬迁安臵办提交对象确认报告和移民搬迁安臵用地报告,实行联审统批,集中办理审批手续。

(三)移民搬迁户原有的宅基地、承包地、林地经营权等权益参照有条件农民进城入镇居住优惠政策执行。

(四)移民搬迁户享有迁入地居民、村民同等的教育、医疗、户籍、社保、电力、通讯、饮水等各项公共服务,镇村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政策规定之外的费用。

期限延长至三年;通过多种贷款方式,最大限度满足移民搬迁安臵户贷款需求。

(六)移民搬迁户应做到“迁新拆旧、占补平衡”,在迁入新建或购买安臵房后,主动拆除原有住房,并将宅基地恢复为耕地。

七、资金筹措

(一)省市补助。省市将根据我县年度移民搬迁安臵的规模,据实核定省市补助建房资金,专款管理,直补到户。

(二)县级配套。安排移民搬迁安臵配套资金,实行专项管理,直补到户。

(三)银行贷款。由农村信用社负责按照户均5万元的信贷规模投放移民搬迁安臵建房贷款。

(四)群众自筹。鼓励移民搬迁安臵户要利用自有资金、拆借资金等方式筹集建房资金。

(五)企业资本。引导市场机制,鼓励和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移民搬迁安臵建设。探索移民搬迁安臵建房与商品房开发建设有机结合的路子,用商品房开发增值收益补助移民搬迁安臵建房,降低移民搬迁安臵房价格。

(六)社会捐赠。积极争取各类社会捐赠资金用于移民搬迁安臵工程建设。

八、实施步骤

移民搬迁安臵工作总体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确定对象(2012年7月20日前)

(一)成立机构。成立移民搬迁安臵工作机构,组建班子,研究政策,制定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职责,培训人员。

(二)宣传动员。通过会议、广播、标语等进村入户宣讲,广泛宣传移民搬迁安臵工作相关政策,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重视、支持、参与移民搬迁安臵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确定对象。由镇政府牵头,国土、民政等单位配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村评议、镇申报、县审批的“评议审批”制度和村、镇、县“三榜公示”制度。按照农户申请、村组公示评议、镇核实初审、县级审定的程序,对移民搬迁安臵户全面排查,确定搬迁安臵对象。所有移民搬迁户统一在迁出地申请,迁出地负责验收。

第二阶段:制定规划,完善方案(2012年7月31日前)。 镇上根据县上实施方案,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各村也要根据镇上的实施方案,结合本村实际,切实加强调研,拿出符合村情民-意的实施方案。全镇各中心村、一般安臵小区和集中安臵点规划由镇政府统一编制,报县移民搬迁领导小组备案。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结合各村人口布局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完成月河镇移民搬迁安臵总体规划的编制。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兑现政策(2012年12月前)。

(一)镇上要根据今年移民搬迁安臵任务,逐一核实对象、逐一明确安臵方式,落实包抓责任,及早开工建设,11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争取2012年春节前入住新居。

(二)镇上对移民搬迁安臵户建房,在今年12月上旬初验。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健全规范移民搬迁户档案。

(三)县移民搬迁安臵领导小组于12月下旬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合格后,将建房补助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兑付到户。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为确保移民搬迁安臵工作有序推进,镇上成立由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分管领导任责任组长、相关部门责任人为成员的移民搬迁安臵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专门的办公室,负责全镇移民搬迁安臵日常工作。确保按期完成移民搬迁安臵工作任务。各村也要把移民搬迁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相关责任,建立激励机制,全面做好本村移民搬迁安臵工作。

(二)分级负责,明确责任。按照“镇为主体、村级落实、集中安臵、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要求,明确责任,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移民搬迁安臵工作。

做好选址规划、建设标准、基础建设、户型设计、服务配套等指导工作,制定移民搬迁安臵规划指导性技术标准,全面负责镇重点安臵小区和集中安臵点、中心村的规划。。

(四)健全机制,规范运行。

1.建立规划先行机制。做到镇有总体规划,安臵小区和集中安臵点有具体规划,规划逐级上报,分级审批或备案。在安臵点选址上,要确保基础安全稳固,达到“三避”要求。在规划过程中,既要考虑当年搬迁安臵,又要兼顾未来十年搬迁的总体布局,长短结合,避免重复建设。

2.建立资源整合机制。本着“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可以利用的项目资金,用于支持移民搬迁安臵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3.抓好督促检查。镇上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移民搬迁安臵工作,经常深入到移民迁出地和安臵地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镇政府督查组要组织专门力量,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及时通报情况。对措施不力、工作不实、推进缓慢的村组,要严格实施问责。镇财政、纪检等部门要对移民搬迁安臵资金进行全程监督,确保补助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亲厚友,严禁挪用、贪污、截留移民搬迁安臵款物。对工作中敷衍了事、违规操作的单位和个人,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5.建立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移民搬迁工程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择有实力、有资质的地产商参与统规统建的安臵小区建设,要严格工程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工程造价审计制,所建房屋现价出售给搬迁户。

移民搬迁方案篇七

移民搬迁扶贫工作是我市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推进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市发〔20**〕1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现就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20**年起,全市每年力争实施5万人移民搬迁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对全市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15万贫困群众的移民搬迁任务,整体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移民综合发展能力,让移民群众真正实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利益趋向,激发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群众移民搬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自觉自愿接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

(二)整体搬迁、集中安置。

坚持以自然村或居住点为单位,实行整体搬迁,对贫困程度深、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居住点,优先安排。

搬迁安置以县城(工业园区)集中安置为主,乡镇和中心村集中安置为辅。

(三)差异扶持、综合推进。

整合相关政策,移民搬迁户可享受移民搬迁扶贫补助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补助,对特别困难的搬迁户,进一步提高建房补助标准。

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一对一”帮扶,帮助扶贫对象解决搬迁安置困难和后续发展问题。

(四)统筹规划、稳步实施。

科学制定移民搬迁扶贫规划和安置方案,合理确定迁出地范围和搬迁规模。

科学选址,配套建设集中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

三、政策措施

(一)加大资金整合和政策支持力度。

市、县财政要统筹解决好移民搬迁资金,移民户的建房资金按每人4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对移民搬迁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其中的特困户实行差别化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资金按每人5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建档立卡中的特困户建房资金按每人6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移民搬迁进城进园、乡镇、中心村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费分别按每人2000元、1500元、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要按照赣国土资字〔20**〕182号文件精神,落实土地增减挂钩收益分配政策,确保农民利益。

农粮、林业、水利、农网改造等涉农惠农资金,在确保资金性质、用途、管理要求不变的前提下,优先用于移民安置点建设。

将移民集中安置点纳入县城和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向安置点延伸,实现共建共享。

移民对象办理城镇居住证后,符合条件的可优先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

(二)强化用地保障。

把移民搬迁安置用地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计划,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专项安排用地指标,并积极争取防灾避灾专项用地计划,用于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

要认真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扶贫和移民办、省委农工部《关于实施贫困群众移民搬迁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20号)“搬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点建设用地指标,由省、县两级按照各50%的原则专项安排解决”的政策,优先安排进城进园集中安置点建设工作的县(市、区)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三)保障移民合法权益。

切实维护移民合法权益,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移民搬迁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经营权贷款抵押、担保。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鼓励搬迁户入股或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山林经营权,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依法保障移民对原居住地的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

移民搬迁户原宅基地可通过增减挂等,依法、自愿、有偿退出。

(四)完善社会保障。

落实支持贫困家庭的各项优惠政策,统筹移民对象的城乡社保、医保、低保政策。

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安置的移民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困难移民户在取得城镇户籍后可申请城镇低保。

允许移民对象自愿选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省市统筹时予以认可并接续,已进入企业务工的应随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不得同时参加和重复享受。

(五)优化公共服务。

在县城和工业园区安置的移民户可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子女教育、公共卫生、文化服务等基本权益,并可在过渡期内享受原户口政策待遇,按规定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和国家惠农政策。

教育、卫计、文化、公安、民政等部门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六)加大培训力度。

加强对移民搬迁的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把移民搬迁的技能培训和劳动力培训纳入“新型农民职业培训”、“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中,通过培训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

加强对移民搬迁就业指导服务,帮助移民户在本地本园企业就近就业。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移民搬迁扶贫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亲自统筹谋划;要建立健全“县负总责、部门配合、乡镇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运转协调的工作合力,促进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科学制定规划。

按照“整体搬迁、梯度安置、差异扶持、综合推进”的要求,认真分析本地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在调查摸底基础上确定整体搬迁的自然村或居住点,确定整体搬迁目标、搬迁范围和安置地点,制定好搬迁规划。

在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引导移民向县城和园区集聚,并实施乡村逐级审核、县审批,“三榜”公示。

(三)明确安置方式。

根据搬迁农户意愿,结合实际,采取以进县城进园区集中安置为主,乡镇和中心村集中安置为辅的安置方式。

对有劳动能力,尤其已有家庭成员在县城或工业园区务工的农户,引导他们进县城进园区集中安置。

其他打算长期自愿在农村发展、或不具备在县城或工业园区安置的贫困群众,在乡镇或中心村集中安置,坚决杜绝搬“富”不搬“穷”的现象,做到整体搬迁。

(四)落实工作责任。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通力合作。

各县(市、区)应在5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实施方案等前期工作,确保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要将移民搬迁的贫困户纳入结对帮扶对象,精准扶持,如期脱贫。

扶贫移民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监督;矿管部门负责指导搬迁安置点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安置用地保障,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规划建设部门负责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工作指导以及住房建设过程的监管;房管部门负责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的落实;环保部门负责指导进城进园集中安置点的环境评估;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工作。

(五)加大宣传力度。

要积极开展实施贫困群众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政策宣传和引导,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移民搬迁的积极性。

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六)完善考核机制。

市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实行每季度一督查,半年一通报,年终一检查的工作制度,督促指导有关县(市、区)抓好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落实,对各县(市、区)平时检查的情况,将作为市政府年终考核县(市、区)民生工程移民搬迁扶贫专项工作的依据,确保移民搬迁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为切实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一步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加快其脱贫致富步伐,确保《石泉县“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20**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结合石泉县“三个五”扶贫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年度计划。

20**年度,根据全县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布点情况和调查摸底实际,今年共计划实施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安置646户2260人(具体安置布点情况见附表)。

(二)具体目标。

通过实施贫困人口移民搬迁项目,实现贫困群众住房有保障、增收有渠道、产业有发展、环境有改善的目标。

一是搬迁户有安全、经济、实用住房。

二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1—2人掌握实用技术,收入水平力争达到或超过当地农民收入平均水平。

三是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生活有保障。

四是交通、电力、通信、能源、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达到或超过当地城镇水平。

五是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

二、安置对象及安置方式

(一)安置对象。

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安置对象必须是已录入国家“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的贫困农户。

主要分为以下5类:受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或其它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户;无发展潜力、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落后的户;经济收入来源少的户;距公路5公里以上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户;距离行政村中心较远,且发展条件差,基础设施配套较困难的户。

具体的认定程序是:按照“户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县审批”的'程序分为七个步骤:农户申请:由户主自愿提交移民搬迁书面申请,报村委会评议;村组评议:村委会对提出申请的农户在村组内进行民主评议;一榜公示:由村委会对民主评议无异议的拟搬迁对象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吸纳群众合理意见并对名单进行修改、调整后,报镇政府审查;镇级审查:镇政府根据村委会上报的拟搬迁对象名单按照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对象和范围规定严格审查,确定拟搬迁对象。

二榜公示:镇政府对拟搬迁对象在镇、村同时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吸纳群众合理意见并对名单进行修改、调整后,以正式文件报县移民安置办;县级审批:县移民安置办按规定核实无误后,确定移民搬迁农户名单;三榜公示:经县移民安置办审批的拟搬迁对象名单再次在镇、村进行张榜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定年度移民搬迁对象。

(二)安置方式。

移民搬迁安置主要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结合、以集中安置为主;有业安置与有土安置结合、以有业安置为主;统一安置与自主安置相结合、以统一安置为主的办法,由政府包建不超过60平面米的住房实行“交钥匙”工程予以安置。

三、配套政策

(一)资金补助。

建房资金补助由财政资金全额负担,按实际工程造价予以结算。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

按照“资源整合、资金捆绑、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各类相关项目资金向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倾斜,进行集中捆绑使用,用于解决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二)规费减免。

县公安、国土资源、住建、林业等部门在为搬迁群众办理户口转移、土地调整、建房、用木等手续时,除按规定收取工本费外,一律不得收取其他费用,最大限度地减轻移民搬迁安置成本。

(三)权益保障。

移民搬迁户子女就学,由安置地政府统一协调,按就近入学的原则享受与迁入地居民子女同等就学待遇;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就读的,优先享受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在高中阶段就读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

移民搬迁原有的集体资产享有权、土地承包权、林木收益权和自留山使用权不变,但已享受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补助政策的搬迁户除外。

鼓励农民依法、有偿流转承包地,以防耕地摞荒。

(四)产业扶持。

优先让搬迁群众及子女参加生产技能培训和文化知识培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积极组织动员搬迁群众子女参加中职培训,通过培训输出实现就业;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和条件培育后续产业,加大主导产业支持力度,确保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牵头组织和综合协调。

各镇政府是移民搬迁工作具体实施的主体,也要设立相应机构,由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按照全县移民搬迁有关工作部署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确保移民搬迁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二)明确职责分工。

县 国土局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下,对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安置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提高工作效率。

项目实施单位做好搬迁安置点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报有管理审批权限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核,确保搬迁群众居住安全。

县发改局负责协调和争取中央及省市财政相关投资向安置点倾斜,完善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县质监局、县物价局切实加强对建材质量、建材市场价格的监督检查,保证各类建材安全合格,防止哄抬物价。

县住建局要加强对移民搬迁建房工程的质量监督,确保移民搬迁房屋建设质量。

县监察局、审计局加强对移民搬迁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资金使用以及重点项目实行全过程审计,定期公布审计结果。

各镇按照移民搬迁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做好项目图像、文字资料收集归档(包括搬迁户新旧居住房屋图片、搬迁户申请、迁入地户口、购房契约合同、搬迁农户花名册、验收意见等),做到“县镇有档、村有册、户有卡”,建立健全档案资料。

对档案信息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强化项目管理。

各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必须严格履行审核程序,由各镇统筹做好相关核查工作,并报县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统规统建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依法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

县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督和指导。

严格落实移民搬迁工程验收制度,做到“谁审定、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

集中安置各单项工程由镇移民搬迁领导小组办公室按项目管理程序组织验收,并报县移民搬迁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各镇做好贫困人口移民搬迁统计分析工作,及时公布安置工作建设进展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每月移民搬迁工程进度,由县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统计分析后,通报全县,并进行评比。

镇、村两级要及时调处化解重建过程中出现的宅基地、场地、道路等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移民搬迁安置顺利推进。

移民搬迁方案篇八

石滩地村位于吴王口乡东沟,是阜平县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之一,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每年进入汛期以后,受强降水诱发,石滩地村地质灾害点为我乡地质灾害重中之重。

为切实做好石滩地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根据上级精神,结合该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主动避灾。

坚持“群众自愿、政府主导、阳光操作”的原则,以“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为目标,通过搬迁,提高灾区人民的抗灾水平和能力,确保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目标任务

从今年起,两年内对居住在石滩地自然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实施移民搬迁,使他们搬迁后的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三、 基本原则

1、自愿搬迁原则。

2、政府主导原则。

3、整体搬迁原则。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对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且具备避灾搬迁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整体搬迁移民。

四、搬迁方式及投资估算

1、部分搬迁

将地质灾害最严重地点内的的21户,71人实施搬迁。

共需投资326.8万元。

其中:集中购买建房用地10亩(包括道路、厕所等用地),每亩4.25万元,共计42.5万元;房屋建筑费,每人平均按新建砖混结构房屋30平米,按阜平县最低建筑价格水平每平方米0.11万元,71人,共需234.3万元;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共50万元。

2、整体搬迁

将石滩地自然村实施整体搬迁,涉及到97户,298人,共计需投资1260.9万元。

其中:集体购买建房地30亩(包括道路、超市、文化广场等用地),每亩4.25元,共计127.5万元;房屋建筑费,每人平均按新建砖混结构房屋30平米,按阜平县最低建筑价格水平每平方米0.11元,298人,共需983.4万元;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共150万元。

五、资金来源

1、建议将地质灾害治理费转为移民搬迁费

2、建议将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款整合使用

3、村民自筹

六、 实施步骤

1、搬迁对象核查。

村“两委”干部要准确核实石滩地自然村地质灾害点的居住户数和居住人口,此项工作争取在7月底完成。

2、制定避灾移民搬迁规划。

制定石滩地村地质灾害点详细的工作方案和避灾移民搬迁规划,包括移民搬迁的组织、搬迁对象的核实确定、安置点的选择、基础设施建设等。

3、做好移民搬迁前期准备。

对今年确定的避灾搬迁点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宣传,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隐患的严重性,让群众自愿搬迁,务求隐患点整体整体搬迁。

积极开展安置点用地的报批、征地、建设规划,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报批和建设等。

今年的搬迁安置点前期准备8月底完成,并落实好搬迁安置户建房用地。

4、组织实施避灾移民。

完成移民新建房屋的建设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组织移民户有序搬迁,完成补助资金的`拨付,完成相关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报送工作。

六、 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石滩地村地质灾害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具体负责移民搬迁工作。

2、严格规范操作。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阳光操作”的原则,确保村民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号),加快推进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采取依托县城、重点镇、产业园、乡村旅游区、中心村安置和插花安置等方式, 20**—2020年,全区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万人。

其中,20**年搬迁30万人(含20**、20**年自治区下达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对象10万人),2017年搬迁30万人(含20**、20**年自治区下达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对象7万人),2018年搬迁23万人,2019年搬迁17万人,2020年进行搬迁扫尾工作。

二、政策措施

(一)明确扶贫移民搬迁重点对象。

扶贫移民搬迁的重点对象是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经过精准识别需要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优先安排位于地震活跃地带及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的贫困人口。

确需与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由各县原则上按不超过本地搬迁规模10%的比例确定并分年度实施。

搬迁对象最终以项目县人民政府进村入户调查造册、经户主签字同意后列入当年扶贫移民搬迁实施方案的对象为准。

因采矿沉陷、开发占地、工程建设、城镇扩建等原因需要搬迁的人口,不得列入扶贫移民搬迁安置范围。

(二)坚持规划引导。

自治区、市、县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编制各级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十三五”规划,搬迁规模不足4万人的市可不编制市级规划,搬迁规模不足6000人的县可只编制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实施方案。

扶贫移民搬迁规划或实施方案要将搬迁任务明确到村到屯到户到安置点,绘制20**—2019年移民搬迁“红线图”,其中20**—2017年要明确移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2018—2019年要明确移民“到哪里去”;要明确年度搬迁任务、安置方式、建设任务、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后续发展和管理、政策保障措施等。

(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扶贫办,各市、项目县人民政府)

(三)创新移民搬迁安置方式。

1. 实施梯度搬迁。

以县城为龙头,充分发挥县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资源优势,带动县、乡、村“三级联动”。

根据搬迁户意愿和选择,对贫困群众中有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尤其是已有家庭成员在县城或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务工的,引导他们进县城进产业园区进景区集中安置;对条件稍差或要求留在乡镇安置的搬迁对象,集中安置到乡镇所在地;对没有离乡意愿、自身条件差(包括一些“五保户”、智障和残疾人员)、打算长期在农村发展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中心村(包括敬老院、养老院)。

2. 按不同对象实施分类搬迁。

(1)对经过精准识别需要整村整屯搬迁的实行整体搬迁。

重点支持以自然村落为单元的整体迁出方式,特别是对20户以下扶贫成本极高的自然村(屯)实施整体搬迁,迁出地原则上不再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2)对特殊贫困群众实行差别化搬迁。

通过严格的调查评估,确认属于特殊贫困群体的由政府兜底,把解决这部分特殊贫困群体的搬迁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搬迁对象采取敬老院、养老院、分散、利用公租房过渡安置和加强小额信贷支持、结对帮扶等办法解决搬迁住房问题,确保搬得出、不落下。

(3)对历年异地安置租地群众实行分层分类搬迁。

对于不用二次搬迁能就地解决租地移民永久性住房的,主要通过常规扶贫方式逐步实现租地移民与土地脱钩;对于就地解决不了租地移民永久性住房的,通过纳入扶贫移民搬迁规划,进行二次搬迁给予解决,最终实现租地移民与土地脱钩的目标。

(4)对自主移民遗留的历史问题实行专项解决。

对建档立卡农户纳入当地“十三五”扶贫移民搬迁规划;非建档立卡搬迁农户,有序合法引导其搬迁,能列入规划尽量列入规划;已脱贫、融入当地生活的自主移民,尽力解决其土地、户籍等权益合法化问题。

3. 采取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方式。

(1)集中安置主要包括依托县城、重点镇、产业园、乡村旅游区、中心村安置等。

依托县城、产业园、重点镇安置。

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在县城、产业园区、重点镇附近建设集中安置区,安置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且有一定劳动技能、商贸经营基础的搬迁对象。

依托乡村旅游区安置。

挖掘当地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或旅游景区,引导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发展乡村旅游。

依托中心村安置。

依托靠近交通要道的中心村,新开垦或调整使用耕地建设移民新村,引导本行政村内或周边行政村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搬迁对象就近集中安置。

(2)分散安置主要包括插花安置、投亲靠友等。

插花安置。

依托安置区已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土地、空置房屋等资源,由当地人民政府采取回购空置房、配置相应耕地等资源安置部门搬迁对象。

投亲靠友等其他安置方式。

引导搬迁对象通过进城务工、投亲靠友等方式自行安置,除享受扶贫移民搬迁补助政策外,迁出地和迁入地人民政府应在户籍转移、社会保障、就业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各项目县可从实际出发自行确定安置方式,原则上在本地安置,本地水土资源确难以承载的可酌情考虑跨县安置。

4.安置点实行统一冠名。

全区所有新建设的扶贫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统一冠名为“老乡家园—xxx移民安置小区”,积极打造我区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的品牌。

(四)推进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

1. 科学规划移民搬迁安置点。

安置点选址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优先选用存量建设用地,尽量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地,尤其是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尽量依托现有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安置点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安置点规划和住宅户型图样设计要结合当地特色和民族文化特点,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建设。

(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各市、项目县人民政府)

2. 创新安置点建设模式。

安置点建设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农民自建等模式为辅。

3. 控制安置点住房建设标准和建设成本。

按照“保障基本”原则,纳入中央和自治区搬迁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需要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户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90平方米(其中:单人户每户不超过40平方米、5人户以上每户不超过120平方米),户均宅基地占地面积不超过80平方米。

人均和户均建(购)房成本分别控制在4万元和14万元以内。

超过上述标准建设增加的投资,自治区不负责筹措,由项目县人民政府自行解决。

4. 实行差异化建(购)房补助。

(1)自治区确定不同区域基准补助。

自治区按不同区域确定基准补助标准(即最低一档补助标准):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不含“天窗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基准补助金额每人不低于2.4万元;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天窗县”、享受待遇县基准补助金额每人不低于1.8万元;其他面上县基准补助金额每人不低于1.35万元。

各县实际基准补助标准,由项目县人民政府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评分结果、安置区域和安置方式、当地平均建设成本等因素测算确定。

(2)项目县根据建档立卡搬迁对象贫困程度确定到人到户补助标准。

以县人民政府精准识别划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数线为基准,将搬迁对象按一般贫困、中等贫困、特别贫困、极端贫困四种情形进行分档补助,上下档之间补助标准相差不超过15%。

安置到边境0—3公里范围内的搬迁对象,在相应档次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增加0.2万元;属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搬迁对象,在相应档次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增加0.1万元。

按照上述原则补助后,实际补助金额不得高于控制面积内的实际建(购)房成本。

对差异化补助后仍无法筹措缺口建(购)房资金、又不具备申请移民搬迁建房贷款条件的搬迁对象,经县扶贫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同意后,可在控制建设标准内按照以上标准给予全额补助。

(3)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住房补助标准。

在规定的住房建设标准内,纳入“十三五”全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需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由县人民政府按不高于当地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搬迁户基准补助标准执行,其中安置到边境0—3公里范围内的搬迁对象,在相应档次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增加0.2万元;属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搬迁对象,在相应档次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增加0.1万元。

所需的补助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通过统筹自治区、市、县财政安排的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等转型补助资金解决。

(4)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自治区上述住房补助政策,制定本地扶贫移民搬迁住房补助实施方案,明确本地基准补助标准及差异化补助方案,按规定程序在全县范围内公示、公开,并在方案制发后10个工作日内报自治区财政厅、发展改革委、扶贫办备案。

5. 保障安置点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投入。

自治区统一筹措的资金,首先保障搬迁对象基本住房建设投入,再用于集中安置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不足部分由项目县通过本级预算安排、统筹整合相关专项资金、项目业主投入、引入社会投资等渠道解决。

分散安置所需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生产经营设施和其他设施投入,由县纳入迁入地基础设施统筹解决,自治区不另行筹措安排。

迁出区旧房拆除和土地复垦及整理等所需费用,由县人民政府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取得的土地出让纯收益中解决。

6. 加强安置点住房保障。

搬迁农户拥有房屋产权,可按规定进行权属登记,在取得房屋所有权的10年内不得转让,原迁出的宅基地交由村委会统一处置,同时对搬迁移民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

对于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没有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补助的移民户,每年优先安排一定数量的农村危房改造指标用于移民住房建设,程序与标准按照当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执行。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中配建扶贫移民安置住房。

对搬迁到城镇落户的移民,可结合城镇保障性住房相关规定,多渠道筹集房源。

安置点住房建设的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可按不低于相对应价格的50%执行。

7. 强化安置点用地保障。

(1)建设用地指标。

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集约节约用地原则、纳入广西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年度实施方案的搬迁项目,由自治区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统筹保障扶贫移民的生产生活用地。

移民搬迁每安置1万人,安排用地指标不超过1500亩。

在分解下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时,向移民搬迁任务重的县倾斜。

年度扶贫移民搬迁项目用地,由县国土资源部门单独申请,按法定程序报国土资源厅审批。

用地报批时须附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年度实施方案,国土资源厅据此核定并下达搬迁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对农民自主建房,不涉及征收为国有的,由有审批权的市人民政府先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于每年年底前将农用地转用方案、市发展改革和扶贫部门的移民搬迁任务数证明材料一并报国土资源厅核销搬迁项目年度用地指标。

(2)建设用地土地价格。

对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建设用地的土地价格,根据实际用途和性质,按当地实际使用类别中的最低价格执行。

对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价格溢价部分,按国家规定扣除有关规费及应计提的各项资金后,由所在县按项目需要通过预算安排,按规定用于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

(3)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对纳入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划的扶贫移民搬迁地区,移民腾退的旧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按照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复垦。

允许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含“天窗县”)和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将部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自治区范围内使用。

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优先保障移民安置点住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产业发展用地等。

(4)对吸收贫困移民就业达到35%或500名以上的工业园区、农民工创业园,自治区给予新增用地计划指标奖励扶持。

(5)在自治区权限内,减免办理土地征收使用等相关费用,涉及的征地、拆迁等问题由项目县人民政府依法依规解决。

8. 确保安置点用电保障。

国家和自治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明确的移民搬迁安置点配套供电工程,供电企业要列入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十三五”规划。

符合《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按轻重缓急分年度优先列入自治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投资计划,严格按照农村电网技术标准设计、建设,为移民安置点提供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设施(含用户电表)等电力服务。

移民搬迁项目用电报装实行新建住宅区供配电设施建设维护政策,原则上由建设管理责任单位统一办理业扩报装手续,建设维护费用参照保障性住房收费标准执行,统一纳入移民搬迁工程房屋建筑费用。

对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扶贫移民家庭给予每月享受10千瓦时(10度电)免费用电量。

迁出地供电区域配电网不得再次纳入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范围。

迁出后不再使用的配电网设施由相关管理单位和电力部门提出处置建议。

9. 积极筹措安置点建设资金。

自治区按照移民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万人,搬迁资金人均6万元、户均不超过20万元,通过主体融资、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加大自治区本级财政投入和群众自筹等渠道筹措移民搬迁项目建设资金600亿元。

具体资金筹措使用方案另行制定。

10. 开展全区地票市场交易。

在南宁市建立全区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有偿使用交易市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含“天窗县”)和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土地交易市场的交易收入,扣除手续费用外全部用于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旧宅基地及附属设施拆迁补偿、搬迁移民产业发展扶持等。

11. 加强安置点档案管理。

县、乡镇建立扶贫移民搬迁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按照“一户一档、一乡一册、一年一卷”的要求,做到档案齐备,材料规范。

移民搬迁方案篇九

根据省扶贫和移民办《关于下达20**年全省扶贫移民搬迁计划的通知》赣扶移字[20**]2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生态移民搬迁实际情况,制订移民搬迁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坚持“群众自愿、政府主导、阳光操作”原则,以“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为目标,通过生态移民搬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能力,确保改善生态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目标任务

省扶贫和移民办今年我市任务数227人,生态移民搬迁227人分别安置在新岗山镇西坑村96人、张村乡张村村131人。

三、基本原则

(一)自愿搬迁原则。

居住在深山区内的居民,需要搬迁的移民,必须在自愿的基础上,由本人申请搬迁。

市、乡、村各级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确保在自愿的基础上,实现搬迁。

(二)政府主导原则。

移民搬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由政府主导,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实施。

(三)整体搬迁原则。

整体搬迁,梯度安置。

以居住点为单位实现整体搬迁、集中安置。

推行县城(工业园)安置、乡(镇)安置、中心村安置的梯度安置模式,鼓励在工业园区及附近建设扶贫移民安置小区,方便扶贫移民转移就业和后续发展,促进扶贫移民搬迁与城镇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充分运用保障房建设政策,探索搬迁安置极端贫困户的有效模式。

(四)公开公正,阳光操作。

坚持政策公开、对象公开、安置方式公开、补助资金公开,全过程阳光操作,接受移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四、补助标准

生态移民搬迁补助标准人均为3500元。

五、实施步骤

(一)搞好宣传发动

市、乡、村分别召开移民扶贫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移民搬迁扶贫工作,乡(镇)和村级根据省办下达计划安排,分别制定本级实施方案。

对迁出地和接纳地的干部、群众,工作人员要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宣传发动上要做到“四到户”,一是工作人员上门到户,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宣传资料发放到户;三是政策措施宣讲到户;四是群众疑虑解答到户。

(二)完成调查摸底

搬迁对象核查。

在乡、村两级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市办再进行核查,确定准确的搬迁人数。

此项工作在5月20日前完成。

(三)确定移民对象

移民对象的确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全过程阳光操作。

(四)组织实施移民搬迁。

今年搬迁点必须在9月底完成搬迁,因此相关乡镇(街道办)在做好征地、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尽快组织搬迁户有序搬迁。

与此同时,完成补助资金的拨付,完成相关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报送工作。

(五)检查验收。

有搬迁任务的乡镇在按时完成搬迁任务的基础上,开展自查和验收,进行相关工作的总结。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移民搬迁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治本为策,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成立德兴市移民搬迁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扶贫移民工作的领导担任,成员由政府办、扶贫和移民办,矿管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农工部、交通局、水利局、电力公司和有移民搬迁任务乡镇(街道办)组成。

日常组织和实施工作由市扶贫和移民办牵头负责,各有关单位通力合作。

相关乡镇(街道办)也应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编制切实可行的搬迁规划或实施方案,狠抓落实,要确保在20**年9月底实施完成227人搬迁任务。

(二)部门密切配合。

搬迁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要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协调,密切配合。

扶贫和移民部门负责日常的组织和协调、计划和资金的协调、移民搬迁工程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矿管、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隐患核查、移民搬迁摸底调查、搬迁安置新址评估、避灾业务指导以及安置用地的保障;财政等部门负责移民搬迁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监管;农工部争取将移民搬迁安置点纳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交通部门负责安置点的公路建设;水利部门负责安置点的饮用水工程建设;电力部门负责安置点的用电建设;其他相关部门也要按照各自职责,通力合作,做好德兴市移民搬迁工作。

(三)严榕规范操作。

移民搬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地要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阳光操作”,以“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为目标,严格规范操作,切实将此民生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确保移民安居乐业,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1、移民对象的认定。

对象的认定必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全过程“阳光操作”。

移民搬迁的对象是居住深山生活困难的群众。

在操作过程中,要坚持“户申请,村推荐,乡审查,县批准”的程序。

首先由自愿搬迁的农户提出申请,填写《移民扶贫搬迁申请书》。

然后由村委会核实有关情况,召开村民大会或村委会讨论通过,确定拟搬迁移民对象,并在全村范围内张榜公示移民搬迁名单。

再后,由乡(镇)政府审查并确定拟搬迁对象,报市扶贫和移民办批准。

最后,由市扶贫和移民办审查确定移民农户名单,并在移民迁出地行政村张榜公布。

无异议后,组织移民填写《移民搬迁审批表》,农户、村委会、乡镇政府、市扶贫和移民办分别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2、安置方式的选择。

安置方式由移民自主选择决定。

通常采取以下几种安置模式:(1)集中安置。

就地集中安置时,移民耕种原有的耕地,经营原有的`山林、河流;异地集中安置时,可通过转让、出售、租借、联合承包等多种方式,流转原有的耕地、山林和河流的使用权,取得新的耕地、山林和河流的使用权。

(2)分散安置。

选择集镇和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庄进行分散安置。

通过选购新、旧房,建造新房的方法,确保安居乐业。

(3)敬老院安置。

将符合“五保”条件的孤寡老人安置在敬老院。

集中安置点的选址要与小城镇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慎重选择。

尽量做到“六近”,即近路、近水、近电、近田、近校、近医院。

必须做到“一高两避”,即高于洪水线,避开地质灾害威胁,避开泥石流灾害威胁。

安置要尽量选择乡镇和靠近乡(镇)政府、村委会、学校、卫生院或公路沿线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方。

安置点选择要尊重移民意愿,由移民自主选择。

3、集中安置点建设。

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坚持“五统一分”。

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资金管理、统一竣工验收和分户自主建房。

每个集中安置点的移民必须达到30户以上。

移民新村均要在进村路口等明显地段因地制宜建立永久性标示牌。

4、补助资金的管理。

移民建房补助资金由扶贫移民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财政资金等整合构成,各顼资金分别执行各自的现行管理规定。

移民个人建房补助款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用“一卡通”直接发放到移民户。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根据资金来源,实行项目管理和报账制管理。

5、档案管理。

完善避灾移民搬迁档案管理制度,推进搬迁移民档案信息化管理。

凡涉及搬迁移民的政策文件、会议记录、规划管理、指标分配、资金发放、进展情况、检查验收等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各乡镇(街道办)和市扶贫和移民办都必须妥善保管。

移民户的搬迁申请报告、安置点的选择情况、移民的公示集中安置点的建点申请报告、移民户花名册、移民搬迁资金“一卡通”发放表、搬迁移民户档案等,要做到一户一档、一乡一册、一年一卷,档案整齐、规范。

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的避灾搬迁移民还要根据农村危房改造的要求,进行档案的搜集、整理,并录入建设部的信息管理系统。

(四)加大政策扶持。

移民搬迁享受《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扶贫和移民办关于完善库区深山区移民搬迁扶贫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10) 32号)中关于扶贫搬迁移民的所有优惠政策。

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管理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由扶贫和移民、新农村建设以及交通、电力、水利等相关资金整合筹措。

扶贫和移民部门要坚持“解危”优于“济困”,将移民搬迁作为扶贫搬迁移民的特殊对象,优先予以搬迁。

国土资源部门,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的要求将集中安置点的用土予以重点保障。

为确保我县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的顺利实施,有效改善我县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贫困地区农村贫困群众居住环境和发展环境,逐步实现人口战略转移,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严格按照省、市相关精神,切实做到“四坚持、五为主、四结合、一确保”。

即总的原则是围绕改善生态和消除贫困的双重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先易后难、有序推进。

搬迁对象以符合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交通不便且生产生活困难的;居住在地质灾害严重或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居住在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修复区的;居住在10户以下的自然村屯内、户与户之间居住分散、联系不便、路水电基础设施落后、适宜整村(屯)搬迁的。

安置地以小城镇为主;实施方式以农民自力更生为主。

工程实施要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与发展旅游等特色小城镇相结合,与农村危房改造相结合,与基础设施向下延伸相结合。

通过周密组织、精心实施,确保扶贫生态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二、目标任务

20**年,我县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的目标任务是:搬迁安置点13个,涉及6个乡(镇)529户2116人。

三、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指导思想。

(一)坚持扶贫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工程建设要与水土流失、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治理工程结合起来,达到既减少贫困人口,又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二)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原则。

易地扶贫开发紧紧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移民新村建设,结合实际,鼓励移民从事加工、运输、商贸等二、三产业。

(三)坚持群众自愿参与、自力更生的原则。

实施移民搬迁,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做好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搞好新村建设,树典型、建示范。

鼓励群众自力更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工程建设。

(四)坚持统筹安排、政策保障的原则。

把移民迁入地的发展、迁出地的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

协调和解决好移民户籍、土地、税费等方面的问题,搞好政策配套,保障移民安置工作顺利进行。

(五)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根据迁入地、迁出地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合理确定移民规模和建设内容,并严格按照已批准的规模和建设内容组织实施,以体现集中安置为主,避免出现“贫困迁移”现象。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作的领导,成立凌云县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伍奕蓉 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副组长:游勇滕 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肖国权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周立新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韦武军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罗中泽 县政协委员会副主席

成 员:舒 翊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李忠诚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政务办主任

韦海藻 县发改局局长

徐值升 县扶贫办主任

吴先湘 县财政局局长

罗贵斌 县住建局局长

周尚银 县国土局局长

田 新 县环保局长

万一秀 县人劳局局长

冉景奎 县文体局局长

杨再江 县广电局局长

岑国宏 县水利局局长

郭瑞权 县林业局局长

盘 毅 县交通局局长

黄新壮 县卫生局局长

黄凤萍 县教育局局长

毛文生 县旅游局局长

罗义恒 县工商局局长

黄忠乾 县房改办主任

黄永辉 泗城镇镇长

万一新 下甲乡乡长

邓美昕 朝里瑶族乡乡长

卢俊汛 伶站瑶族乡乡长

盘荣茂 沙里瑶族乡乡长

李 伟 逻楼镇镇长

邓明升 玉洪瑶族乡乡长

黄启欢 加尤镇常务副镇长

李星欢 县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由韦海藻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由县扶贫办孙传政同志和县发改局杨秀乐同志担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

五、政策措施

(一)住房政策。

根据百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百色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百发改地区〔20**〕30号)文件精神,上级下达给我县的扶贫生态移民全部为分散安置,群众自建房屋占地面积不得超过80平方米。

移民搬迁后原有住房予以拆除,用于实施土地复垦整治或生态建设。

同时,积极探索移民购买经济适用房或租住廉租房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二)土地政策。

根据自治区政府有关意见,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统筹解决扶贫生态移民建设用地,用地指标单列管理,根据批复的实施方案实行先用后报。

实行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对原有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置换移民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由县人民政府统筹使用。

涉及的征地、拆迁等问题由项目实施乡(镇)解决。

建立健全移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移民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转包、出租、转让,收益归原有移民所有;以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原农户参与收益分配。

扶贫生态移民在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后,继续享受政府原有各项支农惠农补贴和退耕还林政策。

(三)就业政策。

拓展扶贫生态移民就业途径,促进扶贫生态移民稳定就业。

对扶贫生态移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鼓励建设项目区、企业用工优先聘用扶贫生态移民。

鼓励和支持扶贫生态移民自主创业,对于自主创业的,享受各级创业优惠政策,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全额贴息,并提高担保贷款额度上限。

(四)产业政策。

制定和完善相关扶持政策,依托城镇、工业园区,引导和扶持扶贫生态移民从事农产品加工、商品经营、餐饮、运输等二、三产业。

对新增就业岗位优先安排扶贫生态移民的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产业化项目,在专项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

对吸纳扶贫生态移民就业的旅游项目,在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安排方面给予倾斜。

(五)社会保障政策。

扶贫生态移民农村户籍人口搬迁后转为城镇居民的,实行属地管理,与当地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等社会保障政策;对孤寡、智障等丧失劳动能力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统一集中供养;符合条件的扶贫生态移民(新建安置房不作为衡量条件)全部纳入低保。

搬迁后仍保留农村户籍的,扶贫生态移民在原住地享受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新农合补助、养老保险等政策不变,由县人民政府安排做好转移接续工作,解除扶贫生态移民后顾之忧。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协调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领导,搞好部门配合,强化工程管理,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易地扶贫安置项目的实施,协调工程建设内外关系,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经济、技术问题。

实施项目的乡镇要相应成立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明确职责。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切实履行职责,合力做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1.发改局负责编制扶贫生态移民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易地扶贫专项资金,牵头做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工作。

2.扶贫办要积极争取扶贫资金,会同农业、林业、商务、经贸等部门切实做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后续产业发展。

3.农商行做好搬迁群众小额信贷资金贷款的指导及服务工作。

4.财政部门做好本级配套资金的安排和资金拨付、监管工作。

5.住建部门负责移民新村房屋规划及质检工作。

6.国土部门负责配合完成土地征拨、土地整治、土地权属划定和办理相关手续等工作。

7.交通部门负责指导实施移民新村道路建设。

8.水利部门负责人实施移民安置区供水工程。

9.电力部门负责实施移民安置区电力设施建设。

10.工商部门负责落实对符合扶持政策条件的搬迁群众给予小微型企业扶持项目支持。

11.社保部门负责做好对搬迁群众的社会保障政策落实问题。

12.文体广电部门负责广播电视网络设施建设。

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资金整合力度,实施项目捆绑。

对重新组建的移民新村,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的原则,将可利用项目资金整合到扶贫生态移民搬迁项目中,实施“捆绑式”开发。

13.利用小额信贷资金、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为搬迁群众拆旧建新解决补助资金,解决搬迁群众建房自筹资金困难问题。

14.利用以工代赈项目、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建设移民新村道路硬化;利用农网改造项目建设移民新村输电线路及小型变压器架设安装;利用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移民新村饮水安全及确保新村农田保灌工程,解决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15.利用少数民族发展基金、农贸市场建设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做好安置点的市场建设工作,增加搬迁群众的就业途经,调动群众发展积极性,形成安置点的集贸市场发展效益。

16.利用农业开发项目、土地开发项目、扶贫开发资金、为移民新村群众统筹规划土地建设,确保搬迁群众基本生产农田,并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解决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

(三)落实责任主体。

县人民政府对工程实施负总责,各乡(镇)人民政府是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实施主体,承担主体责任,要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后续发展等各项工作。

县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抓紧制定实施支持扶贫生态移民的配套政策措施,切实抓好落实。

(四)严格考核督查。

将工程实施情况作为项目实施乡(镇)和相关部门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将此实施方案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纳入督查程序,由县人民政府督查室会同县发改局、监察局、审计局等部门督办落实。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

移民搬迁是指一群人或一家人从原来的地方搬到他处将居住点的行为。移民搬迁通常出于各种原因,例如家庭、职业、社区变更或经济困境等。在现代社会,移民搬迁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往往不惜付出努力和金钱,来寻求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和更好的生活。

第二段:讲述个人移民搬迁的原因和体会

作为一个移民者,我曾经在十年前从农村小镇搬到了大城市,当时我在当地一家小工厂上班,月薪只有一千元。父母年龄渐长,身体欠佳,家庭生活压力逐渐加大。我的工作机会较少,靠着一点点积蓄生活,生活艰苦。我再次回到了我的家乡,听到那些呲牙咧嘴的人们抱怨自己的工作,感叹生活的压力难以承受。我深深的感到这种压力和不安。这促使我作出了搬迁的决定。虽然适应过程极为磨难,但现在我有一个更舒适、更开放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多种社会支持。

第三段:分析移民搬迁的形势和趋势

移民搬迁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现代社会中,移民搬迁的形式越来越多,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搬迁者,包括国际移民、国内移民、城市内移民、乡村内的流动人口、农民工、留学生等。这种趋势是由全球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所推动的。这种趋势将是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不可避免的。

第四段:总结移民搬迁的利与弊

移民搬迁是一种有利的现象,它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刺激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促进了文化和跨文化交流,改善了居住环境,并且为当地社区带来了更多的多样化和文化交融。然而,移民搬迁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文化冲突、社会犯罪、人口过剩等。人们应该不断努力,尝试寻找最佳的平衡点,以最大限度地获得移民搬迁带来的优势,避免负面影响。

第五段:提出我对于未来移民搬迁的看法

移民搬迁现象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人们应该更加关注这种趋势带来的重大影响,包括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政府和社会应该努力降低负面影响,克服差异和不平等,提高社会包容性。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寻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居住城市和社区,积极适应环境变化。在如此快速变化时代,适应能力和变通心态是十分重要的,让我们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一

我区在省市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扶贫移民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认真组织实施xx年以来的扶贫搬迁项目,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十八塘乡地处xx北部山区,地质灾害多发,多年来,对居住在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基础设施完善成本偏高的山区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实施移民搬迁,使他们搬迁后的抗灾能力显著增强、居住安全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xx年起,十八塘乡采取自愿申请,政府主导原则在内潮圩上建设了一个移民搬迁集中建设点。在一期中,对生活在地质灾害危险程度高、偏远山区的14户居民成功实施了搬迁,其中李村7户,樟坊村4户,内潮村3户,共计67人。通过对移民搬迁资金的专项管理,直接将移民搬迁补助资金3500元/人打入搬迁户的账号中,调动了搬迁户的积极性,保证了资金账户的安全运行。在二期中,对12户居民成功实施了移民搬迁,李村4户,内潮村4户,樟坊村3户,楼下村1户,共计58人。投入3万多元建设搬迁集中点的基础设施,硬化建设点公路0.5公里。该安置点于xx年底顺利竣工,目前26户125人已全部入住新房。

1、宣传发动,让移民政策深入人心。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政务公开栏、上门入户等方式,深入宣传移民搬迁扶贫进城进园安置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规定、工作程序和实施办法,解答群众疑虑,提高群众对移民搬迁政策的知晓率,激发参与热情,引导群众变“要我搬”为“我要搬”.

2、成立移民扶贫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由区扶贫和移民办、环保局、地矿局、交通局、国土局、城乡规划建设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区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扶贫和移民办。各乡镇也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移民工作办事机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同时明确责任,责任到人。

3、落实了移民搬迁计划,制订了移民扶贫工作方案。省、xx市下达我区移民搬迁任务后,我们严格按规定程序申报、审批、公示、确认移民对象。同时,结合xx实际,制订并印发度移民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确保了移民扶贫工作有条不紊、有章可循地开展。

4、执行移民政策、严格把好五道关。在工作中我们主要围绕把好五道关而开展。一是严把调查摸底关。在调查中工作组深入迁出点广泛进行,把符合移民搬迁条件的自然村组及愿意搬迁的群众进行造册登记。二是严把搬迁对象核查关。对符合移民搬迁的'农户,实地核查搬迁条件及搬迁人口,对照实施方案中的搬迁对象条件,对不符合条件的一律给予核减。三是严把审批程序关。对符合移民搬迁条件的农户,经群众民主评议、村乡(镇)审查,两次张榜公示无异议后,经区移民扶贫领导小组集体审批。四是严把资金发放关。对移民资金的发放,实行“阳光操作”“封闭管理”,根据移民建房进度,资金分批次直接拨付到移民户的“一卡通”.五是严把建房质量关。要求建房必须选址在远离灾害点的地方。并在分户建房中,加强了质量监督,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建房质量。

5、加大移民后续扶持,确保移民富得起。搬迁是手段,致富是关键。我们对搬迁移民每户至少培训一名实用技术,二年来共办班6期,培训人员158名。同时,把移民后续扶持纳入社会扶贫工作中,采取扶贫贴息、产业带动、结对帮扶、劳动力转移、安排工业园区就业,立足长远制定有效帮扶措施,加强对移民户的后续扶持,确保移民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让移民户切实感受政府的关心和政策带来的实惠。

1、部门配合,协调开展工作。xx年度以来的移民搬迁任务涉及农工部、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和房管局等单位,因此,我办紧紧和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确保了移民搬迁工作有序开展。

2、分片包干,协调开展工作。xx年以来我办分成工作小组深入移民点调查研究,确保工作质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

3、拓宽渠道,不断完善移民后续帮扶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形式的农业种养技能培训,提高移民的自我创业本领。有计划地引导和安排移民参加劳动力培训转移。积极协调信贷扶贫资金,帮助移民户解决生产发展的资金问题。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二

过去的几年里,我曾经历了一次移民搬迁,那时我意识到了搬家并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搬运和装修,更重要的是心态上的调整和适应。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移民搬迁中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准备阶段的重要性

在移民搬迁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做足功课,了解目的地的文化、语言和风俗习惯。其次,要为搬迁做好详细的计划,包括物品清单、搬家公司的选择、房屋装修以及孩子的学校安排等。在这个阶段,要保持充足的耐心和冷静,有计划地处理好一切事宜,才能避免后期的各种麻烦和不必要的压力。

第三段:适应新环境的挑战

移民搬迁后,新环境下的生活和工作会带来很多挑战。我们需要适应新的语言沟通、文化背景、社交环境,甚至是新的气候环境等。对于新事物和新环境,我们要持开放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了解和体验,尽快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这有助于我们更快地融入社区、建立新的人脉关系。

第四段:积极的社交与沟通

在新的环境中,社交关系和沟通能力都非常重要。与其孤立自己,不如积极参加社区和文化活动,和当地人们建立新的联系,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同时在新工作中,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也是融入新环境的必要条件。

第五段:总结

移民搬迁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次繁琐而不可避免的过程,但同时也是锻炼和成长的机会。通过适应和磨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在移民搬迁时,我们应该不断保持乐观开朗,勇敢面对挑战,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迎接新生活的挑战。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三

自古以来,人们为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而移民或搬迁,将家当迁往新的土地上重建新生活,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面对移民搬迁的选择。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身边人的经验中,我体会到了这一过程中的许多心得和感悟。

第二段:选择移民搬迁的背景

当一个人面临严重的压力和逼迫时,不得不做出移民搬迁的选择。这种压力可以是经济困难、政治压迫、自然灾害以及家庭矛盾等。而在选择移民搬迁后,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对目的地的生活和发展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包括就业机会、学校教育和社区环境等;其次,要明确自己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为新生活设定合理的目标。

第三段:适应新环境的挑战

新环境对于移民搬迁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由于文化、语言、生活方式的差异,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和困惑。在这种时候,要及时与当地人接触,了解当地文化,学习当地语言,并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同时,需要展现自己积极、主动、适应能力强等优势,增加自信心和认同感。

第四段:利用新机遇的契机

在新环境中,要及时捕捉生活和学习的新机遇。此时应该多看、多听、多学,熟悉当地文化,了解当地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寻找新的就业和创业机会,拓展社交圈子,获得新的机遇和经验。这也是其它地方无法取得的重大机会。

第五段:总结

移民搬迁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会。只有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的文化,把握新的机遇,才能够在移民搬迁中获得成功。虽然过程会有些曲折和痛苦,但当你看到你不断成长的自己和不断进步的生活时,你会知道,这)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四

xx镇位于xx县西北部,距县城37公里。甘孜公路和洛河经过。是xx集团总部,xx县经济、商业、文化活动中心,县内农副产品集散地。该镇占地448.7平方公里。全镇共有18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047人,其中乡镇人口7737人,耕地面积8.5万亩,四川平台占地1.3万亩,拥有蔬菜大棚524个,省级蔬菜示范园1个,养殖小区3个。丰沛养殖场龙头企业带动养殖业发展,山地果树4200亩。xx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9446元,大学生搬迁的经验和体会3000字。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镇坚持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镇建设,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在重点镇建设和人口聚集方面,按照先建后聚、边建边聚的原则,按照省、市、县的总体要求,实施了有计划、有步骤的迁移工作,对拐沟和边远村庄的人口实行了年度、批量迁移。该镇重点搬迁了柴冠山、新庄洼和甘沟河3个行政村的9个村民小组,共548户,2120人,并部分搬迁了其他拐沟村的人。搬迁情况调查如下:

首先,移民搬迁是拐沟村人民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瓜伊沟和偏远农村人民的贫困落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由于自然条件差,生活环境差,贫困仍然很大,贫困程度仍然很深,返贫率仍然很高。近年来,经过不断扶持,按照新的贫困标准,贫困发生率为37.6%。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拐沟及偏远村落的贫困问题,使拐沟及偏远地区的人们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呢?通过调查认为,现实的选择是实施大规模移民搬迁,只有走出大山,才能彻底告别贫困。原因是:

第一,怪沟和偏远村落自然条件差。地貌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立地条件差,植被脆弱,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山坡陡峭,水源匮乏,生态脆弱,是群众生存发展的障碍。干旱、沙尘、霜冻、冰雹、洪水、虫鼠等自然灾害频发。

第二,资源严重不足。柴冠山村地处山区,人们饮水非常困难。通过国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母亲水窖行动,人畜饮水问题基本解决。但和农业生产一样,也是“靠天饮水”,主要靠集雨坑。在大旱年的情况下,群众还是要走到沟底十几里,和驴来回要两个多小时。过去,人们习惯吃井水和小河水,人们习惯背水。近年来,通过打井、修建高位水塔、接自来水等方式,条件有所改善,但成本高,成本太高。

第三,基础设施还是落后。近年来,我镇拐沟和偏远村庄的交通状况发生了变化,但柴冠山、新庄洼和甘沟河的大部分农村道路仍然是土路,一些自然村尚未进入。耕地上的生产道路很少,秋收满是驮驴驮骆驼的人。孩子要上xx乡小学,离家30多公里。尤其是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小,妈妈只能来乡镇给孩子租房做饭带孩子。当他们的父亲在家工作时,有些人在家很忙,只有祖父母去镇上照顾他们的孩子去上学。为了谋生出山,十几年前就有人带着家人去了乡镇、志丹等地,从事温室产业开发、经商、打工。他们家的土洞长期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全部坍塌,成为危险的窑场,无法居住。瓜伊沟和偏远村庄的通信条件也很差,许多村庄不时没有手机信号。

第四,生活条件差。95%的农民生活在柴冠山的土洞里,30%生活在新庄洼和甘沟河,还有许多危险和无家可归的家庭。这里的土洞世代居住,有很大的地质灾害隐患。

第五,教育卫生发展严重滞后。村里没有小学,村里的孩子只能去镇上上学,离柴关山、花包岔等村组30多公里。村里没有诊所,小病村民“靠肩膀”,大病去医院。今天提倡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住在这里的人很难实现均等化。只有实行全面搬迁和集中住房,才能为教育和卫生服务均等化奠定基础。

第二,目前我们镇在移民搬迁方面所做的工作

在安置方面,我们抓住省里提出的xx率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机遇,按照重点镇聚集人口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市、县在安置工作中的相关政策,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1.基本信息。20xx年,乡镇xx村征地50亩,建7栋6层240套房安置房。按照搬人原则,xx、xx、xx村群众和乡镇工业发展户主要是拆迁户。目前已搬迁213户787人,其中xx村106户402人,xx村37户144人,xx村11户。

2.融资和安置措施。镇政府和县农业综合办公室多次组织人员,深入xx、xx、xx等拐沟村,走访讨论和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现状、今后致富思路、是否愿意搬迁等。结合省市移民搬迁相关政策,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捆绑保障性住房、扶贫移民搬迁等资金,总投资4000多万元。一期已建安置房240套,每套面积90平方米,均为成品房。水、电、道路和天然气已经到位。安置户每套公寓可按楼层价格与地下室差价支付6-9万元。二期安置小区规划建设204套房,目前正在建设中。

资金等。,实施xx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建设100米“v”型温室150棚、温室土建、钢架、立柱等。每棚13万元,农民每棚自收自支费用3万元,用于大棚膜、草帘、卷帘机、农机肥料、种子、农药、化肥等。,并由县农业综合办公室负责配套建设工作室、山墙、绿化、肥料,同时配套建设公立幼儿园、净水厂、垃圾填埋场,扩建xx实验小学,加强学校教育、医疗卫生工作,同时抓好群众收入,搞好孩子的就学、饮水、医疗、生活环境等。,从而为群众安心行动、舒适生活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移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一是配套资金缺口大,融资难。《大学生迁移安置的体验》一文3000字。根据市县财政支持,每户建房补助资金1.5万元,特困户2.4万元。石泉县10年规划期共需要2.06亿元县级财政支持资金。秦巴贫困山区县依靠财政转移支付难以筹集县级财政支持资金。二是场地条件差,选址困难。省里规定30户以上必须在集中安置点安置。石泉县山沟较深,部分乡镇集中安置点受地形限制。一次安置30户以上的宜居地点很难选择,导致无法享受省内集中安置基础设施的配套政策。第三,审批手续多,开工难。启动和实施30户以上规模的集中安置点,需要规划审批、土地审批和各种评估申报,涉及5个部门11个审批环节,特别是市级缺乏合格的地质灾害评估专家,导致审批时间长,影响建房进度。

对策建议:一是整合项目资金。积极争取省内项目支持,整合生态移民、扶贫移民、异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做好陕南移民搬迁工作。第二,根据当地分类制定政策。根据陕南山区的实际情况,以10套集中住宅为单位,制定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标准。第三,简化审批程序。实行部门联合办公,分阶段集中审批住房手续,并通过专家评估、委托评估等方式进行。,加快审批程序,促进移民安置点建设早日启动。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五

国土资源部门:

我们是xx村。位于县城以北20公里,孟门镇以东5公里。全村农业人口421人,非农业人口62人。土地面积1800多亩,村民以种植业为主。广种薄收,人均年收入一千多元。地形地貌属高山林立,沟壑纵横。信息封闭,经济落后,交通极差。本来人蓄饮水就很难满足,再加上我村是压煤村庄因地下采煤频发地质灾害,土地严重塌陷,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沽竭。旱井无法蓄水,住房安全受到威胁,如此困境直接制约着柳家坡的经济发展 ,一直无法摆脱贫困的面貌。

现在因我村属压煤村庄,整村座落在xx能源有限公司下属的xx煤业有限公司的田煤上。现公司为节约不可再生能源,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解决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矿区经济的和谐发展。矿方与我村委商议对我村实行整体搬迁移民。这样对于我们村的发展是个良机,既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法,又可改变整村的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加快发展经济,及早脱贫致富。村委与矿方多次商谈,移民项目已确立,矿方出资修建xx村委配合,对xx村实行整体移民搬迁,建设一个崭新的xx村。

其次,我村有几百年的村史,旧村址居民居住特别分散,占用土地约300多亩,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修建的新村是集中居住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约占地100多亩。入住新村后将旧村复垦为耕地,从而节约土地200多亩。这样也符合国家的土地使用政策,于国于民有百利而无一弊。

xx村全体村民召开移民搬迁大会,征求村民意见,全体村民愿意整村搬迁移民。现已成立由政府村委矿方组成的移民领导机构,一切移民实施方案已成熟。现申请上级有关部门批复,准许支持我村移民搬迁。

此致

敬礼

xx省柳林xs村委会

20xx年x月x日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六

三峡库区二期储水已过去了七个月,库区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

一座座旧城废墟没入水中,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

春节假期回到家乡,新城建设已初见规模,各种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繁荣景象。

移民搬迁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影响,同样也会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医院的经营、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医院有些什么变化呢?就此问题,我专门对xx县中医院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访问,亲身感受到移民搬迁带来的变化。

xx县中医院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单位,其规模比xx县人民医院小,但又超过了当地其它医院,位居xx县第二,其收费标准和就诊病人更大众化。

而该医院20xx年元月1日起迁于×××城正式营业,在×××城后经营了整一年,其经营成果就会计期间而言,与20xx年正好有完整的可比性。

一、立足长远、扩大规模该医院搬迁之前在旧县城拥有综合楼一幢,营业面积为300×××平方米,在码头和闹市区分别设面积×××平方米的门诊两所,共计病床98张,只置备了b超,x光机,心电监护器,血气分析仪等基本的'检查医疗设备,综合手术室一间,医护人员×××人,后勤人员×××人,为了更好的发展,借助移民的契机,医院将其建设规模扩大,×××城的综合楼面积增至×××平方米,另设门诊三所,营业面积分别为一门诊×××平方米,二门诊×××平方米,三门诊×××平方米,病床126张,其中80为重新购置,新设备配备电视,空调,卫生间的病房20间,新的综合手术室功能更齐全,设施更完备,新购中药熬药机等价值×××万的先进医疗设备,并将在20xx年6月前购置一台彩色多普勒,医护人员也增至×××人,资产总计由20xx年12月31日×××万元增至20xx年12月31日×××万元。

二、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旧城的综合楼所在地与xx县人民医院住院部相距且×××米远,而人民医院是全县最大的医院,设施设备先进完善,医护人员素质较高,在外科,五官科,传染科,影象科几方面有绝对优势,因此中医院一直在人民医院的阴影下苦苦维持经营情况极不乐观,在20xx年中,该院全年共计×××万元,其中财政科助收入×××万元,医疗收入×××万元,药品收入×××万元,其他收入×××万元,相比全年×××万元的总之出而言,只能略有盈余,20xx年迁入新城后,综合楼与人民医院的两个大型门诊均相距一公里以上,且呈三角形分布,覆盖县城的上半部,居民较为集中,加之人民医院的住院部尚末搬迁(新址也离城较远),给人们就医带来极大不便,截止20xx年12月31日,该院全年收入为×××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万元,医疗收入×××万元,药品收入×××万元,其他收入×××万元。

特别是住院部收入状况大有改观,20xx年的医疗收入为×××万元,药品收入×××万元,而20xx年的医疗收入为万元,药品收入×××万元,新设的三个门诊部则以综合楼为中心,呈三角形分布,均占据了居民密集且交通便利的优势。

请著名老中医坐诊,经营得红红火,20xx年该院将第二门诊的办法发挥得更完善,在各门诊均设一至两名著名中医医师坐诊,加之20xx年“非典”的爆发给人们的生活,心理带来巨大影响,导致萧条多年的中医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这件原本不幸的人类的灾难却为该院领导对本院的定位有了深入的思考,决定不再跟在人民医院的后面人云亦云,而是回归本院最初的定位,以中医为主,走出自己的特色来,让中国博大精深的医学重新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展放光彩。

在中药方面,既要为人们消除病痛,又要让患者服用方便,节省时间,只有大力发展中草药自制,加工成中成药的方式为病人服务,这一策略的实施,引起该院20xx年中成药收入到达×××万元,加工收入×××万元,中草药支出及其他材料工资等支出×××万元,该项业务与其他医院相比算是小胜一回,且赢得一批较固定的慢性病患者。

2、该院为改善以前医患关系不太融洽的局面,制定多项规章制度并切实执导。

在职工中树立以人为本,利益靠后的精神宗旨,象老朋友一样的服务态度对待患者,病人就医,在实施首诊负责制的后期治疗中,可自己选择医生护士,在药品质量上严格把关,所有药品,器材均从正规渠道购进,绝不为了经济利益而损害医院信誉和病人的利益,对医护人员加大培训力度,20xx年度支付培训费×××万元,占日常公用支出扣除专用材料购置费后的14。

四、加强管理、合理理财1、该医院财务管理在20xx年的基础上,加大了管理力度,力求完善内控制度。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七

今年以来,xx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扶贫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实施村级扶贫规划为中心,以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创造性开展工作,促进和保证了扶贫开发重点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将20xx年工作情况和20xx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认真做好了扶贫项目专项资金自查和迎检工作

根据省、市、县关于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统一布置和要求,3月份我们会同县财政局深入到有关乡镇和项目上,对xx年和20xx年的扶贫资金使用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自查;5月份,xx市扶贫办、财政局赴xx检查组对xx至20xx年度扶贫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进行了认真整改。20xx年我县共有扶贫开发资金363.9万元。xx年173.1万元,其中发展资金146.9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5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51万元,“雨露计划”培训资金5.2万元,省配套机动项目资金23万元,移民扶贫资金11.8万元,项目管理费2.6万元,统计监测费1.3万元,科技培训费2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26.2万元。20xx年190.8万元,其中发展资金178.7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5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54万元,“雨露计划”培训项目资金6.9万元,省配套机动项目资金29万元,项目管理费2.2万元,统计监测费1.3万元,科技培训费2万元,市配套项目资金20.30万元,县配套项目资金13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12.1万元。从检查情况看,扶贫资金在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一定成效。

(二)、切实组织8个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

抓好了20xx年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8个重点村本着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的原则,根据群众意愿,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中挑选项目,共上报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学校建设、科技培训等13个项目。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104万元。

(三)、全力推进“民生工程”。一是积极探索“雨露计划”新途径

在市扶贫办及xx职业技术学院关照和支持下,我们在xx镇、xx乡举办“雨露计划”走进农民走近农民培训班,针对留守农民,特别是留守妇女,拓展培训内容,请本县种养高级农艺师、拔尖人才讲授通俗易懂的果树栽培和麻鸡散课,受到农民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培训人数600人。二是以县培训基地为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人,本县工业园区培训40人。根据市场和县工业园区的需求,拓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渠道,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有一个劳动力接受培训,并稳定转移就业。

(四)、社会扶贫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念,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开发工作中深具潜力的重要方面。一是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冰冻灾害救援物资26万元。今年1月12日到2月4日,xx出现历史罕见冰冻灾害,给农村经济和群众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我们积极向中国扶贫基金会争取冰冻灾害救援物资,在我们的努力下,中国扶贫基金会及时援助26万元支持我县抗灾自救,其中xx乡救灾粮食6万元、xx乡七分村救灾化肥20万元。二是争取xx省委党校第32期青干班学员来我县xx乡结对帮扶。6月5日,省委党校第32期青干班全体学员在常务副校长的带领下,冒着烈日酷暑,来到崇仁县六家桥乡中心小学开展献爱心捐助贫困学生活动。结对帮扶20名贫困学生,并决定将一直帮扶这些贫困学生至中学毕业,并解决学校一些基础设施。三是落实党政部门和企业定点包扶重点村工作。在县直单位机关开展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确保全县“xx”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每个村都有一个县直机关单位或企业定点帮扶。四是开展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和县委组织部联合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1+1”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全县结成470对帮扶对子。

(五)、加强扶贫项目的'监督、检查、实地工作

规范扶贫资金的作用。坚持扶贫项目的公示、招标、报帐及审计制度。切实做好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测工作,加大扶贫立法工作力度。

(六)、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加强县城经济发展及招商引资工程

我们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县里的中心工作,把招商引资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20xx完成招商引资工作任务xx万元(其中国品麻鸡发展有限公司进资金950万元,xx客商楼明伟创办的“xx县万鑫铜材有限公司”10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扶贫攻坚难度大

目前,大多重点乡村自然条件恶劣,信息闭塞,群众观念落后,科技素质低等综合贫困因素交错制约,又因今年情况特殊灾返贫现象严重,农村低保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小,部分特殊困难群体缺乏必要的救济保障,解决温饱问题和巩固扶贫成果难度大。

(二)、基础条件差

虽然今年做了很多农村基础设施的工作,但是大部分贫困乡村灌溉设施遭自然破坏严重,配套服务跟不上,有效灌溉面积少;乡村道路差,附属设施不到位,晴通雨阻现象比较严重;贫困乡村饮水难、上学难、耕作难、就医难和居住条件差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基础设施滞后仍然是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龙头企业弱小

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对优势产业和产品开发不足,加工转化率低,“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机制还不健全,辐射和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能力不强。

(四)、资金投入少

按照“xx”五年规划,我县8个重点村年均扶贫资金仅10万元,要实现贫困村脱贫目标,靠现在投入的扶贫资金是远远不够。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群众自筹能力有限,影响了扶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加之县财政困难,配套资金不足,全县贫困乡村基础设施进程缓慢。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20xx年,在改变贫困村基础条件上实现新的突破;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实现产业化转移;进一步提升农民自身素质,在培养创业型农民上实现新的突破。

明确扶贫目标,着力抓好8个重点村的整体推进工作。坚持“一个中心”即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中心,推进扶贫开发方式创新,把握“一个重点”即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为重点,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整体推进实现实施“一大战略”,就是着眼新的形式和贫困村的实际,大力实施贫困户增收战略。做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扶助一批龙头企业,培训一批创业型农民。

(一)进一步加强重点村的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着力推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建设、改变村容村貌的文明建设、规范有序的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以班子建设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等六大建设,重点抓好重点村项目实施,确保通过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二)抓好扶贫项目的实施工作

加强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专户运行。年底前全面完成项目,确保8个重点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农民收入有所提高。

(三)认真做好扶贫贴息贷款工作

充分发挥扶贫职能作用,为崇仁经济发展服务,为符合扶贫贴息贷款的企业争取扶贫贷款。

(四)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积极拓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渠道,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并稳定转移就业。

(五)扎实做好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注意发现、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将再举办一期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以提高贫困群众劳动技能,促进增收。

(六)切实抓好产业化扶贫

(七)抓好扶贫办自身建设

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为贫困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清正廉明、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办事效率。在工作中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以自身的实际工作,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八

半年来,我们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群众观,认真贯彻落实湘贫办字[xx]15号《关于印发全省扶贫开发系统落实省政府为民办8件实事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确保省、市“为民办实事”中各项扶贫任务的全面按时按质按进度完成,我们从强化组织领导、狠抓任务落实、强化增收措施三方面着力,完成扶贫建房288户,在建343户;完成沼气建设1532口,在建911口;在建乡镇郎10所;“为民办实事”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主要是建立“四项制度”,即:

1、建立领导责任制。全市扶贫办系统成立了“为民办实事”领导小组,由市扶贫办主任李清喜任组长,负总责;市扶贫办两名副主任及各县办主任任副组长,组织具体实施。各县办也均成立了具体实施工作小组。还确定了各县专人负责,专人联络工作责任制,并要求各县办均需建立专门工作档案。

2、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市扶贫办起草下发了《关于认真抓好“为民办实事”的通知》,通知中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为民办9件实事”的要求,更进一步分解了各县的扶贫任务,明确了上报“为民办实事”的进展情况的时间规定以及相关人的责任,力求扶贫任务件件有着落,个个有任务,人人有责任。

3、建立部门协调制度。为民办实事是一项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为抓好这项工作,我们与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单位建立了专人联络、定期联系制度,并随时与各单位保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4、建立考核通报制度。市扶贫办定期(每月、每季、每年)对“为民办实事”扶贫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予以通报,目前已通报进度结果两次(1-4月、5月);并根据各县完成任务情况,在年底予以考核,考核评定的结果分为达标和不达标两个等级。考核评定的结果将作为年终优秀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对评定为“不达标”等级的,将取消其各类评奖资格。

(二)狠抓任务落实

据各县上报数据统计,xx年1-6月期间,我市两个国扶县和两个省扶县的四大类目标任务完成进度如下:

2、帮助贫困农户建房。四县目前已完成建房户数计288户,占总任务的46.5%。其中桂东县完成62户占其任务数的41%;汝城县完成136户占其任务数的31.7%;宜章县完成20户占其任务数的71%;安仁县完成70户占其任务数的.700%。另有,343户为在建数,其余的建房任务四县均已落实到项目区、项目户。

3、帮助贫困户建沼气池。尽管目前省办尚未下达建设沼气池的专项资金,但是我市的沼气池建设工作仍启动迅速,已建成沼气池1532口,完成任务率达44.2%;尚有在建沼气池911口。

4、帮助贫困乡镇建卫生院。今年四县帮助贫困乡镇建卫生院任务数为10所。为做好这项工作,1-6月,各县办已会同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奔赴10个乡镇卫生院了解情况,掌握各所卫生院急需添置的医疗设备情况,并确定了大件医疗器械的配备地点及相关技术人员培训情况。

(三)强化增收措施

1、坚持扶贫开发进村入户,整体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按照“一次规划,两年实施,逐村验收,分批推进”的扶贫开发方法,我们指导贫困村制定了xx-xx年扶贫开发规划并加大调研工作力度。

2、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为民务实,抓好项目增收和劳务输出增收两件实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增收一块,各县办重点抓好基础建设类项目、龙头企业类项目、产业基地建设类项目和生态项目建设四大类项目建设,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劳务输出增收一块,各县办主要做好了省办64名贫困村科技骨干培训、298名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和市办136名农民工订单培训人员的选送工作。

3、坚持用好用活扶贫资金和扶贫政策,并切实加强管理,管好用好各类扶贫资金,禁止挪用、挤占、截留扶贫资金,确保扶贫资金不“跑、冒、漏、滴”,不错位、不换位,各就各位;上半年,完成了全市xx年一xx年两年扶贫资金的审计整改报告,并开展了-xx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调研工作。

4、坚持做好产业扶持基金的投入、使用监管工作,确保产业扶持项目顺利如期完成;1-6月份,已投入产业扶持基金500万元(桂东县300万元,安仁县200万元),引导贷款近8000万元,帮助5000农户开发种养项目,增力口收入。

5、坚持做好农村科技扶贫和卫生扶贫工作,确保各县贫困乡镇工.生院设备到位、人员参训。在科技扶贫方面,一是组织农民青年劳务技能培训。二是各县利用圩日开展“三下乡”活动,赠送科技资料。向广大农民赠送《农家致富顾问》、《农民致富方法与技术》、《亿万农民健康促进广播稿》等一系列科普资料1xx余册。其中汝城县还向有关贫困村发放通丰植物营养液。通丰植物营养液是国务院扶贫办及省扶贫办推荐的一种植物营养液,它对提高水果、瓜菜、水稻等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有明显效果。汝城县办购买了价值10万元共190件(1万瓶)通丰植物营养液,发放到永丰乡山口村、马桥乡马桥村、田庄乡新复村等贫困村,使用面积为水果2400亩、水稻xx亩、花豆1000亩,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三是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三是劳务输出培训。,四是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等。卫生扶贫主要是抓好10所乡镇卫生院的设备申报与到位。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我市为民办实事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部分县的部分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尚不容乐观,离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这主要与省财扶资金下达太慢太迟有关,致使一些年初确定的扶贫项目因资金缺少的原因,无法如期完成。

(一)狠抓项目资金落实到位。

(二)狠抓为民增收措施落实。

(三)狠抓为民办实事的统计考核评价工作。

(四)确保全年“为民办实事”各项任务的完成。

移民搬迁方案篇十九

根据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工作部署,为确保移民安全、顺利、和谐搬迁,圆满完成我市第二批移民搬迁任务,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搬迁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总体部署,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以搞好服务、保障安全为重点,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统筹社会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努力实现“不伤、不亡、不漏、不掉一人和安全无事故”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的原则;坚持以迁入地为主、迁出地配合,各有关部门服务,各包乡联村工作组参与的原则;坚持按照“尊重民俗、平抑高峰、市内提前不等不靠稳扎稳打”的原则;坚持集中统一搬迁的原则;坚持严格按照搬迁入住条件成熟一个村搬迁一个村的原则;坚持先批准后搬迁和规模适中、鼓励轻装搬迁原则。

三、职责分工

(一)迁出地:

1.组织制订移民搬迁总体方案。

配合迁入地制订详细的搬迁计划和实施方案,做好移民个人和集体财产搬迁运输工作;

2.负责做好移民手续交接前的各项工作。

4.协助移民搬迁物品,负责移民物资看护。

5.负责搬迁前移民健康排查,以及学生、随迁教师情况摸底工作。

负责提供危重病人、高龄老人等特殊人员花名册及其搬迁物品种类和数量清单。

8.负责完成临时搬迁道路和停车场建设,做好水运摆渡船只的协调、组织和安检,确保移民搬迁需要。

搬迁停车场地要有专人指挥协调,并佩戴袖标或胸卡,保障搬迁车辆有序通行。

9.做好人口核定。

11.负责组织举行移民搬迁欢送仪式;

12.配合迁入地组织好移民搬迁欢迎仪式;

13.负责做好移民库区房屋拆除、库底清理及移民搬迁后遗留问题处理工作;

14.负责县内安置和出县投亲靠友移民安置及随迁人口的搬迁工作

15.负责做好移民村搬迁期间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工作,严防盗窃、哄抢、打架斗殴、乱砍滥伐等事件发生。

负责做好搬迁稳定隐患的排查化解、拒迁户搬迁动员及留置人口的思想教育工作;

17.做好移民搬迁其它工作。

(二)迁入地:

1.配合迁出地制订移民搬迁总体方案,负责制订本辖区移民搬迁实施方案和详细搬迁计划并组织实施。

做好移民个人和集体财产运输工作,负责移民搬迁车辆编号、编制乘车安排;

2.搬迁前全面完成移民新村建设并达到搬迁入住条件。

提前做好移民生产用地调整划拨工作;

4.按照迁出地提供的用车计划,提前做好搬迁车辆组织调配工作,每批次加派一辆客车、一辆货车、两辆警车、一辆救护车、一辆消防车同时向迁出地提供每批次移民乘车人员座次表。

每辆客车应派一名干部护接,护接干部要佩戴标志明显的袖标或胸卡,并为每位移民准备一顶帽子、一朵光荣移民胸花。

严禁临时在淅川县内组织车辆搬迁。

5.负责搬迁途中的交通安全、医疗保障、饮食供应及饮食安全。

每批次搬迁应派出足够交警、巡警、医护人员和车辆维修人员全程跟踪服务。

每批次搬迁车队由一辆警车带队、一辆警车盾后护送。

搬迁前车辆安全监测部门要对搬迁运输车辆进行一次安全监测,并出具合格手续,确保每辆运输车和驾驶员证照合法有效、手续齐全。

做好防暑、防雨工作;

7.提前上报每批次搬迁申请和搬迁预告;

9.负责做好移民接收工作。

10.负责协助移民做好物品卸车搬运工作。

成立移民物品卸车服务队,帮助移民及时、安全卸车并协助做好搬运工作;

11.组织好移民欢迎仪式。

在本县市区高速公路出口处或移民新村组织锣鼓乐队、燃放鞭炮、张贴标语。

到达移民新村后,要举行隆重、热烈、简朴的欢迎仪式;

12.负责安排好移民搬迁后临时应急生活必需品。

13.负责做好随迁人口的安置工作;

14.负责提前为每个移民办理一份搬迁途中的人身、财产保险;

15.制订移民搬迁应急预案,预防和妥善处理搬迁途中突发事件,确保顺利搬迁;

17.做好移民搬迁其它工作。

(三)市直有关部门:

市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移民搬迁的统一协调,组织制订全市移民搬迁实施方案;收集掌握移民搬迁工作的具体情况,编排全市移民搬迁日程,负责组织上报和发布每批次搬迁预告和搬迁指令;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处理搬迁工作中的具体事宜,对搬迁各项工作进行督查、指导。

市移民局——积极筹措资金,及时下达投资计划及下达移民搬迁费和搬迁奖励经费,确保移民搬迁顺利推进;协调做好移民有关手续转接办理和人口复核工作,及早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准备工作;负责随时解答、咨询移民政策;协调解决移民搬迁中遗留问题处理;及早做好移民生产用地手续办理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协调指导各有关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组织运输车辆并负责车辆安检,做好水路转运船只筹备和安全检查;负责协调物流公司组织运输车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租车费用;对移民搬迁运输车辆技术性能按成本价进行检测,确保技术状况良好;负责搬迁道路整修、抢修、巡逻,确保道路畅通;负责移民搬迁运输途中车辆的应急维修保障工作;协调高速收费站点开辟绿色通道、免除移民搬迁车辆通行费,积极开展服务和支持移民搬迁活动。

市公安局——负责移民搬迁期间社会治安,维护好交通秩序,加强运输线路车辆疏导和管理,建立畅通的交通信息通报渠道,必要时对关键路段实行交通管制,保障搬迁运输畅通;按成本价对参运驾驶员进行体检、驾驶资格审查、培训和安全教育;做好应急预案,处理突发事件,确保移民搬迁途中的安全保卫;及时为移民办理户口迁移和户口本、身份证等证件。

市卫生局——负责移民搬迁医疗保障工作,制订移民搬迁医疗、公共卫生保障预案;做好搬迁过程中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防止传染病流行,保证移民搬迁期间的公共卫生安全。

对每批次搬迁协调迁入地选派医疗专家和护士组成专门医疗队伍,配备救护车和必备药品、医疗器械,做好移民搬迁过程中的医疗救护、救治工作;组织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搬迁移民健康排查、特殊人群搬迁的特殊护理;组织做好搬迁前移民住房、参与搬迁车辆的集中防疫消毒工作和移民食品检测、降温防暑等工作,预防和妥善处置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协调做好移民新农合手续迁转。

组织好库底清理卫生防疫工作;组织做好移民新村卫生室检查验收工作。

市教育局——组织做好移民学校检查验收、移民学生转学、就读和随迁教师的安置工作,解决好暑假前搬迁移民学生的学习问题;做好移民学校设施配套、师资力量配备和教材征订工作,确保移民学生按时就学。

市民政局——做好移民搬迁后军烈属、残疾人、五保户、低保等优抚对象手续的迁转等工作。

市林业局——负责指导库区淹没线上成片林园地处置;做好移民搬迁期间林木运输检验和库底清理服务工作,负责移民林木采伐运输手续办理。

市气象局——负责为移民搬迁提供相关区域天气预报与预警,每周一提供未来7天预报,逐日滚动提供未来3天预报,遇灾害性天气时随时提供预警预报。

市供电公司——负责移民搬迁期间用电安全,保证移民村用电供应。

组织专门移民搬迁供电服务队,配备足够的移民照明应急设备,确保移民搬迁用电安全。

市直包乡联村工作组——按照督促检查、协调迁安、对口帮扶的职责,配合所包乡镇做好移民搬迁相关工作,参与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移民搬迁工作,承担搬迁具体职责,完成所在县市区、乡镇安排的搬迁任务;受市移民安置指挥部委托,对所包乡镇移民搬迁申请审查提出意见。

市直其他委局:结合各自职能,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四、总体安排

(一)搬迁任务:我市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市内计划搬迁54658人,其中淅川县内集中安置10415人(省市考核9个集中安置点安置5257人,其他县内后靠集中安置点安置5158人),分散方式安置2386人。

我市丹江口库区第二批外迁移民集中搬迁涉及淅川县7个乡(镇)46个移民村,10206户,47114人,规划建设外迁移民集中安置点55个;安置在我市7个县市区,涉及35个乡镇。

我市各有关县市区的集中搬迁任务是:邓州市计划集中安置移民3783户17327人,涉及移民村13个,安置点16个。

唐河县计划集中安置移民2070户9539人,涉及移民村7个,安置点9个。

社旗县计划集中安置移民1477户7021人,涉及移民村10个,安置点9个。

新野县计划集中安置移民486户2083人,涉及移民村1个,安置点3个。

宛城区计划集中安置移民466户1881人,涉及移民村2个,安置点2个。

卧龙区计划集中安置移民913户4006人,涉及移民村2个,安置点6个。

淅川县计划集中搬迁移民2212户10415人,集中安置在8个乡(镇)34个安置点(省考核9个集中安置点为1011户5275人)。

(二)搬迁时间:我市第二批移民统一搬迁时段为:5月4日零时至8月31日24时。

移民在此时段搬迁,免缴路桥通行费,开辟绿色通道,开展服务帮扶活动。

凡在208月31日24时前完成建房搬迁的移民给予奖励。

(三)搬迁安排:我市第二批外迁安置集中搬迁移民10206户47114人。

计划分60个批次完成。

总搬迁车辆11492辆次,其中客车1685辆次、货车8746辆次、工作用车1061辆次。

8月31日前完成集中搬迁任务。

淅川县内后靠集中搬迁1201户5158人、分散搬迁2386人,分别由淅川县组织实施。

(四)完成标准:移民个人完成搬迁的标准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需搬迁的个人财产必须全部搬入迁入地,并自行拆除库区房屋或出具委托迁出地乡镇政府拆除清理的承诺书。

同时移民户籍、学籍、党团关系及农村低保、新农合、各种涉农补贴等在规定时间内转移到迁入地。

五、工作安排

(一)搬迁准备:

1.制订搬迁实施方案。

在迁安双方充分沟通对接的基础上,市及迁安双方县市区、乡镇分别拟订搬迁实施方案,并报上一级指挥部进行审查。

方案要将责任分解到岗,落实到人;时间要细化到天,明确到时。

并要组织完成方案评估、模拟演练、搬迁培训等工作。

2.搬迁申请与批准。

县市区移民安置指挥部对第二批移民新村建设验收合格后,向市移民搬迁指挥部提出搬迁申请,经市移民搬迁指挥部对拟搬迁移民新村复验、审查搬迁实施方案和搬迁后续工作安排后,凡达到搬迁条件的方可批准搬迁,同时向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备案,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搬迁。

3.搬迁物资准备。

提前组织筹备搬迁物资、搬迁车辆,确保足额、及时到位。

同时备好移民搬迁后一周的生活必需品,包括米、面、油、肉、菜、调味品、炉具、暖水瓶、鞭炮、对联等,同时要考虑民族习惯,确保移民到新家就能生火做饭,开始新的生活。

4.制定奖励措施。

鼓励移民“轻装”搬迁或限定每户携带物品数量,有效减轻搬迁运输压力。

5.及早落实搬迁基础性工作。

迁出地提前对搬迁移民特殊人员(老、弱、病、残,憨傻、痴、呆、鳏、寡、孤、独)、学生、教师和特殊物品等进行登记造册;做好集中搬迁移民确认书的签订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好移民相关债权债务及其他手续、证件等工作;完成移民建房缺口资金收缴划拨、移民淹没线上成片林园地处置和集体财产分割、移民人口和实物指标错漏登复核、债权债务处理、移民“两会”存款兑付等影响搬迁的工作。

6.确保移民房屋建设达到入住条件。

对移民房屋交付使用前,组织县建设部门、监理部门、移民迁建组织和移民代表逐户检查验收,同时市移民搬迁指挥部组织全面检查,并报经省移民安置指挥部抽检合格后,组织移民看房签字确认,确保移民满意、达到入住搬迁条件。

(二)搬迁组织

1.移民乘车和移民物品装卸、看护。

由迁出地分安置点按批次统一组织移民及移民物品,在规定时间内集结到指定的乘车、装车地点,并按照车辆编号、座次号,人物分开、人畜分乘,对号乘车、按号装车,确保移民不漏一人、移民物品不漏一件;货物运输使用厢式货车,不是厢式的要用防雨布捆严扎实,确保移民物品安全、不丢不掉一件;严禁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物品乘车;迁出地要提前统计好棺材等特殊物品数量,安置地备好专用车辆;迁入地要制作移民标志证,迁出移民必须佩戴,迁出地负责发放移民标志证,迁安两地要安排专人分别在迁安两地帮助移民装卸、看护物品。

移民物品搬迁、装卸、看护工作,在出发前由迁出地负责,出发后直到安置点由迁入地负责。

2.搬迁车辆通行。

迁安两地在搬迁道路的各个重要部位设置专门交警指挥岗和指示标志,加强运输线路的疏导和管理;在迁安两地停车场均设置指示标志,安排交警进行指挥;按照既定搬迁日程和搬迁计划分批次组织搬迁,每批次搬迁车辆要于搬迁之日前一天下午统一组织进驻到迁出地指定的停车场,到达后即开始组织货物装车,第二天上午统一组织车队返回安置地。

车队进入迁出地,按先远迁点后近迁点的顺序依次进驻;车队返回时,按先近迁点后远迁点依次驶出迁出地。

各迁入地搬迁车队在库区期间,要服从淅川县的统一指挥。

3.搬迁规模确定。

为错峰搬迁,原则上中、小型移民村一次性完成搬迁,大型及以上移民村可分批次搬迁。

每批次搬迁车队根据安置点和迁出地移民居住分布情况,合理排列组合车辆,确保有序停放、有序通行、有序装卸物资。

4.影响按时搬迁问题的处置。

在整个搬迁阶段,如遇恶劣天气不宜搬迁或发生其他特殊情况不能如期搬迁的,要逐级上报,经批准后,影响搬迁的移民村另选择时间组织搬迁,其他移民村按原计划正常实施搬迁。

车队到达迁入地如遇降雨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卸车,迁入地要妥善解决好移民食宿问题。

(三)搬迁运输:

1.搬迁车辆按照xx县市区xx号,由迁入地县(市、区)级移民安置指挥部在车队出发前统一编号。

2.迁入地负责移民搬迁运输车辆组织及运输,实行人、物分离运输,客车在前,货车在后,特殊人员派救护车运送,警车前后引领护运。

3.迁安两地协同清点乘车移民、装车物品。

种类、数量,确认无误后,由迁入地带队领导下达发车命令。

4.车队沿预定行车路线按规定时速行驶。

其间根据路程远近可选择途中停靠点休整,并准备好茶水、食品等。

车辆中途停放按原行车顺序排列,保持人员有序上下车,并适时清点人数、物品,防止发生混乱、出现事故。

5.西峡县政府配合省、市移民搬迁指挥部成立指挥中心,错峰调度车辆,确保搬迁车队经过西峡县境内有序畅通。

(四)迁后安置:

从移民搬迁到迁入地之日起,迅速开展以下后续帮扶工作:

1.移民搬迁到迁入地当天:搬迁车队到达迁入地指定地点后,迁安两地共同清点移民人数及物品等,确认无误后,迁出地乡镇政府与迁入地乡镇政府办理交接手续;迁入地移民物品卸车服务队负责配合做好移民物品卸车工作,做到及时安全、搬运到位;迁入地负责逐户发放移民基本生活用品,为移民提供一周内必要的临时生活保障。

2.搬迁后第一周:迅速落实县级有关部门或乡镇干部“一对一”帮扶措施,帮助移民熟悉环境,解决搬迁后遇到的有关问题,尽快适应生活。

3.搬迁后第一个月:及时启动房屋维修、供水、供电、医疗卫生服务等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好移民村生活必需品供应,及时解决移民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组织按月发放过渡期生活补助,弥补因搬迁对移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做好对移民脆弱群体的慰问、心理抚慰和重点照顾,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4.搬迁后第二个月:完成各种关系和相关证照的办理,做好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延续,确保移民群众利益不受影响;着手谋划拓宽就业门路,开展技能培训,加大转移二三产业就业力度。

5.搬迁后第三个月:组织开展移民资金结算,完成资金兑付;帮助移民群众发展生产,开拓收入渠道,提高收入水平。

在此基础上,各地还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8月底前,按照“移民小学生就近入学、中学生同等从优”的原则,做好移民学生转学、入学工作,确保新学年移民学生在迁入地就学,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好随迁教师的工作;暑假前搬迁的要妥善处理好移民学生转学、考试、升学等问题。

麦收前搬迁的要帮助移民做好麦收工作;9月底前,做好生产用地划拨、移交,对需要整理的土地,完成整理任务;要制订生产用地分配方案,及时将土地分配到户,确保移民按时种上小麦。

同时,移民搬迁后,迁出地要严格按照库底清理办法组织实施建(构)筑物清理、卫生清理。

林木清理待水库蓄水前再实施。

移民房屋、附属物等可由移民自行拆除,也可委托统一拆除。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搬迁工作,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县市区、乡镇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

成立南阳市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搬迁指挥部,负责全市移民搬迁组织、指挥、协调、检查、指导工作。

市指挥部下设9个工作组,在淅川县设置前线指挥部。

各有关县市区、乡镇要成立相应规格的移民搬迁指挥部。

同时实行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和指挥部领导包县制度、安全稳定责任追究制度。

各级移民搬迁指挥部要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运行有力的工作体制、机制,要明确一名副指挥长具体负责本地整个移民搬迁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充分准备。

分级分部门制订详细周密的搬迁计划和实施方案,包括搬迁总体方案、搬迁运送方案、保障实施方案及突发应急预案。

要对搬迁启动时间、运送批次及数量、交通运送工具及数量、运送路线、交接地点、护送组织及职责、运送责任人等全面部署,周密安排,细化到户、到人、到车、到批、到时。

特别要做好军烈属、五保户、鳏寡孤独、老弱病残孕及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的运送工作,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加大移民安置遗留问题处理力度,确保移民安全顺利搬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强劲的舆论声势。

充分发挥思想教育优势,重点做好抗迁拒迁户的思想转化工作。

组织好迎送仪式,迁出地在每村第一批搬迁时,举行适度规模的欢送仪式;欢迎仪式各县市区原则上组织一次,其它由乡镇组织,但迎送仪式不超过30分钟,确保仪式隆重、热烈、简朴。

(三)强化沟通。

为保证移民搬迁的顺利实施,迁安两地要切实加强协调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实现“无缝对接”。

一是实行联络员制度。

迁安两地各确定一名专职联络员,具体负责移民搬迁的上下沟通,横向联系工作。

二是实行24小时值班、日报告和搬迁预告制度。

第二批移民搬迁工作启动后,迁安各地要实行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制度。

每批次搬迁前72小时,要向市指挥部报告搬迁计划,从5月5日开始每日17时前上报移民搬迁进度和问题。

包括搬迁户数、人数等有关情况。

重大问题要随时上报,不得迟报、虚报、漏报、瞒报,否则要从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精心组织。

搬迁期间正值高温天气和汛期,要密切注意移民群众降温防暑、防汛和饮食安全,严格执行人货分离规定,做好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员和少年儿童的搬迁。

针对移民的民风习俗,迁安双方都要讲究策略,注意方法,灵活安排,通过多种形式做好慰问和帮扶工作。

(五)严格奖惩。

严格按照《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督查办法》和《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奖惩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强化督导检查和奖惩,确保年8月31日前完成搬迁任务。

对搬迁中表现积极的移民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良好的搬迁氛围;对于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因工作不力、推卸责任、影响移民搬迁并造成重大事故的,要追究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对抗迁、拒迁和破坏移民搬迁的组织和人员,视其情况按有关规定及时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确保稳定。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做好移民信访稳定工作,全面排查第二批移民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努力做到积极主动搬迁、平安和谐搬迁。

迁出地要切实做好移民人口核定、分房到户、建房资金缺口收缴、债权债务处理、集体财产分割、线上林园地附着物处置等工作,特别要做好淹没线上留置人口思想教育工作,为移民顺利搬迁创造条件;迁入地要保质保量及时完成移民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移民房屋完成后要经移民签字验收,同时要做好当地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制订好应急预案,预防和稳妥处置突发事件,维持好搬迁秩序,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21939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