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清平乐黄庭坚课堂笔记(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2 02:02:54
热门清平乐黄庭坚课堂笔记(通用12篇)
时间:2023-11-02 02:02:54     小编:LZ文人

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为新的一年制定计划。在写总结时,我们应该有目标和重点,避免冗余和废话。以下是一些经典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清平乐黄庭坚课堂笔记篇一

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甜”

有些教师的课堂语言比较生硬,语气粗重,平板冷淡,少情寡味,犹如教堂里扯长嗓音的诵经声,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也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影响。为此,有必要强调一下,教师的授课语言要甜一点。这里的“甜”,是指充满教师的激情,饱含知识营养,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言语,是让学生在甜美、欢悦的感情所造成的氛围中,集中精力,认真学习的言语。

第一,语言的“甜”,源自对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爱。只有爱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才能了解到学生的喜怒忧乐、兴趣爱好、希望要求。作为心声的语言,才能温和、亲切、甜美。有人对教师这个职业一腔怨气,对工作抱应付态度,动辄生气,迁怒于学生,又怎会有“甜”言奔涌?从教十余年来,我渐渐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看到学生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喜欢他们。缘于这份爱,学生评价我的课堂语言甜而亲切。因此,首先要爱学生、爱职业,有道是言由中出,甜自爱来,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要注意心理修养,善于控制和表现自己的情绪。无论在课外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在走进教室之前,一定要使自己恢复常态,不能把自己恶劣的情绪传染给学生,更不能向学生流露甚至发泄。这种高度的情绪控制力首先来自于平素的心理修养,来自于高度的职业道德。在教室里,每个教育者,都是属于教育事业的,属于教育对象的;即使在课堂上碰到了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甚至有不遵守纪律现象,也应该冷静,保持良好的心绪,和蔼、亲切,讲出“甜”的话语来。

记得刚上班时,一看到学生捣乱,我就会怒上心头,禁不住狂风骤雨训斥一番,弄得学生颜面扫地灰头土脸。现在想起仍觉得很后悔。我们有义务教育他,但是也要维护学生的尊严,注意方式。可以把他叫出来用甜的语言教导他,这样即维护了他的尊严,同时也会赢得他的感激和尊重。

第三,注意揣摩言语技巧,运用语气、语调、节奏等把话说得更“甜”一些。甜的言语,除了浸透了感情之外,一般还表现为语气亲切,柔软,但不失庄重感;语调低一点,但不失其速度与生气;语感儿童气足一些,又没有矫揉造作之嫌。话中洋溢着与学生一道探寻知识奥秘的兴味。这就需要学点儿童心理学和儿童语言,尽量把自己失去的童心寻回一些儿来,使自己的口语对儿童的口味。唯其如此,才能使学生听出“甜”味来。

第四,要注意表情的运用。人们的面部表情是丰富多彩的,它最复杂、最敏感,也最微妙。甚至很难用语言表达的细微深刻的感情,都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课堂上,学生不但要听,还要看。要让学生感觉出语言的“甜”味来,无疑表情可以帮你大忙。如果你面目慈祥可亲,情感表露丰富,会大大加强言语“甜”的效果。上大学时,一位姓顾的老师教我们《理论力学》课,这门课深奥晦涩,但是我们整节课都听得很专注,而且能学会。为什么呢?因为顾老师和蔼可亲,眼神中含着笑意和鼓励,谆谆善诱的语言洋溢着快乐,像叙家常一般,在不知不觉间,每一个知识点像潺潺的泉水一般流进我们的脑海。因此,且不可忽视面部表情的作用,特别是眼神的运用。要让学生从你的眼神中看出深厚而动人的感情,倾心而热烈的嘱托,热情而深沉的关怀。

二、教学语言的速度要得当。

教学语言的速度“快些慢些”,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科学,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并且,这“快些慢些”之间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学问。

日常生活中,每位教师各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彼此说话的速度总是有差别的。比如,年轻教师说话比较快,连珠炮式;老年教师说话往往缓慢,“挂慢档”;女教师讲话,常常比男教师快;这些都是指“生活语言”来说。至于“教学语言”则属于一种专门的工作语言,它在许多方面与生活语言不同。就拿速度来讲,不论是什么年龄、性格、籍贯、性别的教师,一旦进了课堂,上了讲台,就不应该用日常的生活语言习惯速度去讲课,而必须受课堂教学自身规律的制约,受与教学有关的诸多因素的支配,不得有任意性。

凡有事业心、责任感的教师,都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语言速度进行一番科学的分析与检验,都应该认真地探索和把握最科学、最合理的教学语言速度。

有些教师上课时说话的速度过快,看起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学生听课的效果并不好。我们学校有一位女教师,敬业精神首屈一指,但是讲课的语速太快了。上一句尚未听清,下一句又叽里咕噜出来了,学生们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来听课,久而久之就疲惫不堪了。这正是因为发送信息的频率太高,使听课人的大脑对收取的信息处理不迭,势必形成信息的脱漏、积压,导致信息传收活动的障碍甚至中止。

一般地讲,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教学对象的年龄因素--这是确定教学语言速度的重要依据。给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教学语言的合理速度有明显差别。对中学生、大学生,其感官功能、大脑发育情形与负荷能力都逐渐成熟,呈现出精力充沛,反应灵敏、迅速的特征。这时,他们说话、思维和举止动作都是速度很快的。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教学语言的速度就得与之相适应才是合理的。

其次,是教学内容因素--这是确定教学语言合理速度的又一重要依据。即,在同一年级,对同一批教学对象,讲不同学科的课或者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由于教材有深浅难易之分,教学语言的速度也应有快慢之别。比如,讲述的速度一般快于讲解的速度;讲浅显易懂的内容一般比讲艰深繁难的问题时说话快。

再次,是教学环境因素--这也是制约教学语言速度的条件之一。例如,在小班上课与在合堂教室上大课,教学语言速度就有差别;上内堂课与上外堂课也不同。空间大、距离远,语言速度就要相应地放慢。另外,课堂内外环境安静不安静,有无噪音干扰等等,也对教学语言速度有影响。

三、教学语言的响度要适当。

由于性格、气质、体质、语言习惯等多方面的差异,每个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说话的高、低、强、弱各不相同。有的爱粗喉咙大嗓门儿,有的总是柔声细语。各种语言习惯,在生活中一般并不妨碍思想交流。但是,上课堂讲课,说话的高、低、强、弱就是个不能不讲究的重要问题了。如果响度不当,不光对授课效果有影响,而且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有关系。响度合理是理想的教学语言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一切运用有声语言的场合应当讲究的问题。

教师上课,传授知识,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活动。为提高教学效果,不能不努力寻求教学语言的“合理响度”,也就是使自己说话的音高、音强、音长达到和控制在最适当的程度。具体标准是使坐在每个位置上的学生都能毫不吃力地听清楚教师讲的每句话,发出的每个音节,并且耳感舒适。如果达不到或超过这个合理响度,就会妨碍信息传递,影响听课的效果。

不少教师自恃声音“宏亮”,即使在小课堂上课也习惯于放开嗓门,像在大会上讲演。殊不知这种习惯的坏处实在很多:首先是讲者不必要地做多余的功,无谓地消耗能量和精力;其次,由于学校教学区的建筑结构,不论楼房平房,总是一排排教室毗邻连接的,当这屋上课时,那屋也在上课。如果某个教室里教师讲课声音过大,对四邻是很讨厌的干扰,对整个教学秩序也起着破坏作用。再者,对本班的学生来说,超过所需响度的讲话会使听者感到太受刺激,心神不宁,影响收取信息和及时反馈。这个学期,学校聘请了一位很有实践经验的老工程师讲课,他的声音简直如雷贯耳,学生应该听得很清楚了吧?其实学生苦不堪言,尤其是第一排的学生,不听觉得可惜,听得话又震得耳朵难受。

反之,如果教师说话声音过小,达不到必须的响度,后面几排座位上的学生就听不清,不能顺利地收取到教师发出的全部语言信息,当然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讲课的弊端就是声音太小,后面的学生总提意见。声音不能覆盖全堂,不仅降低了教学效果,同时也好像自己自信心不足似的。

到底怎样科学、合理地把握教学语言的响度呢?这要靠教师自己善于体会揣摩,善于在实践中总结。话是讲给教学对象听的,要时时从听者的角度着想。这里,不可忽视的一个标准,是讲课者本人的耳感。即自己讲话同时,自己的耳朵也在听着。自己说话声音高低强弱,音响效果怎样,自己的耳朵就随时在“监听”和检验,有一种现象很有趣:大凡耳聋或听力弱的教师往往习惯于用过响的声音说话。这正表明,个人的听觉对于个个把握说话响度的重要。

有经验的讲课,总是很自然地借助个人耳感,根据课堂空间大小,最近和最远的学生座位与讲台间的距离,听课人数的多少,教室有无天花板,门窗是开是关,课堂内外噪音大小等等各种与音响有关的因素,以及个人声音的特点,把握个人说话的合理响度,追求响度的最佳效果。

对有声语言来说,响度合理的是保证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效果的最重要条件之一。要掌握得好,既需弄清许多复杂的原理,又需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应当充分重视,切切实实地下些功夫。

四、讲课要有节奏感。

语言节奏是指讲课时语音、语调的高低和说话的速度。

首先,语音要清楚流畅。教师明快清晰的语音,能博得学生的好感,为拨动学生的心弦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尽量使用普通话讲课,避免难懂的俚语和乡音,只有教师讲课字字清晰,学生才能声声入耳。

其次,语调要抑扬顿挫。这种语调高低的交迭伴随着感情的起伏,就形成了一种节奏。这种节奏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神经,就能导致大脑皮层不断产生兴奋,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感情共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高尔基说得好,“在距离近的地方要避免使用同样的字眼、声音和音节。”语调只有高低相别,错落有致,学生听起来才能精神饱满,兴趣盎然。

再次,说话要快慢适度。一般来说,说话速度要根据讲课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

对重点内容要反复地讲,以期使学生加深印象;对难点要缓慢地讲,让学生有回味咀嚼的过程。有时这一点我就没处理好。在学习习近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这一节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力系,而且力系的合成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会不断用到。尽管我在讲述力系合成时刻意放慢节奏,但是从反馈回来的信息看,我讲的还是偏快,立即反映出学生在上课时并没有彻底理解合成公式的内涵。

对一般内容要简明地讲,使学生了解概要。我的学生曾对我说,如果课堂上老师讲课节奏太慢,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下降,学习热情会冷谈下来。比如在我的一节课中,我采用快节奏的方式讲课。因为这一节中知识点少,而且学生在初中已有所了解,内容较少且枯燥。我就多举例子多设问,并让整节课节奏紧凑,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被我吸引着,这样的节奏既省时间,又能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迅速转入新的知识点学习中。

因此,适当的讲课速度能使学生在教学节奏中把握最重要的东西。如果一律用同等速度平铺直叙,那就会机械呆板,使学生一片茫然,不得要领。

综上所述,良好巧妙的教学语言,即要“甜”,又要有恰当的速度、响度、节奏感,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清平乐黄庭坚课堂笔记篇二

上片首二句写黔中气候,以明贬谪环境之恶劣。黔中秋来阴雨连绵,遍地是水,人终日只能困居室内,难以外出活动。不说苦雨,而通过“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表明秋霖不止叫人不堪其苦的状况。“乘船”而风雨喧江,就有覆舟之虞。所以“似乘船”的比喻是足不出户的意思,又影射着环境的险恶。

联系“万里”二字,又有去国怀乡之感。

下三句是一转,写重阳放晴,登高痛饮。说重阳天霁,用“及至”、“也”二虚词呼应斡旋,有不期然而然、喜出望外之意。久雨得晴,又适逢佳节,真是喜上加喜。遂逼出“催醉”二字。“鬼门关外蜀江前”回应“万里黔中”,点明欢度重阳的地点。“鬼门关”这里是用其险峻来反衬一种忘怀得失的胸襟,颇有几分傲兀之气。

过片三句承上意写重阳赏菊。古人重阳节有簪菊的风俗,但老翁头上插花却不合时宜,即所谓“几人黄菊上华颠”。作者借这种不入俗眼的举止,写出一种不服老的气概。“君看”、“莫笑”云云,全是自负口吻。这比前写纵饮就更进一层,词情再扬。最后三句是高潮。

阅读答案此三句说自己重阳节不但照例饮酒赏菊,还要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的风流人物。此处巧用晋诗人谢瞻、谢灵运戏马台赋诗之典。

末句中的“拍肩”一词出于郭璞《游仙诗》“右拍洪崖肩”,即追踪的意思。下片从“莫笑老翁犹气岸”到“风流犹拍古人肩”彼此呼应,一气呵成,将豪迈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预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清平乐黄庭坚课堂笔记篇三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作品译文: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之作。

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妙趣横生。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举进士。历著作佐郎、秘书丞。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徽宗立,召知太平州,九日而罢,复除名,编管宜州。三年而徙永州,未闻命而卒。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著有《豫章集》《山谷集》。

相关阅读:

《水调歌头》,著名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阕,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

以上这篇清平乐黄庭坚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清平乐黄庭坚课堂笔记篇四

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甜”

有些教师的课堂语言比较生硬,语气粗重,平板冷淡,少情寡味,犹如教堂里扯长嗓音的诵经声,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也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影响。为此,有必要强调一下,教师的授课语言要甜一点。这里的“甜”,是指充满教师的激情,饱含知识营养,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言语,是让学生在甜美、欢悦的感情所造成的氛围中,集中精力,认真学习的言语。

第一,语言的“甜”,源自对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爱。只有爱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才能了解到学生的喜怒忧乐、兴趣爱好、希望要求。作为心声的语言,才能温和、亲切、甜美。有人对教师这个职业一腔怨气,对工作抱应付态度,动辄生气,迁怒于学生,又怎会有“甜”言奔涌?从教十余年来,我渐渐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看到学生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喜欢他们。缘于这份爱,学生评价我的课堂语言甜而亲切。因此,首先要爱学生、爱职业,有道是言由中出,甜自爱来,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要注意心理修养,善于控制和表现自己的情绪。无论在课外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在走进教室之前,一定要使自己恢复常态,不能把自己恶劣的情绪传染给学生,更不能向学生流露甚至发泄。这种高度的情绪控制力首先来自于平素的心理修养,来自于高度的职业道德。在教室里,每个教育者,都是属于教育事业的,属于教育对象的;即使在课堂上碰到了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甚至有不遵守纪律现象,也应该冷静,保持良好的心绪,和蔼、亲切,讲出“甜”的话语来。

记得刚上班时,一看到学生捣乱,我就会怒上心头,禁不住狂风骤雨训斥一番,弄得学生颜面扫地灰头土脸。现在想起仍觉得很后悔。我们有义务教育他,但是也要维护学生的尊严,注意方式。可以把他叫出来用甜的语言教导他,这样即维护了他的尊严,同时也会赢得他的感激和尊重。

第三,注意揣摩言语技巧,运用语气、语调、节奏等把话说得更“甜”一些。甜的言语,除了浸透了感情之外,一般还表现为语气亲切,柔软,但不失庄重感;语调低一点,但不失其速度与生气;语感儿童气足一些,又没有矫揉造作之嫌。话中洋溢着与学生一道探寻知识奥秘的兴味。这就需要学点儿童心理学和儿童语言,尽量把自己失去的童心寻回一些儿来,使自己的口语对儿童的口味。唯其如此,才能使学生听出“甜”味来。

第四,要注意表情的运用。人们的面部表情是丰富多彩的,它最复杂、最敏感,也最微妙。甚至很难用语言表达的细微深刻的感情,都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课堂上,学生不但要听,还要看。要让学生感觉出语言的“甜”味来,无疑表情可以帮你大忙。如果你面目慈祥可亲,情感表露丰富,会大大加强言语“甜”的效果。上大学时,一位姓顾的老师教我们《理论力学》课,这门课深奥晦涩,但是我们整节课都听得很专注,而且能学会。为什么呢?因为顾老师和蔼可亲,眼神中含着笑意和鼓励,谆谆善诱的语言洋溢着快乐,像叙家常一般,在不知不觉间,每一个知识点像潺潺的泉水一般流进我们的脑海。因此,且不可忽视面部表情的作用,特别是眼神的运用。要让学生从你的眼神中看出深厚而动人的感情,倾心而热烈的嘱托,热情而深沉的关怀。

二、教学语言的速度要得当。

教学语言的速度“快些慢些”,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科学,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并且,这“快些慢些”之间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学问。

日常生活中,每位教师各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彼此说话的速度总是有差别的。比如,年轻教师说话比较快,连珠炮式;老年教师说话往往缓慢,“挂慢档”;女教师讲话,常常比男教师快;这些都是指“生活语言”来说。至于“教学语言”则属于一种专门的工作语言,它在许多方面与生活语言不同。就拿速度来讲,不论是什么年龄、性格、籍贯、性别的教师,一旦进了课堂,上了讲台,就不应该用日常的生活语言习惯速度去讲课,而必须受课堂教学自身规律的制约,受与教学有关的诸多因素的支配,不得有任意性。

凡有事业心、责任感的教师,都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语言速度进行一番科学的分析与检验,都应该认真地探索和把握最科学、最合理的教学语言速度。

有些教师上课时说话的速度过快,看起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学生听课的效果并不好。我们学校有一位女教师,敬业精神首屈一指,但是讲课的语速太快了。上一句尚未听清,下一句又叽里咕噜出来了,学生们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来听课,久而久之就疲惫不堪了。这正是因为发送信息的频率太高,使听课人的大脑对收取的信息处理不迭,势必形成信息的脱漏、积压,导致信息传收活动的障碍甚至中止。

一般地讲,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教学对象的年龄因素--这是确定教学语言速度的重要依据。给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教学语言的合理速度有明显差别。对中学生、大学生,其感官功能、大脑发育情形与负荷能力都逐渐成熟,呈现出精力充沛,反应灵敏、迅速的特征。这时,他们说话、思维和举止动作都是速度很快的。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教学语言的速度就得与之相适应才是合理的。

其次,是教学内容因素--这是确定教学语言合理速度的又一重要依据。即,在同一年级,对同一批教学对象,讲不同学科的课或者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由于教材有深浅难易之分,教学语言的速度也应有快慢之别。比如,讲述的速度一般快于讲解的速度;讲浅显易懂的内容一般比讲艰深繁难的问题时说话快。

再次,是教学环境因素--这也是制约教学语言速度的条件之一。例如,在小班上课与在合堂教室上大课,教学语言速度就有差别;上内堂课与上外堂课也不同。空间大、距离远,语言速度就要相应地放慢。另外,课堂内外环境安静不安静,有无噪音干扰等等,也对教学语言速度有影响。

三、教学语言的响度要适当。

由于性格、气质、体质、语言习惯等多方面的差异,每个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说话的高、低、强、弱各不相同。有的爱粗喉咙大嗓门儿,有的总是柔声细语。各种语言习惯,在生活中一般并不妨碍思想交流。但是,上课堂讲课,说话的高、低、强、弱就是个不能不讲究的重要问题了。如果响度不当,不光对授课效果有影响,而且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有关系。响度合理是理想的教学语言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一切运用有声语言的场合应当讲究的问题。

教师上课,传授知识,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活动。为提高教学效果,不能不努力寻求教学语言的“合理响度”,也就是使自己说话的音高、音强、音长达到和控制在最适当的程度。具体标准是使坐在每个位置上的学生都能毫不吃力地听清楚教师讲的每句话,发出的每个音节,并且耳感舒适。如果达不到或超过这个合理响度,就会妨碍信息传递,影响听课的效果。

不少教师自恃声音“宏亮”,即使在小课堂上课也习惯于放开嗓门,像在大会上讲演。殊不知这种习惯的坏处实在很多:首先是讲者不必要地做多余的功,无谓地消耗能量和精力;其次,由于学校教学区的建筑结构,不论楼房平房,总是一排排教室毗邻连接的,当这屋上课时,那屋也在上课。如果某个教室里教师讲课声音过大,对四邻是很讨厌的干扰,对整个教学秩序也起着破坏作用。再者,对本班的学生来说,超过所需响度的讲话会使听者感到太受刺激,心神不宁,影响收取信息和及时反馈。这个学期,学校聘请了一位很有实践经验的老工程师讲课,他的声音简直如雷贯耳,学生应该听得很清楚了吧?其实学生苦不堪言,尤其是第一排的学生,不听觉得可惜,听得话又震得耳朵难受。

反之,如果教师说话声音过小,达不到必须的响度,后面几排座位上的学生就听不清,不能顺利地收取到教师发出的全部语言信息,当然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讲课的弊端就是声音太小,后面的学生总提意见。声音不能覆盖全堂,不仅降低了教学效果,同时也好像自己自信心不足似的。

到底怎样科学、合理地把握教学语言的响度呢?这要靠教师自己善于体会揣摩,善于在实践中总结。话是讲给教学对象听的,要时时从听者的角度着想。这里,不可忽视的一个标准,是讲课者本人的耳感。即自己讲话同时,自己的耳朵也在听着。自己说话声音高低强弱,音响效果怎样,自己的耳朵就随时在“监听”和检验,有一种现象很有趣:大凡耳聋或听力弱的教师往往习惯于用过响的声音说话。这正表明,个人的听觉对于个个把握说话响度的重要。

有经验的讲课,总是很自然地借助个人耳感,根据课堂空间大小,最近和最远的学生座位与讲台间的距离,听课人数的多少,教室有无天花板,门窗是开是关,课堂内外噪音大小等等各种与音响有关的因素,以及个人声音的特点,把握个人说话的合理响度,追求响度的最佳效果。

对有声语言来说,响度合理的是保证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效果的最重要条件之一。要掌握得好,既需弄清许多复杂的原理,又需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应当充分重视,切切实实地下些功夫。

四、讲课要有节奏感。

语言节奏是指讲课时语音、语调的高低和说话的速度。

首先,语音要清楚流畅。教师明快清晰的语音,能博得学生的好感,为拨动学生的心弦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尽量使用普通话讲课,避免难懂的俚语和乡音,只有教师讲课字字清晰,学生才能声声入耳。

其次,语调要抑扬顿挫。这种语调高低的交迭伴随着感情的起伏,就形成了一种节奏。这种节奏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神经,就能导致大脑皮层不断产生兴奋,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感情共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高尔基说得好,“在距离近的地方要避免使用同样的字眼、声音和音节。”语调只有高低相别,错落有致,学生听起来才能精神饱满,兴趣盎然。

再次,说话要快慢适度。一般来说,说话速度要根据讲课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

对重点内容要反复地讲,以期使学生加深印象;对难点要缓慢地讲,让学生有回味咀嚼的过程。有时这一点我就没处理好。在学习习近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这一节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力系,而且力系的合成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会不断用到。尽管我在讲述力系合成时刻意放慢节奏,但是从反馈回来的信息看,我讲的还是偏快,立即反映出学生在上课时并没有彻底理解合成公式的内涵。

对一般内容要简明地讲,使学生了解概要。我的学生曾对我说,如果课堂上老师讲课节奏太慢,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下降,学习热情会冷谈下来。比如在我的一节课中,我采用快节奏的方式讲课。因为这一节中知识点少,而且学生在初中已有所了解,内容较少且枯燥。我就多举例子多设问,并让整节课节奏紧凑,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被我吸引着,这样的节奏既省时间,又能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迅速转入新的知识点学习中。

因此,适当的讲课速度能使学生在教学节奏中把握最重要的东西。如果一律用同等速度平铺直叙,那就会机械呆板,使学生一片茫然,不得要领。

综上所述,良好巧妙的教学语言,即要“甜”,又要有恰当的速度、响度、节奏感,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

清平乐黄庭坚课堂笔记篇五

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清平乐·春归何处》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词作。这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作者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上片写春天的归去。作者将春拟人化,起句发问,既点明寻春、惜春旨意,又透出爱春、伤春情绪。接着又以对春天的体贴关怀,写春去无痕。“若有”两句用浪漫的笔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写出了对春天的依恋深情。下片写夏季的到来。作者先以叹问点明春天已无踪迹,进一步表现惜春的沉痛,接着,想到黄鹂定会知道。然而,人、鸟语言不通,所以又添一层烦恼和沉痛。结尾以黄鹂“飞过蔷薇”写出寻春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蔷薇暗示了夏天已经到来。与一般惜春之词不同,这首作品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专写其寻春,表达对春天的爱恋,所以全词空灵蕴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词的上片,一个(1)“▲”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词的下片,通过黄鹂(2)“▲”,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3)▲之情。

要求:(1)用词中的字填空;(2)用词中句子填空;(3)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填空。

参考答案:

(1)若。

(2)因风飞过蔷薇。

(3)惋惜(或“喜爱”)(每空1分)。

清平乐黄庭坚课堂笔记篇六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赏析:

此作以嗫嚅独语的方式,表达一种惜春恋春的真情挚意。自问自答,一往情深。在问答中,波澜回环地画出春的脚步和形神。上片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下片写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题。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清平乐黄庭坚课堂笔记篇七

这是一首惜春的词,表现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片惜春之无踪影可以追寻。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上片开首两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以疑问句,对春的归去提出责疑,春天回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连个踪影也没有,一个“归”字,一个“无行路”,就把春天拟人化了。“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两句,转而询问有谁知道春天的去处,要让他把“春天”给叫喊回来。这是一种设想,是有意用曲笔来渲染惜春的程度。使词情跌宕起伏,变化多端。

下片过头两句,把思路引到物象上,“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既然无人能知道春天的去处,看来只好去问黄鹂了,因为黄鹂是在春去夏来时出现,它应该知道春天的消息。这种想象也极为奇特,极富情趣。后两句“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这是对现实的描述。上面想象春天踪迹,也许黄鹂可以知道,然而嘤嘤鸟语,谁人能解?它不过也是自然中的一小生物而已,仅看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蔷薇花那边去了。于是春之踪迹,终于无法找寻,而心头的寂寞也就更加重了。

词中以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全词构思新颖委婉,思路回环反复;笔情跳脱,风格清奇;语言轻巧,淡雅饶味;有峰回路转之妙,有超轶绝尘之感。

清平乐黄庭坚课堂笔记篇八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清平乐黄庭坚课堂笔记篇九

韦庄。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作者简介】。

韦庄,(836─910)唐末五代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西安)人,唐初宰相韦见素后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别离情怀的小令。上阕写别离时的愁绪,下阕写别离后的孤凄,词人把叙述性情节贯穿于词的首尾,把环境、氛围和人物的情绪心态交融为一体,打破了写景与抒情前后侧重的程式。

上阕四句状写凌晨时分的别离,“莺啼残月”,表明天将破晓,一弯残月还悬挂在西天,似解人意的黄莺儿好像也知道屋檐下的主人离别在即,不住地对着天边的残月哀怨地啼啭。绣阁中的灯盏尚未点燃,那定然是难舍难分的一对年轻的夫妻还在喁喁话别,他们十分希望这黎明的夜色再多延长一时一刻,好让他们再相聚一会儿。

然而门外已备好鞍辔的马又嘶叫起来,马嘶催人,人不能不走,此时此刻,年轻的女主人公的心非常纷乱、痛苦、无奈、难言。“正是落花时节”一句更增加了这种别离情境的凄绝。柳永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西风残月的清秋时节,多情人儿的离别固然令人愁绪倍增,但落花成阵、柳絮飘飞的暮春天气的别离更使人感伤:那片片落花就是青春凋零的象征。

良人一去,别恨离愁则更催人红颜早谢。及至何年何月征人归来,已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正是落花时节”这一落红缤纷的画面,不仅在无言的镜头中使读者体察到女主人公纷乱的思绪,而且具有象征的意味,词人在白描的抒写中插入这一现实性的隐喻,使词句具有了更丰饶的内涵,使读者更深地体味到离愁别恨对青春的摧损和凋残。

下阕所描写的情景,已和上阕推开了一段时间的距离。此时良人已经离去,她懒懒地梳妆过后,连蛾眉也不去描画了。平时,这弯弯的、细细的、蛾眉月一样的眉毛也许是由她心爱的丈夫给她来描画的,而此时,他已离她远去,没有谁替她描画了。她满含悲愁独自倚着门扉,痴痴地向着离人远去的道路凝望。

一个可怜的、天真的念头忽然从她心中闪过:他骑马远去的.路上定然会扬起一溜黄尘,这尘土可千万不要扫去呵;如果扫去了,我那心上人就要迟迟不归了。这完全是人物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天才的词人独出心裁地捕捉到了这微妙的一闪念:远去路上扬起的尘土因为是他骑马扬起的,因而也是亲切的,她听不见、看不到他的音容笑貌,望望这路上的飞尘也感到一种安慰。

古语有“爱屋及乌”之说,此处可谓爱乌及尘了。“扫即郎去归迟”,当然是女主人公一种一厢情愿的设想和翘盼。这里没有什么民俗的依据,更无实际道理可言,只是表露人物急盼郎归的心态而已。张炎云:“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从此词的结尾,读者就可以体会到“有余不尽之意”的佳味。

清平乐黄庭坚课堂笔记篇十

《清平乐·春归何处》,北宋词,作者黄庭坚。此词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上片以发问起调。作者没有描写落花流水春残景象,也没有表现悼红惜绿的伤春情怀,只由问春而至寻春,其徘徊寂寞之情态,希冀驻日回景之衷肠已跃然纸上。

下片以反诘句承接,将上征下痴语奇想轻轻宕开,而将惜春寻春之情,引入更奇妙的境界,黄鹂是春天的使者,她或能知道春天的踪迹。何不住问之?但人情鸟语难通,寻春愿望终成泡影。不仅春之芳踪仍无处寻觅,且词人心头的忧伤之情愈发加重了。当看到黄鹂趁着风势飞过夏季开花的蔷薇时,词人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去夏来的现实。词中蕴含着一层深似一层的感情,把作者惜春的心态写得活灵活现了。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清平乐黄庭坚课堂笔记篇十一

1、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4分)。

2、欧阳修曾有一首《蝶恋心》,表现一位深闺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作品下阕运用了与这首《清平乐》相似的表现手法:“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首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这两种感情又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拟人(或比拟);(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妙趣横生。【评分标准:本题4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3分,修辞原理与作品实际相结合作答才能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2.(1)这两首作品均抒发了对春光易逝的无奈、惆怅之情。(2)欧词借伤花而自伤,表现出主人公“谁可相依”的孤独感和青春难再的苦闷感;黄词通过“无人能解”鸟鸣与春迹,表达了词人对“与自然相融合”的向往。【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问2分;二词的“相异”之处各1分。

清平乐黄庭坚课堂笔记篇十二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注释。

(1)行路:指春天的行踪。

(2)因风:顺着风势。

(3)唤取:唤来。取,语助辞。

1、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4分)。

答案:(1).拟人(或比拟);(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妙趣横生。[评分标准:本题4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3分,修辞原理与作品实际相结合作答才能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2、欧阳修曾有一首《蝶恋心》,表现一位深闺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作品下阕运用了与这首《清平乐》相似的表现手法:“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首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这两种感情又有何不同。(4分)。

答案:(1)这两首作品均抒发了对春光易逝的无奈、惆怅之情。(2)欧词借伤花而自伤,表现出主人公“谁可相依”的孤独感和青春难再的苦闷感;黄词通过“无人能解”鸟鸣与春迹,表达了词人对“与自然相融合”的向往。[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问2分;二词的“相异”之处各1分。

3、本词词意表达曲折,跌宕起伏,构思巧妙。请结合整首诗简要分析。

答案:春天归去,无影无踪,作者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此为一转。当诗人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就将希望寄托于黄鹂。因为黄鹂常和春天一同出现,它也许能得知春的讯息,此为二转。黄鹂婉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诗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中的寂寞感加重。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诗人终于清醒了,春天踪迹确已杳然,无从寻觅,此为三转。一首短词,几经曲折,含蕴着一层深似一层的感情,呈现出构思的精妙。

译文: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赏析:

《清平乐·春归何处》,北宋词,作者黄庭坚。此词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上片以发问起调。作者没有描写落花流水春残景象,也没有表现悼红惜绿的伤春情怀,只由问春而至寻春,其徘徊寂寞之情态,希冀驻日回景之衷肠已跃然纸上。

下片以反诘句承接,将上征下痴语奇想轻轻宕开,而将惜春寻春之情,引入更奇妙的境界,黄鹂是春天的使者,她或能知道春天的踪迹。何不住问之?但人情鸟语难通,寻春愿望终成泡影。不仅春之芳踪仍无处寻觅,且词人心头的忧伤之情愈发加重了。当看到黄鹂趁着风势飞过夏季开花的蔷薇时,词人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去夏来的现实。词中蕴含着一层深似一层的感情,把作者惜春的'心态写得活灵活现了。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51364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