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铭记辛亥巨变,践行青年责任精神报告500字优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06 10:25:10
最新铭记辛亥巨变,践行青年责任精神报告500字优质
时间:2022-11-06 10:25:10     小编:admin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铭记辛亥巨变,践行青年责任精神报告500字500字篇1

1911年10月10日晚,古城武昌城头,一声接着一声的炮鸣惊醒了沉睡中的国人。武昌城的这次武装暴动,引爆了一场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的辛亥革命。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在革命圣火的照耀下诞生了!

辛亥革命作为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历史功绩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骤然变换了中国千年不变的沉闷空气,使得各种变革思想的种子获得了萌生、成长的机会; 它成功推翻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为中国民主革命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它促进了中国社会观念的更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近代思想启蒙的大门自那时开启后便再也难以闭合。几年后,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五四”运动爆发,激发了全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揭开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崭新篇章。

参加辛亥革命的力量有很多,包括留洋归国的学生及知识分子、会党、海外爱国华侨、新军士兵、地方士绅、农民、游民等。但若论其领导力量,辛亥革命其实是一批青年学生,他们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革命精神。辛亥革命的领导集团,中国同盟会1905年在东京成立时,参加者90%以上都是留日学生。辛亥革命的领导人除孙中山外,如黄兴、宋教仁、胡汉民、廖仲恺、朱执信、汪精卫等领导和骨干都是留日青年学生。辛亥革命的另一支重要领导力量——新军,则是洋务运动的产物,是青年之军队。科举制度废除后,许多青年知识分子投笔从戎,投入当时兴办的新军从军,成为新军中的有生力量。武昌起义的组织与领导者蒋翊武和许多骨干如刘尧澄、王宪章、张廷辅、蔡大辅、王文锦,都是投营当兵的青年。

在这场艰辛而伟大的变革中,青年们充当了主角,唱响了英雄的赞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这值得我们深思。

一百年前中国青年的表现令我们为之骄傲,百年之后,中国已摆脱水深火热的困境,当代青年无须再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然而,在当今传媒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当代青年的成长亦同百年前的青年一样,在困惑中面临诸多选择。部分青年用“非主流”来掩盖自身的缺陷,以此逃离现实的压力和残酷,部分青年用“火星文”“咆哮体”来标榜自己所谓的“个性”,他们的言行举止被社会贴上了“垮掉一代”的标签。不过,更多的事实告诉我们,“80后”、“90后”亦可以扛起振兴中华的大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407名运动员用100枚的奖牌刷新了中国体坛的纪录,用热血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赞歌,而这群体育健将的平均年龄为23.3岁;从载人航天工程的“神舟一号”到月球探测工程的“天宫一号”,科学家用他们的青春在浩瀚的宇宙划下了一道道绚丽的轨迹,而这支科研队伍的平均年龄为29.5岁;被美国权威媒体称为“当今最天才最闪亮的偶像明星”的钢琴家郎朗年仅28岁,他用优美的琴声征服了世界,赢得音乐界的尊重和认可;而出生于1981年的李想,现任国内第三大中文IT产业网站的首席执行官.....。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弹指一瞬间,已过了百年。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将个人命运融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强盛的滚滚洪流,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壮丽的历史篇章。时隔百年后的中国,不再是任由列强欺压和蹂躏的“东亚病夫”,而是充满活力的东方巨龙!

毛主席曾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是的,先辈们终会老去,总需要新一代来继承,作为当代新生力量的我们,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责任。“世人未为我敢为,世人未发我敢发”,武昌首义留下来的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至今振奋人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中山先生的呐喊掷地有声,鞭笞我等后世青年。

一百年的沧桑岁月,风消云散,但散落不去的永远是辛亥的首义精神,作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未来建设者的当代青年,要把辛亥精神传承下去,学习青年先烈们敢于“为天下苍生谋幸福”的爱国情怀,“拯救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于将倾”的担当意识,“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的坚韧意志,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奋斗、再奋斗!

铭记辛亥巨变,践行青年责任精神报告500字500字篇1

一百年前,破碎的神州大地上,爆发了一场结束中国长达两千多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革命运动。它让中国人民觉醒了,让中国崛起了,让世界都为之震撼。这,就是辛亥革命。

一百年后的今天,已经是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但代代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一百年前的岁月,特别是我们青少年,更要向前辈学习那永垂不朽的精神,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忘不了,忘不了清朝政府的昏庸腐败。五十多年里,竟签了大大小小的不平等条约达五百多条;五十多年来,侵略者竟成功地以各种借口向清政府索取了几十亿两白银,那可是世世代代中华儿女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血汗钱呀,就这样被糟蹋了,神州大地上民不聊生;五十多年里,多少无辜百姓,多少价值连城的宝贝,在枪声中,在火光中消失了……雨果曾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清朝政府干的这些事,自己丝毫不觉耻辱。日本打辽东半岛时,慈禧太后却在庆祝自己六十大寿,满朝官员想的不是如何抵抗外敌,而是给慈禧太后送什么礼物来讨好她。中华人民再也忍不住了,一场革命即将爆发。

忘不了,忘不了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曾五次去檀香山,六次去南洋,七次在欧美,八次东渡扶桑。万事开头难,一次又一次的起义被镇压,烈士们血染河山,但革命人永远也不会放弃,一次次在失败中站起。多少次黄兴拿着枪,在弹尽粮绝之时,仍奋勇杀敌。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胜利的号角在武昌城里吹起,嘹亮的声音在华夏的每一个角落回荡,各地纷纷响应,袁世凯病倒,清政府覆灭,中华的暗夜从此被照亮。由于长期的为革命劳碌奔波,蔡锷、黄兴、孙中山等人积劳成疾,相继去世。孙中山在最后的弥留之际,孙中山还是不忘告诫国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今天这一幅幅举国上下欣欣向荣的场景如果让孙中山先生看到,他该是多么欣慰呀。梁启超曾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与天不老,与国无疆”!可见我们少年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是多么重要。我们生活在先辈为我们创造的和平年代,所以我们就应该更加珍惜,要勇于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所要做的有益于民族、国家大义的事。

铭记辛亥,少年争先,我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祖国,告诉先辈:“我不会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

铭记辛亥巨变,践行青年责任精神报告500字500字篇1

110年前,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响亮喊出“振新中华”的口号,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如今,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战火的硝烟早已散尽,然而其不朽精神却是永存的,那便是“爱国主义精神”。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具有重大的影响,其成功打败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两千余年的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其更重要的好处在于思想上的影响,爱国主义观念深入人心,使得更多的有为青年加入革命的行列,为一个民主共和的理想抛洒热血。作为新时代的我们,生于华夏,深刻地体会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对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精神所震撼。

孙中山先生说:“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作为年轻的一代,肩负祖国未来重任,应该“知古鉴今”,学习历史,给自己敲个警钟。同时,我们还应该“以史为镜”,端正自己的思想,学习前人的智慧哲理,汲取奋进力量,强化思想认识,脚踏实地、勇于担当,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做足准备,寻找一个合适的前进方向。身为教育工作者,把深厚的爱国情怀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将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蕴意于课堂教学当中,把个人的成才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向祖国母亲奉献出点点滴滴,为新时代新征程贡献青年之力。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紧依靠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襄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动局面。

【铭记辛亥巨变,践行青年责任精神报告500字】相关文章:

1、

部队士官学习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2、

党员教师学习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讲话心得

3、

学习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心得

4、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

5、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讲话

6、

观看辛亥革命110周年心得体会

7、

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

8、

辛亥革命110周年演讲稿

9、

辛亥革命100周年观后感

10、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直播观看心得3篇

11、

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心得体会3篇

12、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642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