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论文(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2 10:18:19
最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论文(通用13篇)
时间:2023-11-02 10:18:19     小编:BW笔侠

完成一项任务后,做好总结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更是为了日后的进步和成长。怎样写一篇完美的总结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接下来是一些优秀总结的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论文篇一

各位领导、同仁们:

人员的素质决定产品的质量,质量的好坏主宰企业的兴亡!

我们都知道安全是一个企业的命脉。然而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更应该清楚的意识到‘‘只有安全、没有质量’’的企业同样要被市场无情的淘汰,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就必须要在关注安全的同时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因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了高端的产品质量,它将会失去信誉,没有了信誉也就注定了要失去市场。

今天,我们的企业以这次质量演讲比赛的活动为契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探讨和思索的平台。给了我们一个锻炼自身素质的机会。让我们能够用心去解读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意义;一个企业的兴衰直接关联着员工的希望和生活”。正所谓;“企业富、则员工富、员工强、则企业强。”我们的父辈用“敬业爱厂,追求卓越”的精神,让这个企业走过了艰辛而光辉的40多个春秋。今天,我们能有幸成为这个企业的一员,我们除了义无反顾的去发挥和传承他们的使命以外,我们更应该把这个企业当成我们自己的家,把我们自己当成这个企业的主人,把企业当成我们自己的孩子,带着美好的憧憬,用心、用智慧、用行动责无旁贷的去维护它,珍爱它。以质量和信誉来继续开拓市场。

从事民爆行业的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质量的好坏意味着;它不仅仅是失去市场,更是直接威胁着我们每一个生产者和客户的人身安全。曾经我们品尝过质量被认可所带来的喜悦,也经受过质量不过硬的教训。记得前几年;因为我们的产品质量没过关,导致产品大批量的瞎火。以至于严重影响了我们产品的声誉和企业的形象。给客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和某种程度上的人身伤害。同时也给我们的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索赔损失,给我们的产品销售市场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样的结果已经发生了,我们该怎样去认知,怎样去反思?通过领导的苦口婆心、举一反三的教育,人性化及英明的管理,每天班前会议的督促,使我们明确认识到;我们需要的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努力寻找借口的推诿,而是应该积极主动的去承担责任,去查找原因,去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质量意识、质量控制,多一份责任,多一份细心,让我们的企业所生产的每一发产品都精益完美。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企业一定能傲视群雄,我们的日子一定能蒸蒸日上。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为了企业的发展和繁荣,为了我们明天更好的生活。让我们团结一致,共同携手去打造一个更美好辉煌的企业吧!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论文篇二

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质量和安全工作。

中建七局有限公司是隶属于世界500强第37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骨干成员企业集团,为国内一流的融资建造企业、中原地区最大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近年来,中建七局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通过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强化过程管控等有效手段,使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全面受控,企业保持着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国家“质量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aaa”级信用示范企业、全国“安康杯”示范单位等殊荣。

过程精品质量重于泰山。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直接关系企业的市场信誉和发展命脉。精品工程的获得,与良好的体系运行、规范的质量策划、到位的过程管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体系运行良好。“质量创优、不断打造精品工程”是企业的品牌目标,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则是质量创优的基础。中建七局于2001年通过了中国质量协会认证中心iso9001-2000标准认证。自2008年以来,已建立起了一套以施工总承包管理为主体、以规范化管理和技术集成为手段、与市场接轨的较为完备的工程质量管理体制。2012年,实现了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并轨,保持了质量管理体系先进性和适用性。

企业标准完善。质量创优的有效实施,与质量创优的标准制定和准确策划也是密不可分的。2007年,中建七局发行了720余万字的《建设工程施工技术标准》,涉及房屋建筑、公路、桥梁、隧道、智能工程等专业领域,基本涵盖了我国建设工程常用的施工技术。2013年,中建七局发行了《工程细部做法标准图集》主体分册、安装分册,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关键工序的做法和创优标准。2014年,中建七局发行了《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为项目全面开展质量通病防治提供支撑。多项企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为中建七局项目施工和创优提供了详细的操作依据、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

过程管控到位。施工质量过程控制是创建“精品工程”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近年来,中建七局由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焦安亮牵头成立质量创优策划指导小组,对每个项目质量管理进行全程策划,并指导项目优化施工方案、调整工序及工艺衔接,督导项目做到“三精心”(精心组织,精心管理,精心施工)。做好方案交底,做到定目标、定人和定措施三结合,确保前期策划贯穿工程创优的全过程,同时严格质量过程管控标准化,实施工程项目质量底线管理,推广实施五十五个“一”工程,确保“三检制”、“样板制”实施率100%。针对工程项目多、施工难度大、创优任务重的情况,中建七局创优主管领导不辞辛苦,坚持深入施工现场强化监督检查,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推进施工行为的进一步规范,为工程创优奠定坚实的基础,相继完成了一大批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高、难度要求大的大型和特大型工程,“建设专家”的品牌形象赢得广泛赞誉。

质量治理常态。中建七局严格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相关工作安排并形成常态化,认真落实“全面落实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要求,制定了《工程质量治理实施方案》。该方案的编制落实及按照方案要求开展的季度质量治理检查,有力促进了工程质量治理常态化和项目管理规范化。

创优成果丰硕。面对“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和“詹天佑奖”的高质量要求,中建七局人一直秉承矢志不渝、敢于争先的精神,奏响了一曲曲创先争优的华丽乐章。2007年,在位于“不良地质博物馆”的山西晋中裂陷、霍山大断裂、临汾裂陷地质交汇处,中建七局承建的山西祁临高速公路一举夺得“第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实现了詹天佑奖“零”的突破。截至目前,中建七局承建的天津市美术馆和福建华润·橡树湾家园又分别在公建和住宅工程领域获得两项詹天佑奖。近年来,中建七局累计斩获19项鲁班奖、45项国家优质工程奖,获得专利授权1790余项,每年平均获得30多项国家级优秀qc成果和70多项省部级优秀qc成果,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防治结合安全高于一切。

安全生产关系到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企业发展稳定的大局,安全工作丝毫不能放松。中建七局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安全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及“五落实五到位”规定,从健全安全监管机构、足额配备监管人员、深化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全面开展标准化建设、创新安全监管方式等方面开展安全监管,成效显著。近年来,中建七局被评为全国安康杯竞赛示范单位、河南省和郑州市建筑安全先进企业。全局共获得国家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22项、省级安全文明工地133项,多个项目分别在郑州、福州、西安、武汉、开封、鹤壁、周口等地率先设立了安全体验区,成为所在区域建筑安全管理标杆项目,多次承办由当地主管部门主办的施工现场观摩会。

体系建设是保障。2015年,中建七局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到实处。局总部和所属单位建立专职安全管理部门,按规定配足专职管理人员,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安全生产法》和中建股份公司新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责任追究与奖罚标准》,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中建七局按照《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要求,层层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体系。全局在施项目均建立了应急救援抢险突击队,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物资,严格执行危险作业相关规定,作业时均设专人监护。2015年6月18日,中建七局在郑州高新实业牛砦安置房项目举办了“郑州市建设行业安全生产月示范应急预案演练暨现场观摩活动会”,接受郑州市1500余人观摩,获得一致好评。

标准化建设是根本。中建七局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引领行业安全发展。在《中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图册》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中建七局对项目的安全防护进行细化和优化,出台《工程项目标准化图册》,指导项目标准化建设。重点强化在施项目标准化管理,在现场图牌、个体防护、临边洞口防护、临电、消防、脚手架、作业平台等方面推行统一定制加工,现场标准实现了规范统一。对项目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均按照箱式房标准集中建设、分区管理,全部员工均持实名制门禁卡方可出入。

人才建设是保证。2015年,中建七局组织开展安全系统重点关注人才竞聘选拔工作,通过笔试、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三个环节的选拔,最终确定10人为安全环境系统重点关注人才,开展有针对性重点培养,引导系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公开竞聘,将一批年轻有为、爱岗敬业、具有专业特长的安全管理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发挥他们的才干。中建七局从千余名安全人员中优中选优,建立起由40名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组成的安全管理专家库,为强化安全基础工作提供了人才保证。目前,全局共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244人、注册安全工程师127人。

教育培训是基础。中建七局主要采取五项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一是以新《安全生产法》和《中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宣贯培训为抓手,充分利用安委会、专题会等进行宣贯培训。二是与季度安全检查考评相结合,组织内训师送培训到单位、到项目,局层面培训做到二级单位全覆盖,利用视频会议扩大覆盖面。2015年,全局共有1600余人参加了局层面组织的培训,各二级单位做到全覆盖。三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理规定(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党组织领导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做到安全意识入脑入心,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四是推广安全体验区建设,提高培训针对性。分别在河南、福建、安徽、陕西等地建立区域安全体验区,利用体验区对作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在高处坠落、安全带使用、安全帽撞击、物体打击、触电、平衡木等方面培训效果显著。中建七局开封“两馆”项目的安全体验区建设和培训模式,得到河南省、开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中建海峡104国道连江至晋安段改线工程项目安全体验区为福建省首个实景式安全体验培训基地,举办了福州市建筑安全体验区现场观摩会,被列为福州市安全教育培训基地。五是运用“互联网”创新思维模式,创新安全教育培训和检查方式,实施动态及时监控,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在传统安全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建筑工程从业人员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利用多媒体视频动画等信息手段,提高从业人员的学习兴趣和切身感受,提高防范意识,提升培训效果。

排查整改是关键。中建七局注重安全隐患排查,强化安全隐患整改,真正做到“步步安全、处处安全、时时安全”。一是严格执行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带班制度,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中建七局分管安全领导带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人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项目开展安全调研和检查,针对项目原生态,摸清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对提出的问题和隐患要求限期整改和落实,效果明显。建立项目部领导8小时外挂牌值班制度,公示值班人员姓名、职务、联系电话,不定期进行抽查,确保项目24小时受控。二是强化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关注隐患整改。对全局在施项目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分级开展隐患排查。2015年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共组织两次季度检查,抽查12家施工单位45个在施项目,印发了安全检查通报,对项目安全文明施工好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以图片形式进行展示,做到图文并茂、简洁明了,并对受检项目严格按照局《安全检查考评实施细则》规定开展检查考评和排名。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要求,由受检项目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工作,受检单位安全部门负责隐患的整改复查,以图文形式反馈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确保整改到位。三是开展落实施工方案专项行动,严格落实五个必须。根据国务院安委会、中建股份公司文件精神,工程局制定《开展建设工程落实施工方案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对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排查,严格落实“五个必须”,确保方案编制、审批、交底、实施、验收到位,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行“谁编制、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责任落实。

“满意客户、成就员工、回报股东、造福社会”是中建七局矢志不渝的追求。他们将以质量求生存,以安全促效益,认真贯彻“质量第一、百年大计”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通过专业化的团队、专业化的管理和多方位优质服务为社会和客户奉献更多时代精品。

青岛万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肉类产品、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下属的肉类食品公司是青岛市生猪屠宰定点单位、青岛市政府“菜篮子”工程重点供应商。

企业先后被评为青岛市菜篮子工程先进单位、最受市民喜爱的岛城农产品、“食安山东”放心肉类产品、2011年双星·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组委会食品指定供应商、海军第十四批护航肉类食品专供单位等,生产的鲜冻分割猪肉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公司图形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命名为“中国驰名商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为保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青岛万福集团对生猪养殖、收购、屠宰加工到产品出厂、配送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了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猪标准化生产体系、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自检自控体系、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等。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建立,夯实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础,保证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效的保障了市场供应。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青岛万福集团向社会郑重承诺。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诚实守信,守法经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产品标准组织生产,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保证进厂生猪健康,出厂食品安全,担负企业社会责任。

自觉接受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管理,虚心听取广大消费者意见,对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产品及时召回,维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欢迎广大消费者来我公司参观、指导,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管理措施,共同构建良好的消费环境。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论文篇三

在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中有众多的企业文件在流转,其中肯定有重要性文件,有的甚至涉及到企业的发展前途,如果这些信息在通用过网络传送时被竞争对手或不法分子听、泄密、篡改或伪造,将会严重威胁企业的发展,所以,中小企业电子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发展,信息成了企业成败的关键,也是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如今企业的商务活动,基本上都采用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企业的生产运作、运输和销售各个方面都运用到了信息化技术。如通过网络收集一些关于原材料的质量,价格,出产地等信息来建立一个原材料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对原材料的采购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跟多的采购建议和对策,实现企业电子信息化水准。有关调查显示,百分之八十二的中小企业对网站的应还处于宣传企业形象,发布产品和服务信息,收集客户资料这一阶段,而电子商务这样关系到交易的应用还不到四分之一,这说明企业还未充分开发和利用商业渠道信息。中小企业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企业应该加快信息化的建设。

二、电子信息安全技术阐述。

1、电子信息中的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能够使数据的传送更为安全和完整,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两种。其中对称加密通常通过序列密码或者分组机密来实现,包括明文、密钥、加密算法以及解密算法等五个基本组成成分。非对称加密与对称加密有所不同,非对称加密需要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两个密钥,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必须配对使用,用公开密钥进行的加密,只有其对应的私有密匙才能解密。用私有密钥进行的加密,也只有用其相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

加密技术对传送的电子信息能够起到保密的作用。在发送电子信息时,发送人用加密密钥或算法对所发的信息加密后将其发出,如果在传输过程中有人窃取信息,他只能得到密文,密文是无法理解的。接受着可以利用解密密钥将密文解密,恢复成明文。

2、防火墙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邮件炸弹,病毒木马和网上黑客等对网络的安全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企业的信息化使其网络也遭到同样的威胁,企业电子信息的安全也难以得到保证。针对网络不安全这种状况,最初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就是防火墙。在我们的个人电脑中防火墙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可以阻止非黑客的入侵,电脑信息的篡改等。

3、认证技术。

消息认证和身份认证是认证技术的两种形式,消息认证主要用于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抗否认性,用户通过消息认证来确认信息的真假和是否被第三方修改或伪造。身份认证使用与鉴别用户的身份的,包括识别和验证两个步骤。明确和区分访问者身份是识别,确认访问者身份叫验证。用户在访问一些非公开的资源时必须通过身份认证。比如访问高校的查分系统时,必须要经过学号和密码的验证才能访问。高校图书馆的一些资源要校园网才能进行访问,非校园网的不能进入,除非付费申请一个合格的访问身份。

中小企业中电子信息的主要安全要素。

1、信息的机密性。

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信息的机密性工作似乎变得不那么容易了,但信息直接代表着企业的商业机密,如何保护企业信息不被窃取,篡改,滥用以及破坏,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又能确保信息安全性已成为各中小企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信息的有效性。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中小企业都利用电子形式进行信息传递,信息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的企业的经济利益,也是个企业贸易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所以要排除各种网络故障、硬件故障,对这些网络故障带来的潜在威胁加以控制和预防,从而确保传递信息的有效性。

3、信息的完整性。

企业交易各方的经营策略严重受到交易方的信息的完整性影响,所以保持交易各方的信息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对交易各方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中要预防对信息的随意生成、修改,在传送过程中要防止信息的丢失,保持信息的完整性是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的基础。

四、解决中小企业中电子信息安全问题的策略。

1、构建中小企业电子信息安全管理体制解决信息安全问题除了使用安全技术以外,还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电子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信息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在一般中小企业中,最初建立的相关信息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一个信息系统的安全。如果安全管理制度出了问题,那么围绕着这一制度来选择和使用安全管理技术及手段将无法正常进行,信息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证。完善,严格的电子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影响很大。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如果没有严格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电子信息安全技术和相关的安全工具是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的。

2、利用企业的网络条件来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很多企业的多个二级单位都在系统内通过广域网被联通,局域网在各单位都全部建成,企业应该利用这种良好的网络条件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安全服务。通过企业这一网络平台发布技术标准,安全公告和安全法规,提供信息安全软件下载,安全设备选型,提供在线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同时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交流经验的场所。

3、定期对安全防护软件系统进行评估、改进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和信息技术也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问题的认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在电子信息安全问题不断被发现的同时,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安全防护软件系统也应该不断的改进,定期对系统进行评估。

小结:

各中小企业电子星系安全技术包含着技术和管理,以及制度等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中小企业办公室逐渐趋向办公自动化,而且还确保了企业电子信息安全。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论文篇四

企业质量管理论文:

谈现代企业质量管理

摘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质量问题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充分认识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全新质量管理理念

我们的企业面临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与质量水平,创造“一流的质量”就是要把质量贯穿产品实现的全过程,真正的融入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在全球化竞争与市场创新中,确立并不断实现质量领先的战略目标。提高产品质量是现代企业生产的内在要求。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这种需要有数量上的,也包括质量上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技术和文化含量将越来越高,这些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高质量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是现代企业生产的内在要求之所在。

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发展的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胜利的关键因素,企业通过高的产品质量这个通行证就可以开发新的市场,寻求新的机会,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过程。产品质量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成果,是企业业务方面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质量管理,不仅要管产品质量,而且要管工作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通过改进企业各个部门和每个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由此,促进企业各方面专项管理工作的改进,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一、现代企业质量管理重点

1.认真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

iso9000族标准是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因此企业应该在贯彻iso9000族标准的同时贯彻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建立和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2.以顾客为中心

企业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顾客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如果企业失去了顾客,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企业应把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放在第一位。将其转化为企业的质量要求,采取措施使其实现;同时还应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处理和加强好与顾客的关系加强与顾客沟通,通过采取改进措施,以使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由于顾客的要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也是因人因地而异的,因此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市场变化,以此来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以创造竞争优势。

3.持续改进

以满足市场用户需求为目的,全员参与管理,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注重管理改进,使人的观念、认识和组织实施能力适应市场的需要,又要注重技术进步和产品改进,使产品质量和相关服务能够持续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持续改进使企业的管理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重视持续改进工作,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市场中永远立于立于不败之地。

二、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理念及实践

1.顾客满意上升为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

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质量管理就是要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强调检测把关。以为对质量的追求达标化、零缺陷等等。这些质量管理思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质量管理环境和内容的变化,企业的核心与决定因素已是顾客,因此,刻意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现代企业创造一流的质量和创新市场的永恒力量,是质量管理新的重大课题。

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创新,这与追求产品自身质量及其标准化更科学、更重要。这一管理的内涵突出了顾客满意是企业最高目标,顾客是企业经营的主要驱动力;产品开发与产品生产与服务必须围绕顾客进行,企业采用顾客关系信息系统,对其变化的需求随时进行检测,指导企业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管理水平。其管理对象也不同与一般消费者,“顾客”的涵义延升到不仅是产品购买者、服务者等外部顾客,还包括企业供应商和相关产品生产商,是一个由商品生产者、消费者、流通者为一体进而组织的“顾客关系管理系统。

2.人的因素上升为企业质量管理的紧迫任务。

现代企业认为,一场深刻的、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正在全球经济领域展开。企业质量管理的紧迫任务是大力提高人的素质,全力开展“智能”资本,从人才与知识培养上获取质量效益。

我国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谈到企业成功发展时认为,海尔集团追求的“第一产品”人才,在销往中外市场的家电产品则是“第二产品”。张瑞敏的“第一产品论”,正是确保海尔高质量、全方位产品创新与市场开拓的前提,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创新产品与服务。

3.利益共赢上升为企业整体质量形成的“生态关系”

英国著名经济学者查·瓦里认为,企业经济的成功需要合作伙伴之间利益的统一,应把市场竞争与合作精密结合起来。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说:“企业之间的生存发展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物种之间生存发展,它们均是一种生态关系”。美国苹果公司总裁史蒂文·桥布斯首先推出“苹果联盟生态系统”战略,取得了实质性效果。ibm公司相继建立了电脑为中心的战略联盟共同体,从产品开发、制造到 销售,形成整体化质量管理体系,带动了群体企业经营效益迅猛增长。从整体质量及效益追求看,建立企业“生态关系”更利于共同利益的产生。这是因为,企业是市场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企业无论是要扩大市场占有能力,还是开发新的市场,都必须与企业携手,集中有效资源,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协作以及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全方位质量服务,使各方共赢。

4.技术创新上升为企业质量提升的运行机制

中外顶尖企业普遍高度重视建立有利于质量提升的技术创新机制,以技术进步支撑和推动质量创新,创造“一流的质量”开拓全球化市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之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惟有建立创新机制和具有创新精神,才能不断发挥出创新技术、创新质量与创新管理的灵魂作用。近年来,我国美菱集团建立了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相结合,动力与压力并存,“允许失败,不允许不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海信追求创新机制,吸引了多名博士、硕士、名校大学研究生等加盟企业。这些顶尖企业抓住了创新机制的“灵魂”,使人才如鱼得水,推动了质量创新与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美)洛丝特著 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于献忠 质量专业综合知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论文篇五

各位领导、同仁们:

有这样一句话:质量责任,重于泰山,绝不能用损害公司信誉的代价去验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绝不能用产品质量的问题去验证质量纪律的严肃性,质量标砖的科学性和法律制度的强制性。我相信这句话已经深深的烙在了我们每一个海螺人的内心。

质量到底是什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样一个抽象的定义非专业人士是很难弄懂的。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却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同样的工具,同样的作业方法,同样的生产环境,但做出来的产品经检测质量却大相径庭。为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认为:质量是一种态度。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产品质量的保证,需要我们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一员,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一份子,企业的发展才能带动我们的发展。在工作中,每个细微环节都需要员工认真敬业的工作。如果工作不细心,操作不规范,清洁不到位就可能造成质量事故。一缕飞花,一个疵点,一次粗心,都是些不起眼的小问题,但正是这些细节决定了成败。一个企业对待“质量”的态度是这个企业领导者带头引导,管理层专注不二的执行。

长期下来在作业层形成的一种品质,是拿不走,跑不掉,深入到每一个人心里的一种潜在的不用明示的规则;是一个企业产品质量稳定被广泛认可的强有力保障;是一个企业的质量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想说:知必言,言必行,行必果,是我的工作理念,更是我们全体员工的工作理念!质量意识在我的心中,更在我们全体人员的心中!我们渴望着、并努力着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海螺水泥优质产品。

同样还有一段这样的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现在大家都在认真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并努力加以改进。就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来说,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了生产的全过程,而且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必须十分重视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

而每一位人员的工作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质量结果。因此我个人认为质量管理核心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身边的小事改起。其实做好本职工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你是领导还是员工,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你才算是称职的员工,才能在质量管理环节中是称职的部分,如果全公司的人都在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我们所在的这片天空将朝气蓬勃,充满生机。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论文篇六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质量宣传用语或者质量管理理念,社会上也有许多有关这句话的阐述与讨论。许多人都能说出对这句话的深刻理解,但是明白不代证明白、不代表能做到。在质量管理方面,做到知行合一难度还是很大的,然而我们已经到了务必诚心诚意直面质量的时候。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到达顶峰之后,传统制造业普遍面临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压力,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产品质量已经成为商品竞争中最重要的因素。质量,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生命,还是一个企业及其全体员工的尊严。

得到了提高。还有我们的干磨产品透过配方、工艺、结构等综合改善,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接下来,按照尹总的部署,公司还将开展质量管理、质量文化建设大讨论、大变革,使公司构成一个人人“重视质量,敬畏质量”的文化,唯有这样,才能使公司血液里流淌着质量的“基因”。

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个性是如今价格不断下滑,我们该如何做到质量与成本的平衡?

质量与成本,质量当然务必是优先思考的。成本控制不能影响质量,不管如何降低成本,都是务必要保证产品质量为前提。降低成本主要应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公司透过这两年的实践也证明了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是能够做到不断降低成本,保障并提升产品质量、提升效率,为客户真正创造价值。今后,我们也只能依靠技术、管理、服务潜力的创新与进步不断做好质量、成本、服务这篇经营的主题文章。

在产品质量这方面,您对研发工程师以及工艺员的推荐是什么?

陶总:推荐他们多到两个“现场”:一是我们的生产现场,只有深入生产一线,养成勤动手的习惯与潜力,我们才能发现问题,对症下药、找到真相、看透问题。譬如,热压工序如果装模时模具间的配合不好,导致容易漏料,烧结出来的产品重量不够,质检那里通但是,在没有找出真正原因的状况下很可能就认为温度偏高而盲目调整温度了,从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二是我们要多到客户现场,了解客户的需求,倾听客户的声音,灵感往往就是产生在来往客户的路上。研发人员还需要“广结善缘”,和客户、业务、生产“打成一片”,虚心向他们学习,放下自己,才能收获全面的“营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只有综合素质提升,才能真正做好产品。

最重要的一点是正常生产状态下出现涉及工艺过程的任何问题时,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都要建立“这是我的问题”的思维模式,毕竟我们这方面的问题会更凸显一些;其次是材料、设计参数、工艺参数、工艺执行管理的严谨与刚性;再者是,研发人员要树立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工作理念,主动了解、跟进生产过程,主动承担起工艺“辅导员”的职责,研发生产构成“共识”、汇成合力,共同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论文篇七

如果水是生命之源,那么质量怎么可能不是企业的生命呢?企业以质量求生存。如果任何企业想要在众多同行中站稳脚跟,如果不注重质量和信誉,其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万里堤,毁在蚁巢里,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工厂的质量控制不严格,就会生产不合格的产品,这种产品投放市场,必然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企业的形象也会急剧下降,产品不畅销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多么美丽的广告公司的产品是如何华丽的包装,如果没有质量,公司将短的生命,因为他不把质量和信誉对消费者和客户,然后可能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消费者自然会释放它。放弃他。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先以产品质量或工作质量取胜,并以高质量的产品树立社会声誉。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石,质量是企业发展的金钥匙。总之,质量是一个企业的基础,质量是一种责任,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只有把质量放在整个企业的工作首位,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率,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解决关键问题,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论文篇八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你们好,我是来自质保部的丁晓婉,我演讲的题目是[责任托起的质量]当世纪的钟声还在耳畔回旋的时候,当熊熊的奥运之火还未燃尽的时候,当辉煌的世博还在举办的今天,面对繁荣昌盛、蒸蒸日上的祖国,我们不禁要问,支撑这些成就的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技术,有人说是品牌,还有人说是团结,而我认为在今天这个经济全球化时势下民族企业的质量才是根本。

首先,就要人人明确“人的责任心在质量中的作用,一人把关一处安,人人把关稳如山”的观念。这说明质量是人控制的。不管在什么情况和条件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人是管理机器的主体,人决定质量,而非机器决定质量。质量也是一种责任心的培养。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产品质量是我们每一个职工干出来的,而不是质检员检查出来的!因此应该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把产品质量深入到每个职工的心中。就像发生在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发生在美国三哩岛的核事故,他影响了几代人的命运,并给全球的环境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破坏。如果没有他们故意违反操作,就没有地球上的一系列生态破坏。所以要想提高核电的质量,就必须让每个员工拥有很强的质量意识。

再者,要把核电质量抓好,这里需要每位核二三员工敢于跨越自己心中那一道“心墙”。自古以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就要勇于面对,敢于承担责任。拒绝承担个人责任是一个易犯的错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和负责任的职工,都会为事情结果负责,而不是推三阻四,逃避责任。在我看来,认识错误有助于解决问题;与外国人相比中国人更不愿意认错。在中国以往的历史经验中,例如三国有名的军事家曹操,明知自己犯错可就是不认错。如果认错要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宁愿选择牺牲,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既是中国人的优点也是一种缺点,作为一名普通职工或者管理者,应该先学习如何认错,为事情的结果负责。然而,不能由于认错而指责某人,也不应该由于认错而要其负起过失的责任,把矛头指向他。多数情况下认错有助于事情的解决。最后,要想把质量意识提升上去,那就要注重细节。注重细节就要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的风气,乃是当今社会的一种迫切的需求,也是我们核电建设的迫切要求。

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就像在核电,我们之所以把工作分的那么细,就是要每位员工把好质量关;因为质量是在一个一个小小的细节中打造出来的,我们只有把细节做好了,才会把质量提升上去,总之,无论你的产品广告有多么漂亮,包装有多么华丽,但是如果没有质量,那么这个企业必将会被市场所淘汰。质量是根本,质量是生命。只有把讲究质量放在整个工作的第一位,把它作为重中之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始终保持优质高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一座座核电拔地而起,当一艘艘火箭翱翔太空,当一家家喜笑颜开的时候,欢声笑语凝成一句话:质量决定生命!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论文篇九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与质量控制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企业管理计划得以实施的保证,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本文以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及管理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工程施工;管理;质量。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与质量控制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企业管理计划得以实施的保证,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管理的要求,彻底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和不合格建筑产品,提高企业经营水平,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降低建筑产品的成本,完成建筑工程的生产与交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建筑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在步入世界先进技术国家行列。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一些工程管理人员思维模式相对僵化等原因,导致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缺乏创新性,致使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相比一些发达国家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1.1过分依赖个人经验,缺少对工程管理的重视。有不少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常常忽视对工程的管理,特别是一些基层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因为基层工程管理人员,他们受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影响较大,他们认为工程管理可以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可以完成;二是一些建筑工程现场不具备应有的条件,无法保障对建筑工程的有效管理,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建筑企业中工程管理人员有限,而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就更加缺乏;三是建筑行业及社会还没有对工程管理形成足够的重视氛围,造成工程管理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化。

1.2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落后。目前在一些地方,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仍采取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与现代管理技术出现严重的脱节,这样的管理理念不利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发展,会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在多个环节出现问题,极大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效率。

1.3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建筑业管理技术与水平有了巨大发展,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不足。比如: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建筑工程相关单位仍缺乏相应完善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一些建筑单位还没有建立相对独立的建筑工程管理机构,即使有的单位建立了管理机构,但其人员在人事关系等方面与其它机构还是存在复杂的关联,影响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工作的独立性。

二建筑工程管理进行思维创新的`必要性。

2.1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需要建筑业进行管理思维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需要管理思维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变化,任何理论体系的完善,前提都要进行主观意识的创新。因为只有思维模式创新才能促进建筑工程实践的发展,才能将实践经验结合理论知识形成创新性的理论体系。

2.2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筑业进行管理思维创新。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首先要做好各项工程管理工作,以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提高工程管理水平,而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就需要工程管理思维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以思维模式的创新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1.施工过程管理。

(1)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包括施工是否按图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贯彻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是否遵守操作规程,要求符合图纸规定,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对材料、半成品、生产设备均须由供应单位提出合格证明文件,隐蔽工程要符合质量检查的规定,并做必要的记录。

(2)保证现场交通道路和排水系统畅通以及文明施工。

2.提高工程质量的方法措施。

(1)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

(2)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由于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

(3)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4)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每个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应养成不断学习提高的好习惯。应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主动学习法律法规、学习技术标准,学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地进行知识的更新换代,还应积极参加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的有关建筑工程的科研活动。

3.制定和修改施工进度。

(1)制定进度计划。承包商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合同中的工期,编制出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确定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选择施工方法和组织流水作业、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搭接与配合、安排劳动力和各种施工物资的供应、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和全部工程的完工时间等。

(2)组织进度计划的实施。施工进度计划经监理及业主审批后严格执行。承包商要与监理及业主保持密切的沟通,定期向监理及业主报告工程进展情况,对监理和业主提出的变更指令和赶工要求及时做出反应和处理。

(3)及时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和计划的偏差,找出进度计划的影响因素,采取纠正措施。

4.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必须根据预算和施工进度,月初做出用工、用料以及机械数量,结合市场价格计算出本月控制指标。施工过程中,依据分部分项对每天用量连续记录,完成一个分项后,应同控制指标进行对比、评价,找出存在问题,以便对控制指标加以修正。

5组织管理要加强,人际关系要建立。

在管理某一项建筑工地时,要确保这工程能够安全、按质、按量地完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技术之长,而且还要有科学的管理。在施工管理上,何为科学管理,就是注重良好集体的建设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集体的凝聚力,这一个集体有没有动力,有没有良好的集体观念。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好比一个施工班,集体的凝聚力越强,班组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越顺利,越有效果。因此,必须加强集体的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使集体的凝聚力越来越强。一个集体的风气好坏,会影响每一个施工人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技术发展的积极性。因此,作为一个管理员都必须了解每一个施工班以及施工人员的基本情况,与他们建立良好的班风,使之自觉遵守施工规则和执行安全的规范,并自始至终地遵守这一集体无形的准则。

结语。

施工项目管理方法要应用成功,必须明确其专业要求和管理方法应用目的调查进行该项目管理所处的环境,以便对选择管理方法提供决策依据选择适用、可行的管理方法对所选方法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制定保证措施在实施该选用方法的过程中可加强动态管理,使之产生实际意义过程结束之后,进行总结,以提高管理方法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邱创兴.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今日科苑,,(08).

[2]熊利华,王启根.谈如何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j].经营管理者,2010,(06).

[3]颜耀武.浅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11).

[4]张锋.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9).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论文篇十

从广义上讲,碳信息披露属于社会责任会计和环境会计的研究范畴,但碳信息披露属于新兴议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碳信息披露框架的研究。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碳信息披露框架有碳披露项目(carbondisclosureproject,简写为cdp)的调查问卷、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改进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关于气候变化的披露》、气候风险披露倡议组织的《关于气候风险披露的全球框架》、气候披露准则委员会的《气候变化报告框架草案》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信息披露指南》[1]。上述披露框架从不同角度指出了企业应披露的碳信息内容,其中cdp主要调查企业管理者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风险和机会的认识、企业关于ghg排放的核算和ghg减排情况,以及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措施。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认为,投资者关心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关注企业面临的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有形风险、管制风险、声誉风险以及企业ghg排放可能带来的财务影响,建议企业通过“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上述相关信息。气候风险披露倡议组织认为,企业应披露历史、现在、预期的ghg排放信息和拟采取的排放管理战略,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有形风险以及与ghg管制有关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该组织强烈建议企业将其所倡导的框架与强制财务报告、cdp项目、全球报告倡议及其他披露方式结合起来使用。气候披露准则委员会的披露框架涉及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分析、源自气候变化的监管风险、有形风险、ghg排放信息等内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建议企业根据所适用的监管路标来确定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信息披露的内容。在国内,张彩平等人和谭德明等人从碳排放核算、碳排放管理、碳减排审计三个维度提出了我国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框架[23]。张巧良认为,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可比性是决定信息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但cdp(2003—2010年)所提供的资讯在这三方面却不够理想,而且不能反映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以及ghg减排措施与企业财务业绩之间的内在联系[45]。

(二)关于已披露碳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研究。

doran和quinn认为,由于缺乏统一的碳信息披露规范,投资者很难获得有用的决策信息[6]。stanny认为,强制性信息披露更有利于利益相关者评估碳管制对企业的影响[7]。hesse和kolk等认为,签约机构投资者的压力对cdp问卷的回收有着重要作用,但投资者很难据以评价碳减排措施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89]。

freedman和jaggi认为,母公司所在国未批准《京都议定书》的企业所披露的碳信息不利于股东了解投资对象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欧盟国家的公司对与气候变迁有关的信息披露明显劣于日本和加拿大的公司,碳排放的变化与信息披露之间并无内在联系,现有的披露并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碳排放管理业绩[1011]。

(三)关于碳排放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

matsumura等的研究表明,碳排放量与企业的市场价值负相关,与权益资本成本负相关,与债务资本成本正相关[12]。chapple的研究表明,相对于低碳排放企业而言,高碳排放企业将受到市场更加严厉的惩罚,这一处罚力度预计将达到企业总市值的6.57%[13]。johnston等以美国电力企业持有的二氧化硫排放配额为替代变量,就资本市场对企业持有排放配额的定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排放权配额具有资产价值和实物期权价值,但资本市场更看重排放权配额的资产价值[14]。

从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虽然企业的碳排放信息披露已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视,但专门针对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研究还相对缺乏,而关于碳排放强度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也仅仅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不能满足本文研究的需要,因此笔者随机选取2010年入选s&p500指数的85家企业,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企业的碳排放量、碳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同时,以是否受到美国环保局(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简写为epa)《温室气体强制报告制度》的管制为标准,本文将样本企业分为高碳排放企业和低碳排放企业两个亚样本,研究政府管制对企业碳排放量、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之间相关性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碳排放量与企业价值。

随着碳减排监管制度的日益严厉,企业的碳排放量将逐渐成为利益相关者最为关注的环境信息,供应链厂商、普通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和劳务的碳足迹信息的需求将直接影响企业的销售收入。任何碳减排措施都会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产生影响,但企业如果不能有效地实施碳减排措施,就要购买碳排放配额并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因此,企业的碳排放量不同,企业所面临的与碳排放有关的风险水平也将有所不同,资本市场对企业碳排放风险进行定价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并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企业的碳排放总量与企业价值负相关。

(二)监管环境、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

相对而言,高碳排放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减排压力和更严厉的监管环境。对于外部利益相关者来说,企业真实的碳管理绩效具有不可观察性,他们只能凭借所搜集的碳管理信息分析被投资企业可能面临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和机遇,据此来预测被投资者未来预期的现金流量和评估投资对象的价值,从而决定自己预期所要求的投资报酬。从实施碳信息披露企业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碳信息披露质量通过作用于资金成本而直接影响企业对自身投资项目的评价标准,间接地影响企业预期的现金流量;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碳信息披露可能被资本市场看做是企业将碳减排纳入其长期战略规划和运营系统的一种“承诺”,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论文篇十一

人们常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发展的潮流在涌动,创业的感觉势不可挡。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乘风破浪,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依靠企业优秀的产品质量。

“金银奖不如客户的好评,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可见,质量对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任何一个品牌或者一个品牌想要赢得所有人的青睐,最根本的事情就是打开品质。良好稳定的质量是产品立足的基石。

企业以质量求发展。机会是不可缺少的,时间是不会再来的。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而抓住机遇的有力之手就是质量。我们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生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企业的发展而工作是我们的职责。所以企业的命运和我们每个人都在我们的手中。把握质量就是为企业添砖加瓦,把握自我,把握未来。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论文篇十二

经济学家通常以外源融资方式为特征,将企业融资模式分为两类: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融资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银行导向型融资模式。从美日企业的融资结构来看,二者都是以内源融资为主,注重企业留存收益的积累。但在外源融资上,美国企业主要依靠证券市场,而日本企业则主要依靠银行。

许多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美国企业融资基本上遵循“啄食顺序理论”,即内部积累占主导,其次是债务,最后是发行新股。而日本则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国家,在战后很长时间内,日本企业都离不开银行的支持。从股权结构上看,美国企业奉行股东利益至上原则,企业股权高度分散,股权流动性强。日本企业所有权结构表现为以较高比重的法人资本和以较低比重的个人资本相结合的特征:企业股权高度集中,法人相互持股,股权流动性差且股权结构相对稳定。

企业融资模式和融资结构,受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体系、文化法律环境、税收体制、经济发展战略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治理模式、破产重组方式等。以下从制度环境、模式风险以及经济绩效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美日企业融资模式的差异和共性。

1.企业融资结构形成的制度因素比较。

(1)文化和法律环境。美国实行普通法系,注重力量的制衡和权力的分散,推行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产权制度,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美国主流的、核心的价值观,因此美国企业的股东大多是个人股东,企业股权高度分散。日本是集权制国家,实行大陆法系,对于产权的界定较为模糊,崇尚集体主义,强调忠诚和服从,企业股东多为机构法人,实行终身雇佣、年功序列等企业制度,从而既确保了企业的长期稳定,也为实现法人控股提供了重要的微观基础。

(2)税收制度。美日都实行以所得税为核心税种、以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美国针对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实行双重征税,从而诱导企业将利润更多地用于追加投资和弥补折旧。日本政府对股息的课税较高,但对股东的资本利得部分是免税的,使得企业倾向于扩大投资规模,加速了折旧和技术进步。所以说,美日的税收制度使得两国的公司都倾向于将税前利润用于追加投资,这也是美日企业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占据较大比重的主要原因。

(3)融资体制。格林斯潘将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视为具有互补关系的宏观金融调控手段:当直接或间接金融当中一种失灵时,另一种可以担负起稳定金融系统的责任。美国的金融体系长期实行分业经营模式,《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规定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分离,商业银行禁止从事股票交易活动,企业所需的外部资金只能通过证券市场融通,这也促进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日本银行业发达,商业银行既是企业的债权人也是企业的大股东。银行向企业提供商业资本的同时,承销公司证券的发行工作。

(4)市场秩序建立的基础。美国是市场导向型经济体制,日本是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这就决定了两国降低交易不确定性的方式是不同的,从而对企业融资模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降低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美国实施明确契约市场交易机制,即契约的实施依靠第三方所强加的明确惩罚来约束。比如美国产权法规的执行非常严格,市场违约成本很高,法律条款所覆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各项规章相互弥补,有利于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日本的市场交易机制是一种隐含契约方式,既没有明确的书面规定,也没有监督契约实施的第三方权威机构,违约方不会受到第三方的强制性惩罚。日本的银企关系就是建立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之上。

2.融资模式的风险比较。

(1)流动性风险。美国的资本市场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发达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资本市场的高流动性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条件。为防止外国资本的进入,日本实行的法人相互持股制度,造成了日本股市的流动性很差,企业不能在证券市场筹资,又不得不转向银行贷款。这显然违背了股市作为企业控制权市场的功能的发挥。

(2)价格波动风险。美国资本市场的高流动性必将伴随着大规模的投机行为,经常出现股价的大幅波动。而日本股市的低流动性极大地降低了投机行为发生的概率,企业股价较稳定,但日本企业是典型的高负债经营模式,银行风险无法分散,造成了金融体系风险高,泡沫成分大,特别是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之后,银行积累了大量的不良债权,资本市场也不能发挥“后备军”的作用。

(3)委托———代理风险。尽管美国拥有严格的信息披露、会计核准、限制关联交易等法律约束条款,但资本市场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对于企业的行为不能完全掌控。日本银企间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银行对企业的真实信息非常了解。所以单就模式本身而言,在代理风险上日本模式要低于美国模式,但日本由于股东权力的架空,导致了经理人权力过大,反而增加了委托-代理风险。

3.融资模式的经济绩效比较。

(1)融资模式对企业治理的影响。融资结构不但是对融资契约的选择,其实质是通过产权主体相互依存、共生互动的制衡机制而形成的企业治理结构。

1)股权治理。法人相互持股造成了日本企业的股权结构非常稳定,法人企业间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法人股东不会抛售所持的股票,从而造成了股市的流动性差,股权治理机制失效。

美国企业的股权高度分散,中小股东在股东大会的投票权限很小,不能对公司决策产生影响,所以只能采取“用脚投票”的方法行使投票权,使企业经常面临“敌意接管”的市场约束。

2)债权治理。债权融资契约有效性的前提是债权契约能够被履行,企业债务如不能按期偿还,那么企业的信用等级就会下降。美国企业债权契约的履行建立在声誉机制基础上,美国的破产法规非常严格,偿债信用等级十分明晰,拥有权威的信用评估机构。日本主银行对企业采取相机治理模式,正常情况下,主银行不干预企业的行为,同时通过为企业提供短期信贷和开立账户、与企业高层沟通等方式监控企业的经营状况;当企业业绩非常差时,主银行会通过更换管理层、破产接管等方式,对企业行使控制权。因此说日本主银行对企业的债权约束力较小。

3)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对经营者的监督可分为董事会监督与市场监督。美国企业董事会中外部独立董事所占比重较高,外部董事通常会得到股息分红、股票期权等物质激励。董事会通常包括执行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在日本企业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比例远低于内部董事,而且外部董事大都来自企业集团中相互持股的公司、银行,所以说日本企业实际上掌握在内部董事手中。董事成员一般会获得事业型激励,如职务晋升等。股票期权等物质激励也是有缺陷的,安然财务丑闻,就是因为管理层人为地提高股票行权价格,隐瞒了企业的真实信息,从而扭曲了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相比之下,日本企业实施以年功序列制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更有利于经理人员忠诚度的培养。

美国有效的外部市场治理机制对经理人的行为和决策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一旦企业被收购,管理层将面临被更换的风险;另一方面,经理人市场的存在使得经营者不得不以良好的表现来维护自身的声誉。由于存在着“债券软约束”、法人股东监督流于形式以及外部市场治理机制的失效等问题,日本企业内部经理人控制问题严重。

(2)融资模式与金融市场效率。

1)资源配置效率。在高效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基础上,美国的证券发行实行核准制度,发行主体自我承担风险、自我约束。

日本资本配置权的'非市场化使得资本的使用效率大大下降,利率被人为地限制,资金需求大于资金供给,形成了“超借”、“超贷”局面。

2)金融市场监控效率。美国和日本的金融市场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监控机制是不同的。美国的监控体系是分离的、相互独立的,事前监控主要基于有效的信息披露、独立审计等制度,通过证券评估机构完成的;事中监控是股东以“用脚投票”方式对经理层进行监控;事后监控则是靠有效的外部接管市场和严格的破产法规实现的。相比之下,日本对企业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任务全部由主银行承担,三个阶段统一于主银行对企业的治理中,主银行通过相互持股、派遣董事与企业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从而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真实信息。此外企业集团的成员也会相互监督。

3)企业退出效率。美国和日本对企业破产所作出的反应是不同的。在美国如果银行对企业施以同情心,那么它将失去破产程序中的优先索赔权,所以银行会争相对企业逼债,加速企业破产进程。相反日本主银行通常会接手企业的不良债务,分担企业的风险对企业进行救助。所以,美国模式使企业时刻充满危机感,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而日本的模式则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3)融资模式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期,以信息技术、高科技服务、生物制药、海洋技术、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成为股市飙升的主力军,企业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美国发达的证券市场(包括nasdaq在内)、经理人市场使得资本和人才等关键要素的流动性非常高,价格机制确保资源向优势产业、朝阳产业配置,从而为美国经济实现长达120个月的增长提供了保障。

日本在战后实行的银行主导型企业融资模式,为日本经济在短时间内恢复和飞跃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但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投资收益的良好预期和日元的升值,日本聚集了大量的国际财富,日本企业将土地、股票等投机性很强的资产作为抵押,商业银行也放松了对项目风险的评估,争相把资金借给企业投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于是形成了放贷-泡沫膨胀-放贷的恶性循环,银行资产直接受到了股市波动的影响。泡沫经济的破灭最终使日本银行业背上了巨额不良债权的沉重包袱,使日本陷入了十多年的“复合萧条”。

三、结论与启示。

美日企业融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看各具优势,不能概括得出孰优孰劣的结论。因为一国企业融资模式和金融体系归根到底是服务于经济发展,通常与一国的经济制度、法律文化环境、经济发展战略、税收制度、企业制度和组织结构相联系。对于我国来说,内源融资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企业的首选,此外应培育多元化的外源融资模式,加速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协调各融资主体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两种融资模式的优势互补效应。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论文篇十三

量诚信体系建设,切实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建设“质量强国”,本企业向社会郑重承诺:

一、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满足人们群众对高质量产品的期待和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信心。

二、严格遵守《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产品标准,不制假、不售假,杜绝虚假宣传,坚决抵制假冒伪劣、欺诈消费者等失信违法行为,不侵害其他企业合法权益。

企业质量诚信承诺书格式企业质量诚信承诺书格式三、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推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完善计量保证体系、标准化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原材料,生产过程、产品出厂和储运销售全过程的.照顾质量控制。

四、建立质量安全事故主动报告制度,严格落实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及时解决消费者的质量投诉,自觉履行产品质量召回、“三包”等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本单位严格履行以上承诺。

如有违反,愿意承担相(党员公开承诺书)应的法律责任,接受将失信违法行为纳入不良信用记录并向社会公开。

承诺单位(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68168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