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学习张贵斌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2 14:51:08
优质学习张贵斌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15篇)
时间:2023-11-02 14:51:08     小编:ZS文王

心得体会是提升个人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的重要途径。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先回想整个过程,并分析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列举一些常见的心得体会写作技巧和要点,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学习张贵斌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一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以不凡经历给予我们不断拼搏的勇气。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不惧牺牲,参加多次战斗,先后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1954年回到老家海城西柳农村工作。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用社负责人、供电所所长,后来又到农电局工作,一直到1978年10月离休。在每个岗位上,他都听从党的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只讲奉献。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用正能量让我们看到了应该坚持的方向。老人是离休干部,每个月退休金5000多元,但他多少年都住在3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用着老家具,两件旧衣服穿了十几年,却毫无怨言、安然自乐。明知道可以享受很好的医疗待遇,但他总是主动放弃,想着能帮国家省一点就是一点。有再多的困难也都自己克服,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人的本色。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目标,看到了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现在全市上下正全力实施“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作为鞍山一员,我们要学习他恪尽职守、甘于担当的务实作风,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把岗位当成事业干,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习张贵斌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二

一张残破不全的喜报勾勒出一位为国尽忠又深藏功名的英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辽宁海城又涌现出一位“张富清”式老英雄。

眼不花、耳不背、行走利索,尽管已是94岁的耄耋老人,第一眼看到张贵斌,还是一位打不倒的军人。

“7天6夜,一直守在壕沟里战斗,阵地一步也没后退。战友受伤了、倒下了,我们就玩命背回来。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最惨烈的一战。东北野战军四纵41军后勤担架营2连3排12班战士张贵斌和战友用血肉之躯,死死将国民党救援锦州的部队挡在塔山。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1948年初才参军的张贵斌立一大功。

之后,张贵斌跟随部队打仗转战大半个中国,直到南下攻打桂林时受重伤才不得不离开部队。

作为战斗英雄,组织上先后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和汉口公安局工作,但他却在1954年复员回到家乡西柳镇小码头村当了农民。张贵斌说:“我要回乡参加建设,回家孝敬老母。”

从此,张贵斌将4次大功、4次小功的立功证压在箱底。儿女、单位、邻居只知道他是一个打过仗的老兵。

张贵斌所在的单位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在建军90周年时做过退役军人的专题节目。张贵斌在节目中说:“我们趴在战友的尸体后面战斗,我这个新兵活了下来,火线入了党。”他对战功只字未提。

直到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反复要求核实老兵立功信息,张贵斌才将军功章、立功证、喜报拿出来。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张仕科说:“核实了老英雄的立功证和档案后,我们十分敬佩,共和国会永远记住他们!”

回到家乡的张贵斌收起了军功章,但延续了军人雷厉风行、一心为民的作风。他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生产社。村里没钱,他就拿出全部复员费100元,买了3匹马和一辆大车。

1962年,张贵斌到海城县农电局工作,起早贪黑立杆架线。他说:“看到乡亲们家里灯泡亮了,我高兴得睡不着觉。”

在农电局工作的最后几年,张贵斌负责建设电力物资库。国网海城市供电公司经理宁辽逸说:“30多年前,物资存放全靠记账,那可是良心活。组织上必须找政治素质过硬还懂业务的人干。”

作为离休干部,张贵斌住院费全额报销,但他每次生病住院,只要能下床走,就让女儿办出院。他的二女儿张英说:“有时候,我和我爸说‘多住几天国家也给报销’。他就教育我说‘我省下来,国家还能用在别处’。”

离休金5000余元的张贵斌和老伴现在还会在街上捡旧衣服和鞋,他让女儿洗干净放在院里台阶上。“还会有更困难的人,他们就拿去用。”张贵斌说,“党和父母给我的教育就是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

学习张贵斌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三

今年93岁的张贵斌,是立下多次大功的战斗英雄。但他脱下军装后,把荣誉压在箱底,深藏功与名。这一藏,就是65年,其中有57年是在供电公司。

参加惨烈的塔山阻击战,他冲锋在前

1948年初,鞍山刚刚解放,23岁的张贵斌毅然选择了参加解放军。刚参军,他就经历了一场艰苦的战役——塔山阻击战。

“7天6夜,一直守在壕沟里战斗,阵地一步也没后退。战友受伤了、倒下了,我们就玩命背回来。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张贵斌回忆。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最惨烈的一战。张贵斌和战友用血肉之躯,死死将国民党救援锦州的部队挡在塔山。

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获记大功一次。1949年,作为战斗英雄代表,他在北京接受了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1949年2月6日,老人清楚地记得这个时间。这一天,张贵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

随后,张贵斌随部队转战东北、华北等地,先后立大功、小功数次。直到1954年受重伤,他才不得不离开部队。

转业时,组织上先后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和汉口公安局工作。但张贵斌把机会留给战友,自己选择回到家乡西柳镇小码头村。他说,在哪儿都一样为人民服务。于是,他收起了军功章,当起了农民,从未向家人和外人提及自己的战功。

在农电局物资岗位工作,算好心中的“良心账”

1962年,张贵斌来到了海城市农电局器材库担任负责人。“海城农村那时候还没有电,我们每天就是干活,给农村架电网。”张贵斌回忆说,建设材料每天都是前脚进库,后脚就被拉走用了,工人们没有休息日,工作热情非常高。“有时候人手不够,我也跟着工人们去架线,就靠人力把电送到各个村。”

在农电局工作的最后几年,张贵斌负责建设电力物资库。他的同事说:“30多年前,物资存放全靠记账,那可是良心活。组织上必须找政治素质过硬还懂业务的人干。”

他在要害的物资管理岗位上干了10年,坚持原则,没为自己谋过一分私利。

从硝烟炮火中成长起来的张贵斌很少计较得与失。

张贵斌和老伴丁凤珍现在住的房子仅仅31平方米,家具简单陈旧,甚至连个厨房都没有。

作为离休干部,张贵斌住院费可以全额报销,但他每次生病住院,只要能下床走,就让女儿办出院。他说:“我省下来,国家还能用在别处。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张贵斌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能活到现在,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享受到国家给的待遇,已经得到太多啦,不应该再要求什么了。”

终于拿出军功章——大功4次、小功4次

2019年,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反复要求核实老兵立功信息,张贵斌才将军功章、立功证、喜报拿出来。

勋章和证书让在场人员惊讶不已。老人的报功书,写明了张贵斌在塔山阻击战中英勇果敢,被评定为大功。经档案查阅证实,张贵斌在战斗中先后立大功4次、小功4次。

学习张贵斌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四

张贵斌,男,汉族,1925年12月出生,海城市西柳小码头村人,1948年5月鞍山刚刚解放后入伍,1949年2月入党,跟随部队转战东北、华北、华中南,参加塔山阻击战等战役战斗,先后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1949年3月25日,作为塔山阻击战战斗英雄代表,在北平西苑机场接受了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1954年2月因伤转业后,主动放弃留在武汉公安和广州海关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申请回老家农村工作,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用社负责人、供电所所长,后来又到农电局工作,于1978年10月离休。张贵斌同志深藏荣誉功勋60余载,在地方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直到退役军人信息比对核查时,张贵斌同志的先进事迹才被人知晓。

张贵斌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改本色,在部队英勇作战,九死一生,身负战伤,战功卓著;到地方,他主动回到农村,造福群众,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离休后,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深藏功名,不计得失,始终保持着老一辈革命军人的精神面貌和优良作风,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退役军人的楷模,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

学习张贵斌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五

张贵斌是一位著名的互联网企业家和教育家,他的成功经历和创业经验,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追捧和学习。我也是其中之一,通过他的故事和学习方法,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第二段:跨越困难和挑战的勇气

学习张贵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勇气去跨越困难和挑战。张贵斌从一个孤儿到艰难创业,每一步都需要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学习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有勇气和奋斗精神才能让我们取得成功。

第三段:持续学习和不断创新的重要性

张贵斌的成功离不开持续学习和不断创新。他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在学习中,我们也需要保持持续学习和不断创新的态度,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第四段:坚持自我认知和个人价值的探索

张贵斌非常注重自我认知和个人价值的探索,他认为只有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学习中,我们也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技术。

第五段:实践和思考相结合,才能不断进步

学习张贵斌,需要将实践和思考相结合,才能不断进步。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思考来总结经验和启发灵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

总结

学习张贵斌,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和方法,更是需要从他的成功故事中,汲取勇气、毅力、创新和思考的力量。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才能成为像张贵斌一样具有创新精神和战斗力的人。

学习张贵斌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六

张贵斌1925年出生在西柳小码村。他的父亲给地主家干活,一次意外把地主家的驴弄丢了。地主为了惩罚他,赶着马车从他身上轧了过去,当时人就不行了。张贵斌的哥哥被国民党抓走充壮丁,活不见人死不见尸。1948年,鞍山解放后,刚结婚不久的张贵斌毅然参军,踏上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中一次非常重要非常惨烈的战斗,作为刚刚参军不久的新兵,张贵斌参加了战斗。回忆起当时的战斗场景,老人眼含泪花,他说,“我们人少,敌人人多,那时候没工夫想别的,就想一定要挺住。天上的敌机不停地飞,炮弹不断向我们阵地打来,我的腿被炸伤了,包扎一下继续上。有的战友倒下了,我就抢时间把他们背回来,我们最后能赢凭的就是不怕死的精神。”战友们的鲜血渗透到泥土中,空气中弥漫的硝烟久久不散……在7天6夜的激战中,全连只活下来3个人。作为幸存者,张贵斌觉得非常知足。直至今日,张贵斌仍然记得同班两位战友的名字:李恩禄、刁凤祥。“我们部队牺牲战友的遗物都陈列在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这些年我没能常去看他们……”说到这儿,老人的声音颤抖了。因在塔山阻击战中英勇表现,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记大功一次。

在北平解放后不久,张贵斌作为“人民功臣”代表来到北平,受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毛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刘少奇、邓小平、宋庆龄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我们,那时的场景是我一辈子最光荣最激动的时刻”。可是这种光荣和骄傲一直被老人深深藏在心底,这一深藏就是70年。老人深藏的报功书是民国37年解放军东北军区第四十一军签发的。70年的岁月流逝,报功书早已泛黄,边角早已破损,寥寥不多的文字清楚的表述出老人因为在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被评定为一等功。在老人家中,还珍藏着尘封已久的大小证书和多枚勋章。

老人说,塔山阻击战后,他随着部队转战大半个中国,又在战斗中荣记两次大功。1954年,张贵斌放弃了转业留在广州海关的机会,回到家乡西柳。他先后在村党支部、信用社任负责人,之后做过供电所所长,再后来到农电局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全心全意,不怕苦不怕累。他把证书和军功章藏在柜子里,从未向政府和工作单位提过自己的功绩。

直到不久前,老人才在二女儿的陪同下,来到西柳镇的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点,当工作人员看到证书时震惊不已,对这样一位深藏功名的张富清式的老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94岁的张贵斌耳聪目明,对目前的生活状况非常满足,每天他都坚持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新中国成立70年了,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经历了新中国站起来的不平凡岁月,也经历了中国富起来的伟大历程,我衷心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明天更美好!”张贵斌说。

学习张贵斌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七

10月31日,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决定授予张贵斌同志“鞍山好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94岁的张贵斌老人深藏荣誉功勋60余载,在地方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直到退役军人信息比对核查时,他的功勋才被人知晓。他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改本色,在部队英勇作战,九死一生,身负战伤,战功卓著;到地方,他主动回到农村,造福群众,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离休后,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深藏功名,不计得失,始终保持着老一辈革命军人的精神面貌和优良作风,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退役军人的楷模,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为大力学习宣传张贵斌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决定授予张贵斌同志“鞍山好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学习张贵斌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八

张贵斌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典范,以其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成为了年轻一代的楷模。学习张贵斌,就是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素质的过程。

第二段:借鉴

张贵斌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比如,他总是对自己肯定,并且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优缺点,善于发挥优点避免缺点。他在团队中也以其机智、幽默和亲和力而受到大家喜欢。我们要学习张贵斌的自我认识和善煮优长的行为,有自知之明,有上进心,善于挖掘自我潜能,寻找自我突破的途径。

第三段:信念

张贵斌是一个有着清晰目标和坚定信念的人,他的梦想是当一名成功的创业家,并且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应该像张贵斌一样,发现自己喜欢的事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保持敢于挑战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向着我们的目标前进。

第四段:克服困难

张贵斌在创业路上一路颠簸,他多次经历了失败和挫折,但是他从不放弃,他有着极高的抗挫能力和创业胆量。我们要向张贵斌一样,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攻克各种难题,完成自己的使命和目标。

第五段:结语

"学习张贵斌",其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学习他的成功经验和良好品质,尝试着自我完善,并且为人生的拼搏和追求添砖加瓦。在张贵斌的理念中,不仅有品质品行,更重要的是信心与决心,面对挑战不妥协,面对拒绝不怯场,永远保持一种勇往直前,不懈追求成功的精神境界。未来,我们更应该在学习张贵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才华,致力于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贡献。

学习张贵斌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九

张贵斌今年94岁,曾参加过辽沈战役中最为惨烈的塔山阻击战,战斗中冲锋在前,战斗7天6夜,将生死置之度外,后来他又跟随转战大半个中国。

他曾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但他脱下军装后,却收起军功章,连自家儿女都不知道,直到今年,张贵斌老人的功绩才被公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深藏功名65年的老人。

这张残破不全的喜报,纸面已经泛黄,虽然历经了70多年,上面的文字,仍然清晰地印证着一名战斗英雄浴火战场的事迹。

退伍老兵张贵斌:我在那时候一边打仗一边救伤员,七天六宿我背了20多个伤员。天上扔炸弹爱怎么扔怎么扔,根本不寻思,就一心想把这仗打胜利了比啥都强。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最惨烈的一战,张贵斌和他的战友们用血肉之躯,死死将国民党救援锦州的挡在塔山。

退伍老兵张贵斌:胜利以后我那个连就剩,我是东北人,还有俩我记得是山东人,一个连120多人。

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1948年初刚刚参军的张贵斌立一大功。之后他跟随打武汉、打长沙,直到南下攻打桂林时受重伤,才不得不离开。

退伍老兵张贵斌:腿那块肉被飞机炸弹给刮下去了,我用土面子就糊上了,我用(布条)把腿就缠上了,血就止住了,那时候也不觉得疼,该背伤员抢伤员,我还抢还背。

转业时,组织上先后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和汉口局工作,但他却把机会留给战友,1954年复员回到家乡,辽宁海城西柳镇小码头村。从此,张贵斌将四次大功、四次小功的立功证压在箱底。儿女、单位、邻居只知道他是一个打过仗的老兵。1962年,张贵斌来到海城农电局器材库担任负责人,那时海城很多农村还没有通电,他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总在人手不够的时候,跟着工人们去给村里架线。

退伍老兵张贵斌:原来以前那都是点洋蜡,再不就是小油灯用棉花整的。这电亮了,老百姓心亮堂了,咱自己作为一个党员来说,心也真亮堂。

作为离休干部,按照规定,张贵斌住院费全额报销,但他每次生病住院,只要能下床走,就急着让女儿办理出院。

张贵斌女儿张英:本来应该再住一个星期,他说不住了,不住了我能养我就回家养,给国家省下那钱,给灾区、学生、贫困户啥的。

国网海城供电公司离退休管理工作负责人郝俊成:他的一些老年病,高血压,常有的病都很多。他一般买些小药,他都不报了,他报的额度是最少的。

2019年,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反复要求核实老兵立功信息。今年四月,张贵斌才第一次将深藏了65年的军功章、立功证和喜报拿出来。

退伍老兵张贵斌:我自己这么想,要露出去给国家添麻烦,我这么想今年(国家统计信息)为啥露,我就觉得我入党70年,对党应当忠诚。另外,我还能活多长时间,我就这么想的,得了,和党忠实吧,把这事情我就说了。

西柳镇民政办公室主任陈雷:当他女儿把这些军功章和立功受奖证书拿出来的时候,我感到很震惊,很少看到有这么多军功章。

张贵斌和老伴丁凤珍,现在住的房子仅有31平方米,是他离休后攒了7年工资买下来的,家具简单陈旧,甚至连个厨房都没有,三个女儿一直在农村务工,儿子接他的班,在镇上的供电所当管理员。

退伍老兵张贵斌:什么时间咱们得想着大家,想到国家,大多数人不能光想着自己这个家。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党员一心为民,不是为自己私心那是罪。人这一生,我说人这一生要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这一生要能做到了,那我们的国家就更强大了。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学习张贵斌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

一张残破不全的喜报勾勒出一位为国尽忠又深藏功名的英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辽宁海城又涌现出一位“张富清”式老英雄。

眼不花、耳不背、行走利索,尽管已是94岁的耄耋老人,第一眼看到张贵斌,还是一位打不倒的军人。

“7天6夜,一直守在壕沟里战斗,阵地一步也没后退。战友受伤了、倒下了,我们就玩命背回来。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最惨烈的一战。东北野战军四纵41军后勤担架营2连3排12班战士张贵斌和战友用血肉之躯,死死将国民党救援锦州的挡在塔山。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1948年初才参军的张贵斌立一大功。

之后,张贵斌跟随打仗转战大半个中国,直到南下攻打桂林时受重伤才不得不离开。

作为战斗英雄,组织上先后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和汉口局工作,但他却在1954年复员回到家乡西柳镇小码头村当了农民。张贵斌说:“我要回乡参加建设,回家孝敬老母。”

从此,张贵斌将4次大功、4次小功的立功证压在箱底。儿女、单位、邻居只知道他是一个打过仗的老兵。

张贵斌所在的单位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在建军90周年时做过退役军人的专题节目。张贵斌在节目中说:“我们趴在战友的尸体后面战斗,我这个新兵活了下来,火线入了党。”他对战功只字未提。

直到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反复要求核实老兵立功信息,张贵斌才将军功章、立功证、喜报拿出来。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张仕科说:“核实了老英雄的立功证和档案后,我们十分敬佩,共和国会永远记住他们!”

回到家乡的张贵斌收起了军功章,但延续了军人雷厉风行、一心为民的作风。他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生产社。村里没钱,他就拿出全部复员费100元,买了3匹马和一辆大车。

1962年,张贵斌到海城县农电局工作,起早贪黑立杆架线。他说:“看到乡亲们家里灯泡亮了,我高兴得睡不着觉。”

在农电局工作的最后几年,张贵斌负责建设电力物资库。国网海城市供电公司经理宁辽逸说:“30多年前,物资存放全靠记账,那可是良心活。组织上必须找政治素质过硬还懂业务的人干。”

作为离休干部,张贵斌住院费全额报销,但他每次生病住院,只要能下床走,就让女儿办出院。他的二女儿张英说:“有时候,我和我爸说‘多住几天国家也给报销’。他就教育我说‘我省下来,国家还能用在别处’。”

离休金5000余元的张贵斌和老伴现在还会在街上捡旧衣服和鞋,他让女儿洗干净放在院里台阶上。“还会有更困难的人,他们就拿去用。”张贵斌说,“党和父母给我的教育就是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

2019战斗英雄张贵斌事迹有感

说到70多年前那场7天6夜的战斗,他说,全连只活下来三人。能够幸存,已是人生大幸,他知足。说到作为人民功臣被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场景,他说,那是这辈子最激动最光荣的时刻。

几十年,他从不抱怨,从未对外讲过功勋。他甘于平凡,用平凡书写伟大。

他就是今年94岁的张贵斌,一位曾经先后立过三次大功的老兵,一位回到地方默默耕耘甘于平凡的老人。

1.6米的身高,满脸皱纹,说到70多年前那场7天6夜的战斗,他说,全连只活下来三人。能够幸存,已是人生大幸,他知足。说到作为人民功臣被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场景,他说,那是这辈子最激动最光荣的时刻。

几十年,他从不抱怨,从未对外讲过功勋。他甘于平凡,用平凡书写伟大。

他就是今年94岁的张贵斌,一位曾参加过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的战斗英雄,一位曾经先后立过三次大功的老兵,一位回到地方默默耕耘甘于平凡的老人。

直到不久前海城地区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张贵斌的荣誉才被人知晓。

日前,记者走进了张贵斌的家,了解功勋老兵的故事……

走进小屋,老人正坐在沙发上,胸前佩戴着多枚勋章。

沙发上摆放着尘封许久的大小证书。如果不是这次采访,这些勋章和证书还会继续沉睡。

开启这些勋章秘密的,是这次全市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

不久前,二女儿张英带着张贵斌的证书和勋章,陪伴父亲来到西柳镇信息采集点。勋章和证书让在场人员惊讶不已。

老人的报功书是解放军东北军区签发的,写明了张贵斌在塔山阻击战中英勇果敢,被评定为大功。再看老人的个人信息,出生于1925年,1948年参军,1949年入党,先后立大功三次。

张贵斌深藏着的报功书早已泛黄,薄薄的一张纸满载着岁月的痕迹,边边角角都破损了,可报功书上的寥寥文字,却清晰地印证了一位战斗英雄浴血战场的事迹。

工作人员备受震撼的同时也非常激动,他们没想到,身边还藏着这样一位战斗英雄,这样一位张富清式的人物。

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后,从小出生在西柳小码头村的张贵斌毅然选择了参加解放军。“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我要去当兵。”那时,张贵斌结婚不久,妻子刚有了身孕。尽管如此,他还是走进了。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中的一次重要战斗,战况异常惨烈。

张贵斌当兵不久,却非常勇敢,7天6夜的战斗中,始终守卫在阵地上,枪不离手。“那时候没工夫想别的,就想一定要挺住。我们人少,敌人人多,但我们就是顽强。天上的敌机不停地飞,炮弹把我的腿炸伤了,包扎一下继续上。有的战友倒下了,我就抢时间把他们背回来。我们最后能赢凭的就是不怕死的精神。”张贵斌被炮弹炸伤的左腿上的伤疤至今依然清晰可见,现在还会时常疼痛。可他说,这点小伤不算什么,与许多战友相比,他已经够幸运了,起码活了下来。他还记得同班两位战友的名字:李恩禄、刁凤祥。“我们牺牲战友的遗物都在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这些年我没能常去看他们……”说到这,老人的声音颤抖了。

因在塔山阻击战中表现英勇,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记大功一次。

北京解放后,获得“人民功臣”称号的张贵斌得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们的接见,他本人在1949年2月入了党。家乡的妻子也感受到了这份荣光。二女儿张英说,她小时候听姐姐说,当年父亲的报功书送到家里的时候,一路吹吹打打,大伙都往家里来恭喜母亲。可很少有人知道,张贵斌在外打仗时,妻子和女儿是靠着妻子丁凤珍编草鞋为生,日子过得很艰难。

1954年2月,走了大半个中国,又在战斗中获得两次大功的张贵斌转业回到了老家西柳镇小码头村。本来可以留在广州海关,但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主动申请回乡。当时他跟组织说:“家乡更需要我回去建设。”回乡后,他先后在村党支部、信用社任负责人,之后做过供电所所长,再后来到了农电局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全心全意,不怕苦不怕累。他把证书和军功章藏在柜子里,从未提过自己的功绩。

从硝烟炮火中成长起来的张贵斌,很少计较个人得失,他淡泊名利,对于物质的需求,更是简单又简单。“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能活到现在,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享受到国家给的待遇,已经得到太多啦,不应该再要求什么。”

张贵斌和老伴丁凤珍现在住的房子仅仅31平方米,家具简单陈旧。以前张贵斌老两口住的地方暖气不好,老两口年纪大了受不得冻,十几年前才换到了这里。但这里也是老房子,面积又小,可张贵斌说,够住了。

现在,张贵斌还会外出遛弯,去小广场跟大家聊新闻,聊党的好政策,但从未说过自己是个立过战功的老兵。邻居都不太相信张贵斌已经90多岁了。后来确认了他的岁数,大家都说,他身体这么棒,肯定是心胸豁达,儿女孝顺。再听说他的老伴也健在,已93岁了,大家感叹,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丁凤珍说,自己是农民,习惯了苦日子,现在国家每个月给高龄补助几百元,很不错。她说:“两个人一起平平安安的,家庭和睦,比什么都强。”

如此安贫乐道,是因为张贵斌和老伴从未想过索求。

这几年张贵斌因病常住院,他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额报销,可以住好的医院,也可以住时间长一点,可张贵斌从来都是刚感觉好点就出院,他跟孩子说:“我都好了,就别浪费国家的资源。”买药也不让孩子们去报销,全拿工资的钱去买。他说,国家给自己的工资不少了,不能再花国家的钱。

张贵斌平时穿着极其简单,他也不让儿女给他买新衣服,他说,有两件衣服换洗足够了。

现在,张贵斌仍坚持通过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时不时还要动笔记录。小学两年文化的他是在接受教育。他说是党给了他知识,教会他做人,给了他现在的安稳生活,他永远感谢党和国家。现在他老了,不能给国家作更多的贡献,那么就管好小家,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

十几年前,张贵斌就嘱咐儿女:“我死了就给我盖上一面党旗,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准备。火化后,把骨灰撒入河里。”

83岁的王素清是张贵斌家的老邻居,听说记者采访张贵斌,老人特意赶过来,就为了跟记者说几句话。“张大哥人太好了,在村里做书记时,替老百姓做事,谁有困难找到他都尽力去帮。有两件事我一直记得,一件是有一回他在路上捡到钱了,担心丢钱的人着急,他就守在原地,一等就等了几个小时,一直到失主回来。还有一件事,他后来做信用社主任,有人贷款做买卖结果钱还不上,他自己掏钱把5万元还了。作为村书记,他事事做在先,公平公正,大伙心里都敬佩他、信服他。”

今年66岁的李恩思,1962年随父母下放到张贵斌所在的村。张贵斌帮助他们安顿下来。李恩思的父亲病重,张贵斌帮着买药、打针。李恩思的父亲病逝,张贵斌一手操办了后事。那时李恩思年纪还小,他的妈妈身体也不好,父亲去世后,他家的事里里外外都是张贵斌帮忙。李恩思说:“感恩在心,一辈子忘不了。”

学习张贵斌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一

1.6米的身高,满脸皱纹,说到70多年前那场7天6夜的战斗,他说,全连只活下来三人。能够幸存,已是人生大幸,他非常知足。说到作为人民功臣被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场景,他说,那是这一辈子最激动最光荣的时刻。这种骄傲被他牢记在心底,整整70年。

他就是94岁的张贵斌,一位曾参加过辽沈战役塔山狙击战的战斗英雄,一位曾经先后立过三次大功的老兵,一位回到地方默默耕耘甘于平凡的老人。多少年来,他深藏荣誉功勋。直到不久前海城地区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张贵斌的荣誉才被人知晓。

不为人知的军功章

近日,记者走进了张贵斌的家,了解功勋老兵的故事。走进小屋,老人正坐在沙发上,胸前佩戴着多枚勋章。沙发上摆放着尘封许久的大小证书。如果不是这次采访,这些勋章和证书还会继续沉睡,不为人知晓。开启这些勋章秘密的,是这次全市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

不久前,二女儿张英带着张贵斌的证书和勋章,陪伴父亲做了快1个小时的车,来到西柳镇信息采集点。勋章和证书让在场人员惊讶不已。老人的报功书是解放军东北军区签发的,写明了张贵斌在塔山阻击战中英勇果敢,被评定为大功。再看老人的个人信息,出生于1925年,1948年参军,1949年入党,先后立大功三次。工作人员备受震撼的同时也非常激动,他们没想到,身边还藏着这样一位战斗英雄,这样一位张富清式的人物。

“藏”了70年的报功书

张贵斌深藏着的报功书早已泛黄,薄薄的一张纸满载着岁月的痕迹,边边角角都破损了,可报功书上的寥寥文字,却清晰地印证了一名战斗英雄浴火战场的事迹。

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后,从小出生在西柳小码头村的张贵斌毅然选择了参加解放军。

张贵斌是贫苦农民出身,他的父亲以前一直给地主家干活,一次意外把地主家的驴弄丢了,地主为了惩罚他,赶着马车从人身上轧了过去,当时人就不行了。张贵斌的哥哥当年被国民党抓走充壮丁,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于是怀着国仇家恨的张贵斌决定参军,“为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我要去当兵。”那时,张贵斌结婚不久,妻子刚有了身孕。

尽管如此,他还是走进了部队。正赶上塔山阻击战,那是辽沈战役中的一次重要战斗,战况异常惨烈。

虽然张贵斌当兵不久,但他非常勇敢,7天6夜的战斗中,始终守卫在阵地上,枪不离手。“那时候没工夫想别的,就想一定要挺住。我们人少,敌人人多,但我们就是顽强。天上的敌机不停地飞,炮弹把我的腿炸伤了,包扎一下继续上。有的战友倒下了,我就抢时间把他们背回来。我们最后能赢凭的就是不怕死的精神。”张贵斌被炮弹炸伤的左腿上的伤疤至今依然清晰可见,现在还会时常疼痛。可他说,这点小伤不算什么,与许多战友相比,他已经够幸运了,起码活了下来。他还记得同班两位战友的名字:李恩禄、刁凤祥。“我们部队牺牲战友的遗物都在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这些年我没能常去看他们……”说到这,老人的声音颤抖了。

因在塔山阻击战中表现英勇,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记大功一次。

北京解放后,获得“人民功臣”称号的张贵斌得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们的接见,他本人在1949年2月入了党。家乡的妻子也感受到了这份荣光。二女儿张英说,她小时候听姐姐说,当年父亲的报功书送到家里的时候,一路吹吹打打,大伙都往家里来恭喜母亲。可很少有人知道,张贵斌在外打仗时,妻子和女儿是靠着妻子丁凤珍编草鞋为生,日子过得很艰难。

1954年2月,走了大半个中国,又在战斗中获得两次大功的张贵斌转业回到了老家西柳镇小码头村。本来是可以留在广州海关的,但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主动申请回乡。当时他跟组织说:“家乡更需要我回去建设。”回乡后,他先后在村党支部、信用社任负责人,之后做过供电所所长,再后来到了农电局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全心全意,不怕苦不怕累。他把证书和军功章藏在柜子里,从未提过自己的功绩。

31平方米的老房子

从硝烟炮火中成长起来的张贵斌,很少计较得与失,他选择在和平时期淡泊名利,把余生献给了普通岗位。对于物质的需求,更是简单又简单。

“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能活到现在,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享受到国家给的待遇,已经得到太多啦,不应该再要求什么了。”

张贵斌和老伴丁凤珍现在住的房子仅仅31平方米,家具简单陈旧,甚至连个厨房都没有。以前张贵斌老两口住的地方暖气不好,老两口年纪大了受不得冻,十几年前换到了这里。但这里也是老房子,面积又小,可张贵斌说,够住了。

张贵斌和丁凤珍已经结婚75年。刚结婚他就去参军,一晃7年没有回家。现在老两口挤在狭小的屋里,可以说,丁凤珍基本没享过福。可丁凤珍说,自己是农民,习惯了苦日子,现在国家每个月给高龄补助几百元,很不错。她说:“两个人一起平平安安的,家庭和睦,比什么都强。”

这几年张贵斌因病常住院,他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额报销,可以住好的医院,也可以住的时间长一点,可张贵斌从来都是感觉好点,住不到7天就出院,他跟孩子说:“我都好了,就别浪费国家的资源。”买药也不让孩子们去报销,全拿工资的钱去买。他说,国家给自己的工资不少了,不能再花国家的钱。

张贵斌平时穿着极其简单,他也不让儿女给他买新衣服,他说,有两件衣服换洗足够了。

现在,张贵斌仍坚持通过新闻去了解国家大事,时不时还要动笔记录。小学两年文化的他是在部队接受教育并拿到了高中文凭。他说是党给了他知识,教会他做人,给了他现在的安稳生活,他永远感谢党和国家。现在他老了,不能给国家作更多的贡献,那么就管好小家,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

十几年前,张贵斌就嘱咐儿女:“我死了就给我盖上一面党旗,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准备。火化后,把骨灰撒入河里,简单结束。”女儿张英说,父亲经常给家里开会,告诉几个儿女,要多做少要,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要去占国家和别人的便宜。

众人心中的楷模

83岁的王素清是张贵斌家的老邻居,听说有人采访张贵斌,老人特意赶过来,就为了跟记者说几句话。“张大哥人太好了,在村里做书记时,替老百姓做事,谁有困难找他他都尽力去帮。有两件事我一直记得,一件是有一回他在路上捡到钱了,担心丢钱的人着急,他就守在原地,一等就等了几个小时,一直到失主回来。还有一件事,他后来做信用社主任,有人贷款做买卖结果钱还不上,他自己掏钱把5万元还了。作为村书记,他事事做在先,公平公正,大伙心里都敬佩他、信服他。”

今年66岁的李恩思,1962年随父母下放到张贵斌所在的村。张贵斌帮助他们安顿下来。之后李恩思的父亲病重,张贵斌帮着买药、打针。病逝时,张贵斌一手操办了后事。那时李恩思年纪还小,他的妈妈身体也不好,父亲去世后,他家的事里里外外都是张贵斌帮忙。对这些恩情李恩思说:“感恩在心,一辈子忘不了。”

学习张贵斌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二

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安排,10月18日,xx市残联开展了学习“张贵斌”先进事迹活动,市残联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xx市残联副理事长xx诵读了先进事迹材料,同时强调,共产党员的称号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党员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重视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学习改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的行动指南。

通过此次学习活动,xx市残联全体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学习张贵斌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自觉地以张贵斌为榜样,学习他的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甘于奉献,不计名利、恪尽职守,敢于担当、清廉自守,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素养,以便于残联党员干部更积极的投入到为残疾人创造更好生活环境的事业中。

学习张贵斌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三

9月26日上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郑重地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戴在老英雄张贵斌的胸前。老人高兴地说:“这是国家给的荣誉,感谢党和国家。”

鞍山日报9月23日《94岁老兵张贵斌甘于平凡的英雄》一文见报后,曾多次获得大功但选择回到地方默默耕耘、甘于平凡的老兵故事引发广泛的社会反响。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纷纷聚焦鞍山,先后赶到老人家里,了解老人的光辉事迹。

9月26日,中央电视台一行三人来到鞍山,对老人及家人展开了采访。央视记者卜大菲说,张贵斌老人从战场回到地方,甘守平凡、不提任何要求,在平凡岗位始终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心间,让人感动,令人钦佩。通过采访,他们也得到了灵魂洗礼。

张贵斌老人的外孙女之前只知道姥爷是军人,曾参加过解放战争,但对老人战斗中和回到地方的故事一无所知,那些军功章也从来都没有见过。她说:“那些东西姥爷从来不提,要不是看到报道,我都不知道姥爷这些年身上藏了这么多秘密。姥爷心有大义、对党忠诚,是我最好的学习榜样,我为有这样的姥爷而骄傲!”

学习张贵斌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四

张贵斌,1925年出生,男,辽宁海城西柳镇小码头村人,1948年初参军。他曾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但脱下军装后却深藏功与名,连儿女都不知道。直到今年核实老兵信息,他才将藏了65年的军功章、立功证拿出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2019老英雄张贵斌事迹学习

“一位人民功臣把一份天大的荣誉默默地掩藏着,若不是国家进行信息采集,大家还以为张贵斌只是位踏实肯干,肯为百姓做事的好领导、好邻居、好同志。在这巨大光荣的背后,隐藏着多么高尚的谦虚与善良。”10月24日,铁西区繁荣街道虹桥社区书记宋丽丽激动地说。

30平方米的老宅,简朴的衣着,在这个时代,这是太普通的生活条件了。可是,张贵斌从不在乎这些,他心中在乎的,只有奉献。“我们感慨并感激像张老这样的英雄默默的奉献。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主动申请建设家乡,把证书和军功章藏在柜子里,从未提过自己的功绩,这崇高的灵魂,更值得我们学习。”宋丽丽说,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遇到问题要毫无怨言;面对问题要迎难而上,只要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能与居民拉近距离,增进感情,成为一家人。

2019人民英雄张贵斌学习心得

日前,青岛啤酒(鞍山)有限公司党委积极落实市委的决定精神,结合学习老英雄张贵斌的感人事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并与当前公司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公司全体党员中掀起向楷模学习、向榜样看齐的热潮。

青岛啤酒(鞍山)有限公司号召全体党员学习张贵斌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革命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从榜样中凝聚共识、汲取力量,在对标先进中奋发有为,在主动作为中履职尽责,让不忘初心成为自己坚守的信仰,使学习先进典型成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助力“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刘瑞雪是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她说:“张贵斌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他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而他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她表示,将时刻以老英雄张贵斌为标杆,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019人民英雄张贵斌学习体会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张贵斌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出清廉自守、艰苦朴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在贯彻落实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推动新时代鞍山振兴发展的当下,学习张贵斌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至今还住着30平方米的老房子,用着老家具,但是张贵斌却感到很满足,从不向组织提特殊要求,总想着帮国家省一点。在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在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张贵斌先进事迹所体现的正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在推动鞍山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张贵斌为榜样,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面对困难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让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又快又好落实。

实现鞍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正确看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克服畏难思想,善于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锤炼自己,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到鞍山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之中,争当改革促进派、创新领跑者、发展实干家。再多的困难也要自己克服,这是张贵斌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像他那样,立足本职,担当负责,锐意进取,真抓实干,让奋斗成为鞍山干部的鲜明底色,用奋斗吹响鞍山振兴发展的冲锋号。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是加快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科学设计,是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市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张贵斌的先进事迹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以事为轴心,转起来、干起来、忙起来,真抓事、抓真事,抓重要难解的事,抓管长远利长远的事。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无论遇到多大的阻力,都要全力以赴扛起来、解决掉、落实好,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2019人民英雄张贵斌学习有感

一张泛黄的“报功书”边角虽然已破损,但百字左右的行文,却清晰印证了这名战斗英雄爱国报国浴血战场的事迹。

六十余载,不仅是这份“报功书”,四次大功、四次小功的功勋荣誉,他也始终埋藏在心底,连家人都不知晓。

历经战争年代的硝烟,备尝建设时期的艰辛,也见证了今日祖国的繁荣昌盛。然而,流淌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他奋斗的底色和初心。

他,就是鞍山海城市94岁的退伍老兵张贵斌,一名在淡泊名利中书写着忠诚、坚守着初心的老党员。

10月17日,锦州辽沈战役烈士陵园,站在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张贵斌献完一束鲜花,行军礼的右手久久不愿放下,面对牺牲的战友,他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思绪也再次回到71年前的秋天。

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家住海城西柳小码头村的张贵斌来到部队。虽然当时刚结婚不久,妻子也有了身孕,但为了人民当家作主,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他毅然选择了参军。

进入部队不久,张贵斌参加了塔山阻击战。“七天六夜,一直守在壕沟里,一步也没后退,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张贵斌回忆说,“我们人少,敌人人多,但我们就是顽强。天上的敌机不停地飞,炮弹把我的腿炸伤了,包扎一下继续上,战友倒下了,就抢时间把他们背回来,打胜仗凭的就是我们不怕死的精神。”

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记大功一次。1949年2月6日,张贵斌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也是从那时起,“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他时刻遵循的行为准则。

随后,张贵斌跟随部队打武汉、战长沙,直到南下攻打桂林时身负重伤才不得不离开部队。作为战斗英雄,组织上准备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或汉口公安局工作,但他却选择了复员回乡,在他看来:在哪都一样为人民服务。

回到家乡后,张贵斌将四次大功、四次小功的立功证压在箱底,从未向别人提及,更没有因此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就连儿女也只知道他是一个打过仗的老兵,对其他情况都不知晓。

年,张贵斌所在的单位——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在做退役军人的专题节目时,张贵斌在节目中对战功也只字未提。

直到今年鞍山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张贵斌的事迹才被家人和社会所了解。一时间,整座钢城都被张贵斌淡泊名利、深藏荣誉功勋的事迹所感动,鞍山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

现在,张贵斌仍坚持通过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时不时还要动笔记录。小学两年文化的他是在部队接受的教育。张贵斌说,是党给了他知识,教会他做人,给了他现在的安稳生活,他永远感谢党和国家。现在他老了,不能给国家作更多的贡献,就管好小家,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

2019人民英雄张贵斌学习感想

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老兵张贵斌堪称圣人。

张贵斌,1949年2月入党,跟随部队转战东北、华北、华中南,参加塔山阻击战等战役战斗,先后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

1949年,作为塔山阻击战战斗英雄代表,在北平西苑机场接受了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1954年,主动放弃留在武汉公安和广州海关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申请回老家农村工作,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用社负责人、供电所所长,后来又到农电局工作,于1978年10月离休。

张贵斌同志深藏荣誉功勋60余载,在地方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直到退役军人信息比对核查时,张贵斌同志的先进事迹才被人知晓。

这让我想到另外一个老兵:张富清。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而在张富清退役转业时,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张贵斌说:“我永远感谢党和国家。现在他老了,不能给国家作更多的贡献,就管好小家,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

张富清说:“我一想起和我并肩战斗的战士有多少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摆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劳,我有什么资格拿出来,在人民面前摆啊。”

《中庸》说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张贵斌、张富清这样的老兵不就是圣人吗?

在国家和人民陷入沉沦时,他们把自己化身为火苗,拯救这个国家。当国家站起来了,他们选择默默无闻。

“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老兵就是我们国家的牛,奉献出一生,默默无闻,不求回报。

正因为我们国家有这样的“圣人”存在,我们才有今天的富强。向老兵致敬!

学习张贵斌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五

踏实做事,不求回报;虽功勋卓著,却甘于平凡——14日,市委发出关于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老英雄张贵斌成为新时代鞍山的“偶像”,而鞍山社会各界也开始用实际行动向老英雄致敬。

鞍山各地区各部门迅速掀起学习张贵斌事迹的高潮,有关部门也纷纷关注老英雄的生活和健康。从了解到张贵斌的事迹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时间组织走访慰问了张贵斌,详细了解老英雄及其老伴的生活起居和身体健康情况,并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把组织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随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市率先下发通知,在全市退役军人系统及广大退役军人中广泛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

海城市相关部门、国家电网鞍山分公司陆续到张贵斌老人家探望。为让老人过个温暖的冬天,相关部门正抓紧协调,将为老人备一处好一点供暖条件的住房。

14日下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来鞍专程采访张贵斌,老英雄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关注。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以不凡经历给予我们不断拼搏的勇气。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不惧牺牲,参加多次战斗,先后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1954年回到老家海城西柳农村工作。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用社负责人、供电所所长,后来又到农电局工作,一直到1978年10月离休。在每个岗位上,他都听从党的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只讲奉献。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用正能量让我们看到了应该坚持的方向。老人是离休干部,每个月退休金5000多元,但他多少年都住在3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用着老家具,两件旧衣服穿了十几年,却毫无怨言、安然自乐。明知道可以享受很好的医疗待遇,但他总是主动放弃,想着能帮国家省一点就是一点。有再多的困难也都自己克服,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人的本色。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目标,看到了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现在全市上下正全力实施“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作为鞍山一员,我们要学习他恪尽职守、甘于担当的务实作风,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把岗位当成事业干,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77347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