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城市营销论文思路范文(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2 18:38:10
专业城市营销论文思路范文(14篇)
时间:2023-11-02 18:38:10     小编:翰墨

总结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写总结时,要注意结构的清晰,逻辑的严密,表达的准确。通过阅读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众多的城市开始认识到城市形象在新时期的重要价值——只有塑造出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文化与形象,才能产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增强城市的交流性、世界性、竞争性,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城市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塑造城市形象已成为许多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战略工程。而一个城市的形象犹如综合这个城市有力的硬件和软件要素形成的产品一样,不仅要“生产”出来,更要通过一定的途径、策略将其“销售”出去,获得其目标“消费者”的认同和“购买行动”,这种“购买”可能是金融投资、物质消费乃至情感消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城市的竞争优势。这就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城市形象营销。

城市形象营销与企业营销一样,具有定位、设计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形象营销以现状调查为基础,将预先策划出特定的城市形象作为主题,然后在实践中,将所有的城市活动都围绕这个主题不断强化,同时将实践成果借助传播媒介向外扩散,把城市本身特色充分显示出来。例如,大连素有中国的“北方明珠”之称,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加之海洋性气候,使大连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宜人的气候,与此同时“环保”和“旅游”成为大连的优势产业。为了能从国内众多的海滨城市中脱颖而出,大连从旅游业的角度出发,通过城市绿化、修建特色广场的多种手段努力打造最佳的城市投资环境和最适宜人的居住环境,最终将大连定位于“浪漫之都”,并通过多种渠道传播这一城市形象。无论是阳光沙滩,还是绚丽的服装,抑或是美丽的女骑警,都在传递着大连的浪漫气息。

我国城市形象营销起步较晚,虽然一些城市成功地树立和推广了其城市形象,但整体上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犹如产品的同质化,城市形象的塑造和营销推广策略都有待创新。具体来说,我国城市形象营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城市形象定位模糊

城市形象定位是城市形象营销的核心,城市形象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城市形象营销的效果。所谓城市形象定位是指在分析和调查城市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静态的、动态的比较优势,结合未来发展态势和区域分工,确定出最具生机的城市个性特征,即确定城市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内独有的发展优势位置。而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形象定位就比较模糊,总是想强调自己多方面的优势,却恰恰没有了特色和优势。既想突出古老文明,又想表现现代发达;既要表现自然风景,又要突出人文氛围。结果所有的城市都成了古老的、现代的、美丽的、和谐的,失去了独特性,很难给人深刻的印象,直接影响到该城市形象的营销效果。

2城市形象广告不具个性

城市形象广告不具个性,没有明确的定位。城市广告办旅游就该极力促销旅游产品,招商就该强调人力物力资源、市场前景等等,而目前城市广告大多数浮光掠影地扫描一下城市,无非是出现花花草草、高楼大厦之类的影像,非常抽象的显示城市实力,重视觉效果而轻理性诉求,没有自己的个性,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难以达到吸引预期目的。

3整合传播策略欠佳

根据目前各城市形象传播状况,可以说在形象的整合传播方面做得普遍比较差,无论是传播工具的整合,还是传播过程的整合,都存在很多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传播工具使用比较单一,没有整合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杂志、户外、画册、展板等多种媒体与公关、事件营销等其他传播手段开展360度形象传播,传播的范围、时间、采用的手段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对目标公众的覆盖面比较窄,有效到达率也比较低;同时,仅重视“点”上的宣传。忽视和缺少城市整合营销传播战略规划,不能根据公众对城市形象的认知与评价要素体系及本城市的现状、特色、优势等全面构建城市形象传播战略与策略,城市形象宣传目标不清晰,多数城市是采用集中一段时间孤注一掷的作法投放广告,一般是用2—3个月的时间密集投放一阵,然后就销声匿迹,缺乏长期的传播策略。因此,导致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不够显著,良好的城市形象也没有树立起来。

1用文化塑造和营销城市形象

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推动力。城市形象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城市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城市形象的展示,关键就是靠城市文化的魅力来展现,没有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就缺少了根基。

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乃是构成城市形象的主要内涵,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日本著名的古城京都,以其古式建筑在世界树立了独特的日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巴黎的“时装文化”、新加坡现代儒家文化与热带风光的结合、“足球之都”米兰等等,无不因其富有独特城市文化内涵的形象而卓然于世。塑造城市形象,势必要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形象的文化含量。而城市文化的有效传播可以提高城市形象营销的水平,是城市形象营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明确城市形象定位

制定城市形象营销战略的核心工作是做好城市形象定位。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城市面临的发展环境与发展机遇不同,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重点也肯定不同。那么,与此相适应的城市形象建设与广告传播目标也应有所不同。城市形象定位也应体现这种需要与变化。城市形象定位的目的与本质就是一定时期内达到城市形象建设与传播的基本目标,即在城市内外部公众心目中形成一个具有某一或某些鲜明个性特征与比较竞争优势的城市印象。准确的定位可以提高城市形象营销水平,比如我国深圳“精彩深圳、欢乐之都”,杭州“世界休闲之都”等定位就比较准确、鲜明,大大提高了该城市形象的营销水平。

3城市形象多样性传播

城市形象传播是城市形象营销计划的实施者利用一定的媒介载体,将信息或观点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交流的过程。现代营销管理理论和实践从企业营销的角度,归纳和提炼了多种信息传播工具可用以推动信息传播,如媒体广告、直接营销、促销、公共关系、个人销售等。但是在针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实际操作中,比较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是:媒体广告、城市事件。

(1)媒体广告

根据城市的形象战略需要和城市财力,拟订好广告媒体组合策略和计划方案积极开展广告宣传。通过对城市形象特征和广告特点的分析,结合各媒体特征,整合运用各媒体做好城市形象传播。杀于城市形象的宣传重点运用好电视、网络、报纸和户外媒体。

城市形象可通过电视广告宣传快速提高城市知名度,吸引旅游和消费;通过报纸媒体的新闻和软广告对城市做全方位、深层次的宣传报道,提高城市认知度和美誉度,吸引人才和投资;利用网络媒体传播城市形象生活化的、细节的'一面,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制造舆论话题,形成口碑传播;在城市对外交通区域、旅游风景区、城市中心商务区以及历史古城区等不同接触点设置户外广告,形成富有特色的广告群景观,对城市不同形象主题进行宣传,培养市民的自豪感,激发市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动力,丰富城市形象的内涵。

此外,许多新媒体与受众的接触点多、接触率高,如公交移动电视广告、电梯广告、楼宇广告等也可与传统媒体进行科学整合,有效利用。

(2)城市事件

城市的大型经济与文化活动是一个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水平、城市文化特色及城市文化整体性的体现和象征。城市举办的任何一项面向社会各阶层公众,尤其是由广大外部公众参加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大型活动,对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形象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活动本身还可吸引很多新闻媒体的关注,增加本城市在媒体的曝光量,从而大大提高本城市的知名度、认知度。比如,2008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一年一度的广交会、大连的国际服装节、青岛的国际啤酒节、潍坊的国际风筝会等,都是一些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提高这些城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4做好城市形象评价

城市形象评价是对城市形象营销计划的信息反馈,是利用城市形象评价工具,建立适当的分析模型,获得实际城市形象要素与期望城市形象要素差距图表的过程,以了解城市形象营销计划实施效果。

积极参加城市形象相关评选活动,并做好相应宣传工作。每个城市都要积极创造条件搞好城市软、硬环境建设。积极参与能提升城市形象的一些荣誉性评选活动,诸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等等。参评本身一方面可极大地促进城市形象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机会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果能获得相应荣誉,则又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美誉度。

操作城市形象营销比操作企业形象营销要困难得多。一个典型的企业拥有清晰的权利和等级脉络。而城市、则是一个“漫长的战场”。必须在抓好城市形象的内部规划建设的同时,整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才能使传播工作富有成效。从而促进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淳;现城市形象营销的目的。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二

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到营销观念的演进是社会的进步,从无视顾客需求到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是我们竭力推崇和提倡的营销理念,终于在市场的残酷竞争中,在理论界和实战界人士的呼吁中,企业开始正视顾客需求,研究顾客需求,满足顾客需求,顾客成为了企业心中真正的上帝,顾客导向成为其中唯一正确和重要的导向。然而,今天我们发现,顾客需求的单维导向会逐渐使企业的运作陷入困境。

企业的存在不仅仅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企业应该是多种社会资源的有效组织者,通过满足多方的需求实现资源和利益的交换,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股东、供应商、经销商、员工和顾客都应该成为企业运作中的导向,企业在利益相关者交织成的网状系统中,必须满足多方的需求,实现各方的利益,才能维持组织的良性运转。

然而,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企业其理念并非如此,特别是厂家对经销商关系的处理上,忽视了对经销商利益的对接,忽视了对经销商需求的满足,使厂商关系陷入恶性状态,使厂商关系脆弱化,也使企业的招商行为无效化。

而厂家产品与消费者的对接应该是通过一个供应链模块对接,即厂家和经销商组成的供应链对接,因此,只有首先处理好厂商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完成产品从厂家到消费者的转移。厂家和经销商都存在资源和能力的差异,只有有效互补才能打造有竞争力的供应链。因此,厂家是在购买经销商的渠道资源,也是在实现一种货币与渠道资源的交换,而这种交换的实现,必须是建立在双方能力互补与双方需求满足的基础上。

当我们把观念和理念准备好了,企业也就可以顺利地进入后招商时代,也就可以根据需要采取深度招商、精细化招商、个性化招商、关系型招商等模式,选择到适合自己的经销商,构建起双赢的厂商关系。

原载于《销售与管理》3期。

孙洪杰,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sunnycq@。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三

(一)缺乏品牌意识。

城市商业银行的品牌意识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的品牌意识和品牌战略意识。缺乏从长远眼光来分析市场定位进行市场分析,而是简单的、被动的、零散的采用相对陈旧的营销手段。

由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具有同质性的特征,各个城市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同小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多数顾客除了对银行的名称耳熟能详之外,对于其它相关金融产品的名称却是知之甚少。究其原因就是城市商业银行轻视差异化品牌的开发,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的的品牌对象太过雷同,缺乏差异性。

(三)缺乏专业的品牌建设和管理团队。

由于品牌意识的缺乏,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普遍缺乏专业的品牌建设和管理团队。对于品牌建设工作只是按部就班地跟着总行走。并且品牌建立之后的管理工作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银行的品牌建设和管理的工作和银行内其它的经营管理工作都交由相同的管理人员来做,而经营管理人员的主要关注点是银行的盈利,又导致品牌建设和管理的`缺失。

(一)有的放矢,选择目标市场。

选择目标市场是品牌定位的出发点。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机构来说,其目标金融市场就是在所在城市区域的基础上确定的将要重要服务的客户群体。城银行市场细分的可以按照以下两个大方向为基础来进行:。

(1)个人客户市场细分。从总体上来讲,人口因素是个人客户市场细分的主要因素。根据人口因素可以把个人客户市场细分为富人市场、较高收入者市场、较低收入者市场、贮蓄者大众市场、挥霍者大众市场、固有收入退休者市场。

(2)企业客户市场细分。企业客户与个人客户主体特征和市场需求特征有很大差异,因此,企业客户市场细分标准也极不相同,一般有以下几种划分标准:。

1)按客户所属行业划分。新兴行业市场广阔,投资回报高,成熟行业情形则相反,衰落行业则举步维艰,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注意研究各行业发展态势,以制定出恰当的客户发展战略和策略。

2)按企业规模划分。一般根据企业资产和营业收入的多少将企业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其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是不同的,对银行提供的服务需求也有差异。不过银行选择什么样的客户也需要考虑自身条件,为企业提供全面良好的服务。否则,会对企业和银行造成不好的影响。

3)按企业资信等级(creditscoring)划分。主要根据企业的经济实力、财务状况、管理水平、借贷历史记录等综合因素将企业划分为aaa、aa、a、bbb、bb、b等级别,级别越高,表明企业资信状况越好,企业对银行潜在的风险越小,银行据此对不同级别的企业采取不同的信贷政策。

(二)品牌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需要运用各种品牌定位策略,来塑造品牌的个性和核心价值,把品牌形象与目标市场的消费者联系起来。城市商业银行可以根据目标市场本身的特性,可以采用以下不同的品牌定位策略:。

(1)区域定位策略。城市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以及深入对所在地区的经济、人文、政策等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将自身优势与地区特征相结合。推出因地制宜的品牌定位。

(2)以客户为导向的定位策略。不同的顾客对从银行的需求不同,一部分人希望能从声誉较好的大银行获得全面的、整体的服务;一部分人则希望很容易得到低利息的优惠贷款;还有人希望在私人银行进行高利率储蓄。在亚洲,重点对象是占人口总数20%左右的高收入阶层,提供系列产品服务。

(3)以产品为导向的定位策略。城市商业银行要想利用该策略取得成功的品牌定位,则必须在金融产品上有突出的优势。这是由银行业产品的同质化,尤其是同一区域内的银行所提供的产品高度同质化做造成的。要想以产品取胜,则必须向顾客提供创新的金融产品。

(三)品牌推广与传播。

(1)广告传播。因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客户分布在所在城市,而视觉媒体,如灯箱海报,户外大型展板、atm机的屏幕界面等,都是传播银行品牌的优良渠道。这样对于其建立在区域差异上的品牌战略的实施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

(2)人员传播。对于现今市场上充斥的各种各样的广告,消费者往往会抱着几分怀疑和保守的态度。尤其是对于银行金融产品,消费者更是谨慎选择。而以银行主体提供相关的服务而进行的人员传播是消除客户疑虑的最佳方式之一。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四

摘要:营销渠道作为企业连接市场的重要媒介,是企业得以迅猛发展的生命线。

特别是随着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外贸企业面临着国企和私企等企业的重重围攻,所以加快营销渠道方面的建设和管理是确保外贸企业抓住市场发展机遇,积极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概述入手,着重就其防范管理策略进行了探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对外贸易开放程度逐渐增加,同时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尤其是外贸企业更是夹杂在国企和私营企业等的围攻中。

而营销渠道作为外贸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企业市场规模得以扩大的关键。

因此,外贸企业要想彻底清除发展障碍,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做好营销渠道的构建及相关风险的防范管理工作。

1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概述。

顾名思义,营销渠道风险实际上就是管理企业营销渠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具体可以分成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从狭义角度来讲,其实际上就是包括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等整个过程的转移。

从广义角度来讲,其除了包含生产者、销售商外,还包含了企业生产产品所用原材料的供应商和中间商等企业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各个个人或者组织。

营销渠道风险实际上也是一种企业风险,其是指在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等流通过程中所存在各种不利因素的不确定性。

同理,外贸企业的营销渠道风险则是构成其经营风险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需要加以防范和管理。

1.2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的特征。

营销渠道风险作为外贸企业经营风险中一个重要的类型,除了具有一般风险的基本特征外,其还具有其本身所特有的一些特征,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然性。

外贸企业营销渠道出现风险的根源在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具有不确定性,这也是其风险具有必然性的重要原因。

第二,不规则性。

该特性主要是指外贸企业营销风险何时、何地、影响范围、发生程度以及是否发生都具有很强的偶然性。

第三,可控性。

虽然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具有不规则形和必然性,但是借助科学、合理的分析也可以进行针对性的防范和控制,有利于降低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第四,关联性。

针对外贸企业而言,营销渠道是企业组织机构和营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无法脱离外贸企业本身而独立存在,同时营销渠道的风险也反过来会影响外贸企业本身,这就是关联性特性的具体表现。

第五,行为相关性。

这主要是指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管理者所面临的具体风险同其决策行为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如上所述,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不确定性,这致使其相应地存在高风险性。

而就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的具体类型而言,其主要表现为内生型和外来型两种类型,下面就这两种风险类型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2.1内在型风险。

外贸企业营销渠道中的内在型风险的产生根源在于外贸企业自身或者相关的渠道管理人员的不当管理,具体主要表现为企业生产产品风险、营销渠道人员的风险、营销渠道设计风险、营销价格风险以及营销渠道成本利润风险等几个风险类型,下面就这几个风险类型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地阐述。

(1)企业生产产品风险。

外贸企业生产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短,产品更新换代的速率快,但是此时如果相应的知识产权体系尚未建立,那么就很容易致使这些生产技术被其他企业所复制,加之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所以外贸企业生产产品经营就存在了严重的风险。

(2)营销渠道人员的风险。

营销渠道人员是外贸企业营销渠道的主体,他们管控企业营销渠道的整个生产流程。

但是如果这些营销渠道人员缺乏必要的营销理论知识或者实践经验,那么很容易致使营销渠道战略出现偏差或者失误,从而引发渠道风险问题。

(3)营销渠道设计风险。

科学、合理的营销渠道设计能确保外贸企业营销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当前的营销渠道组织结构的不合理致使相关重要的企业经营信息无法得到有效地传递,从而引发了营销渠道风险问题的出现。

(4)营销价格风险。

营销价格是外贸企业营销渠道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项内容,其直接关乎企业营销的质量和效率。

但是当前部分外贸企业的价格制定策略却有失公平,加之缺乏公平政策的保障,以至于实际的外贸企业分销商会胡乱定价,从而会扰乱外贸企业生产商的价格体系,引发渠道风险问题。

(5)营销渠道成本利润风险。

同营销渠道价格风险类似,成本利润也是关乎外贸企业营销渠道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同样也是引发营销渠道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2.2外来型风险。

相较于内在型风险而言,外在型风险的根源实际上就是外贸企业自身以外的各种因素,具体涵盖了渠道中间商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和竞争企业风险等几个方面风险。

下面将这几个风险类型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地阐述。

(1)来自渠道中间商的风险。

外贸企业本身的客户对象除了其所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消费群体外,也包括零售商和经销商等渠道中间商。

如果外贸企业所选择的渠道中间商同企业自身经营的目标不一致,那么势必会使企业发展受阻,同时还会增加企业贷款回收风险、合同欺诈等风险。

(2)来自竞争企业方面的风险。

目前,企业产品的趋同趋势越发严峻,促销战略或者价格战已经致使外贸企业经营走向了“微利润”时代,竞争企业在渠道竞争方面的竞争越发激烈。

外贸企业除了要同其他同类企业进行竞争外,还要受到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等的竞争,这进一步增加了企业营销渠道风险出现的概率。

(3)来自市场环境方面的风险。

当前的外贸企业是一个开放性的完整系统,其分销活动涉及到多个方面,同时还受到金融机构、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相关政府部门和社区组织等市场环境的影响。

而一旦其中的某个市场环境出现问题,那么势必会对外贸企业营销渠道的正常运行造成风险。

3.1明确企业营销渠道定位。

外贸企业要想做好相应的营销渠道风险防范工作,就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来选择恰当的营销渠道。

实践研究表明,企业如果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身经营的营销渠道,那么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渠道风险的发生率,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扩增其经营规模。

因此,在防范和管理营销渠道风险的过程中,外贸企业必须要切实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营销渠道。

就明确企业营销渠道定位的具体原则而言,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其一,外贸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市场对于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情况,接着在此基础上来合理制定企业经营战略。

其二,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来寻找那些信誉度高的中间商来进行长期合作,尤其是要确保企业自身的渠道文化、理念和绩效目标等同中间商保持一致。

其三,要明确自身产品或者服务同当前竞争企业之间的差距,以便可以达到扬长避短,重点突出企业本身产品或者服务的价值。

其四,要确保各层级中间商的利益不相互侵犯,以避免窜货行为的出现。

其五,要将外贸企业的营销渠道定位理念及时传达给中间商,从而使他们充分了解和认识企业未来的发展打算及可能产生的利润空间。

3.2提高营销渠道人员素质。

有关数据统计表明,因企业内部营销人员素质低下所引发的营销渠道风险不在少数。

营销渠道人员是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防范和管理的主体,他们的素质直接关乎营销渠道风险防范的效果,所以为了彻底防范和管理外贸企业营销渠道中的风险,就必须要先提升营销渠道人员的整体素质。

就提升外贸企业营销渠道人员整体素质的具体策略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在选聘人才方面,外贸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人员选聘计划,本着择优录取的原则来严把人员质量关,坚决杜绝采用任人唯亲等人员选聘机制,从而确保企业所选的渠道人员均具有较高的素质,以从源头上来防范风险。

其二,要加强相关营销渠道人员的培训工作力度,比如定期聘请一些营销渠道方面的专家或者学者到企业开展培训工作,以便在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断提升营销人员的道德素质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其三,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和绩效考评机制,以确保可以调动全体渠道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其四,要充分尊重营销渠道人员,并切实将良好的文化理念纳入到风险防控中来,从而不断提升外贸企业的软实力,同时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相关渠道人员的沟通工作,以便使他们可以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的营销渠道风险防范能力。

如此一来,可以全方位地防范营销人员所引发的渠道风险。

3.3加快构建渠道监察体系。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营销渠道风险防范管理策略之外,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营销渠道监察体系是进一步提升外贸企业应对营销渠道风险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时监督和管理营销渠道的日常运行情况,以便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营销渠道运行过程中潜在的或者已经发生的风险。

而就构建渠道风险监督体系的具体措施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要成立专门的营销渠道风险防范管理部门。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外贸企业所面临的营销渠道风险也相应的增加,所以随时可能发生风险,所以成立专门的营销渠道风险防范管理部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由专门的部门来有效地识别、防范和化解企业营销渠道中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减少因渠道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但是在建立专门营销渠道风险防范小组的过程中,必须要同时制定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尤其是要求相关的领导人员和管理者要高度重视营销渠道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且需要加强企业营销渠道的信息收集能力,比如借助问卷法和调查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来提升外贸企业搜集信息的能力。

(2)提高营销渠道风险监管能力。

通过专门的营销渠道监察部门来监督和管理外贸企业的营销渠道来及时发现和化解营销渠道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以便可以有效地防范营销渠道中存在的恶搞风险。

比如,如果外贸企业没有及时发现相关竞争企业对中间商所作出的政策变化,那么就很容易引发营销渠道风险。

与此同时,相应的'监管机制需要实时了解当前市场的最新动态信息,并要将其反馈给相关的监察部门,以便及时调整营销渠道的分布和密度情况,确保外贸企业营销渠道的正常运作,所以外贸企业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渠道监管机制。

而就具体的营销渠道监察体系而言,其主要包括风险图法、审核法和跟踪排查法等常用方法,从而全面防范和管理营销渠道中存在的各种风险。

4结语。

总之,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环境下企业的发展需求。

正如硬币有两面一样,风险与机遇、损失和收益也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体。

为了充分发挥营销渠道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外贸企业需要切实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避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从而使外贸企业尽可能多地获取风险报酬,确保其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慧敏,葛文雷.企业营销渠道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j].生产力研究,,15(3).

[2]黄慧群.外贸企业营销渠道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3(27).

[3]吕契莲.中小企业营销渠道风险测评体系构建[j].中国商贸,2011,11(26).

[4]杨建卓.浅析外贸企业风险管理[j].统计与管理,,23(9).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五

在城市园林景观区域内通常情况下会设计各种人工河道、湖水等水体景观,这些水体景观不仅可以作为观看的景致,也可以在经过改造后称为雨水的引流渠道。例如我国北京地区的植物园当中就建立了三个人工湖,并且通过园区内的人工河道将西山、樱桃沟等地区的自然雨水资源收集在园区内部。这种人工湖为其周围的植被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在种植各类植物时可直接从湖内抽提湖水进行灌溉。而当城市内的土地面积有限时,则还可以在地下构建雨水池,并通过管道引流到地面进行灌溉。

3.2增加土壤蓄水量。

土壤是保持水分不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具有绿化带种植的土壤对于雨水的蓄水能力非常强,其中雨水下渗后可以通过地下雨水池进行收集。通常情况下城市内各房屋的顶部均装有倒水截流的管道,但大多数管道均是将雨水引入楼顶后白白流失,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该利用这些引流管道,将雨水导入楼前的绿化带当中,这样就可以增加土壤的蓄水量,同时绿化带当中植被的根茎还能够对雨水当中多余的杂志进行滤过处理,使得蓄水池当中的雨水得到净化。另外,增加人工河道或明沟的弯曲度,这样可以达到缓解雨水冲刷速度的目的,极大程度上降低了雨水流失量。还可以在绿化带上增加临时蓄水池、透水槽等。

在我国南方或沿海雨水量充沛的地区可以构建漏水型的园林景观,建立楼水槽等,使雨水能够与地下河水汇流。同时还可以见楼水槽的水道与园林内的蓄水池相连通,这样就能够保证部分水进入地下水当中,而另外部分则进入到园林雨水池当中。但是这种直接漏水的方式较土壤渗水更难控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降水量、蓄水池储水功能以及净化功能等进行核算,然后利用相应的技术对水体的质量进行控制[2]。

在园林景观当中道路和广场所占的面积较大,并且这部分的结构不能栽种绿化植被,也就不能利用土壤对雨水进行收集。其中道路本身的宽度较小,但是其长度较大,因此不能使用渗漏管道对雨水进行收集,这样会导致利用成本增加,而是应该在道路两侧建立排水斜坡,将甬道上的雨水均排入两侧的绿化带当中。园林景观当中的广场本身覆盖面积较大,而且在广场上活动的人较多,因此不能在广场下直接建造地下蓄水池,而是应该在其周围的绿化带下建立蓄水池,在广场四周建立雨水渗漏管道,将雨水汇集到蓄水池当中。

以北京朝阳区内某公园威力,该公园在2010年时开展了园内雨水收集系统改造工作,并且在2012年时正式投入使用。在系统的建造方面,利用渗漏管道将雨水汇入到蓄水池当中,其中渗漏管道铺设位置包括绿化带、假山四周、主体道路等,蓄水池则位于公园的中央位置,略偏西方向建设了一片面积较大的绿地,蓄水池即在绿地之下。该公园设计师为了有效控制成本,将绿地直接设计为土壤滤过系统,并配备有滤池。根据系统运行后的计算显示,该园区内每年的年雨水储蓄量为1.2×104m3,而园区内总用水量为1.6×104m3,也就使得自来水的消耗量降低到3.5×102m3,为园区大大节约了自来水资源。同时园区内还建立了水资源循环系统,其主要以土壤滤池作为主要的净化设备,雨水可以在渗漏和运输的过程中得到净化,减少了运营成本。当雨水降下后可直接流入到蓄水池当中,然后经由水泵将其提升到土壤滤池,进过净化后就可以被运送到净水池当中,而净水池内也设有相应的水泵和管道,其中一份用于绿地的灌溉,另外一部分则直接被运输到人工湖内,将人工湖内水质变差的水体更换排入到蓄水池当中,再次进行循环利用[3]。该园区不仅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同时对山体和市政雨水收集管道也进行利用,从而增加了雨水收集量,提升了园林景观区内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度。

5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的作用是保持城市内的生态平衡,因此其水资源的供应非常重要,应该深化雨水收集改造工程,利用雨水循环净化系统提升园区内对雨水的利用效率,同时将市政管道也接入园林当中,提升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红军.浅析城市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j].中华民居(旬刊),2012(05):102~103.

[2]付尧涵.雨水收集利用方法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以北京大兴生药基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01):108~112.

[3]吴欣,崔鹏.基于雨水收集利用的高校景观设计研究———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例[j].地下水,2015(05):162~165.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六

城市休闲性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一种,从古希腊的集市、罗马的广场到中世纪的市场、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广场,城市休闲空间作为城市肌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经长期社会发展演变形成的,还是经过规划或建筑师设计构建的,其空间形态在城市整体环境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产生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特殊的历史产物。当代休闲学权威杰弗瑞?戈比提出这种空间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在西方国家,先后经历了从受“形体决定论”思想而单纯改善主要街道、公共建筑、公园、开放空间形象等手法的“城市美化运动”,到“人本主义”开始注重城市休闲空间功能的改造,其过程体现了城市休闲空间从非理性到理性的更新发展。特别是“人本主义”的思想是城市休闲空间改造的精神和灵魂,它反映了规划者思索附近居民对休闲空间使用偏好的可能性,是人类历史上城市发展的进步。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七

摘要: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推动了现代城市休闲空间的建设,对其规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可持续规划的视角出发,通过深入分析“巴塞罗那模式”,探讨中国现代城市休闲空间规划的创新发展措施。

关键词:巴塞罗那模式;休闲空间;现代城市。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科学信息技术日趋完善,共同迎来了现代城市休闲文化的发展。城市休闲空间则是其休闲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场所,当今中国现代休闲的公共场所主要包括公园、广场、道路、商业步行街及其他公共设施等。工作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都需要休闲的公共空间得到放松。因此,在借鉴巴塞罗那城市规划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中国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规划,对于以人为本国家政策的落实,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意义深远。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八

该手法主要是受到“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城市休闲空间改造时注重把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巴塞罗那经验告诉我们:公共休闲空间的主体是人,附近居民是主要参与者。受当今激烈市场经济的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城市休闲空间作为城市居民、休息、娱乐、交流、生活的场所,其改造设计要充分考虑城市不同群体居民的需要和情感需求,做到真正服务于当地居民。中国目前很多城市的公共空间改造都缺乏这一种平易近人的手法。

3。2本地化手法。

从上述巴塞罗那成功的城市休闲空间改造案例不难看出,改造后的休闲空间特色化明显,附近居民对其有这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主要归功于设计者们深入分析当地休闲空间的特征,尊重自然、尊重人文历史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地势起伏、附近居民的类别及收入水平、历史传说等,使得附近居民无论男女老少情感上都能融入,进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都市休闲空间。这点是我们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普遍欠缺的,全国同级临近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千篇一律,没有什么特色、可识型,造成居民对我国城市休闲空间设计的审美疲劳。

3。3简单化手法。

简单而不乏味的设计手法是巴塞罗那城市休闲空间的又一亮点,特别是公园的设计建造都是这一手法下的杰作。公园的建筑用来给居民创造空间以供休闲放松,而不是创造一大推没用而又复杂的造型,相反是使用简单朴素耐用的素材,以及不用修剪却又有四季变化的植栽,利用地势,尊重自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最后创造了既实用又美观城市休闲场所。在当下节约型社会建设中,这种画龙点睛的手法值得我们思索。

3。4可延续性手法。

休闲空间的创新规划发展应尊重历史文化原貌、自然生态,持续经营保证下一代的休闲质量。一方面,城市休闲空间设计应“保护自然和人造环境及自然资源”、“充满弹性以适应不断的改变”。另一方面,空间建筑风格决不能简单盲目追求时尚,而应从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需求出发,创造既能传承历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休闲空间。巴塞罗那圣家堂的建造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一代一代继传这种文化的财富,锻造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城市特色。所以要抓住城市本身发展的契机,思考城市未来休闲空间的可持续性,突出城市的风格,这样城市才能永远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杰弗瑞?戈比着。康筝译。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李建波,张景祥。中西方城市更新演化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5)。

[3]@王莹。城市商业文化街改造中各种利益矛盾与解决途径[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2(2)。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九

城市园林是一个集杜会、经济、自然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由于每个城市气候、地理位置等基础条件不同,植物种类千差万别。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必须依据城市的不同类型,对所在城市的植物群落进行详细调研,探索树木、花草、野生动物、微生物与环境的内在联系,遵循它们之间的生存、生长、发育,以及适应性等规律,提出科学的决策。

3.1因地制宜,严格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城市绿化工作要有一个新的突破,关键在于制订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会同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在城市建设设计上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风格多样,量力而行”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进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的植物。园林规划设计部门要按照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要求,严格审查规划设计方案,要把以建筑为主转变为以防护功能和观赏并重、植物造景为主的新的观念上来,组织专家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将具体要求落实到方案的评审标准中,避免注重于单一的观赏功能或是局限于眼前效果,而要从城市长期发展角度考虑,树立长远目标。

在充分了解城市发展现状,考察城市现有景观风貌的基础上,编制并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规划,明确近期发展目标,并以此作为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基本依据。按照生态学原理和“城市与自然共存”的原则,结合衣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城市组团之间、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建设高标准的区域型绿化隔离带,突出各区的独立性。城市规划、园林绿化等政府主管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牢固树立科学、节约的绿化意识,将发展科学型、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要统一思想,明确分工、目标和责任,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在此基础上有效实施城市绿化隔离带、城市大环境绿化工程,开展道路、河流等的绿化整治工作,严格按照规划目标提高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以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并且进一步提高园林建设和管理水平,实施国家重点公园管理制度,有效保护历史名园。

3.2宣传教育,完善法制。

提高全民绿化和创建意识。在目前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园林城市的创建工作要引起相关领导的充分重视,要开展广泛的领导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实行单位评比和考核一票否决制,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同时,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的执法队伍,依据《城市园林管理条例》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惩侵占绿地、乱砍滥伐等破坏绿地的行为,依法维护和巩固城市绿化成果。在此基础上,尤其要注意加强宣传教育,争取杜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提高全民的绿化和园林城市创建意识,培养全杜会爱护公共生存环境的自觉意识,树立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全杜会自觉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各地发展规划、园林绿化的主管部门要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等相关规定,不断加大执法力度,落实绿线管制制度。城市绿线必须向杜会公布,接受杜会监督。要结合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要求,梳理现有法规,加快修订、完善园林绿化相关法规和标准,将节约型园林绿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技术标准和规范,使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要求更加具体化、更具可操作性。

3.3优化绿化设计,作好绿化养护的保障工作。

园林绿化设计要根据城市的特点、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结合城市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绿化布置,可以在繁华街头和主要路口设计一批具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如城市雕塑、建筑小品和游憩设施,以此来展现城市的乡土风情,提升城市品位。同时,新建城区适合种植大面积的绿化植物,针对老城区由于人口密集、空间有限等历史原因导致的绿地面积的窘迫状况,其绿化建设重点以改造为主,必须考虑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来营造不同的城市绿化风格。合理配植绿化树种,并大力提倡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优先选用抗旱、节水、易养护的植物。

绿化养护是搞好园林绿化工作的关键,无论多好的绿化设计和建设,如果后期养护不当,也会功亏一篑。现行的养护操作模式只强调除草、浇水、喷洒衣药,其模式较为简易原始,忽视了修剪的艺术性、施肥、病虫害的预防等环节,这将直接影响绿化的景观效果,难以发挥园林绿化的功效。

4结语。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城市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

加强创新型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是我国城市发展进程的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园林规划、绿化发展主管部门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因势利导,结合城市所处地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和地带气候特征,科学地制订实施方案,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十

摘要:在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也不断的提高,人们居住在城市中对城市的绿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由于施工单位、人员配置、经济价值等方面影响,园林绿化还存在这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园林绿化的发展速度。因此,我们应解决园林绿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而有效发挥园林绿化建设的积极作用。针对园林绿化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简单给出解决方法。

在21世纪的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不能走上西方生态“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应吸取西方的经验教训,时刻注意我国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的重要方式之一,各个城市都在推进园林绿化建设。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方兴未已,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分析问题,认识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不足。只有解决问题,才能发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1.1绿化种类单一,缺乏观赏性。

很多城市园林绿化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建设过程中大多种植同一种植被,或者缺乏观赏性,很难能展现出城市园林绿化的美化城市作用。人工种植的群落与天然的群落有很大的差别,群落组成和模式都过分单一匮乏。在时代进步的当今社会,国际间交流越来越多,我国也学习了外国的园林绿化方式,引入了大量外国的物种,这些物种在新的环境中没有天敌,造成新物种的大量增值,严重破坏了原有的生物种类、结构和该地区的生态平衡。

目前,作为一项重大工程的园林绿化建设,国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或规范,这大大增加了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难度。虽然很多地区出台了相关的地方规范,但是没有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它的实践性和合理性还有待考证。并且目前我国很多城市中园林工程建设都没有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种植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对于施工现场的规划安排也不够合理,因此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会对园林工程施工造成很大的麻烦和困扰。施工制度不合理或者前期准备不完善,导致施工进度缓慢,施工时间被大大增长,从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既不利于园林绿化的完成,又造成了经济上和精力上的浪费。

1.3绿化管理措施不合理成本增大,居民绿化意识薄弱。

城市绿化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粗放式管理,导致草木无人修剪,没有及时进行杀虫,草木质量大大下降,长此以往致使绿地杂乱无章,害虫大量繁殖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没用合理的管理措施还导致养护成本大大增加,浪费更多人力财力进行绿化管理。很多城市还存在提倡建设园林却不重视养护和管理导致园林建设后期失败。由于对园林管理和养护不重视使养护和管理资金缺乏,而且没有引进相关方面的技术人才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更新。我国的园林绿化建设起步晚而且宣传不到位这使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园林绿化意识不高缺乏对园林绿化重要性的认识。很多居民讲园林绿化植被随意践踏采摘,更有甚者将植物待会自己家中进行养殖。这不仅破化了城市的绿化建设,而且还增加了园林绿化的管理难度和养护成本。

2.1改善植被种类,提高欣赏价值。

植物分为很多形式,例如乔木、灌木、花朵、草皮等。众所周知,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大家不知道的是,很多植物还兼具有改善环境破坏和抵抗污染的作用。有关部门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植物进行搭配,在抵抗污染的同时还要具有更高的观赏性,例如将高达的乔木与低矮的花朵相结合,颜色更加丰富并且体现了植被的层次性。

2.2施工制度和园林规范的一致化。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统一园林绿化施工制度的规范是进行园林绿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施工制度的一致化关系着园林绿化建设的进度和完成程度,在施工前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落实好每一个施工步骤、人员资格和职责等等,为了防止突发情况的发生,还要制定合理的应急方案,以备不时之需。只有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才能在施工中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使园林绿化建设有条不紊的实行。为了使园林绿化建设规范化合理化,可以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用法律的手段规范承包商。每个地区还可以针对地方特色,对本地区的园林绿化建设进行管理和规范,出台相应的地方标准,使当地的城市绿化建设更上一个台阶,给居民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2.3兼顾成本与管理,使管理合理化。

居民保护绿化的意识薄弱是导致成本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成为一大社会热点问题。对于园林管理而言,可以开展更富多彩的关于绿化的知识讲座,使居民参与进来,在活动中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还可以散发传单,宣传园林绿化知识,让居民明白绿化的意义。居民意识提高了,绿化损坏就会大大减少,从而降低绿化管理的成本。对于管理者而言,提高自身修养与知识储备,是管理好园林绿化的重要途径。管理者可以选择合适时间进行培训与再教育,提高自身的能力,还可以选择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园林绿化建设的管理与规划,从而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园林绿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管理手段合理了,管理人员能力提高了,管理成本自然而然就会大大降低。

3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城市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赖以生存的地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一项长远的事业,应该全体人民都积极参与进来,把城市建设的如同花园般美丽。随着园林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环保教育的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还要积极学习西方的园林绿化建设,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避免走上和西方一样“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同时,对于已经建造的园林建设应加强管理和养护,减少病虫现象的发生,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十一

电力企业营销的思想定位是以市场为导向,总体策略定位为环保能源扩张策略,细分市场,重点突破,完善技术支持系统。

1电力企业的特点。

1.1电力商品自身的特点。

1.1.1无形性。

电力商品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其他指标如电压、频率、波形来表现。

1.1.2非储存性。

一旦形成电力输出,便无法储存,电力商品的产、供、销必须依靠各级电力输送网络来完成。

1.2电力商品市场的特点。

1.2.1整体性。

电力交换要通过电网,电网覆盖的区域就是电力市场的整体范围。

电网是统一的,在同一区域内可能有不同需求的客户,电力销售部门一般只能将同一区域看作一个市场,进行整体销售服务。

因此,不同的电力目标市场也由电网连接成一个整体。

1.2.2差异性。

虽然各个电力市场在产品的类型、客户的分类等许多方面具有相同的性质,但在其他方面又有十分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计划安排不同。

不同的客户对电力供应的方式具有不同的要求;第二,需求量不同。

不同规模的消费者对电力的要求不同;第三,需求时间不同。

不同性质的用户对电力需求时间有不同的需求;第四,消费方式不同。

电能的热转化消费、动力转化消费和照明消费,属于消费方式不同的目标市场。

1.2.3相对稳定性和不可放弃性。

电力市场是动态的市场,不是一经选定就一成不变的市场。

这种动态是相对于一般稳定的电力市场而言的。

电力市场的发展变化是逐步实现的,不是频繁或骤然的突变。

各个电力市场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都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与此同时,在选择电力市场时应考虑国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对于供电企业专营区的电力市场必须全部满足,不能对盈利少或难度大的市场就完全放弃。

2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2.1市场营销管理观念薄弱,部门机制不完善。

2.1.1市场营销管理观念薄弱。

供电企业作为商品的生产者与经营者,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巩固和发展市场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长期以来电力供不应求,使整个供电企业按照严密的计划经济模式运行,发展靠政府、效益靠政策、管理靠行政手段,电力从上网到销售等各个环节以及电力的需求均靠计划来调节,以实现电力的产、供、销一致。

这种大锅饭局面造成了领导层和员工的营销管理观念淡薄。

2.1.2供电部门机制不完善。

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应该是电力营销,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影响企业效益。

但大多数供电部门,或是没有建立起电力营销职能,或是缺乏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有效协调。

我国供电部门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完善,内部缺乏竞争、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使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发挥出来。

2.1.3电价形成机制不科学,过高的电价水平抑制了用户的用电需求。

电价是电力市场的杠杆,它不仅影响电力供应,而且影响电力销售。

随着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的发展,现行电价政策、测算制定电价的方法等,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在不同地区,由于价外加价等种种原因,相同性质的用电在同一省份内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电价不一样,同一城市内不同居住区的用户电价也不一样,农村与农村更是不一样。

电价五花八门,国家规定的与用户缴纳的大不一样,许多地区电价奇高,不仅制约了电力销售市场的拓展,而且影响了家电在农村的普及率。

为此,应坚决取缔“中间层”的价外加价,实行同网同质同价,这是净化拓展电力销售市场的长远战略。

3电力营销市场策略浅析。

3.1建立以市场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的观念。

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思想定位首先应当明确的是,电力营销必须采取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把电力营销定位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的需要;其次,电力营销的开展应立足于“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第三,基于买方市场的要求,建立起新型电力营销理念。

未来的电力营销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十二

电力企业营销的思想定位是以市场为导向,总体策略定位为环保能源扩张策略,细分市场,重点突破,完善技术支持系统。

1电力企业的特点。

1.1电力商品自身的特点。

1.1.1无形性。

电力商品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其他指标如电压、频率、波形来表现。

1.1.2非储存性。

一旦形成电力输出,便无法储存,电力商品的产、供、销必须依靠各级电力输送网络来完成。

1.2电力商品市场的特点。

1.2.1整体性。

电力交换要通过电网,电网覆盖的区域就是电力市场的整体范围。

电网是统一的,在同一区域内可能有不同需求的客户,电力销售部门一般只能将同一区域看作一个市场,进行整体销售服务。

因此,不同的电力目标市场也由电网连接成一个整体。

1.2.2差异性。

虽然各个电力市场在产品的类型、客户的分类等许多方面具有相同的性质,但在其他方面又有十分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计划安排不同。

不同的客户对电力供应的方式具有不同的要求;第二,需求量不同。

不同规模的消费者对电力的要求不同;第三,需求时间不同。

不同性质的用户对电力需求时间有不同的需求;第四,消费方式不同。

电能的热转化消费、动力转化消费和照明消费,属于消费方式不同的目标市场。

1.2.3相对稳定性和不可放弃性。

电力市场是动态的市场,不是一经选定就一成不变的市场。

这种动态是相对于一般稳定的电力市场而言的。

电力市场的发展变化是逐步实现的,不是频繁或骤然的突变。

各个电力市场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都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与此同时,在选择电力市场时应考虑国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对于供电企业专营区的电力市场必须全部满足,不能对盈利少或难度大的市场就完全放弃。

2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2.1市场营销管理观念薄弱,部门机制不完善。

2.1.1市场营销管理观念薄弱。

供电企业作为商品的生产者与经营者,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巩固和发展市场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长期以来电力供不应求,使整个供电企业按照严密的计划经济模式运行,发展靠政府、效益靠政策、管理靠行政手段,电力从上网到销售等各个环节以及电力的需求均靠计划来调节,以实现电力的产、供、销一致。

这种大锅饭局面造成了领导层和员工的营销管理观念淡薄。

2.1.2供电部门机制不完善。

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应该是电力营销,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影响企业效益。

但大多数供电部门,或是没有建立起电力营销职能,或是缺乏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有效协调。

我国供电部门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完善,内部缺乏竞争、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使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发挥出来。

2.1.3电价形成机制不科学,过高的电价水平抑制了用户的用电需求。

电价是电力市场的杠杆,它不仅影响电力供应,而且影响电力销售。

随着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的发展,现行电价政策、测算制定电价的方法等,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在不同地区,由于价外加价等种种原因,相同性质的用电在同一省份内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电价不一样,同一城市内不同居住区的用户电价也不一样,农村与农村更是不一样。

电价五花八门,国家规定的与用户缴纳的大不一样,许多地区电价奇高,不仅制约了电力销售市场的拓展,而且影响了家电在农村的普及率。

为此,应坚决取缔“中间层”的价外加价,实行同网同质同价,这是净化拓展电力销售市场的长远战略。

3电力营销市场策略浅析。

3.1建立以市场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的观念。

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思想定位首先应当明确的是,电力营销必须采取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把电力营销定位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的需要;其次,电力营销的开展应立足于“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第三,基于买方市场的要求,建立起新型电力营销理念。

未来的电力营销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供电企业应当改变过去建立在卖方市场基础上的旧的供电管理模式,建立一个能适应市场需求、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机制;第四,进行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

政企分开后,电力企业仍然是一个接受政府监管的企业,因此在实现商业化运作的同时,还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市场营销政策和业务范围,从事电力市场的营销工作。

3.2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营销机制。

按市场经济规律,对电厂发电量实行竞价上网和峰谷平分时上网电价,降低电能源头成本,发供电企业合理分配低成本带来的收益。

提高电力能源的竞争力,稳定和发展电力已有的市场份额,这对电力营销至关重要。

尤其是大工业中的高耗能企业,电费额度大,占成本比例高,对电价较为敏感。

应就这类企业进行电力产品市场及电力外延产品市场的调研,采取灵活的电价政策,直接增强这类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间接促进电力市场增长。

3.3大力开展需求侧管理,积极推进电能的有效利用。

利用技术和经济手段,转移高峰电力,引导低谷电力需求;充分利用季节性电能,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

根据电力需求的多样性,策划鼓励用户科学利用电能,积极研究可供客户选择的电价机制,要利用负荷率电价、节日电价、蓄热(冷)电价、可停电电价、季节性电价、居民低谷用电电价引导用户,提供客户自由选择用电时间和用电方式,不断提高电网均衡用电水平和电能的终端能源占有率。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十三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用电客户对供电服务的需求及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营销工作面临的形势也日趋复杂,而电力营销工作固有的“服务性强、整体性强、技术性强、政策性强”特点,也对营销基础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海北公司利用营销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稽查系统有效对各级营销人员工作质量开展监控,实现营销管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管控;加强数据管理,扎实做好数据整理工作,通过“工作质量、制度执行、资料管理、责任落实”检查、考核,落实基础工作执行情况,全面提高了基础管理。

关键词:营销;基础数据;提升策略。

1营销基础管理当前现状。

1.1业扩报装业务管理现状。

各县公司业扩报装人员对业扩报装环节时限要求和考核节点含糊不清。

主要表现以下几点:(1)工单环节出现多次回退,且营销系统中回退原因注明为“信息录入错误”。

(2)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供电营业规则》中相关规定条款要求含糊不清,未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业扩报装工作。

(3)业扩报装流程中,“中间检查”环节被多次回退。

1.2抄表、收费管理现状。

抄表管理是营销管理的基础,看似是很简单的一项工作,但其工作质量密切联系着供电企业营销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经营成果“颗粒归仓”和企业效益的稳步提高。

目前,各县供电公司仍存在抄表不到位,存在估抄、漏抄、错抄现象。

被迫进行系统估抄;三是抄表员责任心不强,对待工作敷衍了事,未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完成工作任务,造成用户电量累加,引起电费增高,致使95598热点问题数量不断增高,影响公司供电服务工作质量。

1.3客户基础档案管理现状。

(1)由于员工风险意识薄弱,部分新装增容用电客户在基础资料不齐全的情况下,工作人员给予受理业扩报装业务,并完成现场装表接电工作,致使客户基础资料缺失严重,基础管理较薄弱。

(2)业扩报装人员对已受理的用电客户资料未及时归档管理,造成客户有效证明证件及供用电合同缺失现象,档案基础资料管理存在诸多漏洞。

(3)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在进行营销系统客户基础信息录入时,未对客户真实资料进行认真核实,凭大脑记忆印象录入客户基础信息,造成系统中客户信息与实际现场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造成系统中不对应、不完全客户信息的不断产生,影响营销基础数据完整性指标。

2提升策略。

2.1营销系统基础数据质量。

2.1.1加强数据管理,认真扎实做好数据整理工作。

(1)认真梳理、排查问题。

目前,各部门、各单位积累的数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结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数据源头存在问题,可能在用户提供数据时存在数据项不完善、不准确,或在数据录入时发生错误;二是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于不确定的操作内容,在进行系统操作时抱有侥幸心理,以试一试的想法进行流程操作,造成数据错误等。

(2)对症下药,分类处理。

一是认真把好数据入口关,即异常产生数据源头,严格管控。

二是针对新出现的问题,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管控措施和实施细则,具体详细责任分工。

(3)细致过滤,适时监测。

一是各单位对部分基础数据定时核对,如业扩报装资料完整性、业扩报装业务受理及时性、业扩报装时限达标率等定期监测抽查。

二是在政策调整时,及时开展相应的信息核对和修改工作,确保政策切实得到贯彻执行。

三是借助稽查系统有利条件,不断开展数据监督、整改、整理工作。

2.1.2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营销基础数据质量。

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对于信息化管理软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按固定格式填写基础数据,可以发现常规错误,利于查询和统计。

对于构建系统基础数据标准化,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客户档案内容及填写顺序上实行标准化管理。

二是档案资料或工单内容要尽量填写全面,不要有空白项。

(2)在系统中实现技术层面的限制。

除了在基础数据前提整理的时候要注意数据的质量以外,在操作人员输入营销信息系统的时候,系统也要能够进行一定自我判断,以提高系统中数据的准确性。

(3)充分利用数据查询功能,通过营销系统数据查询项进行系统数据查询。

如:计量点电能表接线方式不相同、运行互感器“安装方式”非空等。

2.1.3明确提升重点,深度查摆问题,将每一步工作落到实处。

公司将“抓基层、强基础、练基本功”列为“基础管理提升年”核心内容,抓基层就是以创先争优为载体,带动基层工作的全面提升;强基础就是落实好工作专业化的要求,落实政策、制度执行力,巩固营销基础根基;练基本功就是以提升全员业务素质为核心,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工作质量。

通过“四查”即“工作质量、制度执行、资料管理、责任落实”四个方面落实重点执行情况,针对每一类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和意见建议。

做到发现一起规避一类,规范工作人员行为习惯,从根本源头杜绝“不规范、不完整”数据的产生。

2.1.4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同类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营销部依据营销系统、稽查系统对业扩报装、电费电价、优质服务等进行系统抽查,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采取明察与暗访的相结合的形式,对各单位问题查摆和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目前,通过营销稽查平台监控各项业务执行情况,能够做到业务处理“事前有预测、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跟踪”,进一步降低各级营销管控风险,全面提升业务管控力、日常业务执行力,实现营销管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而监控、分析、整改、监控四个环节形成闭环管理,从而加强量、质、价、费的有效管控。

2.2建立数据工作的长效机制。

近几年来,营销各部门、各单位在营销基础数据整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从根本上杜绝了许多不规范问题的发生,从中也积累了不少的先进典型的管理经验,但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建立数据工作的长效机制。

2.2.1要制定数据管理的相应制度。

数据管理制度是数据工作有章可循的依据,是提高数据质量的保证。

在制度建设中,要突出重点,对从源头上控制虚假数据,严格把握工作开展的程序及标准,确保规范操作、减少或避免发生错误。

2.2.2要加强对数据质量的监督。

要把数据错误率降到最小程度,除把握好数据工作的各环节之外,还要加强对数据质量的监督。

为此,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明确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分工;对已录入的数据要认真复核,发现错误及时纠正;要实时跟踪,认真抽查,确保数据增量的准确无误,从整体上不断提高数据质量。

2.2.3建立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数据整理工作不仅涉及到营销部、市场及大客户服务部、营业及电费部、计量部,也涉及到各县供电公司的各供电营业所。

所以,建立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尤为重要,也是建立数据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3结束语。

通过应用营销系统、营销稽查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营销基础数据开展在线分析,实现了营销基础有效管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营销系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基础数据异常从源头得到了有效杜绝。

10月份存在异常数据项3项,异常基础数据93条,营销数据质量不断趋于常态化管理,各项数据准确、完整,为公司各项应用业务发展和公司今后优质服务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城市营销论文思路篇十四

1.1地域性。

城市园林景观在地域性方面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这一特点不但是园林景观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园林景观固有的一个基本属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方与北方的植物园林在植物种类等各个方面上存在极大的差别。比如我国北方城市中,在其园林中最为多见的树种就是落叶树木;而在我国南方城市中,其园林内的树种大多数是常绿阔叶树木,一年四季常青。

1.2效益性。

城市园林景观,不但要具有植物景观的效益性,同时,还必须包含城市园林建设所必须具备的生态效益。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城市园林的效益主要体现在植物的美化、绿化上,这一效益是园林建设所独有的功能,是其他城市基础设施所不具备的。作为一门艺术的园林景观,不但要对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进行有效的改善,同时,还必须将城市的生活特色与文化特点展现出来,所以,城市园林景观效益的体现,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人员不懈追求的重要内容。

1.3包容性。

植物景观,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与历史,通过园林设计与植物搭配的方式可以将其展现出来。城市园林景观的包容性主要表现在园林的幽径、假山以及多种多样的植物等方面。将园林景观的包容性充分、有效的展现出来,且对其包容性进行不断提升,是展现城市园林特色的关键手段。

2.1因景得宜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的基础就是地形。由于地点与环境条件的不同,园林景观会进行灵活多变的景物组合,依山靠水,将自然美景都充分利用起来。所以,对园林景点的布置而言,地形的规划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与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地形的因素。

2.2安全原则。

城市园林景观区,是广大民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所以,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在空闲的时候到景观区休闲、娱乐。但是园林景观区同样隐藏着不安全因素,尤其是对部分弱势群体而言,极易出现安全性事故。所以,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将安全性充分考虑其中。例如在池塘的边缘,可以设计具有装饰性的安全护栏,从而避免人们不慎掉入水中;应该定期对一些玩具或者运动器材进行维修、加固,甚至是更新,以便有效确保居民的安全。

2.3实用原则。

我国古代的庭院具有田园气息,在庭院中通常种植各种草药或者果树。然而,不论是庭院还是城市园林景观区,所种植的植物功能都必须符合多元化的特点,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观赏性,同时,还应该具有实用性,尽量在园林植物种植中实现绿化、美化、香化等。换句话讲,就是在城市园林景观绿化过程中,将植物的各种因素都充分考虑进去,例如花色、叶色、姿态以及体形等,以便保证城市园林景观周边绿地中常青,同时,保证植物色相的多样化,使园林绿地的艺术性得到提高,进而打造出具有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情境。

在城市园林的立意布局与景区中不同主题的分配,以及园林的精神功能与物质内容等均展现多元化的美学思想与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正是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才使得现代城市园林的发展更加多样化,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而言,具有极为深远的启迪意义。

人类拥有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为后世子孙的发展留下大量的文化遗产,而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中得以转变。怎样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运用,不仅能够与现代人的审美习惯相符合,同时,还必须具备鲜明的现实意义,这就成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艺术逻辑方面所急需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古典逻辑推动了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意大利台地园等园林的快速发展,并使其辉煌于全球;假使现代逻辑无法进行本质性的改革,那么就难以推动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变革。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园林景观设计师施瓦茨与沃克等人,在设计理念与思路上都或多或少受极简主义艺术的影响。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极为繁杂,不只是单一的艺术思潮对其发挥作用;同时,也是由于多样化的现代艺术思潮的不断发展,使得不同种类的艺术出现交叉与融合,进而实现艺术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其进行清晰的分类,是较为困难的事情。然而城市园林景观艺术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之下,即不仅能够充分符合现代人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同时,还必须与当今的时代精神相符合。

3.2注重现代技术。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对自然景观的表达方面,人们显得更加的游刃有余,并且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打造更加优美的园林景观。将先进技术引入到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用来造景的方法与素材加以改进,同时,也对美学观念进行有效的更新。通常,古典园林在技术条件方面会受到一定的约束与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景观的完美表现,不能使景观的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技术的发展对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极为有利,同时,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内融入最新的设计素材。所以,先进技术的发展,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领域的创新与改革发挥着极为深远的作用。通常情况下,不管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景观,其设计灵感均来于自然,自然景观是不断更新、不断改变的。植物的枯荣、四季的交替以及河流的枯竭等,都将推动自然景观出现明显改变。但是引入的现代技术因素中,更为重大的意义就是对一系列生态观念的引进,例如系统观、平衡观等。在引进最新观念的帮助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对自身的设计观念进行更新与转变,将设计作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且将周边生态环境的范围与影响纳入考虑的范畴,例如和不同种类的鸟类、昆虫、动植物等之间的关联性等,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必须对上述因素加以高度重视。

四、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是城市生活环境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城市园林景观区内的景观环境,已经逐渐发展为人们极为关注的内容。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等,受优美的自然环境与高质量的人文环境所影响,所以,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城市绿色园林的设计、规划与建设。另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在对园林景观加以设计与规划时,应该摒弃原有的成见,不局限在现有的经验中,不断发挥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建设富有城市特色的园林景观,为人们提供自然、舒适、优美的城市生存环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85248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