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总结,它是进步的关键;注意文段的连贯性,避免信息断层;以下是小编搜集到的一些优秀的总结例句,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心理案例论文篇一
内容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音乐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明确表述。鉴于音乐的心理治疗功能和当代中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现状,文章主要探讨学校音乐教育的又一重要作用――中学生音乐心理辅导。通过对当代中学生心理特点及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音乐治疗理论,积极开展中学生“音乐心理辅导”,并将其融入到学校教育中,达到增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治疗音乐心理辅导身心健康
进入新世纪,规模空前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展开了,其中也确立了《音乐教育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教育价值,并对音乐教育提出了总体要求。第一,从知识和技能方面看,要求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第二,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看,要求培养中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愿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音乐教育的这两大目标从宏观上确立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和课程建设的方向,从微观上明确了音乐教育和学校音乐教学的指导思想,这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
然而,学校教育中音乐的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上述两点。我们还可以认真学习和研究心理咨询技术中的“音乐治疗”理论,借助于音乐治疗的特殊技巧,以“音乐心理辅导”的方式融入于学校教育当中,进一步结合心理学和音乐的相关知识,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从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中选取风格各异、以陶冶人的情感为主要特征的音乐作品,帮助学生缓解他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和烦恼。
一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就学习方面而言,中学生在这一时期所承担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从初中起始的题海遨游,中考阶段的一二三模考,高考前期的练兵备战,到某一个时间段里有可能出现的摸底考试、快慢分班等诸多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的阶段和过程。其次,还有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和接踵而来的班级、年级排名所带来的压力。成绩优异的学生总是费尽力气地使自己的成绩保持在班级排名的前列,学习一般或较差一些的学生又会担心考试后自己的班级排名没有进步。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产生了焦虑和忧郁的情绪,少数学生又会对考试产生莫名的恐惧感,而毕业班学生的类似情况则更为突出。一些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觉得自己身心疲惫的学生人数竟占到被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而每晚能保证充足睡眠的学生少之又少,部分学生会有程度不同的`失眠困扰。
综上所述,中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焦虑、忧郁、身心疲惫和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失眠。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方式,一般是通过与学生聊天谈心让他们放松心情,或让学生参加必要的体育活动等来缓解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但是,我们也不妨体验一下音乐――以音乐心理辅导的方式为学生减压,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查阅“音乐治疗”资料和相关理疗案例可以发现,一些我们熟悉或偶有聆听的音乐作品正在越来越多地显现着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和价值――音乐治疗。
1。焦虑和忧郁的缓解
我国古代名医朱震亨曾经说过:“乐者,亦为药也。”焦虑和忧郁常常使学生缺乏自信,对学习和生活都会有悲观消极的态度。对此,在音乐治疗中,可选用欢快活泼、起伏明显、节奏明快清晰、风格明朗秀丽的乐曲。如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莫扎特的《浪漫曲》等。实践证明,这些乐曲对于缓解焦虑忧郁的情绪有着非常好的音乐疗效。
2。身心疲劳的缓解
节奏缓慢而韵律安详的音乐能够减低人体内具有刺激和兴奋作用的激素,聆听这样的音乐,可以使人感到轻松舒畅,从而使精神疲劳得到消除。这样的音乐可以选择的很多,如《夏日圣地》《蓝色多瑙河》《献给爱丽斯》等。教师适时做出语言引导,使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逐步得到放松,闭上双眼平静地聆听音乐,以获得身心的全然释放。
3。失眠的缓解
这个问题在毕业班的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毕业班的学生白天学习压力已经很大,如果晚上因精神紧张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学习质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失眠发生在晚上,音乐理疗无法在课堂上进行,故可改由教师选择乐曲,指导学生在晚修或自习后聆听。温柔、流淌的音乐陪伴自己放松入睡,不失为治疗失眠的一项有效方法。可以缓解失眠的乐曲有莫扎特的《催眠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德彪西的钢琴协奏曲《梦》等。
二
学校开展以音乐理疗方式为媒介,以增进心理健康为目的的中学生音乐心理辅导是中学音乐教育的一个新领域。此举,对于缓解学生压力,抚慰学生情绪,完善学生性格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音乐心理辅导又可以使学校音乐教学课堂内容得以丰富、延伸,使音乐教育成果得到进一步扩大。因此,深入学习心理咨询技术中的“音乐治疗”理论,积极探讨和开展中学生“音乐心理辅导”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开展音乐心理辅导,教师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质,包括:音乐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如果要很好地发挥音乐心理辅导的功能作用,教师还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积极和其他学校教学主管部门通过以下途径共同构建中学生音乐心理辅导教程。
1。教师应首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易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并系统地做出归纳和总结。与此同时,学习有关音乐治疗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掌握一定的案例分析和理疗实践知识;进而结合音乐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建立与中学生心理特点和现实状况紧密关联而又有实质性意义的音乐心理辅导结构体系。
2。学校教学主管部门针对音乐心理辅导工作需求,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聘请有关学者、专家到学校传授知识、指导实践;适时组织音乐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进行有关方面的考察学习,以达到音乐教学与音乐心理辅导相结合、互辅佐、融会贯通、教学相长的最优化音乐教育效果,构建学生迫切需要的音乐心理辅导之家,为中学生身心健康护航。
3。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以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音乐心理辅导为主题的宣传、宣讲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学时期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让学生了解音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了解音乐可以给予他们的帮助。学生了解了音乐的积极作用就会主动配合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的心理辅导,使音乐心理辅导更具有实际意义。
三
在学校音乐心理辅导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师应遵循理论到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原则,积极探索音乐心理辅导知识,着力提升音乐心理辅导技能和辅导实践水平,完善音乐心理辅导实践性教学条件的建设,防止将音乐心理辅导流于形式,成为有其名、无其实的口号性的一阵风。
其次,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周末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指导学生创建形式多样的音乐艺术团队,定期开展以音乐为主题的班会或交流会等,引导学生就音乐与音乐的心理辅导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求得认同。以使更多的学生喜欢起音乐来,让他们真正理解并乐于体验音乐,体验音乐心理辅导,逐步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学校音乐心理辅导的基础和氛围。
总之,“音乐治疗”这一方法在心理咨询中已经广泛运用,但运用于中学生的音乐心理辅导还比较少见。而把它和音乐教育结合起来,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就更少,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来讲,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中学音乐教育之中是可行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
[2]钟启泉,崔允t,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高天。音乐治疗导论[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4]张开军。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设计――新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丛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6)。
[5]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心理案例论文篇二
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案例探讨作者/吴佩贞李艳
团体心理辅导课一般包括热身游戏导入、主题活动、师生分享、感悟升华等环节,团辅活动步骤、规则简便易学,难的是挖掘和传递其中的思想内涵和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尝试。
课例一:心理学漫画的解读与问题设计
1.鲨鱼综合征――不要被曾经的失败吓倒
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1)鲨鱼为什么不吃小鱼呢?
(2)鲨鱼还有吃小鱼的能力吗?
(3)在你身上是否也能找到鲨鱼的影子?
(4)消极的心理暗示对人身体的生理机能的影响有多大?
(5)如何帮助它启动能量,让它恢复信心,如何说服它呢?
2.两可图――《树中的宝宝》《妇人与少女》
(1)你看见的是一棵树还是一个宝宝呢?
(2)你看见的是一个老妇人还是一个年轻的少女?
(3)人看图有盲点,那么人有时候看自己、看问题是不是也有盲点呢?
(3)当你遭遇不良情绪和挫败时你如何看待自己?
(4)你是看到自己的努力,还是总沉浸在失败的阴影里?
(5)你是看到自己得到的,还是老想着失去的分数?
(6)你是注意保持积极的情绪,还是无法摆脱消极的情绪?
(7)你是在乎别人积极的评价,还是总忘不了别人对自己消极的评价?
(多给自己做成功的聚焦,可以帮助你提高积极的心态!)
【教师感悟】
心理学漫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教师要深入挖掘漫画的心理学意义,巧妙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由对主题活动的思考扩展到对学习生活的思考,触动学生心灵使其顿悟,从而获得成长。
课例二:导入游戏的选择要适时、恰当
在教学《我的情绪我做主》一课时,教授对象是初一学生,在大的活动室上课,我选择了《抢板凳》活动:
1.讲清游戏规则
5人一组,每次抽掉一个方凳,方凳数比小组人数少一个,其余方凳围成一个圆圈,随着鼓点响起,小组成员围着方凳转起来,鼓点节奏由慢渐快,鼓停学生开始抢方凳,抢不到者被淘汰出局,直到最后一位学生胜出,游戏结束。
2.分享体验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你有哪些情绪体验?
生:高兴、紧张、兴奋、失落、沮丧、生气、惊慌、担心……
3.及时切入主题
今天让我们走进情绪,体验情绪,分享情绪。
【教师感悟】
开场游戏既是热场,又是导入情绪的话题,避免仅仅为了热场,却与本课主题无关。
选择热身游戏时须考虑:游戏简单易操作;游戏与主题有较好的结合点,避免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的放和收,时间2分钟左右,5人一组较适宜,老师有较好的掌控能力,能及时回归主题,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小组人数、游戏时间、学生安全、淘汰学生的安排、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结束与分享、动静结合,等等。游戏结束后,及时分享并切入主题。(本主题也可采用击鼓传花、“捉蜻蜓”等热身游戏,视场地而定)
课例三:解开千千结
最初的设想是得出结论:每个人的心结都是可以打开的。但是实际课堂活动中,初一的学生给了我另外的收获:
一组学生的“结”没有打开,他们很兴奋,他们在挑战老师:“老师我们的结不能完全打开。”
从理论上讲:不论活动有多少人,哪怕1000人,10000人都可以打开结,但仅仅是从理论上讲。实际生活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时间的关系、记忆的错误等原因,有些结一时还无法打开,打不开的结不妨先挂起来,可以是一个美丽的“中国结”,等到时机成熟时再来打开。
课例四:《生命线》――珍爱生命,感悟美好
以0岁为起点,以预先设想的生命结束的年龄为终点,在白纸上画一条线段;以现在的年龄为分界线,写出生命中已经发生的三件重大事件,再写出未来最期盼的三件事,并标注时间点。
当我明确规则之后,学生仍然不断有问题:
(1)老师,画一条“射线”可以吗?
(2)线段右端点写上“x”,不写数字行吗?
(3)当我在黑板上把13岁的节点画在线段的中间时,马上有学生抗议,13岁没有那么长!
感悟:学生在画线的过程中,已经有所触动,“射线”“x”说明有的学生在回避生命是有限的,希望生命更长久。
【教师感悟】
课堂实践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些是无法预先设想的,课堂具有生成性的特点。一个游戏可以被多次使用,反复体验,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和解读,在团体的心理氛围中会触发学生独特的个体经验,从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发出丰富的内涵,这就是课堂生成过程,也是心理课的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吴佩贞: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李艳:江苏省沛县汉源中学)
心理案例论文篇三
教育心理学教学是一种具有应用性质的教学。它的主要任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更具有科学性知识的队伍。当前,教学这门课程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因此,我们要破旧迎新,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将案例和故事结合起来,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即要想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必须基于案例教学法[1]。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方法。所以,我们可以在心理学教学中实行开放性教学,如让学生通过相应的案例事实对故事进行编写、研究、讨论。通过故事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给予他们更多的反思范围,促进他们多方面的发散性思维。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如何将案例故事法引入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
一、通过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对学习的状态进行研究。
当下很多学生存在讨厌学习,感觉案例分析很枯燥,学习兴趣不大的现象。不少学生由于不知怎么分析或者是盲目分析,从而导致一直在做无用功。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大多数教师都会给定一定的范围,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逻辑。所以,我们可以开创自由写作平台,让学生自由发挥,提高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提高教学效率。这样通过对案例分析故事的编写,并让学生在空闲时间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提出疑问,就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学生在听教师讲解时会有重点、有目标、有目的性地去学习,从而可以真正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得分式比赛,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二、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案例分析编写的能力。
心理学是一门实践逻辑性很强的理论实践课,所以我们应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张弛有度,给每个学生表现自身能力的机会。即通过相应案例的分析给予学生自信心,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参与中尝到成功的味道,这样就可以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会到学习的魅力所在。在案例分析的作业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相应的时间去编写故事情景,并标注相对应的分析,改变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的情况。如教师可以学习积极性缺乏为案例故事让学生进行编写,并使学生对缺乏学习积极性的原因进行分析。这样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提高编写效率,还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在编写过程中的压力和无从下手的情况[3]。
三、讨论心理案例分析中的重要部分。
讨论是案例分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能使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也能通过讨论解决自己的疑问,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因此,教师可以给定学生相应的讨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主解决相应的问题,勾画出重点疑问,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去解决重点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教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师的职责就是引领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式。如探讨学习兴趣缺乏的原因,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原因,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如有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很迷茫,担心自己毕业后的工作与薪水问题[4],从而无心学习。有的学生则时常抱怨职业教育在社会中不被认可,从而产生厌学的想法,认为自己学而无用。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是错的这都是从外在和内在对自身价值的.否定,所以我们应根据诱因法则对其进行相对应的分析。
四、多听多看多写多讲案例故事。
只要是做学问都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四个部分,缺少一不可。而且,这四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分组联系中多听一些同学的案例分析故事,吸取其中的长处,规避其中的不足,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在空闲时间应多写一些案例分析故事提高自己编写的手感。同时,我们要告诉学生在写案例分析故事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素材,这就需要多看一些案例事件,就需要利用书籍来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并在空闲时间多于同学、教师交流,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职教育心理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不能忽略它。它关系到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该学科较为严谨。對此,教师应在学生完成课题后及时给予相对应的检查和更正,让学生知道自身的理论知识的欠缺方面。此外,教师不仅仅要对课题进行客观的评价,还要结合课题研究的相应表现来给予综合的评判,因为只有这样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优质。心理的健康与不健康,我们只能通过其行为动作来判断其心理的反应。对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1)巩固案例分析的实质性和有效性,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其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析,注重实践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巩固导学案中的教学质量,并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并不是无用之人,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位置,给自己确定的目标,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此之外,通过案例分析故事可以让学生明晰问题所在,透过事件看到本质,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完善自身知识的同时,使自己离成功更为进一步,为自己今后走向社会多一个筹码。
参考文献:
[2]张运书.案例教学法的适用与实施——基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1).
[3]徐海燕.“教育心理学”课程浸润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实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
心理案例论文篇四
心理辅导工作的本质是一项人际思想的交流工作,其目的在于协助受导者排解心理困惑与烦恼,提高自助能力,树立健康的自我形象,最终实现自我完善。在学校环境下,心理辅导的意义在于帮助受导学生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学会与同学相处与沟通,克服学习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自我形象,学会与同学相处与沟通,克服学习与人际关系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障碍,为进一步升学或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因此,它要求辅导教师以积极、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受导学生的生活、情感与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把它们当作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动力与绊脚石。它还要求辅导教师为受导学生自觉自主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及时的帮助。
在对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中,一般可采用真诚理解、态度积极、耐心致志、勤加鼓励和具体行动这五条原则,从而为受导学生的自我反省与自我转变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一、真诚理解的原则
真诚理解的原则是所有心理辅导理论的共同基础。它要求辅导教师放下其主观的态度,设身处地去感受受导学生的内心体验,以深刻了解其行为动机。从专业角度而言,这种真诚理解是同感、尊重与真诚的直接体现。它是辅导教师与受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情感沟通的重要手段。下面分别就真诚理解的同感、尊重与真诚这三个要素加以论述。
1.同感
同感是感同身受的意思,是罗杰斯之“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核心部分。罗杰斯曾言,同感应使人“对当事人内心世界的感受犹如亲身体验一样”。另外,依照美国著名心理辅导专家卡科夫的观点,同感是整个辅导关系中最重要的成分,如同没有同感,则辅导过程会一无所成。
简言之,同感既是学会设身处地地以另一个人的思想与情感去感受、体会周围的人和事物;以真诚与平等待人为其先决条件。美国著名心理辅导专家盖兹达还指出:“透过身体手足的姿态、声调、抚摸和面部表情等,是能有效地表达同感(了解)和尊重(关心)的方法”。
2.尊重
尊重亦是心理辅导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真诚理解的基石。尊重的最直接表示是接纳。所谓接纳就是要求辅导教师尊重受导学生的个人价值,对于受导学生的问题表现出温暖的、亲切的关心。把受导学生当作是一位可以信赖的人,不论他表现出怎样的感情或态度都予以接纳,辅导者面对受导学生所表现的情感,与其共同体验,而促进其自我探究或自我表现。事实上,心理辅导也是表现与传达人际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艺术。所以,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是不能胜任心理辅导工作的。
3.真诚
真诚也一向被认为是心理辅导中的基本要素之一。除非辅导教师能够在辅导过程中显出真诚,否则受导学生就不可能真正信任辅导教师,向他敞开心扉,倾吐胸臆。
因此,所谓真诚,即是辅导教师在受导学生面前不摆架子,不故作姿态,不以势压人,不自以为是。对于受导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与棘手的问题,辅导教师也是能答多少就答多少,能帮助多少就帮多少。不会因为维护教师的面子不懂装懂,或强加于人,令受导学生望而生畏,不敢讲实话,讲真话,终而影响辅导学生的顺利进展。所以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真诚、尊重、理解的和谐关系会充分调动受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受导学生愿意接受教师的辅导,以彻底改变自我。
二、耐心致志的原则
教学需要耐心,辅导更需要耐心。前者可表现为诲人不倦,后者则可表现为对人信心不变,即对受导学生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我的信心不变。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落后、行为偏差的受导学生,耐心致志是与其思想沟通,促进其行为变化的重要因素。
所以,耐心致志的原则要辅导教师对受导学生的行为转变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不因一时一刻的挫折与反复而放弃对该受导学生的信心。无论是东方的儒家教育思想,还是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都将耐心致志作为其核心思想。
心理辅导工作亦是一项十分微妙、细腻而富于情绪变化的工作。一方面,它要求辅导教师全神贯注地听对方讲话,设身处地地感受其内心体验,并做出积极的、恰如其分的反应。另一方面,受导学生的自我反省与转变也可能由于各种内、外届的因素而出现不断的反复或言行不一。凡此种种都说明心理辅导不可能是一日一时之功,它经常需要经过长期、细致的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要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要明白心理辅导工作需要耐心。
*要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受导学生的行为转变可能会出现反复。
*要确信心理辅导不是一日之功。
三、勤加鼓励的原则
勤加鼓励是使受导学生行为转变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心理学专家普遍认为:鼓励比惩罚更能使人转变。例如,美国教育家格林伯格曾指出:师生关系疏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受导学生感到被否定和不受尊重。因此他们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结果对教师产生反感,出现反叛行为,与同学相处也经常出现磨擦与斗殴,学习成效大受影响。因此,勤加鼓励的原则要求辅导教师对受导学生的自我反省与转变的行为予以及时的肯定与支持。它是强化的直接表现,可以彻底转变一个人的行为表现。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开展的“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等,其意义都在于使每个学生的努力都受到肯定,都有成功的机会。所以,鼓励可使受导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激发学习热情,增强自信心。这正如一句中国古语所讲的那样:“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
‘
案例说明:好动的小毕
小毕是二年级的学生。他的各科成绩均偏低,在班上是倒数能数得上的.学生。他上课很难专心学习,十分好动,一会儿玩文具,一会儿抛玩具,且经常骚扰周围的同学。由此,小毕父母请我每天放学给他补课一个小时。
在我给他补课时,他经常扯开话题,讲一些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而且平均每十分钟,就要离开座位去拿这拿那。他的理解能力很差,口里说明白,但提问又答错,需要我反复讲解才行。他做功课很草率,还时常欠交作业。凡此种种,都使得小毕不能够很好地完成我给他制定的补习计划。
为帮助小毕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成绩,我为他制定了五项行为矫正目标:
—能保持安静的坐姿40分钟;
—能专心听讲、做家庭作业40分钟;
—能自己做对七成作业;
—能每天按时交作业;
—能在各科测验及考试获75分以上成绩。
以上各项目主要是使小毕在上课时集中精神、专心听讲并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希望能在一个半月内实现,并具体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两个星期),我要求小毕能保持安静的坐姿,专心听讲20分钟;自己做对各科目五成以上的功课;考试成绩争取达到60分。第二阶段(两个星期),我要求小毕能保持安静的坐姿,专心听讲30分钟;自己做对各科目六成以上的功课;考试成绩争取达到70分。第三阶段(两个星期),我要求小毕能保持安静的坐姿,专心听讲40分钟;自己做对各科功课七成以上;考试成绩争取达到75分以上等。
为郑重其事,我与小毕签定了行为改变契约,由他父母亲做证人,并予以协作监督。为鼓励小毕完成这一契约,我还与他共同制定了小红花与其他奖励计划。具体地说,在第一阶段,如果小毕能在每天补课时保持安静,专心听讲超过20分钟,则以后每五分钟能得小红花一枚,否则每五分钟扣除一枚小红花。在第二阶段,如果小毕能在补课时保持安静,专心听讲超过30分钟,则以后每五分钟得小红花两枚,反之则每五分钟扣除两枚小红花。在第三阶段,如果小毕能在补课时保持安静,专心听讲超过40分钟,则以后每五分钟得小红花三枚,反之则每五分钟扣三枚小红花。
契约
我---------愿意专心上课,不喧哗,不骚扰同学,并且努力交齐作业,用心学习,希望成绩有所进步。
我愿意执行既定的计划,并接受戴老师的提醒,定期与她见面,检讨自己的行为表现。
立约学生:-------------
立约老师:--------------
见证人:-----------------
立约日期:---------------
此外,如果小毕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功课,则可在之后一小时内做任何他喜欢的活动,例如玩游戏机,打乒乓球,画画或休息。反之则继续做作业直到做完为止。这样的安排是要训练他认真做作业、养成自学的习惯,以打好各门功课的基础。
针对小毕对中文造句特别弱,不懂重组句子及写出完整通顺的句子,我为他设计了一些活动,如给他一些在法语上有错误的句子挑错,在句子的错误处画线等练习(如小鸟在树枝上歌唱高声地)。此外,我还给小毕数张小字卡,我以口语说一个句子,再要求他将字卡依序正确地排出来。
小毕凡积满50枚小红花,便可于星期六或星期日由父母带领出去游玩。或换取卡通片录像带或其他小礼品,如填色图画簿、模型玩具和文具等。如果小毕提前完成某一个阶段的要求,小毕还可得到一份特别礼物,然后便与我共同商讨下一个阶段的行为目标。
对于这样一个行为矫正问题,小毕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在每次补课时,一改以前好动懒散的习惯,在短短的三个星期内就做到了认真听讲,不动来动去。他做作业也较以前认真多了,考试成绩也不再那么落后。他的父母也对此计划予以很大支持;小毕表现不好,小红花不到50枚,就不带他出去玩。另据小毕其他任课教师讲,小毕近来的课堂表现有明显提高。小毕的转变表明:学生只要有适当的帮助都是可以改变的。
反思:本次辅导之所以成功,我觉得我所采用的行动计划十分明确、具体,并易于检查。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每一步,这种方法比每天去责怪学生有好动毛病,不会专心学习好多了。采用这种方法应注意几点:
*要制定十分具体、明确的行动计划。
*要赏罚分明。
*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
*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是为了自己。
与进步予以及时的肯定与支持。结果在学期末的时候,这班学生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斯坦福成就测验的量度上,这一班学生也在阅读、数学及其他科目上都有突出的进步。
四、态度积极的原则
态度积极要求辅导教师多从正面、积极的角度来看待受导学生的问题与错误表现,不因这些受导学生一时的不良行为而不理睬他们,将他们弃置不顾,而是尽力从他们身上寻找那些值得肯定与鼓励的方面,并以此为突破点来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建立自信心。所以,态度积极也是信任与接纳的化身,可使人感到安全、温暖与自强自信。
辅导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受导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潜质可以发挥。尽管辅导教师可能不喜欢受导学生的某些行为表现,但还是要尽量接纳他的人格。美国心理学家皮特费沙指出:接纳是辅导者对受导者表现出的尊重。通过接纳,辅导者才可在辅导过程中给受导者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得以自由地探讨自己的内心世界。
案例说明:伟伟是拿错帽子了
(一)辅导起因:那天广播操做完,一个学生的小黄帽没了,他的一顶小黄帽很新,肯定是有人把他拿走占为己有了。要让我做福尔摩斯,挺难的。
(二)辅导方法:
我于是当着大家的面开始问:“张立的一顶小黄帽丢了,你们有谁看见过他的小黄帽?”大多数学生都说没看见过,其中有一些学生在底下窃窃私语:“肯定是伟伟拿走的,他家里有很多顶小黄帽,今天戴这顶,明天有挨一顶。”我这时也看过去,只见他眼睛不愿看我,底下了头,嘴里自言自语:我又每拿过。其实,我从他那紧张的神态中,早有几分把握,再说他平时也老是拿人家的东西,我就更加确定了。
(三)反思:
我觉得这次的成功主要在于我用了巧妙的方法,我的一个善意的谎言既给犯错学生下了一个台阶,又帮丢帽子的学生找回了帽子,这不是一举两得吗?我觉得像类似于这样的问题,采用一般的询问,威吓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先给那些犯错的学生有一个台阶可下,事后再把他叫到办公室来进行教育,这样效果会更好一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要坚信受导的学生的本性都是善良的,要求进步的
*要善于从表现欠佳的孩子身上发现优点和特长,并加以及时地肯定和鼓励
*要学会欣赏每个受导学生的优点
*要坚信受导学生的问题都是可以经过努力来加以改变的。
五、具体行动的原则
心理辅导不仅是一个探讨的过程,更是一个具体行动的过程。一个人的行为转变,主观认识是先导,客观行动是根本。心理辅导需要有具体、详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来实现其。没有这些步骤,心理辅导是难以对受导学生产生持久的的。因此,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也是各心理辅导流派的核心任务。所以说受导学生的行为转变不仅需要辅导教师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沟通工作,还需要教师根据受导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加以执行并不断予以监督指导。
这种计划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也应该也使受导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为其核心。如果一个受导学生在自我改变中获得的都是失败感,那么他便会做出反叛行为或退缩表现。所以学校能否为受导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成功感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在执行具体行动的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要注意心理辅导需要有具体行动的配合才能有效。
*要注意心理辅导需要有不断地跟进措施才能巩固。
*要明白心理辅导不是一项清谈活动。
*要一步一步地改变受导学生的问题,使其对自己的努力有成功感。
心理案例论文篇五
让生活失去色彩的担子
摘要:史某,男,40岁,有三次婚史,目前自己带14岁的儿子生活。近来因自己脚受伤,不能下床,无人照顾,而孩子从小患病无法治愈,面临孩子学习、就业和家庭生活方面的压力,产生焦虑现象,虽然脚伤基本好了,但不想上班。咨询师收集了求助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心理测试,并同求助者共同制定了咨询目标,运用了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使求助者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和暂时的缓解。
一、一般资料
史某,男,40岁,油田某单位一线岗位员工。分配到油田工作,两次离异,自己脚步受伤无人照料,独自带身患疾病的孩子生活。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近来,自己生病,无法照顾孩子,经常出现失眠、焦虑、心慌等症状,特别是晚上休息不好,感觉活着没什么意思,不想上班,前来咨询。
(二)求助者个人陈诉
前一时期,因自己脚扭伤在家休息,不能下床,无人照顾。儿子从小患股骨病,虽经过多年治疗,但无法根本治愈,今年已经上初四。前几年与妻子离婚,自己和孩子一起生活。再婚后又因家庭问题离婚。孩子因前几年身体影响学习不好。考虑到自己脚伤、孩子的病无法治愈,面临学习、就业和家庭生活方面的压力,自己觉得没有活路。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一)心理咨询师观察
求助者自己来咨询,衣着整洁,精神正常,家族也没有精神病史,走路有一些困难,语言表达清楚,有明显的求助愿望。
(二)朋友和同事反映
由于离婚独自带孩子生活周围朋友少,与同事交往很少,身边没有什么亲人。
四、心理测验结果与分析
1.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sas测验结果为60分,为中度焦虑。
2.抑郁自评量表测试结果:sds测验结果为48分,无抑郁。
五、评估与诊断
(一)一般心理问题【1】
(二)诊断依据
1、与重性精神病相【2】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求医,并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3】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症相【4】鉴别: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心理冲突未变形、没有泛化,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收集所有资料,最后诊断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三)问题的主要表现
1.自己生病无人照顾,情绪低落。
2.孩子生病,无法治愈,学习成绩不好,面临中考,对将来升学和就业担忧。
3.离婚后,处了几个女朋友都没成,失去再婚的信心。
4.周围亲人少,朋友少,与同事相处一般,社会支持系统不够。
六、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评估和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以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降低焦虑状态,尽快恢复健康,积极参加工作。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能够对自己和孩子有正确的认知,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1.咨询方法:认知行为疗法
2.适用原理: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
(二)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选择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
(三)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每周咨询1次,每次50分钟左右,
咨询费用:企业eap提供免费服务。
八、咨询过程
咨询分为三个阶段:
(一)咨询关系建立和收集资料阶段
第一次咨询:时间6月5日
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定,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建立信任感和情感互动协调,来倾听访者诉说,鼓励其宣泄不良情绪,调整心态,获取来访者的信任和理解。全面了解史某的基本情况、成长经历,特别是近期对他影响重大的生活事件,进行心理测试。确立主要问题,作出评估和诊断,与史某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史某在前一段时间受伤,导致其成为一个心理应激事件;特别是自己一个躺在床上,想的只有自己的病、孩子的病和将来的发展,多个负面生活事件叠加,产生了不合理的念头,认为活着没什么意思,导致产生焦虑、情绪低落、失眠,当身体恢复时,仍然不想上班。此次咨询主要是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以来访者诉述为主,咨询师主要使用倾听技术,并帮助其学习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达到情绪上的暂时缓解。
布置家庭作业:练习放松技巧,整理自己的自己的想法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二)心理帮助阶段
第二次咨询:认知行为疗法,时间206月13日
针对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与其进行交谈为,帮助他找出不合理的信念。
二是让求助者分析孩子现在的身体状况和小时候的对比。“孩子的病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比起小时候已经有改变,并在我生病这段时间,学会照顾我”。
三是让求助者分析孩子将来的发展。“我在油田企业中受到很多的照顾,各级组织一直对我的家庭和孩子给予很大的帮助,将来最不好也会在福利厂为孩子安排工作”。
四是让求助者分析自己婚姻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孩子的病,怕影响正常的生活,不过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会好起来的”。
五是让求助者分析工作对他的影响。“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回到工作岗位可以分散精力,并能够提高家庭收入”。
六是让求助者分析同事和朋友的关系。“我不应该封闭自己,虽然我的亲人不在身边,我已经得到了很多同事和战友的帮助,我应该用感恩的心去对待每个人”。
家庭作业:咨询结束后,让求助者在存在不合理信念时分析自己生活中好的方面,并继续做放松练习。
(三)结束与巩固阶段
第三次咨询:时间年6月21日
反馈家庭作业:通过放松技巧晚上比以前睡得沉,情绪有所好转;通过对好的方面的收集,发现自己还有很多自己之前没有发现的优点。实施sas、sds与咨询前对照,对咨询过程进行总结,指出其努力方向,并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九、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我现在回到工作岗位上,情绪不再低落了,我的情绪变化也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正在全力以赴参加中考!”
(二)求助者同事和战友对求助者改善状况的评定:
史某的工作和生活都应得好转,乐于和大家沟通交流,能正确地谈论自己和孩子。
(三)测量前后测:结束时做了scl-90测试,结果显示总分130分,各因子分均低于2分,阳性项目数25,均在正常范围内,焦虑和恐怖分值也正常。
(四)社会功能恢复
史某能够安心地工作,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基本达到咨询目标。
(五)咨询师的评定:
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随着整个咨询的不断进步,求助者的自信心增强,紧张、焦虑症状逐渐减轻并消失,人际关系也在改善,咨询过程较完整,有条理。之后的随访,求助者情绪稳定,工作和生活进行很正常。本案例成功运用了认知行为疗法,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得以缓解,社交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人格进一步完善。
注释: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3)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4)易法建等著.心理医生,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心理案例论文篇六
高三(8)班学生甲(男),在第一次全校月考模拟中,成绩接近二本线,信心大增,一段时间学习努力,情绪高昂,但是在随后的两次月考中,成绩下滑,排名由班上前五名降至十几名。此时,他心里感到沉重、压抑,想用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但是,又害怕别人说自己傻学习,经常违背自己心愿和要好的朋友去打蓝球,故意玩到上课铃响了,才回教室。结果一起玩的朋友以为他不想学习。他在被老师批评时还硬充好汉。只到我几次私下跟他谈论时,他才说了心里话。其实他心里也是矛盾的。想学习却去玩,这正是一种反常的心态。
对他个人也要教育,进行心理辅导,使他能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
首先,引导他抓学习时间、讲学习效率、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是有过程的,逐步建立起只有长期学习的积累,成绩才能稳步提高的正确观念。最后根据他客观学习情况,肯定他的学习成绩有利的一面,使他增强学习信心,了解如何使用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经过与甲谈话后,他能与同学一起运动,一起按时回班学习,各科老师都认为他有了进步。他的脸上终于浮现出自信的笑容,心理轻松了许多,一个人解开了心结就好像获得了新生,该生的成绩渐渐提高,一直都比较稳定,再也没有上课多时还不见人影的情况。
心理案例论文篇七
当前阶段,在职业教育活动中应用移动学习,只可以将其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学习方式,暂时还无法真正的取代传统教学,只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机补充。移动学习不论是在培养职业教育院校中的学生的实际技能还是对刚步入岗位就业的毕业生而言,都具有这不可估量的现实作用。
一、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主要是指对e-learning数字学习的二次拓展,是通过运用移动通信设备,充分依托当前发达的计算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随时随地的进行满足职业教育院校中学生的实际需求[1]。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出大量的具有参考价值的学学习信息、数据资源、信息服务等,同时也为班级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更多种的选择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二、当前阶段职业院校的实际教学发展情况。
(一)过于看重专业理论的教学,轻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当前阶段,由于受过去传统教育模式的多重影响,大多数的职业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活动时,过于看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而进一步的忽视了对班级中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或者是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看作为单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而再一次的忽略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等工作。
(二)教学设施投入不足。我国现有的大部分的职业教育院校,在其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仪器、教学设备、培训基地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存在不足,教学设施的数量比较稀缺,进一步的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实践,主要是以参观企业、调查访问主要实训内容,实践教学工作流于形式。
(一)移动学习的具体教学活动设计环节。
当前阶段,职业教育内应用的应用的移动学习活动,主要是指学学生与外部的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学习资料与辅助工具、其他学生或者教学教师、学习情境等)之间进行的、有意识性的学习交互活动。为此,远程教育中的学习活动,同样也应用于移动学习这一学习模式中[2]。笔者依据当前的职业教育中包含的教育活动,将移动学习划分成为一个系统的教学结构,其构成要求如下图:1.主体。图1中的主体,主要是指移动学习活动中的职业院校中接受教育的学生,需要对职业教育院校中的学生的自我智力能力、学习兴趣、职业技能的使用能力等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以此来全面为班级中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学习服务。2.客体。图1中的.客体,主要是指职业院校中的学生,在进行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实际掌握的专业知识或者实践技能,某一教学目标、需要立即予以解决的实际问题等。3.共同体。图1中的共同体指,主要是指在移动学习活动中,与学生这一主体共同进行学习型行为的中的其他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例如,教师、实训老师、学生等。4.工具。图1中所描述的工具,主要是指在进行实际移动学习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的各种技术经验。例如,智能手机移动终端设备、互联网网络技术、辅助交流工具、学习专项指导理念等。5.规则。图1中的规则,主要是指在具体的移动学习活动中,学生与其他学习成员之间必须要遵守的相关规则。6.劳动分工。图1中的劳动分工,主要是指学生与其他学习成员进行合作式的学习,不同的学习成员需要担任各不相同的角色、完成不一样的学习任务。
(二)科学的进行设计移动学习的学习目标。
1.单元结构清晰,短小精悍,同时还需要全面的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2.移动学习的具体学习内容,需要充分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的学习问题作为教学素材进行实际学习;3.移动学习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进行结合教材内容与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进而完整的反映出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三)具体的实践操作。
在进行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要求班级中的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积极的鼓励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学习实践,利用智能手机终端或职业教育院校内的实验设备,进行收集大量的实验数据信息,并依据事先进行设定的学习目标,进行实际的设计多功能数字时钟这一产品。教师需要要求班级中学生通过小学合作学习讨论的形式,这一做法,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还可以进一步的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进而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成功的研发多功能数字时钟这一产品。结束语综上所述,移动学习可以为职业教育院校中的学生,提供大量的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实效性的教学信内容,使学生可以一直保持这饱满的学习情绪,并积极的参与到实际学习活动中。在职业教学活动中应用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未来我国职业教育的重点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心理案例论文篇八
首先要正确对待考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考前,同学们会面临来自很多方面的压力,包括你们自身、老师、家庭和社会。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考出好的成绩;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优秀的;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高一级的学校;社会也给你们给予极大的期望…考生要正确对待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要把中考看成是一种挑战,看成是”难忘的六月,丰收的六月,战胜自我的六月“,自我减压,轻装上阵,以平常心迎战考试。
中考,是我们漫漫求学路是上的一个检查站,是对大家所掌握知识的检验,而不是”命运“大决战,也绝非人生终极点,在前方的地平线上,成功与失败同样是开始。正确认识它在我们求知路上的地位,会帮助我们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压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
有些同学之所以十分紧张是因为把考试看得太重了。其实,考试成功并不代表一切都成功,考试失败也不表示其他方面都失败;同样,升学只是实现人生理想的一种手段,升学以外还有更多更重要的目标等待我们去亲身体验和实践。要带着一颗平常心去考,把她当着平常的考试,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做到心理豁达。考进重点高中,是每一个学生的愿望,可终究只有一部分同学能够进入;能考入普通高中也不错,这说明你还有很大的潜力;退一步说,即使不能通过考试,也不必忧心忡忡,走进社会,你们也会用你们十年来的所学,艰苦创业,为家乡经济的振兴做出贡献的!要知道世界上有许多百万富翁并没有资格证书,他们用自己的勤奋好学,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
一切顺其自然。这样就可以吃得香、睡得着,在考试过程中使状态达到最佳程度,把自己的水平充分发挥出来。
其次,要正确估价自己,树立自信。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在全校师生心目中的地位吗?--”不清楚。“大家都知道,你们这一届同学从一年级开始就以刻苦勤奋而闻名全校,你们三年来起早贪黑奋力拼搏的形象早已铭刻在大家的心中,学校、老师、家长、社会对你们在今年的中考中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充满信心,你们在座的几乎都可以顺利通过考试,并且有不少同学会进入汉滨高中和张滩高中学习。因此,大家要相信自己的实力。
再次,养精蓄锐、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在考试前几天可适当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适当增加休息时间,使大脑得到放松,保持清醒状态。在家里、学校或其他场所都要注意与人和睦相处,形成和谐、愉快的生活氛围,多联想自己愉快的往事和以往成功的事例,努力保持愉快心境,尽量不与他人发生争执。还可适当听听音乐,欣赏文艺表演等,以利调节精神,稳定情绪。既不要过于激动,急不可待,也不要消极悲观,害怕考不好。
第四,保重身体,备齐考具,保证考试顺利进行。身体是”本钱“,没有良好的身体是难以应付两天紧张考试的。考前及考试过程中,要适当补充一些营养,特别是要注意增加大脑的营养。每天应进主食(大米、面粉),蛋白质,多食蛋黄有助于增强记忆力,适量增加糖食可以保证大脑需要的热量。可多吃肉、蛋、乳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要注意锻炼身体,确保身体健康。
临考前一天,最好去考场看一下,了解考场的'地点及周围环境,熟悉自己的座位。晚上应早些睡觉,一般不要超过10点钟,充分休息,保证第二天头脑清醒、精神饱满地参加考试。
考前一天,还应将准考证、钢笔(吸足墨水,准备两支更好)或圆珠笔、铅笔、橡皮、小刀、三角尺、圆规、垫纸板等考试用具准备好,放进文具盒内,如果天气炎热,还应准备一些防暑药品(如风油精、清凉油等)。把准备好的物品一起放进书包内,以免临考因物质准备不齐全而手忙脚乱,影响考试情绪。
第五,消除慌乱,稳定情绪,保证临场发挥正常。在考场上,万一遇到慌乱现象时,可以通过放松或深呼吸等方法来消除慌乱。放松法大家会吗?--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一旦出现突然慌乱的最初征兆,你最好暂停作答,闭合双眼,轻轻对自己说,”放松“,重复六次,并注意体验全身从头到脚逐渐松驰的感觉。大家现在可以试一下。深呼吸法大家会吗?--这里也简单说一下:当你发现自己的呼吸变得急促,这时你该有意调节呼吸,从鼻腔吸气,吸气时要绵长、缓慢、深沉,一直将气吸入胸腔,然后从口腔呼气,呼气时同样要缓慢地将气从胸腔吐出。大家不妨试一下。这两种方法操作时都要注意神情放松,面带微笑,端座凳上,挺胸拔背,双眼平视前方,不要躬背缩头。你如果在考场中遇到紧张情绪,不妨这样做一下。
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一位同学在参加过高考后所写的体会:
别慌,肯定能做出来
”老天爷像是特别照顾我们,那年高考的两天一反往年骄阳似火的常态,天气还算是清凉舒爽。但我的心情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轻松--毕竟,人生的一道大关口正在前面,闯得过闯不过全在我自己了。
奇怪的是,语文考卷发下来以后紧张的情绪好像松驰了不少,随着教室中“沙沙”的笔声,我也沉浸到题目之中。基础部分,阅读部分,语言运用题、大作文,一切顺顺利利,我自信没有重大失误的地方,于是乎,心情也轻松了起来。但是,我并未意识到,重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考数学时,前面的小题目还算顺利。可是当我做到倒数第二题时突然卡住了。我告诉自己别慌,然后去看最后一题,天哪,最后一题竟然也无从下手。不得不承认,我当时真的很紧张,耳边好像回响着老师的话:“模拟考试做150分的,到时候甚至可能140分都考不到。”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心慌。但是,理智战胜了畏惧,我停下笔,做了几次深呼吸,然后对自己说:“别慌!肯定能做出来!要相信自己!”然后我尽量让自己放松,不去想那些话,也不给自己压力,甚至不去看表。我只是像平时做习题那样去对付那两题。是的,最后我做出来了,而且把这两题都完成了。虽然没有平时流利,并且还觉得其中一道有些小小的问题(不知道那是不是被扣去5分的原因),但是我觉得能有这样的结果已经够让自己满意了。
以上给同学们讲了一些消除考试焦虑的方法,同学们有信心成功吗?--有!好!请同学们举起右手,握成拳头,连续两次大声地说:”我能成功!我能成功!"开始!好!
请大家记住:只要你努力了和努力着,你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心理案例论文篇九
摘要:传统的国际商法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培养要求,案例教学可以弥补传统讲授式教学的不足,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增强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际商法;案例教学;法学教育
案例教学法一直是西方国家颇为重视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法。自传入我国后在法学教育中推广应用,并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因其在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价值,也引起了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案例是指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进行的客观描述,以备查询和再现。
关于案例教学的定义有很多种,对各层次属性不同的排列组合、不同的取舍形成了不同的案例教学概念,也反映出对该教学法不同的认识程度。
大多数对案例教学的界定着眼于它的教学方式上。“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透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实际案例、撰写案例总结报告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2]“案例教学就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共同进行讨论,并写出有关案例分析报告。”[3]这些界定对案例教学中的一些核心要素都有强调,侧重面不一样。
下面是一则比较完整的关于案例教学的定义,它也代表本研究对案例教学的界定:案例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运用挑选出来的案例材料,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情境之中,通过组织学生对事件的构成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4]。
目前,我国高校国际商法的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讲授的方法。中国高校传统的讲授式教育还是有其优越性的,如传授的专业知识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便于学生作笔记和掌握。但是,讲授式方法存在着其特有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的听课状态,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的思考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法律和法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主要是书本法律知识和经过教授智力加工的研究成果,很少有机会在课堂上具体、充分地讨论实际案例。虽然近些年来,教育界一直在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讲授式方法给学生带来的被动局面。但在这方面我们同其他国家相比做得还很不够。我们的教学方法应当移植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改变单向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方式。
(一)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国际商法》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理论性课程,单调的法律条文和基本概念众多,专业性强,内容庞杂,具有枯燥性的特点,如果只是简单地教授知识,照本宣科,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更无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将现实生活中的生动、逼真的事例引入课堂,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自由讨论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进行教学,就比较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二)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际商法》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国际商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其运用于国际商事交往实践中。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法,能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标准答案”式的理论知识,却难以获得运用该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案例教学法更加注重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由于通过让学生认真分析案例,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开展,通常是由教师事先选择教学案例,通过教学案例的呈现创设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课堂教学就是在围绕这个具体案例开展的分析讨论中进行的。学生通过案例中所涉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便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问题,学会遇到类似的情境或问题时该如何对待,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而且由于大量案例并没有唯一确定的解决办法,可以给学生进行开放式思考和讨论空间,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案例教学这种教学形式特别依赖并突出学生之间的通力合作。小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学会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和信任。实践证明,一个彼此合作、相互支持的团体的学习效果,要远远好于单个人的学习效果。在传统的讲授方法中很难培养或提高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有利于学生系统化地掌握专业知识
国际商法教学案例应该会涉及很多问题,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不能单纯依靠某一部分的内容去分析整个案例,必须对学习的整体内容都非常熟悉并且能够前后融通、综合运用。所以,案例教学在无形之中将学生所学习到的全部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将课程不同内容和知识点系统化方面起到了红线的作用。
(一)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
要实行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切不可提倡了案例教学,而丢弃了理论教学,因为没有必要的理论基础作铺垫,案例讨论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没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能力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无论是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点,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开展案例教学不是替代理论教学,讲授教学应该与问题讨论、案例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应选择典型的案例
由于课时数的限制,案例的选择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关键在于所选用案例能更好地适应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的需要。教师应精选并提炼国际贸易法方面的现实典型判例充实国际商法案例库,以达到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法学基本理论之目的。因为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引发学生听课的兴趣,而在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理的一般原理原则,提高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越经典,学生就越有兴趣,参与程度就越高,学习收获也就越大。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韩国、俄罗斯等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因此,我们也应特别注意选用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相关的典型案例。
(三)应注意及时更新案例
国际商法的案例伴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商法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国际贸易具有涉及面广、变化快等特点,国际贸易活动在网络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因此,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必须适应国际商法实践迅速发展变化的实际;案例教学选择的案例必须不断更新,才能保证实际教学的需要。
(四)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
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精选出来的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案例为材料,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往往较为困难,有时会产生耗费时间较多而收效甚微的结果[5]。案例教学在时间和效益上存在着矛盾,案例教学需要耗费的时间较多,它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案例教学的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但教师和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
总而言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践上是必要的,是符合课程教学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在国际商法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有益于师生的共同提高,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增长实际操作能力。不过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性。
[2]杨清源.如何推行案例教学法[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16(8):44.
[3]潘学中.论师资培训中的案例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xx,(6):13.
[5]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21.
心理案例论文篇十
摘要: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发现目前我国的案例教学效果总体来说不尽人意,这使得案例教学模式本身的优势难以有效发挥,从而影响案例教学模式的效果。现有研究中关于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论证既有不同之处,也有许多重复之处。由于各个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从而势必会增加教师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难度。通过因子分析法将众多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归纳,提炼出几个主要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效果;因子分析;影响因素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以典型案例为教学材料,以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等活动为教学主线,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首先是由哈佛大学创立后不断得以推广的,20世纪80年代被我国引入到教学过程,并逐步得到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的重视。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等学科实践性较强,其学科特点决定了案例教学模型在这些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感受到理论和实践联系的紧密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案例教学进行了一些深入且颇具借鉴价值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案例教学模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然而,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学生进行一系列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本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案例教学效果总体来说不尽人意,尤其是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不是十分满意,这使得案例教学模式本身的优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影响案例教学模式的效果,最终影响案例教学的推广和普及。因此,提高案例教学效果就成为当前案例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一、文献回顾
陈效兰从案例教学应注意的三个方面撰文论述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该文认为:首先,案例的选择要适当。教师对案例的选择要紧扣教学内容,要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切忌胡编乱造,案例要越新越好、越近越好,要保证案例的思想性,防止“负面效应”。其次,教师要准备充分。教师要有多方面知识的储备,精心组织和认真实施案例教学的每个步骤或环节。最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应发挥主角作用,学生的参与意识越强,效果就越好。该文还认为,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在案例布置、学生准备、课堂讨论、学生讲评和个人总结等方面进行安排,以保证案例教学效果[1]。
王永东和吕列金认为,案例教学模式在我国取得一定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就案例本身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案例选取的范围狭小。二是案例内容不完整,缺乏典型性。企业基于市场竞争、商业秘密等利益考虑,大多不愿提供实际数据和具体运作过程,学生难以对提供的企业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三是案例的针对性差。目前采用的案例70%来自国外,由于国内外经济和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学生会认为国外的案例资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实用性不够[2]。
王秀芝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将案例教学法混同于举例教学法、对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处理不当、案例教学中缺少师生互动、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模式不太适应和案例满足不了教学需要等因素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3]。
郭俊辉等提出了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学生个体、案例题材和案例分析的三因素理论框架,并提出钻石模型、菱形模型与钥匙模型,对其进行验证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案例题材的选择是否适当[4]。
袁书卷认为,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必须具备一些先决条件:首先,要积极构建和谐与互动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要主动创设投入与关注的课堂气氛。即在案例教学中,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以及努力程度等情况,更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认可和激励,以关注学生情感、性格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既要关注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又要关注自身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激发。最后,要努力营造开放与整合的心理状态。开放的心理状态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大胆地无所顾忌地与教师、同学展开多向互动交流;整合的心理状态可以将学生自我价值实现与灵活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将学生们零散的反馈和评价整合为集体的教育性评价[5]。
孙承毅和孙万东提出,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是熟知案例教学过程及其实质,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课堂管理策略,以提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
郭忠兴指出,教师在面向非职业型公共管理类学生群体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优化教学过程,正视学生的需求惯性和思维惯性,激发学生创新的活力,以获得满意的案例教学效果。他认为,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计划、动员、讨论与点评,这四个阶段共同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7]。
郑淑芬认为,案例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教师要把握好三个环节,即精选教学案例、积极的课堂引导和多元化的评价考核;同时,教师还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关系、理论知识传授与案例教学的关系、认知活动和非认知活动的关系[8]。
上述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例如,陈效兰主要从教师对案例的恰当选择和对案例教学的充分准备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王永东和吕列金则主要从案例选择本身角度阐述了案例教学模式案例选择的重要性。郭俊辉等认为,案例题材的选择是否适当直接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袁书卷主要从构建师生和谐关系以及营造开放与整合的心理状态等方面论述了心理因素对案例教学模式效果的影响。孙承毅和孙万东则认为,教师对案例教学课堂管理策略至关重要。郭忠兴提出从优化案例教学过程和激发学生创新活力角度提高案例教学效果。郑淑芬指出教师在案例选择、课堂引导以及评价考核等方面的作用。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不同学者各持己见,众说纷纭。本研究认为,这些学者对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论证既有不同之处,也有很多重复之处。由于各个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从而势必会增加分析问题的难度。为了方便教师在提升案例教学效果时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做到有的放矢,本文拟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将众多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归纳,提炼出几个主要的因素。
二、样本数据与研究方法
(一)样本来源
本研究调查范围为赣南师范学院和江西理工大学两所高校。本次调查,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和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考虑到每个班级人数不同,抽样范围为每个班级学号为前40位学生中单号的学生。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7%。本研究问卷主要采用量表的形式。本研究量表采用5分制likert量表(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
(二)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是通过对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进行研究,找出能够反映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根据变量相关性的大小对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变量的相关性较低。在实际应用中,因子分析中因子旋转出现了难以解释的现象,其原因在于模型和实际数据之间的矛盾,而其直接原因表现为因子对变量的贡献不明确。在不改变因子协方差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旋转坐标轴来实现这一目的。
因子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或者无量纲化处理。
第二步: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第三步:求因子的特征根及其相应的单位特征向量。
第四步: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
第五步:计算因子得分。
考虑到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的目的在于对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归纳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几个因素,从而为以后提高案例教学效果提出科学恰当的建议。
三、结果分析
(一)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一方面,kmo统计量为0。782大于0。7,而且经过bartlett球形检验,其p值小于0。05;另一方面,由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知,大部分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3。因此,各变量之间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故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通过。
(二)因子旋转
根据特征值贡献率大于85%、因子载荷的绝对值差异大和变量不出现丢失的原则,确定因子的个数为4,旋转后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8。479%。
(三)因子命名
使用主成分法计算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反映各个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即影响程度。为了使因子载荷矩阵系数向0―1分化,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在表2中,因子1是一个混合量,包括“案例与所讲授理论联系不够密切”、“案例内容不具有典型性”和“案例内容不具有时效性”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都与案例内容有关,可以大致概括为“案例内容”因子。因子2也是一个混合量,包括“教师案例结果分析不够深入”、“案例教学过程中未调动学生能动性”、“案例教学过程中未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都与案例教学过程有关,可以概括为“案例教学过程”因子。因子3是“案例教学形式单一”、“案例教学形式不合适”、“案例教学形式枯燥乏味”三个变量的混合,这三个变量与教学形式有关,可以归纳为“案例形式”因子。因子4好像完全是“学生没有认真准备案例教学相关材料”,该因子是从学生角度阐述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的,该因子在其他变量上没有大的载荷,可以概括为“学生因子”。“教师对案例教学课堂组织不够合理”这个变量在任何一个因子上都没有很大的载荷,因此该变量不予考虑。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将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归纳为四个因子:案例内容因子、案例教学过程因子、案例教学形式因子以及学生因子。四个因子可以使教师更明确在案例教学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进而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总之,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可以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案例教学内容的选择、案例教学过程的优化以及案例教学形式的选择;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因素,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四、对策建议
(一)甄选案例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内容甄选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一方面,案例教学材料内容翔实且具有典型性。以《营销企划》课程为例,既要有成功企业的案例,也要有失败企业的案例;既要有大中型企业营销企划的案例,又要有小型企业的案例。另一方面,案例教学内容必须要经过仔细选择。在占有大量相关案例教学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对案例材料进行甄选。甄选时要综合考虑案例的典型性、现实性、可操作性、思想性、与课程相关理论联系的紧密性、案例的难易程度以及能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等因素。不占有大量丰富的案例教学材料,就无法实现对案例教学内容和材料的甄选;不对案例教学材料的精心选择,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学生会感觉案例内容简单、案例内容没有意义和价值等。这样,学生就没有积极性主动收集资料和预习,教师的案例教学效果也就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必须占有大量案例教学材料和对案例材料的甄选,以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优化案例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过程优化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保证。案例教学内容甄选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但仅有内容翔实和精选的案例教学材料,而不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也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案例教学效果。案例教学过程包括案例布置、学生准备、课堂讨论、学生讲评、个人总结、教师点评和成绩考核等阶段。案例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对提高案例教学效果都较为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对案例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都不能忽视,而且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跳跃。比如,教师点评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去伪存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多鼓励少批评。
(三)选择案例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形式的恰当选择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案例教学形式不能拘泥于教师多媒体演示案例和教师解说案例这些形式,因为这些形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没有动力收集案例相关资料,也没有积极性去讨论和分析案例,这样,教师的案例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了提高案例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案例演示、教师解说案例、模拟案例和学生讨论案例等多种形式进行案例教学。在案例布置和案例背景解说阶段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案例演示,而在学生讨论、学生讲评等阶段采取模拟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模拟进入案例现场。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师甄选案例教学内容、优化案例教学过程和恰当选择案例教学形式的过程中,要始终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案例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案例教学过程始终都不能离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没有兴趣参与到案例教学过程,教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和努力也只能纸上谈兵而无法落到实处。当然,学生的主动参与必须以教师对教学内容材料的甄选、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案例教学形式的恰当选择等三个环节为基础。教师在上述三个环节实施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如何提高激发学生兴趣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效兰.以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中国高等教育,,(1).
[5]袁书卷.案例教学实施的心理条件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8).
[7]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心理案例论文篇十一
摘要:传统的国际商法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培养要求,案例教学可以弥补传统讲授式教学的不足,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增强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际商法;案例教学;法学教育
案例教学法一直是西方国家颇为重视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法。自传入我国后在法学教育中推广应用,并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因其在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价值,也引起了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一、案例及案例教学的内涵解读
案例是指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进行的客观描述,以备查询和再现。
关于案例教学的定义有很多种,对各层次属性不同的排列组合、不同的取舍形成了不同的案例教学概念,也反映出对该教学法不同的认识程度。
大多数对案例教学的界定着眼于它的教学方式上。“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透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实际案例、撰写案例报告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2]“案例教学就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共同进行讨论,并写出有关案例分析报告。”[3]这些界定对案例教学中的一些核心要素都有强调,侧重面不一样。
下面是一则比较完整的关于案例教学的定义,它也代表本研究对案例教学的界定:案例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运用挑选出来的案例材料,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情境之中,通过组织学生对事件的构成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4]。
二、国际商法案例教学的价值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国际商法的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讲授的方法。中国高校传统的讲授式教育还是有其优越性的,如传授的专业知识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便于学生作笔记和掌握。但是,讲授式方法存在着其特有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的听课状态,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的思考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法律和法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主要是书本法律知识和经过教授智力加工的研究成果,很少有机会在课堂上具体、充分地讨论实际案例。虽然近些年来,教育界一直在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讲授式方法给学生带来的被动局面。但在这方面我们同其他国家相比做得还很不够。我们的教学方法应当移植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改变单向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方式。
(一)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国际商法》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理论性课程,单调的法律条文和基本概念众多,专业性强,内容庞杂,具有枯燥性的特点,如果只是简单地教授知识,照本宣科,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更无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将现实生活中的生动、逼真的事例引入课堂,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自由讨论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进行教学,就比较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二)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际商法》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国际商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其运用于国际商事交往实践中。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法,能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标准答案”式的理论知识,却难以获得运用该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案例教学法更加注重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由于通过让学生认真分析案例,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开展,通常是由教师事先选择教学案例,通过教学案例的呈现创设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课堂教学就是在围绕这个具体案例开展的分析讨论中进行的。学生通过案例中所涉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便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问题,学会遇到类似的情境或问题时该如何对待,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而且由于大量案例并没有唯一确定的解决办法,可以给学生进行开放式思考和讨论空间,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案例教学这种教学形式特别依赖并突出学生之间的通力合作。小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学会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和信任。实践证明,一个彼此合作、相互支持的团体的学习效果,要远远好于单个人的学习效果。在传统的讲授方法中很难培养或提高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有利于学生系统化地掌握专业知识
国际商法教学案例应该会涉及很多问题,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不能单纯依靠某一部分的内容去分析整个案例,必须对学习的整体内容都非常熟悉并且能够前后融通、综合运用。所以,案例教学在无形之中将学生所学习到的全部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将课程不同内容和知识点系统化方面起到了红线的作用。
三、案例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
要实行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切不可提倡了案例教学,而丢弃了理论教学,因为没有必要的理论基础作铺垫,案例讨论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没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能力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无论是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点,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开展案例教学不是替代理论教学,讲授教学应该与问题讨论、案例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应选择典型的案例
由于课时数的限制,案例的选择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关键在于所选用案例能更好地适应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的需要。教师应精选并提炼国际贸易法方面的现实典型判例充实国际商法案例库,以达到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法学基本理论之目的。因为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引发学生听课的兴趣,而在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理的一般原理原则,提高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越经典,学生就越有兴趣,参与程度就越高,学习收获也就越大。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韩国、俄罗斯等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因此,我们也应特别注意选用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相关的典型案例。
(三)应注意及时更新案例
国际商法的案例伴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商法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国际贸易具有涉及面广、变化快等特点,国际贸易活动在网络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因此,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必须适应国际商法实践迅速发展变化的实际;案例教学选择的案例必须不断更新,才能保证实际教学的需要。
(四)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
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精选出来的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案例为材料,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往往较为困难,有时会产生耗费时间较多而收效甚微的结果[5]。案例教学在时间和效益上存在着矛盾,案例教学需要耗费的时间较多,它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案例教学的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但教师和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
总而言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践上是必要的,是符合课程教学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在国际商法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有益于师生的共同提高,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增长实际操作能力。不过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性。
参考文献:
[2]杨清源.如何推行案例教学法[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6(8):44.
[3]潘学中.论师资培训中的案例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6):13.
[5]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1.
心理案例论文篇十二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它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下面为大家分享了班主任工作的案例论文,欢迎借鉴!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这种爱虽然不同于父母、家人、朋友的爱,但我觉得这种爱与其他类型的爱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点:无私。只有这种无私的爱,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把这种爱扎根在人格的土壤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也渐渐地壮大着自己。作为班主任,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只有采取不同的教法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以前教过一个学生,名叫xx,这个孩子脾气暴躁,经常与同学打架斗殴,做作业时动作很慢,思想很不集中,回家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
二、事情的经过:
有一次在课堂上,见不爱学习的xx很难得地高高举起了小手,我立刻请他作答,当时他可能是有些紧张,在回答时结结巴巴的,结果班上另一个同学田佳岩当场笑出声来。我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只听xx气势汹汹地冲田佳岩吼道:“笑什么笑!”田佳岩顿时止住了笑,可xx并未就此罢休,他立刻“气炸了”,把手中的课本往地上一摔,径直走向教室门口,甩门而出。见此情景,全班同学都愣住了。当时我迅速做出判断,首先要保证学生们正常上课,其次为了确保xx的安全,要立刻把xx找回来。于是我立即追出门外,叫住xx并告诉他现在是上课时间,如果因为他的缘故而耽误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会使本就不融洽的同学关系更增加一层隔膜。也许是担心成为全班同学的“公敌”,xx默默地跟着我回到了教室。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xx虽然人在课堂,却始终没有冷静下来,一会儿踢桌子,一会儿撕练习本。为了保证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我引导其他学生继续集中精神上课,对xx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
下课了,我发现xx仍然没有“消气”,因此先把田佳岩找来,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田佳岩也表示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向xx道歉。又过了几节课,当我发现xx已逐渐冷静下来后,便将他找来谈话。他一进办公室便低着个头看地板,像是在找什么东西似的——我知道他已经做好被批评的准备,而且打算一如既往地“虚心接受,屡教不改”。于是我决定换一种方式:我拉住xx的双手,告诉他老师遇到类似的情况是会和他一样不高兴、很生气,对xx刚才的生气表示理解。听到我这样说,xx的眼神“亮”了起来,他抬起头注视我,一脸委屈地向我吐着苦水:“田佳岩太气人了呀??????”这时我知道,我已经取得xx对我的一份信任,拉近我们的距离。于是,我认真地做起了“倾听者”,耐心地听xx把话说完,并时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接着,我以“知心人”的.身份与xx一同分析课堂上的做法,让xx知道他生气时的甩门而出、踢课桌、撕本子等行为对自己、对教学用品都没有好处,这样的生气并不“合算”,同时告诉他“合算”的、我喜欢的做法是:让老师批评田佳岩,自己可以生气但不做伤害自己身体、破坏教学用品的行为。见xx听得很认真,并认同我的分析,我再以老师的身份告诉他对于他发脾气的做法我不喜欢,学校的校规也不允许,同时告诉xx我相信今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情况xx一定会采取“合算”的我喜欢的方式来处理问题,xx真诚地点着头,以向我保证着。然后,回归事件本身,在谈话中鼓励xx宽容、大度,原谅田佳岩的错误,并适时让田佳岩当面道歉,使xx的宽容落实在行动上。在化解了xx与田佳岩的矛盾后,我在班中进行了教育,表扬xx的举手发言、热爱学习以及宽容大度、虚心改正,也表扬田佳岩的知错就改、真诚道歉,使全班同学都受到教育的同时见证“后进生”xx的进步、期待他的下一个进步。
三、个案分析。
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自身的性格特点、学校教育不够完善等原因,使xx成为了“后进生”。有鉴于此,我认为可以从对xx本人的引导、加强学校与家庭的配合、对全班学生的引导三方面着手,对其进行引导,加以帮助。同时,对于“后进生”的转变需要老师花更多的心思寻找出路,找准方法。
在本事件中,我冷静思考,迅速反应,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前提下,以冷处理的方式给予xx冷静下来的时间,然后另寻时机与他进行谈心交流。对于此事,尽管我很生气,并知道该事件对班级学生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但为了更好地使xx转变问题行为,我安奈自身情绪,以温和的口吻、亲切的话语、换位思考的方式换取xx对我的信任、排除xx对老师的对立情绪。同时,给予充分的时间、付出真心的情感,在谈话中让xx认识自身行为的不正确、了解正确的做法,并调动xx的情绪来原谅田佳岩、并保证下不为例。之后,我再对班级学生进行引导,一方面让学生对xx与田佳岩各自错误行为引以为戒,一方面见证两位同学的用于认错与知错就改。放学后,我也及时与xx家长联系,由于家庭教育对xx的问题行为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放学后,我与xx的家长反馈了事情的经过,在反馈的过程中,我放下老师的身份,不以“告状”的口吻而以朋友的角度表示自己对xx的担忧,消除家长对我的警戒心理。在博取家长对我处理该事件的方法的认同后,我努力争取xx的家长也就此事对xx稍加教育,博取家长对我工作的支持,争取家校教育的配合,促使xx的转变。使对xx的教育与转变更有成效。
1、培养信心是基础。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相信后进生同样具有良好的本质,并相信通过自己的爱心与坚持,“后进生”终究能够得到转变。有了“信心”才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后进生”,并努力寻求恰当的方式教育学生,帮助其渐渐转变。在引导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教师一定会遇到“碰壁”的情况,但我们不能失去信心,不要放弃转变“后进生”的信念,事实已经证实:信心是基础,信心不会枉费。在教育xx过程中我是通过寻找孩子闪光点做文章,但是这个小家伙每天竟一个闪光点也找不到,无奈,我只好说谎。一天早自习,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这个孩子说:“老师昨天听你妈妈说,你吃苹果时还能想着给妈妈,真是孝顺的孩子,老师就喜欢孝顺的孩子,更相信孝顺的孩子会是遵守纪律的孩子。”在他脸上我看到一丝笑容,我一看有门,在数学课后,我又悄悄地对表现和平时没多大变化的他说:“老师看到你这节课,比以前听课认真了许多,要是你以后课上能回答对一个问题老师就给你发颗五角星,加油啊孩子。”他毕竟是孩子,一夸就高兴了,连续两次善意的谎言,他有了一点改变,于是我就经常夸他,经常以朋友的口气和他谈心,还降低标准地为他发星,孩子渐渐地开始学本分了,后来还主动要求晚上留下来让我考他词,他说他想得个大奖状回家,我则不失时机地向他提出更高要求,让他帮助别人,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几句善意的谎言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让他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
2、师生关爱是秘诀。
在班级教育中“后进生”其实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关爱。关心他们,多交流思想,做他们的知心好友;宽容地面对每一次“问题行为”的反复,用真心感化学生的心灵。当“后进生”出现“问题行为”的时候,多采用换位思考、“心灵感应”,给予一份理解、一份同情。我们都知道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xx这样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对他敞开心扉,并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真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对待xx,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与他从交朋友做起,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他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让他在学习、生活中体会到更多的快乐,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耐心与家长是关键。
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中,我们要坚定信念,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无论是对“后进生”,还是对班级学生、对家长,耐心,能换来学生对我们的信任,耐心,能把事件妥善地解决,耐心,能让每一次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我还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交流在家里、学校的表现。我和家长达成共识,齐抓共管,现在孩子作业慢慢的开始写了,课堂上我不时的就到他的身边,经常提问他,及时了解他的学习状况,和他谈心,然后和家长互相交换近阶段的学习状况,表扬已经有的进步,共同交换需继续督促的事项,开学差不多两个月了,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下,孩子学习的兴趣明显有了提高,在学习习惯上也比以前好了很多。相信他会有更大进步的!
我想,转变“后进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目标。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对“后进生”更要讲究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爱他们的喜怒哀乐。有时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问题学生的爱戴和信赖,会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在这漫长的教育之路上,我们始终能满怀信心、爱心、耐心,抓住每个教育契机,认真、努力、妥善地把握它,“后进生”的一定不只是梦想!
心理案例论文篇十三
李女士和她的丈夫张先生婚后拥有一套房屋,最近他们为了购置新房决定将房子卖掉。张先生与中介公司签订了《房屋买卖居间合同》,委托中介公司寻找买家,挂牌价为230万元,签约后张先生就到国外出差一个月。刘先生通过中介看了这套房子觉得非常满意,但希望价格再能便宜一点,通过双方几次协商,李女士最后同意以138万元卖给刘先生,双方又签订了《房地产买卖合同》,为此刘先生支付了定金20万元。谁知签约后半个月,张先生就从国外回来了,当他得知房价为138万元,觉得太便宜了,于是找到刘先生,告知刘先生这是他们夫妻的共同财产,李女士一个人无权处分,要求解除合同,但刘先生认为李女生有权签订合同,且已经交付了定金,坚决要求履行这份合同。
双方协商不成,为此刘先生起诉至法院,要求履行《房地产买卖合同》。
法院认为系争房屋系李女士和张先生的夫妻共同财产,共同同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义务。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对共同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应为无效。法院判决购房合同无效,李女士返还刘先生定金20万元及其利息。
所谓共同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对全部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共同共有财产关系一般发生在互有特殊身份关系的当事人之间,较为典型的是基于夫妻关系而发生的夫妻共同财产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共有等共同共有财产形式。
根据法律规定,部分共同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而擅自处分共有房屋的,
要看事后该处分行为是否获得其他共同共有人的追认。获得其他共同共有人追认的,该处分行为合法有效。没有获得追认而擅自处分共有房产的,合同无效。
目前法律实务中存在着如下几种共有形式:
1、家庭共有:夫妻是一种人身关系。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共有,另有约定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夫妻共同共有:家庭成员相互之间,也是人身关系,是一定范围内的亲属关系。不能把亲属关系都当成家庭关系。如张某与其妻、子一同居住,其父、母单独居住。张某的家庭成员就只有3个人,而不是5个人。家庭共有财产,属于家庭成员共同共有的财产。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基于农村共同生产生活而产生几代同堂的现象,其共同居住人对家庭财产是共同共有。
3、尚未分割遗产形式的共同共有:共同继承的财产,在继承开始以后,遗产分割之前,数人(相互之间是亲属,是同一顺序继承人)对遗产享有共有权的财产。一般认为,这种共有是共同共有。
在购买房产时,一定要核实所购房产是否属于共有,买卖共有房产的一定要取得全体共同共有人的一致同意。为规避最终认定为共有房产而产生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购房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如果是房产证上的产权人是多个人的,一定要核实每个人的身份,并由每个人在房屋买卖合同上签字,除非有公证的委托书,否则不同意代签字。
2、如果房产所有人是在婚状态,且房产证上产权证为一个人名字的,也需要其配偶在房屋买卖合同上签字,或者由其配偶出具房屋并非夫妻共同共有财产的声明。
3、如房产所有人系单身,且房产证上产权人为一个人名字的,需要该所有人到民政局开具单身证明。
4、为防止出卖人故意隐瞒其他共有人,买受人可以让出卖人出具一份无其他共有人的承诺,并明确约定违反承诺的违约责任。
1、《合同法》(1999年)
第五十一条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
89.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xx年)
第十七条婚姻法第十七条关于“夫或妻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的规定,应当理解为:
(一)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
(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第十八条婚姻法第十九条所称“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夫妻一方对此负有举证责任。
4、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二手房”买卖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20xx年)
追认的情况下,应认定买卖合同无效;但买受人有理由相信出卖人有代理权,符合表见代理构成要件的,应确认买卖合同有效。
心理案例论文篇十四
在对心理学专业的总体情况作了介绍以后,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究竟不同专业方向在申请难度上的差异又是怎样呢?应该如何将申请的成功率最大化?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下面将会对过往申请案例和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会分成两个方面去进行总结,一方面是文理学院心理学专业的申请情况,包括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另一方面则是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涵盖教育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
在文理学院下面的心理学专业,热门院校一般以开设phd项目为主,而这些phd项目在99%的情况下录取就是全奖,并且很多学校都承诺5年的奖学金,整个系每年只招收2-3名学生。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申请难度相当大,对于申请者的要求普遍非常高。
2.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
相比之下,教育学院下的心理学专业申请难度稍低,特别是其中的教育心理学专业,对国际学生是比较友好的。该专业对于申请者的本科背景具有比较大的包容性,只要上过数学、统计学、管理心理学、跨文化传播等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初步具备教育心理学中对于数学和统计学基础的要求即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本科生也可以申请。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则更加有优势。
但也需要注意,对于申请教育心理学,相应的研究与实习经历也是必须的。这里的研究经历主要指的是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项目经历,体现出你作为申请者具有比较强的统计与心理测量能力。而实习经历则可以是在康复中心实习,或者是相关的特殊教育志愿服务经历。如果要申请到好学校,这两方面的经历都不能缺少,并且要注意经历的深度。
曾经有一名申请者,非心理学专业,有一年半特殊教育志愿服务经历,有一次短期小学实习老师经历,最终的申请结果不太理想,除了她对于学校的定位较高,其在心理学研究经历上的欠缺也是一个因素,研究经历和实习经历对于申请目标较高的申请者来说都非常重要。
二、专业申请难点分析。
相信在短时间内,心理学专业的申请形势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临床心理学由于其良好的就业前景,依然会有不少人尝试申请这个专业,但该专业方向的申请实在是非常困难,没有优秀的gt和gpa分数,以及丰富的实习和研究经历,基本不可能申请到。
而社会心理学的情况也是类似。普遍来说,文理学院心理学的申请难度依然会非常大,在2%-3%录取率的情况下,要争取一席之地实在不容易,除非挑选一些相对冷门的学校。
相反,教育学院下的心理学专业是申请结果比较理想的专业,尤其是教育心理学预计今后的招生量也会较大,有心理学背景的学生可以大胆去尝试,心理学研究背景会是一大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咨询心理学虽然是在教育学院下面,但由于其对咨询经历比较看重,申请者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才会有优势。
具体下来,以下几点是每位申请者需要注意的:gt分数和gpa会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在招生人数有限的情况下,你需要跟其他众多的申请者竞争,硬件条件往往成为了热门学校筛选申请者的首要因素;研究或实习经历的积累决定着你能否脱颖而出。
三、专业申请提升方式。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研究经历和实习经历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积极寻找参与项目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坚持对这些经历的思考与回顾,提高对专业的理解;阅读国外文献,掌握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是申请者理想的提升方式之一:国外心理学比国内起步要早,发展也要快,使用到的一些实验范式或实验思路都会与国内的有所不同。因此,通过阅读国外的相关期刊和文献,是重要的提升方式。
心理案例论文篇十五
摘要:个人理财其实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对财富的梳理与管理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文章通过分析个人或家庭在人生发展的不同时期进行理财规划,实现人生各个阶段的目标。
关键词:理财;时期;规划
此期处于单身阶段,收入低,花销大。理财目标是提高收入及购房筹款;注重积累,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和方式,增加储蓄,从细节开源节流、定期定额买基金。均衡成本、分散风险。陈先生,27本科,石家庄市某房地产策划部经理。目前住公司宿舍。家庭资产总计30000,负债总计10000,收入合计40000,支出合计24000,有单位提供的社保,理财目标是3年后买房结婚,清还债务,5年后打算每月1000元做基金定投,1000元做银行存款。
分析陈先生理财规划:从陈先生提供的个人财务报表看,家庭的日常消费开支占比不大,储蓄意识很强,家庭资产的可规划空间很大。陈先生年轻,抗风险能力强,喜欢高风险的一些投资。可以拿一部分资金做一些股票投资。但建议投资货币市场基金、权证、黄金,以分散风险。房产方面,20xx年随政府政策变动,出现大城市房价下跌的现象。自住购房消费,仍将会受到政策的影响。陈先生主要购房主要是居住。根据他目前收入分析一年后购房没有问题。石家庄市目前房价大约在6000元/平米,以购买80平米的房子,首付30%,按揭20年,等额本息还款为例:房款总额=6000元/平米*80平米=48万首付48*30%=14.4万元。每月还贷2515.03。陈目前收入以工资收入为主,收入结构相对比较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可以利用保险的杠杆原理,规避家庭及人身的重大风险。尽量增加意外伤害保险及重大疾病保险。房贷是家庭的重大支出项目出,风险大。所以他一旦买房需要购买定期寿险。他目前有负债10000元,其中信用卡负债5000元,应尽快归还,然后再进行其它理财投资。陈先生资产结构过于单一,应增加家庭主动收入部分,改善家庭收入结构,增加家庭抗风险能力。另外家庭结余可购买理财产品,陈先生没有投资经验,应选择一些基础性理财产品,比如银行理财产品。
处于刚成家阶段时,收入增加且稳定,客户的理财重心是负担家计、清偿放贷、教育基金;合理控制支出,积极投资,做好现金流管理,保持资产的流动性,稳健的积累家庭资产。这一阶段应着力培养家庭理财意识,耐心做家庭理财计划。30岁的刘某现在一家科技公司任职,月薪税后5000元左右。太太从事出纳工作,月薪税后3000左右。由于刚结婚不就暂时没有购房租住居住,房租1000元/月。每月净现金流量2400元,刘某一家没有购买保险也没有进行投资。刘某理财规划的短期目标是希望今年去海南旅游大约需要费用5000元;中长期目标希望5年后生孩子。5年后购置住房80平米一套;长期目标30年后退休,可以得到有保证的晚年生活。
根据刘先生提供的个人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对其进行如下的理财规划:家庭备置一定的流动资金以防不时之需大约3万元;孩子方面,在孩子出生后到上大学前其家庭的月支出将增加20xx元。19岁孩子上大学,若按照2万元/年的费用水平,考虑现值因素,24年后方刘先生需要准备大约23万元。住房方面,如果刘先生要在5年后住房,不贷款的情况下,每年将结余全部投入,还要很高的实际投资回报率才能实现理财目标,因此建议方先生采用7成20年的按揭购房,不建议完全自付。按照城市市价7000千元,购置80平的房产总价56万。5年准备30%,16.8万元的首付款,每月还款2934.2元,在刘先生家庭的承受范围内。另外还应准备6大约万元的装修费用。接下来进行在退休方面理财规划,假设刘先生夫妇的寿命均为85岁,假设市场投资率与通货膨率相当的情况下。在刘先生58岁时大约需要准备超过一百万的退休款;因此我们建议将旅游费用一块可以缩减开支。综合分析刘某一家没有投资经验,风险偏好较弱,承受风险的能力也不强。可以购买一些保本固定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
该阶段自身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期,子女自立债务逐渐减轻,理财重点是增加收入和退休基金;稳健增值及准备退休;享受生活和规划遗产。以下理财规划案例:
天津的王先生今年57岁,夫人已经退休。二个女儿均已自立,王先生的家庭财务状况如下:42万元人民币包括活期存款2万元,20xx年12月底到期的活期存款20万;20xx年10月底到期的两年定期存款20万;黄金及收藏品为33万。房产大约在80万元左右。资产净值为155.5万元,王先生每月家庭开支大约5000元。.收入为每月4000元,年终奖金5000、存款、债券利息8000。太太退休金为20xx元。年度结余25000。
理财规划分析如下:年度收入总额为110600元,工资收入为85000元;投资收入为27200元,占总收入比为25%,家庭以工资收入为主。年度可剩余6万元左右的资金。基本属于较高质量生活水平。王先生的总资产155.5万元,没有负债;其中固定资产80万元,占总资产的51.4%,房产资产流动性较强,安全系数高,但是受政府政策影响也较大,尤其当前房产环境下,建议可以抛售。王先生将近退休,面临的问题是收入将大幅缩水,退休后计划出国旅游费用8万元。预计退休后寿命都是35年,每月的支出5000元来算,估计需要养老金133万元。以王先生目前的资产和退休后的收入估算,可以满足这些要求并留下遗产。考虑老两口没有子女在身边,医疗费用和看护费用会大幅增加,还需要通过合理的投资,让资产增值。王先生的流动资金充足,建议仍保留2万元作为流动应急金,部分活期存在银行、部分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作为生活保障用的流动资金。规划遗产时王先生为了解决后顾之忧可以在咨询相关法律人士的基础上通过立遗嘱的方式订立。手中的黄金产品处于增值状态可以继续持有。
每个生命周期的特点不同,因而每个时期制定的理财规划也不同。重点是针对各个家庭现有财务状况分析其适合的理财规划。购买相应的理财产品。使得资产保值增值。(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1]齐天翔.中国居民储蓄的倒“u一曲线假说―不确定性与居民储蓄研究[j]管理现代化,20xx,(2)
[2]李江.王宏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细分实践[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xx(04)
心理案例论文篇十六
在心理学工作的过程中,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孩子的心理健康之间有很大关系。家长本身的不良思想道德素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严重危害,这种危害主要表现在:当孩子发现父母品行不良时,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心理上会蒙上消极的阴影,产生沮丧、怨恨、烦恼和自卑等心理。个性的消极使他们厌恶集体、厌恶家庭,父母自身不正的家庭,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丧失了威信,无法合理的管教孩子,孩子容易产生虚伪、自私等不健康心理,而离婚家庭中的孩子要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造成孩子学业不良,影响成绩。下面我从教学工作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来谈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转化工作,并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宋某某:女,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我在教育心理健康课时,一直没有对她有深刻的印象,当时刚刚开设这门学科,毕意要教学很多个学年班级,她在六年二班,也不是一个很突出的学生,所以一直我对于她的个人家庭问题都不是很了解,可是在逐渐的熟悉和教学中我发现她很喜欢一个人,起初,我并没有在意,毕意经验少。这个班是毕业班,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对美的要求开始表现。宋某某长的不太出众,而其他的女生都有气质,很精神,也很在乎自己的衣着,我用这个发现添满了心中的疑惑。可在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上发现的事,却真的让我断定一定有事。那天是在活动室上的,为了加强学生班级凝聚力,我设计了活动“突破重围”。可在活动时,同学们都不愿意和宋某某拉手,这一现象印在我心中,但我及时给宋某某解了围,邀请同学和我与她拉手,她会心的给我一个浅浅的微笑,那微笑浅的似乎都无法被查觉。但职业的原因,我体会到了,一直到下课我都没提及此事,我在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她的自尊心。
课后我沉思许久,该如何了解她的情况,帮助她又不会伤害她,为此我找到了班主任,听了班主任对她的家庭的讲述,我的心为之一振。她的父母是本地人,家里有姐姐和爸妈,爸爸喜欢儿子,生她时爸爸很生气,一直对她不理不问。父亲长年在外做些偷窃之事,本地的人对她的父亲恨之入骨。去年,她的父亲因偷窃罪被判刑三年。虽然父亲不喜欢她,可是有父母在,还是一个健全的家,自从父亲被判入狱以来,她变了,不爱和同学交往,常常独来独往,在同学面前也很自卑,抬不起头来。更伤心的是,父亲入狱后一年,母亲与父亲离了婚,嫁给了别人。层层的打击,使弱小的心灵失去了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焦虑不定,感到孤立无助,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为了逃避,她意然想到了死。班主任说几次在日记中发现她有这种心理,老师找她谈话,同学们知道了她有寻死的念头,对她开始疏远,她遭到了同学们的排斥、冷淡,各种压力聚在一起,导致了宋某某同学现在的状况。
听了班主任对宋某某同学的一番讲述,我好自责,做为心健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这是我的责任。于是我马上做出对他的辅导计划:。
首先:我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架起爱的桥,使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里平衡。
有了上一次我们的心灵会意,我感觉到她开始不排斥我,我在每节课上都装作一切都没发生,有时还邀她做游戏。其实对于这样家庭中的她,是多么需要被爱的,只是自尊心使她产生了强烈的防御心理,怕别人看出她有一个座牢的爸爸,她也想和大家一样在班级里快乐的学习着,可她„„.
慢慢的我主动和她接近,时不时让她为我做些工作,缩短心理距离,我还特意把她的故事偷偷讲给了同学们,告诉同学们,她其实好想和大家一样学习,快乐地游戏,同学们听了我的话,都为自己曾经的行为很难过、后悔,打算以后一定主动找她学习,参加学习活动,我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她内心的焦虑和孤独。每天都有同学和她一起写作业,一起活动,虽然开始她还是默默地接受,慢慢的我发现她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了,时不时流露一丝微笑。
为了让她完全融入班级,在一次心理健康课上,由于活动课准备的东西多,我一个人又忙不过来,我抓住了这个机会,请她当我的小助手,她涨红了脸,用疑虑的眼神望着我,我亲切地对她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在以后的课中,她每次都会做好我布置的工作,我也常在同学面前让她体验被需要的感受,增加良性刺激,使她摆脱了自闭心理,激发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她那颗失落的心,使她重新回到班集体。
二、展开心理辅导,走进内心世界。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开朗了,学习上用功了,对同学们友好了,脸上也展开了微笑,可是我知道她真正的心结还没有打开,通过教学,工作中我和她的接触,我们之间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情,但我并不紧于剥开她的外壳,把她心底深藏的心事表露出来,这样将会是对她一次深深的打击,因为每回忆一次难过的事,回忆者都要承受这份痛苦,我侍机以待,果然一天,她到我办公室送活动记录,我借机会请她坐下,和她谈了起来,谈如何准确活动,谈同学们的课后反应,最后我问她在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吗?需要我的帮助吗?她警觉地看了我一眼,似乎觉察到了什么,但我并没有回避她,我看着她的眼睛,告诉她,如果有什么心事,我愿意做她的听众,说到这,我发现她的眼圈红了,眼睛湿润了,说出了心中深藏许久的秘密,其实倾诉心底的秘密这本身就是减少心理压力的好方法,其实她的情况我早已了解,我就是想让她从自己心底表达出来,因为当着别人的面说出自己心中的事本身就是一种面对,我适时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让她懂得,大家不会因为她的父亲而对她有看法,让她懂得同学们还是很关心她的,等她离开我的办公室时。她紧锁的眉头已经展开,我能感觉她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三、根源在家庭,加强与父母的联系,使她摆脱心理困倦。
我通过这一段时间对她的辅导发现,造成她的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了与她家庭的联系,让她的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不要凡事只顾想着自己,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问题,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深深的伤害。
作为心理健康老师,我只能疏导孩子的心理,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对于学生的家庭事,不便直接涉入家庭内部,古人云:“清官难断家务事”父母之间的问题只能他们自己来解决,所以我与她的母亲取得了联系,希望她母亲能配合我的工作,来辅导孩子,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使她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宋某某的案例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家庭环境的因素,导致了她的脱离集体,导致了社会对她家庭的偏见,而且缺乏爱、温暖,使她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自卑是对自己有着不良的观念,不适宜的评价以及赋予过低的自我价值,她感受到自己是软弱无能的,低人一等,很难感觉生活的美好,掌握了她的心理情况我的辅导方法是:
(一)、不急于辅导,了解具体情况。
自卑心理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在辅导前一定要先了解自卑产生的原因,特点是了解辅导对象的从小生活经历,父母教养方式,个性等。
(二)、要有足够的耐心。
自卑心理问题,因为多数源自核心的认知,所以辅导起来一定有难度,尤其是在帮助对方改变消极认知的过程中可能会十分漫长,甚至还会有反复,所辅导一定要给与对方足够的时间,足够的宽容。
(三)、调动辅导对象与社会支持系统。
周围环境对自卑者的影响十分重要,如果周围的人能给予宽容和鼓动,可以减少自卑者的心理紧张程度,有利于建立自信,恢复乐观。
作为心理健康老师辅导好学生,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为社会输送一批身心健康的人才,为此我将继续努力。
时光飞逝,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期盼不期盼,高考真真切切地向同学们走来了。再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同学们就要迎来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历史使命——高考。
每年的这个时候很多同学都是非常愉快的准备好了迎接高考的到来,个别同学在个别的时间段内也许会有情绪上的波动也是可以理解的,针对考前我们可能遇到的困惑、以及如何应对和同学们探讨一下,先说一下考前常见困惑,让同学们了解这些是想告诉同学们每个考生在考前或多或少都可能遇到一些压力和困惑的。压力不光自己有,别人也有类似的困惑的,其实换一种角度看,压力是有好多好处的,记住高考,你行的。
看看下面这些你有没有经历或感悟过。
着急。
情境举例:口中咬着笔,手抓着头发,喃喃自语,时间怎么过的这么快啊……(随着心中日历的翻阅,感觉时间越来越少,为了多做道题)少睡点吧,课间也不休息了……。(成绩却未必理想)。
的去学。还有的同学复习方法单调,怎么学也不见效,厌恶某科或某老师,如果长时间内用同一方法复习一门功课,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就会形成保护性抑制,影响记忆效果。这实际上就等于浪费了最后一个月的复习时间。记得金庸小说《笑傲江湖》有这样几句话“欲练神功,引刀自宫,若不自宫,也能成功,即便自宫,未必成功”。这时你可以选择静下心来,放松自己,变模糊的会为清晰的会、真正的会。这表明你的学习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期,即将发生质的飞跃。经常运动的同学都知道,体育训练中有一段会出现高原期,学习也有这样一个高原期。克服高原期几点小建议:
加强计划性,明确学习目的、动力,一步一个脚印,以增强学习兴趣;注意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不要死记硬背;不断暗示自己:我能学好。并注意自我夸奖:我真了不起,又进了一步;每个人在学习时都会有这种高原性学习的心理反应,因此,不要自责,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就可以了。
过分重视。
情境举例:抬眼看看时钟,已经12点了,洗把脸精神精神,再看一会吧,……(时间越来越少,用一点少一点)。
有的同学认为:没有几天了,和上这百十斤也要考个好成绩。于是废寝忘食、手不释卷。这种做法也是值得商榷的。这不是去打仗,想拼就能拼,学习是一门科学,有它自身的规律,不是随便想学好就学好的,要不然咱平常都不用学了,到最后一个月一拼,呼啦都考上了,可能吗?因此,虽然时间不多,我们仍然要按部就班,订好计划,循序渐进。
漠视。
情境举例:静静的坐在那里,望着满眼的卷子,懒得动笔,复杂的感觉……有的同学认为:3年的时间都过来了,就这水平了,再也不会提高了。
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如果你一旦存在这种想法,那就麻烦了,你的成绩本来能提高也提高不了了,实际上最后这一个月不但能提高成绩,而且还有机会大幅度的提高。
因此最后一个月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千万不能忽视最后阶段的复习,尤其是对那些说考不上还有点希望,要考上还得加把劲的同学来说,最后这一个月就显得更为重要。
焦虑。
考前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经常想到考试的情景,感到害怕和不安。对众多的要复习、要背会的材料和内容有畏难情绪,感到发愁和忧虑。虽然自己也努力复习了,但仍然感到缺乏自信心,老是感到把握不大,心里没底。时间一长,就感到头昏脑胀,有时失眠,睡不踏实;考期越近,这种紧张就越严重,以至于影响正常的复习。
情境举例:(拿着笔,眼睛看着书,呆呆的在那里坐着)要是考上什么学校啊,我就可以……要是考不上可怎么办啊……高考那几天会是什么情况呢等,(对未来总喜欢设想出多种版本,好的、不理想的都有)这个闹心啊……(经常迷迷糊糊,用很多时间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
今天怎么这么困啊,怎么就记不住那……(各种不舒服的感觉伴着学习生活)身体出现不适:头疼、心慌、出汗、发抖、睡眠不好、贪吃、厌食、讨厌校园环境等。
“传染病”:在集体学习场合中,某一人或几个人声称自己头脑发“木”,旁人就会自然地受到“感染”,出现相应反应。
高考报名焦虑症:对于自己将来报考什么大学,自己没有把握,产生焦虑心理。
这些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焦虑的部分表现吧,其实出现适度的焦虑是正常的,也是有利于学习和考试的。
我们可以做的或思考的:
从现在到考前这段,确实很重要。高考在即,不能自乱阵脚。学校不同,进度不一,方法多样,基础有异,没有所谓成功秘籍。
遵循计划,勿因考试而打乱计划。模拟考、月考、联考、周练等等不一而足,几乎每天都要做卷子。请你注意保持清醒头脑,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时竹篮打水一场空。剩余时间对每个人都一样。
坚持锻炼,勿因紧张而忽视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将来是,现在更是!身体锻炼既可以调节心理状态、还能够调整紧张情绪,释放压力。
高效学习,勿因时间而忘记效率。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知识准备上,记住知识是准备不完的,也是学不尽的,但依然可以考个理想的学校,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每个人都一样。不打疲劳战术,不迷信,高考目标期待适当。相信自己。随着考试次数的增多,往往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时候头脑要清醒:考试往往因命题导致出入很大,加之校与校之间复习进度不统一,每一轮复习侧重点不同等原因成绩相差较大都属正常!适度调整情绪,多些积极的暗示,如:“我可以的”、“展示我能力的机会来了”等。
不因枯燥就轻易放弃。少抱怨、少假设、多思考、多行动。出现问题,多从自身找原因,有机会发掘自身潜能,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发挥展现出来。不计较眼前的一点小利益,把眼光放的远一点。坚持就有希望。同学、师生之间感情、恩怨等都要理性的去看待和处理。遇到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和家人、同学、老师分享和沟通,或听听歌曲,散散步都可以,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了解考前的各种情况,找寻适合自己的答案,也可以和我们联系人最难克服的人是自己,没有任何人能把你打败,除非你自己。同学们都喜欢体育运动,这一段cba、nba、欧冠等比赛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相信那里有你喜欢的球队和球员,他们可能取得了成功,也可能暂时的落后,但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努力展示自己的愿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记住一切奇迹都可能发生,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心存高远,保持一种平静而有激情的心态,加上坚持不渝的努力,定会快乐而无忧。记住方法总比困难多。祝同学们生活愉快。
心理案例论文篇十七
近年来,面对高效课堂的呼声和实践,大学专业教育越来越以此为追求目标和践行方式,案例教学的运用成为普遍和关注的焦点。公共管理教育属于专业教育的一种(professionalschools),兴起于全球化公共管理运动,21世纪之后进入了发展的蓬勃期,公共管理教育的相关研究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从而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我国尽管在公共管理教育的发展上起步较晚,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但在实践操作中形成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却为数不少。然而,现状是基于本国现状和实践的、能因地制宜的的本土经验却不足。因而,案例分析法成为了中国公共管理教育发展的焦点和途径。
一、案例分析法及其在公共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分析法就是通过陈述和分析某个特定情境中的冲突或决策问题,将学生置于实际决策者的角色之中,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今后的自身决策做准备。”课堂教学的优势在于固定、系统地将知识体系完整、全面、有序的传递给学生,课题教学的劣势在于无法使得学生以主体角色进入知识情境,从而体验式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理论。因而,对于具体情境的模拟就依赖于案例分析法了。案例分析法的目的就是在模拟现实情境中,带领学生迅速转变角色进入情境,从而将理论与现实实践相联系,巩固并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锻炼学生的思维当中对类似情境做出正确判断、产生正确行为。案例教学始于1870年的哈佛大学,“案例”的说法来自于法律条文的判断,进入20世纪,案例教学在教育中普遍运用起来。一般而言,公共管理中对案例分析法的运用包括两种基本模式,“简单案例如芝加哥式(芝加哥大学首先开发使用),即案例研究。复杂案例如哈佛式(哈佛大学首先开发使用),即案例分析。”前者是将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老师与学生共同站在案例之外进行讨论和分析,后者则是参与到案例当中去,以主观当事人的身份来分析,转变角色,身临其境地进行探讨和分析。公共管理源于20世纪西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后来逐步综合各种学科,成为了融合行政管理、公共事务管理、政治学、经济学、公共政策等多种学科方向的综合学科门类。同时,鉴于其实用效益和经济价值,也逐步成为了一名应用性学科,这就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以为还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卓越的执行力等。我国的公共管理教育和教学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对案例分析的关注日渐深入,尤其是近年来为解决本国自身案例教学的匮乏,很多学者展开了积极的研发工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成立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以来,间共开发出150余个案例,其发展速度还是较快的,但案例与国际的接轨和交流还是目前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案例分析法在公共管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公共管理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案例分析法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案例的设置和引入是因为其所呈现的情景具有典型意义,通过重复和再现使得某种真实的具体情境得以身临其境进而掌握处理该问题的基本方法。公共管理课程属于社会科学类,社会科学对真理的追求在于不断的接近真理,然而,完全一致的情境是不会在社会科学当中发生的,这与实验室中自然科学的反复证明不同。公共管理课程不仅仅局限于对于知识的讲授和技能的习得,更注重对学生思维力的开发和思想境界的提升,其课程内容需要密切联系现实,脚踏实地的服务社会实践,避免空谈理论,使得学生能在进入社会的同时就迅速、直接的适应和融入社会。因而,公共管理课程要求课堂能够充分的吸引学生、寓教于乐,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习热情。鉴于多元功能的公共管理课程本身的性质,及其大容量、较灵活、立足应用的学科特点,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很难实现课程目标,案例分析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优秀且恰切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我和联想式的体验,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优秀的案例能够将空洞的理论说教在情境中迅速转化为现实的操作,便于学生掌握实际解决问题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案例分析法还能在师生互动中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即便案例是固定的,但面对不同的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其在问答间碰撞出的火花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案例分析法不仅是公共管理教学实现课程目标、提供课堂效率、营造轻松氛围的有效途径,也是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创新的重要举措。
三、案例分析法在公共管理教学中的运用的原则
尽管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教师主体的素养与能力息息相关,与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等都具有直接联系,但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确实在规律的共通性上有章可循。下面将从例案例选择的典型性与针对性、问题设置的集中性与预设性、教学相长的互动性与合作性等原则具体分析。
1.案例选择要源于生活,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
现实生活是案例选取的直接源泉,案例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主要的主要职责就是慧眼识材。教师应当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学术嗅觉,卓越的概括攫取能力,将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案例进行选择,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抽象出最适合专业理论教学的部分,并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在形成案例文本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所选材料的甄别,选取最具有典型性的材料、最具有适用性的事件、最具有吸引力的焦点,主动加工并形成专题,同时需要兼顾案例本身的趣味性和教育价值。案例的分析还应注意针对性。这里的针对性包括两层含义:其一,要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水平进行案例分析。不要将案例分析的过于复杂和理论化,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案例过程当中。其二,要针对专业理论教学的'需要拓展案例本身的延伸性教育价值。一个案例通过不同视角的分析是可以形成多种教育价值、实现多个教学目标的,案例本身的延伸性和创造性为案例分析制造了较为充分的发挥空间。但是,不同阶段的学习会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侧重,要针对案例服务于理论教学需要的原则,具有针对性的分析案例,避免无限延伸和随意拓展。
2.案例问题的设置要具备集中性和预设性。
由于一则案例包含的信息多元庞杂,因而案例的讨论经常因为中心的缺乏和重点的游移而效率低下,因此,焦点问题的确立成为案例分析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所谓焦点,就是将问题集中起来,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目的进行设置,从而在讨论中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力,从而有效提高案例教学的功效。案例的问题设置应是提前预设的,所谓案例预设就是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案例特点,预先计划设置一些问题,问题的中心和答案应在教师的预想和计划之内,效果应该是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预设问题可以将理论与案例紧密结合,可以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时刻把握主题,避免跑题和低效教学。预设性是案例教学准备环节的要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即便案例再恰切,没有预设的问题和预设的引导及点评都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最后,公共管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的运用还要关注一般教学过程中重要环节是实施,如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教学相长的互动性与合作性原则,因为案例分析中师生的互答和质疑都是教学深入的必要环节,因而互动性原则和合作性原则不容忽视;教师要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和总结,及时总结经验,便于进一步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和积极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案例的运用和分析看似普遍,但真正将案例分析法恰当、科学、有效、自觉的运用,发挥其最高效应的理念和教学行为尚待完善。应当说,当代案例分析教学还尚待于系统科学的完整理论的形成,但公共管理教学中对其的普遍应用无疑是案例分析法的重要重要探索。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914303.html】